如果社团工作总结历年的传统活动和今年新增的活动有时间上的冲突,你是会长,会怎样选择或安排?

【求助】一个人能加几个社团?如果活动时间冲突怎么办?【金华一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156贴子:
【求助】一个人能加几个社团?如果活动时间冲突怎么办?收藏
没人回答我吗?
其实没关系的。。因为社团也没什么事。
最多一个社团一个部,多的话全都不允许加入……(去年是这样的)
孩子活动什么的你想多了
我去年加了4 还5个社
孩子你看着办吧
默默的说看到这个爱滴我想到的是酱油社的秘书长...
再默默的说社团苦力都在幕后心酸完全没有活动时间的限制啊唉~
今年只能加一个呢
想去哪个去哪个
听说今年只能加一个社团了。
金钟也是有社团的吗
俺怎么到毕业了也不知道
登录百度帐号当前位置: >>
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功能和作用
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学校社区中的功能和作用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一般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 爱好、 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 团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发展迅速、对丰富学生课余 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团的现状与特点 大学生社团在国外大学的发展具有相当长的历史, 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早在十九世 纪就有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称之为 Union 当时这些团体组织带有强烈的行会特点,主要 是为了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利益。 美国是一个崇尚组织社团的国家, 其社团组织形成可追溯到 殖民地时期。二战以后,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逐步由注重智力培养转变为注重&完 整学生”的培养,学生工作主要以&学生人事服务”(student personnelwork)和&学生服 务”(student services)为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课余活动蓬勃发展,作为学生课余活 动有效载体的学生社团,逐步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亮丽风景。 在我国,社团的发展一直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后,社团才开始复活,学生社团也逐步 发展并走向繁荣。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信仰型、学术型、文娱型、实践型等四类, 信仰型社团是以成员的理想、信念、志向相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团!如党章学习小组,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学术型社团是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 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 与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结合较紧的带 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的社团,如数学建模协会、大学生科技协会、未来管理者协会 等,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 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文娱型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主体、数量 大、种类多、如排球协会、吉他协会、文学诗社等,实践型社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 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如法律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协会、青年志 愿者协会等。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具有很多鲜明的特征:1 组织形式的自 发性。学生社团是在高校管理部门的许可下,以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追求、目标为基 础而自发组成的,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组织。2 群体目标的整合性。社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兴 趣爱好、志同道合、彼此能从交往和共处中受益。所以社团凝聚力强,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 团目标努力。3 活动的灵活性。由于社团类型差异很大,社团成员多才多艺、社团活动规模 大小不一、时间不定、形式自由、灵活多样、因而吸引了众多参与者。4 体制结构的松散性。 作为一种群众组织形式,一般都有组织结构松散的特点,其加入手续简单、退出自由、不管 是组织形式、社团成员、还是活动主题等都容易变动。5 成员的广泛性。不同年级、不同专 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到社团活动中,有的大学 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高达 60%,一些大型社团开展的活动,在校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吸 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和热心者。 二、对大学生社团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再认识 校园文化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社团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之一。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 能较好地 发挥学生在加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有益于学生在满足自我需要的 同时,通过广泛的渠道来锻炼才干、增长知识、活跃思想、启迪思维、调节情绪、发展个性、 实现价值、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集体 主义观念, 促进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的形成思想品德是决定一个人政治方向和怎样做 人的大问题。 通过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社团群体组织的一系列诸如政策理论学习、 人生价值探 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能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爱国热情,使他们增强历史使命感 和时代责任感,自觉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为祖国而奋斗的远大理想;通过参与社 团活动,他们可以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从而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进 一步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集体的观念;通过认可社团的章程,能使大 学生自觉地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培养公德意识、领悟做人道理,从而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 养成。 第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根据专业特点组建的学生社团, 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消化, 如广泛存在于大 学校园中的英语协会、文学社、电脑协会、无线电协会、数学爱好者协会等社团,通过知识 讲座、作品交流、参观考察、竞赛、义务服务等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不断 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 的自觉性,从而养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好习惯,在社团中,大学生还可以将 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从而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效果。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当今大学生, 根据其年龄阶段的特点, 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 心理承受能力亟待提高, 尤其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期, 入学前他们踌躇满志, 深感自己是同龄人 中的佼佼者,入校后,发现尖子荟萃。比自己强的大有人在,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心理障碍, 依靠班集体是他们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 而参加社团组织也为他们表现自我、 发展个性 创造了良机,社团内部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团成员间的交流、接触、能帮 助他们尽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所以,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能促 进大学生政治上的进步、思想上的成熟、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培 养。 第四、有利于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训练,增强社会责任感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上指出, 广大青年要做到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 的统一,学生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更多地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加发奋学习。 第五、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风建设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 容和方式。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非常迅速,社团数量的增加和社团成员的增多,给校园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很好的群众基础,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和广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 貌, 给校园文化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对建设良好的校风、 学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也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从而使高校充 分发挥其育人职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 三、实践案例: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社团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 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建设好、管理好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就难以保障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难以满足广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实际,我们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要注意以 下几方面: 其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我校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指导思想到相 关政策,一直支持和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为社团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学生工作部门 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基地每年的工作计划,都将社团工作纳入其中。并划拨专项经费,保证 稳定的必要的经费投入, 学校在学生活动场地相对困难的情况下, 为学生社团安排活动场地, 如摄影协会、大学生调研中心、无线电协会等许多协会都拥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办公场地、 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也专门为学生社团提供活动场地,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为了保障学生第二课堂的发展,我校教务处出台规定,对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种竞 赛中的获奖者,在其保送研究生时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加分。 其二、突出重点,鼓励特色 在学校 2003 年 3 月份的社团登记中,信仰型学生社团 11 个,学术型学生社团 41 个, 文娱型学生社团 29 个,实践型学生社团 24 个。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术类和实践类社团的 比例较大。在发展学术型,实践型学生社团时,我们注意突出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重点建 设了一批有特色的学生社团, 使它们成为我校专业教育的拓展和延伸, 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和 学校发展作出了贡献, 如无线电协会由于得到学校和所在院系的支持, 在严格控制会员质量 的前提下, 会员人数在近两年由 70 人发展到 450 人, 共有 13 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 竞赛一等奖。 青年志愿者协会近两年规模不断壮大, 注册志愿者从 1500 人发展到 13000 人, 其志愿服务范围从义务家教、电器维修发展到科技扶贫、义务支教。2003 年,青年志愿者 协会 3 名本科应届毕业生志愿到国家级贫困县湖北保康从事义务支教,支援西部大开发事 业。在 2003 年上半年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国率先开通 了“抗非义务家教热线”,为在抗非第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义务家教服务,这一行动 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高度肯定, 《光明日报》专门进行了报道。 其三、健全制度,科学管理 为充分发挥各社团的作用,理顺相互间的关系,完善社团运行机制,我校于 1999 年成 立了大学生社团联合会, 由一名学校团委副书记兼任社团联合会秘书长, 对社团工作进行宏 观指导。我们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学生社团财务管理制 、 度》《优秀学生社团评比办法》等,使学生社团的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按照“重点社 、 团、重点活动、重点扶持”的原则,以“活动立项、评比奖励”的方式,相应地给社团以人、 财、物等各方面的投入,借此推动社团工作向前发展。此外,每年举行一次全校社团排名和 社团问卷调查,对社团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同时,在社团成立时要有一个校内 单位、机构或院系作为挂靠单位,并指定一名专职教师担任该社团的管理指导教师,另聘请 1-2 位专业教师担任该社团的业务指导教师,这些措施使社团工作保持着正确的发展方向, 对社团的管理也落到了实处,保证和促进了学生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四、培训骨干,提高质量 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 其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社团活动质量的高低, 我校在注重 团委、学生会干部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训,制订了系统的培训计划, 要求社团干部了解学生社团的指导思想、特点、工作方法、基本原则以及组织管理技巧。领 导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切实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加强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 我们把学生社团作为党团组织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从 2003 年开始,我们首先选择了社团联合会进行建团试点,成立了团支部、将团的思想教 育与社团的工作、活动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促进了社团联合 会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还在部分校级学生社团和部分院系进行社团建团的试点工作, 认真探 索社团建团的新做法和新经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 总之,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作为高校校园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只要我们抓住 学生社团的特点, 对学生社团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必将获得更大的 发展,必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贴于 中国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作用论文下载中 心 高校学生社团一般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 爱好、 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学生 群众团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发展迅速、对丰富学生 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 一、大学生社团的现状与特点 大学生社团在国外大学的发展具有相当长的历史, 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早在十九世 纪就有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称之为 Union 当时这些团体组织带有强烈的行会特点,主要 是为了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利益。 美国是一个崇尚组织社团的国家, 其社团组织形成可追溯到 殖民地时期。二战以后,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逐步由注重智力培养转变为注重&完 整学生”的培养,学生工作主要以&学生人事服务”(student personnelwork)和&学生服 务”(student services)为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课余活动蓬勃发展,作为学生课余活 动有效载体的学生社团,逐步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亮丽风景。 在我国,社团的发展一直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后,社团才开始复活,学生社团也逐步 发展并走向繁荣。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信仰型、学术型、文娱型、实践型等四类, 信仰型社团是以成员的理想、信念、志向相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团!如党章学习小组,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学术型社团是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 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 与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结合较紧的带 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的社团,如数学建模协会、大学生科技协会、未来管理者协会 等,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 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文娱型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主体、数量 大、种类多、如排球协会、吉他协会、文学诗社等,实践型社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 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如法律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协会、青年志 愿者协会等。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具有很多鲜明的特征:1 组织形式的自 发性。学生社团是在高校管理部门的许可下,以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追求、目标为基 础而自发组成的,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组织。2 群体目标的整合性。社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兴 趣爱好、志同道合、彼此能从交往和共处中受益。所以社团凝聚力强,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 团目标努力。3 活动的灵活性。由于社团类型差异很大,社团成员多才多艺、社团活动规模 大小不一、时间不定、形式自由、灵活多样、因而吸引了众多参与者。4 体制结构的松散性。 作为一种群众组织形式,一般都有组织结构松散的特点,其加入手续简单、退出自由、不管 是组织形式、社团成员、还是活动主题等都容易变动。5 成员的广泛性。不同年级、不同专 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到社团活动中,有的大学 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高达 60%,一些大型社团开展的活动,在校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吸 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和热心者。 二、对大学生社团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再认识 校园文化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社团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之一。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 能较好地 发挥学生在加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有益于学生在满足自我需要的 同时,通过广泛的渠道来锻炼才干、增长知识、活跃思想、启迪思维、调节情绪、发展个性、 实现价值、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集体 主义观念, 促进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的形成思想品德是决定一个人政治方向和怎样做 人的大问题。 通过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社团群体组织的一系列诸如政策理论学习、 人生价值探 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能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爱国热情,使他们增强历史使命感 和时代责任感,自觉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为祖国而奋斗的远大理想;通过参与社 团活动,他们可以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从而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进 一步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集体的观念;通过认可社团的章程,能使大 学生自觉地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培养公德意识、领悟做人道理,从而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 养成。 第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根据专业特点组建的学生社团, 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消化, 如广泛存在于大 学校园中的英语协会、文学社、电脑协会、无线电协会、数学爱好者协会等社团,通过知识 讲座、作品交流、参观考察、竞赛、义务服务等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不断 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 的自觉性,从而养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好习惯,在社团中,大学生还可以将 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从而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效果。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当今大学生, 根据其年龄阶段的特点, 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 心理承受能力亟待提高, 尤其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期, 入学前他们踌躇满志, 深感自己是同龄人 中的佼佼者,入校后,发现尖子荟萃。比自己强的大有人在,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心理障碍, 依靠班集体是他们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 而参加社团组织也为他们表现自我、 发展个性 创造了良机,社团内部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团成员间的交流、接触、能帮 助他们尽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所以,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能促 进大学生政治上的进步、思想上的成熟、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培 养。 第四、有利于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训练,增强社会责任感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上指出, 广大青年要做到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 的统一,学生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更多地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加发奋学习。 第五、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风建设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 容和方式。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非常迅速,社团数量的增加和社团成员的增多,给校园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很好的群众基础,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和广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 貌, 给校园文化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对建设良好的校风、 学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也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从而使高校充 分发挥其育人职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 三、实践案例:华中科技大学的 学生社团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 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建设好、管理好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就难以保障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难以满足广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实际,我们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要注意以 下几方面: 其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我校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指导思想到相 关政策,一直支持和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为社团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学生工作部门 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基地每年的工作计划,都将社团工作纳入其中。并划拨专项经费,保证 稳定的必要的经费投入, 学校在学生活动场地相对困难的情况下, 为学生社团安排活动场地, 如摄影协会、大学生调研中心、无线电协会等许多协会都拥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办公场地、 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也专门为学生社团提供活动场地,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为了保障学生第二课堂的发展,我校教务处出台规定,对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种竞 赛中的获奖者,在其保送研究生时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加分。 其二、突出重点,鼓励特色 在学校 2003 年 3 月份的社团登记中,信仰型学生社团 11 个,学术型学生社团 41 个, 文娱型学生社团 29 个,实践型学生社团 24 个。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术类和实践类社团的 比例较大。在发展学术型,实践型学生社团时,我们注意突出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重点建 设了一批有特色的学生社团, 使它们成为我校专业教育的拓展和延伸, 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和 学校发展作出了贡献, 如无线电协会由于得到学校和所在院系的支持, 在严格控制会员质量 的前提下, 会员人数在近两年由 70 人发展到 450 人, 共有 13 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 竞赛一等奖。 青年志愿者协会近两年规模不断壮大, 注册志愿者从 1500 人发展到 13000 人, 其志愿服务范围从义务家教、电器维修发展到科技扶贫、义务支教。2003 年,青年志愿者 协会 3 名本科应届毕业生志愿到国家级贫困县湖北保康从事义务支教,支援西部大开发事 业。在 2003 年上半年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国率先开通 了“抗非义务家教热线”,为在抗非第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义务家教服务,这一行动 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高度肯定, 《光明日报》专门进行了报道。 其三、健全制度,科学管理 为充分发挥各社团的作用,理顺相互间的关系,完善社团运行机制,我校于 1999 年成 立了大学生社团联合会, 由一名学校团委副书记兼任社团联合会秘书长, 对社团工作进行宏 观指导。我们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学生社团财务管理制 、 度》《优秀学生社团评比办法》等,使学生社团的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按照“重点社 、 团、重点活动、重点扶持”的原则,以“活动立项、评比奖励”的方式,相应地给社团以人、 财、物等各方面的投入,借此推动社团工作向前发展。此外,每年举行一次全校社团排名和 社团问卷调查,对社团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同时,在社团成立时要有一个校内 单位、机构或院系作为挂靠单位,并指定一名专职教师担任该社团的管理指导教师,另聘请 1-2 位专业教师担任该社团的业务指导教师,这些措施使社团工作保持着正确的发展方向, 对社团的管理也落到了实处,保证和促进了学生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四、培训骨干,提高质量 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 其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社团活动质量的高低, 我校在注重 团委、学生会干部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训,制订了系统的培训计划, 要求社团干部了解学生社团的指导思想、特点、工作方法、基本原则以及组织管理技巧。领 导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切实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加强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 我们把学生社团作为党团组织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从 2003 年开始,我们首先选择了社团联合会进行建团试点,成立了团支部、将团的思想教 育与社团的工作、活动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促进了社团联合 会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还在部分校级学生社团和部分院系进行社团建团的试点工作, 认真探 索社团建团的新做法和新经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 总之,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作为高校校园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只要我们抓住 学生社团的特点, 对学生社团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必将获得更大的 发展,必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Htt 试论公民社会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的潜在功能 论文关键词:公民社会 高校 学生社团 潜在功能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公民社会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问题、机遇进行剖析以及对 高校学生社团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揭示了高校学生社团的潜在功能:整合校内外资源,满足 学生多元化需求;弥补学生正式组织功能弱化;维护和促进学生消费主体权益,帮助弱势群 体;实现和增强素质教育实效性;培育和壮大公民社会。 一、 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 截止 2000 年 10 月底,我国经合法程序登记注册的县以上各级各类社团共约 13.6 万个。 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已覆盖文化艺术等 27 个领域,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 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社会对组织和教育公民,表达公民的利益和要求,维护公 民的自由和权利,限制、分割和制约国家权力,形成和扩大社会资本,改善国家制度和公共 政策,推动国家的有效治理以及民主、自由、平等基本价值的实现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公 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它对当代民主政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 意义,对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第一,社团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以前每个高校一般都只有十来个社团,而现在出现, 百团大战-的高校几乎各省都有一、两个,武汉大学现有社团就有 150 多个。2000 年上海市 共有高校学生社团 712 个,2004 年江苏省的高校学生社团达到 2945 个。 同时, 社团的规 模发展也很快,据 2004 年广西仅对本省 27 所高校的调查,社团规模超过 1000 人的社团就 有 13 个, 还出现了如广西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学生红十字会等这样的 全校全员性社团,这些社团的规模均在万人以上。 第二,社团的参与面和涉及领域明显扩大。社团成员来自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各 种层次,一般的校级社团成员都来源于各院系、各专业。200 年,上海市参与社团的学生数 达 10 万, 占在校生总数的 60%。2004 年,广西仅 27 所高校参与社团的学生数就达 11 万(约 占全体在校生总数的 70%,有的高校高达 80%);而江苏省则高达 27.7 万多人。 所涉及的 学科或领域除了传统的文学、 体育等, 还包括了所在高校开设的许多专业和与专业相关的学 科,服务对象除了本校学生,还有很多已经渗透到社区和社会。 第三,社团类型的分布结构更趋合理,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社团主要以文学、艺术、体育等兴趣类社团为主,少有学术、科技、公益服务型 社团;而据广西 2004 年的调查,兴趣爱好类、文娱体育类、学术科技类、志愿服务类、社 会实践类、 理论学习类、 综合类社团、 网上社团分别占 26.4%、 21.3%、 12.7%、 8.7%、 8.0%、 5.3%、5.0%、0.6%,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类社 团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得到学生的青睐,赢得了学校、社会更大的关注与支持。活 动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 第四,社团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与社会中的其他公民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不断 扩大,出现了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之间的联合,如中国大学生绿色营、广西高校学生 社团发展论坛等。 尤其是学生环保社团,由于得到了政府和许多民间环保组织的指导 和支持,不仅使环保队伍不断扩大,并且成为中国民间环保事业的主要力量,为中国环保事 业和环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五,社团在校园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功能日益突现,学校及政府有关部门也纷纷 出台了各种扶植、支持、激励政策。许多高校已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了学分制、推行素质教 育等教学改革以及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当中。最近在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开展的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调研中, 也把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进行研究, 并 将在此基础上,由团中央、教育部在年内召开全国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会议,会上将出台《关 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 二、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重新定位 (一)我国公民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呼唤高校学生社团这支生力军的加盟 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 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催生公民社会的文化基础较弱、公民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志愿意识还普遍较弱、 公民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社会的兴起是一种组织创新、民间性是它的第一特性、这就 决定了它的产生、 发展都必须首先依赖于公民意识的觉醒; 但是由于受传统封建****及过去 “全能政府”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绝大多数公民、“平头老百姓”意识较强、而公民参与等意识 较弱: 同时、 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法则也渗透到公民的意识当中并对其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 响、有偿、自我的价值取向与志愿精神中的无偿、利他的价值内核产生冲突这势必影响公民 志愿意识的强化甚者还导致缺失。因此、培植催生公民社会的文化基础相当关键。 2、推动公民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即由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新富阶层组成的中产阶级 尚需壮大、公民参与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公民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参与性、公民社会的形 成与发展取决于公民参与的水平和能力。 以往的研究表明: 公民社会组织的成员数量及增长 速度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在西方、 由精英和富翁阶层促成的慈善 事业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经济后盾、 有着良好教育背景和经济基础的中产阶级是非营利组织的 中坚力量。而从我国“基金会”的“难产”以及姚明为“非典”奔走呼吁的形单影只、可以发现、 中国还缺少有着良好教育背景而又富于“公益心”的富翁、明星阶层。因此可以说、公民社会 的培育、文化是基础。而公民社会的发展、经济和教育则是关键。 3、公民社会组织在各领域的发展结构欠合理、在教育志愿服务、 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等领域的拓展仍有较大空间力量有待壮大、 作用亟需发挥。 合理的结构是公民社会实现其补 偿“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价值、也是更大程度发挥作用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 组织对教育领域尤其是民办教育领域的涉及比率是最低的。同时,从调查研究、行会、学会 共占 85.2%、志愿服务仅占 8.16%。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公民社会组织的主要取向还是主流 社会、而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关注不足、这与公民社会的“关注弱势”的本来目标取向是不相 符的。 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 公民社会更应成为弱势群体的维权堡 垒。 大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 志愿精神、 其良好的受教育背景和较高的专业、 学科素质、以及大学生现有和潜在的较高的参与水平和能力、学生社团类型的多样化、活动 涉及的多领域化及其专业化、 影响覆盖面的广阔性等特质、 使高校学生社团成为缓解或解决 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发展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和有生力量、 因此高校学生社团的 发展和加盟、 是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呼唤实践也已证明、 其他公民社会组织对高校学生社团 的有效渗透和大力支持、 正推动并加速着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为高校 学生社团创造了新机遇。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重新定位 准确认识社团的定位问题、是阐述其潜在功能的基础。而一种组织形式的科学定位、不 仅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及特性、还必须顺应外部环境的发展要求。综合笔者搜集的近 10 年以 来的各学科有关学生社团的界定可以发现、在传统定位中、学生社团被看作只是“学生为共 同兴趣和爱好而聚合在一起的互益性、非正式组织”。而从当前社团的发展势头来看、无论 从社团创建的自发性、 组织运作的自主性、 群体目标的整合性、 还是从其活动空间的开放性、 覆盖领域的广阔性、受益群体的广泛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与传统定位不相符的特点。而当 前中国公民社会兴起、高教改革深化的背景也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 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 综合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近年出现的“NGO(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理论”和兴 起的“公民社会理论”,笔者认为、社团的合理定位应该是,部分具有共同爱好、兴趣、观点 或某方面有共同追求的大学生、自发建立起来的、既具有特定目标又有一定规范的“公益性 组织”或“互益性组织”,是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的组成部分、是 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的重要力量; 新定位突出强调、 学生社团的创建动机已不仅是为了爱好 和兴趣、还有的是为了共同的价值追求。不仅有“互益性”的目标、也有“公益性”的取向。虽 然她的非正式群体的属性没有改变、 但她已经成为了公民社会组织的重要一员、 其影响已跨 越校园、走向社会。应该说、这样的定位不仅符合其发展的实际、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其“合 法性”和社会认同度、从而优化学生社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对其发展提供更科学的导向、 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潜在功能; (三)公民社会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的潜在功能 根据《辞海》的解释、功能是与结构相对的概念、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 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相应地、本文所指的“潜在功能”指的是由社团 的内部结构特点决定的、 并在满足外部需要方面所应该具有的积极特性和能力、 是可能的或 理应当有的、但不一定已经发挥的功能、或者叫“应然功能”,而非“实然功能”,是系统分析 和逻辑推理的结果。本文的主旨就是要找出社团的“应然功能”,为“实然功能”的发挥指引方 向。 高校学生社团的潜在功能、就隐藏在学生、学校、社会对她的需求背后、满足不同主体 需求的过程、就是其功能发挥的过程。她的潜在功能、体现在她的特点上、以及与其他组织 形式相对的比较优势上、发挥其特点与优势的过程、也是其功能实现的过程。因此、其潜在 功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整合校内外资源、 补偿高校扩招后教育资源不足、 以满足学生需求多元化的功能。 高校扩招后教育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相对数的减少、教学、实 验、实习、学生生活的场所、设备、设施的严重不足。教育经费匮乏等。而扩招后不仅学生 的各类需求的总量增多、还出现了多层次性、多元化等特点。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各种活动、 不仅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 企业和其他民间组织的资金、 从校外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人 士、学者、活动家等来校讲学、做报告、演讲等、为广大有着不同需求、怀着不同参与社团 动机的学生在校内接受教育、熏陶、创造了条件、还组织社团成员走出校园、到社会的相关 领域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服务等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展示平台和 实现舞台、 超越了教师的教学、 延伸了课堂的空间、 满足了学生学习以外的包括归属、 交往、 实现等方面的需要, 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中对学生的有效组织和动员、 对社团成员富于特色 的管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 也弥补了学生工作师资队伍相对缺乏、 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的主体性, 生活化, 创新性等。 虽然目前学生社团的整合力量还有限、 但从北京大学山鹰社、 中山大学广播台的成功运作中可以得到启示、社团在整合校内外资源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第二、发挥组织优势、弥补后勤社会化和学分制下学生正式组织功能弱化的功能。后勤 社会化后、 不少学生宿舍搬离校园、 有些学生还采取走读、 同时、 学分制下采取的选课自由、 弹性学制等、使学生流动性大且难以统一、学生流向趋于分散、使学生原来对于班级、院系 的归属感弱化、班委、学生会等正式组织也随之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号召力,其对学生的 组织、管理、服务功能只能是鞭长莫及。而学生社团相对于一般的正式组织、内部氛围更民 主、思想言论更自由、同学关系更平等、活动内容和方式更贴近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再加 上加入社团的志愿性、目标的趋同性等、使各类学生社团对于性格各异、个性突出的学生来 说、更有凝聚力和控制力、她的服务更富人性化;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如学分制下的校际 “学分互认”,“高校联合体”等、学校的界限也将趋模糊、而“物以类聚”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 代将会更加突出、社团的组织优势将能得到更淋漓的体现。 第三、民主参与、广泛沟通、有效互动、维护和促进收费制下学生消费主体权益、保护 和帮助弱势群体的功能。学生缴费上学、有得到公平的教育和学习机会的权利、有获取相当 的高质教学和优良服务的权益。 随着学生权益意识的加强、 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让个 体有限的力量通过群体的集合,对学校提供的服务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督、反馈、把学生的呼 声有效地反映出去,并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或形式、与学校、教师达成有效的沟通和积极的 互动。 而社团 因其成员的广泛性、 民间性等、 更能了解学生的呼声, 更能代表广泛的民意, 并能以其合法性的身份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进行民主的参与、更有可能与校方达成 沟通并产生互动、从而反馈民意、保护和促进学生群体的权益。需要指出的是,该功能的出 发点并不是对抗学校,因为她的目标与学校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让学生成才”的目标 是一致的。受高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相对滞后的影响,当前,国内学生社团在这方面 的功能还发挥得不够。而在我国的香港、台湾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社团在这方面的功能 却是其主要功能。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高校治理民主化、服务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学生权 益意识的加强、学生社团的这一潜在功能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第四、拓展和丰富高校素质教育实施渠道和内容、增强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功能。传统的 “专业教育”模式下,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技术教育、轻人文精神的培植、重传授、 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学会”、轻“会学”。而“素质教育”就是在与“专业教育”针锋相 对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全人”,其具体目标是培养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求要从培养目标上进行变革,还要求从教 学内容、方式、手段、途径等方面进行调整,如要加大人文学科的内容、增加实验和实践性 环节, 要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生活空间、 让学生不仅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更要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而社团的特点正是迎合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在内容、途径等方面形成对第一 课堂的有益补充,且由于内容、形式等均来源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组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 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构建生完善的知识 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起到了校内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目前,社团的该功能 已得到了很好的显现, 不少学校都把学生社团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地来建设, 并把学生社 团活动纳入了学分制中。 随着学校对社团投入的加大和社团自身建设的加强, 该项功能将在 促进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第五、弥补我国公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志愿精神不足等问题,培育和壮大公民社会 的功能。在前面已经提到,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志愿意识普遍较弱、公民参与 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在教育、志愿服务、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等领域主体性意识有待加强 等, 是中国公民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 而高校学生社团, 由于其成员均是年富力强的青年人、 他们满腔热血, 有着强烈的要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 所以正好可以补充富有 公益心的志愿者的缺乏。同时,他们都是有着广泛专业背景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人。其参与公 民社会的现有或潜在能力和水平均较高、 并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 社团在对校园外的教育、 志愿服务、 弱势群体保护等方面做的工作成效明显、 并已成为公民社会组织在这些领域的中 坚力量、 高校学生环保社团蓬勃发展的势头、 更让我们看到了她在为壮大和推动公民社会在 中国发展的巨大功能。此外,现在在校的大学生社团成员、非常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具有强烈 的参与意识和慈善心的新富阶层、 这对培植公民社会组织的后继力量、 同样也具有不可忽视 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高校学生社团的分类,学生社团的作用、学生社团的现状 论“渭师院社团发展” 导言 社团,协会是由民间一些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人们共同发起并组建而成的一个以“丰富人民 的业余生活,培养人民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非盈利非正式性组织。它不像企业是为了利 润而生存,也不像政府是为了治国安邦而生存,它有它自身的特点――娱乐性和学习性。 就我国的大学校园来来看,大部分大学校园都或多或少的活跃着一些社团,协会。它们就像 美食的调味剂一样,使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当然我们渭南师范学院也 无例外的活跃着一批像“英语星空” ,“跆拳道” ,“心援行动”等这样优秀的社团。它们在学 院各级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 现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当然它 们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也是就我要论述的焦点――“渭南师范学院社团发 展” 。 社团存在问题 我本人自大一以来曾先后参加过“英语星空” ,“跆拳道” ,“心援行动”等五个社团,现任“渭 南师范学院说课联盟社团”副会长。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想标榜或炫耀自己,我只是觉得我 在社团工作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和积累, 我希望把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就社团现存的 问题,我主要从社团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论述。 (一)从社团自身来看我认为我院社团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1.社团活动不专一,没有自己的“品牌活动” 。为什么这样说呢?据我所知,我院有些社团 的领导人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自己心里没有底,不能做到“胸有成竹” , 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完全没有自己的计划。今天看到其它社团搞活动了,自己也就临时搞个 活动,做做样子,走走形式。还有一些社团的领导人太过完美主义,总是想着要把自己的会 员培养成全才,通才,当然有这种想法时很好的,问题是看你如何实现它。你要是一味的开 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只追求数量活动没个中心,那必然会导致一事无成,最后连自己也不知 道自己在做什么?????? 2.社团活动数量少,质量差,缺乏创新。据我调查所知,我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老师 具体不清楚我院到底有多少个社团, 也很少看到社团举办一些大型的高质量的活动。 就是有 活动也就是一些传统的活动,缺乏创新,老是唱歌,看视频,演讲赛什么的?????? 3.社团管理松懈,账目不清。具我了解,我院有一些社团自纳新晚会以来,还没正式的开 过一次会员大会。社团的各会长,部长也不是非常的关心协会问题。出了事也很少有人出来 交涉,他们只是挂个名而已,不干实事。还有一些社团的财务状况不公开,不透明,收了会 费后会员就没听社团领导提起过会费的事。会长,部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没什么收据,也 从不记账。 (二)从社团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1.大一新生对社团持有的怀疑。据调查,我院有相当一部分大一新生表示,他们刚来大学 时就听到大二,大三的学长们说,我们学校的大部分社团都是骗人的,只管收钱,很少开展 活动。有的也就某某社团,某某社团两三个而已。 2.社团得不到院,系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各社团每开展一次活动,等到院上的 正式审批表下来都已经是一周后的事了。 而且学院的多媒体教室, 多功能教室也很少向社团 开放。还有,每次“社团会议”都是气氛相当紧张,院团委以及院学生会社团部每制定一些规 章,政策都让各社团可望而不可及。 分析社团问题 我认为社团虽不像企业和政府那样正规,但它毕竟也事一个组织,它需要管理。特别事当 它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在想进一步发展壮大时, 科学合理的管理事必不可少的。 以下 是我认为影响我院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社团创始人或领导人犯有极端主义错误。要么“左倾”要么“右倾”。所谓左倾就是指 社团领导人在构建自己的活动计划时太过完美, 最终导致活动背离社团宗旨, 落了个一事无 成的结果。所谓右倾是指社团领导人在开展活动前心里毫无计划,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搞得 自己总是不知所措。 带有这两种思想的领导人不但没有实现自己最初的愿望, 而且耽误了会 员的发展。 (二)社团在任用和培养人才方面时存在偏见和不足。有些社团领导人在选拔委员(委员 是指与社团负责人一起组织社团活动的人) 时过分的看重会员的口头表达能力, 误认为只要 能说会道那就一定能干好。 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反倒是那些不太过于张扬的人总是 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还有就是 各社团的中层干部在平时组织开展活动时不能充分的放权给下面的人。 总认为这次活动非常 重要,我必须亲自组织安排,这样势必给刚来的委员一种独裁的感觉。委员们感觉到自己就 像一个机器一样任凭领导的调遣,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三)社团领导人的思想认识不太到位。他们在管理社团时过分的依赖一些软性的东西。 诸如社团文化,领导个人魅力,关系,面子等。当然我并不是反对这种现象,我只是觉得有 点过分了。“国有国法,社有社规”我们要管理好一个社团不仅要靠一些软性的东西,更重要 的是要靠一些硬性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当社团的规模扩大时更系统科学的制度,规章就显 的无比重要了。 (四)院团委在管理社团时缺乏一定合理性。首先,院团委对我院社团工作还是相当重视 的,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据我了解,从去年开始我院团委就开始着手正式的规范社团。 他们曾先后下发过好几份文件对社团的注册,宣传,纳新方面给予了指导和规范。特别是今 年院团委更是花大力气专门指派院学生会主席主抓社团工作, 并且定期组织各社团领导人召 开“社团会议”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也许是上级对社团不够了解的原因,总之效果不 时非常明显。 (五)学院对社团不够重视。据调查,我院许多职能部门都对社团不甚了解,有些甚至连我 院总共有多少个社团都说不清楚, 更别谈什么理解与支持了。 我想也许是我们的领导工作量 大的原因,总之我认为他们应该找机会多与院团委,院学生会以及各社团负责人交流沟通, 已达到了解社团的目的。 社团发展解决方案 作为从事社团工作进来年两年的我来说,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我们社团做大做好, 如果 有机会的也可以让我们的社团夺取参加一些省级, 国家级的竞赛。 但我又深深认识到社团要 生存,要发展就必须组织大家搞活动,这一点毫无疑问。但问题是如何才能搞出高质量的活 动来,这才是关键。为此,我特提供社团发展方案如下: (一) 首先, 我们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开展活动。 校园社团的共同宗旨就是“活跃校园气氛, 丰富大学生活,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各社团的领导人,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必须对 这一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社团发展的大方向就走对了。 (二)其次,我们要明白我们在为谁开展活动。校园社团的一个共同性质就是“服务会员”。 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主要消费者”是会员,进而扩展到全院的学生。我们每开展一次活动都 要站在会员甚至全院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我们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三)再次,我们要明白社团究竟要举办什么样的活动。我们校园社团的宗旨之一就是培 养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只有“精”才能做到“通” 。也就是说社团 在开展活动时,要有自己的“品牌活动”,要有特色这一支柱力量。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开展一 些其他形式的活动,但必须分清主次,要把握住自己的特色。这样各社团才能在同行中利于 不败之地。除了转移性以外,我们社团在开展活动时还要注意活动的质量,不要一味的追求 数量而忽视质量。 (四)最后,我们要研究我们怎样才能搞好社团活动。我主要从社团的发展道路,社团自 身的管理,社团人才的培养与提拔以及学院的宏观管理四方面论述。 1.要以“从点到面”方式房展。把我们的社团从小做大,从各系做到全院甚至推广到外校。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多与其它兄弟社团联宜搞活动, 这样有利于我们的团结与共同 发展。 2.社团在自我管理时要注意,硬制度于软文化相结合,完善和强化各自的组织管理机。 特别是财务部与外联部,这两个部门是我们的血液补给部门,我们一定要经营好他们,以保 证我们的社团有及时充足的新鲜血液注入。 另外, 我们还要注意对财务部的财务状况实施透 明化政策,定期的向会员公布社团当前的财务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会员的支持与信任。 3.各社团在培养和提拔人才时要注意“专业性”与“多元化”相结合。 所谓“专业性”是指领导人 要注重对社团中某一方面人才的培养,以使得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所谓“多元 化”是指我们在培养和提拔人才时要特别注意吸纳不同领域的人才,以达到人才资源的应有 尽有。这样既可以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又可以体现出团队精神,如此一来我们的社团就一 定能经营好。 结束语 社团作为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发展问题应当受到学院各界人士的重视。 我希望 学院能给予承办及发展社团以大力的支持。 上面我在论述社团管理时忽略了一点, 社团的发 展是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各种因素是相互影响,交错起作用的,所以说我们的领 导人在经营社团时也要注意到, 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方法也是相互交错着起作用的。 我们必 须把它们联系起来考虑,这样才能真正的使我院的社团发展壮大。 (这是我写的一篇社团论 文)你可以参考一下,如果还有什么不懂,你联系我就行了!高校文艺社团现状及发展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众对社会发展更多的参与。作为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形式,民间社会组织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而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民间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将在构建和谐社 会和培养建设人才等各方面担负起责任。 高校文艺社团又是学生社团 中数量最多的形式,因此如何在新时期建设和发展好高校文艺社团, 也是目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 1、社团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以前每个高校一般最多都只有数 十个社团,而现在出现“百团大战”的高校几乎各省都有一、两个。 同时, 社团的规模发展也很快。 2、社团的参与面和涉及领域明显扩大。社团成员来自博士生、 硕士生、本专科生各种层次,一般的校级社团成员都来源于各院系、 各专业,服务对象除了本校学生,还有很多已经渗透到社区和社会。 3、社团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与社会中的其他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交 流、合作不断扩大,在现在便利的网络通信条件下,甚至还出现了跨 学科、跨学校、跨地区之间的联合,如关注环保的中国大学生网络绿 色营、全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网络论坛等。 4、社团在校园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功能日益突现,学校及政 府有关部门也纷纷出台了各种扶植、支持、激励政策。许多高校已把 学生社团建设纳入了学分制、 推行素质教育等教学改革以及学生教育 管理体制改革当中。 当今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的分布结构也更趋合理, 社团活动形式和 内容更加丰富。目前高校学生社团主要以文学、艺术、体育等兴趣类 社团为主,文艺类社团往往是各高校社团的主力,最能吸引学生。各 高校艺术社团,因其格调高雅、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而备受学生的喜 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参与艺术社团,也成 为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展现自我风采、促进素质拓展的重要方式。 二、加强高校艺术类社团的管理与建设的对策 作为高校社团主力的艺术类社团,以发展艺术类社团为支撑,从 而带动高校社团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但从目前高校艺术社团的发展来看,艺术社团同其他类型学生社 团一样,还处于自发生存的状态,社团的生存发展还具有很大的不稳 定性,缺乏连贯性、计划性、积累性,尚未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高 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工作普遍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部分。 一要形成艺术社团建设和发展的认识。 充分认识艺术社团在校园 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和谐社会构 建的积极推动作用。全面客观地审视艺术社团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要正视艺术社团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把社团的自身思想建设作为 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艺术社团真正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平 台,为将来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打好基础。这也是未来建设和谐社会对 人才所必须的要求。 二要加强教师在艺术社团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除了团委和大学生 社团联合会发挥组织作用外,指导教师的参与和投入也是社团上层 次、上水平的关键所在。教师的社会经验,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重要 的指导。工作中应该明确教师参与指导社团的相关规定,在制度上落 实教师积极介入社团活动的保障。同时,应建设一支热心学生工作、 德才兼备、专兼职相结合、业务水平较高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以起 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三要提升艺术社团活动管理的层次和水平。 首先充分尊重社团的 自主性。在工作中,更多地应采取鼓励、引导、激励等方式促进艺术 社团进一步发展。 其次完善社团管理。 进一步健全艺术社团管理办法, 督促和指导各社团制定或修正相应的章程; 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各类艺 术实践活动,拓展和丰富艺术社团活动的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艺术 社团自主管理与发展的运行机制。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注 册管理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 完善评比表彰制度, 建立社团评审制度, 开展社团评优活动。 积极探索建立学生参与艺术社团活动情况的评价 体系,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相结合,并逐步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的 整体评价体系,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和积极支持艺术社团按照 章程自主地开展活动,注重活动的效果,提升社团的层次,打造一批 精品社团。 积极推动品牌活动建设的实施, 通过鼓励创新、 培育特色、 突出重点、整合优势赢得主动,确保成效。逐步建立一套具有艺术社 团自身特点的活动机制,使社团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明确活动主题 化、加强活动协作化、坚持活动多元化。 四要鼓励艺术社团与社会交流和接轨。一是鼓励艺术社团走出 去、请进来,开展校际交流。利用艺术社团的优势,推动校际间艺术 的交流,促进艺术社团的发展;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艺术社团发展中 好的做法和经验,如艺术社团机构建设、规范管理、特色培育等。二 是鼓励艺术实践活动主动与社会对接, 利用艺术社团的优势和条件为 社会服务,如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组织慰问演出、开展艺术类义务 家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学生可以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充 实艺术社团的内涵,达到从学校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目 的,为学生未来毕业投身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五要实施可持续的人才发展战略。 社团负责人对社团发展有重要 影响,对社团负责人的培养与选拔是社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 艺术社团负责人队伍的建设,应构建管理素质培养和训练平台,实行 社团负责人持证上岗制。通过有计划地开办培训班、开设专门课程、 举办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社团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六要为艺术社团发展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社团工作的开展需要学 校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为社团开展活动提 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另外也需要加大对艺术社团经费的投入,如很多 高校已经设立社团发展专项经费,并在学校整体经费预算中单独列 支,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对优秀社团可予以重点扶持。同时也可 积极支持、引导和监督社团,充分发挥社团对外交流的民间优势,通 过与社会接轨, 吸纳社会赞助和提供有偿服务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活动 资金,这也是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丰富社会知识的良好契机高校学生社团现状与发展分析2004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 号)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 作的纲领性文件,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思想性和可操作性。 2005 年 共青 团中央、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 发[2005]5 号),强调各高 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有中国一、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 设的重要性 学生社团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 既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对课堂教 学的有益补充;既是大学生进行 素质拓展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展示 自我、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实践舞台。学生社团 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营造校园文 化 氛围、传承学校独特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加强学生社 团建设,不仅是 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实施大学生素质 拓展计划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和 传承校园文化的客观需要。 二、目前我校学生社团的现状、成绩与问题 我校大学生社 团活动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目前,我校共有 49 个学生社团,参加人数约 10000 人 次,社团刊物 15 种。各社团在每年新生开学后不久统一举行社团招新,按照学校要求进行 注册,各社团都有相应的指导单位和指导教师,在校团委和学生社团联合会以及主管单 位 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我校的学生社团主要有四大类型: (1) 学术科技类,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研究会、海伦文学社、世纪风文学社、红帆船文学社、红楼梦研 究会、对联研究会、三国文化研究会、思辩社、法学会、新英语俱乐部、电子爱好者协会、 发明协会、计算机协会等社团; (2)文化艺术类,包括书画摄影协会、大学生舞蹈协 会、 大学生艺术团、九歌剧社等社团; (3)社会实践类,包括青年志愿者 协会、旅行者协会、 营销协会、创业协会等社团; (4)体育健身类,包括飓 风武术俱乐部、篮球协会、网球协 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轮滑协 会等社团。社团联合会负责管理、协调、监督、服 务全校学生社团。各院 系团总支设社团部,具体负责本院系的社团工作并接受校学生社团 联 合会的协调管理。 目前, 我校学生社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学生社团的数量、 与 参 的人数以及社团的类别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活动的类型也正由单一 的兴趣型向兴趣型和理 论型并重转变,活动阵地也有校园不断向社会 扩展,活动经费由学校单一划拨步入多渠道 筹措资金的良性运转模式。 我校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社团多次 受到国 家、省、市级表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南电视 台、东方 今报、许昌日报、许昌电视台多次对我校学生社团活动进行报 道。每年一届的“社团文化暨 科技活动节”、日常性的社团活动展演等, 已经成为集中展示学生社团风采的重要平台,有 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 建设。 尽管学生社团的发展态势良好,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 严 重制约社团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其他高校学生社团中也不同程度 地存在。 1. 管理体制机制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 社团联合会对社团的服务功能凸显, 而监督和管理不足, 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社团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的发 展很不平衡,出现良 莠不齐的状况。有些社团活动内容丰富,有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 广 泛的影响力;而有些社团招新时热闹一时,之后就几乎停滞不前,没有长远规划,缺乏 有影响的活动。有些社团对自身宗旨、发展方向和活动目的等缺乏准确定位和清晰认识,组 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 活动开展无计划。有些社团负责人综合素质不高,工作 能力不强,缺乏工作魄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有些社团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注重社团活动 资料的留存归档,不注意总结、积累社团工作经验,不注重传帮带 和培养接班人,社团的 传承发展出现断档现象。 高校学生社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弱点: 组织机构上的松散性、 人员上的间断性、活动计划上的失效性、人力资源上的错位性、行动上的低效率性。[1] 总 支书记(或副书记) 、政治辅导员以及聘请一些专业课老师。团委老师 除了日常工作之外, 还要负责学校大型活动的具体落实,协助有关职能 部门开展活动,协调大学生活动中心场 地安排,承担大型活动的音响、 礼仪和志愿者工作等,加上社团数量较多,团委老师难以 全面深入指 导。团总支书记(或副书记)以及政治辅导员由于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繁 忙,能 分配给社团指导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部分专业课老师由于教学科 研工作繁重,并没有发挥 应有的指导作用。他们对社团的指导都是义务 性的、没有劳动报酬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 导致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 能够接受到专业老师悉心指导、系统规划的社团不是很多。指 导力量的 不足,必然降低了整体活动质量,部分活动仅在低水平上重复,严重阻 碍学生社 团向深度发展。 [2] 3.经费问题。 团委本身的经费很紧张, 向社团划拨充足的经费是不 现 实的。 社团主要靠收取会员费、 拉赞助等维持活动费用。 社团活动经 费不足, 捉襟见肘, “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策划没有充足的资金 支持也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三、思路 与对策 针对目前社团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通知》精神,“要加强对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老师,支持和引导 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结合我 校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社团管理的 体制机制建设。职称论文中心 建立和完善社团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做到社团管理 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社团科学、可持续发展。团组织和社团联合会作为学 生社团的指 导管理组织,要真正发挥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对 社团的成立、注册、解散、整 合要按照制度和程序进行,对社团的名称、宗旨、性质、人数、组织方式、经费来源、活动 方式、指导教师等内容要审查核实,全面掌握学生社团发展的最新动态,保持畅通的通讯信 息渠 道。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评价机制,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 展证书》记录的重要内容之一,并纳入到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之中;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和激励 机制,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社 团、成效显著的社团活动、工作出色的社团负责人、积极 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 成绩突出的社团指导老师和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建立研 究机制, 关注和研究学生社团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 掌握学生社团工作的动态信息, 总结和把握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为学生 社团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加强学生社团骨 干队伍建设,建立骨干培养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学生社团干部的选拔、管理和培训,使那些 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 面、社会工作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要有计划地对 学生社团负 责人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注重干部梯队建设,早发现, 早培养,鼓励社团骨干在社团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不断增强 社团群体凝聚力,使社团保持旺盛的吸引 力与创造力,从而形成良性机制,促进社团健康、 有序地发展,实施社团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鼓励创新,培育特色。 要密切关注和研究学生社团发展中的新情况 和新问题,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改进 和创新学生社团工作。学生社团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大学生全 面成长、成才、升学、就业服务,增强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要积极探索网 络化时代社团的管理方式方法,认真研究社团之间、社团 与其他学生组织之间的和谐发展 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服务领域、 创新活动载体、创新组织体系、创新领导方式,结 合青年学生的需求, 开展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社团活动, 增强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 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新形势下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 段、新方法。 加强社 团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是指高校学生社团在长期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文化心 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高校学生社团物质 财富与精神财富 的总和。[3]社团如果没有新的文化作为引领,缺乏衔接和承袭、缺乏核心 内涵,社团将不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社团也不 2.专业指导教 师的指导不足。社团指导老师一般来自团委老师、团 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社团也就很难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持续的生命力。[4]每年一届的 有序发展。要鼓励各种学生 社团的成立,扶持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 社团文化暨科技活动节是校园文化的浓缩,是全 校学生社团相互交流学习的一个平台。 社团文化暨科技活动节的举办, 能够进一步优化校园 环境,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具有个性风格和文化内涵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社 团文化和校风学风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了促进学生社 团健康发展,调动社团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建议出台《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聘任、考核及奖 励办法》 。社团指导教师的产 生,可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即社团聘教师,教师选社团,经 双方达成一致后,由团委聘任。社团指导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协助学生 社团制定其发展规划,并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更换提出建议; 应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社团 活动,保证社团健康发展,保证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教育意义。社团指导教师培训指导工作量 每学期应由社团联合会根据授课计划和日常考核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并由社团指导教师确 认。社团指导教师按照一定标准核发指导津贴或计入教学工作量。对在指导国家、省、市级 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提高社团指导老师的主动 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水 平,使社团活动在内容上更加健康、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 3.加强指导,加大扶持。 要加强工作指导,把握正确方向,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 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充分发挥大 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党团 组织的指导,通过党团组织进社团, 引导学生社团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要调动专业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围绕全 面育人的教育方针,设定社团组织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要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特点 及其 生存与发展的不同规律,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促进各类社团健康 动,丰富校园文化。加 大学校宏观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 提供学生社团活动的必要经费, 保证学生社团活动正常开 展。积极支持学生社团通过吸纳社会赞助 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募集活动资金。在活动场 地、活动条件等方面给 予学生社团以优惠和支持,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 障。学校团组织和社团联合会要充分发挥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经常研究社团,把 握社团的发展规律,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大力促进学生社团发展,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 管理,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 展。 鼓励学生团干部加入社团并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充分发挥 学生自我 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在学校党政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 争取政策,完善机制,抓好队伍,引导社团持续、稳定、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学生社 团团结、教育、联系、服务学生的功能,推动 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与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 基础而自发成立的志愿型群体。由于大学生社团具有群众基础广泛、自主活动、行为自律、 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影响力较强等特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繁荣校园 文化,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社团 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根本性质上不同于 学生会,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加入学生社团,对学生培养兴 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张扬个性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各 个高校的社团数目比较多, 结构也比较复杂, 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较强凝聚力的 群体。它涵盖了文化、科技、体育、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为此,关注学生杜团的发展, 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对高校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必要性 1.学生社团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 强调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 而且它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 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 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对社团产生归属感,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 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同时,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宗旨观 念能够得到成员内心的首肯,对成员价值观、是非观、审美观的形成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课堂学习的 主题功能经更为明确的转向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功底。 因此, 积极参加各类活动, 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在多姿多彩的大学校 园文化中, 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社团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 完善。 一方面在社团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为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蕴涵了广博的知 识,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加入一个社团的学生来自不同的 系别专业, 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 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 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 这种交叉的相互影响将使每一个社团会员从中 受益。 3.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社团活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学习为核心,自主发展 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就是说社团为学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加入某一社团, 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 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锤炼, 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过程 中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尤其是一些科技类社团,许多会员的动手实践能力都较强,如计 算机协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科普协会的电器维修能力, 这些一技之长不仅可以促进专业学 习,更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胜任工作岗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社团活动,能够使学生全 方位的发展,钻研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发扬,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提高,潜 能得以发挥,智能也得到提高。所以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重视和安排好学生社团活动,是素 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4.社团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社团因其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和运 作方式,以及内部平等、轻松的成员关系,使得学生社团成为一个成员们空间上聚合的“创 新场所”,在社团活动讨论时,可以公开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平等的交换意见,有较浓厚的 民主气息。不同的信息、不同的创意互相碰撞,对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另 外,学生社团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锻炼交往能力,社团走出校园开 展活动有利于提高会员的社会化程度, 所以对于培养社团成员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能起到重要 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竞争和协作意识。开展各种文体、学术或社会调研活 动中,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培养了大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5.高校学生社团以其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广大青年学生 积极参与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素质、选修第二专业的良好课堂。是提高学 生综合组织的有效途径,弥补了高校素质教育的不足,对塑造健康的学生心理、卓有成效地 开展思想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竞争 愈来愈激烈,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而大学校园 中许多体育健身类社团和诸如心理协会等社会科学类社团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成为 学生锤炼意志,通过沟通敞开心灵的重要场所。 二、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高校学生社团在各高校党、 团组织及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 呈现蓬勃发展局面, 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中有一些是因为学校本身原因造成的, 认识到了就可以克 服掉,如学校有关部门重视不够、学生干部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社团活动形式单一等,但 是,大部分是属于共性问题。 ,应从深层次加以剖析和解决,以实现高校社团建设的根本突 破。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学生社团的发展目标不明。学校在学生社团建设上没有总体的发展规划,由于没有 明确的发展目标,出现了学生社团状况良莠不齐。有些社团规模大、会员多、活动好、影响 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而有些社团却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 发展空间日益萎缩,面临退出舞台的尴尬局面。 2.社团管理体系不完善,对社团的宏观指导、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缺乏引导和指导 老师。 当今高校社团一般是在各高校团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 但是一些高校并没有设 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各类社团进行管理。 而有些高校虽然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如社团联合 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滚利机制,受自身的限制,不能为各社团提供专业的指导,往往流于 形式,并没有发挥其对全校社团进行管理、协助和监督作用。而现在各高校学生社团的教师 指导力量主要来自团委,团委教师不仅负责社团的登记、管理、奖惩,另一方面又要负责大 型活动的具体落实,能分配给社团指导的时间和精力就很有限。 3.社团内部管理不善,缺乏民主机制.由于没有建立明确的社团章程,制定明确的活动 计划和评价激励机制,出现了不按章程办事,活动安排、经费使用、会员奖惩、社团资料和 活动档案的留存等较为混乱的现象。社团成员的选拔和调动都没有正式公开公正的程序。 4. 学生社团的会员素质不高。 会员流失严重, 凝聚力不强。 目前的学生社团一般都是“进 出都不设卡”,学生只要交纳了一定数额会员费,甚至不用交会员费就可以成为自然会员, 大都不会接受什么资格审查, 也不会拥有什么具有效力的身份证明。 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 只要觉得自己不乐意了, 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 社团干部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 一茬, 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 以至于很多社团成员特别是社团骨干素质普 遍不高。社团的活动、计划、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 5.学生社团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好,内部物质条件较差。首先是学生社团普遍存在财力 不足的情况,使社团活动的强度有限,活动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是制约杜团发展的一个瓶 颈;其次是社团活动的场地不足,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社团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这 也是一些社团活动不正常,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再次是社团活动的设备奇缺,如 艺术团没有乐器、演出服,文学社没有图书资料等,很多社团活动都需要会员自带设备、资 料才能开展起来。 三、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发展模式 1.主力精品意识,走精品化和内涵发展的道路,打造“品牌”社团。在管理、服务及学 习上达成统一。 加强社团的统一管理和交流。 在管理上要形成社团活动和建设的相关政策体 系,出台管理办法,建立表彰制度,完善一套社团组织管理、活动开展和考核评价的机制, 并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相应环节有机结合,将社团建设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个体系当中: 在服务上有必须成立校一级的学生社团联合会, 接受团委部门的指导, 负责全校学生社团各 项工作的协调、筹划、落实、考核、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作用,同时也有利 于整合社团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在学习方面要慎重成立新社团,要考虑该社团的成立是否 有利于学校的育人工作,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方向,是否符合学生的成才需要,而不能仅仅 照顾少数同学的热情就盲目成立新社团。同时要重点扶持有校园特色、有文化底蕴、有深厚 传统的学生社团,以它们为龙头促进学校社团文化的全面繁荣,而对一些管理混乱、活动开 展不正常、已经失去了生存价值的学生社团要舍得忍痛割爱,坚决停办、注销,实现学生社 团的新陈代谢。 2.学生社团的发展要以理事会班子建设为核心。除了坚持自身学习外还要与专职老师 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统一,不断提升成员素质。理事会班子是学生社团组织的灵 魂,是学生社团得以继承传统、发展壮大的关键。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社团理事 会成员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挑选出真正有业务技能、有组织管理能力、有敬业奉献 精神的同学来担任社团理事会的职务, 对业绩突出的社团负责人要等同学生干部的奖励予以 表彰。同时,社团每一届事事会不仅要努力做好自己在任期间的工作,也要关心下一任社团 核心成员的培养, 以保证学生社团的持续发展。 为充分发挥社团作为学生精神家园的建筑场 所和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 我们完全有必要在社团内部实行导师制。 一个社团至少要有一个 指导教师。在社团成立时,要求社团必须要有指导教师,并且各社团的指导教师在正式聘用 后,须与社团鉴定《社团指导协议书》 ,以保证其对社团的指导的长期性,社团联合会负责 监督实行。 3.学生社团的发展要以抓好会员的招收工作为突破口。学生社团的生命力来自会员的 素质, 只有高素质的会员才能运作高水平的社团活动, 也只有高素质的会员才能扩大社团影 响、树立社团良好形象。要在会员招生前,结合社团的自身特点,结合开展社团活动的实际 需要,科学 核定招生名额。招生时要认真做好会员资格审查;确保生源质量,宁可少招一 点,也不可吸纳滥竽充数者。同时,要 重视平时对会员的关心和培养,引导会员在参与社 团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并按照社团(章程)的有关规定,对会员高标准、严要求, 严格执行会员的奖惩制度。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 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 也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对广大高校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等方面起 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各种社团活动中锻炼了自身,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我 们相信, 随着社会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关注和对社团处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高校学生 社团必将以更加清晰的发展轮廓和更为强大的生命力,绽放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风景线!院系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近年来,我校各院系团总支根据学校团委的统一部署纷纷组建学生社团,学生社 团受到高度重视,实现了健康蓬勃发展,在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推进素 质教育、拓宽共青团工作领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学生 社团尤其是院系一级的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院系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原因 1.发展不够平衡,结构不够合理,良莠不齐 院系学生社团发展水平不一,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 善,而有些社团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成立之初大家蜂拥而至,经过一段时 间或组织几个活动后便处于停滞状态,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影响了学院社团整 体水平的发挥。一些学生社团热衷于娱乐性活动,对学术性、政治性的问题较为 淡漠,较少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研究和探讨活动。 2.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和落实 目前大部分院系均制定了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制度,但有的制度缺乏科学性、针对 性、创新性,成为“走形式”,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和执行。部分院系学 生社团由于成立仓促,加上自身制度建设没有跟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 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3.活动不够稳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学生成立社团的动机有多种,有的社团喜欢追求“轰动”效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 在思考社团的长期发展上,忽视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一些社团负 责人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活动怎么样,而不关心与下任的工作交接。有的社团活 动忽冷忽热,缺乏持久性,凝聚力不够,影响力不大。 4.日常管理指导力度仍不够 根据我院对学生社团的调查数据显示, 认为学生社团建设上存在“缺乏指导教师” 问题的占56.44%,认为学生社团建设上存在“管理多,扶持少”问题的占69.31%, 认为学生社团建设上存在“日常管理薄弱”问题的占47.13 %,“凝聚力不够”占 43.68%,认为“活动流于形式”占41.03%。一些社团是在追求时尚、赶时髦中应运 而生的,加上院系指导老师的缺位,造成对学生社团缺乏有效地引导,光凭部分 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 5.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活动场地不足 根据我院对学生社团调查数据显示, 调查对象中有81.61%的人认为学生社团建设 上存在“经费不足”问题,62.07%的人认为“场地没有保障”。学校成立了大量的学 生社团,再加上各院系成立的学生社团,社团数量已经超百,活动场地和经费相 形见绌,使得很多活动难以开展。虽然不少学生社团正在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 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但经费不足仍是目前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活 动场地方面,除一部分社团有固定场地外,绝大部分社团没有固定场所,这给社 团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社团管理和活动的策划,这也是一些社团昙花 一现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的是认识上的原因,有的是体制上的原因,也有 的是管理上的原因, 作为高校院系级团组织要积极争取院系党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