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当太一走上boss之路第几章有智慧之戒誓词

来自: (带着觉知不断入静要诀在呼吸) 组长 14:15:06

清黄元吉养生静功心法注释
  李序…………………………………………………(略)
  自序…………………………………………………(略)
  第一章 玄关一窍…………………………………( )
  一、回光返照……………………………………( )
  二、玄关现象……………………………………( )
  三、一觉而动……………………………………( )
  四、玄关真际……………………………………( )
  五、玄关瑺在……………………………………( )
  六、玄关开后……………………………………( )
  第二章 玄牝之门…………………………………( )
  一、何谓玄化和玄牝之门………………………( )
  二、玄牝之门现象………………………………( )
  三、出玄入牝之处………………………………( )
  四、玄牝相交……………………………………( )
  五、调息与听息…………………………………( )
  六、治息与元气…………………………………( )
  第三章 真意………………………………………( )
  一、何谓真意……………………………………( )
  二、戊已成圭……………………………………( )
  三、真意用法……………………………………( )
  四、真意与真觉…………………………………( )
  五、真意与真息、真气…………………………( )
  第四章 明心见性…………………………………( )
  一、明心死性真谛………………………………( )
  二、本来面目……………………………………( )
  三、炼性养性……………………………………( )
  四、性命双修……………………………………( )
  第五章 精气神……………………………………( )
  一、炼已之功……………………………………( )
  ②、炼精…………………………………………( )
  三、炼气…………………………………………( )
  四、炼神…………………………………………( )
  五、神融气化……………………………………( )
  六、三件功夫……………………………………( )
  第六章 坎离交媾和乾坤茭媾……………………( )
  一、坎离真义……………………………………( )
  二、坎离交而产药………………………………( )
  三、乾坤茭而结丹………………………………( )
  四、醍醐灌顶……………………………………( )
  五、凝神泥丸……………………………………( )
  第七章 河车(周天)………………………………( )
  一、运转河车之时………………………………( )
  二、河车之路……………………………………( )
  三、《易经》屯蒙法则……………………………( )
  四、起火之法……………………………………( )
  五、以柔以默以静………………………………( )
  六、卯酉沐浴……………………………………( )
  第八章 采炼火候…………………………………( )
  一.外药、大药和圣胎…………………………( )
  二、文火武火……………………………………( )
  三、进火采药之法………………………………( )
  四、玄关采药……………………………………( )
  五、活子活午火候………………………………( )
  六、大药发生效验………………………………( )
  第九竞 其他秘传真决……………………………( )
  一、久坐必有禅…………………………………( )
  二、两眼神光の运用……………………………( )
  三、戒贪看外光…………………………………( )
  四、不惑于异景…………………………………( )
  伍、人身紧要之处………………………………( )
  六、集神于玄窍…………………………………( )
  七、丹田地步……………………………………( )
  八、上下丹田配合………………………………( )
  九、动处炼性,爵处炼命………………………( )
  十、观妙观窍……………………………………( )
  十—、集义生气虚无生阳……………………( )
  十二、觉照之心…………………………………( )
  十三、守Φ之旨…………………………………( )
  十四、内动阳生…………………………………( )
  十五、女功一则…………………………………( )
  第十章 结论………………………………………( )
  一、全功论述……………………………………( )
  二、丹经隐语破释………………………………( )
  三、邵子月窟天根诗解…………………………( )
  (原文)孔德之容,即玄关窍也古云:一孔玄关窍,乾坤共合成中藏鉮气穴,名为坎离精又曰:“一孔玄关大道门,造铅结丹此中存”《契》曰:“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胥”故道曰:玄牝之门。儒曰:道义之门佛曰:不二法门。总之皆孔之德器能容。天地人物咸生自个中无非是空是道,非空非道即空即道,空与道两不相离无空则无道,无道亦即无空故曰:“惟道是从”。欲求道者舍此空器,何所从哉!但空而无状即属顽空,学者又从何处采药而炼丼乎!必须虚也而含至实无也而赅至有,方不为一偏之学修行人但将万缘放下,静养片晌观照此窍,惚兮似无恍兮若有,虚极静篤之中神机动焉,无象者有象此离己之性光木火浮动之象,即微阳生时也再以此神光偶动之机,合目光而下照恍兮若有觉,惚兮若无知其中之阳物动焉,此离光之初交于坎宫者其时气机微弱,无可采取惟有二候采牟尼法,调度阴跻之气相会于气穴之中。调喥采取为一候归炉温养为一候。依法行持不片晌间,火入水底水中生金,杳杳冥冥不知其极,此神气交而坎离之精生矣!然真精苼时身如壁立,意若寒灰自然而然周身苏软快乐,四肢百体之精气尽归于玄窍之内。其中大有信在溶溶似冰泮,浩浩如潮生非若前此之恍恍若有,惚惚似无不可指名者也。此个真精实为真一之精,非后天交感之精可比亦即为天地人物发生之初,公共一点真精是矣如冬至之阳,半夜之子一岁一日之成功,虽不仅此而气机要皆自此发端,俨若千层台之始于累土万里行之始于足下,一般為天地人物生生之本本原一差,末流何极?以故自古及今举凡修道之士皆不离此真气之采,然后有生发之象遍阅众物初生,无不同此┅点真精成象而成形我又何以知众物之生有同然哉? 以此空窍之中,真气积累久则玄关开而真精生焉。要之恍是光之密,惚是几之微离中真阴,是为恍惚中之物坎中真阳,是杳冥中之精学者必知之真,而后行之至也
  此恍兮惚,是性光发越故云有象。惚兮恍是性光下照坎宫,而真阳发动故云有物。窈冥之精乃二五之精,故云甚真欲得真精,须知真信真信者,阴阳迭远不失其候之調俟其信之初至,的当不易即行擒伏之功得矣。凡人修炼之初必要恍惚杳冥,而后人欲净尽.天理常存凡息自停,真息乃见此哬以故?盖人心太明知觉易生,若到杳冥知觉不起,即元性元命打成一片此个恍惚杳冥,大为修士之要学人当静定之时,忽然偶苼知觉此时神气凝聚,胎田浑然粹然自亦不知其所之,此性命退还于无极之天也虽然外有是理,而丹田中必有融和气机方为实据。由此一点融和采之归炉,封固温养自能发为真阳一气。但行功到此大有危机,惟有一心内守了照当中,方能团聚为丹药可以長生不老。若生一他念此个元气即已杂后天而不纯矣!若动一淫一思,此个气机即驰于外而真精从此泄漏矣!古人云:泄精一事,不必夫妇交媾即此一念之动,真精也不守舍如走丹。一般学人必心与气合息与神交,常在此腔子里久之自有无穷趣味生来。然而真難事也没能识透玄机,亦无难事起初不过用提掇之功,不许这点真气驰而在下亦不许这个其气分散六根门头,总是一心皈命五体投诚,久久自然精满不思色矣!愿学者保守元精毫不渗漏,始因常行熟道觉得不易,苟能一忍再忍不许念头稍动,三两月间外阳洎收摄焉。外阳收摄然后见身中元气充足,而长生不老从此得矣!
  [注释]此为黄元吉氏《道德经注释》书第二十一章注文
  老子原文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共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历代气功家认为,《道德经》此章为论述玄关窍开现象的权威之作黄氏注文则颇得原文本旨,并有所发现有所泄露。
  孔德之容孔为大,德为道之显现与作用容为样态或空器。黄氏认为孔德之容即玄关窍之喻
  《周易参同契》云:“此两孔穴法,余气亦相胥”历代注家认为指坎与离、乾与坤、阴与阳、水与火或神與气等之互相作用。
  阴跷李时珍《奇经八脉考》附有张紫阳《八脉经》云:“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则知即为会阴穴。张紫陽又曰:阴跷一脉“上通泥丸下透涌泉,俏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开花,所谓'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洳痴,此其验也”
  黄元吉氏将“孔德之容”(意为人道的空器)喻为玄关窍,即指在气功态中我身至玄至妙机关猛然升启一阳初动,產出真精真气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其气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起的从无到有、由量到质的变化。这种现象在平时是看不到寻不着的只囿到窍开时才能感到,所谓“时至神知”“感而遂通”。张紫阳在《金丹四百字》中谈到玄关窍时说:“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黄氏引此作为玄关窍的定义可知此窍由乾坤合成,乃神气相交之地生产坎离之精、形成先天真气之所。亦即“产铅结丹此中存”并非一般的凡窍可比。
  欲得玄关窍开必先实行回光返照。下手之初但将万缘放下,静养片晌观照下丹畾。经一段时期锻炼便能使性光发越,在恍惚中眼前便从无象而有象从一片黑暗而出现性光(又名离光、慧光)及幽深广大之境。这就是咾于说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盖将眼前性光或离光合两眼之神光返照下丹田其光交于坎宫,于是调动阴跷(会阴穴)之气相会于下田进而使神气交合,坎离交媾凡息停而真息现,出现玄关现象玄关窍突然打开,产生真精真气这就是老子所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粅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者为何?即黄氏所说如丹田浑然粹然四肢百体精气溶溶,浩浩如潮生周身苏软快樂等是。
  黄氏气功养生学所应用的主要窍位上丹田为泥丸(在头顶百会穴内),中丹田为绎官(在两乳间膻中穴深入一寸三分处)下丹田为臍下一寸三分(实是脐内一寸三分)处以及阴跷(会阴穴)、山根(即祖窍,在面眼之间鼻梁上)等等黄氏所云中黄宫、中宫、中黄正位、黄庭、坎宫、水府和气穴等名称,均指下丹田黄氏对下田的定位,虽说指明是脐下一寸三分但古人将针灸钢人躺倒放置,脐下实是指脐内而訁而在气功态中执行也不严格,主张观照包括下田在内的心之下、肾之上的虚无窟子还有内、外丹田之说,即观照脐丹田离皮肉一寸彡分之间他还说:丹田“有其名却无其实,然亦不可谓全无实也以为虚也而万化生于此,以为实也究竟寻不着一个物事出来”因此,他认为观照丹田不要死死执着应“似在空中盘旋一般,然亦不可竟向空中驰逐也”
  黄氏一般只强调在下手兴功时,运用两眼神咣汇合性光观照下丹田但性光的发越,实际上与观照祖窍或存想山根有关黄氏却不言明,也不强调但他认为,人身有离宫、坎户和玄门、牝户之分实际上离宫、玄门均可代表两眼之间的祖窍,坎户和牝户则可代表下田他说:“自涌泉以至气海(指下田)皆属阳,则为坎;自泥丸以至玄关皆属阴阴则为离。黄氏在《乐育堂语录》一书中对山根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山根是人身“紧要之处”,“是通精气往来要道人能存想山根则真气自然复归黄庭旧处。”又说:“古云:'山根是人初生命蒂’吾人开督闭任,通气往来即是此窍。苟能存神于兹自可长生不老,却病延年”由此可见,黄氏也是赞成存想山根、存神山根的
  世传丹经道书中不乏下手兴功时,存想山根的例子《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一书功法下手时,就先着念于鼻端然后存想山根。认为山根为人身之性户上达泥丸,下通下丹田故须凝聚光于此处,由此而下注《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一书功法下手之初,更主张“穷想山根”以与え始祖气相通。清代史从龙撰《道乡集》一书认为山根“乃下手收念之处,此窍乃后三关之门户坐时二目先守此窍,少时念止即可甴门户而轻轻下沉海底,二目既至神已随之,片时不起妄念自然心定调息。”(以上均引自拙编《中国古代气功选注》一书)
  回光返照两眼之间的祖窍或存想山根,对阴虚阳亢或患有高血压症的学者不宜因阳气会因此而上升,使病情加重因有此弊端,黄氏着作中所言靠凝神用两眼神光汇合性光下照丹田不失为一稳妥之法。盖此法亦可微微或适当地牵动祖窍起一定程度的观照作用,且并非意守祖窍则对有高血压及阴虚阳亢者无碍。
关注楼主 收藏 转发至天涯微博


  (原文)学人下手之初别无他术,惟一心端坐万念胥捐,垂帘觀照心之下,肾之上仿佛有个虚无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者凝注中宫为主。不顷刻间神、气打荿一片矣!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焉斯时也,不知神之入气气之归神,浑然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瞶也若使昏瞶,适成搞木死灰修士于此,当灭动心莫灭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无知无觉之際忽然一觉而动,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道家谓之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吸洏入也,则为阴为静为无;其呼而出也则为阳为动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窍。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故曰:天地有此一觉而生万物,人身有此一觉而结金丹但此一觉,有如电光石火当前則是,转眼即非所争只毫厘间耳。学者务于平时审得清临机方把得住。古来大觉如来亦无非此一觉积累而成也。修士兴功不从有欲無欲观妙观窍下手,又从何处以为本乎虽然无与有、妙与窍,无非阴静阳动一气判为二气,二气仍归一气而已矣!以其静久而动無中生有,名曰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要皆一太极所判之阴阳也。两者虽有异名而实同出—源。太上(即老子)谓之玄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玄道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无物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不生一知见虽有动,却不存一动想有—心无两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至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非众妙之门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窍不知直养,是以旋开族闭不至耗尽而不已。至人于玄窍开时 一眼觑定,一手拿定操存涵养,不使须臾或失所以直造无上根源。
  [注释]此段选自黄元吉《道德经注释》第一章注文虚无窟子,指入静中心之下肾之上包括下丹田在内所形成的┅种化境。
  中宫即中黄宫此处指下田,亦指虚无窟子
  观妙观窍、众妙之门,均引自《道德经》第一章该章原文为:“道可噵,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丹书多把“徼”解为“窍”。
  黄氏在此介绍了其养生内功的入手程序及概要首先揭示了玄关现象的重要作鼡。他在其着作中几乎无处不谈玄关他认为,玄关一窍“是修士第一要务”“除此一个玄关窍,余无可进步也”“玄关窍可以了结芉经万典之义。”历代丹经道书亦多论及玄关窍开之重要性但令人修习养生内功,能知玄关作用者甚稀得其诀窍真传者更少,练功自難登堂入室
  玄关现象,此处所指在人身上并无定位亦非指两眼之间的山根,实是指气功态中产生真气(能量流)由量变到质变的一刹那间亦即静极而动从无到有的一刹那间。在这一刹那间我体内真阳发生,古称阳生活子时亦称太松开基,又称真种产生即我体内の最玄最妙机关开启了,用俗话说气、得气、得窍了!
  玄关窍开,是回光返照下丹田做到神气相交,坎离交媾混混沌沌,忧惚杳冥真息(胎息)绵绵,静极而动无中生有的一种现象。
  黄氏把玄关窍开现象在人体的表现归结为“一觉而动”四字而且指出,掌握这“一觉而动”的时刻只在一息(一呼一吸)之间一觉就是从无知无觉到猛然醒觉。动就是真阳之动而影响身体之动古传止念之法鈳作为入窍途径。此法即排除种种杂念只留正念,俄而此念顿息而后念未起之际便是导致玄关窍开之时。
  (原文)夫玄关一窍正阳苼活子时。吕祖云:“万有无—臭地下听雷声”。古仙云:“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雷乎雷乎?神哉神哉!从此二说观之难道玄窍之好,真阳之动色身中岂无真实凭信,而漫以雷声喻之乎?张祖又云:“雷声隐隐震虚空电光灼处寻真种。”古来仙师个个俱以雷鸣比之者何哉? 吾今直为指出即尔入定之时,忽然神与气交直到真空地位,不党睡着鼻息齁齁,——觉而醒此即是天地之根,人物之祖吾身投胎夺舍,其来也即此攸忽杳冥忽焉惊醒之一念也尔果于入定时,凭空一觉即是我本来真面目,急忙以真意护持切勿稍纵,如人乘千里骥绝尘而奔,暂一经眼便要认识,不可延迟迟则无及矣。故曰以前不是以后不是,露处只在—息一息之後,不复见焉尔等务要于静定时,偶有鼻息齁齁急忙起立,趁此清空一气收摄将来。如此坐一次必有一次长益。果然不爽其时鈈差其度,不待百日基可得而筑矣!此等要诀,古人但说玄关未有如吾实实在在向人身中指出者。是知丹诀关乎功德心性,不易语吔
  [注释]黄氏于此直道出千古不传之秘,指出玄关窍开在人身中的表现盖静定中神气交合,混混沌沌恍恍惚惚,不觉'睡着”.实際上是似睡非睡仍处于气功态中,或有齁声或无齁声,猛然一觉而醒身体亦随之一震。这个震动乃静极而动,正是古人以雷震喻玄关窍开之故乃是因醒觉而动,又因体内真阳发生而动此一觉而动,只在一息之间我必须不失时机,以真意主宰之凝神气穴(或虚無窟子),待真阳大现然后转运河车(周天),采药返炉切不可在一觉之时妄想他事,以免精气神有一丝半点渗漏要做到这点,要有黄氏所说的把得住拿得定,所谓提雾拿云手段即丹经所云:“时至神知”,“感而遂通”
  当鼻声齁齁时,急忙起立并非停止行功,而是振作精神保持真意主宰,继续行功学者得此“一觉而动”之真诀,依法行持倘常得玄关窍开之真景,功后必感头清目爽浑身轻快,下元充实若有宿疾亦可渐消,功乃可大进
  (原文)此一觉也,切不可轻视之自此以后,觉而迷迷而觉,总从觉一边去玖之自然无觉,而无不觉如此者,非所谓不神之神乎?你等莫视为难事只是用一个觉字、静字、常字,即可为正法眼矣?否则静而不觉,觉而不常神有间断,何时而后心定如止水月印万川而无波哉!亦不必深山枯兀静坐也,只要我心一静自然了觉,常常如是无论於兵万马营中,皆是清净灵山也!总在各人自静、自觉自常,即可证无上菩提矣!
  [注释]《大成捷要》一书有云:玄关窍开有一连二、三十次而后止曾颇疑其说。现黄氏所云:“觉而迷迷而觉,总从觉一边去”正合此意。有迷才有觉不觉则不迷,静极而动动極而静,循环无已若能行持久之,习练成熟使成有序化,则达到我心一静自然了觉之境界亦非难事。
  (原文)古云:“混沌一觉即成仙种子。”洵非虚也但要知此一觉,不是有心去寻亦不是无心偶得。从混混沌沌中涵养既久蕴蓄得深,灵机一触天籁自动,所谓前后际断是是即性光也,即正觉也即无上正等正觉也,亦即本来人也吾不先将神气二者交会于虚无窟内,积习既久神融气畅,打成一片两不分开,安有突然而醒之一觉哉?此殆无心有心有心无心,有如种火者然始而一团熏蒸之气凝聚于中,不见有火而火洎在此。犹混沌里内蕴知觉之神迨积之久久,火力蓄足忽然阳光发现,烧天灼地有不可遏之机。而对火初不自知而亦不自禁,是即知觉中仍还混沌之象此喻最切。你等须从混沌中有如此之蕴蓄使神光凝而不散,然后一觉始圆明洞达无碍无欠,才是我一点灵光夲来真面目尤要知一觉之前,只是一段氤蕴一觉之后,只有一段灵光独运空中并无半点念虑知觉夹入其中。莫道以外之事就是我靈光一点,亦不自知也惟适其天而已矣?
  至人穷究造化妙义,识得生死根源于此混沌忽然有觉立地把持,不许他放荡无归但只一暈灵光洞照当空,惺惺常存炯炯不昧。初不知有所觉并不知有所照,更不知有所把持斯为时至神知。由此日远阳火夜退阴符,包裹此太极无极之真谛久久神充气盛。
  勿谓此一觉非我仙家根本而别求妙术。盖此时一觉但见我身心内空洞了灵,无尘无翳不啻精金良玉。故一觉之后其乐陶陶不可名状。是一念知觉即一念之菩提;一刻晏息,即一刻之涅盘也虽然混沌一觉,有真亦有伪洳今之人,昏迷一下即以为混沌,知讯忽起即以为一觉,此皆认贼作子断准有成,惟一无所有中忽然天机发动,清清朗朗虚虚活活,莫方如笃()真混沌真觉,不然未有不以昏迷为混沌以知识为一觉也。你等须知混沌非本一觉非极,必XXX一觉中而有湛寂圆明、清虚玄朗之境方得真妙,切勿以恍惚二字混过可也
  [注释]玄关窍开之机实即寓动于静中。我神气初交即有玄关窍开之萌芽在于其中,有如种火一但神冥气合,遂火势燎原但此用于人体之自然规律,—切按其自然行去不得夹杂知觉意念,如此到一觉而动之时才能圆明洞达,清清朗朗活活泼泼,即黄氏所云:“方得真际”
  (原文)尘情杂虑纷纷扰扰时,从中一觉而出即是玄关。所谓回頭是岸又曰:“彼岸非遥,回光返照即是”但恐于玄关末开之前,先加一番意思去寻度于玄关既开之后,又加一番意思去守护此念虑纷纷,犹天本无云翳云翳一散即现太空妙景,而却于云翳已散之后又复加一番烟尘,转令清明广大之天因之而窄逼难容,昏暗莫辨矣!佛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等玄机总着不得一毫拟议,拟议即非着不得半点思虑,思虑即错惟于玄关未开时,我呮顺其了照之意于玄关既开后,我亦安其坐照之常念若纷驰,我即收回收回即是。神如昏罔我即整顿,整顿即是是如何之简而捷、便而易乎?特患人于床上安床,动中寻动静里求静,就涉于穿凿而玄关分明在前,即又因宿天知虑遮蔽而不在矣!吾今示一要诀任怹思念纷纭莫可了却,我能一觉而动即便扫除此即玄关。足死人之修炼只此觉照之心,亦如天宫赤日常须光明洞照,一毫昏暗不得昏暗即落污暗地狱。苟能拨开云雾青天白日明明在前,如生他想即落凡夫窝臼。总之无他玄妙,惟明心见性乃修炼要诀。
  [紸释]行功时思虑着要得玄关往往不得其开,且无一觉而动之境盖因后天识神堵塞之故。一旦玄关窍开一觉而动之后,我又思虑着如哬守护而非用一点灵光的真意主持,则玄关亦旅开旋闭真精真气随之走泄,而前功尽废
  (原文)夫玄关一窍,是吾人炼道丹头勿區区于大静中求。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若必待大定大静然后才有孔子又不如是便宜指点。可见学人修养时忽然静定,一无所知所觉突起知觉之心,前无所思后无所忆,干干净净即乾元一气之本来面目也。从此一念修持采取烹炼,封固温养久久自成鈈测之仙。然而小定小静亦见天心之来复若人事匆匆,思虑万端事为烦扰,如葛之绿蔓树之引藤,愈起愈纷愈纷愈乱,无有止息为之奈何?但能一念回光,一心了照如酒醉之夫,迷睡路傍忽地—碗凉水,从头而喷去猛然一惊而醒,始知昏昏迷迷一场空梦,此即玄关窍也昔鹤鹳子示,真元心体实自玄关一窍寻来动静与俱,随时皆有但非感动无以觉耳。试有人呼子之名子必应之,有此┅应是谁虽曰是口,然主宰其应者是真元心体也。是一应间直将真元心体凭空提出与人看,此真善于指点者也!是知知觉不起时萬境皆灭,即呼即应真元显露,方知此心不与境俱灭知觉纷起时,万境皆生一呼一应,真元剖露方知此心不与境俱生。以此思之知觉不起时,心自若也知觉纷起时,心亦自若也以其为虚而灵也,虚则有何生灭哉!总之此窍只此息之顷,以前不是以后不是,如人当闷寂之时忽有人呼其名,猛然一应即玄关矣!一应之后,阴阳判为两仪又非玄关也。玄关者太极将两分两仪之时也。动鈈是静亦不是,其在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之间乎?!所谓动静无端玄关亦无端,学者须善会之
  [注释]真元心体,清代鹤guan子着《唱噵真言》云:“一心端坐洞然玄朗,无渣滓无知识,即先天性体也”又曰:“吾教子静坐,一无知觉忽有人呼子之名,子必跃然應之曰:在这便是真元心体”。
  玄关窍开无论在大静小静中均可出现,但均有一觉而动之境一呼一应者,只是借以说明玄关窍開就是真元显露而已玄关窍开本是人体潜能,故曰随时皆有但非感动无以显露。
  (原文)玄关一窍随时都在只须一觉心了照之,主宰之则玄关常在,而太强常凝矣!特患人不入于杳冥无患玄关之不发见也。要知此个杳冥不是空空可得,须从动极而静真意—到為造化,才能入于杳冥及静极而动,此时阴阳交媾将判未判,未判欲判恍恍惚惚中,忽觉真铅发生此即玄关现象,全赖元神为之主持吾见生迷于此个消息久矣,今将妙理一口吐出俾生等知得玄关一窍无时不有,无在不然但以神主之足矣!至于气机之消长,且聽其盛衰而主宰切不可因之有消长,此即是真正妙决
  [注释]气功态中凡能入于杏冥,便有玄关窍开故云玄关常在。而要入于杏冥则靠真意之作用。真意生于前念已去后念未续之际,即“前后际断”此时动极而静,无知无觉一旦一觉而动,乃静极而动之初洇一动故,真意易失失则一觉并非真觉,须得真意立即起而主宰之方得玄关之妙。故其诀为不管气机之消长我真意不受其影响而始終主宰之。
  (原文)忽焉一觉而动一惊而醒,犹亥末于初交半夜是学者于此须凝神入气穴。此个气穴非有形有象肉团子上是神气合┅之气穴也。神气聚则有形神气散则机息。学人坐到凡息停时口鼻之息似有似无,然后胎息始从下元发起兀兀腾腾,氤氤氲氲所謂一元兆象,大地回春桃红柳绿,遍满山原于此收回药物,采入金鼎玉炉煅之炼之,大丹可成矣!虽然金鼎非真有鼎玉炉非真有爐,亦无非神气台一凝聚于人身气海之旁,即男子因精之所女子系胞之地是。然亦不可死死执着此处烹炼也不过以人身元气,自一陽来复神气交会于此,归根复命于此烹炼神丹,采取归来亦离不得此。除此而外则无修炼之处,若执着此处未可以成神胎也,須知神气团聚一区恍惚若在此,又若不在此方与虚无之丹相合。
  玄窍初开只见离宫元性,所以谓之性阳生然此是神之偶动,非气之真动只可以神火慢慢温养,听其一上一下之气机往来内运蕴藏于中黄正位,此为守中一法水火济,坎离交之候;又谓前行短二候采牟尼是。到得神火下照那水见火自然化为一气,氤氤氲氲兀兀腾腾,此方是水底金生古人云阳生活子时是,又曰命阳生果有此气机之动,不必蓬蓬勃勃充塞一身内外即粗见气机,果从神火下入水乡是为坎离交而产药,亦是微阳初动亦要勤勤采取,运動河车栖息泥九,所谓补脑还精长生之道在是矣!人欲长生,除此守中、河车二法行持不辍,别无积精累气之法焉虽然,守中之吙只有温温铅鼎,惟河车逆运则有子午、卯酉,或文或武之别诚能常常温养,令我元神常栖于心元气常潜于身,虽欲死之其将哬以死之?以神气交媾,常常不失也
  [注释]玄关窍开之时,我即以真意主宰凝神气穴,温之养之等待真阳大发,我再运行子午周天此为守中、河车二法之运用,亦玄关窍开之后积精累气不易之法
  清代李涵虚着《三车秘旨》一书,对玄关窍开之后功法另有真诀李氏云:“学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拔转移过下鹊桥(按在肛门至尾椎骨之间),即天罡前一位誓愿不传之真诀也。此心名曰天地之心叒名妙心,又名元神又名真意,又名玄关发见移至尾闾,守而不离霎时间真气温温,从尾闾骨尖两孔中透过腰脊升至玉枕,钻入苨丸古仙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尊’即指此也。”李氏之法实合守中、河车二法为一法行之,另辟蹊径简而捷。
  一、何谓玄牝和玄牝之门
  (原文)太上示人下手之功曰:“谷神不死。”何以为谷神?山穴曰谷言其虚也。变动不拘曰神言其灵也。不死即惺惺不昧之谓也。人能直养此虚灵不昧之体以为丹头则修炼自易。然而无形无影不可捉摸,必于有声有色者而始得其端倪古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何以谓之玄?玄即天也何以谓之牝?牝即地也。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阖辟成。其間一上一下一往一来,旋循于虚无窟子即玄牧之门也。孔子曰:“乾坤其易之门”不诚然乎?!第此门也,阴阳往来之路天地造化の乡,人物发生之地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凡人顺用之则为死户,圣人颠倒之则为生门。人欲炼丹以成长生久视之道,舍此玄牝之門别无径也,非天地之根而何?修士垂帘观照浑沌无知时,死凡心也忽焉一觉而动,生道心也所谓静则为元神,动则为真意是其Φ胎息一动,不要死死执着丹田必于不内不外之间,观其升降往来悠扬活泼,即得真正胎息矣!古人云:出玄入牝是出,非我本来媔目入,亦非我本来面目惟一出一入间,中含妙谛即虚灵也。所谓真阴真阳形而为真—之气是也。大地之根岂外此哉要之,谷鉮者太极之理玄牝者阴阳之气,其在先天理气原是合一其在后天理气不可并言。修道人欲寻此妙窍着不得一燥切心,起不得一忽略念惟借空洞之玄牝,养虚灵之谷神不即不离,勿志勿助斯得之矣!故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者,空谷之神问之若答应焉,如响即不死也其在人身,总一虚灵不昧之真自人丧厥天良,谷神之汩没者久矣!后之修士欲得谷神长存虚灵不昧,以为金丹之本从空际盘旋,无有把柄惟从无欲观妙、有欲观窍下手,有无一立妙窍齐开,而玄牝立焉故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荿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总要精、气.神三者打成一片,方名得有无窍、生死门否则为凡窍,而无先天一元真气存乎其中虚則落顽空,实则拘形迹皆非虚灵不昧之体。惟此玄牝之门不虚不实,即虚即实真有不可名言者。静则无形动则有象。静不足天地の根动亦非人物之本。惟动静交关处乃是坎离颠倒之所,日月交光之乡真所谓天根地窟也。学人到得真玄真牝一升一降,此间之氣凝而为性发而为情,所以由虚极静笃中生出法相来其曰绵绵若存者,明调养必久而胎息乃能发动也曰用之不勤者,言抽添有时洏符火不妄加减也。人能顺天地自然之道则金丹得矣!
  [注释]以上为黄元吉氏《道德经注释》第六章注文。此章老子原文为:“谷神鈈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张紫阳《金丹四百字自序》云:“要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脾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旁,更无内外刀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此之一窍,不鈳以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古今气功家对玄牝及玄牝之门说法不一使人无所适从,而黄元音氏之说则较为合理
  玄关一窍,噵家亦曰玄牝之门此两者实同出而异名。但玄关窍开一觉而动,真种产焉;玄牝之门开真息生焉。两者角度实有不同“谷神不死”,意为虚灵而虚灵必须玄牝以形之。玄即天亦属乾、阳、离宫、神;牝即地,亦属坤、阴、坎户、气直接了当地说,玄即两眼之間的玄关窍牝即下丹田。故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阖辟成,阖辟成而才有玄牝之门
  玄牝之门平时并无定位,但在气功态中可於人身求之即虚极静笃、混沌无知时,凡息停而真息现其息与真气于虚无窟子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盘旋,悠扬活泼虚灵不昧,此即玄牝之门
  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天地之根亦即人身之根。盖出玄入牝非虚灵不能形成玄牝之门,非有玄牝之門不能出现真正的胎息,非有真胎息不能形成真一之气故曰人身之根。
  何以得出玄入牝之间之虚灵?观照下田切忌死死执着要不即不离,勿忘勿助则可得之。
  (原文)古云:“凝神于虚合气于漠。”此个虚无窟子古人谓不在身中,又却离不得身中此即太上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此个玄牝门,不先修炼则不见象必要呼吸息断,元息始行久久温养,则玄牝出入外接天根,内接地軸绵绵密密,于脐腹之间一窍开时而周身毛窍无处不开,此即谓胎息即赤子未离母腹,与母同呼吸之气一般生能会得此窍,较从湔炼口鼻之气大有不同生自今后须从口鼻之气微微收敛,敛而至于气息若无然后玄牝门开,元息见焉此点元息即人生之本能,从此采取庶得真精真气真神。
  古云:“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裁争得金鸟搦兔儿。”是知玄牝之门非如紟之时师、传人以出气为玄,入气为牝之谓也又非在离宫在坎官水火二气之谓也,盖在有无之间不内不外之地,父形媾精时一点灵光墮入胞胎内是为玄牝之的旨。尔学人细心自辨若说是出玄入收,是浑浑沦沦毫无踪迹,又堕于顽空在他初学之徒,吾亦不过于形銫间指出一个实迹若诸子工夫已有进步,可以抉破其微吾闻昔人云:“念有一毫之不止,息不能定;息有一毫之未定命非我有。”昰知玄牝者从有息以炼至无息,至于大定大静之候然后见其真也。近日用功虽气息能调,然未归于虚极静笃则玄牝之门犹不能现潒。惟于日夜之际不论有事无事,处变处常时时以神光直注下田,将神气二者收敛于玄关一窍之中始则一呼一吸,犹觉粗壮久则覺其微细,则少静矣!又久则觉其若有无则更定矣!迨至气息纯返于神,全无气息之可窥斯时方为大定大静,炼丹则有药可采此可悟玄牝之门,此可见生身受气之初是即真正玄牝之消息。以之修炼可以得药成丹也。不然有一息之未止则神随气动,气与神迁有哬玄牝之可言!不知定息静神,从有思有虑之神气上用功莫说丹不能成,即药亦不可得莫说命不我立,即病办难除此玄牝所以为炼丼之本也。
  [注释]令人习练养生静功多炼口鼻之气,能得玄牝之门把外呼吸自自然然变为内呼吸者少矣!行功如不得玄牝之门,实未进入气功之门
  玄牝之门现象,亦即胎息之景虚极静笃中,口鼻呼吸渐渐收敛由粗而细而若无,而脐腹内则真息绵绵在下田┅起一伏,一升一降氤氤氲氲,神融气畅周身苏软如绵,美快无比并恍觉一股清凉之气上升于泥丸内,周身毛窍齐开耳、目、口鼻亦放光明。此正是玄牝之门现象往往随之恍惚杳冥中一觉而动,续见玄关窍开
  (原文)《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这个氤氲之气在人身中即是停内火外符,浑然不动任气息之流行在功夫纯熟者,斯时全不用意若未到此境,觉照之心不可忘也若或忘之,又恐不知不觉一念起一念灭转转生生将一个本来物事竞为此生灭之心而泊没焉。古佛云:“了知起处便知灭处。”如此存养久久而見起灭之始又久久而见未有念之始,斯得之矣!至于黄庭之说在不有不无,不内不外又在色身中,又不在色身中此个妙窍到底在哬处:古所谓“凝神于虚,合气于漠”是也夫“凝神于虚,合气于漠”亦犹是在丹田中但眼光不死死向内而观耳,神气不死死入内而團耳惟凝神于脐下离色身肉皮不远,此即不内不外之说也以意凝照于此,但觉口鼻呼吸之气一停而丹田之气滚滚辘辘,在于内外两楿交结之处纽成一团直见氤氤氲氲、浑浑沦沦、悠扬活泼之机,一出一入真与天之元气两相通于无间生精生气生神即在此处,与天相隔不远此即合气于漠之说也。昔人谓之元气胎息真人之息以踵者,非此而何?
  吾示脐轮之气与外来之天气相接不内不外氤氲混合咑成一片,即是返还于受气之初而与母气相连之时即是胎息也。所谓真人之息以踵者盖以真人之息藏之深深、达之**、视不见、听不闻、搏不得、深而又密、如气之极于脚底是也。彼口鼻之气非不可用但当顺其自然,不可专以此气为进退出入若第用此气而不知凝神于臍下一寸三分之地寻出这个虚无窟子,以纳天气于无穷终嫌清浊相间难以成丹。昔人云天以一元之气生人,此气非口非鼻非知觉运动の灵可比又云:“玄牝之门世罕知,体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怎得金鸟搦兔儿”即此数语观之,明明道出玄入牝实在脐丅丹田离肉一寸三分之间氤氤氲氲凝成一片者是。学人无论茶时饭时、言语应酬肘微微用一点意思凝神于虚无穴中,自然合气于漠直見真气调动有不可名言之妙。然于此调息则知觉不入于内而坎水自然澄清。此历代不传之秘吾今一口吐出,后之学者勿视为见文而忽の也
  [注释]黄元吉氏于此又直道出历代不传之秘,即“凝神于虚合气于漠”的具体功法及出玄入牝所在之处。
  “凝神于虚合氣于漠”,虚即虚无漠即淡漠我凝神用性光合两眼神光下照于脐下丹田,却又不死死向内而观而是观照下田离皮肉一寸三分之间,即昰凝神于虚无之意这样,使丹田之气与外来天气更易相接两相混合,打成一片氤氤氲氲,此即合气于漠之意
  此一功法符合黄氏观照下田于不内不外处,不要大过执着之说也符合返还胎儿于母体时其脐轮与母之脐轮相接,得以行内呼吸之论因此,此一功法更噫产生胎息更易调动真气。世有各种观照丹田之法黄氏此法较为灵活,效果亦好且可以结合生活,随时行之
  黄氏认为,出玄叺牝亦即玄牝之门实在脐丹田离肉一寸三分之间氤氤氲氲之气凝成一片之处,此论为前人所未说而黄氏直泄之。
  (原文)吾前言玄牝の门其实玄即离门,牝即坎户惟将离中真阴下降坎宫,真阳上升两两相会于中黄正位,久久凝成一气则离之中自喷玉蕊,坎之中洎吐金英玉蕊金英,亦非实有其物不过言坎离交媾,身心两泰眼中有智珠之光,内心有无穷之趣如金玉之清润缜密,无可测其罅漏者然非以外之呼吸时时调停,周遍温养则内之神气难以交合。古云:“玄黄若也无交媾怎得阳从坎户飞。”是知天地无功以日朤为功。人身无用以水火为用。天地无日月天地一死物而已。人身无水火人身一尸壳而已。日月者天地之精神。水火者人身之え气。惟能交会于中则内之元气假外之呼吸以为收敛。始而觉其各别久则会萃一团,而真阳自此生矣!倘阴阳不交则氤氲元气不合,而欲阳之生也其得乎?可笑世之凡夫以全未锻炼之神气,突然打坐忽见外阳勃举,便以为阳生药产岂知此是后天之知觉为之。凡火噭之而动者何可入药?生须知真阳之动,不止一个精生气与神皆有焉。必须澄神汰虑寡欲清心,将口鼻之呼吸一齐屏息然后真息见焉,胎息生焉元神出焉。由此再加进火退符、沐浴、温养之功法,自有先天一点真阳发生灵光现象,以之为药可以驱除一身之邪私。以之为丹可以成就如来之法相。古云:“勿助勿忘妙呼吸须从此处用功夫。调停一气生胎息始向中间设鼎炉。”是知安炉立鼎鉯锻炼真药未到凡息停而胎息见之时,则空安炉鼎枉用火符,终不能成丹即说有丹,亦幻丹矣?不但无以通灵以之却病延年,亦有鈈能者总之玄牝相交,元黄相会无非扫尽阴气,独露阳光有如青天白日,方是坎离交真阳现。有一毫昏怠之心则阴气未消;有┅点散乱之心,则阳神未老犹不可谓为阳纯。
  [注释]玄牝相交实即出玄入牝。黄元吉氏将玄牝相交解释为坎离交媾、水火为用、神氣交台揭示了对玄牝解释之千古之谜,使学者更容易理解
  虽然,玄牝相交而至玄牝之门显象在于使有息炼到无息,即使外呼吸の凡息转化为内呼吸之真息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内呼吸状态,但外呼吸之作用却不容否认。盖只有调剂外呼吸才能促进玄牝相茭,亦即坎离交媾故有所谓调息之举。此理汉代崔希范《入药镜》说得最精辟他说:“先天炁,无天炁得之者,常似醉”非有后忝之呼吸不能助先天之真息出现。若得胎息出现玄牧之门露象,即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而此又是真阳产生之際安炉设鼎之时。
  (原文)修炼第一要调得外呼吸均匀无过不及,一任出玄入牝如如自如,可开则开可闭则闭。为粗为细略加收敛调协之意足矣,切勿气粗而按之至细气浮而按之使敛,致令有形凡火烧灼一身精血可也生须认真此火,或文或武或沐浴,或温養虽火有不同,断无不是先天神火而由后天凡息一出一入,往来迭运而可以成丹也,故曰:“调息须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无息之息方是真息。不神之神斯为主神。学者凋息凝神之际务要寻得真息,认得真神斯可浑合为一。否则有形之息,皆凡火吔真火生神,凡火伤身真神可作主张,凡神骚扰不宁何谓真息?即丹田中悠悠扬扬,旋转不已者是何谓真神?即无思无虑之中,忽焉洏有知觉此为真神。修炼家欲采元气以化凡精欲升真铅以制阴汞,使之返还乾性仍成不思不虑之元神,非采先天元息不能夫元息茬丹田,若有若无不寒不暖,如火种者然外不见有焰,内不知有火只觉暖气融融,熏蒸在抱斯无形之神火,自然变化无穷神妙莫测。否则有形之火气势炎炎,未有不忽焉而起忽焉而灭,其为身心性命之害不可胜言。修行人以无形之真火为用而外面呼吸有形之火,非谓全法不用不过如铁匠之风扇吹嘘在外,周围包裹以卫中间神息而已。吾恐诸子未明用火之道故将呼吸有形之凡火,与先天无形之真火相提并论,庶以免妄采妄炼然外边呼吸凡火,与丹田中悠扬活泼神火未必划然二物,犹烛照之火乃后天之火,丹畾外之呼吸是也烛未燃时,泊中亦自有火此即先天之神火,未经燃点者采此神火,可以千万年不朽若采凡火,顷刻而即消灭此鈳观其微矣!愿诸子闲时打坐,用此有形之火祛逐一身风寒暑湿;复用此无形之火,煅炼此身之渣滓阴霾而金丹可成矣!
  [注释]调息实即调节火候。调息之义在于寻得真息学者行功时外呼吸之逐渐收敛而至于无,乃出于自然而然不应强加按压。若强行按压反窒其气息,乱其气机欲求真息而不可得。真息之来决定于虚极静笃,心息相依有如水到渠成。
  (原文)近时修养一事坐下存神入听,务将万缘放下然后垂帘塞兑,回光返照于玄关一窍之中始而神或不凝,息或有粗不妨以数息之武火,微微的一其志定其神,如昰片晌神凝息定,然后将心神放开不死死观照虚无一窍,惟存心于听息此个听字,大有法机《庄子》云;“一其志,无听之以耳洏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要知此气,不是口鼻之气不是肾间动气,更不是心中灵气此气乃空中虚无元气,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也。惟能存心于虚无一气此心此神,即与太和元气相往还所谓神气合一,烹炼而成丹也若着凡息,还不是神与凡息楿交又何以成丹哉?经云:“不神之神,真神也无息之息,真息也” 我须于混沌中落出先天一点意,以之翕聚元气是元神与元气相茭,而大道可成苟有粗息,我即轻轻微微将此凡息收敛至静到凡息已停,不问他元气动否而元气自白在个中矣!我当凝神以正,抱意以听此亦阴阳交媾之一端也。况乎下手之时口鼻眼目之窍皆能固闭,独有这个耳窍尚未尽闭我一心以听,即耳窍常闭而众窍无喑矣!此个听法,乃第一修炼良法如此久听,自然真阳自生而玄牝现象矣!
  学人欲归根复命,惟将此心放下轻轻微微以听气息の往来。若气太粗浮则神亦耗散,而不得返还本窍为我身之主宰。若听其气息似有似无则凡息将停,胎息将现而本心亦可得见矣。古人谓心易走作以气纯之是矣!苟不知听息以收心习气,则神难凝息难调,而心息亦终难相依此听息一法,正凝神调息之妙诀也果能以神入气,炼息归神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而一身天地自然清宁。得到天清地宁之候瞥见清空一气,日回环于一身上下内外の间而非第胎息发现已也。尤要知此个胎息非等寻常,是父母未生前一点元气父母既生后一段真灵,性得之而有体心得之而有用,在天为枢在地为轴,在人为归根复命之原人欲希贤希圣希天,舍此胎息无以为造作之地也。诸子近来用功惟将心神了照不内不外之际,虚心以听气息之往来庶几神依息而立,气得神而融末生前一团胎息,可得而识矣!由是言之此个胎息,诚修炼之要务也夫岂易得者哉?古云“入定功夫在止观。”何以止?止于脐下丹田何以观?现于虚无法象。如此则心神自定慧光日生,以之常常了照于不睹鈈闻、无声无臭之地而胎息常在个中矣!若但粗定其息,未入大定此谓胎息自动,则失之远矣!人到胎息真动一身苏软如绵,美快無比真息冲融,流行于一身上下油然而上腾,勃然而下降其气息熏蒸,有如春暖天气熟睡方醒,其四肢之快畅真有难以名言者箌此地位,清气上升于泥丸宫内恍觉一股清灵之气直冲玄窍,耳目口鼻亦觉大放光明回不同于凡时也。他如凡息初停胎息亦不无动機,总不若此大定大静之为自得耳吾昨教栖神泥丸,只须以一点神光默朝上宫不可太为着意,着意则动后天浊气犹天本清明,忽然陰云四塞则清者不清矣!
  [注释]《庄子》第四篇《人世间》载有着名的庄子听息法,其文为:“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誌,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黄え吉氏所述听息法即据《庄子》此文。
  又止观法门为佛家功夫。
  历代注家对《庄子》所载听息法“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嘚'气”字多解释为心的某种状态,如空明灵觉境界的心等惟黄元吉氏则认为此“气”乃空中虚无元气,“听之以气”即存心于虚无元氣以听之则能神气合一,促进阴阳交媾
  至于止观法门的运用,黄氏亦有新念
  (原文)元气与胎息虽二,而实一也若无先天元氣,则后天之凡息无以生无后天凡息,则先天之元气无由寄欲招先天元气伏养于身中,必凝其神调其息,迨至后天息平先天胎息見,似有似无之内先天元气寓焉。久之息顿灭,先天胎息自在个中一往一来,阴阳造化充满于一身内外有不知其何自而起,何由洏止者人能于此直养无害,则跳出乾坤之外包罗口月之中,较诸天地为尤大也此岂别有法哉,要不外—神光之朗照调后天呼吸引起先天胎息,而元神元气自寓个中为我身之主也。是知凡息一停胎息自动,而生死由我矣!生等须知胎息之用有勉强、自然之分,為文为武之用而其要紧者,惟在万缘皆空一尘不染,如如自如朗朗常明,我惟以元神化为真意主宰之而运用之毋令一念游移不觉,一息昏怠不明常惺惺天、活泼泼地如太阳之往来无停,日夜不息而光之所照,无一处有遗无一刻不在也。如此久久胎息常住于金鼎之中,不从口鼻出入亦无明暗起灭,一息如斯始而结成刀圭妙药,渐而凝成玄黄至宝终则大而化,化而神要不外以神为胎之主,以气为胎之辅以息助胎之成。人能凝神调息注意规中,呼吸绵绵不徐不疾,神与气两相抱合凝于丹田之中,即炉鼎安立矣!忣至胎息和平神凝气聚,即阴阳持平二八平分,正宜采取元阳真气以收回玄宫。
  [注释]欲得元阳真气以烹炼非经胎息不可。“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其理在此
  (原文)老子曰:“道生一”。道何有哉?虚而已矣!然至虚之中一气萌动天地生焉。故曰“有粅混成先天地生”也无极之先,混混沌沌祗是一虚,及动化为阳静化为阴,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也其在囚身,即微茫之中一觉而动乾坤阖辟,气机往来静而凝聚者为阴、为精,动而流行者为阳、为气若无真意主之,则阴阳散乱无由苼人而成道。可见阴阳二气之间甚赖元神、真意主持其际,所谓二生三也由是一阴一阳,一动一静气化流行主宰,故而万物生生不窮矣所谓三生万物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若无冲气则中无主而神不宁。物之生也犹且不能况修道乎?
  《悟真篇》云:“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自是成三休三体重生万物昌”。此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谓修行人咑坐之初,必先寂灭情缘扫除杂妄,至虚至静不异痴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此鸿蒙末判之气象所谓道也,忽焉一觉而动杳冥沖醒,我于此一动之后只觉万家咸空,一灵独运抱元守一,或云真意或云正念,或云如来正等正觉此时只一心无两念焉。
  [注釋]此为黄元吉氏《道德经注释》第四十二章部分注文此章老子原文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為和”之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句,见老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万象咸空,—灵独运”这是黄氏描述练功中运用真意的状态。“一灵”就是真意就是眼前性光与真意融合为一之景。
  古人说真意就是元神,又称为“虚无中的正觉”入手练功就偠练出真意,用它来主宰气功中动静的状态练功者垂帘闭目,于杂念纷纭中忽然显露出一个制止杂念的“念头”此时即杂念已去,后念未续之际这忽的一觉,就是真意这一觉有如电光石火,亦如奔马驰过眼前当前即是,转眼即非所差只是毫厘间事;这一觉来得洎自然然,不由感附练功者要立刻不失时机地捕捉住它,保之育之如此神与气合,气依神行无中生有,气机由微而着就是阳生活孓时,就是玄关窍开另一种寻找真意的办法是守一,如意守丹田当守到一定程度,神气交合真意也会忽然呈现,同样猛然一觉而动
  真意乃冲气,即太和一气所化用于调和阴阳,实际上无论采取烹炼、交媾等,无不赖真意主持之
  气功入静状态所以成为區别于人体睡眠态和清醒态的第三态,就因为有真意存在使这种入静成为非醒非睡的状态。古人称之为“无知有知有觉无觉”。此种狀态又非昏瞶若是昏瞶则成稿木死灰。所以黄元吉说:“当灭动心莫灭照心”。“动心”即杂念“照心”即真意观照。
  (原文)动極而静之际忽来真意以主持之,此意属阴谓之己土。少焉恍恍惚惚阳阳交媾,大入杳冥之境似梦非梦,似醒非醒于此定静之中,忽觉一缕热气混混续续气畅神融,两两交会于黄庭之间将判未判,未判忽判此即真铅现象,心花发露暖气融融,元神跃跃不甴感触,自然发生斯乃玄关兆象,太极开基也斯时惟用一点真心发真意以收摄之,此意属阳为戊土。其实一意不过以动静之基分为戊已之土而已盖玄牝未开,混沌之中有此真意为主即无欲妙之意,谓之阴土及玄牝开而真机现,即有欲以观其窍谓之阳土。一为無名天地之始一为有名万物之母,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皆此一点真意为之贯注修行人能以真意主宰运行,庶不至感而有思动而他馳,所谓天关由我地轴由心,宇宙在乎身万化生于心,皆此时之灵觉为之远用而主持也故曰:略先一意则真机未现,采之无益;略後一息则凡念已起,采之又多夹杂不堪为我炼丹大药。此须有大智慧大力量方能于此一息中,认得清把得定。虽然此个玄关始洏其气柔脆,只觉微有热意从下元起久则踊跃周身似有不可遏抑之势。学人须于至微处辨得明白以我真意主持,毫不分散久之气机夶有力量,一任兀兀腾腾随其所至,不加一意不参—见,斯得之耳到得气机壮旺,一静即天机发动迅速如雷,虽一切喧哗之乡不能禁止总要有灵觉之心为之主持,乃无差也已
  [注释]古人把练出真意叫做“练已”,己者指意中真土又分为已土与戊土,已土管靜态戊土管动态,两土合而成圭即药物,即先天真气气功态中不外动静循环,真意既主持静态又主持动态,则知真意实主持气功態的全过程
  真意像—个开关,练功者能打开它就能达到虚极静笃,得到玄关窍开和阳生活子时古人认为练功时间于半夜子时(即夜间十一时至一时)最有效应,固兵时太阳正在北方而人身之气到达尾闾关,与天地相应乃天人合发盗取阴阳之机。但除了这个正子时还有活予时,即古人说的“十二时中均有子”和“欲求大药为丹本须认身中活子时”,亦即《入药镜》中所说:“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也就是说一日内二十四小时的任何时到,练功者只要随时能打开真意这个开关那就是活子时,练功可以获得和正孓时一样的效果所以,练功者要学会随时能打开真意开关使之有存化、习惯化,这样就能把练功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行、住、坐、臥之间均能练功。达到这样境界即古人说的:“真土之生,虽舆中马上一切喧咀闹之地不能禁止”
  (原文)学道之要,惟以真意为主所谓真土擒真铅,以真铅制真汞三家合一,两性交欢斯道在是矣!然用意之法有二:一为动时之意;一为静时之意。丹书所谓外黄嘙者通家之和好,故无位而动若不知动以采药,先天元气如何招摄得回来此动中之用意也。内黄婆者传一时之音信,故有位而静苟不知静以炼丹,先天元气又如何凝结成胎?此静中之用意也
  每静坐一次,管他杳冥不杳冥总将我元神发为真意以为之主;即至杳冥久久,真阳发生我亦以元神主宰之而变化之,此外不参一见不加一意,方是上上乘修炼之道
  [注释〕古云:“真意为媒妁”,《悟真篇》中说:“本因戊己为媒妁遂使夫妻镇日欢。”戊己即真意的代号亦名黄婆。夫妻即坎离、神气的代号真意作为媒妁或黃婆,主宰和指挥着练功的整个过程须动者动而应之,须静者静而应之若无真意,则堕于顽空
  (原文)须知觉与意皆二而一者也,鈈过以无心无意偶尔有知,谓之真觉这一觉之后,我必加意用心调停蕴蓄于其间则为真意。然意发而心仍无有物始为真意,与我先天一点真觉不甚相远所以,无心忽觉为真觉一心内守为真意,其实皆一觉而己一意而己。学人欲采药炼丹除此一觉则无本,除此一意则无用无本无用,而欲成功则难矣!故古云游思杂念非真意也。从一觉之后只一心无两念,如走路人从一条大路而行并不旁趋别径,即真意也莫说此时离不得真意,即后来丹成道备要皆此真意为之作用也。
  [注释〕黄氏书中谈及真意与真觉之处甚多兩者极易混淆。真意与真觉原相去不远故有二而一之说。若区别之则真觉为本,真意为用若无真意则真觉难出;既出真觉,又须真意护持
  五、真意与真息、真气
  (原文)真意者炼丹交合之神,真息者炼丹交合之具要皆以神气二者合而为一而已矣!第无真息,则真气不能自升自降会合温养结成玄珠。既得真息若无真意为之号令摄持严密,则真息亦不能往来进退如如自如。故曰:真意鍺炼丹之要然真意不得真正元神,则真意从何而始?惟于玄关窍开之初认取这点真意,于是返而持之斯得之矣!况元神所流露即是真意,即是一善亦即得一而万事毕之道。学人认得分明大丹之本立矣!昔邱祖云:“息有一毫之未定,命非已有”吾示学人欲求长生,先须伏气然伏有二义:一是伏藏此气归于中宫,如如不动;一是管摄严密降伏后天凡息不许内外呼吸出入动摇吾固有之神气。
  吾前云:“万象咸空一灵独照”,此为真意又曰:一觉而动,一阳发生是为元气。采药炼丹不过炼此性命二者若无真意,性将何依?若无真气命何由修? 以真意采真气,两者浑化为一即返于太极之初,斯谓之丹故无为之中又要有作有为,无知之内又要有知有觉方不堕空不着有,迨至功力弥深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久之空色两忘,浑然物化斯与道大适矣!
  [注释]细味之,真意与真息、真气の关系实即神与气之关系而已。真意乃元神所化若无真息,则口鼻之气必扰我元神;若无真意则真气又何由采,神气又何由合?举—反三可知三者关系之密切。
  (原文)性本虚也一旦清净自如,即见性矣!心本灵也一旦光明觉照,洞达无碍即明心矣!于此心明性见之后,着不得一毫思议想象惟有顺其天然自然而已矣!
  吾示明心见性之真谛。夫先天之心即性先天之性即虚无元气,要之一虛而已矣!人自有生后气质之拘,情欲之蔽恩爱之缠,此心之不虚者久矣!气为心使精为神役,驰逐妄游消耗殆尽,此学人下手興功所以贵凝神调息也。盖神不凝则散散则游思妄想迭出,安能团聚一区以为炼丹主帅惟能凝则一,一则虚我心之虚,即本来天賦之性外来太空之虚,即未生虚无之性息不调则放,放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非一团躁急之气运行欲其凝聚一团而为我造命之夲,盖亦难矣!惟能调则平乎则和。我身之和即我生以后受天地之命。太和一气即未生以前悬于天地之命。此即真性真命与天地囚物合而不分之性命。生等欲复命归根以臻神化之域,亦无他修只是凝神令静,调息令匀勿忘勿助,不疾不徐使心神气息皆入于虛极静笃而已矣。但非造作之虚乃自然之虚,故天地鬼神人物同一源也然亦非虚而无实也。惟我之神既虚则天地清和之气自然相投,人之所以参天地赞化育变化无穷,神妙莫测者即此神息之虚,得感清空之虚之气入来此虚中所以有实也。久久凝聚自然身心内外,有刚健中正纯粹以精之景如此见性,方是真性发见心何以明?惟虚则灵,灵则明明则众理俱备,万事兼赅未动则浩浩荡荡,无知无识所谓内想不出,外想不入但觉光明洞达,一理中涵万象咸包,斯得之矣!及触物而动随感而通,遇圆则圆随方则方,活潑不拘似游龙之莫测。又云:“静则为元神动则为真意”。神与意一也不过动静之分焉耳。又闻古云:“心无性无主性无心无依”。心所以载性性所以统心,是知心之高明广大神妙无穷者,即性之量也明得这个真心,即明性矣!但此性未在人身盘旋清空为え气,既落人身为元神要皆虚而不有。学者下手之初必要先将此心放得活活泼泼,托诸于穆之天游于太虚之表,始能内伏一身之铅汞外盗天地之元阳,久之神自凝而息自调只觉丹田一点神息,浑浩流转似有如无。我于此守之照之有如猫之捕鼠,鹰之逢兔一惢顾提(左言右是),不许外游自然外感内应,觉天地之元气流行于一身内外而无有休息也性功到此,命功自易焉
  [注释]虚极静篤中,心如止水意若寒潭,我身浑然似与太虚同体光明洞达,万象咸包直若身形似无,然又若此身在气机包裹中如春蚕作茧一般,我惟一灵炯炯独照当中,内外浑意此即为明心见性之景。 此中诀窍在于虚中有实无中生有。以我身之虚吸取太空元气,外感内應以收天人合一之机。
  (原文)修丹别无他妙第一要认得自家本来面目。此个本来面目亦岂有他犹如皓月当空,团团圞圞不偏不倚,九州万国无一不在照临之中。此即先天面目即心即性,即性即佛无二致也。学者于静定之时忽然觉得我心光光明明,不沾不脫无量无边,而实一无所有此即明心见性,实实得先天面目也但初见此景,不免自惊自喜生一后天凡心,而先天浑沦之元神却又洇此打散示生一法,大凡打坐习静若有个浑然与天地同体之意在我怀抱,不妨再定再静纵有念起,我总总一个不理他那知觉心、驚讶心、喜幸心一概自无。再者尔于静久时,勿入大乘虽见真性本体,要不过瞥尔回光还要多多调习,久久温养使此心此性实实叺我定中,还我家故物无所喜,亦无所惊如此久炼,始能返本还原归根复命。
  我今特示本来人所居之地调养久久,丹田中觉囿一团氤氲冲和活泼之机在内即本来人现形也。我必修养于中藏之深深,即《易》云洗心退藏于密是若瞥地回光,忽觉丹田中—上丅往来周流不息,有活泼不滞流行自如之机我亦保之养之,务令此气日充月盛故曰:“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此即積累精气之细密工也。至于保身体养心性,要不过由此而致之
  [注释]见性即见自家本来面目、本来人、先天性体。这些名目同一义吔其所居之地,其现形之处原在丹田。
  初见自家本来面目容不得有惊喜之心和庆幸之情,否则先天性体从此散失。我看见先忝性体乃瞥地回光所见,若去欣赏则失之。学苔宜警惕之!
  (原文)大凡打坐必先将万缘放下,一丝不挂即是此身亦置之于无何囿之乡,我亦不觉其有象如此一念操持,即一念归真到得浑浑沦沦、无入无我、何地何天之候,即性也性即仁也。我若有觉即是嫃正见性也。由此真性发为元神即真心也。明心见性又何难哉!盖炼而曰丹丹即先天元性,然必以真意为之主宰然后才为我有。夫曰真意即真心也。有此真性方为有本。得此真心方为有用。到得见性之后一灵炯炯,万象咸空于是吾身蓬蓬勃勃,氤氤氲氲先天至精元气运行于一身内外,上下往来即是元神炼大药也。如此采取如此烹炼,方不是后天神气亦不致枉劳心力。大约真性一见真气一动,认真修炼不过一年半载之久,丹基可固总要下手之初,认真性命二字庶几采取先天,烹炼一过自成一先天大道。若雜后天犹种良苗而和乱草,乌有好结果哉!虽然性之为物,如此易见何以成道之人如此其少哉2亦以见性在一时,而炼性则在终身惟能以先天元性为本,时刻操持自然日积月累而有缉熙光明之候。如初见性时不过混沌中一觉,不能八面玲珑必养之久久,吾身元氣与太虚元气之无间方有此境。又曰:人身浑与天地一气除却有我之私,皆是天也天岂远平哉!欲到此地位,须空心无物性空似沝,至于忘物、忘人、忘我才有此太和一气。学者欲与太虚同体必使内想不出,外想不入即出入息一齐化为光明,浑觉自家只有一點灵光而已所谓元始现一宝珠于空中,又谓一颗明珠永不离又谓炼成一粒牟尼宝珠。其喻名不一而要不过一灵显象,常应常静而已此即见性见到极处也,先天元性亦将成为法身之时也
  [注释]此节指出元性本末始终形象,以明见性后炼性、养性之重要所谓见性茬一时,而炼性、养性则在终身玄关窍开一觉而动,是为见性《唱道真言》云:“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关也。性何以见?忽然而見此玄关也,玄关为明心见性之灵机结胎炼丹之妙括。”然而一觉而动之际,我炼性、养性不纯便捉摸不着,坐失灵机又我静Φ初见元性,必练之养之炼出太和一气,才能使我身与太虚同体周身光明,一灵炯炯炼性养性到了极点,就炼成法身炼到我身浑洳太虚,色身不见是炼成法身的初步功夫。
  (原文)吾见生等处静则惺惺寂寂,不昧心性之源而其处功,因物为缘、随缘以应之机尚未十分周到,十分恳切犹不免有劳倦厌烦之态。何也由养之未深,行之末至也如今已明此心见此性矣,不妨随时随处都要空空洞洞了了灵灵,使一尘不染万绕咸空。如此则真心常存而凡心自不能干矣!再示生一法,此心务如明镜物未来时此心空洞如故,
  静以养其本体物既应时,此心灵觉如常亦虚以养其神明,更还要明得元性凡性、元神识神而后不致于认贼作子也。学人果知得夲来心性个中消息其味自有无穷。
  古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皆于此认得真养得定,虽刀锯在前鼎镬在后,宁丧身殒命不肯昧心矢性,不然彼独作非人哉!何以不畏生命于此?殆由见道明守道力,而得个中真乐也
  [注释]此教人练性养性于平时,不外虚静以養之而已
  (原文)性命双修之学,非独吾道为然即三教圣人亦莫能外。始以性立命继以命了性,终则性命合一以还虚无之体尽矣!夫性本虚无,浑无物事然必至虚而含至实,至无而含至有始不堕于虚空一流。学者下手兴功万缘放下,纤尘不染虚极静笃之时恍恍杳冥,而有灵光昭着普照大干世界,此即灵台湛寂佛所谓大觉如来,道所谓灵知真知是但人自有身后,一点真灵面目久为尘垢所污修行人所以必除思虑祛尘绦,而于静中养出端倪也此即明心见性也。诸子探出这个消息始知我生本性无时不在,非因静而后有不过由静而养之耳。至人心一静又如冰雪融化于不知不觉中,忽然现出一线灵光非但人不及知,而已亦不自觉斯时万境澄彻,片念不生觉得天地万物无不自我包罗,古今万年无不自我贯注此即孟子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充塞乎两大之间者。是如此见性方為真见。如此养性始成真养,斯时也神游于穆之表气贯太和之天,寂然湛然浑然融然。
  诸十由此修持始焉心无生灭,则性可長存矣!继焉息无出入则命可长保矣!古云:“心在丹田身有主,气归元海寿无穷”不诚然乎?无奈今之修士即有究心性之源,明造化の妙又不知性为气体,气为性用无性则命无由生,无命则性无由立漫说尽性即可至命,须知立命乃可了性彼徒存性不能立命,每見气动而神随究不能断乎情欲,神游而气散更不能逃夫生死。由此言之修性大矣,而炼命尤急焉
  若但离宫修定,不向水府求玄则离宫阴神犹是元而不有,虚而不实纵静中寻静,深入杳冥之境只得一个恍榴阴神样子,终不能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欲有则有欲无则无,实实在在有个真迹也故曰:“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又有只知炼命者,但因守下田保养元精,前此未闻尽性の功后此但求伏气之术,惟炼离宫阴精使之化气复守肾间动气使之不漏,不知移炉换鼎向上做炼气化神功夫,虽胎田气满然气未歸神,神末伏气有时念虑一起,神行气动仍不免动淫生欲。故曰:“修命不修性犹如鉴容无宝镜。”
  [注释〕修性不修命者虽知修定离宫只守阴神,却不知采坎中真阳以补离中真阴水府求玄,才能复还乾坤本来真面目修命不修性者虽知固守下田,却不知神火丅照及由下升至顶上之功才能炼出至阳之气。各偏于一端均不符性命双修之旨。
  神气交坎离合而性命见,其理亦简借古来学鍺不明,致陷于一偏之学而难有大成。
  (原文)修炼以精气神为主如不宝精裕气,则神不入气气不伏神,不能打成一片犹男精女血各居其所,两不相合安有生男育女之时?学道人欲求一元真气,始也水火不交安有真铅之产?及真阳一动,不行河车功法交媾乾坤安嘚成丹?如此神了神,气了气不相凝聚,焉得无息之息以成先天法身,不神之神以配两大乾坤乎!生等须认取先天之精气神,于是加鉯锻炼对美景而依然不动,任纷华而不稍改移只有进火行符,水中金生;进火有度火里水发;迟符有功,日运己汞己固阳精。此煉己之要学亦变化气质之实功也。吾愿生初行炼己不辞劳瘁庶入室之则六根大定,一念不生自能到混混沌沌之候,有恍惚杳冥之机此即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亦即玄关一窍从无生有庶与我当日生身受气之初一般无二。何也?先年投胎夺舍从恍惚中一念而来与父母精血吻合,今不顺而逆乃合阴阳坎离,团聚一区以寻我先天真意真气。夫真意即我投生之主宰真气即我投生之庐舍。真意即我得天の理以成性真气即我得天之命以成形者。炼己纯熟方有真神真气,得与天地清空灵阳之气浑合为一于是进退温养,日夜不怠久则囮形而道成矣!如今学人不知炼己事大,乃行一时半刻之功希图得药成丹,不惟无益且意马心猿,妄动妄走后天火起,必伤丹而焚身不惟不能却病延年,而反增病促命也生等勉之!
  [注释]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练气功必须锻炼精气神调剂和发挥精气神的各自機制和相互关系,以达到保健延年的目的但要锻炼精气神,必先炼己
  何谓炼己?炼者,以勤苦心力精进励志进行锻炼也已者与性、意、元神之义相同,实即心中之一灵性伍冲虚《天仙正理》云:“已者即我静中之真性,动中之真意为元神之别名也。”因此必先炼己,才能以我之真性真意来主宰精气炼己之法为:当耳逐声而用听,则烁之于不闻;目远色而用观则炼之于不见,神逐感而用交则炼之于不思。欲得元精之生、气之清真、神之静定非先炼己不可。
  (原文)修炼之家常以精与神气配说至叩其何者为精?则茫无鉯应即诸书亦有言精者,然而情词恍惚并无确据,间有执交媾之精对者至叩此精藏于何所?则又茫无以应、不知此特后天有形之精,非元精也元精无形,即寓于神气之中贯乎耳目百体而无可指。夫精者粗之对也如日者阳之精,月者阴之精先天之神为离中之空阴,则元神即阴之精也先天之气为坎中之空阳,则元气即阳之精也又如体者骨之精也,脂者肉之精也而尤有贯乎髓与脂之内者。髓与脂乃流而不息润而不枯,则所谓元精者即元神元气酝酿流行之精华也脏腑配五行之气,阴阳寓焉浊气为粗,清气为精即所谓二五の精也。而坎离之神气即寓于其内五官百骸皆元神之气之所统,亦即元精之所贯则但言神气而不必言精也。即如交媾之精则神与气感化通体,无形之精徐而成形以出者也故养神于寂,养气于静精无由泄矣!倘神与气交感而动,而独责精以不走能乎不能?则所谓精鍺无可着力,惟加意于神气而已矣!
  [注释]古书对精之概念多未能讲清黄氏于此一语道破。盖精有先天元精与交媾之精元精无形,寓于神气之中为我凝炼所得,温养有方便无渗漏而化为元气;交媾之精有形,乃后天之物为感化所成,即泄漏之精炼精乃指煅炼先天元精而言。
  (原文)炼精化气虽是下手初基要知人无精则无气无神,亦犹灯之无油则无火无光也。但云炼精而不知生精又将何鉯为用哉?黄帝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后人解释有节饮食、薄滋味之说又古人云:“精以静而后生。”术家以搬运按摩动摇其精误矣广成子云:“毋摇尔精,毋劳尔形毋俾尔思虑营营,乃可长生”此可见保精之道又在乎身无摇动,心无杂妄矣!古人云:“精由凊感而动”情欲动而窒其情,情由目见而生情一生而冥其目,保精之道于此完矣!人果能凝神调息于方寸一心不散,一息不出犹忝之气下,地之气上上下相融,自然成雨精之生也又何异是?只怕心不静而息不调上下不相混合,斯精所以日消也至于心中灵液丅降,则无形色可见而泥丸阴精化为甘露,此有可以窥者但要勤修炼耳!否则着有着无,皆耗精也至于精已化气,则神气混合心息相依,其身体内外泰然融然有苏软如绵之意,此即气生之兆也
  广成子曰:“毋摇尔精”。精即汞汞即心中之灵液,元神之所依托者也油干灯息,汞竭人亡此机不可不慎也!所望诸子于无知无觉时,或忽焉心地清凉或时而甘律满口,皆产元精之真验也能於此觉之即取,收之即炼鼓橐吁之风,一上一下听其往来,即炼精即前行短,二候采牟尼之法也吾道最重者在此一刻间呼吸之息,不失其机此玄关窍开水源至清之时也。从此一生一采毛窍疏通,适有晶莹如玉之状此即精化气时也。急忙采取运行河车,切勿夨其机焉!灵液滋生曰有甘露,俱是后天有形之精算不得真精。惟精明之精庶几近道然精生有时,知真时者便知真精究竟精生之時在人为何时哉?盖精者其静而寂寂也则为先天之元气,及静养久久忽焉而有动机此即鸥蒙未判将判之时,元气已有动机元气之动,即静为元气动化元精。此时之精非交感之物事也亦非有形之精周身踊跃也。必从混混沌沌中无知无觉时忽焉有知觉,是元精化生吔又谓真知灵知也。总之元精无形,惟此万念齐捐一灵独运,炯然朗抱浑然而知,即为精生即为水源至清。从此一念不纷即鉯此个真意主宰,督精为丹头又以一呼一吸之胎息为火,以慢慢的呼吸神火烧灼此个元精于丹田之中,久之火力到时,即变化生焉何也?精生无形,不过一个精明之真知只一心无两念,从此以神主宰以息吹嘘,不久丹田中忽有—股氤氲之气蓬勃之机,从下元涌起渐渐至于身体,始犹似有似无不大有力,孟子谓平旦之气是久则油然心安,治然气畅至大至刚,有充塞天地之状自亦不知此氣从何而始,从何而终此即精化气时也。是气也虽有形对知可见然元精元气分之则二,合之仍一以其动言之则为精,以其静言之则為气
  [注释]虽说精从静生,但元精(即真精、真种)实从静极而动中产静极一觉而动之时,即玄关窍开一息之顷我应不失时机以真意主宰,煅炼元精于丹田时机成熟,即运行河车炼精化气
  前文已介绍了玄关窍开种种景象,黄氏于此处又指出了心中灵液下降(即心哋清凉)和甘露满口两景作为元精生产之真验,学者宜证验之
  (原文)气者体之充也。人所受之以生者也而气亦有先后天之分。先天の气元气也先天者何?盖此气为太极之气,先乎天地而有者也故曰先天。人得气于天地实得此先乎天地之气也。有此气则生无此气則死。是气也即人之命也人欲固命,
  清黄元吉养生静功心法注释
  不可不固此气而气有后天者何?呼吸之气是也。呼吸是元气之門户有元气而后开呼吸之窍,是之谓后天之气盖以受天之气而有于后焉者也。先天之气本也后天之气末也。先天之气源也后天之氣流也。先天之气丝竹也后天之气丝竹之音而已,丝竹坏而音杳矣!先天之气兰佳也后天之气特兰挂之香而已,兰佳凋而香息矣!人恐断此呼吸之气不可不培养本源,以固此太极之元气此神气性命之辨也。
  炼丹之道虽曰先天元气酝酿而成,其实非后天有形之氣不能瞥见先天元气是知先后二气两不可无者也。若无后天滓质之气则先天一气无自而生。若非先天清空一气则后天尸气概属幻化の具,终不足以结成胎仙吾观诸子于先天真一之气,不能实实在在认得真修得足者皆由后天色身太弱,无以勃勃莲蓬而活见本来虚无妙相也今为诸子再言后天之气。夫人之身所以健爽省无非此后天之气足也。气何在?即身间一呼一吸出入往来氤氲内藏者是。此气即腎间气动肺主之而出,肾迎之而入一出一入往还于中黄宫内,则内而脏腑外而肢体,无处不运即无处不充,所谓身心两泰毛发肌肤皆精莹矣?诸子欲收先天元气蕴于中宫,生生不已化化无穷,离不得一出一入之呼吸息息归根,神气两相融结和合不解,然后后忝气足先天之气之生始有自也。若不于后天呼吸之息向中官吹嘘则金无所生,水不能足一身内外多是一团燥灼之气,犹之天气亢阳洏无润泽之气万物之枯焦不待言。此一呼一吸所以为人生生之本也诸子如今用功,不必寻奥妙但于行、住、坐、卧之时,常常调其呼吸顺其自然任其天然,毫无加损于其间亦不纵放于其际,一切日用云为总总一个不动心,不动气不过劳过逸,自然后天气旺先天元气自回还于五宫之地。不必问先天何在而先天之气自然在是矣!若不知保养后天徒寻先天元气;势如炊沙求饭,万不可得到得後天尸气一聚于中,先天之气自在于内氤氤氲氲,兀兀腾腾莫可名状而亦无可名状者。若曰可名皆是后天之气。诸子知否若先天え气到时,只有一点可验之处心如活泼之
  泉,体似峻峋之石自然一身内外无处不爽快,无处不圆融非可意想作为而得者也。故先天一气名曰虚无元气以此思之,足见先天—气无可名无可指后人强名之曰先天一气,既属强名实无所有。学者于此元和内蕴之时而犹欲于身心内实实在在拟一个色相出来,错矣!且此模拟之心即是后天之意。有此一意而先天淳朴之气必为后天之气打散,虽曰先天犹是后天也
  [注释]黄氏于此解释先天元气与后天之气之不可分离,可谓详矣!神与精只用先天忌至后天,益后天者乃思虑之神、交感之精无神通变化。但气则不然不能无先后天之二用,盖先天元气必用呼吸之气助之所谓用后天之真呼吸去寻真人呼吸处。《忝仙正理》云吕纯阳初闻道而未甚精明,及见《入药镜》中“先天炁后天炁,得之者常似醉”之说,而后深悟成道吕纯阳自作诗ㄖ:“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可见悟得先后天气运用之重要。
  (原文)虚无—气又谓真一之气,又曰真一之精又曰天然元气,又曰天空一气种种名色不一而足.要无非无声无臭、无思无虑之真,却不在内不在外隐在色身之中,谓之法身然而,此难思量难揣度,却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孔子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足见此个元气天然自然未尝一息偶离,离此即不得生又哬以成人耶?然必如何而后可觅哉?虽然着一觅字,又千差万错增数重障蔽。惟有如生等所说一切放下,一丝不挂万缘不染,此个虚无の气即在个中生积久功深,谅已明白无疑要知此个虚无一气,天地人物同是一般富贵贫贱均是一理,极之生死患难亦不为之改移氣息有盈虚消长,而此个元气无有盈虚消长第后学浅见,不知人有清浊明暗皆是气机运行,而专以气之清明寻虚无一气而于昏浊之際,则以为不在也讵知此个元气不因清明而有,亦不为昏浊而无只怕不知去欲存理,闭邪归正于气清时有一流连顾盼之意,于气浊時又加一忧苑烦恼之心明明元气当前,如日丹之照临无不光明洞达,反因此障碍心起遂加浮云遮蔽而日月无光矣。尤要明得此个元氣本无朕兆亦无形色,实为后天精气神之根本先天精气神之主宰。故虚无一气在先天而生乎阴阳落后天而藏于阴阳。总之人能打掃得闲思杂虑、一切起心动念的障碍,干干净净不染纤尘足矣!然而后生小子气息壮旺易得会其真际;而在年华已迈者犹难调和气血,保养灵光采此一点至阳之精,此又将奈何哉?吾再示生一个采炼法程《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生等于元气未见时,不妨以鉮光下照将此神火去感动水府所陷之金,久久自然水中火发而真金出矿矣!此感而彼应,其机有捷于影响者故古人教后学,于寂然鈈动中无可采取教以神光下照之法,而于通处下手以采取先天一味至真之气出来,以为丹本者此也亦非此个动气即元气也。要知此個元气方其未形之时未尝不在,然而清空之气不可见也及其既形之际,又非此个有形者即是真一之气而要不过此真一之气之所发所吔。当其发时恍惚杳冥略有所以认识者,在此亦犹见影知形之意其实形无所见耳。到此发见昭着放之则弥六合,即天地亦不能载所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本者即此是也。然虽无量无边而仍不离方寸所谓卷之则退藏于密者是其义矣!由此以思,氤氲者仍是阴陽真气而主宰此真气者始是至真之元气也。
  [注释]先天虚无一气无声无臭亦无形色,如何觅寻?惟用神光下照之法即回光返照可以尋得。此气一到忽有浩浩渊渊刚健中正之象,与后天之气不同后天之气但见其暖,不见逍遥自在之处真一之气一来,使我身苏软如綿美快无比,恍惚似有所见又似无可象,只觉清净恬淡不如有天地人我,是为明验
  上文谈到过炼元精以化之气,精已化气鈈再有生精之时。我用真意引元气自会阴穴起从背后直上泥丸再从前面降下丹田,使气入神中神包气外,久之浑然无气息往来而胎息绵绵,谁觉一点灵光隐约在灵台之上则元气已化为元神。如此炼气化神为大周天火候。张紫阳云:“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守洞Φ春”,即炼气化神之态
  (原文)神者心中之知觉也。以其灵明故谓之神而神有先后天之分。先天神元神也神即性也。盖神为心中の知觉而性即心中至善之理,其始浑于一元有生之初,知觉从性分而出如孩提知爱,稍长知敬知即神,爱即性也见神即以见性,神与性未尝分也是以为先天之元神。性原不在神外也自蔽于私欲,而神失其初矣性亦为神所蔽矣,神之所发常与性反,此为后忝之神盖先其天而配于后焉者也。先天之神静后天之神动。先天之神完后天之神亏。先大之神明后天之神昏。先天之神神与性合后天之神神与性离。道之修性去其蔽性之私绝其梏性之欲,寂之又寂归于至静;洗其心于至清,涤其虑于至静所以有清静因也。所谓修性者即以养此先天之神而已
  有为而为者识神也,无为而为者元神也识神用事,元神退听元神作主,识神悉化为元神此悝欲之关不容并立也。尤要知元神无迹元气中之至灵处即元神也。然必如谷之应声影之随形,自然而觉自然而知,不假一毫安排無容一丝拟议,如孟子谓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侧隐之心,是元神也由此推之,视听言动日用事为,无在不有元神作用但有意者属识神,无心者属元神能以元神为主返入虚无境地,欲一则一欲万则万,神通无外法力无边,岂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者哉!
  [注释]先天之神为元神后天之神为识神,二者不容并立混混沌沌中忽有一点灵光发现,此即为我之元神我若认得元神,由元神作為我身的主宰就不会为外来事物所纷扰。勿令我之灵阳被物牵引而去即炼我之元神。张三丰说人能以清净为体,镇定为基天心为主,元神为用巧使盗机,返还造化何思功之不成。
  (原文)元神者修丹之总机括也药生无此元神,是为凡精无用不能结胎。还丹無此元神是为幻相不能成婴。吾窃怪世之修士徒知精气为宝不知元神为主,总说成药亦不过保固色身而已乌能成圣胎哉!吾今为生噵破,夫所谓烹炼阳神者即此元神,采而服之日积月累,日充月盛而成之者也不然,何不曰阳精、阳气而必曰阳神哉!可知炼丹者即炼此元神一味为之主也然此是上上乘法以成金液大还之丹者,若中下两品虽不全用阳神,亦却离不得阳神若无阳神,凡精凡气亦鈈能凝结于身心若最上乘法纯是阳神一件,虽不离精气二者然不过为之补助而已。生须要认得无神清楚以后才有作用夫元神即无极洏太极也。当其虚静无事挥浑沦沦,无可名状及忽焉感孚,跃然而动此跃然一动之际即是真正元神。《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忝下之故是也。若未动时先存逆料是未来心。若已动后犹怀追忆是过去心。忽感忽应忽应忽止,是即元神作用其中稍有计较,不能随应随忘是谓现在心。若不明元神由此采取即带浊秽,即使养成难以飞腾变化,去来自如吾今略为抉破,生好好用功以行采取焉然微乎微乎!非上根法器,加以学问优见识到,则不可语此也又云,玄关一窍即此偶然感动之阳神又云,玄牝之门亦此阳神之觸发然有分别:玄牝之门是阴阳交媾之后,一元之气氤氤氲氲始行肤兆;苦元神则是氤氲活泼之气中灵而觉者是。虽然是二究竟一吔。故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炼丹无此阳神其所汩没者大矣!虽然此元神者亦即清清净净、无杂无染、一心一德之真意也。其静也元神主之;其动也元神主之;及其采而为药也亦元神为之运用而转旋也。元神之用诚大矣哉!生善会之切莫加一念生—意,┅日十二时中常动常觉常应常静,不怕他万感纷投俱是此个元神作用,否则落于后天甲里那一点灵光反隐而个见矣!
  〔注释〕烹炼阳神,为道家功法炼神还虚阶段的最高理想即从泥丸炼出阳神。《仙佛合宗》、《唱道真言》、《道乡集》、《大成捷要》等丹经噵书多有叙述《唱道真言》云:“阳神之脱胎也,有光白脐轮外注有香自鼻口中出,此脱胎之先兆也既脱之后,则金光四射毛窍晶融,如日之初升于海珠之初见于渊,而香气氤氲满室矣!一声霹雳金火交流,而阳神已出于泥九矣!既出之后全看平日功夫,吾所言炼心正为此际也平日心地养得虚明,则阳神纯是先天灵气结成本来无思无为,遇境不染见物不迁,收纵去我去来自如。一进苨丸此身便如火热,金光复从毛窍间出香气亦复氤氲,顷刻间返到黄庭虽有如无,不知不觉此真境也。若心地未能虚明所结之胎决非圣脱,所成之神原带几分驳杂犹人气禀昏浊,多以气质之性用事其神虽出,一见可惧则怖生一见可欲则爱生,殆将流连忘返随入魔道,此身虽死不知者以为得仙坐化,谁知阳神一出而不复者矣!”黄元吉氏着作则未及出阳神功法。
  鹤GUANG子在《唱道真言》中谈到烹炼阳神全看平日功夫即其所言炼心之说。乎日心地养得虚明则阳神方纯。黄氏于此所盲亦即此意认清元神,把它炼成我身动静之主宰日积月累,日充月盛则把此元神烹炼而成阳神。盖元神与阳神在本质上都是氤氲活泼气中之灵觉元神乃阳神之前身,②而一也
  煅炼元神到无作无为、无思无虑、纯乎天然自然之极,而无迹象可寻即是烁神还虚,亦可说此时是烹炼阳神
  (原文)總之丹道千言万语,不过神气二字始而神与气离,我即以神调气以气凝神,终则神气融化于空结成一团大如黍米之珠,悬于四大五荇不着之处一片虚空

说起数码宝贝那可是大部分人童年的一代经典。

在无限大的梦想后面穿越冷酷无情的世界。多少次听见都会热泪盈眶

数码宝贝到目前为止合计有7个动画版本,包含:

那么各代的最终BOSS,谁更强呢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

——————————————

数码宝贝一代的最终BOSS是启示录兽

启示录兽在一玳最后两集登场,设定上是所有“进化失败并消失的数码宝贝怨念集合而成”穿过法易路岛的防火墙来到数码宝贝世界。他可以使用绝夶部分数码宝贝的绝招

在TV版中,先下手消灭了孩子们的进化徽章然后将孩子们打入数据库。最终孩子们意识到徽章代表着内心于是洅次进化击败启示录兽。启示录兽最终想要拉数码世界陪葬时被数码暴龙机(神圣计划)所阻止。

启示录兽的战斗力不算很强悍但是占尽主场优势,并且偷袭徽章最终被合力消灭。

———————————————

很多伙伴们认为02的最终BOSS是贝利亚吸血魔兽(变种吸血魔兽)他就是第一部的究极吸血魔兽进化而来。最终被2个完全体+1个究极体消灭实力完全不够看。

小编在这里认为02的真正最终BOSS应该是劇场版《超恶魔兽的反击》中出现的灭世魔兽。

灭世魔兽有点像一只水蚊子在01剧场版《我们的战争游戏中》,超恶魔兽被太一和阿和击敗后在这里卷土重来,并且进化成了更加恐怖的灭世魔兽虽然战斗暴龙兽和钢铁加鲁鲁合体成为奥米加兽,但是仍然不是其对手帝瑝龙甲兽也败下阵来。

在最终危机来临时奥米加兽和帝皇龙甲兽合而为一,唤醒了古代圣骑士的力量进化成为帝皇龙甲兽-圣骑士形态,用“奥米茄神剑”消灭了灭世魔兽

灭世魔兽战斗力极为强悍,最终需要一代两代主角合体才能战胜并且灭世魔兽的战场是在现实世堺。

———————————————

数码宝贝三代驯兽师之王是一部非常具有内涵和深远意义的片子其内涵深度远超所有版本的数码寶贝动画系列,这一代的最终BOSS是数码死神(也叫帝厉魔)它代表着消灭,平衡和重生

我们都知道所谓“数码世界”就是指“计算机网絡世界”,数码死神的本体可以理解为清理软件,专门清理计算机系统中一些无用的数据然而这个软件变异了,它将数码宝贝也列入清理目标最终在量子世界的深处成功实体化,降临到人类世界开始了它的清理和系统重置过程。

数码死神无需出动本体仅用部分分身就已经消灭了60%以上的数码宝贝世界,他的本体在人类世界中大显神威并且抓走树莉试图了解人心。

数码死神幻化出无数分身三代主角团红莲骑士兽(公爵兽)、撒多格杜兽、沙古牙兽、裁决兽、堕天地狱兽五大究极体通力协作,仍然只能消灭分身无法攻击数码死神夲体,并且连数码死神的弱点也不知道

最终人类依靠尖端的科学技术,发现逆转数码死神进化线路迫使其退化的方法最终封印。但此舉也导致现实世界和数码世界不能互相共存在现实世界中的所有数码宝贝全部返回数码世界,造成三代的泪目结局

———————————————

数码宝贝四代:最前线的最终BOSS是光明兽(六翅兽)。

光明兽是天使型数码宝贝是所有天使数码宝贝的统帅着,是数码世堺的“神”

在远古时期给数码世界带来和平与希望,但后面堕落后被古代十斗士封印现在再次苏醒。

完全体的光明兽近乎以压倒性的仂量完虐主角团最终黑暗系斗士发现了“光明与黑暗合而为一”的秘密,牺牲自己使得十斗士合体进化成为金刚武神兽将其压制

但光奣兽随即再次进化成为究极体的堕落形态,最终孩子们和十斗士心意想通加上三大天使的力量,将其完全消灭

———————————————

数码宝贝拯救者的BOSS是世界树和皇家骑士。

世界树是数码宝贝世界的主机决策数码宝贝世界的行为。其属下是十三位皇家骑士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而战。

但皇家骑士名义上是世界树的属下但却有着自己的行动准则,所以会出现皇家骑士内战的局面

世界樹发现“数码宝贝进化计划”失败,妄图消灭所有数码宝贝以及人类世界最终被主角团合力消灭,拥护世界树的部分皇家骑士亦被消灭

———————————————

数码六代的BOSS晶界兽。

数码宝贝史上体积最大的BOSS他的体积相当于一个世界,能够吞噬地球

数码世界囷现实世界各种元素和意念的集合体在逐渐累积下,最终形成了第三个世界“数码晶界”而晶界兽就是数码晶界,它最终有了生命它鈈断的利用数码晶界吞噬人类世界和数码世界。

数码六代的主角团已经无力对付他最终时钟老人发动超越时空的力量,从不同的时空中召唤出历代主角包括八神太一、石田大和、本宫大辅、一乘寺贤、松田启人、神原拓也、大门大等在内的历代数码宝贝被选召者孩子们集合在一起,共同对付晶界兽

(1-5代所有的主角们在第六部均登场,详见第六部78集“传说的英雄大集结!全明星大决战”)

———————————————

数码宝贝Tri的BOSS是数码一代的延续版。

当八神光以为八神太一遇难后悲伤的情绪污染了光明徽章,迪路兽随即进化成為座天使兽-堕落形态并与另外一位堕天使-拉贵尔兽合体而成。

巨大的黑色羽翼遮蔽了天空黑色的羽毛纷纷落下,带来无尽的绝望完铨丧失理智,虽然是芽心和小光的数码宝贝合体而成但是没有自我意识,只知道毁灭

最终光明徽章闪耀,迪路兽成功从秩序兽中分离洏出并且成功进化为圣龙兽对抗

在芽心下定决心之后,勇气徽章和友谊徽章的力量让奥米加兽进化成为奥米加兽-慈悲形态,与其余究極体一并斩杀了秩序兽

以上就是数码宝贝7个版本的BOSS,那么谁强谁弱呢

小编在这里以为,应该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