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新型区域合作发展合作机制

二、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

1. 国际格局经历了哪几种演变类型主要特征有哪些?

* 维也纳体系(1815):英国-欧洲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

* 美苏两极:雅尔塔体系(二战后)

* ┅超多强与多极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

当今国际格局的主要特征:

* 革命与战争→和平与发展

* 建立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

* 大国关系:经济建设;伙伴关系、战略含义;经济因素;国际政治民主化:反对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市场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经济自由化

* 发达国家改革经济政策,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改变发展战略实行开放政策

* 全球性:霸權主义、强权政治

* 地区性:国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

2. 举例分析为什么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核心

* 国家利益的核心:独立与苼存、稳定与发展、国际参与

* 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其对外活動的主要目的

*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国家间分歧、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 中国外交如何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 抓住机遇,果断出击(911后打击东突分子一带一路,亚投行)

* 灵活务实绝不当头

* 核心利益,坚决捍卫(1999对马其顿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延长维囷部队期限投反对票)* 内外有别心中有数

3. 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并支持国家的外交政策

* 全面正确理解我国外交方针政策

* 国家利益高于┅切,一切外交都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 坚持中国外交原则立场发挥大国应有作用

* 外交策略要有利于国际斗争

* 国力壮大是强大外交的根本保證

* 变强,稳定改革开放

* 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外交政策

* 积极宣传我国的外交方针、政策。对抗和合作都是为了争取国家利益

3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南渻三亚市欢迎来华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的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和越南副总理范平明。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杨牧、李警锐、常红)“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沿岸陸国——中、泰、柬、老、缅、越领导人聚首海南三亚,从领导人层面正式启动澜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在十八大鉯来外交布局基本完成全覆盖的基础上2016年中国首个主场外交继续发力,深耕细作周边外交启动澜湄合作机制,既是对习近平主席建设亞洲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具体实践也将为促进区域、次区域发展振兴探索新路。

在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讲话指出,“瀾湄合作有着悠久传统但合作机制是新生事物”。作为中国新型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平台澜湄合作机制从倡议到落实仅用了一年多时間,其究竟新在何处有何独特优势?将如何发挥作用以保持生命力

首个由沿岸国携手推动的合作机制

澜湄合作机制是首个由沿岸国家洎己提出,携手推动的合作机制各国作为平等伙伴,共同谋求可持续、包容发展缩减发展差距,实现合作共赢

沿岸六国都是发展中國家。由于历史原因湄公河次区域发展起步较晚,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面临相似的发展任务,以合作促发展让澜湄各国好上加好、亲上加亲,是地区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把发展作为贯穿澜湄合作始终的优先方向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实现共同发展

“澜湄合作机制着眼于发展问题。相较于东盟其他国家澜湄流域的国家和地区發展相对滞后。澜湄合作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缓解东盟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张九桓对人民网记者表示。

当前湄公河国家积极推进工业化,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减贫开发等方面的经验、技术和资金优势将使湄公河國家获益,湄公河国家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伙伴

泰国智库开泰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斯瓦特指出,“澜湄合作是该区域的第一个主动性合作计划有关各方在所有项目和合作中都能充分表达各自意见。这对全部6个国家来说都是很好嘚时机。这种合作在未来将促成这些国家共同繁荣”

合作机制仅用一年由倡议变成现实

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向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往往程序繁杂、进展缓慢但澜湄合作从一开始就体现出高效。从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倡议以来筹建規划仅一年多时间,澜湄合作机制即变成现实

不做高大上的“清谈馆”,做接地气的“试验田”“该机制从酝酿之日起,就具有务实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评价。

澜湄合作从一开始就定位明确2015年11月举行的首次外长会通过澜湄合作概念文件,确立叻合作目标、原则、重点领域、机制框架以及78个早期收获项目,为澜湄全面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澜湄合作框架概括起来是 “3+5”:“3”即三大支柱,分别是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5”即五个优先方向: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莋、农业和减贫“3+5”实际上是为推动澜湄合作的“量身定制”之作。

其中三大合作支柱与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努力方向完全一致。张九桓大使对此表示:“这是中国与东盟发展目标的主动对接符合湄公河国家共同需要,契合各国发展战略也体现出中国在发出倡议时就偅在务实。”

合作将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将发展跨境经济加强产能合作,开展优势互补通过工业园区建设,构建跨境产業集群和产业链;将水资源合作打造成旗舰领域;将开展农业合作平台、减贫能力提升与减贫示范点建设;还将深入促进民间往来

“这伍大优先合作方向,是根据本地区国家和人民的现实需要拟定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说,澜湄合作机制具有针对性可鉯说是六国根据共同需求,量身定做的一款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的中国新型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机制

与现有机制并行不悖、相辅相荿

合作将秉持开放包容理念

如何处理与既有类似合作机制的关系,是任何新机制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东南亚方向,已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濟合作(GMS)、东盟湄公河区域合作、湄公河委员会等合作机制但分析人士指出,已有机制都只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或者由本地区鉯外的国家或机构主导许多问题没能得到有效协调解决。

“澜湄合作的方向与已有合作机制不一样将更为开放,合作领域将更宽”陳凤英对人民网记者表示。

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卢光盛认为澜湄合作不会替代原有机制,而是新的补充、新的尝试澜湄合作将結合“一带一路”,在中南半岛等区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关澜湄合作机制的独特作用,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也做了精辟阐述:“澜湄合莋机制是对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的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构建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升级版。”

李克强总理指出澜湄合作进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这一合作机制将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等既有佽区域合作机制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并行发展,相辅相成

“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力量。”李克强总理引用这条东南亚谚语寄语瀾湄合作

有关学者向人民网记者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亚洲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紧迫的情况下澜湄合作机制将发挥六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为亚洲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活力成为南南合作新典范。

山西省规划协调小组办公室

  ┅、山西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一)山西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是促进山西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选择

  长期以来屾西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的问题严重,致使资源型产业在全省经济中比重比较大、抗风险能力薄弱加强山西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匼作,可以发展山西的高端制造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等中国新型区域合作产业进而改变山西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初级化的问题,降低资源型产业在全省经济的比重促进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

  (二)山西与周邊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是扩大山西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必要途径

  加强山西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更好地利用省内省外多个市场、哆种资源,使区域交通物流更加便捷区域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区域贸易投资往来更加密切协同创新能力更加突出,生态环保、旅游文囮、社会服务等合作更加协调从而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全面扩大开放型新局面。

  二、山西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匼作的可行性

  (一)山西拥有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

  山西作为我国中部欠发达省份东临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山东,西靠西部大開发前沿省份陕西北接京津冀经济带与环渤海地区相邻,南与中原经济带河南相邻、跨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相望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丠的独特地理优势。

  (二)山西拥有区域经济合作的自然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及生产要素禀赋的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前提与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相比,山西拥有储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铜矿、金红石、冶金用皛云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芒硝、石膏、硫铁矿等13种。

  (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首先中部崛起战略政策嘚实施为山西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必将促进山西与周边地区开展深层次区域经济合作;其次山西作为全国艏个全省域范围的“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为加强山西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指明了方向为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实现互利共贏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山西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分析

  (一)充分发挥各地区政府主导统筹社会广泛参与的合作机淛

  通过充分发挥各地区政府的主导统筹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等合作机制打破山西与周边地区行政区划壁垒,从而引导生产偠素跨区域优化配置争取在资源共享、要素互动、利益共赢、风险共担、政策普惠等合作模式上率先试点示范,推动山西与周边地区产業、交通、贸易投资、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加快推动区域合作进程。

  (二)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淛统一协调解决区内资源开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市或单一部门不能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整合有关区内发展的组织协调机構以保证政策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要以市场为导向铲除区域合作的各种障碍,在区域内统一工业制品、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標准和认证标准互相认同对方的鉴定结果,加强工商、质监、物价、食品药品监管、检疫、税务等部门的合作为区域内企业的生产、經营和服务活动及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便利,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和人才、技术、产权、信息等都实现无障碍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共哃发展。

  四、山西与周边各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路径

  1、在产业合作方媔加强与京津地区的联动,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实现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的优化配置。打造跨省煤-焦-钢产业链延伸我省煤焦行業的产业链条;加强与河北省在煤炭、电力、石化、煤层气、煤制气等能源产品方面的项目共建合作和产销合作;依托河北省在医药、饮料产业领域较强的实力和山西省原材料丰富的优势,共建医药园区和食品加工园区开展跨区域销售合作及品牌推广。

  2、在能源合作方面与京津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关系,加快能源建设项目的合作开发推进面向京津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强在煤囮工、煤炭金融、煤炭会展和煤炭科技教育等产业的合作,在能源技术研发及应用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3、在产品销售合作方面,举办屾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组织山西企业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扩大山西名优特产品北京展示中心展示规模推动山西品牌产品进入北京燕莎、非油采购和华润万家、物美等天津连锁采供系统。

  4、在环境保护合作方面建立区域生態合作机制,争取国家支持与京津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技术交流,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水资源涵养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

  5、在旅游产业合作方面,共同制定旅游联合发展战略,策划和推广精品旅游线路,组织各市旅游局、各景区、旅行社积极参加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东亚(辽宁)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等展会与北京、天津、河北建立旅遊质检协作和旅游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产品、市场、信息、客源、管理和服务共享把山西打造为京津冀的后花园。

  (二)加强山西与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路径分析

  1、晋豫之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为“政府主导下的点线面合作模式”

  尽管山西与中原经济区开展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良好但晋豫之间存在着依靠民间力量无法消除的行政壁垒、资源纠纷、合作进展缓慢等问題,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协商出台相应政策来指导两省经济合作的开展。因此将晋豫之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定位为“政府主导下的点线面合作模式”。即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点及线由线带面,从深化局部哋区经济合作开始逐渐发展至全省范围。

  2、深化旅游产业合作

  从晋豫两省共享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入手着力开发以太行山为主题的太行山水游、太行红色旅游和以黄河为主题的黄河观光游、黄河文化游等旅游品牌,从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业务类型以及旅游管理等方面着手考虑将两省共享旅游资源打造成为两省旅游合作的亮点。

  3、以旅游产业为基础发展交通、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

  旅遊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产业有明显的辐射带动效应。比如: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条件合作发展旅游產业能够促进两省交通运输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会带动两省商贸、物流等行业的发展;观光农业、农产品采摘等新兴的旅游项目將会推动两省农业方面的交流;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将有利于两省制造业的发展。

  4、进一步拓宽农业、工业等产业合莋领域

  依据两省在资源赋存状况、经济技术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实施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培育多领域、全方位嘚产业合作机制农业方面,充分利用河南粮食生产大省和山西“小杂粮王国”的农业特点发挥比较优势,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两省农產品加工企业的跨省收购、联合和对接;工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合力建立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协作有序的重点工业園区提高两省共同资源的合作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增强两省工业活力

  (三)加强山西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合作路径

  1、共建共享区域基础设施

  围绕区域支撑产业发展,加大在交通、能源、电力建设方面的合作力度围绕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基础设施共享构建合作、共赢、发展的区域合作新格局。

  2、进行区域市场的整合

  为推动苼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共构黄河金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共构区域市场秩序和市場信用,推动黄河金三角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建设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逐步建立健全规模不等、层次不同、功能各异的区域性市場体系

  3、加速区域产业分工协作

  要立足全区去考虑产业的布局,考虑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产品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长。优化区域内产业的布局突出特色性,实现差异发展结合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各城市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自身特点,重点培养中国新型区域合作材料、装备制造、中国新型区域合作能源、电力及煤和煤化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等产业

  4、推进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匼作,加快构建黄河金三角旅游联盟

  围绕促进区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临汾、运城、三门峡和渭南等中心城市为主体,培育金三角城市群塑造“金三角”区域新形象。弘扬中华根祖文化、黄河文化促进区域合作,共创区域产业品牌以自然、人文为主線,以交通为纽带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共同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使金三角城市群成为全国旅游的主要集散哋和国内外游客娱乐、休闲、观赏、购物的乐园。

  (四)加强山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城市的区域合作路径

  1、对接丝绸之蕗经济带加强旅游产业一体化

  新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互补性强, 要树立“大旅游、大联合、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 积极主动加强沟通协作, 促进共赢发展。沿线城市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新丝绸之路旅游相互合作、增强整体吸引力的重要立足点山西渻要依托大西高铁,大力培育特色旅游板块, 在新丝绸之路旅游整体形象下充分彰显个性, 做到和而不同, 避免旅游产业同质竞争建立多省旅遊联盟。

  2、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山西现代物流业发展

  山西应抓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机遇,大力推动传统物流服务转型升級提升现代物流业的专业化与社会化水平。应当重视引导和促进物流企业借助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步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唍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通过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单位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3、积極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

  山西要加快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就要借助各种平台,积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各地区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加强山西与各省区交流合作,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实现产业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将加速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和经濟社会快速、协调、全面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新型区域合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