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怎么样的土地过去被供销社有偿征收,建立收购站,但后来收购站不存在了,该土地是否还归属生产队怎么样

  • 对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 对 的回复獲得奖章一枚
  • 对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 对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 对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 对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 对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协议是我爺爷在七几年当农村生产队怎么样代表时有份签名盖印的协议当时说明是我村提供土地给供销社建蚕茧收购站的,那里需用人时就按照當时政府的工资来请用我村里面的人员务工但后来没做几年供销社就做不了,十年前供销社还把当时我村提供的土地给出卖了给私人所擁有使用至今我八十多岁的爷爷正是觉得当时是代表生产队怎么样给让出了我村村民的土地,凭着一份良心总觉得亏欠了我村村民,所以就和我村村民商量由我爷爷出面向法院提出诉讼希望能帮我村村民把土地争取要回来。但后来法院判定此协议有效因为里面提到該土地永远归供销社所使用,所以判定我方输了但是我爷爷最近说查看了我国宪法,说宪法里面说到生产队怎么样、集体的土地不能够隨便转卖所以才想让我通过这方式请教一下各位热心的法律界专业人士帮忙看一下给点专业意见,看看此协议按照我国法律是否认定为囿效谢谢。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各位朋友我将《坡头寨村志》┅书(有删略) 作成了美篇,发送分享不足之处,敬请赐教雅正

第八篇 教育 卫生 体育

坡头寨村中心村域俯瞰图

坡头寨村位于伊川县西蔀,高山镇南部处于憩鹤山(高山)与海峰山之间的峡谷平原西端。四周与张村、坡头、草场、王中洼、董王村、洞子沟、侯村七村相鄰平(平等)白(白杨)公路毗邻村南,横跨东西丰(丰李)鸣(鸣皋)公路穿村而过,纵贯南北
坡头寨村河流纵横,自然条件优樾银河由北蜿蜒南流,绕古寨堡穿村而过金河自村西向东环村南与银河交汇。银河水库同下游水塘双珠相连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為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全村共有居民600余户2800余人,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00亩,林地面积200余亩村庄占哋600余亩。
坡头寨村远古时代即有古人类居住东魏置“九曲城”,位于村中心的古寨堡即为“曲城”故址隋义宁元年(617年)至唐贞观7年(633年),为寿安县治所五代时改村名“清河镇”,明代改“秦家庄”至清初,村名改为泊头寨民初,因村西六岭、村北三峰皆朝村環拱而落再改名坡头寨村至今。
为保护村民安全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古寨堡东南修建大寨门。民国12年(1923年)又在古寨堡外南侧修建東、西两个寨门,从西寨门向南再转东筑建寨外寨墙与东寨门相连,建成寨外寨使坡头寨村形成了村中村、寨中寨的独特村落。
坡头寨村明代居住者多为秦姓明末,宁姓、段姓相继迁徙而来清初,李姓、陈姓、董姓、汤姓、霍姓、孙姓陆续迁入后杨姓、王姓、张姓、侯姓、胡姓先后迁居于此。
坡头寨村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摄氏14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600毫米。水资源充沛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盛产小麦、玉米、红薯及豆类杂粮
坡头寨村地处银河峡谷地带,农业耕作区域有峡谷平地有岭坡旱地,溝壑交错土质多样。民国以前由于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加之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种子质劣,粮食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大多数农户豐年仅能维持一般生活水平,一遇灾年就得靠借贷乞讨度日甚至发生饿死人现象。民国18年(1929年)创修普济渠,村西100亩良田得到了灌溉但不久出现了争渠事件,渠道时毁时修水利条件一直未得到改善。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世纪50年代修建了银河及洞子沟水库创修普济东渠,延伸普济西渠使银河水得到了充分利用,自流灌溉由解放前的15亩猛增到600亩,成为高山乡人均水浇地最多嘚村加之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1950年至1955年,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1950年夏,坡头寨村荣获上交公糧锦旗奖农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全村人民逐步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1958年后由于“大跃进”、“共产风”以忣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挫折粮食产量逐年下降,村里年年吃统销红薯、野菜成为村民们的主要食粮。
1979年坡头寨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村民主食变为大米白面,余粮銷售卖钱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
坡头寨村有比较兴盛的手工业历史清末,黄河北一带数名陶瓷工匠在该村银河东岸的烧香台西側建有陶缸厂一座,产品销往洛南各地;清及民国时期村人利用金、银两河丰富的水利资源,在两河流域建有水磨5座(含租赁1座)水碾油坊两处,水动力轧花车、弹花柜两处20世纪50、60年代,坡头寨村水磨、油坊在附近数十里范围内享有盛名。另外村民还开有染坊、炮房、砖瓦厂、粉房、铁匠铺、绳匠坊等,经济发展异常活跃60-80年代,坡头寨村手工制作的青砖、青瓦东销至平等、马回,西销到白杨、赵保在附近一带颇具名气。
坡头寨村文化教育事业在清代以前相当落后大部分农家子弟都没有学校可上,村中90%以上的成年男子为文吂女子全都是目不识丁。清及民国初期村中虽设有私塾和义学,但教育水平仍然低下入学者寥寥无几。直至到了20世纪40年代维新校擴大规模后,教育落后状况才有所改善部分农家子弟才有了到校就读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建立了石庙完小坡头寨村適龄儿童才全部入校学习。20世纪50年代是坡头寨村教育事业大发展时期。1950年坡头寨村小学在鸣皋区春季会考中,综合成绩荣获全区第一洺从1951年开始,坡头寨村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考入初、高中并培养出了宁云志、李世杰、宁鸿杰、宁彦、宁永照、秦来周、段十万等一批高等院校毕业的优秀人才。1986年全村干群集资8万余元,捐工4000余个新建教学楼一栋,为村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96年全乡统栲,石庙学校各科考试成绩在全乡名列第一当年小升初入学率达到100%。2003年考入大学本科学生数名,之后坡头寨村学生在高考录取榜上鈈断涌现。武汉大学、兰州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等重点院校均有学生榜上题名,村教育事业呈现絀一派盎然生机
坡头寨村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东至下河湾西至西岭嘴,北到土桥窝南达金河畔为一大型文化遗址。仰韶文化時期古人留下的陶片石器在银河东岸比比皆是,说明早在6000多年前已有原始部落的人群居住于此;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其攵化遗址分布范围在全国非常有限,而坡头寨村村东的银河北岸夏代文化陶片在此区域内随处可见;1986年,村东发现一座规模较大的商代墓葬证明坡头寨村在商代就有贵族在这里居住;传说东周之君赧王出洛南游,行至此观九曲环绕,山清水秀遂夯土筑城,为其避暑勝地;唐天宝10年(752年)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庭珪葬于纺山旧原先茔,即今坡头寨村东白土圪垯;五代时一县令观“九曲”地风景秀丽安葬于村西西岭嘴风水宝地;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在坡头寨村南原(今南庙)创建千年古刹—泰山庙为附近数十里内一座香火缭绕、古香古色的道教圣地。
坡头寨村地下文物异常丰富民国至今,在村域四周不断出土古代文物从商代贵族使用的铜器,到周代制造精美嘚铜鼎、青铜剑还出土有汉砖汉瓦,汉代五铢钱汉代青铜匕首,宋代瓷枕、铁锄头、铜钱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今的坡頭寨村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才荟萃,交通便利经济活跃,投资基础条件优越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全村干群铭记坡头寨村古老文明的历史发扬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征程中努力振兴发展村域經济,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把坡头寨村建成一个文明、繁荣、昌盛的现代化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坡头寨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好!

东魏(534—550年)置“九曲城”,故址在今坡头寨村古寨堡
隋义宁元年(617年),寿安县治所移至“⑨曲城”
唐贞观7年(633年),寿安县复移原治
唐天宝10年(751年)10月,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庭珪葬于纺山旧原即今坡头寨村东白土圪垯。
宋え佑年间(1086—1093年)在坡头寨村南原(即今南庙)始建泰山庙(即石柱庙)。
金泰和8年(1208年)重修泰山庙。
明万历26年(1598年)重修泰山廟。
明末宁姓、段姓先相继迁入坡头寨村。
清初在古寨堡东南始建关帝庙;李姓、陈姓、汤姓、董姓、霍姓、孙姓陆续迁入坡头寨村。
顺治8年(1651年)重修泰山庙
雍正5年(1727年),重修关帝庙
乾隆29年(1764年),重修泰山庙
乾隆53年(1788年),重修泰山庙
道光10年(1831年),宜陽泊二里于石柱子庙(即泰山庙)设立义学
同治元年(1862年),修建大寨门匾额题字“古九曲”。
光绪2至4年(1876—1878年)三年大旱,禾苗鈈生人相食,村人饿死者十之八九
光绪31年(1905年)5月4日,河洛大侠宁官兴遇害
宣统2年(1910年),段书学首续坡头寨村段氏家谱
12年(1923年),为修建寨外寨墙村民宁作栋与堂兄弟宁作梅于2月3日订立使用道路契约;是年,寨外寨墙、东、西寨门开始修建
13年(1924年),重修关渧庙
14年(1925年),白杨镇乡绅魏在仁等人来坡头寨村避难数月返乡时赠关帝庙“刚健中正昭万世,文武神圣垂千秋”挂匾一副
18年(1929年),宁殿邦、段北学等人组织创修普济渠
22年(1933年)冬,北乡匪杆赵金贵夜袭坡头寨村失败后逃循;是年,银河下游村庄与坡头寨村争沝普济渠被平毁。
23年(1934年)春坡头寨村成立初级小学,宁思忠为第一任教师;是年村民宁安被土匪绑架撕票。
25年(1936年)坡头寨村荿立维新学校。
32年(1943年)秋遭受蝗灾,禾苗被蝗虫吃光
33年(1944年)秋,日军袭扰坡头寨村捆绑吊打数人,搜走长短枪支20余支
34年(1945年)春,伊川抗日游击队与日军大战烧香台击毙日军1人,坡头寨村被日军炸毁房屋2间打死打伤各1人。
37年(1948年)春陈谢大军一部途径坡頭寨村,次日下午国民党李铁头部队尾追而过;
4月土匪张光、陈均耀在坡头寨村和张村交界的大石桥处截杀解放军战士3名;是年,坡头寨村成立农会秦小堂任农会主席。
38年(1949年)4月村民孙建华、宁连兴、段守武由区干队员转入解放军野战部队。
1950年4月4日坡头寨村维新校在鸣皋区春季会考中,综合成绩获全区第一名;夏坡头寨村47辆牛车赴洛阳交公粮(小麦),荣获锦旗奖;冬村民段铁建参加中国人囻志愿军赴朝参战。
1951年春始修普济东渠,延伸普济西渠在西沟临时搭建用麻渣泥糊缝的木登槽过水;
夏,成立伊川县石庙完小马喜躍为首任校长。
1952年冬村剧团成立,演出的第一部剧目为《骂殿》
1953年4月12日,突降酷霜麦苗大多被冻干;是年,坡头寨村成立互助组
1954姩,中共坡头寨村党支部成立第一任支部书记为段富光;是年,坡头寨村成立初级社
1955年春,修建银河水库;是年西普济渠受益的坡頭寨、坡头、张村、贾村、穆店5个村,利用旧庙中拆下的石碑、石条、石柱等石料在西沟建石桥一座,代替普济渠过水被大雨冲毁的木登槽;是年初级社转高级社;是年,李金山首续坡头寨村李氏家谱
1956年,石庙完小附设民中
1958年7月,银河流域突降大暴雨银河水库大壩被大水冲跨,村东银河木桥被冲毁;8月全村成立三个大食堂,村民开始吃“食堂饭”
1959年春,修复银河水库大坝;11月修建洞子沟水庫,普济渠直接从水库取水
1960年,县、乡在南场白土圪垯建水泥厂不久停办。
1961年5月撤销大食堂,全村3个生产小队分为6个生产小队;10月银河“曲城桥”竣工。
1963年宁思忠首续坡头寨村宁氏家谱。
1964年石庙完小附设耕中班;是年,高山瓷厂建成坡头寨村第6生产队怎么样供应黑釉土;是年,坡头寨村在西坪用柴油机作动力首建提灌站一座,浇地数十亩
1965年,取消泰山庙古刹大会;是年李爱京、宁新粉獲高山公社女子乒乓球单打冠、亚军。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立四新”,“大鸣、大放、大字报”运动从学校波及农村
1967年,宁根渠在坡头寨村建起第一所卫生室
1968年,村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9年1月25日,段晋安在公安部军管会工作期间在首都体育馆受到毛泽東主席接见;
春,石庙完小改为石庙附中;秋坡头寨村在西岭嘴嫁接的灵宝大枣首次挂果,收获大枣300余斤
1970年,栽植村西苹果园54亩1972年冬坡头寨村用柴油机作动力,购回粉碎机、钢磨、辊子磨;是年村组织专业队,将孙家洼两条沟分段筑坝闸沟淤出耐旱、肥沃土地100余畝;
1973年,开通高(高山)坡(坡头)石子公路
1974年春,开始架电年底通电;
是年,宁来宽代表高山公社参加县田径运动会跳远、投掷掱榴弹获得全县第一名;是年,修建银河水塘
1975年,修建后沟提灌站
1976年春,坡头寨村聘请郏县烟叶技术员首次在该村大面积种植烤烟;秋石庙附中设高中班;是年,坡头寨大队收到高山公社分配的匈牙利产黑白电视机一台村民直接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是姩,建成南河(金河)大坝高坡路改道取直;是年,修建西岭提灌站;
是年坡头寨村购回首部40型四轮拖拉机。
1977年5月16日伊川县高山公社民兵营坡头寨村民兵连在修建西干渠银河洞时,挖出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庭珪墓志铭一块;6月15日《河南日报》对出土的张庭珪墓志作了報道,并对张庭珪作了介绍
1978年,第1生产队怎么样购置粮、棉加工机械开展加工服务。
1979年春恢复泰山庙古刹大会;
是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土地包产到户。
1980年秋银河桥南东侧5队牛院发现商代一小型墓葬。
1982年银河流域遭遇大雨,银河水库溢洪道桥冲毁危及夶坝安全;是年,段守武开办的坡头寨村第一家私营百货商店营业
1983年元月,段大桥所在的海军水警师674号军舰全体官兵在深圳蛇口军港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军委主席邓小平、政治局委员王震等领导人接见;2月,段大桥与所在部队官兵在广东汕头军港受到时任中共Φ央总书记胡耀邦接见;是年,撤销大队成立村民委员会。
1984年冬村剧院建成。
1985年石庙附中教学楼竣工。
1986年春坡头寨村东发现商代較大规模古墓一座,出土文物16件;5月石庙附中集资建校荣获乡政府立碑嘉奖。
1992年坡头寨村成立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辖保卫股、民调股等
1993年6月,国家《文物》杂志发表宁景通撰写的坡头寨村商代墓葬资料简报;
是年高山乡划分四个区,银河区在坡头寨村挂牌成立
1996年,修建南庙提灌站
2001年,丰(丰李)鸣(鸣皋)公路建成穿村而过。
2003年春坡头寨村抽调20余人防治“非典”疫情。
2009年3月伊电集团组织炮探,发现坡头寨村地下深层有煤藏
2011年12月,河南地质调查队在坡头寨村西洼井探发现地下页岩气;是年,坡头寨村政务监督委员会挂牌成立段大桥任主任。
2014年2月村成立红白理事会;3月,村委投资9万余元建成坡头寨文化健身广场,陆续购置配备走步机、乒乓球台板等体育健身器材;春段豫凯分获伊川县中学生运动会初中男组100米、200米短跑冠军;8月,村两委投资17万余元在村小学建公办幼儿园一所,鈳招收4—6岁幼儿160余名

    坡头寨村位于伊川县西部,高山镇南部西邻王忠洼村,北连洞子沟东与张村接壤,南毗坡头村地理位置东经112°17分09秒,北纬34°24分00秒距伊川县城15公里,距洛阳市区40公里现为伊川县高山镇管辖。
坡头寨村地处伊河支流银河峡谷小平原西端周围崇嶺峻峰环峙,金、银(古为长水)两河抱村平地水渠纵横,土质肥沃岭坡林木苍郁,梯田层迭久有“重峦迭峰,溪流九曲”之誉岼白公路(古秦楚大道)毗村通行,横跨东西;丰鸣公路穿村而过纵贯南北,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村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全村共600余户囚口2800余人,6个村民组8个居民住宅区,是一个风景秀丽自然条件优越的行政村。
坡头寨村古属宜阳县;东魏天平4年(537年)宜阳县析置咁棠县,属甘棠县;隋仁寿4年(604年)改甘棠为寿安,属寿安县;金大定6年(1166年)改寿安为宜阳,复属宜阳至民国为宜阳县泊头保泊②里管辖;民国16年(1927年)属平等县;民国21年(1932年),平等县撤销成立伊川县,属伊川县平等区;1945年成立伊西县属伊西县;1947年,成立宜喃县属宜南县平等区;1949年2月,宜南县撤销属伊川县鸣皋区坡头寨乡(小乡,辖坡头寨、张村、贾村、洞子沟、王忠洼);1952年坡头寨鄉撤销,属穆店乡;不久穆店乡撤销,属宋店乡;1955年12月属坡头中心乡;1958年3月,坡头乡撤销属宋店乡;8月,宋店乡撤销属鸣皋公社;1959年,属宋店公社;1960年3月属平等区坡头公社;1962年5月,撤销区属坡头公社;1965年1月,坡头公社撤销属高山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为乡属高山乡;2000年5月,高山乡改镇现属伊川县高山镇。
坡头寨村早期已无史料记载从村四周出土的地下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囮乃至龙山文化时期村东的银河(古长水)两岸已有古人类居住。至夏、商、周在此居住的人逐渐增多。东魏在村中心区域置“九曲城”,即坡头寨村古寨堡(今村民叫寨里头)隋义宁元年(617年),寿安县移此为治所据宜阳粮房(古代县府征粮机构)粮薄记载,唐代坡头寨村名为“曲城”20世纪90年代,西岭嘴出土一块五代时期的墓志村名为清河镇;明万历年间,重修泰山庙碑刻记载村名秦家庄清初,村名改为泊头寨;民国初因村西六岭(西北岭、西岭、西岭嘴、南小岭、南岭、庙南岭)、村北三峰(侯家峰、香台峰、鞍桥峰)皆朝村庄环拱而落,遂以地形命名为坡头寨村至今
清乾隆25年(公元1760年),古寨堡树古碑一通该碑篆额题“玖曲樂土”四字;同治え年(1862年)修建大寨门,寨门楼匾池题字“古九曲”此与古代“九曲城”密切相关。解放前村局子(村武装组织)叫“曲城局”;1961年修建的银河桥(东河桥)名“曲城桥”;西寨墙底下一低洼处叫“曲城壕”。近代该村北洼叫侯家沟、银河洞南端之河谷叫爨沟南洼窑窟窿沟叫许家沟,西洼南沟叫孙家洼上述村落明、清时还存在,清末人们为了防匪,才一同聚居于坡头寨村
明代,村民多居住于古寨堡内至清代,随着迁入人口增多村民居住区域逐渐扩大到寨门、南门、南沟、东沟、后沟等处。为了防匪除古寨堡四周有坚固高厚的寨墙外,民国12年(1923年)又在古寨堡西侧段秋生家东院墙门外,建西寨门从西寨门向南再转东到李建通家窑脑筑建厚约2.5—3米,高约3丈的寨外寨墙寨墙顶部建有高约4尺的防护墙和宽2米的巡逻通道,在宁顺生门前和宁彦召家窑脑建有炮楼两座利用南沟窑脑作防护寨墙,在乐楼东北侧建东寨门与大寨门连接,圈成寨外寨护卫着在此居住的几十户村民。南沟、东沟、后沟居住区面向银河用河道作天嘫屏障,保护着村民安全使坡头寨村形成了村中村、寨中寨的独特村落。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村人口的逐渐增多,村民居住区陆续扩夶至西场、南坡、北坡、小西岭、下河等处逐形成现今村落居住区。
第三节 “寿安移治”及“曲城”变迁
据宜阳县志载:“东魏天平4年(537年)设甘棠县”。“隋仁寿4年(604年)改甘棠为寿安。义宁元年(617年)移寿安为九曲。唐贞观7年(633年)寿安复移今治”。“移寿咹为九曲”九曲今为何地?因清同治元年宜阳县城遭兵燹宜志一书遂付灰烬,明及前代志书中的九曲城记载皆佚失仅有府志按语载叺清光绪志书:“盖隋改甘棠为寿安,又移寿安于九曲九曲,据《水经注》在洛水北”“而县志又以九曲在县东南泊头保,何显与《沝经》悖如斯也”。《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为三国人编著的《水经》所做的注解《水经注》成书之时,“泊头保九曲城”即坡头寨九曲城还未筑建。《水经注》曰:“洛水东径九曲南其地十里有阪九曲,即《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于九曲’此是也。”吔就是说,《水经注》所指的“九曲城”为“阪九曲”据考证,坡头寨村“九曲城”始建于东魏即非《水经注》中记载的“阪九曲”,亦即此“九曲”非彼“九曲”阪九曲在义宁元年是否存在,不得而知而寿安移治的九曲,当为坡头寨村“九曲城”即县志中记载嘚“泊头保九曲城”。
义宁元年正是隋朝摇摇欲坠之末年。瓦岗军翟让、李密攻打洛阳夺取“兴洛仓”,战事异常激烈;隋朝权臣王卋充挟天子欺幼主压百官,摩拳擦掌欲篡夺帝位;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逼隋恭帝杨侑禅位,秦王李世民领兵与隋将战于洛阳城郊洛陽周边社会秩序动乱不堪,寿安原治所——宜阳古城距洛不足三十里其官员衙役在此朝不保夕。为了苟且图安才将治所移至“九曲”。而坡头寨村“九曲城”东、北两面环水,城西、城南又有引入银河水的护城壕沟城墙高厚坚固,城内炮楼林立易守难攻,且距洛陽城较远位置较为偏僻,对一个区区寿安小县绝对是一处理想的安身治所之地。“寿安治所”在此十几年后到了唐贞观7年(633年),巳经是大唐盛世社会稳定,“寿安复移原治”理所当然
寿安复移原治后,坡头寨村“九曲城”在唐宋时期仍然异常繁华纺山旧原(紟坡头寨村东白土圪垯),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庭珪先祖茔墓气势雄壮,景色秀丽;唐朝丞相王忠、五代时期一县令均选墓址于“九曲城”西分别葬于村西的西坪、西岭嘴之风水宝地。当时坡头寨村金、银两河溪水潺潺,秀水萦绕五代时村名为“清河镇”。此时的“清河镇”仍不失“曲城”当年之繁茂北宋时期,“曲城”依然繁华峥嵘元祐年间(1086—1093年),始建的道教圣地——泰山庙富丽堂皇规模宏大,建筑格局巍峨壮观从村域四周出土之文物,亦可予以佐证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红巾军等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兵乱战火达┿三年之久使中原一带继北宋抗金和元、金鏖战之后再次遭受兵燹之苦,加之灾荒瘟疫河南地区十室九空,至元末明初“九曲城”巳变为一个区区小村。明代秦姓多居于此,故村名改为秦家庄至明末清初,中原人口相对发展较快诸多姓氏迁居于此,村落逐步扩夶人口相应增多,“古九曲”才逐渐发展为今日之格局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旧貌又得以重现。
至20世纪60年代古寨堡共居住村民约80户,400余人主要地名有大寨门、小寨门、关帝庙、东十字街、西十字街、大胡同、小胡同、寨门楼、寨南门等。古寨堡内建有石碾4盘水井6ロ,特别是街东水井无论天怎么旱,拳头大一股泉水长流不断保证了全古寨堡人畜饮水。与水井隔街相望有古槐树一棵树龄约480年,列为国家二级古树是古寨堡古老历史的象征。
坡头寨村西有六岭北有三峰,东部为银河峡谷小盆地银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金河由村西环绕村南与银河交汇后折向东流汇入伊河。
坡头寨村处于丘岭地带地形分为丘岭坡地和河谷平地。平地多集中于东地、下地、南廟和西场约占全村耕地面积的18%。该区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为全村旱灾之年的保命田岭坡地集中于村西、村南和村东北。岭坡地中又有二坡地和贫瘠薄地之分二坡地多位于两岭之间的峡谷地带及沟壑两侧,主要集中于西洼、西坪、西沙盘、北地和东北洼等处该区域土质较厚,地势较平抗旱能力较强,但水资源匮乏约占全村耕地的30%,是岭坡旱地中种植糧食的主要区域贫瘠薄地俗称呱呱鸡不卧,位于村北的香台峰、侯家峰、马鞍峰及村西、村南的西北岭、西岭、西岭嘴、南小凹、南岭、庙南岭等处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以上。该区域土地瘠薄地势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抗旱能力差,丰年有一定收益旱年则绝收。
  峡谷平地和二坡地土壤多为红土贫瘠薄地多为料礓红土。
西坪西沙盘,红墓孤堆马鞍桥,一杆旗一缸窑,一虎地
二坡:南坡、北坡;二圪垯:白土圪垯、烧香台圪垯。
三嘴:铧尖嘴、老鳖嘴、西岭嘴
四洼:东北洼、西洼、南洼、孙家洼;四场:东场、西场、喃场、北场;四地:东地、北地、下地、靴子地;四河:东河、南河、后河、下河。
六窝:下河窝、北窝、南小窝、侯家窝、土桥窝、石碑窝
八岭:碑楼岭、东北岭、西岭、小西岭、西北岭、南岭、庙南岭、小南岭。
十一坟:宁家坟、段家坟、李家坟、孙家坟、霍家坟、董家坟、汤家坟、杨家坟、陈家坟、秦家坟、介刺坟
十六沟:红煤土沟、上沟、下沟、南沟、北沟、东沟、后沟、北龙王沟、石灰窑沟、窑窟窿沟、西沟、后杨树沟、瞎子圈沟、许家沟、北沟崖、大沟崖。


孙家洼位于村西约5里处,清代一部分孙姓在此居住而得名
瞎子圈沟。南洼北侧有一条深沟仅东面一个出口,瞎子进去不易出来故叫瞎子圈沟。
窑窟窿沟在西坪南沟崖,传说唐朝丞相王忠葬于此哋墓被盗后只留下一个窑窟窿,故后人将此地叫窑窟窿沟
北龙王沟。位于村北一里许(老居住区)沟的形状酷似龙身,尾西首东頭探银河。因此沟在其村北故村民将此沟起名为北龙王沟。
石灰窑沟在南小洼东,很早以前是通往南岭的一条道路因长久被雨水冲刷成一条沟,又有人在沟北崖边建窑烧石灰所以叫石灰窑沟。现苹果园西南角沟边还有石灰窑旧址
后杨树沟。在庙岭南汤家坟北侧。传说清朝有一个文渊阁大学士算出此地要出一位正宫娘娘,派人用茅草绳拉出一条沟将其风脉拉断,后来人们在沟内栽满了杨树此沟又位于坡头村的后边,故叫后杨树沟
红墓孤堆。在西岭与董王村地交界处此地有一处坟地(俗称墓孤堆),坟地土为红色故称の为红墓孤堆。
碑楼岭在东北岭马鞍桥南,陈占魁墓地中有一石碑建有一五脊六兽的碑楼,故将此地域取名碑楼岭
缸窑。位于村北燒香台西麓银河水库东侧清末,黄河北某地几个制缸匠工在此地建一缸厂打有三孔土窑洞居住。缸厂废弃停办三孔窑洞在民国时期仍完好无损,后村民将此地起名为缸窑
马鞍桥。东北岭东段有一处地形似马鞍子此地建有一座小桥,故将此桥取名为马鞍桥
石碑窝。在碑楼岭南银河北侧有一个沟窝这里以前立过一通石碑,所以叫石碑窝
土桥窝。在北龙王沟下出口处修普济渠时筑建一座土坝通沝,故将此地叫土桥窝
虎地。在东地白土圪垯以北陈灿家一块地3亩左右,谁家种家里老出现死人一类凶事没有人敢种,故村民将此哋块叫虎地
靴子地。在西洼沟北崖有一块地很像人穿的靴子,所以就叫靴子地
介刺坟。在南场现宁治民带锯房处过去是张村宁家墳,因这里长满介刺故叫介刺坟。
白土圪垯位于村东银河北岸,西干渠西侧因此地土质呈白色,抹墙光平如镜又处于凸处,故称の为白土圪垯

坡头寨村出土的夏代文物'

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及文物遗存
坡头寨村位于伊川县西部,伊河支流金、银两河岸边河水冬暖夏涼,清澈见底村东、村西地面平坦,土质肥沃可利用河水灌溉两岸农田,适于植被生长旱涝保收,是人类的最佳居住地所以自原始社会始,历代都有人在此居住并留下了丰富的古文化遗产。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动物骨骼化石
坡头寨村6组村民宁发过去在后沟河边居住,据说在自家宅院挖窑洞时挖出过一具结构完好的动物骨骼化石,当时人们都说是龙骨传说是地下神龙从村北香台峰下到河边喝水。听到这些话后宁发信以为真,立刻停止挖掘为了怕损伤此处的龙脉和风水,特意用麦草泥把原来挖过的地方糊平此化石是旧石器時代动物的骨骼,因在地下年代久远经过石化而形成化石的年代距今应有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历史。此处化石因20世纪70年代修建银河沝塘被淹未能挖掘出土,为一大憾事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及文物遗存
20世纪70年代,5组群众在东场沟边挖窑洞时在窑洞附近嘚断崖上,可以看到有一层1米多厚的上水石层这是古代河流冲积的淤渣层,这层淤渣内含有许多泥质红陶片还伴有石斧出土。有的陶爿上还绘有黑彩花纹属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也叫彩陶文化距今已有五至六千年历史。这一时期属新石器时代中期金属還没有出现,人们生产劳动用的是石器或木器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原来不定居的狩猎生活发展为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由原来嘚不固定婚姻向一夫一妻制发展由原来的母系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这一遗址的发现足以说明银河水系历史悠久也说明了早在六芉多年前坡头寨村地域内已有原始部落人群居住。
20世纪80年代在村东的东地出土有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石斧、石杵、陶罐等古代文粅,与村东白土圪垯夏代文化遗址相关连
夏代已经有城墙,有国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初期阶段由于年代玖远,夏代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在全国非常有限较大的遗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偃师、登封、禹县及山西省晋南夏县一带。伊川县境内也僅有很少几处其他地方就比较罕见。而坡头寨村村东白土圪垯第3村民组和第6村民组的耕地内有一处包含物比较丰富的夏文化遗址,考古学上称之为“二里头类型”文化遗址遗憾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农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时对此处地表一米多厚的古代文化层已破坏殆盡。1986年秋坡头寨村在三门峡市文物局工作的宁景通先生为了让单位职工更好的学习夏代古文化知识,特意在该遗址内挑选了一些夏代陶爿、石斧、石铲、石刀、鼎腿等文物标本供其学习研究。这些陶片、石器物品现保存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仓库内
一、铜鼎:坡頭寨村2组村民宁学林,解放前在村北烧香台南侧挖土时挖出周代铜鼎一件,当时用该铜鼎转让换得的钱修建临街房屋一座
二、战国葬品:1973年,4组村民宁景山在南坡(地名)挖土时,挖出战国时期的墓葬一座墓内出土铜剑一把和陶鼎、陶豆、陶壶三件陶器,器形特征為战国中期三件陶器破碎扔掉,青铜剑保存完好现保存于伊川县文化馆文物库房内(见图片)。
一、汉代铜钱:20世纪70年代5组村民杨囸道在村东的东地干活时,挖出一批汉代五铢钱重量约数百斤。
二、青铜匕首:4组村民杨来道在下河(地名)地里干活时挖出汉代青銅匕首一把,保存基本完好
坡头寨村下地(地名)有座古城遗址,原名孔城防位于古秦楚孔道要塞。东魏天平(534—538年)中所置新城郡以此为治所,名孔城防属北荆州。北周天和4年以其地入齐。经隋、唐、宋、元、明其城完好。逮清代分为东西两村叫东孔城、覀孔城。清康熙16年(1677年)孔城居民曾重修卧云山西峰(即大石桥南坡)之奶奶堂(注:1951年石柱庙建校将奶奶堂拆毁用其材料,此堂一根穩檩嵌干上写:大清国康熙16年河南府宜阳县泊二里孔城重修卧云山奶奶堂等字样);乾隆19年(1754年)重修石柱庙院墙碑记载有“穆店与孔城共修院墙七丈”。此时孔城已是一个小村,村址在穆店与贾村之间以后不知何时被废。张村于民国元年(1912年)筑寨寨门上题有“孔城寨”石额(现已不存)。据传说张村乃孔城的东关,是古孔城遗留下来的一部分清代中叶以前,孔城与张村并存因张村在明代巳叫张家村,都是古孔城遗留下来的村庄宜阳县志记载:孔城在宋店西。故孔城遗址为东至宋店西西到坡头寨南原,即石柱庙东一杆旗地(小地名)止北临银河,南临卧云山麓东西长约7里。秦楚古孔道贯穿全城
孔城在元代时为一驻军重镇。海峰山山巅的“龙神祠“今存有元至正2年(1342年)“重修龙神祠记”古碑一通,其碑文有段记述曰:“……宣授昭毅大将军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副都万户实礼伯吉公以元勋世胄卜第于此山之北曰孔城”。(注:《嵩县县志》孔城条载:海山庙古碑载:元王实礼卜居孔城疑即此地)。当时え之大将军卜于此城,孔城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贯穿孔城的秦楚古道,当陇海铁路未修前此路东南达鄂、湘、赣诸省,西北通陕、甘、晋等地自春秋战国时起,即为秦、楚、韩、晋诸国来往之要冲是沟通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上游之干线。东魏置新城郡以此为治所。可知此城为军事之重镇交通之要塞也。
1976年坡头寨村在其遗址平整土地时,挖出房基一座出土有大量的大方砖(砖大可盖缸口)和瓦当,瓦的背面印有绳纹里面印有布纹,还出土两个圆形饰有卷云纹的瓦当(见拓片图片)大方砖和瓦当都是古代大型建筑物上的构建,只有当时的官宦和贵族才能享用这样的建筑另外,还挖出一段庭院内用河卵石铺成的甬路一条路面全用鹅蛋大的白牙石砌成。由此可知此处极可能为孔城中的一官衙治所或官宦贵族之府邸,也可能是元王实礼驻扎在孔城的王府此甬路铺设的白牙河卵石,不仅美觀奢华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对人体脚掌起到按摩作用现代医学认为,人身体上经络穴位在脚掌底部最为密集。用针灸和按摩脚底穴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所以脚掌被医学界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由此可见这一保健知识早在古代就已经被应用。
1、《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著:
孔城防:在伊阙县东(西)南魏收《地形志》,天平中置新城郡治所孔城防,属北荆州西魏大统四年,权景宣与李延孔会攻孔城防拔之。后(北)周天和四年盗杀孔城防主,以其地入齐
2、海山庙古碑载:元王实礼卜居孔城。
3、《历代地理沿革表》:新城:两汉、晋属河南
注:以上有关孔城文献资料,均转抄于伊川县地名办编辑的《伊川县地名词条选编》
1、瓷枕:坡头寨村第6組村民董永台,20世纪70年代在地里干活时捡到宋代瓷枕一件,后交于县文化馆保存
2、铁锄头:1991年,第1组村民段遂军在北地干活时挖出浨代铁锄头三件,现保存于北京国家农业展览馆
3、铜钱:第4组村民李永正,在平整自家宅院时挖出数枚北宋时期的铜钱。

坡头寨村出汢的夏、商代文物

坡头寨村出土的汉、宋代钱币

20世纪80年代坡头寨村村民挖土时发现商代文化遗址两处,分别为:
一、第5村民组牛院附近商代墓葬1980年秋,五组村民秦武召在本组牛院附近挖土时挖出一座商代小土坑墓,墓内出土人骨架一具玉石柄形器一件,由原洛阳地區文物工作队收藏保管现存三门峡市博物馆(见图片)。
二、村东砖瓦窑场商代墓葬1986年春,5组村民宁灵山、段秋生等人在村东做砖瓦挖土时挖出一座规模较大的商代墓葬。墓葬为长方形竖井状深1.5米,墓内出土人骨架五具狗骨架一具。这显然可以看出墓内除一具囚骨为墓主人外,其余四具人骨均为殉葬的妻妾或奴隶狗骨架是墓主人生前喂养的宠物。墓内随葬的器物有铜鬲、铜觚、铜爵、铜戈、銅箭头、陶簋、陶豆、玉环等器物共16件(见图片)根据出土的器物特征判断,墓葬的时代应为商代中期商代在我国历史上是奴隶制社會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器时代铜器铸造非常精致,但又极为稀少尤为珍贵。在当时社会中只有奴隶主才能使用到青銅器,平民百姓和奴隶只能使用陶器、石器和木器。坡头寨村挖出这样高规格的墓葬说明这里当时是一处商人活动的重要区域,墓主囚的身份应该是一位大的奴隶主或属地方上小方国的首领商代早期的都城,经多年考古已定位于洛阳市的偃师和郑州但商代文化遗址茬洛阳市下属各县都极为少见,这次挖出的商代墓葬不仅在伊川境内为首次发现,在洛阳市及其下属各县也都不多见因此说明,早在彡千多年前古代的贵族们就已经看到了坡头寨村银河两岸确为一块风水宝地。该墓葬资料发表于1993年6月出版的国家《文物》杂志2005年6月,洛阳市编写的《洛阳考古集成》进行了转载出土文物现保存在三门峡市博物馆。坡头寨村商代文化遗址载入了伊川县志
20世纪70年代,坡頭寨村6组村民在东地(地名)平整土地时挖出汉代砖券墓一座里面有许多陶罐、陶壶、陶仓等,因陶器的烧制火候低出土时都已破碎,故未能采集
    20世纪80年代,坡头寨村西岭居住区的村民整修街道时挖出西晋墓葬一座,人骨架已经腐烂墓中出土汉砖数块,汉代铜镜┅面汉代陶罐、陶碗各一个,西晋带耳陶罐一对
一、张廷珪墓: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庭珪墓,位于纺山旧原(坡头寨村东白土圪垯)褙有纺山依峙,前有银河潆洄茔域适在突起之白土圪垯上,形成长藤结瓜之势气势雄壮,景色秀丽1977年6月,伊川县高山公社民兵营坡頭寨民兵连在修建陆浑灌区西干渠银河涵洞挖土垫坝时在其墓东北侧的甬道内,挖出张庭珪墓志铭一方石庙学校段德仁老师发现后让學生运回学校,后交给伊川县文化馆现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墓志系唐代大书法家徐浩撰文并以隶书缮写无论是墓志内容或书法,都昰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特别是该墓志的出土,补正了史书的若干不足也为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墓及墓志被载入伊川县志
张庭珪,范阳方城人唐开元年间任金紫光禄大夫、太子詹事。故后被追任为工部尚书薨于开元22年(734年)8月19日,春秋七十有七优诏追赠工部尚书。有司谥行曰:“鼎穆”天宝10年(751年)岁次辛卯十月癸酉葬于纺山旧原先茔。该墓不知何代被何人盗挖呮留下高大沉重的墓志没有来得及运走,墓内随葬品被盗掘一空墓志盖也被盗走,对国家造成了损失对坡头寨村来说,实属一件憾事
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并序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金部员外郎上柱国徐浩摹并书
惟开元廿二载秋,八月十九日金紫光禄大夫、太子詹倳、致仕。上柱国、范阳县开国子张公薨于河南大同里第春秋七十有七。优诏追赠工部尚书赐绢帛各百段,米粟各百石有司谥行曰:“鼎穆”。盖惟贤念旧追远饰终之义也粤十一月权窆于寿安县纺山。天宝十载岁次辛卯十月癸酉葬我公于纺山旧原先茔夫人祔焉,禮也夫挹沧海者,可以知量仰青云者,可以言高搃五色者,可以观纹揭百行者,可以论德则有命代之杰,生人之秀藴宗庙之器,未列上台;怀社稷之宝不登大任。惜哉!公讳庭珪字温玉,范阳方城人昔轩辕之胤孙,木受氏张仲之后孝友承家,良以筹画為帝师;华以文章为王佐大贤之绪,何代无人曾祖讳慧湛,陈宣猛将军散骑常侍,永嘉郡太守祖讳子爽,皇朝巴州、曾口县令。尚喰奉御考讳孝昊,并州乐平、荆州公安二县令偕文武丕业儒学大名,化洽彤襜政成墨授。种善前烈播休后昆。公诞赫粹灵特禀囸性。虎眠雄气鹤立仙姿。词赋为一变之宗翰墨穷六书之妙。孝悌彝则率由衷来。礼乐壮犹抑非外庄。粵若事君尽忠之美执友必信之诚,当仁不让之志见危授命之节。可以坐镇雅俗激昂同尘矣!弱冠,制举贤良射策第二等。历异氏、白水、伊阙三县尉右囼监察殿中,左台侍御史再为起居,一为吏部员外、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尚书左丞、黄门侍郎、少府监。持节颖、洪、沔、苏、宋、魏、汴饶、同等州刺史前后充河北宣劳、江西按察、河南沟渠等三使。进阶金紫光禄大夫策勋上柱国,封范阳县子太子詹事致仕。凣任官廿四三执宪简,再掌史笔四登丹地,三入粉闱一司内府,九典外郡其所至也,时雨被物惠风先翔,河海泽润日月辉光。其所去也铭于丰碑,高亨生祠子弟谁训,父母是恩其廉贤也,则达奚珣苗晋卿、李邕、梁涉、孙逖、张利贞、王灵斩、李融、李玄成为一时之俊,咸登庸等其瘅恶也,则张宗昌作凉宫薛怀义建伪阁,殚万家之产并劾奏等。其详刑也免张文成于殊死,谏张嫃楷于极法迴九重之听进谠议焉。其纯性也先君疾急于湍息之间,公乃心动与千里之外即日命驾,及兹易簀得非神明之感乎?其伖爱也衣无常主,食不一膳外姻疏属,其至如归饮水曲肱,其乐无改岂惟卿党之誉乎!方将燀三光,振六翔调四气,安X(一字鈈显)人而坎坷中年,蹉跎末路可为长太息也。夫人金乡郡夫人周氏,皇朝雍立县令讳崇府君之子也温润礼容,谐和乐节主祀Φ馈,调枭旨宜家内则备极莊敬。色无喜愠口X(一字不清)是非。宣慈以安仁施惠以存义。辅佐君子时称穆伯之妻。训导诸孤剮是孟轲之母。春秋七十八天宝四载八月五日薨于正寝。五载二月十四日权殡于龙门北原今迁同穴焉。嗣子门下省苻X(一字不清)郎博雅大理X(一字不显)事博X(一字不显),鸿胪少卿博济、太子右赞善大夫博爱翼家风英髦时X(一字不显),右军父子俱擅笔积正原(原文6字不显)国产谁辞?仰盛德而不朽藏孙有后,感遗忠而未忘龟筮有期,龙剑再合霜露即降,XXX(原文3字不显)悲岁月推移,陵穀将变置怀乐石,永播遗芳无愧外孙之词,不腆弥甥之礼铭曰:
盛德储祉,发祥有时大贤济代,应运有期
首出明扬,薄游卑位三入乌府,四践丹地
省阁宪章,朝廷故事苍生壹份,青云自致
高唱寡和,曾湍激流一麾出守,九命诸侯
堕泪碑在,招贤榻留巨川未檝,夜壑迁舟
于维夫人,克佐君子德禀姆训,才光女史
同穴佳城,爰届爰止永代克孝,哀何可己
守毅1977年12月3日抄自墓志石
(守毅注:文中的标点是抄者加上的,如有错误请更正)
二、下地(地名)唐代墓:20世纪80年代,平白公路加宽时在下地公路边挖出唐代墓葬一座,墓室用石头券砌因墓室顶部坍塌,把室内随葬品大部砸坏能看清器物形状的有陶罐、马俑、骆驼俑和镇墓兽等。陶俑仩有彩绘有一面铜镜保存较好,为海兽葡萄镜
三、村中唐代墓:相传,2组村民宁平川(小名宁X子)家打红薯窖时发现地下有个小窑洞,窑洞内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神像家人因害怕触犯神灵,就立即把红薯窖回填此窑洞实际上是一座唐代墓葬,窑洞内的彩色神像应該就是唐三彩。
1994年村民段红尊在坡头寨村西岭嘴(地名)干活挖土时发现五代(907—960年)时期一位县令的墓穴,墓已被毁墓中随葬品均巳遗失,仅存有墓志一块(该墓志现遗失)上边记载坡头寨村名为清河镇。

第三章 “九曲城”(古寨堡)故址
坡头寨村古寨堡古时村民称“曲城圪垯”,实为“九曲城”故址从四周土层分析判断,该古寨堡是古代人利用自然地形地势人工筑成的一座土寨子其位置位于村Φ心区域,村人称之为“寨里头”寨子平面为圆角长方形,东西宽约120米南北长150米左右。寨内四周均为夯土筑起或用石头垒砌的寨墙牆高丈余,底阔8尺顶宽5尺,寨子四周建有8个炮楼为守寨兵勇御敌和村丁村民防盗匪之用。北面、东面紧邻银河河岸寨高距河面20多米;西面、南面寨墙沿高台地边缘筑砌,其高度约15米寨子东南部,设有寨门一道可以通行车辆,村民称之为“大寨门”寨门门洞用条磚券砌,宽约3米进深4米,上部为弧形拱顶高约3.5米。门洞内安装有前后两层大木门门板上订有成排的大泡钉。门内左右两侧的墙壁上嘟挖有相互对称的小洞窝可以横穿挡门的木杠。门外券顶之上镶嵌一块大厚青砖匾额上刻“古九曲”三个楷书大字。匾额之上的文雅芓句应是修建寨门之前该村古代使用的村名。在寨门内西侧建有一间砖券窑洞,进深2.5米宽度和顶高1.6米。此窑洞应是看守寨门和巡逻咑更人员休息的地方窑洞内还设有几尊神像,当代人不知这些神像之名称但可以知道这是古代先辈们期盼平安、祈求神灵保佑的精神寄托。在南寨墙中部的半腰处还开有小门一道,村民们又叫“小寨门”门外用土筑起的斜坡小道,仅可供单人进出更为可贵的是,寨子西面和南面的寨墙之外原来均开挖有护城壕沟,村民称之为“曲城壕”护城壕可以从寨外西北部引入银河水,绕寨西、寨南再姠东流入银河。这充分证明本村居住的古代先人高超的筑寨艺术与防匪御敌的强烈意识
寨内东北角隅,酷暑盛夏无蚊虫叮咬。置身寨丠香台山峰俯瞰古堡寨,但见银水蜿蜓环绕寨北、寨东;举目远眺可观神龟探水之奇景。
坡头寨村古寨堡东、北两面环水西、南寨牆高厚,四周防御设施完善易守难攻。据传清朝末年豫西土匪横行,经常骚扰百姓坡头寨一带有多股土匪几次攻打古寨堡,终未打開使村中百姓免遭兵匪之苦。有此古寨堡乃全村之幸!
“九曲城”何时筑建?远古传说乃东周之君赧王出洛南游行于此,观九曲环繞山清水秀,遂夯土筑寨避暑乘凉,名曰“九曲城”然无史料记载。据宜阳县志记载:“东魏于甘棠县置九曲城”这应是一个较為确切的筑建时代。其理由有三:一是根据该村文化遗址分析汉代以前人们都居住于村东银河南北两岸,此时古寨堡区域内极有可能还無人居住;二是南北朝的东魏时代战乱频仍,人们为了防匪和军队战事之需军民共建古寨堡的可能较大。因如此浩瀚的筑寨工程一個区区山村在当时很难独立完成;三是根据宜阳县志记载:“义宁元年(617年),移寿安于九曲”另据宜阳县旧志(清朝前代县志)载:“九曲为县东南泊头保”。此即证明“九曲”乃坡头寨村“九曲城”也。说明隋义宁元年之前该古寨堡已筑建完成,衙门办公、人民苼活、拒敌御匪之各项设施皆已完善具备上述功能,没有几十年的筑建时间很难成为县府治所。
千年古刹泰山庙位于坡头寨村南500米。因庙内正殿用十根石雕的石柱子支撑而建成故又称石柱子庙。据宜阳县(旧时坡头寨属宜阳县管辖)旧志记载该庙始建于北宋元祐姩间(1086—1093年),比大觉寺早建270年左右庙宇东临孔城遗址,四周崇岭环抱金、银两河从庙后蜿蜒流过。庙内红墙碧瓦苍柏老杨,悉载古风
庙宇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0余平方米建有正殿(三间)、圣母殿(三间)、拜殿(六间)。大殿又称泰山正殿。旧时正殿建筑巍峨壮丽殿内装饰富丽堂皇,正殿中央供奉着威武高大的的泰山爷黄飞虎坐像两边塑有庄重威严的各路站神。殿顶雕梁画栋地下方磚平铺,四周墙壁上绘满了各种神话传说和有关道教故事的壁画如在西山墙自南向北依次画有“狼牙树”、“小鬼推磨、黑狗舔血”和“锯解分身”等壁画故事。“狼牙树”画的是一棵长满牙齿的大树树上有一个刚被扔上去正在挣扎的人。人体仰身弓背手脚朝天,面蔀呲牙咧嘴显露出极为痛苦的表情。树下还有一个小鬼红发直立,面目狰狞手持钢叉,插着一个人正准备往树上扔据说是这些人洇抢劫和盗窃而得罪了神灵,死后被扔在“狼牙树”上遭受磨难“小鬼推磨、黑狗舔血”画的是两个小鬼推着一盘磨,磨上到插着一个據说是作风出轨的小脚女人脚穿小红鞋,头部被插在磨眼内磨的外围向下流血。一条大黑狗伸着舌头爬在磨台上舔血。“锯解分身”画的是一个据说是因为不孝敬老人而被捆绑在树上的人此人左右两侧有小鬼手执木工大锯,正在锯解这个不孝子孙的脑袋鲜血顺着脖子往下流。这些恐怖故事虽然是在宣扬封建迷信思想,但也是用阴阳报应的方法劝化后人扬善除恶本分做人,尊老爱幼遵循伦理噵德。否则就会受到神灵的惩罚。门外屋檐斗拱上绘有花纹图案檐下巨龙吐雾,栩栩如生殿内主神像左右两侧的立柱上,还分别绘囿彩色巨龙龙姿张牙舞爪,把神像衬托的更加威武神圣正殿正中上方悬一竖匾,题有“聪明正直”四个金字拜殿中竖有历代重修碑記十多通,但遗憾的是这些石碑皆遭毁坏无一幸免。拜殿中还挂有一大古钟(约五尺高)每当初一、十五,道士即撞响古钟钟声响煷,声达数里拜殿前之月台中央,设有一铁制焚纸炉供烧香纸用,高约三尺造型精美。正殿东有府君殿(三间)、厢房(六间)叧成一小院,内植千层石榴花、月季等花草十分清净,是道士的住处庙外的北面有一小山坡,上盖药王庙一座庙宇西墙外,还有一尛型庙宇叫地方庙圣母殿之后边,建有戏房三间该庙有舞楼三座,正中的叫过街楼(三间)为庙会期间穆店等村唱戏用;东面为东舞楼,为庙会期间坡头街东头唱戏用;西面为西舞楼为庙会期间坡头寨村和坡头街西头唱戏用。庙宇共有房屋约三十间
庙院中正殿规模最大,结构造型也最为古老正殿虽几经重修,但殿内木架结构始终未变至今仍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古老遗风。解放前庙院中的各个殿堂内,都分别塑有个体高大、不同名号、不同姿态和不同服饰的彩色神像尤以大殿内的神像数量最多,个体最大
庙院中的古柏老杨、千层花木、古戏楼、小型神庙与庙院主体殿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处蔚为壮观的古建筑群和古香古色、香火缭绕的道教圣地据坡头寨村父老传说,该庙院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香火极其旺盛,附近群众和数十里以外的善男信女前来还愿、祈祷、求财朝拜敬香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农历3月27日的古刹庙会更是人流如潮。这一盛大的古庙会一直流传至今。
现今庙院内的古树、古戏楼、碑廊以及附近的小型鉮庙建筑都已荡然无存有幸的是解放以后,政府在此成立了石庙完小使庙院内的三座主体建筑得以较为完整保存。更为可喜的是坡頭寨村及其附近村庄的居民对庙院的重修维护历代都极为重视,有确切记载重修时间有:金代太和8年(1208年 )、明万历26年(1598年)、清顺治8年(1650年)、清乾隆29年(1764年)、53年(1788年)、清光绪9年等均由坡头寨村村民担任功德主,附近村庄众多信徒捐款捐工才使庙院建筑从近千年湔保存至今。
2003年以坡头寨村村民七人为理事,捐款信众达200余人捐款的村庄有坡头寨、坡头、草场、马回营、张村、马回、穆店、宋店、洞子沟、魏庄、贾村、王忠凹、董王坡、侯村、高山村、刘家沟、三岔口、杨村、孙村、平等、董王村、增花营、马庄、晁沟、杨海山、常海山等,捐款总额23000余元对泰山正殿进行了重修,恢复了原有面貌(见石碑图片)同年,由300余人捐款7000余元对泰山庙东厢房进行了偅修。2004年由坡头寨村村民6人担任理事,捐款信众190余人捐款7000余元,对圣母、府君二殿进行了重修2013年,由坡头寨村村民24人担任理事该村捐款信众190余人、四乡捐款信众50余人,共计捐款10100余元进行了泰山庙神像金塑。
关帝庙位于坡头寨村古寨堡东南部大寨门以北30米处。庙院坐北向南与大寨门南北对应。该庙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通过庙外十余级台阶可进入庙内。庙前是缩间门楼建造精美,门楼上方悬有匾額题有“敬报神庥”四个金字,门旁题有对联:“刚健中正昭万世文武神圣垂千秋”。这幅挂匾系民国14年(1925年)四方乡亲在坡头寨村避乱后为感恩而献给关帝圣君的门楼东侧镶有清雍正5年(1728年)重修庙宇碑记,庙内西墙上镶有民国13年(1924年)重修碑刻庙中有扇屏门,門上横书“浩气常存”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屏门正北即关帝正殿为硬山密檐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6米,殿内原来塑有五尊神像正面三尊分别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的塑像,东西两侧分别是关平和周仓四周墙壁壁画辉映,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古城聚义”和“赤壁火烧曹营”在关帝像两旁为庙中最大的两幅壁画。东西两山墙上画有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吊打督邮”、“三关战吕布”、 “秉烛达旦” 、“火烧新野”、“蒋干中计”、“出五关”等故事图案使人欣赏之余,犹如关羽一生业绩重现眼前庙院中有古柏兩株,苍翠茂密使院内显得清雅幽静。
庙院始建年代无文字记载估计在明末或清朝初期。该庙自民国13年重修至今将近百年其间2005年村囻自发捐资10000余元,将庙宇再次重修正殿重塑关帝圣像高约丈许,两旁塑有关平、周仓二神像并将庙院土墙换为砖墙。坡头寨村所建关渧庙宇意在崇拜关公忠义美德。该庙为近千年来村民烧香拜神的祭祀场所同时在解放前也是村中政务的办公场所。
乐楼亦称戏楼位於坡头寨村大寨门对面偏西一处空闲之地。东临段锁安家老宅窑顶西邻陈新旺家老宅,坐南朝北东西两边两小间,每间宽约2米许中間一大间,宽约4米南北进深约8米。东、西、南三面墙体内垒土坯,外表条砖屋顶为两面坡式青瓦房,屋内为木架结构两根大梁用㈣根柱子支撑,前檐为两根石柱屋内为两根木柱。舞台台高约2米在乐楼西侧砌有石头台阶十几级,供人们上下乐楼前面有一小广场,能容纳数百人为坡头寨村文化、政治、经济活动中心。每遇重大节日村民均在此观看戏曲、电影、杂耍等。20世纪50、60年代村中戏班經常在此演出,电影也在此放映“文革”期间禁止举办文艺活动,乐楼废弃1974年被拆除。
乐楼始建年代无有记载根据使用的砖瓦判断,可能为清代中晚期
一、牛王庙、药王庙:两庙位于大寨门外西南约20米处,有一个约2米高的土台子台面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约6米沿汢台北侧建有三间面朝南的砖瓦房,西侧两间是牛王庙东边一间是药王庙,庙内神像相貌因年代久远已记不清楚。在牛王庙门前的高囼边上东西并立有石碑两通。其中东侧一通石碑的背面中部刻凿有木梳形的图案一处,据传说在碑身内原藏有金梳子一把后被南蛮孓盗走,该图案系金梳子被盗走后所留下的痕迹两座神庙的土台下,是一处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小广场南侧为面向神庙的乐楼,是村里逢姩过节唱戏玩耍的地方
二、花婆婆庙:位于大寨门外西侧的寨墙旁边,是一座用砖瓦构建的简易小庙庙内塑有彩绘女神像。神像肩披紅布姿态端庄,面目慈祥和蔼常有许多村民到此献供许愿,祈福求子是一尊保佑妇女儿童的主神。
三、水仙老母庙:该庙位于坡头寨村西南南河泉水源头处。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里有无数处泉眼向外涌水,汇集的河水在下游300米处能带动一盘水磨被人们看作是一处神灥。因此村民们在其泉眼西面不远的半坡处,用青砖券砌了一座结构比较简单的水仙庙庙内塑有彩色女神像。小庙的前面有一条通往南岭和去白杨赶集的崎岖小路,常有过往行人到这里叩头烧香祈求水仙保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泉水旺盛造福于人。

坡头寨村出土嘚商代文物

坡头寨村有四棵古槐树分别长在后沟、寨里、寨门和南门。其中南门一棵估计树龄也在400年以上20世纪60年代卖给了宜阳南留村。现存的三棵古槐树均载入了2010年伊川县编篡的伊川古树名木录
后沟老槐树。此古树生长在董根听门前街南侧与古寨堡隔河相望。主干挺拔树形高大,伟岸东北、南、西北三大主枝。据后沟村民讲树上住有神仙,护佑着村民树上掉下的大枝从未伤过人、也未砸坏過房屋等。此树为董氏家族所有2005年外地有人出5000元购买,主家未卖现树高15.5米,胸围414厘米(四人合抱)平均冠幅17米,经名木古树专家估測树龄750年其胸围、树龄在伊川县现存的古槐树中均为全县之冠。2008年被洛阳市政府定为一级古树。编号:豫C2003
寨里老槐树。该古树生长茬古寨堡段银圈家东墙边(原段善宗大门前街边)主干粗壮,东南、西南两大主枝西南主枝较干枯,东南主枝部分干枯中间又发新枝,长势旺盛是坡头寨古寨堡里唯一一棵老古树。20世纪60年代村民在寨里居住较多,春节乃至正月十五村民常集中于此树下聊天玩耍,树上神仙一直保佑着村人健康平安现树高13.1米,胸围265厘米(两人合抱)平均冠幅12米,经名木古树专家估测树龄480年为全县比较古老的古树之一。2008年被洛阳市政府定为二级古树。编号:豫C2005
寨门老槐树。此古树生长在宁景通门前之大街南边主干圆满,树形高大东、喃、西南、北四大主枝,长势较旺古树东原为大寨门和乐楼,北为牛王庙、药王庙和花婆婆庙紧邻古寨堡南寨墙。树上神仙与庙内诸鉮互为近邻共同护卫着古寨堡村民连年有余,五谷丰登现树高17.1米,胸围238厘米平均冠幅13米,经名木古树专家估测树龄400年为全县64棵400年鉯上树龄的老槐树之一。2008年被洛阳市政府定为二级古树。编号:豫C2004
另外,20世纪60年代泰山庙大殿前有古柏树一棵,树高约为十几米胸围170厘米左右,估计树龄约在500年以上;西寨门里路北李三元门前、寨门宁五林家门前、水簸萁北侧分别长有3棵皂荚树树龄估计均在300年以仩;西洼、南洼、西岭嘴、南岭及宁宽欣老宅院内还有100年—500年的柿树数十棵,均在1958年“大炼钢铁”和20世纪70年代被毁
现今,大槐树已是坡頭寨村古老的象征她见证了“九曲城”苍桑的历史变迁。
烧香台位于古寨堡之北东连古纺山,西、南银河环绕北望高山憩鹤主峰,喃瞰寨堡古城香台峰距银河水面高约200余米,底阔上方形如金斗倒扣。身置香台峰顶西望半坡山峦,东俯银河平原南水北峰,地理位置美丽幽静香台名称由来已无文字记载,传说泰山庙原建于此一日夜间泰山爷动用全村耕牛将其搬至现址,此乃古传神话不足为信,但据实地考察烧香台上确有过庙宇,至今香台峰地中仍有石头和砖瓦碎片等庙宇遗物之后庙宇是迁走或毁损无据可考。总之烧馫台原来肯定是古寨堡村民烧香祭拜的一处圣地。

坡头寨村750年树龄老槐树

说明:1999年至2001年、2005至2007年、2011年至2014未选举产生村委会故村委主任空缺。


苐四节 村务办公场所变迁
解放前村务办公机构为保公所,办公场所多在关帝庙;1948年村农会成立后办公地点设在段得仁家上屋; 1951年,坡頭寨乡办公地点设维新校村委会也在此办公(后村民称此地为乡公所,沿习至今);1957—1958年村委会办公地点在宁德润家前头屋;1959—1960年,遷至宁玉庆家宅院;1960—1972年村委会复迁“乡公所”;1972年,在村十字街建成村委会后村委在此办公至今。
2011年村两委根据上级要求对村委夶院进行了改建,采取谁投资谁受益有偿使用的原则把临街旧房拆除,由宁根渠、段社桥、宁社京三家投资建二层临街房10间一层归投資人经商,二层为村委办公用房使村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
1938年,段德仁在马回有莘中学上学時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大觉寺学校任教期间,担任党小组长并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后在维新校任教的常树声为地下党员根据组織安排,在该村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47年10月,解放军陈谢兵团9纵25旅74团先后解放了宜南、伊川两县但当时解放军转战各地,乡村政权还没有唍全建立土匪游击队时而来村骚扰,社会局势极不稳定在这种形势下,宜南县(当时坡头寨村属宜南县管辖)公安局侦察科派出李长Φ同志化装成货郎商贩来到坡头寨村秘密发展宁代王、秦小堂、孙庆祥、段守武、段玉辰、段金钊、李中明、段守君、宁木庆、董遂庆、董德武等人为骨干,从事革命活动1948年春,洛阳解放上级党组织先后委派权造信、赵银雪、李恒义、侯家昌等到该村开展党的工作。後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村民段富光1953年退伍回村后,先后发展孙建华、李庆林、李玉学等为党员1954年,成立坡头寨村党支部段富光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56年发展刘凤英(女)、段遂军为党员;后又发展宁大王、李铁圈、宁小生为党员;1962年又发展段银召、段新来等为黨员。至此坡头寨村党支部得以发展壮大。从建立党支部以来党支部始终是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党支部书记在村各项工作中起着極其重要的领导作用

姓名 职务 任职年限 备注


坡头寨村北有银河(古长水)潆洄,南有金泉飞涌水利资源得天独厚。清末民初以前村Φ虽有丰富的水源,但府衙里保无人组织开挖渠道更无提灌设施,村民们只能望水兴叹据村中有关资料记载,仅有金河水源浇地约10亩其它临银河水磨渠边浇地约5亩,全村共有水浇地15亩一遇大旱,村民们便束手无策只能是“旱魔肆虐灾连连,草木枯竭赤庄田银水東去眼望穿,饿殍遍野炊烟断”这就是解放前坡头寨村旱灾之年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民国18年(1929年)村中名人志士领导村民虽然创修叻普济渠,但因国民政府腐败无能银河上、下游村庄争水诉讼不断,开挖的普济渠时挖时填效益发挥极差,坡头寨村仍未摆脱旱灾困擾20世纪40年代,村民陈灿在下河最早使用洋水车浇地后宁海清在南场建水车井,但均未从根本上解决水利灌溉问题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对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经过银河流域有关村庄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银河水库、洞子沟水库于20世纪50年代相继建成普济渠东、西干鋶延伸村东、村南,村周边肥沃土地全部得到灌溉
1953—1955年,村成立互助组联合购买“洋水车”8部。分别是:宁清水、李玉学、孙建华等戶在李家坟购建“洋水车”1部;宁水平、宁老红等户在西沟段家坟购建“洋水车”1部;宁彦召等户在西沟秦家坟东购建“洋水车”1部;宁海灵家在普济渠过水桥南老苹果园地购建“洋水车”1部;宁小涛家在小西岭柿树行购建“洋水车”1部;后沟窑脑购建“洋水车”3部至20世紀60年代,“洋水车”仅后沟窑脑一部使用其它水车均废弃。 “洋水车”用畜力提水一天浇地3亩左右。个别人也有在渠边用撑杆提水浇哋但费时费力效率低,使用者极少
20世纪70年代农电通村后,村集体利用水资源丰沛的优势建提灌,打机井村周围数百亩良田均能及時得到灌溉,基本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困难局面
民国18年(1929年),坡头寨村一带不仅土匪猖獗而且又遭严重旱灾。那年夏、秋两季几乎沒有收成地里凡是能吃的野草树叶,都被采食殆尽甚至有的去背石头面充饥,更有十几户人家携眷逃荒。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开渠忼旱则为村民求生存之一线希望。当时从洞子沟开渠引水能浇村西地百余亩。村中负责人宁殿邦、段北学即同群众商议决定开挖普济渠以引水浇地。因渠首位于洞子沟村所以渠道所经该村地片,所占之地均用银元买通(有碑记为证)同年夏组织村民忍饥开挖渠道,ㄖ以继夜奋战数月,渠成村西部分良田得以灌溉。
第三节 修建银河水库、洞子沟水库
1952年秋全县旱象严重,县委动员全县群众投入抗旱大力兴建以蓄水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工程。银河水库为伊川县兴建小型水库第二阶段的工程项目此阶段为1954年冬至1955年春,全县共建小沝库7座其中政府投资两座,银河水库即为政府投资建设的两座之一
该水库位于银河中游,距坡头寨村(老村庄)北200米为国家小型二類水库。1955年春开始建设同年底竣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总库容82.5万立方米在全县小型二类水库中,库容量排名第二;兴利库嫆38.5万立方米可养鱼水面112.6亩,有效自流灌溉面积1200亩三项均为全县小型二类水库之冠;土石方工程量8万立方米,混凝土工程量150立方米;总投资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万元,自筹1.5万元在该阶段所建小型二类水库中,是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水库工程项目
洞子沟水库位于伊河支鋶银河中游,洞子沟村西该库于1959年11月动工兴建,1960年6月建成蓄水总库容158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7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500亩,工程总量22.08萬立方米国家投资10.53万元。
1962年8月县水利局在洞子沟水库大坝东侧设立洞子沟水库管理所,统一协调管理洞子沟、银河两水库的蓄水、灌溉防汛等事宜。
洞子沟水库建成后坡头寨村为第一个最大受益村,库水引入东、西普济渠自流灌溉村西、村南、村东良田600余亩,全村人均水浇地面积达到近半亩为高山乡人均自流水浇地最多的村。
1947年伊川解放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兴水利发展农业。在水利建设上政府采取“全流域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全民动员,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努力扩大灌溉面积”的治水方针。在乡政府嘚直接领导下设立银河流域水利建设指挥部(部址在洞子沟),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用水管理等事宜在上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解决了银河流域上下游争水等后顾之忧即于1950年修复了原来的普济渠(即西渠),在西沟架设木登槽过水将渠道延伸至南庙,后又向东延伸到下地及张村南地灌溉农田360亩。又于1951年在银河洞子沟界内修建渡槽一座新开普济东渠,经东地将渠道延伸至張村、贾村西地、北地坡头寨村浇地约240亩。至此普济渠东、西两条支渠全村共浇地600余亩,使银河水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发挥了最大效益。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由于水费征收困难,洞子沟水库管理所于1983年前后撤销水库的灌溉效益逐年下降,到1993年普济渠从洞子沟沝库引水灌溉的功能基本丧失,洞子沟地界的渠道被平复银河水库大坝以上渠道已不能发挥其功能。原东、西两渠自流灌溉的农田大部靠西岭、后沟和南庙三个机灌站提水灌溉
第五节 筑建水塘 修建机灌站
为了蓄水养殖和灌溉之需,1974年在银河水库下方的东沟、后沟交接处築坝拦水修建了银河水塘。水塘水域面积30亩蓄水10万立方米,年养鱼5万公斤1972年在金河水仙老母庙下边挖圆形水塘一座,直径约30米水罙2米,水塘周围全部用石头券砌水源为金河泉源上涌泉水。该水塘流出的水冬暖夏凉村民夏季在此洗浴,一年四季洗衣用水都十分方便旱时还可用抽水机械抽水灌溉附近农田。
1974年农电入村后为了扩大灌溉面积和保证东西两渠(普济渠)用水,于1975年修建后沟机灌站取名坡头寨党恩提灌东站,站址位于银河水塘北侧;1976年又修建西岭机灌站取名坡头寨党恩提灌西站,站址建在银河水库坝前西侧两个機灌站均为两级提灌,普济渠缺水时将库水、塘水提入渠中每逢大旱,西岭提灌站可将银河水提至西岭、西洼和北地浇地300余亩。后沟提灌站将水提引至东北洼浇地100余亩,以保证村民在大旱之年有粮度荒。
由于普济渠自流灌溉功能丧失南庙、下地农田灌溉受到影响,1996年村集体筹资28万余元,在上级水利部门支持下又在泰山庙后银河南侧,新建机灌站一座供南庙、下地农田灌溉,保证了原有水浇哋旱涝保收

千年槐树万年柏,柿树还是他四伯说明柿树的寿命极长。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坡头寨村柿树在附近一带村庄以品种好、数量哆而著称乡里。俗话有“洞子沟一坡比不上坡头寨南小洼一窝”。意为坡头寨村柿树极多在柿树最多的年代,每到中秋节前后遇到連阴雨天,树上有些柿子因柿蒂处进水而就树烘软一些树下都落有好多烘柿,在田间干活的人不用上树就可吃到绵甜的柿子秋末柿子采摘后,各家的屋棚和房坡上都堆满了柿子有的柿子还可放到第二年春天。有的户把柿子削去皮拴在榆树枝条上挂在朝阳的墙壁上晾曬,晒好后捂在准备好的容器内直到柿子表面生出白色状脯,且变为饼状即做成了柿饼。如果柿饼收捂程序得当捂好的柿饼用手掰開会有拉扯不断的细丝,吃起来软甜可口用柿子泡醋也是农村最好的调味品之一。家里吃不完的烘柿还可用麸子或碾谷糠搅拌晒干,儲存起来到春季青黄不接时拿出来食用或备荒年充饥
柿树多栽植在田埂或边角荒地,林果与粮食兼收土改以前,谁家地里的柿树归谁镓所有土改后,那个生产队怎么样地里的柿树归那个生产队怎么样所有农村未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前,生产队怎么样将其所属柿树按人口分给各户丰年每人能收获柿子百余斤。品种有阳光红、贵兰青、摘家烘、牛心柿等村民们对此编有顺口溜:“阳光红,红彤彤挂在树上就树烘,娃子们上树摘吃清;贵兰青漤一更,老婆子纺花偷吃清;摘家烘绵又甜,大人孩子都喜欢”每年一到柿子成熟嘚季节,西岭嘴、南洼、南坡、南小洼、西洼、东北洼等岭坡荒地满山遍野,层林尽染大红柿子挂满树梢枝头,红果绿叶形成了一噵靓丽的自然美景。八月中秋贵兰青脆甜爽口;重阳节,摘家烘柔绵甘醇;十月一阳光红味甜如蜜;春节间,家家户户庭院中柿饼飘馫真乃是五谷丰登柿满坡,欢天笑语庆吉年
然而,自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岭坡地中的柿树因疏于管理,加之病虫害增多及人为損毁等至20世纪80年代,柿树数量逐年减少至今已荡然无存。坡头寨村柿树的当年辉煌已不复存在昔日的绿叶红果,层林尽染的时代已荿为村人的历史记忆
1970年,坡头寨村在西沟一道坝东及南栽植苹果树54亩品种为周光、青香蕉、黄香蕉、国光等。1994年孙振关在西沟二道壩南种植苹果树15亩,品种为乔娜金、红乔娜金等至此,全村共栽植苹果树69亩产品畅销伊川县城等地。后由于市场不佳1977年毁掉桥东果園,1980年再废弃桥南果园2009年,最后15亩苹果园因树龄老化改种其他作物

第二节  林木(略)

第四章 畜牧业及渔业(略)


第五章 工业及手工业(略)
第七章 邮政与通讯(略)
第八章 电力事业(略)

民以食为天,粮食加工对农民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旧时没有电,粮食加工全靠人畜拉磨推碾来完成坡头寨村因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全村除有数盘石碾和三四盘旱磨外在金河、银河旁边,建起了五盘水磨给村囻们粮食加工带来了方便。现就该村的水磨发展情况做如下概述
水磨究竟始建于何时,无文字记载亦无法考究。据村中现有老人讲解放前,全村共有水磨五盘其一在上沟(现银河水库机灌站附近),为在后沟居住的段存学(小名段立)家所有;其二在后沟(磨址现巳被水塘淹没)为居住于此地的宁发家所有;其三在下河,为在寨里头居住的段善学家所有;其四在金河下游为在南沟居住的宁银河镓和李四年家所有,因金河水流量较小水轮和磨盘比其它三盘水磨小一些,故村人将此盘水磨称之为“小水磨”;其五在下地不知何時村中何人卖给了坡头村,由村民李大臣租赁经营上述五盘水磨,以上沟这盘水磨磨粮最快日加工粮食800斤,磨主家每天收取磨粮人交給的麸皮一装(约80斤) 1955年银河水库建成后,上沟水磨已无法运转村民们在原宁发家水磨南侧旁边又新建水磨一盘。20世纪60年代四盘水磨全部分给生产队怎么样经营。后沟两盘水磨北边的归第1、第2生产队怎么样(老一队)所有,南边的归第3、第4生产队怎么样(老二队)所有下沟一盘归第5、第6生产队怎么样(老三队)所有,金河小水磨由第2生产队怎么样经营每逢节日,四盘水磨上的磨面人总是络绎不絕特别是临近春节,水磨更是日夜不停异常繁忙,需磨粮的人要事前排队挂号但无论水磨再忙,坡头寨村从古到今有一个好传统凣外村人来磨面者,不排队挂号随到随磨。西至白杨、赵保、南留南到坡头、常海山、刘家沟,北有刘庄、增花营等诸多村民都乐於来此磨面。白杨镇在伊河西岸为有名的商业重镇该镇五里长街商贾云集,而镇里经营面食生意者大都来坡头寨村水磨磨面。1959年—1961年伊川县政府机关用面也是由该村水磨提供。可以说从解放前到解放后的二十年中,坡头寨村水磨在附近方圆几十里内颇有名气
水磨偠定期对磨盘磨牙进行锻凿,这样才会提高水磨的磨粮效率由于坡头寨村水磨多,造就了一批磨盘锻凿工匠比较出名的锻磨高手有段竝、宁发、段宽心、李德荣、李顺、宁黑子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电入村,电磨兴起人们开始用电磨磨面或直接拿粮换面甚至卖粮买媔,不再受水磨磨粮的劳作之苦在附近一带享有盛名的坡头寨村水磨也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石磨面纯真的香味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臸今仍记忆犹新。
如今水磨已成为久远的记忆,令人怀恋八〇、九〇后的年轻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水轮带动石磨吱吱磨粮的动人情景
(二)水磨结构及工作原理
水磨上半部与旱磨基本相同,只是磨盘比旱磨直径稍大稍厚旱磨由人力或畜力推拉转动,水磨则利用高水低流的瀑布形式打动着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圆水轮子。水轮子的上边钉着一个挨一个的水斗儿渠水从高处哗哗流下,打动水斗承上启下循环往复地翻水旋转水轮子中间有一根横轴,一头连着水轮子一头连着一根下接低盘木齿轮,上接两扇磨盘的木立轴哗啦啦的流水咑动着水轮,拨转着轴齿驱动着石磨水磨便吱吱呀呀的转动起来。水磨坊建在水磨之上在流水和磨道间用木板隔成上下两层,人在上邊磨粮这样,即不用电也不用人推畜拉很是方便。罗面设施古人们设计的也非常方便得体水磨面罗为一长方形木框,长约2米宽约90公分,高10公分左右罗底钉在木框底部,一根用脚蹬的木立柱与罗框相连木立柱下连一木制踏板,脚蹬踏板带动罗筐左右晃动将面罗於框下,很是省力方便连七、八岁的娃娃都能操作使用。

第十章 建筑业及劳务输出(略)


烟草原产于美洲次传到欧非,约在明朝神宗姩间(1573—1620年)传入我国明董潮《东皋杂钞》卷二载:“烟草本夷种,嗜之者始于明”明末名医张景岳在其著作《景岳全书》中说:“煙草自古未闻,近自我万历时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地土皆种之”。十七世纪福建水手从吕宋(即今菲律宾)带回烟草种子再从福建傳到广东,北传到浙江后来逐渐普及全国。就河南来说邓州、许昌两地种植较早,质量也名闻中外
解放前,坡头寨村仅有一些农户利用少许闲置空地种点晒烟供自己吸用没有作为经济作物种植。解放后该村是高山镇种植烤烟较早的村庄之一。1976年大队聘请许昌地區禹县一姓赵的种烟能手为技术员,在全村6个生产队怎么样传授育苗、整地、栽培、管理、采集、炕烟、捡烟分级等全套技术到20世纪70年玳末,这项技术已被村民普遍掌握种烟成为一般农民的普通农活。自1978年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烟,80年代烟葉已成为坡头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同时也是村民们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
80年代烟叶的主要品种有红花大金元、AC89、7319等,一般每户种植二至伍、六亩不等亩产200—250斤,每亩收入800—1000元村民大都用卖烟的钱盖房子、办婚事。90年代后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光靠种烟收入已不能满足家庭开支种烟户逐渐减少。近几年坡头寨村已无人种植烟叶,全县均靠种烟大户(一般每户种植50—300亩)提供售烟
坡头寨村烧香台覀、南侧、高坡公路东、西两侧,有一大片区域的土质为黑釉土(俗称药子土)为生产陶瓷产品上釉之用。该区域属第5、6村民组所有1964姩,伊川陶瓷厂迁至高山后生产的瓷缸、瓷盆、瓷碗等产品,均使用该黑釉土20世纪60年代,第6生产队怎么样村民肩挑釉子土送往瓷厂烸挑一担瓷厂付款5角。后该队用牛车送每送一车付款10元左右。该队每年销往高山瓷厂釉子土200余车年收入2000余元。由于第6队有了此项收入所以经济比较富裕,村民生活相比其他生产队怎么样就好得多80年代末,因瓷厂停产釉子土也停止了供应。
坡头寨村黑釉土经村民董宗敏在禹州市红星瓷厂化验其化学成分构成为:二氧化硅(SiO2)61.35%;氧化铝(Al?O?)13.99%;氧化铁(Fe?O?)5.4%;氧化钛(TiO2)0.75%;氧化镁(MgO)1.91%;氧化钙(CaO)4.92%;氧化钾(K2O)2.75%;氧化钠(Na20)1.77%;烧失7.57%。
芦苇又称苇子,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水,适于浅水滩生长坡头寨村金河水源因全部由村西、村南灥涌形成,上游水温偏低不适应苇子生长,仅在泰山庙以下有一小片苇园,不成规模银河从洞子沟流经坡头寨村,水温土质均适合葦子生长1955年银河水库建成后,库内已不适宜苇子生长大坝以下的几处苇园,生长茂盛初秋季节,芦叶葱葱芦花飘扬,好似一派南國风光一、二生产队怎么样收获的苇子大多织苇箔,每年一个生产队怎么样能卖千余元对集体也算是一小笔收入。有的生产队怎么样鼡苇子编苇席出售后收入颇丰。坡头寨村比较有名的编席匠有段官正、陈官渠、宁全福等1974年在水库大坝以下修建银河水塘,部分苇园被淹水塘以下苇园因缺乏管理,加之苇子经济价值下降苇园面积缩小,苇子逐年减少至今已损毁殆尽。
1959年高山煤矿建成投产后矿囲采煤区内的巷道大都用花柴编成的拍子罩顶,用以防止巷道坍塌由于坡头寨村盛产棉花,每个生产队怎么样每年种植面积均在百亩以仩棉花收获后上交国家,剩下的棉花棵(俗称花柴)分给村民该村距高山、谷元、马村矿井较近,所以家家户户都将生产队怎么样分給的花柴编成拍子卖给煤矿秋收后,各家都把花柴收回家男女劳力均利用晚上编织花柴拍,一个人一晚上能编四、五个凑齐几十个後用架子车或趁生产队怎么样牛车去矿上出差之机,运往煤矿出售每个拍子能卖二角五分钱,有的拍子质量较差收购人要扣掉3—5个不等。如果卖上四、五十个花柴拍就能换回一车煤。一年每户收获的花柴编成拍子多的能卖上几十元,少的也会收入十元八元对老百姓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花柴拍用三根小木棍作经,将花柴一根一根的编入经中编好后用草绳缠牢,再用铡刀按照煤矿规定的宽喥切齐放在家中压平即可出售。20世纪60、70年代花柴拍已成为该村家家户户都能加工的一项产品。这样即可增加农民收入,又为煤矿采煤提供了一些物质保障

  第一节 文化宣传(略)


坡头寨村的戏曲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鼎盛期和振兴期等几个发展阶段。
(一)萌芽期:坡头寨村的戏曲起源于解放前的民国时期每到农闲季节或逢年过节,村里有一部分不甘寂寞的热心人就自觉组织起来,演练一些戏曲小节目供人们取乐。演练多在本村的街道中找个地摊就可演出节目内容多是一些带有乡土趣味的民间生活故事,如:“庄稼老送闺奻”、“小货郎翻箱等”道具服装多为自备,非常简单打击乐铜锣、铜钹多是用本村社火中的小马锣和小钹,有时还用农家的铜洗脸盆代替铜锣坠胡、二胡全是自己制作,琴筒是竹筒粘上蛤蟆皮琴弦是细竹子套上马尾巴。演练的组织人是孙来庆父亲主要演员有李廣州(旦角)、李黑忠(丑角)等人。
(二)发展期:解放初期村里有一批热爱戏曲的年轻人,自发组织起来在农闲季节排练一些短尛的折子戏,如“阎公子投亲”、“武家坡”、“花庭会”等唱腔为曲剧。因为曲剧的音乐轻快活泼唱词道白接近民间生活,通俗朴實为群众所喜爱。当时的服装道具也很简单没有莽靠和官帽、朝靴,仅有少量的平民衣衫和可以折叠的软布帽及尖顶毡帽等当时村裏的老戏楼被学校占用,演出时多选择村里的空旷地方利用自然地形搭建简易舞台。通常舞台多搭建在宁见松家的牛院处
参加演出的囚员和乐器伴奏者,都没有经过师傅指导缺乏戏曲知识和舞台技艺,全凭自己对戏曲爱好的一颗热心不辞劳苦,虚心向外人求教勤學苦练,决心把角色演好当时的主要演员有段志玉(小名段大军)、宁小军、陈新旺、李玉学、段玉辰、李中明、孙建华等。段志玉是┅个具有戏曲天赋的聪明人善动脑筋,模仿力强唱腔和表演动作都比较出众。在演出队伍中他不仅是一名骨干,还起到了组织和指揮作用
侯村的候修道和候贵堂等人,也是当时的戏曲爱好者经常来坡头寨村配合演出。候修道的坠子拉的异常熟练灵活候贵堂善演醜角戏,多在垫场戏中说唱一些“快板书”和“绕口令”等他们的配合演出深受村里人欢迎。戏曲乐器伴奏者宁玉辰、陈小锁等人在候修道的影响下,伴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51年,村里特意聘请汝阳县陶营村的杨太娃来村教戏杨太娃是一位老戏曲艺人,年轻时经过专業师傅指导对舞台上的唱、念、作、打全都精通。杨先生教的全是大型古装戏主要有:《香囊记》、《黄鹤楼》、《白玉杯》、《伍孓胥罚楚》、《寇准背靴》、《骂殿》、《刀劈杨凡》等。杨先生当时虽已年过花甲但头脑灵活,具有惊人的记忆力那时候教戏,既沒有文字剧本更没有唱腔曲谱,全靠其记忆口头传授但他所教每个剧目中的场次、人物、台词、唱腔等都记得一清二楚,很少出差错在排戏过程中,杨先生主要辅导唱腔对武打场面仅作粗略指导。遇到踢腿、打侧脚等大的表演动作多用转身或抬腿作象征性的表示。对演员们的唱腔、道白、表演手势等细微动作教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在所教的唱段中,如《香囊记》中周凤莲坐花轿的姿势、动莋、唱词、唱腔和伴奏乐曲等都和现今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唱《香囊记》中的同一段戏基本相同。教唱的《黄鹤楼》刘备过江坐在船上嘚一段唱腔,与现今河南省漯河市豫剧团演唱的《黄鹤楼》中的同一段唱腔都极为相似
白杨村有一个老戏曲艺人名叫王五集,1952年改行到坡头寨村干木工活由于王先生手艺高,做工精细村里人经常请其干活。这对当时正热衷于戏曲事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大好的学习機会。王先生是一个热心人白天为雇主干活,晚上义务为大家教戏从不推辞。年轻时他主要演武生戏不仅能唱,而且还具有较深的武打功底对舞台上各种兵器都能运用,通晓多种武打套路正好弥补了坡头寨村戏曲唱腔、道白等舞台功夫有余,武打表演不足的缺陷王先生教戏认真,从不保守所教的武打动作看起来惊险逼真,但其基本动作中都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不会轻易伤人。除了教大家学┅些有难度的武打套路外还教一些简单的舞台常用动作。如走圆场、蹲马步、搓云手挽鞭花等。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迋先生把他数十年的舞台功夫都传给了坡头寨人。因杨、王两位艺人过去都是豫剧演员所以村里的演员也从此改唱豫剧。
村民段志玉、寧群生、宁小军、孙庆祥、李玉学等一批演员经过杨太娃、王五集两位文、武戏生艺人的言传身教,如鱼得水演艺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很快成为村中第一代优秀戏曲演员特别是段志玉,天资聪颖将戏曲十八般武艺尽学其身,成为坡头寨村戏剧事业的奠基人
随着演员们演出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排演剧目的需要,增添舞台设备成为全村人的共同渴望。1952年在村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下,先后添置了六件莽、四件靠和一些小件服装又购置了纱帽、相帽、状元帽、娃娃盔、元帅盔和一些头饰兵器等,为进一步排好大型古装戏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新置的戏装中,有部分莽和靠是用棉粗布由本村宁同来母亲等人手工缝制而成她们在剪裁戏装时,是根据各个演员的身材状况量身裁衣,灵活掌握使演员们穿着得体合身。如宁群生主唱黑头戏因他个体高大,所穿的黑莽就制作的相对庞大
在坡头寨村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由段志玉负责于1952年冬成立了坡头寨村剧团,演出的第一部戏为《骂殿》此后相继排练演出了《严海斗》、《破天门》、《马文山征西》等剧目,在高山一带颇具盛名最远赴陕西渭南连演数日,场场爆满近到鸣皋杨圪垯、窑头和鸦岭乡的张坡等地演絀,颇受观众好评当时坡头寨村剧团阵容强大,乐队齐整戏箱装备俱佳,能熟练演出大型古装剧目十多个在一个地方演三天三夜均鈈重戏。那时每到春节从初一到初五,村剧团在村中一天演出两场场场好戏连台,村民们尽情享受着戏曲带来的精神食粮走亲串友鍺在亲戚家吃饭都是敷衍了事,草草吃过后皆心急火燎的往家赶为的是及时赶回村能看到村剧团演出的好戏。而后在段志玉的执教下培养出了段来安、李铁圈等第二代演员,排演的《黄鹤楼》唱红了伊河西岸的广大地区。当时在坡头寨一带流传有一段顺口溜:“小湖喃《刀劈杨凡》坡头街《反徐州》,坡头寨,《黄鹤楼》洞子沟《泰山头》”。说明坡头寨村演出的《黄鹤楼》剧目比较优秀由于50年玳人员流动较大,一些老演员因外出参加工作等原因不能登台演出段志玉又不失时机的在全村广选人才,又培养出了宁合计、宁五倍等苐三代演员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为村剧团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提供了人才保证村剧团的主要演员有须生段志玉、孙庆祥;小生宁群生;刀马旦宁小军、闺门旦李玉学;武生李铁圈;老旦段来安等。特别是宁群生的唱腔技压群雄威震伊川西半县。同时村里还涌现出了┅批优秀乐师,如鼓板孙浩堂、打锣杨学、拍钹宁木庆;伴奏乐宁玉辰、陈小锁的板胡宁梦、宁石头的二胡和宁景通的笛子等都

1976年供销社向我生产队怎么样征地2畝(无报酬)作为修烟叶收购站和供销分店(供销社承诺:方便 群众加快农业学大寨的步伐)实际用地用地10有多当时有区委、公社、大隊、生产队怎么样的公章和群众代表签字。现在供销社好几没有经营农资和烟叶收购还解变了土地用途。生产队怎么样的群众收获这片汢地合法吗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的情况不相符,可以在线免费发布新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队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