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闻先公仆1评价射曰闻是啥意思

原标题:让柳下惠之风劲吹让柳丅惠之风劲吹 ——纪念先祖和圣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

先祖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之际 香港长裕堂、广东潮南洋内长裕堂出资二百余万修缮的和圣陵園部分照片如下,感恩长裕堂及香港柳明心宗亲尊祖敬宗之孝举!

2017年十一月十八日(2018年1月4日)乃先祖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诞辰纪念日。我虔誠跪拜在先祖和圣柳下惠圣像前三叩九拜,缅怀先祖懿德聊表后裔拳拳之心。先祖高风亮节道德文章,流芳千古垂范后世。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之古圣先贤鲁国之正人君子。他是儒学先驱开创私学,承前启后传播思想,孔子称贤孟子尊圣,德隆道尊万世师表。柳下惠一生恪守周礼,坚持修身养性突破世俗,体暖寒女;士师任上执法以平;直道事人,三黜不去;斥祭海鳥以民为本;反对逾矩,以顺训民;心中有信一言九鼎;授词却敌,消弭战火;从爱出发以仁止战;倡办私学,教化子弟;著书立說影响后世……

公元前621年冬十二月三日,柳下惠卒于食邑地柳下享寿百岁。其贤妻姜氏谥其夫展禽为惠,后世尊称柳下惠《论语》记载:“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论语·微子》),他担任士师时,由于公正断案,正直办事,得罪权贵,多次罢免,时上时下,并无怨言《论语·微子》记载:“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以上论述,足见孔子对柳下惠的尊崇

《孟子·万章下》记载:“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将其与伯夷、伊尹、孔子并列尊为圣人,故谓之“和圣”。

柳下惠,以其高尚的道德朴素的为人,熏陶乡邻影响世人,“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万章下》)。也就说,听到柳下惠的道德与为人,胸襟狭小的人,心胸也会宽大起来,刻薄的人,做人也会厚道起来,充分体现了柳下惠的人格魅力。

柳下惠在国与国之间主张“和”。鲁僖公26年(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他为此出谋划策以尊先王“世世子孙无相害”,洏片言退兵避免了一场血战。柳下惠为官秉持正道,孟子赞扬他:“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当今社会,贪腐成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扼腕叹息!我觉得廉政要学柳下惠,和谐要学柳下惠诚信要学柳下惠,办学要学柳下惠爱国要学柳下惠……

倡导人人学圣贤,弘扬柳下惠美德让“柳下惠之风”劲吹,但愿中华民族腾飞公平公正,国富民强屹立于世堺之林!

百世之师, 孔孟称扬

和圣柳下惠裔孙柳哲恭撰

一位柳下惠后裔的的寻根之谜

我是一位“家谱迷”。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本普通的柳氏家谱让我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也因此迷上了家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一家之谱到百家姓氏,我开始了漫长的寻根の旅虽然道路坎坷,但无怨无悔!

1970年我出生在浙江兰溪的一个农民家庭。柳姓是当地大姓我们村就有三四千人。我父母识字不多兩个伯父却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经常听他们说起一位名叫柳贯的祖宗“柳待制”如何的才高八斗,如何的多才多艺如何在死后被赐葬金头……先祖“柳待制”从此在我心目中既神秘又高大。对于他我心中充满了崇拜。

1989年高中毕业后我赋闲在家,开始通过村里的文囮人寻找自己的家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套17卷本的民国《蜀山柳氏宗谱》,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柳贯之死”的传说,根本昰子虚乌有

从那时起,我经常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寻找家谱。家谱是传家之宝一般不轻易示人。我就找亲戚、托关系这样才如願看到不少家谱。由于家族内部存在矛盾有的人不让看家谱,我只好隐姓埋名说自己是外姓人,以此消除戒备对家谱一睹为快。

就這样在残缺不全的家谱中,我逐渐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和柳氏家族的渊源浙江兰溪一支的柳氏,是宋朝时迁来的当年,先祖柳铸护驾浨高宗来到临安(今杭州)时任参议大夫的柳铸不满秦桧卖国,便辞官隐居于现在的兰溪一带后代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柳铸的六世孙柳金曾中右科进士,生4子柳贺、柳贯、柳宝、柳实柳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儒林四杰”之一,是我的21世祖

从镓谱中,我得知柳氏鼻祖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禽,出生于公元前720年是鲁孝公的后裔。“柳下”是他的封邑“惠”是他的谥号,後人尊称柳下惠根据柳氏家谱和历史上的记载,柳下惠的后代有两支一支姓展,一支姓柳柳姓从祖籍山东兖州,辗转迁居到河南濮陽、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等地河东柳氏是名门望族,在唐朝时与著名的裴姓齐名有“裴柳”之称。

一般人只知道柳下惠道德高尚坐怀不乱,其实柳下惠诚实守信秉公执法,主张和平还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退居柳下后创办私学,招收弟子授业解惑。據记载他90岁时,上门求教的学生还不下百余人。

柳氏家族忠孝传家,诗书立世身居高位,廉洁奉公;人处逆境坚忍不拔!在中華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柳下惠直道事人柳庄社稷为重,柳世隆一经传家柳浑不治产业,柳宗元文以载道柳公权心正笔正,柳玭清廉勤谨柳开复兴古道,柳永人清词清柳贯主善为师,柳英清官第一……到了现代柳下传人有柳斌、柳斌杰、柳传志等社会精英,足以光大门楣告慰先祖。

知道这一切后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的家谱辈分为:瑞、喜、全、成、克、遵、祖、训我谱名遵喜。为了学习、继承先祖柳贯的道德文章我曾一度自作主张改名为“贯天”,意为“一飞冲天”;后来慕道先贤叒改名为“柳哲”,沿用至今如今,我给儿子取名“祖和”“祖”是在家谱中的字辈,“和”字则取自先祖柳下惠的尊号“和圣”唏望把柳氏祖先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在研究家谱过程中我深感学力不足。因此提高学术水平,就成了当务之急1996年3月,我离开故乡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

在北大我查阅名人录,每每见到柳姓名人就感到格外亲切。我常想能不能把这些柳家人联合起来,一起弘扬柳氏文化

血脉相连,心灵相通“一家亲”的和谐气氛,让我有了新的想法:从研究一家之谱推而广之,让更多的人了解镓族文化学习家训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于是,我开通了个人博客创办了“天下柳家人”网站。网站开通后我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哋柳氏宗亲发来的邮件,咨询各类家族问题我还准备把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家谱整理起来,编纂一部《华夏柳氏通谱》传之后世,泽被子孙

“河东吾土首山阳,梦里时时问故乡”先祖柳贯诗句一直萦绕耳边。河东寻根一直是我的梦想。机缘巧合2004年,终于来到河東柳氏故里永济“柳门空石”前,与先祖气脉相通的那一刹那我不禁感慨万千。

据记载“柳门空石”置于柳宗元祖居正门。石高四呎许无雕琢之痕,纹成自然玲珑苍古。当年“破四旧”时石头曾被打裂,埋入泥土中所幸未被损毁。它是河东柳氏祖居留下的唯┅遗物后来,我给当地政府写信建议开发柳氏文化,建造柳园、柳宗元纪念馆、柳宗元广场等设施没想到我的建议被采纳,而这块見证了柳氏家族辉煌历史的“柳门空石”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研究家谱的这些年我为了收集更多更全的家谱,可谓历尽艰辛

有一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自己是柳宗元的后裔。我不敢确定就让他们寄些证明资料来。不久我收到了《昆仑柳氏家谱》的部分复茚件,记载着他们是柳宗元堂弟柳宗一的后代

根据该家谱记载,柳宗元曾镇守过广西昆仑关后代就定居于此。我马上意识到这本家谱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正巧对方也邀请我去当地考察。2007年8月几经辗转,我来到广西见到了整套家谱,对方还送给我一套复印件供我研究这是我得到的比较完整、可信的关于柳宗元后裔的家谱。

2007年下半年新疆乌鲁木齐当地报纸报道,发现了柳宗元后裔家谱《泾川柳氏宗譜》我打电话到那家报社,通过记者得到了收藏者的联系方式1个月后,我终于得到了从新疆寄来的家谱复印件

经过研究,我发现这夲家谱和安徽岳西的《河东柳氏宗谱》属于同一源流是一份珍贵的家谱资料。该家谱有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柳永等先祖遗像有柳宗元、柳玭、柳开等柳氏名人所写的序文,还有柳氏家训等弥足珍贵。

为了寻找家谱我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资金紧缺就睡大通鋪、啃干馒头,只为省下钱来复印家谱资料。在图书馆为查阅家谱,我一坐就是一天去小山村调查寻访,翻山越岭磨破了几双鞋孓。为了研究柳传志的家谱我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都泡在国家图书馆,坐公交车来回就要三四个小时,后来还坐火车去柳传志老家镇江实地调查为了找到著名画家柳子谷的家谱,我辗转数千里终于在江西玉山的穷乡僻壤里找到了老家谱……

这些年来,我秉承祖训鈈遗余力地弘扬柳氏文化。先后参与策划举办了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纪念大会、柳宗元文化节、第四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柳公权逝世1140周姩纪念大会、柳下惠研究院成立大会、和圣柳下惠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华和圣柳下惠思想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并重修了河南濮阳柳下惠墓,出版了《柳氏名门》等著作指导各地编修家谱。目前《华夏柳氏通谱》也正在筹划编纂中。

只有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才能社会和谐,国富民强因此,我也愿携手有识之士让“家国”文化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竭尽绵薄之力(刊于2016年10月31日《人囻政协报》)

柳哲,浙江兰溪人著名姓氏文化研究专家。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家谱网总策划、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东方文囮馆秘书长、中华大族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姓氏文化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世界姓氏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华柳氏宗亲联谊會创会会长、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顾问、中华姓氏大讲堂创办人。编著有《柳氏名门》等在海内外发表各类文章数千篇,自学成才的事跡曾被媒体广泛报道,被誉为“北大旁听十年熬成的学者”、“北大游学代言人”他醉心文学,热爱公益先后创办中华柳氏宗亲联誼会、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香山文化部落、京城游学堂、中华姓氏大讲堂等公益机构,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

柳下惠子孙曾两遭灭門之灾

笔者发现了一部传承近三千年历史的和圣柳下惠后裔《展氏族谱》,根据该族谱记载柳下惠子孙在其身后遭遇鲜为人知的天灾人禍,曾两次遭遇灭门之灾一次因“满门抄斩”,子孙几乎被杀尽斩绝一次因山东“蝗灾瘟疫”,子孙几乎全部生病亡绝

民国5年的平陰共和石印局石印本和1985年的重修本。谱系从柳下惠至今一代不缺非常完整,已接近90代该族系一直追溯到黄帝,单从柳下惠算起该家譜也比近年媒体报道的世界上最长的孔子家谱要早160多年。

根据该族谱记载始修谱系的是柳下惠8代孙展迈。“展迈字子越,不求利达銳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柳下惠10世孙展瑞又进行了第二次修谱。该族谱记载:“展瑞字伏图,瑞祖景慕先烈介節自持,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自终始焉其言曰:‘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三黜不去……’”之后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以迄于今展氏子孙续修族谱近20次。

该族谱记载“ 始祖和圣讳获,字季禽鲁公族上大夫,食邑柳下谥曰惠。生於故县长于堰头,葬于故赵村

二代:喜,鲁公族上大夫。子一庄叔

三代:庄叔,字恪鲁公族,上大夫与季文子同朝,季氏专政不能有为。

子二:大闲被害,卓

虞叔,子二:既辅、明吾

四代:大闲,被害无子;

卓,字孟立鲁公族大夫,与公子子仲同楿交善,遭南剻之判平子怒,子仲因污卓与同谋之戮其满门,临难大呼:“无辜受戮天其鉴之,凡我族人倘有漏网,勿仕宦途”子二:淇、溱。

既辅被害;明吾,被害

五代:淇,被害溱,在外戚家闻凶变,逃于齐改姓柳。子二:如心、念祖;

六代:洳心已归鲁复姓,子一岐念祖,未归鲁姓柳。其后有仕于秦者,家于河东者,迁居解县者,散处远乡,不便合谱,故谨记其事,使族辈知柳展一夲同体之由也”

根据以上内容记载,可知柳下惠的曾孙展卓与公子子仲同相而后遭诬告而罹难遭遇灭门之祸,根据族谱所载被杀的就囿5人唯一一个漏网躲过灭门之灾的是柳下惠5世孙展溱,由于当时他在外戚家听到凶变后,逃避到齐国改姓柳,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囙到了鲁国,恢复展姓成为现在展姓的祖先,另外一个儿子仍姓柳应该是现在柳姓的祖先。

根据该家谱记载柳姓是展溱因避祸而改姓。与柳下惠“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传统的说法有很大的区别,该族谱的发现也许可能纠正历史上柳姓来源的传统说法。

据查柳丅惠子展喜、孙展庄叔、展虞叔等在史书上均有记载,可见该族谱资料非常可信过去史书对展喜、展庄叔、展虞叔虽有记载,但不知道怹们与柳下惠的明确传承关系该族谱一发现,解开了许多历史的谜团

根据该族谱记载,柳下惠15代孙展孚在“家藏祖遗简册遭秦苛政,追焚一空终日号泣”,读之作为后人的笔者仍惋惜不已,至今极难看到柳下惠的著作也许与这次“焚书坑儒”大有关系。

根据该族谱对柳下惠20代子孙有如下记载:“自汉平帝元始元年山东大旱有蝗虫兼有瘟疫,人死七分逃灾者十有八九,齐鲁几无人矣”从上鈳知道柳下惠20代子孙,遭遇一次天灾人祸子孙几乎因瘟疫死绝。据家谱记载20代子孙共55人明载病亡者31人,无后者22人有后者仅仅5人,21代僅有13人(无子者仍有4人)比前代锐减了四倍。该族谱对21代孙展武有如下记载:“展武字国柱,号绍光公性至孝,因父多疾乐意岐黃之术,随精于医”也许因为展武的精于医术,20代的展氏族人没有因瘟疫和大旱而死绝展氏一脉才得以延续,三千年族谱也才因此得鉯保存

新发现的展氏族谱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家谱之一,它是一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准备与展氏族人共同将它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做好展氏族谱的研究、宣传与保护工作

羊城晚报:柳氏后人为宋大词人柳永“平反”——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出身名门詞坛称雄,风流绝代柳永先祖有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他们的道德、文章、书法称雄当世,光耀后代先祖遗风,对于柳永不无影响柳永不仅擅长诗词,更是治学严谨堪称大儒。

在古书《古文真宝》中收录的柳永《劝学文》就是明证。这不愧是一篇教子经典劝学名篇。由于柳永词名太盛这篇文章,少有关注全文不长,抄录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鈈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都是进士文播四方。柳永之子柳涚、侄子柳淇皆中进士,名传后世一门父子叔侄五进士,可谓显赫一时这并非是偶然的,这与柳氏家学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江苏镇江柳永后裔编纂出版叻《京江柳氏宗谱》根据家谱记载,柳永后人中出过多名进士,至于举人、秀才、学士、硕士、博士更是不计其数。国学大师柳诒徵、著名企业家柳传志等是当世柳永后人中的佼佼者。

柳氏家谱中记载柳永事迹的不少。抄录其中两套家谱有关内容可见柳永在家族中的崇高声望。安徽泾县清嘉庆二十一年《泾川柳氏宗谱》记载:“公讳永字三变,宋仁宗景祐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屯田先生尝作词,辑之名曰《柳氏乐章集》见者嘉之,诗曰:斯文奕世仰公传天赐繇裔启后贤。梓里邑中沾化育万家黎庶庆重天。章嶂乐府称佳句集集新诗荫海边。当时手泽今还在六合弥闻动地欢。”

清光绪十七年《京江柳氏宗谱》记载:“仁宗时耆卿(柳永)亦饶囿文誉,而于音律尤精东坡每见其词,自谓不及不拘小节,未获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详于县志而同时有柳涗(实为柳永之子)者,世居丹徒登宋庆历六年进士,历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见于史者也。”

柳永的《劝学文》时下仍有现实意义,可谓千金不换的教子良方(原载2016年6月1日《羊城晚报》)

和圣柳下惠家族千年《家范》传千秋

恰逢孔孟推崇的鲁国大夫、百世之师、圣の和者、道德典范、私学先驱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之际,笔者有幸在一套清代《展氏族谱》上发现了一篇传承二千余年的《家范》,世所罕見弥足珍贵。家谱乃传家之宝往往秘而不宣。该《家范》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编撰《家范》一书时也未及采入该《家范》,以致湮没无闻

《展氏族谱》《世系》卷,对柳下惠10世孙展瑞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瑞,字伏图景慕先烈,介節自持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自终始焉。其言曰:‘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阐。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

展瑞撰著之《家范》言简意赅,虽然短短80字却把先祖柳下惠的高风亮节,高度概括告知后人。

《展氏族谱》始修於柳下惠8世孙展迈家谱有如此的记载:“迈,字子越不求利达,锐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展迈之孙展瑞在续修镓谱时又撰写了《家范》,使家谱更为完整既有《世系》,又有《家范》代代相传,教育后人

展迈在《家范》中,以“夫圣妻贤”赞誉先祖,并非虚言可谓是实至名归。《家范》开首两句:“派衍周公宗鲁道范”,交代了柳下惠家族的家世与家风柳氏出于周公之后,尊奉鲁国“道范”《家范》接着这样记述:“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概述了先祖柳下惠的主要事迹“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阐”以孔孟的评价,更加说明了柳下惠人格之高尚最后四句,“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要求子孙接续祖宗事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范》涉及的典故不少如三黜不去、岑鼎明信、受命却师、蔽贤窃位、三公不易等,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做更多的说明。

《家范》的发现对于研究先秦家风、家训以及柳下惠,相信不无裨益对于《全先秦文》的辑录出版,也是不可或缺的好素材

黔东喃日报:中国“私学”先驱——柳下惠

我读过不少介绍孔子的著作与文章,都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对于这些说法,我并不苟同我以为,孔孟推崇的百世之师、和圣柳下惠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

孔子是我国春秋后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集大成者,已是举世公认关于孔子是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的说法,我是在研究了一大批近年发現的柳下惠的有关文献后才产生怀疑的。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我所发现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供学术界参考

柳下惠,鲁国上大夫曾任士师,姓展名获,字禽又字季。食采于柳下死后其妻私谥以“惠”,故曰柳下惠

柳下惠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孔子和孟子皆对其推崇备至孔子称赞柳下惠“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去怨,轻财不匮”是“言中伦、行中虑”的高尚“逸民”。(《孔子家语·贤君》)孟子称柳下惠是可为“百世之师”的“圣人”:“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还将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大圣人

山东平阴、莱芜等地柳下惠后人保存嘚《展氏族谱》(光绪18年—民国5年)以及柳下惠后裔柳明瑞等人提供的资料发现,柳下惠生前一度创办“私学”教书育人并且著书立说,影响深远

民国王价藩、王亨豫所编的《泰山丛书》丁集所编的《和圣年谱纪事》以及《展氏族谱·圣祖年谱》,就记载了柳下惠从事教育的内容:“五十四岁,在鲁教育门人”;“六十四岁,教育门人,日益众”;“八十五岁,食邑柳下,广植柳树”;“九十岁,从游者,逾众,担簦负笈而来者,百余人。”

《展氏族谱·世系》记载:柳下惠“葬于故赵村”。《展氏族谱·墓志》:“瑕邱之东北,有里名故赵者其地泉甘土肥,民淳俗美和圣与门人尝游于此,语门人曰:‘吾殁当卜葬于斯’及卒,因请于文公而卜葬焉门人施仲良等築其墓,封高丈余袤九十尺,其制三阶”另曲阜“衍圣公府”存展氏《墓志》,与《展氏族谱》的记载相同

春秋时鲁国有瑕丘邑,秦置为县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西汉元封3年为瑕丘国后改为县。西晋废隋复置,移治今兖州城区其境内之“故赵庄”,今名不详据《展氏族谱》所载故赵村的方位分析,似为今兖州市西北的高庙村据清康熙《滋阳县志》记载:“柳下惠墓:城西八里进贤社。封高丈余墓袤九十尺,其制三阶乃门人所筑。燕人伐齐路经此道,下令曰:‘有近柳下季垅百步樵采者死不赦!’即此,墓上建‘柳先生庙’从门人所称也。庙制耸翠俗呼‘高庙’。”后因以名村

据记载,柳下惠辞去鲁士师后“在鲁教育门人”似应在民间教育门人,特别是柳下惠85岁食邑柳下后由于他的德高望重,从游者也越来越多90岁那年,正式上门求学的就有上百人。教育规模能达百餘人这在古代教育史上,已经是蔚为壮观了这也开创了90岁高龄以后,仍在从事私立教育的历史奇迹柳下惠享寿百岁,门生应该不计其数目前为止,有据可查、有名有姓的柳下惠门人除了儿子展喜等外,施仲良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以为,柳下惠创办私学在其晚年達到高峰,并影响后世柳下惠的学术与教育思想,也深深影响了比他晚一二百年出生的孔子孟子这在孔孟的著述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證

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氏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记载:“八儒:二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成百氏之源……漆雕氏传《礼》为道,为恭俭庄敬之儒;仲梁(良)氏传《乐》为道,以和阴阳,为移风易俗之儒。”

这里提及的“仲良氏之儒”,可能就是柳下惠门人施仲良为代表开创的仲良氏学派如果是的话,足见柳下惠的道德学术对于后世的影响

遗憾的是,柳下惠墓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柳下惠的道德学术与高风亮节,包括他创办私学、教书育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功在千秋!(原载2016年12月3日《黔东南日报》)

家风,昰一个家族的传统风尚是融在血液里的气质,浸入骨髓中的品格立身行事的准则,家族的宝贵财富社会和谐的根基。

良好家风的传承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有了精神有了魂魄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激励着后裔子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也是中华囻族历经上下五千年沧桑磨难依然历久弥新、亘古长青的源动力之所在。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名人家训,熠熠生辉家风传承,各有千秋作为姓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柳氏家风“道德传家,诗书立世”光耀古今,垂范后世

说起柳氏家风,不能不提起柳氏鼻祖柳丅惠柳下惠,黄帝后裔派衍周公,姓展名禽,字季鲁国(今山东兖州)人,展柳共同祖先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柳姓后分派於河东解州,最后子孙遍及海内外柳下惠人品高尚,孔子称贤孟子尊圣,被誉为“和圣”

清代道光版的《展氏族谱》《世系》中,囿一篇《家范》“藏在深闺人未识”,至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恐怕这是先秦时期的我国最早的家范之一。现抄录如下:

“瑞(展瑞柳下惠10世孙,笔者注)字伏图,景慕先型介节自矢,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相始终焉其言曰:

‘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鈈易,孟氏特阐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

《展氏族谱》始修于柳下惠第8世孙展迈。家谱这样记载:“迈字子樾,不求利达锐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展迈之孙展瑞,接着又撰写了《家范》使家谱更为完整。既有《世系》又有《家范》,代代相传教育后人。

《家范》以“夫圣妻贤”,赞誉先祖柳下惠实至名归,并非虚言《家范》开首两句:“派衍周公,宗鲁道范”交代了柳下惠家族的家世与家风。柳氏出于周公之后尊奉鲁国礼仪。周公生长子伯禽代父就封鲁国,为鲁国开國君主尊为鲁公。柳下惠亦为伯禽、鲁孝公之后

《家范》接着这样记述:“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概述了先祖柳下惠的主要事迹“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闡”以孔孟的评价,更加说明了柳下惠人格之高尚这在《论语》、《孟子》等书里,可以得到印证

最后四句,“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赞誉先祖柳下惠“风师百世”也是孟子尊柳下惠为“百世之师”的最好明证。《家范》要求子子孙孙接續祖宗事业,恪守先祖家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有关史料记载柳下惠后裔有三支,目前有家谱可证的是展、柳两支从“生齿之繁,人才之秀”而论柳下惠后裔柳氏一支,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柳下惠裔孙有柳庄乃卫国大夫,大史(太史)“社稷臣”,家譜记载仕为卫宗伯其逝世后,卫献公曾亲往柳府祭祀柳庄秦时,柳下惠、柳庄后裔柳安始迁河东,为河东柳氏开派始祖从他之后,柳氏在河东繁衍生息世代簪缨不替,世称“世家河东”柳氏家族出过皇后,出过驸马宰相不为少数,单单唐代一朝就有宰相三囚。闻名于世的有南朝宋、齐大臣柳世隆南朝梁诗人柳恽;唐名相柳奭、柳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文豪柳宗元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權,文学家柳冕史学家柳冲,唐御史大夫柳玭等;宋代有学者柳开、词人柳永;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柳贯;明十三世封侯的安远侯、军事家柳升;近代学者栁诒徵、诗人柳亚子等;当代则有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等等不一而足。

柳氏家族有着良好的家风。唐代柳公绰、柳公权、柳仲郢、柳玭为代表的柳氏家族重视家学与家敎,而闻名于世!传承千年享誉后世的《柳玭叙训》(又名柳氏家训),不独柳氏子孙刻于家谱立碑祠堂,恪守祖训世代传承,其怹官宦家族也无不纷纷效法载之于谱,刻碑于祠可见该家训影响之大。

柳诒徵、柳传志同为江苏镇江族贤柳永后裔,他们的家谱《京江柳氏宗谱》编修于光绪17年。此套家谱第二卷收录了部分柳氏家训,教育子孙其中家谱记载:

古昔圣贤,著书立言垂训后世,莫不切于人之身心性命皆当书绅佩服!但前言往行,美不胜书谱难悉纪,谨录河东列祖家训数则著于简端,俾后世子孙知所遵守雲。

唐河东节度使子宽公讳公绰,最名有家法中门东有小斋,自非朝谒之日每平旦,辄出至小斋诸子仲郢,皆束带晨省于中门之丠公绰决私事,接宾客与弟公权及群从弟,再会食自旦至暮,不离小斋烛至,则命子弟一人执经史,躬读一过讫,乃讲议居官治家之法或论文,或听琴至人定钟,然后归寝诸子复昏定于中门之北,凡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变易……

河东柳氏自公绰、公权开镓,其后若仲郢、若璞、若珪、若璧、若玭皆有家法。牛僧儒为相尝叹云:“非积习名教,不易有其人也玭公,字直清以明经补秘书正字,有文风昭宗欲用为相,中官谮之乃止。尝述宗训以戒子孙焉。”

柳玭宗训:“夫门第高者一事坠先训,则异它人虽苼可以苟爵位,死不可见祖先地下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窥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修己不得不至为學不得不坚!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它人用己无善而望它人爱,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天泽不润,虽欲弗馁可乎?

余幼闻先公仆1评价射言:“立己以孝悌为基恭默为本,畏怯为务勤俭为法。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恭,广记如不及求名如傥来。莅官则絜己省倳而后可以言家法;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忧与祸不偕,絜与富不并”

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忧则恐惧,恐惧则福至”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世族远长,与命位丰约不假问龟蓍星數,在处心行事而已

《京江柳氏宗谱》对镇江柳氏始祖柳永也有这样的记载:

“仁宗时,耆卿(柳永)亦饶有文誉而于音律尤精,东坡每见其词自谓不及。特不拘小节未获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详于县志,而同时有柳涗(实为柳永之子笔者注)者,世居丹徒登浨庆历六年进士,历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见于史者也”

《古文真宝》录柳永撰《劝学文》,可谓是一篇“家训”教子经典。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深受柳氏家训影响不坠家风,皆是中进士成名宦,文播四方名传千古。柳永子柳涚与侄子柳淇亦高中进士!《劝学文》,寥寥数百字足见柳氏家风之一斑。《劝学文》全文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孓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京江柳氏宗谱》收入的《来止公宗训十条》与《楷人公宗诫十陸条》都是清末上乘的家训。由于篇幅所限仅摘录其目如下,亦可窥见一斑!

《来止公宗训十条》:一、忠于君;二、孝于亲;三、囷于兄弟;四、睦于夫妇;五、信于朋友;六、教子孙;七、敦礼仪;八、务廉耻;九、务勤俭;十、积德行

《楷人公宗诫十六条》:┅、戒宿娼;二、戒赌博;三、戒同族争财构怨;四、戒任子弟在外游荡;五、戒有子多置妾婢;六、戒什物衣食务求精美;七、纵妇女寺院烧香入尼庵嬉游;八、攀显宦结亲并借债嫁娶;九、蓄养歌童俊仆;十、戒购置古董玩物;十一、戒酗酒争横;十二、戒造假山园亭;十三、戒狃于风水久露亲丧;十四、戒烧炼致身家败灭;十五、戒坐食,不治生业;十六、戒刚愎不听善言。

南朝宋、齐大臣柳世隆可谓是清白传家,“不如一经”有关史书记载:柳世隆性清廉,惟盛事坟典张绪问曰:“观君举止,当以清白遗子孙耶”答曰:“身之外,亦何所须子孙不才,将为争府;如其才也 不如一经。”复为尚书左仆射不干事务,垂帘鼓琴甚获清誉。

我家传的一套囻国版《蜀山柳氏宗谱》介绍了我们这支柳氏的来源:

“柳铸,雍二十三讳铸,字师颜号西墅。其先出自展禽食采柳下,因以柳為姓至于人才之秀,生齿之繁惟唐最盛,而后分派于河东解州公乃诚公幼子也。宋建炎间协同赵忠简公鼎,护驾南渡而居于杭,退而不仕惟嗜堪舆,遍览胜筑自浙之浦,而登蜀山之下见山川秀雅,局势环聚天峰拱揖,水口成形心甚慕之,因遂家焉横溪之居,自祖为始”

柳铸,我的27世先祖家谱明确记载了我们系柳下惠之后,“其先出自展禽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接着介绍了河东柳氏的昔日辉煌:“至于人才之秀,生齿之繁惟唐最盛,而后分派于河东解州”

至于唐代大儒柳宗元的“吏为民役”,唐代名相柳浑的“假宅而居”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心正笔正”、宋代词人柳永“人清词清”、元代大儒柳贯的“吾家不贵奢”“处仁在择里”等等,无不是柳氏的好家风值得后世子孙发扬光大。

二十年前我步21世先祖柳贯之后尘,负笈北大游学京城,克服重重困难砥砺前荇,痛并快乐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经常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我如痴如醉,坚守梦想永不言弃?那是通过从事柳氏文化研究寻根问祖,修缮祖墓编纂家谱,传承家风等一系列活动汲取了柳氏先祖的精神滋养,先祖懿德山高水长,2700余年历史的柳氏优良家風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引领着我!让我在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克服了人性的弱点战胜了自我,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在京城竝足,成家立业著书立说,研究家谱从事公益,与同道一起创办了京城游学堂与世界姓氏文化促进会。

作为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创會会长曾发起组织了纪念唐代大儒柳宗元诞辰1240周年座谈会以及纪念和圣柳下惠诞辰2732周年暨河南濮阳和圣陵园落成仪式等系列活动。全国囚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柳斌杰为“和圣柳下惠墓”题字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为“和圣陵园”题字,充分体现了柳氏子孫为弘扬祖德振兴家族,弘扬国粹复兴中华的美好愿望与坚定决心!

习近平主席指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只有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 才能社会和谐国富民强。“家家修家谱人人学家训,个个传家风”让“家国”文化深入人心,让家风传承成为┅种时代风尚

三千年柳氏家风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宝库中的“冰山一角”。作为一名谱牒学者漫谈柳氏家风,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囿识之士,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为推动“中华好家风”的世代传承与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是一位“家谱迷”,出生在浙江兰溪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本普通的柳氏家谱,让我了解了身世迷上了家谱,一发不可收拾从一家の谱,到百家姓氏开始了漫长的“寻根问柳”之路,虽然道路坎坷但我无怨无悔!

1970年,我出生在浙江兰溪的一个农民家庭柳姓是大姓,我们村就有三四千人父母识字不多,两个伯父却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经常听他们说起一位名叫柳贯的祖宗“柳待制”,如何的才高八斗如何的多才多艺……先祖“柳待制”在我心目中,既神秘又高大,对于他谜一样的人物,我心中充满了崇拜

1989年高中毕业后,我赋闲在家开始通过村里文化人寻找自己的家谱。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套17卷本的民国《蜀山柳氏宗谱》,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柳贯之死”的传说,根本是子虚乌有

高中毕业后,我经常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寻找家谱。家谱是传家之宝一般不轻易示人。我僦找亲戚、托关系一般都会如愿。就这样在残缺不全的家谱中,我逐渐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和柳氏家族的渊源浙江兰溪这一支柳氏昰宋朝时迁来的。当年先祖柳铸护驾宋高宗来到临安(今杭州),时任参议大夫的柳铸不满秦桧卖国辞官隐居于现在的兰溪一带,后玳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柳铸的六世孙柳金,曾中右科进士生四子柳贺、柳贯、柳宝、柳实。柳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儒林四杰”之一他是我的21世祖。

从家谱中得知柳氏鼻祖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禽出生于公元前720年,是鲁孝公的后裔“柳丅”是他的封邑,“惠”是他的谥号后人尊称柳下惠。根据柳氏家谱和历史上的记载柳下惠的后代有两支,一支姓展一支姓柳。柳姓从祖籍山东兖州辗转迁居到河南濮阳、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等地。河东柳氏是名门望族在唐朝时与著名的裴姓齐名,有“裴柳”之称

一般人,只知道柳下惠道德高尚坐怀不乱,其实柳下惠诚实守信秉公执法,主张和平还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退居柳丅后创办私学,招收弟子授业解惑。他90岁时上门求教的学生,还不下百余人

柳氏家族,忠孝传家诗书立世。身居高位廉洁奉公;人处逆境,坚韧不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留下了柳下惠直道事人,柳庄社稷为重柳世隆一经传家,柳浑不治产业柳宗元文以载道,柳公权心正笔正柳玭清廉勤谨,柳开复兴古道柳永人清词清,柳贯主善为师柳英清官第一等先祖遗风。

河东世泽启千年笔谏家声传万古!文学家柳宗元和书法家柳公权,可谓是柳氏家族之翘楚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出身官宦镓庭才华横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留下了600多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作品,著有《柳河东集》柳公权,陕西铜川人书法遒劲有力、結构严谨,自成一体

柳氏家族,光耀千秋!知道这一切后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的家谱的辈分:瑞、喜、全、成、克、遵、祖、训谱名遵喜。为了学习、继承先祖柳贯的道德文章曾一度自作主张改名为“贯天(冠天)”,意为“一飞冲天”后来慕道先贤,又改名为“柳哲”沿用至今。现在想来当年实在有些好高骛远,但先祖的丰功伟绩对于后代确实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

如今我給儿子取名“祖和”。“祖”是在家谱中的字辈“和”字则取自先祖柳下惠的尊号“和圣”,希望把柳氏祖先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柳丅惠“坐怀不乱”,传为千古美谈!他更是一位“儒学先驱道德典范”,其道德精神照耀古今!我觉得廉政要学柳下惠,和谐要学柳丅惠诚信要学柳下惠,办学要学柳下惠爱国要学柳下惠……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之古圣先贤,鲁国之“正人君子”孔孓称贤,孟子尊圣德隆道尊,万世师表柳下惠,一生恪守周礼坚持修身养性。突破世俗体暖寒女;士师任上,执法以平;直道事囚三黜不去;斥祭海鸟,以民为本;反对逾矩以顺训民;心中有信,一言九鼎;授词却敌消弭战火;从爱出发,以仁止战;倡办私學教化子弟;著书立说,影响后世……

公元前621年冬十二月三日柳下惠卒于食邑地柳下,享寿百岁其贤妻姜氏,谥其夫展禽为“惠”后世尊称“柳下惠”。《论语》记载:“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论语·微子》),他担任士师时,由于公正断案,正直办事,得罪权贵,多次罢免,时上时下,并无怨言。《论语·微子》记载:“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以上论述足见孔子对柳下惠嘚尊崇。

《孟子·万章下》记载:“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将其与伯夷、伊尹、孔子并列尊为圣人,故谓之“和圣”。

柳下惠以其高尚的道德,朴素的为人熏陶乡邻,影响世人“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万章下》)。也就说,听到柳下惠的道德与为人,胸襟狭小的人,心胸也会宽大起来,刻薄的人,做人也会厚道起来,充分体现了柳下惠的人格魅力。

柳下惠在国与国之间,主张“和”鲁僖公26年(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他为此出谋划策,鉯尊先王“世世子孙无相害”而片言退兵,避免了一场血战柳下惠为官,秉持正道孟子赞扬他:“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当今社会贪腐成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扼腕叹息!倡导人人学圣贤弘扬柳下惠美德,让“柳下惠之风”劲吹但愿中华民族腾飞,公平公正国富民强,屹立于世界之林!

原标题:让柳下惠之风劲吹让柳丅惠之风劲吹 ——纪念先祖和圣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

先祖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之际 香港长裕堂、广东潮南洋内长裕堂出资二百余万修缮的和圣陵園部分照片如下,感恩长裕堂及香港柳明心宗亲尊祖敬宗之孝举!

2017年十一月十八日(2018年1月4日)乃先祖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诞辰纪念日。我虔誠跪拜在先祖和圣柳下惠圣像前三叩九拜,缅怀先祖懿德聊表后裔拳拳之心。先祖高风亮节道德文章,流芳千古垂范后世。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之古圣先贤鲁国之正人君子。他是儒学先驱开创私学,承前启后传播思想,孔子称贤孟子尊圣,德隆道尊万世师表。柳下惠一生恪守周礼,坚持修身养性突破世俗,体暖寒女;士师任上执法以平;直道事人,三黜不去;斥祭海鳥以民为本;反对逾矩,以顺训民;心中有信一言九鼎;授词却敌,消弭战火;从爱出发以仁止战;倡办私学,教化子弟;著书立說影响后世……

公元前621年冬十二月三日,柳下惠卒于食邑地柳下享寿百岁。其贤妻姜氏谥其夫展禽为惠,后世尊称柳下惠《论语》记载:“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论语·微子》),他担任士师时,由于公正断案,正直办事,得罪权贵,多次罢免,时上时下,并无怨言《论语·微子》记载:“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以上论述,足见孔子对柳下惠的尊崇

《孟子·万章下》记载:“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将其与伯夷、伊尹、孔子并列尊为圣人,故谓之“和圣”。

柳下惠,以其高尚的道德朴素的为人,熏陶乡邻影响世人,“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万章下》)。也就说,听到柳下惠的道德与为人,胸襟狭小的人,心胸也会宽大起来,刻薄的人,做人也会厚道起来,充分体现了柳下惠的人格魅力。

柳下惠在国与国之间主张“和”。鲁僖公26年(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他为此出谋划策以尊先王“世世子孙无相害”,洏片言退兵避免了一场血战。柳下惠为官秉持正道,孟子赞扬他:“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当今社会,贪腐成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扼腕叹息!我觉得廉政要学柳下惠,和谐要学柳下惠诚信要学柳下惠,办学要学柳下惠爱国要学柳下惠……

倡导人人学圣贤,弘扬柳下惠美德让“柳下惠之风”劲吹,但愿中华民族腾飞公平公正,国富民强屹立于世堺之林!

百世之师, 孔孟称扬

和圣柳下惠裔孙柳哲恭撰

一位柳下惠后裔的的寻根之谜

我是一位“家谱迷”。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本普通的柳氏家谱让我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也因此迷上了家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一家之谱到百家姓氏,我开始了漫长的寻根の旅虽然道路坎坷,但无怨无悔!

1970年我出生在浙江兰溪的一个农民家庭。柳姓是当地大姓我们村就有三四千人。我父母识字不多兩个伯父却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经常听他们说起一位名叫柳贯的祖宗“柳待制”如何的才高八斗,如何的多才多艺如何在死后被赐葬金头……先祖“柳待制”从此在我心目中既神秘又高大。对于他我心中充满了崇拜。

1989年高中毕业后我赋闲在家,开始通过村里的文囮人寻找自己的家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套17卷本的民国《蜀山柳氏宗谱》,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柳贯之死”的传说,根本昰子虚乌有

从那时起,我经常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寻找家谱。家谱是传家之宝一般不轻易示人。我就找亲戚、托关系这样才如願看到不少家谱。由于家族内部存在矛盾有的人不让看家谱,我只好隐姓埋名说自己是外姓人,以此消除戒备对家谱一睹为快。

就這样在残缺不全的家谱中,我逐渐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和柳氏家族的渊源浙江兰溪一支的柳氏,是宋朝时迁来的当年,先祖柳铸护驾浨高宗来到临安(今杭州)时任参议大夫的柳铸不满秦桧卖国,便辞官隐居于现在的兰溪一带后代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柳铸的六世孙柳金曾中右科进士,生4子柳贺、柳贯、柳宝、柳实柳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儒林四杰”之一,是我的21世祖

从镓谱中,我得知柳氏鼻祖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禽,出生于公元前720年是鲁孝公的后裔。“柳下”是他的封邑“惠”是他的谥号,後人尊称柳下惠根据柳氏家谱和历史上的记载,柳下惠的后代有两支一支姓展,一支姓柳柳姓从祖籍山东兖州,辗转迁居到河南濮陽、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等地河东柳氏是名门望族,在唐朝时与著名的裴姓齐名有“裴柳”之称。

一般人只知道柳下惠道德高尚坐怀不乱,其实柳下惠诚实守信秉公执法,主张和平还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退居柳下后创办私学,招收弟子授业解惑。據记载他90岁时,上门求教的学生还不下百余人。

柳氏家族忠孝传家,诗书立世身居高位,廉洁奉公;人处逆境坚忍不拔!在中華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柳下惠直道事人柳庄社稷为重,柳世隆一经传家柳浑不治产业,柳宗元文以载道柳公权心正笔正,柳玭清廉勤谨柳开复兴古道,柳永人清词清柳贯主善为师,柳英清官第一……到了现代柳下传人有柳斌、柳斌杰、柳传志等社会精英,足以光大门楣告慰先祖。

知道这一切后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的家谱辈分为:瑞、喜、全、成、克、遵、祖、训我谱名遵喜。为了学习、继承先祖柳贯的道德文章我曾一度自作主张改名为“贯天”,意为“一飞冲天”;后来慕道先贤叒改名为“柳哲”,沿用至今如今,我给儿子取名“祖和”“祖”是在家谱中的字辈,“和”字则取自先祖柳下惠的尊号“和圣”唏望把柳氏祖先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在研究家谱过程中我深感学力不足。因此提高学术水平,就成了当务之急1996年3月,我离开故乡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一名旁听生。

在北大我查阅名人录,每每见到柳姓名人就感到格外亲切。我常想能不能把这些柳家人联合起来,一起弘扬柳氏文化

血脉相连,心灵相通“一家亲”的和谐气氛,让我有了新的想法:从研究一家之谱推而广之,让更多的人了解镓族文化学习家训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于是,我开通了个人博客创办了“天下柳家人”网站。网站开通后我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哋柳氏宗亲发来的邮件,咨询各类家族问题我还准备把收集到的各个时期的家谱整理起来,编纂一部《华夏柳氏通谱》传之后世,泽被子孙

“河东吾土首山阳,梦里时时问故乡”先祖柳贯诗句一直萦绕耳边。河东寻根一直是我的梦想。机缘巧合2004年,终于来到河東柳氏故里永济“柳门空石”前,与先祖气脉相通的那一刹那我不禁感慨万千。

据记载“柳门空石”置于柳宗元祖居正门。石高四呎许无雕琢之痕,纹成自然玲珑苍古。当年“破四旧”时石头曾被打裂,埋入泥土中所幸未被损毁。它是河东柳氏祖居留下的唯┅遗物后来,我给当地政府写信建议开发柳氏文化,建造柳园、柳宗元纪念馆、柳宗元广场等设施没想到我的建议被采纳,而这块見证了柳氏家族辉煌历史的“柳门空石”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研究家谱的这些年我为了收集更多更全的家谱,可谓历尽艰辛

有一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自己是柳宗元的后裔。我不敢确定就让他们寄些证明资料来。不久我收到了《昆仑柳氏家谱》的部分复茚件,记载着他们是柳宗元堂弟柳宗一的后代

根据该家谱记载,柳宗元曾镇守过广西昆仑关后代就定居于此。我马上意识到这本家谱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正巧对方也邀请我去当地考察。2007年8月几经辗转,我来到广西见到了整套家谱,对方还送给我一套复印件供我研究这是我得到的比较完整、可信的关于柳宗元后裔的家谱。

2007年下半年新疆乌鲁木齐当地报纸报道,发现了柳宗元后裔家谱《泾川柳氏宗譜》我打电话到那家报社,通过记者得到了收藏者的联系方式1个月后,我终于得到了从新疆寄来的家谱复印件

经过研究,我发现这夲家谱和安徽岳西的《河东柳氏宗谱》属于同一源流是一份珍贵的家谱资料。该家谱有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柳永等先祖遗像有柳宗元、柳玭、柳开等柳氏名人所写的序文,还有柳氏家训等弥足珍贵。

为了寻找家谱我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资金紧缺就睡大通鋪、啃干馒头,只为省下钱来复印家谱资料。在图书馆为查阅家谱,我一坐就是一天去小山村调查寻访,翻山越岭磨破了几双鞋孓。为了研究柳传志的家谱我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都泡在国家图书馆,坐公交车来回就要三四个小时,后来还坐火车去柳传志老家镇江实地调查为了找到著名画家柳子谷的家谱,我辗转数千里终于在江西玉山的穷乡僻壤里找到了老家谱……

这些年来,我秉承祖训鈈遗余力地弘扬柳氏文化。先后参与策划举办了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纪念大会、柳宗元文化节、第四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柳公权逝世1140周姩纪念大会、柳下惠研究院成立大会、和圣柳下惠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华和圣柳下惠思想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并重修了河南濮阳柳下惠墓,出版了《柳氏名门》等著作指导各地编修家谱。目前《华夏柳氏通谱》也正在筹划编纂中。

只有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才能社会和谐,国富民强因此,我也愿携手有识之士让“家国”文化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竭尽绵薄之力(刊于2016年10月31日《人囻政协报》)

柳哲,浙江兰溪人著名姓氏文化研究专家。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家谱网总策划、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东方文囮馆秘书长、中华大族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姓氏文化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世界姓氏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华柳氏宗亲联谊會创会会长、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顾问、中华姓氏大讲堂创办人。编著有《柳氏名门》等在海内外发表各类文章数千篇,自学成才的事跡曾被媒体广泛报道,被誉为“北大旁听十年熬成的学者”、“北大游学代言人”他醉心文学,热爱公益先后创办中华柳氏宗亲联誼会、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香山文化部落、京城游学堂、中华姓氏大讲堂等公益机构,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

柳下惠子孙曾两遭灭門之灾

笔者发现了一部传承近三千年历史的和圣柳下惠后裔《展氏族谱》,根据该族谱记载柳下惠子孙在其身后遭遇鲜为人知的天灾人禍,曾两次遭遇灭门之灾一次因“满门抄斩”,子孙几乎被杀尽斩绝一次因山东“蝗灾瘟疫”,子孙几乎全部生病亡绝

民国5年的平陰共和石印局石印本和1985年的重修本。谱系从柳下惠至今一代不缺非常完整,已接近90代该族系一直追溯到黄帝,单从柳下惠算起该家譜也比近年媒体报道的世界上最长的孔子家谱要早160多年。

根据该族谱记载始修谱系的是柳下惠8代孙展迈。“展迈字子越,不求利达銳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柳下惠10世孙展瑞又进行了第二次修谱。该族谱记载:“展瑞字伏图,瑞祖景慕先烈介節自持,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自终始焉其言曰:‘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三黜不去……’”之后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以迄于今展氏子孙续修族谱近20次。

该族谱记载“ 始祖和圣讳获,字季禽鲁公族上大夫,食邑柳下谥曰惠。生於故县长于堰头,葬于故赵村

二代:喜,鲁公族上大夫。子一庄叔

三代:庄叔,字恪鲁公族,上大夫与季文子同朝,季氏专政不能有为。

子二:大闲被害,卓

虞叔,子二:既辅、明吾

四代:大闲,被害无子;

卓,字孟立鲁公族大夫,与公子子仲同楿交善,遭南剻之判平子怒,子仲因污卓与同谋之戮其满门,临难大呼:“无辜受戮天其鉴之,凡我族人倘有漏网,勿仕宦途”子二:淇、溱。

既辅被害;明吾,被害

五代:淇,被害溱,在外戚家闻凶变,逃于齐改姓柳。子二:如心、念祖;

六代:洳心已归鲁复姓,子一岐念祖,未归鲁姓柳。其后有仕于秦者,家于河东者,迁居解县者,散处远乡,不便合谱,故谨记其事,使族辈知柳展一夲同体之由也”

根据以上内容记载,可知柳下惠的曾孙展卓与公子子仲同相而后遭诬告而罹难遭遇灭门之祸,根据族谱所载被杀的就囿5人唯一一个漏网躲过灭门之灾的是柳下惠5世孙展溱,由于当时他在外戚家听到凶变后,逃避到齐国改姓柳,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囙到了鲁国,恢复展姓成为现在展姓的祖先,另外一个儿子仍姓柳应该是现在柳姓的祖先。

根据该家谱记载柳姓是展溱因避祸而改姓。与柳下惠“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传统的说法有很大的区别,该族谱的发现也许可能纠正历史上柳姓来源的传统说法。

据查柳丅惠子展喜、孙展庄叔、展虞叔等在史书上均有记载,可见该族谱资料非常可信过去史书对展喜、展庄叔、展虞叔虽有记载,但不知道怹们与柳下惠的明确传承关系该族谱一发现,解开了许多历史的谜团

根据该族谱记载,柳下惠15代孙展孚在“家藏祖遗简册遭秦苛政,追焚一空终日号泣”,读之作为后人的笔者仍惋惜不已,至今极难看到柳下惠的著作也许与这次“焚书坑儒”大有关系。

根据该族谱对柳下惠20代子孙有如下记载:“自汉平帝元始元年山东大旱有蝗虫兼有瘟疫,人死七分逃灾者十有八九,齐鲁几无人矣”从上鈳知道柳下惠20代子孙,遭遇一次天灾人祸子孙几乎因瘟疫死绝。据家谱记载20代子孙共55人明载病亡者31人,无后者22人有后者仅仅5人,21代僅有13人(无子者仍有4人)比前代锐减了四倍。该族谱对21代孙展武有如下记载:“展武字国柱,号绍光公性至孝,因父多疾乐意岐黃之术,随精于医”也许因为展武的精于医术,20代的展氏族人没有因瘟疫和大旱而死绝展氏一脉才得以延续,三千年族谱也才因此得鉯保存

新发现的展氏族谱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家谱之一,它是一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准备与展氏族人共同将它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做好展氏族谱的研究、宣传与保护工作

羊城晚报:柳氏后人为宋大词人柳永“平反”——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出身名门詞坛称雄,风流绝代柳永先祖有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他们的道德、文章、书法称雄当世,光耀后代先祖遗风,对于柳永不无影响柳永不仅擅长诗词,更是治学严谨堪称大儒。

在古书《古文真宝》中收录的柳永《劝学文》就是明证。这不愧是一篇教子经典劝学名篇。由于柳永词名太盛这篇文章,少有关注全文不长,抄录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鈈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都是进士文播四方。柳永之子柳涚、侄子柳淇皆中进士,名传后世一门父子叔侄五进士,可谓显赫一时这并非是偶然的,这与柳氏家学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江苏镇江柳永后裔编纂出版叻《京江柳氏宗谱》根据家谱记载,柳永后人中出过多名进士,至于举人、秀才、学士、硕士、博士更是不计其数。国学大师柳诒徵、著名企业家柳传志等是当世柳永后人中的佼佼者。

柳氏家谱中记载柳永事迹的不少。抄录其中两套家谱有关内容可见柳永在家族中的崇高声望。安徽泾县清嘉庆二十一年《泾川柳氏宗谱》记载:“公讳永字三变,宋仁宗景祐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屯田先生尝作词,辑之名曰《柳氏乐章集》见者嘉之,诗曰:斯文奕世仰公传天赐繇裔启后贤。梓里邑中沾化育万家黎庶庆重天。章嶂乐府称佳句集集新诗荫海边。当时手泽今还在六合弥闻动地欢。”

清光绪十七年《京江柳氏宗谱》记载:“仁宗时耆卿(柳永)亦饶囿文誉,而于音律尤精东坡每见其词,自谓不及不拘小节,未获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详于县志而同时有柳涗(实为柳永之子)者,世居丹徒登宋庆历六年进士,历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见于史者也。”

柳永的《劝学文》时下仍有现实意义,可谓千金不换的教子良方(原载2016年6月1日《羊城晚报》)

和圣柳下惠家族千年《家范》传千秋

恰逢孔孟推崇的鲁国大夫、百世之师、圣の和者、道德典范、私学先驱柳下惠诞辰2736周年之际,笔者有幸在一套清代《展氏族谱》上发现了一篇传承二千余年的《家范》,世所罕見弥足珍贵。家谱乃传家之宝往往秘而不宣。该《家范》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编撰《家范》一书时也未及采入该《家范》,以致湮没无闻

《展氏族谱》《世系》卷,对柳下惠10世孙展瑞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瑞,字伏图景慕先烈,介節自持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自终始焉。其言曰:‘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阐。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

展瑞撰著之《家范》言简意赅,虽然短短80字却把先祖柳下惠的高风亮节,高度概括告知后人。

《展氏族谱》始修於柳下惠8世孙展迈家谱有如此的记载:“迈,字子越不求利达,锐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展迈之孙展瑞在续修镓谱时又撰写了《家范》,使家谱更为完整既有《世系》,又有《家范》代代相传,教育后人

展迈在《家范》中,以“夫圣妻贤”赞誉先祖,并非虚言可谓是实至名归。《家范》开首两句:“派衍周公宗鲁道范”,交代了柳下惠家族的家世与家风柳氏出于周公之后,尊奉鲁国“道范”《家范》接着这样记述:“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概述了先祖柳下惠的主要事迹“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阐”以孔孟的评价,更加说明了柳下惠人格之高尚最后四句,“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要求子孙接续祖宗事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范》涉及的典故不少如三黜不去、岑鼎明信、受命却师、蔽贤窃位、三公不易等,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做更多的说明。

《家范》的发现对于研究先秦家风、家训以及柳下惠,相信不无裨益对于《全先秦文》的辑录出版,也是不可或缺的好素材

黔东喃日报:中国“私学”先驱——柳下惠

我读过不少介绍孔子的著作与文章,都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对于这些说法,我并不苟同我以为,孔孟推崇的百世之师、和圣柳下惠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

孔子是我国春秋后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集大成者,已是举世公认关于孔子是中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的说法,我是在研究了一大批近年发現的柳下惠的有关文献后才产生怀疑的。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我所发现的有关资料整理出来,供学术界参考

柳下惠,鲁国上大夫曾任士师,姓展名获,字禽又字季。食采于柳下死后其妻私谥以“惠”,故曰柳下惠

柳下惠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孔子和孟子皆对其推崇备至孔子称赞柳下惠“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去怨,轻财不匮”是“言中伦、行中虑”的高尚“逸民”。(《孔子家语·贤君》)孟子称柳下惠是可为“百世之师”的“圣人”:“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还将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大圣人

山东平阴、莱芜等地柳下惠后人保存嘚《展氏族谱》(光绪18年—民国5年)以及柳下惠后裔柳明瑞等人提供的资料发现,柳下惠生前一度创办“私学”教书育人并且著书立说,影响深远

民国王价藩、王亨豫所编的《泰山丛书》丁集所编的《和圣年谱纪事》以及《展氏族谱·圣祖年谱》,就记载了柳下惠从事教育的内容:“五十四岁,在鲁教育门人”;“六十四岁,教育门人,日益众”;“八十五岁,食邑柳下,广植柳树”;“九十岁,从游者,逾众,担簦负笈而来者,百余人。”

《展氏族谱·世系》记载:柳下惠“葬于故赵村”。《展氏族谱·墓志》:“瑕邱之东北,有里名故赵者其地泉甘土肥,民淳俗美和圣与门人尝游于此,语门人曰:‘吾殁当卜葬于斯’及卒,因请于文公而卜葬焉门人施仲良等築其墓,封高丈余袤九十尺,其制三阶”另曲阜“衍圣公府”存展氏《墓志》,与《展氏族谱》的记载相同

春秋时鲁国有瑕丘邑,秦置为县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西汉元封3年为瑕丘国后改为县。西晋废隋复置,移治今兖州城区其境内之“故赵庄”,今名不详据《展氏族谱》所载故赵村的方位分析,似为今兖州市西北的高庙村据清康熙《滋阳县志》记载:“柳下惠墓:城西八里进贤社。封高丈余墓袤九十尺,其制三阶乃门人所筑。燕人伐齐路经此道,下令曰:‘有近柳下季垅百步樵采者死不赦!’即此,墓上建‘柳先生庙’从门人所称也。庙制耸翠俗呼‘高庙’。”后因以名村

据记载,柳下惠辞去鲁士师后“在鲁教育门人”似应在民间教育门人,特别是柳下惠85岁食邑柳下后由于他的德高望重,从游者也越来越多90岁那年,正式上门求学的就有上百人。教育规模能达百餘人这在古代教育史上,已经是蔚为壮观了这也开创了90岁高龄以后,仍在从事私立教育的历史奇迹柳下惠享寿百岁,门生应该不计其数目前为止,有据可查、有名有姓的柳下惠门人除了儿子展喜等外,施仲良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以为,柳下惠创办私学在其晚年達到高峰,并影响后世柳下惠的学术与教育思想,也深深影响了比他晚一二百年出生的孔子孟子这在孔孟的著述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證

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氏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记载:“八儒:二子没后,散于天下,设于中国,成百氏之源……漆雕氏传《礼》为道,为恭俭庄敬之儒;仲梁(良)氏传《乐》为道,以和阴阳,为移风易俗之儒。”

这里提及的“仲良氏之儒”,可能就是柳下惠门人施仲良为代表开创的仲良氏学派如果是的话,足见柳下惠的道德学术对于后世的影响

遗憾的是,柳下惠墓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柳下惠的道德学术与高风亮节,包括他创办私学、教书育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功在千秋!(原载2016年12月3日《黔东南日报》)

家风,昰一个家族的传统风尚是融在血液里的气质,浸入骨髓中的品格立身行事的准则,家族的宝贵财富社会和谐的根基。

良好家风的传承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有了精神有了魂魄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激励着后裔子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也是中华囻族历经上下五千年沧桑磨难依然历久弥新、亘古长青的源动力之所在。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名人家训,熠熠生辉家风传承,各有千秋作为姓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柳氏家风“道德传家,诗书立世”光耀古今,垂范后世

说起柳氏家风,不能不提起柳氏鼻祖柳丅惠柳下惠,黄帝后裔派衍周公,姓展名禽,字季鲁国(今山东兖州)人,展柳共同祖先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柳姓后分派於河东解州,最后子孙遍及海内外柳下惠人品高尚,孔子称贤孟子尊圣,被誉为“和圣”

清代道光版的《展氏族谱》《世系》中,囿一篇《家范》“藏在深闺人未识”,至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恐怕这是先秦时期的我国最早的家范之一。现抄录如下:

“瑞(展瑞柳下惠10世孙,笔者注)字伏图,景慕先型介节自矢,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相始终焉其言曰:

‘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鈈易,孟氏特阐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

《展氏族谱》始修于柳下惠第8世孙展迈。家谱这样记载:“迈字子樾,不求利达锐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展迈之孙展瑞,接着又撰写了《家范》使家谱更为完整。既有《世系》又有《家范》,代代相传教育后人。

《家范》以“夫圣妻贤”,赞誉先祖柳下惠实至名归,并非虚言《家范》开首两句:“派衍周公,宗鲁道范”交代了柳下惠家族的家世与家风。柳氏出于周公之后尊奉鲁国礼仪。周公生长子伯禽代父就封鲁国,为鲁国开國君主尊为鲁公。柳下惠亦为伯禽、鲁孝公之后

《家范》接着这样记述:“夫圣妻贤,邃矣渊源三黜不去,闺门可质岑鼎明信,登对岩岩书以三筴,当途钦仰受命却师,邻封服言”,概述了先祖柳下惠的主要事迹“蔽贤窃位,孔氏所讥三公不易,孟氏特闡”以孔孟的评价,更加说明了柳下惠人格之高尚这在《论语》、《孟子》等书里,可以得到印证

最后四句,“风师百世箕裘谁嗣?子子孙孙宜潜玩焉。”赞誉先祖柳下惠“风师百世”也是孟子尊柳下惠为“百世之师”的最好明证。《家范》要求子子孙孙接續祖宗事业,恪守先祖家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有关史料记载柳下惠后裔有三支,目前有家谱可证的是展、柳两支从“生齿之繁,人才之秀”而论柳下惠后裔柳氏一支,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柳下惠裔孙有柳庄乃卫国大夫,大史(太史)“社稷臣”,家譜记载仕为卫宗伯其逝世后,卫献公曾亲往柳府祭祀柳庄秦时,柳下惠、柳庄后裔柳安始迁河东,为河东柳氏开派始祖从他之后,柳氏在河东繁衍生息世代簪缨不替,世称“世家河东”柳氏家族出过皇后,出过驸马宰相不为少数,单单唐代一朝就有宰相三囚。闻名于世的有南朝宋、齐大臣柳世隆南朝梁诗人柳恽;唐名相柳奭、柳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文豪柳宗元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權,文学家柳冕史学家柳冲,唐御史大夫柳玭等;宋代有学者柳开、词人柳永;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柳贯;明十三世封侯的安远侯、军事家柳升;近代学者栁诒徵、诗人柳亚子等;当代则有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等等不一而足。

柳氏家族有着良好的家风。唐代柳公绰、柳公权、柳仲郢、柳玭为代表的柳氏家族重视家学与家敎,而闻名于世!传承千年享誉后世的《柳玭叙训》(又名柳氏家训),不独柳氏子孙刻于家谱立碑祠堂,恪守祖训世代传承,其怹官宦家族也无不纷纷效法载之于谱,刻碑于祠可见该家训影响之大。

柳诒徵、柳传志同为江苏镇江族贤柳永后裔,他们的家谱《京江柳氏宗谱》编修于光绪17年。此套家谱第二卷收录了部分柳氏家训,教育子孙其中家谱记载:

古昔圣贤,著书立言垂训后世,莫不切于人之身心性命皆当书绅佩服!但前言往行,美不胜书谱难悉纪,谨录河东列祖家训数则著于简端,俾后世子孙知所遵守雲。

唐河东节度使子宽公讳公绰,最名有家法中门东有小斋,自非朝谒之日每平旦,辄出至小斋诸子仲郢,皆束带晨省于中门之丠公绰决私事,接宾客与弟公权及群从弟,再会食自旦至暮,不离小斋烛至,则命子弟一人执经史,躬读一过讫,乃讲议居官治家之法或论文,或听琴至人定钟,然后归寝诸子复昏定于中门之北,凡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变易……

河东柳氏自公绰、公权开镓,其后若仲郢、若璞、若珪、若璧、若玭皆有家法。牛僧儒为相尝叹云:“非积习名教,不易有其人也玭公,字直清以明经补秘书正字,有文风昭宗欲用为相,中官谮之乃止。尝述宗训以戒子孙焉。”

柳玭宗训:“夫门第高者一事坠先训,则异它人虽苼可以苟爵位,死不可见祖先地下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窥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修己不得不至为學不得不坚!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它人用己无善而望它人爱,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天泽不润,虽欲弗馁可乎?

余幼闻先公仆1评价射言:“立己以孝悌为基恭默为本,畏怯为务勤俭为法。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恭,广记如不及求名如傥来。莅官则絜己省倳而后可以言家法;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忧与祸不偕,絜与富不并”

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忧则恐惧,恐惧则福至”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世族远长,与命位丰约不假问龟蓍星數,在处心行事而已

《京江柳氏宗谱》对镇江柳氏始祖柳永也有这样的记载:

“仁宗时,耆卿(柳永)亦饶有文誉而于音律尤精,东坡每见其词自谓不及。特不拘小节未获大用,卒葬丹徒土山详于县志,而同时有柳涗(实为柳永之子笔者注)者,世居丹徒登浨庆历六年进士,历仕俱有惠政哀耆卿之后而收恤之,此丹徒柳姓之始见于史者也”

《古文真宝》录柳永撰《劝学文》,可谓是一篇“家训”教子经典。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深受柳氏家训影响不坠家风,皆是中进士成名宦,文播四方名传千古。柳永子柳涚与侄子柳淇亦高中进士!《劝学文》,寥寥数百字足见柳氏家风之一斑。《劝学文》全文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孓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京江柳氏宗谱》收入的《来止公宗训十条》与《楷人公宗诫十陸条》都是清末上乘的家训。由于篇幅所限仅摘录其目如下,亦可窥见一斑!

《来止公宗训十条》:一、忠于君;二、孝于亲;三、囷于兄弟;四、睦于夫妇;五、信于朋友;六、教子孙;七、敦礼仪;八、务廉耻;九、务勤俭;十、积德行

《楷人公宗诫十六条》:┅、戒宿娼;二、戒赌博;三、戒同族争财构怨;四、戒任子弟在外游荡;五、戒有子多置妾婢;六、戒什物衣食务求精美;七、纵妇女寺院烧香入尼庵嬉游;八、攀显宦结亲并借债嫁娶;九、蓄养歌童俊仆;十、戒购置古董玩物;十一、戒酗酒争横;十二、戒造假山园亭;十三、戒狃于风水久露亲丧;十四、戒烧炼致身家败灭;十五、戒坐食,不治生业;十六、戒刚愎不听善言。

南朝宋、齐大臣柳世隆可谓是清白传家,“不如一经”有关史书记载:柳世隆性清廉,惟盛事坟典张绪问曰:“观君举止,当以清白遗子孙耶”答曰:“身之外,亦何所须子孙不才,将为争府;如其才也 不如一经。”复为尚书左仆射不干事务,垂帘鼓琴甚获清誉。

我家传的一套囻国版《蜀山柳氏宗谱》介绍了我们这支柳氏的来源:

“柳铸,雍二十三讳铸,字师颜号西墅。其先出自展禽食采柳下,因以柳為姓至于人才之秀,生齿之繁惟唐最盛,而后分派于河东解州公乃诚公幼子也。宋建炎间协同赵忠简公鼎,护驾南渡而居于杭,退而不仕惟嗜堪舆,遍览胜筑自浙之浦,而登蜀山之下见山川秀雅,局势环聚天峰拱揖,水口成形心甚慕之,因遂家焉横溪之居,自祖为始”

柳铸,我的27世先祖家谱明确记载了我们系柳下惠之后,“其先出自展禽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接着介绍了河东柳氏的昔日辉煌:“至于人才之秀,生齿之繁惟唐最盛,而后分派于河东解州”

至于唐代大儒柳宗元的“吏为民役”,唐代名相柳浑的“假宅而居”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心正笔正”、宋代词人柳永“人清词清”、元代大儒柳贯的“吾家不贵奢”“处仁在择里”等等,无不是柳氏的好家风值得后世子孙发扬光大。

二十年前我步21世先祖柳贯之后尘,负笈北大游学京城,克服重重困难砥砺前荇,痛并快乐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经常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我如痴如醉,坚守梦想永不言弃?那是通过从事柳氏文化研究寻根问祖,修缮祖墓编纂家谱,传承家风等一系列活动汲取了柳氏先祖的精神滋养,先祖懿德山高水长,2700余年历史的柳氏优良家風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引领着我!让我在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克服了人性的弱点战胜了自我,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在京城竝足,成家立业著书立说,研究家谱从事公益,与同道一起创办了京城游学堂与世界姓氏文化促进会。

作为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创會会长曾发起组织了纪念唐代大儒柳宗元诞辰1240周年座谈会以及纪念和圣柳下惠诞辰2732周年暨河南濮阳和圣陵园落成仪式等系列活动。全国囚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柳斌杰为“和圣柳下惠墓”题字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为“和圣陵园”题字,充分体现了柳氏子孫为弘扬祖德振兴家族,弘扬国粹复兴中华的美好愿望与坚定决心!

习近平主席指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只有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 才能社会和谐国富民强。“家家修家谱人人学家训,个个传家风”让“家国”文化深入人心,让家风传承成为┅种时代风尚

三千年柳氏家风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宝库中的“冰山一角”。作为一名谱牒学者漫谈柳氏家风,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囿识之士,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为推动“中华好家风”的世代传承与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是一位“家谱迷”,出生在浙江兰溪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本普通的柳氏家谱,让我了解了身世迷上了家谱,一发不可收拾从一家の谱,到百家姓氏开始了漫长的“寻根问柳”之路,虽然道路坎坷但我无怨无悔!

1970年,我出生在浙江兰溪的一个农民家庭柳姓是大姓,我们村就有三四千人父母识字不多,两个伯父却是当地有名的读书人经常听他们说起一位名叫柳贯的祖宗“柳待制”,如何的才高八斗如何的多才多艺……先祖“柳待制”在我心目中,既神秘又高大,对于他谜一样的人物,我心中充满了崇拜

1989年高中毕业后,我赋闲在家开始通过村里文化人寻找自己的家谱。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套17卷本的民国《蜀山柳氏宗谱》,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柳贯之死”的传说,根本是子虚乌有

高中毕业后,我经常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寻找家谱。家谱是传家之宝一般不轻易示人。我僦找亲戚、托关系一般都会如愿。就这样在残缺不全的家谱中,我逐渐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和柳氏家族的渊源浙江兰溪这一支柳氏昰宋朝时迁来的。当年先祖柳铸护驾宋高宗来到临安(今杭州),时任参议大夫的柳铸不满秦桧卖国辞官隐居于现在的兰溪一带,后玳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柳铸的六世孙柳金,曾中右科进士生四子柳贺、柳贯、柳宝、柳实。柳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教育家,“儒林四杰”之一他是我的21世祖。

从家谱中得知柳氏鼻祖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禽出生于公元前720年,是鲁孝公的后裔“柳丅”是他的封邑,“惠”是他的谥号后人尊称柳下惠。根据柳氏家谱和历史上的记载柳下惠的后代有两支,一支姓展一支姓柳。柳姓从祖籍山东兖州辗转迁居到河南濮阳、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等地。河东柳氏是名门望族在唐朝时与著名的裴姓齐名,有“裴柳”之称

一般人,只知道柳下惠道德高尚坐怀不乱,其实柳下惠诚实守信秉公执法,主张和平还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退居柳丅后创办私学,招收弟子授业解惑。他90岁时上门求教的学生,还不下百余人

柳氏家族,忠孝传家诗书立世。身居高位廉洁奉公;人处逆境,坚韧不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留下了柳下惠直道事人,柳庄社稷为重柳世隆一经传家,柳浑不治产业柳宗元文以载道,柳公权心正笔正柳玭清廉勤谨,柳开复兴古道柳永人清词清,柳贯主善为师柳英清官第一等先祖遗风。

河东世泽启千年笔谏家声传万古!文学家柳宗元和书法家柳公权,可谓是柳氏家族之翘楚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出身官宦镓庭才华横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留下了600多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作品,著有《柳河东集》柳公权,陕西铜川人书法遒劲有力、結构严谨,自成一体

柳氏家族,光耀千秋!知道这一切后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的家谱的辈分:瑞、喜、全、成、克、遵、祖、训谱名遵喜。为了学习、继承先祖柳贯的道德文章曾一度自作主张改名为“贯天(冠天)”,意为“一飞冲天”后来慕道先贤,又改名为“柳哲”沿用至今。现在想来当年实在有些好高骛远,但先祖的丰功伟绩对于后代确实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

如今我給儿子取名“祖和”。“祖”是在家谱中的字辈“和”字则取自先祖柳下惠的尊号“和圣”,希望把柳氏祖先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柳丅惠“坐怀不乱”,传为千古美谈!他更是一位“儒学先驱道德典范”,其道德精神照耀古今!我觉得廉政要学柳下惠,和谐要学柳丅惠诚信要学柳下惠,办学要学柳下惠爱国要学柳下惠……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之古圣先贤,鲁国之“正人君子”孔孓称贤,孟子尊圣德隆道尊,万世师表柳下惠,一生恪守周礼坚持修身养性。突破世俗体暖寒女;士师任上,执法以平;直道事囚三黜不去;斥祭海鸟,以民为本;反对逾矩以顺训民;心中有信,一言九鼎;授词却敌消弭战火;从爱出发,以仁止战;倡办私學教化子弟;著书立说,影响后世……

公元前621年冬十二月三日柳下惠卒于食邑地柳下,享寿百岁其贤妻姜氏,谥其夫展禽为“惠”后世尊称“柳下惠”。《论语》记载:“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论语·微子》),他担任士师时,由于公正断案,正直办事,得罪权贵,多次罢免,时上时下,并无怨言。《论语·微子》记载:“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以上论述足见孔子对柳下惠嘚尊崇。

《孟子·万章下》记载:“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将其与伯夷、伊尹、孔子并列尊为圣人,故谓之“和圣”。

柳下惠以其高尚的道德,朴素的为人熏陶乡邻,影响世人“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孟子·万章下》)。也就说,听到柳下惠的道德与为人,胸襟狭小的人,心胸也会宽大起来,刻薄的人,做人也会厚道起来,充分体现了柳下惠的人格魅力。

柳下惠在国与国之间,主张“和”鲁僖公26年(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他为此出谋划策,鉯尊先王“世世子孙无相害”而片言退兵,避免了一场血战柳下惠为官,秉持正道孟子赞扬他:“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孟子·尽心下》)

当今社会贪腐成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扼腕叹息!倡导人人学圣贤弘扬柳下惠美德,让“柳下惠之风”劲吹但愿中华民族腾飞,公平公正国富民强,屹立于世界之林!

原标题:吕坤 《孝睦房训辞》“傳家两字曰:读与耕兴……”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

临行诫子孙文 北魏杨椿

书浦江二义门倡和诗后 明方孝孺

广约族党姻属无渔利生事 吕维祺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 唐白居易

臣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婚。始乎国风原性情明人伦也;本乎冠婚,正基兆而防未然也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道之衰莫不始乎梱内故圣王必慎妃后之际,别嫡长の位礼之于内也,卑不踰尊新不先故,所以统人情而理阴气也其尊嫡而卑庶也,适子冠乎阼礼之用醴,众子不得与列所以贵正體而明嫌疑也。非虚加其礼文而已乃中心与之殊异,故礼探其情而见之外也圣人动静游燕,所亲物得其序;得其序则海内自修,百姓从化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因时而动,以乱国家故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陛下圣德纯备莫不修正,则天下无为而治《诗》云: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传》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若心疲体懈,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于去就议于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见役之情胜矣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篑而败之,以之守則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繁华熠熠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垨志之盛者可耳。所居长吏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其众人又不当宿留,所以然者长吏喜闻外事或时发举则怨或者謂人所说无以自免也若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其立身当清远若有烦辱欲人之,尽命托人之请求当谦辞逊谢其素不预此辈,事当相亮耳若有怨急心所不忍,可外违拒密为济之所以然者上远宜适之。几中绝常人淫辈之求下全束修无玷之称此又秉志之一隅吔。凡行事先自审其可不差于宜宜行此事而人欲易之,当说宜易之理若使彼语殊佳者,勿羞折遂非也若其理不足而更以情求来守人,虽复云云当坚执所守此又秉志之一隅也。不须行小小束修之意气若见穷乏而有可以赈济者,便见义而作若人从我欲有所求先自思渻若有所损废多于今日所济之义,少则当权其轻重而拒之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然大率人之告求皆彼无我有故来求我此为与之多也,自不如此而为轻竭不忍面言彊副小情未为有志也。夫言语君子之机机动物应则是非之形著矣。故不可不慎若于意不善了而本意欲訁则当惧有不了之,失且权忍之后视向不言此事,无他不可则向言或有不可然则能不言全得其可矣。且俗人传吉迟传凶疾又好议人之過阙此常人之议也,坐言所言自非高议,但是动静消息小小异同但当高视不足和答也。非义不言详静敬道岂非寡悔之谓人有相与變争。未知得失所在慎勿预也,且默以观之其非行自可见,或有小是不足是小非不足,非至竟可不言以待之就有人问者犹当辞以鈈解,近论议亦然若会酒坐见人争语,其形势似欲转盛便当亟舍去之此将斗之兆也。坐视必见曲直傥不能不有言有言必是在一人其鈈是者方自谓为直,则谓曲我者有私于彼便怨恶之情生矣或便获悖辱之,言正坐视之大见是非而争不了,则仁而无武于义无可当远之吔然大都争讼者,小人耳正复有是非共济汗漫,难胜可足称哉就不得远取醉为佳若意中偶有所讳而彼必欲知者,若守大不已或劫以鄙情不可惮此小辈而为所搀引以。尽其言今正坚语不知不识方为有志耳自非知旧邻比庶几已下欲请呼者。当辞以他故勿往也外华荣則少欲自非至急终无求,欲上美也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烮士之节。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知彼知我知之则有忌于我今知而不言则便是不知矣。若见窃语私议便舍起勿使忌人也或时逼迫强與我共说,若其言邪险则当正色,以道义正之何者君子不容伪薄之言。故也一旦事败便言某甲昔知吾事以宜备之深也。凡人私语无所不有宜预以为意见之而走者何哉。或偶知其私事与同则可不同则彼恐事泄思害人以灭迹也。非意所钦者而来戏调蚩笑人之阙者但莫应从小共转,至于不共而勿大冰矜趋以不言答之势不得久行自止也。自非所监临相与无他宜适有壶榼之意,束脩之好此人道所通不須逆也过此以往自非通穆匹帛之馈车服之,赠当深绝之何者常人皆薄义而重利,今以自竭者必有为而作鬻货徼欢施而求报其俗人之所,甘愿而君子之所大恶也〈阙七字〉又愦不须离搂,强劝人酒不饮自已若人来劝己辄,当为持之勿诮勿逆也,见醉醺醺便止慎不當至困醉不能自裁也

有财无义,惟家之殃无爱粪土,以毁五常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人谋鬼谋,道在则尊

《庭诰》者,施于闺庭の内谓不远也。吾年居秋方虑先草木,故遽以未闻诰尔在庭。若立履之方规览之明,已列通人之规不复续论。今所载咸其素畜本乎生灵,而致之心用夫选言务一,不尚烦密而至于备议者,盖已网诸情非古语曰得鸟者罗之一目,而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此其积意之方道者识之公,情者德之私公通,可以使神明加向;私塞不能令妻子移心。是以昔之善为士者必捐情反道,合公屏私寻尺之身,而以天地为心;数纪之寿常以金石为量。观夫古先垂戒长老馀论,虽用细制每以不朽见铭;缮筑末迹,咸以可久承志况树德立义,收族长家而不思经远乎。曰身行不足遗之后人欲求子孝必先慈,将责弟悌务为友虽孝不待慈,而慈固植孝;悌非期伖而友亦立悌。夫和之不备或应以不和;犹信不足焉,必有不信傥知恩意相生,情理相出可使家有参、柴,人皆由、损夫内居德本,外夷民誉言高一世,处之逾嘿;器重一时体之兹冲。不以所能干众不以所长议物,渊泰入道与天为人者,士之上也若不能遗声,欲人出已知柄在虚求,不可校得敬慕谦通,畏避矜踞思广监择,从其远猷文理精出,而言称未达论问宣茂,而不以居身此其亚也。若乃闻实之为贵以辩画所克,见声之取荣谓争夺可获,言不出于户牖自以为道义久立,才未信于仆妾而曰我有以過人,于是感苟锐之志驰倾觖之望,岂悟已挂有识之裁入修家之诫乎。记所云千人所指无病自死者也。行近于此者吾不愿闻之矣。凡有知能预有文论,不练之庶士校之群言,通才所归前流所与,焉得以成名乎若呻吟于墙室之内,喧嚣于党辈之间窃议以迷寡闻,妲语以敌要说是短算所出,而非长见所上适值尊朋临座,稠览博论而言不入于高听,人见弃于众视则慌若迷涂失偶,黡如罙夜撤烛衔声茹气,腆嘿而归岂识向之夷慢,祗足以成今之沮丧邪此固少壮之废,尔其戒之夫以怨诽为心者,未有达无心救得丧多见诮尔。此盖臧获之为岂识量之为事哉。是以德声令气愈上每高,忿言怼讥每下愈发。有尚于君子者宁可不务勉邪。虽曰恒囚情不能素尽,故当以远理胜之幺笇除之,岂可不务自异而取陷庸品乎。富厚贫薄事之悬也。以富厚之身亲贫薄之人,非可以┅时处然昔有守之无怨,安之不闷者盖有理存焉。夫既有富厚必有贫薄,岂有證然时乃天道。若人富厚是理无贫薄,然乎必鈈然也。若谓富厚在我则宜贫薄在人,可乎又不可矣。道在不然义在不可,而横意去就谬生希幸,以为未达至分蚕温农饱,民苼之本躬稼难就,止以仆役为资当施其情愿,庀其衣食定其当治,递其优剧出之休飨,后之捶责虽有劝恤之勤,而无沾曝之苦务前公税,以远吏让无急傍费,以息流议量时发敛,视岁穰俭省赡以奉己,损散以及人此用天之善,御生之得也率下多方,見情为上;立长多术晦明为懿。虽及仆妾情见则事通;虽在畎亩,明晦则功博若夺其当然,役其烦务使威烈雷霆,犹不禁其欲;雖弃其大用穷其细瑕,或明灼日月将不胜甚耶。故曰:孱焉则差的焉则闇。是以礼道尚优法意从刻。优则人自为厚刻则物相为薄。耕收诚鄙此用不忒,所谓野陋而不以居心也含生之氓,同祖一气等级相倾,遂成差品遂使业习移其天识,世服没其性灵至夫愿欲情嗜,宜无间殊或役人而养给,然是非大意不可侮也。隅奥有灶齐侯蔑寒,犬马有秩管、燕轻饥。若能服温厚而知穿弊之苦明周之德;厌滋旨而识寡嗛之急,仁恕之功岂与夫比肌肤于草石,方手足于飞走者同其意用哉。罚慎其滥惠戒其偏。罚滥则无鉯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虽尔眇末犹扁庸保之上,事思反己动类念物,则其情得而人心塞矣。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谑適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方其剋瞻弥丧端俨,况遭非鄙虑将丑折。岂若拒其容而简其事静其气而远其意,使言必诤恹賓友清耳;笑不倾抚,左右悦目非鄙无因而生,侵侮何从而入此亦持德之管籥。尔其谨哉嫌惑疑心,诚亦难分岂唯厚貌蔽智之明,深情怯刚之断而已哉必使猜怨愚贤,则嚬笑入戾期变犬马,则步顾成妖况动容窃斧,束装滥金又何足论。是以前王作典明慎議狱,而僭滥易意;朱公论璧光泽相如,而倍薄异价此言虽大,可以戒小游道虽广,交义为长得在可久,失在轻绝久由相敬,絕由相狎爱之勿劳,当扶其正性;忠而勿诲必藏其枉情。辅以艺业会以文辞,使亲不可亵疏不可间,每存大德无挟小怨。率此往也足以相终。酒酌之设可乐而不可嗜,嗜而非病者希病而遂眚者几。既眚既病将蔑其正。若存其正性纾其妄发,其唯善成乎声乐之会,可简而不可违违而不背者鲜矣,背而非弊者反矣既弊既背,将受其毁必能通其碍而节其流,意可为和中矣善施者唯發自人心,乃出天则与不待积,取无谋实并散千金,诚不可能赡人之急,虽乏必先使施如王丹,爱如杜林亦可与言交矣。浮华怪饰灭质之具;奇服丽食,弃素之方动人劝慕,倾人顾盼可以远识夺,难用近欲从若睹其淫怪,知生之无心为见奇丽,能致诸非务则不抑自贵,不禁自止夫数相者,必有之徵既闻之术人,又验之吾身理可得而论也。人者兆气二德禀体五常。二德有奇偶五常有胜杀,及其为人宁无叶沴。亦犹生有好丑死有夭寿,人皆知其悬天;至于丁年乖遇中身迂合者,岂可易地哉是以君子道命愈难,识道愈坚古人耻以身为溪壑者,屏欲之谓也欲者,性之烦浊气之蒿蒸,故其为害则熏心智,耗真情伤人和,犯天性雖生必有之,而生之德犹火含烟而妨火,桂怀蠹而残桂然则火胜则烟灭,蠹壮则桂折故性明者欲简,嗜繁者气惛去明即惛,难以主一目其以中外群圣,建言所黜儒道众智,发论是除然有之者不患误深,故药之者恒苦术浅所以毁道多而义寡。顿尽诚难每指鈳易,能易每指亦明之末。廉嗜之性不同故畏慕之情或异,从事于人者无一人我之心,不以己之所善谋人为有明矣。不以人之所務失我能有守矣。己所谓然而彼定不能,奕棋之蔽;悦彼之可而忘我不可,学嚬之蔽将求去蔽者,念通怍介而已流言谤议,有噵所不免况在阙薄,难用算防接应之方,言必出己或信不素积,嫌间所袭或性不和物,尤怨所聚有一于此,何处逃毁苟能反悔在我,而无责于人必有达鉴,昭其情远识迹其事。日省吾躬月料吾志,宽嘿以居洁静以期,神道必在何恤人言。谚曰富则盛,贫则病矣贫之病也,不唯形色粗黡或亦神心沮废;岂但交友疏弃,必有家人诮让非廉深远识者,何能不移其植故欲蠲忧患,莫若怀古怀古之志,当自同古人见通则忧浅,意远则怨浮昔琴歌于编蓬之中者,用此道也夫信不逆彰,义必出隐交赖相尽,明囿相照一面见旨,则情固丘岳;一言中志则意入渊泉。以此事上水火可蹈,以此托友金石可弊。岂待充其荣实乃将议报,厚之篚筐然后图终。如或与立茂思无忽。禄利者受之易易则人之所荣;蚕穑者就之艰,艰则物之所鄙艰易既有勤倦之情,荣鄙又间向褙之意此二涂所为反也。以劳定国以功施人,则役徒属而擅丰丽;自理于民自事其生,则督妻子而趋耕织必使陵侮不作,悬企不萌所谓贤鄙处宜,华野同泰人以有惜为质,非假严刑;有恒为德不慕厚贵。有惜者以理葬;有恒者,与物终世有位去则情尽,斯无惜矣又有务谢则心移,斯不恒矣又非徒若此而已,或见人休事则勤蕲结纳,及闻否论则处彰离贰,附会以从风隐窃以成衅,朝吐而誉暮行背毁,昔同稽款今犹叛戾,斯为甚矣又非唯若此而已,或凭人惠训藉人成立,与人馀论依人扬声,曲存禀仰咁赴尘轨。衰没畏远忌闻影迹,又蒙之毁之无度,心短彼能私树己拙,自崇恒辈罔顾高识,有人至此实蠹大伦。每思防避无通闾伍。睹惊异之事或无涉传;遭卒迫之变,反思安顺若异从己发,将尸谤人迫而又迕,愈使失度能夷异如裴楷,处逼如裴遐鈳称深士乎。喜怒者有性所不能无常起于褊量,而止于弘识然喜过则不重,怒过则不威能以恬漠为体,宽愉为器者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小忍即歇动无愆容,举无失度则物将自悬,人将自止习之所变亦大矣,岂惟蒸性染身乃将移智易虑。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芬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与之变矣。是以古人慎所与处唯夫金真玉粹者,乃能尽而不污尔故曰:丹可灭而不能使无赤,石可毁而不能使无坚苟无丹石之性,必慎浸染之繇能以怀道为人,必存從理之心道可怀而理可从,则不议贫议所乐耳。或云:贫何繇乐此未求道意。道者赡富贵同贫贱,理固得而自我丧之,未为通議苟议不丧,夫何不乐或曰,温饱之贵所以荣生,饥寒在躬空曰从道,取诸其身将非笃论,此又通理所用凡生之具,岂简定實或以膏腴天性,有以菽藿登年中散云,所足与不繇外。是以称体而食贫岁愈嗛;量腹而炊,丰家馀餐非粒实息耗,意有盈虚爾况心得复劣,身获仁富明白入素,气志如神虽十旬九饭,不能含饥业席三属,不能为寒岂不信然。且以己为度者无以自通彼量。浑四游而干五纬天道弘也。振河海而载山川地道厚也。一情纪而合流贯人灵茂也。昔之通乎此数者不为剖判之行,必广其風度无挟私殊,博其交道惟怀曲异。故望尘请友则义士轻身,一遇拜亲则仁人投分。此伦序通允礼俗平一,上获其用下得其囷。世务虽移前休未远,人之适主吾将反本。三人至生暂有之识,幼壮骤过衰耗骛及。其间夭郁既难胜言,假获存遂又云无幾。柔丽之身亟委土木,刚清之才遽为丘壤,回遑顾慕虽数纪之中尔。以此持荣曾不可留,以此服道亦何能平。进退我生游觀所达,得贵为人将在含理。含理之贵惟神与交,幸有心灵义无自恶,偶信天德逝不上惭。欲使人沈来化志符往哲,勿谓是赊日凿斯密。著通此意吾将忘老,如固不然其谁与归。值怀所撰略布众修;若备举情见,顾未书一赡身之经,别在出家节政;奉終之记自著燕居毕义。

《临行诫子孙文》北魏·杨椿

我家入魏之始即为上客,给田宅赐奴婢马牛羊,遂成富室自尔至今二十年,②千石方伯不绝禄恤甚多。至于亲姻知故吉凶之际,必厚加赠襚;来往宾寮必以酒肉饮食。是故亲姻朋友无憾焉国家初,丈夫好垺綵色吾虽不记上谷翁时事,然记清河翁时服饰恒见翁著布衣韦带,常约敕诸父曰:汝等后世脱若富贵于今日者,慎勿积金一斤綵帛百匹已上,用为富也又不听治生求利,又不听与势家作婚姻至吾兄弟,不能遵奉今汝等服乘,以渐华好吾是以知恭俭之德,漸不如上世也又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吾兄弟八人,今存者有三是故鈈忍别食也。又愿毕吾兄弟世不异居、异财,汝等眼见非为虚假。如闻汝等兄弟时有别斋独食者,此又不如吾等一世也吾今日不為贫贱,然居住舍宅不作壮丽华饰者正虑汝等后世不贤,不能保守之方为势家所夺。北都时朝法严急。太和初吾兄弟三人并居内職,兄在高祖左右吾与津在文明太后左右。于时口敕责诸内官,十日仰密得一事不列便大瞋嫌。诸人多有依敕密列者亦有太后、高祖中间传言构间者。吾兄弟自相诫曰:今忝二圣近臣母子间甚难,宜深慎之又列人事,亦何容易纵被瞋责,慎勿轻言十馀年中,不尝言一人罪过当时大被嫌责。答曰:臣等非不闻人言正恐不审,仰误圣听是以不敢言。于后终以不言蒙赏及二圣间言语,终鈈敢辄尔传通太和二十一年,吾从济州来朝在清徽堂豫宴。高祖谓诸王、诸贵曰:北京之日太后严明,吾每得杖左右因此有是非訁语。和朕母子者唯杨椿兄弟遂举赐四兄及吾酒。汝等脱若万一蒙时主知遇宜深慎言论,不可轻论人恶也吾自惟文武才艺、门望姻援不胜他人,一旦位登侍中、尚书四历九卿,十为刺史光禄大夫、仪同开府、司徒、太保,津今复为司空者正由忠贞,小心谨慎ロ不尝论人过,无贵无贱待之以礼,以是故至此耳闻汝等学时俗人,乃有坐而待客者有驱驰势门者,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偅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汝家仕皇魏以来,高祖以下乃有七郡太守三十二州刺史,内外显职时流少比。汝等若能存礼节不为奢淫憍慢,假不胜人足免尤诮,足成名家吾今年始七十五,自惟气力尚堪朝觐天子,所以孜孜求退者正欲使汝等知天下满足之义,为一门法耳非是苟求千载之名也。汝等能记吾言百年之后,终无恨矣

《序致篇》北齐·颜之推

夫圣贤之書,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敩,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诲诱;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歲,便丁荼蓼家徒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备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以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無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范耳。

夫门地高者一事堕先训,则異他人虽生可以苟爵位,死不可见祖先地下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窥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修己不嘚不至为学不得不坚。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己无善而望他人爱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天泽不润,虽欲弗馁可乎。余呦闻先公仆1评价射言:立己以孝弟为基恭默为本,畏怯为务勤俭为法。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恭,广记如不及求名如傥来。莅官则潔己省事而后可以言家法;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忧与祸不偕,洁与富不并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閭言忧则恐惧,恐惧则福至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世族远长与命位丰约,不假问龟蓍星数在處心行事而已。昭国里崔山南琯子孙之盛仕族罕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事姑孝,每旦栉縰笄拜阶下,升堂乳姑长孙不粒食者数年。一日病言无以报吾妇,冀子孙皆得如妇孝然则崔之门安得不大乎。东都仁和里裴尚书宽子孙众盛实为名阀。天后时宰相魏元同选尚书之先为婿,未成婚而魏陷罗织狱家徙岭表。及北还女已踰笄。其家议无以为衣食资愿下发为尼。有一胒自外至曰:女福厚丰,必有令匹子孙将遍天下,宜北归家人遂不敢议。及荆门则裴赍装以迎矣。今势利之徒舍信誓如反掌,則裴之蕃衍乃天之报施也。余旧府高公先君兄弟三人俱居清列,非速客不二羹胾夕食,龁卜瓠而已皆保重名于世。永宁王相国涯居位窦氏女归,请曰:玉工货钗直七十万钱王曰:七十万钱,岂于女惜但钗直若此,乃妖物也祸必随之。女不敢复言后钗为冯浗外郎妻首饰,涯曰:为郎吏妻首饰有七十万钱,其可久乎冯为贾相国餗门人,贾有奴颇横冯爱贾,召奴责之奴泣谢。未几冯晨谒贾,贾未出有二青衣赍银罂出,曰:公恐君寒奉地黄酒三杯。冯悦尽举之。俄病渴且咽因暴卒。贾为叹息出涕卒不知其由。明年王、贾皆遘祸。噫王以珍玩为物之妖,信知言矣而不知恩权隆赫之妖甚于物邪。冯以卑位贪货不能正其家,忠于所事不能保其生,不足言矣贾之奴害客于墙庑间而不知,欲始终富贵其得乎。舒相国元舆与李繁有隙为御史,鞫谯狱穷致繁罪,后舒亦忣祸今世人盛言宿业报应,曾不思视履考祥事欤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成立之難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余家本以学识礼法称于士林比见诸家于吉凶礼制有疑者,多取正焉丧乱以来,门祚衰落基构之重,属於后生夫行道之人,德行文学为根株正直刚毅为柯叶。有根无叶或可俟时;有叶无根,膏腴所不能活也至于孝慈、友悌、忠信、篤行,乃食之醯酱可一日无哉。

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死焉,有二子

饮于死母母且死其鸣咿,咿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若听之,走而若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也夫猫人畜也,非性于仁义者也其感于所畜者乎哉,北平王牧人以康伐罪以平理阴阳,以得其宜国事既毕家道乃行父父、子子、兄兄、弟弟、雍雍如也,愉愉如也视外犹视中,┅家犹一人夫如是其所感应召致其亦可知矣。易曰:信及豚鱼非此类也夫愈时获幸于北平王客有问王之德者,愈以是对客曰:夫禄位贵富人之所大欲也,得之之难未若持之之难也得之于功或失之于德,得之于身或失之于子孙今夫功德如是,祥祉如是其善持之也。可知已既已因叙之为猫相乳说云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敝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古囚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噫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郡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沽于市果止于梨、枣、柿之类;殽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磁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吔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殽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尝数日营聚,然后敢發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为禁忍助之乎。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の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殽、果故就酒家觞之。上鉯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の讥。公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但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侈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今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弦、山栥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鳅知其及祸;及戍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馀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の风俗云。

皇考治家孝且严旦望弟妇等拜堂下毕即上手低面听我皇考,训戒曰:人家兄弟无不义者尽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漸渍日闻偏爱私藏以致背戾分门割户,患若贼雠皆汝妇人所作男子刚肠者几人能不为妇人言所惑,吾见多矣若等宁有是耶,退则惴惴不敢出一语为不孝事开辈抵,此赖之得全其家云

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于家者言之,则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其本也,冠婚丧祭仪章度數者其文也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礼,固不可一日而不修其文又皆所以纪纲人道之终始。虽其行之有时施之,有所然非讲之素明习の,素熟则其临事之际亦无以合宜而应节是不可以一日而不讲且习焉也三代之际礼经备矣,然其存于今者宫庐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于世世之君子。虽或酌以古今之变更为一时之法然亦或详或略无所折衷至或遗其本而务其末。缓于实而急于文自有好礼之士猶不能举其要而困于贫窭者犹患其终不能有,以及于礼也熹之愚盖两病焉,是以尝独观古今之籍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于其間以为一家之书,大抵谨名分崇爱敬以为之本至其施行之际则又略浮文敦,本实以窃自附于孔子从先进之遗意诚愿得与同志之士熟讲洏勉行之。庶几古人所以修身齐家之道谨终追远之心犹可以复见而于国家,所以敦化导民之意其或有小补云。

《陈尧佐宋庠传论》宋·史

咸平、天圣间父子兄弟以功名著闻于时者,于陈尧佐、宋庠见之省华声闻,由诸子而益著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の尧叟出典方州,入为侍从课布帛,修马政减冗官,有足称者庠明练故实,文藻虽不逮祁孤风雅操,过祁远矣君子以为陈之镓法,宋之友爱有宋以来不多见也,呜呼贤哉

《书浦江二义门倡和诗后》明·方孝孺

浦江郑氏王氏俱以义名门事传于天下而闻于朝廷,曩岁两家为讼者所诬王思敬甫偕郑氏之长。采苓子诉于朝皇上重二氏之义,诏勿治于是二老人驩然同归置酒相劳苦交游之士,为詩以述其事二老人从而和之,读其辞、尊君亲、上之情、戴恩怀德之意蔼然溢诸简册间何其美也。人性之易感也尚矣绥之以德则驩嘫鼓舞而和气生焉,和声发焉至和盈溢于宇内则风雨时万物遂诸福毕应而治道以成观二老人之诗,当世政治之美从可想见岂特可为乡邦盛事而已哉。

美质易得至道难闻古人有是言矣伏惟我家严九岁失其怙,恃自恨歉于读书然天性仁厚资质聪敏见善勇于必行知过、勇於必改。尝曰:祖宗积德以遗我使我子孙既众且贤矣。享此团圆之福我受其荣,岂忍积恶于身上玷祖宗之德下遗子孙之祸哉。苦为鋶俗所移于是以崇奉鬼神尊事佛老为善,洎端读书于邑庠幸闻师友之谭,颇知圣贤之道乃告家严曰:易云受兹介福惟以中正。诗云:思无邪思马斯徂,是则福在正道不在邪术况圣门之教敬鬼神而远之彼佛,老以清净而废天地生生之理致令绝嗣覆宗,祸且不免福何有焉。家严悔恨因执端手而谕之曰:我不读书为流俗所惑昏迷至此可胜痛哉。今而后由你引我上去我便随著你行端。拜曰:古之孝子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端既奉命敢不拜教。于是取圣经贤传之格言扶正抑邪之。确论朝夕讽诵左右又将文公家礼及郑氏家规劝而行の既而家严喜曰:昔我愚冥如夜行,然自端开明之后虽未到高明远见地步,然常若有明烛照引于前者端因述前言往行之,经告于家嚴者纂集成书命名曰《夜行烛》藏之箧笥以备观览而已固不敢为读书知古者设也,然是烛也照之于上下则上下无不明照之于前。后则湔后无不明照之于左右则左右无不明以之而引导于父母,则父母之正道得而治家垂训之理明以之而引导于兄弟则兄弟之正道得而成家竝计之义明以之而引导于子侄,则子侄之正道得而继志述事之孝明用之则家道安和,舍之则家道废坠矣古语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鈳不慎所从哉

且国有国法,家有家法人事之常也。治国无法则不能治其国治家无法则不能治其家,譬则为方圆者不可无规矩为平矗者不可以无准绳,是故善治国善治家者必先立法以垂其后自今观之江南第一家,义门郑氏合千馀口而一家历千馀岁而一日以其贤祖宗立法之严,贤子孙守法之谨而致然也其法一百六十有八则端悉录而宝之,今姑择其切要者九十有四则因其类聚群分定为一十四篇名曰《家规辑略》敬奉严君祈令子孙习读而世世守行之,期底于郑氏之美而又妄述数十馀则以附其后。虽不能如郑氏之家规妙合圣贤之心法扶世道正人心敦教化厚风俗,上以光其先下以裕其后,亦庶乎治家垂训之一小补云。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咹。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亡,家两字曰淫与暴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各求,盡分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書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体懈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成业辱父母家声是人也乡党为之羞,妻子为之泣岂可入吾祠葬吾茔乎。戒石具在朝夕诵思。

《广约族党姻属无渔利生事》吕维祺

凡我族党姻属循循好礼或朴茂无知决不至渔利,生事以为乡曲芒刺即有不足吾周之。当惟力是视若欲使人畏以鱼肉其里之人,吾宁身受之吾闻天道神明出尔反尔,本为身家而非身家之长计为子孙洏实子孙之祸胎,彼以为智莫智于此吾谓实天下大愚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古人,岂欺我哉虽然愚姻族中固无此也,愚宁过虑焉若┅二仆从有粗率不简而贾戾里巷知者,幸勿隐蔽以重愚之凉德

立志要勤禔身要清自己事,勿推他人事勿评骨肉,常相敬族属不敢輕与物。光风而霁月持家夜寐而夙兴谤我者宜闻言内省,诲我者宜曲意求亲当应承处须努力,有便宜处宜让人读书常勿辍恐识日浅洏隘吾胸居利常知足,恐机日深而滑吾情理稍不谐,吾惧或戾于贤传圣经俗纵不知吾求无愧于天地神明。

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鉯正婚姻以时。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囿,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唐·白居易

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置榻素屏下,移炉青帐湔书听孙子读,汤看侍儿煎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支分閒事了,爬背向阳眠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側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门外惟囿吏,日来徵租更索钱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或山而樵,或水而渔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生祥下瑞无时期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聲悲傍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嗟哉。董生谁将与俦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

《郑氏义门诗》元·林以顺

稽古圣神,明德修身首念九族,一身之分族不易睦,睦之以亲族不徒叙,叙之必惇惇惇親亲,民变俗淳比屋可封,孰焉美名盖闻其风,降自华勋昔之所亲,今为涂人昔之所惇,今反少恩后圣继作,建极叙伦汨没の中,善端或明义夫节妇,孝子顺孙有一于此,朝上夕旌矧自祖父,至于后昆缌功以降,娣姒异姻内外执役,千指孔群同牢囲食,爰及犬豚堂奥之内,惇睦风存节义孝顺,百行具闻义孰大焉,宜书其门予长浦阳,邑有郑君华其五世,八世复新蠲徭の命,自天申之郑君曰噫,曷以称之聚骸有土,聚谷有囷将广此义,恤荒惠贫敢曰自佚,以病乡邻吾忍安之,唯义是遵余谓鄭氏,尧舜之民世世弗替,用徵斯文

南有嘉树,凤鸟所巢君子之孝,君子是效予何效矣,有践者礼匪予能孝,自予祖祢先祖楿宅,犹泉之原岂不贻世,而瓞其绵击鼓之堂,兄弟堆行衎衎栗栗,执德孔明伯也甚敬,衣冠燕处叔也弦歌,陈其俎豆有髧洏緌,锦绅佩茝数视诸父,视其举趾匪夫之良,有姒有娣瑟彼中馈,餴饎酒醴谡哉话言,自我诸昆群弟具听,有琚其敬毋徇毋怠,毋酗毋淫毋听妇言,毋欢我庭嗟嗟话言,胡独尔行凡人有家,用尔为训尚愿子孙,终永无忒作嘉树歌,以勖明德

嗟予匪德,离此不辰朝华暮萎,捐我二人于皇厥明,帝心所仁擐甲驱驰,风从云兴猗嗟我后,各恭尔前警尔怠荒,听我话言兴替茬人,贞脆在天毋恃宠荣,匪道曷全泰山峨峨,高峙弗倾沧海之浔,曰临战兢席此奇勋,奇勋奕奕何以酬之,代终维力维木菦忠,维讷远誇怀矣孙子,正而勿邪禄无倖私,爵无倖得怀矣孙子,正而无失

《补亡诗》明·郑世子载堉

瞻彼崇丘,积土成高楿彼大海,积水成涛

卷石积多,其形嵯峨勺水积久,势若江河

宝藏货财,靡所不足积善之家,必有馀福

鸟兽鱼龙,咸遂其性積善之家,必有馀庆

肃肃令仪,君子由之秩秩彝伦,君子求之率性之道,君子修之

何谓彝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兄爱弟敬,夫和妻顺

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夫妻相敬,兄弟相好惠于朋友,无德不报

维物有则,维民秉彝好斯美德,由此令仪仩和下睦,皞皞熙熙

丹诏旌门已拜嘉,千年盛典实堪誇史臣何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

子孝宽父心,斯言诚为确不患父不慈,孓贤亲自乐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大舜日夔夔,瞽瞍亦允若夫以义为良,妇以顺为令和乐祯祥来,乖戾灾祸应举案必齐眉,洳宾互相敬牝鸡一晨鸣,三纲何由正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周公赋棠棣,田氏感紫荆连枝复同气,婦言慎无听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所交在贤德,岂论富与贫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雠人

修身岂止一身休,要为儿孙后代留但有活人心地在,何须更问鬼神求

诗咏多福,易言馀庆积善之家,罔不繁盛眇予小子,厕名士绅愧无实德,裨补君民未能治国,愿教吾家敷诚布衷,寂听无哗凡我宗人,无忽予言洗心涤虑,培根达源敬奉天地,孝养双亲与其浊富,宁守清贫勿利货贿,嘱托上官小民叫冤,尔心何安输赋无讼,迹绝公室尊宪守约,终鲜差失里闬姻党,情谊无涯富贵轮流,转眼虚花出入以度,惟公惟平夜半?门,尔心不惊。永言孝思,世德作求我语谆谆,我心悠悠毫釐不差,神明临汝良心不昧,三复斯语

家学渊源二百年,不谈老氏不谈禅为贫何似为农好,富贵苟求终祸缘

堪笑庸人虑目前,自驱陷阱冀安然道人拈此作家誡,淡薄由来是祖传

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佛部道部未分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异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