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号连接的语句怎么改成用顿号连接?

  顿号误用在一些报刊上经常出现,应该要如何去使用运用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顿号用法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并列词语之间未用顿号

  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这是顿号最基本的用法。报刊上有些中并列词语之间使用逗号,这是错误的。如:

  (1)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分析事物,全方位,透视性地进行报道。(雷电)

  例(1)中的“全方位”“透视性”与前面的“多角度”“多侧面”一样,是并列词语,其间不能使用逗号,而应改用顿号。逗号虽然也有表示并列的功能,但其停顿时间较长,所以并列词语之间顿号误用为逗号,会使语句松散,不便于语义的表述和朗读。

  2.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顿号停顿时间太短,不能用在分句之间。分句之间,不论何种关系,只能用逗号或分号。这种错误最为常见。如:

  (2)如何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危机意识、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透明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真正做到处变不惊、处置有序,需要完善有关的制度。

  (3)我们学习茅盾先生,就应该像他那样,坚持为人民写作,深入,反映社会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金炳华)。

  例(2)中的“增强政府的危机意识”和“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透明度”是分句,分句之间停顿时间较长,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例(3)顿号前后并非并列词语,而是分句,因此顿号要改为逗号。

  (4)资源等级结构(一次、二次、三次资源)比例失调,学科、地区分布不均衡、重复率过高等问题。(吕建辉)

  有些地方错用顿号,将不能并列的成分变为并列词语,会造成句子歧义。如例(4),误用顿号后,“学科、地区分布不均衡”与“重复率过高”成了并列词语,造成句子歧义。因此,要把“均衡”后的顿号改为逗号,使句子成为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

  3.连词之前误用顿号

  顿号的作用相当于“和”“跟”“及”“或者”等连词。如果并列词语较长,最后一项可用“和”“跟”“及”“或者”等连词连接,连词前可以加逗号。此时的逗号,不仅表示停顿,而且也是为了行文疏朗有间隔。但连词前不能使用顿号。因为在并列词语中,连词的作用等同于顿号。如果在连词前使用顿号,就等于连用了两个顿号。如:

  (5)在我们现代化建设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承受力趋向极限、以及国际竞争力更趋激烈的双重挑战的形势下,理应发挥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罗洁)

  (6)任何教学大纲、、或者评估方法的不同,都可能培养出创新的思维。(郑通涛)

  例(5)中的“以及”前面的顿号,例(6)中的“或者”前面的顿号应删掉。

  4.多层次的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有的并列词语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形成多层次的并列词语。如果在多层次并列词语之间全用顿号,就使得并列词语之间的层次混乱,不利于理解。如:

  (7)……努力创作出更多讴歌伟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金炳华)

  (8)为了实现上述价值目标,还必须同时相应地逐步减少和消除那些损害人的健康和权益、加剧人的痛苦和对立、妨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不合理、无意义的发展。(王忠武)

  例(7)中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是一个层次的并列词语,相互之间用顿号隔开,它们整体上与“讴歌伟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美好心灵”是更高层次的并列词语,相互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才能层次清楚,便于阅读。

  例(8)中的“不合理、无意义”是一个层次的并列词语,相互之间用顿号隔开,但“损害人的健康和权益”“加剧人的痛苦和对立”“妨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不合理、无意义的发展”是另一层次的并列语词,应用逗号隔开,才利于理解。

  5.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中虽然没有关于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的说明和例句,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指出:“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同时还列出了示例,如“二三米”“一两个小时”“三五天”“七八十种”等[2]。

  (9)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收取了过高的技术转移费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大量不适合发展中国家适用的技术的指责不绝于耳。(吉昱华等)

  例(9)中的顿号应删掉。

  6.约定俗成的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有些简短的并列词语各项之间的联系很紧密,没有停顿,已成为不可分的整体,其内部不用顿号,并已约定俗成。如“马列主义”“中小学生”“字词句”“产学研”“酸甜苦辣”“教育”“勤劳勇敢”等。

  (10)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密切合作,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王彦智)

  例(10)的“产、学、研”中的顿号应删掉。

  7.数字序号后误用顿号

  阿拉伯数字作为序数词,如“1”后用点号而不用顿号;汉字“一”后用顿号,“第一”后面用逗号。这些是约定俗成的用法。

  (11)“3、行政文明建设中的依法行政将直接推动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许金柜)

  例(11)中序号“3、”应改为“3.”。

  8.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顿号的使用

  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用不用顿号,未有明确规定。有些专家认为,书名号和引号已经起到了把并列的各项分开的作用,用顿号显得多余[3]。但也有人认为,书名号和引号属于标号,其作用在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并不兼具点号的作用。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经典著作中并列书名号、引号之间顿号使用情况看,顿号不应省略。

  1、河边走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错!概数不能用顿号!)

  2、我们要帮助老、弱、病、残。

  (错!较小的停顿可以不用顿号!写成老弱病残,工农兵,师生就可以了,不用写成师、生)

  3、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错!并列的谓语之间不用顿号!而且“识字”已经是动宾了,要改逗号!)

  4、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错!并列补语之间,也是用逗号)

  5、这红红的苹果、这青青的黄瓜、这黄黄的萝卜,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错!较长的并列主语,如果长成短语了,也是用逗号)

  6、苹果,黄瓜和萝卜,使年轻人深深陶醉。

  (错!这个跟上面差不多吧,但是短,短到还是词,所以打顿号。)

  7、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充满激情的盛唐石雕,是这里的一大珍宝。

  (对的!并列的定语,无论多长,都是打顿号的)

  8、他潇洒自如、充满激情、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也对!并列的状语,也是无论多长,都要打顿号的)

  9、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啊、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错!加了“啊”“啦”“呀”这些词,单位就变大了,不是词了,要改逗号!”)


看过“顿号使用练习题”的人还看了: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标号和点号的合称。一种文字体系的特殊成分。

《现代汉语词典》: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

《标点符号用法》: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可见,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简称标点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即把线性排列的书面语切分成不同的语言单位。

点号共有7种,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示语言单位性质和作用。

标号共有10种,现列表如下:






二、标点符号的历史演变

标点符号有旧式和新式之分,旧有标点符号萌芽于先秦,在甲骨文中就有了以线性为基础的标点符号。到了汉代,有了专门的标点符号术语“句读”。 “句读”又称“句逗”。这里,“读”和“逗”读音和意义都完全相同,表示停顿。

《说文》:“逗,止也”。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即句号“。”;句中语意未完,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即读号“,”相当于现在的逗号。

刻书有句读是从宋代开始的。“标点”一词也出自宋代。明代才出现人名号和地名号。

然而,相当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那个时代,读书人打开一本新书,阅读的时候就用笔把它一句句点断(大抵都是用一个圆圈),或者用毛笔的笔套,蘸上朱砂印泥,逐句盖上。那时候,形容一个人读不懂文章,常说成:“他点不断(句子)。”

这种主要靠读者自己断句的情况,给读者造成很多困难,这也是中国古书之所以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式标点符号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首先从事这项工作的是广东东莞人王炳耀。1897年他在香港出版了《拼音字谱》,其中列出了十种符号。这十种符号一是从西方输入法的,一是沿袭我国古代的,一是重新创造的。

1916年,胡适在《科学》2卷1期上发表了《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文中拟定标点符号为11种,在此后3年中,对其不断修改,为1919年制定我国第一部国家颁行的新式标点符号奠定了基础。

1919年4月,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等六位学者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了这一《议案》,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

最早用新式标点校勘古典小说的是汪原放。

汪原放,安徽人,亚东图书馆的编辑。1920年2月2日,在北京政府教育部向各校颁布采用《新式标点符号》的教育令后,汪原放就大胆借鉴了英文图书的版式特点,开创性地做了《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的标点、分段与校勘工作。

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2011年12月30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又批准发布了新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称“新规”)。我们这里所讲的,就是对2011年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解读。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书面性,只能在书面语中运用,二是辅助性,帮助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它的作用,大体有三个方面:

如果不正确断句,就会误解文章的意思。例如:

2004年9月7日《北京晚报》第44版“情感专栏”有一篇文章叫《一个苦恼的人》。文章说:“食色性,人生不可或缺。性是爱情的基础,情爱性爱,相辅相成”。

以下讲几个故事,来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有位阔少爷,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的提亲信,信中描述了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阔少爷一看,这个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是一个丑女,便找媒人算账。媒人说:我沒有说谎。信中不是说了:“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吗?是你自己断错句,怎能怪我呢?

1981年,四川省盐亭县某贸易公司从广州某公司购进了一批价值数万元的手表,但1982年春节过后货物才到,手表严重积压。于是盐亭要求退货,广州回电“手表不要退回。”盐亭见电后马上退回了手表。广州方面便向法庭提出了起诉。结果广州败诉。

标点符号不同,语气语调也不同。

①“我——要……跟——你去。”

①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②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③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句号是最重要的点号,使用频率非常高,表达语气平缓。句号在科技文献中使用小圆点,是为了避免与字母“O”和阿拉伯数字“0”相混淆。

句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形式“。”,另一种是在科技文献中使用的小圆点“.”。

在《新规》中,规定了句号以下两种用法: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①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②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 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2.语气舒缓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也用句号。例如:

李同志真是个好人啊。(感叹句)

(二)《新规》未涉及用法

有的句子依靠上下文,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叫省略句,末尾应用句号。如:徐国梁转身向儿子问道:“她叫什么名字?” “冯有梅。”

2.用在表陈述的无主句末尾。例如:

“下课了”只有谓语而无主语,是无主句。该句不依靠上下文也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用在独词句末尾。例如:

只有一个词或一个偏正词组组成的句子叫独词句,它常出现在剧本的说明或记叙文的开头部分,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或时间。

1.圆点句号“.”与圆圈句号“。”有何不同?

圆点句号与圆圈句号都能用来表示陈述句末尾停顿,圆圈句号是句号基本形式,圆点句号是句号补充形式,主要用在科技文献及外语文献中。当科技文献涉及大量公式,中文句号“。”易同字母O及数字0相混时,便采用西文句号“.”。例如:

①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

②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2.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时,句末用什么符号?

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和西文小圆点儿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

3.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的时间、地点、署名等后面用不用句号?

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的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后面现在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果要用,则只能用句号。

4.“但是、可是”、“然而”前可否用句号?

在使用表转折复句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只管……但是……”时,“但是”前不能用句号。

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我很想出国旅游,但没有钱。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但”前只能用逗号,如果用句号,就使“没有钱”失掉了谓语,造成病句。

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 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5.“所以”前可否用句号?

“所以”前可以用句号。例如:

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所以一切老干部应该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新干部,关心新干部。(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1.与会同志还讨论了学术交流中涉及的保密问题,大家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倾向是不加区分地强调保密,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有人甚至借口“保密”对内实行技术封锁,阻碍了技术交流,这种情况必须彻底改变。(第一、第四、第六这三个逗号要改为句号。)

2.在资本家剥削压迫下,李师傅打了五年铁,没吃过一顿饱饭,一年冬天,屋外下着大雪,他和几个师兄想在火炉旁烤烤火,突然被资本家发现了,资本家舀了瓢冷水,恶狠狠地泼在他们头上,李师傅几乎被折磨死。(第五、第十和最后一个逗号要改为句号)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句号的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句子而不用句号断句。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例如:

已经25岁了,我终于成为专业歌剧演员,遗憾的是,没唱几年歌剧,领导却让我改唱评剧,由于唱法路子不对而毁了嗓子,终于被迫离开我喜爱的舞台。(这一段文字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演员”和“评剧”后的标点应改为句号。)

(二)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常见的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例如:

1.电视短剧《荷花》通过一个卖扇子的小女孩同小偷勇敢斗争的故事。表现了小女孩的纯洁、善良、勇敢的性格。反映了小女孩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中间的两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2.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实在缺得多。另一个是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复句,句中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时,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和西文小圆点的句号“.”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如:

2.“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问号表疑问语气,一般用在疑问句末尾。

在《新颁》中,规定了问号有以下两种用法:

1.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句。例如:

你见过金丝猴吗?他叫什么名字?

2.反问句的末尾,也用句号。例如:

注:其实,反问句是疑问句的一种。该规定违反了种属关系概念不能并列的原则。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用于表疑问语气独词句。例如:

2.用于表示对句子中的某一词语有疑问。例如:

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括号中的问号表示鲁迅对“文坛”的不满。

3.用作疑问代号的问号。

有时,问号占用文字位置,用作疑问的代号。这时,他失去标点性质,代替词语表示特点意思。例如:

曹邺(816-?)桂州人。

8×7=?问倒国务大臣。

4.表存疑或不确定,不表语气和停顿。

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

1.问号和叹号可否并用?

问号和叹号是两种不同点号。问号表疑问,叹号表感叹,各有其作用,从原则上说不宜并用。但语言中有时疑问和感叹语气交叉,因此书面上自然就会产生问号和叹号并用的现象。这两种语气交叉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例如:

“什么?”男人强烈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南方周末》2000年3月17日18版)

(2)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例如:

周朴园: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曹禺《雷雨》此句与新规“?!”不符

不属这两种情况,问号和叹号就不宜并用。

2.选择问句如何使用问号?

在选择问句中使用问号有两种处理法:

(1)前一分句后用逗号,最后一分句后用问号。

是报考清华呢,还是报北大呢?我犹豫不决。

(2)在每个分句末尾用问号

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由名词组成的各选择分句间也可用问号。例如:

她梦见了什么?门诊室?听诊器?手术刀?体温计?(陆文夫《人到中年》)

(3)在句末只用一个问号

3.特指问怎样使用标点符号?

在特指问句中,每句问语后都加问号。例如:

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4.问句做主语或宾语时,是否使用问号?

当一个问句做某一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并不要求回答,只是在陈述某种情况,整个句子不是问句,所以不用问号。例如:

我想知道明天是不是会下雨?(问号改为句号)

怎样才能夺取抗洪胜利是我们必须充分研究的问题。

5.是否可以把两个或三个问号放在一起使用?

把两个或三个问号放在一起使用(“?”“??”“???”),通常称为“复标点”。对于此种用法,新规上表示是可以的。

6.具有疑问的倒装问句怎样使用标点符号?

倒装句虽是倒装,但应将其视为一个完整句子,也就是说问号只能放在句末,倒装的成分一般用逗号隔开(这一点与感叹句同)。

再如:到底去不去啊,我的小祖宗?

7.局部引用保留问号吗?

局部引用应保留问号。例如: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1.陈述句后错用问号。

有疑问才用问号。有的句子虽用了疑问词语或者是疑问形式,但整个句子是陈述句,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时应用句号或逗号。例如:

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

对于个人独资企业该到哪里申请登记、登记中该注意什么问题?林科长也一一作了回答。

2.在使用倒装句时,问号位置错误。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问号的误用主要是把非疑问句误作疑问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谁”“哪”“什么”“怎么”“怎样”等疑问词和带有“是……还是”疑问结构的句子里。例如:

1.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第1个问号应改为逗号,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2.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前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3.他独自走着,低着头,分不清天上下的是雨,是雪,还是雪珠儿?(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两个选择项之间用逗号,最后一个选择项后用问号。例:

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

如果两个选择项比较短,中间可以不用逗号。如:

倒装句,问好应该放在全句的末尾。如:

2.选择问如果要强调两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加问号。如: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失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3.有时句子中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句式或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

请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


叹号是句末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完了以后的停顿。凡表示赞颂、欢喜、愤怒、惊讶、叹息、请求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感叹句,末尾都用叹号。

在《新颁》中,规定了叹号以下两种用法:

1.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用于象声词后。例如:

“砰!砰!”远处响起了枪声。

2.强烈感情的陈述句句末可用感叹号。例如:

3.标语口号末尾,一般用叹号。例如:

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

4.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叹号要放在句末。例如:

欢呼吧,为迎接这伟大的胜利!

5.称呼语、应答词、象声词等,如果带有强烈的感情,也用感叹号。

6.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以用叹号。例如:

7.对句子中某一点表示感叹,就在某词的后面用一个感叹号(在感叹号外加括号)。如:

“……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一大袋地瓜。”庚生对大伯说。

(大伯是个盲人,当时正面临断粮困境。庚生叫盲大伯“看”,有表功的意思,但是很不恰当。)

把两个或三个叹号放在一起使用,通常称为“复标点”。对于此种用法,现在没有统一规定,褒贬不一。对此笔者认为可采取宽容态度。既然国家标准中没有明令禁止,也就意味着可用。,但不宜滥用,但是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挨在一起。例如: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要揭露!要控诉!!要以死作最后的抗争!!!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鲁迅《父亲的病》)

也人认为,不要叠用两三个感叹号。

叹号一般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面用叹号。例如: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也有两个叹词后面都用感叹号的,这要看具体的语境而定。有时,为表示急促情感,也可在每个叹词后用叹号。如:

“救命啊!救命啊!”凄惨的呼喊声,飘荡在黑夜的空气里。

3.两感叹句连用如何使用感叹号

两感叹句连用,后一句加叹号。例,啊,啊!春天来了。

4.局部引用时尚是否使用感叹号

局部引用也可使用感叹号。例如:

墙上贴着“严禁吸烟!”的标语。

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例如:

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

有时,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错误地用叹号。例如;

让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在并非句末的地方用叹号。如:

太精彩了!(,)这场比赛!

在貌似感叹而目的并不在于表达情感的陈述句末尾用叹号。如:

比赛失败后,他伤心极了!(。)

感叹句、祈使句谓语前置时,感叹号要放在句子的末尾,因为感叹号是个句末点号。例如:

多媒体可爱呀!这些孩子。

(应把句中叹号改为逗号,把井改为叹号。)

叹号在引语末时,不论是完整引用,还是局部引用,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要保留引语原来的语气,把叹号放在引号内。下面例句中,叹号的位置就不妥:

他喊着口令:“立正——”!

(叹号应放在引号内。)

有时,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例如:

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哪!

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句号、问号、感叹号这三种点号在句末只能用一种。如果做宾语的是一个句子,就产生了句末点号是以全句为准还是以做宾语的句子为准的问题。原则上,要优先考虑做宾语的句子。例如:

①你有没有看见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②你有没有看见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③我看见了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④我看见了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⑤我看见了信上的话:“你什么时候动身”。

⑥我看见了信上的话:“祝你一路平安!”。

⑦你有没有看见信上的话:““祝你一路平安”!

⑧我看见了信上的话:“祝你一路平安”。

⑨你有没有看见信上的话:“祝你一路平安”?

⑩人们转告着:他又站起来了!

⑾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了。他对我说:滚出去!”

⑿为什么‘谢谢’?“实际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⒀为什么‘谢谢’?“实际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叹号的误用多发生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陈述句和反问句中。例如:

1.小李,你还是多休息几天再上班吧!(这是一个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叹号应改为句号。)

2.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开拓技术市场,实行技术商品化,才能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语气舒缓的陈述句,句末叹号应改为句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在表示极其强烈的感叹时,可以使用“!!”及“!!!”这样的叹号叠用形式。但用时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连在一起。示例:

她要揭露!要控诉!!要以死作最后的抗争!!!

2.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允许问号和叹号并用,但是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连在一起。(3)问号在前,叹号在后。示例:

他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

3.陈述句末尾一版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导游感情,就用叹号。如:

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叹号应改作句号)

他在讲话中首先表示向教卫系统全体党员,特别是向我们的老前辈、老党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同志的敬礼!(叹号应改作句号)

4. 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如:

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叹号应改作逗号)


逗号表示一句话大于顿号,小于分号、冒号的停顿,包括单句内部和复句分句间的停顿。

关于逗号,《新颁》提出以下四种用法: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用在联合短语间。例如

她兴趣很广,什么歌唱呀,跳舞呀,他都喜欢。

2.“第一”“第二”“第三”和“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3.用在倒装句成分之间。如:

①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②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

③一般地说,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来得及也永远不可能替我们预备关于社会情况的较完备的甚至起码的材料,如同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那样。(状语后置)

4.用在关联词语之后。例如:

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

5.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它们和别的成分隔开。例如:

① 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成分)

②对于他的问题,老实说,我是知道一点的。(插入语)

6.用在“表示”、“认为”、“强调”、“证明”等提示語后面,不是特別强烈的用逗号,不用冒号。例如:

我认为,他的问题不用研究了。

7.用于句首状语之后。例如:

8.用于停顿稍大的并列并列短语之间。例如:

这故事很美丽,优雅,有趣。

9.用于句内语气不重的称呼语、呼唤语、应对语、感叹语之后。

10.分隔复句内的各个分句。

(四)逗号使用常见差错
1.当断不断,一逗到底。例如:

现代都市人常常渴望逃出钢筋水泥的城堡,去体验乡间的淳朴生活,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人追求自然的渴望,所以刚刚兴起便迅速走俏,相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节奏的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旅游活动中来。

(“淳朴生活”和“走俏”后面的逗号应改作句号。)

2.逗号多余,肢解了句子。

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

(“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

领导还专门从各地抽调了一大批政治觉悟高,懂技术的人员,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工作。

兼语句的兼语后,不应用逗号断开。

县委、县政府理解企业,支持企业和企业坐在一条板凳上想问题。

4.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 “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5.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6.“说、道”等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引用语结束后,“说、道、讲、问、答”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等标点。)

7.完整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句号在引号内,即完整引用前应用冒号。)

8.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本句是解说复句。“好一派……春光”是总结前三层,前面的逗号应该改为冒号。)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逗号的误用有5种情形。
(一)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顿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笑声,歌声,嬉闹声,响彻了山谷。(前2个逗号应改为顿号,第3个逗号应删。)
(二)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当用分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要靠理论来指导。(“来源于实践”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三)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应当用冒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我一面按照他的指示挖战壕,一面想,总司令身经百战,这一仗一定会打胜的。(“一面想”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四)不该停顿的地方用了逗号。例如:
总之,这部文集,触及了当代一系列重大的学术问题,相信有心的读者,会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文集”和“读者”后面的逗号应删。)
(五)该停顿的地方没有逗号。例如:
我在武汉听了毛委员演说三个月之后又在郑州听到某人对湖南农民运动的恶毒攻击……(“演说”“之后”后面都应加逗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

《新颁》对顿号的规定非常简单,只有以下一句话:“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并举出以下两个例子: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多层次并列短语间使用什么符号

最大层次用分号,较大层次用逗号,最小层次用顿号或“和”。例如:要使企业和企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厂家、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交流商品信息。

(2)当相邻两数字连用不表概数,而是缩略形式时,中间要加顿号。例如:

初中一、二年级‖国棉六、七厂‖八、九两个月‖退居二、三线‖17、18号楼‖102、103路无轨电车‖第三、四节内容

“一”“二”“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也要用顿号。

他曾经教过我高中二、三年级的语文。(第二、第三年级)

(3)表一字一顿时可用顿号

为形成“一字一顿”表达效果,可在不该停顿的地方使用顿号。例如:“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你随便给,这、行、了、吧?

(4)在并列短语关联紧密且又为人所熟知时,可省略顿号。例如:“工农业”、“长江中下游”、“父母亲”、“兄弟姐妹”、“男女老少”等。

(5)在年、月、日的简写中用顿号。例如:

1.如何在并列短语中使用顿号和逗号

在并列短语中使用逗号,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并列短语做主语,如果并列短语较长,或需要较长停顿时,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

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2)并列词语做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那么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如果做谓语的几个动词共带一个或几个宾语,那么动词间的停顿就用顿号。如:

①她衣服新潮夺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②上海丰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推出了世界首创的丰康牌“神奇诱鼠剂”和“非粮灭鼠饵料”。

③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3)并列词语做宾语,有时也用逗号。如:

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

(4)并列短语做状语,如果并列成分都是词或成语,它们之间用顿号,如果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则用逗号。如:

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5)并列短语作谓语中心语或补语,习惯上用逗号表示中间的停顿,而不用顿号。例如:

①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②那种“水晶”,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6)并列短语做定语,不论结构简单还是复杂,字数是多还是少,一般都用顿号来表示停顿。

(7)并列短语做复指成分,无论是做称代复指、重叠复指,还是总分复指,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例如:

李有才常说:“老槐树底下的人只有两辈:一个是‘老’字辈,一个是‘小’字辈。”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并

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因为用了语气词,中间的停顿就较长。如: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9)概数间用不用顿号

相邻两数字表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不用顿号,因为概数在语音上没有停顿。例如:

我刚要跨进大门,就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挡住了。

(10)并列短语已有问号或感叹号等,要不要再用顿号

如果并列成分已有问号或感叹号等,就不要再用顿号。例如:

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口号声:“向战斗英雄学习!”“向战斗英雄致敬!”

(11)并列的引语、书名、括号间要不要用顿号?

《标点符号用法》没有明确规定加不加顿号,所以产生了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并列的引语、书名、括号间可不用顿号。这种观点认为,从理论上说,并列引语、书名、括号间使用顿号,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点顿号。因为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看起来很醒目,不会造成混淆,还可以避免“满纸黑瓜子(顿号)”。所以,可以不用顿号,如加整篇文章中的文字显得松散。例如: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总复习题中(5)(6)(7)三道题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但是如果有人愿意用,也不能算错。

另一种观点认为,标有引号的并列词语之间和标有书名号的并列书名之间应用顿号,因为引号和书名号不表示停顿;年月日的简写中也应用顿号表示停顿。如:

①我们要注意“交通”、“牺牲”、“亲戚”等词的古今异义。

②鲁迅从1918年起,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后业编成《呐喊》和《彷徨》两本小说集。

(12)连词前面可否用顿号?

用连词连接的词语,中间无停顿时不用点号分隔。例如:

有停顿时,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下面例句中的顿号都用错了:

(1)一本书少则数万字,多则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字。

(2)如果那天下雨、或者我另外有事,我就不能赴你的约会。

(13)顿号使用和语气有无关系

有很大关系。因语气的缓急,怎样使用顿号也有所区别。例如:

①屋子收拾得整洁干净。(中间没有停顿)

②屋子收拾得整洁、干净。(中间有较小的停顿)

③屋子收拾得整洁,干净。(中间停顿稍大,意在强调补语整洁干净)

1.不分层次使用顿号。例如:

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2.在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间使用顿号。例如:

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

3.“并且,或者,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例如:

5年来,此装置先后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物理参数和指标,引起国际核聚变界的广泛关注。

4.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卷)

5.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6.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7.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8.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9.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10.在并列词语中错用顿号。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11.并列短语做定语时误用逗号。例如:

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点拨]前两个逗号分别改为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用顿号隔开的并列词语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并列词语间的停顿,也可以用逗号。停顿较长时用逗号,停顿较短时用顿号,难以分清长短时,一般用顿号。顿号的误用主要有6种情形。
(一)非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例如:
这几年,报刊上报道的因主持正义、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的人,也不是个别的。(“因主持正义”与“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中间不应该用顿号。可以改为“因主持正义而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
(二)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例如:
他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牛马”是合并式简称,没有停顿,不应用顿号。)
(三)不同层次的停顿都使用顿号,混淆了结构层次。例如:
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体委顾问荣高棠、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钟师统等应邀参加十佳运动员评选揭晓和发奖大会。 (3位领导人的名字,构成第1层的并列关系,荣高棠的两个职衔构成第2层的关系。第1层用逗号,第2层用顿号。不能都用顿号。)
(四)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都用顿号。例如: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非法持有毒品”和“原植物”后面两个顿号都用错了,应改为逗号。)
(五)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例如:
我们曾经去过六、七个这样的购物中心,看到二、三十位老人……(“六”、“七”连用表示概数;“二三十”即“20以上30以下”,也表示一个概数,都不能用顿号隔开。隔开了就变成“6和7个”、“2和30位”,意思就变了。)
(六)在一些题序后面误用了顿号。例如:
第一、第二、首先(顿号应改为逗号)。
(一)、(二)、(三)、(1)、(2)、(3)、①、②、③、(序号既然用了括号,或者本身就是圈码,后边就不必再加顿号。)
1、2、3、A、(顿号应改为下脚圆点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不要用顿号分隔。示例:
长江中下游 上下班 父母亲 男女青年 中小学生 红白喜事 离退休干部
2.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示例:
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3.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示例:
两三个 五六天 二十七八岁 六七点钟
4.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顿号。示例:
初中一、二年级 国棉六、七厂 八、九两个月 退居二、三线
5.并列的引语、并列的书名、并列的括号,中间使用顿号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点顿号。因为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提示:现行语文教材上多不加)示例:
(1)在这个句子里,“伟大”“光荣”“正确”都是形容词。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3)总复习中(1)(2)(3)三道题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6.“一”“二”“三”“甲”“乙”“丙”等表示序次的词后用顿号。


1.分号的形式为“;”。

2.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3.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判别分号用法正误,要掌握3条原则:

(2)分号不用在普通单句中;

(3)分号一般用在并列复句里。被分号隔开的各分句中,至少应当有一组内部有逗号。

分号的误用主要有4种情形:

(一)并列词语间误用分号。并列词语间的停顿要用顿号或逗号,不能用分号。例如:

《茶馆》中人物的对话;《红旗谱》中环境的点染;《创业史》里的铺叙议论,都十分富有特色。(并列短语作主语,短语内的两个分号均应改为逗号。)

(二)非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内分句间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1层可以使用分号,为的是分清分句间的结构关系。单重复句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不能使用分号。例如:

去年12月13日,在河北省香河县公安局的配合下,通州区公安局破获了盗窃高压电线路铁塔塔材的案件;抓获犯罪分子二十余人。(句内分号应改为逗号。)

(三)不在第1层的并列分句间误用了分号。分句间用不用分号,要看并列分句是不是在第1层上,不在第1层上就不能用分号。例如:

对于一切犯错误的同志,要历史地全面地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不要一犯错误就全盘否定;也不要纠缠历史上发生过而已经查清的问题。(第1层分界在“功过是非”的后面。“不要……”与“也不要……”之间不能用分号。)

(四)应该用句号断开的两个独立的句子间误用分号。例如:

这样的豪言壮语,究竟出自谁人之口呢?不是别人,正是林彪;它是赤裸裸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林彪”后面的分号应改为句号,因为前后是两个独立的句子。)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 如果分句比较简单,内部没有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示例:

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⑵我渐渐爱上这些孩子了,孩子们也爱上了我。

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如:

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

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水果”后面的逗号应改作顿号,两个分号应改作逗号)

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如:

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如:

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从文化程度上看,高学历者;从职业上看,技术人员、个体工商人员和学生;从年龄上看,35岁至44岁的人,更加认为有必要进行夫妻财产公证。(中间两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

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如:

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一是它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应作: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一)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面或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起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作用,提醒读者对下文注意,有时表示下边是说明。冒号表示句中大的停顿,没有大的停顿不用冒号。冒号处于左偏下位置,易和位置居中的数学符号――比号“∶”混淆。

《新颁》标准规定了冒号以下五种用法。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第二,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第三,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第四,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第五,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二)《新颁》未涉及用法

1.有提示作用的文章标题、小标题中用冒号。例如:

今年: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明年:资金能源困难重重

2.注明引文出处时,作者姓名和书名间有时用冒号隔开。例如:(屈原:《离骚》)

3.用于写信、讲话稿的称呼语后。

4.用于时和分之间。例如:

1.冒号的提示范围有多大?

使用冒号要特别注意它的提示范围,而人们在使用冒号时,则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冒号提示范围有多大,这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般说来,冒号用在句子内部,表示的是仅次于句号的句内停顿,提示的范围到一个句子完了为止,所以它一直管到句终,因此只有句号才能终结冒号的提示范围。例如:

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另一个是……,这种……

优秀影片:《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要在各大城市放映。

但是,它的提示范围有时也可以超出一个句子,管到几个句子,甚至是几个段落或成篇的文字,如人们写信时在开头收信人的称呼后用的冒号,又如讲话稿一般在开头写““同志们:”““朋友们:”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会议纪要、工作计划、演说词等中。

2.同一个句子中能否有两个冒号

同一个句子中只能用一个冒号,不能用两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这个问题最容易在“报到须知”“凡例”等文字材料上出现。例如:

注意事项:一:××××;二:××××;三:××××。

下面的例句中,第一个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我向大家保证:今后我一定做到三件事:第一,不迟到;第二,上课不说话;第三,按时完成作业。

3.“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必须用冒号吗?

这些词后面用什么标点符号,要看这些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如果这些词在引语后,它们后面要用句号。如果这些词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用冒号,也有人用逗号。例如:

“让大家笑笑,有什么不好?我又不少了些什么。”他说。

同伴让我一起去看看,我心情黯淡地说:“算了,不看了,你们去吧。”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朱自清《背影》)

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志艰苦奋斗。

如果这些词后面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没有什么停顿,就不必用标点符号。例如:

4.引用别人一部分话,引文前用不用冒号

引用别人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例如:

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例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引号内的话,管不到最后,所以冒号应改为逗号。

5.在时间表示上,使用冒号经常出现哪些问题

在时间表示上,时与分、分与秒之间应该用冒号。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将冒号错成比号。反之有人把体育比赛结果中的比号错成冒号。之所以时间采用冒号,也是怕与体育比赛结果相混。时间经常出现的问题除了将冒号错为比号外,还有其他几种错误形式:

07:05分。“05分”的“分”显然是画蛇添足。

下午15:36。 “15:36”前的“下午”也是多余。

时间应采用双位表示,如时间为个位数时应在前面加“0”,如“07:05”,要不然“7:5”容易让人以为是体育比赛结果。

信件、公文后落款时间一般应采用汉字纪年法,如“二○○七年一月十六日”,这样显得庄重、严肃。也可采用阿拉伯数字纪年可采用“2007年1月16日”、“”。

如果写成“07.1.16.”,就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省略了“07”前面的“20”和“1”前面的“0”,再一个就是“16”后面不该加底线圆点号。

1.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

“谢谢你,”小王说:“我会给你写信的。”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3.不是说话而在“说”字后误用冒号。

我国研制成一种全塑车身轿车,也就是说:轿车的车身都是塑料,没有一块钢铁。

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6.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文章分析了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为中国立国近50年之所以未能取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是我国“重术轻学”的传统,对我国的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究投入过低,造成发展上缺乏后劲。

8.不需停顿处用了冒号

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

9.同一句中使用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10.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冒号的误用表现为5种情形。

(一)“某某说”插在引文的中间,“说”字后面用了冒号。例如:

“唔。”老张一面听,一面应,一面伸手过来说:“你给我吧。”(“说”字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二)在没有停顿的地方用了冒号。例如:

我跳下车来,说了声:“忠爷爷再见!”就往家里走去。(“说了声”后面的冒号应删去。)

(三)在一个句子里出现了两重冒号。例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四)该用冒号的地方没用冒号。例如:

企业长期亏损,出路只有一条,改革。(提示性话语“出路只有一条”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五)冒号(:)误为比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示例:

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专艰苦奋斗。

2.“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如果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面没有什么停顿,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示例:

他说今天晚上不回来吃饭。

3.冒号不能与“即”“也就是”一类词同时使用。示例:

对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后果不放过,整顿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冒号的误用表现为5种情形。

(一)“某某说”插在引文的中间,“说”字后面用了冒号。例如:

“唔。”老张一面听,一面应,一面伸手过来说:“你给我吧。”(“说”字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二)在没有停顿的地方用了冒号。例如:
我跳下车来,说了声:“忠爷爷再见!”就往家里走去。(“说了声”后面的冒号应删去。)
(三)在一个句子里出现了两重冒号。例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四)该用冒号的地方没用冒号。例如:
企业长期亏损,出路只有一条,改革。(提示性话语“出路只有一条”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五)冒号(:)误为比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示例:
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专艰苦奋斗。
2.“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

“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如果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面没有什么停顿,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示例:
他说今天晚上不回来吃饭。
3.冒号不能与“即”“也就是”一类词同时使用。示例:
对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后果不放过,整顿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第1篇:语文知识点标点符号的复习

一个“点”难道英雄汉,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这句话到底结束了么?我该点逗号还是句号呢?别着急,小编这就为你总结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复习之标点符号篇。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

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引号“”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需要这样的“傻子”。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示声音的延续。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人,我们————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我?”桑娜脸*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第2篇:关于语文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中考语文复习攻略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质和作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考查方式有:

①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④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综合*,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做到:

①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②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③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和规律;

④平时要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还要注重在语境中准确把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小王,快来!快来!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七种情况。

(1)、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例:*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2)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

第一、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第二、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例: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女冠*。

第三、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例: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

第四、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例:你的申请,厂长已经同意了。

乙、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

第一、谓语前置的句子。例:出来吧,你们!

第二、定语后置的句子。例: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第三、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例: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禾已经准备好了。

*、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作宾语时,前边往往要用逗号。例:我知道,你是为*战士的鲜血而痛惜例: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半个小时简化太极拳。例:司机答应,把这批大学生尽快送到火车站。

第一、某些复指短语后头或组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张敏,我们的班长,昨天突然病了。例:这位是总务主任,我们的管家人。

第二句子中除了一般成分外,还有*成分。这些*成分和一般成分之间要用逗号。例:我们,包括领导同志,明天都要去植树。

第三、较长的并列的词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例:*的黑暗,阶级的矛盾,*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

第四、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例:水,水,我要喝水。

第五、转折连词后可用逗号,以突出转折的意思。例: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多了。

在复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下边两种情况。

(一)分句和分句之间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用逗号。例: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闰土了。

(二)少数关联词语后面必要可用。例:祖冲之虽然驳斥了戴法兴的谬论,但是,他所编制的《大明历》还是被搁置了。

使用逗号需要注意的是:

(一)逗号虽然用处广泛,但也要注意用得恰当。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不要碰到句内停顿就加上逗号。用不用逗号既要看是否需要停顿,更要看结构上能否断开。有的长句子读起来中间需要停顿,但结构上不能断开,也就不能加逗号。下面这句话就是这样:

例: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二)由把被字组成的介宾短语和中心语,兼语和前面的动词联系都很紧密,因此,介宾短语后面,兼语前后都不能用逗号。

例:我们一定要把党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例:主犯已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例:我们必须帮助青年人努力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

2、顿号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一)、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例: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其它如工农业中外记者*乙*丁等都是这样。

(三)、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应用顿号。

例:我家住*朝阳区、和平里。(此句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没有停顿,不应该用顿号。

(四)、只有两项并列词语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和及等连词。

例:老刘病了。昨天小张给他送去点心和水果。

(五)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一群年轻人在唱歌,跳舞。

例: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六)如果要把简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词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世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七)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三九)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例:三、四米十之七、八

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八)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略)

3:分号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

例: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则害了*。

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复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通常就得用分号。分号的作用主要是使各分句间的结构层次清楚。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1)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般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冒号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一)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二)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三)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人的。

(四)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五)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六)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一)冒号是句内点号。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了上述想说等动词),就不要用冒号。

例:华老师批评他:不尊守课堂纪律。(冒号没有提示作用,因此应删掉冒号。)

例:我认为这首诗很好。(没有冒号,使用正确)

(二)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如果需要延长,要管几句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例:本词典主要作了如下修订:一、增加了一千多个新词;二修改了释义下确切之处。例:姐姐来信说:最近上海天气很热。妈妈已迁入新居。

(三)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

(四)带有强烈感情和表示大声呼叫的称呼语后边不用冒号,用叹号;属于相互交谈的称呼语后边一般也不用冒号,用逗号。

例:同志们!你们*苦了!例:小高,这是你的票。

(五)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

例: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这句话改为: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引号引号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一)表示话在引号里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者想说的),或者是引用来的。

例:船工从酣睡中醒来:敲门干什么?

(二)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有特殊意味的,如意义突出的,不照字面理解而别有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者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例:母亲是个平凡的人。(表示突出、强调)

例: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反语)

此外需要指出的词语以及专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候也用引号。

例: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例: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使用引号,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用引号的话里还有需要引用的话,外边一层用双引号,里边一层用单引号。

(二)凡是把引用的话*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

例: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例:那天晚上,我刚走到胡洞口,就听到啊呀!一声。

(三)只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样引用,叫做转述。转述的话不用引号。

例:有的说,你们走了,就像我掉了一扇膀子;有说的,你们走了,就像是吃饭时缺少了盐;有的说,要是背得动,妈妈要把你们背着送过鸭绿*。

破折号用法:破折号是标号中的重点。它有多种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一)表示它后边是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例: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行文中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如上二例。如果这类语句*在一个句子的当中,往往前后两处都用破折号。

例:作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

(二)表示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

例:好香的菜,--听到了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破折号还有其他一些用法:

例:你--老张看了看我,亲切地说,未来属于你们,你们青年人一定要刻苦学习,力争成为本行的专家。

(二)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

(三)副标题的前后,或只用在前面。

--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四)表示事项的列举。这种用法多用于文件和科技文献。

(五)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六)注释后,说明注释者。

例:如格林(英国新康德学派和新里格尔的创始者--译者)给他的影响更大了。

此外,破折号有时也可用于总括前文。

例:*和*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

使用破折号需要注意的是:破折号前面的词句原来有标点,用了破折号以后,一般说不必再保留那个标点、跳跃或转折的话除外。因为读到破折号时,总要停顿,省去那个标点不影响理解语意。

括号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语或句子。这种注释或补充说明面比较宽,可以解释语义,注明时间,也可以交代引出处,列举具体内容,还可以讽刺、批评、订正错误等。

(一)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二)按注释范围大小来分,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前者只注释句中一部分词语,括号前如有点号要放在括号外边,括号内的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叹号除外)应当省去。后者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标点按一般情况处理。

例:他高声念道:万道光芒地,将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郭沫若:《太阳礼赞》)

例:猿人是第一次能用双手制造工具的人,他和那种只能本能地使用自然工具(石块、木棒)的一般南方古猿,有了本质的区别。

括号和破折号都可以注释前边的话,两者的区别大致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的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太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

这时附带说明一下常用序次语的表示方式。

(一)用首先其次最后或第一第二第三等,后面用逗号。

例:首先,思想上要重视。其次,要掌握有关知识。

(二)用一二三或*乙*等,后面用顿号。

例:根据代词指代的对象的不同,代词可分为三种:一、人称代词,二、疑问代词,三、指示代词。

(三)数字外面加了括号,序次语后面就不再加点号。

例:第一单元有下面几篇课文:(一)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二)说小(三)文学评论两篇(四)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

省略号用法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表示重复的或者类似的语气的省略,还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二)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说话空隙,或者说话断续、沉默不语等。

例:喂!是小陈吗?你托我买的书买到了你什么时候来取?好,好,再见!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下边三点;

(一)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必尽举的同类事物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项以后再用,以便读者据以联想和补充省略的内容。

(二)省略号前边的话如果到了需要停顿的地方,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就用什么标点符号(如果是顿号、逗号、也可以用):省略号后边不必再用表示停顿的符号。

(三)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表示语言的中断,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省略号表示余声未尽,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上述几种特别重要,在中考中此题设题往往向多种标点符号的综合使用方向发展。对此考点的复习原则应本着熟悉类型,通透概念,辅以练习的标准,进行大胆的实战意义上的实践,这样不断参核,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而那种单纯背熟概念的作法,无疑是纸上谈兵,其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主要用业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1.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也可不用任何点号。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如:《苟子#8226;劝学》。

三、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叹号、问号不能用在句子成分之间,因为其语气停顿相当于句号。

如:我呀,还得再活上一阵子呀!

2.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如: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十面埋伏》全球首映庆典,将于七月十日举行,演出嘉宾包括刘德华、金城武、章子怡等当红艺人,演出阵容非常庞大。

3.书名号容易忽视。如:资本论不是很长吗?你不也要读吗?资本论应加书名号。

4.破折号与省略号的区别:破折号表声音延长,省略号表说话断断续续。如:我不行了,请你

5.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点号。

6.复指成分之间不能用逗号或顿号,如果用只能用破折号。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1、问号: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原子*、**的*,人造卫星的发*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的谓语之间和并列*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顿。(*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干*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引号:引用之语未*,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a.如果想对*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五、中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一)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例:⑤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解析]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例:⑥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4、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a、引用的话是*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c、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

例:⑦罗伯特#8226;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

(三)难点三:顿号的运用的难点:

1、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2、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3、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5、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6、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⑧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

⑨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⑩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⑾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事和*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⑿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⒀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

⒁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解析]⑧去掉顿号(规律2)。⑨三四之间加顿号(规律1)。⑩第一、第二、第四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3)。⑾除最后一个顿号外,其余的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4)。⑿前两个逗号分别改为顿号(规律5,作定语时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⒀四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5,这五个并列的短语作农民的谓语)⒁三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6)。

(四)难点四、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运用的难点:

1、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

2、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⒂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着,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着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⒀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解析]⒂括号移到句号前(规律1)。⒃括号移到句号后(规律2)。

(五)难点五、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

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⒄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⒅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⒄分号改为逗号(规律1)。⒅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规律2),另还要去掉引号(不是强调的对象)。

(六)难点六、省略号运用的难点:

1、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

2、用了省略号不能再用等,用了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⒆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⒇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他都爱读。

[解析]⒆去掉引号后的句号(规律1)。⒇去掉省略号(规律2)。

(七)难点七、冒号的运用:

1.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例:(21)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2.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22)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解析]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前不能用冒号。

例:(2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解析]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例:(24)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解析]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前部分话还没说完,二字后不能用句号,改为逗号。冒号管的应是一句*完整的话,这里如果用了冒号,只能管后面的话,却不能管前面的话,故不能用冒号,改为逗号。

(八)难点八、书名号运用的难点: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例1、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看了我的诗,并没有批语诗的好坏,只是淡淡地笑道:标榜!

b.哪里有困难,学*小组就出现在哪里。

c.是我已老得成了文盲?还是它们写的是天书?

d.白天,战士们坚守自己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进行无情的攻击。

分析与解:a项考查引号与其它标点的配合使用,这里要注意两点:①引述别人的话时,说话人出现在引文前用冒号,出现在引文后用句号,出现在引文中间则用逗号。②如果所引内容是直接引用,意思相对*、完整,则标点加在引号以内;如果所引内容是间接引用或已揉在作者叙述中成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则标点要加在引号以外。b、c查问号的用法,注意两点:①句中虽有疑问词不达意,但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就不能用问号;②句子属于选择疑问句,选项之间应用逗号,问号加在句尾。d考查逗号、分号的使用。一般说来,并列分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用分号,分句内部用逗号,词与词之间则用顿号。总之,这几个标点的使用要体现出结构上的层级*。

例2:对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她每天吃的是包子饭--用席草编成的草包蒸的饭。(破折号表解释说明)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引号表示否定的含义)

c.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肉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d.用盐民自己的话说,是早出门框碰头顶,晚最头顶矮三寸。(引号表强调突出)

分析与解:a、c考查破折号的作用。a项中破折号以后的内容是对包子饭的解释说明;c项破折号之前是说大年夜怎么样,破折号之后是说她怎么样,话题发生了变化。b、d考查引号的使用。b项中聪明人并不是真正的聪明人,作者对这种人持否定讽刺的态度;d项中引号以内部分引用了盐民的话,属于行文的引用。

例3、从全段表达的语气看,下文□中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有什么作用?

今年4月1日,美*用侦察机撞毁我飞机,致使我飞行员至今下落不明。不要说什么*,稍有一点人的良知,都应该感到内疚自责,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可美国*呢?不仅推卸责任,而且倒打一耙。这就是美国*的*□

分析与解:这是一种比较开放的题型,从设计的形式上看是非选择题;从考查的内容上看,主要考查学生对问号的使用及其作用的理解;从题干提示看,考查要求很明确,要求注意表达的语气,并给出了具体的语境,所选材料紧密联系当今热门话题,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便于学生准确解答,做到了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解答时要对具体语言环境中某种常用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有充分的理解。首先根据语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所使用的标点符号,然后把标点符号同句式的理解结合起来,揣摩出它们的表达作用。

第3篇: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

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语或句子。这种注释或补充说明面比较宽,可以解释语义,注明时间,也可以交代引出处,列举具体内容,还可以讽刺、批评、订正错误等。下面是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括号的用法。

一、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二、按注释范围大小来分,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前者只注释句中一部分词语,括号前如有点号要放在括号外边,括号内的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叹号除外)应当省去。后者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标点按一般情况处理。

例:他高声念道:万道光芒地,将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郭沫若:《太阳礼赞》)

例:猿人是第一次能用双手制造工具的人,他和那种只能本能地使用自然工具(石块、木棒)的一般南方古猿,有了本质的区别。

括号和破折号都可以注释前边的话,两者的区别大致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的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太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

这时附带说明一下常用序次语的表示方式。

(一)用首先其次最后或第一第二第三等,后面用逗号。

例:首先,思想上要重视。其次,要掌握有关知识。

(二)用一二三或*乙*等,后面用顿号。

例:根据代词指代的对象的不同,代词可分为三种:一、人称代词,二、疑问代词,

(三)数字外面加了括号,序次语后面就不再加点号。

例:第一单元有下面几篇课文:(一)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二)说小(三)文学评论两篇(四)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号的用法和例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