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上课时间安排下课时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9日讯 校长们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是这个重要仪式里的“压轴戏”,历来被称为“大学的最后一课”,既是勉励学生在各自领域不断进取的期望,也是临别赠与莘莘学子的“金句”。 小编搜集了部分湖南省内高校校长们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记下来,会让你获益终生。

田红旗:以格局致远人生

——在中南大学2019年毕业典礼上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今天,你们英姿飒爽,激情满怀,即将扬帆起航!祝贺你们,祝福你们!并向你们的家长和你们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经事明智,历事成人。我特别高兴地看到,在中南的岁月里,你们成长得如此优秀。

湘雅医院的张嘉雄,你是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重要成员;资安院的王秉,你是安全文化研究的探索者;交通院的蒋振华,带领团队完成南疆铁路专项试验;化工院的葛鹏,发表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200……你们上下求索,书写科技篇章!

冶环院的董庆元、蒋永嘉、鞠琨钰、王鹏、赵天瑜,材料院的油超、曾钢、张冬冬,学校成果三个转化过亿元的项目,蕴含着你们的奉献!

临床八年的陈勇健,挺身抢救陌生昏厥病人,用湘雅医术诠释中南担当!

建艺院“山那边·为爱而艺”支教团,点燃大山孩子梦想,荣获团中央金奖!

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傲然挺进大学生联赛全国四强!舞龙舞狮连续十二年摘得全国桂冠!

文新院的李治泓、外语院的王宸宇、商学院的宋姿庆、法学院的周奕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力瑞、公管院的孙志成、数统院的周德俭、物电院的李谭毅、机电院的陈煌、能源院的张慧、粉冶院的王瑜文、土木院的王萌、地信院的陈彦钧、资生院的孙敬起、自动化院的张俊俊、计算机院的安萨尔江、航空院的徐国梁、基础医学院的刘长红、公卫院的李子业、护理院的柴小桠、口腔院的孙凯、药学院的刘敏、生科院的范亮亮、湘雅二医院的秦奋、湘雅三医院的石坚……

还有在座的,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每一个名字,都是中南乐章的曼妙音符;你们每一步成长,都是中南故事的青春主角;你们每一项业绩,都是中南大厦的坚实支撑。感谢你们,我亲爱的同学们!中南因你们而骄傲!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此时此刻,除了不舍,我更想对你们说:格局定人生,实干方致远!

惟大格局者,方能立心谋大事。格局是一种大情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人生最迷茫的,并不是得不到什么,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登高望远,潮头观澜,深度思考你与时代、你与国家、你与世界。今日之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南学子要立足时代坐标,心系祖国前途、民族命运,在大局下谋划,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惟真融入者,方能立身扛大事。融入是一种大智慧,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理智的人却要世界适应自己。不融入时代,必定被替代;不融入全局,必然会出局。“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坚信你们一定会融入社会、融入集体;熟悉你的单位,讲得出一二三四;走进你的团队,拼起来同心协力;守住你的事业,做得到全力以赴。超越小我,融入大我,扛起千钧重担。

惟重实干者,方能立业成大事。实干是一个大硬核,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抱定敬业的态度,做到专业的程度,达到事业的高度。实干是立业之本,实干是成事之基。“言之善者,在所日闻;行之善者,在所能为。”愿你们奋进的每一步,以“更”的无穷拼搏进取,以“最”的极限奋勇攀登,以“优”的品质追求卓越,在实干中建功立业!

亲爱的同学们,心有大格局,行有大担当。衡量成功的标准很多,但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奉献的人生才是永恒的!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你们手上,让我们一起:

弘扬报效祖国的中南精神!

永葆实干担当的中南本色!

传递追求卓越的中南力量!

母校有你!时代有你!祖国有你!

亲爱的2019届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友:

今天,2019届9167名本科和研究生同学毕业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祝贺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感谢各位家长和学校一起培育英才!

过去几年里,岳麓山记住了你们在晨光里的琅琅读书声,记住了你们在教室里专心伏案做题的神情,记住了你们在灯光球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也见证了你们经历青春的烦恼,在挫折中历练,进步与成长。你们用拼搏和汗水不负青春与梦想,在校园里写下了无数动人的奋斗故事,为湖南大学书写了精彩的新篇章,学校为你们点赞!

刚才向文波校友跟同学们讲了勿忘我校,发言的同学也讲了奉献、奋斗。我也想和同学们在今天谈一谈奋斗,希望大家向向文波校友学习,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在矢志奋斗中实现青春价值。

同学们,毕业是离别,但更是新的人生起点。面向人生新阶段的未来,我知道同学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情,同时夹带着焦虑和忐忑。未来的道路有鲜花也会有荆棘,有平坦也会有险阻,在坚守梦想的道路上可能要经受寂寞和彷徨,关键是面对这些,要继续保持大学时代的奋斗劲头,去拥抱人生道路中的各种挑战。

半个月前学校出版的《两院院士忆高考》这本书,记录了包括7位湖大院士在内的51位院士矢志奋斗、成就人生的故事,应该可以给同学们一些启示。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土木学院的陈政清院士,大学毕业时已是35岁,他选择走上学术道路,继续在学校攻读硕士学位,84年到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91年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正是他的执着坚守,44岁开始在英国接触结构抗风和减震技术的前沿,从大学算起用15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教育与锻炼。厚积薄发,发明了电涡流减震技术,实现了世界减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回首院士们的成长岁月,成功从来都不会唾手可得。只有主动融入时代洪流之中,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锲而不舍奋斗,才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同学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4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国家发展中通过奋斗实现了自己的青春梦想。40年后的今天,从学校毕业的你们,正赶上国家开启强起来的新征程,正努力朝并跑领跑迈进,为同学们成就梦想搭建了广阔舞台。希望同学们像77、78级、各届学长们那样,努力拼搏、矢志奋斗,以奋进的姿态跑出你们的好成绩,在矢志奋斗中书写青春风采!

矢志奋斗,需要坚定理想,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理想坚定了,脚下就有力量。我们学校的老校长胡庶华,为了学习先进技术,21岁进入京师译学馆学习德文,27岁考取公费留学德国柏林工科大学。求学期间“一战”爆发,大部分留学生弃学回国,而他选择了坚守,勤耕苦读7年,成为第一位获得德国冶金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回国后,先后担任上海炼钢厂厂长、汉阳兵工厂厂长、烈山煤矿局局长,决心发展中国冶金工业。实业救国遇挫后,他又踏上教育兴国的道路不断摸索、奋斗,担任过湖南大学等4所大学的校长,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虽然时局动荡、职业转换频繁,但是老校长从来没有放弃过为救国图强奔走奋斗的理想。同学们毕业以后,在许多节点上将面临选择,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将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希望同学们向老校长学习,胸怀大志向,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选择理想,选择情怀,选择崇高,选择为国家、为人民奋斗,选择走一条有艰辛也不气馁、有挑战也不畏惧、有挫折也要坚持的勇者之路,选择一个有理想、有奋斗的人生。

矢志奋斗,需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从容应对工作生活中的未知难题。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不可能满足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不学习就会落后。同学们毕业后,会不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任务、新的挑战,要始终保持孜孜不倦的学习钻研劲头,遇到难题就去做研究,接手新项目就去查资料,晋升新岗位就去向前辈请教,碰到复杂问题就去做调研。希望同学们不要因为忙碌而放弃学习,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地学,每走上一个新岗位,就尽快成为新领域的行家里手。要通过学习挖掘自身的潜力,挤出时间系统深入学习,不断提升人生格局境界,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机会做好准备。今天我想与2019届同学们做一个约定,希望同学们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毕业后每年至少读20本书,一生与书为伴,蓄满奋斗能量。

矢志奋斗,还需要勇于担当。一百年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遭受着空前苦难,五四青年挺身而出、奋起抗争,拯救民族危亡,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谱写了浩气长存的青春之歌。一百年后的今天,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技术正在掀起新的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问题一点也不比没有发展的时候少,中等收入陷阱等等问题等待同学们去跨越,你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的历史重任一点也不比任何一代的轻松,更加需要同学们爱国奋斗,勇于担当。希望同学们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做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发扬湖大人奋斗担当的传统,让青春在为国家的前途、为人民的幸福的奋斗尽情绽放!

同学们,奋斗需要吃苦、需要坚守、需要担当,但奋斗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灿烂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你们奋斗的道路上,母校将永远在这里守望你们,祝福你们,等待你们回来,一起分享青春奋斗的精彩!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

亲爱的2019 届毕业生,老师们、家长们:

今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9 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同学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向关心帮助你们的亲友和师长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们是我担任校长迎来的第一届本科生。四年前,我在开学典礼上说,自从你们踏进二里半的校门,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这所让人引以为自豪的大学将永远陪伴你们成长。你们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交付给了师大,师大也见证了你们的成长。今天你们毕业了,成了我们师大最年轻的校友,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 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从五四运动出发,我们的先辈们用青春之力量铸就了今天青春之中国。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代青年朋友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天,你们就要从这里出发,走向人生更加灿烂的未来。临行之际,我想借用《大学》开篇所云与诸位话别。“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的关键在深思,亲民需要笃行,深思笃行方能止于至善。

首先,深思笃行方能跟上时代。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从宏观来看,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具体来看,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受惠于这个时代,也要反思这个时代。要跟上新时代步伐,我们就需不断拓展视野格局,调整思维坐标,从新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国情来把握新时代,从而确认我们的判断和选择。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哪里来?关键在深思笃行。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说:“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只有这样,才会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希望我们师大的毕业生,拒绝百度依赖症,多学习勤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经历反思的观点和判断才是清醒而自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深思笃行方能走向卓越。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行动,行动,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目的。”前者强调思考,后者强化行动。中国哲学家王阳明则执“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青年要堪当时代大任,不仅要深思,还要笃行。深思笃行就是将一个个小创意付诸实践,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积小善成大德。回顾校史,像谭蔚泓院士这样杰出校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全在于他们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全在于他们常学常悟,在深思笃行中开拓创新。他们的求知态度、怀疑方法和务实创新就是我们师大精神的生动写照。希望我们师大的毕业生,都能以这些杰出校友为榜样,立足实干苦干,在担当中历练,在履职中成长,在新时代绽光彩。

我们师大人定要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闯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和社会。其三,深思笃行方能感受幸福。幸福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它贯穿全部的感性生活,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行为、选择和言谈中,甚至就从一份感恩之心开始。今天你们毕业了,可能远离了老师耳提面命的教导、父母絮絮叨叨的关切、同学亲密无间的陪伴,你们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要为自己的追求付诸代价。这个过程也许艰辛,但是追求幸福需要在不同的转念与心境间找寻平衡。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多一份舒畅,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妄;多一份欢悦,少一份悲苦,让简静从容的生活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无限充盈。

《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亲爱的同学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去追问生命的意义,它不仅要我们去思考,更要我们切实去行动。“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我希望你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逆境顺境,都能够坚持独立思考,倾听内心的呼唤,在深思笃行中收获美满幸福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母校是你们永远的家,你们是母校永远的牵挂!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祝福你们永远幸福快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 廖小平

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尊敬的各位家长和来宾;

从今天开始,6626名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与2369名教职工和全体学弟学妹们就要互道再见、共祝珍重了!首先我要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毕业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帮助同学们成长的领导、老师和家长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清晰地记得,2016届毕业生离校时的情形。那是我担任校长后送别的第一届毕业生,一晃,就到了为你们送行的时候了!我不由得想起这几年与同学们相濡以沫的每一刻。

我们共同亲历了办学60周年纪念活动和庆典盛会、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喜事大事,因为有了同学们主人翁式的参与,这些喜事和大事才更加精彩和成功。为了你们的成长成才,一年半前学校召开了教学工作大会,系统谋划了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并正在逐步实施。为了使同学们受到中南林校园文化的熏陶,学校下大力气进行文化校园建设,对楼路景进行了富有中南林特色的命名,在教学楼、办公楼等主要场所悬挂了由师生、校友和校内外知名书画家免费提供的艺术作品。为了给同学们提供更加宜学宜居的学习生活空间,学校想方设法加大美丽校园建设力度,校园绿化、网线入地、门面整治等校园环境的变化有目共睹,“微公园”使同学们有了更多的休闲之所。为了让同学们度过酷暑难耐的夏天,2016年夏天学校开放体艺馆请同学们纳凉,并以巨大的努力推进电力增容和宿舍安装空调的工作。为了使同学们更加安全,我们按照学生优先的原则,在上下课高峰时段在特定路段禁行车辆,并在林科大桥设置了车辆减速带,在学生宿舍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为了体现学生中心地位,学校教学工作大会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并专门成立学生代表团;学校明确提出,育人工作是一项“良心工程”。……所有这些,都是把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为同学们所付出的努力和真情。伴随着这一切的,是学校60年岁月流淌的沉淀,父母和老师脸上的皱纹,以及校园一草一木的枯荣。

记得一位叫杨晓院的2018届毕业生,毕业前夕以犹豫而坚定的忐忑心情来到我的办公室,就是想和我见个面,当面和我说几句话,后来他说这次见面和说的话,他一辈子都记得;我走在校园里,经常有同学邀请我来个自拍;甚至有同学把我“堵”在路上,要我指导她的毕业论文;特别是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上,同学们对学校发自肺腑的拳拳爱心和深切期盼……。这些虽是小事,但让我细微而温暖地感到同学们与学校血浓于水的感情。我想,我们所有的老师一定都有同样的感受,有太多与学生点点滴滴的感人故事。同学们四年里在中南林结下的师生情、同学情、兄弟情,必将蜕变为浓浓的母校情,成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和人生的动力。当然,还有很多我们想为同学们做而没有做或暂时做不到的事,我们感到很遗憾。比如,学校艰苦努力了两年才开始启动电力增容和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的工作,虽然学校两年前的承诺就要兑现了,但你们这一届学生却没有享受到空调的凉爽和温暖,在这里我要对同学们真诚的说一声抱歉!我现在诚恳地邀请同学们以后任何时候都可以回母校来,再回到你的寝室狠狠地免费吹个够!

同学们,你们在老师们的注目下,带着学校的祝愿,马上就要跨出学校的大门,奔向四面八方,实现华丽转身、一展身手了!

但是,同学们所身处的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历史交会期惊雷般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大变局正在孕育且完全可能由你们这代人完成,并将深刻地影响人类至少数百年以及每一个人的生活。面对这样的世界,你们准备好了吗?

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业已发生。从经济上看,上溯百年历史,世界经济重心很长一段时期处在北大西洋两岸,并逐渐从大西洋东岸的西欧向大西洋西岸的北美迁移;现在,世界经济的重心开始从北大西洋向太平洋、由西向东转移,并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将超过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GDP已于2010年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并逐步逼近美国。这一世界经济重心之变百年未有,必将带来新的博弈和挑战,中美之间空前的经贸摩擦就是鲜活例证。从政治上看,世界政治格局呈现非西方化与多极化并存,大国间博弈和战略竞争加剧,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孤独的超级大国美国要死守单极世界,而其他大国成为多极力量的势头不可阻挡,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主导向全球共同治理转变。这也是百年之未有,国际秩序必将发生重大变革和重塑。从科技和产业上看,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前三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西洋两岸国家唱主角,并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军事优势。本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科技为主导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表现十分抢眼,这一方面将极大地提升世界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却意味着国家间的科技和产业竞争空前激烈,一些发达国家想方设法要把发展中国家遏制在产业链低端。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比核武器更难管控的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等科技成果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存在着极大地威胁人类伦理和生存发展的可能,科技的双刃剑效应空前凸显,科技对人类的挑战也是百年未有。从世界文明进程看,由于世界政治、经济、科技、产业等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旧世界正在死亡,新世界还没有诞生,在这个大变局的时代,随着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的复兴,特别是作为一个非西方国家的中国作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参与到世界秩序的重建之中,曾经对世界文明作出伟大贡献的东方思想文化和中国文明,在新百年的大变局中将发挥引领作用。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起来很宏大,是“世界大事”,最多是国家的事,好像与我们个人无关。其实不然。我之所以要在这里给同学们讲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因为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无法超脱。每一代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人。正走在强国之路上的每一个中国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该做好充分准备。

我想,简单来说,我们每个人既要以“变”又要以“不变”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变,就是要洞察时势,把握趋势,应时而变,变中图强,抢占先机,一句话,就是要在世界大变局中把自己变得更强。在“变”中不善变,将永远是弱者。

不变,就是要在大变局中保持定力,这个定力主要就是学习力、创新力和价值力,永远保持学习状态,永立时代潮头,坚守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国核心价值,充满对党、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基于此,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在“变”中无定力,将失去安身立命的根基。

同学们,你们就要离开母校各奔东西了。我不由想起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慈母的手中线,有千条万条,其中有一条,就是从今年开始在每届毕业典礼上学校聘请的“校友联络员”!希望“校友联络员”发挥好联络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尽管难舍依依,终要说声再见!祝同学们在人生路上凯歌前行!谢谢大家!

    和大多数人憧憬的大学生活不同,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312班吴步晨的日常是这样的:早上6点起床,为双目失明的母亲做早餐、打扫家里卫生;马不停蹄赶到教室上课;下课后急匆匆买菜回家做饭,服侍母亲吃饱,再温习功课;下午继续上课,上完赶回家做晚餐,晚上做家教……

    5月5日,记者在中南大学见到了这个被同学们誉为“铁人”的吴步晨,听他讲述自己从11岁到22岁,独自带着母亲求学的故事。

    刚刚立夏的长沙,宁静而美好,像极了吴步晨脸上绽放的笑容……目前,他已被保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他将继续带着母亲开启自己的读研生活。

    1995年10月31日,吴步晨出生在安徽省巢湖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6年,母亲身患脑膜瘤重病,高额的手术费用让本就不宽裕的家几乎一贫如洗,不堪重负的父亲留下了一句“我出去打工挣钱”的诺言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年仅11岁的吴步晨当时还是一个小学生,但他瘦弱的肩膀却要开始挑起照料母亲的重担。由于脑膜瘤压迫视神经时间过长,母亲的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目失明,失去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母亲每天以泪洗面,吴步晨一边照料安慰深陷黑暗痛苦中的母亲,一边倍加勤奋地学习。

    经过了几年的奋斗,吴步晨克服了同龄孩子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录取。

    学业的梦想在他眼前闪亮,母亲怎么办?牵起母亲的手,他带着心中的专业梦想(土木工程)来到中南大学开始了与众不同的求学之路。

    为照顾母亲,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廉价的地下室住下,每天在上课、给母亲做三餐、兼职家教的奔波中度过。母亲无法出门,他买来二手收音机和电视机,让母亲听听声音打发寂寞;母亲身体很虚弱,隔三差五就有毛病发作,他还要不停地在学校和医院间来回。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做了三份家教,虽然又累又乏,但是一想到房租、母亲的医药费、买菜钱、水电费……他又打起了精神。

    因条件所限,他目前在学校周转房家里给母亲做了简易的无障碍设施,这样的母亲能够安全顺利地达到屋里的每个角落——在携母追梦求学的几年时间里,他充当起了母亲的双眼,带着母亲领略这个世界的繁华冷暖。

    近四年,吴步晨努力挤出时间学习,平时一上完课就会把作业写好,绝不拖拉。在课程最为紧张的大三学年,学院的自习室里,每天都有他的身影。汗水与泪水也换来了各种国家级、校级奖学金及各类荣誉称号与表彰,还有物理、化学、数学、测绘等多学科竞赛获奖,如今他更是以专业排名前10%的优异成绩顺利保研。

    在求学的道路上,学校和学院也给予了非常大的关心和帮助。有学校入学时候的学费减免,有后勤部门为其提供一套校内周转房的关爱,有任课老师给予他经济上的无私支持等。吴步晨记得这些曾经给予他鼓励和帮助的点滴,他说“记得”是为了“感恩”。他还力所能及参加了一些志愿服务,“美丽长沙文明地铁志愿者”“岳麓区敬老院志愿服务”……他愿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吴步晨自立自强的品行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关注和赞赏,先后荣获了第十一届“芙蓉学子 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自强不息奖和中南大学第七届“自强之星”。吴步晨说:“一切困难和挫折我都会用责任去接纳,一切坚持和进步我都会用进步来证明!”

    第一次从广播中听说22岁的刘路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还在读本科的他被中南大学聘为研究员(相当于正教授),我心中一亮!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哎哟,真好!中国的年轻科学家终于涌现出来了!

    但是接下来的第二反应却是担忧:哎哟,不好!这么年轻,可别让铺天盖地的媒体把他毁了!

    这真的不是杞人忧天,在媒体工作几十载,我可深知媒体的厉害——捧杀和棒杀,都足以摧毁任何钢筋铁骨。何况,刘路还只是一个22岁的孩子。

    不过还好,接下来传到耳朵里的消息,让我踏实了一些:某媒体摄制组去给刘路做节目,当在图书馆拍摄时,摄制组提出让正在攻读的全体学生都撤出的要求,当即遭到刘路的反对,理由是不能影响同学;摄制组又提出去刘路宿舍拍,也遭到他的拒绝,理由还是不能影响其他三位室友。我为自己的同行脸红,为刘路的理性、善于为他人着想的品性叫好。

    后来,我又从网上看到,刘路为人淡泊,行事低调,除了一再声明自己不是天才之外,所做的就是尽量躲起来,唯求世界快把他忘掉。我心中很是赞叹:这孩子,行!

    孰知世事难料。我自己竟然也卷进了这场新闻大潮,被派往中南大学采访。一想到自己也即将成为刘路讨厌的记者,先从心里就胆怯了——我可不想为了自己出新闻,就去做耽误人家科研工作的罪人!

    所以,接受任务、读了初步的资料之后,我即拟把采访题目定为“刘路是怎么一飞冲天的”。我一点也不想猎奇,不探究刘路的衣食住行、爱好特长、小学初中高中的分数、家庭秘史、七大姑八大姨等等。我想探究的是当下中国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问题,看看能否通过刘路的实践,挖掘到中南大学有什么妙招,可以举一反三地提供给全国教育界借鉴。

    正是想弄清人才培养的问题,我首先找到了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

    张尧学是“七七、七八级”同学一代。我在北京时曾听说,他的想法总和别人不太一样。请看简历:

    张尧学,湖南澧县人。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校长。他主持完成过多项国家级科研、国际合作项目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并获过众多奖项。曾任清华大学与IBM合资的鼎新公司总经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高等教育司司长和国务院学位办主任等职。

    首先是源于几个细节:采访过程中几次有人敲门,无论是送材料的还是请他签字的,张尧学都亲自走到门口开门,来人离开时他还要送一声“谢谢”。

    其次是源于一则轶事:去年11月张尧学到任中南大学后,为了解第一手材料,常常一个人走到课堂去听课。由于大学课堂的开放性,老师同学都没在意,不知道他就是新来的校长。最后,还是有一天,一位副校长在闭路电视上检查教学情况,发现张尧学正坐在某个教室听课。

    再次,源于他对育人的理解。他说,中南大学氛围好,这里的老师们有话直说,是开放、包容、敞开、交锋的环境,感到特别自如。知识分子不能只是“识字分子”。人类创新的闪光点应在大学里面。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当然不如老教授,但他们的主要任务,应是敢于打破旧传统,把学生带入创新的模式,和学校共同成长。

    他说:核心是人,主要是以什么方式用好人。什么时候解决好了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国家就兴旺发达。有了人就有了方向,通过人来实现学科的发展。刘路能攻克世界难题,就是源于他的兴趣,他发自内心地热爱数学啊。

    他介绍起刘路的情况,如数家珍。我直率地问:“关于你们给予刘路的超待遇,社会上有种种说法,学校里有争议吗?”

    张尧学笑了笑,说:当初我和书记本想给刘路副教授的,几个副校长都说要给研究员,对全校师生是个激励。人事处长说国家有政策,可以先上岗后评聘。研究员和100万奖金公布以后,全校无论是教师、学生、行政人员,还是退休人员、工人、家属,都说好。来了那么多记者,在校园里见人就问,据说,还没有一个表示反对的。

    自古英雄出少年。战国时期,甘罗8岁做宰相,霍去病20岁做大将军。蔡元培当北大校长时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教授。

    看人,不应看年龄、资历,而应看他有没有达到科研水平。美国《符号逻辑》杂志审阅刘路文章的编辑、著名数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丹尼斯·汉斯杰弗德评价说:“(刘所解决的)那个问题是反推数学中几十年来最著名的未解之题。我自己就曾多年从事那个问题的研究”,“刘的论文是近年来数理逻辑中最好的论文之一。它足以撑起一篇杰出的博士学位论文。尤其令人钦佩的是,在刘的学校,并没有从事相关研究的老师,他没有接受任何指导,而是自学了所有的背景资料,完全独立地完成了这个问题的解答”, “这真是一个卓越的成就”。

    在张尧学看来,研究员仅是一个学术职称,刘路已经证明拥有独立的科研能力,给予他这个职称,是给他提供做科研的平台、保障和条件。日后,刘路可以在中南大学做研究,也可以到国外做访问学者。

    中南大学地处长沙,有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儿,历来就有破格用人的传统。著名数学家侯振挺院士,上世纪80年代发明“侯氏定理”,从助教直接聘为教授。中南大学的校园文化也很有特点,有很多关于创新的教育活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强调创新的理念,数学院有“数学文化节”,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这些过程中,有天赋的学生就会受到启发和激励,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对刘路,学校一直爱护有加。大一进校那年,凭借高中时自学的功底,刘路向学校申请高等代数免修,老师拿出一份卷子,他做了90多分,学校就同意免修了。有的课,他不来上,不来就不来,老师、辅导员都清楚,没人追究。

    我想起自己在大学的经历,不禁问道:“上课都不点名,也不记考勤吗?”张校长说:“我们上课不点名。学校也没有因学生不来上课而做过处罚。”他感叹:我们的高校管理是应该进行反思。没有朝着创新、激情、悠闲的方向走,就不会有“灵光一现”,就出不来东西啊。

    “创新”、“开拓”、“勤奋”、“实干”这些词,我们早都耳熟能详了。“激情”也不算陌生。可是“悠闲”,我可从来没有听过哪个教育专家,把它也纳入了自己想要实现的教育理念中!

    张尧学说,“悠闲”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自己选题,以兴趣为核心,想搞什么就搞什么。学科围着人转,而不是相反。

    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学术水平有多高,不仅取决于它的校长,更取决于它的老师们。

    中南大学是一所被中国的高校合并潮催生的新大学,新世纪初年,由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长沙铁道学院和中南工业大学3校合并而成。虽然它现在的校名才只叫了10年,但若从湘雅医学院算起,其历史已经超过百年——湘雅建校比北京协和医学院还早12年,是中国最早的中西合办的大学。

    中南大学拥有7万各类人员,在这座山峰上,站立着14位院士,其中金展鹏院士还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仅2010—2011年,全校就有39位教师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该校在航空航天、高铁建设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去访问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的时候,一见面,他就毫不掩饰他的推拒心理,拿出手机翻出一条短信,给我念了一遍。短信是他的老同学发来的,大意是说,看到他没在“刘路事件”上出头露面,就放心了云云。然后,侯教授马上又声明说:在这件事上,我只是向中国科学院李邦河、丁夏畦、林群三位院士介绍了刘路的情况,请三位院士分别致信教育部,申请破格录取刘路为硕博连读生,并建议加强对其学术造诣方面的培养。

    76岁的侯教授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说:“我就做了这件事,做完了,就完了……”

    我恍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忙说:“侯先生,我们都知道现在做任何事情,都会遭到各种解读。我们相信您的人格。”

    的确,侯教授哪儿用得着借“刘路事件”炒作自己?生于1936年的侯振挺教授是中南大学的“招牌式人物”,当年,他研究的“齐次可列马尔夫过程”与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都是世界性难题,“齐过程”被他拿下后,在数学界常被与“陈猜想”相提并论。侯教授还曾在1974年发表论文《Q过程唯一性准则》,成功解决了世界概率界数十年悬而未决的问题,此成果被称为“侯氏定理”。1978年英国皇家学会向侯振挺颁发了“戴维逊奖”。那一年,也正是中国拨“文革”之乱返建设正途之际,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瞩目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侯氏定理”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学生说:“侯教授为人低调平和,尤其对学生特别好。”尤其有意味的是,侯振挺也是在大学本科期间,自学解决了排队论中三大难题之一的“巴尔姆断言问题”,这一点与刘路一样,“自古英雄出少年”。

    所以,侯教授就特别珍惜年轻人,也特别为刘路捏一把汗,怕他在荣耀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这些事,我自己经历过,如履薄冰!你知道,光女孩子都能涌过来一堆啊。对他的学习、学术都极为不利!好在刘路自己很淡定。”

    说到这里,侯教授直言不讳地对我说:“每次采访都说是最后一次,结果下一次又来了!”

    此时,刘路就坐在我身边,安静地听着。从去年10月起,他已成为侯老师的一名直博生,主要学习领域和研究方向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我只好又解释一遍,说自己不是冲刘路来的,而是想看看中南大学有什么培养人才的妙招。说着,我扭头对刘路说:“你做自己的事情去吧。”

    刘路选择了留下,一言不发地听。师从一位优秀教师,当然不只是跟他学功课,更应是从思想、人品、做人,全面学起。名师,绝不只是技术上的师傅;高徒,也绝不只是一个计算器。

    侯教授显然是对中国教育问题有过许多深度思考,马上脱口说出“钱学森之问”,并打开了话匣子。

    在我们谈话的整个过程中,刘路除了起身给大家倒了一回水,一直稳稳地坐在那里,认真地听着。人生太复杂太曲折太艰难太漫长了,此刻,这个大男孩也许还不能全部理解我们的话。之前午餐时,我为了逗他说话,问他:平时有哪些事很快乐?哪些事不高兴?他回答说:“都挺快乐的,比如游泳、跑步、看电影,没有什么特别不高兴的事。”

    告辞的时候,侯教授答应和我们合影,但一再嘱咐我,照片只是留念的,不要发表。内心里,我对这位性格直率、敢讲真话、爱憎分明的老教授,充满了钦敬。

    正值芳菲4月天,长沙的季节比北京早两个星期,迎春花和茶花已有点残,大火球般的榆叶梅却正开得轰轰烈烈。张尧学校长说中南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果然是全开放,绿绒一样的草坪上,到处是学生、家属、老人、孩子,还有欢快的宠物狗。

    校园的景象是世间最养眼的美景。校园的氛围是人类最养人的气息。

    刘路曾说:“我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当我中学时的朋友一个个走进清华、斯坦福、香港理工等名校的时候,我心里虽有些失落但却无怨无悔。我不愿在考试上浪费时间,我不满足于试题所给出的标准答案,我感谢给予我指导的老师,我渴望证明自己,渴望学习上有自由的空间。”

    刘路喜欢自己的中南大学,母校给了他自由的学习空间。数学院院长刘在明教授介绍说:“数学院很考虑学生的兴趣,第一个学期上大通课,把数学、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都纳入,一年以后再让学生自主选课,这样能帮助他们认知自己。我们强调自由学习,只要考试能通过,把学分拿够,上课不上课,学院不强求。像刘路这样自学的学生也还有,我们希望能多出几个这样的学生。国家创新,我觉得过几年在这方面会有突破的。”

    上世纪90年代,张尧学校长在教育部工作时,当年就出台了“教授两年不上讲台就摘帽”为核心内容的文件,又连续6年推进了大学英语教改。到中南大学工作3个多月,又出台了年轻教师搞科研、副教授以上老教师上讲台的措施。对此,刘在明非常拥护,说:“人是有惯性的,经验多了就不敢突破了,所以五六十岁已不是最好的科研年龄。全世界的数学家,出成绩一般都是在二三十岁。”

    土木工程学院助教魏标来自同济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离开了大上海,主动来到中南大学,当时是为了自己所学的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刚来时,他心中有忐忑,不知自己这毕生的选择是对是错。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工作环境宽松,学术氛围自由。老院士主动找他促膝谈心,鼓励他要敢于超越前人,不必要太把“世界水平”放在眼里。学院虽不要求赶任务、保目标一类形式主义的东西,也给予足够的时间让课题踏实做,但科研压力是大的,不养懒人,一环套一环,给你压力,给你激励,给你动力,让你立大志向,作出大成绩。“因此,我完全踏实下来了,已经在长沙买了房子。”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杨迎泽助教,今年31岁,是1999年从山西考入中南大学的本科生,尔后一路硕士、博士、博士后读下来,留校任教。他说,学院给我们年轻人创造成长的条件,35岁以前都可自由申请科研经费,5万元—10万元,叫你尽快在基础上深入,督促你在国际上发表自创论文,尽早出成果。“所以,青年教师们都很有积极性,自觉自愿承担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他们微笑着对视一眼:“我们早就知道了,不太震动。”

    他们七嘴八舌回答说:我们都有自己的目标呀。前不久学校刚刚开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要实行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双向管理了。分配制度也跟着改革,事业编的工资和福利由学校负责,非事业编“谁进人、谁使用、谁负责”,这样空间就出来了,评职称也跟着走,还有学术休假制度,符合条件的老师,谁都可以享受学校提供的半年带薪学术休假期,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去研修……

    我手上由学校宣传部提供的一份材料,上面有这样一段:“到2020年,(中南大学)力争汇聚50名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主导人才,引进与培养300名左右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中青年学科领军人才,支持1000名左右40岁以下、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青年骨干人才。”

    是啊,他们确实是赶上好时代了。我想起去年底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李源潮同志在讲话中,总结和梳理了“科学人才观”10个方面的内容: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人才优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高端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在具体落实上,中央财政已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0年新增经费预算1066亿元,全国31个省市区、15个副省级城市和83%的地级城市出台了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千人计划”引才体系不断拓展延伸……

    在上世纪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对长沙实施大轰炸,炸毁了湘雅医院的数座建筑。今天保留下来的还有主体教学楼、办公楼等四五座建筑。它们优雅的大屋顶、中西合璧式样的建筑造型、略有一些维多利亚小装饰物的窗棂、砖红色的外墙,无不显示着历史的美丽和历史的沧桑。

    两大蓬粉红色和白色的木槿花在蓬蓬勃勃地盛开,繁花之多、之密、之用力,好像不把春天留在这里就决不停歇。在它们身旁,砖红色的楼面衬托出一块石碑,上面是孙中山先生1925年为湘雅第五届毕业同学题赠的“学成致用”勉词。另一旁矗立着一座造型雕塑,上面有两个放大的邮票图像人物,一是中国第一代医学微生物学家、“衣原体之父”汤飞凡,一是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他们都是湘雅医学院的第一届学生。

    当年,他们都是二十几岁就崭露头角,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他们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天,是中南大学师生无比珍视的文化资源。

    当我赶回坐落在新校区的中南讲堂时,“金展鹏院士事迹报告会”还在举行,我静静地在大厅观看《金石为开——金展鹏院士教书育人先进事迹图片展》。最为震撼的是这样一幅图片:已70多岁的金院士直挺挺躺着,目光直挺挺地对着头部上方的科技文献,那大本文献双页打开,字面朝下,被平放在床头的小木架上——自从14年前突然高位截瘫之后,他就让妻子支起这个小木架,坚持阅读文献和学生论文。就是在这14年里,就是在这种超人的工作状态下,金院士完成了1项国家863项目、3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培养了2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17份关于中国材料科学发展战略的建议书。而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他首创的“金氏相图测定法”奠定了“中国金”在国际相图领域的领先地位,他领导的实验室,使有关国际科学界的目光,一次又一次投向岳麓山下的大学区……

    看着金院士年轻时头发黑亮、戴着黑边眼镜的照片,我想起了刘路那张朝气蓬勃的脸。我感到自己的热血直往上涌:中南大学,它的大学文化、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大学力量,就是通过这一代又一代金石为开的科学家们薪火相传的啊!

    报告会结束了,一大群学生们涌过来,展板前立刻挤满了人。我听见几个男生、女生在议论:

    下课时间到了,年轻的大学生们涌出教室,顷刻间,学校四通八达的甬道上,挤满了朝气蓬勃的身影。戴着一顶棒球帽、一副黑边眼镜,斜挎着一只大书包,高高瘦瘦的刘路研究员,立刻消失在他们之中,或者不如说,融入了这青春的、雄阔无边的大海。面对着满眼的刘路们,我觉得天真蓝,云真白,阳光真亮!我在想:明天的太阳有多辉煌?

    结束采访,我连夜赶回北京,参加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第二次会议。

    我刚一张口,说起22岁的“教授”刘路,作家们就纷纷说,知道,知道,好事,好事。

    小说家赵本夫说:“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啊,大革命时期,18岁、20岁的军团长有好几位呀。”作家吕雷说:“我们家父辈里,就有好几位20几岁的‘大领导’。”  报告文学作家张胜友说:“你看作家队伍里,这些年,冒出了多少青年作家?文学界能冒出来,科技界当然也应该冒出来。”随笔作家朱铁志说:“中国是有人才的,关键是需要营造出让人才出头的环境,培养出接纳和推举年轻人的社会文化心态。”女作家李兰妮说:“但愿刘路能冲出来,冲到世界最高端去。”湘籍作家蔡测海说:“从刘路开始,愿中国的人才都能冒出来,中国也到了这个历史时期了。”

    我兴奋地给他们念了刘路《自述》中的一段话:“我完全没有想到我仅仅是因为做了一件喜欢的事,写了一篇让我夜不能眠的论文,就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对于这些褒奖和赞誉,我自愧不如。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一个无名小卒,但依然会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继续做着自己喜爱的事。”

    我又兴奋地告诉他们:刘路已经接到几所国际著名学校的录取通知,中南大学正在帮他具体落实。张尧学校长的态度是:不管刘路在哪里学习、作研究、出成果,我们都高兴,都支持,都给他提供条件。中南大学还决定,每年拿出经费送40—50个医科学生去美国读书,读8年,完全培养成才。有人说这是赔本买卖,要是学生不回来怎么办?张校长说先要想人家好,不要想人家坏,即使不回来,也是为人类培养人才了……

    作家就是容易激动,没等我说完,他们就嚷起来:“对呀,就是要有这种气魄。是时候了,中国应该开始对世界作出大贡献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南大学上课时间安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