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概念股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大家知道新能源汽车电池概念股的电池可以用多久吗?

|||||||||||
最新播报:
赵景光: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2014北京国际车展于4月20-29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新华汽车全程报道。20日,北汽福田党委书记赵景光做客新华汽车北京国际车展访谈间,就汽车新能源,以及福田的自主创新等问题接受专访。
赵景光表示虽然新能源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谢赵主任今天参加我们的访谈。今天在楼下您也对我们的热点话题进行了选择,您选择的是哪一类话题?
赵景光:我选择的是新能源汽车。
主持人:为什么对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
赵景光:之所以选择新能源是因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它确实是一个热点,是我们倡导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也是我们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第二,北汽福田本身在新能源方面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开发和科技推广的工作,也有一点感受。第三,我也想对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我们福田汽车的发展谈一点我们自己的认识。
主持人:那您谈一下您对福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认识?
赵景光:新能源汽车肯定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现在大家从身边看,还感觉不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广泛性。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汽车的普及也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开始普及的。现在已经五百多万辆。刚开始我们跟外国人合资的时候谈五千辆。上汽桑塔纳第一次合资的时候也是五千,最多两万辆。现在新能源汽车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也是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
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多问题,一般大家通常说电池,也就是容量,车的续时里程有多远,是一百还是三百公里。第二,价格。第三,体积问题,还是围绕着电池本身。所以新能源汽车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电池。第二个问题对老百姓来说是方便性,专业来说就是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第一,谁来布局。第二,谁投资建设。第三,消费者的购买问题。这三个问题是目前必须考虑,也必须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今年看到北汽福田出了很多新的产品,能不能在这里跟我们介绍一下?
赵景光:福田汽车是一个自主品牌,我们坚持自主创新。我们也有合资品牌,但是我们在战略发展思维上坚持双自主,这一点是肯定的。所以,福田汽车的产品开发不断的加大。从投入上来说,我们每年投入到研发上的资金大约占我们销售收入的3%到5%。这两年到5%了,一年投入二十个亿到三十个亿。随着福田的不断壮大,我们的投入肯定会越来越多。这一点是肯定的。从产品来说,福田汽车现在是商用车的全覆盖。从中型卡车、大中型客车、轻型卡车,到乘用车、商务车。还有卡车平台延伸出来的工程机械、起重机、泵车黄金价值链。卡车是三系列的,客车、轻卡、大中型客车。明年年底将要推出微面、小型的商务车。卡车、客车全部覆盖。未来要在乘用车的领域做进一步的扩展、进一步的发展。
主持人:我看到目前福田汽车联合康明斯在做关于重卡的新闻发布会。也引起了各方媒体的关注。您能跟我们谈一下发布会主要的目的是什么?他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
赵景光:大家都知道我们跟美国康明斯公司合资已经四年了。过去的合资是2.8升和3.8升的柴油机上面合作。这个合作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我们合作是从低马力向高马力发展。这次在合资的基础上拓展了全新的产品,重型的发动机。达到12升的发动机,是欧六的标准。上海是欧五,北京明年是京五,下一代欧六的发动机还没有提上日程。我们在发动机上是超前一步,领先全球。这是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这种创新不是我们把国外现成的东西拿过来。而是我们双方的联合开发。这对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对商用车来说,尤其是对载货车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二,这个项目恰恰符合中美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项目,在节能减排方面,与美国政府有合作。其中特别在载货汽车上专门写上了节能减排的清洁能源的产品,也符合两国政府,这是我们在美国的活动之一,我们双方签署了协议。第二,我们的商用车的超能板的发布,我们跟戴姆勒合资的福田戴姆勒公司主要生产重型载货汽车,这款发动机出来未来主要配在这款车上,面向全球的高端市场。因为现在还没有一台欧六发动机的卡车,这是站在汽车、商用车、载重汽车上面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所以福田是有战略意义的,为未来福田的发展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主持人:在此次车展上,我们福田展台主要特色有哪些?有突出哪些重点革新的展示区域吗?
赵景光:这次福田参加的车展,除了有一款车参加的北汽展台之外。我们是全系列参展,中高端的品牌这一次全都来了。商用车领域首先是卡车,特别是重型卡车我们和福田戴姆勒的馆是挨着的,我们是联合参展。同时,我们还展示我们的发动机。特别是我们跟福田康明斯联合开发的发动机,是按照欧五的排放标准研发的。还有新的汽车延伸出来的物联网这次也有展示。我们这次展出的是大型公交车,大中型客车。商用车领域今天刚刚发布了新风景G7,满足商用车的市场。基于重型卡车的平台,我们延伸出来价值链的工程机械,汽车的起重机、泵车,集中的体现了我们前两年科技创新的水平。
主持人:听赵书记说,我们福田的技术非常强大,不仅有技术的展示,还有各个车型方面的展示。此次车展的主题是汽车让生活更美好,对于这个主题您怎么看?
赵景光:这个主题我认为选择非常好。全球上自从有了汽车,虽然一百多年了,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我们思维方式,让出行方式改变了。过去农耕时代我们的交往半径是几十公里,现在几百、上千公里都有。所以它是一种全新的改变。我刚从美国回来,从他们那里感觉到汽车带给人们全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是为人而诞生的,他是为了人诞生的更好。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汽车环保方面的非议,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的重视和汽车业界本身的努力,它的排放会越来越低。尤其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不断的推出、不断的完善,我们在更好的改善生活水平,更好的提高生活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会越来越低,甚至于将来会消失。对环境的污染做到零。这一点我是相信的。
主持人:汽车的发展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依旧没有自己的汽车精神。对于车企的管理以及车企的文化您有什么见解?
赵景光:一个产业的发展,没有一个所谓的部门去直接归纳这个产业的精神。因为下一代的精神,国家有精神、城市有精神、企业有精神。作为一个产业,你说哪个去总结这个模式?但是并不代表从事汽车的这个企业、汽车的这些人没有精神。从开始来说。中国发展汽车我认为就是一个实业报国的精神。从老一代的汽车人他们就有学汽车的。他们实业报国、爱国的精神。到目前为止发展到现在,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是不是一种精神?创新是不是一种精神?集成,我们叫做联合,合资合作,我们不断的学习,洋为中用的学习,这也是一种精神。如果有人总结汽车精神,就是这些精神。就我们自己的企业来讲,我们也有自己的企业精神,我们的系统是很完善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作为中国汽车人,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是我们坚守的。我们的开放、我们面向全球,有全球视野,这也是我们坚守的。要做自主品牌,要形成我们自己的竞争力。将来我们要形成全球化,成为全球的著名品牌,这是福田的精神之一。但是我们要提高品质,为消费者带来我们实实在在的价值回报,为什么消费者服务,客户至上。不能说汽车人没有精神,只是没有人去总结。但是每个汽车企业都有自己的精神,有自己的文化,和国情也是相吻合的。
主持人:感谢赵先生作客我们的访谈间。希望福田在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好。
赵景光:谢谢。
[责任编辑:预见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昨天今天明天
作者:9996话题:
声明:本文由说客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汽车之家。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预见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昨天、今天,明天作者/郑谊
十几年前,倘若在街上发现一辆新能源汽车。那绝对会比在动物园看到濒危动物还要觉得新鲜。当时...
&&&预见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昨天、今天,明天&&&&&&&&&&&&&&&&&&&&&&&&&&&&&&&&&&&&&&&&&&&&&&&&&&&&&&&&&&&作者/郑谊&& &&& 十几年前,倘若在街上发现一辆新能源汽车。那绝对会比在动物园看到濒危动物还要觉得新鲜。当时人们不理解厂商为什么推出新能源汽车。更不理解那些敢买它们的消费者。十几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曾经在车展被当做概念车展出的新能源汽车,正在越来越多的行走在路上。不禁让人感叹,这世界变化之快。&&&&&& && &&&& 如今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无论是进口品牌,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推出了一款或多款新能源汽车试水市场。厂家利用政府想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而推出的各种优惠以及补贴政策,还有消费者想实现节省汽油开支的心理。往往都把自家的新能源汽车说得天花乱坠。就好像真的一点儿汽油都不消耗一样。但是理性的消费者是不会被厂家的花言巧语蒙蔽的。市场的反应证明新能源汽车还没到独当一面,与化石燃料汽车平分天下的地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石油总会耗尽,新能源汽车战胜化石燃料汽车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市场上的那些新能源汽车,看看他们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是什么样子的吧。&过去:摸索中前行 &&&&&&& & &&& 1920年1月:第一辆充电式汽车问世。它是美国新泽西州的发明家在早期混合动力汽车设计基础上的创新之作。电动马达直接被安装在后轮轴上,同时车辆滑行时发电机能直接为蓄电池充电。此外,安装在车前的4缸汽油发动机也可以在行驶途中为汽车充电。&&&&&&&&&& &1920年8月:经济型电动车风行天下。这种在20世纪20年代生产的电动车,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最大限度发挥了电动马达的功能。这种汽车的使用成本比燃油车更便宜。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油价不断上涨,仅英国电动汽车的使用量便增加了百分之八,成为了一种更经济使用的交通工具。&&& 1921年10月:电动汽车成为街头一景。由于人们更加关注汽油的价格,电动汽车成了美国家庭购置第二辆车的理想目标。这种汽车的主要卖点是乘坐舒适、小巧,并且因为不用变速箱和脚踏油门而操作更简便。此外,由于电力的获取方式容易、维修费用低廉,使汽车的保有成本也大大降低。&&&&&& &&& 1937年8月:第一台DIY电动汽车亮相。它是世界上第一辆个人制造的电动车。它是车主利用二手车零件为5岁小女孩打造的,但这也为未来的电动车实验铺平了道路。&&&&&&& &&& 1968年12月:通用汽车公司推出斯特林混合动力发动机。当年,发展势头强劲的通用汽车公司把斯特林发动机与14个12伏电池组合在一起。这款车引进了每小时48公里的“盈亏平衡”速度新概念。由于斯特林发动机不断为汽车充电,因此电力不会耗尽。不过,车的启动和关闭需要耗时20秒以上。&&&& 1973年出现了好几款电动汽车,包括一款电动巴士和一种全木质车身的轿车。然而,木质车身并没有风行天下,但电池寿命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大家。人们普遍在翘首期待汽车充电问题出现新的技术突破。&&&&&&& &&& 1974年6月:菲亚特X1/23横空出世。上世纪70年代初,欧佩克石油禁运危机之后,汽油价格一路飙升,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兴趣也愈加浓厚。这里展示的是一款菲亚特概念车,加上电池整车重798公斤,最高时速64公里。&&&& 1974年11月:南澳概念映入世人眼帘。澳大利亚南部的Flinder大学一改依赖电池升级发展的思路,把重点转移到发动机和传输系统的开发上。他们的这些成果节省了电池提供的珍贵能源,使一次充电能行驶距离增加到144公里。&&&&&& &&&& 1975年11月:带发电机拖车的豪华版电动汽车。Transformer 1型车是推向市场的第一款豪华版长途用电动车,不过它有一个吸引人的东西:一台为长途旅行提供动力的汽油发电机小拖车。有了它,汽车能够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持续行驶1770公里。&&&&& && &&& 在1990年洛杉矶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展示了一款名叫Impact的先进电动概念车,它虽然日后逐渐成型,但一开始却引来人们怀疑的目光:重达394公斤的电池以及更换费用的昂贵。看来它可能永远无法走向生产线了。&&&&&&&&&&&&&& &&& 1991年5月:洛杉矶发出推行电动汽车倡议。为了对付20世纪90年代初日益严重的废气问题,洛杉矶把目光投向了电动汽车。洛杉矶电动车倡议拿出一份订购1万辆电动汽车的合同。奥迪公司推出一款“双动力”混合车,后轮电力驱动,前轮汽油驱动。有人提出更激进的思路,修建一套通过路面供电的系统,以便让这些跑在路上的汽车始终处于充电状态。&& &&& 1991年12月:宝马公司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E1电动汽车。这辆电动概念车的外壳材料是可回收塑料,整车重不到907公斤,一次充电可行驶273公里,最高时速达128公里。&&&&&& &&& 1994年1月:世界上最好的电动车EV1进入测试阶段。4年之后,通用公司的Impact概念车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有机会进入试车阶段。在它身上寄托了太多人对于一个新的汽车产业(电动汽车)蓬勃兴起的希望。到1996年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制造并销售EV1电动汽车。这是一家大型制造公司用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方式推出的第一款电动汽车。&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目前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可谓数不胜数,从小车一直到豪华房车,每一个细分市场里都有新能源的身影。要想给如此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分类可谓相当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粗略的把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分成3类。即轻度新能源、中度的新能源,重度新能源或完全新能源。&轻度新能源:&&&&&&& && & 市面上的低程度新能源汽车已经很多了,比如已经国产了的丰田凯美瑞混动版,别克君越混动版,进口的奥迪Q5混合动力,奔驰S400,宝马7系混动,保时捷卡宴混动,还有自主品牌的很多混动车型。&&&&& &&&奥迪Q5混合动力&&&&&&&&&&&&&&&&&&&&&&&&&&& &&&&&&&&&& 奔驰S400&&&& 这类轻度混合动力车型的特点是汽车中除了发动机以外,还安装有一台小的电动机和一套小电池组。日常行驶的时候,发动机多余的电能会通过电动机储存在电池组里。在车辆起步,或在拥堵路面行驶的时候,电池组里的电能会代替发动机或者与发动机同时工作,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这类车型的诞生大多不是为了节油,而是为了丰富产品线。所以节油的效果是最低的。&中度新能源:& &&&&&&&&&&&&&&&&&&&&&&&&&&&&&&&&&&&&&&&&丰田普锐斯&&&& 普锐斯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混合动力车辆车款,它真正的把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的普及了起来。随后在2001年销往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最大的市场是日本和北美。美国是普锐斯最大的市场,至2009初为止,美国丰田总共卖了超过60万量。第一代普锐斯1997年12月出厂,发展至今已经有三代。普锐斯为世界上第一辆大规模量产的汽油电动混合动力车。第三代普锐斯也提供EV纯电模式、ECO MODE环保模式以及POWER MODE动力模式,依照不同的驾驶需求,驾驶可就中控台按键进行模式切换,带来不同的动力输出反应。& &&&&&&&&&&&&&&&&&&&&&&&&&&&&&&&&&&& 雷克萨斯CT200h& && &&&&&&&&&&&&&&&&&&&&&&&&&&&&&&&&&& 本田INSIGHT混合动力汽车&&& &INSIGHT的混合动力系统是以1.3L i-VTEC发动机为主动力,IMA电动机为辅助动力,搭配CVT 7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能根据不同的行驶状况进行动力输出的分配。其中1.3L i-VTEC发动机最大功率65kW(88马力)/5800rpm,最大扭矩121N?m/4500rpm,IMA电动机最大功率10kW(13.6马力)/1500rpm,最大扭矩78N?m/1000rpm。在日常行驶过程中,依靠发动机提供动力为主,电机作为辅助动力,再利用先进的i-VTEC发动机、高效率的IMA电池电机与智慧的IPU智能动力单元进行完美的结合,在保证动力充沛的前提下,创造最佳的燃油效率和最低废气排放。&&&&&&&&&&&&&&&&&&&&&&&&&&&&&&&&&&&&&&&&&&& 比亚迪F3DM&&&& 比亚迪F3DM搭载全球首创的DM双动力混合系统。DM双模电动车采用电动系统(EV)和混合动力系统(HEV)。该系统是将汽油发动机和电机有机结合融合为一体,配合动力电池,形成由电机和电机配合发动机向车辆输出动力的两种驱动模式。不仅降低了油耗及排放,更极大的提高了动力和操控性能,实现了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源补充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双动力混合系统。&&&& 中度新能源汽车是以丰田普锐斯为代表的,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了省油而生,此外同门师兄雷克萨斯CT200h,本田INSIGHT,国产比亚迪F3DM为代表。这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是使用小排量发动机,加上大功率电动机的组合,大多使用CVT变速箱,刹车动力回收装置。低速,停车时候,使用电动机驱动。此外汽车外观设计流线,减小风阻。简单来说就是低速和起步的时候用电动机,急加速和高速巡航的时候,发动机电动机一起工作,发动机兼顾为电池充电的任务。& &重度新能源或全部新能源:&&&&&& &&&&&&&&&&&&&&&&&&&&&&&&&&&&&&&&&&&& 雪佛兰沃蓝达&&& &沃蓝达是唯一一款能够在全天候、全路况下行驶,且不必为续航里程担忧的电动车。通过独创的Voltec电力驱动技术,在标准的220伏普通家用电源上(有接地线即可)充电6.5小时,雪佛兰Volt 沃蓝达就可实现最高80公里的纯电力驱动里程,这满足了绝大多数日常行驶需求,且在这期间完全零油耗、零排放。之后如果没有充电也不必担心,车中的1.4 升发动机将启动,但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不同的是,这台发动机不直接将动力输出到车轮,而是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供给电动机继续行驶。这样约35升的油箱容积可以把雪佛兰Volt沃蓝达再送出约490公里的里程。&& && &&&&&&&&&&&&&&&&&&&&&&&&&&&Tesla Model的另一大亮点是全触控中控台&&&& 当时间回到2009年,Tesla Model S还处于概念阶段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对这款车报以厚望,都认为这是一个新生企业的天方夜谭。即使当时特斯拉公司已经公布了很多产品细节,诸如:全长4.98米、电池组由8000个电池单元组成,续航里程可达到483公里、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更容易放大座舱空间,车头的“发动机舱”被作为行李舱使用、乘客舱可轻松容下五位成人,甚至还能增添两个向后的儿童座椅、大量使用铝合金制造车身组件,将整备质量减小到1735千克、风阻系数仅有0.27、一台9英寸的电动机安装在后轴上、400米加速耗时14秒、提供长达3年到4年的整车免费保修,7年到10年的电池组保用期等等。&& &&&&&&&&&&&&&&&&&&&&&&&&&&&&&&&&&&&& 日产聆风&&&& 日产聆风为五门五座掀背轿车,由层叠式紧凑型锂离子电池驱动,在完全充电情况下可实现16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采用200伏家用交流电,大约需要8小时可以将电池充满;而10分钟的快速充电,便可提供其行驶50公里的用电量。&&&&&&&&&&&&&&&&&&&&&&&&&&&&&&&&&&&&&&&&&&比亚迪e6&&& &&&&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继F3DM混合动力车之后推出的又一款新能源汽车,是比亚迪首款纯电动汽车。e6最大的亮点,即采用电力驱动,其动力电池和启动电池均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生产的ET-POWER铁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其含有的所有化学物质均可在自然界中被环境以无害的方式分解吸收,能够很好地解决二次回收等环保问题,是绿色环保的电池。将来:新材料,新技术。 && &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以氢气为主要燃料的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氢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释放的能量足以使汽车发动机运转,而且氢与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只生成水,没有污染。&&& &&&&&&&&&&&&&&&&&&&&&&&&&&&&&&&&&&&宝马7系氢动力汽车&&&& 许多科学家预言,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是21世纪汽车的核心技术,它对汽车工业的革命性意义,相当于微处理器对计算机业那样重要。主要优点:排放物是纯水,行驶时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主要缺点:1、氢燃料电池成本过高,而且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非常困难,因为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2、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气,如此一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电来提取,否则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 &&&&&&&&&&&&&&&&&&&&&&&&&&&&&&&&&&&&&&&大众XL1&& && &大众XL1动力来源于一个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即配备了一款排量为800ml的双缸涡轮增压式柴油发动机(最大动力输出为47马力,配备的是一款DSG(双离合器变速箱)和一台电动机。后者可输出27马力的最大动力,可以提供纯电动行驶模式或与柴油发动机共同发挥作用。油箱容积为10升。该车只有23%是由钢或铁制成,其余部分采用了碳纤维材料,来保持车子的重量足够低。更为准确的说,该车的重量为795公斤。&& &&&&&&&&&&&&&&&&&&&&&&&&&&&&&&&&&&&&&&&&&宝马i8&&&& 宝马i8搭载了高性能的混合动力系统,突出了车辆超强的动力性能。全新宝马i8所使用的插入式混合动力系统由两台电动机和一台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构成,最高输出功率345马力,最大扭矩800牛?米。其中,1.5升排量三缸汽油发动机使用了燃油直喷和可变进气涡轮增压技术,将动力输出至车辆的后轮。两台电动机将动力传递至前轮。在强劲动力的驱动下,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仅需4.8秒,最高车速在电子装置的限制下为250公里每小时,而且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3.76升。另外,全新宝马i8还可以支持纯电力驱动方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全文总结:&&&& 某天在路上突然看见一辆雷克萨斯CT200h从身边经过,发动机舱里电动机发出的特有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我。因此才有了本文新能源的选题。在查找了许多资料之后,发现新能源汽车的历史甚至比传统能源汽车的历史还要长。随着调查的深入,我越来越被目前各种各样的新能源技术搞晕。因此,文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还希望广大网友指出。文章前半部分对新能源历史的介绍是参照了网络论文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原版。&&& 本文介绍了市面上部分新能源汽车,但依然还有很多车型没有涉及的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各大汽车公司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相信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就能大规模的行驶在路上。届时,我们的环境也将变得更美好。
点赞,为作者喝彩
是汽车之家用户?欢迎
自由撰稿人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留言中请不要恶意攻击国家、其他用户及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永久封杀违反以上规定的ID。流畅沟通、观点鲜明、善意提醒是我们推崇的良性留言氛围。
说客是汽车人的自媒体平台,我有我的主张,
每篇文章仅可“赞”两条评论,请先取消一条后再“赞”此条”
自由撰稿人
作者:42871作者:262作者:114作者:252作者:60389
一周热门作者排行榜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电动汽车上使用新型钒电池,一次性充电3—5分钟后,续航能力可达1000公里;而成本造价只有目前锂电池_百度作业帮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电动汽车上使用新型钒电池,一次性充电3—5分钟后,续航能力可达1000公里;而成本造价只有目前锂电池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电动汽车上使用新型钒电池,一次性充电3—5分钟后,续航能力可达1000公里;而成本造价只有目前锂电池的40%,体积和重量分别是锂电池的1/25和1/10。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钒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为可逆电池, 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时,为充电过程,此时左槽溶液pH值升高
B.放电过程中,右槽溶液中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绿色
C.充电过程中, H + 可以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移动,形成电流通路,并且参与电极反应
D.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
10 23 个,左槽溶液中n(H + )增加了0.5mol李高鹏解析新能源客车未来技术发展趋势_中国经济网DD国家经济门户盖世汽车网特邀 六大专家把脉“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未来
编者按:温室效应和油价上升从未像现在这样让人焦心,尤其是油价从年初突破100美元/每桶,一直飙升到现在的146美元/每桶。这两大问题刺激了对所谓“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宣传。但是关于“新能源汽车”在全球以及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很多人都不甚明了。为此,盖世汽车网特邀六大专家为大家解析“新能源汽车”的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向,以期中国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能在这片热炒中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并抓住可能的机遇。
一. 解惑――“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虽然国家也出台过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了,但是到底哪些车属于“新能源汽车”?很多人不清楚,甚至有时候根本不知道一篇文章中说的“新能源汽车”到底是哪些类别的车。抑或,“新能源汽车”只是仿照“新人类”、“新新人类”等现今流行词汇制造出来的娱乐汽车界的词?在“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上,几个专家的意见有基本点上的一致,又有不同的侧重。
一般的混合动力汽车属于节能汽车,不是新能源车,只有采用了天然气、氢气等才是。如果一个混合动力车烧的是天然气,就既是节能汽车,也是新能源车。一个术语叫惯了再改很难...
五类:一、基于传统石油燃料的节能环保车;二、基于天然气和石油伴生品的燃气车;三、基于化石燃料化工的替代燃料汽车;四、生物燃料汽车;五、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把太阳能、风能叫做“新能源”是不了解人类能源史。电动机比内燃机先出现,把电动车叫做“新能源车”,是极大的误解。说氢可以作为汽车能源,要理解它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
国际上没有新能源的概念,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可再生的能源,或者是可替代能源,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很难说什么东西算是新的能源,最好的定义就是说取代原有化石能源的汽车...
二. 主流的过渡形式――混合动力?
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的全球累积销量已突破100万辆,并且近期还出现了在美国和日本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
丰田混合动力车的“成功”,使得原先不看好混合动力车的欧美车企也在加快混合动力车推出进度。
德国一咨询机构就2030年德国汽车的主流进行调研时,被访的德国汽车界100位专家中,看好混合动力车的人数最多。但即便如此,混合动力车在中国基本上还是卖不动。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混合动力车的前景呢?它是否只是汽车向其终极解决方案过渡中的产物?这个过渡过程,是否就一定是混合动力车占主流呢?
2020年汽柴油仍将占主导,而驱动方式主要是混合动力。现在全球都高度重视混合动力技术。可外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也十分受到重视...
混合动力车开发对传统发动机技术要求较高,我国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开发的质量和进度。在国内销售的混合动力车大部分的部件依靠进口,导致车价...
混合动力车作为过渡可以研发,但市场占有率不可能很大。而且燃油车本身还可不断改进。未来二三十年,传统汽车,包括汽油车、柴油车、液化汽车、天然气车,肯定还是绝对的主力...
至少5到10年可能是混合动力的成长期和孕育期,混合动力应该是传统石油汽车的很好的市场补充。我们预计到2013年,汽油仍占据绝对优势,占据轻型车市场86%,而混合动力...
混合动力是非常有前途的,至少二三十年当中完全没有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应用是低碳汽车技术的主轴,但发展过程中共性的表现是渐进、交替和长期的,所以启动要早;以信息...
不远的将来,可能到2020年,都会是多种技术并存的局面。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子件的应用--油电混合动力、Plug-in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
托马斯?瑞安
三. 终极解决方案――氢动力车?电动车?
能源机构BP预测地球的石油还可开采41.6年左右。石油没了以后,汽车如何“生存”?什么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方案?电动汽车是不是会像铁路电力机车取代了内燃机车、蒸汽机车那样,最终取代内燃机汽车?最清洁的氢动力车能否最终成为经济上可行并大规模应用的汽车?最终,人类的汽车是由一两种类别的车占主导?还是会一直保持在“战国时代”,不会有“一统天下”?
最近上海有很好玩的会议,叫碳交易会议,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燃料电池,特别是氢动力车将更是一个长期,如20年左右或者更长时间的一个解决方案。未来20-25年以后可能是氢动力主宰。对于汽车产业来说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
去年十个院士联名写信给中央,阐明氢动力车未必就是未来汽车唯一的方向。人类的能源最终是要靠核聚变来解决,这才是人类的希望。不是靠太阳能和风能,太阳能和风能只是补充...
即使燃料电池汽车,本质上也是纯电动车的一类。只是说别的方式电能更多的靠电池的储存,而燃料电池的电是在车上通过交换膜直接产生的。既然氢和氧结合产生电能被用来驱动汽车...
四. “新能源车”研究,如何把握?
中国应该实施怎样的“新能源汽车”战略?
鼓励百花齐放,还是重点发展某种“新能源汽车”?
中国应以怎样的科研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在这个科研中该如何定位?
我们可以从国外的“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得到什么启发?
中国企业会否有可能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变过程中,改变现有处境?
当然,属于比较长远的研究题目投入主要靠政府,如燃料电池汽车......据我了解,经过论证、有意义的,基本都支持。少数也有试探性的。问题当然有,不少人追求表面成绩,有些人...
就像丰田的精益生产。这样才更能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第三点是系统工程的建设。要发展新能源车,配套设施肯定要有一定的规模。日本国家规划2015年以前加氢站达到...
企业搞研究可以百花齐放,多种管道,包括老的燃油车,将来我讲的核聚变解决了以后,可以搞人造液体燃料。要看哪一个现实,有现实的投,没有现实的不投。政府只要提供一些优惠...
我认为历史上汽车工业真正的突破有两个,这两者可以说更多的是商业模式或者说生产模式上的跨越而不是产品技术上的突破。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还是比较尊重一些很有想法的企业如...
“新能源车”展厅
菲亚特太阳能概念车Phylla
凯迪拉克凯雷德:油电混合
雷诺在以色列发布电力车
凯迪拉克Provoq燃料电池车
电力版Range Rover
电动Saturn Sky敞篷车
萨博9-X概念车:生物燃料
三菱i MiEV(锂电池)
通用雪佛兰Volt电动车
斯巴鲁R1e(锂电池)
通用雪佛兰Volt电动车
奔驰燃料电池车
各国“新能源车”发展政策
企业动态更多>>
其它“精彩声音”播放更多>>
21世纪上半叶,基于各种液体燃料及其基础设施的先进内燃机与混合动力车、基于各种气体燃料及其基础设施的燃气与燃料电池车、基于电燃料及其基础设施的纯电动车将会长期并存。
其中先进内燃机与混合动力车将占主导地位。燃气与燃料电池车以及纯电动车之和在21世纪中叶前后可望达到汽车销量的1/3~1/2。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
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产业技术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哪项技术会胜出。我们应该从全方位来进行研发工作。没有人能预见,未来哪个技术会真正胜出,因为目前的确不知道哪个技术会真正地被采用。
也许未来,中国的答案和巴西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每个国家对于战略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对燃料的使用,以及使用的方式,包括在使用的地区,比如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等等,这些都会影响燃料使用的方式。
――瓦格纳(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
中国新能源开发现在做得多的是混合动力,其次还有氢动力(如长安)和纯电动车(如比亚迪)。
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如果有实质性突破,并相应应用在汽车上的话,这样的新能源车比较靠谱。
氢动力技术现在还是初步阶段,像执著于氢动力的通用至今尚没有什么
重大突破,国内的混合动力可能还有点机会,只不过现在忽悠的人多了些,但具体做事的人应该也还有。
――贾可(《汽车商业评论》杂志创始人及主编)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与石油相比,在规模条件下煤制甲醇的经济性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亟须缓解石油紧张的今天,甲醇汽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应该可以马上应用并以缓解石油紧张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政策扶持,甲醇汽车仍不能大规模的发展。
――荣惠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未来几年内,国际市场上天然气的供应量将大幅增加,从而将促使汽车公司转而生产以天然气作为动力的汽车,取代目前大多以汽油作为动力的汽车。到
2020年,预计全球将有6,500万辆汽车使用天然气作为动力,占全球汽车保有量的80%。目前,拉美地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约占世界同类汽车总量的
――里昂(天然气汽车国际协会主席)
我国十五期间的目标是混合动力的关键技术研究,因此试验样车试验场性能好、实际运行效果不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实际运行本身就是试运行,其目的就
是为了找问题。而产业化必须达到的性能可靠性、一致性以及价格问题,决定于技术的成熟程度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这些问题在十一五期间要解决。
――吴 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与其说是电和软件改变了汽车,不如说是汽车成为电器。换句话说,未来的汽车将与电力系统相连接。传统的汽油发动机车变为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最终发展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蓝图越来越现实。
当然,其他发展蓝图也在实现之中。比如还有清洁柴油车和生物燃料车。燃料电池车有些唱配角的感觉。只要供电基础设施足够完善,电动机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交通工具的驱动致动器,火车已经在100年前证明了这一点。
――堀 洋一(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教授)
1992年在美国的一次会议上,美国通用全球副总裁曾经说:美国人虽然能把宇航飞机送向月球,但不一定能够推广电动车,因为前者是政府行为,后者则取决于市场。相比之下,法国和中国更有可能推广电动车,法国缺乏燃油而核电比较发达,而且法国人又非常注重生活
质量;中国缺油但煤矿多,适合用来发电,同时,中国的汽车普及率很低,民众更容易接受电动车。
中国的电动车很有希望,跟混合动力汽车相比,电动车更有理由成为汽车发展史上的又一转折点。
――陈全世(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我们毕竟是一个企业,要以企业经营为主。与纯电动车相比,混合动力更接近市场化,因为纯电动车还有很多的技术难题没有解决。
――东风电动车公司总经理信继欣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是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方向。目前上海开发的燃料电池轿车采用的动力基本上依靠燃料电池,以后会发展为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混合动力车。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里清博士
混合动力只能作为过渡的方案,但也是最接近实现产业化的方案之一。混合动力对于节油的优势并不明显,其最大的意义在于缓解污染,起到环保的作用。业
内普遍认为,混合动力车在未来50年都不会成为车市的主流。目前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厂家的电池都是采用合资品牌的,因为很多企业并不生产电池,价格也无
法完全自己控制。而比亚迪借助在电池领域的优势,正努力实现产业化,有望降低成本,给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系统成本带来转变。
混合动力车可先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上推广。一方面,减少了排放,起到了环保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示范宣传作用。
外对鼓励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车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对混合动力车最高减免3600美元;荷兰对柴油车减免车价24%的关税;奥地利返还20%消
费税中的15%;日本对购买混合动力车型给予约20万日元的补贴;包括法国在内的不少欧洲国家规定,经销商每卖出5辆常规动力汽车,就必须卖出一辆清洁燃
料汽车,政府给予减免税额的政策。因此,我国尽快实施对绿色汽车的鼓励新政,将拉近与国际的距离,也有利于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
――贾新光(汽车行业著名分析师)
氢动力、先进柴油车、醇醚类汽车、混合动力、纯电动等都是选项,我们有选择的权利。但哪一个更符合经济规律,可以马上解决眼前的能源以及环保问题,这就是由市场说了算。
――付于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现在任何一项新能源技术的使用,都不如把传统汽车油耗下降5%-10%达到的减少能源消耗的效果大。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总的来说,新能源这个方面大家都在动脑筋,谁有了突破谁就将掌握未来发展的趋势,好戏还在后面。正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正因为能源随时要枯竭,正因为传统技术面临新的挑战,所以很难判断将来国际汽车市场的状况,所以也给很多热爱汽车业并不断奋斗的公司一些机会。
――骆军(国内知名研发设计公司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使用燃油的混合动力汽车不能称为“新能源”汽车,我们不能再让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了......在开发混合动力的同时不应当放弃研究和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燃油发动机技术。应当让高效燃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进行竞争,技术竞争可以促进技术发展。
――杨嘉琳(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混合动力汽车将是汽车企业短期的战略之一。日本之所以在混合动力方面成功,就是有明确的战略,有路线图,要抓住技术路线和商业路线。并且作为公司的
战略。丰田这方面很明确,混合动力就是它的战略。但在长期战略上,国外都在开始向纯电动汽车转型,因为混合动力也是电池车的一种,只是采取了内燃机和电动
机两套动力系统而已。
中国汽车业在准备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化,抓住赶超跨国企业的同时,还应该解决好两个革命,即燃料革命和驱动革命。
燃料革命是从现在的汽油、柴油发展多元化的燃料如天然气、乙醇等等。驱动革命则是内燃机要继续改造,依靠汽车电子技术,把燃效改造得更好。
要有中国的产业政策,因为新能源一开始赚不到钱,一定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上本来就不确定,再加上市场的不确定和政策支持的不确定,在投入上就会小心翼翼,不会就某一个新能源汽车做非常大的投入。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
如今出台激励措施只会使丰田一家受益,而我们当然不希望为日本企业提供补贴。因此推广环保汽车还需4至5年的时间。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安峰博士
盖世网特色服务
盖世网品牌栏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