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事 你说一个五六百平方私人干的超市利润能达到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多少 如果生意正常

& 第2章元宝村:远离贫穷的日子
第2章元宝村:远离贫穷的日子
  它是最含蓄的明星村,
  它是曾被人叫做&光腚屯&的&亿元村&。
  一场《暴风骤雨》,
  吹来了中国农民的第一次解放;
  改革潮起,
  他们在致富的路上默默前行。
  历史轮回,
  沧桑巨变,
  元宝村如何走过蒙昧?
  走进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一起感受远离贫穷的日子&&
  从&光腚屯&到&亿元村&
  说起元宝村,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到走进新世纪,没有人不知道,这是一个扬名天下的村子。
  20世纪60年代,根据作家周立波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暴风骤雨》被搬上了银幕,赵光腚、韩老六、郭全海这些经典角色成为那个年代人们关于&土改&最强烈的记忆。而电影中那个因为穷而&扬名天下&的村子,就是这个元宝村。
  元宝村,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尚志市境内,隶属元宝镇管辖。原名&元宝屯&,因屯北有一形似元宝状的小山得名,亦即文坛巨匠周立波名著《暴风骤雨》长篇小说中的&元茂屯&,在土地改革前是一个贫苦的山区小屯。然而,这个已经翻了身的村子,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但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收入不高,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村392户人家,大部分仍靠吃返销粮,基本没有解决温饱。改革开放后,尽管有了很大提高,可1984年该村还欠贷款27万元,仍然是个负债较多的&空壳&贫困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元宝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党支部书记张宝金从实践中认识到,要想致富奔小康,只有像南方发达地区那样走&兴工富农、工农并举&的发展道路。他的这种想法得到了其他村干部的认同。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元宝村集资3.7万元办起了小木农具加工厂,并采取承包经营的办法获得成功。为了扩大生产,张宝金根据&卫生筷子项目能赚钱&的信息,立即出去考察、论证和购置设备,筹办了卫生筷子工厂,1988年初正式投产,当年见效。接着又安装了一条生产线,使生产规模达到10万箱(每箱5000双),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3年,全村工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6%,人均收入达2534元,收入最低的少数几户也超过1500元。这个1700人的村子,一跃成为&无贫困户&的富裕村,开始跨入奔小康的行列。2004年,元宝村在俄罗斯创办了原料加工、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的外向型企业,成为对日出口的主要生产基地。而在大连、大兴安岭创办的加工企业也十分红火,对外投资企业总计达到10家。2005年,村办企业创产值1.5亿元。
  元宝村村民80%的收入来自于工业,而村办企业的联动效应还远远不止这些。村里、境外打工的村民土地转包,带动起一批种田大户。村民姜大平告诉记者,他转包了400多亩耕地,年收入数十万元。元宝村富了,村民的腰包鼓了,全村户均储蓄18万元,存款额百万元以上的就有18户,村民拥有家用轿车30辆。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元宝村的福利也越来越好。全村农户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均达100%,连续20年免收镇统筹村提留,学生免费享受义务教育,元宝村累计向教育投入200多万元。
  有了加工企业的产业优势,元宝村将发展的目光瞄向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上,继续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份额。
  在元宝村,村里的每件大事都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商定。只有尊重村民意愿,好事才能办好。
  2000年,村里谋划成立股份制元宝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宝金聘请省内专家,吸收村民代表参加,对村办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村级股份制公司。此后,张宝金还组建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新农村建什么、怎么建、由谁建,提交村民共同商议。
  元宝镇西河口,是村民到村西种地的必经之路,枯水期群众趟过河水从事耕作,到了雨季只有绕远道才能下到田间。新农村建设,西河口建桥就成为村民们的&第一提案&。村民艾厚萍说,通过商议的村民关心修建通村公路、建立农业示范园区等8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被最先排上了《元宝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日程表。
  在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中,省妇联负责帮建元宝村。如何帮元宝村办实事、解难题?省妇联符凤春主席来到元宝村实地调研,帮助元宝村制定发展规划,并对规划建设进行协调分工,对项目建设一包到底。符凤春主席包扶桥梁建设项目,亲自带领元宝镇、村两级领导来到省高路局,将村民关心的西河口桥梁建设列入当年规划。
  在省妇联多方协调下,元宝村现已建设千亩饲草园区一个,拟建千亩浆果园区一个。省交通厅投入补贴资金80万元,修建通村公路3.7公里,省农科院将投资60万元,规划完成元宝村100亩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省体委将投入10万元兴建元宝村体育健身器材。项目建成后,将拉动元宝村农业、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元宝村被誉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在暴风骤雨纪念馆中,记者看到了元宝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村民王焕连说,旅游回报十分丰厚,搞好了年收入可增加四五万元,一些村民盯上了餐饮、宾馆等服务项目。
  2005年,暴风骤雨纪念馆接待游客2万人次,但游客多是短暂停留。针对这一问题,元宝村在2006年重点开发暴风骤雨影视城、生态植物园、工业园区等旅游资源,形成产业链条更为紧密的旅游项目。目前,村北新区已建成30栋别墅。在帮建单位的扶持下,元宝村红色旅游开发列入了年扶持开发项目,利用3年时间,元宝村旅游产业迈上了新台阶。村支书张宝金欣喜地说,元宝村不仅要打造&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的品牌,还要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生态村。通过旅游资源开发,生动反映出元宝村的巨大变迁,这也是收益之外的另一笔财富。
  365个早晨
  凌晨4:00,漆黑的楼道,亮灯,艾厚萍下楼,忙碌着开始为元宝铅笔厂的职工做早饭。艾厚萍几乎每天都要在这个时间起床干活。为了方便,她和丈夫就住在工厂提供给他们的宿舍里。
  在《暴风骤雨》这部电影里,老孙头说:&那要说穷啊,可就数赵光腚了。&因为穷的没衣服穿,电影的主人公赵玉林得了个&赵光腚&的外号。后来这个村子被人叫做&光腚屯&。
  那个时候的元宝村,半大小子天一热,几乎都光着腚,半大姑娘呢,因为没有像样的衣服,大多都不敢出门,有的妇女呀,也只能趁着天黑的时候才能到地里去摘菜,如果有外村的姑娘嫁到了元宝村,人们一定会叹气说,这姑娘命真苦。
  艾厚萍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元宝人,却嫁进了赵家,成了赵光腚的孙媳妇。心酸的过去总让她唏嘘不已。&那时候我爸不同意,我俩处了两三年才结婚。俺家比他家强,我爸会拉大锯,我们家也不怎么挨饿,他家不行,他家挨饿,确实是穷。&
  年,经过3次分地,元宝村完成了土改,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区里用斗地主斗来的5斤6两黄金给农民买了大牲畜,元宝人觉得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1976年,21岁的艾厚萍和丈夫赵清发结婚,这时《暴风骤雨》里的土改已整整过去了30年。然而许多人不明白,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的先进代表,为什么还在挨饿?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元宝人似乎都深谙一个道理,认真干活不如不干活,勤劳致富不如懒汉二流子。
  干多干少一个样,大伙比的都是谁家干得少拿得多。几年下来,元宝村生产队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少。艾厚萍一个月的工分,不仅再也换不回粮食,还要倒找五分钱,渐渐地,她也很少去地里了。在艾厚萍的记忆里,当时只有第四大队的人还每天扛着锄头下地干活。
  &人家大队年年有收入,一个工分收一块多钱或两块多钱。人家队长领着干得好,咱们没有一个好领导就完了。&艾厚萍感慨。
  如今,艾厚萍和丈夫赵清发都在村里的铅笔厂上班,除了负责工人们的一日三餐,她还兼着村里妇女主任的工作,生活紧张而忙碌。
  早晨5:00,工厂的职工陆续来吃饭,吃完了就上工。
  铅笔厂是元宝村的主要工业支柱,如今村里大大小小的铅笔厂就有11家之多。迫于竞争压力,大多数铅笔厂都实行计件生产,工人们干得越多挣的就越多,因此他们都很早就来上工。
  艾厚萍每天都面对这一幕,&他们上班的有时候5:20或5:40下来,吃那么一口(饭)就走了,6点就正式开始干活了&。
  &他们厂里收入情况怎么样?&记者问道。
  &1000多块吧。八九百块钱,那是正常的。&艾厚萍很清楚。
  还有一些人是夜班下来的,匆匆赶来吃一口,又回去工作了。
  早晨6:00,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和村干部在村部开早会,人们认真开会、记录。
  早会是元宝村的一个习俗,也可以说是村书记张宝金带大家养成的一个习惯。他要求村里干部不管官大官小,必须早上6:00到他这里报到。
  当年,因为脑子活,胆子大,张宝金愣是让第四大队这个没人要的烂摊子的工分值增长了20多倍。如果说,在小小的生产队,张宝金可以凭借身先士卒的干劲带动大家。可面对全村百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再是一个人能办得到的。截止到1978年,元宝村负债25万,&种地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成为元宝人当时最真实的写照。1978年,张宝金从关内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契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在全国推行。张宝金意识到,元宝村的问题可以解决了。
  &有些人啊,早盼着分开。因为分开呢,真正能做到多干多得。原来呢,不能体现到多劳多得这种合理性。只要完成这些任务,剩多剩少,都是个人的。你说他能不使劲吗?能没有积极性吗?大家伙儿都欢迎。&张宝金对这样的政策理解得很深。
  张宝金回忆说,分地那天,村里就像过节一样,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勤快的人家,抢着挖阴沟里的泥粪往自家的田里运,还有的人甚至沿着刚刚钉了木桩的分界线挖起了分界沟。那一年的秋后,割地、扬场、交完公粮,元宝人意外地发现,手里除了有足够的口粮以外,竟然还有了现钱。那一年的春节,元宝人家家赶集,买回了久违的年货和新衣服。
  张宝金在早会上发言:&昨天一天来,在工作中,有什么事儿,还有什么问题,大伙汇总汇总。或者是上头有什么新的精神啊,也在早会上简单地说一说,再就是布置布置今天怎么工作。&
  从1987年开始,这个早会已经坚持了20多年。
  &不但我们村里坚持这样,下边的各个厂子里,各个公司里,都在坚持这个早会,老百姓有这么一句俗话,&要想过得好,一年起365个早&。&张宝金向记者表示。
  早晨7:00,张宝金在看刊有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的报纸,报纸上画满了标记,准备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因为身体原因,张宝金不能长时间阅读。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后,他就请自己的小孙女帮他朗读,听到有用的内容,就让小孙女用笔把重要部分画下来。之后有时间他再慢慢研读画线部分。
  记者不禁问道:&她念到哪句,您当时觉得,嗯,这个特别好,你得赶快给我画下来。哪个政策?&
  张宝金回应道:&你比方说现在的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句原先没有啊,不知道这个政策。这就是新的政策。你看看承包关系,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就是老百姓最想听的一句话。&
  早晨8:00,会上一个党员朗读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大家一起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张宝金会上发言。&刚才我在楼下,田忠军还贷款来了。他说他是怎么搞的经营,他个人有30亩土地,承包的。可是他又转包别人的六七十亩。这样今年净收入多少钱?净收入十几万,他净剩7万多块钱,他们家就两口子加一个孩子。这事还很多。咱们这土地流转得太多了。这回上级提出,还得建立流转土地的市场,市场化。&
  元宝村1986年靠干部集资创办第一家小木农具加工厂开始,走上了一条&以工富农&的发展道路。1991年,村里开始用工业利润支付乡统筹和村提留,2002年,农业税也开始由企业利润负担,农业负担减轻了,种地的收入也慢慢提高了,村民的观念悄然发生了改变。自己办企业、做小买卖的人多了起来,在村办企业上班的农民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忙得没时间伺候地,便把承包的地转包给愿意种地的人。这种转包,开始往往发生在亲戚或朋友之间。这个只有5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2007年仅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2.6个亿。全村518户农户中,80%多的村民从事企业和多种经营生产,亦工亦农亦商。最少时,纯耕地农户只有74户。这条工业兴农的道路,让老书记张宝金和村民们都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
  作为元宝村来说,第一次土地改革,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有了自己的土地。第二次改革,就是联产承包到户。这30年来,家庭联产承包到户,使元宝村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
  张宝金想起了当年村部买车的故事。1989年,张宝金想把村里的212吉普送给村里集体企业跑业务,自己买辆新车,却招来了领导的批评。
  张宝金回忆起那段日子,市里派了一个办公秘书长来,老秘书长说:&不行啊,李书记说了,你村里有一个吉普就行了,别买了。&可是当我们1993年、1994年买奥迪的时候,市里领导的观念转变了。根据经济的发展,他说:&你不能买个孬车,你得买个奥迪,得买好车了。农民出去的时候,别叫人瞧不起,别叫人写合同的时候不放心啊。&后来张宝金就买了奥迪。元宝村现在有奔驰、宝马等名车,至于日本的进口车就更多了。
  元宝村平面图
  会议上,大家虽然都谈了自己对决议的看法,但大多轻描淡写,毕竟元宝村这个靠工业富起来的村子,如今种地的人不多了。反倒是会议快结束时,如今元宝最大的铅笔厂厂长王世元和元宝村最早的铅笔厂厂长于宪臣的发言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下半年出口基本上没有了国家补贴。因为金融危机,外面订单也减少了。最呢冰岛和其他国家的合同基本上是终止的。还有就是伊朗、伊拉克这些国家,价格已经下到很低了。对于我们搞企业来讲呢,也很害怕。&王世元说。
  于宪臣也说了自己的一些观点:&6月份之前形势是很好,那是供不应求,自己生产出来不够用,还得买一部分。但是从7月份到现在是不行了,是逐步的下降,内销这块都存到库里去了,库里现在存的哪儿都是,都没地方放了。&
  两个平时竞争关系更多一些的铅笔厂厂长,如今坐在了一起,一起向张宝金诉苦金融危机对铅笔厂生意的冲击,他们都想听听自己的致富带头人,村子里最值得信赖的张书记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有什么对策。
  张宝金给了他们自己的建议:&世界上咱们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家,就中国的地区来讲,现在黑龙江咱们尚志的元宝铅笔厂,可以说,铅笔板的产量占国家总产量的的一半,咱们出产的铅笔占国家总产量的20%多,我认为咱们不能主宰市场,咱们呢,只要把铅笔的质量搞上去搞好,把成本降到最低位。&
  会议结束,人们纷纷下楼开着各类名车四散离去。
  忙碌的厂长们
  抱怨归抱怨,两位厂长谁都不愿意在这次危机面前败下阵来。开完会回来,两个人立刻忙活了起来。王世元在铅笔厂各个车间穿梭,让人拿最好的铅笔、铅笔板给他。这些都是为了即将开始的广交会做准备,王厂长要到广交会上见见老客户、老朋友,看看这些产品在国际上是否有竞争力。
  记者上前问道:&干吗拿这几样产品呢?&
  &这些产品是针对一些老客户的,是老客户需要的新产品,这里头别看样数少,可能代表性比较多,各有各家的需要。&王厂长脑子很清楚。
  &是特别重要的客户吗?&
  &重要的客户有两个。德国的施德楼要的黑板,完了最后做出来洽谈业务。巴基斯坦这个地方要铅笔。&
  王厂长很高兴,手里不停地摆弄着黑板,毕竟这个黑板在中国还不多见,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德国的施德楼很认可这个产品。这一次,王厂长准备和对方洽谈长期合作&每个月都有固定的供应量,施德楼需要多少,就供应多少。目前的供应量估计是大概一个月一个柜。
  就在记者和王厂长对话的时候,一位工人送来三色铅笔。
  王厂长向记者展示,&这个就是销往巴基斯坦的。铅笔板针对的是欧洲,铅笔针对的是亚洲。这是我们的新产品,也是比较不错的产品。中东国家比较喜欢这种颜色。像巴基斯坦,还有伊朗,沙特就用这些产品。&
  这次广交会是一个窗口,通过这样一个窗口,一些客户从异国他乡远道而来,汇聚到中国广州,其中文具行业的客户居多。2007年,王厂长没有参加广交会,但是,2008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全球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2007年的好形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王厂长这次出发,要拜访些老客户,为的就是能多争取些订单,让厂子好过一些。
  王世元整理拿回来的样品,给先行出发的业务员打电话。&喂,现在到哪里了?布展一定要布得好一点。主要就是咱们的德国客户,还有巴基斯坦客户,一定要招待得好一点&&&
  由于两家厂子特点不同,因此二人的战略措施不太一样。以铅笔成品生产和加工见长的于宪臣,打算利用这段时间把厂里的生产和产品质量搞上去,因此,今年他不亲自去广交会,而以铅笔板出口为优势的王世元更重视拓展新的客户,如今,他正积极和德国最古老的铅笔品牌施德楼接触,想成为国内唯一为它提供高档黑板的厂家。
  中国的铅笔70%销往全球,如果中国的厂家总是提供档次很低的铅笔,以及不合格或不够档次的铅笔板,那么,中国厂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就会下降。因此,只有提高质量,走出去发展,才能在国际上多争取点空间,使中国的铅笔市场发展起来。
  为了跟施德楼建立长久关系,王世元广交会之前曾尝试着给德国发货,每次空运集装箱几千元的成本让王世元很心疼,但更让他头疼的并不是钱的问题。
  &就担心不合格,就担心这个质量不行,钱怎么能收回来。&这个是王世元最大的担心。
  几年前,王世元在一个客户都没有的情况下,只身去了德国法兰克福博览会。虽然没有谈成生意,但那次经历却让他终身难忘。
  &我们把这个铅笔板摆上去了。摆上去之后,有一些名家的客商就去观看,也给我们提出不少问题,产品质量啊,各方面说了很多。欧洲的要求比我们亚洲要高一些。原来用一些化学方面的软化剂,对儿童有点刺激。&王世元想起当年,不免感慨。
  回国后,王世元开始改进自己的产品,严格按照欧洲的认定标准生产自己的铅笔板。
  &这个成本能增高到50%吧,基本上就是软化剂这方面,成本也增高了,但是我们现在的产品质量也改革了,技术呢也不断地发展,外观修整啊、操作啊各个方面都比原来成熟了。&王世元吸取了教训。
  第二年,不服输的王世元再战法兰克福博览会,竟然一口气谈成了两笔生意,终于打开了国外市场。这一次面对施德楼的挑战,王世元说,不管欧洲标准、中国香港标准还是美国标准,他都要过关。
  王世元认为,只要德国施德楼公司能够认可,其他国家的公司也会认可,毕竟施德楼是行业里的龙头。德国的市场现在基本上有三家公司,现在王厂长力图打破其中一家,并且积极与另外一家联系,这次广交会如果对方过来,王世元也计划和对方洽谈。
  1995年,王世元靠村里的贷款和兄弟三家凑的10万元钱,办起了村里第一家私营铅笔厂,主要做铅笔板生意。然而那时,村里集体的铅笔厂已经颇具规模。
  记者有一个疑问:&张宝金没有担心这个企业起来以后,与集体企业形成竞争?&
  &那时候他没有考虑这个事情,他现在对农村、对我们来说还是支持,我们胆子也挺大的,讲得也挺有魄力的,他们也支持。&王厂长说道。
  张宝金也很开明:&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我是这么想的,怎么适应,怎么适应发展,怎么发展得好,并不是说仅凭集体发展,集体没有那个条件,也没有那个人才,还不如不做,个人有这个能力,愿意个人去发展了,就应该支持个人,只要是发展经济,咱们不拘泥这个形式。&
  十多年过去了,王世元的铅笔厂已成为村里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企业。每年都要去一次德国的他,现在有了新的想法。他想着利用好的资源进行深加工,做些高档品,毕竟德国的铅笔能够卖到人民币3.5~5元钱,而中国的产品仅能卖到几毛钱,这样的差距显而易见。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深加工可以说是必由之路,再将这样的想法落实到品牌上,工厂就会进一步发展,王世元期待美好的明天。
  在于宪臣的铅笔厂,记者看到一个业务员正在整理铅笔。对于即将召开的广交会,他觉得再发展两三个新客户,基本上就能让厂子达到饱和,发展太多、太快的话,厂子也忙不过来。
  &能找到这些客户吗?&记者问。
  &努力吧。&业务员说得很轻。
  &做哪些准备了?&
  &反正客户就是到那边再去观察吧,实际上,就是看有一些新的样品是否能够打动一些新的客户。&业务员对实际情况把握得也不是很清楚。
  &主要还是看产品?&
  &主要还是看产品,客户关注的就是产品和质量。&
  &这次您最有信心的一个产品,能否给我找一个?&记者想了解一下。
  业务员拿出一款新产品,由于于宪臣铅笔厂里最好的产品都已发货,因此这款产品是新改良的产品,而这款产品的颜色在历届广交会上都未曾出现过。可见,只有依靠改良、设计,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广交会是两个厂子每年笼络老客户、结交新客户的好机会。即使两位厂长都说,现在的情况,想在广交会谈成生意不现实,但两个人都不愿放弃任何机会。
  于宪臣在厂子里巡视,突然发现一些铅笔不直,于是他立刻查看机器,发现问题,现场找人解决。
  于厂长观察得很仔细,实际上这是操作工没有操作好,只要修理一下,问题就能解决。
  &是什么原因你这么重视这套笔?&记者有点疑问。
  &因为这是出口啊,全都出口。&于厂长说得有些急。
  &出口就要特别严格要求吗?&
  &对,严格要求,但是操作工有时候失误,导致这铅笔有的不直,不直可不行,没法出口,所以现在这个问题要赶紧解决。&于厂长很坚决。
  张宝金在生产队当队长的时候,于宪臣就是他的副队长。后来村里发展工业,于宪臣跟着张宝金干过小木农具加工、筷子加工,一次一个亲戚来他家串门,对他提起了铅笔板。
  当年,于宪臣根本不懂什么叫铅笔板,于是他就到其他生产铅笔板的厂子去观摩,结果,原本应该按顺序介绍每道流程的铅笔板厂家,却领着于宪臣倒着观摩,于宪臣想多看一眼都不行,厂家一直催,结果于宪臣根本没有看明白。
  于宪臣不死心,又打听到一家铅笔板厂,学聪明了的于宪臣伪装了起来。
  &跟他说,来客户了,天津的客户,买铅笔板来了。完了呢,他以为我是开车的呢,把车往那一放,我就往他车间转了一圈,一看我当时就懂了,这工序非常简单,回来那时候我就跟张书记说,我说这个买卖能干,非常简单。他说能行吗,我说能行。&于宪臣对当时自己的表现挺满意。
  张宝金不放心,又让于宪臣考察了全国的销售市场。结果发现,铅笔板竟然是当时铅笔行业中最紧俏的产品。1992年,元宝村开始筹备第一家铅笔厂,于宪臣任厂长。然而问题接踵而至。
  当时没有技术员,只是看到人家怎么干,然后凭着琢磨自己上马。结果3个月都没能生产出一件产品,产品怎么也不合格,那时大家都为此事犯愁。后面自然而然地,经过反复磨炼,工人的手法熟练起来,越做越好。从那以后,产品陆续面世。后来经过计算发现利润很可观,于是这件事马上就干起来了。
  1994年,市里要求元宝村企业扩大规模,于宪臣因为之前走访过很多铅笔厂,看到了铅笔生产的效益与前景。提出干脆生产成品铅笔,张宝金同意了。
  &我就在铅笔厂,从1994年一直干到现在。2003年那年,村里搞体制改革,企业都变卖给个人,后来,我们几个人搞了股份制,就归我们几个人了,一直干到现在。&于宪臣回忆起那段岁月。
  张宝金当时给了于宪臣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我认为怎么有利,积极性怎么高,就怎么去干。我这个思想不拘泥形式,就是说在什么性质下,应该集体干好,我就集体干;如果个人干好,他能干得了,又很愿意个人干,就支持他个人干。&
  张宝金说这番话是有他的原因的,股份制改造之前,元宝铅笔厂效益并不理想,还欠下了许多外债。
  于宪臣当时对现代企业管理也不是特别在行,在实行股份制之前其经验也不足,虽说从1994年开始干,到股份制改造前,过去了9年,但在这9年当中,于宪臣干得并不太好,技术方面也不是特别精通。
  然而改造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于宪臣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管理优势。率先在厂内推行了计件生产,并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数量,千方百计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第一年他就填平了厂子的外债。铅笔厂活起来了。
  通过实施股份制,明确计件工作,工人多干多挣,心情也高兴起来,通过实行计件制,工人手法快的,一个月能多挣点,手法慢的,少挣点,马虎工消失了,于宪臣的铅笔厂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在于宪臣的办公室里,他正在看监视器。
  记者问道:&您这个监视器主要是用做什么?&
  于厂长向记者介绍:&这个车间我们用它有什么好处呢,一,能看到人干活;二,因为我们有些工种,小孩都年轻一些,正干着活,放下活就玩去了,有了它之后他就不太敢,看这个东西,有时候一看,打个电话,一找,就不太敢了。&
  突然间,于宪臣发现画面内有人旷工,立刻去厂里那个岗位上看,把旷工工人批评了一顿。
  除了千方百计保证生产,于宪臣也在产品包装、打造元宝品牌上下足了工夫。
  记者跟随于宪臣到了包装车间,他就自己在那里装笔。
  &包装非常麻烦。&于厂长说了一句。
  &咱们笔都这么外销吗?贴牌然后包装?&
  &对,卖的就是包装啊。&
  &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这个包装很重要呢?&
  于厂长对包装认识得很早,&从开始出口就意识到了,因为我们最早出了几批货,包装质量不好,客户很不满意,货接了之后,相当不满意,没办法,客户也跟我们讲,我们自己也意识到了,非得把这包装改变得好一点。&
  为此,于宪臣成立了一个包装工厂,请来城里的大学生为他设计。现在,于宪臣的元宝铅笔厂每年的产值2000万元,成品铅笔产值可达1.5亿支,成品与半成品加工加起来能达到3亿支。
  这时,遇到业务员来向于宪臣道别,业务员和于宪臣报告工作。
  于厂长不断地向业务员叮嘱一定要挽留老客户,开发新客户,毕竟这次广交会,于厂长拿出了32个品种的样品,比以往多了四五个,可以说,对于业务的开发,于厂长满心期待。他把业务员送上车,看着业务员离去的背影,于宪臣长舒一口气,他觉得元宝铅笔厂一定能够渡过这次全球经济危机。
  张宝金最荣耀的地方
  日,是元宝村发展中值得铭记的一年。早上7:00,村委会会议室坐满了党员干部,大家开始讨论,如何偿还债务和壮大集体经济的问题,在会上,张宝金同志沉重地说,咱们欠着银行27万,赖着不还,那不是咱元宝村的作风,可还咱们拿什么去还?以前还能斗斗地主,斗些财产来还账,现在咱们能斗什么去?只能靠自己,靠自己我们拿什么去还,让全部村民变卖了家当,把身上的衣服都脱光,光着个屁股也不够还27万。
  那些年许多人不明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生活终于有了盼头,为什么日子还是没有好起来?土改后,元宝村和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村庄一样,贫穷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到元宝村实地拍摄《暴风骤雨》,导演谢铁骊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回忆了当时的情况:&老百姓的住房和穿戴与土改时相比变化不是很大。&
  经历了合作化、人民公社,直到包产到户,元宝村的状况依然十分糟糕。吃饭靠返销,种地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活,让他们怎么也无法摆脱&光腚屯&这个令人苦恼的名字。
  元宝村到底怎么能富起来?大家伙一致认为,光靠人均三亩来地,是富不起来的,种地种得好只能解决温饱;种不好,再赶上年景不好,温饱还是一个问题。
  经过多次思索、讨论,人们终于坚定了兴办工业的信心,可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村里在银行欠的外债让他们根本没办法拿到贷款。没有资本怎么发展企业?
  于是党员干部开会集资。虽然大家都同意开会集资,可是都没有钱。个别有钱的又担心:企业挣到钱固然好,可是如果挣不到钱,前期的投入不就都赔了吗?结果资金迟迟集不上来。张宝金觉得那段日子有些艰难,要说服大伙,不容易。
  最终,张宝金自己从家里要来了12 000元钱,这笔钱是当时他家的全部积蓄。
  张宝金妻子也向记者表达了当时的想法,&我什么活都干。凡是挣钱我就干,挣一块我也挣,挣两块我也挣。完了攒那点钱,他要拿,我也是舍不得拿。我寻思拿出去,你要是挣了钱,能还我。要是赔进去,我还能咋的呢?那时候1万块钱挺贵重的,看他挺上火的,我说拿就拿出去吧。&
  1985年正月初八一大早,张宝金坐上了南下取经的列车。这一次他一口气走完了湖南、广东、山东、天津几个省市内有名的村办企业。张宝金发现,大多数企业都在开办木制品加工。虽然它们要大费周章地从黑龙江运木材,但扣除高额的运费,企业的利润还是很丰厚。这让张宝金意识到,紧傍着几大林区的元宝村,如果能靠山吃山也开个加工厂,挣得一定比它们多。
  在张宝金的感召之下,最后,全村干部共集资3.7万元,小木农具加工厂办起来了。
  张宝金带着记者参观了小木农具加工厂。
  &1985年才开始搞企业的时候,干啥都在这房间里&&&张宝金指着这片旧址。
  由于地方狭小,当年的农具加工厂只停留在产值不足3万元的手工作坊水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成为元宝村致富腾飞的起点。
  张宝金对这里充满了感情,&没想到现在能发展到这样,也就是18年,我们利用当地的资源一步步发展起来,如今支持农村的政策越来越高,咱们把农村的企业搞起来了。像改革开放前,你想搞点儿企业,赚点儿钱,那叫不务正道。你看改革开放后,只要挣钱,只要按照政策,政府什么都支持你,所以这样我们才搞起来。&
  小木农具加工厂的盈利,让村民看到了办企业的甜头。1987年3月,村里开始发展村民入股,短短10天,竟然筹集股金54万元。同年6月,一座年产10万箱卫生筷子的加工厂投产,当年就获利5万。
  &当时卫生筷子厂挣钱啊。知道这么个信息,我准备干了。找市里,找哪里,又贷点款,又干啥的,办起筷子厂来了。那边又建了一个综合建材厂。把这个小木农具加工厂就改名了,叫综合建材。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吧,这就发展起来了。&张宝金越说越兴奋。
  加工卫生筷子那几年,是元宝村迅速积累财富并不断壮大的几年。到1995年,元宝村不仅还清了27万元欠款,更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关键点,他们把企业开到了大兴安岭。&
  在大兴安岭做了6年集体厂厂长的扈广斌,是张宝金的得力干将。这些年因为身体不好,张宝金支持他回元宝村开起了自己的厂子。
  扈厂长向记者表示道,&我们刚去的时候,人家都是集体的。后来兑给咱们干,很多工人都不满意,他们那个时候都是大锅饭,后来兑给我们张书记,张书记也很困难。人家都有些不太同意,哎呀,给我们住的那个地方非常冷。&
  20世纪90年代,当地木材日益减少,元宝村各类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呈现出紧张的局面。困境当中,张宝金开始为企业寻找新的出路。1995年,当他们听说大兴安岭多家木质型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瘫痪,就计划着把企业发展到大兴安岭那边去,利用那里丰富的资源,为元宝村寻求长久的发展。
  张宝金当时就意识到问题所在。大兴安岭地区的企业是国有企业,其员工都是国有企业的职工,而非乡镇企业的员工,由于那时我国北方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和乡镇企业机制,因此发展不免落后。
  张宝金的到来受到了当地企业的欢迎,但却没有得到工人们的理解,有人甚至扬言,要将元宝人打出大兴安岭。
  扈厂长回忆道:&后来通过一干呢,看我们张书记起早贪黑,不像人家那边干部到点上班,星期天都起早贪黑干,一看我们这些人,都是这么干的精神,后来就不说什么了。通过干了一两年,工人都跟我们合作非常好。要听说我们不干了,工人都不干,我们木材跟不上,他们自己都找林业局去。工资他们一个月才几百,我们一开都1000多,效益很好。&
  这次转战大兴安岭不只壮大了元宝村,更盘活了大兴安岭林区。元宝村向外输出的不再只是技术这么简单的东西。
  由于当地人缺少乡镇企业机制,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没有发展起来。现在那个厂子的负责人是李董全,他学历高有知识,经过努力已经使那个厂子发展了起来。此外,当年元宝村在大兴安岭的那几个厂子,现在都是由当地人生产、管理。
  在安乐村霍广彬家,张宝金去看望霍广彬,在房前屋后走动,顺便看看俄罗斯媳妇照片。
  199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来到元宝村视察。在了解了村子的发展现状后,温家宝提出,乡镇企业在站稳国内市场后,应该尝试着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做生意。这让张宝金茅塞顿开。2000年,张宝金听说村里有几个厂子去俄罗斯做生意,却都失败而归。这让他很好奇,为什么俄罗斯有这么好的资源却合作不了?张宝金决定亲自去考察一下。
  &他们在那个地方合资不成功的原因是,俄罗斯人出力差,就是不想出大力。他们一旦投资挣了钱,就休息了。&张宝金对俄罗斯的认识还是很清楚的。
  前前后后去了7次俄罗斯,张宝金终于下定了决心。张宝金很快拿出了自己准备在俄罗斯立足的方案。
  张宝金的方案很实在,2000年申请独资公司,由我方说了算。同时,聘请俄罗斯当地的律师、法律顾问,雇用中国和俄罗斯两地的会计。
  张宝金还送去了60多个村民,在厂内实行两条生产线。一旦俄罗斯工人放假休息,元宝的工人可以继续保证生产。
  &逐渐逐渐,他了解咱们这个厂子的实际情况了,咱说货是销往日本,日本要货他在国际上一个是质量的问题,一个是时间的问题。他知道了,他也是根据咱们公司的这个要求,也就不那样做了。&
  霍广彬就是那60多个在俄罗斯打工的村民之一。这个曾经5年换了5个工作的农村青年,直到去了俄罗斯才稳定下来。
  &就是想出去走一走。一是赚一些钱,二就是出外走一走,开开眼界。&霍广彬也没有太多别的意思。
  2007年霍广彬从俄罗斯娶回了一个外国媳妇,一下子成为周围几个村里的名人。
  霍广彬给记者们看婚礼录像,他媳妇在村里拍照很尴尬。
  &下车这个时候,我爱人感到很惊讶,这个车前面现在看不见,对面那面录像背面这边100多人。&霍广彬说起这事的时候就兴奋。
  &全是人?&记者问道。
  &对。很多人,基本上可能是全村的人都来看。&
  &你看俄罗斯最漂亮的姑娘,嫁咱们中国人,我认为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如果是再早中国穷的时候,他那个地区打工的,你说那个时候他俄罗斯的姑娘他不可能就给咱,这就是说中国富了,中国强了,他对中国的印象好了,俄罗斯人,咱们到那儿当老板,咱们到那里找他的工人给咱们干活。&张宝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
  霍广彬虽然不是元宝人,但是非常敬重张宝金。他说,周围和他同村的青年人都知道元宝的故事,都想去元宝的厂子打工。
  远东木制品公司的成立不但实现了元宝企业&两头在外&经营模式,还为元宝村下一步发展找到了更加丰富的资源。
  &咱们在那里,砍伐一部分木材,木材呢伐他们的椴木,椴木是做铅笔的,椴木和杨木做铅笔。咱们元宝在中国是铅笔之乡,铅笔之乡所用的主要的木材就来自俄罗斯,咱们也发到绥芬河,从绥芬河发到国内各个厂子。这样就保证了铅笔的生产原料,这个不缺,所以说,元宝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的铅笔,全靠有俄罗斯这个资源的后盾才保证了这个咱们铅笔板的制造和铅笔的制造。&张宝金凝视远方,不知道是不是又有了什么新想法。
  希望的田野
  张宝金在党员会上提到过种粮大户田忠军。因为有大机械,他家的十几垧地平时他和媳妇两个人就种的过来,但收割则不行,必须把亲戚朋友都叫来一起帮忙。2008年因为收成好,他还花了2000多块钱,把其中几块地包出去收。田忠军一家开着两辆拖拉机回来,车上拉着高高的玉米,玉米堆上坐着帮他收粮的男男女女。
  田忠军向记者说道,&这不是十几垧地,没整完呢,大伙来帮忙了今天。还得两天时间才能把玉米都抢回来。&
  &你估计能收回来多少?&记者问。
  &八九万斤吧。今年年头还算是挺好,雨水调和,从老百姓种地这块来说,今年的年头挺佳。&
  田忠军下了车后风风火火的把玉米卸下来,家里的小院堆满金灿灿的玉米。
  2003年就开始承包土地的田忠军经历过一段很艰苦的岁月,没钱包地、没钱种地、没钱买农机具,但他坚持着没有放弃。中国农村的发展,往往是实践先于理论,这些农民不懂经济理论,搞不懂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租赁权、买卖权,他们做事凭的是直觉,就像当年小岗村偷偷按下红手印的农民。最懂土地的,永远是离土地最近的人。
  &本身咱作为老百姓,咱在农村,以种地为本嘛。这一点一点咱就把钱挣来了,这交通工具咱都能置上了,这地咱可以大面积多包,咱能种过来,咱能收拾过来,能拉过来,这不就是咱条件好了嘛。再说国家政策也好,给了我们地钱,还给我们返钱,以前一年种地要少的话,还得往出拿钱,这个政策一变,咱就放心了,有力量多吃,多努力,多种地,咱就多收入。&田忠军很高兴。
  田忠军告诉我们,他流转来的土地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包,一种叫买。根据承包的时间与价格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如果包地,一亩地200元或是150元,包一亩地能够收入1000元,扣除化肥,还能剩几百元。如果地多,一年能余下几万元。如果买地,就是一次性投入,最后土地归属买地人。
  田忠军算了笔账,土地规模越大,效益就越好,因此每年他最希望的是买到一些好地。至于是不是有时间去村里的厂子打工,田忠军觉得那不一定适合自己。
  &有不爱种地的,人家做买卖的,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雨淋不着,人家挣多挣少比咱种地总而言之是强,但是呢,就是老百姓也有说发展企业,像我们村的企业也很多,就是头脑要够用,力量足,像我对种地这块呢挺有信心,这玩意儿稳当,无忧无虑,我就是早干晚干自己说了算,这个挺好。&田忠军对现在的一切挺满意。
  田忠军2008年才36岁,没有经历过《暴风骤雨》时代的土改,也对地主没什么特殊的概念。但他们却像村子里所有人一样对穷很有印象。
  &那个时候说家家都穿不上衣服,穿不上裤子。&田忠军老婆说道。
  &真有那事?&田忠军多少有些诧异。
  &我听我母亲说,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父亲要出门,把这条裤子给我父亲穿上,母亲要出门,这条裤子再给她穿上,补丁落补丁的,那时候我母亲说坐月子,土炕上都没有炕席,那时候就那么穷。&田忠军老婆回忆起当时的岁月。
  &我上学的时候,穿的裤子都是补丁,至于那个鞋,踢足球时,我一脚把这鞋都踢开了,回来补一补缝一缝嘛,我记事的时候就三十四五年了,上小学前那时候还穷呢&&大集体呢。&田忠军回忆。
  &那时候可穷了,可困难了。&田忠军老婆补充了一句。
  大部分时间,田忠军只关心着自己家里的十几垧地。但在他的印象里,好日子似乎是一下子到来的。
  眼下,田中军的玉米销售还没有着落,他和村里大部分种粮食人一样,都希望收粮人能给个好价钱。田忠军吃完饭,带着亲戚们又上车下地去了。
  在元宝村木耳菌培养房施工现场,张宝金去现场看施工情况,王广海接待了他。
  张宝金每天开完早会,都要去村上的各个工程现场了解情况。现在他去的是村上&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在建设中的木耳菌培养房。
  &我一天最少两趟来看看。他有什么困难我帮他解决解决。你像他们这些木材啦,都是咱们厂子供应的。&张宝金向记者介绍。
  张宝金凡事喜欢亲力亲为,这个小尺子他就天天踹在兜里,到各个现场随时都能派上用场。
  张宝金还用尺子测量窗子的高矮尺寸。&因为食用菌培育需要充足的采光,这个窗子要够大&&&
  这两年,村里搞多种经营,专门拿出一块地研发木耳与树莓,还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分管农业的副村长王广海就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村上最早种木耳的带头人。
  王广海介绍说,&比种地要翻成十番吧,一袋木耳就能纯剩1万块钱,今年我自己家就生产了12万袋木耳,纯收入就12万元。&
  &投入多少?&记者问道。
  &投入10万,12万,等于投入12万,回的24万,等于翻一番。&
  这个木耳菌种的培养房就是王广海牵头,由十几个社员出资建立的。有了这个菌种培育屋,村民不必再去外面买菌种,大大降低了种木耳的成本。
  张宝金向记者介绍,每年冬天都培养食用菌,以往培养食用菌种,个人培养一部分,再购买一部分。结果个人培养的食用菌出产率高,菌的质量非常好。可是在外购的菌种就不行,产量低,质量不好。他们准备个人盖培养房,全部由个人培养菌。
  &它那个呢1.2元卖给咱们质量还不好,还不如咱自己做得好。因为啥?咱有这个过程,咱就省0.5元多钱。&王广海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
  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张宝金给王广海下达的任务,就是要让村民们看到木耳种植的良好前景,带动他们发展多种经营,最终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但最近,王广海也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我们的木耳在2007年达到30多块钱一斤,今年现在都达到十八九块钱一斤,前期那时候卖到一二十块钱,现在就不行了,从7月份往后,这个木耳市场逐渐掉价。&王广海向记者介绍了一下市场行情。
  王广海有些忧心忡忡。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外经济状况不佳,国外的市场进一步影响国内市场,木耳市场自然也不可避免,在网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国外和国内的木耳价格都在下跌。
  在王广海家,王广海领着几个社员在家上网看木耳报价。
  &1月份的时候咱们价格为啥这么贵,网上就在写,那时候就说这个木耳,还有出口,现在咱出口不了了。金融危机这一块现在给咱们木耳的市场行情也整得挺低。王叔你的木耳卖没卖。& 王广海问起王叔。
  &没有。&王叔抽了一口烟。
  &还没卖呢。在网上查查看看。&王广海建议。
  &价格偏低。现在卖不挣钱。&王叔有点郁闷。
  &现在要卖,能达到八九块钱,咱就能一斤挣个五六毛钱。是不是?若能达到20来块钱,就能挣个七块五毛钱。赶不到春天那时候卖。&王广海继续说着。
  &春天卖,都等着春天那个价格,一直不敢出手。&旁边一位大叔插了一句。
  王广海是一个有头脑有见识的带头人,他经常带着几个社员在自己家上网,看最新的木耳价格,商量出手时机。而他更愿意乐此不疲地向人讲述互联网给他带来的商机。
  2007年秋季,他发现自己的木耳每斤能卖到30多元,觉得很不错,可是后来他上网一查,发现在南方大连的木耳能卖到40多元,后来王广海和大连的朋友联系,把木耳卖给了朋友,多挣了不少钱。
  王广海很爱他的电脑,觉得那是他的福星。这台电脑的第二个主人是王广海的女儿。看到现在女儿的生活,王广海总想起自己穷苦的过去。
  &我小的时候,穿的裤子都是补丁落补丁,家里头说好听的,从来没说兜里头揣个三分,二分钱,都没有。那时候家里非常穷,非常困难。现在,我家这孩子可好,家里头三四辆车,想开哪车开哪车,回来就玩电脑,家里条件现在比以前得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广海对这些年的变化感到很欣慰。
  除了木耳种植,王广海家还有一台大吊车。据说2007年吊车已经回本,现在每年能为王广海带来20万元的收入,而他家全年的人均收入也能达到30万元了。然而,虽然王广海承认发展多种经营与兴办工业,为元宝村人带来了许多致富的机会,但他仍愿意人们看到,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厚谊。
  &每年有时候说老百姓土地闹纠纷的时候,就是说占半根垄,或者是占一根垄的时候,都非常生气,就像要打仗似的,因为啥呢,老百姓非常珍惜土地,这个土地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的本钱,我们农民拿着土地就是拿着钱。&王广海对土地的深厚情谊溢于言表,&通过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家给了我们农民一颗定心丸,土地可以长久的使用,可以转包,可以转让,可以转换,让农民安心。有的农民就啥呢,哎呀,种一年算一年吧,这回通过这一次国家的政策,让农民觉得什么呢,我敢往土地里投入了,我投入农家肥、有机肥了,我还想法能搞点多种经营,他敢投入了,以前不敢。十年八年的,10年、15年、30年,干几年,说不上是谁的呢。所以是这样的,国家的政策让我们农民能得到一个甜头,心里头能得到一个安稳。&
  过了秋,天凉了,不少东北农民都挂了锄头,准备在家里猫儿冬了,但元宝后山却有一群人从一大清早就开始忙活,他们是种植树
  莓的。
  2002年,老朱家的6亩口粮地都退耕还林种了树。没了地的一家人先承包了离家20里的17亩地种玉米,路远加上家里劳力少,起早贪黑也没赚到钱。第二年,村委会帮他们找了条门路,开始能做果酱的树莓,一家人开始伺候起这少有的稀罕物。
  几年前,一斤树莓在市场上只能卖一块多钱。现在已经涨到6块钱,翻了几番。另外,卖树莓苗子一年又能增加不少收入。朱奶奶觉得种树莓比种粮合算多了。
  &比种豆子合适。您看这苗多好。&朱奶奶很高兴。
  &这块地一年能收多少钱?&记者问道。
  &一年连果带苗儿差不多能有十来万吧。&
  现在,朱奶奶家已经在元宝村的村口盖起了小楼,但几年前,他们家还在闹饥荒。2002年,元宝村开始落实退耕还林的政策,村里15度以上的坡地都要种树,朱家的地正在这个范围内。不能种粮食,对于只靠种地为生的一家人来说,就像天塌了一样。
  东北的气候决定了每年只能种一季田,一家老小的生活都依靠土地,纯粹是靠天吃饭。自从意外种上了树莓,老朱家算是遇上了地垄沟里捡豆包的好事情。然而这样赚钱的买卖村里很少有人做。不过朱家干劲十足,朱奶奶说,在农村,只要有地种,就有奔头。
  两年开花三年结果,忙活了三年,一家人终于尝到了树莓的味道。只要肯吃苦就能赚到钱,庄稼院里的道理简单又朴实。不管日子好过还是难过都要精打细算地过,这似乎是中国人永远恪守的祖训,只有勤俭持家才能生财有道。
  &您还有时间到厂子、企业里打工吗?&
  &哎呀,还打工呢,我家还雇打工的呢。&
  从几年前的五六亩地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亩,朱奶奶喜欢用发展来形容自家地里的变化。在她看来,只有全村一起发展了,日子才能越来越红火。
  赵光腚的后代究竟过得好不好
  在元宝村集市上,&排好队、排好队&的声音非常响亮。于宪臣的铅笔厂发工资,员工在于宪臣的办公室里排队领工资,两个打工女孩领完薪水,点钞票,在艾厚萍领薪水时约她明天一起去赶集。
  现在的元宝村富裕得像一个小城镇,商场、超市一应俱全,但每月赶集的传统还是没有改变,每月逢十就是元宝村赶集的日子。
  艾厚萍和两个女孩在赶集的路上,一路上都在交谈。
  &准备买啥呀?&艾厚萍问道。
  &钱不够,不是不买,开支的钱让我拿家去了。&一女孩说。
  &开多少钱呢?&
  &开900多。&
  &我1000多。&
  &还是你开得多,姨,你干得也多?&
  &我干得也多。&
  除了给铅笔厂的食堂做饭,作为妇女主任的艾厚萍在村委会还有一份收入,有空时她还会做点儿零活,拿好几份工钱,好多人都羡慕她真能干。
  艾厚萍和两个女孩赶集,分别给两个孙子挑衣服,说两个孙子闹矛盾了。
  &你看这些孙子来啦,哪个要啦,两块钱、三块钱你都得给,一个不给的,就来气啦,上个月我给我那二孙子买东西,俺家大孙子吧不乐意了。&艾厚萍的丈夫赵发清也来了。
  艾厚萍的丈夫赵发清,就是小说《暴风骤雨》中那户最穷的老赵家的后代。
  &哎呀,小时候,那时候还有名呢,赵光腚后代,原先我们家老穷啦。&赵发清回忆道。
  1972年,18岁的赵发清开始到生产队里干活,他最先学会的不是干农活而是开车,在当时这可是不小的本事。后来村里有了铅笔厂,赵发清成了厂里的一名工人,但他的工作依然是开车。
  1998年,赵发清还开着大解放,10年过去,大解放换成了小轿车,说起自己开的车,赵发清脸上透着掩饰不住的高兴。&和以前不一样了,那天那个开小车,大车肯定不一样,那时开大巴车和现在开小车的人的底数不一样,高兴。人住的和以前不一样啦。&
  从手扶拖拉机到小轿车,赵发清的车一开就是30多年。现在大儿子也跟赵发清一样给铅笔厂开车,一家人都在同一个铅笔厂里打工。这些年村里开了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个人开厂子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但赵发清却从来没想自己做企业。
  赵发清和于宪臣从小就是朋友,现在一个是司机,一个是厂长,两个人陪着元宝山铅笔厂走了将近30年,一直都没变过。除了开车,赵发清还会修一修铅笔厂里的机器,有时还会跟老伴一起干点零活。
  &你像我早上两三点钟我就起来,起来包装啦,装盒啦,一个月俺俩额外挣个五六百块钱,现在我们在厂子住,厂子现在经济效益好啦,我们老两口都搬厂子去啦。&赵发清觉得这一切很幸福。
  赵发清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老两口每天干劲十足,对吃的住的并不太在意。平日里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几乎都花在了两个孙子身上,但现在孩子的想法却总让老两口摸不透。
  艾厚萍与另外两人一起做午饭,一个是与艾厚萍年龄相当的中年妇女,另一个是早晨和艾厚萍一起去赶集的19岁女孩。艾厚萍教19岁女孩烧柴火,女孩对做饭的活不熟悉,把火烧到了灶台外面,艾厚萍一边教她,一边说现在的孩子和以前不一样,引起对当前生活方式的不理解,以及对过去苦日子的描述。对话一直在做饭过程中进行。
  艾厚萍回忆,&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像她这么大,也就是十五六呗。那年可流行那个蓝的确良布的翠蓝布衫,完了人家都穿着了,我看人家穿都新鲜。我说妈给我买,那个时候才3块多钱,我妈说哪儿有钱啊,卖两个鸡蛋,攒点儿钱买。给我气的,就一个翠绿蓝布衫,卖两个鸡蛋买这么一个翠蓝布衫。花了3块多钱,不到4块钱,那个翠蓝布衫,那个布才2块多钱一尺。两毛多钱,两毛五。&
  &记得过年的时候,完了我们家条件比较不错,我爸爸妈妈都上班,给我做整个黄色的衣服,还做的那个什么的衣服。&女孩子说。
  &真的那咱就觉得不错了。不像现在小孩穿都穿牌子的。就我们家小雨都是,平常的不穿,穿牌子。现在跟再早那简直是天翻地覆差距太大了。好像变一个地球似的。这一年到头,过一个年,花1000多块钱。我记得那个时候花40多块钱过一个年。&艾厚萍回忆。
  吃了午饭,艾厚萍夫妇俩趁着手头没什么活儿,准备开车把大孙子接到家里来,因为上个月给小孙子小宝买了个书桌,大孙子小雨已经一个月不跟老两口说话了。
  老两口带着小孙子接大孙子,途中到超市给孙子买食品。大孙子一路自顾选食品,艾厚萍一直在主动和孙子说话,但小孩子还是不理老两口,买完东西,回到铅笔厂。在夫妻俩的房间,大孙子一直吃东西不说话,艾厚萍堆着笑着不停问大孙子:&什么时候才跟我们说话呀?&大孙子不理,自顾吃东西看电视,老两口很尴尬,赵发清不断喝水。最终,艾厚萍答应给大孙子买一个MP4,矛盾解除了。
  张宝金的心病
  现在带领元宝村农民变革的张宝金同志,已经66岁了,因当年积劳成疾,已患胸膜炎、心脑血管等众多疾病,但是仍然坚持着工作,2002年,村换届选举的时候,他就提出辞去职务,但是碍于村民的情意,继续留任,2007年换届选举,他再次提出想退休,却以百分之百的支持率再次当选。
  村里人都知道,张宝金有两块心病,都关乎村子未来的发展。一个是接班人人选的问题,已经两届换届选举了,始终没有一个既让他满意又让村民放心的人选出现。用张宝金的话说,愿意干的群众信不过;觉得有能力的,人家都在企业挣大钱,不愿意来。
  现在元宝村518户人家当中,竟拥有高档小轿车近100辆,客车大汽车各种农用车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800多辆。
  于宪臣说道,&那你现在来讲最起码,现在有这种人能保持元宝村现在这个势头,你不说太好,你得保持住现在的势头,最起码你还得有点头脑再往前发展。&
  张宝金却想聘用一些大学生,看看村里毕业的大学生能不能通过锻炼接他的班。此外,现在村里的人,像王广海、施永平,张宝金认为他们也都可以干,只要他们能真正的团结、真心的团结,张宝金认为他们会干得很好。
  张宝金坐在车里,去生态林园区。
  记者问:&经济生态林是咱们村民自己建的吗?&
  张宝金说:&自己建的,咱们号称万亩生态林,9400亩。&
  &咱们这个等于就是为了保护生态?&
  &生产、发展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的,树到了一定年头,它就采伐了,采伐就有钱了,现在生态起来了,这都是。你想我们村一左一右都是林子。适合种林子的地方,都种树,不然水土流失,这个种地呢,它又保持不住水土,种林子不但保护水土不流失,还有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
  张宝金的另一块心病则是,村子多年依赖资源输出发展工业,怎样才能长久生存?这些年张宝金开始关注林业资源的保护,规划了大量村中土地大搞退耕还林。
  在元宝村规划林区,张宝金在林区里整理枯枝,看树。
  &我待不长时间就来看看,因为这片林子我非常关心,我对它吧,这心里感到有意义。所以来到这里就感到有精神。一到家里感到不高兴的时候了,就来看看。这里感到特别的敞亮。&张宝金对这里很有感情。
  2001年,张宝金开始在全村倡导保护林业资源,鼓励承包土地种树。他现在还记得,当年他领着大家去山上种树时的情景。&我得领着种,亲自种。那时候在山上,别人说看到我卡两个跟头、三个跟头。因为不平啊,光看到前头了,顾不上脚底下,心里觉得还像年轻,实际上60多岁了,光卡就好几个。&
  可是天公不作美,偏偏在那一年村里赶上了多年不遇的大旱,90%的新苗都旱死了。张宝金急得一股火就病倒了。&那就别提了,那股滋味,我在县里住了几天院,又到了哈尔滨市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后来看没办法了,大伙儿都劝我,这也过来了。结果第二年,究竟大伙儿商量栽不栽?这个树还能不能旱?&
  不服输的张宝金领着大伙开了很多次会,最终大家决定种抗旱能力较强的小苗子再试试。而这些树苗花掉了他们47万元。
  &这次靠老天爷的帮忙,99%以上都成活了。这老百姓也高兴了。所以说,我有这个有百折不挠的劲儿。&张宝金说起当时的情形非常高兴。
  &现在村里面有村民因为私人种树致富的吗?&记者问道。
  &你比方说咱这里,像我们老姜家,姜春青来讲,我们那时候植树,在啥时候植树富的呢?他靠在村边上,他栽的杨树,不到一亩地他就卖了几万块钱。&张宝金很清楚。
  张宝金口中的姜春青,也是这片林地的主人,十几年前的他因为开着轿车去种地,成了元宝村致富的典型,是十里八乡人所共知的小村名人。如今车还是那辆车,但这辆带给他好名声的桑塔纳,前几天却让他没了面子。
  开党员会一结束,来开会的村里人马上开着自己的新车名车一溜烟的开出了村部,可姜春青这辆老爷车却打不着火了,又急又气,姜春青开始考虑是该换辆车了。
  姜春青心里挺不得劲的,他是村里最早开车的,但是后面很多人家的车都比他的好,刚才那种景象让他感觉气不过,这两天晚上,他都在查汽车的报价,发现一款16万元手动四驱的越野车很适合他。
  一直没有换车,除了对这辆老车有感情,主要是姜春青一直想搞立体农业,农林牧副渔什么他都想试一试。这些年元宝村是靠建企业富了起来的,但姜春青的心思却还在那一亩三分地上。进工厂上班的人多了,想多承包点地在元宝村也不是什么难事,一门心思种地的姜春青夫妻俩在2002年承包了500亩地,开始在山上种起了树。
  姜春青指着这片林地说,栽树时,付出了很多辛苦,无论早晨多冷,都要起早上山栽树。此外,姜春青还养了一些猪,据他讲,目前猪都由他媳妇打理。
  这半山的树是姜春青夫妻俩花了6年的时间栽上的,除了种树,两口子还承包了池塘,垫平了山下的洼地,种上了木耳,甚至破天荒地把野猪养在了自家的猪圈里。
  辛苦总有回报,如今野猪肉在市场上卖出了高价钱,姜春青的猪圈里也已经有了野猪的第三代,嗷嗷叫着的小野猪让上山检查的张宝金忍不住拿出手机给小家伙拍起了照。
  山上的活不少,但姜春青夫妻只雇了一个人山上山下的忙活,虽然又苦又累,但挣钱似乎已经不是这一家人最大的奔头了。姜春青家里兄妹四个,除了他都在北京做生意,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家。
  姜春青寻思,农村人到城市闯荡,成功了还好说,如果不成功可咋办?其实,现在只要不闲着,就能过得很好,兄妹们在外面闯荡不下去了,回来也能有房住,至少生活有保证。
  每天养养猪、喂喂鱼,看着满院子的鸡鸭鹅成群地跑来跑去,对姜春青来说已经是一种享受。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有了地才有家,现在的姜春青不仅给全家人守着这片地,还养着一大群孩子。&我媳妇给伺候四个,我是我姊妹四个,我老大,我弟弟我大妹妹老妹妹都在北京,那个做买卖。孩子没有办法,孩子不能带着去,上学不方便,就在家里,基本这些孩子都是我媳妇伺候,小的才5岁。我们家孩子18岁了。我那个侄今年是15岁,大外甥女是13岁。都在这儿上学,今天是周五好像今天下午都回来,每个礼拜都回来。&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姜春青把四个孩子都送到县城里去上学,连5岁的小外甥女也要送到城里读幼儿园,每天接送。
  周五的时候,姜春青家的四个孩子从城里放学回来。
  姜春青的妻子一直站在大门口等待孩子们,四个孩子从大巴上下来,最小的女孩看见妈妈,挣脱哥哥的手向妈妈跑来。母亲抱着小女孩,拉着几个孩子进家门。
  刚刚从地里回来的姜春青知道孩子回来了,兴冲冲地往屋里走,边走边喊孩子们的名字。
  姜奶奶很高兴,&这不排上了嘛,四个孩子,两儿子,两姑娘,这是我二小的孩子,这是大姑娘的孩子,那是老姑娘的孩子,你看是不是像一家的。&
  &今儿个全回来了。&姜春青看着孩子们。
  姜春青的儿子姜孝学今年上高二,这次回来主要想和父母商量高考的事情。姜孝学准备报考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舞蹈系,已经快和姜春青一样高的他一直很害怕父亲,这次要去哈尔滨学舞蹈,首先就得征得父亲的同意。
  跟母亲说话的大儿子看见父亲回来有点拘束,姜春青进屋就对儿子板起了脸,儿子为了哄父亲跟父亲比身高,说笑。
  姜春青从小就把儿子送到城里上学。现在儿子要考舞蹈专业,从没见过儿子跳舞的姜春青准备先让儿子先给家里人表演一下。
  姜孝学跳蒙古舞,家里人都在目不转睛地看,尤其是姜春青夫妇俩,姜春青的妻子看得非常高兴。看了儿子的表演,姜春青心里有了底。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在农村,家长要实现这个理想的渠道就是让孩子考上大学,再也不当农民。
  &支持他们,他走到市里不也挺好嘛,你家儿子也考上大学了,心里也挺美,不管走哪一步,毕竟是出去了,不在农村了,他喜欢这个。&姜春青很支持孩子。
  &也不想让他们再挨这累。&姜春青的妻子接上话。
  姜奶奶也明白道理,&现在你不能说在十字路口还前途渺茫的时候,你现在再不努力,就不赶趟了。那你就想一想回家咱种地,现在农村种地,地都没有。你说你干啥?你想养猪,你又嫌脏,又嫌臭,你又嫌农村埋汰。你要嫌臭,又嫌这个条件,你就自己努力,命运就在你自己手里,你要把握好。&
  鼓励子女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但是老一辈人还是将自己的根与土地拴在了一起。
  很多生活在农村的人开始走向城市,走出去的同时问题也就接踵而至。这里有老人对子女的期盼,还有孩子对父母的挂念。
  &幸福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给我们描述一下?&记者问道。
  &和爸妈一起逛街。&女孩哭了。
  亲情是人永远割舍不断的情感,而土地则是农民永远丢不掉的依恋,在姜家,这个有着北京户口一直在玩耍的小女孩,用最稚嫩的声音说着关于亲情和生活的故事。
  元宝村迎来了2008年冬天的第一场雪。瑞雪兆丰年,大家无比高兴。
  记者手记
  日& 晴
  因为对这个元宝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决定第一天要用眼睛记录元宝,用心感受元宝,希望能够捕捉到元宝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像昨晚的感受,这里没有冒了烟的乡村土路,老百姓家的房子也都建得挺漂亮,亿元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8:00多,我们到了村里的一个铅笔厂,根据上次踩点的报告,这里是村里众多铅笔厂中唯一的集体企业。艾厚萍就在这里上班,给厂里的工人做饭。艾厚萍,元宝村的妇女主任,《暴风骤雨》中赵光腚原型的孙媳妇。来元宝之前,我们和她通了不下十次电话,最后聊得她开始问我你们还来不来,老打电话也不是个事,快人快语,印象中是一个爽朗的东北女人,一直觉得她会和招待所的房东大姐有的一拼。但看到她本人时我迷惑了,这形象咋跟电话里那声音连不到一起呢,身材偏瘦,白净脸,嘴角上挂着微笑,怎么看都不像是那种折腾事的农村妇女主任,寒暄之后发现,其实外表还是挺蒙人的,虽然不是事先想到的那种唔唔喳喳、破马张飞似的东北大婶,但也是健谈热情毫不含糊。
  进了铅笔厂的车间,发现这里的设备都很陈旧,工人不少,女工居多,粘胶车间里人的手都被铅染成了黑色,问了她们,都笑笑说很容易洗,看着她们的笑脸发现大多数人都很年轻,虽然在那么陈旧吵杂的车间里干活,打扮还是相当时髦的。质检车间里噪音小了许多,干活的女孩们几乎每个人都戴着MP3在听音乐,配合着节奏像表演一样把质量不过关的铅笔挑出来,我们惊叹她们娴熟的技法,偶然拉住一个小姑娘问了问发现她只有17岁,打听之后才知道这一屋子的小女孩几乎没有几个超过20岁。
  十七八岁的城市女孩都还在家里撒娇,是众人眼中的孩子,还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徜徉在一派阳光雨露的年纪,而这里的女孩,每天早起就要埋头在日光灯下,一刻不停地在一捆捆铅笔中挑出残次品,挑出自己那份工钱。女孩子总是爱美的,黑漆漆的墙上,有人用胶布把一角残缺的镜子粘到了墙上,询问了她们说是一个叫赵红的女孩粘上去的,顺着她们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一个女孩戴着大大的耳环,大大的眼睛,向我们腼腆地笑着,她就是赵红,这一排女孩里年纪最大的女孩,19岁。
  从工厂里出来,中午在镇政府我们见到了刚从大连赶回来的元宝村的村书记张宝金。没来之前,看过很多关于他的介绍,找了影像资料来看,也听人描述过,当这个人实实在在站到我们面前时,还是有些出乎意料,老人家个子不高,在一群东北人中讲着一口十分明显的山东话,意外又熟悉。
  虽然说今天主要的任务是看村子,熟悉地形地貌,下午我们还是把机器带上了。东北的天变得快,尤其是冬天就更说不准了。上午还是微风拂面,下午就开始冷风肆虐了,虽然晴空万里,但风还是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出了村没多久就碰见一伙人在地里收稻子。几个被雇来的年轻人在等东家过来收粮,正靠着稻子垛背风,打扮还是一样的时髦,今年流行的蛤蟆镜、棒球帽都能在他们当中找到,但说起话来却有点愤青的味道,都说自己家里不富裕,这也让我们开始思考,这个村子到底是穷还是富,毕竟小岗的真实与虚假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烙印。
  日& 晴转多云
  在暴风骤雨纪念馆的二楼,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惊喜,一台老式摄影机摆在那里,胶片盒上布满了灰尘,听着胶片一点点划过的声音,兴奋溢于言表。
  此后我们和张书记聊了很多,第一天见到他时,记得他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家都说谁谁领着一群&&,张宝金领着一群贪污犯,我不怕别人这么说,只要大伙富了&&&联想起昨天党员会上环绕在几个铅笔厂厂长中间那莫名其妙的气氛,第一天稻田里那几个年轻人不屑的眼神,似乎真的在告诉我们,这个村里似乎有点什么东西是不想被外人知道,但藏也藏不住的。记得第一次在于宪臣的铅笔厂看见墙上的私营照片时我们很疑惑,为什么一个大家都认为是集体的厂子实际上是私营的,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于宪臣到底是什么人?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老爷子什么都告诉了我们,很震惊,一个产值几百万元的厂子居然是以50万的价格卖给了于宪臣,而于宪臣则是当初和老爷子一起创业的人。当初在集体的体制里,大家往往消极怠工,当时的厂长于宪臣更是日上三竿还找不到人影,现今归了个人,早晨4:00,这位厂长就已经坐在办公室里了。老书记告诉我们,有些时候,为了整个村里的人,只能用一些不是办法的办法,村里人需要更多就业的机会,厂子要发展,村里要发展,在一个小村庄里平衡矛盾有时候是无奈的。
  下午,办联欢会的三个主力女干部要骑着自行车去买奖品,我们说好一路同行。坐在副驾驶的摄像一直在找角度,总是无法达到他的要求,突然我们一不留神,他把大半个身子探出去,整个身子的重心都放到了车外,吓得我们喊了出来,心都蹦到了嗓子眼,说实话,当时想的是片子怎么样倒无所谓,人出事了可不行,没法交待了。在他回到车里那一刹那,我们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他还打趣说,为这几个大婶拼了,其实我们知道,这个镜头可以有很多方式可拍,但他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而选择了最危险的方式,他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职业精神,什么才是电视人!
  原以为晚上只等着拍摄歌手大赛的彩排,其实我们知道自打准备那天起,楼上就天天有人在练歌,整个村部总像个隔音不好的KTV,有几个大婶唱的一般,但精神可贵,只要有时间就会出现在楼上,想想她们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欢乐。下午4:00多,歌手大赛的主力之一突然把我叫了出去,脸色凝重,和下午去买奖品时判若两人。进到一间办公室,满满一屋子的人,张书记突然把几个人介绍到我面前,是这个村里小学的校长、副校长和音乐老师,原来书记觉得既然我们要拍摄,就得搞得像个样子,体现点水平,准备让这几个人彻底把晚会包装一下。校长一开口就有一种不可一世的态度,对之前几个女干部的工作很不满意,还说要从尚志市找来个乐队,不让那些天天练歌的大婶上去唱了,影响效果,并且准备拉上学校里6年级的学生给做表演,在座的两个联欢会主力大姐脸色也越来越难看,突然间我们意识到,这不就是还在策划阶段我们预想的吗?此时不拍更待何时?片子需要故事,而矛盾是最好的手段。
  小学校一批人一到活动室,以校长为首,对着很多人比比划划,大声地嚷着,颇有点虚张声势的味道,我一直想要诱导那几个原主力能在镜头面前说点什么,表达她们的情绪,我心里想着这样对她们是不好的,我是在给她们未来的相处制造矛盾。她们说了,同伴说拍到了,但回看片子,发现很多重要的表情和话语出现时,同伴关机了,并没有录下来,那一刻我不知是该生气还是该放心。
  由此,我们也发现一个事实,拍片子意识很重要,默契更是关键,同伴们就此打趣,定了个拍摄基调:开机不关,边走边拍。
正在读取...
连载精彩推荐
《《众创时代》》
----吴霁虹
合作联系:蒋伟
赞助商广告
-- 合作媒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生意利润百分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