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6 edge+ 手机上面有个1三星s6edge是什么型号意思

&&&&据外媒phonearena报道,三星Galaxy&Note5和三星S6&edge+已经正式发布,同时在相关宣传图,以及上周的预定彩页上都出现了128GB版本。不过三星表示,这完全是工作人员搞错了。&&&&报道称,这对于部分高级用户来说可能会失望了。因为不幸的是,三星Galaxy&Note5和三星S6&edge+在这一次都不会有128GB的版本出现。尽管128GB版本的宣传图,出现在了上周的预定彩页上。而三星也表示,是自己的工作人员搞错了,三星Galaxy&Note5和三星S6&edge+只会有32GB和64GB的两种型号。目前,对于三星为什么不发布128GB版本手机的原因,我们还不清楚,随后晚些时候会不会出现该版本,也没人知道。唯一能肯定的是,一定会有一部分忠实用户,对三星这一次的战略方法不满和失望。而且,Galaxy&Note5和Galaxy&S6&edge+两者都没有扩展卡槽,这样一来等于直接加重了事情的糟糕程度。&&&&另外,128GB的内部存储容量,能装下多少东西有谁想过吗?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张超高分辨率的照片图片,那么128GB的容量,足够可以存下相同质量的两万张图,或者三万首MP3格式的音频文件,更或者超过36小时的,高质量1080p的视频文件,再或者可以存放数不胜数的手机app和游戏。简而言之,128GB容量其实够大,但似乎一出现在手机上,人们依然会觉得,还是担心不够用。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三星S6/S6 edge体验:一份接近完美的答卷|三星|S6|体验_手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三星S6/S6 edge体验:一份接近完美的答卷
  新浪手机/刘源
  几乎所有新品发布之时,都逃不开这个循环――先是被大部分用户评价为难以接受,被骂奇丑无比,然后逐渐收获赞誉,接着下代新品发布。三星S3是如此,iPhone 6亦是如此,更多我们不知道的小公司产品更是这样。
  只不过大公司有着自己的“魔力”,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推广,通过大批量衍生产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用户的观念,通过强大的销售渠道让用户被迫选择。当然,也靠产品本身的功能足够优秀,优秀到让用户忘记外观设计。
  被骂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款产品是一款外观改变幅度较大、敢于改变的产品,对于三星这样走在专利与销量夹缝中的大公司来说,实属不易。
  熟悉的风格,新鲜的材质
  而多数人拿到S6之后,会多少改变之前仅看图片的印象。着实,从S2到S3到S4到S5再到S6,三星旗舰保持着大致的形状,有着自家的设计语言,只不过四角的弧度一变再变。
  你可以说S6正面屏幕上下留白太多、顶部打孔多不够讲究,但窄边框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它,不但起到了收窄视觉效果的作用,还把S6的身材成功控制在了70.5毫米的宽度。
  不要小看了机身宽度对于手机手感的影响,从S4的4.9英寸机身尺寸到现在,三星一直把自家的旗舰身材控制在5英寸左右,S6尺寸也不过5.1英寸。除了三星有Note大屏系列之外,三星也深知大尺寸对便携性的牺牲。
  造型别致的中框在握持手机的时候显得比较舒服。三星在接近正面及背部的边框上做出圆润的弧度,并在两个侧边形成部分平面,放置电源键、音量键及卡槽。底部与顶部则是圆润的弧线,并形成一个若隐若现的直线。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这个金属边框的四角尤为结实,四角的金属稍微高于大猩猩四代玻璃,其他地方基本持平或略低于玻璃,正面的2.5D玻璃反而不能表现出应有的手感,只能在一定光线反射下才能看到。这样的设计毫无疑问能在手机跌落的时候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对于三星S6这样一款双玻璃设计的手机来说尤其重要。
  大费周章地描述这个金属边框的意义在于,三星一方面铁定要抛弃塑料材质,要在行业普遍都采用金属材质的同时做出创新与手感,另一方面还要规避“抄袭”等指责。最后,保护性的考虑、细节考虑也必不可少,这就是三星S6铝制金属中框的设计难度之处,也是做成一个如此复杂设计的原因。
  初看背部之时,那个硕大突起的摄像头的确并不惹人爱,并且这个设计在三星A系列手机上已经出现,可能后者值得原谅,但作为年度旗舰,三星S6这样的设计显得不够“极致”。
  可能是考虑到对焦速度与素质对于用户来说更重要,三星牺牲了厚度与美观选择了对焦速度。但三星在摄像头区域设计上的手法并不艺术,出于保护镜头不被磨损,四周的金属又稍微垫高。而四周略有坡度的设计给人一种这个突出距离非常之大的错觉。
  再加上补光灯、心率监测区域集合在一个地方,破坏了背部整体的镜面效果,即便镀膜加上玻璃营造出了一种类似绸缎纹理的流光溢彩,但背部仍是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
  不得不让人佩服的地方在于,三星在叠加了这么多金属、玻璃材质之后,S6的机身重量依旧控制在138克。对比一下,同样为5英寸的HTC One M9重量在157克。前代旗舰,主要采用塑料材质的S5重量为145克。更轻的自重自然能带来更好的手感,特别是拿到手上的感觉低于预期的时候,好感自然而来。
  S6 edge除了拥有双曲面屏之外,你可以把它当做S6。两者多处细节设计几乎一样。由于两侧需要向下弯曲一定弧度,边框自然不能做到S6那样复杂,只留了电源键在右侧、音量键在左侧,卡槽被移到顶部,由S6的双卡变为单卡设计。
  不能忽视的是,收窄的侧边框带来了硌手的感觉,手感整体比S6差一些。
  相比Note Edge,S6 edge尽管带来了双曲面屏,曲面上的实际显示面积S6 edge不如前者,S6 edge有不少内容是跨着正面、棱边、曲面三者显示的,由于棱边有反光效果,不如Note Edge那样一侧曲面显示完全的效果好。可以说三星这次有些讨巧,并且将曲面屏的原本显示及通知功能转向联系人提示功能。
S6 edge曲面侧屏设置界面
  当然,联系人、通讯作为手机的基础功能,是经常会被用到的。而双曲面的最大作用在于,在任何界面向内滑动,会调出设定好的联系人。并且给他们设置好颜色,当手机正面朝下放置在桌面,用户能通过翘起的侧面所反射的颜色知晓来电主。
  用户正常使用时,两侧正常显示,在拍照及发微博时都不会专门成为按键区域或是通知区域。
  只是,原本更大区域的侧面区域在S6 edge上变小,并且双曲面棱边有一定的反光,对正常阅读稍有影响。
  “快”是最直接的体验
  作为三星的旗舰产品,两者都搭载了5.1英寸2K分辨率的super AMOLED屏幕,高PPI加上三星调整后的红蓝绿像素点比重,发绿颗粒严重的super AMOLED屏幕已成过去,短暂的体验中,两者在颜色调教上与iPhone 6没有区别,但比后者更细腻。
三星S6锁屏及主屏界面
  三星在UI界面上向来以繁复取胜,没有用户想不到的功能,只有用户用不到的功能。这次三星在Touchwiz上也做了一次减肥,整合了不少纷繁的功能,国行直接预装了微博等应用,并且用户可以自由卸载。
后台切换界面
  从阴影、操作动画上不难看出,三星汲取了不少谷歌Material Design理念,有一些安卓原生系统的影子,当然,S6也是基于安卓5.0.2系统。
  要说S6体验变化最大的地方,莫过于取消了被吐槽已久的滑擦式指纹识别,采用了按压式指纹识别。在S5、Alpha、Note 4上,滑擦式指纹识别对手指摆放姿势、滑擦速度要求都比较高,识别度也不高,手感也差。按压式指纹识别有着先天优势。
录指纹界面
  在录入指纹的过程中,椭圆形Home键不能像圆形Home键那样更加有效,因此录入时间较长,但录完之后,使用非常方便。
  首先是识别准确度比较高,其次是识别之后速度非常快,比iPhone 6稍快一些。其整体区域稍微高出屏幕一些,也能通过触感找到相应位置,按键手感还是不错的,跟iPhone 6几乎没有区别,在某些方面譬如识别速度,甚至优于iPhone 6。
  依旧出色的拍照
S6拍照模式界面
  S6采用了1600万像素主摄像头,带有光学防抖技术,光圈为F/1.9,对焦速度非常快,对焦点可以追踪运动物体。在实际体验中,S6能追得上跑道上的遥控车。
  最实用的莫过于双击Home键,便可从任何界面进入拍照界面,包括锁屏界面。三星其反应速度最快为0.7秒,实际体验也是如此,手机能非常快地进入拍照状态。
  关于快速启动相机,各家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案,有点亮屏幕,之后从右上角向上滑动(iPhone),有双击音量下键(华为),有同时按两个音量键黑屏抓拍(锤子),都没有双击Home键这个动作方便符合操作习惯。况且,这个操作反应超快。
  三星的拍照实力在Note 4上面已经有所展现,采用相同元器件的S6肯定不会比它差,在操作过程中,它给新浪手机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快,启动快、对焦快、成像快。
三星S6自动模式样张(上),三星S6 edge自动模式样张(下)
三星S6自动模式样张
三星S6自动模式样张
三星S6自动模式样张
  为何抛弃多年的合作伙伴?
  抛开了多年的合作伙伴高通,三星此次在S6及S6 edge上使用了自家的Exynos 7420八核处理器,它首次实现了14纳米FinFET工艺,这也是各移动芯片厂商首次批量被应用的14纳米移动处理器,更小的制程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比如更多的晶体管,更小的体积,更少的功耗。
  由于集成了高通的基带与Mali-T760 MP8图形处理器,S6所搭载的处理器可以说是目前最顶级的移动处理器。
  在体验中,S6也表现优秀,没有出现任何迟疑的现象,流畅不足以描述它,只能说它非常快。在跑分这种产生热量的环节中,它的发热量可以接受,没有达到烫手的程度,都集中在摄像头区域,掌心不容易接触到。
安兔兔跑分
  在安兔兔5.6.2版本下,S6的跑分为58829分,远高于魅族MX4及Note 4,也是这颗移动处理器的原因。
  在发布会上,三星只是简单介绍了三星PAY,其通过NFC技术或MFT技术(三星刚刚收购的LoopPay公司提供技术) 完成通信,指纹识别作为辅助工具。尽管被看做是对抗Apple Pay的重大举措,但三星PAY要等到夏季末才能使用,进入国内更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具体体验如何还要看我们以后的体验。
  就上手的几个小时而言,新浪手机越来越读懂了三星,这家有着丰富技术储备的公司,屡次实现了多个黑科技的公司。在S6上展现了多项超越同行的工艺、技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三星都能拿出领先的技术,并将这些东西都体现在自家旗舰上。
  在不缺乏技术的条件下,如何抉择、如何平衡、如何取舍反倒成了最大的难题,于是尽量都集成上,至于外观设计?已经是尽量在平衡了。况且外观这种见仁见智的事情,时间也会校正用户的审美。
  单就产品而言,S6与S6 edge相比前代产品S5提升太多,可以说在国内厂商的重压之下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当然,三星需要引导用户多去体验,才能明白这款产品的优势所在。
  扫一扫,每日推送最潮最酷数码资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数码官方微信(也可微信中搜:sinadigi或新浪数码)。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论坛说明:本论坛纯属个人论坛 从02年至今维持不易 只为兑现10年前对努力付出的朋友的承诺,希望各位机友珍惜
友情提示:尊重他人才值得被他人尊重!希望在这里找到有用的资源的朋友也能多多分享一下
有时候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严正警告:本论坛纯技术讨论 资源分享 谢绝一切水军和广告机 一经发现一律禁用帐号
查看: 4284|回复: 4
任务栏新出了一个N图标(左下角有个WIFI小标),这个什么意思啊?怎么关掉?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02签到天数: 7 天[LV.3]偶尔看看II
任务栏新出了一个N图标(左下角有个WIFI小标),这个什么意思啊?怎么关掉?&&谢谢了!
52SAMSUNG三星手机论坛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TA的每日心情奋斗2&小时前签到天数: 1049 天[LV.10]以坛为家III
NFC 下拉菜单点编辑 里面有个NFC 点一下能开关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02签到天数: 7 天[LV.3]偶尔看看II
NFC 下拉菜单点编辑 里面有个NFC 点一下能开关
可以了,万分感谢!!!
TA的每日心情开心5&天前签到天数: 39 天[LV.5]常住居民I
绿色edge遥遥无期……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2:24签到天数: 12 天[LV.3]偶尔看看II
NFC 下拉菜单点编辑 里面有个NFC 点一下能开关
Powered by厚一点可能更好用 三星S6 edge长体验
来源:IT168网
&  这是上手三星S6 edge的第N天,可能也已经是诸位看到的第“N+1”篇关于S6系列的评测。虽然“很用心,观点很鲜明”的评测可能各位在此前也都看了不少,通过一篇篇评测在脑海里也勾勒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产品印象。但是时间,可能仍旧是一款产品最大的敌人。在长时间使用中,当新鲜感渐远,手机使用强度越来越大,有些致命问题可能也就暴露出来了。所以,今天就随着笔者来看看这款“年度第一机皇”,三星Galaxy S6 edge,我们不只谈数据,还要说感受。
  评测第一部分:真机初上手
  关键点一:New
  新硬件、新旗舰,但是对于三星这种急于通过一款产品来重回顶峰的企业来说,这些其实并不够。所以在今年的三星S6系列上面,我们看到了全新的造型(双面玻璃+双侧曲面)、全新的材料(玻璃+金属中框)、全新升级的指纹识别(识别率大大提高)、以及领先行业的14nm制程芯片。
▲双侧曲面 无论体验如何都在视觉上提供了新的观感
  同时,“无对比,不差距”,可能当HTC M9正式亮相以后,人们也愿意把更多的溢美之词留给S6 edge。所以当这种种原因凑到一块,笔者拿到三星S6 edge后,“美观、轻巧、溢价感、科技感”这些词也就顺其自然的冒出来了。这一点,可能也就是三星S6在媒体上斩获好评的一大部分因素。
  拿到真机后,白色玻璃和金属边框一同营造了如同宣传图一般的典雅视觉效果;双侧曲面屏幕和背面圆角处理的玻璃背板都给人一种很圆润的视觉观感。年度旗舰、造型创新,这么说这款手机一点也不过。
  关键点二:双曲面的视觉效果良好+单手操作OK
  上手仔细把玩的过程中,我虽然见过了Note4 Edge的单侧曲面,但是双侧曲面带来对称美感还是比Note4 Edge要提升很多的。同时由于视觉上的延伸效果,手机边框的概念也被弱化。配合曲线的线条银色边框,三星S6 edge在视觉上绝对优秀。
▲金属 一个此前三星并不是涉猎很多的领域
  另外由于采用了曲面屏幕设计,所以尽管屏幕为5.1英寸,但是整机的大小和主流的五寸屏幕手机保持了一致,单手操作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上手以后左右侧两侧并不算“贴合顺手”,在开启WiFi下了十几个应用之后,手机上版本明显有些“烧”了起来,这些看来都会是接下来我们的评测重点。
  上手两周后:
  关键点一:手感和安全性的取舍
  机身厚度7mm、整机握感和5英寸机型相似、双面玻璃造型,按理说三星S6 edge本来不一样该在握感这方面产生什么太大问题。但是在接下来这几天体验当中,三星S6 edge小巧精致背后,其实还隐藏了一些设计上的“无奈”,首当其冲就是边框部分。
▲有效地保护屏幕 但是手感上略有欠缺
  事实上,三星对于金属边框工艺的把控本来没问题,这点三星S6圆润贴手的触感很说明问题。但由于三星S6 edge曲面屏幕的设计,三星不得不在金属边框上做了更为突出的保护设计,整体金属圈高于玻璃表面,其中缘由和上手感觉这还得拿出来说道一番。
▲玻璃正面裸露突出 尽管做了加厚处理但是依旧很容易摔碎
  之所以说是遗憾,我们还得从头说起。玻璃面板突出,没有边框支撑,这种设计最早见于无边框手机,比较出名的是夏普SH305。而在这款产品推出后,统一反映问题就是“手机一摔就碎屏”(夏普采用了新型的CRYSTAL DISPLAY技术水晶玻璃触摸面板,厚度和抗性都比普通屏幕有所增加),也是三星在曲面突出于边框后同样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细看的话,三星S6 edge正面四个边角均高于玻璃表面,大大减小了玻璃直接承受碰撞的可能。但是左右下侧两个凸起,就肯定会让您在握持的时候手感不那么优秀。当然,其实目前不少品牌都会提供额外的碎屏险,不过由于Super AMOLED内屏相比较IPS来的更为脆弱,一旦碎屏,修复的成本其实也更大,这些都是三星在边框设计当中不得不考虑的实际问题。
  关键点二:厚一点可能手感更好
  早在手机刚刚发布的时候,其实笔者就对三星S6 edge造型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这样。不过当你把镜头角度调整一下去,你就会特尴尬的发现,原本最为舒适的弧度被三星挪到了正面。更尴尬的是,小编经常会把屏幕当做后壳这样握在手中。至于原因么,当然是“手感真**好”了。所以笔者不禁会想,双侧弧度的S6 edge似乎会更好一些,不过三星不这么早,其实也有自己的原因。
▲两款手机的弧度几乎一致
▲但是...我们熟悉的背面弧度却成了三星的屏幕
  对于三星S6 edge,前面板突出,后面板也突出,手机整体防摔能力必然再次下降;同时由于玻璃材质公差宽容度较小,因此背面玻璃做成弧度良品率也会随之降低,所以说该机在外观上称得上突破,但是细节部分可能依旧遇到了“是更好看,更舒适一些;还是质量上更稳定,更有保障的选择题”。
▲背面厚一点做出一些弧度 还可以放置容量更大的阶梯电池
  当然,这样的选择其实依旧见仁见智。不过对于笔者来说,把背面做成弧度,机身可以放置阶梯状电池,电池容量更大、可加大散热、可提升手感;反之则换来了更为稳固的造型,对于那些经常手滑摔手机用户来说,无疑更为实用。
  比较有意思的是,目前外媒已经放出了三星S6 edge和iPhone 6的跌落测试,由于边框部分略微凸起和重心设计比较巧妙,看起来更脆弱的S6 edge居然在测试中有着明显优势。测试中从5米正面朝下跌落的iPhone 6屏幕已经彻底报废,而S6 edge却仅仅是有一些轻微的纹理。
  所以问题再次又回到了此前“如何兼顾曲面玻璃和机身防摔”这么一个命题,事实上三星也确实做到了两者的平衡。但是更为激进一些考虑,其实在外观、操控,甚至续航方面,三星S6 edge都能有提升的可能。
  关键点三:镜头凸起以及磨损
  先要说明,虽然镜头突出已成了从iPhone 6再到三星S6 edge身上的一个槽点,但是与三星S6 edge的目前的拍照效果相比,其实是可以接受的。反倒是牺牲掉拍照的质量来换取所谓的平整镜头反倒是不怎么明智的决定,这一点我们无可厚非。
▲镜头防护圈部分磨损较明显
  但在拿到真机后,可以明显看到三星S6 edge镜头防护圈部分进行了喷漆处理。而作为整个背面的支点,仅在几周使用中,机身金属圈就已经出现了掉色现象。虽然说正常的使用磨损本在所难免,但如此快就掉漆,说之为设计问题也并不过分。
  综上所述,三星S6 edge不仅做到了外观创新,同时也兼顾了品质保障;只是机身背面的处理显得有些保守。同时,镜头的凸起虽然使机身的拍照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日常使用出现的磨损就有些考虑不周了。整体来说,S6 edge的外形设计, 创新、优秀、并且稳固。
  关键点一:曲面在视觉上的探索
  前面已经说了,双侧曲面技术给S6 edge带来了息屏下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但凭空多了两块屏幕能不能带来一些实用功能,实际体验又如何,我们还是要慢慢讲。
▲从Note4 Edge开始 新闻源就没有得到很好地扩展
  先要说非解锁界面下信息显示,在锁屏状态下在曲面往复滑动一次就可以激活滚动屏。屏幕上除了第一屏天气日期、第二屏应用通知以外,还能添加新闻源和消息推送。不过目前定制推送源文件并不多,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更炫酷更多样 但是实现起来操作难度比较大
  另外其实通过不唤醒手机来进行局部预览这样的技术此前在Moto系列上也有实现,主要原理是协处理随时唤醒感应设备,然后利用Super AMOLED局部显示来完成。其中Super AMOLED是三星独家生产,在全黑背景下显示消耗电量极低,这一点三星自然得天独厚;同时利用侧面屏幕显示也确实比Moto那种在屏幕中间显示信息要炫酷并且内容丰富。
  但笔者要说,通过往复滑动来唤醒屏幕这个动作其实不怎么实用。在日常体验中,平整桌面上滑动手机侧面,手机难免会移开桌面原有位置;又由于识别滑动区域比较小,所以这种手机的位移就提升了操作难度,比如上面视频里这样。
  同样是利用曲面屏侧面,您还可以设置常用联系人的快速唤出,并设置颜色加以区分,在手机倒扣的情况下,侧面屏还会又颜色显示。这样一方面静音反扣手机也可以查看电话,另一方面通过颜色就可以提前判断是谁打来的电话。同时简单的翻转就可以完成静音这种功能。
▲侧面的快捷栏 视觉效果不错
  到了夜间,您还可以把手机设置为时钟,利用单侧的局部显示时间。亲测在开启飞行清理后台的情况,手机整夜耗电量在10%左右,抛去正常5%左右续航耗电,屏幕耗电量不大。
  关键点二:曲面屏的实际意义在何处
  所以不难看出,此次三星在S6 edge虽然在曲面屏上做了探索,但是实际上满足的功能不多。双侧曲面除了在视觉上更优秀并且可以交替设置左右利手模式外,其他情况下一侧的曲面屏完全是废置的。
▲返回、home键、后台、设置 、滑动调节音量 如果这些都通过侧栏来随意调整
  简而言之,双曲面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性的产品,最主要的还是其能够解决应用中的痛点。譬如将左右两侧换成屏幕,视觉上是多了两块显示区域,但是操作上,其实是多了两块触控层。相比较实体按键,触控层完成的动作无疑更为多样。譬如你可以定制手势滑动来代替返回、Home以及多任务;也可以通过屏幕检索到手指按住手机的位置来确定拇指最方便的操控区域来调整显示的内容;还可以增加别的快捷手势,替换音量解锁。这样看,似乎手机的下巴也可以取消。
  总之有协处理器的加入,通过曲面屏能做到的,远比如今S6 edge能达到的更多。如果说曲面屏+协处理器是个宝箱,那么三星目前仅仅是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关键点三:协处理器的爆发
  有意思的是,此前关注度一般的机身传感器却提供了一些实用功能。譬如在屏幕上方滑动点亮手机屏幕,通过正面镜头的感应器就可以轻松的点亮屏幕查看时间和通知。功能点和曲面屏局部显示类似,虽然显示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但胜在操作快捷。作为对比,同样可以手势启动屏幕的Moto X却在正面放置了四颗传感器,这一点上,三星在传感器方面多年耕耘体现了优势。
  关键点四:系统上做减法
  最后回到系统本身,此次三星整体上采用了系统做减法的思路,这对于看着三星设置菜单越来越繁密的用户可能是一个福音。当然整体“瘦身”对于一个成熟的系统,本就是理所应当,最直观的反馈是手机自带应用仅有一屏半、手机的设置选项也比过去清爽了不少。不过系统本身依靠感应器和算法进行了大量的“人性化功能”,自身内存占用依旧较严重,手机可用总RAM 2.6GB,最终留给用户的可能只有0.8GB。
▲3GB RAM面对三星的全新系统可用空间依旧不大
  所以在系统这一环,三星S6 edge曲面表现,似乎得分并不高。抛开我们主观上YY出各种功能,目前双曲面仍旧只是为这款产品提供了一个较高的颜值;反倒是此前被轮番吐槽的协处理器操作为手机提供了不少简便的操作。同时,系统从视觉到功能上的精简,除了操作更省心,也确实和主流审美接轨,在这我们就不展开进行表扬了。
  虽然从单核升到八核,安卓手机前后也就用了四年时间,但是电池容量在过去这段日子却一直停滞不前。好不容易把大部分手机的容量提到了3000mAh,但是这次三星却为了一个“薄”字把电量压缩到了2600mAh。不过好在CPU为14纳米架构,理论上能耗有所降低,所以在芯片性能过剩的今天,我们在体验中把更多的篇幅留给了发热、续航。
  先来一段背书式的参数,再来段科普。三星S6 edge采用14nm FinFET工艺技术Exynos 7420处理器,A57+A53 big.LITTLE架构。作为如今手机芯片厂商用来断代的标志性符号,14nm特指元器件之间的距离。由于元器件间距越小,彼此间电容更低,频率开关更高、动态功率消耗更低;最终才成全了目前我们所说的Exynos 7420相比20nm HKMG,芯片性能可提升最多20%,功耗可降低最多35%,生产效率可提高最多30%的最终效果。
▲FinFET工艺和14nm级 目前最佳的工艺组合
  至于最终这颗芯片在S6 edge上的表现如何,我们在此前的专项测试里面有详细描述,今天说的重点,是续航和发热。
▲WiFi告诉下载状况 局部出现高热
  先来说发热,手机拿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联网和批量下载应用。基本上由于WiFi数据高随传输、CPU运行和RAM和ROM读写,大部分手机在这个阶段会有个温度爬坡过程,这点S6 edge也不例外。实测镜头部位温度最高为40度,一方面温度确实算不上热,另一方面手机握持基本也不在这个位置,所以这一环节S6 edge表现还算是相当不错。
▲整机温度升高 但是仍旧在可接受范围
  随后再进一步则是极限测试了,在这一环节,我们选用了“持续充电+跑分全开”这样的高发热组合。比较惊讶的是,在这种极限状况下三星S6 edge的温度竟然依旧维持在了40度上下,看来14nm的低功耗低发热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2600mAh的电池数值一公布,可能就有一片关心续航的用户大失所望。虽然说Exynos 7420的14nm FinFET在能效上处于最高水准,LPDDR4 1.1V的低压内存也节约了一部分电量。但手机作为一个由主板、芯片、通讯模组、屏幕组成的一个整体,局部能耗的降低并不意味着能很好地控制总体的效果。  
  而在实际的测试中三星S6 edge的续航表现其实就存在比较的波动了,因为在刚刚上手这款手机时候,地铁一通乱玩,半个小时居然掉下去了10%的电;而在随后开启了节电模式下,整机的能耗又恢复的正常。同时,第二天切换回正常模式就没再出现过掉电飞快的情况,所以续航就成了在初期使用中笔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所以笔者采用了多次测算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测量最终的数据。而根据测算看,手机观看一个小时电子书耗电约在12%左右、微博和网页浏览耗电均为一小时20%、音乐视频每小时为9%,而游戏一小时的耗电量则为30%。所以不难推断,这款手机的续航水平处于“中档水平”,至少在目前的产品中续航谈不上优秀。
▲快速充电 可能原厂充电头会更快一些
  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三星还支持急速充电,号称充电十分钟就可以续航4小时。在使用标准5V-1.2A的充电头时,平均每十分钟都能够充入20%的电能,全部充满大约为80分钟。虽然看起来充电速度比较可观,但是考虑到机身电池本就不大,这一数据就不那么神奇了。不过考虑到充电头并非三星配套,所以这一数据依旧有所保留。
  关于三星S6系列目前直追iPhone 6P的拍照效果这几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大量的测试和报道,此前我们也做了专项的对比。所以我们在这,就仅仅是放一部分样张。
  评测总结:可能好与不好是视觉宣传就能够决定的问题,但是“用不用”这种更具象的问题才和手机“好不好使”存在正相关。而在码上这句话后,笔者第一个想的,却是HTC M8.作为一款看起来“圆润近乎有些发胖”的产品,M8上手感觉却异常轻巧和贴合手感。反观S6 edge,虽然各方面素质极高,但是在上手一段时间后,依旧能反映出产品初次设计完稿后所暴露的问题。这一点,是巧合也是“大胆创新所带来的必然”。
  当然,抛开手感这种更为细致,并且更需要产品反馈的部分,在首款双曲面设备上,三星自身技术资本也可见一斑。全新的造型同时兼具了防摔美观和材质需求、依托显示技术的优势,更是把曲面屏概念推广开来;而在最为考究厂商能力的相机上,三星S6 edge又真的给多年败北的安卓设备找回了颜面。因此说S6 edge是如今安卓阵营技术上的最高代表,倒也算得上实至名归。
(责任编辑:UT024)
&&&&&&</div
Lumia 950(Talkman)将配备5.2英寸2K分辨率...
社区热帖推荐
经常睡地板……[]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s6edge是什么型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