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亲过世,房屋产权还是属于父母,作为同屋人,居住权是不是还只属于我的果实?

天堂在父母的脚下——穆斯林要孝敬父母(二)
天堂在父母的脚下——穆斯林要孝敬父母(二)
妥德昌&&&&&&
尤努斯、萨利哈(两位阿訇)编审
二、孝敬父母双亲是儿女的义不容辞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1、孝敬父母是伊斯兰教的主命善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是伊斯兰教的主命善行,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这是天经地义的真理。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遗弃父母是伊斯兰教所严禁的,也是国家法律所不容许的。伊斯兰本身强调仁慈、宽容、尊重他人的品行,指出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必尽的义务,而忤逆父母则是伊斯兰教律所不容许的大罪。古兰经昭示我们:“你们当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当孝敬父母。”(4:36)这节经文说明敬拜真主之后紧接着是孝敬父母,也就是两者相提并论,缺一不可,可见伊斯兰教是何等的重视孝敬双亲。《》在很多节经文中明确指出,孝敬父母是伊斯兰中的两件大事之一。这两件大事是:崇拜安拉,孝敬父母。这就是说,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维护父母的尊严是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拜主是天道之首,孝亲是人道之首,遵守天道和人道是伊斯兰教的基础,二者不可缺一。
真主在《古兰经》中多次命令我们要对自己的父母孝敬,并特别强调对母亲的孝敬。穆圣(愿主福安之)说:“天堂就在父母的脚下!”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我们必恭必敬地伺候父母,孝顺父母,怜悯父母,尊敬父母,甚至忍耐父母。人所共知,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这是由于母亲身上流露出来的无可比拟的母性深情,绝不允许她对孩子有半点冷漠。并促使她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一切健康要求。父母生下我们,为了使子女幸福健康的长大成人,抚养了我们,教育了我们,长年累月、含辛茹苦、费尽了心思、耗尽了心血,吃尽了苦头,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尤其母亲对子女的疼爱和所流的汗水是做子女的难以回报的。父母硬是为子女把自己由一个精神焕发、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变成了弯腰驼背、白头白发的骨瘦老人,皆因操心、劳神、饱尝人世间酸甜苦辣的抚育儿女结果。正因为如此,伊斯兰给予母亲“天堂在母亲的脚下”的殊荣,也要求子女时时事事都要顺从母亲,做事要有母亲的口唤以便取得真主的喜悦。父母年迈了,在人生旅途中,他俩所剩的时日不多了,这正是需要我们做儿女的行孝心、尽赡养之责的时候。如曾子所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留”啊!因此,伊斯兰规定不能将‘宰卡提’(天课)给父母的原因就是你对父母有直接赡养的责任。
2、要以和颜悦色和敬爱的态度对待父母。伊斯兰教要求儿女对父母说话要谦言细语、柔顺温和,不可高声大气,粗暴严厉,不可对他们说不尊敬的话。阿卜杜拉·本·欧麦尔(愿主喜悦之)的传述,穆圣(愿主福安之)说:“取父母的欢心,必蒙主喜。惹父母的恼恨,必触主怒。”(提尔米兹辑录)可见,对双亲说话谦言细语、柔顺温和是多么重要啊!故切不可惹父母恼怒而遭主怒。
伊斯兰教要求儿女要用和颜悦色和敬爱的态度对待父母,要随时关心和尊重父母。拉菲尔的传述,穆圣(愿主福安之)说:“身为儿女者,只要以怜悯和敬爱的眼光看望他的父母,必获得一次正朝和副朝的报酬。”
所以,做儿女的切不可以怒色对待自己的父母,以免招致真主的恼怒。
伊斯兰教的孝道要求儿女对双亲要恭顺谦卑,不得傲慢无礼。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你们应毕恭毕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的那样。’”(17:24)圣门弟子艾布·胡来勒(愿主喜悦之)在这方面就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孝敬母亲,满足母亲的要求,时常对母亲说:“母亲啊!愿真主的慈悯,恩惠与你同在,正象我幼年时你养育我一样。”他母亲也慈祥地说:“我也愿真主慈悯你,正象我年迈时你孝敬我一样。”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母子之情啊!
3、遵经守法,处理好各种关系。伊斯兰教还要求儿女不做违法之事,以免使父母焦忧,使父母受辱。父母把子女抚养长大,是希望他们成为一名热爱教门,遵纪守法,履行伊斯兰教各项功修的真正的穆斯林;而不是一个悖逆真主,违反教法与国法,危害社会安宁的民族败类。
伊斯兰教还要求作儿子的要帮助自己的妻子搞好婆媳关系,不可把妻子凌驾于母亲之上。“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并且要注意,不要辱骂别人的父母,以免别人辱骂自己的父母。阿布杜拉.本.欧麦尔(愿主喜悦之)的传述,穆圣(愿主福安之)教导我们说:“最大的罪恶,是辱骂自己的父母。”有人问:“真主的使者啊!谁能辱骂自己的父母呢?”穆圣说:“辱骂别人的父母,人还之岂不等于辱骂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载:“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在堂,儿女做任何事都要和父母商量,征询他们的意见,不得无视父母,独断专行。同时,还要妥善解决好兄弟姊妹、家庭成员、亲戚骨肉、四方邻里和新旧朋友之间的关系,消除分歧,弥合裂痕。
4、孝敬父母是穆斯林的高尚品德,也是一项重要功修。孝顺父母可获得安拉之喜悦,也是进天堂的因素之一。伊斯兰教提倡孝敬,视孝敬父母为高尚的美德。当今社会风气被严重污染,,信仰淡漠,道德败坏,人情淡漠。一些不孝子女,对父母冷漠无情,甚至虐待,抛弃双亲,认为父母是自己的累赘和绊脚石,在父母年迈时,怕自己多出钱负担老人的生活,便把相依为伴的父母拆散,分开收养;有的儿子、儿媳辱骂父母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有的不给父母生活费,不关心父母的疾苦,问寒问暖更是少见。更有甚者,强迫年迈的父母做家务,将他们当佣人使唤。还有一部分人不思进取,自己在外边吃喝玩乐,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有的人酷爱养狗做为宠物,不惜耗费重金,并竭尽全力去与它建立感情,而对自己的父母却是另一番凄惨景象。更有甚者,不但不赡养父母,还与父母断绝关系。许多人将孝敬父母视为负担,有些人只图虚名,从来不关心父母的生活,逐渐地把真主的命令、穆圣的教诲忘记了,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抛弃了,把父母的养育之恩,安拉的命令抛之脑后,尤其父母年迈时,视其为累赘,甚至虐待、打骂父母的情况时有发生,损坏了我们穆斯林的形象,还有的人为了个人的欲望和金钱的利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害得父母为他担惊受怕、没脸面见人了,这是委实不应该的。穆圣(愿主福安之)曾说:“谁虐待自己的父母或二位中的任何一位,谁将来必定是火狱的燃料。”(穆斯林辑录)更有甚者,父母健在时不孝敬,一旦父母亡故之后,大操大办后事,兴师动众,在众人面前以示孝敬。这是与社会文明、伊斯兰文明背道而驰的腐朽生活。就这样的事不仅仅发生在当今非穆斯林的家庭里,在咱们许多穆斯林的家庭里也不少,是不容忽视的。孰不知,这些都无济父母,要知道孝敬父母主要体现在父母在世之时。要知道,父母一旦去世,只有替父母行善干好,施舍钱财,走端庄的道路,学习父母生前的善举,实践他俩的谆谆教诲,接续父母生前友好,长期向安拉为双亲做好嘟阿宜,是对双亲的孝敬。要明白,经常向真主祈祷,每天五番礼拜,做好的嘟阿宜是顺主命,遵圣训,这样,可以弥补一些自己的欠缺。真正的孝子是“不危其身、不辱其名”的。
父母的关爱和仁慈源于伟大的安拉,安拉乎明确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的情感完全是天性使然。伊斯兰教是不提倡儿女毫无原则地顺从父母,无论是在信仰或是在生活中。当父母命令你去干一些犯罪的、有违于伊斯兰的原则的事的时候是不可以顺从的。安拉乎严厉禁止我们虐待父母,正如《古兰经》(31:14-15)所言。他嘱咐我们,既要感谢安拉,也要感谢父母,把父母的权利与安拉的权利提到一起论述,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也一再强调孝敬父母。一位圣门弟子有一次询问:人们干什么事最能得到安拉的喜悦。穆圣回答说:“按时礼拜”,这位圣门弟子又问:“其次是什么?”穆圣回答:“孝敬双亲。”(《布哈里实录》)从这段圣训看来,孝敬父母也是仅次于拜功的一项重要功修。
穆圣人说:“你们孝敬你们的父母,你的儿女会孝敬你们的。”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语云:“羊羔知道跪乳,乌鸦尚知反哺。”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禽兽尚且如此,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连亲生父母都不孝敬,岂不是禽兽不如?尤其是做为一个穆斯林,孝敬父母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项功修(尔巴代)。穆斯林兄弟们要知道,老人们是社会的一种‘百热凯提’(吉庆),是社会的一笔财富,要学会发现老人们存在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应该具备这份孝心。古罗马西塞罗说: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俗话说:前院的水往后院流。“古兰经”多处提到把崇拜真主和孝敬父母相提并论,可见给予孝敬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穆斯林的优良传统,更是一项重要功修。
5、赡养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西方现代文明,以个人主义和物质享受为精神追求核心,牺牲了许多传统的基础道德,例如孝敬父母。古人言“天不变,道亦不变”,宇宙运动的原理与人类社会的真理都是永恒的定律。今天有人提倡“与时俱进”,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固定原则,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推翻,标榜“时代进步”,因为衡量的标准是个人主义和物质享受,或者只是讲究眼前经济效益。西方人为了获得个人享受,有许多发明创造,例如一年有一天母亲节和父亲节,给那些一年之内“没有时间”善待父母的儿女们有一天的补救。两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就严肃地揭露这些人的虚伪,他说:“今日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人类与动物,行为应当有明显的区别。儿女长硬了翅膀,只顾自己远走高飞,连回头看顾老父母生老病死的时间都没有了,岂非不是把父母当作“犬马”养在家中,或安置在养老院托老所?也不要错怪那些发明节日的人,当他们看到卷入商业文明市场经济旋涡的儿女们,根本就把生我养我的父母抛到了九霄云外,于是设计出一年想到父母一天的办法,也是出于好心善意,或者替父母向子女苦苦哀求“常回家看看”。
这些西方发明的新玩艺,都是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需要,抛弃老人羁绊,向着个人名利前程奋进,是如今的时代潮流。这绝不是社会发展的健康征兆,因为在同样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为了自由故”,任何道德原则“都可抛”了,人类将失去最基本的家庭、道德和良心准绳。伊斯兰教强调善待双亲,赡养父母,这对子女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故子女不仅要尽善尽美地孝敬父母,而且敬奉他俩的生活费用,也要宽裕,因为物质是维持人们生活的心要条件。所以绝不能克扣,同时更要让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因为精神上的需要是人们的一种高层次需求。《古兰经》昭示我们: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温柔的话,即发自内心柔顺的话语,对父母不得说不尊重的话,甚至不能用怨恨或者轻蔑的眼神看父母。如果一个人为了服从安拉的命令,博取安拉的喜悦而孝敬父母,那么,伊斯兰认定其孝敬父母的一切行为都属于功修。艾奈斯(愿主喜悦之)的传述,穆圣(愿主福安之)说:“谁的父母或他俩中的一位与其同堂而且是满意他的,则天堂之门为谁开放,谁的父母或他俩中的一位虽与同堂但却是恼恨他的,则火狱之门为谁开放。”
这充分说明,孝敬双亲不仅仅是供给足够的生活资料,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精神愉快。安拉在《古兰经》中多次提醒我们,要尊重父母。父母用他们的慈爱之心呵护了子女,养育了子女,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古兰经》中用了“鸟翅”一词,这一词往往使人联想到雌鸟用翅膀保护雏鸟免遭攻击的感人景象,提醒子女应该常记着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就要求我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严遵主命,牢记穆圣教诲,发扬伊斯兰教优良的道德观,争做一名合格的穆斯林,这才是真孝。伊斯兰世界普遍实行伊斯兰的法制原理“沙里亚”,保持社会最基本道德的永恒原理,任凭世上风浪起,这是伊斯兰顶天立地的固定支柱。这个坚强支柱的根底深埋在《古兰经》和圣训中,因为孝敬父母是仅次于敬畏真主的穆斯林第二项优秀人性表现。
《古兰经》中真主说
“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等这样的启示重复了十一次,每次结合不同的启示情节,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父母,不仅应当供养,而且应当全面体贴,毕恭毕敬地侍奉,禁止对父母大声呵斥,不许可寻找借口对年迈父母忽视或丢弃。以下深入探讨历代学者根据《古兰经》形成的沙里亚。
第一、孝敬父母是真主与信士的道德契约﹐规定为社会道德规范的第一条,否则为违背约言,犯了爽约的罪过。《古兰经》记载说:“当时,我与以色列的后裔缔约,说:‘你们应当只崇拜真主,并当孝敬父母,和睦亲戚,怜悯孤儿,赈济贫民,对人说善言,仅守拜功,完纳天课。’然后,你们除少数人外,都违背约言,你们是常常爽约的。”(2:83)
第二、真主命令信士敬畏真主和孝敬父母,善待亲人孤儿和旅客,不遵循命令者必定是傲慢和矜夸的错误行为。《古兰经》说:“你们当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悯孤儿,……。真主的确不喜爱傲慢的、矜夸的人。”(4:36)
第三﹑孝敬父母属于真主确定的法律禁戒,违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古兰经》说:“你说:‘你们来吧,来听我宣读你们的主所禁戒你们的事项:你们不要以物配主,你们应当孝敬父母;你们不要因贫穷而杀害自己的儿女,我供给你们和他们;你们不要临近明显的和隐微的丑事;你们不要违背真主的禁令而杀人,除非因为正义。他将这些事嘱咐你们,以便你们了解。’”(6:152)
以上三条,就是沙里亚的立法依据,根据真主在《古兰经》中确定的性质,忤逆父母者必须给予判刑,因为属于信士爽约、傲慢和矜夸、真主明令禁戒的恶劣行为。
根据沙里亚,父母养育的儿女,对儿女拥有极高的权利,如同财产,属于个人私有。根据圣妻阿依莎的传述,曾经有一位穆民前来向穆圣信息法律问题。他说,他曾经对他的父亲贷款,现在发生了争执,应当依据什么原则解决。先知穆圣干脆地回答说:“你与你的财富都属于你父亲。”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伊斯兰教导民众孝敬父母仅次于敬畏真主,父母在人间社会关系中,享受到最高的地位。这不是抽象的空口理论,而先知穆圣对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做了具体布署,例如伊斯兰政府对公民派遣国家任务,把孝道视为一个重要的斟酌条件,譬如为捍卫伊斯兰的出征。与孝敬父母相比,为伊斯兰出征也降格为次要,穆斯林可以以“家有老母在堂,需要儿子日夜照料”为理由,拒绝奔赴前线作战。这是真主启示的原则,先知穆圣所做的智慧解释。根据圣门弟子伊本·马苏德的传述,他说:“我曾经向真主的使者问道,我问:‘什么是真主最喜悦的行为?’
穆圣回答说:‘按时的拜功。’
我又问:‘那么,其次呢?’穆圣回答说:‘孝敬父母。’我再次问:‘在然后呢?’穆圣说:‘为主道出征。’”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应当排列在为主道出征之前。
6、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从安拉造化阿丹和夏娃开始,家庭就产生了,在家庭中父母养育子女,传授知识、生产技能和工作经验,直到长大立业.父母为了保证子女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耗尽了毕生心血,因此当他们步入晚年,特别是丧失劳力的时候,《古兰经》和圣训要求我们从物质上帮助父母,使他们生活幸福;从精神上多方满足他们,使他们得到安慰,最终能无忧无虑的安度晚年。古人说:“百事孝为先”,“孝者德之本也”。孝敬父母是人伦道德的根本,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的美德,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孝敬父母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如:“王祥卧冰;孟宗哭竹;韩佰俞泣杖;剡取鹿乳奉孝母亲;崔妇乳姑;董永买身葬父”等等,都值得我们弃伪从真地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家《宪法》中也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因此,我们每个穆斯林都应尽孝道,落实赡养扶助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儿女孝敬自己,让孝敬父母这一美德流传后世。这方面我们伊斯兰教做出了许多具体规定,按伊斯兰教法,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大致有三十四项之多:
(1)对父母亲侍奉要认真,亲自端茶送饭,增强孝心。
(2)经常向父母说“赛俩目”,问安祝福,关心身体,关心饮食。
(3)如果父母需要饮食时,子女应及时供给饮食;“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4) 如果二老缺穿少戴时,子女应设法及时供给;
(5) 如果二老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有人护理时,子女亦应适时解决;按照父母的爱好,提供必要的服务,如洗脚、捶背等。
(6)听从父母的安排,不违抗父母的命令。只要不是违主背圣、违反教法的事就没有不听的理由。如果父母令子女作某件事,若其中没有违法之嫌,子女应积极完成。
(7)以纯真的意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履行孝敬的义务。
(8)对待父母的态度要做到和蔼可亲,谦恭有礼,毕恭毕敬。
(9)以温柔的呼唤,动听的言语和父母交谈;对父母说话要轻柔和气、语言要文明,不高声指责和大声训斥父母,更勿蛮横粗暴。
(10)倾听父母的教诲,在父母谈话时凝视父母的面容,不顶断父母的谈话,不与父母争辩,更不反对和驳斥父母的忠告。
(11)心悦诚服地遵行父母的旨意,杜绝父母恼恨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也就是以二老所喜,为自己所喜,以二老所憎,为自己所憎。
(12)以真诚的笑脸迎接父母,不愁眉苦脸的面对父母。
(13)从心底上深爱父母,做到常给父母问安祝福。去亲父母前额,父母到来时及时让座,为了保障父母的安全。夜间行路时走在父母的前面,为了尊重父母,白天行路时趟在父母的后边,就餐时品尝食物于父母之后。
(14)在父母面前做到端庄、有礼,不说粗话,不做非法之事,杜绝一切跟文明礼貌不相符的语言和不良行为,如伸脚翘退、狂笑、说粗话、赤身裸体,从事坏事等等。
(15)积极给父母提供服务和帮助,但不能沽名钓誉和奚落父母。奚落他人,沽名钓誉,会使自己的功修功亏一篑,化为乌有,是一种丑恶卑鄙的心理,更何况孝敬父母是儿女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16)孝敬双亲,更敬重感激母亲,因为母亲付出了三倍于父亲的辛劳。其一是艰苦的怀孕,其二是忍受分娩的痛苦。其三是付出哺乳的辛劳。
(17)积极帮助父母完成各项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面过父母供养的辛劳,要有感触,不能视而不见,甚至认为理所自然。
(18)让父母睡得安稳,不扰乱父母的休息,不能散布和传播让父母坐不安睡不宁的消息。
(19)妥善的解决弟兄、姊妹、夫妻间的各种矛盾纠纷和家庭问题,在父母面前不为解决家庭问题而争吵,不给父母为难。
(20)及时的回答父母的呼叫,回答父母提出的问题,不论是饮茶、闲聊或是工作。如果二老召唤子女,子女要及时响应到达;李毓秀《弟子规》中载:“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劝报亲恩篇》载:“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21)协调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建立尊老爱幼的家庭气氛,自己作表率的同时,带动教育、引导妻子和孩子们孝敬老人。
(22)当父母之间出现分歧和裂痕时,应于关怀。并积极做好协调工作。消除父母间的分岐,弥合裂痕。
(23)尊重父母,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才进入父母的房间。
(24)如果父母不知教门知识的话,要规劝父母纪念真主,多做好事,远离罪恶,而且要做到方法得当,长幼适度,如果父母一时接受不了,还要耐心的等待。
(25)在择偶、择业、购房、装修、购车、离婚、出门、参战,迁居等重大事项上,必须要向父母汇报,听取有经验、有知识、有见地的父母的意见和主张,如果父母坚决反对时,应该放弃。
(26)爱护父母的名节、声誉、积极行善、努力成才,杜绝作恶,不涉足导人作恶,影响人们学习、工作、是非和遗误人们纪念真主的各种娱乐场,更不要借二老的名义,做一些不正当的事。
(27)当父母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给孩子造成遗憾时,做子女的也不能埋怨、打击父母,不提及父母极不愿意听到的话或事。
(28)积极从事能搏得父母喜悦和欢心的工作,即使父母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关心帮助兄弟姊妹,接续骨肉,改善家庭,给父母买可口的食品和衣服、并按其行事。
(29)父母建在时,为父母和自己经常向真主求恕饶,就像父母生养我一样多为父母向真主祈祷。
(30)要规劝父母赞念真主,按时礼拜。
(31)父母亡故前偿还父母及自己的一切债务,不能让他们牵肠挂肚,更不能把债务带到后世。
(32)父母亡故前向亲戚朋友、邻居和以前打过交道的人上要口唤。
(33)必须按伊斯兰继承法协商处理好父母生前财产,按份额进行分割,不能一个人独吞。
(34)安拉是恩宽的主,双亲归真后,我们仍然能做孝敬父母的工作,也许父母健在时我们疏忽大意,甚至忤逆,虐待,遗弃父母。父母离去时,才后悔莫及。
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做到:A、努力使自己成为清廉的子女;B、多为父母祈祷和求恕;C、联系父母生前的骨肉和友好;D、实践父母的约会;E、为父母施济财物。F、还清一切(包括安拉乎的、身体的、口上的等等)债务。
三、伊斯兰教孝敬父母理念的主要原则和内容
(一)伊斯兰教孝敬父母理念中被确认的十二项原则。孝敬父母是儿女们最高尚的功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每个做儿女的都要按照伊斯兰教确认的原则,努力去做。具体的说伊斯兰教孝敬父母中被确认的十二项原则如下:
1、求助于安拉。时刻祈求伟大的安拉默助,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重情重义的孝敬之人。
2、念念不忘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孝敬使人获得两世幸福;忤逆父母罪不可恕——使人遭受两世的不幸和痛苦。
3、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恩重如山——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含辛茹苦为儿女付出了世界上最真挚的无私的母爱和父爱。
4、亲身侍奉父母,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孝敬父母的任务,使孝敬父母成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
5、妻子和父母之间作好协调工作。结婚后从精神和物质上不断增强孝心,让父母感受到他们在儿子的心目中的地位没有因为其娶妻而发生改变,与此同时还要忠告妻子孝敬婆婆,让妻子明白母子父子情深的道理,并且不断提醒妻子她不久将为人母,将为婆婆,届时自己所喜欢的和能接受的儿媳态度是什么?&她能否接受和满意其他媳妇对其父母的忤逆和迫害,从而唤起妻子的良知,唤起人们之间的友爱和理解,共同享受幸福祥和的恩典,避免不幸与烦恼。
6、如果夫妻双方已经发生了无法协调和难于弥合的矛盾,到了非离婚不可的地步,双方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畏主守法,替主养育的思想,教育孩子孝敬其父母,因为孩子一但习惯忤逆父母,那么父母就会深受其害。
7、树立父母的形象,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父母出色优秀的工作表现,是儿女出色优秀的榜样和基础。
8、鼓励、宣传孝敬父母的人和事,让人人都明白孝敬父母光荣,忤逆父母可耻,是最大的罪恶,形成褒扬孝敬,贬责忤逆的社会风气。
9、支持和帮助孩子履行孝敬的义务,鼓励,赞赏孩子们的孝心,虔诚的为孩子祈祷。
10、多作角色换位。设身处地的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我们步入头发花白、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晚年的时候,遭到孩子们凶似恶狼的态度和伤害时,思想和精神会有何种感受。&&&
11、给孩子经常讲述孝子的故事和事迹,在子女的心中树立学习的榜样,为其指明做人的原则和方向。
12、认真体会孝敬父母带来的天伦之乐,反省深思忤逆父母带来的两世悲哀,从而唤起敬孝的热情和对忤逆的愤恨。
(二)、伊斯兰教孝敬父母理念的主要内容。伊斯兰教提倡天道和人道的结合:崇拜真主,是天道的要求;孝敬父母,是人道的基本。是真主所命之事,也是为人之根本,是信仰完善的一种体现,是伊斯兰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孝敬父母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方面;不仅今世要孝敬,而且无常后还要孝敬;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尊重他人父母和善待亲缘,即使拥有不同的信仰,也必须孝敬,孝亲基于认识始于行动。
1、孝敬父母是真主所命之事,也是为人之根本。人之初生,是凭真主的原造之恩,领命而来。人之成长,是靠父母的养育之恩。十月怀胎,母亲付出了艰辛,当在襁褓之时,他呱泣卧湿,喂奶喂饭;遇有疾病,提心吊胆,日夜守护,坐卧不安,盼我强健;为我成长,父母忍饥,让我多吃;父母关怀,让我学习,早晚辅导,让我升学;东奔西求,为我工作;劳苦积薪,让我成家;父母一生,含辛茹苦,教儿育女,关心备至。父母给子女的恩和爱,比山重比海深。可是,父母二老,人强壮时,行动自如,及到老年,劳动力下降,以至不能自养自理,或不便,或久病卧床,不时便溺,或耳聋目花,或扶杖行走,父母依赖子女者,便在此时,子女报恩,也在此时。此时,正需要子女的赡养和孝敬,作为女儿,当想自己的身体从何而来,七尺之躯,因何长大,所学知识,由谁供养,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行孝道,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我们要知道孝道父母是真主的命令。真主在《古兰经》里多次命令我们说:“你们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17:23)等。这充分说明:孝敬父母是一项主命的善行,是何等的重要。他的重要意义在于:
(1)孝敬父母能使穆斯林接近真主,喜爱真主。真主告谕我们说:“我恼怒的命令,是发布给那些违害父母,使父母辗转在忧愁之中的人,若是他们父母从他那儿得到欢喜;若是他们父母从他那儿得到恼怒,我的恼怒也将加到他的身上。”因此,孝敬父母是获得真主喜悦的媒介。
(2)孝敬父母能使真主恕饶我们的罪恶。真主在《古兰经》中说:“逆子惹我恼怒,即使他是拜我的人,孝敬受我慈悯,即是他是得罪过我的人,或是他让她的父母欢喜,我就恕饶他。”圣训说:“真主对你们的任何罪过,都可以饶恕,唯独忤逆父母者除外。”伊斯兰教的经学家马注在《清真指南》中说:“真主敞开忏悔的大门,放赦恕罪的恩典,只要诚心,以爱妻子爱儿女之心爱父母,以敬权势的心理敬父母二亲,并持之以恒,即使你有多少罪恶,真主也会减轻,甚至消除的。”
(3)孝敬父母是穆斯林进入天堂的阶梯。穆圣说:“天堂在父母的脚下,不孝顺父母的人,不能进入天堂.”所以要想进天堂必须先孝顺父母。真主在《古兰经》中告谕:“一切逆恩违命的人,全部在最低的火狱里面。”圣训还说:“最优秀的善功有:按时礼拜,孝敬父母,为主道而战。”
在伊斯兰教文化中,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敬老思想,在穆斯林的思想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并支配他们的言行,有着明显的教化作用。在穆斯林看来,孝敬父母、善待老人是真主所命之事,是信仰完善的一种体现。伊斯兰教提倡天道和人道的结合:崇拜真主,是天道的要求;孝敬父母,是人道的基本。众所周知,孝敬父母历来就是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穆斯林而言,孝敬父母不仅是一个社会公民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更是造物主安拉乎的命令和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其福安)的教诲。
对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明代著名的穆斯林学者王岱舆在其所著的《正教真诠》一书中这样总结道:“事主以下莫大乎事亲。”为什么说在崇拜安拉之后再没有比孝敬父母更重大的事了呢?他接着解释道:“孝也者,其为人之根本欤。”那何以见得孝敬父母就是做人的根本呢?对于这一问题,在伊斯兰教的根本法典《古兰经》中,至高无上的安拉乎曾多次命人要孝敬父母,并且这种命令常常紧跟在安拉乎命人崇拜他的经文之后,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伟大的安拉乎说:“你们应当崇拜安拉,不要以任何物配主。你们应当孝敬父母、善待亲戚、怜悯孤儿、救济贫民、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应当款待旅客、宽待仆人。”
首先,这节《古兰经》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安拉与人的关系——即造物主与被造物的关系,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主与仆的关系。安拉是天地万物的唯一创造者和掌管者,是宇宙中独一无二、没有匹敌的主宰。故安拉乎命人“应当崇拜安拉乎,不要以任何物配主”,即敬服五功,以尽天道。接下来的经文则是安拉乎为人类社会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法则——在人类社会中,无论是经常见面的父母、亲戚、邻里,还是素昧平生的孤儿、贫民、旅客,安拉乎都要求人们以敬爱友善、宽厚仁慈的态度来对待。这是做人的准则,即敦崇五典,以尽人道。
在这些人道之中,安拉乎把孝亲放在了人道之首,意在说明“孝为百行之源,万善之首”。因为在人类社会中,人不是孤立地存在和生活的个体。他(她)在家庭中是个家庭成员,承担着儿子(女儿)、兄弟(姊妹)、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的不同义务;在社会里又是社会成员,还要充当朋友、同学、同事、领导、部下等各种角色。试问大家:“在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您最亲最近的人是谁?”我想,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父母亲。”
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安拉乎意欲下,由父精母血所生而来到这个缤纷灿烂的世界上,并在他们的哺育、呵护、关心、教育下,长大成人的。为了我们,他们付出的是血汗,而我们得到的是营养;为了我们,他们耗尽的是生命,而我们得到的是青春。伊斯兰教要求子女在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他们过世后照看亲朋好友、善待亲缘,并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行孝,父母同样因子女的善行而受到真主的恩泽。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尊敬的话,那么,他还能尊敬谁呢?像这种人,对亲朋邻里绝不会奉献出真挚的友爱,对社会和国家更不会表现出社会责任感与爱国热情,因为他已失去做人的根本,因此,在《圣训》中,先知穆圣曾说:“主喜父母所喜,主怒父母所怒。”
伊斯兰教把崇拜真主、感谢真主与孝敬父母紧紧联系在一起,从中足以看出“孝敬”的重要性,所以,忤逆父母是大罪,敬畏真主,孝敬父母,这是穆斯林的人格标准。
&&&&&2、不仅在物质方面、更要在精神方面孝敬父母。伊斯兰教要求孝敬父母,不仅要关心他们物质上缺什么,还要在精神方面善待他们,甚至以仁慈的眼光看待父母都是善功。那么我们应如何去孝敬父母呢?是不是供养父母吃喝、给父母一些零花钱,就是孝敬父母了吗?非也。伊斯兰教的孝敬父母要求我们不仅要给予父母物质满足,更要给予他们精神慰藉。因为这是来自《古兰经》上安拉的命令:“你的养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俩中的一人或两人在你家老了,那么,你不应当对他俩说:‘呸’这样轻蔑的话,也不要呵斥他俩,而应当对他俩说尊敬礼貌的话。你还要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这是大能的安拉乎为世人昭示出一种完美的孝敬父母的方式。安拉乎之所以这样命令人们,是因为人一旦老了,就会面临许多的生活难题。例如在经济上,一般的老年人都属工薪阶层,其退休金不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而且有的老年人还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在生理上,随着老年人的各个器官的老化,自理能力的下降,一些老年疾病也会随之产生。当然了,老年人的老不仅表现在生理上,还表现在心理上。在他们的记忆中,总爱回忆他青壮年时的事业如何辉煌,在家如何有家长的地位和尊严。而今自己老了,往日的辉煌已成云烟,说出的话也无人听了,于是他们的心理上倍感失落和空虚,孤独衰老之感、抑郁焦虑之症油然而生。如果两位老人都健在还好些,彼此可以排忧解难,相互照顾。假如一方丧偶,加之子女在精神上对老人缺乏应有的关心,那么他们会深感孤苦和寂寞。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需要子女的帮助和照顾。
清代著名的经学家马注在《清真指南》中说:“孝有三等,曰身孝,曰心孝,曰命孝。身孝者全其养(就是在物质生活上,负责父母的衣食住行的全部给养),心孝者成其善,(就是在精神上,给父母亲以圆满美好的孝顺),命孝者赎其罪(就是为亡故的父母亲,在真主上求饶,恕饶我的父母。)一是在物质生活上进行赡养,也就是在衣、食、住、行、看病等方面进行赡养孝敬,这是最基本的孝敬。食:就是首先保证父母有饭吃,能吃饱,能吃好。其次考虑到老年人普遍牙不好,应多吃稀食,菜要烂。其三要经常调剂生活,多想父母的饮食爱好,使父母吃得可口、香甜。其四要经常给老人买一些爱吃的果品和其他可口的食品。住:为了使老人住的舒服,冬天,针对老人怕冷的特点,农村要有热炕,城镇要电褥子,房子有暖气或火炉子,使老人感到温暖,被褥要常洗,常晒,房子要经常打扫做到干净卫生。衣:老人要冬有冬衣,夏有夏装,按季节购置老人喜欢的衣服,使老人冬天穿的温暖,夏天穿的凉爽,同时儿女要对老人的衣服常洗勤晒,使衣服干净,做到里清外洁。行:老人心急,这是普遍现象,因此要经常同老人外出散心、游转。同时,经常给老人一定的零用钱,让老人购买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和其他用品。父母年迈,就会多病,这是人生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此,老人有病,要及时治病,煎药调理,尽心孝养,不要一拖再拖,等待死亡。二是在精神上进行安慰。穆斯林孝敬父母,不仅在物质上使父母满意,而且要在精神上安慰和尊重父母。态度上要谦恭有礼,毕恭毕敬,语言上要仁慈温和,和蔼可亲,在父母的面前要端庄有礼,不说粗话,不做非法之事,杜绝不文明的语言和不良行为。妥善解决家庭的纠纷,不让父母为难等等。三是在父母亡故后,求真主恕饶。
生前孝有尽头,无常后孝无终点,父母亡故,不能认为已完成孝敬,便置之度外。应常思父母如何生我、爱我、养我,哺育我成长成人。因此,我们子女在每天礼拜时,举意将回赐归父母礼拜、替父母还债、经常在父母亲的坟墓上看望、自己上坟念《古兰经》,自己不会念的情况下,加强学习,可以暂请阿訇上坟念经,祈求真主恕饶等孝敬的善功。穆萨圣人说:“你的脚步若是常游双亲之坟,那么,天仙的脚步就会时刻来探望你。”为此,我们应该常思归真的双亲,既然躺在慌墟之中,孤独的枕着漫漫长夜,度日如年,渴望着儿女为自己上坟念经,施散衣食、钱财,两眼欲穿,子女应继续行孝,求主恕饶,搭救父母。以上三点孝敬父母最基本的孝道,我们作为一个穆斯林,应该认识真主、敬畏真主、认真执行真主命令的高度,认真执行孝敬父母的责任,使老人能愉快幸福的安度晚年。
但是,一些只想索取不想奉献的子女,平时向父母索取惯了,而今需要自己向父母奉献爱心时,他们对父母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这正像一段民谣所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愿妈妈不要老;年轻的妈妈是个宝,老了的妈妈是棵草。”在这些人的眼中,年迈的父母犹如一棵毫无价值的草。于是,他们就会对父母说些轻蔑粗暴的话,甚至做一些非法之事。《古兰经》提醒人们必须要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对于伤害父母的言行,给予了严厉地今世谴责和后世惩罚。
在现实社会中,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老人,大多都有一定的退休金。这些老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他们更看中的是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融洽,他们最想得到的是子女的关心和亲人的慰藉。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199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一曲《常回家看看》不知打动了多少老人的心,不知使多少老人潸然泪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唱出了许多老人的真实心愿和对子女的殷切希望,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希望子女多给他们一点精神上的慰藉。
然而,这种最起码的合理要求许多老人却得不到。于是,随着1996年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颁布实施,一些懂得法律的老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把子女告上了法庭。据了解,像这种老年当事人要求子女给予精神赡养的案例,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如果在网上搜索“父母要求子女精神赡养”,那么很轻松地就会查到11万6千条相关信息。这不仅说明了现今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还说明了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老年人得不到子女给予的精神赡养的事实。
事实上,如果不是他们痛苦到了极点,又有哪个父母愿意去状告自己的子女呢?我们听一听倍感精神孤寂的老人是如何说的——“我想你们呀,平时见不到,没办法,只好起诉到法院,在公堂上才能看一看。”这是日天津市和平区法院原告刘老太太在庭审时含着泪对自己五个子女讲的肺腑之言,而主审法官乔长荣在谈起这件事情时仍不禁热泪盈眶。
即使老人起诉了子女而胜诉了,但也未必真的能得到子女给予精神赡养。因为真实的感情是发自于内心的。如果让法律去强迫子女给予父母精神慰藉,那么它只会显得苍白无力。因为不孝子女迫于法律的压力下,不情愿地去看望父母,他们给父母带去的也只有一腔的怨气,不会给父母精神慰藉,甚至还有可能使老人遭受精神虐待。
在孝敬父母上,法律并不健全,也无法健全!为此,国家检察官学院的张培田博士也表示,“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肯定了赡养人给予老人‘精神慰藉’的义务,但在实践中,并未就赡养人探视父母的时间、次数作出硬性规定。”因而,精神慰藉从根本上说,更多的是属于伦理道德调整的范畴。
对于精神赡养这一问题,我国的民法权威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的巫昌桢教授在1999年的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发表了她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精神赡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整个养老的组成部分。”而《古兰经》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就对于精神赡养做出了明文规定。这不仅证明了伊斯兰教是有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完美的生活制度,还证实了伊斯兰教的神圣性和超前性。
3、即使拥有不同的信仰,也必须孝敬。伊斯兰教“孝敬父母”理念中也包括对非穆斯林父母的孝敬。孝敬非穆斯林父母,同样是子女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古兰经》中指出:“如果他俩勒令你以你所不知道的东西配我,那么,你不要服从他俩,在今世,你应当依礼义而奉事他俩,你应当遵守归依我者的道路。”这就是说,不能盲从父母而放弃伊斯兰教,但是也不能因此而疏远他们或不理他们,要爱他们、善待他们、尽心尽力地赡养他们。
在科学昌盛发达的今天,不少非穆斯林通过学习和研读伊斯兰教的经典,认识到伊斯兰教的伟大与可贵而皈依了伊斯兰教,并成为虔诚的穆斯林,但其父母并没有皈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刚刚入教的穆斯林,应如何对待一双非穆斯林的父母呢?对于这一问题,先知穆圣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动人的画面。
在穆圣复兴伊斯兰教的初期,虽然当时的圣门弟子都是虔诚的信士,但是他们的父母仍有不少人是多神教徒。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信士伊斯玛仪的母亲来找她。因其母是个多神教徒,她不知能否接济母亲,于是来请教穆圣。穆圣告诉她:“你要接济你的母亲,还应孝敬她。”
从伊斯兰教的观念来看,孝敬父母不会因信仰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即使父母是举伴安拉的非穆斯林,但身为穆斯林的子女仍要孝敬双亲。如果他们以家长的身份强迫子女去做举伴安拉或有伤于自己信仰的事情时,那么其子女该何去何从呢?大能睿智的安拉启示说:“如果父母双亲强迫你,以你不知道的事情来为我妄拟配偶时,那么你不要服从他俩,但在今世要以礼敬待他俩。”这节《古兰经》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安拉的普慈与特慈,还有信仰的理智和宽容、宗教的博大与精深。它使伊斯兰教的孝敬父母的观念得以高度升华。
如果按常人的理解,既然举伴安拉是一种大罪,父母却命子女去干这种大罪,那么作为有信仰的子女而言,就应采取大义灭亲的做法。即使做不到这一点,那至少也应该做到与他们一刀两断。但仁慈的安拉并没有命人做这种违背人性和人情的事,反而要求子女在“今世要以礼敬待”双亲,这正是伊斯兰教的魅力所在。
对父母不加分析、不通情理的大义灭亲的做法,是伊斯兰教所禁止的。而那种不管父母对错,一味迁就,唯命是从的愚忠愚孝的做法,同样也是伊斯兰教所反对的。伊斯兰教主张的孝敬父母是以认主独一为基础的,并以宽容的心胸,大局的意识去尽一个子女应尽的孝心。
伊斯兰教的孝敬父母要求子女对老人不仅要物质精神并重,言语行为并行,还要以纯洁的身体、虔诚的心灵向仁慈的安拉祈求:“我的养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这节《古兰经》把伊斯兰教的孝敬父母的观念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明末清初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马注根据伊斯兰精神开拓和发展了传统的善的概念,他在《清真指南》提出了“四善”说:“能慈骨肉者,谓之独善;能慈同教者,谓之兼善;能慈外教者,谓之公善;能慈禽兽、昆虫、草木者,谓之普善。”其中的“公善”,就是对慈爱外教者、孝敬外教父母的最好解读。伊斯兰教主张凭借个人的能力,通过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尽孝,因为“真主只依个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改善老人生活状况,让老人高兴、幸福,其所得必须合法、正当,凡是超过个人能力或运用非法的形式行孝,都是伊斯兰教明令禁止的。《古兰经》说:“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按自己的生活条件、收入、能力善待老人就是孝敬,就是在认真地力行人道。这样人人都可以依自己的条件去履行主命,也使“孝敬父母”理念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让老人时时得享天伦之乐,而并非等到子女功成名就之后才拥有幸福。“孝敬”可以使家亲密和谐、温馨幸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在我国老龄化日渐加剧的今天,伊斯兰教“孝敬”理念对维系家庭正常运转、化解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很多借鉴意义。
4、尊重他人父母。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孝道并非只是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且还包括自己的养父养母、舅父舅母、岳父岳母,公公婆婆,以及其他的一些老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待老人都是比较尊敬的,说起话来总是您长您短的。然而有时候,因为人际关系的矛盾,火气一上来,自己的情绪就难以控制,那些脏字、秽语就脱口而出。这种辱骂他人的行为是伊斯兰教所严禁的,因为这是一种辱骂父母的行为。或许有人会问了,一个人怎么会辱骂自己的父母呢?当然了,一个人绝不会直接漫骂自己的父母,但他对别人出言不逊,辱骂他人父母时,对方就会反唇相讥,辱骂他的父母。对此恶行,穆圣曾指出:“辱骂父母是属于大罪之一。”有人问:“一个人会辱骂自己的父母吗?”穆圣说:“是的。他骂别人的父亲,别人就会骂他的父亲;他骂别人的母亲,别人就会骂他的母亲。”在这段“圣训”中,穆圣指出辱骂别人的父母,必然会导致别人辱骂他的父母。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丑陋的行为,是大罪之一。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牢记穆圣的教诲,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重他人的父母。在遇到事情时必须克制自己,以防情绪激动,中伤他人,进而中伤自己的父母,使自己犯下不孝父母的大罪。
5、孝亲基于认识始于行动。在孝敬父母这一问题上,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孝与不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发达、物质的丰富、文化的精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像生活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老年人,他们的晚年生活并非因为这些国家经济的发达、物质的丰富而感到温馨幸福。人情冷漠、家庭关系松散已是西方社会的普遍现象;高大的公寓、宽敞的别墅已是孤独冷清的代名词。当许多老人在精神上得不到子女的关心时,就养猫养狗之类的宠物,通过养这些宠物来寄托一种精神和感情。
现在,通过养宠物来寄托一种精神和感情的现象已在中国城市中也流行,而西方人家庭关系松散的观念也影响到了中国人。记得几年前,我去医院看望一位住院的穆斯林老人,同屋还住着另外一位老人。看望穆斯林老人的子女、亲人不断,而她却无一个亲人来探望。后来了解到,她有两个儿子,都在她的培养教育下一个在省城定居,工作忙,另一个在沿海开了一个软件公司,生意上脱不开身,两个人都来不了。她为了两个儿子付出了一切,而得到的只是一年中圣诞节由两个儿子寄来的两张贺卡。在她的眼神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对穆斯林老人有孝子至亲的羡慕,还有一丝抹不掉的凄凉与忧伤。
事实上,老人缺乏精神赡养和慰藉已是现今中国社会的通病。面对这一现实,中国人口专家邬沧萍教授表示:“现在子女对父母精神慰藉过少,精神赡养还没有成为新一代孝道的标准。”
现在,一个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摆在世人面前,仅以我国为例,我国年过六旬的老年人口2005年已达到5亿人,并以每年超过百分之三的速度增长。老年人的群体虽看似庞大,但实际上他们却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他们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每个家庭的细心呵护。为此,联合国在1992年的第四十七届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确定1999年为“国际老年人年”,以便全世界都来关心普天下的老年人。
尽管1999年这个“国际老年人年”已经过去了,但对穆斯林而言,孝敬父母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美德。在我们看来,伊斯兰教的孝敬父母绝非是一种世俗化的孝顺或给人看的表面行为,而是一项上升到信仰高度来看待的主命功修。它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只有充分认识它是与崇拜安拉相提并论的主命后,才能得以真正升华;它是以“尊敬”为基础的,而尊敬的结果是可以导人入天堂的。正如穆圣所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其门是孝敬,想入此门,必听母亲之言。”故我们不仅要给予父母物质满足,更要给予他们精神慰藉;不仅要尊敬自己的生身父母,还要尊敬他人的父母,要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的心态去关爱天下的每一个老年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去孝敬父母,因为关注今天的老人就是在关注明天的我们自己!人们常常把祖国比做母亲,而热爱祖国母亲则是孝敬父母的另一种延伸。“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我们穆斯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播孝敬父母的美德,让天下的每个老年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这不仅仅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更是安拉的命令和穆圣的教诲。诚如安拉的命令:“你应当感谢我和你的父母双亲。”正如穆圣的教诲:“最严重的罪恶是举伴安拉和忤逆父母。”
四、双亲无私奉献的一生
一个人如果能用心地回顾其成长的经历,就会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一生就是为子女无私奉献的一生。
从心理上讲,怀孕会带给天下每一个想为人母的女人一种无法形容的惊喜。但从生理上讲,怀孕则是女人生理上的一种突变。她感受到的除了恶心、呕吐外,还有四肢浮肿的不适,有时还会面临难以承受的流产、早产或胎死母腹的痛苦。这正如《古兰经》所描述的:“他的母亲痛苦地怀孕、痛苦地分娩,而怀他和哺乳他长达三十个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分娩更是让孕妇痛苦不堪,生死不知的一个难关。有的孕妇还没有体会到做母亲的快乐,甚至还没有听到自己亲生骨肉的啼哭声,就因分娩而不幸去世,撒手人寰了。即便是孕妇平安顺利地分娩了,但其身体却异常虚弱,生活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她终生的病症。
孩子幼小时,母亲要早起晚睡,精心哺育,细心呵护,耐心教育。无论是冰天雪地寒冷刺骨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的盛夏,做母亲的终日不得休息。孩子稍有动静,寝食不安的母亲就要马上起身照看,唯恐孩子受到半点委屈。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做母亲的体会最深。
然而这一切,正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一点。要知道,即使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他(她)也记不起三岁前,母亲怎样哺育、呵护他(她),并为其日夜操劳。除此以外,安拉还赐给女人比男人更多的仁慈心与同情心。在照顾子女的日子里,母亲为子女所承受的身体上的劳累,心理上的重负,精神上的痛苦都远远地超出了做父亲的。
为了让世间的每个人都能认识到母亲为子女的降生和成长所做出的自我牺牲,仁慈的安拉在《古兰经》中再次强调了做母亲的艰辛和苦涩:“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母亲弱上加弱地怀着他,他的断乳是在两年之中。你应当感谢我和你的父母。”
有段“圣训”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一个人来追问穆圣:“主的使者啊!我最应该好好善待谁呢?”穆圣连续三次回答:“你的母亲。”当那人第四次问最应善待谁时,穆圣才答:“你的父亲。”这段“圣训”非常清楚地表明,母亲是最应受到子女善待的人。
而另一段“圣训”,则充分地表达了穆圣热爱母亲的强烈心声。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其门是孝敬。想入此门,必听母亲之言。”当然,这段“圣训”中的“天堂在母亲的脚下”的意思,不是说母亲的脚底下就是天堂,而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比喻。意在表达,作为子女应该对母亲孝顺和尊敬,因为这正是一个人进入天堂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孝顺和尊敬自己的母亲,才能获得安拉的喜悦与回赐。
上述《古兰经》使我们认识到母亲的辛劳与艰难,也体会到母亲的仁慈与爱心;而两段《圣训》则使我们感受到穆圣对母亲的挚爱,这也促使着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母亲。
对每个穆斯林而言,尽管穆圣特别强调了最应善待的人应是母亲,但这并非说,我们就可以忽视对父亲尽孝的责任了。事实上,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每个父亲也都付出过无法记述的艰辛与汗水。穆圣曾说:“做丈夫的要对他的家庭负责。”这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给其父带来的不仅仅是初为人父的喜悦,还在他的肩上增加了一份生活的责任与重担。
一个孩子的衣食住行所需的花费暂不说,单就上学而言,如果他(她)要完成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业,那么除他(她)自身努力学习外,还需其父拼命地工作挣钱,来满足孩子上学所需的高昂费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家长特别是做父亲的,更要加倍努力工作,付出更多的汗水,换取更多的收入,来满足家庭日益增长的开支需要。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父母,他们为子女的花费总是慷慨大方的,他们为自己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
平日里,子女离家半日,父母总要牵肠挂肚;子女夜归稍晚,父母也不能按时安歇。当子女结婚成家,总算是个大人了吧,可做父母的仍然放心不下他们的衣食住行。当子女有了小孩,做父母的还要照看孙男外女,以此来减轻子女照看小孩的负担。真是“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事实上,父母的一生就是为自己的子女操劳的一生。巴金曾说: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社会活动家费孝通曾说: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天下每一个为父母的人,都是在疼爱自己的子女中度过了一生。看看他们头上日益增多的白发,瞧瞧他们脸上日渐变深的皱纹,当我们真的面对即将为我们耗尽生命的父母时,难道我们不应该很好地尽尽子女的孝心吗?我想大家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应该!太应该了!就象德国诗人歌德所说的: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孝敬父母是伊斯兰教的主命,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你们应当只崇拜我,并当孝敬父母和睦亲戚,”(2:83)这节经文把崇拜真主和孝敬父母,相提并论,可见伊斯兰教是何等重视孝敬父母的。赞念真主是“天道五功”之首,孝敬父母是“人伦五典”之首。伊斯兰教主张天道和人道并举,今世和后世并重,两者缺一不可。认识真主,敬畏真主,是穆斯林信仰的基础;孝敬父母是穆斯林做人的根本。信仰真主能指导穆斯林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又充分验证了穆斯林对真主的虔诚、笃信的程度。这充分说明:孝敬父母是伊斯兰教主命的善行,是穆斯林人论道德的重要行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穆斯林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忘记了真主的命令,穆圣的教诲,抛弃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对自己的父母不敬不孝,认为双亲是自己的负担和累赘,不安排正常的生活,不关心父母的疾苦,甚至辱骂父母,有的把父母当保姆,对父母横眉冷对,经济上分文不舍,有的把父母轮流供养,多一天也不行,使父母忍泪难说,有的父母生病,不请医生医治,久卧病床,疼痛难忍,直到死亡,有的父母无人照顾,流落街头,风餐露宿,沿街乞讨,受尽痛苦和折磨,甚至荒死野外,这些事不应该,太不应该发生。
孝敬父母,是伊斯兰的主命善行,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子女,旨在使其成人立业,为此,父母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汗水,而子女孝敬只是在他们年迈体弱之时,尽孝道是每个穆斯林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在《古兰经》和圣训中孝敬父母的典故和范例非常多。先贤艾布·胡莱勒是一位先知穆圣很喜欢的圣门弟子,他背记并传述了大量的圣训。他很爱他的母亲,也很孝顺母亲。他在孝敬父母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先于母亲皈依了伊斯兰,虽然他多次请求母亲也皈依伊斯兰,但母亲就是不肯答应。他为此而哭泣,而担忧。他把此事告诉了先知穆圣,并请求先知穆圣为他母亲做祈祷,愿安拉引领她走上正道。先知穆圣答应了他的请求。没过多久,艾布·胡莱勒的母亲也皈依了伊斯兰,见证了:“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与使者。”
艾布·胡莱勒一生孝敬父母亲,无论何时,他满足父母的要求,他离开家时,时常站在门口,对母亲说:“母亲啊!致以安拉的色兰(平安),愿安拉的慈悯、恩惠、怜悯、吉祥与您同在。”他的母亲就说:“我的儿子啊,愿安拉赐你平安。”他说:“就像我幼小时你关心我那样,愿安拉怜悯您。”母亲就回答:“就象我老迈时你把我从黑暗中引出来一样,愿主怜悯你。”
母亲就又慈祥地说:“我也愿安拉慈悯你,正象我老迈时你孝敬我一样。”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母子之情啊!
艾布·胡莱勒也总是鼓励其他人孝敬父母。有一天他看见两个人在一起走路,他问一个较年轻的人:“这个人是你的什么人?”这个年轻人回答:“他是我的父亲。”艾布·胡莱勒劝他:“不要直呼他的名字,不要走在他的前面,不要坐在他应该坐的地方。”
艾布·胡莱勒和他的母亲相互关爱、相互祈福的事迹我们,父母和子女相互疼爱、相互关心是一种义务。即使父母不是穆斯林,作为子女的也要孝敬父母,给予他们关爱、尊重,孝敬,并为他们祈祷,祈求安拉引领他们走向伊斯兰。在先知穆圣时代,许多想皈依伊斯兰的人遇到了这样的矛盾现象:是顺从父母呢?还是皈依伊斯兰?。先知穆圣教育他们要顺从父母,除非父母要求他们背叛伊斯兰。
下面是我不喜欢的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还很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学业界的大师?
就人类繁衍的基本形式而言,是父精母血。众所周知,世间最神圣,最纯洁,最深沉的爱就是母爱。他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不能超越的,因它内层蕴藏着真主的化工之妙。《古兰经》(46:15)中说,母亲怀胎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地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永远也无法弥补。
&伊斯兰指出:孝敬双亲分为两个阶段,生前与死后,特别是父母达到年迈时更不要说:「呸!」和喝斥他俩,应说有礼貌的话,应当毕恭毕敬地服侍,祈求真主怜悯他俩,喜悦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爱,可是我们最擅长的始终是被爱。或许直到我们自己做了父母,才真正学会了爱。然而,也许我们已经没有机会爱父母他们了。
有人说,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
穆圣(愿主福安)说:孝敬父母者必会得到子女的孝顺。“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们的关心,而且这一愿望很容易得到满足。儿女一件小小的礼物,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开心的话语,都可能让他们感动不已,幸福很久。
让我们祈求伟大的安拉引导我们,赐予我们善良、纯洁的心灵,把我们的爱,我们的遗憾,我们留于心中的美好片段倾注。去关爱父母,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爱父母是我们的福气,(当然,有些人至死还不明白这个道理。)让爱充满人间。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也可以说母亲还是为儿子着想啊!)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不值得天下所有儿女们学习效仿吗?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穆斯林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没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学说话、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念伊玛尼、学习字母,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穆斯林同胞们,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擦擦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特别是学习经训的启示和穆圣的教诲,给父母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孝敬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善待父母犹如是盛开在伊斯兰教育园圃中的美丽鲜花,但顺从安拉的命令、崇拜安拉是伊斯兰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真主啊!让我们成为敬拜真主、孝敬父母的合格穆斯林吧!
&&&&&&&&&&&&&&&&&&&&&&&&&&&&&&&&&&&&&&&&&&&&&&&&&&&&&&&&&
未完待续(共有九部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一种色彩属于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