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仙邪魔入侵100级正传小岳谷那个找灵微交任务的邪魔小探在哪里啊

【转】凤凰卫视: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
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一)
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二)
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三)
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四)
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五)
凤凰卫视1月12日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一)文字实录:
核心提示:道教认为,高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唐朝一位道士司马承祯在《天地宫府图》一书中把这些高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传说,道教创始人张天师来到青城山,看中这里青山绿水,于是在此结庐传道。道教创始人张天师在此炼丹,后丹成而龙虎现,龙虎山因此得名。
郑浩(主持人):“空谷幽兰”的字面意思是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比喻人品高雅。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人比尔·波特和他的摄影师朋友一起踏上了中国终南山寻访隐士的道路。这一路他们遇到了十几位深山中隐居修为的道士,聆听到许多令西方人新奇和兴奋的关于长生不老的故事,比尔·波特后来把这次经历写成了脍炙人口的《空谷幽兰》。因为这本书,更多的西方人被中国传统道教所吸引。深山中隐居道士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正在带给世人越来越多的思考和启示。本周,我们跟大家一同走进中国道教的洞天福地,走进修行道士,发现真实的道教生态细节。
任法融(道长):各位道友,我们是信道教的,我们起码要知道信道教是干什么,《道德经》的基本内涵它就说的大自然的运化之道。在大自然的运化之道,它《老子》一书中讲的就是自然的、无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的运动规律。
老子出函谷关被尹喜阻拦 写《道德经》传世
解说:这幅画讲述的是2000年前思想家老子在河南灵宝函谷关遇到守卫关卡总兵尹喜的场景。喜爱天文,善于思考的尹喜突然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他断定随后出现的这位骑牛老人是圣人。于是请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老子不得不顺从他。留在函谷关的老子只用了几天时间写出5000字的《道德经》,这部书被中国道教徒奉为圣经。在这部神奇宝典中,老子提出道是宇宙最高法则,是万物本源,天、地、人都在道的支配之下,并且依照既定规则相互存在。人应该顺从和效法大自然,与大自然保持亲密关系,这就是天人合一。
孟至岭(道长):一个是人和人和谐共生,但是这只是末端,再往上追一下就是人和万物的和谐共生,追到最根本就是人和万物、和天地的和谐共生。
任宗权(道长):人要敬天,对天有敬畏之心,人要敬地,要爱惜土地,人要爱护水。
葛立刚(道长):道教讲究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士以道为仕,以济世度人为己任。减少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要发一个善念,一个反思,都是体现一个尊重自然,一个保护生态的一个意识。
解说:道教认为,高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唐朝一位道士司马承祯在《天地宫府图》一书中把这些高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传说,道教创始人张天师来到青城山,看中这里青山绿水,于是在此结庐传道。道教创始人张天师在此炼丹,后丹成而龙虎现,龙虎山因此得名。是五岳之首,也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洞天。这些大小名山之间相互连通,被道教信徒看作修炼获得成就,得道成仙的场所。在道教所崇拜的众多神山之中,位于秦岭山系和大巴山系之间的武当山被列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那个在函谷关邀请老子写《道德经》的尹喜后来在这里修行,成为武当山第一位修行人。道教诸神中玄武的领地正在这里,玄武是北方神,是龟和蛇的合体,象征力量、长寿不死。同时又是水神,能力超凡,责任重大。他脚踏龟蛇,寓意天上的北方七宿,又称真武大帝。还有一种传说真武大帝得道之前修炼时不吃东西,他的肠胃饿得蠕动不停,真武大帝干脆把胃和肠子掏出来扔在脚下,继续修行,终于成仙,而他的胃就变成了乌龟,肠子变成了蛇。这个传说印证了得道成仙所需的艰苦和定力。
明成祖朱棣奉真武大帝为护国神,从此龟蛇崇拜更加不得了。这份诏书显示了朱棣皇帝大修真武道场的决心。诏书提到,出于对神灵的敬重,大修不准破坏山体。皇帝专门指定当时最著名的工程设计师,也就是北京故宫的设计师蒯祥负责规划,并派出朝廷要员多次勘察地形,测量选址。明永乐十年,也就是公元1412年,北京故宫开工后六年,在皇家推行道教信仰的强大决心下,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动工了。建筑用料全部从湖北、湖南、浙江、四川、陕西等地抽调,不征用当地一草一木。历时12年,征用20万人力,耗费亿万钱财,武当山建成33座建筑群,1800多间房屋,被称为云中的故宫,这一切都是为了答谢皇帝的幸运之神—真武大帝。
葛立刚:永乐皇帝呢当年呢大兴武当的时候呢,他要求工匠们呢砌山呢不要分毫修动,然后呢砌墙呢务在随其地势。你看这有个近千年的一个古树,当年呢这个山墙呢是这个山墙线上,这个古树在这个山墙线上,然后呢为了保护这个古树,然后上墙内移,绕开这个古树,然后在前边呢又回到这个原线之上,这就体现了道家的一个重生的一个思想。
解说:崂山被认为天下道教第二大丛林,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被称为“神仙之宅,云異之府”。著名道教修行人丘处机、张三丰都在此修炼,而秦始皇派人出海寻仙的故事更为崂山增添了几分神秘。如今,上百名道士在此修炼。
崂山道士:第一次见大海的时候,感觉那个山海相连,挺有仙境的那种,给人感觉真是在,反正修道的最高境界吧,都能体现出来这边。
崂山到时:这边能静下心来修炼,就是虽然说这个不小点的进步,但是对人的修炼修行来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点,能把心静下来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解说:唐坤武道长向我们再现了到时挂单的场景。唐道长2006年在成都青羊宫出家,2010年云游到崂山。
唐坤武(道长):号房老爷慈悲。
解说:在崂山,他感受这里环境秀美,富有灵气,对修行得道大有帮助,于是决定停留下来。
唐坤武:号房老爷慈悲。
崂山道士:慈悲道友,请坐。您老仙派?
唐坤武:弟子全真龙门派,俗家姓唐。
解说:唐道长喜欢研究法术,对周易八卦颇感兴趣,这是他出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认为只有进入道门,他才能真正学习到这方面的知识。唐道长出家的另一原因是他俗家时身体积弱多病。
唐坤武:我当时是个素食奉行者,我就是坚持了从出家以来就坚持吃素。在我出家之前,就经常生病,大病小病反正不断。我吃素之后这几年在这个庙里面就很少生病,还接触,在庙里面也感受到一些神灵的加持。我自己也感觉自己不管是从身体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解说:进入道门之后,唐道长在师傅指点下,系统学习《易经》,如今已小有体悟。后来,他又在道学院专门进修。他会经常给俗家的父母兄弟打电话,讲述自己修行所得,这些让当初反对他出家的家人们都颇感欣慰。
唐坤武:古时候没有天然气,也没有那些电,他们古代人啊,出家人老道啊,都是捡柴砍柴烧水做饭。
道家认为人吃五谷积秽气 冀饮风露得道成仙
解说:这天,唐道长要到山上捡拾松果。路上,他发现了一个蛇的洞穴。
唐坤武:这个估计是个动物的洞穴,看样子有点像那些蛇类居住的地方。这个蛇啊它每到冬天的时候就会冬眠,它这种冬眠其实很像道教这种辟谷术。
解说:辟谷是一种独特的养生术,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因此,道士们模仿仙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做法,祈求达到不死的目的。一些辟谷道士也会捡拾山中松果补充气血。
唐坤武:辟谷是得道成仙的一种途径吧,一种捷径,辟谷戍它其实也是一种高深的养生术。辟谷术也是跟动物界那些蛇啊、那些龟啊,从它们这些生活的方式得到的启发。
解说:这幅现存于美国佛利尔艺术博物馆的名画是明代画家周臣的作品《长生不死梦》,画的意境正是中国道家知识分子对得道成仙的追求。画幅中,山代表修行场地,水代表最高智慧,松树象征长寿。书生摆脱了人世间的纷乱,在自然环境中梦见自己正在云雾中飞翔,并逐渐接近天宫的世界。另一位画家唐伯虎的题字指明这个书生正走在成仙的道路上。
任宗权:为什么要成仙?是因为道教为死亡的厌恶,道教认为人死了如灯灭,人死了什么都不能恢复,那么道教就想人怎能不死。那么道教在这个寻求不死的这条路上,我们中华民族这些老先辈们都已经有访神仙的思想、炼丹的思想、采药的思想、五行八卦的思想蓬勃而生。
华山女道长90高龄身轻如燕 可几十天不吃饭
解说:在华山就有这么一位辟谷的老道长,我们慕名寻访她。华山被称为太极总仙洞天,是道士修行追求长生久视、羽化成仙的重要场所之一。华山海拔并不算高,但是地势险要,拥有大量陡峭的山崖绝壁。选择在这里修行,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
任宗权:大上方的意思就是天界的意思,在这大上方住着一位老道长,老师父,叫曹祥贞。曹师父八九十岁了,还身轻如燕。原因是啥?曹师父会辟谷。华山那个山洞很多,将近有七十二洞,曹师父往往就是换个洞辟谷。为啥要换洞?换地方的话,一个地方辟谷以后,气场它变了,她就另换一个新的地方。所以我们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啊,想拜访她往往都找不到她。
解说:著名修行人女道长曹祥贞在大上方闭关修道,无法见到。曹道长24岁出家,是华山派22代弟子。上世纪50年代,有一位国家领导人考察华山,劝她出山工作,曹道长委婉拒绝了好意。曹道长90多岁,擅长道教养生辟谷术,可以在山洞里几十天不吃饭,由弟子们定时送水,这引起很多人的好奇。
曹道长弟子:我师父每天吃点核桃仁了,吃点花生炒的那个花生米,吃的很少一点点,松子啊,这山上灵芝都有。灵芝,还有黄精啊,其他的中药物材特别多,草药。每年都要到冬季的时候,每年都要在下边的锅里煮上一大锅。煮一大锅就煮上一天一夜,煮好以后就是给这个道友送一点,给那个道友送一点,她也冬天也就吃这个。
解说:曹祥贞道长白天印制供奉神灵的经文,每印一张还要念一遍文字,她每天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都在打坐。她有两个弟子,她们从上山背粮食,自己种蔬菜,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弟子们遵照曹道长的做法也在大上方洞中修行。华山洞中修行者是以苦修磨炼自己的意志,达到控制欲望,返璞归真的境界。
道教神仙世界十分宏大,数以千计。三清之下,玉皇大帝执掌天上总政,玉皇大帝夫人王母娘娘管辖女仙,紫薇北极大帝制约四季变化,天皇大帝执掌人间战争纠纷,后土娘娘主管万物生育,南极大帝管理寿命。再以下是赐福、赦罪解厄的三官大帝以及真武大帝、北斗真君、斗姆、雷神等,各司其职。长生久视、羽化登仙是道士最高追求,跻身神仙队伍,需要经过艰苦复杂的修行之路。
张继禹(道长):你能成为善人,然后能成为贤人,然后能成为圣人,然后能成功仙人,然后能成为真人,最高能成为神人。
解说:修炼成就的高低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对环境有明确的要求。空气要新鲜,光线要明暗适度,气温要恒定,食物要清淡,避开周围噪音的干扰,而深山老林是满足这些基本修炼条件的最佳选择。这是一个紧贴悬崖的山洞,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在武当山太子洞居住着80多岁的修行者贾道长。贾道长一个人在太子洞四十多年了。有趣的是,贾道长的洞室里还生活着一群蜜蜂,它们随意在道长周围飞舞,而道长也不在意这些蜜蜂的存在,相处得完全没有问题。
贾永祥(道长):是它自己来在这里的,它也在这里修行,我把它作为一个最新密的朋友。我身上爬满了它,它们也好像感到我有多么温暖一样,那是最好的朋友。它就不蛰我,你故意去叫它蛰,它也不蛰。
解说:在道士看来,所有事物都是平等的,蜜蜂和人可以成为朋友。贾道长所修行的这个山洞正是传说中真武大帝得道的地方,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向阳,是不可多得的修行之地。
贾永祥:你要站到太子洞那里看,这个山,还有这边这个山,就像一个人坐在那打坐,盘着腿,就像一个人坐在那打坐。这个太子洞啊也可以说是太子洞就是上丹田,这底下太子门那里好像是个肚脐一样的,中丹田就在那里。那底下有个八卦池,那个八卦池那儿就是下丹田。好像跟这你站这一看,原来这没有这么高的树,那看着好看的很。
解说:修行道士重视风水,这里面隐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纯净的自然环境能很好地配合修炼者,使体内的精气在意念的作用下像天气一样运行,改善身体状况。贾道长自己发明了一套养生术,这样的动作他每天要各做72遍,用以打通身体各个部位的经络,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贾道长认为,道士修炼的最高追求在于修德。他喜欢和前来问事的人们聊天,别人劝说他要少说话,以保持精气神,他却不以为然,他说这可以让他得到很多快乐。
贾永祥:我们修道,我们不能光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说我要修,把我修成个神,我要把我修成个仙,把我修成个佛,能不能修成,这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修行是自己在修,但成不成那不是自己说了算。老百姓承认了,老百姓说哎呀,谁修的好,哎呀,谁像个什么什么。你到时候了谁,他承认了,老百姓承认了,他就来给你烧香,来给你磕头,你就是个神仙了。
解说:任法融道长是当今中国道教界德高望重的大师,他身居老子两千多年前讲解《道德经》的楼观台。常年钻研这部道教经典,对运用道教思想解决生态问题很有心得。
任法融:跟各位道友还要讲一讲,说自然界的事物在冥冥中造化,不知不觉。你比如说这一块土地,你不要耕作,不要放种子,通过日照之、雨润之、雷震之、风雨动之,在不出一个月时间,大自然就自然长出一些草和木。那谁安排的?没有任何人安排的,是自然的。根据那个土壤,根据那个风雨,它自然形成的东西,是冥冥中的造化,是无为而自然的,没有一个人任何人去安排的。人也是这个样子的,尤其你别道士修道,你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咋办呢?金鼎黄芽日日生,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生,为啥呢?能知混合回风道,混合回风道就是先天气、后天气接上达到清净的境界,你不知不觉金鼎黄芽就日日生长开。那么大自然是这样子,没有任何动作主观,自然界的万物就有长生收藏,它是自然的。
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二)文字实录:
核心提示:按照古籍描述,仙山上,楼台亭观都由金玉建造,飞禽走兽一色纯净白毛,珍珠宝石之树遍地丛生。有壮如羊,长着四支角的怪兽;有壮如蜂,大如鸳鸯的鸟,珍奇动物各自成群,仙芝灵草就像种的水稻一样,丰盛的瓜果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涧水如蜜浆,气候祥和,木叶芳香,住在其中的仙人则有数十万之多。
郑浩(主持人):美国人比尔·波特在《空谷幽兰》一书中记录了在当年老子讲经的楼观台拜访了中国最受尊敬的大师之一任法融道长的一次谈话。任道长告诉他,附近一位隐士在96岁时候证得真果,而另一位道士是在140岁时羽化登仙。他还告诉比尔·波特,自己曾在陕西全真派祖庭龙门洞修行3年,学会静心。对于普通人而言,重要的是要过一种合乎正道的生活,这比形式上的出家更为重要。而修行者的生活修行方式和老子时代一样,从来没有改变过。今天,我们带大家去任道长当年修行过的龙门洞,看一看记载中丘处机得道的这一修行场所,今天道士们在怎样的修行。
孟至岭(道长):进山就有进山的本领,没有这个本领不敢进山。你没这个本领进山,你也不会修道,那就盲修瞎练,一辈子还是个凡夫俗子。进山以前,得有具备各种各样的本领。虽然这个时候他还没有道,所以他要访道。他访道的过程当中,他就要把自己武装成一个正规的战士了。进山的时候,他就开始正式修道了。
解说:北京白云观,中国道教全真第一丛林。道长孟至岭已经在此生活了七年,他被中国道教协会聘任在道学院担任老师。习惯城市嘈杂的人,在白云观能得片刻安宁。但孟道长更喜欢自己在山中修行的状态。
孟至岭:当你没有这个抵抗世俗的功能,我们把这个叫做尘,红尘的尘。你没有抵抗世尘的功能的时候,就陷入到尘里头,你马上就是个尘。所以呢他必须得在一个相对山里那种寂静的环境下,外边对他没有任何干扰,他这个时候好修自身。
解说:按照古籍描述,仙山上,楼台亭观都由金玉建造,飞禽走兽一色纯净白毛,珍珠宝石之树遍地丛生。有壮如羊,长着四支角的怪兽;有壮如蜂,大如鸳鸯的鸟,珍奇动物各自成群,仙芝灵草就像种的水稻一样,丰盛的瓜果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涧水如蜜浆,气候祥和,木叶芳香,住在其中的仙人则有数十万之多。
龙门洞道士生活简朴 香火钱财用于扩建道观
朱法友(道长):火小,你说小啊,早上喝茶,吃馍,一顿饭。
解说:这是这所著名道院的监院朱法友。龙门洞道院的道士们正在享用茶水加烤馍做成的早餐。此时,道长们已经度过了一天最重要的修行时光。
朱法友:我在这里七年吧,七年才给我戴帽子。因为我这个性格不好,年轻的时候还性格不好,还脾气大。那老师父本来你没有错误,他都给你故意找些事磨你。有时候你每到吃饭的时候,就喊你走。这里又没有你的啥,你走开。当个道士得三年半。
解说:朱道长17岁以童身出家修道,如今已过去五十多年。2003年,他成为龙门派第29代传人,主持着这全真教龙门派祖庭的内外事务。中国西北的大山巍峨死雄奇,龙门洞就隐藏于昆仑山和秦岭山脉衔接的龙门山中。两山像巨龙交会,给这里带来祥瑞气象,是道家向往之地。在外人看来,龙门洞道士的生活更像普通农民,冬季的龙门洞非常寒冷,道士们每天要自己烧炕,燃料是收集的树叶、牛粪或者羊粪。这项工作极为繁琐,但他们认为像烧炕、做饭乃至缝缝补补都是一个修道人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这其中的辛苦正是他们修行的台阶。
朱法友:每天早上起来,五点钟大殿门口就要钟响了,钟响了在庙里就是开静了。开静五点钟,一开静,任何人都要起来了。起来洗脸梳头活动一下,到五点半就开始烧香了。
解说:龙门洞道士们一天的生活从此开始。
朱法友:晚上的话,到八点钟就止静了。八点止静就不允许窜寮了。像比如你到我这个房间说一下话,拉闲都不行了,各回丹房去了。
解说:朱道长持戒严格,这里的道士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起居,否则必须离开道院。朱法友接掌道院已经十年了,十年间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过去,来道院还愿的人更多是捐牛、羊、鸡等家禽家畜,而现在,更多人是捐钱。因为香火旺盛,深山中的龙门洞也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但道士们坚持俭朴生活,因此多余的钱可以用来扩建道院。弘道也是作为修行人积攒福德的方式。如今,在朱法友的主持下,龙门洞的建筑规模已经超过了它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
朱法友:自生自养,不拿十方账债,就是这样。十方账债想必你一天,自己不搞些生活,十方来的钱财,十方省下的是为了修建庙宇,我们不受十方供养。十方供养,十方来钱财,香火布施要花到庙上搞修建啊、庙上置点家产。
解说:修德为道家看重,朱法友也以其高尚的品格受到道院内外的尊重。2000年左右,他的师父田嗣舜道长患肺结核,三年间他衣不解带床前伺候,直到师父驾鹤西去。道院中多位老道长病重期间,都得他精心照料。除了有致力于修行的真道士,龙门洞的引人之处还有这崖壁岩洞中的庙宇。这是西北最大的悬空道观群,亭台楼阁斗拱架出,凿空支撑。洞与洞,殿与殿之间仅有索梯、栈道连接。相传,这山中共有36个洞,依其特征或经历的仙家而得名。如青霞洞、水帘洞、通天洞,又如邱祖洞、雷祖洞、湘子洞,有的洞在峭壁之间,有的深不见底,都是历代隐修大德的闭关修炼之处。相传,道教祖师邱长春就是在此隐居时得以悟道。
郭理周(道长):洞天就出神仙,五百年要出神仙。修道的地方不能图繁华、享受,这就叫洞天,名山洞府。
解说:冬季是龙门洞最艰苦的季节,寒冷、物资匮乏,郭道长在此出家也二十多年了。修行生活让他一直笑口常开。在他看来,得道就是追求长寿,龙门洞是个得道的好地方。
郭理周:要修道的来说就是要进入名山洞府,这是修道的地方。你到小山场修道,就没有道。有道它有那个山精水怪,它就把你荒唐你,你也搞不成。这地方有神正,护法正,你有点修行,这个道味儿神就护持你。有的地方这个邪魔外道它就荒唐你,你有一点道气它就把你就要荒唐了。就是这样的。
解说:道家认为,人可以活超过120岁,道士们修行的目的就是所谓“长生久视”。也就是通过修炼,实现肉体上的长生和精神上的不死。
孟至岭:丹功的第一步,在这个命上的第一步就是先要把这一个消耗浊精的这个通道给堵死。实际上那个通道我们叫阳关,把阳关给堵死,再返回到元气,那么它就没有元精了。这一步一步实际上是往先天返,这一部分叫炼精花气,练气化神。神呢是从心上入手,把心控制住,往回返。当最后返回到先天的性和命的时候,这两个再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原本的道。那么这就叫道家的这就是性命双修的功夫。
揭秘道教仙丹秘方:15份铅6份水银6份炭
解说:在北京白云观,孟至岭依然每天坚持打坐两小时。他认为对一个修道者来说,天下没有比打坐更重要的事情,这是修炼内丹的功夫。在道家还有一种神秘的东西,仙丹。孟至岭说他十多年前在山中修行时也制作过。
孟至岭:我那些年弄的最多就是炮制黄精,黄精还是很讲究。离老百姓近的这些山区不采,离老百姓很远的悬崖上,长期见不到人烟的地方去采黄精。它还在于你炮制的到位不到位,到位了,它能帮助你这个气更清、清浊,能帮助你生气。
解说:这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丹台春晓图》,由明代画文伯仁绘制。它描绘了一位老道在世外桃源般的洞天胜境,虔诚地冶炼金丹的情景。根据《周易参同契》的记载,炼制一份丹药需要15份金属铅、6份水银,用6份炭,先文火后武火,昼夜查看,注意调节温度,直到丹鼎上部出现了红色的合成物,丹就炼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一部分就在这炼丹炉里。现代道士已经不再修炼外丹,随着一代代修行者对身体的进一步探索,用外丹来辅助修行的方式在实践中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修炼内丹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方法,就是把一个正在打坐的人体比喻为炼丹的炉子,精气神是炼丹的辅助药物,也就相当于炼外丹时的汞和铅。这幅清代的《内经图》现收藏于中国医历史博物馆,它描述了修炼时内炼精气神而致的各种变化图景。在每一个修炼步骤配以形象的图画和文化说明,形象而生动。
孟至岭:老牛耕地种金钱嘛,就是说你先种,先种下这个宝贵的种子,寻找自己身上的宝贵的东西,往这个地方聚,实际上开始就往丹田聚嘛。它只要这个力量足了,它满了,它能产生一定的就叫是能量嘛,它就要,它就要找它原来的先天的路。先天的路就顺着回去到会阴,就往后走。通到这顶上,又画了一个东西,叫夹脊关。然后过了这个关口又是又很通,最重要的是脖子后边这一个叫玉枕关。玉枕关那地方你想再往上就是山头,就更难了,更觉险地,更危险的地方。到顶上那个泥丸宫,泥丸宫是汇百神的地方,它那是个必经之路。那些东西都是山区,用那些来一个是表明它的艰难。它从这个地方下来,下来这个地方,有一关口叫中宫,有一个宫。从这个地方有个绛宫,再回到丹田。通过这个回到丹田以后,再从半天里头再温养再练,它又发作,发作,发出起来就是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这么一个。
解说:多年前在深山修行,孟道长自己动手搭了一个茅棚。刚安顿下来,突然发现旁边有很多洞。
孟至岭:我那个门前有很多个洞,有十几个洞,每个洞里头都有很多条蛇。这种蛇有几个类型,你比如说咱们知道学名的有一种叫蝮蛇,那是很有毒的。但是比蝮蛇更毒的我不知道它的学名,当地老百姓叫野鸡脖子,这个翠绿色的蛇,脖子上是血红色的。那个蛇是和跟,它和跟是不照面的,它远远地看到人就跑了。
解说:在道家的信仰体系中,天地间生灵平等,都可修道,并且可以用灵性彼此感知。
孟至岭:在我那个地方,它出来以后就盘在那个地方,晒太阳,天天出来晒太阳,各种蛇都出来。有长托着的、平躺着的,有弯弯曲曲的,很多都是盘一圈,然后它的脑袋在中间,就这样趴着的。我呢,有时候就在这里劈柴,劈那些木头,伐下来的死树,截成一节一节的,在那劈,一劈,它就一两瓣,咕噜咕噜一下滚到它那去了。它就一惊,把脑袋抬起来了,然后眼睛嗒吧嗒吧看我,然后我说没事没事。
解说:孟道长与蛇的故事在普通人看来分外神奇,但道士们相信这是修行中的正常现象。在道家诸多门派的炼丹方法中,龙门派丹法非常有名,龙门洞道院正是这一派的祖庭。监院朱法友在丹功修炼上也深得师父真传。但一个修行者是不是得了道,外人看不出来。而得道的人自己也不会向外人讲。谦逊的朱道长并不讲他的修行体验。实际上,各派丹功都有其共通之处。
朱法友:我也是下苦功,咱是听老师傅讲的是,听得是七前八后的,也没有跟你说得多么完整,说不来,说不上。练功我跟你说了嘛,打坐的时候要把自己忘掉,排除心里一切私心杂念。自己忘掉,好像自己死了的一样,好像离了人世间,什么都没有。无为是个啥?什么都没有了,这个境界。你这个气了,你这个精,炼你这个气,闭目养神,你这个气要把你这个精慢慢融化了,不能走。你修行不好的话,有时候走了身子。
龙门洞道士自耕12亩地 种粮食蔬菜自给自足
解说:龙门洞秉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道教提出的“宫观自养”政策。在山中经营着十二亩地,种植蔬菜、玉米、红薯、小米等,基本能实现自给自足。如今,朱道长仍然坚持带领道士们亲自耕种。
记者:这叫什么菜啊?
朱法友:苦芹嘛。
解说:在崂山,我们拍摄了一个道士标准的一天起居生活。一室一床两盏,起床、打坐、梳头、穿衣、上香,简单而日复一日。但在修行人看来,举止之间都是修炼。清静简单的生活甚至艰苦的磨炼,更有利于让人摒弃外物的干扰,接近天道,回归本性,达到天人合一。
孟至岭:当你主动的去你有方法去受那个苦,那个苦就是台阶,就变成了台阶。你那个苦你要不知道能不能降服它,那个难也不知道能不能克服它,你就只管,不管那些,一点一点最后终于降服了。降服了这一种难,这一种苦,再找高层次的。所以从这个理论上讲,最终你所有的苦和难都没有了,走遍天下就也没有障碍了。他是个心性上的升华。先把心降服住,不让它乱动,不让它再有贪欲,不让它再有别的一些念头,这叫降心。化性就是把不是你本来所有的,不是你本然的东西全都扔掉。所以他就这个里头有一个渠道,其中之一就是用苦来磨。所以自古以来的那个修行人没有一个不是从苦中出来的。
解说:这些庄稼不打农药,因为是亲手创造,道士们都十分珍惜。7月,收割小麦,道士们也进入农忙时节。在龙门洞的道士们看来,与城里人和村里人不同,自己是山里人,得按照山里人的方式生活。他们不烧煤,每天早上上山寻找枯枝和被雷击折断的树木,然后劈柴做饭。十几个道士除了每天固定的修行功课,在准备吃饭这件事上还要投入很多精力。和大多数中国北方人一样,面食是龙门洞道士们的主食,偶尔吃小米或者土豆,菜则很少。这些食物都来自自己的耕种,粗茶淡饭,以吃饱为标准。吃饭时,最重要的是节俭,碗中不能有剩饭。朱道长每顿饭吃完,都要把碗添干净。
朱法友:我在宾馆里,有时候开会看见那个浪费啊,我觉得受不了。我一般尽量不愿意去宾馆里吃饭去,我一看见心里不舒服,我觉得是造孽呀。前年这里有可能是这这个城市上来,他肚子饿了,要吃饭了。要了一碗面要吃不完了,一下倒在我们灶房门口啊,摞了一摞子柴,一下倒在树上,倒在柴摞上,面条挂得一条一条的。我跟灶房说,我说以后这一种人来,不要给他吃饭。我跑到柴摞上捡了菜,拿过来,我自己吃。
解说:入冬,龙门洞道士按惯例腌制酸菜,这些菜将成为他们未来半年的重要食物。要过年了,龙门洞的道士们要对道观进行大清扫。在他们看来,人要过年,天上的神仙也要过年。因此,这一项清扫工作甚至比打扫自己的房间更为重要。每一个道士都要参与其中,仔细而虔诚。这些,都是道士们去往神仙世界必须经历的修行功课。
任法融(道长):要节俭自己的情欲,不要利欲熏心,不要看到社会上当前的一切物欲横流,我们也是顺于凡逆于仙,和凡人一样,我们也贪欲之心过旺。我给大家简单说个例子,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道教称欲海,人钻到欲海里就不得出来了。什么是个满足啊?什么都不能满足。我在前年到深圳去见了一个老板,这个老板看起来有些钱财,积累了一些资金,估计不是几个亿的问题,几百个亿。有九个老婆,九幢别墅,那你说他能满足吗?他还不满足。这个欲望之心你看欲海啊,你看庄子讲的说“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你的生命是有限度的。你用有限度的生命而为了欲望,是满足不了它的。所以各位道友注意,人间社会啊,祸患都是由欲望、贪心而惹起来的。就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三)文字实录:
核心提示:《空谷幽兰》的作者美国人比尔·波特在“鹤之声”的章节中写了他在道教第四洞天西岳华山的奇妙经历。比尔·波特攀登自古华山一条路,在他眼中华山花瓣状的山峰正是他寻访成仙之路的目标。比尔·波特在通往贺老洞悬崖时,站在长空栈道上的照片是《空谷幽兰》一书中最震撼西方人的视觉形象。
郑浩(主持人):《空谷幽兰》的作者美国人比尔·波特在“鹤之声”的章节中写了他在道教第四洞天西岳华山的奇妙经历。比尔·波特攀登自古华山一条路,在他眼中华山花瓣状的山峰正是他寻访成仙之路的目标。比尔·波特在通往贺老洞悬崖时,站在长空栈道上的照片是《空谷幽兰》一书中最震撼西方人的视觉形象。
在青柯坪,他遇见了一位道姑,并打问朝元洞的修行者。道姑意味深长的指了指方向,告诉他再往里走,穿过悬崖,也许能见到,也许就见不到。后来,他才知道这位指路的道姑就是华山著名的修行者,曹祥贞道长。比尔形容华山道士在陡峭的悬崖之间步履轻盈,甩着长长的袖子,就好像马上要飞走一样。
解说:这是道教对于山的抽象描述符号,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通晓这些弯曲诡异符号的真正秘密。现代人猜测这些符号也许表示地形等高线。修行道士普遍认同的是这是进山途中必须携带的宝物,以防止迷路。
张继禹(道长):泰山来讲是东方,供的是泰山东岳大帝,东岳大帝。泰山主要这个代表性的就是因为东方是象征着生,所以象征着春天。华山是西岳,西岳在方位来讲,西,在季节来讲代表秋,秋天。从内涵来讲,它代表着收或者叫成,收成的时候。那南岳代表着是火,是夏天,是一个生长的旺盛的一个体现。北岳恒山就是代表着收、藏,冬天。那中央土是代表的运化,行化的过程都是在中央。
解说:五岳是地面统治者皇帝祭祀上天的地方,道教认为人必须顺天,皇帝做出巨大贡献,才有资格去五岳祭天。皇帝进山祭天,会把随身佩戴的玉石投入山中,表达对自然赐予的感激和返还。五岳还是道教五行金、木、水、火、土的代表,地位至高无上。
西岳华山,是道教神仙白帝少昊的统治地。传说他是皇帝的儿子,擅长农耕、主管秋收。道教把星空中的四个区域做了形象的划分,以龙、虎、鸟、龟蛇为其命名,其中,西方七星称为白虎。虎是华山的形象,一直受到保护。而在五行学说中,华山还被认为是大地的肺部。
邹通玄(道长):五行中它又属金,道家把它称为是地肺山,就是跟天地的肺一样。因为它是属金,所以它的山石是白色的,因为西方主白色,所以山石都是花岗岩,白花岗岩为主的白石。
解说:人分阴阳,处在太极的状态,可以通过修炼达到返回无极的原始状态。
俞圆慧(道长):华山叫太极总仙洞天,在这个地方是我个人认为在这个地方修炼,直接就从太极总仙洞天里面,你的修行,你的过程必须得到上天的认可,你才可以返回去。所以这里可能就是说是一个捷径吧。
太极图作者陈抟梦中得道 睡时被认作尸体险遭掩埋
解说:无生无死的无极状态,是道士追求的目标。在五岳中,华山海拔并不算高,但是地势险要,拥有大量陡峭的山崖绝壁。选择在这里修行,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华山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修行者。
这位卧睡者是宋代的陈抟,他对于《易经》有深入研究。在内心修行方面成就突出,创立了著名的太极图。而这位大学者的重要思想又是在睡觉过程中获得,这正是道教主张清静无为的极端例子。传说,陈抟在山中睡觉,打柴的农夫以为发现了尸体,挖坑准备掩埋。埋到一半的时候,陈抟突然醒来,责怪打柴的打扰了他睡觉。宋朝赵匡胤当皇帝前,曾经和陈抟在华山下过一盘棋。陈抟开玩笑说,如果你将来做了皇帝,要把华山送给我,赵匡胤也笑了。
华山是中国最重要的道教修行场所之一,华山道士主张在山洞中修行,山洞聚风藏气,远离嘈杂,与天地相通,又十分安全。山洞周边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药用植物,可用来制作仙丹。华山有72个著名的山洞,也出现过许多著名的修行者。据说,汉代道士鲁汝生一天能走300里路,在华山骑着白鹿,活到200岁。另一位道士寇谦之可以预测自己离开人世的准确时刻。对这些说法,华山道士深信不疑。
俞圆慧:张楷祖师他的神通法力可以就是说他行走的时候可以坐在老虎身上,可以让老虎来给他犁地种菜,就是犁地,然后种菜。然后他可以在自己的周围五公里,就是说《史记》里面有这种记载。在这个五公里周围形成一个云雾缭绕的这么一个境况,让人他能看到你,你看不到他。所以说在那个时候来华山,像张楷祖师就是用符和咒,包括加上医术来治病的人特别多。
张继禹:这个神仙就住在那里,所以你在那里修炼,有可能就会遇到神仙,给你指点。武当山也好,龙虎山也好,泰山也好,崂山也好,为什么从古之时候道家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有人在那修炼,就因为那个地方富有灵气。在那里修炼容易得到这种意想不到的这种效果。葛洪在龙虎山炼丹,很多名山炼丹有炼丹炉,都是因为就近采集它的药材来进行合炼。
华山道士砍一棵树修大殿 被罚栽种千棵松树
解说:西岳华山,也受到了历朝历代的保护。唐玄宗下诏明令,北宋真宗发“敕禁山”令,即使是一些老残枯树需要砍伐,也必须经过宫观主持和州县官府共同研究才能砍伐,用要栽种填补。
邹通玄:据近代王处一的《西岳华山誌》记载,华山之上,不管是山谷中或者山岭上或者峰山皆有树木,不管是生的,就是活着的树还是死的树,通通谓之神木。所以是禁止盗伐、砍伐。特别是华山山峰之上是西岳神聚会的地方,所以是我们任何人不能随便砍伐。
解说:在华山南峰有一片松树林,这是清代道光年间一位姓王的道长因为修南峰大殿,砍伐了南峰坡上的一棵松树,被罚在南峰栽下的1000棵松树。
邹通玄:他当时也是历尽千辛万苦,在别的华山的其他峰上移栽找小树苗,养殖小树苗。然后他当然不是一年栽成的,然后把那个小树苗育好以后,然后背到华山上。当然山上还不能,栽树不能挖坑,因为它山上那个的土层特别薄,大概只有不到十公分,五公分,根本没办法栽。所以还不但要背树苗上去,还要背土上去来培植。所以那个现在华山南峰上有好多同样粗二十公分,同样粗的那个树。从这以后华山道士就从来都修庙干啥,都不伐山上的树。
张继禹:中国的文化里面有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一个重生的概念。比如《周易》里面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它体现的最高的品德是什么?就是让万物都能得到很好的生长繁荣。
明成祖派30万民工用10年修山 设<font COLOR="#0卫士士兵驻守武当
解说:道教还把神仙分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六个等级,除了天仙以外,地仙和人都长期的在地上生活修行,而环境的选择对于道家的修行是十分重要的。
张继禹:在道家来讲,特别强调要安天地。《太平经》里面讲,它说“人,夫人命所安者,欲先安者”。安什么?先安天地。只有天地得到安,人才可以长久。
解说:武当山被誉为天然药库,有400多种药用植物。作为道教圣地的武当山,能保存如此生态环境,还得益于历朝历代皇家对武当山环境的保护。至今,在武当山还能发现不少朝廷对武当山环境保护的遗迹。葛道长带我们在五龙宫找到了其中的一处。
葛立刚(道长):这个就是封禁官山的一个碑,湖广,湖广、湖北布政使司颁的一个告示,我们道家讲风水嘛,就是因为,因为如果说山林破坏的话,就会破坏这个地方的风水。这个碑上就提到了一个就是官山风脉全损,也就受到损坏了。就是所以说呢,可能就是下了这个告示呢禁止呢就是禁止老百姓呢砍伐这个树木,破坏风脉吧。
解说:明成祖朱棣奉真武大帝为护国神,明代是武当山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皇帝不仅在武当山修建了九宫八观等道教宫观建筑群,还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武当山的生态环境。这是明世宗在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颁布的敕谕。明朝皇帝把八百里武当列为重点保护区,不许军民百姓任意进入,对违反者会治以重罪。
李玄辛(道长):整个明朝吧,应该有300多道圣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武当山的保护。在明朝的话,近300年的时间对武当山,它是整个武当山方圆八百里它是封禁。第一个,不准人们那个砍伐树木,采樵啊,伐木。另外的话,不准别人来这里渔猎。
解说:朝廷大修宫观保护环境,感动了武当山的齐草灵木。永乐十一年春天,天柱峰上一种传说可以治病的独特植物骞林茶在武当山紫霄、南岩、五龙等处都有很多骞林茶树发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认为是皇帝大修武当山的诚心感动了玄天上帝。也是在这一年的春天,武当山五龙宫的榔梅树开花结果,而且枝叶茂盛,果实很多。这两件事被称为“骞林应祥”、“榔梅呈瑞”。明成祖大修武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绵延70公里。同时,还修建了一条连接各个宫观的神道。经玄岳门紫霄宫、榔梅祠,最后到达太和宫,在金殿朝拜玄武大帝。神道两旁不但开凿了边沟排水,沿途还栽种松杉等树,用来遮荫美化。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武当山古神道满山乔木夹道,密布上下,如行绿幕中。
李玄辛:明成祖在修武当山的时候,武当山本来来说的话,它是原始森林,有很多的木材可以用,但是他没有在本山进行采伐,而且是从全国各地征集了一些那个木料来建它,来建设。而且修建武当山的话,修建了应当30万民工,在武当山修了10年的时间。武当山的话,植被依然保护得非常的好。
解说:在《太和山誌》记载的明朝奏疏中,有“修山”一词,按照明成祖的规定,均州千户所的职责是守护山场,修理宫观桥梁。为什么会提“修山”?武当山方圆八百里如何修山呢?
葛立刚:这个呢在当地呢叫“挡土墙”,这个应该是明朝永乐皇帝就是大兴武当以后,把宫观,就是大的工程完成以后呢,他又下令,就是叫当地的地方官员每年呢要派军民呢就是定期修山。像这样的挡土墙在武当山里边就是深山里有很多这样的工程,因为这个工程不是一时完成的,就是从永乐皇帝建成武当以后,他的后代的皇帝,就是明朝的历代皇帝呢都会派人来修山。
解说:明成祖大修武当山以后,当时因为武当山规模很大,他把500户犯人从其他地方迁移到武当山,维护道路、桥梁、打扫宫观卫生。并派出500名士兵驻守武当山,又派出3000名修山工对武当山水土进行治理和保护。银杏树动辄生长数千年,道教认为性情淡薄是它生长周期长的原因,所以道观常常栽种银杏。
李玄辛:比如说我们紫霄宫应当是父母殿,左侧的一棵银杏树,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它当时应该是正在紫霄宫神阙的宫墙直线上,结果我们看到修建的时候他把那个宫墙硬是错了将近2米左右,把那个银杏树保存到现在。
昆仑道长为花草树木做法事 盼将家乡美化成西王母瑶池
解说:明朝皇帝还免除均州千户所徭役,让他们专门修山。千户所的5000名正军余丁,经过200多年的世世代代的劳作才完成了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保护工程。武当山72个山峰建筑群以罪过峰金顶内供奉的真武大帝为中心,建造过程中十分注意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一切以不损害山体为准则,是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典范之作。这样的环保效果,直接得益于明朝皇帝的道教信仰。
昆仑山横穿中部的青海,大部分土地都是戈壁和雪山。因为干旱多风缺氧的气候,植被显得非常稀少。而在西宁市的北山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树木成荫,鲜花怒放。因为这里有一位喇道长,他相信自己的加持能让花草树木更加茂盛。这就是喇道长为花草树木所做的加持法事,在喇道长之前,也有很多人为这里的绿化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都没有成功。喇道长除了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之外,每天都要在西王母殿,在西王母像面前为自己栽种的花草树木祈福加持。
喇宗静(道长):我是个青海人,我就想我们青海是西王母的故乡,那我就要做好西王母的弟子,好好地代替西王母种好花草树木,把它美化起来,就好像我们瑶池是一样的。当时我们栽树的时候遇到了好多困难,一个是从山下往上挑水浇,没有水管,自来水嘛,就到泉里头挑去,河边里头。但是从山上挑,最上边就是二十七八挑,从边沟里头往上挑。半山里头就四十来担,越往下面要求越高。所以我就感觉每天浇树,这些花草树木就跟我的儿女一样,我要给关爱它。
解说:喇道长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同样一种东西你以慈爱之心对待它,它在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你以恶毒之心对待它,它就会受到影响,越变越坏。为了证明他的道理,喇道长还用两杯水给我们做了实验。
喇宗静:我们用最好的语言来祝福他,这杯水看上去特别的好看,这杯水喝起来也特别的好喝。这杯水你用最难听的语言来骂它,它看上去也比较难看,喝起来也难喝,而且喝了以后还拉肚子。所以世上的万物都是有灵感的,花也好,不管是啥,都是灵气比较大。
解说:西王母就是大家熟悉的王母娘娘,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因为她住的昆仑山在西方,所以称为西王母,西王母殿是土楼观最大的殿。喇道长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把自己的家乡美化的像西王母的瑶池一样。
喇道长20年前开始动手种树的时候,连自己的师父都怀疑他能不能在这个荒山上把树种活。喇道长从江苏购买了树苗、花种实验栽培。20年过去了,土楼观不仅是绿树成荫,富贵吉祥的牡丹、高贵典雅的郁金香等上百种花草,就连南方的名贵花木也在土楼观扎下根,而喇道长却已白发苍苍。虽然已年逾花甲,喇道长依然没有停止过栽花种树,他认为树木花草都是精灵的化身。
喇宗静:我们山上栽了好多树,好多品种的树,因为我们人的层次不一样,花的层次不一样,这些花都是他们的精灵,我们要保护它。我们要把杂草除掉,但是要保护这些花草,就跟保护它们的精灵一样。我们看到神话上英雄降魔的时候,把那个人妖怪的头砍掉了,它又长上了一个头,砍倒了它又起来,砍倒了它又起来,砍不死。最后把它的精灵砍掉了,它就倒下了。所以我就感觉到这些好花好树就是我们这些好人的精灵一样,我们保护它。
解说:喇道长熟悉自己栽种的每一种花草树木的品种特点,他告诉我们,他还能用自己的方式跟它们进行交流。喇道长也能从这些花草树木的细微变化中领悟它们告诉他的信息。
喇宗静:我每天从内心里头里祝福它们,每天亲自去修剪,每天经常去。所以这些花草树木从我的加持上来说,因为我从念经上是一个事情,主要从内心里头去感化。我就跟它的父母亲一样,就像看我自己儿女一样,让这些花草树木从心里头得到温暖,得到关爱。
解说:20年来,喇道长在原本寸草不生的荒山上种植了几十个品种的乔木、灌木和上百种花草,绿化的面积达到了100多亩。喇道长说,自己和别的道长不同,他通过栽种花草树木给他的弟子传道。现在,喇道长带着自己的弟子走出土楼观,把绿色栽种到更远的荒山上。
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四)文字实录:
核心提示:《空谷幽兰》一书在西方社会的轰动也许正体现了西方人在经历了高度物质文明之后,对来自中国古老智慧的认同。作者比尔·波特在书中对隐士们评价道,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郑浩(主持人):《空谷幽兰》一书在西方社会的轰动也许正体现了西方人在经历了高度物质文明之后,对来自中国古老智慧的认同。作者比尔·波特在书中对隐士们评价道,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在道教徒看来,与环境和谐相处至关重要,市上所有的生命体也没有贵贱之分,都是行走在得道这一条路上。
解说:这是道教地狱《十伤图》,描述生前做坏事,死后受到地狱惩罚的情景。这幅图中,掌管阴间的判官是十殿阎王,地狱有十层,越往下越残酷。在道教所认为的恶行里,杀生是最为严重和不可饶恕的,包括宰杀动物。
一部《道书》中,警告杀生者寿命会变短,有牢狱之灾,死后会下到地狱最底层,遭到沸腾油锅煎熬和分解尸体的惩罚。这些残酷的画面,在道观里常常见得到目的是警告世人多行善,少做恶,以免死后受苦。这篇道教经文强调了众生平等的观念,劝诫人们不要因为享受而杀害动物,应该想到动物在遭到宰杀时的痛苦。
张继禹(道长):《太平经》讲一个富足的概念跟我们现代人所讲的富足完全不一样,因为它不是以财富来衡量这个国家或者说这个家庭是富足不富足,它是强调这个国家,你这个国君你能让这个你这个国土上有多少种物种来体现它是不是富足。
解说:中国古籍《山海经》中记载有大量的远古时期物种。科学家认为,这当中除了一部分属于神话内容以外,多数的确在地球上存在过,目前地球上存在的几百万个物种只是曾经存在过的大约五亿个物种中的幸存者。人类的行为是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因素,按照道教的说法,因为物种的减少,今天的时候是一个最为贫困的世界。
靠近东海边的崂山太清宫,是保教全真教的重要道场。古代中国人认为,海上居住着众多神仙,生长着长生不死的神奇仙草。这里正在举行道教中非常重要的冠巾仪式,这是每一个道教出家弟子入门的第一步。
李宗贤(道长):四大险关,无染无着,早起清静之心。二梳,浮华名利,无贪无争,长存敬思之心。三梳,虚情幻景,无入无迷,速发刚勇之心。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第二戒,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第三戒,不得杀害一切众生物命。
解说:道教戒律大约有一千两百多种,道士必须遵守,否则将被解除身份。
李宗贤:这个出家人进了道门以后,一定要守五戒,重勤修守五戒。还有一百二十戒,就是不得杀害一切众生物命,不得鞭打六畜,不得上树探巢破卵,这就是出家人必须遵守的戒律、戒规。
成吉思汗身体抱恙求道士指点 重视劝诫尊丘处机为神仙
解说:在道教戒律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很多,戒律中强调,天地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应当顺应他们的天性,而不是强行施加影响。戒律反复告诫人们,要尊重动物的生命。
张继禹:戒律是防,戒律是防止的意思。就说让人,人不要有杀伐之心,修行人坑不能有杀伐之心。你要有杀伐之心,既是伤及自己的心性,也会更伤及其他的生命,这是他要做戒律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因为这种保护是最有益的,是能促进这个各种生命这种共同来生长。
解说:这是位于中国古城西安市内繁华地段的道教宫观八仙宫,八个神仙是中国民间最深入人心的道教形象。有一天,八仙宫来了一个心事重重的女人,她在吕祖殿前抽了签。
胡诚杯(道长):那么签文当时就告诉她因为你的身体不好,是因为杀业太重了,杀业太重了。那么杀业太重了,导致的自己的身体的这个我们说的这个就是生命的这种怨气也好,嗔恨也好,都积成了已经阴气,那么阴气在这种身中不断地凝聚集结,那么就产生了问题了。
解说:道士告诉女人,由于她是鱼头火锅店的老板,每天都要宰杀大量活鱼,而这种杀生行为在道教看来会使人遭到报应,所以她的身体已经开始受到影响,饭店的生意也因此下滑。女人听后,要求在八仙宫中住一段时间,与道士们一起修行生活,消除因杀生过多带来的恶果。
胡诚杯:庙里这种出家人的这种清淡、寡欲、朴素、节俭的、爱生的、护生的这样一种行为对她的这样一种影响。那么她就开始呢参与到庙上放生。然后每到这个庙上放生,她就会捐出大量的钱,那么做这个买很多鱼啊,买很多其他的一些动物来跟着我们一块儿去放生。那么之后呢,三年之后,她慢慢慢慢她这个身体确实好了。
解说:位于陕西省的终南山古楼观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讲经传道之地,是道文化的发祥地。道家认为,专注地学习并且潜心体悟,才有可能接近道,了解道。高超的修行着在向自然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道德方面的培养。道教认为,如果德行不够,修炼是不能成功的。
任法融(道长):天堂都在那什么地方?地狱都在那什么地方?没有天堂,没有地狱。天堂在十万米高空,整个是昊天,地狱始终是土垓,垓里石头。天上也没有了,这个精神境界而已。天堂、地狱都在人间,这浓缩一下都在一个人身,浓缩一下都在方寸之地。
今日方寸之地动善念有善果,逍遥愉快就是天堂,动恶念入地狱,就是地狱。你有钱有本事能行,你动恶念就入地狱,寸步咫尺之间就是天堂地狱。所以不可离道。儒家说,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时时保持它的功能、本性,自然无为,你就成功了。脱离了它,就不存在了。
解说:900年前,有一位道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丘处机,曾在崂山修炼。他是山东栖霞人,19岁出家学道。次年,拜王重阳为师。后来在陕西龙门洞修行得道,创立龙门派。后来回到山东,来到崂山传教。此时,正值蒙古铁骑成吉思汗西征时刻。成吉思汗率领骑兵,所向披靡。但是伴随着战果累累,成吉思汗的身体却越来越差。
他打听到道士丘处机是一位高人,便派人在中原内地寻找他,希望获得指点如何保证打下的江山的稳固和维护身体健康。这幅著名的长卷《雪山应聘图》描述了1220年,丘处机率领弟子从山东出发,穿越蒙古高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历时两年,来到阿富汗兴都库什大雪山的情景。经过艰辛的长途跋涉,丘处机终于在军营大帐内见到了成吉思汗。
孟至岭(道长):丘祖进入他的大帐以后,那么成吉思汗就问他,当然问的问题很多了,最重要的是就是下边的这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就是说他问丘祖怎么样能得到天下,治理天下。然后丘祖就回答他说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杀人,当以敬天爱民为本。意思是,你想用杀人的方法得到天下,你是永远做不到的,你必须是敬天爱民,你才能得到天下,民才能拥护你。这意思就是这个,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又问他第二个问题,就是修身之道。修身之道呢,丘祖给他回答就是,就是以清心寡欲为要。
解说:丘处机告诉成吉思汗如果想身体逐渐好起来,必须停止杀戮,并且遵照道教清心寡欲的指导,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的劝诫非常重视,让大臣们一一记录下来。他对丘处机十分敬重,称他为神仙,并下令从此赦免道士的赋税。一言止杀的功德,使丘处机成为了中国道教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
解说:太极拳祖师张三丰的继承人在表演武术,这些动作全部是从虎、蛇、鸟等动物的姿态获得灵感。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养生功法五禽戏,它模仿虎、鹿、熊、猴、鸟五种动物。1800年前,由神医华佗创立,而华佗也是一位著名的道士,他认为动物具有很多人类所不具备的才能。由道士创立和传承的武当山武术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理论。在中国武术传统中,仅仅会做动作是不够的。武当山武术总教练钟道长的这套功法也得益于动物的启发。高超的武术家把道教跟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的思想融汇在动作中。
钟云龙(道长):我们中国武术到民间了之后,形成了很多的形象拳。比如说到南方,到海南,那里蛇多,他就看到蛇那个魄力,它也有它的技巧,过来了,它躲开了,它有它的自己的这个自己的这个长处。到山东那一带,螳螂拳发源于山东。比如说猴拳,对不对?通臂拳,这都是形象拳嘛。
解说:道家认为,在找到合适的修炼地点后,如果能顺应自然规律来进行修炼,就可以合于大道,超脱成仙。
钟云龙:我们再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它后面还有,它不只是通了就有用,通了之后还有什么通?气血通,十二经络,加上任督二脉、十四经络,再加上奇经八脉,我们人类现在所知道的利用。人体里面有非常多的经络是没有被叫出名来的,没有被开发利用出来的。那么以后我们再继续修炼,把这些经络都打通。这些经络打通了以后,它会有一些奇异的功能,可能是常人所没有的功能就会出现。
八仙宫道士作法请山神 数万白蚁一夜消失不知所踪
解说:古代大修行家白玉蟾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意思是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钟云龙:我们的吐纳,呼吸吐纳导引用的是龟,龟息,对不对?乌龟的呼吸法。用的那个我们那个运行周天,用的那个鹿。鹿懂得运气,鹿也长寿,梅花鹿。它有一套运气的方法呢,就是这个鹿睡觉的时候,它鼻子跟肛门是连载一起的,它懂得运气的。它也会有个周天运转的方法,这样我们也会学它的东西,学习这个周天运行。
解说:农历四月十四,道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诞辰纪念日快到了,八仙宫正在准备隆重的法会,以纪念这位著名的道教仙人。可是,道士们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最近斗姆殿白蚁成患,殿内的梁柱遭到白蚁攻击,一些柱子几乎被蛀空了,不能杀生的道士感到了为难。
胡诚杯:我们一边倡导我们去买命放生,我们要去倡导信众去让生命回归自然,给生命以自由。那么这边呢,我们面对着大量的无数的数以万计的这种白蚁,我们要用人为的现代的手段去把它强行地把它消灭掉,那么我们的出家人当时觉得心里非常的矛盾。
道教在传统的这个法事当中呢,它就是有一个道场。那么当时呢,我们就当即就决定我们将举行一场就是请它白蚁离开的这样一个祈祷的法会,祈祷我们的这个山神,因为一般的虫蚁是由山神来管的。那么我们就说用山神,请山神来,让遣出,让它们离开这个道观。
那么我们八仙宫的巡夜的人员看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白蚁从哪出去了,从我们斗姆殿的后面的一个山墙的一个山角,那个黑压压的一片,组成了一个很大的一个庞大的队伍,黑压压的一片,然后从那个地方整个出来。而且这个据他们讲,可能前面有一个像蚁王的这样一个,就是白蚁它有一个蚁王,然后带着它们从那个地方往后面去了。去了以后,他们就追踪,追踪到一地,就是不知道到哪去了,不知所踪,就不见了。
武当奉乌鸦为吉祥神鸟引导道士找到修炼之地&
解说:在白云观所珍藏的《娘娘分身图》画卷中,画中的主人公是泰山娘娘碧霞元君,为了得道成仙,娘娘选择了深山修行。其中,娘娘在山中与老虎同眠的场景十分新奇,还可以看到一只猴子向娘娘献上象征长寿的仙桃。道教认为,人与动物的关系本应如此。道教中的三才相盗理论认为,人只是整体中的一员,天地人三者相生、相承、相养,人与万物应该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合作。
葛立刚(道长):我们的先人去占卜的时候都用龟壳嘛,都用龟壳,龟能通灵。然后呢龟蛇呢都是一个长寿的象征。包括我们求延寿的话,都会拜斗嘛。受众不能杀龟打蛇,因为杀龟打蛇的话,最损福报
李玄辛(道长):在武当山有一个有别于其他的地方,因为其他的地方都把那个乌鸦当作不吉祥,然而在武当山来说的话,大家把乌鸦当作一种吉祥的,当作神鸟。传说的是在真武祖师到武当山来修炼的时候,是乌鸦在引导他找到修炼的地方。所以呢,乌鸦成了神鸟,现在也成了我们在武当山来说,来武当山的人你要是见到乌鸦,其实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解说:玄门日诵早课是由全真道教龙门派祖师王重阳建立道教丛林制度时确立的,天刚蒙蒙亮,崂山道士们就整齐步入经堂。令人惊奇的是,众多喜鹊也在这一时刻成群地飞向经堂。这些喜鹊不但不害怕道士,反而落在了三清殿的周围,似乎是在与道士们一同上殿念早课。
高明见(道长):崂山的喜鹊,它是非常多的。在鸟类中,可以说是一霸,喜鹊那个数量非常多。你看我们这个周边的一些大树上,那个喜鹊那个巢都是上下楼的,都一层一层的。我们每天就是上殿念早课的时候,都会在我们三清殿周围的那些大树中密密麻麻,而且是鸦雀无声。
解说:崂山早课念诵的是《玉皇心印经》,表达对天地的敬仰、神灵的虔诚,同时祝福国家太平,祈求人民安乐。道教书中,所以不厌其烦的描述这一类场景,正是为了表现点人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在华山的道观里,也流传着一个道士保护麻雀的故事。
邹通玄(道长):他就把它捧了回去,然后在房间里用米粒呀,还有黑芝麻呀这些来饲养它,后来渐渐这个麻雀长大了。麻雀长大了以后,这只麻雀它就很通灵,特别跟这陈道长亲近。他就是,也没有把它圈起来,也没有关起来,它就在陈道长的房里飞来飞去。他写字的时候呢,它就会落到他的笔杆上,他在画画的时候,它又趴到他头上或者飞到他纸上。
解说:到了繁殖季节,道士将麻雀放飞。看起来这个故事就要结束了,然而第二年开春后的一天,道士突然发现门前落着一只大麻雀和几只小的麻雀,大麻雀正是他曾经救助抚养过的。原来是麻雀带着它的子女前来看望道长,似乎是要向道长表示感谢。
邹通玄:只要陈道长在外面叫小乖乖,它马上就回来了。它的那个,当然咱不知道麻雀雌雄,不知道它是是雌的还是雄的,它的那个鸟伴吧,始终不敢进陈道长房门,包括它生的那个小鸟都在门外飞,房檐上飞来飞去,它不敢进。
解说:回道观转了一圈之后,麻雀飞走了。这一象征着感恩的举动令道长十分兴奋,在华山的道观传为佳话。道教仙道贵生的思想认为万物都走在通往修行的路上,人不应当以杀生的方式剥夺其他生命得到的权利。道士们认为人与动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而放生正是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最好方式。东海崂山太清宫正在做一场放生的法事,道士们和信教的群众在仪式在把从市场上买来的一些鸟和鱼放生。恭请神仙太乙救苦天尊之后,道士们集体念诵放生咒语。山中鸟兽扫巢穴,水中鱼鳖尽扫沙,一切昆虫扫净土,若有一个走不脱,山神水将来救它。
凤凰大视野《空谷幽兰——探寻道教的隐秘世界》(五)文字实录:
核心提示:《空谷幽兰》一书作者美国人比尔·波特对钟南山道教修行者的描述都有一个共性,他们过着最简单的生活,自己种土豆、种蔬菜,吃松树的松针和花粉,而艰苦的修行却换来美妙的体验。比尔·波特说,在美国,隐士只是那些喜欢自己呆着的人,往往都有点神经质。
凤凰卫视1月1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郑浩(主持人):《空谷幽兰》一书作者美国人比尔·波特对道教修行者的描述都有一个共性,他们过着最简单的生活,自己种土豆、种蔬菜,吃松树的松针和花粉,而艰苦的修行却换来美妙的体验。比尔·波特说,在美国,隐士只是那些喜欢自己呆着的人,往往都有点神经质。但是在中国,这些修行者在独处中学会更有智慧,更为仁慈。在比尔·波特看来,道教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深入十分奇妙。
任法融(道长):这一粒米,今天搁在这,我们现在五六个人推让,哎呀,你带上,我好了,你拿上,这一粒米有余啊。今天搁个金山,大家争这个金山不足,这个金山多还是这一粒米多?你现在说。这一粒米多,还是金山多。庄子就讲,这个东西这一粒米多,金山不大。争就不足,让就有余啊。这当前不是让而是争啊,这就是物欲,贪婪,这是没有尽头的。
吴诚真:道教1800年历史首位女方丈 俗家弟子过万
解说:武汉长春观位于城市中心区,道观不大,香火却很旺。这是长春观的早课时间,女方丈吴诚真带领弟子们一起诵经祈祷。
吴诚真是中国道教1800多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方丈,她27岁在武汉长春观出家,成为全真道龙门派第二十四代弟子,从此刻苦研修。2009年,吴诚真正式升座为方丈。吴诚真道长说,出家人要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她推广宣传道教生态文明观念,广泛参与各种环境保护的社会工作。
吴诚真(道长):(以前)江豚是比较多的,但是现在也是被这个环境快速的发展了,都,我们到尤其是到那个湖叫你们那个湖南就是叫洞庭湖,看到那个船只啊,船呐,挖砂的啊,那个闹哄哄的。那个白鳍豚这些生命太可惜了,我们很可怜啊,现在这些动物,天上不能去,山里面被破坏,水里面也被污染,很可怜啊,师父啊。
解说:吴诚真道长是武汉新洲人,自小在长江边长大,她到石首观察野生麋鹿,到江边观察水、观察江豚。水质的变化,鱼类资源的急剧减少让她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刻不容缓,她用各种方式宣扬道教教义中蕴含的环保理念。
吴诚真:我们老祖宗里面的那个《感应篇》,这个不要去打这些动物,不要去伤这些动物,不要去伤这些植被,要去保护它。所以长春观到处扩建啊,也往东边也有一些,我们尽量对山体、对石头、对自然都要去保护它。
解说:吴道长入道20多年来,俗家弟子过万。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吴道长深切感受到现代人心灵的迷失。她说这是人们的精神环境受到了污染。她在长春观举办道教文化研习班,请来高道讲解《道德经》等经典名录,希望用道教教义净化人的心灵。
周高德(道长):这一章就是讲不争的,我把这一章的经文我们共同地看,它的落脚点就是讲不争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落脚点是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解说:道教注重生态环保的理念体现在道观的各个细节当中。
吴诚真:这个道藏阁的建筑就体现了我们那个时候的当家他们的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那个时候,就没有把它有的山去炸掉,为了建这个房子,而且他是利用这样一个环境建这样一个建筑。它把那边的石头继续保护,利用这样一个空间和地理高的一层抻出来。
所以呢这样深深地也告诉我们,我们这一代人在建筑当中,所以我这边的石头你看,这边的石头,这个楼角,我也没有把它挖掉,甚至包括那高头,我们还是都去保护它。保护它的山体,保护它的自然。
解说:每年春天,吴道长都要在江边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放生活动。她说,放生一方面是为了拯救生灵,更多的是为了劝告世人不要杀生。
吴诚真:放生得以超度。
记者:普渡众生。
吴诚真:它也是生命了,所以我们道教。四生六道,一切含灵文经听法,早得超生。四生六道,一切含灵文经听法。
我们就去跟水去祈祷,跟动物去祈祷,那个白鳍豚很多到现在都找不到几头了。这个蛮有意义,我觉得做一个事情,能跟一个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是吧?那动物的生命都岌岌可危,人类呢?所以人类更应该注重生态。
道教神仙谱系有近千位 各地神仙不一
解说:这幅《云中鸡犬》的明代绘画作品,描绘的是晋代许真人得道的故事。画幅中,仆人挑着鸡笼,夫人抱着婴儿,许真人骑着青牛,前面还有小狗引路,共赴神仙世界。
崂山太清宫的道士们正在海边做法事,这在道教术语中叫做斋醮科仪,它的意思是借助特定的礼仪达到与神灵之间的相互交流。一项完整的斋醮科仪要通过建立神坛,设置祭品,反复崇拜来完成。仪式的主导者被称为高功,他引领道士们赞唱经文,掌控斋醮过程的节奏。而赞唱背后的音乐演奏则辅助这场法事,达到人与神交融的完美境界。
北京观是中国北方道教的中心,这里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有“全真第一丛林”之称。这里珍藏着历代道教水陆画三百卷,多数为纸本或绢本。水陆画因用于水陆法会而得名,内容均为道教的神仙形象。这幅水陆画展示的正是道教神仙三清神之一玉清原始天尊,神仙承担了人与天沟通的桥梁。
孟至岭(道长):天主宰万物,天道主宰万物,它是靠神灵,神灵是道的化身。那么天和地间的联系实际上就是这种灵性,就是这种道性,实际上就是神灵这种。那么天和地之间,天主宰大地的万物,它主要靠这些大神灵,一级一级的大神灵、小神灵、一级一级,所以道教是多神教。
解说:道教神仙谱系有近千位,如三清、四御、玉皇大帝等自然存在之神,还有后天经过修炼而成的仙人,如皇帝、张天师、四大真人,还有与民俗民生有关的地方神仙。甘肃兰州地处中国西北,环境恶劣。
早年的西北人烟稀少,由于有了黄河的灌溉,在此定居生活的人们才慢慢多了起来。黄河是母亲河,但也是水患的主要来源。也正因为此,在西北,大大小小的地方神信仰由此产生。张金文道长是当地的一位先生,一般人家建造房屋,甚至婚丧嫁娶都要请他来问事。
张金文(道长):我们这个地方穷山恶水,实际上,你看山上不长树,先人从我们山东来到甘肃,甘肃就来到这个地方。以前人少,人少就沿着黄河边,有水就养育人,就能养活人。有水就能,万物离不了水,水来了,就养育人,没水不行。黄河就是黄河母亲,养育多少人了呢,多少个生灵。
解说:这座娘娘庙在黄河岸边的半山腰上,是由当地村民集资建成。娘娘庙庙会这天很是热闹,信众在这里烧纸钱,点油灯,敬奉当地重要的地方神女娲娘娘。
张金文:女娲娘娘她是保护平安,镇压赤龙的,这个赤龙它是逆行的,就飞行,它是逆行。从山中往东走一点,它逆行就要伤人的,伤年轻人的,伤年轻人的。女娲娘娘就把它镇服,镇服就保平安了。
道长:用剑在地上画符可与神仙传递信息
解说:女娲娘娘就是兰州重要的地方神之一。这天,道士们要做一场法会,向女娲娘娘祈求平安,法会在山顶进行。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服,手拿各式法器,来到山上。
陈理復(道长):比如说咱们的这个西北,就是春天,春天的雷太多,
就是冰雹这类的。这个春天呢,他要去祈求这些神灵不要下冰雹。春天一过到夏天,对吧?夏天有蝗虫,他咋办呢?还又去祈求,他又祈求这个神灵保佑他的这个地方不能生蝗虫。那到了秋天,咱们就说,快秋夏的时候,要收粮的时候,那没有雨,咋办?包括春天,没有雨的情况下,他要去求雨。
解说:西北多山,道教认为山脉犹如人的筋骨不可乱挖。在山上筑建庙宇,就是为了提醒人们要保护山脉。张道长用剑在地上画出一些神秘的符号,他说在道教里,这是一种与神仙沟通的方式。张道长迈着独特的步法,向神仙传递信息,这被称为禹步。禹步的路线是按照星辰斗宿的方位以及九宫八卦图的形状确定,这样就可以与上天获得呼应,这个步法在道教里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步罡踏斗。
陈理復:我们西北的这个人民群众当中,道教是我们的国教,是我们自然崇拜的产生。道教对我们这个华夏民族,包括咱们这个西北,还有黄河沿线这个人民群众作出了一些很多的一种有保佑他们的或者贡献有,都是这个力量不可磨灭的。
解说:中国境内,到底有多少种地方神信仰,这恐怕没人能说清楚,但是这些信仰统统都在道教信仰之下。甘肃兰州地处西北,风沙很大,这里的地方神信仰主要是祈求环境美好,远离自然灾害。距离兰州市大约两小时车程,植被逐渐茂密,突然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兰州人认为,地方神金花仙姑的护佑让这里成为风沙干旱环境里难得的一片绿洲。
这位女道长她从青海昆仑山上的道观专程来到吧咪山。她说,自己被金花仙姑的故事所感动,立志终生侍奉她。文献记载中,明朝洪武十七年,虔诚道教修炼多年的金花仙姑快要得道了,同时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为了躲避世俗的干扰,她从家里拿着一根火棍偷偷地出了城,一路往吧咪山方向走。她的哥哥追赶上来,试图阻拦。
金花仙姑道观女道长:所以她的哥哥就撵上了,就说妹妹,假如你真正的神仙,你给我显示一个本事呗。回头就妹妹说了,哥,假如你把你手里的火棍插到这个石板缝上,石板缝插上,你转过去,哥哥就转过去。转过去半个小时,哥,你转过来看,说是。转过来看,就发了芽了呗。
解说:哥哥看到妹妹真正得道了,显现如此的神通,就心服口服,不再阻拦。金花仙姑一路往西,走到吧咪山羽化成仙。
金花仙姑道观女道长:为啥这么多树活的这么好,那就是说带头的那一棵树嘛,剩下的就是这些树娃娃。神树嘛,主要是那一棵树。一看这树长的这么好,神仙的福带领它们呗,带出来的。
解说:每年中国农历四月初八和七月初七,都会有很多人赶来朝拜金花仙姑。相传,清末总督大臣左宗棠来到兰州,正值兰州发生大旱,人们到庙里把金花仙姑请出来,竟然很快就下了连日大雨。左宗棠向朝廷报告,请封金花仙姑为“带雨菩萨”。请出金花仙姑抬神轿仪式充满了神秘色彩。
彭理福(道长):应该这个抬轿子的跟那个跪在前面画表请神的人他们都是神的代言人,他们那个,因为你一般的人问不了,一般的人也抬不了。抬了之后,神他也不会降临。它都有一种某种沟通的一个方式,只有个别人能沟通。
视频片段:你老人家心情,今天可好。捡你的,喜欢的日子安排着,今天可好。安排着白云观的日子,白云观的香火日子,八月十一到十三,你看这个日子对着成着。
凡是老百姓的祈问都能灵验 吉凶成败均无差错
薛宗元(道长):神奇的地方就是凡是老百姓们求的都灵验,一个就是,你问的吉凶,人家就给你讲清楚了,心里老百姓都感觉到满意。再一个问事情的成败,那就是都按这个结果,都是灵验的。
解说:日,武当山恢复中断了几百年的道场活动,罗天大醮。来自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大陆的20多个道教经团加入了这场盛大的法事活动。罗天大醮供奉1200个神位,整个过程长达一个月。
在两千年前老子的眼中,人与大自然的融合共存不仅是后天的必要,而且是先天的规定。人既然来自于天地,理应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这是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的要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性危机是以对自然环境破坏、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的形式出现的,这些都是现代文明异化所产生的恶果。它严重危害了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也促使人们回头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之道。
孟至岭:道家认为一切财富都是天地生的,不是,没有一样财富是属于你个人的。所以任何人没有资格浪费这些万物,这些资源,现在的理念叫资源,那我们过去就说你要慈心于物,你没有任何资格你去浪费那些万物。
任宗权(道长):中国人敬天、畏天,那么说中国人,古代的中国人认为雷是惩罚那些办坏事的人,你不孝敬父母,或者你砍伐了不该砍伐的树木,雷就会惩罚你。
张继禹(道长):所以说道法自然也好,天人合一也好,三才相盗的思想也好,这里面其实从道教来讲,它有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在里,就是也是现代生态学一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说它噢,也是中国文化最强调的,因为它把这个宇宙自然或者说天地跟人或者说宇宙自然整体,整个看成是一个整体的关系,整体的关系了。大家都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员,人也只是这个整体的,宇宙自然整体中的一员,你不是主宰。
解说:两千多年前,老子写出5000字的《道德经》,后来的道教徒又据此用十个词归纳出道的特性:虚无、自然、纯粹、朴素、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道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确定下对于生态环境的基本态度,道教徒勤奋一生,努力践行,用严格的清规戒律约束行为,用美好的神仙世界引领人们向往,以万物平等的观念为人类生存的家园贡献智慧。
任法融:这是说人要法地,大地咋办?说我还不行,我有高低,有软硬,还有沧桑之变呢,所以我要取法于天。天道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天行健,天地的运化规律始终是健康的,没有停顿的,这就是天。天说我也不行的,我有四时的更替,寒暑的变化,还有寒暑,还有四时的更替,我也不长啊,所以要取法于道。
道是包罗天地,大于无穷的东西,所以要取法于道。道是包罗天地,它是永恒存在的,它是宇宙的本体,运动的规律,它是永远存在的,我要取法于道。所以道的本身是自然的,没有人为的作用。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老子是这样讲的。
解说:六百年前修建的武当山道观遇真宫因为中国南水北调工程面临被淹没的危险。2012年8月,中国政府启动了一项令道教徒振奋的保护工程,这项工程将耗资2亿,用72个千斤顶在原址上将遇真宫整体顶升抬高15米,顶升高度约为世界纪录的5倍。对这座道观的保护,肯定了道教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更多的人相信,古老的道教学说对于摆脱当下人与自然严重失调的困境将发挥更大作用。
郑浩:这一周我们尝试走近修行道士,了解影响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深的道教传统文化,道教生态的许多真实细节有待于我们更多去发现和思考。《空谷幽兰》中文版序言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无望颠沛,若能保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一片清静的天地。《凤凰大视野》,下周我们再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仙众人合力降邪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