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德存8号麦1号和丰德存8号麦5号哪个产量高?

丰德存麦1号喜获国家“ 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成员新闻-潮青网-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丰德存麦1号喜获国家“ 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
新闻来源: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14:58:36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 “丰德存麦1号”小麦品种,经国家农业部组织专家评审和鉴定,于近日获得国家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P style="TEXT-ALIGN: TEXT-INDENT: 2 MARGIN: 0cm 0cm 0pt"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
&“丰德存麦1号”是集“高产、强筋、多抗”为一体的半冬性多穗型品种,产量潜力比高产对照周麦18增产5%左右,品质达到强筋小麦标准,克服了当前小麦品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社会难题,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中、高肥力水平地块早、中茬种植。
自2011年以来,“丰德存麦1号”累计推广面积达400万亩以上,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产量三要素协调、抗多种病害和自然灾害的特点,适宜早播和精播,节约用种量,减少打药及用工;同时还具有抗寒性好、抗倒伏、耐旱、丰产、稳产、优质、广适等优点,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文/图&&陈芳芳)
&新闻链接: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是创世纪公司的参股企业,成立于2009年3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专业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服务。国内著名小麦育种家、郑天存研究员任公司首席育种家。目前,丰德康选育的优质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1号”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丰德康4号”进入河南省区试。公司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河南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及省内外育种专家开展合作。目前,已拥有豫农982、中麦349两个小麦新品种产业化推广的独占使用权。公司严格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与控制体系,对产品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确保销售的种子各项质量指标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
相关新闻阅读
网站版权信息:Copyright(C) 2015 深圳市前海潮青传媒有限公司
深圳市潮汕青年商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306版:中国种业人物风采录
& &&& 往期回顾 & && &&&
人生各有自己的规矩方圆,有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人立志将帅,叱咤风云;有人则是用心劳作,默默奉献。机会给他的人生就是育种、创新,为了大地的丰收是他一生的目标,丰收万家、德存天下是他人生的承诺。
“周麦”之父的18个麦“子”
——记全国著名小麦育种家郑天存
&&&&郑天存在仔细观察麦种。本报记者范学忠摄
&&&&本报记者&范学忠&实习生&王晓星&&&&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被称为“中原粮仓”,其中小麦的贡献堪称头功。截至目前,河南小麦品种经过10次更新换代,平均亩产已从1949年的不足40公斤增长到近400公斤,小麦良种对于增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5%以上,位居全国之首。在实现小麦大幅增产的功劳簿上,有这样一位杰出的育种家,他就是原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现任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育种家,“周麦之父”郑天存。&&&&——他主持小麦新品种培育及栽培技术研究40年,先后培育出18个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其中国家级审定推广的新品种达12个,连续10年国审品种数量全国第一;&&&&——他研究创新的冬小麦平原地区就地加代技术,使小麦育种年限缩短一半,大大加速了小麦育种进程,1984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创育“周8425B”新种质,被国家收入优异种质资源库,黄淮麦区利用其衍生系,共育成46个新品种,每年推广种植面积推达6000万亩,几近黄淮南片适宜麦区的50%,对“周8425B”抗病新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获得4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他培育的周麦系列小麦新品种,被老百姓誉为“神麦”,20年来一直是黄淮麦区主推品种,总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为社会直接增产粮食16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300多亿元;&&&&——他率先践行育繁推一体化,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20年前领衔创办了“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这家企业已跻身全国骨干种业50强。&&&&把育种年限缩短一半&&&&1944年,在黄泛区腹地的河南省西华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郑天存出生了。逃过“水、旱、蝗、汤”和三年自然灾害,靠吃红薯泥保命的小天存暗暗发誓:“长大了,我要让父老乡亲们都吃上香喷喷的白面馍馍。”&&&&1964年,郑天存怀揣梦想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被派往河南商水县驻村推广农业科技。看到那里滩地多,小麦产量很低,郑天存就引进新品种,2年使所在村500多亩小麦亩产从不到100公斤提高到250多公斤,亲身体会到种子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1972年,郑天存被分配到周口地区农科所以后,常有农民前来寻找新品种,望着他们扫兴而归的背影,郑天存心里十分难受。于是他住进了淮阳县从庄村,开始了自己的育种梦想。&&&&那时,周口地区农科所还是一个刚刚筹办的穷所,一无实验仪器、二无试验基地。郑天存就在农田里搭起帐篷,吃住在田间,一边向专家请教,攻读育种书籍,一边跑遍乡野,在田间搞试验。&&&&把全副精力投向小麦育种,是改革开放后。郑天存说:“农村改革使农民大大提高了种田积极性,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加上倒伏和病虫害,平均亩产仅有100多公斤。要想推动小麦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必须有小麦新品种。”&&&&小麦育种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一般培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5-10年。缩短育种时间,成了科研和实践上一个难迈的坎。对于冬小麦来讲,必须经过越冬低温阶段,才能完成春化发育,否则很难抽穗结籽。如果按常规季节育种,培育一代就要一年,而育成一个良种一般5-10代才能稳定。郑天存大胆进行平原当地冬小麦夏繁加代技术的探索。他创造的“立体营养春化法”,使加代成功率达到98%-100%,硬是把育种年限由6-10年缩短到3-5年,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周麦”足迹遍布小麦生长的地方&&&&郑天存创新科研方法,30余年相继培育出18个麦“子”——12个通过国家审定、6个通过河南省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开启了他的“周麦时代”。&&&&上世纪80年代前期,首批4个品种周麦-46(豫麦15号)、,使小麦单产从每亩150公斤左右提高到三四百公斤,使当地小麦产量首次实现历史性突破。&&&&第二批6个品种,以“周麦9号”(国审豫麦21号)为代表,集高产多抗于一体,在黄淮流域跨省3年区域试验中名列第一,平均亩产506.9公斤,在全国新品种区试中首次创造了亩产超千斤的纪录,在豫、皖、苏等8个省累计推广面积1亿多亩,1996年、1997年成为全国小麦第一大品种及黄淮南片麦区国家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1995年全国第九届发明博览会上,“周麦9号”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杰出发明者金质奖。至今,我国农业科研领域只有两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另一位是袁隆平。&&&&第三批3个品种周麦11号至13号问世,追求高产再高产的目标,亩产500公斤-600公斤,稳产500公斤,其中国审“周麦12号”和国审“周麦11号”分别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第四批品种周麦16号至19号,使小麦产量高产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达到每亩700公斤。尤为可喜的是“周麦18号”表现出高产、抗灾、稳产等特优品种的全部特点,在2003年、2004年河南省、安徽省和国家级试验中,8组试验产量均创第一。&&&&退休前,郑天存又育成了第五批新品种周麦20号至24号,其中国审“周麦22号”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均表现出高抗病性,2013年种植面积己达1500多万亩。&&&&这18个品种,郑天存都把它们称呼为麦“子”。&&&&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是实现育种突破的关键。年,郑天存利用小黑麦等与普通小麦杂交、辐射、回交育成了矮秆、大穗、抗病新种质——周8425B。它具有4个抗病新基因,能有效阻止小麦条锈病的大规模流行。黄淮海麦区利用该种质已育成了的46个审定品种,近5年来河南新育成的品种70%都是它的后代,用其做亲本已育成衍生品种(系)达80多个,包括“百农AK58”和“周麦16”等主栽品种。&&&&听到农民说“周麦磨出来的面有些黑”,心里不是滋味&&&&2006年3月,忙碌了大半辈子的郑天存退休了。按说功成名就,也该歇歇了,然而郑天存继续在育种一线上负重前行。他说:“算是一种惯性吧!在育种这条路上走顺了就停不下步,觉得还能育出更好的品种。更重要的,就是听到农民说‘周麦磨出来的面咋有些黑’,心里不是滋味,解决了小麦高产问题,但还缺少既高产又强筋优质小麦品种。”&&&&高产与优质是世界公认的一对矛盾。要优质,生物体就要合成更多的蛋白质,就要消耗更多的光合产物,就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郑天存认为若结合分子标记高新技术育种手段,加强种子资源创新,实现优质高产于一体是可行的:“这个任务没有完成,我是没有资格在家享清福的。”&&&&2008年,郑天存又披挂上阵了。他倾其所有,又把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家的积蓄全都拿了出来。为育种,老郑这家人牺牲了太多,但家人并没有责怪他,他们明白,郑天存心里装的都是他的种子,装的都是他对农民兄弟的承诺,再装不下那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时间,郑天存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1号”集高产、强筋、多抗于一体,较好地解决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负相关难题。2011年,该品种同时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审定,成为极具推广潜力的好品种。今年8月15日,在全国小麦品种区试总结会上,郑天存选育的“丰德存5号”小麦新品种,强筋优质,品质评分达到全国最高的96.97分;“丰德存8号”比高产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以上,又一次破格进入生产试验。8月18日,在全国小麦基因组及分子育种学术会议上,郑天存的报告《40年来小麦常规育种实践及对黄淮南片麦区今后育种方向的分析》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要把试验田的小路踏得连草都不长&&&&杨友联,郑天存的老搭档。退休前,他是周口市农科院的党委书记,与老郑共事7年,如今帮老郑打理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麦播时节,我们在麦种库监控中发现,经农药包衣的一批小麦种子因堆放原因发芽率降至67%,低于85%的国家标准。此时已有18万斤种子售出,怎么办?”杨友联说,老郑力排众议,坚持“不合格的种子,一粒也不能落到老百姓手中”。当晚,一则广告在周口电视台反复播出:“凡是买到周口农科院科技公司‘周麦12’包衣种子的农民朋友,请您速与我们联系,可调、可换、可退。”有一些拿着空种子袋的农民,也给退款,最后赔了价值近200万元。不过,这一赔,赔出了老百姓的信任,新品种推广得更快了。&&&&熟悉郑天存的人觉得,退休后的他比之前更忙。日,由郑天存出任董事长的专业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种业企业——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隆重开业。这是一家与国内唯一拥有“Bt抗虫基因”技术知识产权和抗虫棉种子大规模产业化领军企业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种业企业。郑天存再出发,又走在了中国小麦种业的发展前沿。&&&&“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8个月里,你都要深入到田间,要能够把试验田的小路踏得连草都长不出来。”尽管是公司董事长,郑天存几乎每天去位于郑州郊区的育种基地,那件已经发黄的白色工作服仍常不离身。已年届七旬的郑天存,在小麦育种的同时,又开始了玉米育种,一年5季(小麦一年两熟,玉米一年三熟)的工作量总是让他在海南和河南之间奔波。“我定了个规划,在80岁之前要再育成3-5个玉米国审品种,5-8个小麦国审品种,争取小麦新品种亩产潜力早日突破800公斤以上,为实现中国种业强国梦做出我的一份贡献!”郑天存对未来充满期望。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丰德存麦1号--《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08期
丰德存麦1号
【摘要】: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4品种名称:丰德存麦1号选育单位: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周9811/矮抗5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与对照周麦18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窄小、稍卷曲,分蘖力强,成穗率偏低,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略晚,两极
【关键词】:
【分类号】:S512.1【正文快照】: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4品种名称:丰德存麦1号选育单位: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周9811/矮抗5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与对照周麦18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窄小、稍卷曲,分蘖力强,成穗率偏低,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略晚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0年06期
赵玉巧;;[J];种子世界;1995年07期
赵全志;;[J];农家参谋;2008年02期
;[J];种子世界;2002年11期
王景行;;[J];种业导刊;2008年05期
王越涛;尹海庆;王生轩;;[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年04期
王世刚;;[J];种业导刊;2010年05期
;[J];乡村科技;2010年02期
;[J];农民科技培训;2009年07期
;[J];乡村科技;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蒯传化;刘三军;;[A];葡萄产业化与标准化生产——2007年第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孙万仓;武军艳;曾军;朱慧霞;刘雅丽;张亚宏;;[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宇明;宗上纲;李慧民;;[A];第二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医学科研管理处(科)长论坛论文集[C];2009年
阮跃东;;[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光伏技术与照明节能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刘亚丽;金萍;;[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王岩松;;[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李红礼;高建华;卢红岩;;[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胡炜;;[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张弦生;;[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太宇;[N];河南科技报;2008年
李继军;[N];农民日报;2005年
赵新文;[N];农民日报;2007年
赵土岗?张国成;[N];河南科技报;2008年
李传峰;[N];人民公安报;2008年
吴政卿;[N];河南科技报;2006年
;[N];山东科技报;2006年
李继军;[N];农民日报;2006年
李秋灵?李琪;[N];河南科技报;2008年
李江武;[N];河南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玉珍;[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樊新生;[D];河南大学;2005年
张众;[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刘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谭飞泉;[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王春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刘婷;[D];河南大学;2009年
苏擘;[D];武汉大学;2005年
王学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王克亚;[D];河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剑平;[D];郑州大学;2003年
温新德;[D];郑州大学;2005年
时震宇;[D];河南大学;2006年
袁卫红;[D];厦门大学;2007年
王凯;[D];河南大学;2008年
吴媛萍;[D];河南大学;2008年
冯宏芳;[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张雅凌;[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赵自芳;[D];郑州大学;2004年
张红威;[D];郑州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9733;全国小麦看河南:国审强筋姊妹花丰德存麦5号8号
&#9679;全国小麦看河南——2015中原小麦主导品种暨产业发展成就大型系列报道之二
《国审强筋优质小麦诞生姊妹花:丰德存麦5号、存麦8号——河南丰德康种业首席育种家郑天存“存麦系列”再创佳绩》
(日《河南科技报》记者:李江武)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在面包的体积、纹理等方面,丰德存麦5号均优于国家一级优质小麦师栾02-1;与国家优质麦满分标准相比,丰德存麦5号也表现优异(见上图)。
&&&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存麦!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下称河南丰德康种业)董事长、首席育种家、“周麦之父”“存麦之父”郑天存研究员育种再创佳绩,又有两个品种的小麦跻身“国家队”。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240号公告》颁布:丰德存麦5号(国审麦2014003)、存麦8号(国审麦2014005)双双榜上有名,这两朵并蒂绽放的“存麦系列”“姊妹花”,最璀璨夺目的亮点是优质强筋且超高产广适,在国内种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小麦育繁推及深加工企业和农民朋友的高度关注。近日,“全国小麦看河南——栏目报道组”记者对其背后的故事进行了采访。
&&&&&(一)“存麦”璀璨绽放:丰盈中原粮仓
&&&&郑天存是全国著名小麦专家、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原周口市农科院院长、河南省小麦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获得的国家级及省市级荣誉数不胜数: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科技功臣、河南省优秀科技新闻人物、河南省最受农民欢迎的杰出农业专家、周口市改革开放30年先进人物等。
&&&&郑天存先后主持育成小麦新品种21个,其中国家审定推广品种15个,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26项。由于在小麦育种上的突出业绩,他被同行誉为“高产育种家”,深受农民朋友的爱戴。当前社会上生产加工面包、饼干、挂面等食品,需要大量优质强筋小麦。因此,郑天存的育种目标就由以前的单纯高产,转移到既高产又强筋优质的方向。小麦优质又高产,这个育种课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经过10多年的努力,通过上千个材料的组配、筛选,郑天存终于选育出产量更高、面粉更白、表现更稳定、品质更优良的“存麦”系列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1号、丰德存麦5号、存麦8号,供百姓选择种植,深受小麦深加工企业的欢迎。丰德存麦5号达到国家一级优质小麦水平,不仅高产抗病、而且面白好吃,这也圆了他多年来的心愿。出于好奇,记者对刚通过国审的两个“存麦”新品种进行了深入了解。
&&(二)丰德存麦5号:优质强筋且高产
&&&&丰德存麦5号是半冬性品种,幼苗半匍匐,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苗势较壮,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熟相较好;株高76厘米,旗叶宽短,外卷,上冲,穗层整齐,穗下节短;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8.1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2.3克,丰产稳产三要素协调,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
&&&&丰德存麦5号参加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6公斤。丰德存麦5号小麦面粉品质达到国家强筋一级麦审定标准,容重(g/L)、蛋白质含量(干基%)、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指标均高于国家满分标准,综合评定得分97.05,优于目前国内优质强筋最好小麦品种师栾02-1。
&&&&&&(三)存麦8号:强筋高产且大穗抗倒
&&&&存麦8号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45克;半冬性品种,幼苗匍匐,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株高76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好;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层整齐;穗长方形,穗码较密,短芒,白壳,白粒,籽粒椭圆形,角质,饱满度较好;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存麦8号综合表现:苗势壮,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春季起身拔节较快,两极分化较快,条锈病近免疫,熟相较好。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比对照周麦18增产5.2%;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5.3公斤。
&&&&(四)丰德康种业:丰收万家&德存天下
&&&&在中原大地,在黄淮海流域以及大半个中国,有小麦生长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找到郑天存选育的小麦品种“周麦系列”“存麦系列”的足迹。视麦如子、爱麦如命的郑天存同小麦已经难分难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今,郑天存以“丰收万家、德存天下”作为他和丰德康种业的座右铭,继续默默无闻地奋战在中原的麦田,在广袤的黄淮麦区洒下汗水、播下了智慧,收获的将是中国农业高产优质的新梦想、新希望。40多年来,他在中原大地上,谱写了中国小麦育种的光辉史诗。他还将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科技事业作出新的突出贡献!&&&&
&(《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李江武&
&通讯员:邹风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丰德存1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