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写作技能训练微技能1十n(n≤3)是什么意思

初中英语听力微技能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初中英语听力微技能的研究
【摘要】: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处于其他技能之首。可是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很长时间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并没有把对学生听的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放到足够重视的位置。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特别是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中学英语教学和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英语考试增加了听力,听力的重要性才开始逐步受到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真正重视,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然而怎样有针对性地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进行训练,帮助初中生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实证研究还不多,尤其是培养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具体技能技巧(“微技能”)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或误区,怎样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听力训练这一问题仍困扰着广大师生。
本论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教师访谈等实证研究,调查分析了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困难所在和障碍因素,以及当前我国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听力理解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听力教学的方法原则,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怎样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微观技能。论文研究分析了十种针对初中生英语听力的微观技能及其培养方法策略,如听音辩音、合理预测、分析推理、获取主要信息、做简要笔记等。本论文探索了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旨在唤起中学英语教师对听力微观技能的足够重视,以期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G633.41【目录】:
内容摘要4-5
ABSTRACT5-8
1 导言8-12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1.2 听力微技能的内涵9
1.2.1 "微技能"界说9
1.2.2 微技能对听力理解的影响9
1.2.3 听力微技能的研究及其构成9
1.3 国内外听力教学的研究现状9-12
1.3.1 国外听力教学的研究10
1.3.2 国内听力教学的研究10-11
1.3.3 我国对听力技能训练的研究11-12
2 听力理解的概述12-16
2.1 听力理解的相关理论12-13
2.2 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13-16
3 听力教学的方法原则16-19
3.1 重技能培养原则16
3.2 多重手段综合训练原则16
3.3 阶段侧重训练原则16-17
3.4 交际互动原则17
3.5 材料选取原则17-19
4 我国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9-25
4.1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听力的要求19
4.2 当前中考英语听力命题特点19-20
4.3 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听力理解的困难和问题20-22
4.3.1 不了解词义(87%)20-21
4.3.2 不能记住所听的内容。(76%)21
4.3.3 语速太快,听不懂(73%)21
4.3.4 听的过程太紧张(41%)21
4.3.5 不熟悉听力内容(35%)21-22
4.4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和问题22-23
4.4.1 教师方面22
4.4.2 学生方面22
4.4.3 教法方面22-23
4.4.4 教材方面23
4.5 听力教学存在的误区23-25
5 初中英语听力微观技能的分析及培养25-45
5.1 听音辨音25-27
5.2 了解并掌握口语语体27-28
5.3 根据语调和重音判断意思28-29
5.4 合理预测29-32
5.5 分析推理32-33
5.6 抓住要点,获取主要信息33-34
5.7 做简要笔记,强化瞬时记忆34-35
5.8 扩大知识面,补充文化背景知识35-39
5.9 熟悉听力题型,提高应试能力39-43
5.10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43-45
结束语45-46
参考文献46-48
附录一48-51
附录二51-5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天顺;;[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2年3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彩芹;[D];山东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晓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曹正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1期
黎雪清;[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刘丽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周启加;[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李光耀;[J];教学与管理;2002年19期
侯彩艳,张艳;[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04期
蒋小青;[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04期
林琳;[J];教书育人;2005年S1期
卓家薇;;[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万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孙卫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李亚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强云;滕骁;范东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任风雷;郝国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卢利;陈淑英;;[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季舒鸿,刘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陈书菁;;[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程利英;;[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陈莉娟;;[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徐琳;梁孟华;;[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任玉芝;;[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莫詹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胡向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康莉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何晓峰;;[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王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郑一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李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谷志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安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陈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陈荣;[D];西南大学;2011年
吴学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姜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李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李菡幽;[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立改;[D];河北大学;2009年
涂姝婕;[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韩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张岩;[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李媛;[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李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杨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黄凤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罗益群;[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甄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晓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周海英;;[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李琴;;[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李红印;[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黎昌抱,周崇明;[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4期
谭红梅;;[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李清华;[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2期
孟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齐燕荣;[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孔琴;;[J];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万英;[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金立畅;[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瞿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易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刘春燕;[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兴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付凤文;;[J];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张革承;[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郭立琴;[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1期
王伟;[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钟文秀;[J];继续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谭家祥;;[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8年02期
李冬梅;[J];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王磊;[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齐筠;[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段少敏;胡淑娟;;[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年07期
袁金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朱华华;;[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年04期
冯德宪;王静;周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05期
梁茜;;[J];双语学习;2007年12期
覃邦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唐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夏苇;杨行胜;;[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年02期
曲爱贞;;[J];甘肃科技纵横;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应元;宋艳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芮学国;;[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庄志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陈燕;孔霞;孔令芝;;[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吉晨春;;[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王定芳;;[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石南山;;[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叠;;[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谢孝留;;[A];联抗战友忆联抗[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冈市开发区三台中学
陈素丽;[N];黄冈日报;2009年
汉中市六中 冯卫红;[N];汉中日报;2011年
临颍县实验中学
宋成义;[N];学知报;2011年
安定区口镇赵家铺学校
赵永玲;[N];定西日报;2009年
记者 高晓明;[N];光明日报;2003年
肖静芳;[N];中国民族报;2004年
通讯员 焦亮;[N];阿勒泰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刘佳;[N];天津教育报;2010年
苍溪县五龙中学;[N];广元日报;2010年
新疆库尔勒市第三中学
冯麒睿;[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敏;[D];西南大学;2009年
韩曙花;[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上官晓英;[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陈吉萍;[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林辉;[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贺淑红;[D];西藏大学;2013年
张艳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赵若英;[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周晞;[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胥睿;[D];西南大学;2011年
唐耀清;[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李田;[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实用软件工程第3版习题解答30页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实用软件工程第3版习题解答30页
上传于||文档简介
&&软​件​工​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术语简介_高中语文阅读_作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术语简介
&&&热&&&&&★★★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术语简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来抒情)两种方式。
n&&&&&&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托物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抒情方式口诀
n&&&&&& 抒情方式有两种,
n&&&&&& 直接间接要记清。
n&&&&&& 托物借人言心志,
n&&&&&& 即物感怀抒人情。
n&&&&&& 怀古伤今影现实,
n&&&&&& 触借融景为情生。
n&&&&&& 1.正面―侧面
n&&&&&& 2.实写―虚写
n&&&&&& 3.动景―静景
n&&&&&& 4.近景―远景
n&&&&&& 5.点---面
n&&&&&& 6.远、近、高、低、
二、表现手法
n&&&&&& 1.写作技巧包括:
n&&&&&& 赋(铺陈)比(比喻)兴(托物起兴)、
n&&&&&& 渲染、衬托(用一事物来陪 衬另一事物)、对比、映衬烘托烘托(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
n&&&&&& 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主客移位、以乐写哀。&  
n&&&&&& 铺垫、
n&&&&&& 象征(用具体的形象表现与之相关的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n&&&&&& 含蓄(意思含而不露,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n&&&&&& 2、结构形式& 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过渡、铺垫、伏笔等。
n&&&&&& 3.几对关系(景物与情感、虚与实、动与静、古与今)
表现手法口诀
n&&&&&& 动静点面虚实生,
n&&&&&& 小中见大寄幽情。
n&&&&&& 对面落笔写他人,
n&&&&&& 以乐写哀情更浓。
n&&&&&& 擒纵抑扬表主旨,
n&&&&&& 渲染烘托显技能。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术语简介
三、修辞手法
n&&&&&&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用典、对偶、排比、反复、双关、互文,设问、反问
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语言特色(1)清新& (2)平淡(也称质朴)& (3)绚丽&& (4)明快& (5)含蓄& (6)简洁。
一、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 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例如:&&&&&& 兰溪棹歌&&& 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再如:&&&&&&&&& 江上看山&&&&& 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如:&&&& 春&&& 思&&& 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再如:&&&&&&& 竹枝词&&&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但这只是表象。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术语简介
&&&&&&&&&&
5.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6.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平仄相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结 构相同,不重复用字,内容相对或相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7.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也可称“列锦”),构成典型环境。
8.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9.反问: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0.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1.互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诗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实际是说,月是古时的月,关是古时的关,用秦汉指古,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是互文见义。
又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牵牛星遥远,织女星明亮,也是互文,
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运用互文,使音节对称,音律和谐。
◇其它修辞,由于比较简单或常用于现代诗歌中,不予分述。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术语简介&&&&&&&&&
阅读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阅读: 下一篇阅读: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关注这些公众账号,瞬间技能满点 ! duang~ -- 微电影 -- 传送门
关注这些公众账号,瞬间技能满点 ! duang~
当我第一次知道要关注下边这些账号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呀……第一,我要看一下,我又不想说……你写一个文章写完以后分享到朋友圈,那文章duang~~~……如何关注①长按二维码3秒,自动识别,添加关注。(记得要升级6.1,如果无法识别请点开大图模式,即可识别)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旅行攻略微信号:vipgonglue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旅行攻略,让旅行更加简单,给你推荐最好的攻略。所有人都喜欢真诚,我们比所有人都真诚,精挑细选的内容,关乎旅行,关乎感情,关乎生命里一切美好的东西,把我们的所有都奉献给你,这是你即将知道的秘密。诗词天地微信号:shicitiandi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关注诗词天地,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古典文学分享平台,五十万文人雅士与你相约于此!汽车迷微信号: iqcfans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指尖上最贴心的汽车小帮手!专注于汽车行业,为您提供最专业、最新、最够味的汽车资讯(酷车欣赏、新车点评、保养知识、驾驶技巧等),有趣、有料、有用,尽在汽车迷。每天一点正能量微信号:positivelife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每一个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一段不在美好中度过的时光,都是被浪费的。美丽女人志微信号:meiliboss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关注女性身心健康、陪你聊八卦、陪你美容瘦身、陪你成为美丽女人。创业邦微信号:chuangyezone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财经资讯、科技社会热点、创业案例、深度观察、待选项目、管理方法、营销手段、反思盘点、感悟、生活、技能等等。关注创业邦,成就你的梦想。建筑师的非建筑微信号:abovearch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感动你的,必先是感动我的。中国设计/视觉/艺术媒体领航者。文字智慧微信号:wenzizhihui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朋友圈数百万微友心灵归属地。每天给您带来最直抵心灵的热门文章,让每一份智慧和感动都在您的心间流淌。关注我,每月都有机会领取热门书籍一本哦~八卦娱乐头条微信号:baguayuletoutiao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贵圈私密事,娱乐猛料,第一手资讯,曝光,扒光!北漂期刊微信号:aibeipiao长按上方指纹识别二维码推荐语:北漂官方唯一认证微信(aibeipiao),讲述你我的北漂故事,倾听北漂心声! 北漂期刊,期刊之精华,文章百里挑一,观点鲜明犀利,选文交给我们,时间节省给您,让阅读更富效率,让时间更有价值,每天如约,不见不散!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微电影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关于 微电影
微电影——你的微信电影院。
广告 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微电影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3月21日 15:02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训练题
  一、听老师读,对的打&&&,错的打&&&。
  1、流行性感冒是由真菌引起的。( )
  2、病毒不是微生物。( )
  3、有些微生物是人类的好帮手。( )
  二、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汉字。
手zhǎn( )
yǒn ǎn( )
sh& y&n( )
kǒn qu&( )
玩shuǎ( )
或zhě( )
ti&o ji&( )
ch&ng sh&( )
s&n b&( )
  2、多音字组词。
  3、用&/&划去不正确的字。
  列宁果然看到那只灰雀(再 在)枝头上唱歌。
  他也没(再 在)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 以)经知(道 到)他是(城 诚)实的。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快乐的( )
仔细地( )
聪明的( )
认真地( )
  5、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深: ①时间长
  (1)这道数学题很深。(   )
  (3)姐姐穿着深蓝色的毛衣。(  )
  (2)这件事影响很深。(   )
  (4)夜深了,快休息吧。(   )
  6、照样子写&把&字句。
  例:爸爸完成了任务。 爸爸把任务完成了。
  (1)小强拿走了玩具___________ 。
  (2)妹妹吃完了妈妈买回来的糖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雨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积累。
  1、默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语文&日积月累&的内容填空。
  正月菠菜( ),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 );
  五月( )大街卖,六月葫芦( );
  七月茄子( ),八月辣椒( );
  九月柿子( ),十月萝卜上秤称;
  冬月( )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四、阅读短文,然后完成练习。
  等呀,等呀,闷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小熊一起床就感觉到很凉快。小熊生出来不久,还没有见过秋天呢。听妈妈说秋天来了,它就高兴地对妈妈说:&我要出去找秋天。&小熊离开家,前面有一片树林,它走到小树边问小树:&喂,小树,秋天在哪里?&小树没有回答,只是抖抖身体,让落叶在风中跳起舞来。小熊又问树林边的小麦:&小麦,你快点告诉我秋天在哪里?&小麦没有回答,只是在风中掀起金黄色的麦浪。小熊问了许多人,可谁也没告诉它秋天在哪里,它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妈妈:&唉,想出去找秋天,可是谁也不告诉我秋天在哪里。&熊妈妈一听,和颜悦色地说:&我的小傻瓜,如果你再不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永远都找不到秋天!&小熊恍然大悟,连忙向外面跑去。小熊来到草地上,看到一只蟋蟀,它彬彬有礼地问:&蟋蟀哥哥,你好,你能告诉我秋天在哪里吗?& 蟋蟀微笑着说:&秋天就在你身边啊!&说完,它在草地上为小熊唱起了歌,动听的歌声传到很远的地方。
  1、请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用&&&标出来。
(1)秋天来了 (2)小熊找秋天 (3)小熊和妈妈
  2、小熊去找秋天,它问了许多人,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______。
  4、秋天到了,小树、小麦和蟋蟀会做些什么?请用圈画出来。
  5、小树和小麦为什么没有回答小熊的问题?用&&&标出正确的答案。
  (1)小熊是个没礼貌的孩子,小树和小麦不愿意帮助小熊。
  (2)小树和小麦也不知道秋天在哪里。
  (3)小树和小麦想让小熊自己去寻找秋天。
  五、写作技能:任选一题写。
  1、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身边一定出现过不少令你喜欢的人,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写一写,要写出你为什么喜欢他(她)。自定题目,不少于150字。
  2、题目:秋天的_________。
  提示:美丽的秋天来了,你观察到了什么?请你抓住某一处美景,详细地描写下来。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不少于150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训练题》摘要:冒是由真菌引起的。
2、病毒不是微生物。
3、有些微生物是人类的好帮手。
二、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汉字。
或...: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务写作技能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