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羚集团2015年小麦收购价格收曲拉的价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黄页!
广东 广州查看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
广东 广州 中国 广东 广州 广州市天河区 东圃黄村西路82号702室
注册资本:
1000万 人民币
企业类型:
免责声明:
所提供的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相关信息均有甘肃华羚集团广州分公司自行负责,商品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甘肃华羚集团广州分公司完全承担,中国黄页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地址:中国 广东 广州 广州市天河区 东圃黄村西路82号702室 电话:020- 手机:
技术支持:“曲拉”让牧民富起来
第A10版:城事
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
“曲拉”让牧民富起来
  “曲拉”,听这个名字,让人顿然好奇。“曲拉”是藏语音译文,就是奶渣。它是我国独有的资源,只有吃酥油的少数民族地区才产“曲拉”。甘肃华羚公司是国内酪蛋白行业生产经营最大的一家企业,主要利用生物科技技术,以青藏高原藏区独有的牦牛奶渣“曲拉”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牦牛乳酪蛋白系列产品。  16年&“奶渣”身价翻了35倍  说华羚集团,得先从敏福祥说起。他是甘肃华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先后担任省政协常委、甘南州政协常委,合作市政协副主席等。众多光环背后则有着超人的战略意识和惊人的企业智慧,以及更多传奇的致富故事。  10多年前,全国各地生产干酪素系列产品的企业多达百家,群雄逐鹿,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企业破产倒闭,剩余的几家进退维谷,而地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甘肃华羚干酪素有限公司却迎难而上,终于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9月8日,记者来到地处合作市的华羚公司采访。藏族小伙仁欠托西这里上班已经13年了,从一名普通的小工做到了现在的生产经理。他记得,16年前,“曲拉”只是广大牧民的日常食物,每公斤1元2角钱,但现在“曲拉”却成了宝贝。最高价格可达到42元每公斤,增涨了35倍,年带动农牧户总增长达4.5亿元,曲拉对户均年纯收入的贡献达45%。“  “曲拉”让牧民富起来了  由于华羚产业化的带动,合作市已经成为全国的曲拉交易中心,交易量占全国的86%。据仁欠托西经理介绍,华羚公司是一个少数民族汇集企业,公司老总敏福祥是回族,公司里的员工包括了回族、藏族、汉族、东乡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各族,其中,藏族占多数。华羚公司已在国内嘉兴、广州、天津等地设立了6个分销中心和办事处。并在海外注册成立了德国巴塞马华羚公司和美国华羚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出口产品远销欧盟、美国、中东、中非及东南亚86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华羚公司年生产总量已占全国同行业总产量的72%,据兰州海关统计出口量占国内同行业的78%,在国内干酪素市场上起主导作用,在国际市场作为中国干酪素的质量标准、价格的参照物。  华羚集团在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牧区相继建立了9个原料收购基地,基地牧民达8850户,饲养奶牦牛总量达16万头,采购金积额累计15亿元,构建了“公司+基地(区域)+农户(牧户)”的农牧业产业化模式,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2010年,拉动牧区牧民户均收入4368元。无论媒体还是当地农牧民均感慨道:“曲拉”让藏族牧民富起来了。记者了解到,华羚集团总部及研发中心即将落户兰州新区。该项目由甘肃华羚实业集团投资2.7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建设华羚公司总部及采用生物技术提取制备微生物凝乳酶胶囊中试基地项目。记者&张学江&文/图小“曲拉”做成大产业
&& “穿上用牛奶丝做的衣服就相当于洗牛奶浴了!”近日,记者在参观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时,经理敏福祥指着陈列橱窗里的一张图片介绍着。这张图片是黑色背景,一大一小两杯牛奶前摆放着一把白色的丝线,图片说明是“牛奶丝”,而它旁边的一张图片更让人惊叹不已,图中是一些五颜六色的“酪素纽扣”。
  这些都是通过生物科技技术,以“曲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高附加值牦牛乳酪蛋白系列产品也就是干酪素产品,而制作干酪素的原料便是“曲拉”,也就是奶渣,是从牛奶里提取酥油后,发酵晒干后的奶制品,曾经是牧区牧民除肉类、酥油外的主要食物之一。
  敏福祥介绍说,以“曲拉”为原料生产的干酪素还广泛应用于工业、食品、服装、建材、药器药械、制药等行业。他特意强调说,用牛奶丝做成的内衣,在国外售价达到800美元以上。
  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先进的生物科技技术,以“曲拉”为原料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12项科技成果,15项新技术新产品,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授权5项,并荣膺多项国家、省、州科技进步奖。公司的产品也从最基础的工业级干酪素发展到食用级干酪素、高纯干酪素等系列产品。
  夏河县博拉乡卡乃合村的宁布塔家里有30头奶牛,去年卖了400多公斤“曲拉”,每公斤的价格是24元。他从2006年起便开始收购村子和周边村庄的“曲拉”,开始一年收500斤,到后来是一吨,去年他收了300多吨交到华羚公司。宁布塔说,“曲拉”的收入已经成为他和村里人继出售牲畜和酥油之后的第三项主要经济来源。
敏福祥说,在1994年以前,合作市周边牧民自产的“曲拉”每公斤最多卖1.2元,通过华羚公司16年来的带动,“曲拉”价格最高时达到每公斤42元,年带动农牧户总增收达4.5亿元,公司累计投放牧区原料收购资金21.2亿元。
合作市也已经成为全国的“曲拉”交易中心,交易量占全国的86%。除完全消化了甘南牧区、四川阿坝、甘孜、青海玉树、果洛、黄南等地牧区的“曲拉”资源外,新疆伊犁、西藏拉萨、那曲等牧区的“曲拉”也大量来华羚公司交售。
  为了确保生产原料供应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华羚公司在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牧区相继建立了9个原料收购基地,基地牧民达8850户,饲养奶牦牛总量达16万头。自2001年起,公司在夏河、玛曲、碌曲及合作市与当地牧民签订了购销合同,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成功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格局。
原文链接:
来源() 作者()
甘肃华羚实业集团()小“曲拉”做出大文章--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童武伟|集团要闻|甘肃华羚实业集团
小“曲拉”做出大文章--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童武伟
&&&&“只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所有的辛劳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说这话的是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华羚实业集团总经理童武伟。
  &&华羚集团是以青藏高原丰富的牦牛奶渣――“曲拉”为原料,专门生产高附加值牛乳酪蛋白系列产品的一家民营企业。
  &“我们要以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实现‘曲拉’的精深加工,打造‘高精尖’产品。”童武伟说,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前提和基础。
  && 近年来,童武伟带领企业领导班子确定了“以研发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的科技强企战略,制订了科技人才培养规划和激励机制。在他的倡导下,华羚集团组建了我国唯一一家专业研发牛乳酪蛋白的科研机构――甘肃华羚技术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牦牛乳酪蛋白系列、酶系列产品的研发及推广。中心研究获得的12项科技成果、15项新技术新产品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一等奖,部分科技成果先后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行列。
 &&&&奶渣变成宝,最大的受益者是农牧民群众,而童武伟则是小“曲拉”里做出大文章的推动者。
  &“卖‘曲拉’收入4万多,我很高兴。”2013年,合作市枣子沟牧民才让扎西到曲拉交易中心卖出了900多公斤“曲拉”。如今,“曲拉”的价格已从18年前的每公斤1元左右上涨到近50元,“曲拉”对农牧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5%,已远远超过酥油的收入。
  &&十几年来,童武伟秉承“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带动区域发展、实现民族经济振兴”的理念,广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在收购环节,无论公司遇到多大困难,他都会给农牧民兑付现款,从不打欠条。
  &“在其位谋其职,作为一名党员,对内要尽职尽责搞好管理,对外要履行好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从一线生产管理人员到华羚公司副厂长、华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再到总经理,14年来,这句话一直是童武伟对自身的要求。
  &&2002年,童武伟被任命为华羚公司副厂长,为寻求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改扩建干酪素生产线的建议,并主持起草了《甘南干酪素山区经济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议书》。
  &&项目获国家批准立项后,他便全身心投入筹备工作中。
  &&最为艰难的是项目的实施过程,因为干酪素生产在当时没有现成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必须要和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充分的沟通。
  &&那段日子,童武伟和同事们几乎跑遍了全国,和有能力生产这些设备的厂家洽谈。经过不懈努力,年产1万吨干酪素的现代化生产线应运而生。2007年,项目发挥巨大效益,生产干酪素约7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出口创汇1986万美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公司从此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赵梅) 阅读()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先锋引领】小“曲拉”做出大文章——记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童武伟
网-甘肃日报
  小&曲拉&做出大文章
  &&记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童武伟
  本报记者赵梅
  &只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所有的辛劳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说这话的是甘肃华羚酪蛋白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华羚实业集团总经理童武伟。
  华羚集团是以青藏高原丰富的牦牛奶渣&&&曲拉&为原料,专门生产高附加值牛乳酪蛋白系列产品的一家民营企业。
  &我们要以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实现&曲拉&的精深加工,打造&高精尖&产品。&童武伟说,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童武伟带领企业领导班子确定了&以研发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的科技强企战略,制订了科技人才培养规划和激励机制。在他的倡导下,华羚集团组建了我国唯一一家专业研发牛乳酪蛋白的科研机构&&甘肃华羚技术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牦牛乳酪蛋白系列、酶系列产品的研发及推广。中心研究获得的12项科技成果、15项新技术新产品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一等奖,部分科技成果先后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行列。
  奶渣变成宝,最大的受益者是农牧民群众,而童武伟则是小&曲拉&里做出大文章的推动者。
  &卖&曲拉&收入4万多,我很高兴。&2013年,合作市枣子沟牧民才让扎西到曲拉交易中心卖出了900多公斤&曲拉&。如今,&曲拉&的价格已从18年前的每公斤1元左右上涨到近50元,&曲拉&对农牧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5%,已远远超过酥油的收入。
  十几年来,童武伟秉承&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带动区域发展、实现民族经济振兴&的理念,广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在收购环节,无论公司遇到多大困难,他都会给农牧民兑付现款,从不打欠条。
  &在其位谋其职,作为一名党员,对内要尽职尽责搞好管理,对外要履行好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从一线生产管理人员到华羚公司副厂长、华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再到总经理,14年来,这句话一直是童武伟对自身的要求。
  2002年,童武伟被任命为华羚公司副厂长,为寻求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改扩建干酪素生产线的建议,并主持起草了《甘南干酪素山区经济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议书》。
  项目获国家批准立项后,他便全身心投入筹备工作中。
  最为艰难的是项目的实施过程,因为干酪素生产在当时没有现成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必须要和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充分的沟通。
  那段日子,童武伟和同事们几乎跑遍了全国,和有能力生产这些设备的厂家洽谈。经过不懈努力,年产1万吨干酪素的现代化生产线应运而生。2007年,项目发挥巨大效益,生产干酪素约7000吨,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出口创汇1986万美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公司从此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产品质量是华羚的生命,服务质量是华羚的根本,工作质量是华羚的基石。控制好每一个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是悬挂在华羚集团办公楼二楼品保部门口的标语。从品管员起家的童武伟深深认识到,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他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时,任华羚集团总经理的童武伟为避免干酪素产品质量受到影响,与企业领导班子研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生产质量程序,至今,华羚集团4个乳制品企业均未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
  目前,华羚集团年产值达5亿元,总资产达12亿元,生产的酪蛋白占全国总产量的70%,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78%,产品远销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创汇1.58亿美元,上交税金9600万元,公司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创汇重点企业。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员的模范带头和先锋引领作用。&童武伟说。2008年,自公司党支部建立以来,他们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在企业广泛开展&三培养&活动,使党员队伍覆盖企业中层岗位、技术部门和生产一线,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0年,童武伟被省非公企业党委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带头人&,甘南州委授予他&全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玉米收购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