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卡和a卡分类和人群定位分类

显卡中的A卡和N卡
N卡与A卡的区别:
AMD的显卡(A卡)设计思路本质上和Nvidia(N卡)是完全不同的,NVIDIA显卡(N卡)
说简单点打造的是一个强悍的运算设备,而AMD 打造的是显卡。
Nvidia的显卡,每个流处理器都搭配相应的缓存,并且设计上高度适应通用计算(通用计算简单的一个体现就是游戏中的物理加速,这个是N卡的特长),而至于研发效率,成品率,价格等都是次要考虑的;而AMD的显卡架构,每个流处理器非常简单,只能“无脑”的处理上级分配的数据。对于通用计算,虽然也可以,但是由于其结构限制,使得在民用通用计算领域基本没有什么建树,他所追求的是最快的研发周期,更低的成本,所以AMD近些年打造的单芯片显卡性能其实都一般,这就是他的策略
然后靠单卡交叉火力,来组建性能更强的显卡,而且这么设计的好处是成品率更高,也就是成本更低,更容易设计
用更低的成本跑出更高的分。这也就是为什么 A卡
跑分比较高,游戏相对较差的原因,因为其结构是高度为跑分软件优化的,但是游戏中需要的不光是高性能,而且需要高度的适应性,因为游戏的要求瞬息万变,多种多样。
但是技术上其实别说落后费米,就是上几代的9系列显卡 在技术上都是领先现在AMD的。至于所谓的3A平台 纯属胡扯,
AMDCPU不一定必须搭配AMD显卡。
目前就显卡来说 650以下价位 比较推荐AMD 因为英伟达在这个价位,没有一个像样的显卡 GT430 440 520都是上一代的拉皮卡
而GTS450在这个价位只有猛烈阉割版,没有意义。而此区间6750~ 6770 都有DDR5版本
性价比很好;而过了700价位完整版的GTS450面试后,AMD就和英伟达基本上旗鼓相当,总体来说英伟达略有优势。楼主的电脑配置是X4
640现在除非楼主打算开核 并且能买到100%保证开核的CPU否则不建议购买。直接购买X4 955/
965更好,超频更方便,性能更强,而且955现在也是不到800元,真的很不错,如果楼主具备一定的BIOS动手能令 可以考虑使用DDR3
1600内存,因为内存的性能有些时候就是系统性能,有时比CPU性能更加重要,而现在如此便宜的内存 4G 1600内存,也是不到200元
,不过一般需要手动到BIOS中更改内存频率才可以。
至于主板 其实选择什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除非楼主打算猛超,市面上的870 真是太多了,随便一款都差不多
8系列主板很成熟。最后:至于娱乐
其实咱们买显卡就是用来娱乐的,干活那是专业显卡的事情,民用显卡凑不上手,娱乐就用N卡吧,。毕竟驱动很完善、优化的游戏非常多,还有物理加速。
Nvidia显卡的优点只有一个,不过这个优点也是大家最看重的——游戏画质优于ATI。Nvidia显卡的缺点是高清解码能力比不上ATI.同级别显卡,功耗高于ATI,在强调绿色节能的今天,这是非常致命的缺点。Nvidia显卡的高功耗曾经在2008年第一季度爆出了N卡散热门,当时Nvidia自己披露了GeForce8***系列移动显卡可能因为散热问题达不到预期使用寿命。
ATI的优点:高清解码能力,低功耗。此处不再赘述。ATI的缺点:驱动程序有一定的缺陷,这个是玩硬件的人公认的。不过ATI有很多粉丝为其编写第三方驱动程序.这些第三方驱动程序修正了很多官方驱动程序的不足。
专业绘图卡与游戏卡的区别
专业绘图卡是Nvidia的Quadro和AMD的FirePro。这两种专业卡,从GPU角度上讲,和Geforce以及Radeon的GPU内部架构没有任何差别。只是专业卡的GPU是从晶圆中心选取的,噪点少,电气特性比Geforce这类显卡好。
专业卡最大的特点是对支持图形API的全部特性,让诸如MAYA等绘制工具性能完全施展。同时,Quadro卡还通过AutoCAD的认证,对CAD有优化。专业卡强调对细节的描绘,不注重游戏显卡的所谓“帧率”,有些API是十分消耗显卡资源的,而专业卡对这些API有着全面的支持。自然不是打游戏的选择
显卡的命名:
N卡系列的命名:
GT是中端N卡型号的前缀或后缀,以前做后缀比如早期的8500GT,9600GT,最低端的是GS,中端GT,高端GTX。有时也出中低端的GSO和中高端的GTS。9800GTX是最后一款使用这种命名方式的显卡。接下来NVIDIA推出的GTX280和GTX260,都在命名中把字母放在了前面。低端的是G,高端的依然是GTS和GTX。GT作为销量最大的中端卡,出过GT220,GT240,GT430,GT440,GT520几款。不过虽然GT520和GT220性能差不多,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已经是5系列显卡中的最低端卡了。现在还在市面上有售的N卡中,超低端的是G210,售价一般200元不到,性能差不多等于intelCPU内置的显卡。中低端的是GT220-GT440,售价一般300多到700。中高端的是GTS250和GTS450,GTS250已经基本上不见了,GTS450售价500-800元。高端的从GTX550
TI开始到GTX580,双芯GTX590。售价大概从800多到3、4千。当然这四个档次的显卡价格有交集,但芯片性能没有交集。GT440有卖的比GTS450贵的,只是因为品牌,做工等因素,单从芯片性能看差距很大。
LE--&GS--&GE--&GT--&GTS--&GTX&
其后数字越大越好
A卡系列的命名:
SE,Special Editon的简写,类似nVidia的LE
HM,HyperMemory,和上面的TC一个道理
Pro,在X100系列之前,Pro代表着比普通版更高一级的版本,但在X100系列及之后就代表着主流版本,如X700Pro,X1600Pro
XT,比Pro更高一级的版本,在X100系列之前是最高端,X100系列及之后就是第二高端
XT PE,XT PE代表XT Premium Edition,即XT白金版,X100系列中出现过,最高端的型号
XTX,X1000系列发布之后的新的命名规则,和GTX一个道理,XT eXtreme
XL,高端系列中的较低端型号,具体可以理解为eXtreme Limited
GTO,比XL还要低一级的型后两者有一些型号是混在一起的,例如GT、XT,
GT--&Pro--&XT--&XT PE--&XL--&XTX
最近几年出的显卡,A卡的型号由HD+XXX0四个字母组成,从左向右其中含义为:
1.第一个X代表世代;
2.第二个X:0-4代表低端或集成,5代表中低端,6代表中端,7代表中高端,8代表高端,9代表极品。
3.第三个X:0-4代表(隶属于第二个X之下的)低端或集成,5代表(隶属于第二个X之下的)中端,7代表(隶属于第二个X之下的)高端,9代表(隶属于第二个X之下的)极品。
在nVidia中,GT代表着较高端,是GTX之后的第二强,而在ATi中,GT则是XT的简化版。XT在nVidia中代表着高端系列中的最简化版,而在ATI,则是XTX或XT PE之后的第二强
&&A卡看百位,N卡看十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玩游戏,同级别的是N卡好还是A卡好?
查看: 15303|回复: 35
UID146701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17金钱956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87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17金钱956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玩游戏,同级别的是N卡好还是A卡好?
UID1811030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积分9026金钱7432 荣誉6 人气178 在线时间40584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90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7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9026金钱7432 荣誉6 人气178 评议0
CPU:Intel i5 3570
主板:映泰 TZ75B
内存:南亚易胜 DDR3 1333 4G *2
显卡:影驰 GTX660TI
SSD:镁光 MX100 256G
电源:安钛克 BP550Plus
显示器:DELL P2414H
鼠标:Razer 那伽梵蛇六芒星
耳机:海盗船 复仇者2100
KZ基友团副团长游侠攻略组【攻略】庇尔斯级魔使·迪亚波罗★
UID3620475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积分9199金钱7134 荣誉141 人气1560 在线时间24352 小时评议1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91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0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9199金钱7134 荣誉141 人气1560 评议1
没有生命迹象的发帖机的内心世界
UID2238102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积分7769金钱29047 荣誉17 人气912 在线时间19820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77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3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7769金钱29047 荣誉17 人气912 评议0
布吉岛& && && && && && && && &
五仙教主黑暗仙女 o 黑暗流牙星雲
UID4143430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2786金钱157 荣誉26 人气177 在线时间3577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27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1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786金钱157 荣誉26 人气177 评议0
我用的A卡,不是专业游戏玩家。。。
穷得要死,出售Seed勋章:基拉和拉克丝;伊苏系列:麦雪拉和优妮卡;要的PM。
大梦初醒已千年&&凌乱罗衫&&料峭风寒&&放眼难觅旧衣冠&&疑真疑幻&&如梦如烟&&
看朱成碧心迷乱&&莫问生前&&但惜因缘&&魂无归处为情牵&&贪恋人间&&不羡神仙
努力回血ing......
UID3062728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17金钱2794 荣誉0 人气2 在线时间2358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17金钱2794 荣誉0 人气2 评议0
我比较喜欢A卡{:7:}
UID1234033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409金钱4560 荣誉0 人气11 在线时间2288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4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09金钱4560 荣誉0 人气11 评议0
中低端地位请选择A& &高端定位请选择N
针对性价比而言
UID6873413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76金钱431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76金钱431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感谢分享!
UID5730415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63金钱2989 荣誉0 人气15 在线时间3124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63金钱2989 荣誉0 人气15 评议0
从兼容性、驱动优化等等方面来考虑,玩游戏用N卡,这个基本算是常识了。
天使魏 弩兵
UID1383067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积分6398金钱24353 荣誉10 人气153 在线时间10371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63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02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398金钱24353 荣誉10 人气153 评议0
看价钱了,低选A高选N
假如你睡在一个妹纸和一个基佬之间,你会背对着谁?
UID2777935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2686金钱7827 荣誉0 人气29 在线时间5654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26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1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686金钱7827 荣誉0 人气29 评议0
gegewore 发表于
从兼容性、驱动优化等等方面来考虑,玩游戏用N卡,这个基本算是常识了。
何来常识一说?玩游戏用N卡,那么A卡是为了战胜外星人?
把以前买的几十本国产正版游戏全半价出了,顿时感觉心旷神怡。
UID5730415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63金钱2989 荣誉0 人气15 在线时间3124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63金钱2989 荣誉0 人气15 评议0
乌鸦z 发表于
何来常识一说?玩游戏用N卡,那么A卡是为了战胜外星人?
那请说出“在兼容性优化等方面A卡比N卡好”依据。
在兼容性优化等方面N卡比A卡好的依据,我随便网上一搜就能找一大堆。
UID5079576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950金钱142 荣誉42 人气134 在线时间5991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9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950金钱142 荣誉42 人气134 评议0
乌鸦z 发表于
何来常识一说?玩游戏用N卡,那么A卡是为了战胜外星人?
我的GT430至今不敢用285以上的驱动,否则粉屏。&&那些N粉已经丧失最基本的理智了。
UID5730415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63金钱2989 荣誉0 人气15 在线时间3124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63金钱2989 荣誉0 人气15 评议0
乌鸦z 发表于
何来常识一说?玩游戏用N卡,那么A卡是为了战胜外星人?
另外你的电脑就只有用来玩游戏和打外星人2种用途?
UID1811030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积分9026金钱7432 荣誉6 人气178 在线时间40584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90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7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9026金钱7432 荣誉6 人气178 评议0
乌鸦z 发表于
何来常识一说?玩游戏用N卡,那么A卡是为了战胜外星人?
N与A相比N更适合玩游戏
CPU:Intel i5 3570
主板:映泰 TZ75B
内存:南亚易胜 DDR3 1333 4G *2
显卡:影驰 GTX660TI
SSD:镁光 MX100 256G
电源:安钛克 BP550Plus
显示器:DELL P2414H
鼠标:Razer 那伽梵蛇六芒星
耳机:海盗船 复仇者2100
UID6872323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65金钱166 荣誉0 人气1 在线时间22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65金钱166 荣誉0 人气1 评议0
update88 发表于
中低端地位请选择A& &高端定位请选择N
针对性价比而言
你头像的那部电影叫什么一直想看但是忘记名字了
UID1234033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409金钱4560 荣誉0 人气11 在线时间2288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4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09金钱4560 荣誉0 人气11 评议0
 Mick 发表于
你头像的那部电影叫什么一直想看但是忘记名字了
《泰迪熊》(大陆译名)
《贱熊30》(台湾译名)
UID1403206主题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积分6217金钱58123 荣誉184 人气276 在线时间5588 小时评议0
Lv.7游侠白金会员, 积分 62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8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6217金钱58123 荣誉184 人气276 评议0
不好说,看你要买显卡时双方卡的性价比如何了。
不过对N卡优化的游戏多些,不过影响不是很大的。
吃西瓜,吃西瓜…………
UID2777935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2686金钱7827 荣誉0 人气29 在线时间5654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26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1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686金钱7827 荣誉0 人气29 评议0
gegewore 发表于
那请说出“在兼容性优化等方面A卡比N卡好”依据。
在兼容性优化等方面N卡比A卡好的依据,我随便网上一搜 ...
请用N卡 驱动问题 做关键字搜索,你一样能找到一堆。
如果按你所说,A卡是一个不适合玩游戏的游戏显卡,那早就会被淘汰了,还会生存到今天?
把以前买的几十本国产正版游戏全半价出了,顿时感觉心旷神怡。
UID377972主题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0积分537金钱1672 荣誉1 人气0 在线时间119 小时评议0
Lv.4游侠高级会员, 积分 5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3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537金钱1672 荣誉1 人气0 评议0
除了买过X1950PRO之外,就没用过A卡了
CPU :I7 3770
主板:技嘉Z77X-D3H
内存:海盗船DDR3
显卡:映众冰龙GTX670
硬盘:INTEL SSD 120G X25-M G320+INTEL SSD 80G X25-M G2+三星840PRO 128G+WD 2TB
声卡:节奏坦克小夜曲
显示器:戴尔U2312HM
系统:WIN8.1 X64
大头像勋章
永久勋章,统一售价:8888金币。购买地址:待定
白金会员勋章
用户积分达到6000
发帖数达到10000
荣誉达到150
Powered by你的位置: >
> N卡与A卡的区别(转载)
书生推荐中国C4D培训机构——
在DX9以前的时代,两家的架构主要由像素单元、顶点单元、纹理单元、光栅单元组成,一个渲染流程的所有单元绑在一起组成一条渲染管线,管线越多,性能就越强。而3D游戏的画面以4D指令居多(像素有RGBA,顶点有XYZW),这些单元就被设计成了一次能处理4D指令的处理器,属于指令级并行架构,对于当时的游戏环境来说这种架构效率很高。但到了DX9后期甚至DX10时代,游戏中的1D、2D、3D指令开始频繁混合出现,像素与顶点的渲染比例也有了改变,原先的架构就变得效率低下了,比如一个单元一次能处理4D运算,当碰到1D运算时就只用到4/1的资源,剩下3/4的资源就闲置掉了,相当于效率降低了4倍。而有些游戏的像素渲染量明显多于顶点,那么这些数量比例固定的单元就效率低下了,比如像素单元吃力的时候,顶点可能比较空闲,非常浪费硬件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NV和ATI就对各单元的数量比例进行了调整,但都治标不治本。这时候重新设计新的架构成为了必然。结果,从DX10时代起,两家的架构就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当两家DX10产品面市后,人们惊奇的发现,竟然是两种不同的架构。
N卡的架构思路很简单,用强大的前端处理器把所有指令拆分成一个个1D指令,而下面所有运算单元都变成了1D单元(流处理器),这些流处理器都能当做像素和顶点单元来使用,这样不管碰到什么类型的指令都能“一拥而上”,完全解决了DX9时代固定单元的弊端。为了保证指令分派的高效率,这些流处理器都分成几大组管理,每一组都具备完整的前后端及缓存单元,每个流处理器都对应独立的控制单元,效率几乎达到100%的理想程度,是标准的线程级并行架构,也是追求高效率的理想架构。
N卡的架构看上去很完美,但缺点也很明显,要想增加运算单元,必需以组为单位进行扩充,这样连带的前后端控制单元、功能单元和缓存都会成正比增加,晶体管消耗严重,所以在相同晶体管数量的情况下,N卡能做的流处理器就相对少很多。在流处理器数量相对少的情况下,处理4D指令时又会显得性能不足(因为要耗费四个流处理器去处理一个指令),所以N卡的流处理器频率都会比核心频率高出一倍以上,以弥补数量上的缺陷,但高频率带来的翻倍流水线又再次消耗了大量晶体管,最终结果就是功耗巨大,制造难度极高。
总结,N卡架构执行效率(硬件资源利用率)极高,灵活性强,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发挥峰值性能。但运算单元较难堆砌,理论运算能力也受到较大限制。低良品率和功耗问题也一直如影随形。
A卡方面,也是采用通用的1D流处理器做为执行单元,每5个流处理器为一组,每组一次最大可接收一条5D指令(而N卡接收的是1D指令),在前端上就把所有指令打包成一个个5D指令发下去(而N卡是拆分成一个个1D发下去),当接到5D指令后,下面的5个流处理器就可以并行执行,属于指令级并行架构,又被称为5D架构,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高指令吞吐。同时控制单元与运算单元可做到分离,流处理器的增加不会牵动其它单元,晶体管消耗较少,所以A卡的流处理器数量一般都能做到N卡的4-5倍,芯片面积反而较小,理论运算能力也远强于N卡,功耗也相对要低一些。
但是,A卡架构的缺点也很明显,虽然理论计算性能强大,但较少的控制单元限制了其指令调度效率,下面流处理器越多,前端压力就越大。一旦碰到混合指令或条件指令的时候,前端就很难实现完整的5D打包,往往变成3D、2D、1D的发下去了,造成每组流处理器只有3、2甚至1个在工作,几乎一半的单元浪费掉了,再加上每个5D包里面可能存在最糟糕的组合(比如有先后关系的指令被包到了一起),常常导致部分指令被踢出去再走一次打包运算的流程。程序要想针对这种架构优化,必需减少混合、条件指令的出现(需要耗费程序员的大量精力),或杜绝(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软件优化度上A卡也是处于劣势的,常常无法发挥应有性能。
总结,A卡架构优势在于可以方便的扩充运算单元,实现强大的理论运算能力,晶体管消耗较少,功耗容易控制。但流处理器扩充得越多,效率就越低下,对于复杂多变的任务种类适应性不强,如果没有软件上的支持,常常无法发挥应有性能。所以A卡除了需要游戏厂商的支持外,自己也要常常发布针对某款游戏优化的驱动补丁(造成A卡发布半年后,还可通过驱动提升性能的现象)。
小节:两家在DX10架构上走上了完全相反的设计路线,而且都走得很极端。NV选择的线程级并行路线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但这类架构的弊端就是庞大的晶体管规模和制造难度,功耗也很难控制。而AMD对指令级并行架构的信心来自于DX9时代的辉煌,毕竟3D游戏中的4D指令还是占了较大比例,其庞大的运算单元有着很大发挥空间,但指令调度限制较大,效率低下的问日趋严重。如果两家都没有解决自身缺点的办法,那么终有一天会撞到南墙(果然,在DX11后就同时撞上了)
在物理加速技术方面,全球主流的是Havok技术,目前为INTEL所有,平台支持度高,各领域巨头(包括AMD)也都默认对其支持,可以说是最通用的技术,在游戏支持度上占了60%以上市场份额。但该技术偏重CPU处理(少部分可由A卡协处理),性能比较有限,可展现的效果规模较小。
而物理技术的另一股新势力就是AGEIA公司的PhysX技术,硬件上以独立的加速卡形式存在,性能专一且强劲,能够展现更复杂的物理效果,但该技术并不开放,需要购买加速卡才能实现,限制了其支持度。自08年NV收购AGEIA公司后,PhysX技术就变成N卡专属,在DX10以后的N卡中都集成了PhysX物理引擎,但封闭的策略还是没变,要想实现PhysX物理效果,用户必需拥有一块DX10以上级别的N卡,这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是比较冒险的,如果“性能足够”的N卡硬件用户量不足,那么软件厂商就亏大了,加上这类只能由特定硬件实现的技术很难用在多人对战游戏上(因为游戏中所有玩家互动结果和视觉障碍都要绝对一至),所以采用PhysX技术的游戏数量至今也没占到主流,很多厂商宁可对N卡优化,也不支持PhysX技术。不过NV通过强势的营销策略,甚至有些时候是“非常规”的营销,为人所知,市场前景也是被看好的。
总结:在物理加速技术上NV属于剑走偏锋型,企图利用封闭的技术搞垄断排挤(与索尼的储存卡(记忆棒)有点相似),但要排挤主流的INTEL、AMD阵营是极其困难的,毕竟在硬件占有率上INTEL、AMD的CPU就占了97%以上市场,即使是显卡市场也是INTEL占了大头,这种垄断地位极难攀越。结局是否和索尼一样我们不得而知。目前来看,支持PhysX技术的游戏只相当于Havok的三成左右,数量不占优势,而很多初学者把支持物理加速技术和游戏优化的概念搞混了,以为针对N卡优化的游戏就采用PhysX技术,其实这两者没有什么关系,针对N卡优化的游戏虽然较多,但采用PhysX物理技术的游戏是比较少的。这方面两家算是不分胜负,不过在选购上N卡又多了个筹码。
高清解码方面,自蓝光战胜HD-DVD后,市场上高清片源开始增多,但高清影片播放时的解码任务对当时的双核CPU来说是非常吃力的,中端以下CPU全线投降,这时候NV和AMD适时的在DX10架构中加入了高清解码功能,分担几乎所有的CPU工作,让低端CPU也能流畅的播放高清电影。当时高清格式主要有三种,奇怪的是N卡只支持一种格式的完全解码,这就导致N卡玩家在播放别的格式高清影片时CPU还是非常吃力,甚至卡顿;而A卡则支持了双格式解码(剩下一种格式运算量不大,CPU能搞定),这样A卡用户即使在入门级的CPU下也可以流畅播放高清了,CPU还有大量余力干别的事。从此A卡适合看电影的说法就流传下来了。不过N卡到了DX11架构后也支持了双格式解码,解码能力终于可以向AMD看齐,不过这时候CPU已经发展了三四代,入门级CPU都可以应付高清播放,显卡的解码能力已经没那么亮眼了。
图像画质方面,两家理论上并没有区别,因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只要信号源相同,那么运算结果也都是相同的。最终输出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模拟信号的转换和显示设备的差异(甚至一条数据线都能左右画面的效果),数模转换效果取决于显卡制造商及显示器制造商的用料和设计,同一款核心的显卡,可能因为模块用料的不同而不同,显示器也一样,即使同一款型号,也可能会有电气性能上的差别。而在核心的源头上,由于显卡的本职工作是真实还原色彩,而不是改变色彩,所以两家的设计结果只能是一至的。专业人员更多的是选择专业显示器和专业显卡,这才是保证效果方法。
而在游戏“画质”方面,这里的画质指的是特效的效果,比如光影、抗锯齿、贴图、动态模糊、模拟曝光、异性过滤等等,这些都是依靠相应单元运算得出,两家绝大部分效果都可做到一至,但有些单元设计不同,部分效果也就有些差别了,最明显的是抗锯齿和纹理效果,有些时候可以看到两家显卡在同级的特效下会有些细微的差别,比如降底特效的时候,一家可能还能看到些绿草皮,而另一家可能就剩光秃秃的黄土地了。这种差别可能会让部分玩家误认为是“画质”的差别,其实是与真正的画质(图像品质)无关的。有时候更新一下驱动版本,差别可能就没有了。绝大部分时候,两家都很难看出这些差别,初学者其实无需太在意这些。
在抗锯齿性能方面,通用的是MSAA抗锯齿技术,N卡凭着高效能在前两代一直占着优势,到了第三代,AMD的HD4000系列就把抗锯齿运算从流处理器改到了光删单元,从而大副提升了抗锯齿性能,超越了N卡。到了第五代后,N卡的GF500系列也改到了光删单元,从此两家各有胜负。此外两家也在研发自己的抗锯齿技术,以求游戏厂商能额外采用,NV的CSAA技术画面效果不错,支持度较大(虽然很耗资源),而AMD的CFAA技术则效果不佳(虽然效率很高),前期没有支持度,直到HD6000系列以后CFAA效果才得到改善。(不过为了公平对比,多数媒体在测试时只使用游戏默认支持的MSAA技术,所以两家自己的技术不会影响成绩)
多屏输出方面,是AMD的强项,后期A卡可以做到单卡六屏输出,双卡则支持到恐怖的12屏。加上架构和显存的特性,即使在多屏高分辨率下,性能衰减也比对手要小,是多屏发烧友及多屏游戏玩家的最爱
3D视觉技术方面,前期是N卡占优势,后期是A卡占优,由于A卡3D视觉技术是免费开放的,得到了大量软硬件厂商(眼镜套装、显示器以及游戏)的支持,选择性较高。就技术本身而言,两家原理相同,区别不大。
通用计算方面,虽然通用计算概念是由ATI在X1900XT时代首个提出来的,但ATI一直都不够重视,加上后期A卡DX10架构的软件开发难的问题,导致支持的软件数量少,一直没有起色(虽然其运算性能是无敌的)。而N卡则从GF200系列开始,高度重视通用计算,以打通游戏以外的应用路线,通过架构的针对性设计,以及推出方便的开发套件,让程序员无需学习图形API也能开发出适用的软件,并且支持C++语言,使支持者越来越多。从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早期采用A卡核心做为计算单元,后期改用N卡核心就可见一斑。
专业图形领域,两家都有相应的专业卡系列,N卡占了大部分专业卡市场份额,导致A卡可选产品较少。但在性能上很难分胜负,两家都有各种等级定位的产品。不过在游戏卡上,A卡曾暴出可以通过特定的驱动配合特定的型号,使几百元的游戏卡瞬间变成几千元的专业卡案例,当时在专业圈里可是大事件,各种改版驱动的求下载也一度火热,不过之后新版本驱动填补了漏洞及显卡的换代,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A卡适合做图的说法就传了下来,其实在不破解的情况下,两家游戏卡在专业图形上都没有什么性能可言,其性能高低之分在专业卡眼里连零头都不如,所以在游戏卡上谈专业图形,本身没有太大意义。
在驱动程序方面
A卡在ATI时代驱动程序一直受人诟病,ATI常常在驱动没有充分测试的情况下抢先推出新硬件,然后再慢慢完善驱动程序,初期常出现各种兼容性问题,造成A卡发布半年后性能与兼容性才能通过驱动程序恢复正常的现象。而当时的NV却是过于严谨和保守(至今也是这样),虽然驱动完善度很高,但严重拖慢了新品推出的脚步,所谓有利必有弊。
自07年AMD收购ATI后,A卡的驱动程序才终于恢复正常,让人放心了,不过之前ATI搞坏的驱动口碑还需要时间慢慢解决。虽然AMD解决了驱动问题,但新问题又出现了:A卡架构优化难。AMD只能在新游戏发布后慢慢推出针对性优化的驱动,这样A卡通过驱动“提升”性能的现象还是没变,导致首发评测时A卡的成绩常常低于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名才发生改变。而N卡在这方面就好了很多,没有毛病可挑。
在双芯卡与多卡互联交火的驱动上,A卡与N卡倒是反了过来,A卡驱动在交火兼容性上完成度非常高,而N卡则常常出现问题,多卡互联的兼容性问题比较严重(多卡丢桢现象也比A卡要多),甚至影响到了双芯卡的发挥,至今也没有得到改善。只能希望未来两家都能取长补短了。
近年情况:
当NV和AMD两种统一渲染架构发展到第四代后(N卡是GF400,A卡是HD5000),极限终于来临,架构的弊端暴走了。N卡为了提升性能,流处理器扩充到512个,GTX480晶体管达到空前规模,功耗发热量已经控制不了,变成史上首个需要屏蔽部分单元(只剩下480个)才能保证良品率的首发高端;而A卡也好不到哪去,HD5870已经把运算单元撑到极限(1600个),计算效率比例降至低谷,无法再扩充。偏偏这时候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却放鸽子取消了32纳米的计划,延后转跳28纳米,在新工艺还没出世的时候,两家的下一代型号只能继续吃40纳米(已经吃了三代了)。
新工艺的优势就是高晶体管密度,可以在芯片面积和功耗不变的情况下扩充单元规模,提升性能推出下一代产品,而现在还用老工艺,计算单元是没法再扩充了,该如何推出更高性能的第五代呢,NV和AMD都绞尽脑汁。
NV的办法就是优化电路设计,使40纳米应用更加成熟,终于开启了GTX480被屏蔽掉的一组SM(32个流处理器),推出相当于GTX480的成熟版和完整版:GTX580。虽然确实提升了一档性能,但这种吃老本的“提升”是治标不治本的,于是GTX560Ti及以下的型号都用了“新”的设计(SM包含的流处理器撑到了48个,用更少的分组管理更多的流处理器),相当于缩减了缓存和控制单元,牺牲通用运算性能和部分效率,从而换取晶体管消耗和功耗的大幅降低,市场反应良好。也就是说,这一代的N卡从旗舰以下的型号都是缩减通用计算性能的“新架构”只有GTX570以上还是延用老架构,新旧核心贯穿整代。从这里已经初现NV改革的方向。
而AMD由于本身工艺就很纯熟,在制造工艺上没有改进的空间,也在架构上做文章:前端处理器变成了两个,相当于增加了控制单元,缩减了运算单元。HD个流处理器就胜过了1440个流处理器的HD5850,更接近了1600个流处理器的HD5870,证明这种改进是成功的。不过HD6800系列定位低于上代HD5800系列有点让人奇怪,接下来推出的HD6900系列才让人恍然大悟,原来高端型号的数字提了一个台阶。HD6900系列除了具备双前端处理器,还史无前例的把原先5个流处理器一组改成4个一组(不能再叫5D架构了),降低了前端压力又提升了单元利用率。这样双重改进确实能有效提升效率,连次旗舰的HD个流处理)都要强于上代旗舰HD个),旗舰HD6970更是接近对手GTX570,稍强于对手GTX480。这一代的A卡从高端HD6800以上都采用了“新架构”,中端以下还是延用老架构(与N卡正好相反)。从这里也看出了AMD改革的方向。这一代两家都进行了妥协,不再固执的走极端,虽然相对上一代性能提升不多(以前换代都是近翻倍的性能提升),但NV尝到了适当放弃效率和通用计算带来的好处,而AMD也尝到了提升效率的好处,两家开始向对方靠拢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台积电逼出来的。
2012年,第六代来了,台积电的28纳米也可以用了,通过第四代的撞南墙和第五代的变通,两家第六代会有什么更大的变化呢。
先说AMD的最新GCN架构(HD7000系列),多达两千流处理器之巨,但最明显的改变是果然大幅增加了控制单元和缓存的比例,宏观上采用类似N卡的线程级并行,底层上还是采用指令级并行,使晶体管数量达到空前规模(已经有点N卡的味道)。结果表现令人惊喜,效率大幅提升,运算性能更强,通用计算性能也大幅超越以前,彻底改掉了通用计算的老毛病。
不到半年,N卡的最新开谱勒架构(GF600系列)也横空出世,更是戏剧化,果然大幅减少了控制单元,缓存也缩减了,再大幅提升流处理器数量,这样效率虽然比以前降低了,但计算性能却是N卡空前最高的(这有点向A卡靠拢的意味,唯一不同的是NV还是线程级并行)。从实际表现来看,GF600相比HD7000有更强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芯片面积,算是真正做到了最强。不过价格也不太亲民就是了。
综合来看,两家戏剧性的向对方靠拢,让人不禁遐想世界大同的未来。一直以来A卡都给人小芯片、低功耗的印象,现在角色换过来了,变成N卡小芯片低功耗了。虽然两者在向对方靠拢,但线程级和指令级并行两种架构的界限还是有的,造成了新架构中A卡首次在技术层面上落败,不知道一直扮演着弱者角色的AMD会在未来做出什么样的反击,这很让人期待。
总的来说,A卡和N卡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各有优劣,在多数游戏测试中都是互有胜负,可以说是平分秋色。而“N卡玩游戏好,A卡看电影好”这种中国式谬论我们还是少听少说为好,否则会极大的限制你技术水平的长进。
N卡和A卡虽然架构有别,但为了与各类软硬件兼容,都是遵循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所以在性能的实现上都是一样的。而单机游戏厂商每一款大作的推出,都是里程碑式的宣传效应,单机游戏厂商的支持倾向也成为了两家必争之地,所以我们常常会在单机游戏大作中轮番看到两家品牌标志。而这个现象则导致了相当数量的初学者进入了一个误区:谁家支持的游戏多,谁的显卡就好。其实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每个卖游戏的厂商眼中永远只有玩家数量,不会傻到为了某一家而放弃另一家,所以即使宣称专为某家显卡优化的游戏,也会给另一家显卡留下相当程度的后路,所以在多数游戏测试中即使两家显卡互有胜负,其差距也不大。
而网络游戏方面,玩家数量就是游戏商的生命,巴不得老爷机的玩家都能玩自己的游戏,所以除了对硬件要求较低以外,对两家显卡的支持更不会有什么区别。
到了第六代(重点来了),AMD于2011年底抢先推出HD7000系列,这是首款采用28纳米工艺、PCI-E3.0接口、DX11.1技术的显卡,最大的亮点就是AMD设计了全新的GCN架构,放弃了使用多年的5D-4D(SIMD)架构。从官方介绍即可看出设计的思路,就是MIMD与SIMD的混合。下面看看AMD是如何实现的:
宏观上,整个运算部分由32个MIMD的“大核心”组成(而当时最强单芯GTX580只相当于16个);每个“大核心”其实又是由4个SIMD的“小核心”组成;而每个“小核心”的本体其实就是16个流处理器,整体形成了32X4X16=2048个流处理器的庞大规模。也就是说,在宏观指令调度上它实现了N卡的高效率和方便编程的特性,在底层上它又具备A卡的高指令吞吐和恐怖计算性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混合式设计。并且不再打包指令,也不像N卡那样拆分,而是原封不动的通吃,这也是4个“16D小核心”为一组的原因。加上所有单元共享768K二级缓存(和GTX580一样),每层“核心”又具备独享缓存,形成了庞大的多层缓存规模(以前的A卡是没有的),再配合增强的双精度浮点单元,使通用计算性能得到大幅增强并超越对手,至此再无死角。
但是,这些改进必需依托庞大的晶体管数量支撑,并且要想实现MIMD的高效率,线程调度工作必需像N卡那样放到硬件上实行(之前的A卡偏重软件实行,虽然减少了晶体管消耗,但却对驱动依赖极高)这在晶体管消耗上也是相当“可观”的,最终HD7970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3亿晶体管规模。好在这是基于28纳米下的挥霍,芯片面积反而比上代HD6970要小一些,功耗也没有夸张。需要注意的是,虽然HD7970游戏性能是当时单芯最强,但其架构的多数改进都是针对通用计算而去的,这些设计极耗晶体管又对游戏性能没有太大帮助,说明AMD终于也醒悟了,和NV一样坚定通用计算就是显卡未来的发展方向。HD7970在当时被媒体冠以最球最快的GPU,人气高涨,N卡市场份额险些被A卡超越。
NV方面,终于半年内也推出了万众期待的第六代核心GTX680(GK104),28纳米,依旧采用MIMD架构,并且依旧是GPC、SM多层多组管理体系,明显不同的是,GTX680每组SM包含的流处理器撑到了192个!(之前GTX580每组SM只管32个,即使是“新架构”的GTX560TI也只撑到48个),SM管辖的流处理器越多,那么在相同流处理器数量下需要的SM分组就越少,连带的控制单元、缓存也就少得多,可有效的减少晶体管消耗和功耗,但是相应的,由于SM管理的流处理器暴增,控制单元压力也随之暴长,指令调度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这就是GF600的384个流处理器只相当于GF500的128个性能的原因),因此GTX680每组SM的控制单元都做了优化改进,数量也是翻了两倍以上,以约3倍的效率提升来应付6倍的流处理器提升,总算把SM效率控制在了一个“应该合理”的范围内。不过,GTX680和GTX560TI一样做到了8组SM,总数就是8X192=1536个流处理器,运算能力翻了几倍,流处理器也终于可以取消翻倍频率的设计,明显降低了功耗和部分晶体管消耗,核心频率也终于突破了1Ghz大关。另外,显存控制器也做了“增强和缩减”,增强的是对高频显存的支持,缩减的是控制器的数量(4个64bit控制器组成了仅256bit的位宽规格),更少的显存控制器可以减少晶体管和功耗的开销(A卡一直是这么做的),加上指令调度的部分工作放到了软件端,虽然对驱动和编程有了更高依赖,但却可以明显减少晶体管消耗,功耗也再次得到控制(有点A卡的味道)。最终,GTX680晶体管控制在了35.4亿,芯片面积终于比A卡小了,功耗也更低,性能却强于对手HD7970,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最强。
至于GTX680的缺点,由于没有更强的参照物做为对比,无法得出结论,就像当初每一代的最强核心发布,我们都认为它是“完美”的,但之后被更强的核心超越时,我们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改进,原来它的缺点是这个等等等等。所以要等这个结论,可能是明年了。我们唯一知道的是,GTX680架构的设计是基于第4代GTX460及第5代GTX560TI的尝试性设计而得出,效率与计算的比例目前看来还是“完美”的,但今后肯定会有更合理的比例来超越它,我们拭目以待。
DX11性能方面,两家从第4代就开始支持DX11(A卡是HD5000,N卡是GF400)
虽然A卡支持了完整的DX11功能特性,但由于只有一个多形体引擎,导致对DX11其中一个特性(曲面细分)性能不足,这样在碰到采用过多曲面细分技术的DX11游戏时,性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虽然众多DX11游戏中“曲面细分”效果比重大的几乎没有,但将来大量采用还是有可能的,所以A卡的这个弱项一开始就受人诟病。于是到HD6800系列后,A卡的双前端处理器也同时带来了两个多形体引擎,曲面细分性能可达到上代的两倍,但相比对手还是较弱。到了HD7000系列后,多形体引擎还是没有增加,不过却做了优化改进,效率翻倍,达到之前四倍以上的性能,尽管如此,还是稍弱于对手。看来目前的游戏让AMD不太重视这个项目。
NV方面,从GF400开始就在每组SM中集成了多形体引擎,GTX580凭着16组SM就具备了16个多形体引擎(虽然单个引擎功能与A卡不能比较,但16个并行的效率还是非常可观的),所以N卡这方面一直占有优势。不过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N卡越往低端,SM就越少,连带的多形体引擎也就越少,而A卡则几乎是整个系列前端都一样,除了HD6800系列以上有两个多形体引擎外,其它都没有差别,所以越往下,两家的曲面细分性能差距就越小,到最后反而是A卡占优了。
当然,DX11游戏数量本来就不多,大量采用曲面细分效果的更是极少,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是显卡杀手,中低端显卡基本是全灭的,造成了两个现象:
1。大多数玩家无法体验到曲面细分效果带来的影响,也无法感受到显卡这项性能的差别
2。多数曲面细分性能的测试都是N卡占优(因为这些游戏只有高端顶级显卡能应付,而在高端上N卡的曲面细分是强于A卡的)
所以,目前游戏环境对这方面影响不明显,当未来普及曲面细分后,两家显卡也肯定会做出相应的改进。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卡分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