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200定焦人像摄影影焦段问题。

对于人像摄影来所,全画幅上85mm到135mm的镜头最好合适。而在APS-C画幅上,50mm到85mm的镜头比较合适(因为有个焦距转换系数(1.5,对于D90来说))。人像摄影,一个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透视。只有用中长焦段拍摄,才能尽量接近人眼平时的视觉习惯。透视是指照片的二维平面上表现出的三维物体的深度关系。说白了,就是因为视觉的缘故,看东西近大远小。&透视只与拍摄距离有关,和焦距、画幅、光圈无关。&以此图为例。在机位1拍摄同样大小的玻璃1和2,由于远近距离不同,玻璃1会显得比玻璃2小,二者比例大约是1:1.6,也就是d2:(d1+d2)。 无论机位1用的是多少毫米焦距的镜头、大多的画幅、光圈、速度,玻璃1和玻璃2都是1:1.6的大小关系。 同样道理,机位2拍摄的两块玻璃,透视比例永远是1:1.35,也就是(d2+d3):(d1+d2+d3)。 很明显,两块玻璃的在机位1的透视变形比机位2严重。
拍摄人像时出现了问题,鼻子总在眼睛、耳朵的前面,因为透视关系,鼻子看起来会显得比比实际上大。拍摄距离越近,鼻子显得越大。估计你这样拍的话,成龙大哥又该动粗口了。 怎么办? 退后。从机位1退后到机位2,透视关系发生变化,鼻子不显得那么大了。 问题是退后了,在整张照片里人就变小了,所以我们用更长焦距的镜头,因为镜头焦距越长,镜头视场越小,中间的人就“充盈”照片。 等你推倒非常远,透视畸变快要消失了。这时就看不出远近关系,鼻子就象长在眼睛耳朵平面上。也不爽。
其实大家平时看到的面孔习惯于某种程度的透视关系。拍摄肖像应该靠近这种透视关系,拍摄距离不宜过近,也不宜过远。习惯证明,拍面部特写也不能在1米以 内,拍全身也不能在10米以外。这样算下来,全画幅上85mm到135mm的镜头最好合适。而在APS-C画幅上,50mm到85mm的镜头比较合适。镜头视场和焦距与画幅都关系,所谓等效焦距正是就视场而言的。APS画幅50mm和全画幅85mm的视场基本相同,取景构图一样,拍摄同样肖像,距离自然也一样,透视关系还是一样。所以如果你认为全画幅上85mm是最佳肖像镜头,APS画幅上50mm就是。 当然有一些问题阻碍现在的50/1.4成为很好人像镜头,但从焦距上说,APS画幅上50mm不能放弃。&
阅读(...) 评论()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这跟焦段没有关系,跟您与模特的距离有关。
老师,能具体点吗,多远啊
拍摄人像一般用50mm的标准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比较多,避免广角镜头带来的畸变问题。
因此拍摄人物特写也常用这两个焦段之间的镜头来拍摄。
当然也跟拍摄距离有关,但这都主要取决于摄影师需要表现的人物的局部特征和摄影构图的需要。
此外100mm 的Marco镜头也比较常用来拍摄。
ps,没有拍摄距离的多远,这些都是相对的。更多的是要去观察。不过可以提醒的是,50mm的镜头的视角和人眼近似,所以你可以通过双眼去观察。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1585
关注: 3 人& 焦距的秘密 摄影师不同焦段对比人像不同
· · · · · · · · · ·
()()()()()()如何运用各焦段广角镜头拍出最具个性人像? - 摄影技巧 - 热门资讯 - 北京时尚新锋艺术培训学校
零基础学习,培养行业精英。
零基础起,培养影楼专业影楼摄影师
零基础学习,培养行业精英!
7天,打造美学专家!
零基础起,人像修图必修课。
PS提升课程,人像精修!
Copyright 2015 时尚新锋.
摄影技巧 | |
如何运用各焦段广角镜头拍出最具个性人像?
> 如何运用各焦段广角镜头拍出最具个性人像?
&&& 在了解广角镜的特性后,大家对于使用它来拍摄人像还是一知半解吗?由于每个人手上拥有的广角镜头不尽相同,究竟该如何活用它们,来一场创作人像大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不同焦段的广角镜头各焦段下的实拍特色,以及须注意的重点。
&&& 14-18mm超
&&& 以目前佳能、尼康、索尼的当家超广角变焦镜皇,广角端都在20mm以下。其中,佳能是16-35mm&F2.8L(广角端视角108&)、Nikon则为14-24mm&F2.8G(广角端视角114&),而随着索尼&900一同发表的Vario-Sonnar&T*&16-&35mm&F2.8&ZA&SSM(广角端视角107&)也将在今年年初正式上市。虽然广角端焦段不尽相同,但共同特色都是视角超过100度。
&&& 正因为视角极大的特性,最适合运用在狭窄环境中,不但能拍摄模特儿全身,还能纪录周围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拍摄时,模特儿通常会塞满整个画面,若是将头、脸、手臂、大腿等处,放在画面的周围,容易因画面扩张,而看起来肥胖。要解决这个状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至于画面中央,且画面中央的身体位置,相对周围的肢体,稍微远离镜头,这样的拍摄角度,自然能拍出修长身形。
&&& 此外,我们也常让模特儿与树或建筑物同时入镜。超广角镜能在短距离下,将两者都涵盖在画面当中,能表现出特殊张力。虽然这类型的作品相当讨喜,但处理不好,也常会让头部拉长。若想让画面看起来较为正常,则建议将人的比例抓在画面1/2,顶多在1/3。此时,人的头部会处于中心处,透视变形的影响会相对小许多。角度上面,不见得由底边往上拍最好,许多时候,只要在膝盖附近的高度抓拍即可,若要几近90&方式向上拍的话,可请模特儿适度的弯腰向前,以减轻影像变形,顺便展现身体曲线。
&&& 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太接近时常会有压迫感,需要一定的距离,才会让彼此感到自在。使用超广角镜头时,因为视角太大,常要贴近模特儿取景,除非是训练有素且经常合作的模特儿,否则常因别扭而表情尴尬扭曲,甚至动作僵硬。用这个焦段拍摄人像的摄影师,考验的不仅是自己驾驭广角镜的能力,也是在挑战模特儿的心理极限。
&&& 重点提示:
&&& 善用长景深与强烈透视效果。
&&& 尽量不要将脸部、手臂放在画面四周。
&&& 拍摄时要多沟通,减少尴尬。
&&& 若有闪灯补光需要,最好用离机方式。
&&& 超广角镜头是玩家尝试盲拍的第一选择。
&&& 24-28mm一般广角人像指南
&&& 一般广角镜因发展历史较久,目前不论是APS&Size或全幅机身建议搭配的变焦镜头,都具备等效焦段24-28mm左右的广角端,视角约略在74-95&,一般拍摄人带景或纪录室内聚会,这个焦段即绰绰有余。相对于超广角镜超夸张透视感,但画面周遭变形严重;这个焦段的广角焦段保有不错透视效果,且变形控制相对较为简单。
&&& 现在的标准变焦镜,多以这个焦段作为广角开端,例如各家的标准变焦镜皇,皆以全片幅为目标,广角端设定为24mm。佳能EF-S、尼康&DX、索尼DT等APS&size镜头,不论是套机镜头、进阶的标准变焦镜,或者前期介绍18-200mm的旅游镜,广角端的焦段,经由片幅换算,也都落在24-28mm的范围。这个焦段范围抑制桶状变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一般只要注意好透视的问题,就能够获得不错的广角效果。
&&& 所以这焦段最是建议一般玩家,入门学习风景构图的焦段。而又如前述广角镜人像特色中所说,拍摄广角人像思维与拍摄风景相同,所以想开始练习广角人像,这个焦段算是不错的起点。
&&& 最受欢迎的基本,莫过于三分构图法,其中两两相交的点,就是画面的视觉焦点,通常我们会将主题与视觉焦点、或构图的线做结合。例如半身、全身人像的模特儿眼睛,我们就习惯放在焦点或线上。虽然同样的构图原则可适用在广角镜上,但头型、脸蛋可能会因为过于靠近画面边缘,而有所变形。建议读者拍摄时,可左右微调角度,或多或少能改善变形的问题。
&&& 此外,广角人像的议题,不见得要把人塞满画面,许多时候宽广、单纯的地景,配合模特儿的肢体动作拍摄,虽然画面中的人不大,但将人置于视觉焦点或三分线上,亦能成为画面中的重点,进而将肢体动作传达出来的情绪,与周围环境结合,散发渲染力十足的作品。
&&& 另一个适合使用的时机,便是室内昏暗的环境,以24-28mm焦段而言,手持安全快门约略1/30,稳定一点的人1/15秒应该还能拍出稳定的画面。对于喜欢纪录现场光源的玩家来说,只要拉高感光度在配合广角镜,就是忠实纪录现场氛围,是极为实用的焦段。
&&& 重点提示:
&&& 最常用的广角焦段。
&&& 人景合一的好搭档。
&&& 边角同样会有变形问题。
&&& 可稍微调整角度,让透视更为自然。
&&& 一机一镜时,室内拍摄的最佳焦段。
&&& 32-35mm 写实广角人像指南
&&& 以目前广角镜光学设计的进步,许多人会省略掉这个焦段,认为它要广角效力不够,又不如标准镜这么规矩、方正。其实它的魅力正介于广角与标准,有两者的特色,容易取得画面的平衡与张力。在135系统成为主流后,有很长的时间里,视角约略62&的32-35mm广角焦段,正是变焦镜广角端的起始。
&&& 早期底片时代,许多傻瓜相机搭配的镜头,正是以35mm作为开端,而前些年消费型数位相机刚开始的年代中,虽然内藏的感光元件面积极小,但广角端亦依循消费者习惯由35-32mm开始。
&&& 35mm焦段的广角镜,因技术成熟变形抑制极佳,与50mm标准镜相差不远,仅视角范围较大,通常用来拍摄较为写实的画面。尤其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中,拍摄七分身的人像照片,35mm较大视角,与较易控制的透视变形,较50mm标准镜更适合发挥。
&&& 成熟的光学设计技术,不但让这个焦段的变形抑制极为完美,且各厂发表的大光圈定焦镜,不论是锐利度、色调,都有极佳的表现,大光圈更能营造广角镜先天难以表现的散景。前述广角人像的特色中,我们有提到广角镜具有深远的景深效果,这是来是广角镜本身的物理限制。多数时候,我们便依据这先天的特色,来拍摄广角人像,这也是我们少有看到浅景深广角人像作品的原因。不过这在大光圈的35mm定焦镜上,却因为超大光圈有所打破,这让我们在空间不够长的环境下,同时能表现景深与透视。
&&& 此外,35mm与前述超广角及一般广角不同处,则是35mm拍摄广角人像的重点不在避开,反而是去追求、善用它的透视变形效果。例如将想要拉长的手脚,朝相机方向延伸,同样有改善比例的效果,却又不会过于夸大。同样的道理,想让胸口升级,将胸部放置在画面周围,并以稍低于下巴的角度拍摄,便能利用透视的变形效应,拍出更显著的好身材。
&&& 35mm焦段定焦镜值得投资的另一大原因,则是接在APS&Size机身后,换算等效焦段约略等于50mm的标准镜头。所以不论读者未来是否会上攻全片幅的数位单眼相机,他都算是「进可供、退可守」的镜头,是第一颗定焦镜的好选择。
&&& 重点提示:
&&& 介于标准与广角之间,有两者特性。
&&& 可表现广角镜难得的浅景深。
&& &透视效果不会太过夸张。
&&& 35mm广角定焦镜,是微光人像的创作利器。
&&& 定焦大光圈镜头值得投资的焦段。
&&& 特殊广角鱼眼
&&& 若想要告诉没玩过摄影的朋友,镜头下的世界是多么奇妙,笔者想到的第一首选,必然是鱼眼镜头。能拍摄180&视角的特殊能力,圆形画面,就好像我们小时后贴着透明玻璃珠,所看到的世界。
&&& 一般衡定广角镜的优劣中,常提到抑制变形能力的字眼,其意义就在于能否减少桶状变形的出现。但鱼眼镜头却反道而行,不但不控制反而将桶状变形效果,作为它的特色。所以利用鱼眼镜头拍摄人像前,首要观念就是要如何利用,或避免鱼眼的变形。
&&& 所有的广角镜头,画面中央的范围是变形最少的部分,这个道理在鱼眼镜头上依然成立,所以想用鱼眼镜头拍人像,又不想模特儿因为变形效果而扭曲变形,中央构图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用的方式。以本单元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成效。其实,这与超广角人像中,我们所建议的拍摄重点,是同样的道理。
&&& 这类影像在鱼眼人像中,相当少见,主要原因正因为严重的变形,让拍摄者想要维持模特儿本来面貌并非易事,且用许多人购买鱼眼镜头的最大原因,正是要追求拍摄极度变形的画面。而「大头狗式」的拍摄方式与表现,自然是鱼眼拍摄人像的重点。
&&& 相对于想办法去控制变形的做法,极度变形的拍法显然简单不少,只要将脸贴近镜头,似乎就是有趣的好照片,其实细细观察,将脸正面、侧面,贴近放画面中间,又或者故意放在画面周围,都有不同的感觉。基本概念都是,越靠近镜头的地方会变大,其他的地方会缩小,贴近中央的画面越正常,周围则会极度弯曲。只要依据这样的概念,利用鱼眼镜头拍摄搞笑人像,便很容易发挥。
&&& 此外,利用鱼眼镜头拍摄照片时,较其他广角镜更需要注意杂物入镜,以及镜头污损的问题。鱼眼镜头180&的视角,一不小心就会让杂乱物品跑进画面当中,影响构图的完整性。例如拍摄俯角时,最容易将自己的脚给拍摄进去,而宽景则容易把其他的游客或摄影师拍摄进去。
&&& 而镜头前玉外凸,也是鱼眼镜头的特色,意谓多数鱼眼镜头无法外挂保护镜,在贴近拍摄人像时,距离常常只有短短的几公分,一不小心就会贴到皮肤而污损镜头。虽然对画质影响不大,但总是心有疙瘩,拍摄时后要特别注意。
&&& 重点提示:
&&& 放弃抑制桶状变形。
&&& 拍摄各种扭曲的人像。
&&& 可拍出大头狗式的照片。
&&& 将主题放中央,比例不要太大,一样可减少变形效应。
&&& 镜头保养要特别注意。
&&&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北京,关注时尚新锋!
透明公开的自由评论,最具活跃人气
关注时尚新锋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像摄影定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