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麦168亩产枸杞亩产是多少公斤斤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effects of sowing dates and pla.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effects of sowing dates and planting densities on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of wh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4:08:4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官方公共微信  11日,省科技厅组织国内小麦生产权威专家来绵,对安县河清镇成片种植的绵麦系列4个优良品种800亩大田生产进行测产。经随机抽样测产表明,由市农科院培育的“绵杂麦168”、“绵麦367”、“绵麦51”和“绵杂麦512”麦种田间生产表现良好,亩平产量均超过500公斤,远远高出目前全省小麦300公斤的常规产量。其中“绵杂麦51”表现更为突出,亩产量突破600公斤,达到608.9公斤。   测产专家组来到河清镇广红村,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肖世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余懋群的带领下,分组对广红村、白马村成片种植的小麦进行现场随机抽样测产。   现场测产表明,“绵杂麦168”、“绵杂麦512”、“绵麦367”、“绵麦51”和4个优良麦种亩平有效穗在28.8万——32.9万株之间,专家分别按不同品种平均千粒重量,折合算出4个优良品种其大田平均产量分别为510.3、530.9、568.7、608.9公斤。   结合大田生产表现,专家组认为,“绵杂麦168”和“绵杂麦512”田间生长整齐,丰产性突出;“绵麦367”和“绵麦51”株高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穗层整齐,穗大粒多,4个优良品种增产效果显著,应当加大推广应用,为确保全国粮食安全生产作出贡献。(谢卓霖 魏星奎)
登录四川在线通行证
新闻24小时排行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镇麦168高效群体指标与高产栽培技术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镇麦168是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于2005年育成的第一个强筋小麦品种,我区于2007年秋播引种,2008年扩大示范,2009年示范推广,2010年秋播面积达0.5万亩。该品种有亩产500kg的生产潜力,通过合理调控,2011年夏收世业镇出现了亩产超550kg的高产田块。本文通过对几年来示范推广该品种的经验总结,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初步得出了适合本地种植借鉴的一些经验做法。中国论文网 /9/view-3815183.htm  [关键词] 镇麦168 高产 调控 栽培技术  一、高效群体的生育指标  1.群个体的协调关系  镇麦168是中等偏大穗型品种,在构成单产的三因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协调至关重要,相比较而言,不同产量档次之间的千粒重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因此,高产栽培策略是: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多粒大穗。单产500kg/亩的产量结构为:有效穗28~32万/亩,每穗粒数38~42粒,千粒重42g以上。  2.合理的茎蘖数  在能够获得高产所需穗数的条件下,适当减少基本苗有利于挖掘增产潜力,提高个体素质。镇麦168分蘖力与扬麦16号相当,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单产450~500kg/亩的基本苗以15~20万为宜,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群体生长,有利于高效生育群体的形成。具体的茎蘖动态为:越冬始期(12月20日)茎蘖数每亩30~32万,返青苗(2月20日)40万左右,高峰苗50万左右。茎蘖数的变化应相对平稳,不宜大起大落,至孕穗时茎蘖数略多于预计穗数。  3.叶面积与光合效率  镇麦168分蘖至孕穗阶段只有茎蘖数依主茎的生育进程合理变化,叶面积呈现规律性变化,才有利于形成高光效群体。单产450~500kg/亩叶面积指数变化大致为:越冬始期为1~1.2,返青期为2.5~3.0,高峰期至孕穗为4.8~5.0,齐穗期达2.8~3.0,成熟期达0.8~1.0。适期早播有利于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的温光资源,培育壮苗越冬,越冬期间稳步生长有利于提高抗冻抗逆能力。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表明,叶面积指数变化呈现平滑曲线变化,高峰期至孕穗达最大值,最大值不宜超过5.0,有利于控制群体的合理发展,提高成穗率,形成高光效群体。后期生长青秀,成熟期单穗保持1张左右的绿叶,活熟到老,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营养物质的转化,培育大穗,确保养分输送通畅,从而提高单穗重。  4.植株性状与抗逆性  镇麦168株高平均为80.5cm,比扬麦16号矮11.2cm,基部茎粗0.40cm,有利于抗倒伏。上部三张功能叶片质地较厚,受光角度好,功能期长,不易早衰,光合效率高,成熟期平均要比扬麦16号推迟2~3天。平均小穗排数为19.2排,比扬麦16号多0.8排,穗长8.6cm,比扬麦16号短0.3cm,着粒紧密,穗型大而整齐,穗层厚度集中在20~25cm的范围内,有利于防病治虫和机械收割操作。  二、高产栽培调控技术  1.适期早播  镇麦168属春性品种,播幅较宽,耐迟播。过早播种易形成旺苗,招致冻害,同时还会加重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并成为灰飞虱越冬的寄主。过迟播种,难形成壮苗,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适期早播能充分利用冬前的有效温光资源,培育冬前壮苗,为高产奠定良好基础。一般以越冬始期能否达到壮苗指标为标准,即叶龄3.5~4.0叶,茎蘖数30~35万/亩,单株带蘖1个左右,带蘖率90%以上。根据近两年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我区镇麦168最佳播期为10月26日~11月5日。  2.精播匀播  精播半精播技术要求确定适宜的群体起点,适当降低基本苗,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协调好多穗与大穗的关系,实现小麦由中产向高产更高产方向发展。以基本苗确定播量,我区镇麦168的适宜基本苗为15~20万/亩,折算播量为7~10kg/亩。由于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同一单产水平对基本苗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地力条件好的地方,合理的基本苗以12~15万/亩为宜,地力条件差的应适当增加3~5万,播量也应随之增减。对不同地区而言,丘陵播量应适当高于圩区。播种时宜采用半免耕形式,力求稀播匀播,适当浅播,努力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这是种植该品种的关键之一。  3.适时控苗  应用多效唑拌种有利于促进分蘖发生、培育壮苗,提高镇麦168的抗逆能力。一般每千克种子用15%多效唑0.8~1克拌种效果最佳。如果错过拌种机会,可在麦苗二叶一心至越冬前喷施“矮壮丰”叶面肥。要求拌种时拌匀,喷施时一次喷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小麦拔节后不再提倡喷施生长调节剂,可通过控制肥水的方法调控小麦的生长。暖冬年份应在2月10日前、每亩苗数超过45万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压麦作业,以调控生育进程和群体。  4.合理施肥  镇麦168单产470kg/亩一生需施纯N 19~20kg,一般基苗肥的施用比例占总用肥量的50%~55%,中期用肥占15%~20%,拔节孕穗肥的施用比例占25%~30%。在秋播基肥应用上提倡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适当减少N肥使用,提高P、K肥用量,逐步使N、P、K比例提高到1:0.4:0.4~0.5。大力提倡秸秆全量还田,播后覆盖稻草秸秆,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增强保墒增温效果。中后期根据苗情施好追肥,促进稳健生长。后期搞好药肥混喷,有利于提高千粒重,防止早衰。  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镇麦168与扬麦16号相比,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和后期蚜虫发生相对较重,可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一是用药剂拌种,延缓纹枯病的发生时间,降低发病率。二是控制田间群体,改善田间小气候。三是搞好化学除草,压低杂草基数,减轻危害,净化生长环境。四是早防纹枯病、白粉病,适时防治赤霉病和后期蚜虫。五是搞好一生的沟系配套工作,确保稳健生长,提高抗逆能力。镇麦168白粉病相对较重,防治好病害是种好该品种的又一个关键。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镇麦168”成省内首个优质强筋新品--新华日报
第A03版:江苏新闻·综合
| &&&&&&&&
出版&&&|&&&&&&|&&&&&&|&&&
“镇麦168”成省内首个优质强筋新品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镇江市农科所了解到,该所科研人员精心选育的“镇麦168”,已成为全省惟一通过国审和省审的优质强筋红皮小麦新品种。  “镇麦168”年的试种结果表明,国家区试平均亩产395.38和393.72公斤,江苏省区试平均亩产450.17和453.72公斤。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以及最大抗延阻力达到了优质标准。&&&&&&(曲直&&滕庆海)
& 新华报业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稻亩产首破千公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