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 note pro root无法设置麦克风。

  对于旗舰型手机来说,屏幕显示质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影响屏幕显示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一些常见的指标如:最大亮度和静态对比度,但是像色彩 还原这种专业测试指标就很少出现。有时候一部分人觉得好看的、显示非常自然 的屏幕效果另一部分人就有可能觉得呆板、沉闷。   为了保证测试的客观性,我们采用了一些专业设备,譬如:分光光度计和色度计 ,来量化我们的显示屏测试。对于分光光度计和色度计,我们分别采用了爱色丽的i1Pro2 and i1DisplayPro。为了有效地使用这些硬件设备,我们还采用了 SpectraCal的CalMAN 5来记录数据。为了使测试更加客观,我们进行了色彩还原 测试而不是sRGB色彩饱和度。   小米Note  小米Note Pro  小米Note和小米Note Pro的显示屏来自同一个供应商,分别是JDI的1080P LCD和
FBC20 1440P LCD。两者都有完整的RGB条纹,在这里我们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 由于子像素排列的不同,同样分辨率的AMOLED显示屏的感知分辨率通常会弱于 LCD。主观上来看,小米Note和小米Note Pro之间的分辨率差异极小,据猜测是 因为小米Note Pro具有非常明显的ITO grid,从而影响了显示屏的清晰度。   至于视角上的色彩变化,两者都是相对较低的,但是当你连续旋转手机屏幕时, 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比度减弱,亮度变化不均匀。目前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的LCD手机用一只手都能数过来,比如:HTC One M9+, iPhone 6, 和 LG G4.           过去,亮度和对比度是手机显示屏在户外是否可见的重要决定因素,就如同现在 手机中所谈的反射率。在本次测试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两种显示屏之间的差异, 因为1440P显示屏降低了对比度,所以调光器不起作用。然而,要不是在户外实 测中输给了小米Note,凭借小米Note Pro的阳光屏特性,我们真的以为它们是相 似的。   Mi Note  Mi Note Pro        在灰阶测试中,我们将小米Note和小米Note Pro都设置为标准对比度,但是小米 Note还需要额外的调整才能达到“cool”色温,因为“neutral” 和 “warm” 都代表极度的热(即红色区域)。经过这些调整,我们可以看到小米Note和小米 Note Pro的灰阶得到了很好的校准。小米Note的一致性虽不完美,但是也已经很 好了。测试中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伽马曲线在接近黑色的时候降低,接近 白色的时候升高,似乎是提高了近白色区域的对比度。   小米Note  小米Note Pro     至于饱和度和色域测试,两者都支持sRGB色域。小米Note在色域控制方面的确有 些不一样,但是总体的校准还是可以接受的,平均误差保持在3以下。用户为小 米Note Pro支付的费用有一部分都用来进行校准,因为小米Note Pro的饱和度好 的让人难以置信,而且sRGB色域离标准值也特别近。   小米Note  小米Note Pro  在色卡测试中,我们发现这两款手机有一个很相似的模式。小米Note的色彩饱和 度处于可接受的标准,但是小米Note Pro几乎达到了精准的水平。当很多OEM厂 商都在规避sRGB校准时,小米能达到这种水平真是令人吃惊。相比小米Note,小 米NotePro在分辨率和色彩校正上要更胜一筹,但是两者差异非常小。总体来说 ,两款手机的显示屏都非常出色。52RD(admin_52RD)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三个月前,小米正式发布了年度旗舰手机小米5,相机采用16MP索尼IMX298感光元件,支持四轴光学防抖,并支无论是相机还是镜头,解析力是评它们的一个重要因素。用户一般都很看种它,当用户评价其成像是否清楚时,就是看相机手机设计产业发展回顾1990 年,中国邮电部杭州通信设备厂与摩托罗拉签定一项代工合同,杭州通信设备厂以SKD转自台湾科技新报的消息,全球半导体巨擘英特尔在日前宣布大裁 1.2 万人,掀起产业一阵热议,然而,这波裁员风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半导体厂商之一,Dialog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1%。虽然是欧盟起家,但是业务已经遍布近日,英特尔宣布将裁员1.2万人,约占员工总数11%。对此,锤子科技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即便是企业的效益很好摘要 ISO描述了关于如何测量成像系统的空间频率响应(SFR)不同的方法。既可以用斜边据台湾媒体报道,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称,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发2016年的国产手机市场已经迈入了马拉松的后半程,不断有手机厂商在市场竞争中被残酷淘汰。当年小米诞生之时城头变幻大王旗,全球手机出货量新榜单出炉: IDC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出货量排名上,三星、苹果如今的半导体圈可谓是变幻莫测,虽然和安华高(Avago)合并后的新博通(Broadcom)早就明示过会停掉一智能手机市场放缓 小米联想为何滑出前五?同比上涨仅0.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创下了历史最低今年2到4月国内的各手机品牌厂商密集发布多达20款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品手机,今天《慧眼网》与大家一起梳理一下,手机的相机在捕获图像时应该是用手拿着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照明条件下进行的。为了改善在低照度条件下的性能,通过减知情人士透露 Intel 将开始新一轮裁员,涉及公司多个业务部门,到 2016 年年底裁员数千人,IntelIE最新推出的测试图卡TE281主要用于杂散光分析。TE281符合国际标准ISO18844。我们用相机拍摄了作者:吴醒峰,射频、天线领域资深专家虽然广告声势浩大,但商家没有告诉您的是,这些便宜的"全网通"手机在某些国小米Note2接力小米Note冲击3000+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虽然在日小米跨年宴会上,雷4月4日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中国通讯巨头中兴公司的三位高层领导都将换人。据该报消息,这一限制中国公司活动华为P9将在4月6日在伦敦发布,而在发布会前夕,爆料大神evleaks在Twitter上曝光了P9的官方渲染鸿夏恋终于在昨日(3月30日)拍板定案!鸿海集团对于日本夏普集团的收购价格最后确定减价千亿日元,总金额约3,究竟谁握有最佳的半导体工艺技术?业界分析师们的看法莫衷一是。但有鉴于主题本身的复杂度以及芯片制造商传递的消息随着三星新一代旗舰手机Samsung Galaxy
S7的发布,顶级智能手机的配置标准又将提升一个台阶。最近来全球各大智能型手机制造厂的旗舰机搭载OLED面板的比重攀升。2月甫闭幕的全球移动通信大会(MWC)中,也2015年12月底,52RD发起两项投票,分别评选出手机行业研发实力最强的设计公司和手机公司,历时3个多月,手机体验的进步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持续的优化,这个过程不可能大跃进。国际手机品牌一般都有一个设计路线,包括后续小米今天在台湾宣布推出新机红米Note 3,首度同步在中华电信)、远传电信、台湾之星开卖。除了红米Note在前一段时间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便携式显色照度计CL-70F对手机的闪光灯参数进行测试的详细步骤,引去年11月份,英伟达在美国正式发布Jetson TX1 GPU模块,主要针对无人机、机器人以及驾驶辅助系统的联发科于今天发布定位高端的曦力(Helio)X20和X25处理器,首批采用该芯片的智能机很快就会上市。 曦力虽然无线充电技术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但至今仍未真正在消费电子领域普及。无线充电技术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未来又据外媒报道,此次美商务部获取的一份来自中兴公司内部、其中部分被标注为“绝密”的文件显示,针对美商务部的禁令,联发科昨日宣布,将在高端手机芯片系列“曦力”(helio)上,全面导入独家的Imagiq图像讯号处理大可乐手机宣布破产前天晚上,互联网手机品牌大可乐的创始人丁秀洪对外宣布,由于残酷的行业竞争和资本洗牌等原因,52RD自建站以来,主要的受众就是智能手机、半导体行业的工程师们。但是大家知道,在这些行业,女性工程师的曾经,高通骁龙810坑了全世界的队友,小米note顶配版号称史上最强暖手宝。一年之后,小米5手机已经于3月份千呼万唤始出来,小米5在终于昨日发布。  据了解,这款手机的摄像头配置16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前置近日,苹果“1970 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许多使用iOS设备的好奇人士“好奇害死猫”,抱着好奇的态度,结果转自台湾经济日报消息,联发科22日在世界移动通讯大会(MWC)开展首日宣布,旗下首颗采用16纳米制程与首款支中兴发布智能投影Spro Plus:支持办公与家用  北京时间2月21日晚间消息 中兴通讯于MWC2016世之前想写些什么,但是总感觉素材不够。有些时候自己想写的东西太多,条理又太乱。所以我另辟蹊径,想到去写一些索尼新CMOS首创复合自动对焦+3轴防抖,革新手机拍照  索尼公司(以下简称“索尼”)今天宣布其Exmor2015第4季大陆智能机市占排名转自工商时报消息,双十一带动塞货需求,市场调查机构IDC表示,去年第4季【华为各明星机型发货量】:华为P8目前总体发货超1700万,其中P8青春版发货1000万,荣耀6系列发货“别怕紫光入股,联发科应成立控股公司,与紫光合资攻中国大陆市场。”工研院计画副组长杨瑞临3日表示,台湾的台积电在 12 月初正式向投审会递件,宣告赴中国设 12 寸晶圆厂生产 16 纳米制程,引发外界哗然,而由于终端市场需求趋缓,在供给提升速度大于需求成长速度下,TrendForce 旗下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 2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表示,华为终端在2015年的收入超过200亿美元,而依照华为的惯例,★TrendForce旗下拓墣产业研究所观察指出,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支付系统的成熟,俄罗★52RD网友weizhenfei在论坛发起关于LTE最大功率问题的讨论,求大家帮忙解答,现在已经进admin_52RD关注通信、手持设备、IT等科技行业动态,第一时间发布全球最新行业资讯。欢迎报料、投稿,请发私信或者邮件:。热门文章最新文章admin_52RD关注通信、手持设备、IT等科技行业动态,第一时间发布全球最新行业资讯。欢迎报料、投稿,请发私信或者邮件:。在线时间4 小时
版本5.12.11
积分 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积分 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双网通版
MIUI版本5.12.11
通过手机发布
本人現在 小米Note標配
下圖是標配耗電情況
據說頂配版 4大核心問題就是
續航 廣告繁多 2k累贅 和 發燙
我只有一下幾點問一下各位大神們
1.頂配版和標配一樣嗎?能進入Recovery模式嗎?是否支持雙系統切換?
2.目前有沒有一款ROM有修改了分辨率和精簡 提升續航的ROM?如果有的話 一定要刷第三方Recovery嗎
3.頂配版100電以我的世界PE為例 中等特效&&能否堅持3小時?
(22.96 KB, 下载次数: 0)
20:55 上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经验3989 米
在线时间32 小时
版本6.4.21
积分 45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1 积分
积分 45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1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4c
签到次数35
MIUI版本6.4.21
经验1158 米
在线时间36 小时
版本V7.3.2.0.LXHCNDD
积分 16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6 积分
积分 16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6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MIUI版本V7.3.2.0.LXHCNDD
建议等note 2顶配
经验1110 米
在线时间0 小时
版本6.2.18
积分 11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7 积分
积分 11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7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移动4G/联通4G
签到次数22
MIUI版本6.2.18
感觉价格不如之前优惠时1499合适,建议等等米5吧!
经验3762 米
在线时间689 小时
版本6.5.26
积分 46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8 积分
积分 46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8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签到次数31
MIUI版本6.5.26
通过手机发布
还想跳火坑啊
经验1111 米
在线时间6 小时
版本6.5.26
积分 1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5 积分
积分 11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5 积分
机型红米手机2 联通版/电信 高配版
签到次数53
MIUI版本6.5.26
不推荐。耗电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不是一般的垃圾。
经验1291 米
在线时间4 小时
版本6.3.10
积分 1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8 积分
积分 1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8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签到次数23
MIUI版本6.3.10
同意,小米现在越来越不关注客户体验了,以前就是冲他在乎用户感受买的
对啊& &反馈的bug没见到修复一个,伪root,获取不了权限,作死
经验6279 米
在线时间108 小时
版本6.5.26
积分 7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678 积分
积分 7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678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顶配版
签到次数21
MIUI版本6.5.26
等小米5吧!
经验1839 米
在线时间2 小时
版本6.5.26
积分 19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积分 19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机型红米手机3
签到次数22
MIUI版本6.5.26
改分辩率很简单的,root后就可改了,re加终端模拟器就行
经验2531 米
在线时间0 小时
版本6.1.14
积分 25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15 积分
积分 25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15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2/2S
签到次数89
MIUI版本6.1.14
请不要用繁体
MIUI 2000万
MIUI 2000万发烧友纪念勋章
MIUI三周年
MIUI三周年纪念勋章
已关注微信
已关注极客秀微信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16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如何评价小米 Note 和小米 Note 顶配版?
小米公司于1月15日下午发布新产品 小米note 手机和小米 NOTE顶配版
按投票排序
276 个回答
多年以后,当雷军回想起他决定把小米NOTE顶配版由发布价3299调低至2999时, 他会想起两百年前的一个瞬间, 当时拿破仑皇帝向俄罗斯的皇妹叶卡捷琳娜女大公求婚失败,只好退而与奥地利的玛丽o路易莎公主成婚。 一. 风口上的波拿巴和雷欧洲史上名将名君如云, 拿破仑却自有其魅力。 因为他是十九世纪初的 “创业英雄”。拿破仑o波拿巴出身平凡,没有贵族的姓氏或显赫的背景,在学校里还因为科西嘉口音受同学的愚弄和嘲笑; 但是他最终抓住了时代给他的机会,成为了不可一世的欧洲之王 。“从穷小子到百万富翁” - 这样的故事原型虽然有点俗气,但永远不会过时。很多人会觉得拿破仑生平打了无数胜仗, 主要是由于他的军事天赋。 但是经过历史学家的多年研究, 拿破仑的功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正好处于军事技术发展的一个拐点,而他准确地把握了这个风口。 这一点,也多少可以解释小米的崛起。 在十八世纪, 战争在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都较有节制,会战都是井井有条,好整以暇,大家都遵守公认的规则。但是,其实这种优雅的战法其实是受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制约而不得已为之,实际上成本很高。相应的,
在09年之前, 除了HTC 和三星, 只有中华酷联这样的通过营运商销售的品牌, 他们既与用户隔离, 开发不力,同时又由于销售渠道的关系, 价格高企。 所以手机的市场发展看起来不温不火,但是也还挺有规矩。 但是,到了十八世纪后期,虽然燧发枪的技术没什么变化, 但是法国炮兵在格里博瓦尔指导下 ,取得了很大改善, 他们成功生产出真正机动灵活的野战炮, 几乎可以和行军的步兵一样及时赶到战场,而且可以轰击1100码左右以内的目标。拿破仑抓住了这一点,作为科班出身的火炮军官,他是第一个完全领会火炮的杀伤力的指挥官,其对手在战场伤亡的50%以上都是由他的火炮所造成的。相应的, 09-10年那个可以用来比拟是手持智能设备代替PC的阶段。在战场上火炮的火力替代燧发枪火力的阶段。 正如法军把原来相对固定的火炮和步兵结合起来, 雷军则把手机当电脑做,利用了已经成熟的PC市场的经验“我们做了30年的PC,PC最后胜出的招只有两条:高性能、高性价比。”十八世纪中期,为了实现当时流行的线式战术,士兵需要五年以上才能训练成功, 而且士兵都是招募来的雇佣兵,因此士兵的成本很高,各国的正规军的规模都非常有限 。但是,法国革命带来的征兵制,使得军队规模可以大大提高, 而且改用的纵队战术, 使得入伍不久的士兵就可以完成战术动作, 因此带来了军队和会战规模的急剧扩大。 回到手机方面, 智能手机其实替代的不仅是功能手机,而且还包括PC。原来人们使用PC绝大多数是在家里和办公室的,或者去网吧短期租用。 总数既有限, 而且使用时间也不长。。但是智能手机出现后,
智能设备的使用者也由可以由白领扩大到类似保安、工人这样的普罗大众,这样总需求量就大大增加了。所以和以上军队数量一样, 成本的降低带来了市场的扩大。
制约十八世纪的欧洲军队的另外一个因素, 就是供应。 每次军队行军, 君主们就必须设法从后方向军队供应物资,大家也更愿意进行围攻战,以便沿着行军路线按一定间隔建立补给基地,
这样战略机动性受到极大限制,而到了十八世纪后期, 当时欧洲的道路情况已经大大改善。因为繁荣的增进需要较好的道路,而道路发展之后,周围地区就会进一步繁荣。结果就使军队在行军时较易就地觅食, 所以拿破仑的军队可以做到因粮于敌,不受后勤供给的制约说到手机领域, 在供给方面,
在之前为国际品牌的代工过程中中国聚集了大量的高水准的加工厂。 这样, 不像联想这样的传统手机厂商还习惯依靠自己的工厂来制造, 小米一开始就可以寻找高标准的 和专业的代工厂来制造, 只要设计出来就可以投放市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推出新品和产量爬坡的速度。 同时, 电商和快递的发展,特别是雷军亲眼目睹的凡客的腾飞, 使得在销售方面的新的廉价解决方案唾手可得, 那就是.在渠道上,减掉传统的运营商和中间商环节,以电商直销渠道为主。1772年法国的军事理论家吉贝尔伯爵写到“让我假设在欧洲有个活跃的民族兴起,他们将自我克制的美德与一种全民的武装和一个坚定的扩张计划融为一体。他们知道如何使战争变得廉价,如何靠胜为生,这样一个民族决不会因为财政考虑而被迫限制其战争范围。我们将坐视着这个民族征服邻国,推翻脆弱的政府,有如狂风扫落叶一样。”同样的, 在2009年, 手机业界如果可以设想出这样的一家公司, 知道如何使得智能手机的成本和渠道费用都变得廉价,依靠销售的迅速增长来不断自我突破业绩( 也因此得到越来越高的估值),而不会由于财务考虑而限制它的发展速度。 那我们就可以坐视它如同狂风一般卷过整个市场。 二. 似新实古的波拿巴和雷 马歇尔-康沃尔的《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 指出,所谓拿破仑发明了一套新的战法,那是拿破仑传奇中所固有的一派荒诞之说,事实并非如此。。 拿破仑的天才,在于他能在实践中借鉴历史教训并灵活运用于实战之中。他的军事思想应该感谢布塞、吉贝尔、格里包发尔和杜特兄弟这批十八世纪法国卓越的军事思想家
。拿破仑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对前人的遗产去修修补补,而是去充分地加以利用。 在历史的拐点, 学习刻苦的科西嘉人拿破仑正好身在那时的法国, 承接了法国军事传统和法国大革命唤起的国民精神,成就一番事业。
同样 ,雷同学作为PC时代的元老级人物,虽然号称“豹变”成功, 有各种“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之类的新鲜招数, 其实小米的商业模式,几乎就是对PC时代的戴尔模式的像素级模仿。 《浪潮之巅》里分析了戴尔在PC时代的虚拟工厂模式。一个传统的制造业需要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七个环节才能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当然,产品需要市场推广和广告推销。) 所有的公司总是在尽可能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以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利润率。 其实,最聪明的办法是直接减少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环节, 戴尔 将上述七个环节减少到两个,使得它打败各家兼容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以下列举的戴尔的模式, 可以看到和小米的模式几乎是完全对标的:1. 和很多制造业外包一样,戴尔为了降低成本干脆不设工厂,而由东南亚主要是台湾的OEM工厂加工。这样,它就不需要投入资金于建工厂和维持工厂的开销。小米也一开始就坚持做OEM的外包。 2. 戴尔干脆将产品设计也外包了。自己攒过PC机的读者会知道,PC机的设计其实没有什么学问,和搭积木差不多。至于原料采购,戴尔每年和英特尔、AMD、Seagate等几家主要PC的芯片和配件生产厂商谈好协议,由这些公司直接将货发给那些OEM厂,便省去了原料采购和一半的仓储运输的环节。 同样, 小米其实在设计上也很薄弱, 主要的卖点也是各种国际品牌的配件。 3. 戴尔在销售渠道上做文章,一直坚持直销,戴尔有自己的销售人员负责向企业级的大客户推销产品。而对于个人和小企业,戴尔以前只提供电话订购、邮购和网上订购等购买方式。戴尔的直销方式很简单,它像顾客发放各种配置的计算机的价格表,上面个人计算机的价格比其它品牌计算机的零售价会低很多。很多顾客会被它的价格吸引 。这也是小米的做法,一开始就以1999的超低价和高配置来吸引顾客,通过直销来节约渠道成本。 戴尔这是一个典型的印钞机式的商业模式,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牢牢控制住订单处理和零售(主要是市场推广)这两个环节。正是靠着这个革命性的商业模式,戴尔才能从众多兼容机厂商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主流的微机生产厂商。戴尔的流程,几乎也就是小米的所有流程, 所以小米开始时被讽刺成带有品牌的山寨机,其实就是戴尔这种带有品牌的兼容机的商业模型。 这也是小米所谓的用做PC的思路来做手机的一个重要侧面。 但是, 小米和戴尔的不同之处, 在于戴尔针对的主要是企业级用户, 因此最重要的是为客户服务的呼叫中心,因为企业级用户是相对理性的,总数又少。 而小米面对的是海量的个人消费者。所以,戴尔作为一个品牌来说,就是消失了也没有人回忆或者怀念,而小米作为个人消费品就不能这样,一定要有一定的品牌吸引力。那么,小米又是个什么样的品牌呢?三. 作为理性型品牌的波拿巴与雷我们再回来看看拿破仑。虽然他对后人来说魅力无穷,但是就当时来说, 他的权威是建立在他打的胜仗的基础上的,他必须不断胜利才能证实他的执政合法性。
和其他动辄绵延千年的古老王朝相比,一个科西嘉小贵族的儿子有何资格登上皇帝宝座?拿破仑称帝时,著名画家安格尔通过《皇座上的拿破仑一世》形象地展现了他对皇位合法性问题的构想。画中的拿破仑肩披白鼬皮披风,身着红色皇袍,端坐在镀金的宝座上。从头顶上象征罗马皇帝荣耀的金色桂冠开始,画家给每件装饰都赋予了象征意义,用来构建从罗马到法兰西帝国的历史源流。红色皇袍上遍布的金蜜蜂是墨洛温王朝克洛维——第一位皈依基督教的蛮族国王的标志。 而墨洛温王朝之后的加洛林王朝则体现在拿破仑右手中的权杖上。
拿破仑又仿制了查理大帝的宝剑,佩戴在左腿外侧,既强化查理大帝继承人身份,又凸显军事统帅地位。而拿破仑左手所持的人手形权杖则是圣徒国王圣路易使用的司法之手,象征着最高司法权力。最后,拿破仑脖子上佩戴的那串巨大的金色大链章则是他创立的功勋精英集团——荣誉军团司令的象征,表明他是法国各界精英的领袖。 拿破仑这一身不伦不类的佩戴讲述了欧洲近两千年的帝王史,通过画家的巧妙安排,拿破仑皇帝被塑造成欧洲历史上众多皇帝和法国国王的继承人,而拿破仑帝国也成为欧洲和法国历史的唯一归宿。而小米发布会的典型描述是:"雷军借鉴了已故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很多风格——身穿牛仔裤和深色T恤,亲自主持嘉年华般的产品发布会,精心策划的现场演讲。当他宣布1999元的低廉售价时,台下的“米粉”兴奋地尖叫起来。" 当然, 前面那些都是噱头,雷军和乔布斯没有一点关系, 小米和苹果也一样。"米粉"们尖叫, 肯定不是因为雷军的个人魅力或者小米产品的技术突破,而是因为1999这个数字。 雷军也不敢说他想学苹果公司,后来说了几个他想要学的对象,正好能说明小米的品牌的本质。 第一个是同仁堂,雷军说了它的司训:“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换句话说,要真材实料。 但是同仁堂这个其实是有破绽的,因为对现代药品来说, 关键是疗效,根本不用考虑用的材料贵不贵。同仁堂的药效是否比较好没有客观确证,但这个说法确实是可以让顾客觉得他们占了便宜。 这也是小米希望顾客感受到的一点。 所以小米的所有卖点,其实都是在拼机器的元件性能是否很好很新,这样说法,和因为面料贵做工难所以这款衣服很划算一样, 颇有淘宝爆款内页的感觉。 第二个是向海底捞学习: 口碑的核心是超越用户的预期。帆船酒店的服务肯定比海底捞的要好,但是他没有超越用户的预期,海底捞破破烂烂的,但是很多细节征服了客户,所以海底捞的口碑是无敌的。所以超预期的核心在于控制预期。但是,按照这个逻辑,对小米来说,品牌形象反而一定要保持在低端,不然顾客预期就会过高。 第三是向沃尔玛、Costco学习:低毛利、高效率是王道 。 但是这种零售企业有个优势, 他们无需研发产品, 所以只需要善于谈判,把供应商的现成产品的价格压得死死的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小米这样的自有品牌的企业, 这种低毛利、高效率,必然就只能走上压缩研发成本和周期, 借用他人创意的道路,做出没有吸引力的超市味道的产品出来。 所以归结起来,小米的各种仿效对象,都是要体现出性价比出来。 那么会做出的是什么品牌呢? 我觉得可以叫做理性型品牌。 这是来自马克斯o韦伯的权威类型说的衍生。韦伯把权威归纳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权威(建立在古老传统和惯例的神圣性之上的权威)、超凡魅力型或克里斯玛型权威(凭借超人的才能、杰出的品格、英雄主义及其创立的典范、信仰而拥有的权威.)和理性型权威(建立在对理性、法律及官僚体制和法定授权的信任之上的权威). 这种权威的分类如果用在品牌上。 传统型权威品牌就是类似奢侈品这类, 品牌的价值来着它的传统和历史; 克里斯玛型权威品牌就是类似苹果或无印良品这类,品牌的价值来着创始人、设计师或公司文化的魅力。 理性型权威品牌呢,则是顾客通过理性衡量,觉得这种东西值得买, 那就是类似沃尔玛、美特斯邦威之类的性价比品牌了。 正如政治领域的理性型权威, 他们与公民之间要有无休止的协商谈判,不断地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和对公民的用处。 理性型品牌也需要不断自我证明自己的性价比(“我真的没多赚你们钱, 我配件成本都列给你们看了,而且也比友商的便宜”)。 相反,克里斯玛品牌则只要保持它的酷,传统型品牌则标榜它的历史就足以说服消费者,而消费者也愿意为它们付出溢价。所以理性型品牌相比之下是过得非常辛苦的。 拿破仑皇帝虽然几经宣传, 但不仅无法获得欧洲君主国的认可,连他信任的元老院也先后两次为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铺设红毯。所以,拿破仑感叹,路易十四即使打一百次败仗还是国王,而他只要失败一次就什么都不是了。 因此,拿破仑以战功出道, 却很难提升到类似帝王那样的传统型权威的位置,而陷入到要不断证明他百战不殆的陷阱里, 这为他将来的失败铺就了道路。 小米也是一样,从一开始的1999出道,就被迫不断证明比别的手机划算,销量也高的基础上。如果哪一天这两点无法证明了, 那么它的品牌价值就要打个很大的折扣了。 就像某些国家的政客, 被迫不停地讨好选民自我证明, 但是还是逃脱不了有一天被选民厌倦的命运。 小米从1999一直减低到红米的699时一路势如破竹, 但是要可做比较贵的版本, 只好不断强调材料好贵,成本好高。 可怜的雷军为了这个NOTE顶配版的定价真是百般纠结:“我犹豫过是定 3000 块还是 2999,我真的想了一个小时,最后和合伙人商量,采用了务实的做法。它是一个心理上的支持,让米粉感受到小米的性价比,实际上 2999 和 3000 没有区别。昨天推小米 Note 顶配版,对小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上,3000 元的机器就是非常高端、非常贵的机器。”可是, 如果去沿海工厂看看, 就会发现没有技术的杂工月工资也早就过了3000,做衣服鞋子的流水线边一水的IPHONE。 所以小米的这种性价比的无尽之探求想起来也是有点悲凉。 最后小米决定还是把价格停留在2999, 保持性价比的定位。 就好像当初拿破仑向地位平等的亚历山大一世的妹妹叶卡捷琳娜女大公求婚, 但是被一口回绝,说明他被拒绝加入欧洲皇室的圈子,拿破仑帝国还是无法升级成具有传统权威的皇朝代代相传。拿破仑只好向他的手下败将奥地利皇帝的女儿求婚, 但是与被多次打败的哈布斯堡公主的婚姻,还是只能证明他武力上的强大,却不能证明他被欧洲各君主认可。 拿破仑只好继续设法打败英国, 来消除对自己权威的质疑。 而占据中国市场份额14%,号称世界第三大的手机公司 , 却犹豫再三后不敢发布一款超过3000元的手机,也说明小米的自我证明之路极其漫长。 四. 形攻实守的波拿巴与雷到了1811年,拿破仑 治下的法兰西帝国表面上非常强大, 几乎占据了整个西欧和南欧地区,并把中欧和东欧的大大小小的国家都纳入自己的附庸,但是这是一个异常脆弱的帝国。拿破仑帝国扩张到这个程度, 其实是被迫的, 是出于制衡海洋帝国英国的战略目标。 可是对于海洋帝国来说, 法国处于内线作战的不利处境,虽然法军击破了其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的敌人,但是她从未对于英帝国构成真正的威胁,而英国及其盟国的海军却能够对法国实施有效的封锁和包围。 为了和英国对抗,拿破仑不得不陆续控制了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在西班牙陷入游击战,损失数十万军队),要求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加入抵制英国货物的大陆体系,直到最后被迫入侵俄罗斯。 同样,
刚满五岁的小米,估值已经达到 460 亿美元,去年全年卖掉 6122 万部智能手机、投资 数十家不同领域的公司,风光无限, 其实却是和拿破仑帝国一样, 表面上是采取的是进攻策略,实际上是防御策略, 防御的是不仅是自己的市场份额,更是自己的估值。根据雷军公布的数据,小米2014年全年含税销售额743亿元,折合美元不过119.5亿美元。而现在的这个估值460亿美元已经是联想的3倍,这绝对不是在以一家硬件公司的溢价进行估值。
因为硬件公司表面上很光鲜,其实都是过得非常辛苦的。小米一开始就敢于把价格调低, 是基于对摩尔定律的信心( 每十八个月,计算机等 IT 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 IT 产品,每十八个月价钱会降一半)。但是随着小米的发展,反摩尔定理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它的头顶。谷歌的埃里克o施密特在一次采访中指出,如果你反过来看摩尔定理,一个 IT 公司如果今天和十八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IT 界把它称为反摩尔定理。反摩尔定理对于所有的 IT 公司来讲,都是非常可悲的,因为一个 IT 公司花了同样的劳动,却只得到以前一半的收入。反摩尔定理逼着所有的硬件设备公司必须赶上摩尔定理规定的更新速度。一旦不能做到摩尔定理规定的发展速度,它们的盈利情况就会一落千丈。所以硬件厂商都处于低利率的境地。 所以, 如果小米还是以手机为主营业务, 这个估值完全没有道理。 为此, 小米不断进入新的行业,手机、平板、电视、手环、路由器、净化器、移动电源,手柄。但是从讲求性价比的公司基因出发,小米自己肯定是缺乏创意和技术突破的可能。 那么新的增长点来自何方呢?来自对外的各种投资。 雷军的目标是“投资100家智能硬件公司”。选定行业后, 小米从20家公司中选择1家来投资,它对这家公司输出小米的品牌、全国第三大电商的流量、供应链资源以及赖以成功的“小米模式”和“小米价值观”。这些小米生态链中的企业就像一支支装备优良的雇佣军, 杀入各个领域。在向这个目标进发的过程中,产业链上的很多新公司站到了它的对立面。“现在大家都很警觉,小米每个行业都会进去,我们的想法是只有把自己做好,小米做低价,那我们就去做品牌”这就好像拿破仑后来所处的矛盾地位。 我们都知道这么个小故事,贝多芬本来要把《第三交响曲》献给 新时代英雄,但是称帝后的拿破仑违背了平等与自由的崇高理想, 因此乐谱封面题献的“波拿巴的大交响曲”被贝多芬划掉了,改成英雄交响曲。 拿破仑为了维护他的位置, 处于极度的的自我矛盾中。 他是革命之子,而法国是却是革命产下的帝国;他宣扬革命的理念,自己却要登基称帝,而且压迫和破坏其他民族的自由。
同样,小米表面上是创业的模范,实际上“ 小米生态链产品”对同类中小以及创业企业市场空间进行了扼杀 ,破坏了整个创业环境。 在同行们看来,小米这是可笑的战略选择。联想的杨元庆和华为的余承东都对此表示,这是一种“不可理解”和“贪婪”的举动。 但这其实对小米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他们必须喂饱他们的野兽。 皮克斯的创始人艾德o卡特姆在《创新公司》里,提出了“饥饿的野兽与丑陋的婴儿”两个概念。 90年代初的迪士尼里,“我们必须把野兽喂饱”这句话不绝于耳。所谓的“野兽”,是指靠吞噬不断翻新和再加工的原料和资源得以生存的大规模团队。 这头猛兽力量奇大,连最敬业的人也难逃被吞噬的命运,那时的迪士尼不断出片、快速出片, 导致质量的全面下跌,最后陷入困境。而独到的创意刚刚诞生之时,往往与光鲜扯不上关系 ,好像“丑陋的婴儿”。 这些婴儿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去培养,才能茁壮成长。可是在不少行业中,野兽无节制地膨胀起来,这背后的原因在于野兽的成本不容忽视。 可是,如果把喂饱野兽当作工作的重心,简化流程或增加产量就会本末倒置地取代了企业的最终目标 ,那么,新生的构想——也就是丑陋的婴儿——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保护,无法茁壮成长。这样一来,婴儿们不是被遗弃就是遭遇胎死腹中的命运。由于上面说的反摩尔定理使得 IT 行业不可能 只追求量变,而必须不断寻找革命性的创造发明。任何一个技术发展赶不上摩尔定理要求的公司,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 这就是说, 没有婴儿,野兽也难以生存。 可是小米既然走上了高效率低成本的性价比之路,为了喂饱自己的野兽,只好去走上捷径,夺取别人家的婴儿。
可是这样一来, 小米这盘生意就不太像创业,而像金融业了。 小米通过低利润低成本的快速增长,取得高估值和巨额贷款,然后再大量对外投资,基本上小米手机就变成了一个吸引投资的杠杆而已。 而且,小米这样无选择地投资,说明它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心中无数。 这就好像《从零到一》里说的,金融其实是不明确思想的集中体现 ,虽然你渴望成功, 但市场具有随机性,如果你脑海里的未来只是一团迷雾,无法预测,那你就会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只好惯例,尽量把多种选择组合起来。这就是小米不怕触犯众怒到处伸手背后的逻辑。然而,小米的这种策略,反而有极大的风险。 投资的好项目要有几个条件: 1. 容易横向扩展,产品一旦做出了,很容易低成本的复制并扩展到相关领域。2. 今后的商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会以几何级数增长。 3. 必须具有革命性。 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下小米的哪些投资是符合这一点的。 小米的投资,不过是进入了他们能想象的各种领域(好吧, 就算是“去到那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在不成熟的领域用非正常低价占据本来就小的市场, 在大的领域(就像最近开始的活期宝之类)做个无特点的跟随者而已。内心出于恐惧,行为归于贪婪。看起来气魄很大,恐怕最后就像拿破仑一样,每多一块领土,就是多了一块会受到攻击的软肋。五. 被过高评价的波拿巴与雷虽然这几年小米炒得很热,不过从比较长的历史时段来看, 和拿破仑帝国一样, 小米的兴起也许并不能对中国的IT产业产生多大的影响。 它的历史意义也许不过是一个幕间剧。《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的翻译者吴畋指出,多年后回看,拿破仑时代是“一个很精彩的幕间剧”。在欧洲大陆的多数人看来,当时也许是精彩万分的群雄逐鹿的时代。但是,长远来看, 欧陆竞争不管谁赢谁输,都并非国家之福,向欧洲以外扩张才是真正的国家利益所在,某种程度上,年间影响后世最深远的或许是英国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了它霸权支配下的“帝国秩序”, 以及美国在大西洋那头的崛起。很多年来欧洲人却似乎都沉迷于这个时代的本洲战事,在年的一个世纪中无数次为其谱写华章,诞生了许多令人沉醉的杰作。同样, 小米这几年轰轰烈烈, 简直就像是IT界的创业典范,但实际上既没有技术进步也没有商业创新。就好像彼得泰尔对于Twitter的评论,“曾经我们想要的是飞行汽车,而不是短短的140个字符。” “这些改变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却不是进步。”每个机型里的那些高通处理器+夏普屏幕+索尼镜头等等的标示,只不过说明了作为装配能手的中国手机界的可悲现状。但是当中国的资金、智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智能手机这种已经稳定化的普通消费品上面, 为了屏幕大小和边框粗细做无休止的争论, 下一轮的科技创新也许又绕着中国悄悄走了。 在知乎里学到一个很有趣的词"硬件屌丝"
():现在大陆有个现象很奇怪:说到科技,各大媒体的科技板全是什么手机笔记本电脑,简直跟卖电子产品的广告一样。一问科技是什么,总有数不清的"硬件屌丝"跟你说什么手机配置参数。他们见识太短浅,总觉得自己是个"Geek",他们总觉得卖手机卖电脑就是科技的全部。 另外, 拿破仑战争也可以看作是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长时段的英法竞争的一个重要节点。 一直到十八世纪法国也不落下风,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还可以横渡大西洋,在美洲击败英国军队,使得英国丧失了最大的殖民地。 而拿破仑的一时辉煌,究其实质, 却是海上全部舰队被消灭, 在陆地上被英国军费补贴的俄奥普击败,从那以后法国就失去了挑战英国的能力, 在十九世纪的历次战争中都成为英国的跟班。 小米这几年的辉煌, 从长时段来看, 也可以说是承接了2003年前后那波TCL、夏新、波导等国产功能手机辉煌之余绪。 那时和这时的手机厂商的竞争力一样,还是来自低成本和本地化的噱头。所以实质上, 小米也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的“农民工时代”的余晖。 更有甚者,小米这个庞然大物最近发布的新品是49元的插线板。难道中国真的缺一个几百亿美元的公司去做插线板吗? 《冬吴相对论》里有一期《冬与夏的轮回》,吴伯凡谈到2003年的戴尔:“那时候我也明白盛极而衰的道理。但是我使劲地想象,戴尔会怎么衰呢?我想不出来。它创造了一个不可战胜,不可复制的一个神话。到2003年那个时候,PC行业的利润已经降到了2%以下 ,但是呢,戴尔它能够做到8。也就是说它卖一台电脑,相当于别人卖四台电脑、五台电脑。2003年的时候,应该是它业绩最顶峰的时候,就一家靠PC起家的一家公司做到了财富500强。 “然后他说了个比喻: “夏至时, 应该说从那一天,太阳应该是要开始减少它的热力了。在北半球。就是那个太阳光它的直射点往南移了,这样北半球就开始变冷了。但是我们实际的感觉恰恰相反,6月22到7月22这一个月的时间,是北半球最热的一个月,因为三伏就在这一个月里头。 也就是说:在事情已经发生逆转的时候,在我们的感觉里面其实还在延续…… 不是在延续反而在加持。很要命啊,就这可能跟我们个人的命运啊、公司的命运、国家的命运就是在你转折点已经来临的时候…… 你是没有感觉的,你甚至会感觉更好。就它已经开始变坏的时候,你反而感觉很好,越来越好。” 日,18岁的奥地利女大公玛丽o路易莎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婚礼在卢浮宫举行,现场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但是从后世来看, 这却是拿破仑帝国的夏至。 小米的夏至来了么?所以《圣经o传道者书》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补充的分割线
-----------------------------------------------------------------我这篇回答写得过长,有点失控,所以本来不想再补充了。 不过有一些批评我还是要回答一下: 一. 离题的质疑其实嘛,这个问题看是贴在哪里了,如果是在购物论坛上面当然应当是回答参数啦打折什么的, 不过在知乎里我觉得应当是可以更自由吧。 采铜在知乎的回答“什么是好的答案”中指出, 一个好答案的价值,在于“答非所问”。一个人心中最难解的那些问题,通常不是源自知识的匮乏 ,而是思维方式的禁锢。 牢笼中诞生的问题也框定了回答者的思维。扣住问题给答案,固可以解问者表面之惑,但是,心底的那个结终究没有解开, 每一个问题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 。 二. 关于小米是否有创新的问题关键其实不是创新能力, 而是敢不敢采取创新的路径。 按照小米的策略,他们会下意识地采用已经成熟和保守的技术, 这样就谈不上突破了:“小米早期的供应链效率高和其最初几款产品设计保守有很大关系。” 完美科技CEO邵国光告诉《财经》记者,在小米Note和小米4之前的所有小米系产品,几乎对现有的供应链不构成挑战,较容易保证生产和良品率。完美科技是一家为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提供OEM服务的深圳公司。邵国光举例,小米1的原型是摩托罗拉放弃的一款产品,设计完整、工艺成熟,“上下两层塑料壳,中间用金属框兜住”,大量山寨代工厂可以完成。小米4的工艺难点之一在于全金属边框,它做到了比苹果更细致、边角更光滑、接触也更紧密。但是,在这块钢板开始旅行之前,两年前,富士康就已经对类似金属边框大量出货,iPhone 4S的钢板已经绕了地球一圈。三. 有些知友提到MIUI。 不过我一直觉得这个是小米用来解释给投资人听的故事。就是封闭的苹果系统尚且要靠卖硬件来赚钱嘛。 MIUI就是再好, 其他安卓手机也是可以刷的呀, 而且就是小米本身, 红米可以用MIUI, 顶配版也可以用,我可不相信买红米的人会在MIUI上花什么钱。 另外可以读读这一篇“;mid=&idx=1&sn=df1e3ee61ff&scene=1#rd ”,
"今年,雷军预计互联网服务将为小米带来 50至60 亿人民币的收入,而去年小米平均每月的软件和服务收入还不到 2 亿", 那他的计划 那可是三四倍的增长啊。四. 小米所谓的智能家居, 其实多年前微软就提出了“智能客厅”的概念,从十几年前起微软、苹果、索尼、谷歌都在做这个方面, APPLE TV都是多早前的事了。 就算家居都是智能化了, 为什么要用小米嘛?这个同样还是个如果在新领域里表现出独特竞争力的问题。 小米投资那些智能硬件,除了大幅降价, 还有什么技术特点吗?四 。 我为什么拿这个NOTE顶配版的价格来说,是因为这一点可以特别说明小米的保守,不仅是技术的保守, 更是商业上的保守。 顶配版就是卖得不多也不要紧, 如同其他答案分析的, 至少在顾客心目中可以把小米的价格体系做上去嘛。 可是小米还要临时降价,可见根本不敢承受这款销量不大的风险。 这种心态, 除了降价,你能指望他们做任何有点风险性的技术决策嘛?五. 关于低端品牌往上做的问题, 不是不可能,但是要有价值观或者技术突破,才能有克里斯玛, 顾客才愿意支付溢价。
靠销量肯定是提高不了的。
---------------日修改---------------永远不要当中国的苹果,当了就离死不远了。雷军的话言犹在耳。不管你怎么说,小米这两次发布会还是很值得夸赞的,即使有些冷场。。。一句话评价,这次还是做出了史上最好看的小米手机(都不处理一下那个logo么??黑色都毫无欲望了!!)先出了小米note,一个全新的品类。后面那个3D玻璃真心喜欢,没有看到真机,但是雷军演示我已经很喜欢了。再加上白色面板前面那个mi logo 不那么显眼,而且黑色简直就是指纹收集器啊喂!后面那个3D玻璃真心喜欢,没有看到真机,但是雷军演示我已经很喜欢了。再加上白色面板前面那个mi logo 不那么显眼,而且黑色简直就是指纹收集器啊喂!5.7寸1080p屏幕赞一个,不跟风,那些2k屏幕实际使用上有几个说好的?堆参数堆出成就感了。光学防抖。。。不太懂。小米的照相一向坑爹,不解释。。。前置摄像头如果真是htc祖传的那颗就太赞了,htc哭晕在厕所啊。。。hifi。。。不奢求,只要底噪不要那么大就行。。。。801,3G内存。怎么说呢,保证现货,毕竟现在高通自己日子不好过,发改委怎么整他还不知道呢。。。所以。定价2000+是个很好的价位。。真心很实用,估计抢的很厉害。。。有意思的是,ppt放到 骁龙801 时,底下喊出了810。。。。然后我刷微博,已经有所谓的自媒体发出了饥渴难耐的稿子:“不再发烧!小米note发布配置平平”。各种小米不行了的论调不绝于耳,热闹非凡。然后,就瞬间被打脸。高通810+4G RAM+64G ROM+2K屏+CAT 9+土豪金,几乎弥补了刚才所有的槽点(除了那个logo)高通810+4G RAM+64G ROM+2K屏+CAT 9+土豪金,几乎弥补了刚才所有的槽点(除了那个logo)雷军仿佛一个打脸小能手,狠狠地打了恶意吐槽的脸。从这时,我突然感到雷军的可怕。4年了,雷军还记得吸收网友的意见,网上所有恶意的善意的意见他们全都知道,而且分的很清楚。重要的是,他们采取了相对的措施。这样的企业太可怕了。他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他在积极改进,他并没有被得到的一切和恶意的谩骂冲昏头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改进什么。这种企业,不成事才怪。这种顶配的小米note,并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糊弄用户。他的目的实在太多。。首先,给死忠粉存在感。小米发展了4年,小米1代吸引了大批玩机狂,他们喜欢智能手机,爱刷机,爱折腾,喜欢新鲜。他们现在还活跃在miui论坛上。但是,小米这几年由于普通小白用户的拖累,走开了稳妥路线,并没有那么新潮的配置。这些死忠粉并不缺钱,他们跟所谓脑残粉差距很大,他们一直希望小米能践行诺言:为发烧而生。所以,小米出了这款机子,我丝毫不意外。甚至我认为小米3就应该出了。。。其次,试水3000市场。好多人说,3000以上国产手机很难活。有钱谁不买苹果三星?不好意思,你说的是几年前。。看看米1发布时候的价格。好手机都在4000多,你要是敢上3000绝对是找死。。。再看看现在,苹果和三星都去5000多的价位了,3000多都空出来了,为什么不能试试?苹果和三星都去5000多的价位了,3000多都空出来了,为什么不能试试?——如今五月才推出,再加上s6 Exynos 7420 的优异性能,高通真是猪队友啊。。。看来高通和小米的小别胜新婚已经来临。。2999不仅体现了小米对于友商的压力的反馈,也体现着自己对于3000价位的谨慎。相信小米慢慢地会登上3000的位置的。这个定价绝对不是脑袋一热做出的决定,而是小心翼翼深思熟虑的决定。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自我打脸。。哈哈哈这样的小米,太可怕了。最后,培养真正的用户群。小米最近的发动机并不是小米品系,而是红米品系。这个我在另外一个回答中写过 ,可喜的是,这里面的主要猜想被印证了。小米一直说重视粉丝。可惜,现在问题出现在粉丝上,一代又一代的讨好粉丝加上大杀器红米系列,使得小米的粉丝群越来越低端,越来越“屌丝”。不信?看看魅族粉丝质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到了小米主动引导培养粉丝的时候了。让低端粉丝群涌入红米,将小米品牌的粉丝群培养起来,是小米比较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他,确实在做了。ps,我见识到了微博网友无知的可怕。。。太可怕了。。。。。。被各种人耍成猴还在那笑。。。更一张真面图。来自哲野狂人看来哲野狂人误导性太强。来自 pchome看来哲野狂人误导性太强。来自 pchome
小米手机全系列布局正式完成。上到3000+旗舰级,下到600块近山寨级,已经全部搞定了。
整个发布会在一个很稳妥的气氛下召开了。小米这一次走了一个很稳妥的路线,801有助于自己大规模迅速的铺货,看好这一次小米note不跳票不饥饿营销。(但是总觉得那么不靠谱)。纵观整个小米note,小米是终于肯在外观设计上下一定功夫了,虽然外观还有些泯然众人的意味,但是比起当年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要好得多,前后双玻璃还是要点成本的。前后在很多小设计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光学防抖这一次也用上了,95的广色域屏也用上了,还用上了祖传老相机(HTC ONE的400万),拿出来老吓唬人“怎么贵怎么来”的HiFi(虽然不知道能搞成什么样)。整体来说,小米note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太多大的亮点,但是能够感觉到比小米4要好得多的诚意。PS,这一次MX4 pro又要被压一头了。2299的价格也能够和小米4形成一个高低搭配的档次,虽然300元的区间稍稍显小,要是能把小米4降价到1899甚至1799那是perfect了。
至于小米note顶配版,感觉就是雷军拿来忽悠人的,810+4G +64G+2K,感觉雷军这一次选择了最好的元器件组装到了一起,价格也水涨船高到3299,这个价格说实在也实在,但是810的话雷老板你手里有货吗?我觉得这一次小米note顶配版表面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表面意义在于回应外界对于小米已经无法做出性能最顶级的手机的质疑,也借此成功的将小米手机的价位拉高到3000+的档次,成功的覆盖了国产手机能够覆盖到的所有面。我之前就说过小米不会满足于1999的,也不会眼睁睁看着红米把小米整体的价位拉低。至于实际意义,好一点能在春节后出工程机,劳动节出量产版,我觉得这已经算是好的了,毕竟不是谁手里都有810.当然,我希望雷军出来狠狠地打我的脸。
小米小盒子?小米在智能家居上又前进了一小步,但这么个小东西也不算是什么能够改变格局的设备。但是国内其他厂商你们要加油啊,再不来小米都要把市场抢光了。
利益相关:小米公司四年的老客户了。看了楼上,马上顶级摄影师也要不够用了,大家快抢啊。
有的答案又在罗列参数,神马cpu高通2k。泥煤啊,长点心吧。一句话:阔战场,向苹果开战!当年三星摩托火腿肠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小米闷的一声把价格拉到1999,其他手机厂商鄙视说:"我操,屌丝机,何惧哉!我的目标用户群根本就不关心,我们去喝酒去,魅族妹子你去不?"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这几个大佬死的死残的残,纷纷研究小米,还是得卖1999啊,于是华为1998的出现了,一加的1999.99出现了,魅族扭捏半天,1799还是出现了,还有敬爱的罗老师1980,哈哈搞笑死了。这时候呢,活的比较好的是三星和苹果,高帅富的日子自然是惬意。但还有一个群体,在遥远的深圳华强北,住着一批从山西煤矿走出的2(two)包子,老乡听说没,做手机赚钱,别挖煤了。于是什么小辣椒,大橙子,大可乐,小咖啡,粉墨登场,对了还有个节操手机。2包说,3000以上整不了啊,2000左右有小米啊,咱们弄1000以下的,反正小米是做发烧友手机的,才不会做低端货,于是这帮2货得意好一阵子。后来大家都知道了,红米一出,节操乱掉一厕所,手忙脚乱,片甲不留,我尼码,那个惨啊,啧啧啧,忒惨聊!这时候在手机的武林世界里还剩下一个半对手,半小三猩和小苹果,他们占领98%(抱歉数字是我编的)的利润。三猩喜欢大粗(宽),苹果钟意细长(怪怪的)。三星最好的手机是NOTE, 苹果又推出了Plus。三星的用户不必多说,体验啦,手感啦,交互啦,什么都无所谓的人群,只要大就行,这样打电话可以遮住脸。苹果呢,今年出了Plus了,说我要大大大。果粉是一群受,受了几天说还是大的好。好!!就在此时此刻,高端的用户群们接受了大,接受了宽,他们都被调教的温柔贤惠了。雷总一甩秀发:“叼,额等这一天多少久啦!”于是,NOTE,上!PRO,上!双剑合璧,倚天屠龙,打猩猩,咬苹果!好哇,小米米,你终于露出你贪婪的牙齿了!呵呵,远方传来寒冷的低吟,青山绿水,咱们来日方长,500到5000,处处是旗舰!
不想做大哥的毕业生,不是好手机公司小米一直是一个年少老成的公司。看似年轻的公司,创始人确实业内打拼多年的大鳄团伙。所谓的发烧,性价比,不过是精心分析市场需要什么手机之后的对应之作。小米看似异军突起,其实每一步的稳的不像话。《人月神话》说过,什么是最后的团队?手术室团队,小米就是。没有那些业内大公司那么冗杂的决策过程,目前也没有看到内部的派系之争。就像一辆调校精良的超跑,一路猛进,短时间内就超过了一众对手。但,小米的眼光仍然放的很远,格局依然很大。小米毕业了,4年之后。小米不再是大一那个愣头愣脑的新生,不在是大二那个谨言慎行的追赶者,也不在像大三时那样被性能蒙住了眼睛变得傻大笨粗,当然我们也还记得大四毕业设计时人模人样的造型。4年的打磨,小米开始仰望更大的世界。哦不对,不是仰望,他觉得自己可以把世界都纳入囊中了!产品本身,定价一点都不激进,说明为快速铺货做好了准备,而不是拉长出货时间,用时间换利润。现在就要出货量,现在就要利润。所以纸面上的性价比可能没那么突出了。但,普通用户更容易买到了。手机市场上,2+2布局完成,下探坐稳699-899级别老大的位置,上冲3K+价位。分别是入门:红米+红米NOTE中高端:小米+小米NOTE是不是很眼熟?没错。这源于乔布斯提出的电脑市场只需要4款电脑:笔记本:Macbook Air,Macbook Pro台式机:iMac, Mac Pro上次出击是用红米,现在的千元机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了。山寨厂商基本玩完,中华酷联魅族的出货量很难应对(其中华为的表现算是相当好的了。)这次小米Note,放出、3299的价位,站位整齐。是像三星、苹果的上一代旗舰,和其他大厂的高利润区下了战书。狼来了。当然,小米的野心远不止这些。有人说小米抄袭苹果什么的,真的,格局太小了。当年IBM没做到的,苹果停手没一直坚持的,小米要去做。那就是全方位占据你的生活。包括前段时间推出的小米电源,小米净化器。今天的小米小盒子,头戴式耳机。都是一个目的,小米无处不在。现在还这么想的,只有另一家公司SONY,可惜,小米可能机会还更大不少。小米,值得期待。对于产品本身,小米Note完全是吸取了Apple和Samsung的优点,我一直说iPhone如果出双卡双待,绝对大杀器。现在小米学了Apple的双面玻璃外观,2.5D屏幕外观,Samsung Note系列的双卡,加上接地气的MIUI和碎屏险。的确不再发烧,但的确成熟。高配版则是继续show发烧和上探3299价位的尝试,鉴于现在iPhone 6能用版本已经是6088的iPhone 6 64G了,3288的位置还是很有性价比和竞争力的。图片来源:
高通810,全场惊呼———哇!4G RAM。全场惊呼———哇哇!!!2K 屏幕。全场惊呼——哇哇哇!!!!我当时觉得,如果掉下一个2599的价格,全场米粉都会跪下,大呼:雷布斯万岁!!!!!!!!!可惜,掉下的价格是3299,瞬间冷场。。。只有雷布斯自己一个人碎碎念,这个手机的材料好贵的啊。。。。。更新。跳票一个多月的小米note顶配版今天总算在雷总的are you ok ?中发布了新的价格——2999。这个价格一出,让多少用2799买了64G 普通版小米note的米粉们伤心落泪啊!
蟹妖,作为一个深度小米观察者,很久没来写一些东西了,先简单亮明几个观点,后面再来补充1 生态链首先谈到小米的生态链,紫米移动电源,华米手环,智米空气净化器,小米的智能设备生态链用与小米一致的品牌策略,加上小米的天然的流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宗采购/压价的供应链管理+前期亏损后期长尾盈利的定价策略+巨大流量和口碑营销=小米生态模式小米谈到的智能模块/统一控制中心/云服务,提供了智能设备的解决方案,也让小米成了智能设备的平台,更多的新进入市场的智能设备只会越来越依附于小米,而智能平台建立这个方面,BAT显然还法力不足,我想这个部分也是小米能估值450亿的原因之一2 MINOTE整体来说战略意义重大,这是小米第一次突破1999,追求高端市场,开始了双旗舰战略(MINOTE 与PRO的差距也不小,可以认为是MI4、MINOTE、MINOTE PRO 的三旗舰战略)价格上 MI4/MI NOTE16G/64G/ MI NOTE pro 64G 分别对应99/3299 ,那么面临以下问题1 MINOTE发布,MI4并没有降价,是否会相互影响?2 MINOTE pro三月份上线,是否会出现新的强敌?3 MINOTE pro与MI5是否会左右手互搏?毕竟高端芯片只有那么几块,怎样做出差异?4 一贯追求性价比、全民街机的小米,此次发布高端产品线,会不会水土不服?(MINOTE /PRO 与其他旗舰的对比)(MINOTE /PRO 与其他旗舰的对比)从机器本身来说(以MINOTE 2299为例),1)比较惊艳的是:1.1嵌入6.9mm的光学防抖,同时也谈及了小米的专利问题,这也是最大的风险,尤其是国际化上,小米还应该继续努力同时也谈及了小米的专利问题,这也是最大的风险,尤其是国际化上,小米还应该继续努力1.2 较为纤薄的机身,以及终于传承了MI4,有了自己的设计语言(侧视图 白色视觉上更纤细一点,不过还没找到图)1.3:3D玻璃背面板1.4 大面积像素的前置摄像头(曾经的HTC主摄像头啊)2)一般或者说达到竞品标配的是:2.1 2.5D玻璃面板2.2 双色温闪光灯2.3 HIFI3)不足的是:没有指纹解锁、没有2k(虽然意义待考证)、性能(虽然需求待考证)当然,除了指纹解锁,其他问题在MINOTE PRO上解决了4)功能实用性有待考证的,包括4.1 像素级对比度调节4.2 护眼模式(减少屏幕短波蓝光)4.3屏幕素质3 MINOTE PROMINOTE PRO是一个让人纠结的东西性能上,810/4G/64G/cat9/2K/……一阵狂轰滥炸价格上,3299,又让人望而却步这次发烧真的是发烧过了,都是亮点、都是旗舰,也带来了超高价64G的发烧版和标配版之间差距是 0 标配的16G和64G之间也是500我想发布策略上,先不说64G容量的事情,出的标配版、发烧版(16G),再谈扩展容量要加价,可能接受度更高一点另外,关于810/2K/4G这些,有没有价值,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4 MIBOX MINI至于后面出现的小米小盒子,这个ONE MORE THING确实很惊艳,一开始我以为是充电器的插头…… 简单说是发布了MIBOX的低配版(4K 到1080P的降级),减少了接口,更适合商旅一方面增加了商旅的功能另一方面增加了低配(4K毕竟对于老电视用户略花哨)、降低了MIBOX的入手门槛(从399到199)正如小米手环,将手环价格从七八百打到79,打到让大家随手买回来尝尝鲜,不好用也不心疼的价格区间,这个产品如果体验上并非很差的话,也就是成功的产品了5 其他吐槽1 雷总的普通话说好了要苦练,要提升的呢?(我们这个恶(er)机(ji)……)对现场的把控能力也不强,经常米粉跟他开玩笑的时候不知所措有点尴尬,语言单调缺乏情感和煽动性,堆参数、堆技术的次数有点多,略显苍白和工程师的固执2 为什么这次有了这么多雷总做模特的拍照环节?不过这次形象设计上有些提升,但是比企业家杂志设计的那张还是差远了,发型还是硬伤3 雷总的毛式企业家特色还是保持了很多,现场还引用了毛泽东语录…… 4 建议多几个主讲人,比如HIFI等等,交个团队专业的、有一定知名度的部门主管上来效果可能会更好,雷总你现场忽然冒出一句“其实我也不太懂HIFI”是什么意思……HIFI用户还会买你的东西吗……总结陈词1 战略意义重大,开启双旗舰征程,突破1999天花板2 MINOTE手机惊艳度不足,价格没有低于”心理崩溃要买买买“的预期线3 MINOTE PRO性能冗余度太大,同时定价也太高,定价策略上还有斟酌和优化的余地4 MI4没降价,两个新机又缺乏爆点,整体感觉小米已经度过了靠性价比和超预期的尖叫来换取市场的阶段,而是有自己的品牌溢价。对于我来说,因为MIUI和小米智能硬件中心的溢价,加上对小米手环、路由器等其他产品的依赖,2299的MINOTE依然值得入手,3299的性能怪兽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刚刚拿到首批小米NOTE 64G版,赶紧来评测一下:照相:照相效果相比小米之前几代好太多,但是光学防抖效果还是不如IPHONE6。手感:3D曲面玻璃视觉效果还不错,但是金属边框有点割手的感觉。运行速度:装了20几个APP,在排桌面的时候有点卡。效果:预装桌面不是官方宣传图上那样的桌面(开机之后是标准的MIUI V6预装桌面),我还以为会有更特殊点的效果----------------------------------------更新----------------------------------------桌面图,跟V6一样夜景效果一般摄像头在平移时无法成像,而Iphone6就可以,光学防抖技术估计只能满足我这种轻微帕金森症的人了{{{(&_& )}}} 。另外,雷总说的单手操作模式&横滑功能键&,进入该模式的成功率极低。。。信号:在信号较差的地方接电话会断断续续的,以前用2S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WIFI信号也有时会断。内存:全部APP都是从2S备份过来的,2S的待机占用内存是1G,小米NOTE是2G,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刷开发版的原因。HIFI:效果真的比以前几代好太多太多,这个就不多讲了,知乎上码再多字也出不来HIFI效果。先写这些,随用随补,欢迎提问`(*∩_∩*)′
回复的评论放这了,只是一个文字的储存而已,各位不用在意。
历史的归历史,商业的归商业。点赞是因为历史部分确实写得好,虽然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但是历史是不会像素级重演的。小米的模式你说有创新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所谓的“性价比”这种东西老祖宗就开始用了,并不新鲜。不同的在于实现在于实现“性价比”的方式,DELL是尝试着削减中间层级,但是它这方面未必有小米做得好,何况小米在广告费上的节省也做得更好,这是借助于社交媒体的发展,而若不是微博的崛起,之前这样做的土壤都没有。小米应该是在这方面做得最早的国内硬件厂商之一,恕我实在想不到其他的厂商。当然至于后面的MIUI、生态链等等就是更大的话题了,暂且不谈。至于估值,小米的450亿美元真的高吗?要知道乐视的市值可是破了千亿人民币,而乐视的电视在业内第几?视频做到业内第几?现在本来对互联网企业的估值就高,估值是市场对于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预估,小米的估值放在现在火热的资本市场,不敢说是低估,至少也是平均水平。不管小米未来能够走多远,它都是中国商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我会希望它走得更远些。另外,看到很多人一月份的回答。嗯说明大部分人都是瞎jb扯。扯得很多,很大,很深刻。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更新的分界线-----------------------------------------------------------------------
本来不准备多言的,承蒙各位赏识,还是多说两句。
我一直认为商业上的成功是归根于商业模式的成功,而商业模式的成功更多的源自于创始人的商业上的远见。而对于小米,我倒觉得黑得人多并不是坏事-----要是大家都看透了小米的商业模式,那就是小米由盛转衰的时候了。小米的模式不要说我们这些常人看不懂,就连商业的大佬们又有几个能及时懂。明证之一是之前周鸿祎在小米刚出来时提出要和其他手机厂商联手仿照着小米的模式做,结果没有一个厂商愿意。但是到这两年,主流的厂商,基本上多多少少都借鉴了小米的经验。 正如评论里 所说,知乎上小米的问题基本都是先站队再答题--
反正没几个人看得懂小米的商业模式,大家就按感觉来了。
说真的,小米的商业模式能写个万字的论文了,并且每年还在往里面加内容。 最近有意思的是小米开始多元化了,一开始是做智能家居和手机相关的配件,后来做的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小米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只会越来越多,雷军不是说要建一百家生态链企业么,现在才三十来家。
多元化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和PC业一样,智能手机的市场基本已经饱和,从功能机换成智能机的浪潮基本结束,而现在小米的出货量已经排到国内第一,增长的空间已经很小了。智能手机市场在未来已经无法支撑小米的快速增长的需求。
最近有一个很意思的想法,国外的大超市现在有很多自主品牌(Private brand) , 和大众品牌形成竞争,比如说国内比较熟悉的有沃尔玛。这种自主品牌常见到覆盖到各个方面的商品,从食品到日用品到酒水,价格会比一般的品牌便宜不少,质量也并不会太差。
这是超市利用自己线下的渠道优势,加上自己品牌的背书,砍下各种营销和零零总总的成本,主打性价比。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米就是这种模式的线上版。小米未来未必局限于某几种特定的品类,可能小米公司是主要做手机电视路由器这几个核心领域,但是贴着小米牌子的“生态链”企业可以涉及的范围就很多。所谓的生态链企业是小米投资或控股,你用我的资金以及人脉资源,我派人员去协助你做产品,最后贴我的牌用我的渠道。小米作为孵化器和渠道,为新创公司的产品背书,从中抽份子钱。只要产品不出大问题,卖得好或坏,对小米的影响都不大。
小米是要做京东,或者来说更像是亚马逊,而且是自己做很多硬件的亚马逊。(亚马逊做的kindle也很成功)-----------------------------------------------其他内容的分界线------------------------------------------------------------------(以下是关于乐视的吐槽,先放这了。)
乐视-------在资本的大道上狂奔
前两天去参加了乐视的面试和宣讲会----应该是我参加过的槽点最足的宣讲会之一了。 作为一个米粉,去参加乐视面试的心理大概是----我很好奇乐视是如何做到今天这一步的。要知道,乐视的市值前段时间最高点一度到了一千四百亿,不但是创业板的第一股,还曾短暂的超过了过去企业的标杆,国内地产的大哥---万科。股价从二三十涨到了一百多,拆股除权后现在仍有七十多。这个市值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都知道乐视的电视虽然做的还挺不错的,2014年销量150万台。而去年国内彩电市场销量大概是4500万台,但是国内彩电业前五名的总市值只有乐视的1.4倍左右。TCL销了大概1700万台,但是集团市值不到800亿。 上面这个数字是在乐视的宣讲会里作为一个有奖竞猜的答案。 这个数字真是太疯狂了。
我一直认为国内特别成功的企业分两类,一种是商业模式的成功,另一种是资本和各种资源运作的成功。而一开始特别成功,后来突然陨落的企业也是分两种,一种是商业模式过去成功,但是没有及时跟上潮流的企业。另一种是资本运作得很好,但是玩得太大玩脱了。
在我眼里,乐视无疑属于后者。在乐视的宣讲会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除了超级、生态,还有-吹牛。不要会错意,他们没有一点要否认的意思,不如说他们以此为傲。“乐视是一个擅长吹牛的公司,但是我们吹的每一个牛都实现了”“乐视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吹牛”“别人都是产品快出来才宣传,我们是早几年就开始宣传”,这都是原话。整个宣讲会的重点在于阐述乐视的“生态”,乐视的产品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相反的是资本运作一直在重点介绍。而在我看来,乐视“生态”的成功只是资本运作的成功,缺什么,买什么。从上游的内容制造-乐视影视---买了花儿影视,到中游的分发渠道-乐视网--核心是正版版权--买买买,到内容的呈现的终端--乐视电视。乐视宣传说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正版版权,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竞争壁垒,你能买的别人也能买,顶多是独家别人没得买。并且这东西得持续的投入,原有的资产随时间贬值很严重。
至于电视,好坏不做评价。据说乐视在这上面并没赚到什么钱。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乐视要做线下了。。。并且还不是一级,是三级。。。
在大家纷纷触电甩线下的时候,居然反身做线下,并且还是多级的分销。。。
资本运作中,有一个词叫上岸。乐视目前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根本撑不起千亿的市值,如果未来运作的好,能勉强撑起,那叫上岸了,否则要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i note pro recovery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