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购与传统商业形容相互促进的成语相关部门应怎样做

Powered by您当前的位置: >
牛牛怎么出老千
热线【】【扣扣】▲官网www.wanlongpaiju.cc玩牌赢钱设备▲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让你赢,欢迎您亲临本公司实地考察、免费体验产品或者技术效果、满意再买再学!!跟多信息请拨打我们的电话进行咨询。Anonymous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考特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搜狗地图地图|首页从到首页首页错误提示_东青游旅行网
东青游旅行网 错误提示中央电台:如何看待方兴未艾的“网购”
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经济观点”专栏
(每周一至周五18:00-19:00全国直播)
主持:徐强
嘉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 谢卫列
责编:吴纯美
徐:经济之声、经济观点,欢迎朋友们收听,我是主持人徐强。自从互联网诞生之后,可以说它无时无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且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改变。比如说曾经离我们非常遥不可及的网购,现在已经成为了许多朋友生活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刚才大家也听到数字的一个显示,现在在中国有近1/3的网民,或者说全国人口的10%左右已经是一个网络购物的消费者。当前我国的网络购物产业如何来看待、如何来评价,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发展,这将是我们今天将要和朋友们一起来关注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欢迎来到我们节目的现场两位嘉宾,欢迎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赵红教授,您好!
赵红:全国的听众朋友大家晚上好!
徐强:同样我们也欢迎经济之声的特约评论员谢卫列先生!
谢为列:您好,全国各地的听友们、大家晚上好!
徐强:今天我们聊的是一个网络的话题,所以首先要请教一下两位的网购经历,赵教授也是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吗?
赵红:我是,但是比我儿子,我好像购物的次数少多了。
徐强:还记得您第一次网购的经历吗,大概当时买的是什么东西?&
赵红:我是买的图书。
徐强:当时觉得很方便?
赵红:很方便,因为我在网上就可以浏览这些图书它的摘要、它的价格和它作者和一些背景,这样我就可以有选择的,因为有时候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书店。
徐强:看来第一次非常良好的经历,也使您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网上购物者。
&&& 赵红:是。
徐强:据我所知,可能相对于赵教授来讲,老谢更是一个网上购物狂,你有很多东西都是在网上买,大概占你购买商品的比例是多少?
谢为列:50%,我除了房子和汽车不在网上买。
徐强:那为什么会如此的吸引您,您觉得网上购物会给您带来什么?
谢为列:我觉得网上购物给我带来的第一个最主要的就是便捷性。像刚才赵教授讲的,因为生活节奏很快、很忙,很难有时间去逛商场,我基本上是有需求,带着需求上网上搜索,搜索最后我目标很明确,而且男同胞买东西可能不像女同胞得逛,得浏览,我逮着一个就下单砍下价,以至于养成了这个习惯,无论网上、网下我现在都是习惯于砍,跟人砍价。
徐强:今天我们聊的是网购产业的话题,我们也希望听到全国听众朋友您的观点,您是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网络购物产业的发展?您在从事网购当中有没有一些什么困惑或者碰到过一些什么问题,希望和两位专家进行交流,您认为将来中国的网络购物市场将会如何发展,您都可以编辑短信发送到,每条短信资费是0.5元,不含通信费。
徐强:刚才在片花当中我们也是跟全国的听众分享了这样几个数字,在过去一年当中,我国的网络购物已经连续第三年出现一个非常高速的增长,目前的交易规模是达到2500亿,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将近2%,同时有将近30%网民在从事网购,这样的几个数字拿出来以后,我们也想请赵教授给我们解读一下,这几个数字说明了什么?我们怎么看待它?
赵红:我认为这首先说明了就是网民的数量的基数非常非常的大,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相信在未来的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更多的人喜欢在网络购物,因为网上购物有很多很多的便利性。比如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做一些比较,价格上的比较、颜色、形式上的比较都是非常方便的,另外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另外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很多人能够享受到网上购物的便捷性,所以我相信这个趋势数字会增加的越来越快。
徐强:我个人也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觉,这几个数字拿到,像赵教授所说增长的非常快。第二点像赵教授刚才提到的潜力非常大。我们可以看到,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前还不到2%,而且可以说现在有90%以上的中国人,1/3的网民现在还没有选择网上购物,这个潜力非常巨大的,老谢您怎么看?
谢:我觉得这方面从细分市场的角度来讲,目标受众群,也就是上网的人并不一定去购物,我看过相关的统计,绝大部分的上网接近80%是出于信息或娱乐的需要,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中国娱乐产业的发展,实际上已经领先于我们所说的物流或者零售业,随着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网上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百分比,我也同意刚才你和赵教授的观点,可能不会是以2%-3%,可能会以更高的速率发展,只有符合当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用一句话来讲呈现一个加速发展,这一点可能不太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反而在这方面会拉动内需。
徐强: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既然有现在中国的网民总数大概在4亿人左右,为什么还会有3亿人没有选上网上购物呢?赵教授您认为是什么阻挡了他们网购的步伐?
赵红:我想可能有些人是担心网上购物的一些隐私的信息的暴露,还有以及安全问题。
徐强:更多的可能是觉得以前没有尝试过,我害怕会有一些什么问题,现在都是一些敢于尝试的朋友。我知道老谢据我了解,您在网购不光是逛国内的网站,有的时候还会到一些国外的购物网站买东西,那么我也想请教您,您的感觉国外的购物网站和国内的会有什么不同?
谢:我说的第一个感觉,可能恰恰就是刚才赵教授所讲的,我在国外网站购东西,我不会担心诚信,或者个人隐私的泄漏。
徐:为什么?只是对外国的东西就相信?
谢为列:不是,实际上国外社会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之后,它的诚信度会比较高,而且它整个物品从交易过程本身相对比较透明。在国内的时候,说句老实话,很多网站的东西很吸引我,但是我不敢下单,尽管有种种的目前交易保证和交易的条件,但是远不如,我相信很多海外网购的朋友都有这类似的经历;我在海外购物的时候,通过网购的方式很我会很踏实,我不会担心它的质量,我不担心交易过程当中出现欺诈,甚至不用担心我个人的隐私泄漏。但是在国内这几个方面我都担心,而且这几年,我大概从04年开始,我是想买CD,那些小物件可以买,但是越大的物件我现在不敢买,我在一次性购物的时候从来没有超过两千块钱,而且我是专门准备了一张信用卡,专门用于网购,因为随时随着网络安全出现问题之后,我的卡2000块钱的成本是我可以承受的损失成本,更多的是我不敢往里放的。
徐强:刚才两位专家都提到了安全问题,中国现在的网络购物产业安全的问题到底现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消费者们过分担心了吗?还是当前的网络购物确实值得大家担心,赵教授您怎么看?
赵红:我认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比如说现在网络购物你怎么样把你的客户锁定住,让他忠诚于你,这也是很多网站需要关注的问题。我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那时候我在国外已经从事网购的业务,我当时觉得他们实际上不同的网站都有自己的购物会员,会员制提供非常好的服务,而且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团队做支撑,支撑就是让你用户做体验,让你享受非常及时周到的售后服务,所以他就能锁定客户对他的忠诚度,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国内的很多很多的商家,对这方面还需要发力用功做的更好。另外,在保护消费者隐私权,包括付款方式的安全性这些方面,我们国内现在已经做的很好,但是还是有一些让网民有些担心的一些地方。
谢卫列:没错,我补充赵教授一点,包括异地的监管,比如在北京对北京,上海在上海问题不大,但是异地的监管出现问题之后,即使我有交易的一种安全保证交易的保证措施,一旦出现纠纷以后怎么办?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法规,尤其没有形成忠诚度或者诚信度,这样也可以解释你刚才说为什么还有3亿多人没有网上购物生活体验,他有一种畏惧心里,观望,并不是他不想网上购物。
徐强:网购的安全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资金、帐户和个人信息的安全。第二部分是你购买商品品质保证方面的安全。或者说你拿过来以后用两天发现坏了以后怎么办?这是质量和售后服务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我们不妨分别做一下解读。首先是资金和信息的安全,所有的购物网站包括所有的银行,现在都在宣称我们是绝对安全的,是没有问题的,真的没有问题吗?从这个方面看,赵教授您看。
赵红:从银行来说,我觉得他们在努力的做到网上支付的安全。
徐强:那就是还没有100%的做到?
赵红:因为我觉得现在通过互联网去诈骗,或者通过银行手机短信诈骗,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的,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中国消费者还是很谨慎的,他们生怕自己因为在网上购物,比如说我用一个卡长期在网上支付,这上面有很多钱,会不会我的密码和这个帐号就被盗用,由此引起我的资金流失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
徐强:这其实是涉及到一个网络的技术安全保证的问题,老谢您觉得这个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谢为列:实际上网上购物就三种:第一种款到发货,先把钱给我,打到我帐号上,或者信用卡,这是第一种。第二种现在目前有一些比较好的,咱也不说什么网站了,就说做的就是担保,搁在第三方,然后我验完货。还有一种就是货到的同时付现款,基本上是这么三种交易。这三种交易方式其实代表着不同的物流发展流通形式,其中的第一三种比较原始,第二种比较现代,当然“换客”不在此次话题内;网友之所以采用这么多方式,为什么?我觉得这只是在中国有一个很独特的现象,这个现象的背后有一个很深刻的原因。
徐强:到底有多深刻,原因在哪里,下一个阶段我们请老谢继续给我们分析,好,经济之声、经济观点,今天我们共同来关注网络购物产业,广告之后欢迎继续收听。
徐强:经济之声、经济观点,欢迎朋友们继续收听,我是徐强,今天我们共同关注的是网络购物的产业。在上一个时段最后我们谈到的其实现在很多朋友对于网络购物之所以心存疑虑,或者说不敢做出尝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安全问题。刚才老谢体别提到了一个付款方式,或者是用类似于支付宝,或者银行卡的转帐,或者货到付款,据我了解,我身边的朋友都愿意用货到付款,觉得这样踏实。但是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经济有效的付款方式,还回到刚才我提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朋友都很关心的,这种网络的转帐支付真的能够保证100%的安全吗?当前在咱们国家这样一个经济模式之下是否还存在一些漏洞,老谢怎么来分析?
谢卫列:我觉得现在最关键的可能要解决两个瓶颈问题,由于在网络购物方面缺少一个基本的立法或者相关的法规,这样无论在银行系统、物流系统、支付和零售系统,都无章可循,基本是套用国外的一些他们认为比较好的经验,随着全球化社会的出现,大家会有一种横向的比较,尤其有国外购物经历的人,他们会觉得国内这方面有巨大落差,从某种意义上反而加剧了他对国内购物在网上可能出现问题的担忧,这是一部分先锋者。更多的跟风者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像我比较谨慎,我专门用一张信用卡购物,每次往里面打不超过2千块钱,某种意义上讲丝毫不代表着社会一种进步,反而这是一种鸵鸟心态。因为我也是跟别人学的,尤其在网络论坛里面这种方法很好,我很安心。即使我跟风都是这么一种心里有所顾忌,就可以想想,我估计这是占的绝大部分人。很多人提到货到付款,有点又回归到上个世纪60、70年代很多传统商业上的做法,门对门,这并不是社会的进步,这反而是一种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一个可悲的异化。站在另一个角度讲,现在我们的网购商品的审验,还有交易证据的搜集和支付保证的安全,相关的一系列的具体实施的规范,没有一个基本法。所以它在相关细则上可能也缺少这种相关的一个法律支撑,就造成了全是企业自身的行为,看不到一个很规范的,让人很放心的东西在这上面。
徐强:实际上并不是说中国的网购技术安全水平不行,老谢的归结为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缺乏一个规范的体系的保障,其实说到这儿不光是一个支付安全,包括我们在上个时段提到的,商品购买了之后,它这种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服务的安全保证,其实也有这个问题。我们看到,现在大多数的网上购物,特别是C2C类似于这种网购,很多网店其实没有任何的监管,工商部门也管不到它、纪检部门也管不到它、消协更是去哪找都找不到它,所以才会产生这样一些相关的问题。
赵红:对,我觉得您这点说的特别对,现在要配合网购趋势,能够很好的符合网民,物流配送环节是非常关键的要解决的环节。比如我们有时候购书也好,或者购一些易碎的商品,你在网上选好了以后,拿到的东西,要不然就是摔破了,要不然书边角弄的脏兮兮的,你就会觉得它就没有收藏价值了,所以这个时候你会觉得非常可惜,但是从网站来说它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可是这个物流配送当中可能由于装卸或者其他问题,造成了消费者拿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出现了质量问题,这是物流配送的公司怎么样和网站很好的配合,把网上购物的形式做的很好。这方面是资源整合的问题。
徐强:其实不光是物流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的网站,打的旗号,实际上也是在销售一些,我们不说假冒伪劣,类似这种不太好的商品,或者是说拒绝承担所有售后服务的责任,这时候消费者往往又拿他没有什么办法。刚才我也提到,我们如果开一个实体店,哪怕摆个摊卖瓜子,都是需要在工商部门有执照的,这样有关部门会对你进行监管的。但是现在网络的购物方面,这一方面实际上是缺失的,但是给每一个网店都办执照,您觉得这个事儿可行吗?
赵红:其实网民消费者他们是聪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网民当他不是特别确定你这个网站的信誉和你的口碑好不好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就不愿意到你这上面去消费买东西了。所以另外一个角度,网站一定要考虑,其实网上购物具有非常明显的聚集的效应,如果网民觉得你这个网站好,整个付款非常安全,能够提供非常完美购物的解决方案,包括在费用、及时通信、社区资源、搜索引擎所有方面你给网民提供的方便便利性越好,那么大家对你的口碑就越好,你的信誉就越好,这时候反而更多的网民愿意到你的网站去购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从网站的经营角度,我们怎么样去做让网民更满意。从资源的整合来说,我们怎么样把我们的用户基数扩大,让更多的人到我这网站上去购买东西,做合作伙伴和商家的整合,这些都是今天我们网上购物的互联网公司所应该考虑得模式的整合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徐强:我同意赵教授的观点,但是有一个前提,我们在这要先假设所有开网店的都是善良的经营者,因为我们看到媒体曾经报道这样的事儿,有一些这样的人就是这样,我开网店先做一些小生意,我赚到了非常好的人气和信用度之后,我骗一笔大的跑掉。实际上这还是关注到一个刚才两位都提到,监管如何能够做到位的问题,老谢经常也在国外的网站上购物,据你了解,比如说在国外,他们的网购比我们走的早一些,在这方面监管有没有可取的经验,我们可以来参考和借鉴一下?
谢卫列:你看我经常上日本的一家网站,我之所以选择它作为购物,是因为首先我听到来自日本的朋友跟我介绍,这家网站在日本的诚信度非常好,它开展了中国的业务,我一开始怀着很猎奇的心态,括弧这里面包括了如何跨国的监管,包括刚才赵教授提到这种物流如何监管,不光是国内甲地到乙地,甚至跨境的监管,现在目前也存在漏洞。好在日本的购物环境或者说物流的配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碰到残破,或者有霸王条款,不管破损不破损你先签字,签完以后再打开,跟速递公司和快递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这已经成为又一个社会难点。不管怎么说,我也觉得很奇怪,我定类似的东西,物件的时候,从国外来的东西首先是很规范的一个邮件,这其实也应了刚才赵教授所说的物流公司的服务质量服务是否规范,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销售前端,你的服务质量是不是打了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能感觉出,在国内我明显感觉出是脱节的。因为我曾经问过速递员,我说你给我送这一件能挣多少钱,他说我告诉你挣一块钱,你想挣一块钱他可不就是乱扔,可不就是随便夹到哪儿!在北京我见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送货,你能想象除了飞机、火车,所有的交通工具,甚至手推车送快递的,我都遇到过。所以我就说这种五花八门的运输方式或者物流方式,你想能够作为跟互联网相匹配的一种方式吗?肯定不行的。所以我最明显的感觉,这一点我们跟国际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所以这个跟国内的整个大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现在已经学乖了,我可以容忍,比如破损不是很严重了我也能接受,谁让我想看这个书呢,但是CD类似DVD不可以,但是其他东西,包括服装、鞋帽,一般来说好象还行,外贸包装破损或者里面有点残损我都能接受。
徐强:我还想请教赵教授,除了我们既希望网络经营者能够自律,能够提升自己的服务和档次之外,我还想关注一下从监管层方面,我们的政府在下一步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保证这样一个产业,向大家希望的一个方向,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赵红:我认为政府应该尽快的出台有关网上购物的一些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这样能够规范我们的商家和网站在进行互联网的网上购物服务当中,能够很好的按照国际惯例规范自己的行为。
徐强:目前咱们国家有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是对于网购新兴的市场可能很多东西是空白,或者咱们单独出台一个针对网购的法规,或者说在现有的法规上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工作是可以做到位的,经济之声、经济观点,稍候回来我们继续关注网络购物产业。
徐强:经济之声、经济观点,欢迎朋友们继续收听,我是徐强。下面我们继续关注网络购物的产业。刚才两位嘉宾都提到了一个通过这样的立法,通过这样一些规范性的政府行为,来规范网络购物这样一个市场。其实这个规范还不光是规范到销售环节。还有一个问题,其实以前也有很多的业内人士提到过,实际上现在在网络购物,我们都知道你去打开这样一个网店,很多人都会告诉你发票这栏写的是无,我是不给你开发票的,按理说做买卖赚利润,向国家纳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现在实际上在网络购物这个市场当中,这个偷税、漏税、甚至不交税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是网络购物行业的一个行规吗,真的都应该是这样的吗,老谢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谢为列:我觉得主持人问的非常尖锐,而且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我大概是从1996年开始接触互联网,应该是媒体圈的第一批接受互联网的媒体人,截止到今天10多年以后,我仍然觉得有一个最大的困惑。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刚才主持人谈到,我们的网上购物行业,预计在2010年产值要超过7100亿人民币,增长的幅度大概能达到3.5。你想想7100亿人民币这么大的市场,居然它是一个不在国家国税和地税的征收范围之内的这么一个空白地带——也叫灰色地带,这么一个巨大的漏洞,我把它形容就是一个税收的黑洞!这里面是两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角度分析,可能开网店的人想网上创业,无本经营、解决就业、扩大就业、扩大内需,没问题,都是很好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宏观角度讲,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对待这么大一块涉及到民生管理,涉及到民生产业的行业,你如何不放任自流、加强税收上监管,因为相关的法规不配套的话,相关的税法或者说有关的税制方面不进行深度的改革,这块监管就成了一个黑洞。所以我也特别想借今天这个机会来跟赵教授,以及全国的听友做一个交流,我鼓励大家创业赚钱票,但是绝不应说没有发票。我到目前为止而且我还额外的加钱,多少钱加多少税,而且我发现税五花八门,有5%的,有8.5%的,后来闹的我算了算了,我不要了,我不跟你进行探讨这个问题,我能承受这个东西,但是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损失。
徐强:现在网上购物不开发票真的成为一个行规了,就像老谢所说的,即使国家鼓励这个产业发展,哪怕定一个很低的税额鼓励你创业,或者说哪怕国家统一规定网络购物可以免税都行,但是现在并没有这样一个规定,而且大家都是在不开发票。所以很多人说网上购物为什么便宜?第一个没有实体店铺,省去了很多仓促物流,营销的环节,但是其实最关键的一点他不用交税,赵教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赵红:我觉得在互联网网上购物发展初期的时候,因为很多很多网站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所以他定价比较低,收费比较便宜,或者不开发票,他有他自己的解释,但是这个市场是需要规范的,规范是两个方面,一是靠国家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出台来规范这个市场,还有靠商家自律,从商家自律角度,无论是互联网公司在做网上的购物形式盈利方式,还是传统的交易方式,企业非常重要的是要在于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什么?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你的名字、你商标的名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当商家从品牌角度思考我的商业模式的时候,你一定想到我的声誉、服务质量、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所有无形的东西看似很简单,其实它对于你的品牌价值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打造自己的网上购物的商业模式,这个品牌价值来说,我觉得应该多从无形资产、多从服务、多从消费者对你的口碑这些方面去思考,我怎么留住用户,我怎么让更多的用户感动,我怎么能够让用户觉得我是最好的。如果商家能够从自律、从经营的模式、从品牌价值的提升这个角度去思考,我把网站和网上购物的商业模式,做的可持续,做的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还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这样一种模式,这个时候不是赚3、5年的钱,而是一直可以赚钱,甚至可以做成百年老店。
徐强:对,就是不要抱着我每个月挣个几千块钱,或者干一两年差不多跑了,你要做就奔着亚马逊、奔着阿里巴巴这个方向走,不要做短线。这是不是还存在一个问题,刚才说消费保护方面的法律问题,本身的税收管理体制,是不是也是对目前的网络购物方面进行监控难度是非常大的?
赵红:我觉得现在法律还是有漏洞的,需要完善。
徐强:从技术的角度讲老谢你觉得可行吗?税务部门对于所有的网络购物行为进行一些监控,然后来依法征收税收。
谢卫列:其实我一开始谈到了,对于正确保全网上交易证据,应该说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不难实现,因为我们的互联网发展是一个跳跃式的发展,这10年来我们走过了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实现互联网过程当中20年走过的历程。应该说我们在很多技术集成的硬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上,我们丝毫不比国外水平差,甚至还有我们自己独特的一些产品和解决方案,关键节点就是如何把这些东西跟我们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然在相关法律目前缺失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利用企业自身的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把你的经营做得更规范,其实技术可以做到,但是由于你的管理不能跟上,必然就造成了这么大的漏洞,而且这个漏洞越来越大。
徐强:这几个问题其实相辅相成的,如果大家都用银行转帐,都用支付宝我可能好监控,如果大家都是担心安全问题,全都货到付款监控难度确实太大。
徐强:经济之声、经济观点,欢迎朋友们继续收听,我是徐强。今天我们共同关注的是网络购物产业,在最后一个时段,10分钟的时间,我们不妨展望一下网购产业的一个未来的发展。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新的技术出现,或者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出现,必然会对传统市场带来一种颠覆性的变革,有的时候甚至会以牺牲传统的模式、传统的产业为代价的。我们不妨回顾一下,随着这样的一个家用的DV出现,给家用录像机的产业带来就是毁灭性的冲击。苏宁和国美的崛起,现在所有的大型百货商店已经基本上不卖家电,或者把家电都已经转移到地下一层了,现在互联网的网络购物产业如此的新兴发展,会不会有一天它会完全取代这种实体的购物的产业,赵教授是怎么来分析这个趋势?
赵红:我认为不太可能完全取代购物产业,因为不同的购物方式有它的特色,所以我觉得今天应该是多种购物方式并存的时代,消费者他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所以我觉得未来应该是互联网的购物和传统的购物并存,因为不同的购物方式,他们分别有自己的特色,关键问题是作为互联网购物你怎么吸纳更多的网民在网上购物,这个是电子商务领域经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徐强:找到一个最优的购物发展方式的问题,还是回到我刚才的比喻,苏宁国美崛起以后,大型商场虽然不怎么卖家电,但是别的东西仍然卖的很好,两者是可以和谐共存的,老谢也同意这个观点吗?
谢为列:我同意赵教授这个观点,另外我做一点补充。我们今天探讨的绝大部分话题是围绕着B2C或者C2C的方式,应该说在这个历史演变过程当中我是见证者之一,从1991年,当时“EDI”我们的海关电子报关相关报道、当时第一个报道是我在《科技日报》时发出去的,当时那篇报道的内参还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从1991年到现在,应该说我一直是在线生活、包括网络购物,如果说那时一个B2B/B2C的方式延续到现在,或者到C2C的一个高潮,又一个高峰起来的时候,应该说作为媒体的见证人,应该说这种方式减少了中国在整个改革开放30年进程当中百姓生活的“费效比“,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物质极大丰富之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应该说它对传统的零售业和物流是一个极大的补充,甚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但是它绝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零售和物流和传统产业,因为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看,现在绝大多数网购的人,我看过一个数字,其中有一些区域,在一些大的经济区域里,30%是中学生,它实际上不具备真正的社会消费能力,仅仅是他个人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尝试而已。从这种意义上讲在中国目前来说网购还是很脆弱、很薄弱,尽管它的产值可预计未来达到8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但是中国经济整体的在这部分仍然是很好的辅助和补充,这种辅助和补充应该说,网购应该更全面。刚才我同意赵教授说的一点,随着品牌的发展,企业的忠诚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随着企业多元化的发展,更多多样性的老百姓消遣、购物的生活方式,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网络购物还是实体购物,都会带给社会生活和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从这种意义上讲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
徐强:这里还有一个网络购物的瓶颈问题,刚才老谢在节目开场所说的,他可以在网上买书、买CD、买枕头、买碗都可以,但是绝对不会在网上买房、买车,现在互联网的购物大多数都局限在价值比较低,这种日常的快速消费品上,将来的这个领域有普遍会拓展吗。比如将来老谢想买车、买房的时候会去上网吗,您认为从这样一个发展上是否可行呢赵教授?
赵红:我觉得完全可行啊,将来在网上去买房子、买车,因为你一开始的时候,比如作为消费者没有太多的时间跑很多的地方去选房子、选车,在网上找到你喜欢的户型,你喜欢的地理位置,锁定目标以后你再去购买的时候,这也给你节省的很多时间。所以我觉得未来互联网的发展的趋势,不仅仅是买一些日常的消费品,可能一些奢侈品,豪华性商品甚至炫耀性的这种商品,也可以在网上购物。因为它的便利性、可比性,以及网上购物的快捷方式,已经让现在的网民觉得这完全是可行的。关键就是说从商家来说要思考怎么样,因为做B2C和B2B,你的客户消费行为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收入,他们的阶层,包括他们的消费习惯,以及他们对商品的诉求等等这些都不一样,所以有效区分B2B到B2C,把现有的盈利模式基础上进行整合,让网民享受到网上购物的一些便捷性和一些好处,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多的网民在网上去买房子、买车。
徐强: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我们要激起网民技术的进步。比如现在3G时代的到来,我们至少已经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去看一下你买的东西了,这个从理论上来讲已经是完全可行的一件事情,甚至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比如我们可能会带一个三维头像的头盔,你直接挂在家里的仓库看,所以技术的发展,也可以给刚才我们探讨的这个问题,给网络的购物带来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谢为列:我同意这一点,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需要推动的是除了技术进步之外,就是社会诚信体系。在所谓的硬实力的同时还要应该有一些软实力内涵——如何提高社会整体的诚信规范,包括厂家、商家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诚信度,这个诚信体系的建设不仅对于网络购物有意义,同时对于全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全社会的物流和零售业的发展都起着举一反三,由一点而带动全面的作用,如果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互联网上的网络购物带给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将是一个更快的步伐。
徐强: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刚才两位讲到了其实网络购物市场是分成三块的,B2B、商业对商业、B2C、C2C,对于B2B来讲大家一般来讲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这是将来未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但是对于终端的消费者来讲,到底是选用B2C的方式,还是用C2C淘宝的方式会是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这个好象业内是存在一些争论的,目前来看中国市场来讲,这个淘宝模式好象是领先于当当卓越的模式,未来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哪种模式会更加有市场的前景,赵教授怎么分析?
赵红:我认为C2C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不是能够做的非常好,要取决于C2C这个平台上,是不是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完美的购物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是一揽子,包括从计时一些通信的信息,包括社区资源的丰富和整合,包括搜索引擎的快速,以及费用上的优惠。实际上今天网站要做好B2C模式,去提升网站的年性特别重要,你去活跃你的网上的社区,培养你的人气指数,增强客户对你网上购物的体验,让用户有非常强烈的归属感,这将是做好B2C这个平台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徐强:相对来讲好象给人感觉在B2C的网站上买东西大家会更加踏实他们一些,而在C2C这样的平台上,很多人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到底会碰到什么东西这样的感觉,老谢怎么分析这两种模式的发展?
谢卫列:这两种模式,某种意义上讲,应该说是两者都是同步的发展,毕竟在中国是从0到1的发展过程,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确实存在比较大的社会环境和应用条件的差距。但是我觉得C2C实际上是活跃,我认为是活跃民生的一个基础,它可能激活人们的经济细胞,社会由每个单个个人构成的,如何把这种行为引向更规范的行为,通过立法也好、通过企业行为也好,可能在这种意义上讲我更看好B2C,从目前这个阶段。C2C在现阶段有中国的特点,或者符合中国国情,比较有活跃民生生活,我觉得应该说两者兼收都应该共存共赢。
徐强:当然C2C之所以现在如此的火爆,其中很大的功劳要归功于支付宝的诞生,阿里巴巴的成功的运作,而且阿里巴巴的运作模式其实已经跳出了网络购物的平台了,甚至很多人都分析它实际上是更多的金融平台,也许马云从这个支付宝的金融平台,大家想这么多的钱打到支付宝上去马云每天手里有多少流动性的资金可以用,他这样一个金融的意义可能会更加的大于他的购物意义,怎么来评价这种模式?
赵红:我觉得这就是马云的聪明之处,他善于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整合很多的资源,特别是给中小型企业交易平台,这些方面他们在国内探索性的做的非常多的尝试,而且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下一步很重要的是不是能够考虑把B2C的一些成功的模式和C2C的一些成功的模式进行一些模式上的整合互补,因为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如果在这个方面,能够做的很好的话,我相信会有新的盈利模式诞生,这个时候会让更多的网民受益,也会让更多的互联网企业能够收获很多的现金流。
徐强:老谢怎么来分析,你觉得马云到底建这个东西是为了圈钱,还是卖东西?
谢卫列:可能两个目的都有,您看马云就是猴精猴精的,首先马云可能是想圈钱,任何有风投背景或者自主创业的人我想这是无庸讳言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随着互联网发展,很多人在问,网络购物下一步发展,像B2C、B2B物流网,互联网之后的物流网,我们经常谈的所有网络购物其实包括两个范畴,一个是大范畴,企业也好,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对个人。还有一种基本上是C2C,个人对个人,无论是大范畴、小范畴,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通过这种网络购物能实现线下和线上的相互补充,能活跃整个的中国内需市场。从这种意义上讲,今天给我最大的启发,通过和赵教授和主持人的交流,我发觉这个问题实际上白猫还是黑猫这个不重要,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两者兼收并需,并且都处在同步发展这么一个高度上。
徐强:确实是这样,中国的互联网购物产业应该说和全球同步,将会拥有一个非常光明灿烂的未来。老谢刚才也提供这样一个数字,两年之后,2012年的时候中国的网购营业额将会达到2009年一个二倍的水平,呈现一个爆炸式的增长,尽管前景是非常的看好,但是我们今天也谈了很多关于市场的规范问题,关于成功商业模式的一个选择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将会是中国的互联网购物产业真正走向成熟、走向发展的一个必要保证。好,非常感谢二位光临经济观点,并且发表二位的精彩观点,谢谢!同时我们也感谢全国的观众朋友关注和收听。
※本文音频版见中国广播网,24小时、365天在线循环收听。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互尊重 促进交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