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引擎开始熄火了,中国下一个奇迹 电视剧经济引擎在哪呢?

  三季度增长6.9%,破了7,但在种种更悲观的预测反复冲击中国人眼球之后,这个数字已是中国人心里能够接受的。其实GDP增长率今后即使降到6%,对中国大局也未必是灾难性的。  尽管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宣称,中国经济增长率还会有4%甚至3%更糟糕的低谷,但这种预测已 经更像是他们的政治愿望。更多人相信中国的增长率不会无限往下掉,社会不断扩大的有效需求以及改革效果的逐渐释放都会提供支撑,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下滑 有可能在6%到7%之间止步。  按说今天的6.9%要比几年前8%的社会效果还要好一些。因为学者们普遍相信反腐败会直接 导致一点GDP数据的下降,这部分被挤掉的GDP有一些直接是社会负能量,还有一部分虽然转化成社会资源,但它们非常低效,会导致社会治理的扭曲。此外一 些高能耗同时低效乃至泡沫化的经济增长近两年被清理,这部分GDP损失对民众福祉的影响尤其很小,它们甚至还能直接带来部分民众的改善性感受。  正因如此,GDP增长下滑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社会痛苦,今年国家新增就业计划已经提前完成, 公众的消费信心指数很高,旅游等新兴消费迅猛增长。可以说,中国GDP增长的水分被挤掉了很多,经济结构的优化持续进行,GDP增速的下降不代表中国经济 已穷途末路,更不代表老百姓从改革开放中获得的福祉已朝不保夕。  中国经济增长必须实事求是,它需要对应中国经济及社会面貌的真实改善,体现到绝大多数国人的实际生活中。中国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直拒绝施行强刺激,坚持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带来了中国经济全局的稳定。  现在的实际情形是,中国政府和社会正在逐渐适应中高速增长,接受我们不再生活在经济超高速增长光环下这一现实。现在表现最混乱并且前后矛盾的更像是舆论力量,尤其是西方那些主流媒体。  过去说中国高增长粗放低效需要调整的是它们,现在中国经济义无反顾走上调整之路, 它们又嘲笑中国因此而出现的经济数据是这个国家行将“崩溃”的征兆。其实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30多年,现在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调整期,这一总过程浑然一 体,有很强逻辑性。但是一些人出于不太健康的心态把它的每一段都拆出来,宣称它们是中国的灾难。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包括:中国社会的巨大需求,政府的组织能力,改革的不断推 进,以及中国人的勤劳等等。这些要素今天一个都不少,只是它们的形态和彼此之间的对应方式发生一些变化,我们需要一些再组织的过程,中国没有理由被这些调 整伴随着一时波动吓住,以为我们的国运已经用尽,从此“完了”。  看看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两位数的旅游收入增长率和破万亿元的收入总值是中国经济 潜力的真正缩影。旅游热在中国刚刚兴起,它足以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而且它的可持续性要比房地产强大得多。再看看中国电影票房的井喷式增长,更健 康、带给中国人更多幸福感的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渐被新的模块拼成,13亿中国人的需求增长几乎永不枯竭。  无论西方经济学界,还是中国人自己,都没有见识过一个13亿人超大型经济体崛起究 竟是什么情形。他们拿西方的一些微缩经验套中国,因而难得要领,总是预测失败。中国崛起已经形成历史惯性,只要国家基本稳定,中国走得稍快或稍慢一点,都 是将被历史忽略的细节。历史最关注中国发展的总趋势,这个趋势正一年年变得更清晰,而非前后矛盾。  作者:佚名倪金节: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引擎已经熄火 - 财经 - 金视网
当前位置:财经
倪金节: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引擎已经熄火
中国房地产市场繁荣已经持续13年之久,房价一路飙升之际,政府调控之手不断发力,但始终收效甚微。过往的这13年,房地产行业成为中国经济双位数增长的引擎,并不断朝着超级泡沫的路子上奔去。不过,这一次房地产引擎熄火已经成为必然,关键问题是决策层会否再度将其视之为快速发展的引擎。
从2009年底开始,为了遏制泡沫复兴,决策层不惜以计划经济回潮的方式,以严厉限购为代表的新一轮调控措施打击地产泡沫。虽然如过往每一幕类似,至今各地房价仍然坚挺,甚至不乏逆市上扬的城市,但是这一次调控的非市场化特征,较之以往尤其明显。决策当局背负着市场经济倒退的恶名,其所承担的政策成本,则早已经不能以货币数字来计量。这一次,决策层不能再输。至少,限购之剑既然已经祭出,在未来两三年内恐怕不会放弃。
自从严厉限购执行以来,各种非议不绝于耳,不同的利益中人将各色帽子扣之于限购。如果从学理和实证的角度而言,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特征的限购,确实违反市场规则和相关法律,但是若从现实角度而言,限购倒是当下无奈而实效之举。
中国地产泡沫之所以不断做大,无外乎货币泡沫膨胀和土地财政依赖,但很明显,当前形势,政府不可能短时间内将货币泡沫消除,摆脱土地财政亦阻力重重。由此,通过限购迅速冻结住房需求,让地产泡沫至少不足以再度进入快速扩张的区间,进而为挤压货币泡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赢得时间。如此以时间换空间之举,若后续相关改革和配套政策到位,此轮限购所支付的极度高昂的执行成本,倒也值当。
现实亦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这一次政府扛住了,没有再度重启保增长的政策,那开发商最终只能选择降价。市场正在进入深度博弈阶段,长时间的调控打压,地产商和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变得愈发窄仄。
前两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之下,地方政府大肆卖地,土地出让金达到巅峰水平;房地产开发商拿地也十分容易,房子销售火爆,加之信贷跃进,获得大量贷款。这就使得过去一年多的调控时间,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坐拥巨额现金,不少企业账上趴着随时可以周转的流动资金。这些人一直似乎认为,决策层会在他们的资金耗尽之前将调控政策改弦更张,重蹈过往数轮调控的覆辙,所以他们绝对并不会降价,而只是静静地扛着。在他们眼里,最终扛不住的一定是决策层。
这一次只怕要让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失望了。以货币政策为例,固然中国货币泡沫还在扩张,但是很明显速度已经慢下来不少。尤其的,广义货币M2增速已经渐渐滑落至16%以下,新增贷款规模亦渐渐进入常态。虽然下半年央行紧缩货币的动作迟迟未有动静,但是近期的央行扩大存款准备金基数这一政策,足以弥补近两月的货币紧缩空窗的效力。
目前,中国真实通胀仍然十分严重,加之国际环境波云诡谲,此时放松货币政策,绝非宏观当局的最佳选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在《求是》杂志撰文,重申了中国遏制通胀的决心,那么货币环境回归正常化,就是这一过程首要任务。在我看来,房价开始下跌,是中国货币环境走向常态的衍生必然。从2003年到现在,中国货币极度宽松已经维持了8年之久,算是史上相对很长的宽松周期。是时候结束了。
只要决策层敢于动真格,而非捞痒痒,房价大跌并非无稽之谈。当房地产泡沫膨胀到威胁社会稳定的容忍临界点,刺破泡沫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若从政治周期而言,在接下来的2012年和2013年,&十八大&召开前后,房地产泡沫或许就更没这么好的命运了。
为了保证2013年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后,能够迎来一轮崭新的经济增长上升周期,而不是继续依赖房地产支撑起经济增长,房地产泡沫问题就必须面对。至少,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方面,必须全面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而要想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从房地产泡沫入手。不解决房地产泡沫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无异于是&空谈&。另一方面,在2012年到2023年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要想再保持8%以上的增长,肯定不能再依赖房地产,而是需要寻找到新的增长动力,足以弥补房地产这架&发动机&的熄灭。
是的,我们即将面临一段不那么美妙的日子。这时候,很多人开始怀念过往泡沫繁荣的美妙时光。那样的日子真有什么不好?股价和房价都在大幅上涨,我们都能在倒腾之中轻而易举地获得财产性收入。那些账面亏损的人们,将希望寄托在了政策的再度变调,泡沫的复兴。到明年初,若严厉限购政策基调一直不变,我相信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令人激动人心的新增贷款数据和减息等政策上。
这样的寄托和依赖,真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明天吗?稍有不慎,我们或许可能就真的会滑向奴役和灾难的深渊,中等收入陷阱和日本式&失落二十年&就近在眼前。鉴于最近刚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手头几个数据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指标我们用GDP来表示,GDP即国内生产总值,用支出法分解GDP如下:上图可见,资本形成总额(也就是我们俗称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中的投资项)占比约为GDP的47.8%(2013年),接下来我们再看资本形成总额的构成:上图可见,资本形成总额(也就是我们俗称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中的投资项)占比约为GDP的47.8%(2013年),接下来我们再看资本形成总额的构成: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约占20%,因此,估算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带来的直接贡献约是47.8%**96.0%*20.0%=9.2%。(该数据与人们广泛认知的10%一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约占20%,因此,估算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带来的直接贡献约是47.8%**96.0%*20.0%=9.2%。(该数据与人们广泛认知的10%一致)。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还会对GDP另外两个方面带来促进。如房地产行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增长——促进企业生产——企业利润增加——人民每小时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还会对GDP另外两个方面带来促进。如房地产行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增长——促进企业生产——企业利润增加——人民每小时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因此,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支柱的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而投资亦过于依赖房地产。对比美国的GDP构成,消费占比则约在70%左右,因此美国的经济刺激主要从消费着手。抛砖引玉,谢谢。
中国地产和经济的影响问题国内国外都挺关注,作为一个业内人员,简单发5张图吧,挺直观:&br&&br&1. 国内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 &br&&img src=&/35fd6b21f50dc8c7cb4eab74b4363c41_b.jp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35fd6b21f50dc8c7cb4eab74b4363c41_r.jpg&&来源:国家统计局,美国Fed&br&&br&2. 地产对GDP增速的贡献&br&&img src=&/8cb18b4ac3e8a6f_b.jp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8cb18b4ac3e8a6f_r.jpg&&&br&来源:国家统计局,美国Fed&br&&br&&br&&br&3. 地方政府收入来源&br&&img src=&/f62a9236ffa16e11723f11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f62a9236ffa16e11723f11_r.jpg&&&br&Source: NBS, Savills China Research&br&&br&&br&&br&4. 家庭资产比例(对比西方国家)&br&&img src=&/ff044cd1e00f404c88523_b.jpg& data-rawwidth=&621&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1& data-original=&/ff044cd1e00f404c88523_r.jpg&&&br&&br&5. 地产和其他经济指数的联系&br&&img src=&/93dba774cac7de829f78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93dba774cac7de829f78_r.jpg&&&br&来源: IMF
中国地产和经济的影响问题国内国外都挺关注,作为一个业内人员,简单发5张图吧,挺直观:1. 国内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 来源:国家统计局,美国Fed2. 地产对GDP增速的贡献来源:国家统计局,美国Fed3. 地方政府收入来源Source: NBS, Savills China Research4.…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净出口,中国经济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投资又以政府主导的投资为主,房地产收入占了政府的财政来源很大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通过房地产把钱从你的口袋里拿出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而基建又占了政府投资很大一部分,与其说是引擎还不如说是半壁江山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净出口,中国经济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投资又以政府主导的投资为主,房地产收入占了政府的财政来源很大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通过房地产把钱从你的口袋里拿出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而基建又占了政府投资很大一部分,与…
RE InvestmentProcessed in 0.03949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Enabled
浙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一个天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