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骨灰级投资人正在撤离陆金所为什么充值不了

创业机构:   其他机构: 
  陆金所上市的消息,又在上周飘了出来。从“不排除上市”到“上市一定是趋势”,到平安高层首次承认正制定陆金所的IPO计划,再到现在的“明年赴港IPO,最高融资50亿美元”……即便陆金所仍以一句“不予置评”为官方回应,但P2P终极巨头的终极资本动态,似乎在反复的“当时不评论,后续被验证”的进程中,逐步清晰。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根本不是一个新闻。但是琢磨一下陆金所的估值,倒是挺有意思的。
  去年12月,传出消息说陆金所要引入大摩,估值达100亿美元,陆金所的态度一时否认,一时不予置评,而评论当时多倾向陆金所的估值应该在50-100亿美元区间;今年3月份陆金所旗下保理公司出现2.5亿逾期坏账后,陆金所从部分投资者手中筹集了4.88亿美元,业界对陆金所估值的评判,又重新站上了100亿美元的台阶;而后来的半年里,陆金所将P2P业务剥离注入普惠金融事业部,然后又以陆金所控股为盘子把普惠金融事业部给吃回来,兜兜转转一下子,这次再传出陆金所上市的消息,估值已经高达150亿美元了。
  是的,你没有看错,150亿美元。
  陆金所之前的架构,还算大而清晰。简而言之就是分两端,针对个人端和机构端:个人端就是分散、小额个人信贷标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板块还率先开创了无数P2P随之跟风的“二级市场”即债权转让概念;机构端则陆续发展包括票据、抵押贷款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产品、未上市公司权益、基金份额、保证金融资等金融资产交易业务,俨然一个非标流转平台。
  而进入3.0时代,陆金所似乎已经不满足于只介入交易环节了。陆金所正在打造一些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场景,包括牵手令人匪夷所思的跨界伙伴“饿了么”、“杜蕾斯”,美名其曰“金融产品场景化”;又包括推出类似P2P外包服务综合平台的“人民公社”(请允许笔者定义它“外包服务商”,因为系统建设放你这、前端获客放你这、征信系统放你这、风控放你这、甚至产品合规还放你这,你这不是全能外包商是啥)。插播一下,“人民公社”这档子事,还引出了几家P2P出来发声说“没必要合作”的幺蛾子。
  其实撇开一些概念,回到陆金所的主营业务,笔者认为陆金所日趋完善的P2P(借款方必须为个人)、非标的金融资产(例如资管计划)、标准的金融产品(例如基金、寿险等)三大交易板块,本身就已经足够有看头。
  但没有人有足够的理由说150亿美元这个估值存在多大的水分,因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陆金所一次次业务板块的构筑和完善,以及给外界讲述的一个个理念,确实可以让其估值越来越宏伟。
  如果单从财报的表现,陆金所各项指标都是很漂亮的,注册用户数到目前为止1679.46万,这个数字几乎刚好相当于拍拍贷966.56万+人人贷200多万+红岭创投79.45万+翼龙贷250.3万+投哪网212万的注册用户数。
  而陆金所截止三季度末的交易规模9264亿元……则相当于上述平台交易规模总和加起来的6倍……
  但交易规模并不是一个最有效反应平台资质的指标。举个例子吧,我在一个群里抢红包,抢了一百块,我再把抢来的一百块发出去,我至少为这个群贡献了200元的交易规模;但是事实上属于我的资产仍旧是原来的数字。
  所以这里我们有必要引入资产管理规模这个指标。类比一下同类型,尤其是一些隐性的、不过多对资本市场讲故事的资产管理平台,可帮助我们在心里标记些参照物。
  根据陆金所三季报,其资产管理规模在9月末达到2000亿;而我国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诺亚财富,目前累计管理资产已超过2400亿。
  可是,陆金所估值150亿美元左右,诺亚目前的市值只有18亿美元。
  此前曾有论调说骨灰级投资人在撤离,但是陆金所的活跃度在行业,还是算很不错的。按9月末的数据,活跃占比仍近15%,这其实是个很漂亮的数字。但作为老用户,笔者最深的感受是,二级市场转让项目的成本比以前高了很多,耗时也比以前长;此外,笔者和身边的朋友,已经有好几个投资项目是平安担保代偿的了。
  当然,小范围的项目逾期和代偿并不能直接说明陆金所的资产质量在恶化,但既然我大陆金所貌似真的将上市提上议程了,是不是也可以在抛出一个个概念的同时,更加专注地为投资人上线更多优质的资产?
  毕竟这才是真正的估值管理。
推荐投资机构
资讯关注排行榜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创业投资第一在线交流平台
站长: 京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号坏账风波和逾期付款之后 陆金所走向何方?_平台动态_融途网_P2P网贷第三方理财产品服务平台
坏账风波和逾期付款之后 陆金所走向何方?
摘要:2015年底,陆金所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经过坏帐风波,逾期付款等尴尬事件后,陆金所P2P将走向何方?
近日,记者独家专访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经过坏帐风波,逾期付款等尴尬事件后,陆金所P2P将走向何方?计葵生如何看陆金所的最新财报?众多互金公司公开吐槽陆金所平台化战略之后,这家公司的2016年又会做出哪些新的战略调整?
2015年,互联网金融领域,虽然政策层面指导意见已出,但是P2P跑路狗血剧依然不断上演,P2P与投资人也告别蜜月期,年化利率更趋理性;而坏帐率一词的频繁出现更是动摇了骨灰级投资者的信心。陆金所背靠传统金融领域大树也未能幸免。但是,2015年底,这家平安集团旗下最大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公司,却交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10月27日,平安集团公布今年Q3财报,其中,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前三季总交易量926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倍;个人零售端交易量3174亿元,同比上涨逾6倍;P2P交易量299亿元,同比上涨逾2倍;机构端交易量6090亿元,同比增长近11倍。
近日,记者独家专访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经过坏帐风波,逾期付款等尴尬事件后,陆金所P2P将走向何方?计葵生如何看陆金所的最新财报?众多互金公司公开吐槽陆金所平台化战略之后,这家公司的2016年又会做出哪些新的战略调整?
负面不断P2P增长放缓
央行双降后利润率趋于理性
“在未来3-5年内,我们将可以打造起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P2P投融资交易平台,并将以此为基础,拓展金融企业创新的无限想象空间”,日,也就是陆金所成立的两个月后,计葵生在对公司全员的一封信中如此写道。
4年后,陆金所P2P三季度新增贷款量首度超越美国第一家上市的Lendingclub。数据显示,今年3季度,陆金所新增P2P贷款147亿元,而Lending Club 新增P2P贷款额度约为22.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2亿元。但是,在陆金所2015年前三季度总交易量9,264亿元中,其中P2P交易量299亿元,仅占比仅3.23%,同时,与去年同期同比上涨近5倍相比,今年的前三季度交易规模同比上涨为近2倍。
其实,影响陆金所P2P业务的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今年以来陆金所不断出现的负面新闻。
3月,陆金所全资子公司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存在2.5亿坏帐消息引起业界哗然,后陆金所官方澄清与P2P业务无关;7月,有投资者爆料,陆金所明星项目“稳盈-安e”项目收款逾期,这款产品是被陆金所称为“稳健理财之王”的明星项目;10月,又有消息传出手拥“重金”的大额(百万级)投资人正在离开陆金所平台。与普通的投资人或更偏爱高收益不同,这些,“骨灰级”投资人一直都将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于收益的要求仅在年化收益率8%左右。而近日,更多热衷于p2p投资的白领朋友一直问记者的不是“买陆金所的什么产品,而是,还能不能买。”
对此,陆金所曾给出回应,一直采取多项措施,严格保护投资者利益。陆金所产品由具有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全额担保,如果借款人逾期还款80天以上,担保公司会对投资者进行全额赔付。“互联网金融最核心的就让资产透明,技术上也能够更好地对资产情况进行披露,这也是陆金最重要的工作。互联网金融这几年的发展,不仅在社会作用中分量在加大,跟其他行业一样,问题也会逐渐显露,所以要让互联网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肯定会需要进行一定的规范。不合格的或者纯粹诈骗的平台会被更彻底的被淘汰掉,这对行业健康发展是一个好消息。”计葵生表示。
而另一方面,自去年11月份以来,央行启动了六次降息及七次降准。下行通道中,不仅银行存款及理财收益率会随之下行,业内人士认为,被看做是高额收益的P2P行业已经走向成熟,未来,P2P行业收益率将低于10%甚至低于8%,并且这将成为常态。
“因为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双降能够帮助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互联网金融是整个金融生态的一部分,在市场收益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它的收益也会随之下降,这是正常现象。而且给投资人的收益降低,其实也意味着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也在下降,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各家平台和投资人都在成熟,投资人不会仅仅为高收益就去平台投资,他们会平台综合因素,比如安全性、灵活性怎么样。当投资者的转变之后,平台当然也会从投资者的角度去吸引他们,在投资者更关心的风控等方面下功夫,整个行业也会更加趋于理性。”
人民公社引争议 重点做平台不放弃
在2015年,为应对市场整体收益率下降,对陆金所来说,“最大的动作彻底转型为平台。”计葵生在采访中指出。
3月17日,平安集团宣布,将平安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险事业部的业务管理团队整合成统一的“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发挥规模效益。其中,陆金所将纯化为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其非标金融资产集散地的市场作用,构建成一个开放平台。
8月12日陆金所和前海征信联手打造了P2P“人民公社”平台,将其它P2P企业的产品对接到陆金所平台上,让陆金所成为P2P行业的“大超市”。
但是,也有很多P2P公司并不买帐。有公司公开表态自家确实接触过前海征信,但绝未跟陆金所达成任何合作。点融网则更直接,发了一篇声明,否认与人民公社签约,同时也表明自身立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点融网不存在和陆金所P2P人民公社平台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更有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公社想做P2P界的天猫,走平台化,有一点要先搞清楚:在电商这一标准化的领域做平台,跟在信贷资产这一非标准化的领域做平台,介入的程度、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面还涉及资产的分层把控问题,不是说我给你一揽子服务,市场就会买单。
目前,人民公社还在内测中,但是,在采访中计葵生表示,“2015年,陆金所的平台开放战略成效已经逐步显现,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入驻陆金所,为陆金所提供融产品和服务。现在,陆金所的平台基金产品就有1100多只。”关于“人民公社”,计葵生希望利用陆金所的经验和优势,为其他P2P平台提供获客、增信、产品设计、征信、系统平台、催收等服务,也就是为P2P行业提供“基础设施”。 他还表示,“现在中国有各种各样的P2P平台两三千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平台一年成交额超过50亿的,这些平台一般都完成了至少一轮融资,他们会想着未来独立上市;第二种是年交易量在10亿到50亿之间,他们现在一般还在高速发展,对各方面的资源需求还比较强烈;第三类是成立时间很短,年交易量很少的平台。而第一类平台和第三类平台其实都不是“人民公社”的目标客户,第一类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完全掌握资产端和资金端,第三类则发展前景还不明朗,所以第二类是我们的潜在合作对象。”
目前,陆金所平台上已经有P2P、基金、保险、现金管理等各种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类投资理财服务。“正是因为不同服务之间具有差异,所以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以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或者资产配置。所以,在市场收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平台要做的就是给客户更多选择。未来陆金所还会与第三方合作,为客户提供私募或者其它类的投资理财服务。”计葵生说。另外,去年开始陆金所就已经加快布局移动端,计葵生在采访中谈到,今年三季度用户通过移动端进行的交易占比已经超过60%。可见,未来移动端的理财,投资体验也是陆金所主打方向。
本文由融途网(互联网金融行业门户):转载!
(互联网金融行业门户)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融途网官方微信(rongtu_official)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融途网”,开启财富之门
共有0条回答
400-877-8885
(09:00--18:00)
&&&&&&&&&&&&&&&&&&&&&&&&&&&&&&&&&&&&&&&&&&
& 2015 && 杭州通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号注册用户数等于于拍拍贷+人人贷+红岭创投+翼龙贷+投哪网的陆金所,上市前先赢了“估值管理” - 推酷
注册用户数等于于拍拍贷+人人贷+红岭创投+翼龙贷+投哪网的陆金所,上市前先赢了“估值管理”
陆金所上市的消息,又在上周飘了出来。从“不排除上市”到“上市一定是趋势”,到平安高层首次承认正制定陆金所的IPO计划,再到现在的“ 明年赴港IPO,最高融资50亿美元 ”……即便陆金所仍以一句“不予置评”为官方回应,但P2P终极巨头的终极资本动态,似乎在反复的“当时不评论,后续被验证”的进程中,逐步清晰。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根本不是一个新闻。但是琢磨一下陆金所的估值,倒是挺有意思的。
去年12月,传出消息说陆金所要引入大摩,估值达100亿美元,陆金所的态度一时否认,一时不予置评,而评论当时多倾向陆金所的估值应该在50-100亿美元区间;今年3月份陆金所旗下保理公司出现2.5亿逾期坏账后,陆金所从部分投资者手中筹集了4.88亿美元,业界对陆金所估值的评判,又重新站上了100亿美元的台阶;而后来的半年里,陆金所将P2P业务剥离注入普惠金融事业部,然后又以陆金所控股为盘子把普惠金融事业部给吃回来,兜兜转转一下子,这次再传出陆金所上市的消息,估值已经高达 150亿 美元了。
是的,你没有看错,150亿美元。
陆金所之前的架构,还算大而清晰。简而言之就是分两端,针对个人端和机构端:个人端就是分散、小额个人信贷标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板块还率先开创了无数P2P随之跟风的“二级市场”即债权转让概念;机构端则陆续发展包括票据、抵押贷款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产品、未上市公司权益、基金份额、保证金融资等金融资产交易业务,俨然一个非标流转平台。
而进入3.0时代,陆金所似乎已经不满足于只介入交易环节了。陆金所正在打造一些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场景,包括牵手令人匪夷所思的跨界伙伴“饿了么”、“杜蕾斯”,美名其曰“金融产品场景化”;又包括推出类似P2P外包服务综合平台的“人民公社”(请允许笔者定义它“外包服务商”,因为系统建设放你这、前端获客放你这、征信系统放你这、风控放你这、甚至产品合规还放你这,你这不是全能外包商是啥)。插播一下,“人民公社”这档子事,还引出了几家P2P出来发声说“没必要合作”的幺蛾子。
其实撇开一些概念,回到陆金所的主营业务,笔者认为陆金所日趋完善的P2P(借款方必须为个人)、非标的金融资产(例如资管计划)、标准的金融产品(例如基金、寿险等)三大交易板块,本身就已经足够有看头。
但没有人有足够的理由说150亿美元这个估值存在多大的水分,因为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陆金所一次次业务板块的构筑和完善,以及给外界讲述的一个个理念,确实可以让其估值越来越宏伟。
如果单从财报的表现,陆金所各项指标都是很漂亮的,注册用户数到目前为止1679.46万,这个数字几乎刚好相当于拍拍贷966.56万+人人贷200多万+红岭创投79.45万+翼龙贷250.3万+投哪网212万的注册用户数。
而陆金所截止三季度末的交易规模9264亿元……则相当于上述平台交易规模总和加起来的6倍……
但交易规模并不是一个最有效反应平台资质的指标。举个例子吧,我在一个群里抢红包,抢了一百块,我再把抢来的一百块发出去,我至少为这个群贡献了200元的交易规模;但是事实上属于我的资产仍旧是原来的数字。
所以这里我们有必要引入资产管理规模这个指标。类比一下同类型,尤其是一些隐性的、不过多对资本市场讲故事的资产管理平台,可帮助我们在心里标记些参照物。
根据陆金所三季报,其资产管理规模在9月末达到2000亿;而我国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诺亚财富,目前累计管理资产已超过2400亿。
可是,陆金所估值150亿美元左右,诺亚目前的市值只有18亿美元。
此前曾有论调说骨灰级投资人在撤离,但是陆金所的活跃度在行业,还是算很不错的。按9月末的数据,活跃占比仍近15%,这其实是个很漂亮的数字。但作为老用户,笔者最深的感受是,二级市场转让项目的成本比以前高了很多,耗时也比以前长;此外,笔者和身边的朋友,已经有好几个投资项目是平安担保代偿的了。
当然,小范围的项目逾期和代偿并不能直接说明陆金所的资产质量在恶化,但既然我大陆金所貌似真的将上市提上议程了,是不是也可以在抛出一个个概念的同时,更加专注地为投资人上线更多优质的资产?
毕竟这才是真正的估值管理。
已发表评论数()
已收藏到推刊!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没有分页内容
视频无法显示
图片无法显示部分“骨灰级”投资人撤离陆金所
  深圳商报记者 谢惠茜
  虽然陆金所作为网贷界“老大”的地位似乎从未被动摇,但深圳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却出现越来越多大额投资人“撤离”陆金所的迹象。
  与普通的投资人偏爱高收益不同的是,这些手拥“重金”的大额投资人,一直都将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陆金所曾是这批投资人的最爱。但此番随着陆金所部分“骨灰级”大额投资人的离开,或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网贷P2P正式从“新生期”迈向“成熟期”。
  “我们前阵子都把钱从陆金所里面取出来了。”一位资深的大额投资人刘小姐(化名)告诉记者。在2012年陆金所刚上线的时候,刘小姐作为陆金所最早一批的投资人,投资了平台上的“稳盈-安e”产品,并在随后的日子里不断加大投资的金额。截至今年,她在陆金所总共投入超过300万元。
  但就在不久前,她却把其在陆金所里的所有资金撤了出来,和她一样的还有她身边的几个好朋友。
  与普通的投资人或更偏爱高收益不同的是,这些手拥“重金”的大额投资人,一直都将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于收益的要求仅在“年化收益率有个8%左右就不错了”。因而背景强大的平台,如集团打造的陆金所,由国开(国家开发全资子公司)和江苏金农公司打造的开鑫贷,由22家联袂打造的鹏金所等几家为数不多的大平台,便成了他们的“最爱”和“必然选项”。
  但今年以来,记者注意到不仅是大额投资人,不少普通的投资人也开始逐渐“撤离”陆金所,转投其他背景稍弱、或是专注供应链、垂直性的平台。
  “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我在陆金所投资了很多次,经常会遇到项目‘逾期’的情况。近年来,陆金所产品的收益也在不断降低。”另一位大额投资人黄先生(化名)向记者坦言。
  对此,陆金所方面昨日给记者的书面回应中称,“陆金所一直采取多项措施,严格保护投资者利益。陆金所P2P服务‘稳盈-安e’,是由具有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全额担保,如果借款人逾期还款80天以上,担保公司会对投资者进行全额赔付。截至目前,未有任何投资者因陆金所P2P借款人逾期而受损”。
  “陆金所可以称得上是P2P行业里的‘黄埔军校’,正因为其有强大的背景作为信用背书及铺天盖地的宣传,使得很多普通人第一次认识到了P2P这个东西,并吸引他们进入这个行业内,变成P2P投资人。从这方面来说,陆金所对于P2P行业来说功不可没。”广东金融协会秘书长、盈灿集团执行副总裁、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朱明春,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谢惠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腾讯理财超市
今年以来赚&54%
今年以来赚&62.14%
年赚&18.36%
7日年化收益&2.94%
9.58万9.58万
10.88万12.48万
24.98万24.98万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一个时代的终结 部分“骨灰级”投资人撤离陆金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个时代的终结 部分“骨灰级”投资人撤离陆金所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金所为什么这么厉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