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集团分流对分流人的取暖费问题怎么解决

您当前的位置: >
龙煤病人:拯救东北最大煤企(2)
龙煤病人:拯救东北最大煤企(2)
王成迅速在报名处填上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并注明报名岗位为农垦总局。
转念间,他又担心“这种好事轮不到自己”。在东北的国企当中,“关系”显得无比重要。况且,他还面临着非常庞大的竞争群体。
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曾号称拥有10万职工、30万家属,七台河煤矿以及相关产业创造的GDP,一度占到七台河市近八成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依赖煤矿生存。
先有煤,后有城。这指的不仅仅是七台河,还包括鹤岗、鸡西、双鸭山。四大煤城在2004年12月完成资产整合,组建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国企以及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
在大庆油田税收多归中央的情况下,过去,龙煤集团每年为黑龙江贡献数十亿元的利税。这个中国最北部的省份,经济结构同样单一,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包括龙煤在内的重工业和资源型企业。
2012年开始,过剩的煤炭产能与下滑的经济形势激烈碰撞,煤炭市场急剧下行。昔日贵为“黑金”的煤炭,如今变成了“白菜价”。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9成以上的煤炭企业已经没了利润、或已亏损,超过一半的煤炭企业下调职工工资,个别企业甚至提出“保八争十”——确保发8个月工资,争取发10个月工资。
这是一场席卷全国乃至全球的能源企业危局,龙煤集团只是沧海一粟。
统计数字显示,从2012年到2014年,龙煤集团累计亏损73.94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33.78亿元。目前,其净资产已由亿元缩减为89.85亿元。(娱乐资讯 )
降薪和欠薪沦为常态。龙煤集团2014年传出欠薪8亿元,并且还在不断降薪,目前执行的是除井下工人以外全员只有1500元左右的月薪水准。过去动辄年薪百万元的集团领导,如今也只有这个数目。而且,最近三四个月时间,他们的工资一直未获发放。
“外部原因是煤炭价格及市场变化,内部原因是存在人力资源严重错配。”黑龙江省政府为龙煤集团开出这样的诊断。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龙煤集团2014年煤炭产量为4905万吨,在国内煤炭企业中排名第17位,产量仅为煤炭龙头企业神华的10%,在岗职工却与神华集团数量相当。
一个“煤黑子”(井下工人)养活十个“白脸的”(地面人员),这句流传在各大矿井上的俗语,过去和现在都是龙煤集团冗员情况的局部写照。
在龙煤集团组建之前的2004年,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四大矿业集团拥有在册职工和集团职工42万人,离退休职工和下岗人员20万人,另有学校、医院、公安保卫、社保等大量企办社会机构2万余人。
“龙煤好比一个危重病人,第一就是止血,全面完成三个月共分流十万人左右的目标。”日,龙煤集团官网发布的稿件援引其董事长王智奎的发言如是说。
该新闻稿后被删除,换之的官方口径为:龙煤集团自2013年至2015年8月,已减少在册员工3万人。面对现有的19.5万名职工,龙煤准备通过2到3年时间,再组织化分流安置6万职工。
龙煤集团第一批组织化转岗分流工作自2015年12月正式启动,分流目标人数共计22500人。其中,鸡西矿业公司5500人,鹤岗矿业公司6000人,双鸭山矿业公司5500人,七台河矿业公司5500人。
雪后,天空难得澄清,凛冽寒风吹过屋顶的积雪,一片片雪花落在林山的轮椅。
这个画面美丽又残酷。
林山腰部以下全部瘫痪,这导致他身子干瘦,藏在棉裤里的大腿因常年肌肉萎缩,只有胳膊般粗。这是鸡西市滴道区的一处生活区,林山是由龙煤集团负责的伤残职工。
在黑龙江煤炭最为辉煌的80年代,他在鸡西矿务局滴道煤矿从事井下掘进和采煤。当时,他每月收入一两百元,即便是个“煤黑子”,但至少保有国企工人的体面。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在那个时代象征家庭富足的“三大件”,林山依靠自己的收入即可购置,将美丽的妻子迎娶进煤矿分给他的房子。他的家庭那时享受的国企福利,还包括集体澡堂、游艺室、托儿所、幼儿园等等。
据黑龙江煤炭志记载:1949年—1990年,黑龙江全省生产的原煤除供应本省之外,还调出大量煤炭支援外省和出口。1953年—1990年,总共调出煤炭25795.71万吨,其中出口煤炭5287.25万吨,截至1990年的煤炭调出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这是林山的黄金时代,他们开采出的煤炭为共和国的工业腾飞和出口创汇做出卓越贡献。
不过,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之下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亏损的阴影无人在乎、无人提及。
黑龙江煤炭志又载:黑龙江四大统配矿务局(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1949年—1990年的42年中仅有9年盈利,盈利总额为38837万元,其余33年均为亏损。而且亏损呈上升趋势,总亏损总计252828万元,盈亏相抵后,净亏损为 213391万元。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深圳特区、上海浦东迎来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彼时,黑龙江四个统配矿务局还处于煤炭工业部的庇护之下,未能敏感捕捉到中国东部沿海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
一段长达十年有余的困难时期,在这一年拉开序幕。林山感到的最直观的变化,即其所在的矿井开始欠薪。不得已,他转入另一家尚能开出工资的矿井工作。
第一个月工资还未领到,他的脊椎被掉落的石头拦腰砸断,后被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级伤残。
在他伤后第二年,林山的妻子与其离婚,并将5岁的女儿带到娘家抚养。女儿在姥姥家呆了不到一个月,一个人跑了12公里,回到林山的住处。
“她妈去外地打工了,没人给孩子洗澡,没人管孩子吃饭,孩子想吃个五分钱的冰棍,都没人给她钱。”长期服用止痛药带来的副作用,使得不到55岁的林山记忆力衰退严重,他甚至很难记起自己的生日年份。但他准确记得自己给女儿的承诺,“你别回去了,爸活一天就养你一天,一直养到你上大学。”
凭借最初每月仅84元的伤残补助以及父母的帮衬,林山最终兑现对女儿的承诺——女儿目前在吉林大学攻读博士,明年毕业。
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却是鸡西市矿务局最煎熬的五年。
1998年,煤炭工业部撤销,鸡西矿务局被划归地方领导,经济运行上完全推向市场,国家对鸡西矿务局完全“断奶、断粮”。
当年,鸡西矿务局的煤炭产量只有520万吨,亏损却高达10.1亿元。次年,鸡西矿务局发生了震惊全国的“4·15”事件,滴道煤矿部分在岗职工、家属和退休人员,以要求补发在岗职工工资(累计欠发18个月)为由,从4月15日上午7时到24日连续堵占滴道火车站、201国道和南北两条铁路交叉处,造成铁路、公路中断9天。
此事被鸡西矿务局志评价为“不仅在政治上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也给地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不只是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等矿务局在1999年均坠入冰窟。彼时,四大矿务局煤炭年销售收入仅40亿元,煤炭应收账款51亿元,亏损8亿元,共欠电费、运费、税金、职工工资等账款74亿元。
“拯救者”出现了。
2004年12月,黑龙江省政府对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个国有重点煤矿优良资产实施战略性重组,将之组建为龙煤集团。
在组建过程中,龙煤集团整合在册的数十万员工,除10多万人纳入集团管理外,近20万的职工以及不良资产均转入四大煤矿各自的存续企业。
这导致存续企业资不抵债,几乎不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龙煤集团则负有管理责任。
这次整合也让龙煤集团得到“实惠”,通过清产核资核销54亿元的资产损失,融资和投资能力大幅增长。
龙煤集团结束了四大煤城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的局面,实施统一采购和统一对外销售的管理方式。
依据组建时的战略规划,龙煤集团的近期目标是在境内外同时上市,远期目标是在2020年煤炭产量达到一亿吨,年利润总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柳雪的生活一度被龙煤集团“拯救”。
龙煤集团的组建恰逢煤炭黄金十年的关键时期,组建后解决了职工的工资拖欠问题。柳雪一家在2005年春节到来前,也有幸拿到一笔当时看来还算丰厚的欠款。
她先拿出五千多元,为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购买了一台电脑,还为一家四口购置崭新的衣服和鞋子。她又拿出两千多元,给丧偶后与他们同住的公公置办了一台新彩电,放在他的卧室内。
这是柳雪十年来过得最舒心的一个春节。连她一向沉默寡言的丈夫,也开始抽得起二十多元一包的香烟,热情招呼着来访的亲戚,给他们演示电脑的操作技巧。
好景未能持续一年。日,龙煤集团旗下的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171人遇难。
爆炸当晚到次日白天,柳雪与近千名的矿工家属聚集在煤矿办公地,等待着救援者呼喊自己的名字——或者活着上来,或者命殒井下。
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在爆炸中丧生。
柳雪试图淡忘这些回忆,“但太难了。”她一直记得,那天的自己蹲在零下30多度的矿井空地上,看着地面上一滩泪水凝固成冰。
龙煤集团后来赔偿她一笔钱,相当于她丈夫过去十年在煤矿上的工作收入。
这些钱,她时至今日一分未动。“还是(把钱)留给儿子吧,都是他爸爸拿命换来的。”
组建不久的龙煤集团,计划引入日本伊藤忠、韩国浦项、鞍钢、中煤、中国五矿、华能、黑龙江省电等7家战略投资者,预期2006年赴H股上市,融资200亿元以上。
根据相关规定,拟上市的煤炭企业3年内不能有重大事故。七台河此次特大爆炸事故,让龙煤集团首次上市宣告失败。
四年之后,龙煤集团重整旗鼓,通过国有股权转让成立龙煤控股集团,于2009年6月底获得中科招商创投近5亿元的投资后,上报相关IPO材料,预计通过上市等直接和间接方式,募集资金60亿元—100亿元。
悲剧再次重演。日,龙煤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08人死亡。
龙煤集团旗下的四大煤矿大多拥有百年矿史,最深的矿井达到千余米。
“煤矿越往下挖,地质条件越复杂,安全隐患也就越大。这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地质条件进行细致勘探,在开采之前形成详尽的地质材料。”了解龙煤集团上市历程的知情人士介绍,技术人员和地质材料都是龙煤集团的短板所在。
“四大煤矿在上市之前使用的地质材料当中,大部分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他举例说。
龙煤相关主要领导人在自己的MBA毕业论文提到,安全隐患在龙煤组建时已经埋下,未能补齐的安全欠账多达17.7亿元。
与龙煤集团一样,矿井越挖越深的德国鲁尔区,上个世纪末开始使用技术机器人。机器人先行下井清理地质条件复杂的采区风险点,而后派驻矿工下井。
龙煤集团曾与德国相关企业有过接触,不知何故,未能实现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
一而再,再而三。败罢再战。三年后的2012年,龙煤集团又一次出现在证监会公布的拟IPO企业大名单中。
但是,幸运女神又一次吝惜了她的眷顾。次年年初,沪市新增终止审查企业中又出现了它的名字。
在这一年,龙煤集团还遭遇煤炭价格的大幅下滑,曾经的“拯救者”又变成“被拯救”的对象。
这家声名显赫的煤炭巨头,在业内人士看来本不至于沦落至此。
在煤炭黄金十年当中,龙煤集团多数年份利润过十亿元。不过,其组建时既定转型方向上的煤电和煤化工板块的业务占比迄今仍然非常小,煤炭生产销售独大导致其在市场低迷时经不起风吹雨打。
客观来说,三次谋求上市占用了龙煤的资金和精力,这使得它的转型长期处于暂停状态。转型重启时,煤炭市场的寒冬马上又来了。
“主观上,还有官本位思想作祟的因素。”黑龙江省国资委一位多次考察龙煤集团的官员说,“相对煤电、煤化工这种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转型来说,直接收购煤矿更能快速见到效益。大家都想GDP增速快一点,政绩好看一点。”
2010年7月,龙煤集团投资四亿元注册成立新疆龙煤能源公司,通过收购、控股等形式掌握约5亿吨的煤炭储量,预计5年后帮助龙煤集团原煤产量增加至少1000万吨。
五年时间很快过去,龙煤的原煤产量依旧停留在五年前的数目。当下的新疆龙煤能源公司却陷入经营困境,其办公楼正在被龙煤集团对外出售。
期间,在导致东北地区750万国企员工下岗的国企改革后,东北振兴战略开始实施,从2003年到2012年,东北地区迎来快速发展的十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GDP增速在12%左右,超出全国平均增速两个百分点。
诸如龙煤集团这样的资源型企业,亦迎来产业发展的“强周期”。
依靠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在2008年迎来危机,中央政府次年出台的四万亿救市计划得以将危机暂缓。直至2012年,产能过剩与信贷收紧等问题陆续爆发,全国GDP增速跌破8%,至今还在一路走低。
与龙煤集团一样错失转型窗口的东北地区,经济数据惨不忍睹。2014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均列全国后五位。2015年前三季度,排名依旧如此。
王成报名了农垦总局的岗位,但他并没有追问,与龙煤集团几无瓜葛的黑龙江农垦总局为何愿意接收他们。
他不知道的是,这家黑龙江最大国企的改革,已是黑龙江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点工作之一。这便不难解释农垦总局等单位愿意出手接收龙煤数万职工。
自2012年开始严重亏损的龙煤集团,次年亏损不断扩大,并多次向黑龙江省政府呼救。后者随即向龙煤集团输血30亿元。
“虽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不管哪位地方主政者,都得想办法解决。”一位黑龙江本地学者认为,而今的龙煤集团“大到不能倒”,“它不仅关系到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同时数十万的职工队伍,也关系到全省的社会稳定。”
近日,龙煤集团又获得黑龙江省政府38亿元资金支持,加上自筹的23亿元,用于偿还今年12月到期的两笔总计58亿元公募债券。除此之外,龙煤集团尚存短期刚性债务规模达120亿元。
日,黑龙江召开专题会议,指出龙煤集团当前主辅分离等改革措施与企业面临的困难相比,力度还有明显差距。
2014年10月,龙煤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四家单位由原来的分公司变为子公司,龙煤集团总分体制变为母子体制。
十年一轮回,2004年12月的组建后,这轮改制意味着龙煤集团“统一采购、统一销售”模式结束,代之以各子公司明确法人主体地位和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地位,意在“消除过去总分关系体制、机制弊端”,“下放权力,搞活经营,增强解危渡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正在推动的冗余人员的转岗分流,或是力度更为明显的改革措施。
龙煤集团组建前后分流安置职工近20万,此后除去自然减员部分,不少员工重新回到龙煤集团工作。大部分留在存续企业的职工现在依旧认为:他们为龙煤奉献毕生,龙煤要对他们负责。
这部分员工的数量鲜见龙煤集团披露,后者只是近期表示,准备通过2到3年时间分流安置6万职工。这相当于龙煤集团全体职工的三到四成。
《龙煤集团第一批组织化转岗分流人员安置政策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农垦总局、森工总局、林业厅和四大煤城机关将接收龙煤集团22500名职工。
“比如说,龙煤的林场如果经营状况不佳,可考虑转给接收部门经营,毕竟对方更为专业。同时对方接收龙煤的林场职工。”知情人士介绍,龙煤集团拥有150万亩林地和30万亩农地,大多可采取将资源和人员一块分流的方式。
除此之外的分流方式还包括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盘活资产存量带资产分流、四煤城拿出公益性岗位安置分流、四煤城发展新的连续产业安置分流等。
“从黑龙江的经济发展预期来看,现代化农业、生态林业和畜牧业前景广阔,煤炭行业不仅处于产业链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短期内不会改变。”龙煤集团董事长王智奎在一次集团会议上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龙煤集团目前的转岗分流合乎黑龙江省试图改变单一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即推动作为第二产业的龙煤集团将麾下的资源和人员向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目前企业改革的相关工作正在谋划当中,尚不具备对外发布的条件,故暂时无法接受采访。待条件成熟,我们将采访适当方式发布信息。”日,龙煤集团宣传部门婉拒了无界新闻(微信ID:wujienews)针对其改革进度的采访要求。
这一天,位于哈尔滨市闽江路的龙煤办公楼内冷冷清清,主要领导也需要经常下矿督察生产安全。2015年11月和12月,龙煤集团的杏花煤矿和新兴煤矿分别有爆炸发生,共造成25名矿工遇难。
距离龙煤办公楼不远处的中央大道上,堆满了从松花江面拉来的冰块。这些冰块将在这个月的国际冰雪节上变成冰雕。再往后便是2016年春节,春天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对于断臂求生的龙煤集团来说,改革脱困的严冬依旧漫长,春天恐怕在还在遥远的地方。
涉及整个东北地区的再次振兴,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一针见血:“东北是第一个进入计划经济体制,最后一个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核心症结还是体制机制和经济结构问题,这两个问题亟待解决。”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financeapp)。
搜索阅读:,【财新网】(记 者 鲁晓曦)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龙煤集团”)未来三个月将分流10万员工,这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鸡西矿业公司 鹤岗矿业公司
双鸭山矿业公司 七台河矿业公司
鸡西矿业集团 鹤岗矿业集团
双鸭山矿业集团 七台河精煤集团
龙煤新疆公司 煤炭营销分公司
龙煤物流,,东北最大煤企巨亏:上市无限期搁置 25万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炭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 者表示,龙煤集团的,,直到如今,按官方“2015年前8个月同比减亏11个亿”的口径看,龙煤集团,集团安置分流人员和鼓励职工创业闯市场相关政策,要求全面完成3个月分流10,,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拥有24万在职职工、18万离退休职工的龙煤集团,上市无期,靠地方政府输血救助,计划在3个月分流10万人。,【摘要】黑龙江省属最大国有企业、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龙煤集团,拥有24万在职职工、18万离退休职工,如今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将3个月分流10万人。 ,,11回复贴,共1页 鸡西龙煤集团最新消息,日前,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树鹤一行来鸡,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对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盛和煤矿地下爆炸灾害情况的重要批示。一行专家深入现场了解灾害情况。,,李玉刚认真听取座谈发言并指出,支持龙煤双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支柱型企业解困发展,是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步伐、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精简机构人员,拓展分流就业路径。根据方案,龙煤集团将按照自上而下、先机关后基层原则,精简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在用人上,推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和目标聘任制,严格按,,七台河矿区新闻网络台_新浪博客,七台河矿区新闻网络台,龙煤集团七台河矿区职工生活调查报告:七台河矿工,日子过得咋样,战洪图——兴凯湖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保卫近3,,[]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龙煤集团在册职工24.8万人。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龙煤控股集团),是日,由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组建的,更多关于龙煤集团一共多少职工的问题&&
(搜索阅读内容由:提供)
【龙煤集团一共多少职工 龙煤病人:拯救东北最大煤企|龙煤集团分流10万员工|2015龙煤分流(2)】
暂无相关内容
您可能还喜欢:
栏目热点:
最新更新:
(C)Copyright
不浮躁 ,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1 Powered By水木-经济论坛-龙煤集团断臂求生 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转载)
主题文章列表
下一页&共1页&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 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转载)
发信人:&arthir&(阿瑟~不懂),&信区:&EconForum
标&&题:&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发信站:&水木社区&(Wed&Sep&23&14:02:31&2015),&站内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日&12:58&来源于&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鲁晓曦)
&&&&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龙煤集团”)未来三
个月将分流10万员工,这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
  9月21日晚,龙煤集团在机关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执行集团安置分流人员和鼓励职工创业闯市场
相关政策,启动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自救工作。龙煤集团董事长王智奎表示,要尽快完成三个月分流10
万人的目标,通过分流人员、压缩工资成本实现企业现金流“止血”。另外,龙煤集团将变卖非煤产业、
清收应收账款以补充企业现金流。
  终结于2012年之前的“煤炭黄金十年”时期,龙煤集团出产的焦煤因煤质好、热值高,价格随市场行
情一路走高,10级焦煤从2005年的600元/吨,冲到元/吨的最高点,集团每月入账十几亿元
甚至更高。2008年,龙煤集团矿工的月收入一度超过万元。
  然而近年来煤价跌跌不休,目前已跌回2005年以前的水平,不足600元/吨,但人工成本却节节上涨。
煤炭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东北地区煤炭开采成本较高,龙煤集团的矿井大都是深井,人工成本更高。
煤价每吨下跌超百元,对这些高开采成本的煤企冲击巨大。
  2011年尚净赚8亿元的龙煤集团,2012年净亏8亿元,2013年净亏损扩大到23亿元,2014年亏损接近60
亿元。按官方“2015年前8个月同比减亏11个亿”的口径看,龙煤集团今年三季度亏损仍在30亿左右。
  王智奎在内部直言,要以“减少无效消耗现金流和增加现金流为核心”全面启动第二轮改革,把富余
人员全部、彻底、坚决地从不合理的岗位上减下来。同时,全面清理非经营性资产,不留后手。
  但有煤炭业内人士认为,人员分流、保证现金流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龙煤集团的实际经营能力。受进
口煤和蒙东褐煤的冲击,龙煤的煤炭连出省都困难,但经济下行导致东北地区内需不振,龙煤集团目前的
断臂之举,或只能维持企业生存。
  王智奎要求,凡属不完成任务、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和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一律执行“战场纪律”撤职
,坚决打好这场以分流人员、减少现金流消耗的攻坚战。“困难时期就是要看党员领导干部的觉悟、奉献
和纪律性。”
  拥有24万在职职工、18万离退休职工的龙煤集团,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
陆昊19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专门部署推动龙煤集团脱困发展工作。陆昊表示,虽然今年黑龙江省内电厂
的电煤合同量超过1200万吨,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大合同量,龙煤集团今年前8个月同比减亏11亿多元。
但各项工作措施与面临的挑战和脱困任务相比,工作力度差距明显。
  龙煤集团于2004年重组当时亏损的鹤岗、鸡西、双鸭山和七台河矿务局绝大部分优质煤矿而成,试图
打造产能上亿吨的上市煤炭集团。从的八年间,龙煤集团三度冲刺IPO失败,透支了企业大量
资金和信心。2005年七台河煤矿171人死亡的严重爆炸事故,以及2009年鹤岗分公司108人死亡的特大矿难,
成为龙煤集团上市关键时期的死结。据龙煤集团内部人士估计,三次筹备上市失败让公司损失了数十亿元。
  龙煤集团重组时间正好在煤炭黄金周期的启动期,但却在盲目扩张中错失了转型发展的机会,生产效率
落在全国下游。发改委振兴司副司长周建平曾以龙煤集团举例东北亟须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该集团
有近25万人,每年产煤5000多万吨,人均约250吨;而目前全国煤炭行业平均水平是人均产煤500至600吨。■
※&修改:·arthir&于&Sep&23&14:02:41&2015&修改本文·[FROM:&210.51.195.*]
※&来源:·水木社区&newsmth.net·[FROM:&210.51.195.*]
Re: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 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转载)
发信人:&tiaokong&(tiaokong),&信区:&EconForum
标&&题:&Re:&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转载)
发信站:&水木社区&(Wed&Sep&23&14:06:33&2015),&站内
发万元工资的时侯为什么想不到这些?
※&来源:·水木社区&http://m.newsmth.net·[FROM:&183.206.201.*]
Re: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 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转载)
发信人:&arthir&(阿瑟~不懂),&信区:&EconForum
标&&题:&Re:&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转载)
发信站:&水木社区&(Wed&Sep&23&14:08:03&2015),&站内
发万元工资的时候想到的是将来要发十万元工资
【&在&tiaokong&(tiaokong)&的大作中提到:&】
:&发万元工资的时侯为什么想不到这些?
※&来源:·水木社区&newsmth.net·[FROM:&210.51.195.*]
Re: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 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转载)
发信人:&AAA&(國家棟樑),&信区:&EconForum
标&&题:&Re:&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转载)
发信站:&水木社区&(Wed&Sep&23&14:11:58&2015),&站内
刺激这些下岗工人再就业只能通过放水强刺激,&放水强刺激实际上就是让年薪27万码农出血
【&在&arthir&(阿瑟~不懂)&的大作中提到:&】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日&12:58&来源于&财新网
:&  【财新网】(记者&鲁晓曦)
:&...................
※&来源:·水木社区&newsmth.net·[FROM:&61.147.124.*]
Re: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 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转载)
发信人:&fk311&(鸿),&信区:&EconForum
标&&题:&Re:&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转载)
发信站:&水木社区&(Wed&Sep&23&15:41:15&2015),&站内
钢铁,造船,石油,煤炭,包括现在的地产。对于刚毕业两年的学生来说,吃肉的时候没赶上,挨打的时候都赶上了。
尤其是研究生,十几年的学习,转行不是那么容易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111.177.225.*]
Re: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 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转载)
发信人:&tqz&(tqz),&信区:&EconForum
标&&题:&Re:&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转载)
发信站:&水木社区&(Wed&Sep&23&20:12:36&2015),&站内
18万离职?赶紧破产得了
【&在&arthir&的大作中提到:&】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日&12:58&来源于&财新网
:&  【财新网】(记者&鲁晓曦)
:&...................
※&来源:·水木社区&http://m.newsmth.net·[FROM:&223.104.5.*]
Re: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 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转载)
发信人:&westholly&(行愿俱足),&信区:&EconForum
标&&题:&Re:&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转载)
发信站:&水木社区&(Thu&Sep&24&01:26:30&2015),&站内
不用破产&龙煤就是人太多
离退休和在职员工砍掉一半20万人,每人一年3万元费用,就是60亿,就扭亏了;这样龙煤的人均产煤量也勉强到全国平均。和当年东北国企大规模下岗是一样的困境,只是裁员要省委省政府来主导,龙煤的领导没动力干这事
【&在&tqz&的大作中提到:&】
:&18万离职?赶紧破产得了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98.247.177.*]
Re: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 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 (转载)
发信人:&moonwalker&(漫步于太空),&信区:&EconForum
标&&题:&Re:&龙煤集团断臂求生&三个月分流10万员工&(转载)
发信站:&水木社区&(Thu&Sep&24&08:35:28&2015),&站内
当初收拢在一起就是为了收割,现在收割完了就
无情地扔掉,金融巨腕们收割实体经济的常用手段。
【&在&westholly&的大作中提到:&】
:&不用破产&龙煤就是人太多
:&离退休和在职员工砍掉一半20万人,每人一年3万元费用,就是60亿,就扭亏了;这样龙煤的人均产煤量也勉强到全国平均。和当年东北国企大规模下岗是一样的困境,只是裁员要省委省政府来主导,龙煤的领导没动力干这事
※&来源:·水木社区&http://m.newsmth.net·[FROM:&117.136.40.*]
下一页&共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煤集团分流农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