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潮汐能发电原理量居世界第几

您现在的位置:
我市筹建全国发电量最大潮汐发电站
来源:温州晚报
作者:龚培诚 王永胜 张如恒浏览次数:字号:【
  我市向海向风要能源。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温州市能源&油气集输工艺和装置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市正在筹建全国发电量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核心技术问题已经攻克,计划选址在没有主要航道经过的瓯江附近海域。
  筹建全国发电量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温州市近岸均为强潮区,沿海平均潮差为4.29米,根据有关理论,海水落差在2米以上的海湾处都可以建潮汐发电站。目前我国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台州温岭江厦潮汐试验发电站,该电站采用全潜式发电机,设计安装6台500千瓦双向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00千瓦。
  据了解,在2011年,温州市筹建的潮汐发电站核心技术由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攻克。该公司和上海海洋大学一起研发半潜式潮汐发电机,已取得成功。现在我国各大潮汐发电站采用的发电机都是全潜式的,这对发电机的密封性等各项性能要求高,造价相应也较高。而恒丰泰研发的全国首创的半潜式潮汐发电机,在发电机的叶片上做了改进,水电转换效率甚至比全潜式发电机还要好,造价却便宜一半。
  目前全球潮汐的利用还不是很广泛,主要是潮汐开发成本高、规模小,投资回收期长。温州市研发的造价相对较低、水电转换效率更好的半潜式发电机有望给整个潮汐发电行业带来新发展。
  根据我市初步计划,由100台50千瓦的半潜式发电机组成潮汐发电站,每小时可以输出5000千瓦的电量,发电量将超过台州温岭江厦潮汐试验发电站,成为全国发电量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潮汐发电站是水力发电站的一种,利用潮汐现象发电。在具备潮汐发电条件的海湾(或感潮河口)修建水库,当海水(或江水)的水位上涨时水库蓄水,当海水(或江水)下落时,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之间形成一定潮差,堤坝出水口处的水轮发电机组受到海水(或江水)驱动而发电。
  承接此项目的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胜康近日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在技术上遇到了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海水对设备的腐蚀。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和其他物质,所以海水比淡水腐蚀性强得多。设备浸入海水当中,短时间还好,时间一长,其腐蚀程度就不能被忽视。第二个难题,就是海水当中的盐分对旋转关键部位润滑性的减弱。海水盐分较高,不可避免地进入旋转关键部位后,经过蒸发,残留下的盐分会极大地削弱旋转关键部位的润滑性。&这两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不然,造出来的潮汐发电机也只能是一个高维护费用的单体机。我们正在想办法突破这两个难题!&
  专家观点
  在温州市能源&油气集输工艺和装置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理工大学教授胡文瑞,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两人同名,编者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桦,浙江大学教授李伟,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何利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金富都做了精彩发言。此次会议不仅为市民普及了新能源与石油运输方面的知识,也对我市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这对我市新能源建设和民企的转型升级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叶胜康也在此次会议上闻到&希望&的气息。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桦: 给想进入风能发电领域的我市民企提几条专业意见
  &温州有着丰富海上风能资源,风速高且稳定,有大规模的风场,可以建造更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海上风场距离电能应用集中区比较近。&上海交通大学刘桦教授说,&陆上风场资源缺乏,公众认可差,而海上风能的利用则没有这两个问题。&
  海上风力发电机分为两种结构:固定式结构和浮式结构。在入水可探大陆架的近海地区,可以把风力发电机基座插入海底固定,这种固定式结构多应用于水深80米以上的海域。而对于比较深但不超过400米水深的海域,可以利用浮力原理,令海上风力发电机浮在水面上(海底用线缆固定)。
  温州的海岸线较长,拥有较为优越的海上风能优势。但是,同时也是台风经常&光临&的地方。&有些企业家认为对于风力发电机来说,风速越大越好,这是一个误区。&刘桦说,&风力发电机的切入风速为3米/秒,切出风速为25米/秒,在风速超过25米/秒的时候,功率过大,风力发电机必须为了保护输电设备而停止工作。所以,在台风来临的时候,风力发电机只能停转。&
  但是,海上风能利用在经济方面有一个缺点,它需要更高的投资额和更昂贵的运营维护成本。虽然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迫在眉睫,但它的&身价&通常会让企业家们望而却步。为了加快对风能资源的利用,刘桦教授也为我市想进入新能源领域的民企提出了几点专业建议:
  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力机概念设计方案;
  建立浮式风力机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技术;
  建立气、水、伺服、弹性相互作用耦合分析方法和数值仿真平台;
  形成一套低成本近海风力机固定式基础结构型式。
  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院长杨国来: 最佳途径是走综合利用的道路
  新能源的缺点,不仅在于高昂的设备造价,也在于不能稳定地输出电能,想要靠单项新能源提供电能,这是不可能的。&这也只能走综合利用的道路。&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院长杨国来说。
  风速并不能时刻保持稳定,海流也不能一直保证同一流向。但是,若能够把这些新能源综合起来,在有风时收集风能,在有海流时收集海流能,甚至可以结合太阳能,进行综合利用,就能够提供非常稳定的电能输出。
  &国家已经批准填海工程,温州已经具备建造综合利用新能源的示范基地。&杨国来说,&从商业的角度讲,温州本地的泵阀企业也能够很好地配合基地建设项目。温州若能够成功申报国家863、973项目,发展的速度将会非常快!&
  &对温州企业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胜康在得知该消息之后,喜悦地说:&这样的话,我愿意配合政府工作,咱们的新能源示范基地很有希望建成。&
  对于专家建议的在我市建立稳定的新能源示范基地,叶胜康认为&有难度&。但进军新能源行业,对民间资本雄厚、阀门业发达的我市来说,是大势所趋。
  叶胜康表示,新能源示范基地不是一个企业靠着自己做的&单体机&就能成功的,它必须要由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强大组织来牵头,并且提供权威的技术和数据,才有可能实现。
  浙江大学李伟教授: 潮汐海流发电温州得天独厚
  海流能量是潮汐能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海流能量的利用,其实就是在海流流动时,对它的动能和势能进行捕捉,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的一个过程。
  &温州邻海,有风的地方,就有浪。既然有波浪,同时也就蕴含着动能和势能。&浙江大学李伟教授说,&从世界角度上讲,波浪能的理论储备非常庞大。据说,如果能够利用,哪怕只有1%,也比全世界的发电机构发出的能量要大!&
  浙江省的海流资源总量位居全国首位,在两个岛屿之间,很容易形成往复流。舟山地区,就是典型的水道密集地区,其蕴含的波浪能资源非常庞大。玉环和洞头,也有很好的波浪能资源,李伟教授这样表示。
  海流发电机和风力发电机长得很像,工作方式也相似,就像是倒着的一个风力发电机,插入海流当中。相比较风能的利用,海流发电有极大的优势:
  首先,风力发电机对风的动能捕捉比率不高,可接收的动能不高,总会有许多动能白白浪费掉。而海水密度为空气的800多倍,可被接收的动能和势能比率高。
  其次,风力发电机扇叶大,重量重,材料消耗巨大。而同等功率的发电设备,海流发电机的扇叶直径仅为风力发电机的三分之一,可以节约设备成本。
  其三,排布更加紧密。风力发电机必须在足够空旷的地方错位散开。而海流发电机,由于海水密度大,扇叶直径小,排布比风力发电机更加紧密,甚至可以达到两百分之一。水面资源的节约不容小觑。
  其四,风力发电机供电不稳定,风并不是一直在吹,任意性较大。而海流相对于风而言要更&听话&一些,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期海流流向,海流发电机供电可以比风力发电机更加稳定。
  其五,潮汐发电,相对于其他的新能源来说,技术已经成熟,在某些地区甚至已经完全商业化了。而海流发电项目,亦已经接近商业化,其完全成熟指日可待。
  &但是,我们也要认清事实。要在短时间内让海流发电完全替代燃煤发电,这并不现实。如果以目前的技术开发程度与经济开发程度来讲,完全使用海流发电来替代燃煤发电,并不经济。&李伟教授说,&但不可否认,海流发电的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最佳的应用领域在于海岛与海上军事基地,可以省去建造电缆或运送煤炭的麻烦,从无能供给到有能供给,就地取能!&
最受关注信息
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潮汐能发电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潮汐能发电
上传于||文档简介
&&潮​汐​能​发​电
大小:2.4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潮汐能_百度百科
因引力的变化引起现象,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潮汐能。这种能量是永恒的、无污染的。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成正比,或者说,与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
海洋的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
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
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世界上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能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他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于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潮汐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利发电厂房,通过进行发电。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电站的站址。
发展像潮汐能这样的新能源,可以间接使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速度减慢。潮汐是一种世界性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由于受月亮和太阳这两个万有引力源的作用,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可以转变成电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动力。
潮汐能是由产生的能源,它与天体引力有关,地球-月亮-太阳系统的吸引力和热能是形成潮汐能的来源。
潮汐能是由日、月的作用,使地球的、和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能。
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能一词狭义理解为。
真实月球引力和平均引力的差值称为干扰力,干扰力的水平分量迫使海水移向地球、月球连线并产生。对应于高潮的水峰,每隔24小时50分钟(即地球同一经度从第一次正对月球到第二次正对月球所需时间)发生两次,亦即月球每隔12小时25分钟即导致海水一次,此种涨潮称为半天潮。
潮汐导致海水平面的升高与降低呈周期性。每一月份满月和
新月的时候,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排列成一直线。此时由于太阳和月球累加的引力作用,使得产生的潮汐较平时高,此种潮汐称为春潮。当地球、月球和地球、太阳成一直角,则引力相互抵消,因此而产生的潮汐较低,是为小潮。 各地的平均潮距不同,如某些地区的会导致共振作用而增强潮距,而其他地区海岸线却会降低潮距。影响潮距的另一因素科氏力,其源自流体流动的守恒。若在北半球往北流,其移动接近地球转轴,故增大,因此,洋流会偏向东方流,即东部海岸的海水较高;同样,若北半球洋流流向南方,则西部海岸的海水较高。
潮汐发电的主要的原理是利用天体引潮力导致海水发生水平流动的动能来制造电能。
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潮汐发电有以下三种形式:
单库单向电站  即只用一个水库,仅在涨潮(或落潮)时发电,我国浙江省沙山潮汐电站就是这种类型。
单库双向电站  用一个水库,但是涨潮与落潮时均可发电,只是在平潮时不能发电,广东省东莞市的镇口潮汐电站及浙江省温岭市,就是这种型式。
双库双向电站  它是用二个相邻的水库,使一个水库在涨潮时进水,另一个水库在落潮时放水,这样前一个水库的水位总比后一个水库的水位高,故前者称为上水库,后者称为下水库。水轮发电机组放在两水库之间的隔坝内,两水库始终保持着水位差,故可以全天发电。
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
第一,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
第二,海岸的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
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常规水力发电的原理类似,它是利用的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的势能来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的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河口建筑、闸门和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并在闸坝内或发电站厂房内安装水轮发电机组。海洋潮位周期性的涨落过程曲线类似于正弦波。一定的高度差(即工作水头) ,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就是将海水的和,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转化为的过程。中国潮汐能资源特点
一)蕴藏量十分可观。
二)中国潮汐能资源的十分不均匀。沿海以东海为最大,次之,南部和最小。河口潮汐能资源以口为最丰富,其次为长江口,以下依次为珠江、晋江、闽江和等河口。以地区而言,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其中以福建、浙江、上海北支为最多,占中国可开发潮汐能的88%。
三)地形地质方面,中国沿海主要为平原型和港湾型两类,以为界,杭州湾以北,大部分归,海岸线平直,地形平坦,并由沙或淤泥组成,较小,且缺乏较优越的港湾坝址;杭州湾以南,较多,地势险峻,岸线岬湾曲折,坡陡水深,海湾、海岸潮差较大,且有较优越的发电坝址。但渐、闽两省沿岸为淤泥质港湾,虽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但开发存在较大的困难,需着重研究解决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
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在海洋各种能源中,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最为现实、最为简便。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利用潮汐能,在这一方面是世界上起步较早的国家。1956年建成的福建省浚边潮汐水轮泵站就是以潮汐作为动力来扬水灌田的。到了1958年,潮汐电站便在全国遍地开花。据1958年10月份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潮力发电会议”统计,已建成的潮汐电站就有41座,在建的还有88座。装机容量有大到144千瓦的,也有小到仅为5千瓦的。主要都用于照明和带动小型农用设施。如1959年建成的浙江温岭县沙山潮汐动力站,1961年进一步建为电站,装机容量仅40千瓦,每年可发电10万千瓦·时,原建和改建总投资仅4万元(人民币,下同)。据1986年统计,其发电累计收入已超过投资的10多倍。中国尚在运行的潮汐电站还有近10座,其中浙江的,造价与600千瓦以下的小水电站相当,第一台机组于1980年开始发电,1985年底全面建成,年发电量可达1070万千瓦·时,每千瓦·时电价只要0.067元。每年自身经济效益,包括发电67万元,水产养殖74万元和农垦收入190万元,共计可达330万元。社会效益,以每千瓦·时电可创社会产值5元计,可达5000万元。这是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潮汐电站,仅次于法国和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居世界第三位。
潮汐能是所具有的,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同建水电站差不多:先在海湾或河口筑堤设闸,涨潮时开闸引水入库,落潮时便放水驱动水轮机组发电,这就是所谓“单库单向发电”。这种类型的电站只能在落潮时发电,一天两次,每次最多5小时。
为提高潮汐的利用率,尽量做到在和落潮时都能发电,人们便使用了巧妙的回路设施或双向水轮机组,以在涨潮进水和落潮出水时都能发电,这就是“单库双向发电”,像上述江厦潮汐电站就属这种类型。
然而,这两种类型都不能在平潮(没有水位差)或时水库中水放完的情况下发出电压比较平稳的电力。于是人们又想出了配置高低两个不同的水库来进行双向发电,这就是“双库双向发电”。这种方式不仅在涨落潮全过程中都可连续不断发电,还能使电力输出比较平稳。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孤立海岛,使海岛可随时不间断地得到平稳的电力供应。像浙江省茅蜒岛上的海山潮汐电站就属这种类型。它有上下两个蓄库,并配有小型。这样,它每月可发电25天,产电10000千瓦·时。为了抽水蓄能,它每月要以3千瓦·时换1千瓦·时的代价用去5000千瓦·时电来获得供电的持续性和均衡性,故有一定的电力损失。
从总体上看,现今潮能开发利用的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国内外都有许多成功的实例,技术更新也很快。
作为国外技术进步标志的法国潮汐发电站,1968年建成,装有24台具有能正反向发电的灯泡式,转轮直径为5.35米,单机容量1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4亿千瓦·时。1984年建成的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装有1台容量为世界最大的2万千瓦单向水轮机组,转轮直径为7.6米,设在水轮机叶片外缘,采用了新型的,冷却快,效率高,
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
造价比法国灯泡式机组低15%,维修也很方便。 中国自行设计的潮汐电站中,江厦电站比较正规,技术也较成熟。该电站原设计装6台单机容量为500千瓦的灯泡式机组,实际上只安装了5台,总容量就达到了3200千瓦。单机容量有500千瓦、600千瓦和700千瓦三种规格,转轮直径为2.5米。在海上建筑和机组防锈蚀、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等方面也以较先进的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最后两台机组,达到了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具有双向发电、泄水和泵水蓄能多种功能,采用了技术含量较高的行星齿轮增速传动机构,这样既不用加大机组体积,又增大了发电功率,还降低了建筑的成本。
潮汐发电利用的是势能,世界上最高的潮差也不过10多米,在我国潮差高才达9米,因此不可能像水力发电那样利用几十米、百余米的水头发电,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组必须适应“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水轮做得较大。但水轮做大了,配套设施的造价也会相应增大。于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反映其技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志。1974年投产的广东甘竹滩洪潮电站就是一个成功的代表。它的特点是洪潮兼蓄,只要有0.3米高的落差就能发电,甘竹滩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5000千瓦,平均年发电1030万千瓦·时。它的转轮直径为3米,加上大量采用水泥代用构件,成本较低,对民办小型潮汐电站很有借鉴意义。
由于常规电站廉价电费的竞争,建成投产的商业用潮汐电站不多。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的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发电的研究和试验。
据计算,世界上潮汐能发电的在10亿千瓦以上,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潮汐能普查计算的方法是,首先选定适于建潮汐电站的站址,再计算这些地点可开发的发电装机容量,叠加起来即为估算的资源量。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该电站位于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米,平均潮差8米。一道750米长的大坝横跨郎斯河。是通行车辆的公路桥,坝下设置船闸、泄水闸和发电机房。郎斯潮汐电站机房中安装有24台双向涡轮发电机,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多度,输入。
1968年,前苏联在其北方附近的基斯拉雅湾建成了一座800千瓦的试验潮汐电站。1980年,加拿大在兴建了一座2万干瓦的中间试验潮汐电站。试验电站 、中试电站,那是为了兴建更大的实用电站做论证和准备用的。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20几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其中包括:美国的库克湾、加拿大芬地湾、英国塞文河口、阿根廷圣约瑟湾、澳大利亚范迪门湾、印度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品仁湾、韩国湾等地。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进入2l世纪,将不断会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建成使用。
中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到1.1亿千瓦,在中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有很多能量密度较高,平均潮差4~5m,最大潮差7~8m。其中浙江、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我国的潮汐实验电站,建于浙江省乐清湾北侧的江夏港,装机容量3200kW,于1980年正式投入运行。
中国水力资源的蕴藏量达6.8亿kW,约占全世界的1/6,居世界第1位,建成后的长江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kW。
美国第一个并网潮汐能项目投入运营,项目位于缅因州和加拿大之间的芬迪湾,这里每天都有千亿吨的水流湍急流过,形成15米左右高的海浪并能带来5884千瓦的电能。项目将分几期完成,最终将达到4兆瓦的发电量,并能供应1000户家庭和商业机构使用。
该项目的第一期工程于上周正式并网。每日可发电量180千瓦,足以满足25到30户家庭的使用。但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真正为电网贡献过一度电,原因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而欧洲政府稳定的政策优惠和补助已经使欧洲海洋能产业站稳了脚跟。
缅因州的这个潮汐能项目并非是北美洲第一个潮汐能项目,(第一个是1984年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潮汐能发电站),但它却是第一个不设置坝体的潮汐能发电机组,这样基本不会影响到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活。&&& 近日,《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强调发展。在这些可再生能源中,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海洋能的利用则相对滞后。
&&& 就海洋能特别是潮汐能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先进能源研究所所长张雪明教授。
&&& 利用技术最成熟
&&& 潮汐是在月亮和太阳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地球表面海水周期性涨落潮运动。这种运动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海水的垂直升降,也称潮汐,一种是海水水平流动,称为潮流,这两种运动一般统称为潮汐。
&&& 据相关统计,全球海洋中所蕴藏的潮汐能约有109千瓦,目前已开发的潮汐能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108千瓦,年发电量2×1012千瓦时,约占全球潮汐能总功率的27%。调查表明,我国潮汐能蕴藏量为110吉瓦,其中可供开发的约21吉瓦,年可发电量580亿度。浙江、福建两省岸线曲折,潮差较大,潮汐能也最为丰富,两省资源占我国全部储量的80%。
&&& “相比其他海洋能,例如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潮汐能利用是最成熟、最现实的。”对此,张雪明一一举例说明。
&&& 盐差能蕴藏丰富的地方一般是江河淡水的出海口,数量较少,而且这些地方大多军事意义重大且多用于航运,只有极少数地方有用盐差能发电的可能。
&&& 而我国温差能最丰富的地方是南海。但是,当地距离我国用电集中的南方工业区太远,而且难以解决海上输电问题。此外,温差发电技术瓶颈较多,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 此外,我国由于外部岛链的阻挡,使得波浪能蕴藏量受到制约,波浪能平均值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张雪明告诉记者:“东部沿海每年有近一半时间波浪较小。而东南沿海虽然波浪能相对较好,但是其抗台风能力较差,在每年数次台风侵袭下波浪能设备损坏严重,所以波浪能发电在技术上也有很大困难。”
&&& 因此,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潮汐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电稳定。其发电量不会产生大的波动,而且不占用农田,成本只有火电的八分之一。
&&& 面临三道坎
&&& 据了解,利用潮汐能发电有两种方式:筑坝发电和潮流能发电。筑坝发电是在近海筑一道坝聚水,利用潮差发电;潮流能发电则是把电机放在表层水下让潮流冲击叶轮发电。
&&& 据了解,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开发潮汐能利用,各地相继建设了40多座小型潮汐能发电站。这些发电站因为设备落后、建设质量粗糙、装机容量太小,建成后运营一段时间便纷纷关停,目前还在运行的仅有3座,且处于微利或亏损运行状态。作为新能源的潮汐能发电为何进展如此缓慢?
&&& 张雪明表示:“建潮汐电站有一个前提,即该地区必须是一个特殊地形。第二个条件是潮差要高。”我国的潮差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小,最高的只有5米,而国外最高的有17米。因此,我国要建一个潮汐能电站比国外难度要大得多。
&&& 潮汐发电一般是在海湾或河湾。这些地方潮流能资源虽然丰富,但往往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用途,发电只是排位靠后的选项。
&&& “发电是最次要的一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军事航道的安全。”张雪明说,潮汐能丰富的地方常常都是一些军用的航道,是不允许用于发电的。其次是要保证整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航运,保证沿海地区经济开发的要求,最后才能考虑发电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源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互联网
本文链接:
http:/news/35515.htm
文章标签:
&&投稿热线&0  
关于该条新闻资讯信息已有条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请您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的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内容,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按新闻标题
按新闻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汐能发电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