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铜环保泥回转焙烧炉工艺

永济市环保局欢迎您
您的位置:>>行政办事许可
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 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公示本
http://hb.
信息来源:永济市环保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 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五年二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袁勇联系人曹红昌通讯地址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联系电话 传真邮政编码044505建设地点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 处立项审批部门永济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永发改备案【 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C3039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 6666.7 绿化面积(平方米) 2000总投资(万元) 6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9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1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已投产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现有年开采10 万吨水泥用石灰岩生产线,该企业于2008 年3 月完成《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石灰石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8 年4 月2 日,永济市环境保护局以永环函字【2008】16 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现有工程开采的石灰岩全部外售。在充分综合考核投资、市场、效益的基础上,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于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石灰岩开采区东侧300m 处,租用荒坡地(约合10 亩),投资600 万元建设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后将开采的石灰岩进行加工,满足要求后用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在实施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确定本次评价级别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永济市清2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于2014 年12 月17 日正式委托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建设地点进行了实地踏勘,对项目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进行调查、了解,根据本项目工程特征和产污环节,完成了《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的编制工作,由建设单位呈交环保部门审查。永济市环境保护局于2015 年2 月10 日在永济市主持召开了该报告表的技术审查会,与会人员对报告表进行认真的讨论和评审,形成专家意见,会后我单位依据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完成《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由建设单位报请环保部门审批。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地点: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 处,场地中心坐标为北纬34&48&48.24&P,东经110&44&03.74&P。建设单位: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3、工程规模建设规模:购置安装破碎机、筛分机、配套皮带输送机等设备5 套,购置铲车1 辆,运输车辆2 辆,建设办公区、食堂等其它配套设施,年产建筑石料10 万吨。投资规模:总投资600 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本项目工程基本情况见表1-1:表1-1 工程基本情况表序号项目基本情况1 建设项目名称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32 建设性质新建3 建设地点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 处,现有石灰岩开采区东300m4 生产规模年产建筑石料10 万吨5 法人代表袁勇6 投资总额总投资额为600 万元7 劳动定员工作人员12 人8 工作制度年工作日250 天,8h/d9 占地面积4、地理位置及周边概况本项目位于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 处,占地面积,占用闲置荒坡地;厂区西侧为石灰石开采区,其余三侧均为荒山,四邻关系图见附图。5、工程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及相关的辅助生产设施,工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见表1-2。表1-2 工程建设内容组成表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备注建设情况主体工程破碎工段生产能力达到40t/h已建筛分工段已建皮带输送系统已建储运工程石料成品堆场600m2 设水喷淋设施已建公用工程供电虞乡镇供电所供给自备一台220KVA变压器已建供水陶家窑村水井供给已建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区共540m2包括办公、食堂、宿舍等辅助用房已建环保工程密闭式抑尘彩钢板将反击式破碎机、筛分机密闭未建洒水设施颚式破碎机进料口和成品堆场,洒水抑尘已建绿化2000m2 绿化率30% 未建4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效率&60% 已建隔油池1m3 食堂废水预处理未建生活污水沉淀池2m3 防渗硬化处理未建6、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3。表1-3 主要生产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生产厂家1 给料机WL1020 台1 山威重工2 颚式破碎机PE-600*900 台1 中泰机械3 反击式破碎机PF-*1500 台1 中泰机械4 筛分机4YK21601 套1 中泰机械5 皮带输送机3 组套1 宏远设备6 铲车ZL50 辆1 山峰工程机械7 运输车辆27、产品方案及原辅材料消耗项目运营后,主要生产不同规格的石子,具体产品方案及生产量见表1-4:表1-4 产品方案表序号产品名称产量单位1 0~2mm 石料2 2~4mm 石子 10 万吨/年3 4~8mm 石子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1-5。表1-5 主要原辅材料序号原辅材料用量单位备注一原材料1 石灰岩10.1 万吨/年二动力消耗2 用水1692 m3/年3 电9 万KWh/a本项目原料石灰岩来自本企业石料开采工段,该项目已通过环评审批,来源合法。58、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5:表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数量1 生产规模万吨/a 102 工作制度& 250d/a3 职工定员总人数人12管理人员人1生产工人人11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石灰岩万t/a 10.15 能源消耗水m3 1692电KWh/a 9 万6占地面积m2 6666.7绿化面积m2 20007 项目总投资万元6009、公用工程9.1 给排水(1)给水项目用水引自陶家窑村水井,可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项目用水主要包括场地抑尘用水,生活用水,绿化用水和道路洒水。项目场地及破碎筛分后成品堆场需定期洒水抑尘,抑尘用水量为4m3/d,则洒水抑尘用水总量为1000m3/a;项目劳动定员12 人,在厂内食宿,生活用水量以每天80L/人计,则生活用水量为240m3/a(0.96m3/d);本项目绿化面积2000m2,绿化用水量以1.5L/m2&d 计,年绿化天数以120 天计,则绿化用水量为360m3/a(3m3/d);道路及地面洒水以1.0L/m2&d 计,本项目道路面积2000m2,则道路洒水用水量为500m3/a(2m3/d)。6项目用水情况见表1-6:表1-6 项目用水情况序号用水项目用水系数用水单位日用水量(m3/d)年用水量(m3/a)1 生活用水80L/人&d 12 人0.96 2402 抑尘洒水4m3/d 250d / 10003 绿化用水1.5L/m2&d
3604 道路洒水1.0L/m2&d 500(部分使用处理后的生活污水)(2)排水项目生产过程中用水主要为抑尘洒水,不会形成明流,无生产废水外排。废水主要考虑职工生活污水,职工生活用水量为240m3/a,排放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92m3/a(0.768m3/d),厂区使用旱厕,建设单位拟采用隔油池和沉淀池一座,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汇同办公生活等其它生活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不外排。本项目水平衡图见图1:图1 项目水平衡图(m3/d)9.2 供暖项目生产过程不需用热,冬季生活办公采用电取暖。79.3 供电项目用电由虞乡镇供电所供应,厂区自备1 台220KVA 变压器,年用电量9 万KWh。10、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12 人,其中生产人员11 人,后勤及管理人员1 人。项目采用一班制,年工作日250 天。11、厂区平面布置情况加工区的北部布置办公区、食堂、宿舍等,生产区根据地形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破碎机、筛分机的位置。给料机位于石料加工区的西侧,自西往东依次为破碎区、筛分区及成品堆场。12、项目工程进度根据实地勘察,项目已建成运行。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位于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 处,租用闲置荒坡地。据现场调研,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反击式破碎机、筛分机未进行封闭处理。8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1.项目地理位置永济市地处山西省南部涑水盆地,属运城市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5&00&P~110&45&33&P,北纬34&44&50&P~35&04&20&P之间。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接壤;东邻盐湖区,北接临猗县。项目厂址位于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1500m 处,厂区选址北侧、西侧为荒地,东侧为乡村道路,南侧为荒坡。2.区域自然环境简况2.1 地形地貌永济市地形复杂,山区、冲湖积平原、黄土台垣、河漫滩均有,平原区海拔高度一般在335m~400m 之间。中条山最高峰&&雪花山海拔1993.9 m,最低为黄河,海拔334m。永济市除中条山外,地形大体是北东高南西低。地貌分区原则为:大区按成因类型,亚区按形态类型划分。永济市可分为:侵蚀构造型、剥蚀堆积型、堆积型三个大区。亚区为带状中条山区、黄土台垣区、山前倾斜平原区、冲湖积平原区、黄河阶地区。2.2 地质构造永济市除中条山区,另有古老的片麻岩,花丁地层分布,包括渐渐统平陆群,上新统深红色粘土,泥岩,灰质泥岩等。特别是第四系地层尤为发育,先分别概述如下;下更新统以湖相为主,埋深约350m 左右,岩性主要为灰色粘土,亚砂土及粗、中、细砂。在盆地中心沉积较厚,向中条山前逐渐减薄,颗粒也变细,河湖交替沉积特点明显。中更新统,冲积洪物,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一般厚度在60-100m,最深达160-220m,岩性为黄红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加杂有粗砂及卵砾石。该时期的冲积黄土分布9在栲栳垣,总厚度在85-105m.另外为河湖相沉积物,在盆地内部埋深40m 左右,总厚度约180m。上更新统地层分布较广,但厚度较薄,在盆地内,栲栳垣,中条山前和黄河一阶地均有,厚度15-30m,且岩性不同。全新统地层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现代河流的河床,黄河漫滩和黄河一级阶地。2.3 水文地质(1)地表水永济市境内的河流除黄河流经西部市境外,还有涑水河、姚暹渠、新河(湾湾河)等季节性河流。湖泊有伍姓胡、鸭子池。溪涧水仅中条山就有48 条沟涧。黄河:经市西边界,南流入芮城内,境内全长48.6 公里。据龙门水文站年资料,年均流量1049.9 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1000 立方米/秒(1967 年8 月11日),最小流量53.2 立方米/秒(1978 年9 月1 号)。年均径流量331.3 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0.9 亿吨。流速缓慢,泥沙沉积,河床提高,河道摆动。1989 年挖掘出黄河铁牛,发现古堤岩距蒲州城墙仅59.5 米,深埋地下7-8 米,古堤海报329.93 米。河道东西摆动,最宽处17 公里,最窄处7 公里。今河道东岸在蒲州城西3.3 公里处,比较固定,摆动范围约为3 公里。此处水位最高海拔338.2 米,超过古堤面8.27 米;最低海拔334.2 米,超过古堤面4.37 米。涑水河:源于绛县陈村峪。原故道由今运城市入县境。最后注入伍姓湖。今伍姓湖以上河道常年无水,伍姓湖以下河道,1963 年深挖疏浚,可排水9.17 立方米/秒。因黄河河床升高,入河口排水不畅,形成草地、水洼、沼泽,污染严重。1988 年进行治理,往南偏西挖河道13.6 公里,水流畅通。姚暹渠源于闻喜,流经夏县、运城,绕盐池东侧和北侧至永济入伍姓湖,为季节性河流。姚暹渠是为保护盐池防洪安全而开凿的人工河道,是涑水盆地主要的泄洪出路,全长近87 公里。新河:俗名湾湾河,为防山洪而开。源自中条山石麓峪,经石卫、古市营、义和10屯、麻村、刘家营入鸭子池,再入伍姓湖。全长19km,可排水3m3/s。汛期排洪,平素干凅。伍姓湖:位于市区东北2.5km 处,西界三张村,北靠伍姓村,南近南同蒲铁路,东至孙常村北,东西长约10km,南北宽约5km,总面积约40km2,为涑水河和姚暹渠永济断流域区的主要蓄洪、排碱及地下水潜流排泄池。由于湖水逐渐干凅,1970 年建立伍姓胡农场。鸭子池:在东、西阳朝村北,由中条山诸峪水汇集。雨多水满时由王朔、平壕、孙常村北流入伍姓胡。现已干凅,开垦为耕地。溪涧水:中条山有48 条沟涧,均自然承载着山洪的排泄。流域面积为256.72km2,总长213km。其中有清水泉并保持常年流水的31 条,总清水流量为0.345m3/s,年总流量为。(2)地下水按水文地质条件,全市可分为三大区:基岩山区裂隙水区,山前倾斜平原孔隙水区,冲湖积平原孔隙水区(含栲栳台塬和黄河阶地)。地下水赋予条件①基岩裂隙含水系统分布于中条山山区,含水介质为太古界变质岩,由于基岩经过多次构造变动,构造裂隙较为发育、同时由于基岩长期裸露,遭受风化剥蚀,故基岩浅部风化裂隙也很发育。其中的构造裂隙经后期的充填作用,储水性能较差,而风化裂隙的储水性较好。故中条山区赋存着比较丰富的风化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埋深不大,多为潜水,沿冲沟两壁、沟底及山前有潜水出露形成山区地表径流。基岩裂隙含水系统按汇水条件的不同,可划分为局部汇水系统和沟溪汇水系统。局部汇水系统:指山前局部分水岭范围内的裂隙地下水,以地下迳流的方式汇集山前,流入山前的孔隙水含水系统。该汇水系统的特点是:裂隙水由降水渗入补给,赋存于风化裂隙中,经过缓慢的运动,汇集到山前,最后以地下迳流的方式补给孔隙11水,迳流过程中基本无泉水溢出。沟溪汇水系统:指沟溪分水岭范围内的汇水系统。该系统裂隙水由降水入渗补给后,在沟壁及沟底又以泉水的形式溢出,汇入沟溪形成地表透流,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一部分在适当的条件下重新潜入地下形成地下迳流。这部分新潜入地下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再度溢出成泉。这个含水系统的特点是:裂隙水经过地表-地下-地表的反复多次转化,最后在山前沟溪口以两种方式补给孔隙水。一是以地表迳流的方式流出山区后再入渗补给孔隙含水系统;二是以地下迳流的方式进入山前孔隙含水系统。②倾斜平原孔隙含水系统指沿中条山山前展布的一系列洪积扇构成的洪积物孔隙含水系统。根据含水层分布地下水埋藏条件又可划分为两个亚系统。倾斜平原上部孔隙含水系统:分布在太风公路以北洪积倾斜面平原。含水层岩性以卵石、粗中砂为主,没有明显的隔水岩层,潜水与承压水水位一致。含水层底板埋深在120-200m 之间,厚度30-100m,水位埋深25-70m,单位涌水量4-20m3/h.m。倾斜平原中下部孔隙含水系统:分布在倾斜平原的中下部。含水层岩性逐渐过渡为中细砂及亚砂土、亚粘土互层,由于有弱透水层的阻隔,使承压水与潜水水位不一致。据钻孔资料。弱透水层厚约15m,基本连续分布,其构成了潜水与承压水之间的相对隔水层,承压水位普遍低于潜水位0-20m。潜水含水层岩性为粗中砂、细砂,含水层底板埋深一股为30-60m,含水层厚度10-3m3/h.m 水位埋深7-10m,单位涌水量3-10m3/h.m。承压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揭露底板埋深80-220m,含水层厚度30-70m,水位埋深10-25m,单位用水量3.5-15m3/h.m。在洪积扇边缘及扇间洼地,含水层岩性变为细砂及亚砂土。冲湖积乎原孔隙含水系统:分布于伍姓胡一带。潜水含水层由中细砂、粉细纱、亚砂土组成,厚度约15-20m,潜水位埋深1-5m,单位涌水量1.1-2.6m3/h.m。下部承压含水层岩性以粉细砂为主,水位埋深10-15m,单位用水量3-6m3/h.m。潜水与承压含12水层之间的隔水层岩性为粘土及亚粘土,厚度约15m。(2)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条件本区的山区裂隙水主要以大气降雨而直接补给,其排泄一般向河谷流动或地下水径流流向盆地。涑水盆地主要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中条山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占大部分,另外提黄灌溉和少量地表水渗入。排泄形式有蒸发、人工开采和向黄河的侧向径流排泄三种方式。2.4 气象气候永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自然降水不足,气象灾害频繁。全年日照平均为2263.7 小时,光照以6-8 月份最充足,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5%,全年有光照的日数近200 天。年平均气温13.8℃。地域分布是:北部气温低,南部平原地气温高,南北温差接近1℃。从时间分布上是:冬季漫长,长达5 个月(11 月-次年3 月);春季短暂而升温快;夏季多高温天气,最高气温曾达41.5℃;秋季后期气温降幅大,月降幅达7.3℃。近二十多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温有升高趋势,年平均升高0.1-0.2℃.特别是冬季增温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在500-600 毫米之间。雨量分布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雨量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均匀。从永济市气象站资料上分析,年平均降水量为504.7 毫米,夏季雨量占49%,秋季占29%,春季占20%,冬季雨量仅占3%。雨量的年际变化幅度也不少,最多年达919.2 毫米,最少年仅288.0 毫米,变幅之大达3 倍有余。永济市的主要天气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大风、霜冻、雷击、冰雹、暴雨及连阴雨等。2.5 自然植被中条山区,流水飞泉,气候温和,为各种野生植物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草木丰盛,种类繁多,主要野生植物有:乔木:松、柏、柞木、白腊木。橡树、漆树、核桃、梧桐,槐、榆、柳、杨、拐枣、椿、桑、七叶树等。13灌木:黄杨、条柳、荆条、紫穗槐、刺条、六骨桐,黄花条、枸子木、苦胆条、冬青、酸枣等。竹:青竹、苦竹。草:生长在田间、地埂、盐碱地、山坡上的野草甚多。有蒿草、香附子、刺儿菜、盐蓬、野牵牛、野苜蓿等。另外,在黄河滩和岩边片生长的苇子等。2.6 地震烈度项目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地震基本烈度为8 度,经调查文献资料,历史上未发生过强烈地震,也未发现不良地质存在,属地质稳定结构。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管辖永济市辖3 个街道、7 个镇:城西街道、城北街道、城东街道、虞乡镇、卿头镇、开张镇、栲栳镇、蒲州镇、韩阳镇、张营镇。总人口数44.039 万人。项目位于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 处,项目周边概况见表2-1:表2-1 场址周边概况序号名称与场址相对方位距离(km) 人口(人)1 陶家窑村北4.18 4632 三窑村东北4.6 4453 石卫村北7.5 18652、社会经济环境2013 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27.2 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3 亿元,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81.67 亿元,增长29.1%;财政总收入6.8363 亿元,增长13.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961 亿元,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3 亿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69 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9076 元,增长12.3%。永济市农业主产小麦、棉花、淡水鱼等,是山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山西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2012 年辖区农作物种植面积134.5 万亩,14下降1.6%,粮食总产量达到45.08 万吨,粮食作物亩产392 公斤。棉花产量0.79 万吨,亩产73 公斤;蔬菜产量7.7 万吨;肉类总产量15751.23 吨;渔业产值12092 万元;鱼类总产量12092 吨;农村用电量达17395 万千瓦时;完成各类造林面积5.7 万亩,林业用地面积60 余万亩,有林地达到39.9 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5.3%,森林覆盖率达到21.8%。2012 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9.6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206.6 亿元。按经济类型分析,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58亿元,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6 亿元,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8.59 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2 亿元;按轻重工业分析,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1.11 亿元,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95 亿元。按行业分析,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62 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95 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81 亿元;化工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82 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27 亿元。3、历史文化永济,古称蒲坂,传为舜都,历代曾有邑、郡州府道县多种建制。春秋战国为河东重镇,秦建蒲城县,汉因之。二千余年间,或称县或称郡或称州或称府,历来为山西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名城巨镇。1947 年解放后,与虞乡合并为永虞县,1950 年二县分治,1958 年并入运城县,1961 年复为永济县。1994 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永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奇特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首鹳雀楼、《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国宝唐开元大铁牛、中条名刹万固寺等文物名胜形成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区。旅游景区带来了镇区服务业、运输业、商贸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崛起,成为永济市的又一个支柱型产业。4、交通状况公路交通现状。目前,永济市境内共有高速路1 条65 公里,省道2 条78 公里,15县道8 条199 公里,乡道72 条594 公里,村道343 条579 公里,通组达户工程757 公里。在全市通组达户率达85%、建制村通水泥(油)路达100%,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目标的同时,全市形成了吴村&&侯孟、开张&&普乐头、栲栳&&韩村、常青&&田营、张华&&介峪口、枣疙塔&&石桥等6 大乡村道路循环圈50 余公里;搭建起了以高速路、永卿路、运蒲旅游路、张开线四条公路为&横&,以嵋石线、虞黄线、王开线、沿黄干线、永临路、西栲线六条公路为&纵&,长达400公里的&四横六纵&公路网络骨架。由此全市实现了巷巷水泥路相通、村村水泥路相连、镇办小循环、全市大循环的&四横六纵&公路网络化新格局。2004 年以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实现投资8 亿余元,其中:投资2.3 亿余元,翻新改造永临、永解、孟韩、万鹳等二级高等公路100 余公里。投资3000 余万元,新建改建了五老峰、万固寺、王官峪、伍姓湖等旅游公路40 余公里。投资2 亿余元,相继翻新改造了永韩、永卿、张韩、石嵋、虞黄、王任、董屯、张栲、张北、普常等220余公里主干公路。投资3.5 亿余元,修建乡道、通村公路以及通组达户工程2160 余公里。近年来,永济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运城市农村公路建养现场会2008、2009 连续两年在永济市召开;2009 年全省农村公路建养现场会在永济市召开,永济市农村公路建养工作综合考核在全省排名第一,并继2008 年之后蝉联全省公路建设标兵县荣誉称号。5、科技教育教育事业要以提高全民素质、建设教育强市为出发点,建立一个基础教育水平高、成职教育实效突出、终身教育更加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和中小学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民办教育,创造条件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为永济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16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十一五&期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实现&三个增长&:提高学前三年教育保教质量,70%的幼儿园要达到标准化要求,每镇(街道)建成三所市级示范园,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8%以上;全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免费享受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和99%,师资水平全部达到大专以上,80%的学校实现&班班通&;完成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特殊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撤消双轨制初中和百人以下小学,积极建设小学高年级寄宿制学校,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完成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建成一所省级示范和两所运城市级示范高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招生比例达到1:1;建成1 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5 个高标准的实验实习基地和5 个骨干示范专业,建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6、医疗卫生卫生事业要以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向导,努力做到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可及的、多样的、多层次的医疗保健和健康维持服务。发展重点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医疗,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工作重心向农村地区和脆弱人群倾斜,促进卫生事业均衡发展,保障人人都能享有生命健康权。&十一五&期间,50%以上的镇所在地卫生院达到一等甲级标准;市医疗要建成现代化的住院大楼;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达到全国水平;农民健康体检率达到95%;城市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三、环境功能区划①环境空气该项目选址所在区域,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类规定,本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应划分为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②水环境17地表水:本项目涉及水体为涑水河&龙门&潼关区&河段,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该水体在本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Ⅴ类标准。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地下水的分类要求:&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业用水&,本区域地下水应执行Ⅲ类标准。③声环境项目区域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2 类标准。18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位于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 处,周围无大型工矿企业,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较好。2、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北距涑水河14.3km,区域附近无主要地表水体,故不对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位于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 处,西侧300m 为石料开采区,其余三侧均为荒山,声环境质量较好。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项目周围的调查情况可知,主要野生植物有拐枣、椿、桑、七叶树等乔木;荆条、紫穗槐、刺条、酸枣等灌木;蒿草、香附子、刺儿菜、野牵牛、野苜蓿等草本植物,无天然林及珍稀植被;野生动物主要是常见的啮齿类、爬行类和麻雀等常见鸟类,无大型野生动物,也无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综上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程度较低,无特殊需要保护的动植物资源。1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以及永济市环境保护局所提供本项目所处地的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目标具体如下:经调查本地区不属于特殊保护地区、社会关注地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区。经实地踏勘,评价区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古迹、植物、动物及人文景观等,评价保护目标确定为距离场址较近的村庄、周围生态环境以及当地地下水,将上述敏感因素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建设项目厂址周围主要保护目标及维持当地环境质量级别见表3-1。表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对象距离(km) 方位保护级别环境空气陶家窑村4.18 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三窑村4.6 东北石卫村7.5 北噪声厂界四周《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的2 类标准地表水涑水河14.3 北《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Ⅴ类标准地下水项目所在区域水井《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3-93)III 类标准20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1、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的二级标准,具体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单位:&g/Nm3序号污染物标准值一小时平均值日平均年平均1 SO2 500 150 602 PM2.5 / 75 353 NO2 200 80 404 PM10 / 150 705 TSP / 300 2003、2、地表水环境本次评价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Ⅴ类标准,详见表4-2: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Ⅴ类标准污染物PH CODcr(mg/L) BOD5(mg/L) NH3-N(mg/L)标准值6~9 &40 &10 &2.03、3、地下水环境本次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见表4-3:表4-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单位:mg/L(除pH)污染物PH 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浓度值6.5-8.5 &0.002 &0.2 &0.05污染物总硬度细菌总数大肠菌数NO3-N浓度值&450 &100 &3 &20污染物氟化物硫酸盐NO2-N浓度值&1.0 &250 &0.024、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2 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21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4。表4-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m) 二级监控点排放浓度(mg/m3)颗粒物120(其他) 15 3.5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餐厅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中相关标准。表4-5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规模小型中型大型基准灶头数&1,&3 &3,&6 &6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2、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抑尘,不排入外环境。3、噪声运营期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的2 类标准,即昼间60dB,夜间50dB。4、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及(2013 年3 项标准修改单)的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山西省有关规定,&十二五&期间纳入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为CODCr、SO2、NH3-N、NOX、工业烟尘、粉尘。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应立足于实施清洁生产、污染物治理达标排放和排污方案优化选择等为基本控制原则。根据工程分析,项目运营期排放的粉尘为无组织排放,根据《山西省环保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中规定,无组织排放暂不进行总量核定。2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本项目年产建筑石料10 万吨,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如图2:工艺流程简述:(1) 开采后的石灰石由皮带输送机从矿区直接输送至石料加工区,经给料机直线振动式给料直接进入颚式破碎机,可为颚式破碎机连续、均匀破碎石料提供稳定性。(2)一次破碎:采用一台PE-600*900颚式破碎机对原料进行一次破碎,一次破碎后石料由皮带输送机传送至反击式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3)二次破碎:采用一台反式破碎机进一步破碎,破碎后石料由皮带输送机送图2 工艺流程图及产污环节图23至筛分机。(4)筛分:经过破碎工序的原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运输到振动筛分机进行筛分,粒径0~2mm,2~4mm,4~8mm的筛下物暂存堆场,定时运至混凝土搅拌区供给混凝土生产线使用,不合格石料由皮带输送机送回破碎机继续进行破碎,直至粒径加工至0-8mm,如此循环;破碎筛分过程会产生少量粒径较小的废石料。2、项目主要产污环节分析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如下:(1)废水:生活污水;(2)废气:一次破碎和二次破碎过程产生的粉尘,筛分机产生的粉尘,石料输送粉尘,成品堆场扬尘,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食堂油烟;(3)固体废物:废石料,生活垃圾;(4)噪声:破碎机、筛分机、皮带输送机、铲车、石料运输车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24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量及产生浓度(单位)排放量及排放浓度(单位)大气污染物颚式破碎机粉尘50.5t/a 5.05t/a反击式破碎机粉尘80.8t/a 4.04t/a筛分机粉尘101t/a 5.05t/a皮带输送机扬尘3.75t/a 0.19t/a运输车辆粉尘/ 0.25t/a成品堆场扬尘5.7t/a 0.57t/a食堂油烟2.55kg/a 1.02kg/a 1.27mg/m3水污染物职工生活生活污水192t/a 0固体废物职工生活生活垃圾1.5t/a 1.5t/a生产加工废石料767.7t/a 0噪声破碎机噪声70~97dB(A) 35.5-44.8dB(A)筛分机皮带输送机铲车运输车辆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场区周围无特殊的动、植物保护对象及文物古迹,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引起周边环境生态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本工程运营期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粉尘及噪声等,工程在采取有效的环保处理措施后,各污染物得到妥善的处置,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工程实施后,绿化面积为2000m2,绿化率为30%,这对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5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截至现场调研时,项目建设工程已完成,项目已投入运行,施工期已结束,故本次评价不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2.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气主要为一次破碎和二次破碎过程产生的粉尘,筛分机产生的粉尘,石料输送粉尘,成品堆场扬尘,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食堂油烟。按照《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对于排放细颗粒物的工业污染源,应按照生产工艺、排放方式和烟气组成的特点,选取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本环评针对不同工段产生的粉尘污染,提出相应的措施。分析如下:(1)破碎粉尘开采的石料经皮带传送至给料机加入破碎机进行加工,矿石在破碎机内受到挤压而破裂,破碎过程会产生粉尘;本项目年破碎石料约10.1 万吨,类比同类企业,一次破碎工序粉尘产生系数取加工量的0.05%,则一次破碎粉尘产生量为50.5t/a;二次破碎工序粉尘产生系数取加工量的0.08%,则二次破碎粉尘产生量为80.8t/a。根据现场调研,石料加工区破碎机露天安置,不符合环保要求。颚式破碎机进料口需由给料机连续加料,其进料口不得密闭处理。环评要求在进料处设水喷淋设施,同时尽量降低加料时的高度落差,可有效地控制粉尘的产生;采取以上措施后,抑尘率可达90%,经治理后破碎工段产生的粉尘为5.05t/a,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对反击式破碎机采用密闭式抑尘措施,该方法为隔离法除尘,使用彩钢板将反击式破碎机封闭,防止粉尘逸散。该措施原理为把局部尘源产生的粉尘抑制在尽可能小的密闭空间之内,减少粉尘的逸散。采取以上措施后,抑尘率可达95%,经治理后破碎工段产生的粉尘为4.04t/a,对环境影响较小。26(2)筛分粉尘经两次破碎后的石料需经分级筛进行筛分,符合规格的石料暂存堆场,不符合规格的石料由皮带输送机返回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筛分工序粉尘产生系数取加工量的0.1%,则筛分工段粉尘产生量为101t/a,产生浓度约为5000mg/m3;根据现场调研,筛分机露天安置,不符合环保要求。环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密闭式抑尘措施,用彩钢板将筛分机进行封闭,以减少粉尘的逸散。采取措施后抑尘率可达95%,经治理后筛分工段粉尘排放量为5.05t/a,对环境影响较小。(3)石料输送粉尘本项目石料输送过程的粉尘产生量约为3.75t/a,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未设置任何抑尘措施,因此为了抑制输送过程产生的粉尘,评价要求:合理布置皮带,尽量降低跌落高度,在跌落处设水喷淋设施,以减少粉尘排放,抑尘效率95%,本环节粉尘排放量约为0.19t/a。(4)成品堆场扬尘成品堆放时随风产生的扬尘,其中对起尘量,评价中考虑取设计堆存量来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堆场起尘:装卸扬尘:式中:Q1&物料起尘量,mg/s;Q2&物料装卸扬尘,g/次;U&风速,m/s;S&物料表面积,m2;&&空气相对湿度,%,取65%。W&物料湿度M&车辆吨位,t;27H&物料装卸高度,m。本工程的成品堆场总面积约600m2。综合考虑成品堆的表面积、含水量、粒度情况等因素,估算成品堆场扬尘的产生量为5.7t/a。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未设置抑尘措施。本项目成品堆场为临时堆场,加工好的石料及时经运输车辆运至混凝土搅拌区,因此环评要求在成品堆场设置自动喷淋装置,定期洒水,增加石料湿度。采取以上措施后抑尘效率为90%左右,治理后成品堆场粉尘排放量约为0.57t/a。(5)车辆运输扬尘本项目运输路线由矿山石料加工区直接通过山路运输至混凝土搅拌区,途中无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量的大小与路面状况、汽车载重、汽车行驶速度和季节干湿等因素有关,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 &#6(V / 5)(W / 6.8)0.85 (P / 0.5)0.75式中:Q&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5-1 车辆行驶扬尘量单位:kg/d路况车况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0.6(kg/m2)空车16.32 27.46 37.24 46.2 54.58 91.84重车41.52 69.84 94.76 117.54 138.88 233.64合计57.84 97.3 132 143.74 193.46 325.48汽车运输扬尘主要是沿途超载抛洒及道路行驶引起的二次扬尘,因此,对物料运输提出具体要求:加强管理,限制汽车超载,车厢石料采用篷布苫盖,并定时清扫路面。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的控制运输扬尘量,扬尘产生量约为0.25t/a,对环境影响较小。(6)食堂油烟食堂油烟主要来自职工食堂,其食用油用量平均按0.03kg/人.d 计,本项目职工2812 人,均在厂内食宿,年耗油量为90kg/a。据类比调查,不同的烧炸工况,油烟气中烟气浓度及挥发量均有所不同,油的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量的2.83%,年产生油烟量为2.55kg/a。采用油烟净化器进行处理,净化器去除油烟效率按60%计,风量为1000m³/h(每日工作3h),则油烟排放浓度为1.34mg/m3,排放量为1.02kg/a。职工食堂产生的油烟须经油烟净化处理设备处理后由风机引至屋顶排放。该项目中的炉灶使用燃料为液化石油气,油烟气排放须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中的要求,油烟浓度<2.0mg/m3,净化设备去除率&60%。2.2 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本项目劳动定员12人,均在场内食宿,生活用水按0.08m3/d&人计算,则用水量为240m3/a,排水系数取0.8,所以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92m3/a。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CODcr、BOD5、SS、氨氮等。由于员工在厂内食宿,且使用旱厕,要求建设单位采用隔油池和沉淀池各一座,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汇同其它生活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道路洒水抑尘,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2.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废石料和职工生活垃圾等。项目在破碎筛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石料,根据物料平衡,废石料产生量为767.7t/a,收集后可作为混凝土生产的骨料。本项目劳动定员 12 人,产生的垃圾量按 0.5kg(/ 人&d)计算,年产生垃圾约 1.5t/a,分类收集暂存于厂内垃圾桶内,定期与石卫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理。固体废物经过以上措施处理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2.4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2.4.1 主要噪声源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包括破碎机、筛分机、皮带输送机、铲车、运输车辆等。29破碎机、筛分机可以采取减震降噪等方法减低噪声,采取措施后噪声可降低20dB(A)。各生产设备噪声源强见表5-2:表5-2 项目噪声源源强设备名称声压级dB(A) 噪声特性采取措施采取措施后声压级dB(A)颚式破碎机85~97 中高频机械噪声减震、隔声65~77反击式破碎机80~90 中高频机械噪声减震、隔声70~80筛分机80~85 中高频机械噪声减震、隔声60~65运输车辆70~80 中高频机械噪声减速慢行60~702.4.2 噪声预测公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室外点声源预测模式,室外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Lp(r):Lp(r)  Lw  Dc  A式中:Lw &倍频带声功率级,dB;Dc &指向性校正,dB;它描述点声源的等效连续声压级与产生声功率级Lw 的全向点声源在规定方向的级的偏差程度。指向性校正等于点声源的指向性指数Df 加上计到小于4 球面度(sr)立体角内的声传播指数  D 。对辐射到自由空间的全向点声源,Dc  0dB。A &倍频带衰减,dB;div atm gr bar misc A  A  A  A  A  Adiv A &几何发散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atm A &大气吸收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gr A &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bar A &声屏障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misc A &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本次计算将绿化带引起的衰减计入其中。其中宽为d 的绿化带引起的衰减值:10&d &20m,1dB;20&d&200m,0.05&d dB30(A)。声源位于室内,室内声源可采用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法进行计算。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分别为 p1 L 和p2 L 。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为近似扩散声场,则室外的倍频带声压级可按下公式近似求出:( 6) 2 1 L  L  TL  p p式中:TL&隔墙(或窗户)倍频带的隔声量,dB。根据室外点声源预测模式,倍频带衰减A 中大气吸收引起的倍频带衰减Aatm 和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Agr 可忽略不计。考虑最不利条件下,点声源源强为100dB时,各厂界处经倍频带衰减和控制措施衰减后噪声值见表5-3:表5-3 各厂界处经倍频带衰减和控制措施衰减后噪声值厂界源强(dB)倍频带衰减A(dB) 控制措施衰减(dB)噪声贡献值(dB)达标Adiv Abar Amisc 情况东10010 25 1 20 35.5 达标南10 25 1 20 43.8 达标西16 25 1 20 39.6 达标北10 25 1 20 44.8 达标由上表可以看出,项目运行期间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中的2 类标准。距本项目最近的关心点是北侧4.2km 的陶家窑村,经过隔声措施后,不会对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3、总量控制分析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务院第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建设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要求&。本项目以&管理目标&的方式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由建设单位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得到环保部门批复后的指标就是建设单31位的&总量控制&指标。项目运营期排放的粉尘为无组织排放,不进行总量核定。4、环境保护投资一览表环境保护环保投资一览表见表5-4。表5-4 建设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项目内容投资(万元) 处理方法废水治理生活污水1.5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道路洒水抑尘废气治理破碎粉尘10颚式破碎机进料口设水喷淋设施,反击式破碎机做密闭处理筛分粉尘筛分机做密闭处理皮带输送粉尘降低石料跌落高度差,跌落处设水喷淋设施成品堆场扬尘成品堆场设水喷淋设施,定期洒水,增加石料湿度车辆运输扬尘对车厢石料进行苫盖;保持路面清洁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固废治理生活垃圾0.5分类暂存在垃圾桶中,与石卫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理废石料收集后可作为混凝土生产的骨料噪声治理破碎机、筛分机、运输车辆等3 加减震垫,绿化降噪生态绿化4 绿化面积2000m2合计195、环境管理健全有效的环境管理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环境管理的目的是应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对损害或破坏环境质量的人及其活动施加影响,以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此,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必须对环境管理工作常抓不懈,以确保各项治理措施正常有效地运行。6、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表见表5-5。32表5-5 环境保护措施竣工验收一览表类别污染源污染物名称防护措施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大气污染物破碎机粉尘颚式破碎机进料口设水喷淋设施,反击式破碎机做密闭处理水喷淋设施反击式破碎机密闭《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筛分机粉尘筛分机做密闭处理筛分机密闭皮带输送机扬尘降低石料跌落高度差,跌落处设水喷淋设施水喷淋设施运输车辆扬尘车辆篷布苫盖,保持路面平整,定期清扫、洒水/成品堆场扬尘成品堆场设水喷淋设施,定期洒水,增加石料湿度水喷淋设施装置食堂油烟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处理效率不低于60%《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水污染物职工生活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1m3 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进入1 座2m3 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区道路洒水抑尘1m3 隔油池2m3 沉淀池循环利用固体废物职工生活生活垃圾收集后与石卫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置垃圾箱《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及(2013年3 项标准修改单)石料加工废石料用作混凝土生产的骨料/噪声破碎机、筛分机、运输车辆等噪声加减震垫,绿化降噪;车辆限速行驶,杜绝鸣笛。绿化,减震垫《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的2类标准绿化绿化面积2000m2,绿化率达到30%33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破碎机扬尘颚式破碎机进料口设水喷淋设施,反击式破碎机做密闭处理有效控制筛分机扬尘筛分机做密闭处理有效控制皮带输送机粉尘降低石料跌落高度差,跌落处设水喷淋设施达标排放成品堆场粉尘车辆篷布苫盖,保持路面平整,定期清扫、洒水达标排放运输车辆扬尘成品堆场设水喷淋设施,定期洒水,增加石料湿度有效控制食堂油烟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达标排放水污染物职工生活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进入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抑尘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职工生活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与石卫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置无害化石料加工废石料用作混凝土生产的骨料综合利用噪声本项目的高噪声设备主要是破碎机、筛分机、运输车辆等。通过加减震垫、绿化隔噪和距离衰减等措施后,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厂区绿化因地制宜,植被应具有较好的调温、调湿、吸尘、改善小气候、吸收降解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吸声等功能。建设单位可施行立体式绿化,种植高大乔木、灌木,同时也可铺种草坪,增加绿化覆盖率。根据项目所在地现有植被情况,建设单位可将现有的绿化观赏植物用于厂区绿化,既可以增加绿化植物的生长适应性,提高成活率,还可节省绿化支出。结合本项目的污染特征,厂界四周要进行绿化,种植高大树木形成防护林带,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4结论及建议评价结论:1、产业政策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 年第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及2013 年第21 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的要求,本项目不属于现行国家产业政策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项目选址(1)城乡发展规划项目位于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 处,不在永济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与城市总体规划不矛盾。(2)环境敏感因素本项目所在区域无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综上,本项目选址可行。3、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就是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预期消费中,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求。本项目采用国内通用生产加工系统,机械化程度较高,技术和装备先进、成熟、可靠;粉尘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综合利用率达100%,产生噪声通过车间合理布局、消声、隔声、防振及距离衰减后对周边环境影响极小。本项目生产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各项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产生废气、废水、固废得到妥善处置。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本评价建议如下:①严格控制原材料进料途径,原材料品质必须达到相关技术指标。35②按相关要求,规范各操作工艺。③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各项资金应做到专款专用,确保环保措施认真落实。综上所述,本项目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污染物产生及排放量较少,固废得到妥善处置,因此,本项目生产基本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4、达标排放(1)大气污染物排放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石料破碎筛分粉尘、石料输送粉尘、石料堆场扬尘和车辆运输粉尘。颚式破碎机进料处设水喷淋设施,反击式破碎机、筛分机均采用密闭式抑尘措施;石料输送采用降低石料跌落高度,跌落处设水喷淋设施,定期洒水,石料堆场设设水喷淋设施等措施后,粉尘排放量较小。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治理措施后,各工段产生的粉尘均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要求。(2)水污染物排放本项目在运营期主要产生的废水类型为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道路洒水抑尘,不外排,对水环境影响较小。(3)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废石料职工生活垃圾。根据物料平衡,废石料产生量为767.7t/a,用作混凝土生产的骨料;生活垃圾年产生垃圾约1.5t/a,分类收集暂存于厂内垃圾桶内,定期与石卫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理。(4)噪声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基础减震、文明行驶等防治措施后,噪声贡献值为35.5~44.8dB(A),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2 类标准。365、总量控制根据工程分析,项目运营期排放的粉尘为无组织排放,不进行总量核定。6、区域环境质量符合性分析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在采取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能够维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综上所述,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 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在落实本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保证所排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加强管理,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建议:(1)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法规及有关上级环保主管部门的指示、文件;(2)建议该厂应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配备环保管理员,认真负责全厂的环境管理、环境统计、污染源的治理及长效管理,确保全厂的废气、噪声等均能达标排放;(3)确保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落实环保投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设施和建设项目同时进行,并确保其正常运行。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 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 年月日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 年月日注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 立项批准文件附件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示意图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 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4、声影响专项评价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永环函〔2015〕22号&&永济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的函&永济市清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你公司&新建年产10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收悉。我局于日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审查,环评单位(中晟环保科技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根据专家技术审查意见对报告表进行了修改补充。经审查,批复如下:一、你公司拟在永济市虞乡镇石卫村南7500m处,建设年产10万吨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6666.7m2,主要建设建筑石料加工生产线及相关的辅助生产设施,工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总投资600万元,环保投资19万元,占总投资的3.17%。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本批复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看是可行的,我局同意实施建设。二、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落实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在鄂式破碎机进料口设水喷淋设施;反击式破碎机、筛分机采用密闭处理;皮带输送机尽量降低石料跌落高度差,在跌落处设水喷淋设施;成品堆场设置自动喷淋装置,定期洒水,增加石料湿度;加强运输车辆管理,车辆篷布苫盖,路面定时清扫、洒水。扬尘、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的相关标准。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2、做好废水处理和回用工作。生活废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场区洒水抑尘、绿化。3、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破碎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废石料,收集后作为混凝土生产的骨料;生活垃圾收集暂存于厂内垃圾桶内,定期与石卫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理,严禁乱堆乱倒。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及(2013年3项标准修改单)的有关规定。4、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场区平面布置,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加强绿化降噪。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1类标准。三、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向我局递交试生产申请,经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试生产三个月内向我局申请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四、监察大队于乡中队要加强该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永济市环境保护局&&&&&&&&&&&&&&&日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素焙烧最新工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