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报发明时间和无线电报在当时的用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
上传于||文档简介
&&经​典​总​结
大小:6.1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有线电报 -
清光绪九年(1883年),沪、浙、闽、粤电报干线建成后,浦城、建宁府、延平府电报局先后开办有线电报业务,是闽北地区最早设置的电报服务点。有线电报民国7年(1918年),建成建阳—建宁府单铁线电报线路,设立建阳电报局。民国19年,架设邵武—福州、邵武—光泽实线电报线路各1条,开通邵武至建阳莫尔斯人工电路。民国23年,建成南平—洋口—顺昌—将乐、建瓯—崇安、建瓯—松溪—庆元(浙江)、光泽—资溪(江西)电报网路,分别设立顺昌、洋口、松溪、崇安、光泽电报局等服务网点。民国27年,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向内地,转报中心亦从福州移设南平,先后开放南平至福州、永安、建阳、衡阳、铅山、龙泉、云和、上饶、赣县、兴宁和建阳至赣县、衡阳直达韦斯登机电路。民国30年,架设建成建阳—水吉—政和—福安线路,水吉、政和设立电报局。同年,日军侵入浙江、江西等地,浦城电报局撤入七里头村,浦城局一时成为抗战临时转报中心,人员多达300余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外省电报局人员陆续撤离。民国31年,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从上饶迁到建阳,建阳遂成为转报中心,时建阳有韦斯登单机通衡阳、赣县、长沙、兰溪、南平;莫尔斯人工机通上饶、崇安、浦城、建瓯;话传通水吉、邵武、光泽、松溪、政和。同年南平到古田谷口开直达电报电路。有线电报民国35年,南平成为电信指挥局,闽北的转报中心,电报电路有韦机直达电路至广州、上海、韶关、南京、江西省的吉安、宁都和福州、永安、建阳9路;莫机直达电路有建瓯、福安、沙县3路;话传电报电路有洋口、将乐2路。同年,建阳是转报辅助中心,电报电路有建阳至福州、南平韦机双工电路;建阳至水吉、崇安、邵武、光泽、福安、浦城、建瓯、上饶等地莫机电路;到松溪、政和话传电路。民国36年,电报网路进行调整,先后停闭南平至衡阳、铅山、赣县、龙泉、韶关、宁都、屯溪韦机电路,将原南平通吉安、永嘉、建阳等韦机电路展通至福州。同年闽北地区有线电报电路共有22路,其中省际6路、省内16路。民国37年,因莫机纸条供应困难,将南平至永安、沙县、建瓯,建阳至浦城、上饶、邵武、光泽、水吉、崇安、建瓯,福州至水口,建瓯至福安,浦城至水吉,邵武至光泽莫机电路改装为音响电路。民国38年5月闽北大部分县解放后,为适应军事需要,建阳专署机关址设建瓯,原建阳转报中心随之调整到建瓯。同年11月,建阳专署机关从建瓯迁建阳,至年底闽北地区电报电路共有23路。电报服务点有南平、建瓯、建阳、崇安、邵武、光泽、松溪、政和、顺昌、浦城、洋口、水吉、麻沙镇、峡阳、赤石共15处有线电报1952年,建阳直达电报电路有建阳至福州、上饶2条韦机电路,建阳至建瓯、南平、浦城、邵武4条音响机电路,建阳至崇安、水吉、政和、将口、麻沙、徐市6条话传电路。1955年,先后开通南平至沙县、顺昌、鹰潭、将乐人工机电路;南平至水口、屏南话传电路,建阳至上饶韦机电路改为音响电路。同年5月25日又改为上饶至建阳至南平同线韦机电路。9月15日,建阳至福州韦机单工电路改为韦机双工电路。1956年,电报通信网络组织形式改为四级汇接辐射制,县邮电局负责接转所辖县的支局、所电报,县内相邻的区乡支局、所与邻县的县中心局之间不建立直达电报电路,因此水口至南平樟湖,浦城至水吉有线电报电路停闭,业务归所辖县转。同年6月建阳专署并入南平专署,但全区电报电路尚未调整好,建阳仍是转报中心。1958年电报资费调低,使用电报的用户增多,电报业务量大幅度上升,报话双用的话传电路拥挤,各局都在线路上加装幻线,用音响机通报,实行报话分路。南平、建瓯各装设有10门电报交换机一部。南平开通至福州第一条电传机电路。建阳局的电报电路有:建阳至福州韦机双工电路,建阳至南平韦机单工电路,建阳至邵武、光泽、浦城、政和、松溪、建瓯音响机电路,建阳至崇安韦机单工电路,增开崇安至上饶音响机电路,南平至建瓯、泰宁、顺昌、沙县、尤溪音响机电路,南平至洋口、青州话传电路。“大跃进”期间,各县(市)普遍增架县至公社、公社至生产大队电话线,电报服务点随之增多。日,松溪、政和划归福安专区管辖,原由建阳转接的松溪、政和电报改由福安接转。1960年,对电报业务量较大的支局所南平大洲、建西(今属顺昌)、西芹邮电支局改为利用幻线,开设人工机电路通报。至年底,全区电报服务点共有131处。有线电报1961年,原建阳转报中心电路已大部分转移至南平,12月1日开放南平至上海直达双工电传电路,全区各县(市)发往上海的电报由南平转。南平至建阳、建瓯、沙县、尤溪、顺昌、将乐、泰宁、建宁、屏南、浦城、崇安、建西均为实线人工电路。1963年,调整载波电报网路,开通南平至永安、泉州电报电路,顺昌、建阳、建瓯、浦城、崇安、光泽、建西、青州发往永安的电报由南平至永安电路转,发往永春、德化、惠安、安溪、石狮、晋江、仙游、南安等地电报由南平至泉州报路转。日,地区驻地由南平迁往建阳,建阳至南平安装四路载报机一套,开通建阳至福州、南平电传电路各1条。原划归福安专区的松溪、政和重新划回建阳地区,开通建阳至松政电报电路。南平到福州、将乐、邵武、建阳各1条电传电路,南平到建瓯、光泽、顺昌、松政各1条人工电路。1974年,南平地区邮电局迁到建阳,建阳局又成为闽北的转报中心,电报电路有建阳至福州、南平、崇安各1条电传电路,建阳至邵武、建瓯、上饶、政和、松溪、水吉音响机电路。原南平转报中心改称辅助转报中心,电路有所调整,停开南平至将乐电传电路,仍保留南平至福州、三明、邵武、顺昌各1条电传电路,南平至建瓯、光泽、沙县、松溪、建阳各1条人工电路,崇安至上饶电传电路,邵武至福州电传电路,邵武至光泽、顺昌、泰宁各1条人工电路,松溪至政和、浦城、庆元各1条人工电路。1976年10月,建阳至光泽电传电路开通后,各县(市)都开通电传电路,人工音响机收发电报被电传机所代替。有线电报1978年底,全区电报电路有建阳至福州、南平、建瓯、邵武、浦城、政和、光泽、崇安、松溪、顺昌各1条电传电路,南平至福州、三明、邵武、顺昌各1条电传电路,南平至建瓯人工电路,邵武至光泽、顺昌、泰宁各1条人工电路,松溪至政和、浦城、庆元各1条人工电路,政和至建瓯,周宁各1条人工电路,光泽至黎川、资溪各1条人工电路,浦城至江山、龙泉、广丰各1条人工电路,崇安至上饶电传电路。全区办理电报业务的局所共有138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国家给邮电通信以优先发展的政策,电报通信迅速发展。更新设备,发展网路,使用全电子电传机、五单位单机头自动发报机、双机头自动发报机和译码机、传真机等先进设备。1984年,福州—建阳电报电路上首先装用TX—20型电子电传机。1986年,南平、邵武、顺昌电路上也装用TX—20型全电子电传机。1987年,福州电信局微机转报系统工程投产,闽北电报分3批进入福州自动转报网。首批南平、建阳、邵武3个局在同年1月14日进网;第二批崇安、光泽在7月进网;第三批松溪、政和、建瓯、浦城、顺昌5个局在12月15日进网。至此,实现全区来去报由福州转报系统自动转报,建阳县邮电局不再担负区内转报任务,消除中间环节,既节省人力,又提高电报时效。同年,建阳地区电报电路计有建阳至福州、南平、建瓯、松溪、顺昌各1条电传电路,建阳至光泽、政和、浦城、崇安各2条电传电路,南平至福州、三明、建瓯、邵武各1条电传电路,福州至邵武、顺昌、建瓯、浦城、崇安、光泽各1条电传电路,崇安至上饶电传电路。日,建阳地区改称南平地区,地区邮电局于1990年10月迁回南平。由于各县(市)都装有多路载报机,电报电路均直接进入福州电信局自动转报网。至1994年,全区电报电路有:南平至福州、三明、建阳各1条电传电路,福州至邵武、顺昌、建阳、建瓯、浦城、武夷山、光泽、松溪、政和各1条电传电路,县(市)内电报电路31条,用户电报电路19条,办理电报业务的局所148处。
有线电报 -
业务种类光绪九年(1883年),闽北经营电报种类分为官报、公报、私报。民国11年有政务、公务、特种、寻常4种。民国25年9月实行的《国内电报营业通告》,电报种类改为官军电报、局务公务、私务电报、公益电报和特种电报。民国33年,军电拥挤,经常用邮交寄积压的电报。是年8月,增办南平至建阳、建瓯,福州至永安、南平的特快电报业务。1950年11月,在调整电信资费中规定,取消私营商业的特快电报业务,增加军政电报、企业电报种类,使电信通信在制度上保证为党、政、军及国营企业服务。是年,根据邮电部《电报业务规程》,统一全国电报种类,有防空、气象、水情、特种、军政、公益、新闻、加急、普通、公电10种。1957年,电报种类调整为13种,即防空、事故、天气、报汛、公益、军事、军政、企业、新闻、汇兑、公务、普通和书信电报。1958年,将企业、书信电报合并到普通电报。10月,为扩大服务面,便利旅客拍发电报,试办汉语拼音电报业务,并在南平莪洋—上海列车上试办国内中文明语普通电报业务。12月,在南昌—厦门列车上开办代收电报业务,同时指定邵武、永安两局为南昌—厦门列车的电报交换局。1959年,电报种类修改为防空、天气、事故、水情、军政、新闻、普通和公务8种。1963年恢复开办公益电报。1964年4月,南平开办国际电报业务。1977年增办汇款电报。1978年3月,为适应农业、气象、水利防汛、地震、卫生和科研观测等通信需要,重新修订电报种类,属抢险救灾、紧急救援等通信内容的均列为特种电报,邮电系统之间的公务、业务电报单独列类称为公电。同时,根据优先保证党、政、军通信的原则,结合业务种类和时限要求,重新排列传递顺序,军政电报按内容及急缓程度,分为特急、加急和普通;各厂矿企业交发的一般公务电报和人民群众个人交发的普通电报,以“先单位,后个人”的原则,仍分两个等级。同年7月,开办真迹传真业务电报,分军政、公务、公电、新闻和普通5种业务。文件传真办理军政、公务、公电3种业务。1986年4月,开办专送电报业务。5月建阳、南平相继开办用户电报业务,9月开办礼仪电报。1988年,国内电报业务种类按照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业务性质,分为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公用8种,并适应电报用户的需要开办特急、加急、核对、分送、预付回报费、送妥电知、改发、发送、邮送、留交等业务。业务量清代及民国时期,闽北电报业务量无考。1952年,电报计费去报5.86万份。1958年“大跃进”开始,闽北地区电报业务量锐增至18.13万份,1960年达到42.30万份,比1957年的8.58万份增长393%。1961年起,由于自然灾害等影响,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闽北地区电报业务逐年下降,至1965年只有29.50万份,比1960年下降30.3%。“文化大革命”期间,闽北电报业务量连续下降。1970年,全区电报业务量只有15.47万份,比1965年还减少47.56%。1972年,区内电报业务量逐年上升,1978年达50.25万份,比1965年增70.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深化改革开放,促进邮电业务的发展。1979年,全区电报业务量62.97万份,至1993年达67.16万份;发往港澳及国际电报份,至1993年达488份。用户电报份,份。1994年,国内电报业务量达46.64万份,国际港澳电报业务量382份。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46:18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电话、无线电报、有线电报、报纸、网络什么时候在世界出现??????_好搜问答
|注册&您有新任务,
电话、无线电报、有线电报、报纸、网络什么时候在世界出现??????
被浏览283次
采纳率:75%
&电话:贝尔,1876 无线电:尼科拉·特斯拉,1897 电报:库克和惠斯通,1837 电视:约翰·洛吉·贝尔德,1925 电脑:克利夫·贝瑞,1939 卫星通信:前苏联,1957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分享到: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答答小贴士
等您帮助的附近的朋友换一换
其他回答(1)
采纳率:0%
好搜问答总能找到你的答案
登录一下,也成为分享知识的一员
首次登录可获:金币+20,经验+20
大家都在搜
第9天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知道了05-2905-2905-2905-29
09-0509-0706-2307-27
也许你感兴趣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