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青岛糖球会2015成交额约为600万元 ,特色小吃约为1000万元,各种小商品约为350万元,怎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大团镇志-第十四章
[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 ]
& 第十四章& 商& 业&大团镇处上海市东南沿海,也处南汇县与奉贤县的交界处,其商业活动起源甚早。早在清乾隆年间,由于盐业的逐渐兴盛,贸易活动日益增多,大团镇成为方圆数十里农、牧、副、渔、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为南汇县四大镇之一。店铺均设在老护塘上,形成1.50公里的长街。其中,南起平桥、北至蟠龙桥路段最为繁荣。日本侵略军占领大团地区后,大团镇的商业一度衰落。至解放前夕,大团镇尚有43个行业,341家商号,22户摊贩,从商人员1 698人。解放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促使旧社会尚存的商家恢复营业。1956年对私营商业改造完成后,国营商业和集体商业相继建立,并成为大团地区商业的主流。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的指导下,大团地区的商业得以较快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团地区的商业受到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团地区商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私营和个体商业迅猛发展。至2001年,大团镇各种商号、店铺有494家,其中处镇区的316家。镇区有超市6家(其中私营超市3家)、建筑装潢商店10家、五金交电商店17家,通讯器材商店7家,汽车、摩托车配件商店1家,烟糖批发商店3家,烟糖杂货商店65家,水果店12家,棉布、服装、服饰商店13家,床上用品店商店4家,皮鞋店4家,干洗店2家,医药商店3家,眼镜店2家,文具用品(书籍)商店24家,书店、书亭2家,照相馆3家,画像1家,电脑打字复印2家,游戏机房5家,饭店、点心店、酒家42家,面包房2家,浴室3家,旅社(店)2家,理发店48家,净水供应店2家。各种维修店33家,尚有南湾小商品市场、南湾消费品市场。农村有各种店铺178家。其中,小烟糖64家,水果店2家,五金交电店4家,饲料店2家,农药店3家,理发店50家,浴室1家,餐饮店13家,酒家、饭店14家,电器维修3家,自行车、摩托车维修店17家,汽车修理5家,小型集市贸易市场2处。2001年,全镇商品零售总额1.22亿元,是1997年的1.8倍。&第一节&& 解放前的商业 && &一、概& 况大团镇商业起源甚早,随着东海滩涂的向外延伸逐渐成陆,大团地区就有了居住人群,有小型的零星盐场,也开始有简单的商品交易。根据清乾隆《南汇县新志》载“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下沙头场(现新场镇)盐课大使陈上龄详建头场署于一团(后称大团),办理盐务”。盐业的不断兴盛,带来贸易活动的日益增多,大团自然地形成集镇。18世纪末至19世纪,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地人士陆续到大团地区定居,办厂、开店,并具有地方特色,有宁波茶食、海盐酱油、浙江山货、徽州瓷麻、无锡铁器等。是时,大团地区商业活动活跃,市场兴盛,各种行业门类颇多,其中主要行业有:典当银楼、竹木业、棉粮、水果地货行、砖灰行、绸棉布衣庄、南北杂货、铜锡嫁妆、烟纸酱酒、景瓷陶器、中西药店、鱼行肉铺、茶楼浴室、理发照相等。一些商贾富豪则置地建私家厅、堂、园宅,修寺建庙,铺路建桥,使大团镇逐渐形成1.50公里的长街,成为上海市东南沿海方园数十里农、牧、渔、副及手工业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吞吐量极大。据史料记述,是时镇上有80余个行业、370多家商店,是南汇县“四大镇”之一,有“金大团”之称。&&&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烧杀抢掠,大团镇的商业日趋凋零,工商界的大商富族纷纷关店歇业,迁居上海市区各租界避乱。由于时局混乱,乡间盗贼横行,绑架凶杀事件屡有发生,四乡的一些中小地主、富户携财迁居大团镇区,一方面避乱,另一方面开店经商,镇上便出现几十家新兴的棉粮行、中药店、百货商号。有的则在大商户中入股,分享红利;有的集资办纱厂、轧花厂,谋取工业利润。部分商人囤积居奇,卖空买空,投机经商,发国难财。&&& 民国29年(1940年)后,大团镇又先后开出浦东、启昌和利国等十几家银行、钱庄。银行的开设,使大团镇商业出现畸形繁荣的局面:支票满街飞,花米商以期票卖空买空,赌徒用期票狂赌。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美棉、美纱涌入中国,使国内生产的棉花滞销。“洋货”进入,国货销路受阻。国民政府统治腐败,苛捐杂税,敲诈勒索,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市场紊乱,使大团镇商业一蹶不振,20余家商店相继停业。&二、商& 号解放前夕,大团镇的商业尚有43个行业、341家商店、22户摊贩,从业人员1 698人。&&&&&&&&&&&&&&&&&&&& &&&&&&&&&&&&& 解放前大团镇各商号概况表表14-1-1店& 号店 主从业人员店&&& 址店& 号店主从业人员店&&& 址&&杂&& 粮&& 行南&& 货&& 店&&闵恒盛闵福昌5大团镇南市洽和升王祖本28大团镇牛桥头&&吴聚源吴志成5大团镇南市余& 记洪荆山10大团镇中市&&呈源盛吴顺祥8大团镇南市义隆森毛宗钊8大团镇北中市&&祥& 盛吴群祥10大团镇南市松盛祥宣维新8大团镇纸坊桥&&谈鼎泰谈荣生5大团镇北市源大祥丁佩恩30大团镇南市&&立& 大马菊林5大团镇北市振昌新殷荣良10大团镇南市稍&&德& 大盛锦章8大团镇北中市振盛新殷仲新7大团镇南市&&信& 盛陆茂千6大团镇北市下塘振大新殷介良7大团镇平桥头&&大& 公唐宝金5大团镇中市下塘宣长兴宣家全8大团镇牛桥下堍&&徐永兴张德胜3大团镇一灶港大& 丰夏火光8大团镇南湾&&东& 兴瞿福楼3大团镇南市新裕丰乐俊良3大团镇蟠龙桥头&同泰祥唐松涛8大团镇中市糖&& 果&& 店&&傅同顺傅国庆5大团镇中市苏德士苏开元3大团镇北市稍&&正大昌庄秀祥3大团镇南市黄长兴黄金仙6大团镇蟠龙桥头&&恒& 大潘梦生5大团镇北市下塘杨森记杨桂祥2大团镇南湾&&和& 茂董树堂10大团镇南湾周金记周树全3大团镇北市稍&&大盛和周土奎12大团镇南市王万兴王友梅2大团镇中市&&银&&& 楼物& 华端锦芳3大团镇中市&&协盛昌叶凤生4大团镇中市郑长兴郑巧远2大团镇中市下塘&&德& 大陈福祥4大团镇南中市郑福太郑根宝2大团镇中市&&严永泰严秀章3大团镇中市德& 懋瞿德祥2大团镇南市&&轧&& 花&& 厂绸&& 布&& 店&&祥& 盛吴群祥50大团镇平桥头元& 发盛家村12大团镇南市&&源& 盛吴国璋50大团镇南市大& 昶施翰生12大团镇南市&&大盛和周士奎40大团镇平桥头张舜记张舜初3大团镇南市&&和& 茂张益臣40大团镇海潮寺吴大昶吴松涛4大团镇南湾&&王新记王筱生4大团镇中市鼎大祥吴梅祥9大团镇南市&&油、酒、米、厂顾丰记顾家丰3大团镇北市&&长余德酒陈伯仁19大团镇一灶港久& 泰严桂秋3大团镇中市&&协泰油车邵福生15大团镇一灶港飞& 龙夏立德3大团镇中市&&祥盛油车吴群祥27大团镇平桥头益& 昌沈志馨2大团镇市中心&&民华米厂蒋林泉5大团镇南市义& 泰沈宏宽4大团镇北中市&&工联米厂吴国清17大团镇平桥头天& 昌沈文龙4大团镇中市&&纶& 昌张雪林3大团镇中市中& 美王才根2大团镇中市&同& 发王祖如2大团镇中市振& 兴卫林初2大团镇中市&&中& 原顾宏君1大团镇南湾宏& 昌陶正平2大团镇中市&&衣&&& 庄大& 昌王德元3大团镇中市&&南德隆韩吉安8大团镇南中市龙& 昌石& 均2大团镇中市&&北德隆汪水平8大团镇北中市恒 丰徐金生2大团镇三角街南&&大& 隆王子庭5大团镇蟠龙桥百&& 货&& 摊&项勤记项根久2大团镇北市稍&瞿银泉1大团镇南市&&黄来记黄来生2大团镇中大&盛兆英1大团镇南湾&&张盛兴盛连英2大团镇中大&顾兆璋1大团镇中市&&国&& 药&& 店&朱大新1大团镇北市&&同诚济冯裕鑫16大团镇蟠龙桥&周才根1大团镇南市&&中和堂黄鉴秋10大团镇北中市&刁毓英1大团镇中市&&天吉堂方士勤3大团镇北市&姚棚飞2大团镇南市&&谈仁寿谈炙甫4大团镇南湾酱&& 酒&& 店&良同济张碧清4大团镇南市仁昌永黄锦伯20大团镇中市&&良心堂瞿梦飞5大团镇南市许义昌许士根8大团镇南市&&天和堂方守儒4大团镇中市万森园鲁开林6大团镇中市下塘&&戴春和戴敦炎4大团镇南市稍永利昌杨士文2大团镇南市稍&大成馀金记金炎生3大团镇南市大& 新盛家昌4大团镇南中市&&大成馀炎记陈金清3大团镇南市义生盛汪家寿3大团镇北市&&万和堂唐锦生3大团镇北市稍长余德陈伯仁4大团镇蟠龙桥&&颂仁堂汪守翁3大团镇中市肉&& 庄&& 鱼&& 行&永& 新严明章5大团镇中市祥& 源方伸卿8大团镇南湾&&百&& 货&& 店协源祥胡义高5大团镇中市&&大吉新陈老川4大团镇北中市公& 大唐阿囡6大团镇中市&&万& 源陈贵娟3大团镇北中市王顺兴王阿三4大团镇牛桥头&&同& 昌黄心渠6大团镇中市茂& 昌徐林香3大团镇北市&&大& 中潘可光4大团镇中市祥& 太朱玉章3大团镇南中市&华& 昶邵宝清3大团镇中市王鑫记王根生3大团镇北中市&&益& 泰姚伯荣4大团镇南市稍施合泰施志高6大团镇南湾&&张永昌张秀卿3大团镇中市吴长泰吴阿香5大团镇中市&&张洪发友记张友根4大团镇中市叶隆茂叶福生4大团镇中市&&良& 友薛麟正2大团镇中市王永太王吉庆3大团镇中市&&合太生记周掌生2大团镇南中市万& 盛陈伯根2大团镇南市&&新& 盛吴玉官3大团镇南市书&&& 店&&竹&&& 木&&& 行青& 年钟雪娟2大团镇牛桥下塘&&浦建木行王艮仲25大团镇南市稍中& 原顾宏钧1大团镇南中市&&华大木行王绪成11大团镇一灶港新& 懋盛宗祥2大团镇南市&&祥丰木行万志贤8大团镇一灶港祥& 太朱关祥2大团镇中市&&森顺木行刘吉仁6大团镇新开港缸&&& 瓷&&& 店&&萃泰木行胡维刚4大团镇北市谈鼎泰谈荣生6大团镇北市&&旭泰木行刘家森4大团镇平桥头谈震泰谈惠3大团镇南湾&&祥盛木行吴群祥11大团镇南市稍邵才记邵友才2大团镇南市&&祥大新木行张民用7大团镇南市合& 丰张仁甫6大团镇中市&&公兴竹行陈文卿8大团镇中市胡鼎字胡良臣8大团镇中市&&顺兴竹行吴福根3大团镇平桥头申& 泰曹忠明4大团镇中市&&祥丰竹行周伯才3大团镇一灶港协& 新熊福仙4大团镇南湾&&公顺竹行庄云祥4大团镇南中市胡义昌胡义新4大团镇中市&&烟&&& 纸&&& 店煤&&& 炭&&& 行&&裘乾源范冰玉4大团镇牛桥头协泰丰王家俊7大团镇中市下塘&&南& 昌康子京4大团镇南湾义& 昌唐柳生3大团镇牛桥下堍&&三和鑫方裕林4大团镇牛桥西堍张隆盛张福生2大团镇北市&&王祥记王祥林2大团镇蟠龙桥头磁&& 麻&& 石&& 铺&&公& 兴王林生2大团镇南市德& 福朱文奎2大团镇中市&&同泰祥唐祥林4大团镇中市唐义丰唐海堂2大团镇中市&&恒& 盛陆云祥2大团镇中市唐祥兴唐根祥3大团镇北市稍&&周万盛周树金2大团镇北市潘三泰潘阿三4大团镇中市下塘&&宏& 昌吴桂伯2大团镇南市砖灰行&&异& 大邱志成2大团镇中市张通茂张海山2大团镇中市下塘&&长& 和盛维石2大团镇中市协& 茂张星如5大团镇北市&&祥& 记江焕家2大团镇北市山& 泰瞿山根2大团镇南市&&虞祥泰虞雪林2大团镇中市万& 利江梅珍2大团镇北市下塘&&森& 昶刘炳仁2大团镇南市切面、水作、豆腐店&&隆& 盛盛林祥2大团镇南市德& 丰唐翠琴4大团镇新街&&农& 兴高& 学2大团镇中市下塘徐泰顺徐忠熹5大团镇新街&&新& 盛闵福昌2大团镇南市朱金记朱金祥2大团镇南市&&图& 南高炳生3大团镇南湾李晋昌李建华4大团镇牛桥头&&&店&& 号店 主从业人员店&&& 址店 号店 主从业人员店&&& 址&陈福兴陈孝庭4大团镇蟠龙桥头胡义泰胡妙良3大团镇中市下塘&&董成大董林章3大团镇牛桥头陶福记陶炳生6大团镇南市稍&&张海隆张林根4大团镇北市华协昌华木金4大团镇中市&&邱永兴邱一平2大团镇南市孟万兴孟文嘉2大团镇南市&&徐顺兴徐来根6大团镇南中市鞋& 帽& 服& 装& 店&&朱合兴朱秋祥5大团镇南市德新祥金坤生1大团镇北市&&万一斋俊记王祥永2大团镇一灶港德& 兴盛福娄1大团镇牛桥下塘&&万一斋龙记王家龙4大团镇一灶港宏& 康瞿洪福2大团镇中市&&王顺泰王桂熊2大团镇南市吴德兴吴妙根1大团镇中市下塘&&胡德太胡木生3大团镇北市陶长兴陶惠娟3大团镇中市&&徐正大徐文奎2大团镇南市裕大祥盛守官5大团镇蟠龙桥头&&陆顺太陆来弟3大团镇中市曹永泰曹松涛4大团镇中市&&清净斋顾立清5大团镇北市中& 兴张祥林7大团镇中市&&裕大祥盛建官3大团镇蟠龙桥成&& 衣&& 店&&山&& 货&& 行胜& 利韩桂根6大团镇中市&徐万裕徐福生8大团镇中市福& 记薛福康4大团镇南市&&大& 成朱器成2大团镇南市时& 代唐生桃2大团镇中市下塘&&染坊、糖坊陆关通陆文祥1大团镇中市下塘&&徐公顺徐忠熹8大团镇北市&徐关铨4大团镇中市&&恒丰信盛才娥8大团镇南市&张银娄4大团镇二灶港&&祥泰信孙晋云6大团镇平桥南&张关铨4大团镇南市销&&协丰信朱春元6大团镇南中市&张顺铨4大团镇南市&&泳& 源朱紫庭5大团镇北市&鲍根全3大团镇中市下塘&&久 &新盛关龙3大团镇中市&徐关林3大团镇南市&&太兴(糖)严文跃6大团镇北市地& 货、水& 果&&铜& 锡& 嫁& 妆& 店夏元兴夏连奎3大团镇中市&&黄源盛黄锦鑫15大团镇南中市陆长泰陆阿三4大团镇蟠龙桥头&&陈永昌陈关伯7大团镇中市下塘凌天成凌文奎4大团镇牛桥头&&庄海顺庄志文2大团镇北市方万兴方嘉林3大团镇牛桥南&&刘森泰刘家声6大团镇南市周长泰周道南2大团镇南市&&夏德记夏阿大3大团镇中市下塘方隆太方嘉福2大团镇中市&&天& 泰王新泉4大团镇南市许福兴许学章2大团镇南市&&唐久永唐云楼2大团镇北市永& 和俞福娄2大团镇南市&&义昌祥记张祥生2大团镇中市下塘虞祥太虞桂祥3大团镇北市&&香&& 烛&& 店何& 记何妙新3大团镇北市&傅同裕傅兆林5大团镇中市美人鱼俞耀祥2大团镇南市&&郭正茂郭学茂5大团镇中市工& 联刘光川1大团镇南市&&马正元马关忠5大团镇中市生隆记王根生1大团镇平桥&&奚晋昌杨宝忠4大团镇中市东& 兴张东林1大团镇南市&&陆茂盛陆申伯5大团镇南湾黄云记黄阿三1大团镇南市&&唐顺和唐瑞章5大团镇北中市环& 球黄龙生3大团镇蟠龙桥头&&恒隆和黄根荣2大团镇中市根& 记盛伯根3大团镇南市&&同太和王化南1大团镇南湾大团唐玲珍2大团镇蟠龙桥西&&饭& 店、点 心 店打&& 铁&& 店&&中央馆夏根生5大团镇蟠龙桥西宣长兴宣家泉4大团镇牛桥下堍&&永顺馆钱银娄4大团镇蟠龙桥西王隆盛王根祥5大团镇中市&&顺兴馆庄顺林5大团镇蟠龙桥西朱永兴朱六官4大团镇中市后&&万兴馆孙耕梅5大团镇蟠龙桥西堍朱茂兴朱正林3大团镇中市&&祥& 记陆友根3大团镇蟠龙桥西堍薛顺兴薛铁生4大团镇南市&&丽& 都陈才林3大团镇福善桥东堍徐天成徐阿松3大团镇平桥南&&王克来徐海祥3大团镇北市姚隆盛姚金生3大团镇蟠龙桥头&&朱德兴庄惠仙3大团镇南市陈隆兴陈友根4大团镇南市&&王义兴王全香3大团镇南湾木&& 器&& 店&&周一平周一平3大团镇北市沈森茂沈秋林4大团镇北市&&富根全富根全2大团镇中大沈森隆沈福全4大团镇北市&&陈长兴陈小荣3大团镇中大潘永盛潘庆林1大团镇南市&&旅馆、浴室、茶馆潘恒茂潘秋堂2大团镇北市&新& 新富素莲4大团镇福善桥头徐恒隆徐富祥3大团镇北市&&一& 笑徐雪宝2大团镇福善桥头田森茂田根林3大团镇北市下塘&&东& 方施妙泉3大团镇西臭弄顾坤记顾坤生3大团镇南市&&万& 兴孙耕梅3大团镇蟠龙桥西堍金相记金相丹3大团镇南市&&尚& 洁杨文彬10大团镇东臭弄刘长记刘长生3大团镇北市&&凤翔楼盛申权5大团镇蟠龙桥头陶金记陶金仙1大团镇北市&&理& 发、照& 相唐洪太唐金清2大团镇北市&妙& 记唐金祥3大团镇中市娄兴昌娄福荣4大团镇北市稍&&永& 记徐妙楼7大团镇中市马& 记马根清1大团镇北市&&荣& 记沈林云5大团镇中市皮毛、秤店、伞店&&顺& 记赵国俊5大团镇蟠龙桥下塘王恒源王惠林3大团镇北市&&协& 记潘连生1大团镇北市诚& 和陶泉康3钟表大团镇中市&&新& 丰顾义宝1大团镇中市胡& 记胡学良2钟表大团镇南湾&&徐万裕徐福生5大团镇中市信源祥马尚林2大团镇中市&&徐万茂徐来生3大团镇中市得& 利王神祥2电焊大团镇中市&&徐茂鑫徐志昌2大团镇中市森& 隆沈福善1绒线大团镇北市&&照& 相、刻& 字金& 星姚金根2电器大团蟠龙桥&&中美照相王中一3大团镇东臭弄徐永昌徐镜清2修桥大团镇中市&&快乐照相唐根祥3大团镇中市立茂新施水林2刀具大团西臭弄&&大光明照相徐龙标3大团镇北市万& 隆何杏生2白铁大团镇中市&&金石斋曹尚文2大团镇西臭弄德& 昌奚林香2白铁大团镇中市&&申& 新戴雪林5大团镇牛桥头刘永昌刘家甫6白铁大团镇南市&&鸿& 新许梦根4大团镇西臭弄新& 泰严秀章2煤炉大团镇北市&&仿古斋王作雨1大团镇中市小&& 猪&& 行&&竹& 器& 店宣长泰宣湘泉1大团镇牛桥&徐永昌徐顺生2大团镇中市合& 泰康林生1大团镇中市下塘&毛恒昌毛荣生3大团镇中市德& 泰唐顺良1大团镇中市下塘&王荣生王根生2大团镇中市永& 泰严根山2大团镇南市&&朱顺兴朱秋全1大团镇南市其& 他& 行& 业&周德顺周掌铨1大团镇中大席& 店韩鸿均4大团镇中市&唐永昌唐根祥1大团镇南市席& 店苏永斗3大团镇中市&陆茂隆陆宝隆3大团镇中市下塘修车行夏立德2大团镇中市&盛永兴盛来根3大团镇南市修车行薛才官2大团镇中市&黄福兴黄翠微1大团镇中大花轿店张桂新2大团镇北市&傅隆盛傅锡舟1大团镇中市锡& 作王阿梅4大团镇南市&顾炳熙顾炳熙1大团镇北市翻& 砂蒋福兴4大团镇北市&徐顺兴徐清连1大团镇南市&&&&&闵鸿顺闵鸿源1大团镇南市&&&&&修&& 理&& 店&&&&&沪& 江孙云江2修电器大团镇南市&&&&&泰& 昌叶梅林2缝纫机大团蟠龙桥&&&&&&三、百年老店从清乾隆中年至清道光末年(1750年~1850年),大团镇有百年老店24家。洽和升南货号 开业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店址在洽和桥下堍,由宁波王氏等创办,有作坊3个。清同治年间,王仁龙加股后迁上塘街、牛桥以南处,并易名洽和加升南货号为。1954年歇业, 闵恒盛米庄 开业于清道光初年,店址在牛桥南首,由闵鹤生创办(业主原籍山东省)。鸿号南货店 开业于清道光年间,店址在余记桥南堍,由宁波人洪氏创办,有作坊2个。初为鸿号,后加余记,蔡氏加股为经理。1956年,对私改造后合营。义隆绸布庄 开业于道光年间,店址在牛桥南首,由王仁龙创办(业主原籍宁波),民国28年(1939年)7月28日,毁于忠义救国军顾立峰部之纵火。万森酱园 开业于清道光年间,店址在牛桥下塘,由王信香创办(业主原籍宁波)。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仁昌投资,成为仁昌的支店。1956年,对私改造后合营。仁记木行 开业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店址在二灶小石桥,由平乍木商创办(业主原籍平湖),有作坊1个。太平军起义后迁至轮埠,改组为仁记永木号。民国29年(1940年)歇业。叶隆茂鱼行 开业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店址在蟠龙桥东堍,由叶胜章(洞庭山人)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歇业,现有后裔家藏清嘉庆时牙帖1张。凤翔楼茶园 开业于清道光三年(1803年),店址在蟠龙桥东堍,由盛俊生创办(业主原籍江西)。1956年,对私改造后合作经营。裘乾元烟纸 开业于清咸丰年间,店址在牛桥北首,由裘氏创办(业主原籍宁波),有作坊2个,自制账册、冥货,加工旱烟。1956年,对私改造后合作经营。黄源盛嫁妆店 开业于清咸丰初年,店址在中市,由黄子勤之父创办,有作坊2个(铜器、木器加工场各1个)。1956年,对私改造后合作经营。唐顺和模章店 开业于清咸丰初年,店址在新街,由唐三昌创办,有作坊1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歇业。宣元兴铁铺 开业于清咸丰初年,店址在北市新街,由宣王氏创办(业主原籍无锡),有作坊1个。民国时,宣元兴铁铺分为3家,宣隆盛业务最好。至对私改造后合作经营。杨冢船厂 开业于清咸丰初年,店址在平桥北首,由杨坤元创办,有作坊1个,民国中期歇业。德隆衣庄 开业于清咸丰初年,店址在苏家弄口,由江向平创办(业主原籍福建),有作坊1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歇业。元发绸布庄 开业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店址在中市,由盛稼村创办(洞庭山人)。1956年,对私改造后合营。来凤堂药铺 开业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店址在蟠龙桥南,由姚松山之父创办,有作坊1个。民国29年(1940年)歇业。马德昌米庄 开业于清嘉庆后期,店址在牛桥北首,由马学田父创办(宁波人),民国27年(1938年)歇业。仁昌酱园 开业于清咸丰初年,店址在牛桥南首,由许季美父创办(海盐人),有作坊1个。对私改造后公私合营。沈森茂扁担、脚车铺 开业于清道光初年,店址在蟠龙桥北首,由沈秉荣父创办(南汇县人),有作坊1个。该店除制作扁担、脚车工具外,兼做铁锹等农具。1953年歇业。同仁济药铺 开业于清道光末年,店址在蟠龙桥西堍,由叶彩章创办。该药铺在清光绪初年由巨富盛岳甫接办,业务大增,信誉日盛。对私改造后公私合营。四、特色商号(一)万森酱园由浙江宁波籍王信香于清道光年间创办于大团镇牛桥的下塘街南侧。万森酱园初创时,管理有方,经营有道,产品有特色,产业发展较快。至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形成较大的规模,设有内园场和外园场,拥有大酱缸(制酱油酿造之用)300口~400口,在三墩、六灶等地设有分店。鼎盛时期,其资产达20万元(旧币)之多。&&& 王信香死后,由其侄孙王权英继承,由于不善经营管理,不到10年,80%的产业被耗,生产被迫停止,后由仁昌永酱园接管,成为其分店。(二)仁昌酱园由浙江海盐籍人许宗世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开办,园址在永春中路104号(原大团豆腐作坊、大华食品厂址)。民国15年(1926年),改号为仁昌永酱园。&&& 仁昌酱园全盛时期拥有酱缸400口,每年用料黄豆60吨、面粉18吨、食盐12.50吨,造酱200吨,制酱油40吨。商品运销南汇县各乡小集镇,其晒油(优质酱油)大部分销往上海市区。&&& 解放后,公私合营,改为大华食品厂。(三)洽和南货店于清乾隆年间由浙江宁波籍王姓人氏(名字无法查考)开设,是大团镇最早的一家南货店,店址在下塘协和弄口。清同治年间,由王仁龙等人入股,迁店址于牛桥以南处,并改名为洽和升号。&&& 洽和南货号除经营南北干货、烟糖、酒、油、香烛外,还设有茶食、红烛和酿酒3个作场(抗日战争时期酿酒停止),又做赊销和批发,业务量较大。&&& 洽和南货号店规严,售出的商品质好量足,远近闻名,享有较好的声誉。解放前夕,店员尚有28人。1954年公私合营时,洽和南货号歇业,前后有近200年历史。(四)元发绸布庄由江苏洞庭山人盛稼村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开设,店址在大团镇中市的横街上,同另一家百年老店王义隆绸布店并列,经营业务量较大,在大团镇同行业中占首要地位。两店竞争激烈,竞相用放账经营的办法拉客户。抗日战争前夕,推出买一尺放三寸的招数来招徕顾客,以垄断市场(其实,当时的票签都有暗码,各用各的,无法识别,价格随时可变动,万变不离其宗,老板不会吃亏),使许多本小力薄的小店的生意清淡,难以立足。&&& 元发绸布庄由于善于经营,手法多样,保持长盛不衰,前后在大团镇上开业近100年。(五)来凤堂药铺是最早开设于大团镇的国药铺,店址在蟠龙桥上塘街南首。铺面朝西(现蟠龙居民委员会对面),由江苏省南京市籍人姚姓(姚松山之父)于清嘉庆初年创办。药店初创时,因独家经营,店址又处闹市,生意颇为兴隆。&&& 民国11年(1922年),来凤堂药铺为庆祝建堂120周年,举行“老店新开张”仪式,,贺客盈门,店主大摆宴席款待,以拉拢顾客。从此,来凤堂药铺的生意得以进一步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药铺内部家眷发生矛盾,姚氏儿孙们不服祖母独揽经济大权。药铺迁址至现北大街施相公弄口后,生意愈见清淡,药铺则开始走向衰落。由于店主年老多病,力不从心,民国34年(1945年),药铺歇业,历时近150年。(六)王义隆绸布号开业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一说嘉庆时为甬商王某开设),至清同治、光绪年间,王义隆绸布号拥有5开间门面,店址在牛桥的南首。经王晓仓、王雨舟、王立如、王艮仲4代人的经营,成为南汇县棉布业之巨擘。抗日战争时期,王义隆绸布号遭顾立峰焚毁,后由沈某等重新集资继续开业,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历时110余年。(七)朱合兴豆腐店(阿木春豆腐店)朱合兴豆腐店,又称阿木春豆腐店,开业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店址在南平街中市,店主朱木春。&&& 豆腐店附有作坊一个,其用料和制作十分精细、讲究,制作的豆制品质量很高,受到四乡百姓的赞誉。每天用料数百斤,销售量大于同行业各店。至民国中期,该店已购置地产,建造起楼房。&&& 1956年公私合营时,朱合兴豆腐店加入大团合作商店,历时100年。(八)凤翔楼茶园开业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园址在原蟠龙桥上塘(东堍),业主为江西省籍人盛俊生。茶园待客热情,服务周到,并经常聘有评弹、说书人到园演唱,受到大团地区四乡人士的称赞。盛申权为该园第五代业主。1956年公私合营时,凤翔楼茶园加入大团合作商店。历时130余年。&&& 五、风味小吃&& (一)万一斋豆腐、豆腐干由奉贤县北宋村人王新全在民国14年(1926年)春开设,店址在牛桥西首(现永春西一路6号~8号)。王新全为创牌子,扬名获利,不惜重金聘请上海地区水作名师吴炎生、苏生华两人指导生产。该店制作要求严格,挑选优质黄豆,用水清洁,及时浸泡,磨浆细匀,过滤洁净。制作的豆腐洁白细嫩,上口甘肥,别有风味,被顾客赞为席上佳品。&&& 万一斋豆腐干名扬远近,豆腐干柔软而有韧性,弯折不断。豆腐干的制作也别具一格,先经细炒,继而用五香酱油煮透,经过加工后的豆腐干乌黑透亮,香味扑鼻,获及四乡百姓称赞,一致认为胜于大团镇百年老店朱哈兴豆腐店的豆制品。&&& (二)黑货灶香豆腐干&&& 清道光、同治年间,大团镇各豆腐店制作出售的豆腐干均为白色豆腐干,南京籍人童姓师傅于蟠龙桥西堍的黑货弄口开设黑货灶,专门制作香豆腐干出售。豆腐干呈紫红色、口感细腻,香味爽口。人们为区别于其他的白色豆腐干,称其为黑货灶香豆腐干。(三)小辫子阿妹馄饨&&& 小辫子阿妹,真名叫吴阿妹,是个老头。抗日战争时期,吴阿妹尚留有一根长辫绕于头顶。每天夜晚,他以手工擀制好很薄的馄饨皮,待次日午后或黄昏肩挑特制的馄饨担,边包边沿街叫卖。其包出的馄饨皮薄馅考究,馄饨汤内放有蛋丝、开洋、紫菜等,馄饨特别鲜美,别有风味,深为群众赞誉,称之为小辫子阿妹馄饨。&& &(四)孔阿毛蛋卷、蛋糕&&& 孔阿毛所制作的蛋卷、蛋糕其式样、风味与众不同,用料讲究,蛋卷、蛋糕油糖适宜,边烘边卖,吃着香脆爽口,质量甚高。(五)兰娘定胜糕&&& 兰娘本姓顾,做糕手艺由祖上传授,定胜糕形似元宝,其原料以粳米粉为主,馅有猪油百果、猪油豆沙等。制作方法是:先把揉和好的米粉连同馅压于木模内定型,再隔水蒸熟,蒸熟的定胜糕红白分明,很是好看,深得群众喜爱。兰娘定胜糕除每天设摊供应外,有时也为富户婚嫁喜庆上门制作,声誉闻名四乡。&& &(六)盛阿三冰淇淋、荷兰水&&& 盛阿三于民国10年(1921年)时购置一套小设备和汽水瓶,自制冰淇淋、荷兰水(汽水)出售。冰淇淋存储于蛋卷内,吃时连蛋卷一起食之。荷兰水存于汽水瓶内,瓶内有一颗园弹珠,当汽水上冲时,弹珠就塞住瓶口,无论怎样摇动汽水瓶,里面的荷兰水不会外流,吃时以手指压珠下沉,即可食用。(七)夏连奎酒酿馒头夏连奎在镇上设两间店面,全家动手制作酒酿馒头,其用料和发酵方法技艺甚秘,别家无法仿效。如有建房上梁和建廓营葬之户需定制大量馒头,则其当日销售量猛增。&& ( 八)丽都酒酿小圆丽都点心店开设于大团镇西臭弄,店主陈才林10多岁时在上海城隍庙学艺,50岁时回大团镇设店,制作出售四季应时糕团。其制作的酒酿小汤圆特别出名,以桂花白糖卷入小汤圆内,汤里酒酿配制恰当,甜糯爽口。陈氏制作祭祀点心更是得心应手,龙凤花鸟,活灵活现。烹饪的山芋可与上海市区的五芳斋媲美。(九)毛长生羊肉&&& 毛长生本姓王,他烹饪出售的羊肉酥而不烂,鲜而不膻,肉香四溢。是时,大团镇羊肉摊尚有六七个,唯有毛长生熟羊肉最受顾客欢迎和信任。(十)汪小弟糟钵头猪脚肉汪小弟糟钵头猪脚肉制作精细,用料讲究。他将猪脚去骨,以猪腿上精肉填入,加以硝粉煮制,火候得当,香料适度,其味道鲜美,为喝酒下饭佳肴,深受群众的赞美。&第二节&& 解放后的商业&一、发展概况1949年5月,南汇县解放。为了尽快恢复经济,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南汇县支行扩大对商业企业的贷款,制止通货膨涨,稳定物价。同年10月,大团供销合作社成立。1951年底至1952年春,全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有力地打击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此后,人民政府又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开展城乡物资交流。解放后头3年,大团地区的商业经济重新活跃起来。&&& 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5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先后在大团镇建立中粮公司、纱花布公司大团批发部、中百公司批发门市部、土产公司门市收购部等国营商业企业,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实行统购统销,遏制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同时,淘汰私营商业中的部分行业。至此,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初步形成,国营商业和集体商业左右大团地区商业的局势,物价日趋稳定,市场在平稳中活跃起来。&&& 1954年后,由于供销合作社和国营商店的建立,一些私营商店开始衰落。国家对私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团镇对棉布商号进行合并经销,较大的南货号“源大祥”由于其资金周转困难,由供销合作社吸收为代销门市部;祥盛轧花厂以1.50万元出售给供销合作社。大团镇商业经济的性质由此起了变化。&&& 1956年春,大团地区农村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在城镇,对私营经商户进行全面改造,实行“以大带小,和平改造”赎买政策。经过改造,全镇组建成公私合营商店5个(包括三墩镇)、合作商店10家,数十家私营小商店组建成合作小组后仍由个体经营。凡归入公私合营的企业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凡归入合作企业的为集体经济。大团地区商业由私营商业转为社会主义商业。社会主义商业明确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改变了旧商人的经营道德和作风,激发了商业工作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1959年,棉布,百货,日用杂货合并,转为国营企业。合作商店在农村设下伸店,团东片设7个,团西片设6个,为大团地区农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提供方便。1961年,大团地区建立采购供应站,以后改名为大团综合商店。其职能:管理各合营、合作商店的采购供应业务。为多渠道促进贸易和物资交流,大团地区建立集市贸易市场,以活跃大团地区的商业活动。&&& 1965年6月,大团镇商业站(前称大团综合商店)成立,专管大团镇区商业。大团供销合作社专管农村商业,着重购销农副产品,供应生产资料,帮助农民发展农副业生产。&&&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团地区的商业受到冲击和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团地区通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国营商业和集体合作商业恢复生机,供销合作社、商业站、商业合作社等机构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投资建造大楼,开设商场,布设商业网点,永春中路和永春东路成为商业大街,大团镇的商业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大团镇镇区先后建立大团镇粮管所、大团食品厂、大团镇食品购销站、水产站、医药工场、煤建商店、知青联社。南汇县有关公司在大团镇上开设的大团烟糖批发部、大团镇棉百批发部、爱建公司大团团丰商店等。1981年,大团镇恢复集市贸易市场。&&& 80年代,大团镇镇区和农村开出许多私人个体商店。&&& 90年代末到2000年初,大团镇镇区先后开出具有较大规模的联华超市、家得利超市、为农超市、家家乐超市、菁菁超市、蟠龙角超市、园源超市商场,同时还辟出具有100多个摊位的小商品市场,征地扩建大团集市贸易市场。大团镇区的永春东路,永春中路和永宁路等主要路段大小商店商场星罗棋布,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盈门。超市、商场、商店还开出夜市,大团镇的几条大街晚上灯火通明。每年的农闲时期,大团镇还举办为时7天~8天的商品展销会,届时商贩云集,设棚布摊,群众纷纷前来采购物品。&&& 二、主要商业企业&&& 解放后,大团镇商业企业主要有商业站、商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粮管所、煤建商店、食品购销站、烟糖批发部、集市贸易和超市等。&&& (一)上海互通商业总店(大团商业站)1961年,大团地区设采购供应站,使国营商业从供销合作社商业中分离出来,受南汇县商业局和大团镇政府双重领导。1965年6月,易名为国营大团综合商店,主管大团镇区商业,单独建立中共大团综合商店支部委员会,韩震球任书记,闵鹤鸣任经理,陆永成为财务主管。大团综合商店下辖4个国营商店(国营大团棉百商店、国营大团烟糖商店、国营大团医药商店、国营大团饭店)、11个合作商店(大团文具商店、大团南综合烟糖商店、大团北综合烟糖商店、集体农村商店、集体水作商店、集体三角饭店、集体蟠龙饭店、集体理发店、集体照相馆、集体服务商店等)、1个集体服务小组。1965年,大团综合商店有商业人员416人,商品销售额为381.40万元,上缴利润总额为28.32万元。&&& 1967年1月,南汇县食品公司大团购销站并入大团综合商店,定名为国营大团综合商店食品购销站。1971年5月,国营大团烟糖商店的食品加工场划分为两个独立核算单位,即国营大团烟糖商店和国营大团食品厂。1972年12月,国营大团综合商店定名为大团商业站。&&& 1973年1月,农村集体商店划并给大团供销合作社。1979年1月,大团食品厂、饮食服务商店从大团商业站分出,单独建立中共大团食品厂支部委员会(书记蒋洪根)、中共饮食服务商店支部委员会(书记金勤生)。中共商业站支部委员会(书记杨福仙)。&&& 1980年1月,大团棉百商店的五金交电门市部划出,成为独立核算的部门。&&& 1981年3月,国营大团医药商店的中药材加工场划归给南汇县药材公司,定名为南汇县药材公司大团药材加工场。&&& 1982年8月,大团商业站下设集体中心店,管理集体商店和门市部。&&& 1983年12月,大团饮食服务商店仍并入大团镇商业站。,饮食服务商下设国营大团饭店、大团集体饮食商店和大团服务商店3个部门。&&& 80年代初,大团镇永春东路和永春中路先后拓建、铺设成水泥路面。大团商业站的大团百货商店楼(第一商场)、第二商场楼、大团饭店大楼和大团服务大楼相继建起。经整顿、充实、调整,大团第一百货商场、第二百货商场、国营大团五金交电商店、大团医药商店、国营大团饭店成为大团商业站下辖的5个独立核算商店。1982年,大团商业站年销售总额为907.63万元,比1965年增长53.90%;利润总额为41.22万元,比1965年增长67.80%。&&& 1992年10月,大团商业站改名为上海沪东商业公司。1997年,大团医药商店划归南汇县医药公司。1998年6月,上海沪东商业公司变更为上海互通商业总店。所属的商店(除国营大团饭店外)均变更为非独立核算商店。这些商店是:上海互通商业总店五金交电商场,上海互通商业总店第一百货商场,上海互通商业总店第二百货商场,上海互通商业总店联友分店,上海互通商业总店天宏车行,上海互通商业总店方华分店,上海互通商业总店食品一店。&&& 1999年7月,上海互通商业总店第一百货商场租赁给上海烟草集团南汇烟草糖酒有限公司,开设“为侬超市”。该超市除负担租赁费以外,还安置互通商业总店商业人员15人。&&& 2000年7月,上海互通商业总店所属商店门市部全部转制,由职工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行纳税。(二)商业合作社解放前,大团镇有上百家小商小贩和流动摊贩,以夫妻店居多,店小资金薄。1956年,小商小贩组织起来,实行个人资产入股,统一经营,独立核算,共负盈亏。其时,全镇建有11个合作门市部。即大团文百商店、大团南综合烟糖商店、大团北综合烟糖商店、水作商店、蔬菜商店、三角饭店、蟠龙饭店、照相馆、服务商店、农村商店和服务小组。以上商店均属大团综合商店领导。1973年1月,集体农村商店所有门市部(又称下伸店)划并给大团供销合作社。1985年11月,集体农村商店与大团镇供销社脱钩,建立大团第二商业合作社。1994年9月,大团镇商业合作社与大团第二商业合作社合并,定名为大团镇金团商业公司;1998年,又更名为大团镇商业合作社。&&& 90年代开始,计划经济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激烈,合作商店在经营规模上无法与国营商业抗衡;在经营方式上无法与私营、个体商业相竞争,其经营业务日趋萎缩。商业合作社实行经营机制转换,至1997年底,所属门市部全部实行承包经营。1991~2000年,商业合作社商品零售额:1991年为547万元,1992年为554万元,1993年为543万元,1994年为426万元,1995年为437万元,1996年为486万元,1997年为492万元,1998年为236万元,1999年为673万元,2000年为997万元。(三)大团供销合作社1. 发展概况&&& 大团供销社成立于1950年9月,仇元康任主任。1952年11月,更名为南汇县大团农村基层供销社。1954年3月,称南汇县大团供销合作社,并建立中共大团供销合作社支部委员会。1954年11月,称南汇县大团区供销合作社。1958年9月,称大团人民公社供销部。1959年7月,改称南汇县商业局大团供销部。&&& 1961年10月,国营商店与合作商店分开,大团供销部的部分商店归国营大团采购供应站管理,改称大团人民公社供销合作社。1963年,采购供应站又并入,称南汇县大团供销合作社。其行政办公室搬迁至供销大楼。&&& 1965年5月,镇区商店归属大团综合商店,大团供销合作社专管农村商业,负责生产资料和副食品的供应以及农副产品的收购。大团供销合作社成立至2002年,机构称谓几经变动,隶属关系无多大变动,受大团地方政府和区(县)供销合作社双重领导。1952年9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谭震林批准,华东供销合作总社和松江专区供销合作总社在大团供销合作社搞试点。是年,10月14日华东合作总社召开各省、市专区以上供销合作社主任会议,华东合作事业局局长朱则民介绍大团供销合作社生产、推销、供应、信用、文化、卫生各部的试点经验,华东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齐沛霖率与会人员参观大团供销合作社。宁波专区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李纪佑参观后,在宁波的《大众日报》上连续发表《大团供销合作社访问记》,得到各地区的关注。1953年3月,上海财经学院合作系毕业生实习组到大团供销合作社学习。1955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与合作组织研究室人员以及研究生到大团供销合作社调查研究供销合作社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并写出调查报告。1958年,大团供销合作社费鹤林出席全国群英会。1959年8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技术局处长专程到南汇县收集大团供销合作社成立、发展的有关资料,其中有社员证、股单、棉花等10多件,在北京展出后,列为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国家文物。大团供销合作社始终贯彻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宗旨,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市的先进集体。1956年,被评为江苏省第一优胜单位,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和全国供销合作社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1959年,又被评为先进集体,并出席全国群英会。80年代中期,为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大团供销合作社在其生产资料部办起“庄稼医院”,为农民在植物保护方面作咨询服务。供销合作社制作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显示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此做法在上海市基层供销合作社加以推广。1986年~1996年,大团供销合作社连续11年获上海市农资行业排头兵及先进集体的称号。其间,大团供销合作社曾多次被南汇县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先进供销合作社。至2000年,大团供销合作社先后获得奖旗27面,奖状70张,成为南汇县商业工作的一面红旗。&&&& 2. 股& 金&&& 1954年,大团供销合作社建立初,大团地区农民有9 201人入股,每股4元,筹集到股金3.68万元。至1984年,大团供销合作社有入股社员1.80万多人,股金7万多元。1994年,大团供销合作社开始退股还本;2000年底,股金退还结束。&&& 大团供销合作社初建时,拥有资金10.51万元,其中股金1.42万元,流动资金占74.90%。&&& 1981年,大团供销合作社有固定资产15.30万元,流动资金61.50万元。2000年,大团供销合作社有固定资产301.70万元,流动资金119.70万元。&&& 3. 商店设置和经营状况&&& 大团供销合作社初创时,设有百货、油糖、肉部、米粮、陶器、农具、什货、烟纸等零售门市部。1960年起,又增设砖灰部、竹木部、农副产品收购站、生产资料部和陶器什货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团供销合作社扩大经营范围,增设商业网点,设有农副产品废旧物资收购站、南湾百货商场、日用百货门市部、食品第一门市部、食品第二门市部、果品批发部、竹木部、砖灰部、海光商店、劳动防护用品门市部、朝阳五金门市部、建筑装潢商店、油麻部、参茸部、生产资料部。1961年,大团供销合作社商品零售额为566.70万元,利润为24.10万元。1981年、1991年,商品零售额分别为542.50万元、1 3572.90万元,利润分别为20.70万元、13.10万元。进入90年代,由于市场的放开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供销合作社流通主渠道作用淡出,经营状况、经营网点逐渐萎缩。实行经营机制转换后的2002年,大团供销合作社尚有生产资料部、废品收购站、建筑装潢部、油麻部,商品零售额为63.90万元,亏损4.50万元(四)大团粮油管理所&&& 1. 发展概况&&& 大团地区传统种植水稻、元麦、小麦、大麦、棉花和油菜籽,兼种黄豆、绿豆、赤豆、花生、玉米、高梁、荞麦等小杂粮。解放前,粮食产量低下,不敷自给。花米杂粮行到松江、金山、青浦、常熟、枫泾、嘉善、嘉兴等地采购粮食应市。青黄不接时,粮行销售量大增,供不应求,于是从上海市区的洋行购进一部分籼米作补充。&&& 大团镇自明代至解放前夕先后开设有店号的米庄,杂粮行67家,其中祥盛、大盛和、和茂粮食行为同行业之首。1949年5月,大团地区解放,大团区设区粮库于二灶港(原存善堂)。私营米庄、杂粮行纷纷倒闭。1950年5月,中粮公司设大团营业所。1952年,大团区粮油管理所成立。1953年开始,粮食实行计划收购,不准卖给私商。1954年,大团区实行连征带购、征购余粮、供应缺粮,粮食征购和销售由国家粮食管理所统一管理。1955年5月,大团区粮油管理所接收大团供销合作社粮食代购、代销业务;1957年,接收供销合作社代销饲料业务。1958年,南汇县撤区并乡,大团乡建立粮油管理所。同年,大团人民公社成立,大团公社粮油管理所成立。公私合营的长余德酒厂、油坊归属南汇县粮食公司。1966年,大团米厂(原工联米厂)并入大团公社粮油管理所,1978年,大团米厂从大团公社粮油管理所分出。1982年大团米厂又归大团公社粮油管理所。1984年,大团米厂的饲料车间从大团乡粮油管理所分出,成立大团饲料厂。1984年,大团乡粮油管理所有大米车间、饲料车间各1个,门市供应部3个,收购站2处,粮库3个。1985年以后,大团乡粮油管理所变化较大,米厂与粮油管理所分开,增设粮油门市部,开办炒货工场。炒货工场加工生产“维多美牌”香瓜子、西瓜子、花生、小核桃等,产品销往南汇县各乡镇,几年后停产。&&& 90年代后,由于粮食政策的放开,大米、食油的供应销售逐步被一些超市、个体门市部所替代。&&& 大团镇粮油管理所位于大团镇永春西二路(又称二灶港路),有职工52人,其中11名在岗,41名下岗;下设主任室、财务室、粮籍管理办公室,下辖的益照商店、马厂饲料店由私人租赁承包。主要业务是:批发粮食,油料、饲料及粮油副品。粮籍管理的具体工作是为“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粮油关系的迁移,代理发放城镇居民副食品补助专项款、大中专学生粮油关系的迁移及开具副食品价格证明。收购站的具体工作是大团镇粮食、油菜籽的收购和保管。1998年6月,南汇县粮食系统企业减员增效,政企分开;1985年5月底之前的亏损由国家财政负担,1998年6月1日之后的亏损由企业自负;取消合同定购,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实行顺价销售,确保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993年1月1日起,取消粮、油、饲料计划供应和计划收购;稻谷、小麦、油菜籽实行合同收购。2000年1月1日起,油菜籽、小麦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取消保护价。2001年5月1日起,取消粮油关系迁移手续。由于大团镇属缺粮镇,粮食的年收购量少,相应的收购代理、保管的补购收入也少。大团镇粮油管理所职工超员,工资支出大,1998年5月底前亏损105万元,1998年至2000年亏损36万元。&&& 2. 粮食的储存与保管&&& 20世纪50年代,大团地区的粮库利用住宅、祠庙,其结构简陋,容量也小。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多,粮食转运频繁,大团粮油管理所改建和扩建粮库。1981年,大团粮油管理所拥有粮食库房98.50间,面积为1.58万平方米,可容粮食937万公斤,粮仓无虫害、无霉烂、无老鼠、无事故。70年代后,实行科学保粮,双低保粮(低氧、低药剂),并运用长柄量温计测量粮温,确保粮食储存的安全。&&& 3. 粮油加工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大团地区碾米单家单户靠石臼加工。早期榨油作坊用木榨床,靠人力用大垂夯挤,出油率很低。大麦、小麦的碾磨用石磨靠人力、畜力牵拉。后来,大团镇的粮油商出资开设碾米厂、油坊。解放前夕,大团镇上有大盛和碾米厂(后改工联米厂)、祥盛榨油碾米厂、鸿盛米厂、民华米厂、协泰榨油碾米厂等。1956年公私合营后,以上几家米厂合营成大团米厂(前称工联米厂),随着碾米任务的增多,由原来的“一砻二机”改造成升降式碾米。1975年,又改造扩建高4层的大型碾米车间,风运式替代升降式,生产流程自动化,可日产大米2.27吨。加工的大米可供应南汇县东南地区。大团米厂列入上海先进米厂行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适应农村养殖业的需要,大团米厂新建饲料加工车间,年产饲料8 000余吨。&&& 90年代开始,大团米厂加工业务不足,效益下降。2000年,承包给大团米厂职工承包经营。4. 粮油供应&&& 1953年10月,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把粮食的收购供应纳入国家计划。1955年,实行城镇居民定量供应,其办法是:以人定量,归户计算。1956年,城镇居民按工种、以人定量,即按年令、工种核定用粮数,凭卡计划供应,并开始有粮票流动使用。&&& 对农村则实行三定政策,即定产、定购、定销,对缺粮户实行定销。1979年起,调减粮油征购基数,提高统购价,超购加价。&&& 此外,还供应农村畜禽的饲料粮。&&& 大团镇属缺粮地区,常住户口的成品粮和行业用粮供应的不足之数由南汇县粮食部门调拨。&&& 90年代初,粮油购销逐步放开,一些超市和私人商店可设点供应大米、食油。农村的粮食富裕户将加工的大米拉到镇上沿街叫买,大团镇粮油管理所的主要职能也随之转换。(五)上海大华食品厂&&& 上海大华食品厂位于大团镇永春中路104号,企业资产600万元,占地面积3 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 500平方米。1990年,在册职工191人,年销售额371万元,归口于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属国有企业。&&& 大华食品厂的前身是仁昌酱园,始创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是一家百年老厂,为当年浙江海盐籍人许宗世到大团镇开设,地址就在大华食品厂处,其生产的酱油在南汇县很有名气,与南汇县惠南镇的“文生兰酱园”,周浦镇“万兴酱园”,浦东张江“钱万隆酱园”相媲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浙江南盐运使司经保商引商监证,以巡抚盐漕部院名义宪烙“官酱园”木制版牌,可见该厂受到当时官方保护。&&& 民国时期,酱园业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仁昌酱园全盛时期拥有大酱缸400口,每年用料黄豆60吨,面粉18吨,食盐12.5吨,酿造酱200余吨,酱油40吨,产品销往南汇、奉贤两县的东南片集镇。晒油,作为优质酱油大部分销往上海市区。抗日战争期间,仁昌酱园为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作掩护,接济新四军淞沪支队,为革命作过贡献。&&& 1956年,全行业完成公私合营,大团镇上的仁昌、许义昌、万生园、新昌、长余德等酱园及门市部合营,成立大团酱酒合营商店,其总部设在仁昌酱园内,下设6个门市部。公私合营后,职工劳动热情高,开展技术革新,试制成功活塞量油器,酱油生产由大保温改用蒸汽保温,实行无盐发酵原缸浸泡淋油工艺,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量。大团酱酒合营商店增设味精、鲜酱油车间,开发豆板酱、甜面酱、蚕豆酱、晒油、白酱油、酱菜、甜酒酿、乳腐等新品种,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1958年,大团酱酒合营商店归口大团供销合作社后,更名为大团食品厂,收合并洽和升号南货店(糕点工场),增设糕点车间,生产各种糕点。&&&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团食品厂生产受冲击,该厂干部职工仍坚守岗位,坚持生产。1971年,大团食品厂又归口到大团商业站。同年,建立化验室,严格质量管理。是年,酱油生产的日投料量达600公斤~750公斤。1973年,采用饴糖酶法液化新工艺,改用加压反应锅,日投产量提高到1 500公斤。1978年,创利润23万元。1983年,投资42万元,建造1 871平方米的酱油车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标准酱油3 000吨。&&& 1986年,大团食品厂改名为大华食品厂。同年,投资建造糕点车间大楼,建造华清池浴室;下设酱油、糕点、蛋卷、饼干、豆水、虾片7个车间,另有大华商店、水作切面商店、华清池浴室。大华食品厂先后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湖北省利川、安徽省阜阳、浙江省5家食品厂建立技术协作关系,派出技术师傅传艺,使5家协作工厂生产的酱油色、香、味和浓度达到部颁标准。《云南省日报》专题发表《从上海引进生产技术――文山副食品厂再也不卖盐水酱油》的报道。大华食品厂郭正飞总结工作实践经验,撰写《上海市南汇县酱油业再上新台阶初探》的论文,发表于《上海调味品》杂志1990年第四期,收录于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文科》一书。1993年后,国营企业开始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车间分立,由个人承包经营。糕点车间改办药厂(后车间厂房又租借他人办服装厂)。大华商店经改建装修后出租,开设联华超市。酱油车间尚存,生产量逐年下降。1991年,酱油销售额为132.80万元,利润24.20万元。2001年,酱油销售额为6万元,利润0.50万元。&(六)大团煤炭商店与煤场&&& 1. 机构沿革&&& 解放前,大团地区居民做饭、做菜多用柴草,铁业铺、饭店等用煤则到煤行购煤。大团镇上有多家柴行,北市张隆盛柴行为同行之首。&&& 抗日战争之前,在大团镇中市的下塘(现信用合作社,邮政局)由王瑞昌率先开办协泰丰煤炭行(后由王家骏经营)。之后,张福生在牛桥的西堍开义昌煤炭行。&&& 1956年公私合营后,煤炭业、竹木业、砖灰业等各店合并成大团煤炭建筑商店(俗称煤建商店),地址在原协泰丰煤炭行处(永春中路167弄14号),第一任经理季义军。&&& 1958年,竹木业、砖灰业划归大团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部,大团煤建商店更名为大团煤炭商店。1963年,划归中国煤业建筑器材公司南汇县煤炭商店领导。1983年,改名为南汇县石油煤炭公司大团煤制品厂,系南汇县石油煤炭公司直属独立核算单位。&&& 1995年,大团煤制品厂在经营煤制品同时,经营柴油、煤油、机油。1999年,大团煤制品厂不再经营煤制品,只经营石油制品,为中国石油公司南汇石油制品销售有限公司的销售点。&&& 2. 生产经营&&& 1956年,公司合营初期,用固定模子靠人力敲炭吉,用三台手摇煤球机分9个班次制作煤球。天晴靠日晒,天雨靠坑棚烘干,劳动强度大,产量低。1957年,生产煤球1 776吨。1960年,生产煤球6 709吨。该店除供应煤球外,还供应小子煤、烟煤和少量木炭。&&& 1963年,大团煤炭商店改进设备,添置输送机,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产量。&&& 70年代,大团煤炭商店开始生产蜂窝煤(煤饼),煤球则逐步淘汰。&&& 60年代、70年代,居民生活用煤凭煤卡供应,1人户供应50公斤,2人户为70公斤,每增加1人增10公斤。年供应生活用煤(煤球、煤饼、煤屑)5 000多吨,年销售工业用煤1万余吨。1986年,大团煤制品厂停止供应小子煤、烟煤。&&& 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团镇居民开始使用液化气,居民用煤逐渐减少。&&& 1996年,大团煤制品厂停止生产煤饼,销售的煤饼由南汇煤厂供给,年销售量为1 800吨左右。1999年,年销售量仅100多吨,主要供应饮食点心店。同时,外省市人生产的煤制品进入大团镇市场,送货上门。至此,大团煤制品厂不再经营煤制品。只经营柴油、煤油、机油、工业腊等石油制品。&&& 1988年,南惠燃料有限公司大团分公司(原称南汇县煤炭公司大团煤栈)在大团乡银杏村(现果园村)2组征地0.37公顷,建立煤栈,容量7 000吨。1989年4月5日,开张营业,负责大团镇、大团乡、三墩乡、万祥乡、书院乡、果园乡、泥城乡、彭镇乡、芦潮港农场、奉贤县的四团乡(9个乡、1个镇)等企事业单位计划用煤的供应。1993年,销量最高,为3.40万吨,营业额达990万元。由于个体煤场相继建起,并参与竞争,加之能源结构的调整,煤栈的销售量逐年减少。2000年前后,销煤量每年在0.90万吨左右。2002年,煤栈有职工5人,设经理1人。(七)药店与药材工场&& &&1. 大团医药商店&&& 大团镇上名医甚多,药材行业兴旺。解放前,镇上设有同诚济、中和堂、天吉堂、谈仁寿、良同济、良心堂、天和堂、戴春堂、大成馀金记、大成馀炎记、万和堂、颂仁堂12家中药店和永新1家西药店。这些药店中同仁济药房规模最大,药材货源最多,经营历史最长,有100多年,除门市部外,还附设中药加工、泡制工场。该药店制作的肺风药――威力散是小孩祛痰止咳的良药,很受病家的欢迎。&&& 1956年,各中西药店合并为大团医药商店,地点设在原中和堂药房处(永春北路30号),下设中药门市部2个,药材加工场2处和西药门市部1个,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归属大团综合商店。&&& 大团医药商店受大团商业站和药材公司的双重领导。“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中药加工、泡制的技术力量减弱,中药经营业务下降。&&&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医药商店开拓中成药和西药的批发业务,扩大经营规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意识加强,除常规中药、西药销售外,参茸补品和其他保健药品销售不断增加。南汇爱建公司在永春东路开出参茸药店,商业合作社在蟠龙角商场也辟出参茸补品和西药门市部。&&& 1997年4月,大团医药商店连同21名职工划归南汇县医药公司,与大团镇商业站脱钩,为独立核算单位。2002年,大团医药商店设南、北两个门市部,南门市部(位于永定南路)主营中药,北门市部(位于永春中路)主营西药。&&& 药店职工接受顾客的健康咨询,聘请一些老中医坐堂看病,以方便病家。&&& &2. 大团药材加工场&&& 1956年1月14日,医药行业公私合营,各中药店药工组织起来成立大团药材加工场,地点分两处,切制在蟠龙桥西堍的同诚济国药店,整理淘洗在北中市的中和堂国药店工场。1960年,医药工场搬到南平街下塘、大团医院北侧(永定南路179号)。主要业务是泡制、经营和收购中草药。1993年,大团医药工场划归南汇医药公司所属的周浦中药饮片厂。主要业务是:中药饮片的批发和中草药的收购,收购的中草药品种有1 000余种,其中地龙干、蒲公英、桔皮、龟板、鳖甲,金钱草、瓜娄皮、蟾酥等,地龙干收购量为最多。1984年,收购量为1.25吨,收购旺季时,工场派员下乡定期定量收购,以方便群众。&&& 1996年7月,大团医药工场撤销,其人员进南汇县医药公司中药批发部。(八)食品购销站与水产站&&&& 1. 大团食品购销站&&& 解放前,大团镇区开有十余家私人肉庄(肉铺),其中“祥源肉庄”为最大,经营历史也最长。&&& 解放后,一部分私人肉庄关闭歇业,一部分肉庄搞联营。全镇有两家联营肉庄,镇区南段为“祥源肉庄”、北段为“牛桥肉庄“。1956年公私合营后,建立食品购销站。三墩、万祥的肉部也归属该站管辖。1963年,南汇县食品公司大团购销站成立,不久并入大团供销合作社,作为供销合作社的肉部,1965年6月,并入大团综合商店(商业站的前身)。1974年,重新划入大团供销合作社,1978年7月,由供销合作社划出,成立独立机构,接受南汇县食品公司、大团镇政府的双重领导。&&& 其时,实行“三统一”,即统一收购,统一调拨,统一经营。生猪的来源主要由站派人到农村去收购。农民有派购任务,按种植的田亩完成养猪数量。大团购销站最好年份能完成8 000多头猪的收购任务。南汇县食品公司统一安排调市任务,给一定数量的经济补贴。&&& 大团购销站平时没有禽与蛋类的供应,逢年过节则向农村派购或从外地调入,每年供应家禽2 000羽~3 000羽,实行凭票供应。&&& 猪肉销售,除镇区设立三个门市部销售外,农村的下伸店设立代销点。&&& 1972年6月,大团镇办起了种鸡场,属县公司直属单位,1979年并给大团食品购销站。最多年份饲养种鸡1600羽,种猪20多头,有电孵化箱8只,每年2月~4月为孵化期,可孵化出22万只苗鸡,除按计划分配给南汇县各购销站外,还远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等省。1979年停业。&&& 90年代初,由于集市贸易市场的开放,收购生猪、批发销售猪肉的业务逐渐被私人猪肉商贩替代。大团食品购销站的销售及利润逐年下降,1995年,利润3.50万元;2000年,亏损0.80万元。2002年,大团食品购销站的屠宰场每天为猪肉商贩屠宰生猪约800余头,仅收取加工费。大团镇的猪肉批发数量大,价格低,在大团镇附近地区享有盛名。2. 大团水产站&&& 大团镇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面积较多,且近靠东海,水产资源丰富。&&& 解放前,大团镇有6家鱼行经营水产品,供应全镇居民。有的鱼行备有活鲜船(其船底前后开有进排水两个洞,行走时水流通过,保持鱼货的鲜活),将鲜活的鱼货送上海市区,卖个好价钱。&&& 50年代初,大团区建立渔民产销组(隶属南汇县水产公司),行政领导属大团供销合作社。地点设在牛桥的上塘街。1962年后,成为大团食品购销站下设的水产部,(现永春中路134弄内老菜场)。1977年后,与大团食品钩销站脱钩,易名为上海水产公司南汇县公司大团水产购销站,并在新港、三墩、万祥设立分站,大团为中心站,成为一个核算单位,从业人员30人。是时,每个公社都建有水产大队,实行统购统销,负责当地的鱼鲜供应。有时还到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其他地区、南汇县芦潮港等地采购海鲜供应。旺季时,大团水产站(包括3个分站)每日供应海鲜5吨余,河鲜1吨多。其品种有:带鱼、鲳鱼、黄鱼以及鳗头鱼、梳子蟹、白虾、青鱼、草鱼、鲤鱼、鳊鱼、鲢(花鲢)、鳙鱼(白鱼)、鲫鱼、黑鱼以及其他小杂鱼。平时可敞开供应,逢年过节则实行计划定量供应。有时还按计划调上海市区,供应市区居民。&&& 1984年后,水产养殖户增多,货源充足,统购统销取消。1987年后,大团水产站撤销,以南汇县水产公司为核算单位。&&& 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产供应逐渐被一些水产养殖户和个体水产经营户(又称鱼贩子)替代。1993年,大团水产站开始实行承包经营。1997年,职工参加协保(协议保留劳动关系,本人离岗)。(九)烟糖与百货批发部1. 大团烟糖批发部南汇县糖业烟酒公司于1964年1月设大团烟糖批发部,地址在源大祥(永定南路268号),有职工7人,沈洪伯任主任。负责三墩、大团、彭镇、泥城、万祥、书院6个供销合作社和大团镇商业站的烟糖批发供应。1972年后,扩大供应范围,增加对东海农场、芦潮港农场(原五七农场)及宣桥乡的批发供应业务。大团烟糖批发部经营的主要品种有:香烟酱酒、糕点糖果、食糖食盐、罐头食品、茶叶、饮料等。随着业务量的增大,批发部搬迁至水陆两便的后市河西岸(汽车桥西堍)、永春东路36号。1985年,职工增至25人,占地2 500平方米,库房面积1 230平方米。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团镇烟糖批发部业务量大,车装船运甚是繁忙,营业额和利润额创历史最高水平。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逐渐放开,商家进货渠道不断增多,有的销售商与生产厂家直接挂钩进货,外地产品打入各商家、商贩,大团烟糖批发部业务量减少,效益甚微,后期连年出现亏损。2001年5月,撤去批发业务,只开1个零售烟酒的小门市部,其大部分人员到南汇县糖业烟酒公司,一部分人员下岗待业,库房和场地闲置。2. 大团百货批发部&&& 1984年9月,南汇县百货公司与大团供销合作社联营建立大团百货批发部。负责大团、三墩、万祥、书院、果园、泥城、彭镇等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百货批发业务。&&& 大团供销合作社在原砖灰部处建房1 000余平方米,提供人力;南汇县百货公司负责采购,提供货源,并派员参与管理。利润四、六分成,即大团供销合作社得40%,南汇县百货公司得60%。&&& 经营业务范围:针织服装、鞋帽、文化用品、百货杂品、塑料制品等。&&& 批发部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大团供销合作社18人)。1993年后,所有人员划归南汇县百货公司。&&& 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商家进货渠道不断放开,批发业务量下降。南汇县百货公司在惠南镇听潮开办百货批发中心,1996年,大团百货批发部撤销,并入南汇县百货公司。(十)团丰商店& 知青商店1. 大团团丰商店&&& 1987年,大团镇工业公司与南汇县工商业联合会在永宁东路处联合开办团丰商店,开办资金为3万元,其中南汇工商业联合会出资2万元,大团镇工业公司出资1万元,并提供营业房。店内有从商有经验的退休老职工和社会青年12人,姚伯荣和王家骏先后任经理。&&& 商店设棉百五金门市部和建筑装潢门市部.1990年,销售额达250万元,创利14万元。1999年4月16日,商店转让给个人经营。&&& 团丰商店开设12年,创利税100多万元。&&& 2. 知青商店为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增加城镇知识青年劳动就业岗位,经1982年筹建,1983年5月,大团镇生产生活服务联社(简称知青联社)正式成立,由劳动服务所所长陈仲芳兼任主任,聘大团供销合作社老商业人员陈连生任副主任。知青联社为南汇县县属集体的独立核算单位。&&& 大团镇生产生活服务联社的职工主要是社会知识青年,入社自愿,离社自由,如有上学和招工,即可离职,队伍不稳定。联社聘用商业部门的退休老职工到各商店门市部进行传、帮、带。1985年,联社下设6个门市部:联社经理部、南大知青商店、南平饮食店(后改烟糖商店)、群益百货商店、大康副食品商店、修缮队,从业人员有35人,营业额66.92万元,实现净利润1.48万元。知青商店缺乏竞争力,90年代后萎缩,尚存大康烟糖商店和群益小百货商店,由商店职工承包经营,原经理批发部的店面出租给家家乐便民店。&(十一)集市贸易市场& 小商品市场1. 集市贸易市场&&& 解放前,大团镇附近农民或小商贩手提肩挑肉类、禽蛋、水产、蔬菜等农副产品上镇叫卖。&&& 20世纪60年代初,大团镇在老菜场的北侧(旧时称新街)开辟“自由市场”(后称集市贸易市场),恢复建立市场物价管理委员会,按照“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要求,加强市场的管理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市场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受到批判,工商管理机构瘫痪,市场物价管理委员会解散。&&& 1973年,重新开放集市贸易市场,永春北路和永春中路的交界处(蟠龙居委门前)作为集市贸易市场场所,较为简陋,没有固定摊位。1986年,集市贸易市场迁至鸭场头(现永宁西路),支起钢架玻璃纤维瓦结构的天棚,设有固定摊位和临时摊位,具有一定的规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副食品的需要量的增加,以及农副产品生产的发展,大团镇附近的农民参与贸易的逐渐增多,市场显得拥挤,节假日时交通阻塞,影响市容。1991年,大团镇副业公司牵头集资和向银行借资,建造大团集市贸易市场,1992年1月,开张营业,由大团工商所和副业公司共同参与管理,并设有市场管理办公室。市场占地面积2 000平方米,摊(店)位60个。1994年,原大团镇、大团乡合并后,大团镇政府在鸭场村6组征地0.80公顷,由鸭场村出土地,东尼集团公司投资和向经营户集资,建造大团南湾消费品市场。1996年动工,1997年10月1日竣工营业。1999年2月28日,将北市场(一灶港市场)封闭,原市场内的经营户搬入新市场。&&& 大团南湾消费品市场有5排营业房,房与房中间搭建大型钢架玻璃纤维瓦大棚5个,总营业面积2 500平方米,内设固定摊位100个,其中:肉摊位16个,内河水产摊位10个,海水产摊位5个,豆制品摊位10个,熟食店4个,羊肉摊3个,食品冷库17个,时鲜蔬菜摊位10个,点心店1个,小烟糖店1个。其余简易摊位均为自产自销的临时摊位。&&& 市场由大团镇副业公司负责管理,建立富商贸易公司。法人代表为副业公司经理陆仲平,另有管理人员10人、保洁清扫员3人、联防队员3人。&&& 大团南湾消费品市场每天生猪上市量300头左右。2001年,市场管理费收益14.86万元。&&& 1999年,上海装饰有限公司、南汇县畜牧水产局、南汇县农业委员会、南汇县蔬菜办公室、大团镇人民政府5家投资500万元,在大团镇董村村(远东大道与南芦公路交汇处的东南角)建造占地3.20公顷的南汇华良农副产品交易市场。2002年,大团镇副业公司委派4人参与管理。&&& 90年代开始,在大团镇的海潮、沙庙川南奉公路两侧,农民自发设摊,自然形成两个贸易市场,但影响川南奉公路的交通。2. 小商品市场&&& 1980年,大团镇镇区出现零星个体小商品摊点.1986年,大团工商所出资在永春中路和永宁西路建起20多只简易铁棚,作为小商品摊位。1997年,大团镇市容管理办公室(又称城建监察中队)牵头集资,筑路建房,建成大团小商品市场。1998年1月,将永春中路和永宁西路的小商品经营户全部迁入,市场内有104个摊位,经营服装、鞋帽、针织品、小五金、杂品、杂货。(十二)超& 市&&& 90年代后期,大团镇先后开设3家集体超市和4家私营超市。&&& 1. 联华超市&&& 1997年3月,大团镇率先开出联华超市,地址设在永春中路104号,租赁原大华食品厂房子,营业铺面300平方米,商品约5 000余种。&&& 2000年,联华超市实现销售额450万元。2001年,销售额为500万元;有职工13人,大多是原大华食品厂职工。2. 家得利超市上海城开集团公司于1999年1月23日在大团镇开出家得利超市,地点设在南湾新村17号,租赁东尼集团公司所属怡景花园房子,铺面约1 200平方米,商品有7 000多种。2001年,家得利超市实现销售额1 000万元。2002年,有职工40人,以向社会招聘的女青年居多。3. 为侬超市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南汇烟草有限公司于2000年10月1日在大团镇开出为侬超市,地点设在永春东路26号,租借原大团商业站第一商场房子,铺面约350平方米,商品约2 000多种。2000年,为侬超市实现销售额193万元。2001年,销售额为165万元。2002年,为侬超市有职工15人,大多是原大团商业站职工。&&& 以上3家超市所经营的商品品种主要是各种饼干糕点、南北干果、烟糖酱酒、卫生化妆用品、冷冻小包装食品、厨房用具和内衣鞋袜等。家得利超市铺面最大,增设部分家电和自行车等大件商品。4. 私人超市90年代中期以后,大团镇开出4家私人超市。家家乐便民店,地点设在永宁东路三角街处。源圆超市,地点设在永宁东路南侧。菁菁超市,地点设在永春中路南端西侧。蟠龙角超市,地点设在永春东路与永春北路交界处、国营大团饭店对面。&&& 超市生意兴隆,各家超市均开出夜市。2002年,超市成为大团镇商业的主要形式。&第三节 饮食、服务业&大团镇水上交通发达,客流量多,给大团镇带来饮食、服务业的发展。解放前,大团镇有4家饭店,从业人员19人;有点心店8家,从业人员23人;有旅馆4家,从业人员12人;有理发店12家,从业人员35人;有浴室1家,从业人员10人;有茶园(馆)1家,从业人员10人;有照相馆3家,从业人员9人。解放后,大团地区的饮食、服务业迅速发展。至2001年,大团镇饮食、服务业有127家,包括饭店、酒家、点心、旅馆、浴室、理发美发、照相等,从业人员532人。其中,点心、理发美发行业职工以外来务工人员居多。一、旅& 馆解放前,旅馆又称客栈,也叫栈房。是时,大团镇有新新、万兴、一笑、东方4家私人旅馆。这些旅馆集中在二灶港口的轮船码头及附近的东臭弄、西臭弄和福善桥处。新新旅馆有10余张床位;万兴旅馆是万兴饭店兼营的客房部,也有10余张床位;一笑和东方旅馆较小,分别有7张~8张床位。解放初,这些旅馆照常营业。1956年公私合营后,合并为1家,称大团旅馆。初时设在东臭弄,约30张床位。1976年,迁至永春东路58号。1984年,大团饭店大楼建成,大团旅馆又迁至该大楼的2层、3层,有50张床位。90年代后期,大团旅馆转制给私人经营,有床位30张,从业人员2人。90年代初,私营企业――江南旅行社在永春东路90号(租借部队房子)开出江南旅馆。1998年以后,转给他人经营,有12张床位。1998年,在永晖小区由私人开设的亮剑旅馆,有10余张床位,设施较好。199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团部队留守办公室开出友谊招待所,有20张床位,对外营业,1999年停办。二、酒家 饭店 点心店解放前,大团镇饭店、点心店颇多。解放初,饭店、点心店生意甚为兴隆。尤其在收购棉花和缴公粮期间,大团镇附近农民总要上饭店喝酒、吃饭,顾客盈门,热闹非凡。饭店集中在蟠龙桥处的东臭弄和西臭弄,而点心店分布在大街的南段和中段。饭店中,数中央馆、万兴馆、顺兴馆、永顺馆最有名气。万兴馆的“什锦暖锅”,内胆大,传热快,随烹随熟,越吃越烫,冬天吃客甚多。1953年以后,南汇县饮食业逐步合并为合作饮食店。1956年公私合营后,大团镇有国营大团饭店(其时也称高级饭店)、集体蟠龙饭店(地点在西臭弄)、集体三角饭店(地点在三角街口,永宁东路)3家。70年代后期,蟠龙饭店关闭,员工并入大团饭店和三角饭店。1984年,三角饭店关闭,其职工一部分分流到大团饭店,一部分分流到其他商业门市部。当时,大团饭店从业人员有20余人。90年代初,大团饭店转制给个人经营,底楼曾沿用大团饭店名,经营快饭和点心,2楼开设泰力酒家。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团镇镇区先后开出福都酒楼、联谊酒家、豪城酒家、江南酒家、红星酒家、洪都酒家、诚意酒家、万亨酒家等。不久,豪城、江南、洪都和诚意酒家先后歇业。在海潮寺,继大桥饭店于1989年营业后,相继开出元圆酒家、小大洋酒家、元亨酒家、小正兴酒家、金元乐饭店、欣欣酒家、南方酒楼、常兴饭店、汇峰酒楼、百通酒楼、人和酒家、星月园酒楼、小东家酒楼等14家饭店、酒家,形成闻名遐迩的美食区。这些饭店、酒家均为私人经营,设施完备、设有包房,以价廉、物美、新鲜招徕顾客。解放前,大团镇有多家点心店,且有几种特色点心,如小辫子阿妹馄饨、孔阿毛的蛋卷蛋糕、顾兰娘的定胜糕、夏连奎的酒酿馒头,丽都的酒酿小园。解放前夕,大团镇尚存7家点心店。1956年,饮食、服务业合并,大团饭店和三角饭店设点心部,同时还开设中大点心店,供应馒头(包子)、油条、面条、馄饨等。80年代后期开始,小点心店遍布全镇,尤其在鸭场头、南湾农贸市场处和大团卫生院、大团初级中学附近尤为集中。至2001年,镇区的点心店有35家,农村有13家。这些点心店每天清晨供应豆浆、大饼、油条、包子、面条、馄饨,中午供应快餐盒饭,有的点心店还推出夜排档,供应家常酒菜。点心店外来务工人员开设的占70%以上,均为家庭式经营。兰州拉面、浙江豆浆和烘糕、山东千层饼等品种很受顾客欢迎。三、面包房90年代后期,大团镇区先后开出钟氏食品西饼屋(永春东路口、大团饭店底楼)、京都麦园西饼屋(永春中路西侧)、早苗西饼屋(鸭场头)、金冠佳佳和面包坊(永定北路口),均为外省市人士开设。每天除供应大众面包、蛋糕外,还不断推出特色糕点,现做、现卖的生日蛋糕深受群众欢迎。四、茶 园(馆)凤祥楼茶馆,开业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设于蟠龙桥东堍,东臭弄口,由江西籍人士盛俊生开办,至大团镇籍盛申权这一辈已是第五代。茶园待客热情,服务周到,并经常聘请评弹、说书人到园演唱,深受老茶客的赞誉。1956年公私合营后,并入大团合作商店。1984年,迁入蟠龙角服务大楼2楼。1990年关馆停业。之后,大团镇文化馆在其底楼开出茶馆,沿用凤祥楼茶馆的经营方式,90年代后期停业。1998年,北大街退休工人汪一鸣在其家中开设私家茶馆,有50多个茶座,经常请一些艺人到茶馆说书演唱,满足一些老茶客的需求。2000年,大团镇上开出4家茶室,与茶馆不同,是年轻人品茶休闲的地方。解放前,大团镇上设有几处老虎灶(供应开水的炉灶),为居民供应开水。70年代后,被逐渐淘汰关闭。2000年以后,由外省(安徽省、江苏省)人在全镇的大街小巷开出10处开水供应站。这些开水供应站做到随到、随供应,收费便宜,方便群众,很受居民的欢迎。五、浴& 室解放前,杨氏开设尚洁浴室,地点在大团镇东臭弄,有从业人员10人,设备简陋,用2个大锅烧水,内设修脚、擦背等服务项目。1956年,转为集体企业。1974年,迁至中大街264弄6号,其设备与设施有较大的改善。1990年,关闭后大团镇一度没有浴室。1992年,大华食品厂开出华清池浴室,共3层楼,底楼为普通的大汤浴池,2楼为小间小汤浴池,3楼为女子部澡堂;2000年,承包给个人经营。1999年,由私人投资开设大团浴室,位于原水上运输社内。金团浴室,位于永春中路,原大团乡政府内。大桥浴室位于海潮寺,原海潮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尼集团公司曾在新尼娱乐中心中设桑拿浴业务。六、理发& 美发店解放前后,大团镇有9家理发店,从业人员37人,永记、荣记、顺记和徐万裕理发店规模较大,从业人员较多。1956年公私合营后,合作商店下设的理发店,一处在三角街(现永宁东路老街),一处在永春中路(现新华书店北侧)。1984年二店合并后搬迁至蟠龙角服务大楼,定名为美蓉理发店,从业人员10人左右。1990年后,美蓉理发店的老职工退休,新职工不进,加上私营理发店、美发店增多,缺乏竞争力;1997年,承包给该店退休职工经营,有从业人员4人。90年代初,一些私人理发店陆续营业。至90年代末,大团镇有芳芳美发店、王华发廊、姐妹发屋,以及温州发廊等,至2001年,大团镇区有理发美发店48家,农村有50家。发屋、发廊晚上服务时间长,服务项目有理发、洗头、洗面、烫发、染发、锔油等,有的还开设护肤美容业务。七、照相馆解放前,大团镇上私人开设有中美照相馆、快乐照相馆和大光明照相馆。解放初,3家照相馆照常营业。1956年公私合营后,3家照相馆合并为地方国营大团照相馆,地址在现永春东路100号。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大团照相馆业务繁忙,有从业人员17人。1985年,大团照相馆易名为彩蓉照相馆。1990年,恢复原名。1998年,大团照相馆由个人承包经营,有从业人员2人,每年营业额在4万元左右。80年代末,大团镇先后开出珍光照相馆,友谊照相馆,永春照相馆和彩扩社。至2001年,大团镇有照相馆5家。除拍照、印照外兼营摄像业务。八、纯水商店90年代中期,大团镇永定北路开出第一家专业纯水供应商店。2001年,全镇除4家专业纯水店外,不少商业门市部也兼营纯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海云庵糖球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