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十二星座的聪明程度和优秀到什么程度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9184|回复: 33
在线时间 小时
如题。。。。。。。。
在线时间 小时
干的活都不一样,你怎么比。
在线时间 小时
only a few top IBD kids got calls from headhunters for PE/HF interviews.基本上墙街的PE/HF的人看IB的人就跟IB的front office看back office一样不屑。。。。
在线时间 小时
only a few top IBD kids got calls from headhunters for PE/HF interviews.基本上墙街的PE/HF的人看IB的人就跟IB的front office看back office一样不屑。。。。-- by 会员 howtobreakin ( 4:28:32)
有无这么夸张啊。。。。。
在线时间 小时
only a few top IBD kids got calls from headhunters for PE/HF interviews.基本上墙街的PE/HF的人看IB的人就跟IB的front office看back office一样不屑。。。。-- by 会员 howtobreakin ( 4:28:32)
有无这么夸张啊。。。。。-- by 会员 history_jnu ( 15:15:04)
是真的。。一般来说IBD去PE,trader/sales/research去hf,IB kids are sucking cocks to break into pe/hf...很多人做banking就是为了跳去buyside基金,而且wallstreet装13的氛围比较浓,一般来说中等规模的PE/HF的人就已经看不上gs/ms的人了,那些megafund的可以说已经完全无视banking的人。之前在一家megafund实习过,我们很多shit work都是扔给投行的人做,组里经常听到the stupid gs kid sent this shit to me....做过fo的对这种话应该很熟悉了。。经常对bo说的。。这风气从学校里就开始了,找到bo的人在fo的面前就不说话了,做fo的人在pe的面前就不说话了。。你可以看看wallstreetoasis,大概能有点概念
在线时间 小时
sell side vs buy side看你喜欢什么了~~
在线时间 小时
only a few top IBD kids got calls from headhunters for PE/HF interviews.基本上墙街的PE/HF的人看IB的人就跟IB的front office看back office一样不屑。。。。-- by 会员 howtobreakin ( 4:28:32)
这个说法太笼统了~~这么说,PE的人或者HF里面做trading的人,看IB里面IBD部门的小孩(本科毕业之后就做IBD的人),确实有点不屑,就是苦力而已,而且不需要太多IQ。不过这些IBD的人之后也多半会去读MBA的,也会跳槽但IB现在主流部门是Global market,Investment等,这些里面的trader,quant trader等,就不一样了。做的事情基本涵盖了HF的业务,还有很多事情是一般的HF做不了的(这里就没PE什么事情了,不是一个路数)。事实上,很多HF的人,都是在IB做了好几年到十几年的trader/quant trader,然后出来自己干的。
在线时间 小时
back office 这么被看不起啊?
在线时间 小时
only a few top IBD kids got calls from headhunters for PE/HF interviews.基本上墙街的PE/HF的人看IB的人就跟IB的front office看back office一样不屑。。。。-- by 会员 howtobreakin ( 4:28:32)
这个说法太笼统了~~这么说,PE的人或者HF里面做trading的人,看IB里面IBD部门的小孩(本科毕业之后就做IBD的人),确实有点不屑,就是苦力而已,而且不需要太多IQ。不过这些IBD的人之后也多半会去读MBA的,也会跳槽但IB现在主流部门是Global market,Investment等,这些里面的trader,quant trader等,就不一样了。做的事情基本涵盖了HF的业务,还有很多事情是一般的HF做不了的(这里就没PE什么事情了,不是一个路数)。事实上,很多HF的人,都是在IB做了好几年到十几年的trader/quant trader,然后出来自己干的。-- by 会员 Compressive ( 10:08:04)
道理是这样的,可是HF的人就是看不起投行的呀,你没辙啊。。尤其是30岁以下的,刚工作没几年的那些人。。不是我想吐槽墙街和ivy商学院的孩子们,装十三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做S&T比做IBD好一点的地方是:HF的人可能只是单纯看不起投行,但可能并不鄙视这个trader/sales/quant/researcher;IBD就悲剧了,基本上就是被PE全面鄙视。。
在线时间 小时
New graduates还有可能去IBD从头做起,PE和HF是不可能接受0经验的毕业生的。去PE和HF都是在这个圈子摸打滚大N年的精英,看IBD的new graduates,当然把他们当小孩啦。
所属分类: 职业发展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ChaseDream 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投行和对冲基金不是聪明人密度最高的行业,不少行业准入门槛和智力要求高于投行和对冲基金。不过相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可以算得上比较聪明的一批。投行和对冲基金不一样,各自都有许多部门。即使排除辅助部门,核心业务部门也有好几大类,它们的人员构成特点差别较大,应该分开讲。公众从媒体了解最多的,除了二级市场的交易部,应该就算投资银行部了。也就是通常说的investment banking,主要做企业融资、并购、上市等业务。先说投行部,再说交易部,最后说对冲基金。首先限定投行范围,主要说那几家大型投行(高盛摩根瑞银之类),也会提到特色投行(比如像罗斯柴尔德这样的家族投行)。1. 投资银行部简单说,进投行难,混投行容易。聪明的人才能进投行,这个说法基本成立。大部分毕业生是走完整套严苛筛选流程,被选拔进投行,这部分人总体比较聪明。每年情况也不一样,市场差的时候招人少进人标准更高,市场好的时候扩招素质会下降。另有小部分其它行业人士凭经验或关系进投行的,这些人情况背景不一,暂且不表。从事投行工作本身并不需要非常聪明,但投行又是世界上聪明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说白了,投行是一个挥霍人才浪费资源的行业,这也是投行让人艳羡之余,经常被人从价值观上鄙视的原因之一。投行设置了很高的门槛,能进投行的人大部分很聪明。聪明程度,体现在选拔标准。第一、简历筛选。要求名校(大部分顶尖投行只去固定几所学校招人)、相关实习经验(投行实习竞争也很激烈)、其它体现能力的成就(奥赛或其他学业奖项、出色社会活动、运动健将等)。第二、笔试。考查数学、逻辑、阅读三个部分。第三、面试。数轮面试,有的会有为期一天的 on-site assessment 做综合现场评估。考查通识、专业知识、各种能力、团队协作、性格、价值取向等。第四、运气。这个说了和没说区别不大,但运气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也有运气也是核心竞争力一说。取决于面试官个人好恶、金融市场状况、公司业务表现、人事政治斗争、和其它HR不会反馈的因素。你全过了,就踏入投行了。你大概需要有这么聪明。投行里的人大概聪明到这个程度。从事投行工作,并不需要多聪明。特别聪明特别热爱投行工作的人,升职会快些。一般聪明的人,勤奋一点,数年如一日熬夜加班钻研,也会升上去,没有悬念。这是一个勤能补拙的行业。有趣的是是,投行工作本身,会使得投资银行家变得更聪明。首先,投行专业标准比较高,对技能综合素质要求全面。在一个高标准的框架下工作,能生存下去,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另外,同事是名校里选拔出来聪明且有野心的那部分人,客户也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以及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形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和竞争环境。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做投行的人经常产生幻觉,我称之为 Goldman Disease、Morgan Disease、xxx disease,这是一种病,一般要去别的行业摸爬滚打后才能治好。这些人常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巨额薪酬成正比,志得意满意气风发。其实这种能力更多是基于一个平台的能力,基于高盛或摩根这样的光环和背书下的能力,也是基于目前金融畸形发达下的能力。投行是一个高压行业。做投行的人狠挑剔,习惯把投行高压专业标准套到其它行业,嫌弃其它行业的人智商低、情商低、不专业、没有责任心,等等,虽然这些他们不会说出来。不过,同时他们也是交易员嘲笑调侃的对象。因为在交易员眼里,投资银行家就是一些智商不够用,只能靠加班写报告,搞客户关系和政治来挣辛苦钱的人。为什么交易员觉得是辛苦钱,因为投行工作不像交易那样 largely scalable。待续...2. 交易员抽空写交易员,可先看我在这个问题的回答3. 对冲基金抽空写对冲基金,可先看我在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聘职位,或对 AI 及封测有兴趣,可加微信 lichengang2011(请注明知乎ID)
&u&&b&补充:看了下其他回复,感觉还是对这个行业有光环的人居多,那我讲一个小故事好了。&/b&&/u&&br&&br&我一个在megafund PE的哥们去年刚刚被提拔为可能是历史上最年轻的VP. 这个事儿没有投行那么容易,到了megafund要去拿carry而且还需要在不少投资上有着看的过去的IRR,一比投资就是几年时间。我去商学院之前想找他聊聊,他跟我说了如下的见解:&br&&br&“这个行业里,有一些人是真的聪明,聪明到他就是和你不同,瞬间几千万美元进账成为名人,这些人可能是沃顿是哈佛是MIT的,他们脑子基因就不同。但我不是这样的人,你的直系上司也不是,而你也不是,我们绝大部分的人不管你看到在黑石还是och ziff,都不是。”&br&&br&“我从某个顶级投行干了2年之后面试了无数的PE/HF,我是个top analyst, 就是没有offer。我甚至差点失去了动力坚持下去,不过最后我来到了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不管你做什么,坚持下去,机遇最终会来,但你需要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祈祷好运。”&br&&br&这哥们本科不是美国top30 (也就是美国985之外), 大二的时候为了进入投行自己找当地的小投行组织了一个实习计划,最后大三去了一家bulge bracket实习,毕业的时候再利用bb的offer去了一个顶级的独立投行。他和你我一样,喜欢party,爱喝酒,喜欢漂亮姑娘。他现在在这家PE,跳过了MBA,晚上8点下班,干着喜欢的事情,成为了最年轻的VP。&br&&br&你要再问他,经验是什么,他绝不会告诉你仅仅是聪明,但一定会说,&b&work hard, be persistent, and good luck.&/b&&br&&br&=======================================================================&br&&br&从非QUANT投行角度而言其实没什么聪不聪明。勤奋努力进入一个好的学校,基本上申请个实习的机会就有了。从入职角度上看,IBD/S&T无非都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如果要建模那都有template, 说难听点随便找一个不笨的大学生做几遍就会了,如果做flow trading那你就下下单子,如果做sales那本质上什么行业的sales都一个特性。hedge fund会比投行更容易展示聪明的部分,因为你需要自己做一些对于投资的决策和判断。&br&&br&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了,并没有哪一个行业就比另一个行业的人要聪明的多,IT/工程/computer science行业中聪明人更是大大的有。做研究的教授,甚至在北京胡同里唱了50年戏的老大爷,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都是聪明的。对于成功而言,基本的聪明以及勤奋的努力是prerequisite。&br&&br&90年代华尔街有一句很著名的话&br&&you better be lucky than smart&. &br&&br&很好的形容了这个行业。即便再聪明如LTCM,依旧成为历史的炮灰。确实金融行业很难进,因为太多人冲着光环和长时间工作换取金钱而来。其实只要进入了名校,都好说。&br&&br&这个世界上聪明的,勤奋的,有背景的,有各种特殊情况人太多太多,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多特别,so, you better be lucky than smart. 如果你自认你没有自信,不够聪明,不够勤奋,那么,good luck.
补充:看了下其他回复,感觉还是对这个行业有光环的人居多,那我讲一个小故事好了。我一个在megafund PE的哥们去年刚刚被提拔为可能是历史上最年轻的VP. 这个事儿没有投行那么容易,到了megafund要去拿carry而且还需要在不少投资上有着看的过去的IRR,一比…
“投行从业人员很聪明很优秀”这个概念大概是因为2008年前的金融泡沫让这个行业吸引了很多人,也让投行的雇佣条件一再变得苛刻,给公众一个“投行都是精英”的印象,哪怕那个精英的主要工作是给大家买咖啡打印PPT。&br&&br&08年之后就不是这样了。经济严冬导致IBD没有生意;交易部门在这几年严酷的监管下只能苟延残喘;资产管理部门因为瑞士对于账户秘密的公开再不能像以前一样轻易地帮人洗钱逃税。三大板块一起衰落,投行的吸引力大不如前。毕业生招生比不过美西的技术公司,有经验的雇员跳槽去对冲基金私募基金,技术人员加入硅谷或者独自创业,人才流失十分严重。&br&&br&对冲基金的人才相对质量高一些,不过也只能看那些生存下来的。世面上很多靠忽悠筹资,靠内幕消息或者扰动市场赚钱的,走不了太远。
“投行从业人员很聪明很优秀”这个概念大概是因为2008年前的金融泡沫让这个行业吸引了很多人,也让投行的雇佣条件一再变得苛刻,给公众一个“投行都是精英”的印象,哪怕那个精英的主要工作是给大家买咖啡打印PPT。08年之后就不是这样了。经济严冬导致IBD没…
人工智能公司创始人, 前对冲基金合伙人聪明到可以提出这种问题。
&u&&b&补充:看了下其他回复,感觉还是对这个行业有光环的人居多,那我讲一个小故事好了。&/b&&/u&&br&&br&我一个在megafund PE的哥们去年刚刚被提拔为可能是历史上最年轻的VP. 这个事儿没有投行那么容易,到了megafund要去拿carry而且还需要在不少投资上有着看的过去的IRR,一比投资就是几年时间。我去商学院之前想找他聊聊,他跟我说了如下的见解:&br&&br&“这个行业里,有一些人是真的聪明,聪明到他就是和你不同,瞬间几千万美元进账成为名人,这些人可能是沃顿是哈佛是MIT的,他们脑子基因就不同。但我不是这样的人,你的直系上司也不是,而你也不是,我们绝大部分的人不管你看到在黑石还是och ziff,都不是。”&br&&br&“我从某个顶级投行干了2年之后面试了无数的PE/HF,我是个top analyst, 就是没有offer。我甚至差点失去了动力坚持下去,不过最后我来到了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不管你做什么,坚持下去,机遇最终会来,但你需要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祈祷好运。”&br&&br&这哥们本科不是美国top30 (也就是美国985之外), 大二的时候为了进入投行自己找当地的小投行组织了一个实习计划,最后大三去了一家bulge bracket实习,毕业的时候再利用bb的offer去了一个顶级的独立投行。他和你我一样,喜欢party,爱喝酒,喜欢漂亮姑娘。他现在在这家PE,跳过了MBA,晚上8点下班,干着喜欢的事情,成为了最年轻的VP。&br&&br&你要再问他,经验是什么,他绝不会告诉你仅仅是聪明,但一定会说,&b&work hard, be persistent, and good luck.&/b&&br&&br&=======================================================================&br&&br&从非QUANT投行角度而言其实没什么聪不聪明。勤奋努力进入一个好的学校,基本上申请个实习的机会就有了。从入职角度上看,IBD/S&T无非都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如果要建模那都有template, 说难听点随便找一个不笨的大学生做几遍就会了,如果做flow trading那你就下下单子,如果做sales那本质上什么行业的sales都一个特性。hedge fund会比投行更容易展示聪明的部分,因为你需要自己做一些对于投资的决策和判断。&br&&br&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了,并没有哪一个行业就比另一个行业的人要聪明的多,IT/工程/computer science行业中聪明人更是大大的有。做研究的教授,甚至在北京胡同里唱了50年戏的老大爷,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都是聪明的。对于成功而言,基本的聪明以及勤奋的努力是prerequisite。&br&&br&90年代华尔街有一句很著名的话&br&&you better be lucky than smart&. &br&&br&很好的形容了这个行业。即便再聪明如LTCM,依旧成为历史的炮灰。确实金融行业很难进,因为太多人冲着光环和长时间工作换取金钱而来。其实只要进入了名校,都好说。&br&&br&这个世界上聪明的,勤奋的,有背景的,有各种特殊情况人太多太多,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多特别,so, you better be lucky than smart. 如果你自认你没有自信,不够聪明,不够勤奋,那么,good luck.
补充:看了下其他回复,感觉还是对这个行业有光环的人居多,那我讲一个小故事好了。我一个在megafund PE的哥们去年刚刚被提拔为可能是历史上最年轻的VP. 这个事儿没有投行那么容易,到了megafund要去拿carry而且还需要在不少投资上有着看的过去的IRR,一比…
投行和对冲基金不是聪明人密度最高的行业,不少行业准入门槛和智力要求高于投行和对冲基金。不过相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可以算得上比较聪明的一批。&br&&br&投行和对冲基金不一样,各自都有许多部门。即使排除辅助部门,核心业务部门也有好几大类,它们的人员构成特点差别较大,应该分开讲。公众从媒体了解最多的,除了二级市场的交易部,应该就算投资银行部了。也就是通常说的investment banking,主要做企业融资、并购、上市等业务。先说投行部,再说交易部,最后说对冲基金。&br&&br&首先限定投行范围,主要说那几家大型投行(高盛摩根瑞银之类),也会提到特色投行(比如像罗斯柴尔德这样的家族投行)。&br&&br&&strong&1. 投资银行部&/strong&&br&&br&简单说,进投行难,混投行容易。&br&&br&聪明的人才能进投行,这个说法基本成立。大部分毕业生是走完整套严苛筛选流程,被选拔进投行,这部分人总体比较聪明。每年情况也不一样,市场差的时候招人少进人标准更高,市场好的时候扩招素质会下降。另有小部分其它行业人士凭经验或关系进投行的,这些人情况背景不一,暂且不表。&br&&br&从事投行工作本身并不需要非常聪明,但投行又是世界上聪明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说白了,投行是一个挥霍人才浪费资源的行业,这也是投行让人艳羡之余,经常被人从价值观上鄙视的原因之一。&br&&br&投行设置了很高的门槛,能进投行的人大部分很聪明。聪明程度,体现在选拔标准。&br&&br&第一、简历筛选。要求名校(大部分顶尖投行只去固定几所学校招人)、相关实习经验(投行实习竞争也很激烈)、其它体现能力的成就(奥赛或其他学业奖项、出色社会活动、运动健将等)。&br&第二、笔试。考查数学、逻辑、阅读三个部分。&br&第三、面试。数轮面试,有的会有为期一天的 on-site assessment 做综合现场评估。考查通识、专业知识、各种能力、团队协作、性格、价值取向等。&br&第四、运气。这个说了和没说区别不大,但运气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也有运气也是核心竞争力一说。取决于面试官个人好恶、金融市场状况、公司业务表现、人事政治斗争、和其它HR不会反馈的因素。&br&&br&你全过了,就踏入投行了。你大概需要有这么聪明。投行里的人大概聪明到这个程度。&br&&br&从事投行工作,并不需要多聪明。特别聪明特别热爱投行工作的人,升职会快些。一般聪明的人,勤奋一点,数年如一日熬夜加班钻研,也会升上去,没有悬念。这是一个勤能补拙的行业。&br&&br&有趣的是是,投行工作本身,会使得投资银行家变得更聪明。首先,投行专业标准比较高,对技能综合素质要求全面。在一个高标准的框架下工作,能生存下去,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另外,同事是名校里选拔出来聪明且有野心的那部分人,客户也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以及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形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和竞争环境。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br&&br&做投行的人经常产生幻觉,我称之为 Goldman Disease、Morgan Disease、xxx disease,这是一种病,一般要去别的行业摸爬滚打后才能治好。这些人常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巨额薪酬成正比,志得意满意气风发。其实这种能力更多是基于一个平台的能力,基于高盛或摩根这样的光环和背书下的能力,也是基于目前金融畸形发达下的能力。&br&&br&投行是一个高压行业。做投行的人狠挑剔,习惯把投行高压专业标准套到其它行业,嫌弃其它行业的人智商低、情商低、不专业、没有责任心,等等,虽然这些他们不会说出来。不过,同时他们也是交易员嘲笑调侃的对象。因为在交易员眼里,投资银行家就是一些智商不够用,只能靠加班写报告,搞客户关系和政治来挣辛苦钱的人。为什么交易员觉得是辛苦钱,因为投行工作不像交易那样 largely scalable。&br&&br&待续...&br&&br&&b&2. 交易员&/b&&br&抽空写交易员,可先看我在这个问题的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量化交易方面,美国究竟比中国领先多久?&/a&&br&&br&&b&3. 对冲基金&/b&&br&抽空写对冲基金,可先看我在这个问题的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程序化交易、算法交易、量化投资、高频交易、统计套利,这些名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a&&br&&br&&blockquote&&p&&b&应聘职位,或对 AI 及封测有兴趣,可加微信 lichengang2011(请注明知乎ID)&/b&&/p&&p&&a href=&///?target=http%3A//renaissance.life/hire/ren_mo_cn.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人工智能公司 Renaissance&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quickresource./renLife/release/zhihu/htm/renLife_mo_cn_zhihu.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公司 Renaissance Life&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
投行和对冲基金不是聪明人密度最高的行业,不少行业准入门槛和智力要求高于投行和对冲基金。不过相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可以算得上比较聪明的一批。投行和对冲基金不一样,各自都有许多部门。即使排除辅助部门,核心业务部门也有好几大类,…
美日台的货,终生抵制;水军就在我们身边,楚门的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生月份决定聪明程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