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捞一把就走,会对万科停牌对散户的影响有什么影响

  12月21日下午消息近期不断举牌增持万科股票并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内地“宝能系”传将借道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金洋(01282-HK)融资百亿港元,用于继续购买万科股票。不过中国金洋人士今日表示对事件“不便透露”。   前身为“世达科技”的中国金洋今年六月出现股权重要变动,向8名投资者配售合共186亿股新股,每股价格0.18港元,集资净额33.46亿港元,其中三名主要新股东控股超过72%,当中包括深圳宝能及前海人寿两位掌舵人姚氏兄弟。   根据公司的公告,宝能系世纪控制人姚建华的胞弟姚建辉旗下的Tinmark Development Limited持有世达科技107.718亿股权,占已发行股本49.99%,为控股股东;钜盛华子公司前海人寿持有42.19亿股,持股比例为 19.58%;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钜盛华董事长叶伟青持有的新德有限公司持股6.21亿股,占比为2.88%。认购协议中上述三者为一致行动人。   公司被“买壳”后更名中国金洋,七月公布计划向一深圳目标公司注资约3亿元人民币认购其75%股权,进军晶体半导体及碳极研发及制造的节能照明行业;九月则公布已计划购入7间主要提供金融服务公司的全部股权,拓展其金融业务,包括香港的资产管理、股票经纪以及内地私募基金等。公司2015年中期业绩公告中也指出,中国金洋未来将重点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及科技投资业务,显示出主要业务模式的转变。   “世达科技”卖壳变身中国金洋之后股价从0.18港元暴涨至最高曾达1.94港元,截至发稿时报1.14港元跌2.6%,市值高达245.5亿港元。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您当前的位置:
从万科A(000002)争夺第一大股东谈起
发布: | 分类: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专题页面精选
  万科掌门人王石高调反对宝能系控股之举,周五午间,万科停牌筹划发新股。若将宝能系视为恶意控股,万科可以有两个对策:一是由原控股方继续增持,发新股即此表现;一是鉴于宝能系属杠杆购买万科股份,还可以在明 ...
从万科A(000002)争夺第一大股东谈起
  万科掌门人王石高调反对宝能系控股之举,周五午间,万科停牌筹划发新股。若将宝能系视为恶意控股,万科可以有两个对策:一是由原控股方继续增持,发新股即此表现;一是鉴于宝能系属杠杆购买万科股份,还可以在明年1月大股东减持解冻后大举减持砸下万科股价,以砸破宝能系杠杆止损位,迫使其减仓。不论哪个对策,据有压低股价的结果——股东会通过扩容,以现在股价,增发必远低于此,市场必受其影响下行。 宝能系初衷不得而知,但监管层已迫使其公开了资金来源,杠杆比例不小。如此看来,不能不说恶意收购的概率很大。那么其目的究竟何在?我见,其力夺控股权乃表面现象,实际还是有其他原因。那么可以如此设想:貌似争夺控股权,一可以提高宝能系的社会影响力,此点可以说已经做到了。二可以借机大捞一把。其购买万科的价位可言物有所值 ...全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A股芈月传.万科宝能掐架揭秘 - 今日头条()
A股芈月传.万科宝能掐架揭秘
证券时报网
12月18日中午,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争出现戏剧性变化:深交所在下午1点开市前,突然发布这样一份公告:因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该公司股票(证券简称:万科A,证券代码:000002)自日下午13:00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这可能意味着万科职业经理人团队,联手支持自己的大股东,抛出了定向增发式的“毒丸计划”,反对“野蛮人”的收购。万科A股走势图所谓“股份发行”,肯定是定向增发,给谁不给谁,现在的董事会具有很大决定权。名义呢?重大资产重组和资产收购。怎么重组?收购谁?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我的猜测是:华润旗下的房地产资源,或许会注入其中。所以,此次定向增发或许是面向华润。如果不是华润,就是王石找到的其他友军。总之,通过注入资产方式,王石阵营的控股权将大大增加。而且,定向增发的价格,会远远低于目前市场价。换句话说,王石的友军,将以目前市场价一半左右的价格增持。而宝能系,只能在市场上高价购买。而且股票一停牌,买的资格都没有了。宝能系的资金成本很高,加了杠杆,如果万科半年都不复牌,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扛得住。于是,只能在股东大会上决战,因为增发和收购资产属于重大事项,应该召开股东大会。想必有些朋友朋友还在云里雾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故事的开端是怎样的呢?且看下文分解。昨日王石放出狠话宣战,“一旦你影响到万科品牌的信用,影响到万科的客户,影响到万科上下游产业链,这个时候只能说对不起,我们要为万科的信用、为万科这个品牌而战,为中小股东而战。”他明确表示不欢迎新大股东宝能系,因为其“信用不够”。不过,似乎有点为时已晚,宝能已持有22.45%的股份一跃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目前,华润持有万科15.25%的股份,王石等管理层则通过资管计划持有4.14%的股份。而就在今晨,宝能集团也发表声明,隔空喊话,疑似对此作出回应,称集团近期行动恪守法律,尊重规则,相信市场力量。来往交锋,战火再度升温,早已硝烟弥漫的“宝万之争”正面战场终于已宣言的方式正式宣告全面打响。就是因为上文的相互”宣战“,成为今天停牌的导火索。那么宝能系又是如何一步步进入万科的呢?首先来看看男主角宝能系姚振华:“野蛮人”姚振华半路杀出的宝能系打法如此凶猛,果然是“野蛮人”的路子。宝能系的老板姚振华简直就跟谜一样,有人说他是一个卖菜起家的,身上一堆的荣誉头衔。姚振华在A股声名鹊起是从2010年开始举牌深振业。当时姚老板持有深振业的股权比例刚到5%的举牌线,深圳国资就如临大敌,担心姚老板抢夺自己在深振业老大的位置,找了一帮关联企业,开始跟姚老板轮番举牌。宝能系现在瞄上了央企控制的万科,这次的打法是这样的:“野蛮人”的由来2014年初,万科总裁郁亮在一次会议上拿出一本《门口的野蛮人》说:“野蛮人正成群结队地来敲门,想要控制万科只要200亿元。”意思说,现在万科被很多资本野蛮人盯着,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控制万科呢?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好好读过这本书,二是没有带够200亿。估计是听懂了郁亮的话,7月份时,宝能系的前海人寿一开始拎着200亿,三次举牌万科,将持有万科的份额猛增至15.04%。当了万科20多年老大的华润集团一看,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姚振华是谁?居然来当万科的老大,这哪儿行啊。华润马上增持0.4%的股份,重夺大股东之位。姚振华一看,“野蛮人”不好当啊,200亿哪儿够啊,于是让宝能系的前海人寿带着亲兄弟钜盛华又凑了100亿,总共300亿。要与华润争夺谁才是万科的“真命天子”了。就在危急关头,12月8日,安邦系拎着100亿来了,购入万科5%的股份。安邦系在银行、地产界的举牌简直就是飓风行动啊。安邦系一出场,大家都以为安邦是华润的友军,众人惊呼“友军来了!”万万没想到(真的不是广告),剧情出现了神反转,人家是给宝能系站台的。郁亮一下子傻眼了,“野蛮人”还组团来了。王石很无奈地说,谁想要成为万科的大股东,不是管理层所能左右的。最终会跟深圳国资举牌那样捞一票走人呢?还是真正进场当老大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跟深圳国资玩的举牌游戏中,宝能系赚取了大把银子,业绩翻了数倍。A股是一个秀场,魔鬼在细节之中,资本只是一场戴着面具的游戏。面对彪悍的举牌游戏,也许,股民们会说,他们那都是疮口上贴膏药,揭不得。江湖大佬掐架看场子的当然无能为力大家印象中万科就是王石的,但其实王石根本不是万科的老板,他只是万科一名打工的职业经理人。现在江湖老大干上了,王石作为看场人当然无力回天。从这个意义来说,王石就象从月嫂开始就照料孩子的保姆,现在孩子长大,要被抱走了。股权不在手,如何刷存在感?王石作为万科的创始人,在这次股权争夺的科幻加诡异大片中存在感略弱啊!只在12月8日通过朋友圈淡淡地说了句“1988年万科进行股改的时候我就放弃了股权,表明自己对财富的态度,也表明自己要和团队一起作为职业经理人,将万科打造成为现代优秀企业的自信。既然放弃了股权,谁想要成为万科的大股东,就不是管理层所能左右的。管理层能做的就是为全体股东创造财富,为消费者提供满意产品,为社会承担责任。”这段话听起来有些心酸,但言外之意谁成为大股东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我们才能把万科这孩子养得更好。不过资本大鳄才不会在乎万科能不能“把孩子养好”,只在乎能否把孩子的抚养权拿到手。王石一直是万科董事局的主席,而到处演讲、年年出书的王石也是万科的精神象征。别以为王石只会吃饭泡妹纸,他的经营能力可是逆天的,在他的带领下,万科一步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并向着全球最大开发商的目标迈进。所以长久以来第一大股东华润也乐于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完全交于王石,当甩手掌柜闷声发大财,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全地球的股东了呢!这些年来,以王石为核心的公司管理层能够完全掌控万科,全赖万科第一股大华润的支持。不过一旦万科第一大股东发生了变化,会否让王石继续打工就要看大股东的心情了。从本质上来说,王石不过是“看守政府”的头目,说到底是给华润老板看场子的打工仔而已。现在几个江湖老大要跑进来掐架砸场子,王石还真是无能为力。股权?主权?万科的股权非常分散,会导致“公地悲剧”,就像国企一样,全民所有就是无人负责,人人都想薅羊毛、挖墙角。在前海人寿暴力叩门之前,万科前十大股东合计股份持有权比例仅仅为22.72%。真的是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在二级市场花200亿就能买下万科,想想也是醉了。万科富得流油,现金流非常强,以王石为核心的管理层非常有能力,不过更为关键的是万科能够变卖的家当很多,“仔卖爷田”都能大赚一笔。万科的估值和市盈率都很低,这样的企业买来便宜,卖了值钱,资本市场上捞一票然后走人很容易。觊觎万科的“局外人”绝不在少数,正如郁亮所说万科正被很多门外的野蛮人盯着。万科沦落到今天这种谁都想捞一把的地步,与王石当年主动放弃万科股权的行为分不开。所以说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you try you die so you cry。创始人没了股权,公司就很容易易主;如今谁成为相对大股东,谁就能控制万科,“血洗”董事局。管理层没有控股权的公司,发生公地悲剧的概率很大。传说中的“毒丸计划”面对资本市场来势汹汹的收购攻击,王石等人当然也有反击的措施。“毒丸计划”便是反收购利器之一,兴许会成为王石最后的救命稻草。毒丸计划(poisonpill)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MartinLipton)1982年发明的,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最初的形式很简单,就是目标公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公司被恶意收购时,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票。一旦未经认可的一方收购了目标公司一大笔股份(一般是10%至20%的股份)时,毒丸计划就会启动,导致新股充斥市场。一旦毒丸计划被触发,其他所有的股东都有机会以低价买进新股。这样就大大地稀释了收购方的股权,继而使收购变得代价高昂,从而达到抵制收购的目的。看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了事情原委了吧,万科股权争夺战渐入高潮,没有买它股票的朋友们,搬好小板凳看戏吧!买了股票的朋友,更应该好好观摩这场年度大戏“万科到底是谁的”!(公众号 证券时报财富资讯)调查状态:进行中欢迎参加问卷调查1.如果你是万科股东,你支持谁?(必选)*宝能系王石等管理层2.宝能系来势汹汹抢购万科股票,您认为其目的何在(必选)*控股万科,长期投资财务投资,赚了就走3.万科的股权之争会对这家公司造成怎样的影响(必选)*引入有实力的大股东,长期利好公司陷入控股权争斗,公司走下坡路
(C) 2015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 &&查看内容
私募围观万科之战:胆大的还想进场捞一把
摘要: 每经记者 黄小聪
万科股权争夺大战,最悲伤的故事是什么?
有位投资者这么跟记者感叹道,她在这波行情的前几天买了万科,因当时觉得市场不是很好,而万科此前一直比较抗跌,但随后开始打新了,打新的收益诱惑让她没 ...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黄小聪
万科股权争夺大战,最悲伤的故事是什么?
有位者这么跟记者感叹道,她在这波行情的前几天买了万科,因当时觉得市场不是很好,而万科此前一直比较抗跌,但随后开始打新了,打新的收益诱惑让她没能拿住万科;而就在抛了之后,万科开始了这波刷屏行情,悲催的是,她顶格申购了8只新股,一只也没中。
除了这些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又如何呢?特别是向来比较灵活的私募,是否踏准了这波行情?
胆大的还想捞一把
从11月30日的14.29元开盘,至12月18日的24.43元收盘,万科15个交易日上涨了71.32%!对于一只超过100亿股本的个股而言,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当记者向诸多私募界人士了解他们是否参与时,大多数人都感叹&压根儿没想到会涨成这样&。
一家上海的私募董事长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万科这次事件驱动型行情我们并没有参与,一是我们也不知道能涨这么多,另一方面我们之前也没觉得万科有低估。不要说万科,现在A股我们上月已经没有市值,目前四成仓位都通过沪港通配置港股,港股市场现在估值很便宜,我们偏价值投资,要的就是确定性机会。&
另一位公转私的私募老总也跟记者说道,&我们平时事件驱动型的个股做得不多,有的个股虽然也会操作一下,但是万科这次没有参与。其实保险公司这样买股票,对他们来说,压力挺大的,保险公司其实是不应该做这种事,但人家要买,你确实也不能让人家不买,现在反正就是看看,也不会去参与。&
虽然如此,依然有胆子较大的私募在关注着万科接下来的机会。
一家深圳较大规模的私募基金经理则表示,&之前并没有介入万科,因为一直对大市值股票关注不多,现在涨到这么高,已经谈不上投资机会,更多的是交易性机会。&
&而接下来交易性的机会只适合老手参与,新手就不要参与了,等到复牌之后,有可能出现暴涨暴跌,到时如果行情还可以,我们会参与一下。&该私募基金经理进一步表示。
A胜或B赢?或许还有C!
除此之外,在周末的2015年中国对冲基金年会上,诸多私募业界人士也纷纷对该事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景林资产董事总经理田峰说道,&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标志性的事件,未来可能会更为常见,这里面除了大家看到的一些机构出于投资目的入股上市公司之外,我觉得还有两个层面可谈。&
&第一个层面,比如说有一部分上市公司面临转型,可能需要找一些外围的资本方合作,寻找转型机会;另一层面,场外资金也会主动做这件事,现在很多上市公司,特别是传统行业真的找不到方向。有这样的契机对于投资人不是坏事,事件本身很难讲,但是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未来一个大的并购时代会从此发展起来。&田峰进一步指出。
此外,宝能此次钱的来源也颇为市场人士关注,万科郁亮曾表示,&相信市场的力量&,不代表钱就是一切,有钱也要遵守规则。钱是怎么来的?用来做些什么事情,交代清楚了就没有问题。符合规则的,才是市场的力量。
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认为,&我觉得只要是合法合规,让资本自己站队就行了,不要揭老底,不要管人家钱来得干净不干净,就是一个资本说话的游戏、资本说话的规则,谁钱多谁说了算,谁对股东的利益有益谁说了算。另外,我觉得资本市场遵守规则比个别企业要重要得多,任何一个企业消失了,但是这个行业不会消失,但是如果这个行业没规则了,那这个行业就全完了。&
那么,此次股权之争到底会是怎样一个结局呢?
广东新价值投资的罗伟广认为,&我觉得如果从资本运作的角度看,可能是多赢,虽然万科是一个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并列的公司,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应该是股东的利益优先。如果&野蛮人&赢了,但是原来的团队也适应这个规则,那是好的,现在有一种文化就是觉得&野蛮人&赢了,团队就毁了,团队毁了万科就毁了,这种思路很奇怪。&
深圳菁英时代基金的罗志鹏则表达了比较大胆的观点,&从游戏规则、公司治理方面,这个事情在欧美或者其他市场屡见不鲜,这也是中国市场成熟的表现。可能最终赢的不是A也不是B,跑了一个C出来,今天市场上鹿死谁手很难说,不管是A还是B胜利,另一个也不可能全撤。&
编辑:谭婧&审核:吴永久&终审:李凯
最新精彩报道,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快速关注&火山财富&。&
关注燃点网
客服电话:400-025-1930周一至周日:10:00-19:00
京公网安备 88 号  针对近期媒体关于万科与宝能之间的报道,万科正式回应,“不欢迎”宝能,并非“看不上它”,而是宝能可能改变万科的文化,让万科的文化得以延续是双方建立信任的基础。  原文如下:  我们欢迎所有投资者购买万科的股票。但为什么又说不欢迎宝能系?不是不欢迎它买万科股票,而是不欢迎它收购公司、控制公司。不欢迎,不是因为不喜欢它,或者看不上它,而是它的文化、经营风格与万科不相容。我们不是说万科的文化、经营风格比它优越,而是因为,万科文化、经营风格是万科品牌、信用的基础,如果万科的文化被改变,那么万科将不再是万科,万科可能失去它最宝贵的东西。  但如果宝能系控制万科,我们没有信心说服它不改变万科的文化和经营风格。我们在双方接触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失去了这种信心。在宝能系第一次举牌之后,我们多次向其表达,希望宝能系能就其举牌意向做出明确表达我们认为让万科的文化得以延续,这是双方建立信任的基础。在就此达成共识前,我们希望他们暂缓增持万科的股票,为双方增加了解、建立信任保留一点时间。但我们的意见没有得到任何实质的重视或有效的回应。我们没有看到对话的诚意,只看到一步步逼近的城下之盟。  我们仍然愿意保留对话的可能。我们仍然希望宝能系慎重考虑贸然改变万科文化和经营风格的风险,即使只从他们自身的利益出发。我们双方都是深圳的企业,如果因为内斗而两败俱伤,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我们捍卫的只是万科的文化,针对的只是宝能系,我们对保险资本、潮汕商界没有任何敌意,不希望外界对此产生误解。  【相关报道】    12月23日早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从瑞士信贷人士处获悉,王石登门拜访瑞士信贷。  王石在演讲中明确表示,不会实行毒丸计划。  同时对于此次拜访,瑞士信贷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拜票的性质多一点,是希望基金们都投他。”  另外,万科主席王石在演讲中表示:“我是很尊重潮汕帮的,特区帮、深圳帮大家都是为深圳做建设的,宝能、华润、万科都是深圳帮,都是一家人,不应该内斗。”  王石还在演讲中表示,如果宝能要改组董事会的话股权还不够,同时也会对公司造成不稳定影响:“我们愿意照顾前海的诉求。前海很像香港的梁伯韬,能改组就改组,不能改组股价上他也不会亏。”梁伯韬是香港著名银行投资家,曾在2006年7月对香港电讯盈科进行总价91.6亿港元的收购,但最终在2006年12月以收购失败告终。  瑞士信贷处人士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王石还是希望基金经理们能支持管理层。”  名词解释:毒丸计划  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MartinLipton)1982年发明的,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当一个公司一旦遇到恶意收购,尤其是当收购方占有的股份已经达到10%到20%的时候,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控股权,就会大量低价增发新股。目的就是让收购方手中的股票占比下降,也就是摊薄股权,同时也增大了收购成本,目的就是让收购方无法达到控股的目标。  毒丸计划一经采用,至少会产生两个效果:其一,对恶意收购方产生威慑作用;其二,对采用该计划的公司有兴趣的收购方会减少。这一反收购措施,于1985年在美国特拉华法院被判决合法化。  【事件进展】  12月17日  宝能系动作&&&  王石表态&&&  12月18日  证监会表态&&&  郁亮表态&&&  宝能回应&&&  万科动作&&&  高层动态&&&  12月19日  王石动作&&&  12月20日  前海人寿表态&&&  中粮表态&&&  市场传闻&&&  花絮新闻&&&  请客吃饭说了啥&&&  12月21日  市场传闻&&&  12月22日  继续扫货&&&  独董辞职&&&  王石再回应&&&  胜负全凭一句话&&&  三问万科&&&  时间急迫&&&  12月23日  私募表态&&&  基金调整估值&&&  田朴珺表态&&&(来源:证券时报网
野蛮人就是野蛮人,钱再多也是野蛮人。人是知道自己有没有钱的,但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修养的。宝能就是野蛮人。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科停牌对宝能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