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纪实纪实积善塔

 蔡宅位于鹿峰之阴,虎峰之阳。村东白溪清流潺潺,村庄形似卧龟,有大龟孵子之说,似乎寓意着这个古老的村落延年益寿。从蔡氏落籍东阳开始,至今在东繁衍生息已有900年的历史。走进蔡宅,你会发现在现代化民居的包围下,竟隐藏着如此庞大的一群古建筑,宛如深闺里的姑娘。【】
【征稿要求】独特的视角、高超的拍摄技巧,展示了我市美丽乡村风貌。
【投稿方式】到东阳侬社区的人文乡土版块上传自己的作品。
【投稿入口】
【查看更多网友投稿作品】
蔡宅至今仍保留着200多幢历史建筑,具有较高历史和文物保存价值的50余幢建筑中,有蔡氏宗祠、永贞堂、四维堂、润德堂、文林第等16座建于清代或民国年间的厅堂,这样的大规模古建筑群在为东阳境内实属少见。
自宋元以来,蔡宅村兴学重教、勤耕苦读之风久负盛名。蔡宅人才济济,自季远公以解元仕东阳主簿以来,冠缨济美,积厚流芳,宿彦鸿儒代不乏人。蔡宅古老的文化积淀才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名士。
蔡宅有前辈的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也拥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蔡宅(女子)高跷已被评为金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始于明朝泰昌年间(公元1620年)。
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
  蔡宅位于东阳市北部,隶属于虎鹿镇,距市区35公里。蔡宅厅堂雕饰豪华,古民居颇有特色,多“十三间头”、“廿四间头”。虽历经太平天国、抗日战争等多次兵事,仍保留着200多幢历史建筑,为东阳市境内少见。具有较高历史和文物保存价值的50余幢建筑中,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和文物保护点8处,有蔡汝霖故居、蔡希陶故居、蔡忠笏故居、蔡禹久故居;有蔡氏宗祠、永贞堂、四维堂、润德堂、文林第等16座建于清代或民国年间的厅堂;另有保存较好的三合院大小古民居建筑10余处,形成了以名人故居、深街幽巷和古树旧溪为特色的古村历史风貌。【】
蔡氏名人故居 美名远扬
/pic/0/14/16/63/763.jpg /pic/0/14/16/64/856.jpg
/pic/0/14/16/63/069.jpg /pic/0/14/16/64/796.jpg
/pic/0/14/16/63/879.jpg /pic/0/14/16/64/640.jpg
蔡宅村重要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图
/pic/0/14/16/63/191.jpg /pic/0/14/16/64/217.jpg
/pic/0/14/16/63/626.jpg /pic/0/14/16/65/966.jpg
/pic/0/14/16/63/043.jpg /pic/0/14/16/65/350.jpg
/pic/0/14/16/63/863.jpg /pic/0/14/16/65/121.jpg
/pic/0/14/16/63/472.jpg /pic/0/14/16/65/385.jpg
/pic/0/14/16/63/230.jpg /pic/0/14/16/65/553.jpg
聚奎堂照壁
/pic/0/14/16/63/688.jpg /pic/0/14/16/65/439.jpg
玉树堂内景:园中有园别有洞天
/pic/0/14/16/63/144.jpg /pic/0/14/16/65/463.jpg
永贞堂角街巷
/pic/0/14/16/63/819.jpg /pic/0/14/16/65/646.jpg
宗祠照壁西鹅卵石路与塘
/pic/0/14/16/63/509.jpg /pic/0/14/16/65/494.jpg
/pic/0/14/16/63/349.jpg /pic/0/14/16/65/560.jpg
/pic/0/14/16/63/576.jpg /pic/0/14/16/65/664.jpg
/pic/0/14/16/63/447.jpg /pic/0/14/16/65/246.jpg
砖雕照壁前
/pic/0/14/16/63/113.jpg /pic/0/14/16/65/954.jpg
/pic/0/14/16/63/649.jpg /pic/0/14/16/65/570.jpg
/pic/0/14/16/63/413.jpg /pic/0/14/16/65/020.jpg
/pic/0/14/16/63/537.jpg /pic/0/14/16/65/254.jpg
蔡希陶故居:乐顺堂外景
/pic/0/14/16/63/788.jpg /pic/0/14/16/65/232.jpg
蔡希陶故居:乐顺堂庭院
/pic/0/14/16/63/742.jpg /pic/0/14/16/65/481.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蔡宅高跷
/pic/0/14/16/63/064.jpg /pic/0/14/16/65/436.jpg
近些年来,蔡宅修缮保护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物保护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镇干部每天都要到蔡宅村进行现场办公。
/pic/0/14/16/63/141.jpg /pic/0/14/16/65/546.jpg
正大街祠堂前段目前正在修缮,下半年修缮工作结束后蔡宅将变成更加美丽。
/pic/0/14/16/63/371.jpg /pic/0/14/16/65/604.jpg
蔡宅村史馆即将建成
/pic/0/14/16/63/340.jpg /pic/0/14/16/65/853.jpg
蔡宅村史馆
/pic/0/14/16/63/557.jpg /pic/0/14/16/65/842.jpg
村前古树已有200多年,见证了蔡宅村历史。
/pic/0/14/16/63/705.jpg /pic/0/14/16/65/625.jpg
蔡宅古建筑
网友阳光留言:蔡宅好地方& &有空也去看看!
网友孤帆远影留言:小时候经常去的,那里有亲戚,喜欢村前溪滩边的那些大树。
网友sourire1987留言:文字美,图片美,如诗如画的村子。
网友志信留言:蔡宅一个让人向往的古村落。
网友牛牛妈咪留言:小时候老家这种老房子也很多,不过现在都没了,能见到这样成片的老屋,感觉真好!
网友华子留言:在社会各界与相关部门的关注与努力之下,相信蔡宅会越来越好。
网友墙内篱笆留言: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城市是肤浅的,是没有积淀的。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我市政府能够如此重视文化工作,立志打造好东阳的文化品牌,是值得我们称颂的。
网友小夏留言:最美乡村系列报道不错,把东阳最美的角落呈现出来。
网友麦田守望者留言:东阳农村的老房子很多建于明代,历经百余年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也就越显珍贵了。卢宅、蔡宅、李宅都有很多历史文化名人,应该好好加以开发保护!
网友八面风留言:有味道,有空发哥可以组织大家一起去采采风。
网友赏心悦目留言:&蔡宅人对古建筑的保护还是重视的,因此留下许多价值较高的建筑,古村落也得以保存!喜欢!
网友舍不得留言:蔡宅有点像安微的建筑风格呢!
网友楼兰蜜语留言:蔡氏人真是厉害啊,出得都是人才,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
网友知己自己留言:最美乡村,最美东阳,我感受到了!
网友陈浮夸留言:喜欢东阳的古村落,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古村落介绍?
网友大洋彼岸的等待 留言:真美……摄影很迷人,有着神秘黯然的美感。
网友纷扰扰留言:封面的这张照片白墙黑瓦,很有诗意!
网友大海里的一片叶留言:建议虎鹿镇政府将蔡宅开发成丽江一样浪漫的古村。。。。。
网友风轻云淡留言: 走在这种古樟树茂密、青砖黛瓦、鹅卵石扑面的村庄里,空气应该特别清新,有延年益寿之效啊。这种古村落保护得好,的确是利在千秋的功业,把造福子子孙孙的事业做好。
网友垄上瞧人留言: &蔡宅的风水好,耕读传家的传统也浓,名人这么多的。
【#最美乡村#】从老照片中走出来的蔡宅.......
【#最美乡村#】东阳新闻网: 从蔡宅里头出来,看到路牌,像是从古代穿越回现实。
【#最美乡村#】东阳新闻网:烟雨蔡宅,犹如在洗尽铅华后的古村落中追忆似水年华。
【#最美乡村#】东阳新闻网: #分享图片#鹤发老人、稚嫩孩童,还有忠实的狗,古村落中的烟火气息。
【#最美乡村#】东阳新闻网:#分享图片#祠堂、厅堂,古色古香、雅致雍容、中西合璧,令人赏心悦目.........
【#最美乡村#】幸福的午后阳光:东有鹿峰为屏,西依虎峰为枕。蔡宅村始建于元至元代后期以蔡照落籍东阳为始,蔡氏在东阳繁衍生息已近900年。目前全村共有1300多户3800多人,以蔡姓为主共有16个姓氏祥和聚居。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经历过那么多的峥嵘岁月,也有着说不完的传奇和故事。今天我们一行五人走进了历史文化名村蔡宅村。
【#最美乡村#】程国伟: 我的老家是虎鹿镇厦程里村,同样也是历史文化名村,距蔡宅五里路。村干部对古村落保护意识没有蔡宅强。
【#最美乡村#】幸福的午后阳光:蔡宅现保留着明清时期古建筑200余幢,其中名人故居5幢,宗祠厅堂18幢,规模较大的古民居30余幢,是东阳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不仅如此,其木雕、砖雕、石雕、彩绘、壁画等工艺也令人叹为观止。
【#最美乡村#】朱兴民: 早呼吁,早保护!|| 脆皮花生: 蔡宅在众人努力下,看到了古建筑保护的曙光,可怜厦程里的古建筑依然没有保护。
【#最美乡村#】幸福的午后阳光: 青砖老屋、红砖房以及已成断壁残垣的泥墙,蔡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多内容请关注东阳新闻网《魅力东阳 最美乡村》系列报道
【#最美乡村#】王雅楠: 这些画面,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小巷、老屋、还有奶奶门上的锁
【#最美乡村#】幸福的午后阳光:2006年,蔡宅被命名为东阳市文物保护示范村。如今走进蔡宅的古建筑,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古建筑不再是藏在深闺里的大姑娘,早已和普通村民的生活紧密相连,重焕生机。古民居若能加以保护修缮,不仅不会影响村容村貌,甚至可以成为展示村庄魅力的亮丽风景。丽江古城如此受世人青睐就是明证。
【#最美乡村#】幸福的午后阳光:民间文艺一向活跃。迎大龙身在全市独树一帜,高有8米以上,灯尖可装可卸,造型美观,花样猎新。蔡宅高跷,因其高而闻名四乡,1991年东阳市举办首届工艺美术节时,被列为十大文艺节目之一。蔡宅什锦(坐唱)班、元宵挂灯、秋车、抬阁、莲花落、三十六行、罗汉班、大头舞、走马灯、小龙身、调龙等。
【#最美乡村#】幸福的午后阳光:近些年来,蔡宅修缮保护了18处厅堂和一些文物建筑,并且加以合理利用,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物保护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镇干部每天都要到蔡宅村进行现场办公。您当前的位置 :
[丽水日报]妙笔绘美景 乡村换新颜—— 庆元县半岱村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妙笔绘美景 乡村换新颜—— 庆元县半岱村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庆元县城出发往南,约3.5公里,有一个村庄,名叫半岱。
  半岱隶属于庆元濛洲街道,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110户,共385人。自去年11月份以来,半岱村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外立面改造、铺设污水管网等工程相继上马,村庄环境面貌正在逐步改善。
  而这一切改变源于全村385位村民加上一个新&村民&的共同努力,&385+1&式的组合效应带给半岱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
  &新&村民的到来
  日,半岱村来了一个&新人&:省公路管理局下派到庆元县濛洲街道的农村指导员刘俊珂,半岱就是他联系指导的村。
  &让一个30出头的小伙子来,能干什么。&这是半岱村党支部书记叶枝海对刘俊珂的最初印象,觉得这个年轻人就是来走过场,镀一下金就回去了。
  然而刘俊珂却不这样打算,得知这是个经济薄弱村,他有自己的想法,觉得应该为村民做点事情。到半岱的第一天,他就已经把自己定位为半岱村的村民了。
  做什么,怎么做?刘俊珂首先和村两委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村委会主任陈观兵告诉他,当前半岱有两件事情迫切需要做,一个是美丽乡村建设、&六边三化三美&需要进行外立面改造,另一个就是建设林道路让村民山上的毛竹方便运下来,但由于缺乏资金,两件事一直搁置没有实施。
  除此之外,刘俊珂还对农户进行了走访,了解村情民意的同时,也想看看村民对村里的发展有何意见。由于半岱村民的农田、山林都在溪对岸,现有的一座小桥既不顺路,也不够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村民迫切希望建一座新桥,把村庄主干道和溪对岸的农田连接起来,这样下田上山就方便多了。
  外立面改造、建林道路、建新桥,这些意见刘俊珂都用心记下了,并开始着手谋划这些项目的实施计划。
  资金是首先要考虑的,于是刘俊珂打电话给原单位省公路管理局,希望得到资金支持。&单位领导让我先把项目计划书写好。&刘俊珂说,因为项目资金都需要申请、审批等程序,这些都需要文本、备案。
  于是,刘俊珂马上就开始撰写项目计划书。&想把计划书写成半岱村的发展蓝图。&他开始提笔之后,已不满足于仅仅是帮村里做几个项目,还想谋划好半岱的未来,带领半岱人走上致富增收之路。
  刘俊珂在几个大项目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些细节,比如建新桥的同时可以一并建设防洪堤辅以景观小品、休闲场所等,既方便了村民出行、美化了沿溪两岸,又是&五水共治&的需要。
  修修补补,调研论证,不断完善,2个多月之后,项目计划书&出炉&了。当刘俊珂把计划书提交到省公路管理局审核时,获得了局里的重视和好评,并当即拿到了2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
  然而刘俊珂还不满足,他想把这些项目做得更加完善。今年春节刚过,刘俊珂从杭州赶到庆元,第一件事就是找濛洲街道办事处主任叶利民,一起去县里各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很多时候都是他主动拉着我一起去为半岱&讨钱&,一趟不行再跑一趟,我跟他跑各个部门不下10趟。&叶利民对刘俊珂工作的韧劲和用心也十分称赞。
  一次次跑,一遍遍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刘俊珂又为半岱村民争取了100多万元的县级配套资金支持。至此,刘俊珂一共争取到了300多万元的资金,为半岱村后续开展项目计划添足了底气,打下了基础。
  齐绘美丽新画卷
  美丽从环境开始。今年3月起,半岱村开始着手准备实施外立面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如果顺利开展,美丽画卷将缓缓打开,刘俊珂和村两委仿佛看到了半岱的美丽前景。
  正当刘俊珂和村两委踌躇满志,准备大力开展环境改造时,却遭遇了来自村民的阻力。
  在半岱,很多村民都习惯在门口做个洗衣池和门前台阶,但这些洗衣池和门前台阶都占用了村内的弄堂,使得原本4米宽的路变成了2米宽,既影响美观,也阻碍了通行。
  环境改造,这些乱搭建必须首先拆除,当时村两委就下决心从拆除房前屋后的台阶和洗衣池做起,整治从党员开始。
  作为村党支部成员的叶枝进是第一批主动拆除的人。&当时,村两委一提出方案,第三天我就拆除了家门口的台阶和洗衣池。&叶枝进说,不仅是自己带头拆,村两委要求所有党员都到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但刚开始效果也是不好,大家担心便道拆了,电瓶车就无法停进家里头了。
  有了党员带头,加上不断劝导,村民思想也从&不许拆&转为&可以拆&。&拆可以,但车停不回家,也不是个事啊!&村民叶观海说。村两委得知情况后,立马研究这个问题,很快就想出用木板架设临时便道方案,不用时可放家里,既不占道,也解决了停车问题。
  有了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配合。3到4月,半岱村民拆洗衣池、台阶,忙得不亦乐乎。到4月底,半岱村基本完成了洗衣池、台阶的拆除工作。
  路变宽了,村民思想上也想通了。虽说拆除台阶和洗衣池是小事,却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随着环境整治的开展,村民思想从&要我拆&变成了&我要拆&。
  在半岱村中心地带,村民陈观寿自己搭建了一个猪圈,既破又臭,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看到村里正轰轰烈烈进行环境整改,没等村支部书记找他谈,陈观寿就主动把这个猪圈拆了。
  &以前对房前屋后的环境觉得无所谓,大家想怎么建就怎么建。&陈观寿说,现在开始注意环境卫生了,不好因为自己破坏村庄环境,拆了更舒心。
  对于半岱村的美丽嬗变,老支书叶枝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不容易啊!现在半岱已经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叶枝众介绍,过去半岱村是高山村,交通极不方便,为了脱贫致富,1992年他们征得全体村民的同意开始搬迁,经过三年的努力才顺利搬迁入住新家,那时村民们可谓是砸锅卖铁都要搬新家。
  回想过去整体搬迁的困难和过程,叶枝众笑着说道,附近几个村都羡慕他们经过20年风雨,日新月异,都盖起了小洋房。而这一年来村里每天都在变化,村民们也默默地支持着建设,这是可喜的变化。
  美了面子,富了里子
  经过了2个多月的环境整治,半岱发生了蜕变。宽阔整洁的村道、干净整齐的房舍、蜿蜒流淌的村边小溪&&过去提不上嘴的村容村貌,现在成了半岱村村民们挂在嘴边的家常,那语气中溢满自豪。
  整好了环境,建设必须跟上,不然美丽蓝图就等于一场空,刘俊珂和村两委都深知这个道理。
  5月份,半岱村开始了外立面改造和污水处理工程。&工作不能有丝毫脱节,要趁热打铁。&刘俊珂说,看到村庄环境整治成效这么明显,他对半岱的美丽蓝图信心倍增,对准备实施的项目计划更加迫不及待。
  &环境整治已经不容易了,村庄要更漂亮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叶枝海说。环境整治后,村里随即开展了河道清理、河道砌坎、道路硬化等配套工程,拆出来的地方有的成为通畅村道,有的建成沿河景观带。
  怎样才能把半岱建设得更漂亮?刘俊珂和村两委苦思冥想,总觉得实行统一色调的外立面改造还是显得太单调,走在村里易产生视觉疲劳甚至有种压抑感,是否可以尝试适当加入一些元素,增添不一样的风景?
  于是,刘俊珂就带着村两委到丽水莲都、武义、婺城等地学习考察。第一次看到&外墙喷涂+手工彩绘&时,所有人眼前一亮。这种方式颜色绚烂、内容吉祥,对外立面能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不仅避免了&千户一面&的单调,村民的接受程度也高,还能留得住乡愁。
  刘俊珂觉得这种形式可行,他立马多方联系,寻找会手工彩绘的专业人员。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刘俊珂认识了一位杭州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的庆元籍学生练婷婷。女孩喜欢自己的专业更热爱自己的家乡,她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庆元,希望能找一份工作继续追求艺术。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7月份,练婷婷来到半岱村,开始对已完成外立面改造的民房进行手工彩绘。第一幅墙绘《九鱼荷花图》,为了让小画家先练练手,村支书叶枝海主动要求先在自家墙上&做试验&。谁知,白色墙体搭配上金鱼、荷花后,房子顿时多了几分&灵气&,试验成功!
  看着美丽的墙绘,村民也希望在自家外墙上进行手工彩绘,于是更多墙绘涌现。《花开富贵图》&开&在了路边小店,《竹报平安图》、《喜气洋洋图》中平安、富贵和多子多福的寓意乐得村民合不拢嘴。更有《寻梦菇乡图》,画出了松源河、咏归桥、廊桥博物馆、香菇博物馆和濛洲公园等景点,把菇乡美景留在了半岱。
  &以前看去都是一样的颜色,现在有了画,好看多了。&村民叶观海对着房子外墙的彩绘,竖起了大拇指。自从村容村貌发生变化后,很多村民开始把自家老式破旧的木窗换成铝合金门窗,用他们的话说&这样的窗户和清爽的墙面、整洁的村道才配&。村里做不锈钢门窗的师傅一边忙得不亦乐乎一边对路过的刘俊珂说:&谢谢你呀刘书记,不仅让我们美了面子,还富了&里子&&。那晚,刘俊珂睡得很香。
  除了墙绘,当前半岱的污水处理工程也在马不停蹄的施工。新桥、防洪堤、林道路建设等已进入招投标阶段,即将开工建设。
  一个美丽的半岱正在奔跑的路上。
  ◎记者手记: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一幅幅生活安逸、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当然,美丽乡村建设还是要因地制宜,不仅要重&面子&,更要重&里子&,半岱村正是在一个农村指导员和村两委的带动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真正造福一方百姓,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过上&绿富美&的幸福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记者热线:&QQ:&编辑热线:&投稿邮箱:&
苍梧县“生态乡村”创建活动纪实
&&日 12:09&&字号:大 中 小
  行走在苍梧县广袤的农村大地,山脚下、小溪边、树林中,一栋栋靓丽别致的小楼散发着清新的光芒,让人赞叹、欣喜;田野里、小院内,一个个笑容可掬的村民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让人感慨、动容&&&美丽苍梧&生态乡村&创建活动,让千年古郡苍梧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态乡村好措施,干群协作党支持。   山清水秀城乡美,农村新貌展新姿。   去年以来,苍梧县按照自治区、梧州市相关部署,并结合自身情况,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项内容作为工作重点,描&蓝&色生态图、建&绿&色美家园、铺&金&色康庄路、护&碧&色活水源、显&特&色新农村,全力改善全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美丽苍梧&生态乡村&活动开展。   迅速动员抓落实,描出&蓝&色生态图   &生态乡村&活动是&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化和拓展,是&清洁乡村&活动的升级版,两个阶段相互衔接、相互促进、逐步深化。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梧州市委书记黄俊华分别就该项工作进行专题动员部署。同年12月1日,苍梧县迅速行动,召开了&美丽苍梧&生态乡村&活动动员会,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开展&生态乡村&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巩固提升该县&清洁乡村&活动成果,动员部署&生态乡村&活动。   为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除了在重点地段、重点范围和村民集聚点等显眼位置悬挂横幅、设置宣传牌、宣传栏、喷印墙体广告等常规宣传方法外,该县还充分利用微信、二维码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利用元旦、春节等时间节日农民工返乡时机,加大宣传&生态乡村&力度。   该县充分发挥&全国诗词之县&的优势,充分引导乡土文人、诗人通过诗词吟唱、山歌对唱等方式来宣传&生态乡村&活动。同时,该县还组织文艺队编排具有影响力的节目,如顺口溜、戏曲、山歌、快板等,到各村巡回演出,增加宣传效果。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各镇发挥群众智慧,强化宣传效果,如木双镇创作&环境好,疾病跑。脏乱差,身体垮&等&生态乡村三字经&,由于形式新颖,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大人小孩易懂易记;梨埠镇在过境公路收费站设置大型LED电子宣传屏幕,滚动播放&生态乡村&有关内容的宣传标语,对过往旅客、群众进行宣传,迅速形成了&生态乡村&大家参与,美好环境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   该县积极起草《&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工作指南》《&饮水净化&专项活动工作指南》《&道路硬化&专项活动工作指南》等三个配套文件,并作为全县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抓好贯彻落实,力争到2016年,按自治区、梧州市要求完成全县绿化示范村屯建设任务;全县各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基本完善,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基本完成,水源保护区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体系初步建立,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初步形成等级较高、畅通安全、服务面较广的农村公路网络。   干群联动齐治理,装扮&绿&色美家园   2月16日,搬运树苗、挥锹培土、施肥浇水&&在岭脚镇福传村,市、县领导与当地群众一同配合默契,种下桂花树、玉兰花等苗木,劳动场面热火朝天。   活动开展以来,该县以村屯周围增绿、道路两旁增绿、房前屋后增绿为重点,扩大生态优势,深入开展&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以此为抓手推进树种结构调整,提升村屯绿化水平,实现树种丰富、结构优良、林相美丽的绿化多功能效应。据统计,去年该县共种植绿化米径3cm以上的绿化大树1550株,绿化面积25亩;完成山上绿化造林4.55万亩;义务植树124万株;开展&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活动,发送、植树5万多株;按照西江两侧林相改造项目要求,完成项目补植改造0.33万亩;完成&村屯绿化&5个,以点带面提升农村绿化整体水平,形成&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格局,确保绿有质量、绿有效益。   活动开展以来,该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员干部职工、村民群众、中小学生,对城中村、镇区与村庄结合部、主要公路沿线两边、铁路沿线两侧、村屯周边、学校附近、河道两旁、沟渠池塘、田间地头的陈年垃圾进行全面、彻底的清运和处理,乡村环境过去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垃圾围村&、&垃圾塞河&、&垃圾盖田&等现象已少见踪迹。按照市&美丽办&的统一部署,该县对全县各镇的镇区镇容镇貌及镇区范围内乱搭乱建、乱摆乱卖、乱堆乱放等&六乱&现象进行集中的整治,重点规范了商品的摆卖范围和车辆的停放秩序,拆除违章的建(构)筑物,清理乱搭乱盖的临时场所,清除建筑立面乱挂乱拉的物品。经过整治,全县的乡村环境整体上面貌一新,人居环境变得更加舒适。   项目为纲强基础,铺就&金&色康庄路   该县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畅通美观、安全便捷的要求,坚持以项目推进统筹,以项目促发展,探索鼓励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修路奖补&机制办法,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发动沿线受益企业积极参与,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区域变化,该县及时调整优化新的交通规划。组织并实施&百路通达&道路硬化项目专项活动今年该县计划开工建设全长10公里的六堡至狮寨三级公路,全为新开路基、铺设水泥路面;对沙头镇大埌桥、岭脚镇镇江桥等四、五类危桥进行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项目建设完工后也将惠及沿线村庄数万村民群众的交通出行,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统筹谋划求长效,护住&碧&色活水源   该县积极实施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加大森林植被保护,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保护村庄现有水面,全面整治河沟渠塘&脏、乱、差&。在全县范围内选取6个建制村作为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示范点,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发动村民清理渠道、小溪和池塘,开展饮用水源调查和摸底工作,建立有效的村级长效管理机制。去年共投资2621万元积极做好2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17处学校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94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实施龙江狮寨镇防洪治理工程、东安江石桥镇防洪治理工程、龙江京南镇沿河村庄农田防护工程、大平河梨埠镇镇区河段整治工程、六堡河梨埠镇镇区河段整治工程,总投资额4850万元。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石桥镇永安村都域排灌站工程、梨埠镇田众村联合灌片工程等水利五小项目和市财政农水切块、县财政冬春水利项目等其他面上工程建设,目前各工程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因村制宜创品牌,突显&特&色新农村   该县注重发掘各地村域特点、产业特色和文化特征,围绕&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养生旅游&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特色农村。其中岭脚镇福传村发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采用&资金扶持+村民自筹&的办法,为村民规划建设&生态式新农村&,让村民们&在农村也享受不低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了1.5公里硬化永安片河口至塘边的道路;实施了村委至永安片的440米硬化道路的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108盏;修建了300米的排水渠;在池塘边安装&全民健身工程&器械13套和桌椅一批;在池塘边种植1000多棵玉桂、杨柳等树种,铺设草皮,绿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梨埠镇沙地村以&水果产业带动乡村生态游&,建立了苍梧县梨埠镇古殿仙迹果蔬专业合作社,对村民自愿流转出来的2864亩水果种植用地进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农户以&土地股&和&资金股&的形式入股获取红利,同时在村中种植200亩观赏桃树、100亩火龙果、200亩油茶、350亩砂糖橘;在村里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果树、花卉或景观树等,见缝插绿;在村中修建半月湖公园、铺设休闲道、搭建六个休闲凉亭,荷花垂柳相映成趣,使该村绿化美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按照 &开发周末度假游、建设休闲经济带&的发展思路,该县不断转变传统观念,围绕六堡茶产业发展,深化六堡镇旅游、城镇建设、绿色开发等方面统筹协调发展。累计投入3560多万元,在六堡特色生态(农业)名镇建设中实施城乡风貌改造项目4个、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个、生态农业项目3个以及旅游开发项目6个,截至2014年底,25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投入资金约500万元,建设精品旅游项目,包括名镇入口牌坊广场、茶叶加工区、茶船古道码头、茶文化商业一条街等,使分散景点资源连成线、连成片,形成一条体验六堡茶历史文化的观光长廊。通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实现了&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目标,实现了镇在绿中、镇在景中,美化了村庄,改善了人居环境。   一花引得百花香。创建活动开始了,美丽乡村&绽放&了,苍梧的农村处处看到幸福、喜悦在流淌&&创建工作正成为带动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的民心工程。
编辑:利雪娟&
&作者:梁宇 陀航&&来源:梧州日报&&【打印】&&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洁乡村纪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