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绝地寻宝猎人全集”这个活动换一个更有逼格的名字。

什么是「逼格」?怎么才能提高「逼格」?
按投票排序
这篇神文怎么没有了?
你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意无意间说起自己的大学,旁人无一例外纷纷投来艳羡目光。你工作光鲜,不是四大就是4A,不是垄断国企就是全球500强;在一个都是中国人的公司里互相叫对方英文名。你衣食无忧,三个月工资买一LV包;你生活清闲,上班时就像神九的航天员,明明啥事没干还要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你格调不俗,业余时间不是昆曲就是话剧,不是民谣专场就是妈妈咪呀;你善良正义,身处斗室,胸怀天下,每天吃饱饭就刷刷微博拯救中国。
你用苹果,买个五千块的马脸iPhone,又是贴膜又是镶钻,十天换八个壳;你用谷歌,买个两千块的安卓手机,又是S-OFF又是ROOT,十天刷八个ROM。你关注互联网,精通电子产品,上机锋网威锋网雷锋网,电脑里永远装着十个GTD软件八个思维导图软件,用Instagram记录生活,对乔布斯比对你爸还了解,以果粉自居并喜欢到论坛上问:iOS6完美越狱什么时候出来啊?
你发烧,你还发骚,出门带着IPC,用麻绳绑个随身耳放,再配一对ER4P入耳式耳塞,完全隔音,也不怕被车撞死。嫌不够惹眼?那就换一副时下最流行的魔声Beats Pro头戴式耳机,每一个苹果旗舰店的配件区里都有卖,它颜色鲜艳外形时尚,两个耳朵每边印着一个b,挂在你的头上,真是实至名归。
你叫自己“吃货”,可怜的娃从小在城里长大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为了美食频道里推荐的坑爹路边摊,坐10块钱地铁从城南干到城北。你热爱美食,每次花十分钟炒菜,二十分钟摆盘,三十分钟拍照,拍好导进PhotoShop里用康熙字典体配上两句文言文,传到博客上豆瓣上微博上。
你文艺青年,琴棋书画样样不通,格律没搞懂就敢写古诗词,最爱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你只到电影院看电影,提到外国电影从不说中文名,也不说英文名,管《指环王》叫LOTR,《蝙蝠侠3》叫TDKR,倍洋气倍有面子。你一听到维瓦尔第的《四季》,就会想起波光粼粼的日内瓦湖和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
终于有一天,当你拿着一张音乐会赠票睡死在钢琴声中,当你附庸风雅跑去看毕加索画展却一张画也没看懂,你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没有金刚钻,怎装瓷器逼?没有付出,哪来收获?装逼没有那么容易,才会特别让人着迷。
你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书,时间宝贵,你只看经典,抬手就是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各种珍本善本影印本,横排版的书不看,简体字的书不看。理论学习也不能落下,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买它个几十本回来,黄的绿的橙的蓝的,书架上一排彩虹。
你偷偷把手机铃声从《我的歌声里》换成肖邦的夜曲,王菲、张国荣的CD扔掉,你万青,你痛仰,你Pink Floyd,你Guns N' Roses,你从流行听到爵士,从摇听到古典,别人问起你最喜欢的歌手,你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眼神虔诚地说出一句:“In Bach We Trust。”念到Bach的ch时上腭抬高,发成“喝哈”轻读加连读的效果,一口纯正的小舌音,德味!
数码单反是不能再用了,现在连旅游团的大叔大妈们都人手一只无敌兔了。相机一定得是胶片的,胶片一定得是120的,拉开你们家冰箱,啥吃的没有,满满的全是胶卷——还必须得是过期的。国内景点是不能再去了,水乡古镇全是搞一夜情的,西藏全是又酸又穷除了会辞职什么都不会的城市小白领。你背包,你户外,你特立独行无所畏惧,你穿Columbia防水鞋、NorthFace冲锋衣,你用GPS迷了路,在黄山的雨夜里发出求救信息。
你张开双手去生活去爱,你受了伤害,你的小心脏扎满绷带。你痛不欲生,你长夜痛哭过人生,痛完哭完后你顿悟你看透你蜕变,你长了一分智慧叫阅历,你多了一分气质叫成熟。你情感专家,你麻辣教师,你知性姐姐。你豆瓣粉丝几万,微博粉丝几十万,你吊了个有房有车有钱的金龟婿,然后教小姑娘们什么是爱情;你一天到晚不干正事,然后教小朋友们如何治疗拖延症;你做了个朝九晚五的无趣上班族,然后教大学生们别放弃梦想。你读书写字做主妇,你把体内毒素分泌成畅销书。你解答粉丝来信,聆听读者倾述,你款到发货,话到病除。你忙着生产一种叫“正能量”的东西,没有它,你的读者将无以为继,夜夜痛哭。
你研习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建筑学、心理学,你掌握六门外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铁岭话,你知道康熙他小舅的二大爷哪年死的,你分得清古典柱式认得出欧洲广场,你叫得出路边一花一草的科属名字,你开口M2闭口流通性过剩,你和同好攒了个铅笔经济研究社,研究除了经济学以外的任何东西。
只有门外汉才会在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想到什么画面,你谈论的是作品的母题、动机、织体、转调、升降、横向展开的层次与纵向展开的速度。你告诉还在听莫扎特“我不想不想长大”和贝多芬“当当当当”的新手:不妨尝试一下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尤其是莫扎特的K.491和K.595,贝多芬的Op.37和Op.73,精彩绝伦,不输给他们任何的交响乐作品以及歌剧。你对中产气味古典主义模仿者勃拉姆斯充满轻视,对婆婆妈妈的柴可夫斯基只有厌烦。斯特劳斯里面只能听听理查·斯特劳斯,他的艺术歌曲还算有那么点思想性;至于约翰·斯特劳斯,天啊,真不知道这个家伙除开写了几首平庸的圆舞曲外还干了些什么。
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没事就到网上破解谣言。你三十好几找不到对象,去非诚勿扰相亲告诉人家“喜欢TBBT加分哦”,结果“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你在粉丝面前表演Name Dropping的把戏大秀才艺,隔天一觉醒来照旧要加班熬夜做苦力,供房养车还利息。
你有知识有思想有文化有品位,唯独没有钱。你浑身上下散发着狐臭般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唯独没有活人鸟你。装逼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你苦心智、劳筋骨、饿体肤,长夜痛哭算个屁,未曾坐过春运绿皮车者,不足以语人生。你比别人聪明你还比别人勤奋,你睡得比别人晚起得比别人早,你头发一天比一天少,肚子一天比一天大,鸡鸡一天比一天软。“吃得苦中苦,方装逼上逼”,皇天不负苦心装逼的人,你行业老大了,你商界精英了,你社会名流了,Finally, You did it, You DID it!
你实现了“财务上的自由”。你从不像其它男人一样热衷讨论好车,一般你的做法是:买一辆。不过,好车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车再好能好得过煤老板的?身为“中国知识新贵”的你,更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听自己两百万的Hi-End系统上播放的马勒和布鲁克纳。你听音室里的唱片的总价能买三辆奔驰,你用十三种工具调整自己唱机唱臂的位置,你告诉朋友,玩音响最关键的不是音源,也不是音箱,而是电:水电偏冷,火电偏暖,核电偏硬,你只用来自新疆阿克苏的风电,宽松醇厚。
你从微软跳到谷歌,最后弄个创新工场,做出了市面上最好的安卓盗版装机软件。你是中国的雷布斯,三千块市价的安卓手机你只卖两千块,除了一直缺货外,没什么不好的。
你从英国回来,都不用做学问搞研究,把民主的细节背诵一遍就当上了副教授。你出国就去冰岛,斯堪的纳维亚那块,北欧冰冷的气质才衬你高洁的内心,哦,对了,出门前记得把所有微博删掉。
你是央视主持人,你抑郁了,你又好了,你开着豪车到人民大会堂骂执政党的娘,骂完回台里继续主持读书节目;你血水盐水里泡过,说十句话引用八句名人名言,采访的时候总像只孵蛋的鹌鹑一样看着对方,你内心强大业务出众文笔一流,更要命的是,你还穷,谁敢不喜欢你简直天理难容。
你文学青年,你杂志主编,你说看不懂你小说的人是傻逼,看不懂你小说的人就是傻逼;你说文学有金线,文学就有金线。你眼光高,天底下看得上眼的东西就两样:美玉和鹌鹑。你率性随意,什么都可以将就,但避孕套一定要用最薄的。
你为民主民权民生摇旗呐喊,早年带老婆到天安门广场拍露逼照,直接则对城楼上的人像竖中指,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惜被查过一次账后就痿了,回来后一副受尽人间辛酸的萌样,像闰土一样四处找粉丝借钱,谁看谁心疼。
你老了,头发胡子花白,你归隐田园,深藏功与名。你心情不好就打个飞的去伦敦喂鸽子,去尼泊尔爬珠穆朗玛峰,心情好的时候就给干女儿做一盘难看但好吃的红烧肉。
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逼小。你再也不需要装逼,因为,你就是逼。
你安然地度过了一生,死后安葬在宁静的故乡,野花轻轻覆盖你的墓碑,上面镌刻的六个大字清晰可辨:
“活过,爱过,装过。”
写在最前面的声明:这个答案最早写于,在评论中得知和百度百科一模一样,这个是我的原创,百度百科拷贝了我的文章,并且没有在后面的参考链接里加入我的原文链接,截图证据放在最后。最新进展:我到百度百科编辑了本词条,在参考资料里增加了引用链接,但版本提交之后未通过,投诉之后,现在版本已通过——===========================以下正文:逼格:名词,意为装逼的能力其实逼格和装逼是有区别的,前者只提供装逼的能力,但去不去装是另一个议题,当你不装逼时,逼格就不能称之为逼格。但逼格其实是由装逼而产生的词,这个词汇给装逼提供了一个可以定量和定性研究的依据。在此提出逼格的三定律:1,每个人都有逼格,逼格高的人可以在逼格低的人面前装逼;2,逼格仅用于装逼时,逼格的高低决定了你装逼的能力,装逼的效果,以及能在哪些人面前装逼;3,逼格不会降低只会提升,当你在别人面前装逼时,你的逼格不会提升,当你被别人装逼时,你的逼格有一定几率提升。定律2之引理:当任何一人(包括你自己和你的受众)发觉或认为你在装逼时,就可以应用逼格一词了。(即:一旦意识到即存在)至于如何提高逼格,我认为就是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没有别的方法,有人会觉得随便记住一些装逼的词句就可以,但是1,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提升自己的逼格效果有限;2,你记住这些话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所以被装逼久了,你的逼格也就无形中提升了,但“被装逼”不能成为方法之一,因为它包含在了“学习”这一概念之中。不过你当然可以不断的追求“被装逼”以提高逼格。============我与百度百科的原创性证明截图=========百度百科的版本发布时间截图:我的答案发布时间截图:百度百科这个词条下附的参考资料,来自搜搜百科,截图:搜搜百科的这个词条的最下面列出了知乎上这个问题的链接,截图:搜搜百科的这个词条的最下面列出了知乎上这个问题的链接,截图:最后请容我小小的吐个槽,本来我发到网上的东西被人转载,我是不在乎的,被转载不打招呼,我也不在乎,被转载走了不注原作者,开玩笑这不是很正常吗我有什么好在乎的?可是被这样转走之后反倒说我是转的别人,这个就无论如何不能忍了!你们难道不知道我在知乎一向很有节操,复制过来的东西向来是会加引用符号的吗?
一 不出恶语。 不管在网上还是在生活中,讽刺可以,争论可以,但是要理性,有节制。不管你内心怎么看待某个人,公开嘲笑和侮辱他人,都是非常没品的表现。对于恶语相加者,用沉默予以回应。二 不以任何形式自我炫耀。生活在社交网络时代的弊端之一,是大家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浅薄,日子过得好一点就要放大了到处宣传,更别提有些成就的时候了。我最欣赏的一位朋友,是毕业于耶鲁、事业优秀的美女,但从来不见她写任何个人资料,不聊任何关于母校和工作的事情,全世界各地去旅游也不会传照片或者自拍,在网上也只是闲闲地聊风花雪月,聊下馆子穿新衫。这样的人内心足够强大,不需要在别人的认同感中沾沾自喜。三 三观就是三观,没有牛逼和low逼之分。不要以为你的三观和主流价值观相符,就是牛逼。许多人整日嚷嚷自己如何加班、进修、复习到凌晨,言下之意不外是看我多么努力上进多么牛逼,至少是在通往牛逼的路上。其实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强调给别人看。
1 读书老生常谈不好意思,不过我的说法应该有些不一样。首先强调一点:不要求书单。在求书单的那一刻你已经给了对手藐视你的机会。设想,你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竟然还要别人告诉你该看什么书?乃一务。在逼格的交锋中,手握更多信息的人为王。不是为了你的豆瓣广播,不是为了你的豆瓣页面,别人不看你的豆瓣也知道你牛逼。不要相信那些教你装逼的教程,把百度百科抛开,wiki也不行。要不要相信我也自己判断。想到这一层你已经赢了很多。你需要每天30分钟锻炼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看什么书?以赛亚·柏林的一系列思想史是不错的读物,读了之后可以把握人类最聪明的那波人已经思考过什么问题,他们互相又是怎么看不顺眼的,他们的理论是怎么形成发展,有什么弱点,又造成什么影响。读书我有两个标准,最经典的和最新的。最经典的书提供体系,最新的书也要选择,最好是看最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最新的研究进展,比如《思考,快与慢》,经典书里没有的信息在这里获得。读书把握一点:抽象。你在更抽象层面上理解了一个知识,你会发现现在的畅销书不过是那些牛人思考过的问题改头换面,换了些实例又冒出来了。大家都轻松看懂的书你只需要翻翻目录提取出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即可。有30分钟,不要看让你轻松读下去的书,要看让你费劲的书。你站在地铁里,拿着一本《纯粹理性批判》,接受众人目光的检阅,那种感觉可以让该死的人群也变成可爱的小天使,你就是神。2 学MOOC曾经我以为自己的逼格已经鲜有敌手,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无数没什么用的知识,熟记一些特别长的名字。一般人会看的书我也根本不放在眼里。我还能看一眼千人一面的萌妹子就说出这是出自那个Anime,以及制作公司,以及STAFF的八卦。注意,要说Anime,不能说动漫。谢谢。真实对话:“哎,那个人质爱上绑匪的名词叫什么来着?”“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我面无表情的说。“我总以为是哥斯达黎加。”“你怎么不记成马达加斯加。”“那个尼采的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老年痴呆”“阿滋海默症”“我之前看了一个小说嘿,一个水怪,灯塔blabla”“雷·布拉德伯里的《浓雾号角》。他前不久死的,代表作是《火星编年史》,太软,太像诗,不对胃口。我还看过他的《华氏451》,话说这书最美的就是书名了,华氏451度,纸燃烧的温度,整本书都没这个名字有诗意……““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卡拉马佐夫兄弟》by 陀思妥耶夫斯基,来来我跟你讲解一下怎么记俄罗斯的人名……”就是这么有优越感,并没有想要装。可是我错了。因为我发现了这个地方。里面的人比我兴趣还广泛,比我懂的还多,人家还有证书,特学术。之前风生水起的网络公开课,我也没落下。结果只追完了两个课,就是大家都看过的Justice和积极心理学。大部分公开课视频就跟课堂上一样,让人特别容易犯困。MOOC的交互性就强了很多,老师讲解一阵就会出现一个小测试,做出选择之后才能继续,而且把课程分成小块,更便于碎片化的学习。每周都有完成作业,有deadline,要跟其他学生互相批改,这一切都做完之后,成绩合格才能拿到证书。看人家都在MOOC搞到40个证书了【】我呢?几个课特么一个都没跟完。立刻觉得自己的逼格在人家面前渺小如蝼蚁。令我意外的是,MOOC让我很快放弃的原因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看上去简单,注意是看上去。大部分课都很通识,经过精心的设计,高中生也可以学会。但对于有工作的人来说,时间没有那么宽裕,而且目的很明确,学习者想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而不是循序渐进。听教授的讲解总觉得不如自己去看教材快,一不小心就走神了。其实,MOOC并不简单,把课程全部的作业都做一遍是个挑战,除了看教学视频外还要下很多额外的功夫。造成这个原因无非是眼高手低,我说出来自己的障碍给大家参考。那么多课摆在面前,是个人都会产生求知欲望,怎么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求知欲望又不被一时的冲动控制,就那么不了了之是个学问。其实每天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跟上两门课。以下是一些坚持下去的技巧:1)在线上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是个加强学习制约力的办法。2)运用移动端app在碎片化时间观看课程,连WP端都有应用,我相信ios和安卓端肯定有。3)还有个终极大招:加入字幕组。MOOC学院会定期招募字幕组人员【】,你都加入字幕组了还怕跟不下去课程吗?还怕对课程理解不深吗?4)想想把自己的MOOC学院个人页面发给别人的那一刻,接受别人敬仰的目光的那一刻,想想大家聊天的时候你突然来一句“哦,那个我在MOOC上学过,斯坦福的教授,很屌哦”。想够了吗?去吧。3 玩在为了逼格学习之后,请掘地三尺的玩,死去活来的玩,丧心病狂的玩。并不是要你去玩什么危险的东西咳咳。玩是逼格之源,但半吊子的玩是浪费时间。自己体会。
我觉得“逼格”这个词怪怪的,可能也反映了当下人们“急切想要获得别人认同,又不想真正付出努力”的一种普遍性心态吧。有一种“倒着来”的感觉。不过装逼就装逼吧,好歹能让一部分原本浅薄的人,装着装着,真的学到很多东西。当你什么时候想提升自己,又不想显摆的时候,逼格自然就高超了,不以显摆为目的的逼格才是真逼格。不过到了那种境界,你还管什么逼格不逼格呀。(笑)
凡是打一大堆字来回复这个问题的都是满逼格
送题主一首歌——郝云《该装就装》歌词:如果你看到我没理你那是我故意滴大晚上我还戴着墨镜我就是在装(beep~)我有一辆小夏利我的钥匙链是奥迪出门必须有司机助理否则我哪也不去有一位领导他对我说你的品味很不错如果再多听些古典音乐就会进入另一个世界我顿时对他心生敬意我频频点头表示赞许突然他的电话响起(“伤不起”手机铃声)哇!领导 我也特别喜欢这首古典神曲..)我掐了一下我自己活在世上人来人往形形色色模样分不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大灰狼林子很大鸟儿很多不要迷失方向人在江湖我行我素该装就得装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偶尔也会客串几天被生活潜规则的演员我的角色永远最闪亮我的服装最漂亮我的票房总是满满当当我该装就得装朋友圈里有个姐姐每天都很活跃每张照片都露着内衣每句话都说得很文艺她明明长得像个打手可非说自己像个女优虽然她才五十六但这是每个人的自由活在世上人来人往形形色色模样分不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大灰狼林子很大鸟儿很多不要迷失方向人在江湖我行我素该装就得装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偶尔也会客串几天被生活潜规则的演员我的角色永远最闪亮我的服装最漂亮我的票房总是满满当当我该装就得装
一个人的逼格不是取决于他消费了什么,而是看他生产了什么。
的答案(已删除)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不少朋友点赞并表示中枪。在我看来,「逼格」再高也都是「装逼」,无论如何「逼格」都是偏贬义的词。因此,标榜「逼格高」本身就是一件很傻逼的事。想方设法提高逼格,更是贻笑大方了。简单猜想一下,像题主这样想要(以某种捷径)提高逼格的朋友,都是想要在旁人面前表现得有品位、看起来高大上。一件小众的数码装备、一次别具一格的小剧场演出、一款精致的付费 app ,秀给周围朋友,得到他们的惊奇和啧啧称道,大概就是「提高逼格」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吧。很多人都需要这样的满足感,但为了这样的满足感而不遗余力地提高逼格,岂不是东施效颦?我也是一名结结实实的中枪者:拿 Instagram 拍下写有「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的装饰画,周围放满 Apple 装备,以深度果粉和「保持饥饿的进取者」的姿态装逼。我曾经是个软件开发者,由于家庭原因考取了家乡的基层公务员,每天过着喝茶聊天的闲适生活,必须不断用「守饥守愚」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要保持进取。我花普通键盘十倍的价格购买机械键盘不是为了装逼,而是要在敲代码时享受青轴噼里啪啦的快感;我花普通 Windows 电脑两倍的价格购买 MacBook 不是为了开机时亮起的 Logo ,而是码农们都明白的 *nix 系统对他们来说有多么爽。当别人眼里的「装逼」成为你生活工作的必需品,那么你并不是在为「提高逼格」而揠苗助长。判断是不是在「装逼」,就看所做的装逼事儿是不是刚性需求。如买 Mac 装 Windows 者,……。如果我的知识水平只够《21 天学通 Java》,又何必去啃《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呢?如果我非常喜欢喝雀巢果维速溶饮料,又何必装模作样坐在星巴克拿 Windows 系统的 Macbook 刷微博?如果郭德纲总能让我捧腹大笑,又何必不懂装懂看什么欲望探戈?人从来不是为了装逼而活,应该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人在国外,为了省钱,花了3个小时走非常不靠谱的山道爬到了山顶,路上没有看到一个人,因为其实很多地方都没有路,最后到了山顶,真的是精疲力尽,弹尽粮绝,裤子上也全是泥巴,手上还不小心给树叶划开一小口,活脱脱一个乞丐样。但这个时候看到山上那些衣着光鲜的欧美中日韩游客,他们一个个衣着时尚,装备齐全,单反大相机,看上去都是身经百战的登山客,其实呢,全都是做缆车花了15分钟就上来的。那一刻,我觉得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我认为,那就是逼格的提升。不过,貌似是穷逼的逼格。
在这个宁静的早上,媳妇回老家,我喝着冰红茶,好好让你感受一下什么叫逼格。逼格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下面我举例子讲解何为逼格。逼格的至高境界,便是通吃。世上这种人太少。俗称兼容并包。顺口溜如下:买得起卡宴,坐的了长途汽车。住得起豪宅,吃得惯路边摊。 考得过托福,说的了脏话。世上的事,再奢华的,他感受过了,但是却不沾衣袖,并不留恋。世上的事,再落魄的,他经历过了,但是却不为所动。看尽世间繁华,却能再大雨中从容的点一根烟。这,就是逼格的最高境界。逼格的中等境界。抛弃物质,只追求精神。这种人世上依然很少,俗称活在现在。比如背包客,比如穷游一族,比如青旅的老板娘,比如大海边的潜水教练。再比如四处蜗居的画家,游历世界的艺术家。他们不在乎拥有了什么,只在乎自己经历过什么。逼格的下等境界。喜欢看电影、看书、听歌,寄居在一个城市的小资青年。这种人世上太多,俗称装逼犯。他们有点闲钱,衣食无忧,在文学艺术上有那么点点追求,却又浅尝辄止。喜欢精致的东西,就如喜欢精美的句子。他们喜欢把自己拉高到比别人高一个档次。喜欢说话都说:”那个地方不错,很牛逼。那本书不错,很牛逼。那部电影不错,很牛逼。那首歌不错,很牛逼。“嗯,这个群体大概是到处都有的,如蟑螂一般。他们拉低了逼格的意义,却又在为逼格四处布道,很难说是好是坏。他们大多喜欢追求点不一样的,高雅的,有点情调的。比如有格调的酒吧、咖啡厅、桌游吧、饭馆,太贵的他们去不起,觉得肉疼,太便宜的他们不爱去,觉得跌份。四处想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却又埋没在茫茫人海。这样吧,小伙子,我看你天赋不错,我给你一份歌单,你听完了,就知道什么是逼格的至高境界了。《always somewhere》-Scorpions《all you need is love》-The beatles《butterfly》-Weezer《blowin` in the wind》-Bob dylan《crazy》-Gnarls Barkley《don`t break the needle》-Clinton Shorter《eye of the tiger》-Survivor《gloomy sunday》-Billie Holiday《hit the road jack》《house of the rising sun》-The Animals《sugar man》-Rodriguez《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gotye《the final countdown》-Europe《I hate myself of loving you》《the good old days》-Eels《you never can tell》-chuck《It`s raining men》-the weather girs装逼结束。睡午觉去。
世上本没有「逼格」,有的人喜欢看古典文学,有的人喜欢看修真小说,有的人喜欢听巴赫肖邦,有的人喜欢听凤凰传奇,有的人喜欢看莎士比亚,有的人喜欢看南派三叔。突然有一天,喜欢前者的人尝试了一下后者,觉得无聊,喜欢后者的人尝试了一下前者,觉得搞不懂。于是评价开始分化,就有了「高端」和「低端」。于是后者中有一些虚荣心强的人就想混进前者中顺便被膜拜,但是有些人很容易就被认出来了,于是就有了「装」。等到「装」的人多了,竟然比原先真正喜欢的人还多,于是后者就觉得前者都是在「装」,于是就有了「逼格」。之后后者竭尽全力解开前者的伪装,前者竭尽全力把自己伪装得更好。殊不知那最初一批「前者」已经开了另一个圈子冷眼旁观。下一个循环开始。
学装逼长知识,学知识升逼格。装逼犯本质上是知道分子。略知而善道,可装高端。了解多点皮毛概念,然后扯出来,逼格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当然,我们鼓励装逼犯们兼顾横向扩展与纵向发展相结合,以达到不装而逼的最高逼格。根据量变质变规律,只要方法科学,装逼到一定程度可质变为真逼、逼人、人逼。那已经不是装逼了,而是炫逼。所谓真逼不怕万屌,举手投足间侧露的高端绝尘脱俗,难道不值得有抱负的装逼犯追求吗?
就是装B的程度。
想提高逼格,无非就是拥有怜悯之心。面对着一个蠢货,不应该为他的愚蠢感到愤怒,而是要为他的愚蠢感到同情心酸。看到糟糕在着装,就应该为这个人可怕的审美而感到心疼。所以也不必争吵,将一时之快让给他人来用作安慰。忍无可忍的时候,可以微笑着对别人说“傻逼”不过千万不能破口大骂,你又于心何忍呢。
推荐花总的《花果山装逼指南》初始链接找不到了,下面地址是天涯转载:
男的我不清楚,女的一般腿长才能提高逼格
逼格译作人生行为美学。拥有更多优秀属性以展现更高的逼格;假装拥有自身不具备的优秀属性为装逼。
1你骑着再破旧不过的自行车时速度一定要慢,表情淡定优雅:我知道这台车子的确很烂,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2你最好喜欢在当当网购图书,科幻和心理学都是不错的选择。千万不要买言情小说。3相比篮球你更喜欢足球,你喜欢欧冠并且你的主队最好是诺丁汉森林这类的的球队。4同时你对于网球,冰球,斯诺克和F1也应该有一定了解。5你对于各方面的知识都要知道一些,包括猥琐的东西,这只不过是必要的知识储备罢了,不能说明你就是猥琐的人。6你的英文名不太Tom,Mike,Mary,最好可以自己取一个,当然也不要太难。7你平时喜欢逛知乎,你的邮箱在gmail注册,你要看过马尔特手记这样的书。8你不喜欢小清新,对它表现的不屑一顾,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文艺方式。以上,待补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战2寻宝猎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