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最好的裁缝和中国最好的裁缝那个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为什么

答案:解析:
第三个的广告最好,用“本街”与用“伦敦”“英国”相比,无疑是谦虚得多,更能给人真实感,再说,“本街”的所指也包括了那两位裁缝,所以他的广告最有竞争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课外练习第16册八年级下学期用 北京课改版
阅读课外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丹
  在当今世界篮球的峰巅上立着一个神奇的人物,他就是美国人麦克尔·乔丹。此人在NBA赛场上的表演堪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乱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如有神力相助。北京时间日,他在NBA总决赛最后一场中力挽狂澜于既倒,还剩50几秒时落后3分的情况下,一人连突带投,再得4分,反以一分胜出。乔丹的公牛队第6次夺得NBA总冠军,他也第6次成为最有价值的球员。他是全世界数不清的青年男女以至不同年龄的人们崇拜的偶像。我就是其中一个。每看乔丹在场上比赛,如同欣赏一种艺术,如同欣赏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如同欣赏海菲兹的小提琴,帕瓦罗蒂的咏叹调,格威的长笛。
  当然乔丹也极具商业价值。NBA因他而金元滚滚,他做广告的“耐克”体育用品成为第一体育品牌。乔丹自己当然也是日进斗金。他在芝加哥公牛队的年薪据说达到3 700多万美元,可谓天文数字,相当于中国一个大型企业的年利润,还得是效益好的。
  我常想,咱中国十好几亿人,怎么就出不了个乔丹?
  是咱们没有那么多银子,堆不出个乔丹?难说。咱的甲A球员也有年薪百八十万的,怎么光推出一批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球星?是咱色儿浅点儿,不具备黑人的身体素质?也难说。非洲有的是黑人,怎么也没出乔丹?后来看乔丹的比赛多了一些,渐渐琢磨出一点味道来。
  乔丹擅长进攻。一场球下来常能得三四十分。公牛队的战术是只要乔丹在场上,就以乔丹为主,其他队员都给他供球。NBA的篮板王坏小子罗德曼,抢了篮板就出手,他常常一场球只进三两个。一群公牛喂出一个乔丹。可乔丹大红大紫,日进斗金。第二主力皮蓬的年薪比乔丹要少2 000多万美元,罗德曼的年薪也就是乔丹的十分之一多一点。其他各位公牛就更少了。可众公牛居然无怨无艾,一如既往地给乔丹供球。我揣测,可能是众公牛们知道,球到了乔丹手里,十有八九能得分。得了分就赢球,就当总冠军,就有好收入。如果没有乔丹,自己这些收入也是没有的。估计他们不是看乔丹得了多少,而是看自己得了多少。这点咱们中国人就不一定做得到。咱们的习惯心态是,球是大家打的,是集体的力量,凭什么你乔丹一个人风头出尽实惠拿足?我就是不给你供球!要输一块输!这是典型的猪八戒心态——大不了回我的高老庄当女婿去。能人收入多了,大伙一块儿把能人搞垮、搞走,然后大伙一块受穷,这样的企业还少吗?
  中国人之擅长打麻将,正应着这种心态。美国人擅打桥牌,讲究不知道同伴实力也要与同伴配合。日本人擅下围棋,讲究丢掉一块小棋吃掉一块大棋。唯独咱中国人打麻将,讲究跟着上家盯着下家防着对家,一人一家,没配合。一看自己和不了牌,就拆停盯人,最好牌黄了谁也别和。
  猪八戒心态加上打麻将心态,别说出乔丹了,哪个丹都出不了。
解释下列词语,说说这两个词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力挽狂澜:________。
炉火纯青:________。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你能回答出“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丹”吗?
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中华题王 语文七年级上 人教版 人教版
比一比,哪个广告好。说出理由。
  据说伦敦同一条街有三个裁缝。一天甲挂出一块招牌:伦敦最好的裁缝。
  乙看了也急急忙忙地挂出一块招牌,上面也用大字母写上:英国最好的裁缝。
  丙看了,思考良久,几天后,也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本街最好的裁缝。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语文 人教社(新课标2001-2通过) 人教实验版
说明文阅读: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
  ①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魅力。
  ②中国最有魅力的城市当然首先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比如革命圣地延安,文教渊薮曲阜,神秘的拉萨,秀美的苏州等等,还有作为千年帝国政治文化中心的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六大古都。这些城市中往往有太多的陈迹可供寻觅,有太多的故事可供传说,有太多的遗址可供凭吊。它们往往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这些精华因历史的积淀而愈加厚重,因岁月的磨洗而愈见辉煌,就连那里的民风民俗也会有一种古老而悠长的韵味。
  ③与古都名邑相异趣的则是边关和重镇。所谓“边关”,是指那些远离中心的边地城市,即边城。这是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再强有力的政权和文化,往往也鞭长莫及。这里的自然地理山水风光,如雪山、莽原、冰川、峻岭,无不与中原大相异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更何况,它们又往往是少数民族的聚落,这就为原本异彩纷呈的边地城市,平添了万种风情。
  ④重镇则又不同。重镇往往都有一种非凡的气度,尤其是那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塞,就更是如此。那里地势险要,地形独特,或依天堑,或踞雄关,或扼咽喉,或处要冲,历来就是所谓“兵家必争之地”。不知有多少血性男儿在那里横刀立马,挥戈上阵,与守城之军或来犯之敌一决雌雄,所以这类城市往往有一种豪雄之气或强悍之风。如果那重镇同时又是边关,就更加豪气冲天。
  ⑤重镇多豪雄而滨海多妩媚。那几座最为美丽的滨海城市——大连、烟台、青岛、厦门、三亚,从来就是中国城市选美竞赛中难决高低的最佳选地,事实上它们也都是旅游胜地。在这里,我们能呼吸洁净的空气,享受美好的时刻,体验最放松的心情。因为这里没有什么遮拦,也没有什么污染,只有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只有永远蔚蓝的大海和永远蔚蓝的天空。
  ⑥滨城往往也是商埠。如果说古都更是“城”,那么,商埠就更是“市”。没有哪个城市比广州、上海和香港这些商埠更像一个大商场了。走进这些城市,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这些城市好玩的地方不多,却有着永远逛不完的街和买不完的东西。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如果有一天,突然没有了写字楼、事务所,没有了购物城、精品屋,没有银行、公司、商场,没有了契约、合同、债务,没有了夜市、股票、广告,没有了讨价还价,这些城市还会剩下什么?
  ⑥这是完全不同于古都名邑、边关重镇的一类城市,也是中国最具现代特征和现代意义的一类城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公共设施好,展示着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⑦而从古都名邑到滨海商埠,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和如此广阔的空间中,有多少好听的故事,好看的风景啊!
1.本文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类的城市。
2.请你说说“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体现在哪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分别说出滨海城市和商埠城市共同的特点和各自的特点。
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滨海城市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埠城市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要把城市比作“一本打开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撕毁的信任
江玲玲是北京某名牌高校大四的学生,天资聪颖,学习拔尖,还是有名的校花。面对众多男生的追求,她最终选择了比她高一届的赵晓鹏,确定了恋爱关系。
  眼光挑剔的江玲玲为什么会选择赵晓鹏?因为赵晓鹏费了千辛万苦,为爱好画画的她淘来了一幅名画,打动了她的芳心。
  为甄别真伪,江玲玲找了几家古董店鉴定,可他们都拿不准。后来,她在网上看到家乡的省电视台开设有一档“鉴宝”直播节目,就报名参加了。
  那天,作为第五位持宝人,江玲玲走进了电视台的直播大厅。她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告诉女主持人,带来的藏品是著名画家陈半丁先生的山水名画:《风景独好》。
  女主持人问:“你是怎么得到这幅画的呢?”
  江玲玲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这是男朋友送给我的定情礼物。他说,这画至少能值20万元。不过,我真的有点儿怀疑它是不是真品。如果真是名画,说明他对我真心;如果是假的,说明他欺骗了我,我会毫不犹豫地与他分手。我最不喜欢说谎的人——而且是我曾信任的人。”
  女主持人说:“这幅画如果是真品,当然皆大欢喜;如果是赝品,马上分手也大可不必吧。为买这幅画,你的男朋友也许要托关系找路子,再经朋友托朋友,也付出了很多,假如这中间哪个环节出了差错,你岂不是冤枉了他吗?”
  江玲玲很自信地一笑,说:“我不会冤枉他的。”
  “那好吧,”女主持人说,“让中国画鉴赏专家谢老先生帮你辨别真伪。希望这幅画是真的,也真诚地祝福你们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江玲玲忐忑不安地走向专家鉴定席,将画轴递给满头银丝的谢老。
  谢老仔细地察看了画作,笑着问道:“姑娘,你知道陈半丁是何许人也?”不待江玲玲回答,他已介绍起来:
  陈半丁先生是浙江绍兴人,20岁时到上海拜吴昌硕为师,曾就职于北京图书馆,后任教于北平艺专。他特别擅长花卉、山水、人物、走兽,以写意花卉最知名,作品笔墨苍润朴拙。陈半丁先生曾担任过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名画家张大千就是在他的举荐下一举成名的……陈半丁解放前在北京虽首屈一指,但解放后被打成了右派,康生对他有成见,大加迫害……
  眼下,江玲玲最想知道的是这幅画的真伪,可谢老却迟迟不揭谜底。他像故意吊她的胃口,又问道:“姑娘,你希望这是陈半丁先生的真迹吗?”
  江玲玲笑着说:“我当然希望啊!”
“你的愿望当然是好的。”谢老将画作推到江玲玲的面前,“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你这藏品,是一幅临摹之作。”
  这话,不啻一声炸雷,惊得江玲玲脸色发青。
  谢老慢悠悠地指出哪些地方不是陈半丁的画风特点,肯定它不是真迹。
  江玲玲如落冰窟,周身透冷。这是直播节目啊!此刻,自己的老师、同学和家人也一定在电视机前观看,那岂不是丢人现眼了吗?她只觉得怒火中烧,一把抓住那幅画就撕。
  谢老和女主持人急忙阻拦,还是迟了,画已被江玲玲撕去了半边。节目的导演也急了,大声叫道:“快,插播广告!”
  电视画面立刻切换出广告。导演赶了过来,好一番安抚,总算让江玲玲平静了一些。直播节目又正常进行了。
  女主持人还算机灵,及时煽起场上的气氛:“持宝人江玲玲刚才的情绪有点儿激动,这恰恰表明,她对男友的爱是很深很深的。我们给她来点儿掌声好不好?”顿时,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女主持人继续穿针引线,让谢老接上话题。
  谢老解释说:“我很理解这位持宝人的心情,只是她过于急躁了,做了一件傻事——她撕掉的不仅是一幅画作,还撕掉了一笔数额可观的财富。”他回头问江玲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江玲玲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谢老有点儿痛心地抱怨道:“我刚才的确说了,这件藏品是一幅仿作,可它是大画家齐白石的仿作呀!20世纪初期和中期,陈半丁是北京画坛的领军人物,齐白石的画还要略逊于他。有一天,齐白石仿画了陈半丁的《风景独好》,然后请陈半丁自己落款,想看看能不能因此以假乱真。两位名画家的戏作,却成就了一幅绝世珍品!据评审团的估算,它的市场价值,目前最低也在80万元左右。”
  江玲玲瞪着大大的眼睛,感到难以置信。
  “的确是真的。”谢老十分惋惜,“姑娘,你不但撕毁了一幅名画,而且还撕毁了一份信任——对你男友的一份真诚的信任。”
  江玲玲的眼眶里,涌出了两行懊悔的眼泪……
1.请说说“撕毁的信任”在文中有哪两层意思。
&&&&&& &&&&&&&&&&&&&&&&&&&&&&&&&&&&&&&&&&&&&&&&&&&&&&&&&&&&&&&&&&&&&&&&&&&&&&&&&&&&&&&&&&&&&&&&&&&&&&&&&&&&&&&&&&&&&&&&&&&&&&&&&&&&&
2.决定江玲玲由“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到“瞪着大大的眼睛,感到难以置信”的原因是什么?
3.从结构技巧上看,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小说情节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揭示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 江玲玲如落冰窟,周身透冷。这是直播节目啊!此刻,自己的老师、同学和家人也一定在电视机前观看,那岂不是丢人现眼了吗?她只觉得怒火中烧,一把抓住那幅画就撕。
&&&&&& &&&&&&&&&&&&&&&&&&&&&&&&&&&&&&&&&&&&&&&&&&&&&&&&&&&&&&&&&&&&&&&&&&&&&&&&&&&&&&&&&&&&&&&&&&&&&&&&&&&&&&&&&&&&&&&&&&&&&&
&&&&&& (2)从全文看,下面这句话中的“懊悔”包括哪些内容?
&&&&&& 江玲玲的眼眶里,涌出了两行懊悔的眼泪……
&&&&&& &&&&&&&&&&&&&&&&&&&&&&&&&&&&&&&&&&&&&&&&&&&&&&&&&&&&&&&&&&&&&&&&&&&&&&&&&&&&&&&&&&&&&&&&&&&&&&&&&&&&&&&&&&&&&&&&&&&&&&
5.小说倒数第二段借谢老的话间接告诉我们,江玲玲对男友曾经有过“一份真诚的信任”。你认为江玲玲的信任“真诚”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浙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你认为下列材料中哪个裁缝的广告最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在伦敦的同一条街上,住着三个裁缝。一天,一个裁缝在他的橱窗里挂出了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伦敦最好的裁缝。另一个看到了,在同一天也挂出了一块招牌。招牌上用大写字母写着:英国最好的裁缝。第三个裁缝看了后,思考了很久。几天之后,他也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本街最好的裁缝。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苏教高二版 学年 第6期 总第162期 苏教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袁隆平: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6月5日上午,“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开幕,逾千位院士参加,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却还“赖”在长沙,直到湖南省农科院的领导倾巢前来动员,他才定下到北京的行程。4天的会议,他参加了2天。
  今年年初,袁隆平就表达了要“躲起来做点事”的心愿。科协的大会、政协常委会,他都躲了。以至于政协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这位省政协副主席的时候,已经改了说法,“袁院士,这回请不请假?”
  开会就请假的袁隆平,笑称自己是“自由”加“散漫”,他就靠这个,固执地执行着自己的日程表。17点,他在试验田的地头上;18点,他和夫人一起在体育馆里打球;20点,他一准和同事们下棋、打牌。
  跟袁隆平一起工作了三十多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孝和忍不住埋怨他“太大胆”,总是“异想天开”地提出新要求。然而,正是那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使“三系法”杂交稻比常规稻高产20%,“两系法”杂交稻又比“三系”杂交稻高产10%,超级杂交稻二期实现了每亩800公斤的产量。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提出严峻的问题,“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20年来,我国已通过杂交稻增产3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万人,这就是袁隆平的回答。
  4月25日,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人物。至此,除了“诺贝尔和平奖”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外,中外的重要相关奖项和荣誉,袁隆平已拿得差不多了。
  “如果超级杂交稻三期成功,每年可再多解决六千万人吃饭的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关于你有三个好消息,一是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二是“超级杂交稻”的培育和推广被写入“十一五”规划,三是国务院特批给你2000万元研究经费,请问哪个最让你高兴?
  袁隆平:最让我高兴的应当是温家宝总理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视察,表示国务院将拨给我2000万经费。这2000万经费可重要了,一个“863”项目也就拨款80万,总理一下就给了2000万,这对农业研究可是个巨大的数字。3年之内,我就够了,不愁了。
  至于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那完全是出乎意料,他们让我寄个材料,我就寄了,没想到竟然全票通过了。
  中国新闻周刊:1998年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你已经是身价千亿的科学家了,你也为经费发愁吗?
  袁隆平:当然愁,最愁的就是这个,经费,这是个永恒的主题。水稻育种技术已经进入了分子研究的阶段,有些机器是很花钱的。
  2000年,我本来不愿意“隆平高科”以我的名字命名,但考虑到我当时已经69岁了,到70岁就当不了首席科学家了,那样科研经费就会断掉,我还是同意了。“隆平高科”给我的股份虽然是象征性的,但是他们每年赞助200万的研究经费,我也就知足了。
  中国新闻周刊:2000万元投给你了,能解决“十一五”期间,全国粮食每年1亿吨的缺口吗?
  袁隆平:如果超级杂交稻三期在2010年搞成功了,2015年得到推广,那时候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4亿或者15亿,仅水稻一项,每年就可以多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了。再加上其他作物的增产,应该没有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超级杂交稻2010年的目标是亩产900公斤,而目前世界平均产量只有193公斤,实现了这个,您那个“禾下乘凉”梦是不是就算实现了?
  袁隆平:才不是呢。水稻产量潜力很大,理论上说,光能利用率的极限是5%,即使打个对折,长沙地区一季稻的产量也应该是亩产1500公斤。
  现在我有九成的把握在2010年达到900公斤。按说,80岁的时候,实现900公斤我就该心满意足了,但是我这个人总不能满足,实现700公斤就想900公斤,实现800公斤就想1000公斤。如果上帝保佑,身体还好的话,我想向1000公斤冲刺,到1000公斤,就够好的了。只怕,那时候我精力不行了。
  不过,我现在还没有衰老的感觉,检查身体的时候,我的红血球都是透亮的。你看到那个1000公斤产量的稻穗没有,气势磅礴吧,我管它叫瀑布稻。在示范田,达到1000公斤,全国大面积普及后,打个八折,那也有800公斤呢。
  就叫“老骥伏枥,志在千斤”吧,我还是很有志气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都七十多岁了,还提出这样艰难的目标,不怕失败以后,对不起自己的英名吗?
  袁隆平:搞研究就不能怕失败,我是为事业,又不是为名利。不能说我没有名利思想,只能说我比较淡薄。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自由”;特长:“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这种自由是必须的吗?
  袁隆平:当然,越大越好,科研人员要有充分的时间用在专业上。现在杂事太多了,包括开会,包括媒体。我不喜欢按时上下班,我必须得保留自己的时间每天学习,多看点东西。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袁隆平平时讨厌“杂事”,包括开会和媒体采访。他笑称自己“自由”、“散漫”,固执地执行自己的日程表,是为了留下时间,每天“充电”。
同事埋怨袁隆平“太大胆”,总是“异想天开”,然而,正是那些“异想天开”,让他的科研水平一步一个新台阶。
袁隆平给美国科学院寄材料,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还说:最让我高兴的是国务院将拨给我2000万经费。这说明他还是很看重名利的。
袁隆平说:“不能说我没有名利思想,只能说我比较淡薄。”这是他诚实、质朴人格的表现,与“搞研究就不能怕失败,我是为事业,又不是为名利”这句话并不矛盾。
访谈是通讯报道的一种形式,你能否根据本文的特点,概括出“人物访谈”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袁隆平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谈谈作为学生应该从他身上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陕西渭南希望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长江女神”芳踪已逝
[文]ShA.iOster[编译]华宝
一位瑞士富豪的后裔和一群科学家想要拯救生活在中国长江水域的白鳍豚。然而,没人知道这种动物是否还存在。上个月,瑞士人奥古斯特?弗鲁格率领一支由中国、日本、瑞士及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开始搜寻白鳍豚的下落。白鳍豚是一种生性害羞、视力极差的淡水哺乳动物,数百年来在中国传说中一直被誉为“长江女神”。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科学家们就曾估计,当时长江里仅剩约200头白鳍豚,在长江水道的货船和渔船的夹缝中苦苦生存。而到1997年人们最后一次亲眼看见白鳍豚时,科学家们再次估计,这种身长6英尺左右的动物最多只剩下17头了。中国的白鳍豚也已被逼到了绝境。
“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可不是件小事。”来自美国的生态学家鲍勃?皮特曼一边用望远镜搜寻远处的水域一边如此说道。
白鳍豚的境遇凸现了中国为其经济的急速发展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是空气和水域的严重污染。白鳍豚这种长吻似剑、具有神奇声呐系统因而能在浑浊江水中自由穿行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力保护和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眼下看来已经沦入万劫不复之境了。
为了这次活动,弗鲁格召聚了一批来自东西方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中国知名的白鳍豚保护专家王丁,还有美国商务部属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海洋生态学家皮特曼。“白鳍豚是一种美丽的动物,位列食物链的顶端,并且亲近人类。如果长江无法养育白鳍豚,那里也就不适合人类生活了。”王丁望着沿江不断排出污染废物的工厂说。
关于白鳍豚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两千年前,后来,这种神奇的动物不知不觉进入了爱情故事,摇身一变成为美人鱼一样的美丽女子的化身。因此渔人都将它称做“长江女神”。瑞士科学家乔吉奥?皮利里于上世纪70年代晚期来到中国开始对白鳍豚有所了解。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白鳍豚的数量急剧下降。它们喜欢栖息的沙洲没有了,河道也被炸毁了。白鳍豚和渔民争食,经常陷入渔民捕鱼的渔网,船只的马达声也令它们茫然。
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成立科研小组,专门研究这一濒危物种,这个组织目前的主管人就是王丁。王丁在中国被称为“白鳍豚先生”,他是从1980年开始喜欢上这种动物的。当时,渔民把一头受重伤的白鳍豚送到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交由他照料。王丁和他的同事把这头名为“淇淇”的白鳍豚放养在一个鱼塘里,帮它敷用一种传统中药药膏,逐渐使它恢复了健康。弗鲁格见到王丁后被他对事业的热忱深深感染。白鳍豚的处境岌岌可危,弗鲁格认为人们为拯救这种濒绝动物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中外科学家在如何保护白鳍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时光流逝。到2004年,渔民们几乎已经见不到白鳍豚了。弗鲁格开始组织中外科学家搜寻它们的下落。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研究人员将轮流搜索江面寻找白鳍豚的踪影。如果能发现10头以上白鳍豚,他们将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但是目前看来希望渺茫。船上的大多数科学家担心他们一头也看不见。
多年来,皮特曼一直在全世界的江河湖海里搜寻珍稀的鲸类物种。他说,这次行程将是最艰难的一次。“预想中的几乎灭绝的现状使得发现白鳍豚的几率变得微乎其微。我之所以来是要向它们致以最后的敬意。”
(选自美国《华尔街日报》,获普利策奖,有删改)
1.下列对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新闻标题采用疑问句形式,深深地透露着对“长江女神”生存现状的担忧,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将白鳍豚喻为“长江女神”,表明了人类对白鳍豚的喜爱,但是又是人类将白鳍豚逼上了绝境这表明了人类的虚伪残酷。
C.文章中关于白鳍豚的传说,属于新闻中的插叙部分,它提供一种背景材料让读者在品味神奇动物的美的故事时,感叹当前白鳍豚的严酷的生存现状。
D.造成白鳍豚处境岌岌可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原因是中外科学家在如何保护白鳍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E.本文虽以白鳍豚为新闻报道对象,但却从中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可谓小中见大。
2.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简析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3.文章引用了东西方多国科学家对“拯救白鳍豚”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4.西方媒体一直有重视负面报道的传统。作为负有盛誉的普利策奖更形成了鼓励“曝光”“揭丑”等题材的调查性报道的传统。新闻报道中“曝光”“揭丑”是否应该鼓励,请结合文本,谈一谈你的看法。(8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广东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
在武侠小说里,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世界——江湖世界。江湖中人何为?上者仗义行侠,除暴安良;中者为报家仇,浪迹天涯;下者纯粹只为争个天下武功第一,不惜身入魔道,视生命如草芥。一句话,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俗一点,便都是在杀人。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有一句名言:老夫一生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那些大魔头们视杀人为家常便饭,看哪个不顺眼就可以拎来宰掉,甚至可以拿活人的脑袋,炼“九阴白骨爪”之类,这里且不去说它。那些身负“血海深仇”之人,学艺寻仇,餐风露宿,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便是为求手刃仇敌那一刻的快感。于是乎,如果仇敌已为他人所杀,寻仇之人会茫然若失,痛心疾首。剩下来的杀人,便是名门正派之侠客,为驱除邪恶、执掌正义,正大光明地替天行道了。据说,这不仅可“快”一己之心,还可大“快”他人之心。
问题是,侠客自掌正义,不问官府也不求法律,自己认为该杀便干净利落一刀了断,这里面难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射雕英雄传》中的洪七公,自谓一生杀了241人,其中没有一个是好人。这里凭借的是道德律,况且,好与坏本身便是相对的。一人以为是的,可能另一人以为非,何来客观标准?比如侠客们最为嫉恨不耻的所谓淫贼淫妇,人家相好,哪怕是偷情,其实也不关你事,侠客偏要千里迢迢“为民除害”,岂不多管闲事?何况,侠客也是人,是人即有人作为动物的共通的劣根性,侠客也难免有杀得“性”起的时候。将人的生命维系在某一个人的主观好恶之中,这正是武侠的可怕之处。
如果说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以爱好和平著称的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之事,可谓平常之极。鲁迅先生曾讲过,中国人有两类:一类是作示众的材料,一类是看客。看人杀头,乃成国人的一大乐趣。一刀下去,血花纷飞,刺激,过瘾,乃至当阿Q被枪毙,“看客”们竟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周作人在“二•七大屠杀”之后的一篇题为《怎么说才好》的文章中曾大为感叹:“我觉得中国人特别有一种杀乱党的嗜好,无论是满清的杀革命党,洪宪的杀民党,现在的杀共党,不管是非曲折,总之都是杀得很起劲。”
武侠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国人潜藏的嗜血习性。同为通俗小说,西方的侦探小说则更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它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而不担负惩罚的职责。因为惩罚自有法律,每个人都无权擅自处置他人的生命。中国的武侠小说,则具有一种非人道倾向。在惩恶的幌子下,千刀万剐,杀个痛快,嗜血欲望通过杀奸人而获得变态的满足,更何况,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赦的奸贼。而读者,在武侠小说的“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里,大约也获得了一种极大的满足。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将江湖中人分成三类,指出都是在杀人,对不同类的人的行为,作者均指出其非,
即使是三类中的上者也不完全认同他们的行为。
B.作者认为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国人在这方面
较西方人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C.作者认为,不管是杀人如麻的魔教教主任我行,还是除暴安良的名门正派的侠客,其行
为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D.文中引述鲁迅兄弟的言论、介绍西方侦探小说的特点,都是为了说明人类具有噬血习性
及攻击性行为。
E.好与坏是相对的,是非各有看法,因此侠客们千里迢迢“为民除害”杀淫贼淫妇,实在
是多管闲事,是非不分。
2.根据作者对武侠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的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武侠小说,作者既肯定了其社会性的正义与公平的一面,同时更强调了它不足的一面。
B.武侠小说往往以惩恶的名义让读者的嗜血欲望在杀奸人的过程中获得变相的满足。
C.西方侦探小说强调法律意识、人道意识,只再现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过程,至于如何惩治
罪犯,那不是小说家的职责。
D.中国武侠小说中侠客们惩恶的行为具有非人道倾向,而且他们杀的远非个个都是十恶不
赦的奸贼。
3.作者在文章开头说:“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江湖世界。”根据文章
内容,作者所说的 “江湖世界”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对这一江湖世界的态度怎
样?(4分)
4.文章最后说:“不知这是不是“武侠”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请根据文意,
简要概括作者所说的“原因”是什么。(4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中国城市竞争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