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6000利息率是天下第一城1.75隐藏还12期后还剩下多少钱

贷款2900,利率百分之1.75,分18期,一共多少钱_百度知道
贷款2900,利率百分之1.75,分18期,一共多少钱
我有更好的答案
2900*(1+1.75%)∧18=3962.94元。
怎么贵的利息,,还不如来我这里贷,0.5到百分之1.2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6房贷利率多少 提前还贷到底划算吗 关于降息还贷指南|一个房奴的悲惨生活 房奴的真实生活后悔买房当房奴如何过好房奴的日子深圳80后房奴悲惨生活房奴忘还贷被收楼老房奴减负2015年基准利率是多少明年1月起老房奴减负_开封新闻_青年网
您所在的位置:&>&&>&
2016房贷利率多少 提前还贷到底划算吗 关于降息还
&&&来源:& &
简述:  2015年,央行进行了5次降息,五年以上的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6.15%,降至目前的4.9%。对于绝大多数有房贷的市民而言,降息的福利在次年生效 记者计算,从2016年元旦起,&房奴&的还贷压力将减轻,20年期的100万商贷,每月可少还700多元。但理财师提醒,提前还贷未必划算,需慎重。 
  2015年,央行进行了5次降息,五年以上的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6.15%,降至目前的4.9%。对于绝大多数有房贷的市民而言,降息的福利在次年生效 记者计算,从2016年元旦起,&房奴&的还贷压力将减轻,20年期的100万商贷,每月可少还700多元。但理财师提醒,提前还贷未必划算,需慎重。
  央行2015年5次降息
  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
  日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
  日金融机构一年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同时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
  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
  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
  一年五次降息,新的一年房贷利息减少了
  2015年,央行共进行了5次降息,五年以上的商业贷款从今年年初执行的基准利率6.15%下调至4.9%,算下来降息之前和之后相差1.25%。假设市民黄先生通过纯商业贷款办理100万元的房贷,还款期限为20年,依照今年年初6.15%的利率,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黄先生总共将需要支付的利息总额为元,每月还贷金额为7251.12元;而如果依照4.9%的房贷利率,采用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则黄先生每月的还款金额只要6544.44元,总共的利息支付也降低至元。比较而言,实行新的基准利率后,总利息支出减少近17万,每月房贷少还706.68元。
责任编辑:越泽
主办:青年导报新闻周刊
版权所有:青年网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34
邮发代号:35-37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7号中青大厦17楼 订阅:全国各地邮局(所)月定价:15元 &月贷款利率1.75是什么意思_贷款问答 - 融360
常见问题:
月贷款利率1.75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719***
城市:北京
提问时间:& 10:32
42,月财务管理费46,月增值服务费24,不知道这些费用是干嘛的分期付款买了个手机,本金3488元,每月还款427,月客户服务费31.75%.84.3元 分12期,月1!还有利息是怎么算的.22!我想知道我有没有被坑,首付1800
&&&已入驻信贷经理请作答
您还可以输入1500个字
用于提问者接受您的答案(必填)
用于提问者向您咨询
同时申请信贷经理入驻
常见类似问题
服务地区:重庆
服务机构:宜信
月就是指你金额每个月需要付的利息费率。比如10W的贷款,月利率1.75就是指.75%就是你每个月需要付的利息钱
服务地区:重庆
服务机构:宜信
月就是指你金额每个月需要付的利息费率。比如10W的贷款,月利率1.75就是指10w*1.75%就是你每个月需要付的利息钱
服务地区:长沙
服务机构:融通汇信
一万块钱一个月还175块钱,就是1.75的意思。
服务地区:北京
服务机构:平安盛世
一万块钱一个月利息还175块。
服务地区:广州
服务机构:平安普惠
1W一个月利息还175块
对以上回答仍不满意?您可以向我们的专家咨询您的问题
相关问题&|&相关知识
贷款工具 &|&手机版
谢谢您的反馈您已认为回答者的回答对您有用
您已成功退订该问题的答案退订该问题答案后,后续其它银行经理或者网友对该问题的答复将不再会发送到给您。
感谢您的回复您的回复通过审核后会直接发给提问者
热门问题推荐
融360 - 贷款平台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p2p一年期年12%左右的高收益,这到底是一场庞氏融资,还是利率市场化亦或监管套利?
现在很多p2p一年期年12%左右的收益,而且号称各种第三方托管、严格贷出风控、风险准备金、保险承保,保证本金利息安全,这到底是一场庞氏融资,还是利率市场化亦或监管套利?熟悉p2p平台的答者,请顺便讨论下恒昌财富这家公司。进一步的回答是分析贷款成本在年化20%以上的小额信用贷款,借出人一年期收益在12%左右的p2p,行业的爆炸发展中会走向哪里。在实体经济这么差的情况下,怀疑真的有那么多优良贷款标的么?或者只是借新还旧的游戏?其运作机理中存在怎么样的风险?泛亚的事儿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一年13%的“无风险固定收益”最后是几何级数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资金链断裂。现在P2P又是风险保证金又是保险承保的,线下模式P2P公司很多承诺保本保息,当作固定收益类产品来卖,高于“无风险利率”太多了,以我有限的知识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按投票排序
谢邀。标题这么严肃实在是诚惶诚恐。开头说观点,一切需要钢兑的利率市场化,就是在耍流氓!一切需要钢兑的利率市场化,就是在耍流氓!一切需要钢兑的利率市场化,就是在耍流氓!利率市场化出在哪里?说白了就是风险定价。在不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刚兑!!!那么也就是说只要不被骗或者公司不倒闭实际上所有不同利率的理财产品风险是一致的,也就是金融产品的核心定价要素没有了。你利率怎么市场化?说白了利率的标价是取决于购买资产的优劣,现在的情况是我实际不知道我手里的资产是什么?我就赌我买理财的公司是不是会跑路,会不会倒闭?你告诉我这个风险我怎么定价?风险爆发概率我怎么计算?现在P2p的top5有一个业内人的不能说的秘密就是要发展到大到不能倒。所以在早期扩张是不计成本的。比如某信,某群,或者某某贷。所有国内p2p做宣传的时候都在可劲的宣传lending club 但是要知道国内做大的里面除了拍拍贷,其他几家都是线下债权转让模式做的线上化而已。纯粹居中撮合的真的是少之又少。都是要自己背锅。也都是有资金池只是大家都不能说而已,比如某群。13年刚刚从某群离职的时候,媒体爆出过某群有资金池。这不是亮点,亮点是某群自己的品宣竟然澄清的这件事的时候说“大家都有资金池行业定律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法不责众的意思呗。这么把潜规则公布于众真的好吗?。。。不过在我看来资金池对这些行业大家伙来说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说过了在做这个生意的时候大家都是以可持续的策略去布局的。出借的利率也给自己留出了利润和安全边际。已经做大的公司并持续了三年以上业务的基本可以排除在做庞氏骗局。先占坑。一会回来逐步分析。回来了继续说。为什么有风险?这里我们不谈那些单纯在骗钱的。谈一谈那些正经做生意的。上文中提到了拍拍贷,为什么说拍拍贷相对安全?因为拍拍贷不刚性兑付。而且在投资的时候自己指引客户进行分散性投资。之前研究过拍拍贷得声明,声明中明确表示需要客户投资20份标的并且每份标的不超过投资总额的10%?(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就是让你自己分散投标,具体是规定多少份,占比多少忘记了)在这种情况下对本金进行担保。其实以前和行业里的前辈聊过国内的信贷市场的问题,前辈说国内信贷市场的原罪是什么?就是刚性兑付。刚性兑付是不良市场竞争的结果。政府背景的机构中钢兑成了理当如此的属性。就搞得民营企业也跟着刚兑,导致的结果呢,资金成本高导致出借利率高,出借利率高导致客户质量差,客户质量差导致风险成本高,风险成本高导致出借利率更高,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但是你的出借利率是有国家给你划红线的,你客户质量的恶化可是没人管你!而且行业壁垒低,导致市场迅速进入红海,重复借贷持续恶化客户质量。实际上在开始2010年的时候宜信,拍拍贷等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客户质量并没有恶化到现在这个地步,但是随着市场过度开发,过度授信,并且公司直接互相飞单,中介丛生,信贷员为了保证还款率甚至指导客户去别的公司骗贷借新还旧。所以随着客户的持续恶化,市场泡沫破裂是早晚的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清算协会会牵头组织P2P,消费金融,小贷公司等组织黑名单联盟的原因了。回到话题说钢兑,其实偶尔的投资出现损失并不是什么坏事,我曾经通过某征信公司了解过国内某外资消费信贷公司的回款数据,大概的M1逾期率达到了17%。按照银行的信用卡催收规律推算M2,M3的催收动作最终可以催回逾期率的60%的逾期。那么可以推算进入M3(90天)以上的逾期率基本会达到6-7%。考虑到消费金融公司的催收不如银行成熟,M3比率逼近10%是可以想象的。按照银行零售业务催收规律,M3-M6以上(M6以上的一般会进行核销)的坏账下降比率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记了。8-10%的坏账率。应该是行业中位数。包括现在的一些大型P2P,消费金融公司,P2B等。但是有一个问题这里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从来这些公司都是自己兜底。只要不到最后兜不住,从来不让投资人承担损失。那么问题是这个风险自己兜他是用什么兜底的呢?有可能是出借利率息差获得的利润,这个时候这个兜底的资金实际上就是自己的风险边际,但是如果坏账损失超过了利润呢,这个时候就要用流动资金强行兜底了。但是要知道企业能够预留的流动资金是很少的。这个时候实际上这个流动资金就有很大概率是投资人购买的理财资金。这也是P2P运营的时候的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暗箱操作。要不然就是直接发布理财计划,这样你投资的钱的最终标的就无从得知了,也就是说这笔钱最终用在哪里了你完全不知道。或者就是线下认购债权。但是你投资的时候签署的协议是不会告诉你具体的债务人是谁的。也就是说你一样不知道自己的原始债权到底是出自哪里?因为所有的匹配名义上是要你确认购买已经投资之后,才会看是进行债权转让和匹配。也就是说比如你在某信购买理财,你交了钱债权才会从唐老板名下转移到你名下。唐老板是某信的最大债权人(标准债权转让模式不了解的同学请自行百度)。也就是说债权的确认实在生米煮成熟饭之后。这之后在还款期内,P2P公司会给你寄送债权列表。但是这个债权列表你是无从核对的。也就是说这个列表的真假你并不知道。所以如果你的出借资金被挪作他用,你是无法得知的。现在国内的TOP5说实话肯定不是要骗钱。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与风险同行,在危机爆发的时候覆巢之下无完卵。银行也未必能幸免于难,何况这些次贷中的次贷呢?如果本身就是所有风险都由公司兜底。那么风险就会积压。如果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客户质量持续恶化,再加上信贷危机爆发。积攒下来的风险会怎么样?可想而知。这就是我说为什么钢兑是最大的原罪了!当然还有信息不透明。其次对于能够起到监控左右的很多工具国家没有给与必要的支持。社会群众本身也会容易被误导。举几个列子。比如资金监管,和资金托管,以及资金管存银行监管1资金托管资金托管一般来说是P2P平台和,真正的“资金托管模式”就是让投资人和借款人分别在平台的系统中开设账户,而且在交易发生时,资金是从投资人的账户直接转入借款人的账户中的,中间不会通过平台这一层,做到用户的账户金额显示多少便能实时的提现多少。资金托管模式下托管方有义务监控资金的流向,根据指令进行交易,且定时发布托管报告证明资金未被挪用;2资金监管资金监管业务中银行的位置是卖方和买方之外的第三者,对于资金用途存在“监督“职责,卖方使用资金需符合资金监管合同所约束的条件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部门的政策。一般接洽的部门为零售银行部(个人金融部)。3资金管存资金存管,存管方不具备上述义务,平台仅需在存管方开设账户仍可自由支配资金;这样并不能实现资金与P2P平台的隔离,也就起不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由此可见1,2才能真正做到隔离风险的目的,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公司都只是停留在3,就对外宣布自己的资金托管。但是广大群众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差别。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业内人士也不了解。因为这项业务实际上是近1,2年才开始推行的。你是否真的托管,实际上很少有人分的请,也很少有人会在乎。我曾经和某大型商业银行直销银行部聊过这个问题,实际上行方当时的人员就认为资金通过我银行进行流转就是资金监管了。。。但是并不了解监管协议中的具体约束条款。你看这个事在行业内也只是这个水平而已。至于风险准备金账户就更是滑稽了。首先,很多公司的出借金额达到百亿。之后风险准备金账户的金额大概就是1亿出头,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就是块遮羞布。你吸纳资金的能力应该是和出借端对等的是吧?那么如果泡沫没有破。小型的风险集中爆发你会动用风险准备金,披露风险吗?披露了风险你的理财端业务不是砸招牌吗?那么如果风险泡沫破裂,你这1个亿的风险准备金能兜住多少风险?对比你100亿的出借资金有什么用?---------------------------------------------------------------------------------------------------------------------------------其实这个题目太大了。很想系统的讲一讲。后面还有。前面只是降到了市场基本面,和资金流向,以及信息披露问题。后面谈一些细节。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但是没怎么答题,不是没得说而是要说的太多不知道从何说起。。。(利益相关,TOP5里边基本上都有朋友,就不说公司全名了吧。)后面再更吧,为大家讲解一下现在主要的风控审核手段,基本上分为信贷工厂(出自淡马锡),IPC(出自德意志银行),风控数据模型推演(出自FICO)。这是现在主要的风控三种方法,这几种各有利弊
谢谢邀请。以我有限的经验看,12%左右的P2P收益并不夸张,在我一直以来的平台监测中,12%的固定收益评价为“良,借贷成本合理”。泛亚的崩塌,不只是简单一个收益13%的问题,更关键的问题是产品的本质:收益的来源寄托于价格波动极大的有色金属上,本身是不靠谱的,即便只给3%的收益还是不靠谱。详见:上面有同学回答过了,中国P2P最初就是民间借贷的网络化,那么民间借贷的利息其实要比现在的P2P高多了,100%以上也很常见。是不是庞是骗局?主要看游戏的规则是不是靠接盘侠来维持。这有两种情况。1.本身就是场骗局,集资的目的被伪装,资金未被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根本不可能还上利润,一开始就是骗局,这样就是集资诈骗了。2.一开始不是骗局,后来资金链断裂了,换不上了,只能靠接盘侠的钱来借新还旧。泛亚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无论投什么,利率多寡,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产品的收益到底来自哪里;详见:总体来说,12%的收益率在P2P中属于正常水平,对于超过18-20%的高收益平台,要非常谨慎了,详见:
当下P2P金融市场的几大问题。一、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P2P信贷产品均是传统银行产品的次级贷,甚至是小贷公司及典当公司的次级贷,基本没有实质性创新,而且它们的风险均超过了传统的同类产品,是极不安全的。从P2P当前的金融生态来讲,根本无法完成健康的闭环。无论是中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租赁、票据融资,还是应收帐款保理、股票配资及个人消费信贷、汽车金融,这些所谓的P2P创新其实一直是银行、小贷、典当及民间投资公司的传统产品,只不过使用了网络募资渠道,其营销手段、操作手法、风控技术均与传统渠道无异,而且绝大部分P2P的融资成本均高于这些传统的渠道,P2P凭什么革传统金融的命?又凭什么能够生存下去?就拿银票贴现来说,银行与民间票据公司的流程管理、风险控制、票源渠道均优于绝大部分P2P平台,其贴现率更是远低于P2P票据平台,P2P银票贷最终只能轮为次级银票贷。小微企业贷、融资租赁、应收帐款保理业务也是如此,配资更是典当公司玩了多年的产品,在这些产品的流程及风险控制方面,传统金融的技术、能力均远超当下的P2P平台。P2P轮为次级贷的原因极其简单,技术均为仿效与照搬,而资金成本远超过传统金融或准金融机构,装什么高帅富?二、当前的P2P跑路并不是偶发现象,而是一种必然。高收益必然是高风险,这个千古不变的真理,竟然被一帮所谓大数据、互联网思维烧热的狂人弃之而不顾。与这帮狂人真正探讨信贷产品及风控细节时,均左顾而言他,一但词穷语尽便拿思想落后的大帽子盖人,用普惠金融的道德高度进行掩盖。试问高收益被投资人刚性拿走了,谁来承担高风险?全世界哪种技术能够做到高收益低风险?从当下P2P的产品特点看,过高的投资收益与放贷利息,最终形成的巨大风险成本必将由参与者承担,而目前没有释放的技术通道,最终承担风险的顺序只能是P2P平台、P2P通道机构――第三方担保机构――P2P股东方--投资人。任何参与方均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将风险向后者延伸,但轮谁中枪,不刚性兑付的结果就是牺牲商誉、退出江湖。这是一个极其荒谬的商业模型。局中人均在赌自己能够步LC的后尘,殊不知LC的商业模型根本未承担主要的信贷风险。在当下这个生态圈中,最大的获益者只能是借钱不还的骗子。那些一时获得高息回报的火中取栗者,那些获得高估值风投的平台创业者,一日不停止投资或未直接变现,最终也难算是盈家。刚性兑付堵死了风险分散的渠道,让信息中介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投资风险,是严重违背市场规律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大家均做成纯中介,不承担风险可行否?结论是否定的。因为中国当前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太高,国家信用使大量政府平台、国有企业无度挥霍信用,浪费了太多的信贷资源,拉高了低风险信贷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推动中小微企业及民间融资成本的上升,远远超过了企业能够承受的安全边际利率。如果P2P再将风险成本加给资金方,则资产端的产品价格将不可避免地走向高利贷,结局仍然归于失败。根据国外的经验,真正的P2P本身就是小众的极其细分的市场,利用狭窄的数据模型获得有限的生存空间,哪是全民P2P的状态?事实上当下的P2P本身已大都演化为民间金融的另类生存,而民间金融的生生死死自古有之,在经济下行期大规模跑路又有什么奇怪?在我看来,跑路的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2015年出现极大规模的开办潮与更大规模的跑路大军应是大概率事件。三、在不安全的P2P信贷模型基础上构建的通道类、ETF类、分散类衍生品,均是不安全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P2P平台的风险识别难度极大,对合作机构的风险筛查也基本无法完成,以高息的传统信贷产品为基础发散出的各种金融数据分析模型,最终只会是花拳绣腿,下盘稀松。华尔街的教训历历在目,各种华丽的包装本身改变不了次级贷的本质,更何况当下P2P产品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相比还差之千里。在当下投资人与行业中人均陷于浮躁之时,拿钱买教训自不可避免,而且就在当下。如果从真正的资产负债表分析,除极少一部分公司还能刷存在感外,大部分公司在本质上已经破产、资不抵债。四、当前绝大部分P2P平台均无法盈利,通道类平台更是象融资担保公司一样苦逼。群雄并起、妖孽丛生的P2P江湖早已不再是屌丝的创业天堂,巨大的引流费、公关费、IT系统维护费、人力成本已远远超过常人想象,3-6%的P2P平台过手费用根本无法覆盖成本,而1-2%的通道费更远低于接近死光的融资担保公司的平均收益,刚性兑付的风险成本将成为所有P2P的财务恶梦。面对信贷顾客质量普遍低于银行甚至小贷公司的现实,P2P水下的信贷不良率将会将所有拼爹的变成坑爹的,将所有无爹可拼的变成游民或骗子。一个不正常的商业模型,在一个不正常的信贷大气候中逆势兴起,繁荣的背后必将会是一地鸡毛,谁是能生存下来的乱世英雄?五、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要形成良好的生态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是不良事件的善后处理,P2P均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
如果你的知识都可以轻易的知道其中的秘密,市场就又重新回到均衡状态,那价值洼地在哪里,敢投的人就两类人,看得懂的和看不懂但胆子大的,!12%的收益的P2P中肯定有优质资产和庞氏骗局,拉开水平就靠这个,对于底层资产的判断力。这个是核心竞争力。社保都是庞氏90、00才2.4亿人咋养活4.2亿的70、80后。重要的事说三遍!不是风险越大收益就越高;而是风险越大收益的波动越大。不是风险越大收益就越高;而是风险越大收益的波动越大。不是风险越大收益就越高;而是风险越大收益的波动越大。
首先12%的收益是受法律保护的,P2P平台是个中介平台,连接借贷双方,如果是正规的P2P,就不存在庞氏的问题,当然也有一部份平台存在自融问题,15%以上平台风险就很大,目前正常是8%-10%
先扯个闲:关于题主的再三强调。。而且跑我评论区再三强调,我的回复如下:哟,您出来卖还不让买是吗?您是党啊?再说,知乎的问题是开放的,可以公共重置编辑,意思就是这问题不是只答给你一个人看的,你觉得回答不好可以不看,总有人要看的。是吧?你再三强调不让别人回答那是“非请勿入”的私人领地,您当这是qq空间?------------好下面是我对这问题的回答:12的年化收益并不高。庞氏骗局和非法集资,有个共同点,假标的,而不是资金池。金融交易中也有一句话叫判断游戏是否持久关键在于资产端是否可靠。君不见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因为不良资产太多还不上钱了吗。。。所以,关键是资产,资产,资产。当然了,如果一家平台飞速发展却不思进取,不把钱用在发展上,比如投资转型,用钱生钱,而是过了今天金碧辉煌谁管他明日洪水滔天,那就确定无疑是庞氏骗局了,哪怕他年化收益只有1%,也不靠谱是吧。结论:有资产的模式,就不算庞氏;没资产的,就是庞氏。不能一概而论P2P就是庞氏,或不是庞氏——懂了?——————————————————————————————————————-再补充一下,题主原来在提问里说:庞氏骗局不是庞氏融资。。。。康姆昂,庞氏只有一个庞氏,你所谓的庞氏融资,也是借新还旧,庞氏骗局也是借新还旧好吗?区别在于一个是进行时一个是完成时而已。。。还以此来显摆“深入思考”,还几乎每个回答下都要喷一下。。。还“不和迷信政府和国家的人做朋友”。。。你让我想起了经典台词“我不会原谅你的”“我只是个普通人”。。。谁特。。用你原谅啊。。。谁特。。说你不是普通人了。。。谁特。。要和你做朋友。。真是杀马特进城说人不懂潮流——哪儿来的哪儿去吧您
如果年化12%的收益都算高收益的话,那股票期货交易岂不是暴利?其实固定期限收益理财模式之所以收益看起来这么高完全类似于厂家直销,不知道这么解释能否理解。银行也有理财产品总共5类,其中常见的是两类,一种是参与政府某些工程项目的,一般都有担保公司做足额担保,一种是优质企业类的,也有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好吧,问题来了,这些项目不可能主动上门吧,银行之间也是有竞争的,所以其中一部分收益给了牵线搭桥的影子银行,银行自己不能白干吧,他们再拿一部分,担保公司一部分,层层盘剥到投资者手里只有可怜的5%不到的年化收益。P2P是民间借贷的升级模式,作为一家真正的p2p公司本身只作为居间服务平台,或先用自有资金进行放贷取得债权然后根据投资人的投资额进行匹配的(线下债权转让模式)或者是在网上发布标的等待投资人投资的。p2p公司只收取一个服务费。线下的p2p公司先用自有资金进行放贷,当然放贷的不可能是以公司为主体,一般都会有专业放款人(自然人)这个贷款利率是多少呢,不超过年化24%,原来是不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但是由于银行持续降息对p2p行业冲击很大,所以国家规定了这么个杠杠不超过24%,完全受法律保护。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还款利息,还有借款人借钱的话还要交一部分服务费,然后给投资人年化12%的收益,我觉得公司有没有赚头题主自己心里应该有数了。风险备用金,只要是p2p公司必须要有风险准备金账户,其作用与银行的储备金一样,一旦出现坏账或者逾期,公司会动用风险准备金先行支付投资者本金和收益,然后再去追讨,可以这么说一家p2p的风险准备金越多,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越强。保险承保,我觉得题主应该是想说担保公司担保其实作用应该是一样的,风险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如果风险准备金用光了怎么办,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理赔。另题主点名说了恒昌财富,作为全国知名的p2p财富公司,本身规模还是可以的,但是其开展信贷业务过多,坏账率节节攀升,暂时还支撑的住。仅仅能说这么多了。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p2p不熟,但是恒昌我调查过,之前有一个朋友的朋友进去工作过,受人之托随便查了下,没有报告,手机答题把结论说一说。首先,他的广告肯定是夸大宣传,有些他广告里宣称的业务是没有资质的,虚假宣传逃不掉。其次,它的公司和股东系统有问题,这个去全国工商系统八一八。非常明显的不合理,也不符合其自我描述。最后,拿有些公开的数字算一下帐,你会发现要做到盈利,中间有一些参数是不合逻辑的,无法自洽的。至于是否一开始就是庞式,亦或会往未知的方向发展,就不知道了。顺便,风险保证金买法律上是无效的,银行只是证明有一个名字叫做风险保证金的户头里在银行自己盖章的时候有那么多钱。这个账户的名字本身无意义。声明,本人非专业人士,所有结论均为一家之言,谨以提示风险,勿以言之不预。
当你盯着别人利息看的时候,别人正盯着你的本金看
专业点的扯吧:1年期12%的利率算不算高,你要看怎么比,你和银行现在1.75%的年利率比,当然算高。但是当你知道目前主流的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准是3分(月利率3%)以上的情况下,你就会发现,12%的平台其实还是流氓平台。不过考虑目前的风险现状,P2P平台其实都是风险自担的情况下,高收益高风险,平台拿着3分左右的利率(实际利率及管理费等),要承担人力成本(这个行业其实最花钱的地方)和推广费用等,然后还得风险自担(烂账收不回来等情况),也属于正常。现状拿出最专业的数据,国内小贷公司的标杆宜人贷(宜信)来说,宜人贷是有借款端和投资端两者的。借款端的利率基本上是月利率1.87%等额本息,这个怎么理解呢?直接说数字:借款10000元,12月期,然后等额本息还款,月利率1.87%,每个月你要还大约=00*1.87%=1020.33元;然后12个月一共要还12243.96元。然后我们按照我们投资10000元,12期,然后等额本息还款,年化收益12%,你每个月能按时收回888.49元(公式有点复杂,网络上能查到帮助算的工具)看到没?我们来再测算一下:如果我是宜人贷,放出去10000元,然后再转手给投资者,每月这笔交易我能从中赚.49=131.84元。这个交易期间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放款方宜人贷的收益=131.84*12=1582.08元。看看这一年你的收益=888.49*12-元。(这两者都没有考虑复投,等额本息要收回钱再不断复投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达到投1万一年收益1200元)。当然,放款方宜人贷要承担的成本包括不限于坏账损失填补、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费用。其实,当一个平台成为规模后,12%的利率真不算高,只是越是大的平台,股东就越想要收益,他要得越多,投资者能拿到的自然越低了。顺带推荐一下我司的产品:风车钱包,一个会赚钱的钱包,搜索微信公众号:风车金融或者风车钱包。年化12%左右的活期理财产品!!!
不能这么一竿子打死一大片,p2p是个行业,这个行业不会全部是庞氏骗局。。
一般来讲,利息有三个作用1、利息是对延期消费的一种补偿举个栗子:本来你有20元钱(假设你没有别的钱了),打算去吃午饭。这时张三过来跟你说,你先别吃午饭了,借我用一下吧,晚上还你25。你想了一下,挨一下午饿,晚上就能多吃个鸡腿,于是你就借给他了。反过来,如果张三晚上仍然还你20,你饿一下午却什么都得不到,你肯定就不愿借给他,这就是利息对延期消费的补偿功能。2、利息是对风险的一种补偿继续举刚才那个栗子:张三为什么要找你借钱呢?原来是他中午跟人约了场台球,双方各出20元做为赌注,谁赢了谁拿走。所以你借给张三的钱是有风险的,如果张三输了,他就还不起了(假设张三也没有别的钱了)。好在,张三是个高手,有90%的把握赢,所以你有90%的机会赚到5元利息,还有10%的可能赔掉20元本金。你算了一下,5*90% - 20*10% = 2.5,也就是你平均可以赚到2.5元(术语叫数学期望),不够吃鸡腿了。看到你不太乐意,张三说,那把利息提到8元钱吧,这样你的数学期望就成了8*90% - 20*10% = 5.2元,于是你就把钱借给他了。这就是利息对风险的补偿功能。3、利息是对通货膨胀的一种补偿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在信用货币体系下,政府应该控制经济,保持一定速度的通货膨胀,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率。虽然这套理论一直受到其它学派的挑战,但物价上涨却是所有百姓都能感觉到的。继续举刚才那个栗子:如果张三说,他跟别人赌的不是台球,而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那就意味着你要一年以后才有希望拿到本息。但一年后同样标准的午饭会涨到25元,你又没有鸡腿吃了。于是张三提出给你14元利息以弥补物价上涨,于是你就把钱借给他了。这就是利息对通货膨胀的补偿功能。以上三点跟P2P贷款关系最紧密的是第二点——风险补偿。目前江浙一带的民间借贷利率是2个点,即年息24%(简化计算,不计复利),坏账率(还不起钱的概率)大概在10%左右(拍脑袋出来的,别问我来源,这事也没有权威来源),所以你的利润数学期望是24%*90% - 100%*10% = 11.6%,风险与利润相匹配,大家皆大欢喜。但是,现在你和贷款人之间多了个P2P平台,P2P平台要赚钱,于是你的利率变成了1个点,即年息12%,那么问题来了——借出方的收益减少了,借入方的坏账率可没变啊。于是你的数学期望就成了12%*90% - 100%*10% = 0.8%,比银行还少。本来,P2P平台可以通过风控手段(调查贷款企业,评估风险等)来降低你的坏账率,比如降到5%,你的数学期望就可以达到12%*95% - 100%*5% = 6.4%,属于合理水平。但现在P2P平台那么多,银行信贷部的人早就被挖干净了,你真以为他们有合格的风控人员吗?所以,P2P贷款的真实现状就是——借出方拿着12%的利率,却承担着跟24%利率一样的风险,风险与利润严重不匹配!
p2p本质和银行一样,只不过缺少银行的信用背书(特别是我们国家的银行,少了实际上的国家信用背书),别看他们扯的广告和说明,都是有资金池,想查一个都跑不了!p2p存活下去的基础是经济高速发展,一旦经济下行,就会压缩p2p的生存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去年今年雷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1、可能,民间高息借贷吧。居间人或者担保公司整的,只是借用网络平台,更广泛的寻找有闲钱的,把你们的钱集中起来,通过他们出借给 线下找他借款的人,收几个~十个点吧。看起来很美好,实则陷阱重重。很多关键点,比如:你能否判断借款事项是否真实的?你签的是什么合同?涉及的具体项目资料、各种证件、印章等你是否有能力逐一判断真伪?其实这种民间借贷风险很高的…没能力的不要碰了。好了,如果要碰的,也最好你和平台公司是一个城市,这样方便也必须上门考察清楚 调查清楚 ,还要你有能力调查清楚。。。2、吸资 跑路。
一般认为业内分两种。 一种是陆金所人人贷这种模式还比较靠谱的,或者说可持续的。 陆金所几十人过几百亿的单子(印象数),赚疯了。最近都是打包平安银行的项目然后往外卖,相对靠谱。 第二种到不一定是庞氏,但是模式恐怕很难持续,国内2000家(印象数)大部分都是这种。 举个简单的例子,客户15%给P2P,P2P拿12%卖出去。来借款的人写理由:改善生活。整整300BP的利润,皆大欢喜嘛。你能拿15%利息的钱改善生活?还不是投入了风险更高的投资去了。这样赔了还不是司空见惯。谁敢说保障得了?窃以为P2P真正的意义在于,改变了有存款才能放贷款,存款是贷款基石的行业思维。人家可是拉来贷款再把它当存款卖出去,厉害不。
简单说,不是庞氏骗局,是自融骗局,好多公司拿了钱又去放高利贷或自己使用。至于利率市场化风险低什么的,那是你想多了,你相信有那么多的需求可以承担那么高的资金成本风险还很低么?一年50%哦,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不请自来,恒昌财富二线城市两年以上员工,工作三年多一点。我入行的时候行业风气还是蛮好的,不像现在,圈内人习以为常,圈外人听起来简直不能理解。关于恒昌,简单的说一点吧,在这个圈子都未必能够了解公司,何况不在这个圈子的人,当然知乎大神多,不对之处还望各位大神批评指正。1是否是旁氏骗局。恒昌应该不是,甭管一开始夹缝谋生的时候是不是,至少现在从两端的业务量来看不是了。理财端月入账已经突破三十个亿了,准确的说是八月份三十四亿,九月三十二亿多。包括一些其他少部分的自己发的私募系列产品。个贷款端的话貌似也是突破二十个亿了。大家不要觉得这个差额差这么大这不明摆着旁氏骗局嘛。恒昌的业务端基本都是复制了宜信的,后台到前台业务端在P2P这快基本是一样的。包括早期的管理里绝大部分都是宜信的。至于这个差额是因为个贷端有个合同金额和放款金额,也就是说假设你借了五万块到手,那么合同金额是远高于这个数字的,具体多少不同的贷款品种不同的资质不同的期限也略有区别,具体数字即便是个贷业务员不能准确算。多出来的合同金额不仅是利息还包括服务费审核费等等。债权匹配的时候是按照合同金额匹配的,在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公司机密,除了核心匹配部门一般是没人知道的。没有哪个公司会蠢到把自己一层一层剥开让人分析挨喷的。如果有人认为这就是旁氏骗局的话那你就这么认为吧。公司的个贷在整个小贷市场上也是非常不错的,所谓的不错也是在全国排进前三的,风控也算严格,当然逾期不可避免,也绝非是宣传的什么一个点两个点,傻逼也不会信的。2公司是否盈利,我倾向于盈利,具体多少就不清楚了。个贷借款利率在月息两分,等额本息,回收再利用一下就算一笔业务四十个点吧,不要跟我讲什么超过二十四的都是高利贷不合法之类的,有人见过借钱利息不合法的吗,这么多的收费项目,没有会蠢到就是绕不过二十四这道线的。四十个点减掉给客户的十二个点的收益,就按最高十二算,抛掉理财前段房租员工工资提成市场费用等大约五个点我说的是平均差不多的,二八定律是存在的,有的地方做不起来确实是存在的。个贷端也得五个点。就算十个点吧,目前按照恒昌来算应该在八到十二吧。抛掉高管行政客服其他配套的费用算三个点吧。剩下的减掉坏账实际损失大体就算盈利了,至于坏账率一人一个算法,非专业人员就不要这么自信了,第一算法八成是错的,第二就算算法正确你也没有准确数据,只能根据业务员提供的数据猜测。剩下的大概就算盈利了。以上只针对恒昌,不代表行业。3风控这块的一般恒昌个贷审核确实算严格的,不信你们可以去当地的个贷试一试,我相信你们所在的城市都有恒昌个贷的。业务员造假的事情确实存在,即便如此,和其他同行比起来也还是不错的。至于资金托管,凡是用了三方支付的都这么宣传。保险合作,借款人有个和国内保险合作的人身意外保险,还款期意外死了赔偿金赔付恒昌。利保保险的合作是履约保证保险,具体貌似还没实行吧,至于这是什么懂保险的来解答吧。银行托管这块已经在和中信接触了,风险还款金都从招行转到了中信。4恒昌从今天开始线下业务降息了,一年期到了11%。线上业务收益不变。小贷市场是有限的,现在小贷跟不上理财了,公司每天排队的好几个亿,线上理财叫做恒易融,每天十点开放,基本都是秒杀,非熟练操作一气呵成网速和电脑都不错的就不要试了,感兴趣的可以工作日十点掐个秒表看一下是几秒钟。5 行业就不多说了,规模做的恒昌这样的线下也就那么三四家。至于遍地开花的公司,怕是一多半连个个贷端都看不到吧,其他的乱象就不讲了。有感兴趣的再聊。
仅仅代表个人观点,限于个人视野眼界,若有不对,请轻轻的喷~~~首先,所谓P2P当然会是有一个趋势性的金融产品。其次,目前国内的所谓P2P公司,无论是纯中介性质还是其他有插边球资金池的P2P公司良莠不齐,项目承揽能力,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都弱到爆!目前收益12%左右的产品,项目方承受的实际成本至少在15%以上。可是15%左右的资金成本有什么行业可以支付得起,就算项目方按1:1的自有资金做劣后,难道项目方不赚钱了吗?(只说普遍现象)。而目前市场上P2P产品的风险环闭设计就是笑话,要么是包装鬼扯,要么是尽职调查不认真,风险揭示不充分;而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之差令人发指,又完全没有处于监管之下。所以不建议介入。至于是不是庞氏骗局,我的意见是,初衷做成骗局的并不多,但是操作不规范,造就了很多庞氏骗局。监管套利这个还算不上,反正我是不认为这会看成无风险利率,国内信用风险...唉~~当然,对于利率市场化还是有一点促进的。随着行业的发展,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行业未来还是好的!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如果逻辑混乱,凑合看吧。
马一下,改天详细答
我投13%的两年了,其实根本没他说的那么高,因为他的12%是按满额不间断投项目的复利给你计算的,但是项目和项目间会有间隔,有时候还要间隔很久。实际上达不到12%,顶多有个8%,去年我的才7%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75利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