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诈骗案例被取钱破获案例

:: 新华网 :: - 地方联播
 当前位置:
克隆银行卡2年盗刷2千万 监利警方破获部督大案
10:56:26)
稿件来源:楚天都市报
&&&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 刘汉泽 特约记者程正华 通讯员 覃明敏 潘晨)凭卡号和密码等信息,犯罪分子克隆出别人的银行卡;储户银行卡在手,存款却在千里之外被取走。
&&&&近日,监利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经过两年侦破,一举破获代号为“啄木鸟行动”的公安部督办大案,摧毁两个盗刷银行团伙。该案在国内涉及到湖北、福建等12个省,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
  卡在监利,66万存款青岛被盗刷
&&&&日晚10时许,家住监利柘木乡的个体业主王明(化名)收到银行发来的三条短信,短信提示称,他的银行卡在山东青岛,分三次消费66.1万余元。
&&&&人在监利,卡在手上,竟有人在千里之外用自己的银行卡刷卡消费?王明迅速报警。
&&&&监利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认为这是一起盗刷银行卡案,及时冻结了王明被骗资金。
&&&&民警赶到青岛发现,这3笔大额消费,均在一家名为“青岛九经空间设计有限公司”的POS机上刷卡。
&&&&同时,就在当年8月24日,该POS机还有一笔达51.8万元的刷卡消费。民警联系上持卡人浙江人陈先生,他的遭遇与王明类似。
&&&&警方来到上述青岛公司,该公司负责人称,其POS机已借给青岛人陈杰等使用。而陈杰又称,他们已将POS机转给张某。
&&&&民警层层上追,发现青岛人张某以及其朋友李某等人有盗刷信用卡的重大嫌疑。
&&&&克隆卡片,盗刷他人存款“赚钱”
&&&&当年9月17日,李某在青岛某商店出现,警方遂赶到将其抓获。
&&&&李某承认了与张某一同作案的事实。几天后,民警将张某抓获。经审讯,民警发现该团伙还有胡某、王某等多人参与。
&&&&经查,2009年初,团伙成员胡某听说了一个“发财机会”:有一种“制卡器”,在知道某人银行卡信息后,能克隆出一张同样的卡,该卡可以POS机上刷,从而“赚钱”。胡某将此告诉了网友王某,王某发现网上有人出售制卡器,便买了一套,该制卡器还带有写卡软件。
&&&&8月24日,胡某从网上花1000元买来了一个银行卡信息后,便通过制卡器克隆出银行卡。当天,胡某与王某便从POS机上盗刷了51.8万元。受害人是温州的陈先生。
&&&&8月26日,王某从网上花1000元购买了一张银行卡的信息后,如法炮制,划走66.1万余元。受害人便是监利人王明。
  顺藤摸瓜,牵出两个盗刷卡团伙
&&&&民警发现,该团伙远远不止这两次犯罪。同时,他们购买的银行卡信息的来源,指向两个目标,一个网名叫“站长114”,其主要提供国内银行卡信息;另一个网名叫“本小姐”,其主要提供境外银行卡的信息。
&&&&通过交易账户调查,民警发现,“站长114”除与王某团伙交易外,还将信息卖给了下线“机器”、“归属”等5人,交易金额达数万元,按每条银行卡信息1000元计算,至少有数十人的银行卡信息被泄露。
&&&&而“本小姐”的下线更令人触目惊心,她的下线多达18人,交易金额达200余万元。这意味着,她出卖的银行卡的信息,约有2000多人。
&&&&根据线索,民警发现两团伙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
&&&&监利将案情上报,此案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代号“啄木鸟行动”。
&&&&去年1月19日,专班民警在广西将“站长114”唐某抓获。唐某无业,他交代,这些银行卡信息是从网上购买而来的。民警欲再追踪其上线,发现对方的QQ号被盗,线索中断。
  守株待兔,源头竟是两名留学生
&&&&而另一方面,民警加紧对“本小姐”进行调查。
&&&&经查,“本小姐”叫王丽(化名),山东人。2006年,王丽在马来西亚攻读硕士。与王丽一同作案的,还有其前男朋友喻平(化名),喻平也在马来西亚读书,湖南人。
&&&&警方发出“红色通缉令”,张网以待。今年1月24日,喻平刚刚走下马来西亚飞至广州的航班,便被抓获。
&&&&喻平交代,他在网上发现倒卖银行卡信息可赚取差价后,便与王丽商量效仿,一条信息从几百元到3000元不等,全部卖到国内。喻平称,他们的信息来源也是通过网上获取,均为外国网友和非法网站。
&&&&今年7月11日,不知前男友被抓的王丽刚到浦东机场,便落入法网。
&&&&至此,两大盗刷团伙主要成员均已落网。该案中,民警共抓获14人,除王丽与喻平外,均已被判刑,刑期从几个月到10年不等,并同时处以5万到20万不等的罚金。
&&&&大额现金最好存到存折里
&&&&采访中民警介绍,这些被盗刷的银行卡,储户很难追回损失。以此案为例,除监利人王明因报警及时,66.1万余元被及时冻结全部追回外,其余只追缴了几十万元,更多的钱被嫌疑人“挥霍”。
&&&&而同时,储户通过诉讼向银行追回难度也相当大,“根据案例来看,储户基本不可能全额追回损失”。
&&&&民警呼吁储户要保管好自己的卡号和密码。以此案为例,王明就是接到一个电话后,就轻易地将卡号和密码泄露给别人。
&&&&民警分析,目前有三种情况泄露,一是黑客进入银行网站后台盗取卡号和密码;二是怀疑银行有职员充当内鬼,将银行卡信息卖给别人;三是储户在取钱和交易中,将卡号和密码泄露。
&&&&警方建议,大额现金,最好不要放在银行卡内,放在存折里,比放在卡里安全。
&&&&(责任编辑 陈辉)→【】     【】   【责任编辑:
新华网江西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或新华网江西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来函与新华网江西频道联系。
※ 联系方式:新华网江西频道编辑部 电话:75冒充电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电话欠费、银行卡涉嫌洗黑钱”为由实施诈骗案件的防范
  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新闻
&& 警务动态
字号:、 、
冒充电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电话欠费、银行卡涉嫌洗黑钱”为由实施诈骗案件的防范
[发布日期:
]  本文已被浏览过
&&&&&&&&&& &随着电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联系越来越方便,但电话在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各种陷阱,各式各样的电信诈骗案件越来越多。近期,雨花台分局板桥派出所辖区发生了一起冒充电信、外省市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家中固定电话欠费、所属账户涉嫌洗钱案需要冻结,要求受害人将银行账户中的23万余元存款存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的案件。此类案件,不法分子利用国家机关和政法工作人员的公信力实施诈骗,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且涉案金额较大,社会影响恶劣,给群众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从目前情况看,相当多的群众对此类诈骗案件依然缺乏警惕性,极易上当受骗,有再次发生的可能,广大群众引起重视,切实做好宣传教育防范措施,遏制此类案件的高发势头。&&& 一、简要案情&&& &&&&&& 日13时30分许,受害人朱某家中的固定电话接到一个语音电话(无来电显示)称其固定电话欠费,受害人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第一个案犯自称是电信局的工作人员(女),说受害人的固话欠费了,但欠费的是用受害人身份证在延安办理的与其电话捆绑后的号码,现该号码已欠费2469元。当受害人觉得疑惑的时候,对方挂断电话称查询后再告知受害人情况。紧接着,受害人又接到一个电话号码,第二个案犯自称是延安市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男),说确实有人用受害人的身份证在延安办理电话并欠费,同时说有人用受害人的身份证在银行办理了一账户涉嫌洗黑钱,称受害人有犯罪嫌疑。案犯用作笔录的形式,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存款信息后以受害人涉嫌犯罪需要冻结银行存款与涉案资金交叉比对为由,让受害人务必在16时30分前通过银行柜台将存折和存单上的全部款项汇到指定账户。后案犯再次拨打受害人电话,想继续实施诈骗时,套取受害人丈夫的银行账户存款时,受害人有所警觉,案犯没有得逞。受害人共计损失元。&&&&&&& 二、作案方式&&& 犯罪嫌疑人利用虚拟电话或&任意显示电话号码&的软件,随机拨打固定电话,冒充电信局或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固定电话欠费和以受害人身份办理的银行卡涉及洗钱案件,需要将受害人银行卡内存款转移到安全账户为由,手机遥控指挥被害人按照其提示操作,使被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自己账户上的钱款转账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账户里。&&&&&& 本案中,首先由一名女犯罪嫌疑人冒充电信工作人员,谎称以受害人登记的电话已欠高额费用,当受害人否定欠费时,女嫌疑人告诉受害人是以其身份证办理的与其固话捆绑的电话号码欠费,并主动提出帮受害人调查;第二步,为了获取受害人的信任,紧接着由一名男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安、检察院或者法院等国家司法机关的身份,通过网络电话拔打受害人电话,并利用网上任意改号软件(任意显号软件)设置虚拟号码,使受害人来电显示为被利用部门对外公布的固定电话号码,有时为了排除受害人的疑虑会诱导受害人拔打114查询。在受害人查询后,诈骗分子就谎称在侦办一起案件中发现用受害人身份证开户的银行卡涉嫌洗钱罪,并以录口供为由,询问受害人以身份证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及存款情况;最后,犯罪嫌疑人称受害人的身份资料已被犯罪分子盗用,需将以其身份开户的所有银行账户冻结,进而要求受害人将存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交叉比对以排除嫌疑,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三、作案特点&&&&1、作案时间:多集中在周一至周六白天银行正常营业期间,其中又以周三、周五、周六上午9时至下午16时为案件高发期。该时段一般只有少数妇女或老年人在家,在缺少家人商量的情况下受害人比较容易轻信。根据3月份全市发案统计,周一至周六发案16起,周日发案2起;&&& 2、作案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只要有固定电话存在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此类案件;&&& 3、侵犯对象:多为固定电话机主,多以妇女、老年人为主,该类人群思想单纯、防范意识差,容易轻信上当。但从目前看,此类案件侵犯对象出现了广泛性,不特定性及区域扩大化的趋势;&&& 4、作案成员:至少两人,且其中至少有一名女性。根据多地破获的案例来看,此类犯罪大都以团伙的形式存在,各成员有一定的分工:银行开户、办理银行卡、以不同的身份拨打受害人电话进行诈骗、迅速网上银行转帐或从银行取钱,都由不同的成员分工完成;&&& 5、作案成员刻画:作案过程无需当面完成,受害人与案犯没有正面接触,故案犯的体貌特征等均无法刻画,且多以普通话为&官方&语言,无法以口音判断籍贯,隐蔽性强;&&& 6、作案手段:利用公安机关、检察院及法院等国家司法机关的公信力进行作案,手段狡诈且方式不断翻新,极具欺骗性和迷惑性;&&& 7、作案工具:电话和银行帐号。&&& 综上,此类犯罪隐蔽性强,职能化程度高、犯罪地域广且社会危害性极大,给公安机关社会治安的防范打击工作带来了挑战。&&& 四、打防对策&&&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范意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短信、黑板报、宣传册、宣传单、&社区晴雨表&等宣传渠道,结合&大走访&活动,广泛宣传此类案件的作案特点及防范方法,通报辖区发案情况,揭穿犯罪分子的作案伎俩,提高广大市民的警惕性。提醒广大市民一旦接到类似电话,千万不要轻信对方,更不要去银行汇款,要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对任何陌生电话要保持警惕,及时挂断电话并与当地电信查询话费情况,若一时联系不上的,一定要冷静辨别真伪,不要与对方纠缠,以防被对方牵着走;&&& 其次,不要相信电话中自称&警官&、&检察官&的说辞。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时,不会通过电话向市民透露案情,更不会询问群众家中存款等隐私情况。如果涉及案件,办案民警必须出具工作证件及有关法律文书,当面进行询问。若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 再次,要发挥家庭团结合作的精神,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时,要及时与家人、朋友商量沟通,绝不可轻易向陌生账号汇款。&&& 2、加强外部协作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部门联系人制度。要强化公安与银行机构、电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公安机关与银行、电信部门的联系人制度,建立起常态化的协作机制,互通情况,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及时发现犯罪线索和掌握犯罪动态,实现有效打击。同时,公安机关要协助银行机构、电信部门做好工作人员的日常防范培训工作,提醒银行等金融部门在柜台及ATM机上粘贴预警提示信息,使事主在汇款和转账过程中识破骗局。&&&& 3、加大内部合作力度,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在询问过程中,应详细询问嫌疑人作案过程及联系电话、银行开户帐号、损失物品等,并及时将信息规范录入打防控系统,加强信息共享,找寻其中的规律,为同类案件的串并、侦查提供详实的资料信息;在日常工作中,要切实做好基础性工作,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同时要做好网上巡查工作,确保网上监控不眨眼、巡查不断线。通过系列性、个案的分析、甄别、筛选,梳理出此类诈骗的高危人群,并密切掌握其动态,利用&网上网下&两个阵地积极开展工作;在侦破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要加强合作,要打破地域界限,立案地公安机关要主动加强与涉案地公安机关的联系配合,及时串并案件。&&& 4、加强侦查破案信息化,挤压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要进一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增强队伍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加强科技力量的投入应用,利用银行联网的开户帐号的基本信息资料及犯罪分子使用的电话号码、手机卡号及银行卡号挖掘涉案人员信息,使犯罪分子无缝可钻。&&&&5、突破侦查工作瓶颈,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侦办此类具有团伙性、跨区域性的案件,一定的经济基础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多方争取财政拨款,确保办案经费,切实建立起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侦查工作的正常运作,为有力打击犯罪备好坚强后盾。
&&&&&&&&&&&&&本市其他政府网站
南京市人大
南京市政府
南京市政协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南京市依法治市综合网
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南京市监察局
南京市民政局
南京市财政局
南京市统计局
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南京市国税局
南京市地税局
&&&&&&&&&&&&&&&&&国内公安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国警察网
中国警务报道
中国交警网
&&&&&&&&&&&&&&&&&&&&&推荐网站
金陵第一哨
版权所有:南京市公安局 && 技术支持:南京先行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在线人数: 总访问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新银行卡诈骗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