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通过赣州华坚驾校达进南车的嘛

[推荐]死守的2011年——华坚讲_s743197_天涯博客
叭托控背魏谅呈幸纶捶芽们迪灾票腹樟巧寡仲榷壕灼赏徽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3357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487573
    记得去年年底给今年的投资主题是坚守,这两个词既有对价值投资之道的坚守,也有对重仓银行股的继续坚守的意思。一年来基本贯彻这一主题。   首先,谈谈写年总结的想法。自从2007年8月买基金(11月买股票)算起,今年是我投资的第四个年头。虽然成立2年的博客有零星的记录与感悟,但至今还未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我将小我流动资产的70%~80%投入股市,却没有对投资得失进行深入剖析,一方面是惰性,另方面是文笔不好,羞于提笔。果此可称为“懒得令人发指,亏得理所当然”。投资是个严厉的事情,需认真的对待,没有总结就会重复犯错,没有总结就没有提升。   其次,说说读后感。今年阅读书目主要有:《巴菲特的护城河》、《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国富国穷》、《影响力》、《谈判力》、《诚信的背后》、《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 录》、《安东尼波顿成功的投资》等书。目前来说《穷查理宝典》给我启发最大,书中芒格先生这位伟大智者的箴言“买标错价格的赌马论”、“能力圈论”、“耐心等待打孔论”、“多学科思惟及检验清单论”、“反向思考论”等留下深刻印象,但与在心里留下烙印境的界相距甚远。特别多学科思惟与反向思考等在投资中还缺乏应用比较少,以后连系投资要尝试进行反复训练。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国富国穷》:这两本书对我来说有些晦涩难懂,基本了解这两本书基本思想,且有些相通之处,都是向读者表达是自然气候、资源禀赋决定国家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相对大自然这一客观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的作用处于其次地位。应用到投资领域,即理解为有些行业由于资源而天生高贵、有些企业依靠技术、资源具备先发优势、有些商业模式由于特定环境能茁壮成长。   《影响力》及《谈判力》:这两本书是涉及心理学、沟通与谈判方面,这两方面是我常识结构的空白,特别是沟通方面也是我的弱项。这两本书与《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 录》应作为最近几年的枕头书。   同时今年也从一些博客朋友受益颇多,如风中散发、老股民、佐罗、枯荣、管我财、小兵等,还有从不少博友那收集到不少资料,在这里表现感谢。谈了这么多前言,下面进入正题吧。   一、投资损益    由于最近几年处于股市低迷期,每年均会资金不断进入,果此投资损益以基金净值(“坚道基金”)的形式进行统计比较合适。非?有2个基金账户,小我基金账户——坚道1及亲属基金账户——坚道2。   坚道1以有记录的2009年净值为1元计, 2010年净值为0.898,年增长-10.2%,2011年净值为0.776,年增长-13.5%(超上证指数8个点),累计增长-22.4%(超上证指数10个点),复合增长-11.9%(超上证指数5.6个点),换手1.6次。   坚道2今年才成立,假设2010年净值为1元计,2011年净值为0.839,年增长-16%(超上证指数5.6个点),此账户只买未卖。    表1-1 坚道1投资收益情况    表1-2坚道1持仓盈利与股价数据情况   持仓
五粮液 5.6% 32.8 -4.76% -3.90% 42% 19.9 9.5
苏宁电器 37.3% 8.44 -35.5% -6.07% 21% 12.2
招商银行 34.3% 11.87 -5.3% -0.14% 42% 6.8
兴业银行 19.2% 12.52 -4.57% -4.70% 29% 5.3
中国南车 3.7% 4.33 -42.17% 0.09% 52% 13.5
表2-1 坚道2投资收益情况   年份
复合增幅 PE
-13.43% -13.43%
-21.69% -17.60% 0.839 -16.07% -16% 13.4
累计 -32.21% -16.00%
表2-2 坚道2持仓盈利与股价数据情况   持仓
利润 PE PE
苏宁电器 58.38% 8.44 -35.5% -22.34% 21% 12.2 9.9
招商银行 41.05% 11.87 -5.3% -5.42% 42% 6.8 二、经验总结及持仓简析   1、投资收益方面   今年无论坚道1基金还是坚道2资金,均出现亏损,投资收益虽然战胜大盘指数,但从情感上亏损还是难以让人接受。我4年的投资生涯(除2009年外)中竟有3年是亏损的,当然这既与市场低迷的大环境有关,也有自己的仓位管理不当的果素造成(这点留在下节资金管理方面中细说)。假如我投资的企业质地是优良的,价格是低估的,那我如何看待短期的投资收益受损呢?有人追求绝对收益,有人追求相对收益,这与小我投资风格有关,小我理解前者应该是保守型投资者的行为,主要通过低风险套利及国债、债券高比例配置等手段回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去追求正收益,而后者应该是进取型投资者的行为,更多通过配置有价值的股票、基金等高波动性证券去追求相对收益。本人比较偏向后者——获得相对收益,也就选择了无法回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而出现短期亏损,这样我心里也就宽慰不少。   2、资金管理方面   今年对资金管理运作表现相当槽糕,特别下半年面对苏宁持续下跌而进行无序补仓,使得苏宁从2010年收益120%变成如今亏损6%,也使得全年总资金收益大大受损(亏损10%中约有4%亏损是补仓造成的)。回想那时还是不够理性理智,也对电商冲击、以旧换新、家电下乡政策对苏宁的利空影响估计不足,其实持仓成本在8.5元的,大可在成本附近或以下来补仓的,效果从10元、9.5元、9元就大举进攻,当时心态也是搏反弹,然后减仓摊低成本。你看心态急、赌徒式投契、贪婪等人性暴露无疑,大局观、时机选择上的缺点也暴露无疑。而令人欣慰的是在金融股仓位管理上把握得还可以,基本按半仓状态下每10%下跌补仓10%执行,以至于招行、兴业持仓跌幅小于市场跌幅。可见怎么强调资金管理都不过分,资金管理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检验投资人成熟与否的标志。   记得佐罗《仓位控制的奥妙》和小小辛巴先生的《玄铁重剑》均曾对仓位管理进行专门研究,也曾对其进行过详细拜读。是借鉴佐罗先生20%、50%及80%论(高估区20%的仓位、合理区50%仓位,低谷区80%的仓位?),还是借鉴辛巴先生的持仓成本下每20~30%跌幅才补仓以及补多少?这些都是果人而异的。果此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资金管理方法并严酷执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涉及个人投资体系建树的问题。   2011年全年换手率高达160%,虽然比2010年的250%,降低不少,但与期望的换手率还是有差距。这方面暂时要求不能太高,毕竟水平和心态控制没到那个份上,除了尽量减少短线套利激动外,若发现标的出现问题还是要果断操作的。   3、银行股方面   芒格先生说过不做傻事的银行股是个完美的金矿,我想说的是银行股在东亚文化(特别是中国)更是个难得的金矿。相对欧美,东亚文化更有利于持有银行股,如大马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等皆表现不俗,总结中国银行股的优势有:一是13亿人口的宏大金融需求市场,间接融资占主要,且金融业发展尚未成熟;二是独特的储蓄文化,中国人勤俭爱储蓄;三是中国体制决定垄断型金融企业将得到政府关照(含大到不能倒的扶持政策、重视国企好处多于公民好处的倾向政策)等。但市场看空言论从2010年至2011年仍不绝于耳,利空因素无外乎高关联的房地产可能崩盘、地方债务违约可能集中爆发、高铁项目“烂尾”及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等。不上涨的理由也有一箩筐,盘子大成僵尸股、利率将市场化、利润高的太畸形及城商行IPO扩容等等。个人认为利空因素除外围经济二次探底而引起中国股市二次探底算是实现了外,房地产崩盘、地方债务危机及高铁项目大面积烂尾等其他利空因素恐怕是看不到了。而不上涨理由除城商行IPO有点道理外,其他都是狗屁理由。而市场基本印证这一点,全年银行股(以招行为例)的跌幅约5%远低于大盘指数22%,特别是下半年在中小股大幅下跌时,以金融股为首的蓝筹股跌无可跌。   因此对于银行股的投资,我还是那句话:要不你永远不碰银行股,要不你在市场低迷及众多利空已反应到股价时行动吧,借用巴老一句话“等你看到知更鸟时,春天已经快过去了”。   至于银行标的选择,我第一原则是风控管理稳健;第二原则是有波动持续的低成本资金负债起原;第三原则是具备创新基因的企业文化;第四原则重视中小股东利益。从历史表现来看,招行、兴业属于喜欢的类型。   4、商业连锁方面   商业连锁属于高度竞争的行业,这个行业注定只能是民营企业的生存之地,那里的竞争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各投资名人对商业连锁也褒贬不一,这里不细说了。投资商业连锁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商业模式被证明是比旧有模式更有效率且快速扩张的初期,如可能的永辉超市(但目前估值较高)、04年的苏宁(PE=20,但那是尚未接触股票)。   那目前苏宁的扩张空间尚在吗?我的总结是一二线城市靠“挖”,三四线城市靠“抢”。说实在话,个人觉得大部分一线城市空间也不大,目前苏宁与国美、京东等多家共同瓜分市场,但有潜力可挖,苏宁也通过乐购仕店进行品类扩充差异化经营,挖的是超市、百货等的份额。大部分二、三、四线城市“现有的”空间也不大,由于那里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地方渠道商和夫妻店,主要空间靠挖地方渠道商、夫妻店的墙角。根据江西的情况,总店数200家,苏宁仅在地级市设店30家,国美仅在地级市设店10家,地方商腾达在城市及县镇设128家、四平在城市及县镇设32家,根据江西人口总数及支撑店面所需人口数测算,目前各个城市、县镇平均约1~2个电器连锁店,目前也基本饱和。同时还有格力、美的等厂商专卖店,而如今苏宁、国美在那边渗透受阻。   那苏宁抢占地方渠道商的机缘还有没有呢?我们来看苏宁高层及地方渠道商怎么说。某苏宁高层说:“一旦苏宁、国美在当地的物流搭建好,将很快会以规模打败它们”,而地方渠道商也坦言:“区域连锁假如不去上市,未来将很难与苏宁、国美进行抗争。腾达现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店,正是要加速规模化速度”,但地方渠道大力开店也面临难题,由于目前基本无空间。记得芒格先生说过,大意是一个人以往举起100斤重量的物体,那么他下次也基本能举起相同重量的其他物体。我想说的是苏宁管理层能够从一、二线城市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打破三四线城市地方渠道商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对于厂商自建专卖店,相对商业连锁来说,存在先天劣势:产品单一、自建渠道成本高或租用物流成本高等,将只会是电器销售业态的一种补充。   那电商的冲击对传统零售商影响将会是如何呢?苏宁能抗住并将与电商共同发展吗?这个问题苏宁的劣势与优势一样明显。主要劣势:做易购的思想转型比较难;相关技术人才不足;协调线上与线下利益较难;没有置死地而生的源动力。目前看苏宁易购独立经营会是较好的处理方案吗?目前我只能说还得看,2013年~2014年将会有答案。但对于目前的估值,我更倾向这是一匹标错价格的良马(赢率50%,赔率1:3)。   5、食品饮料方面   对于白酒行业,可说的不是很多。个人觉得是个天生高贵的行业。由于口味偏好这个行业也是在国际上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另外中药品种也在国际上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随着国力强盛而产生的传统文化回归,白酒不会日趋没落。相对打造成豪侈品的白酒企业,我更喜欢大众消费产品的龙头企业——五粮液。   6、高端制造方面   对于制造业,不少有名投资者说过带工厂的行业,最好不要投资,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凡事都有破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各大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将是必然的趋势。国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业将是我心中的新兴产业。中国南车具备国内领先技术、行业垄断地位及国家潜在市场保护对象集一身的优势公司,未来业绩表现令人期待。中国南车含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轨道交通车辆及新产业(电动车)等系列产品,机车、动车组、轨道交通车辆及新产业(电动车)从年符合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6%,且随着业务结构优化,毛利率将慢慢上升,往后三年内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0%是有保障的。   国家铁路建设减缓及应收账款趋高,是目前市场对南车看空的重要因素。然而瑕不掩瑜,目前一票难求的现象仍未处理、货物运输能力仍很紧缺,国家铁路发展空间仍很大,国铁建设减缓会影响相关产品的增速,但不会不建设。但轨道交通车辆、新产业及国外出口的增速应该影响不大,针对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费也将是未来业绩的亮点。而应收账款趋高也是短期利空因素,铁道部债券相当于国债,国债会有风险吗?而且铁道部欠款不是不偿还,而是延迟偿还(注:2011年四季度偿还约250亿,体现年报应收款数据应在100亿左右),随着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我相信铁道部偿债能力将不是问题。   三、来年计划   1、企业分析多尝试应用芒格先生的检验清单。   2、连系检验清单,发现问题进行大量的阅读,应减少相应的博客浏览时间。   3、资金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需根据股票处于极度高估、高估、合理、低估及极度低估等5个层次,进行仓位管理,并做好全年资金预算。 分类: |[转载]坚守的2011年——华坚道
记得去年年底给今年的投资主题是坚守,这两个词既有对价值投资之道的坚守,也有对重仓银行股的继续坚守的意思。一年来基本贯彻这一主题。
首先,谈谈写年总结的想法。自从2007年8月买基金(11月买股票)算起,今年是我投资的第四个年头。虽然成立2年的博客有零星的记录与感悟,但至今还未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我将个人流动资产的70%~80%投入股市,却没有对投资得失进行深入剖析,一方面是惰性,另方面是文笔不好,羞于提笔。因此可称为“懒得令人发指,亏得理所当然”。投资是个严肃的事情,需认真的对待,没有总结就会重复犯错,没有总结就没有提升。
其次,说说读后感。今年阅读书目主要有:《巴菲特的护城河》、《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国富国穷》、《影响力》、《谈判力》、《诚信的背后》、《
》、《安东尼波顿成功的投资》等书。目前来说《穷查理宝典》给我启发最大,书中芒格先生这位伟大智者的箴言“买标错价格的赌马论”、“能力圈论”、“耐心等待打孔论”、“多学科思维及检验清单论”、“反向思考论”等留下深刻印象,但与在心里留下烙印境的界相距甚远。特别多学科思维与反向思考等在投资中还缺乏应用比较少,以后结合投资要尝试进行反复训练。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国富国穷》:这两本书对我来说有些晦涩难懂,基本了解这两本书基本思想,且有些相通之处,都是向读者表达是自然气候、资源禀赋决定国家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相对大自然这一客观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的作用处于其次地位。应用到投资领域,即理解为有些行业由于资源而天生高贵、有些企业依靠技术、资源具备先发优势、有些商业模式由于特定环境能茁壮成长。
《影响力》及《谈判力》:这两本书是涉及心理学、沟通与谈判方面,这两方面是我知识结构的空白,特别是沟通方面也是我的弱项。这两本书与《》应作为最近几年的枕头书。
同时今年也从一些博客朋友受益颇多,如风中散发、老股民、佐罗、枯荣、管我财、小兵等,还有从不少博友那收集到不少资料,在这里表示感谢。谈了这么多前言,下面进入正题吧。
一、 投资损益
由于最近几年处于股市低迷期,每年均会资金不断进入,因此投资损益以基金净值(“坚道基金”)的形式进行统计比较合适。分别有2个基金账户,个人基金账户——坚道1及亲属基金账户——坚道2。
坚道1以有记录的2009年净值为1元计, 2010年净值为0.898,年增长-10.2%,2011年净值为0.776,年增长-13.5%(超上证指数8个点),累计增长-22.4%(超上证指数10个点),复合增长-11.9%(超上证指数5.6个点),换手1.6次。
坚道2今年才成立,假设2010年净值为1元计,2011年净值为0.839,年增长-16%(超上证指数5.6个点),此账户只买未卖。
坚道1投资收益情况
表1-2坚道1持仓盈利与股价数据情况
坚道2投资收益情况
坚道2持仓盈利与股价数据情况
二、 经验总结及持仓简析
1、投资收益方面
今年无论坚道1基金还是坚道2资金,均出现亏损,投资收益虽然战胜大盘指数,但从情感上亏损还是难以让人接受。我4年的投资生涯(除2009年外)中竟有3年是亏损的,当然这既与市场低迷的大环境有关,也有自己的仓位管理不当的因素造成(这点留在下节资金管理方面中细说)。假如我投资的企业质地是优良的,价格是低估的,那我如何看待短期的投资收益受损呢?有人追求绝对收益,有人追求相对收益,这与个人投资风格有关,个人理解前者应该是保守型投资者的行为,主要通过低风险套利及国债、债券高比例配置等手段回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去追求正收益,而后者应该是进取型投资者的行为,更多通过配置有价值的股票、基金等高波动性证券去追求相对收益。本人比较偏向后者——获得相对收益,也就选择了无法回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而出现短期亏损,这样我心里也就宽慰不少。
2、资金管理方面
今年对资金管理运作表现相当槽糕,特别下半年面对苏宁持续下跌而进行无序补仓,使得苏宁从2010年收益120%变成如今亏损6%,也使得全年总资金收益大大受损(亏损10%中约有4%亏损是补仓造成的)。回想那时还是不够理性理智,也对电商冲击、以旧换新、家电下乡政策对苏宁的利空影响估计不足,其实持仓成本在8.5元的,大可在成本附近或以下来补仓的,结果从10元、9.5元、9元就大举进攻,当时心态也是搏反弹,然后减仓摊低成本。你看心态急、赌徒式投机、贪婪等人性暴露无疑,大局观、时机选择上的缺陷也暴露无疑。而令人欣慰的是在金融股仓位管理上把握得还可以,基本按半仓状态下每10%下跌补仓10%执行,以至于招行、兴业持仓跌幅小于市场跌幅。可见怎么强调资金管理都不过分,资金管理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检验投资人成熟与否的标志。
记得佐罗《仓位控制的奥妙》和小小辛巴先生的《玄铁重剑》均曾对仓位管理进行专门研究,也曾对其进行过详细拜读。是借鉴佐罗先生20%、50%及80%论(高估区20%的仓位、合理区50%仓位,低谷区80%的仓位?),还是借鉴辛巴先生的持仓成本下每20~30%跌幅才补仓以及补多少?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资金管理方法并严格执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涉及个人投资体系建立的问题。
2011年全年换手率高达160%,虽然比2010年的250%,降低不少,但与期望的换手率还是有差距。这方面暂时要求不能太高,毕竟水平和心态控制没到那个份上,除了尽量减少短线套利冲动外,若发现标的出现问题还是要果断操作的。
3、银行股方面
芒格先生说过不做傻事的银行股是个完美的金矿,我想说的是银行股在东亚文化(尤其是中国)更是个难得的金矿。相对欧美,东亚文化更有利于持有银行股,如大马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等皆表现不俗,总结中国银行股的优势有:一是13亿人口的巨大金融需求市场,间接融资占主要,且金融业发展尚未成熟;二是独特的储蓄文化,中国人勤俭爱储蓄;三是中国体制决定垄断型金融企业将得到政府关照(含大到不能倒的扶持政策、重视国企利益多于公民利益的倾向政策)等。但市场看空言论从2010年至2011年仍不绝于耳,利空因素无外乎高关联的房地产可能崩盘、地方债务违约可能集中爆发、高铁项目“烂尾”及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等。不上涨的理由也有一箩筐,盘子大成僵尸股、利率将市场化、利润高的太畸形及城商行IPO扩容等等。个人认为利空因素除外围经济二次探底而引起中国股市二次探底算是实现了外,房地产崩盘、地方债务危机及高铁项目大面积烂尾等其他利空因素恐怕是看不到了。而不上涨理由除城商行IPO有点道理外,其他都是狗屁理由。而市场基本印证这一点,全年银行股(以招行为例)的跌幅约5%远低于大盘指数22%,特别是下半年在中小股大幅下跌时,以金融股为首的蓝筹股跌无可跌。
因此对于银行股的投资,我还是那句话:要不你永远不碰银行股,要不你在市场低迷及众多利空已反应到股价时行动吧,借用巴老一句话“等你看到知更鸟时,春天已经快过去了”。
至于银行标的选择,我第一原则是风控管理稳健;第二原则是有稳定持续的低成本资金负债来源;第三原则是具备创新基因的企业文化;第四原则重视中小股东利益。从历史表现来看,招行、兴业属于喜欢的类型。
4、商业连锁方面
商业连锁属于高度竞争的行业,这个行业注定只能是民营企业的生存之地,那里的竞争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各投资名人对商业连锁也褒贬不一,这里不细说了。投资商业连锁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商业模式被证明是比旧有模式更有效率且快速扩张的初期,如可能的永辉超市(但目前估值较高)、04年的苏宁(PE=20,但那是尚未接触股票)。
那目前苏宁的扩张空间尚在吗?我的总结是一二线城市靠“挖”,三四线城市靠“抢”。说实在话,个人觉得大部分一线城市空间也不大,目前苏宁与国美、京东等多家共同瓜分市场,但有潜力可挖,苏宁也通过乐购仕店进行品类扩充差异化经营,挖的是超市、百货等的份额。大部分二、三、四线城市“现有的”空间也不大,因为那里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地方渠道商和夫妻店,主要空间靠挖地方渠道商、夫妻店的墙角。根据江西的情况,总店数200家,苏宁仅在地级市设店30家,国美仅在地级市设店10家,地方商腾达在城市及县镇设128家、四平在城市及县镇设32家,根据江西人口总数及支撑店面所需人口数测算,目前各个城市、县镇平均约1~2个电器连锁店,目前也基本饱和。同时还有格力、美的等厂商专卖店,而如今苏宁、国美在那边渗透受阻。
那苏宁抢占地方渠道商的机会还有没有呢?我们来看苏宁高层及地方渠道商怎么说。某苏宁高层说:“一旦苏宁、国美在当地的物流搭建好,将很快会以规模打败它们”,而地方渠道商也坦言:“区域连锁如果不去上市,未来将很难与苏宁、国美进行抗争。腾达现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店,正是要加快规模化速度”,但地方渠道大力开店也面临难题,因为目前基本无空间。记得芒格先生说过,大意是一个人以往举起100斤重量的物体,那么他下次也基本能举起相同重量的其他物体。我想说的是苏宁管理层能够从一、二线城市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打破三四线城市地方渠道商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对于厂商自建专卖店,相对商业连锁来说,存在先天劣势:产品单一、自建渠道成本高或租用物流成本高等,将只会是电器销售业态的一种补充。
那电商的冲击对传统零售商影响将会是如何呢?苏宁能抗住并将与电商共同发展吗?这个问题苏宁的劣势与优势一样明显。主要劣势:做易购的思想转型比较难;相关技术人才不足;协调线上与线下利益较难;没有置死地而生的源动力。目前看苏宁易购独立经营会是较好的解决方案吗?目前我只能说还得看,2013年~2014年将会有答案。但对于目前的估值,我更倾向这是一匹标错价格的良马(赢率50%,赔率1:3)。
5、食品饮料方面
对于白酒行业,可说的不是很多。个人觉得是个天生高贵的行业。由于口味偏好这个行业也是在国际上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另外中药品种也在国际上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随着国力强盛而产生的传统文化回归,白酒不会日趋没落。相对打造成奢侈品的白酒企业,我更喜欢大众消费产品的龙头企业——五粮液。
6、高端制造方面
对于制造业,不少有名投资者说过带工厂的行业,最好不要投资,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凡事都有例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大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将是必然的趋势。国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业将是我心中的新兴产业。中国南车具备国内领先技术、行业垄断地位及国家潜在市场保护对象集一身的优势公司,未来业绩表现令人期待。中国南车含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轨道交通车辆及新产业(电动车)等系列产品,机车、动车组、轨道交通车辆及新产业(电动车)从2007至2011年符合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6%,且随着业务结构优化,毛利率将逐步上升,今后三年内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0%是有保障的。
国家铁路建设减缓及应收账款趋高,是目前市场对南车看空的重要因素。然而瑕不掩瑜,目前一票难求的现象仍未解决、货物运输能力仍很紧缺,国家铁路发展空间仍很大,国铁建设减缓会影响相关产品的增速,但不会不建设。但轨道交通车辆、新产业及国外出口的增速应该影响不大,针对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费也将是未来业绩的亮点。而应收账款趋高也是短期利空因素,铁道部债券相当于国债,国债会有风险吗?而且铁道部欠款不是不偿还,而是延迟偿还(注:2011年四季度偿还约250亿,体现年报应收款数据应在100亿左右),随着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我相信铁道部偿债能力将不是问题。
三、 来年计划
1、企业分析多尝试应用芒格先生的检验清单。
2、结合检验清单,发现问题进行大量的阅读,应减少相应的博客浏览时间。
3、资金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需根据股票处于极度高估、高估、合理、低估及极度低估等5个层次,进行仓位管理,并做好全年资金预算。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转载]坚守的2011年——华坚道
记得去年年底给今年的投资主题是坚守,这两个词既有对价值投资之道的坚守,也有对重仓银行股的继续坚守的意思。一年来基本贯彻这一主题。
首先,谈谈写年总结的想法。自从2007年8月买基金(11月买股票)算起,今年是我投资的第四个年头。虽然成立2年的博客有零星的记录与感悟,但至今还未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我将个人流动资产的70%~80%投入股市,却没有对投资得失进行深入剖析,一方面是惰性,另方面是文笔不好,羞于提笔。因此可称为“懒得令人发指,亏得理所当然”。投资是个严肃的事情,需认真的对待,没有总结就会重复犯错,没有总结就没有提升。
其次,说说读后感。今年阅读书目主要有:《巴菲特的护城河》、《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国富国穷》、《影响力》、《谈判力》、《诚信的背后》、《
》、《安东尼波顿成功的投资》等书。目前来说《穷查理宝典》给我启发最大,书中芒格先生这位伟大智者的箴言“买标错价格的赌马论”、“能力圈论”、“耐心等待打孔论”、“多学科思维及检验清单论”、“反向思考论”等留下深刻印象,但与在心里留下烙印境的界相距甚远。特别多学科思维与反向思考等在投资中还缺乏应用比较少,以后结合投资要尝试进行反复训练。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国富国穷》:这两本书对我来说有些晦涩难懂,基本了解这两本书基本思想,且有些相通之处,都是向读者表达是自然气候、资源禀赋决定国家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相对大自然这一客观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的作用处于其次地位。应用到投资领域,即理解为有些行业由于资源而天生高贵、有些企业依靠技术、资源具备先发优势、有些商业模式由于特定环境能茁壮成长。
《影响力》及《谈判力》:这两本书是涉及心理学、沟通与谈判方面,这两方面是我知识结构的空白,特别是沟通方面也是我的弱项。这两本书与《》应作为最近几年的枕头书。
同时今年也从一些博客朋友受益颇多,如风中散发、老股民、佐罗、枯荣、管我财、小兵等,还有从不少博友那收集到不少资料,在这里表示感谢。谈了这么多前言,下面进入正题吧。
一、 投资损益
由于最近几年处于股市低迷期,每年均会资金不断进入,因此投资损益以基金净值(“坚道基金”)的形式进行统计比较合适。分别有2个基金账户,个人基金账户——坚道1及亲属基金账户——坚道2。
坚道1以有记录的2009年净值为1元计, 2010年净值为0.898,年增长-10.2%,2011年净值为0.776,年增长-13.5%(超上证指数8个点),累计增长-22.4%(超上证指数10个点),复合增长-11.9%(超上证指数5.6个点),换手1.6次。
坚道2今年才成立,假设2010年净值为1元计,2011年净值为0.839,年增长-16%(超上证指数5.6个点),此账户只买未卖。
坚道1投资收益情况
表1-2坚道1持仓盈利与股价数据情况
坚道2投资收益情况
坚道2持仓盈利与股价数据情况
二、 经验总结及持仓简析
1、投资收益方面
今年无论坚道1基金还是坚道2资金,均出现亏损,投资收益虽然战胜大盘指数,但从情感上亏损还是难以让人接受。我4年的投资生涯(除2009年外)中竟有3年是亏损的,当然这既与市场低迷的大环境有关,也有自己的仓位管理不当的因素造成(这点留在下节资金管理方面中细说)。假如我投资的企业质地是优良的,价格是低估的,那我如何看待短期的投资收益受损呢?有人追求绝对收益,有人追求相对收益,这与个人投资风格有关,个人理解前者应该是保守型投资者的行为,主要通过低风险套利及国债、债券高比例配置等手段回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去追求正收益,而后者应该是进取型投资者的行为,更多通过配置有价值的股票、基金等高波动性证券去追求相对收益。本人比较偏向后者——获得相对收益,也就选择了无法回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而出现短期亏损,这样我心里也就宽慰不少。
2、资金管理方面
今年对资金管理运作表现相当槽糕,特别下半年面对苏宁持续下跌而进行无序补仓,使得苏宁从2010年收益120%变成如今亏损6%,也使得全年总资金收益大大受损(亏损10%中约有4%亏损是补仓造成的)。回想那时还是不够理性理智,也对电商冲击、以旧换新、家电下乡政策对苏宁的利空影响估计不足,其实持仓成本在8.5元的,大可在成本附近或以下来补仓的,结果从10元、9.5元、9元就大举进攻,当时心态也是搏反弹,然后减仓摊低成本。你看心态急、赌徒式投机、贪婪等人性暴露无疑,大局观、时机选择上的缺陷也暴露无疑。而令人欣慰的是在金融股仓位管理上把握得还可以,基本按半仓状态下每10%下跌补仓10%执行,以至于招行、兴业持仓跌幅小于市场跌幅。可见怎么强调资金管理都不过分,资金管理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检验投资人成熟与否的标志。
记得佐罗《仓位控制的奥妙》和小小辛巴先生的《玄铁重剑》均曾对仓位管理进行专门研究,也曾对其进行过详细拜读。是借鉴佐罗先生20%、50%及80%论(高估区20%的仓位、合理区50%仓位,低谷区80%的仓位?),还是借鉴辛巴先生的持仓成本下每20~30%跌幅才补仓以及补多少?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资金管理方法并严格执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涉及个人投资体系建立的问题。
2011年全年换手率高达160%,虽然比2010年的250%,降低不少,但与期望的换手率还是有差距。这方面暂时要求不能太高,毕竟水平和心态控制没到那个份上,除了尽量减少短线套利冲动外,若发现标的出现问题还是要果断操作的。
3、银行股方面
芒格先生说过不做傻事的银行股是个完美的金矿,我想说的是银行股在东亚文化(尤其是中国)更是个难得的金矿。相对欧美,东亚文化更有利于持有银行股,如大马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等皆表现不俗,总结中国银行股的优势有:一是13亿人口的巨大金融需求市场,间接融资占主要,且金融业发展尚未成熟;二是独特的储蓄文化,中国人勤俭爱储蓄;三是中国体制决定垄断型金融企业将得到政府关照(含大到不能倒的扶持政策、重视国企利益多于公民利益的倾向政策)等。但市场看空言论从2010年至2011年仍不绝于耳,利空因素无外乎高关联的房地产可能崩盘、地方债务违约可能集中爆发、高铁项目“烂尾”及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等。不上涨的理由也有一箩筐,盘子大成僵尸股、利率将市场化、利润高的太畸形及城商行IPO扩容等等。个人认为利空因素除外围经济二次探底而引起中国股市二次探底算是实现了外,房地产崩盘、地方债务危机及高铁项目大面积烂尾等其他利空因素恐怕是看不到了。而不上涨理由除城商行IPO有点道理外,其他都是狗屁理由。而市场基本印证这一点,全年银行股(以招行为例)的跌幅约5%远低于大盘指数22%,特别是下半年在中小股大幅下跌时,以金融股为首的蓝筹股跌无可跌。
因此对于银行股的投资,我还是那句话:要不你永远不碰银行股,要不你在市场低迷及众多利空已反应到股价时行动吧,借用巴老一句话“等你看到知更鸟时,春天已经快过去了”。
至于银行标的选择,我第一原则是风控管理稳健;第二原则是有稳定持续的低成本资金负债来源;第三原则是具备创新基因的企业文化;第四原则重视中小股东利益。从历史表现来看,招行、兴业属于喜欢的类型。
4、商业连锁方面
商业连锁属于高度竞争的行业,这个行业注定只能是民营企业的生存之地,那里的竞争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各投资名人对商业连锁也褒贬不一,这里不细说了。投资商业连锁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商业模式被证明是比旧有模式更有效率且快速扩张的初期,如可能的永辉超市(但目前估值较高)、04年的苏宁(PE=20,但那是尚未接触股票)。
那目前苏宁的扩张空间尚在吗?我的总结是一二线城市靠“挖”,三四线城市靠“抢”。说实在话,个人觉得大部分一线城市空间也不大,目前苏宁与国美、京东等多家共同瓜分市场,但有潜力可挖,苏宁也通过乐购仕店进行品类扩充差异化经营,挖的是超市、百货等的份额。大部分二、三、四线城市“现有的”空间也不大,因为那里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地方渠道商和夫妻店,主要空间靠挖地方渠道商、夫妻店的墙角。根据江西的情况,总店数200家,苏宁仅在地级市设店30家,国美仅在地级市设店10家,地方商腾达在城市及县镇设128家、四平在城市及县镇设32家,根据江西人口总数及支撑店面所需人口数测算,目前各个城市、县镇平均约1~2个电器连锁店,目前也基本饱和。同时还有格力、美的等厂商专卖店,而如今苏宁、国美在那边渗透受阻。
那苏宁抢占地方渠道商的机会还有没有呢?我们来看苏宁高层及地方渠道商怎么说。某苏宁高层说:“一旦苏宁、国美在当地的物流搭建好,将很快会以规模打败它们”,而地方渠道商也坦言:“区域连锁如果不去上市,未来将很难与苏宁、国美进行抗争。腾达现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店,正是要加快规模化速度”,但地方渠道大力开店也面临难题,因为目前基本无空间。记得芒格先生说过,大意是一个人以往举起100斤重量的物体,那么他下次也基本能举起相同重量的其他物体。我想说的是苏宁管理层能够从一、二线城市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打破三四线城市地方渠道商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对于厂商自建专卖店,相对商业连锁来说,存在先天劣势:产品单一、自建渠道成本高或租用物流成本高等,将只会是电器销售业态的一种补充。
那电商的冲击对传统零售商影响将会是如何呢?苏宁能抗住并将与电商共同发展吗?这个问题苏宁的劣势与优势一样明显。主要劣势:做易购的思想转型比较难;相关技术人才不足;协调线上与线下利益较难;没有置死地而生的源动力。目前看苏宁易购独立经营会是较好的解决方案吗?目前我只能说还得看,2013年~2014年将会有答案。但对于目前的估值,我更倾向这是一匹标错价格的良马(赢率50%,赔率1:3)。
5、食品饮料方面
对于白酒行业,可说的不是很多。个人觉得是个天生高贵的行业。由于口味偏好这个行业也是在国际上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另外中药品种也在国际上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随着国力强盛而产生的传统文化回归,白酒不会日趋没落。相对打造成奢侈品的白酒企业,我更喜欢大众消费产品的龙头企业——五粮液。
6、高端制造方面
对于制造业,不少有名投资者说过带工厂的行业,最好不要投资,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凡事都有例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大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将是必然的趋势。国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业将是我心中的新兴产业。中国南车具备国内领先技术、行业垄断地位及国家潜在市场保护对象集一身的优势公司,未来业绩表现令人期待。中国南车含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轨道交通车辆及新产业(电动车)等系列产品,机车、动车组、轨道交通车辆及新产业(电动车)从2007至2011年符合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6%,且随着业务结构优化,毛利率将逐步上升,今后三年内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0%是有保障的。
国家铁路建设减缓及应收账款趋高,是目前市场对南车看空的重要因素。然而瑕不掩瑜,目前一票难求的现象仍未解决、货物运输能力仍很紧缺,国家铁路发展空间仍很大,国铁建设减缓会影响相关产品的增速,但不会不建设。但轨道交通车辆、新产业及国外出口的增速应该影响不大,针对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费也将是未来业绩的亮点。而应收账款趋高也是短期利空因素,铁道部债券相当于国债,国债会有风险吗?而且铁道部欠款不是不偿还,而是延迟偿还(注:2011年四季度偿还约250亿,体现年报应收款数据应在100亿左右),随着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我相信铁道部偿债能力将不是问题。
三、 来年计划
1、企业分析多尝试应用芒格先生的检验清单。
2、结合检验清单,发现问题进行大量的阅读,应减少相应的博客浏览时间。
3、资金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需根据股票处于极度高估、高估、合理、低估及极度低估等5个层次,进行仓位管理,并做好全年资金预算。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坚鞋业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