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屏幕一直逆战语音不能说话说话 输入不上密码进入不了主页

May 13, 2015&|& by
很久没有更新,想到 Apple Watch 是个新东西,顺手写点分享。
就不多啰嗦去说关于产品的定位,产品的未来之类的了,只写几点使用的切身感受。
收到手表打开后,因为要出门担心会半途没电,于是先把手表充了电,充电开始,手表就自动开启,过了一小会就是要初始化设置,然后就是配对 iPhone,就出现了第一个让我觉得蛮酷的图形识别配对的画面,很漂亮。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配对后我就一直留在那里充电,手头上做其他事情了。大约冲了 30分钟,离开家门时候的电量是 90%。
路上很新奇,所以摆弄了一些设置,然后定了一下 Activity 的目标。
这是今天一天下来的流水感受分享:
许多 app 虽然没有选择同步安装,但是因为是 iPhone 的延生设备,所以很多通知是同步过去的。感觉很好,虽然我很少用 calender,但可以同步 aNote 的日程,非常满意。
下了车路上手机放在口袋,第一次通过手腕感觉到一丝震动,反应过来是提示有消息,然后有些 confused 到底是掏手机呢还是看手表呢……
发现提示有方便也有弊端,很简短的一些通知和沟通可以快速手表抬起手腕就「阅」了,包括短信,路上收到客户短信也是用 Siri 简短回复,挺方便,但还是要另一只手点击一下,无法抬手腕就处理。
接着到了 city 和朋友见面聊天,坐下来没几分钟有电话,然后就发现比较不合理的提示了。手机在桌子上震动,手表也在叮铃铃的响,正不知如何是好朋友眼睛一亮「你用苹果手表呢?」结果也没来得及接电话。接下来就发现,在安静的情况下你会一直被手表干扰,所有提示和电话都是同时响,比较不舒服。(还没有研究如何去单独设置提醒)。
然后回去另一个地方会客户,路上折腾安装了 3 个 app,从手机端的 Watch 应用里安装的,一个是 Tripview(悉尼的公共交通 app)、Uber、XE Currency 还有微信。
app 的话,感觉还是主要以场景式(Uber,Passbook等)的和生活类(天气、Tripview、计时等)然后常用的都放在 Glances 里面快速获取就好了,很方便。
之后下午见客户就基本把表给忽略了,偶尔抬起胳膊时会显示时间,可以瞄一眼,感觉很不错,不太起来手臂是黑表盘,抬起来会自动显示。
后面就是回家,路上想再折腾安装或者调整些什么,发现也没有太多可以弄的,就啥也没调。只是把表面从数字的显示换成了 Chronograph(里面包含月球、计时、时钟,Activity 和电子时间显示,下图 1)。另外就是在快捷应用地方(Glances)通过天气的显示才知道附近在下雨,当时感觉,恩蛮有用的,便捷。然后无聊看到有心跳,就测试了一下,几秒后显示一分钟 68次心跳。
因为途中要转车,刚好通过手机设置好的 Tripview 非常给力,显示出下一班车次的时间倒计时,很好的帮助了没有耽误时间,按时赶到。(参考下图 2)
到家后,洗手镜子里才感觉手表大小稍微有些小(我选择的是 38mm 表面,黑色运动),但还好,整体很搭配。
然后刚好手机快没电了(居然比手表还不行……)充电。吃饭时候顺利通过手表的提示查阅一些信息留言等,感觉可以不用把手机放在旁边也不会耽误事情。比起一直拿着手机在旁边(有事没事屏幕打开开关几个 app)要好很多,这个还是蛮不错的。基本上可以说只是看到有提示,浏览一下,不紧急也不用管,起到解放手机的作用,我认为很好。
吃完晚饭洗碗的时候,担心会有破坏就把手表摘下来了。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发现了一个功能特别不错,就是在 Glances 里面滑到第一个功能,里面可以设置提示、飞行模式和手机连接状态的地方,其中一个功能是可以 Ping 你的 iPhone。点击一下后 iPhone 会「叮」的一声,如果找不到手机这个就很方便~(下图 3)
然后通过手表控制拍照的功能还没有来得及测试,之前觉得这个应该很有用,手表支付 ApplePay 貌似澳洲还不行,改天看看有没有本地银行的 app 支持的。
现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有 52% 的电,我今天出门到现在消耗了 269 卡路里、行走了 6,171 步,总计 4.6千米,其中总共锻炼的时间累积 22 分钟。
各位,晚安。
整体感觉良好,像 Verge 说道,是一款 game changing 产品但不是 life changing 产品。
(图 1、图 2、图 3)
(开盒图)
December 30, 2013&|& by
达伦忙了 这里空闲了好久 我来更新点我们的游记吧
圣诞假期我们在悉尼周边的小短途
TREE TOP WALK …
下面这张里面有达伦 :)
大部分都是达伦是模特我拍风景和他 下面这张达伦拍的 特别帮 有没有 …
September 22, 2013&|& by
(一)Build something
世界原初有两种人:Engineer who designs the world, and Technician who make it real. 现在也一样,未来也是。
这句话还是 2011 年时候发的 Tweet。()
我一直觉得这句话特别适用于苹果,苹果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工业设计师们,又曾经有一个疯子用各种手段逼着那些工程师一定要做到设计师们完美化出来的产品。(文章链接:《》)
一次和朋友聊天,他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他说我们可以做个网站专门向国内提供澳洲的那些营养品、奶粉、鱼油什么的。可是觉得也就只挣个辛苦钱,而且市场已经很拥挤。他说不行,我们得创造价值,只有创造出一些原本没有的东西才能挣大钱,就像 Jack 一样,弄出个 Square 支付系统和硬件那样。
我当时再次觉得对那些可以「build」东西的人,不管是实体东西还是代码网页的人,好生佩服。然后想想 Jack 的 Square,好遥远,好像永远也不会有机会能够做一些那样的事情,去创造一个东西,一个可以带来价值的东西。
(二)Brokerage
一个多月前和另一位朋友吃饭聊天。(已是 6 个月前了……)
他是澳洲 ANZ 银行的 corporate banker,认证金融分析师(CFA);我是 mortgage broker。5 年前他和我从事同样的工作,甚至 8 个月前他还和我做了一个月的同事,后来他通过了 CFA 3 级接着就转回了银行系统,从 business banker 也上到了 corporate banker。
因为他一直在银行系统,所以就聊到「是要银行的稳定,还是要 broker 的赚钱?」
(*实事上作为 corporate banker,他赚的一点也不少。)
其中他提出一个观点我觉得挺有意思:
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很多时候是在提供服务,而经纪人更加是去创造价值。
我比较多想了想后面那句话。
你有没有想过,服务应该是一种价值创造。应该是你(提供服务的人)很重要,重要到没有你的时候,很多 transaction 都无法发生。
却有些时候服务人员会觉得服务对象比自己重要,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有些人感觉服侍人很低微,却也看到很多有名的人物一辈子就只一个贴身侍卫,离开他都不可以生活。我不觉得他的人生很悲催或很渺小,我觉得他创造了无人替代的价值。
其实想一想,重要的不是创造价值,而是你是否能发觉价值?
如果乔布斯是去发觉人们的需求,通过「创造」出产品去满足这个需求而创造价值;提供服务也是一样,你需要发现客户的需求,通过你能提供你的服务,满足需求,同业的创造价值过程。
*我比较羡慕的是很多时候工程师们往往是自己创造出一些满足自己需求的东西,然后还可以卖钱满足同类需求的其他人,养活自己。服务好像往往满足的是他人的需求。
(这篇草稿已经存在后台大半年了…… 所以思绪很乱。整理一下发不出来,不要发霉了。)
(这里原本也是有感而发有一大段,但零碎的想法都没有整理下来只好短短总结一下放在这里。)
一些朋友可能也听过新工具,不过已经许久没有更新了。差不多和我开始工作同步,后面也陆续有一些访谈,因为许多团队一直在忙也没有后续了,就没有催到访谈的内容回来。最近看到新工具也开始长草,很多垃圾文章发布,心里觉得好荒凉,甚至我连自己的密码都已经忘掉了…… 还是 Cat 帮我 reset 了一下。微博一直也是登陆不了的…… 墨客上次要求验证,我就再也没法登陆了……
创造价值,这也是我们做了新工具的初衷。我们都好奇这个世界上大家都用什么工具创造价值,build 这个世界。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我们不确定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朋友愿意一同加入这个分居各地的团队。发现你身边有意思的朋友,分享你身边遇到的人么都用什么工具改变着这个世界,创造着价值。我们期待你来分享。
许多朋友也曾问过,是否可以在新工具访谈中添加被访者使用的工具购买链接,比如我那张桌子是哪里购买,什么型号…… 其实我们也曾想过。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可以将其中的工具作为关键词提取出来,并列出可以导航读者去购买这些工具,请你联系我们,我们欢迎你帮助新工具实现这个功能。(但我们不要做电商导购的网站)
长话短说,欢迎大家以开放的态度让新工具继续下去。我相信这是一个有价值的事情。
June 3, 2013&|& by
Mini 在 Youtube 官方频道推出的一期:「」
北京、杭州、上海。
冯塘、路妍、文林。
分别在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城市里的旅行。
里面有许多让人触动的人和事。
「喜欢和不喜欢。你喜欢的东西一定你会赋予它很大的激情。你会把它想像当中事你生命当中的一块东西,然后你一直在美化它,美化它。所以你会把这件事情做好。」
「你应该常常问自己,什么是知足?人们很难说,我现在知足了。我们希望美好的事情,我们都渴望美丽,优质的东西。方言周边的山光水色,非常美丽。但或许最重要的不是你看到的风景,而是成就这幅优美风景的许许多多细微的地方,那些小昆虫和植物,使得这篇景色如此优美。当你休闲放松的时候,你看到这些细微细小东西的美。」
「老北京话讲的:将就和讲究,差的太多了。」
January 6, 2013&|& by
上周六与 @ 和 @ 代表 @ 参加 @ 151 期节目《》,@让我们各自推荐一款 Mac 和 iOS 上的小应用。当时推荐了一款 @时候分享的 。
这两天「」邀请我也分享一款 Mac 上的 app,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和推荐理由。想想刚好新年,不如重新整理下做一个 Mac 上常用应用的列表。
目前在「」这个页面里许多软件还在,但是也是有些调整。在去年的那篇《》里也有过详细的介绍我用的那些软硬件。原本是想过两天等买了 retina MacBook Pro 后一并做一个应用集合分享的。今天被问到就所幸稍稍整理列一个新的推荐吧。
两点说明:
*这篇文章是在家里的 Air 上敲出来的,我的老 MacBook 本子在公司已经很久不着家了。所以许多应用是我在脑子里做的总结,可能 menu bar 上的一些小应用()会被漏掉。但也绝对保证了这些列出来的都是我平日最常用的。
*我一直的观点都是如果有原生态的内置应用,我一般不会用第三方的。然后前两天 Twitter 上看到 ,也把我震撼了,居然首屏几乎都是 iOS 的自带应用,除了 Twitter 和 Square(md 两个都是他自己的公司……囧)。
怕朋友需要翻墙看不到,这里贴一下他的首屏,虽然不知道第二屏有木有多少其他的应用。
(credit: Jack Dorsey)
不过后来我发现还是有蛮多第三方应用可以完美取代,胜过或者说弥补许多原生应用的。下面就先从这些应用开始吧。(不分先后)
1、Dropbox
这是目前我在 Mac 上绝对离不开的应用和服务。目前公司也在用这个服务。我的所有工作相关的文件和档案全部分类同步在 Dropbox,估计再过一年我就差不多成为付费用户了。目前有 22 GB 的免费空间。
有一阵子我因为只是使用 Gmail,就嫌弃 Mail 太笨重一直都是用的网页端,然后发现了
就一直在用它结合网页版。
不过目前工作都需要 Outlook 邮箱,对比了下 Mail 和 Office for Mac 里提供的 Outlook for Mac,还是觉得 Mail 要好用的多。特别是 Mail 5.0 后就非常好用了,体验不亚于 Sparrow 了。
只是 Mail 在发送附件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收件人总是在邮箱附件里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 html 文件(打不开的)。
我个人在浏览器上比较偏向于 Chrome,没有特别的就是个人偏好。不过 Safari 用的也很多。倒是 Firefox 已经很少用了(又是觉得有点重量级)。
其中 Chrome 常用的几个插件有:Read it later(pocket)、kippt、alexa、Awesome screenshot、Bit.ly、()、Readability、Unblock Youku。
这款小应用我一定要特别推荐。不论你是不是文字编辑者,这款应用真的很实用。
一款小巧的「粘帖板」应用,也曾经介绍过这款应用,具体的使用和设置在
有过一个视频演示。
5、Imagebot/ Preview/ Pixelmator
Imagebot 是之前霍炬赠送的,它只有一个功能,就是批量帮助我把图片的大小调整好。但真的很上手,而且我写博客和文章的确常用到,之前没有这款应用的时候,我用 Preview 一张张处理会疯掉的……
这里是我写过的一个 。
谈到这里,我基本上大多数的单张图片处理,包括添加文字,改变格式,简单的 PS 都是在 Preview 下实现的(之前的)。
最后有少数的需要高级 PS 的会用上 Pixelmator 这款应用,比 Photoshop 便宜一些,但很顺手(虽然我不是很会用)。
我常常用它不是写东西,往日读书时候写论文还是用的 Word(因为格式各方面)。
我用它几乎都是用来排版东西,或是拚一些图片然后 screenshot 截图下来,要么就是用它做 PDF 文档。用的蛮多的。
Office for Mac 里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它了。因为工作需要,很多和银行打交道的文档、计算器和表都是要用它来处理。
这也是为什么我需要一台 Windows 系统的原因,因为有些「宏」之类的计算器在 Excel for Mac 下会出现问题。
和父母视频沟通还是这个要方便些。不过等父母有了 iPad mini,Facetime 应该更便捷。
还有,我的输入法也是 QQ 输入法。
9、Thunder
在人人影视下载美剧还是很方便的。
10、Movist
这还是旧时代留下的播放器了。很老土,但用的很舒服,我还是偏向用它多一些。后备是 MPlayer。
*刚刚去看了下,发现了 Mac App store 里也有了 Movist 播放器,新的 Mac 来了后要买下支持一下!一直在用它。
(之前的开源版本: ;MAS 收费版本 )
这是 Fitbit 计步器的一个应用,我现在用它同步数据后是在 iPhone 上看。()
12、 Youtube
我有用 Fluid 在 Mac 下放了一个 Youtube 的 Webapp。
我几乎每天都会看订阅的 Youtube 上的频道。(这里有,截至在 2012 年 8 月)
其它很多应用可能会用到,但不是经常。另外比如 Twitter 我几乎就是网页端 + 手机端了,现在还会常常路上 iPhone 的 Podcast 里听一些国内的播客,也有想过今后也开一个,说不定那时候会有几款新的应用入驻。
然后自从 Mountain Lion 后自带的 Notes 又逐渐取代了我用 Simplenote(Mac 端的 Notational Velocity),买了 Omnifocus 后很多日常的安排都跑到 iPhone 那里去了,也取代了 Wunderlist 和自带的 Reminder。再有就是大多日常的工作都在 Chrome 浏览器上处理的。
今年 2013 年,目前很像添的应用已经有了 3 款了。
一款是 (Mac + iPhone),这是一款绝对高效的 Calendar 应用。@ 童鞋在新工具也有提到过。
另一款是 ,可以把 Finder 功能扩展到无限大,而且是免费的。这里 @ 有写过介绍,而且也有几款非常不错的 Mac 应用推荐。
还有一款是 ,可以自定义触摸板、鼠标和键盘的动作。
新的 MacBook Pro 来了就去装 XtraFinder、BetterTouchTool,去买 Fantastical。
写到这里才发现,原来我还是非常保守的,用的软件还是比较少。蛮多都是原生态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其他的小巧的应用推荐一下吧?
January 1, 2013&|& by
今年从 Nexus 7 发布,然后到 Nexus 4,一直都想 own 一台 Android 的机器。
最早在我自己那篇里,问到会考虑换一台 Android 手机吗?当时我说看 iPhone 5 有没有什么足够吸引我的。然后这是后来 。然后到今天拿到了一台安卓手机。
不是仅仅的体验,是真的上手作为日用机器,用上一段日子。刚好最近手机的合约还有 3 个月到期,可以提前进入下一个合约,就准备入一台 Galaxy 机器。原本真的很喜欢,可惜澳洲一上市才没多少小时就已经售罄了,且一直没有货。
买前考虑是 Galaxy S 3?在
和上问了下,发现反应都不是很好,不少朋友推荐如果 Galaxy 就不如直接入 Note 2 了。
我是觉得好像 Note 2 有点太大了,倒是总在路上看到过许多人用 Note 2,有一个侧面翻开的盖子,如一台小 Tablet 在用。公司现在有 4 个人用 Galaxy s 3 反应都不错,所以我原本还是很像拿台 S3 的。
到了 Vodafone 后拿了样机对比了一下,还是觉得 S3 挺不错的。不过最后还是决定拿了 Note 2,理由也很简单:
手上的 iPhone 应该还是主要用机,在 @友的聊播客 的《》里我也提到,Omnifocus 把我给绑死在苹果生态里了,还有 Camcard 这款 app 在 Android 市场里要 11 美刀…… 我还是乖乖继续用 iPhone 吧。
这款 Android 机器还会是辅助机器,Note 2 新一点,屏到一点放在家里看看视频,晚上在上面 Kindle app 读书还是蛮不错。
店员问我,你女朋友看韩剧嘛?我说最近好像是在看一个韩剧和清剧的,想到这觉得店员考虑真周到!这样也好拿这个看比 Air 和 iPhone 都方便。结果店员接着说,那你应该挑这款,韩剧里面那些人都用这款机器!想到我可能不会日常用这款机器,那就拿 Note 2 吧。
(更多开箱照片请点击 @ )
机器系统是 Jelly Beans 4.1.1 好像,三星在许多细节上的设计还是与定制的系统结合的不错。简单摸索了一下,比如长按 Home 键右侧虚拟按键(照片里没显示出,手碰到上面会出现,然后其他时间隐藏),右侧按键长按会在屏幕左侧出现一个侧栏调出的标记,里面是可以设置一些应用,可以拖拽出来在 5.5 寸大屏幕上同时两个应用运行。比如上面播放 Youtube 视频,下面编辑短信。
长按 Home 键左侧的隐藏按键会直接调出 Google Now。
不知道刷成 Jelly Beans 4.2 会不会方便,或者是不是有必要,目前初步的感受系统体验还是蛮不错的。主要是有许多 Google 的服务集成的好(废话!Google 家的系统嘛!)的确我平日用 Gmail、Google Maps、Youtube、Search、Chrome 还是非常多的。
体验到 Google 的服务整合在一起的强大,比如搜索会直接调用出来我平日在 Mac 或 iOS 上浏览器搜索的东西作为我的习惯,因为都是同一个 Google Gmail ID 账号。更厉害的是,我刚好早晨在电脑上搜过一个商场今天是否开门的信息,结果开启 Google Now 服务后居然就在 Card 里出现这个信息。还是蛮吃惊的!和我之前写的那篇啰嗦的文章观点一致,。
其他的目前还没有太多感受。不太好的就是觉得屏幕显示真的很垃圾…… 系统在一些细节操作上体验还不够好,比如不够顺畅,或比如 Youtube 里观看视频里的操作不人性化,总是按错跳回 home feed 而不是搜索结果页面。(也可能是操作习惯了 iOS 了,有些不适应)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屏幕显示真的挺差的,和 iPhone 没法比。
其他的更多体验和感受等用一段日子后再来汇报。
几篇相关阅读:
December 23, 2012&|& by
今天手机的日历提醒我要写这篇「Merry」,这是我去年在手机里设置的。
去年在 12 月 24 日读到两篇「Merry」,一篇
的。那段日子刚好小小回国休息过年,留我只身在澳洲奋斗,看到那两篇文章时已经过了圣诞了,所以记下今年也要写一篇「Merry」。
You can’t be merry by yourself.
Sure, you can be content, happy, possibly even delirious. But merriment requires a group, and that group is almost always a group you can see and touch, one that’s sharing the same molecules of air, face to face.
去年 Seth 说到。
Merry 这种快乐,是需要一群相知相识,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朋友才能享有的到的。
想到这两天看到的苹果最新 iPad mini 的电视广告「」。不晓得 Seth 会不会同意,我在看那个 30 秒的广告,虽然不能算是 Merry,但真的感觉到。
翻了下自己的,感触也蛮多。
这一年的确是难忘的一年。去年 前后到今天许多事情还清晰的在脑海里闪现。11 月开始忙着 MQ 最后的四门考试,然后 12 月雅思,3 月份翻译,最后 5 月拿到所有证书和资料递交申请,6 月 1 日拿到 PR,然后 7 月开始工作,然后到今天坐在桌子前敲下这篇文章。
昨晚和 MQ 校友们一同吃饭,真的很高兴有了一帮相识相知、看得见摸得着的朋友们可以聚在一起,送上祝福,共享这些美好和快乐。后天我们一同出去,都要啊!今天看到舍友 bqq 回来黑的发紫,吓坏了~
Nooidea 这里自从开始工作了以后,就更新的越来越少了。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自从来了澳洲后没多久在 ,到开了这个独立博客,整整写了 4 年多。期间多少麻烦,即便学习考试熬夜到凌晨的时候我都没有间断过更新。可真的,在工作后却冷清了好几个月了。
这才意识到,原来也是有东西可以取代我写博客这件事情的。这也好,让我清楚了我真的在做我喜欢的事情,因为真的身心投入。
然后 @ 上线后,刚好也赶上了这个时间,许多访谈也都搁置了。
不过不要紧,以后会可以多挪一些时间写点感兴趣的东西。我和 @ @ 会在下周末(具体时间未定)做客 @ ,还是蛮期待的。
想到了许多远方的朋友和亲人。还有许久没有联系的同学校友,虽然常可以在各种社交网络上看到各自的生活,偶尔打个招呼。但回味起曾今在一起度过的日子,如果我们曾相识,如果你曾给对方说过一句「Merry Christmas!」我们是最幸运的,最快乐的。
的一句话:
几年后,如果我们还想回到过去那一天,各自送上祝福和快乐!代价会是什么?
是 Everything.
不论我们是否见过面,你读过我的博客,我們微博上互相留过言,Twitter 上我们一同阅读同一条新闻,Instagram 上我 like 过你分享的照片,还是 @新工具 上你读过一篇分享让你用到了一个得意的工具。
祝你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
愿我們身边的人共同分享这一快乐!
The truth is, I’m the luckiest person in the world today. I hope you are too.
今天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我希望你也是
今年回家过年。
我们给父母带了 iPad mini。I’ll be home。
November 26, 2012&|& by
Kindle Fire 亚马逊今日 #CyberMonday 特价一天:
仅此一天!记得结账 checkout 时候输入「」优惠码!
#Cyber Monday 其他的一些 Deal:
(PC 居多,Mac 就一款)
S(还是要推荐)
(多是 Android 的天下了)
(显示器可以挑一台)
(囧……冬天到了)
国内亚马逊,:
借着冬天到了的话题,。
也在特价折扣中。
November 19, 2012&|& by
对于 Mac 机器, 下也有 了,加上这一篇就是 30 了。
2010 年我写了一篇《》,很显然那时候我手头并不缺一台机器,我的理念就是只要它可以 get job done,就是好机器。所以即便现在你还可以看见我用着。
然后就到了今年,2012 年 10 月,整个一年都在等待一台机器的发布:「」,以至于直到 7 月发布 15 寸 retina MacBook Pro 后,我都还是苹果会在 10 月带来 13 寸的 Retina MBP。最终还是等到了。
(pic credit: )
,但机器的选择却让人纠结。
13 寸高配 rMBP 的价格快和 15 寸低配一样了。
价格上差了 $300 澳币,性能也差了很多。如果看,真不如买 15 寸 rMBP 低配了。(1万多跑分 + 9个半小时的续航……)
但真的让我纠结的是 @ 在 Twitter 上提到的 ,可能让第二代 13 寸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性能棒好多。(虽然外形或许不会有太多变化)。
不论是 power consumption 电力消耗的控制和改进,还是图形处理(GPU),还是语音方面的更多支持。都无疑会对第二代的 rMBP 有太多积极的影响。特别如果下一代 13 寸 rMBP 还是木有独显,电池还是那么多空间,又如果 Siri 也加入了 10.9 LYNX 系统?
一下子让我感觉第一代 13 寸 rMBP 就像是台过渡机器……
心理一变化,各种想法就来了:这机器到底驱动 retina 显示有没有压力?低配 128GB 的硬盘简直太小了,因为 retina 截屏的图片就要好几个 MB,这不是要把空间搞死?加钱到 256GB?那不是就入台 15 的?8GB 内存居然也不能再加了?!
以至于都开始想,不如挑性价比最高的 13 寸 MacBook Air 了!移动性更强,性能定制一下也不错!价格省下了还能换台 iPad mini…… 那明年是不是很有可能 Air 也搭载 Retina?(貌似不是很可能……)如果会搭载 Retina,那不是不如买台低配的用着,明年再换?
我kao,是不是可以一直 hold 住,干脆全部等明年再说了…………
…… 是不是一下子纠结了很多?……
回到最初 2010 年的那篇《》:
如果有意向购买,只要稍稍注意苹果产品的更新周期 ,就可以果断入手,不必犹豫什么。
所以想明年本子会是怎样,就木有那么多意义了。还是理性对比一下几台选择之间的差别,做一个决定吧。
我主要考虑的是 13 寸 Retina MacBook Pro、15 寸 Retina MacBook Pro、13 寸 MacBook Air。
普通的 MacBook Pro 暂时我不太考虑,主要是真的很重,而且 HDD 的硬盘确实有些跟不上时代了。除非是想能留些空间给自己折腾,比如想换 SSD + HDD 搭一个 Fusion Drive。(@ibuick )
13 寸 Retina MacBook Pro
最初非常期待这款机器的原因很简单:
15 寸的 rMBP 对我来说有点大,的确不是我喜欢的 size(加之重量也沉了点)
原本就期待 MacBook Pro 可以轻巧一点,或者说 MacBook Air 可以性能再 Pro 一点
这刚好不就是 13 寸 Retina MacBook Pro 吗?
在 @ 那里分享的那篇还没写完的里,我也提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曾经一直追逐能有一台 12 寸的 PowerBook,小巧精制,当年的 PowerBook 也算是性能很不错的吧。后来完全可以由 11 寸的 Air 取代了,只是真的 Air 还不够 Pro。
13 寸的 rMBP 刚刚好,又有了 Pro(算是吧)的性能,又接近 Air 的轻巧,更帅的是,很 compact!居然比 13 寸 Air 的寛和长都要小,像是一台浓缩的精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有一块绝无论比的屏幕!
(pic credit: CNET | 左 13′ Air,右 13′ rMBP)
不爽的地方:
同样是那块 Retina 屏幕,也带来了问题,比如没独立显卡会不会卡?结论是在某种程度的使用上一定是会卡的。
虽然很多 app 和网页已经支持 Retina(包括 ),但还是会有不少看起来那个不舒服……
电池据多方测试,都可以达到满意的 6 个多小时,和官方所说的 7 小时差不多。
总的来说,如果打算长久用这台机器作为工作机器。8GB 不能动的内存,还有集成的 Intel 4000 应该会让 Retina 的机器变得越来越吃力,SSD 盘又不是那么富余。
我想我这种只是用一些日常办公和浏览器等轻量 app 的人应该能像上一台 MacBook 那样一用四五年。但不确定适不适合你?我最担心的是 SSD 的大小…… 因为高配就要 $2,199 鸟,也只不过 256GB 啊!
要考虑到,你是更多的文档偏向于本地存储呢?还是你只是有很少的部分需要本地,其他的文件会很方便在外接的存储器上交换。
15 寸 Retina MacBook Pro
有好几篇评测和使用体验分享啦!
我个人确实对 15 寸的机器没有太多感觉,虽然偶尔觉得 15 寸,屏幕会有多些空间可以分配,但 13 寸调节分辨率也可以有更大可用(这里有)。
然后就是因为价钱和性能了,前文也提到,低配的价格和高配 13 的价格差不多,性能确差不少。虽然跑分很多时候和个人使用的具体需求和切合点未必一样,意义不是特别大,但毋庸置疑,如果你需要一台真正的 Pro,或许 15 寸更加合适。
说到这里,看来我也思路清晰了不少。基本上 15 就不在考虑了。各位需要补充的优缺点,可以在 @新工具 讨论。
13 寸 MacBook Air
MacBook Air 去年这个时候我有写过一篇,篇幅还蛮长的。现在拿来读读,我感觉还是依然很有参考价值的。
整体来说,那台 11 寸的 Air,也就是现在我打这篇文章手上正在用的本子,一年下来了,还是基于肯定的。
感觉是越来越依赖这台本子,11 的屏幕也很少觉得不够用,除了硬盘 64GB 真的太小(只有放工作需要的文件),另外现在有时候开多几个程序和网页 Tab 风扇会转(因为 2GB 内寸不够吃?)之外,其他的地方均感觉很好,很舒服。慢慢的,廉价的质感感觉也逐渐淡化……
也就是这些使用的印象,让我觉得许可以考虑一台 13 寸的 MacBook Air。先不和 Retina 的 Pro 比,相比 11 寸 Air :
13 寸的 Air 多了一个 SD 读卡槽(不是什么特别的,但还是有用的)
电池续航比 11 寸要足足多 2 小时啊!
屏幕大了一点,但重量还是非常轻便
2012 年的更新款,虽然外观没变,没有 Retina,但是内存全线上去 4GB(相比 2GB 总要好不少),Ivy Bridge 新处理器在性能和续航上有不少进步,硬盘低配也是 128GB 了。
这样看起来,明显如果和 13 寸 rMBP 比起来,性能应该不会差太多(作为日常办公机器),也就是处理器差一点,内存小一半……
但是单纯因为一块 Retina Display,要差 $500 澳币。这的确要看个人的需求了。
我就在在想,节省的 $500 快可以加 4G 内存(多 $110),低配不能加多 SSD 硬盘容量,所以就此打住。那留下的 $390 澳币不是刚好又一台 iPad mini?(Air 和 iPad mini 都不是 Retina,这样眼镜也不会一阵 Retina 一阵模糊,受摧残……== )不是更好?
可是…… 我真的很想要一块 retina display 的 MacBook Pro 啊!
很喜欢那个精悍的机身。
各位是怎么脚的呢?
*圣诞节准备入手,所以要做好准备啊~ 不过也说不定几个小时候 ,捡到 MacBook Air 的便宜就提前入手了。
*另外,这里有朋友整理出所有的 ,供大家参考。
Update 19/11/2012
话说 Black Friday 还木有开始,Amazon 上 (14% off)鸟……
October 24, 2012&|& by
一个月前 iPhone 5 发布后,我在「」提到:
原本我真心想买一台 iPad mini,用于平时工作随身携带安排日程,处理邮件,记录笔记,整理案例,浏览网页的。现在真的不晓得是不是真的要换作一台 Nexus 7 ?还是 10寸 new iPad ?因为想用 Omnifocus 同步所有日程和案子… Omni 的东东只有苹果生态圈的。
虽然乔布斯一直是说,Tablet 小于 10 寸是不应该的,但苹果推出 iPad mini 也是必然(或者是便宜的 iPad)。
这个我在 5 月份的那篇《》里有所阐述,虽然有些啰嗦,但还是有说清楚一个道理,苹果一直都在寻求在教育领域和企业市场的突破,这是苹果下一个必须扩展开的领域。Windows 95 后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早已输掉了桌面市场,之前乔布斯离开苹果的 NEXT 专注于高端用户主要进攻的是教育领域,这虽然让 Tim-Berners LEE 在 NEXT 机器上发明了 WWW,但也无力让 NEXT 在教育领域有更多建树和推广。直到 97 年 乔布斯回到苹果,提出「Focus on Matters, Think Different.」其中说道:「苹果公司的根是为人制造电脑,而不是为公司。这个世界不需要另一家戴尔公司或者康柏公司。」(这段故事可以阅读《》)也就是说,苹果那时候就已经在企业市场上毫无竞争实力。
所以说,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企业市场,苹果都也只是触了个角。iPhone 和 iPad 改变了很多,后 PC 时代后局面逐渐好转甚至有逆转。小的地方可以从黑莓的死到 iPhone 和 iPad 在企业用户中的普遍使用反差看到一些。我是觉得即便没有 iPad mini 也一定会有便宜的 iPad 出来,原因很简单,iPad 扩申的越寛,给苹果其他产品带来的机会就越大。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是用了 iPhone 后买了 iPad,觉得 iOS 系统很不错,又尝试了 Mac。
问题就在于,让许多朋友想不通的是,为何一台屏幕小了,又不是 retina(在推出拥有 retina 的 iPhone、iPod touch 和 iPad 3 之后居然还会倒退推出一台没有 retina 的 iPad),又是老一代处理器的 iPad mini 怎么居然价格还那么贵?
讲的几点,从苹果的价格策略上讲,还是蛮有意思的。
一、这是苹果一贯的手段。避开已经展开的低端价格竞争市场,通过一些设计和功能的东西区别自己,就像十年前的 iPod 可以卖的比普通 MP3 贵很多,而且一直卖的很好,现在的 iPad mini 也是一样,整个就直接不参与到 nexus 7、Kindle
fire、Kobo 低价平板的竞争。保持「高端」……
二、教育市场,这样的价格或许让苹果在教育市场平板中的竞争者还有机可乘。
三、苹果就是从来都不会像 Amazon 那样,硬件折价,通过软件和后续服务收费赚钱。苹果是不惯怎样,硬件的钱也一定不会少赚。
这里我觉得 @说的很有道理:「现在 Apple 规模已经超级大,更重要的是整个供应链也变得非常有弹性,这也给 Apple 很大的空间去做一些尝试。因为现在就算真的砸锅了,也能够很快退回安全线。」
所以即便市场份额出现变天,明年降价到一台 iPod Touch 的价钱,然后推出 iPad mini with retina display 继续保持 $329 也没有任何问题。
同时我个人的理解还有:
记不记得当初,当 iPad 刚刚出来的时候,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是「就是一台大号的 iPod touch 嘛!」
我也是直到很久以后 iPad 3 出来后,用过朋友的 iPad 亲自体验了一把才觉得完全不是那回事。我当时在里说:
想了下 iPad 和 iPhone 的确很不相同,虽然是屏幕大了但完全就改变了我们的使用偏好。买了 iPad 后我想对比 iPhone 至少我的程式里会少掉 90% 拍照应用,或许会多几个相片编辑应用,另外会多些更偏向内容、网路社交应用,还会多些游戏。算下来 2 屏的应用足以。
那一刻我才真正的感觉到 iPad 为何如此有存在的意义。
那么同样的道理放在 iPad mini 上,或许用过 7 寸平板的朋友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这也是为何许多朋友都期待会有一款 7 寸 iPad 的道理。因为它绝对不仅仅是大一号的 iPod touch,也绝不是小一号的 iPad(虽然名字是迷你 iPad)。
7 寸,这是完全独立出来的一个不同的分类(a different category of product)。7 寸平板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用途可能会和 10 寸 iPad 用户或许差别很大,或许很细微。或者用另一个词说,是微妙的不同。这个感觉是无法替换的。
结论就是,既然是不同类的产品,在价格上也就没有对比性。不会因为屏幕小、不是 retina、处理器老这些而价格就会低很多,它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新类别产品。用户必须在这样的前提下,为不同的偏好做一个选择,所以这里重要的是使用的偏好,也就是 7 寸平板和 10 寸所带来的不同的微妙感觉,而不是以价格衡量。
苹果不是迎合你,而是:「你不是想要一款 7 寸的 iPad 吗?好的,我给你,但价格还是那么贵,你要是需要你就会掏腰包。」
这个逻辑还是行得通的。
最后想到前两年的一个恶搞拼图,「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关于 Netbook(MacBook Air)的对话。」
October 7, 2012&|& by
也许你需要一张投资名片?
更好地展现你,帮你更便捷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资者,是我们改进个人主页的动因之一。我们希望,雪球个人页将成为你的个人投资名片。
也许你需要「看得见」的资产管理?
在雪球,投资是交流的主要内容。所以,除了让大家更方便和高效地进行投资交流以外,我们认为让大家便捷地查看和管理持仓信息同样重要——毕竟,这些交流不正是基于你持有的、或希望投资的股票展开的吗?
你也许正在使用一些专业金融服务提供商管理你的持仓。在某些方面,他们也许做得比我们好;而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将这些信息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呈现在你面前。光看数据挺累的,有图很重要哦!
<img class="alignnone size-large wp-image-5231" title="139f69dc8dd8a.png!custom"
src=&#/10/139f69dc8dd8a.pngcustom-400&#215;600.png&#8221; alt=&#8221;&#8221; width=&#43; height=&#43; />
October 7, 2012&|& by
Don’t worry about a style. It will creep up on you and eventually you will have to undo it in order to go further. Be like a river and accept everything.
想起 Bruce Lee 的那句话:
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8211; like water. Now you put water into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you put water into a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it in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Now water can flow or it can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
July 13, 2012&|& by
「我的目标并不在这里。」
前两天听到的同事的一句话。
想到了两个件事情:
1. 我的目标并不在这里,好像总有很多人爱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但我猜,十有八九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你问他的志向在哪里,他也常常罗哩罗嗦,不晓得有怎样的宏图计划。就好像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现在做的事情。
但实事上常说这句话的人也真的做不到自己的目标。很简单,因为往往这样说的通常也不能把手上现有的工作做的很好。所以大多数时候就好像无所谓态度,然后一句「我的目标并不在这里」就可以把自己从迷团里拔高出来。
2. 当然「我的目标并不在这里」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
只是很多人简单的把它埋在心里,时刻提醒自己默默的为那个目标努力。
They think beyo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y work towards those goals for the future.
不同的就是,往往这样的人反而会默默的将眼前的事情,当下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做好。顺其自然,机缘巧合,机会总是那么少,到来的时候总是有准备的人抓得住。
想起之前读到过一段故事,乔布斯去世前因为体力不支不能投入到工作,他就想着给公司里激励员工未来的工作。于是他挑出一本一位大师室内摆设方面的书籍研读,直到去世。
1. 专注于当前所能作的每一件事情。
2. 「你不可能在眺望未来时把生活中的每个点连接起来,只有回顾时能才连点成线。所以你必须相信今日所做的会影响你的未来。」(乔布斯)
最后这段故事还有人知道哪里找到吗?是哪本书?
July 5, 2012&|& by
去年 4 月份的时候我在
里记下过一段话:
试想一下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一个旅游景区,或者展览。你只需要将手持移动设备(手机)在入口的地方或者一个类似电话亭的地方,近距离打开无线数据传输,停留几秒,之后所有这个区域你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都会直接在你的手持设备上展示。例如,当地的地图,景点介绍,实时的展览信息等。
其实这些都已经不在陌生,你到任何一个地方,通过智能手机联网,Google Maps 可以给你带来地理信息、线路,Foursquare 可以看到当地景点和生活场所的推荐。
前几天看了几段 2012 Google I/O 的视频,然后对 Android 系统 Jelly Beans 感觉很棒。顺着就在 Youtube 上找测评和体验视频看。
很多报道关于 Google 的 Project Glass,两个月前我也有过一篇专门介绍这个。事实上看了 I/O 后我倒对那个 Glass 没增加多少兴趣,倒是特别关注这次 I/O 大会上发布的另一款伴随新 Jelly Beans 系统的产品:「」。
如标题所说,我感觉这两款产品分别就是代表「现实」和「未来」。
Google Now(现实)
据 Google Now 官方介绍,当你在 Jelly Beans 下第一次使用 Google 搜索时,系统会弹出一个介绍有关 Google Now 的屏幕。然后,如果你要开启使用 Google Now 就必须选择提供的一些选项。这时 Google Now 会主动提供一张「card 」给你,呈现出你需要的信息。
简单的说,Google 会通过搜集你的偏好和资料,为你提供需要的信息,以所谓 Card 的展示方式向你呈现。
目前 Cards 可以涵盖的内容比如有:
天气信息、交通、地图、航班信息、体育赛事资讯、附近地方各种信息、翻译服务等
这里面有两点我特别喜欢,一个就是那个 Card 的概念。最初我知道的第一个使用 Card 这个词的是在 Palm 的 Web OS 里,每个单独打开的程序都是以 Card 形式呈现,可以通过手势向上一拨关掉相应程序,或左右调整程序的顺序。然后又在 6 月份苹果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iOS 6 的 Passbook 也提供了一个新的 Card 概念,很形象的将一张张优惠券和消费卡用 Card 呈现在 Passbook 应用。我喜欢 Android Jelly Beans 里现在许多类似 Web OS 的手势操作,Card 来呈现需要的信息,结合那些手势,很舒服的感觉。
另外一点就是在介绍里的一句话说:
And the best part? All of this happens automatically. Cards appear throughout the day at the moment you need them.
关于 Google Now,最棒的是这一切都是自动发生。信息卡片将在一整天随时你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在你眼前。
也就是说这是 Google 从搜索引擎向推荐引擎转变的开始。
Google 不在只是将大量的网络信息通过关键词搜索全部呈现在你的面前,而是通过对你的了解,提前为你做好试探性的决定,将它认为有关联的价值信息呈现给你,同时如果这不是你要的信息,它会将搜索的结果在你挥动指头的下一秒提供给你。
一、Google Now 需要把信息整理,作出预测性的判断
二、只有与你相关联的信息才会被呈现
不论是那一点,都需要一件东西。就是你的隐私。
还记得,几个月前一直到 ,Google 忙活统一自己的隐私政策吗?
当时我还,
Google 已经无聊透顶了,除了发来「隐私条款」更改的邮件,然后在自己主页搜索框下方贴上通知,现在又强制退出我的 Gmail,让我重新登陆,然后出现此页面再次提示我「隐私条款更改了哦」,你大爷,就怕大家都还不知道你作恶吗?
那时候隐私条款更改的信息反复出现在各个地方,通知用户在未来将会把用户共享信息都统一收集起来。
现在应该可以明白为什么了。
就像在《》里说的那样,事实上这是个悖论。
引述一段:
Pandora 是一个专门致力于歌曲推荐的公司,它的办法是分析歌曲。在 Pandora 的算法中,给每一首歌都有 400 种不同的属性,聘请一位音乐专家,使用 20 分钟的时间给这首歌的所有可能的属性打分。这样一来每一首歌都被一组数标记了属性。Pandora 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包含所有歌曲的数据库,称之为「音乐基因组计划」。
这也让 Pandora 可以在你听过一首歌后,通过基因属性为你推荐其他符合你口味的歌曲。这和 Amazon 根据你的 Taste 为你推荐商品是一个道理。
也就是说,在 3.0 的世界,它是一个推荐的世界。如果你想要 Google Now 为你服务,你为它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准确,越私密,它回馈给你的推荐就会越准确,越相关。
看到 Google Now,虽然概念不新鲜。但绝对比我文章开头记录的那一段要厉害的多了。
Project Glass(未来)
再回来看看 Google 那个科幻色彩的眼镜。
实事上我还是:
那个眼镜,只是一个载体,事实上就是一个小型的移动 Android 设备搭载了一款玻璃。就算是一体化的眼镜设备,Glasses 也应该只是 Project Glass 的一个分支。我更期待的是这个技术通过玻璃载体应用到生活的其他场景。
如果给不太关心科技的朋友看那款眼镜,估计十有六七都觉得那玩意儿也就是个镶在眼镜上的针孔摄像头吧?
的确,如果没有数据网络时候,Google 眼镜的主要作用就是拍照和录像吧?
整个 Google I/O 大会上,还不如不演示了。佩奇的演示里让那些极限运动者带着眼镜,还不如头上带个头盔装个呢。
如果不是通过数据传输 Google Hangout 直播,那效果真的不如 Go-Pro,$1500 的价格…… 可以买 6 台 Go-Pro 了。
我是感觉 Google Glasses 在之前的 Demo 里确实非常震撼,但是震撼归震撼。
目前它还应该仅仅是未来。
iPhone 上市的时间可以说,我担心 Google 眼镜就像当年的 Newton 一样,当然不是我不看好 Project Glass。
我是相当看好 Project Glass 今后在生活中各个场景的应用,而且一定会很棒。我只是不觉得现在推出这款产品很必要。市场还没到如此需要这样一款产品的时候。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现在都还不适应看到很多人在地铁里带着蓝牙耳机像个神经病一样的对着空气说话,还各种笔划。如果在看到双手解放,每个人带着一个眼镜,左右张望,一会儿说「拍张照」一会说「提醒我后天去医院」。我一定更是不适应……
Google Glasses?它还只是个未来。仅此而已。
在说句笑话,G 粉不要骂我。「我倒是觉得 Google 的理科生們,倒真不如把 Project Glass 卖给 Apple 好了。」
July 3, 2012&|& by
创新工场 @郎春晖 :
(一)主流用户迁移
2012 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是 8000 万到一个亿,这是主流用户迁移的时间段。
以苹果为代表的终端与网络的结合,带来了终端价格的降低,目前 iOS 和 Android 大概覆盖了 1.2 亿的终端。
中国到目前为止的销售前十的终端价格都是在 2000 元以上,活跃度排名就是 1500 元左右的水平。未来可以看到,终端价格马上会下调到 1000 元的水平,中国的用户量会快速爆发起来。
(二)消费转型
整个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当中,现在是一个临爆点。移动互联网上消费有一点转型,不是广告的模式,而是服务收费的模式。
(三)移动互联第二个阶段
从产品的角度来判,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是有这样的阶段,第一个是怎样的使这个东西更好,第二个就是使这个东西消磨时间的。第三个就是跟消费、交易相关的。我们现在的投资结构来看,已经从第一阶段,进入到了第二阶段了。
(四)产品
产品不要做得太复杂,拿起来就可以上手,不需要任何的教程和工具,就可以很容易的走下来。
(五)竞争
互联网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拼的是什么?就是拼渠道,资源。互联网上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生态链。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企业,拼的是谁快。移动互联网上的生态是快鱼吃慢鱼,最后活下来的一定是执行能力非常强的速度很快的一类。
July 3, 2012&|& by
接着昨天的《》,今天读到一篇文章《》。更加深刻。
高尚与高贵没有本质的不同,然而高尚与高贵还是有一步之遥,那是程度的不同,境界的不同。你跨越了那一步之遥,就抵达高贵的境界。平民也会高尚,但往往只能在顺境中高尚,却不能在逆境中固守高尚。如若在逆境中依然能固守高尚,那就是高贵的境界了,也就成为贵族了。
贵族精神有三种高贵的内涵:一是诚信,二是道义,三是使命感。
诚信是人类文明的灵魂,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也就没有文明;诚信也是个人品格的灵魂,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高贵的品格。缺失诚信的人,不是无赖,就是流氓。缺失诚信的民族,注定是愚昧而野蛮的民族。诚信也是民主制度的根基,没有诚信,就不会有成熟的民主。民主靠宪政,宪法就是社会的契约,契约的根基就是诚信,没有诚信,契约就是废纸。
贵族之所以是贵族,是因为贵族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诚信带来高尚,带来尊严,带来生命高贵的价值。欧洲的贵族宁愿用决斗分胜负,而不愿用阴谋诡计争输赢,这实质上就是对诚信价值的死守。中国古代的史官,宁愿被杀头也不为帝王篡改历史,也是对诚信价值的死守。
道义包含人道与公道。人道是公道的前提,就是对人生命的尊重。连人道意识都没有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有公道。信奉暴力,就是对人道的蔑视;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对人间公道的蔑视。人道与公道衍生出现代文明的人权主义,欧洲之所以能诞生《人权公约》,实质上就是贵族精神在推动。
道义精神带来仁慈,带来宽容,带来关怀,带来公正。贵族具有关怀弱者的情怀,世界上的慈善事业几乎都是由贵族出资创建的,靠的就是这种道义的精神。
使命感就是勇于承担的精神。担当起人类社会的良知,担当起人类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卫道士,维持社会公义,维护社会理性和平发展。
正是这种使命感的精神,带给贵族坚韧不拔的信心与力量,一旦民族陷入危机,贵族就站在民族的前列,身先士卒捍卫民族的安宁。正是这种使命感的精神,带给他们&#8221;普罗米修斯盗天火&#8221;的精神,带给他们&#822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8221;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捍卫与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文章原本作者()分了三部分:
第一篇谈「」
第二篇谈「」
第三篇谈「」
非常推荐去阅读这里整理出来的版本(),很深刻。也很有启发,特别是从「 」那里开始的 4 段论述很值得读读。
July 1, 2012&|& by
周末看的一期 (Twitter @) 的节目「」。
里面有几小段很有感悟:
从为何美国不将毒品合法化(legalise drugs),Chris 说到「为了阻止棕色人(Brown people )获得财富。 他们可不想棕色人变得富有,因为毒品都来自棕色人那里。」
然后就提到了棕色人和黑人們可以有很有钱钱的,但没有有财富的。
有钱(Rich) 和 有财富(Wealthy) 有区别吗?
Shaq is rich, the white man who signed his check is wealthy.
大鲨鱼奥尼尔有钱,给他签支票的白人才是富有。(给他付工钱的老板)
Wealth will set us f_king free. Wealth is power rich.
财富才能真正解放我们,财富代意味着权利。财富使人们走出贫穷。
当白人有钱后,他建立了 Walmart 商店,其他的白人和他一起挣钱。
黑人有钱后,他 tmd 就知道给自己买闪亮亮的手链首饰。
或许,或许黑人,可以把钱攒下来不买闪亮亮的手链,拿去投资。也会变得富有。
下面这句话是我最有感触的一句:
我们对钱的观念还太陌生。
我们(黑人)是世界上最浪费钱的种族。我们花钱就好像钱不花就会过期腐烂了一样。
我们在车子的座位后面装上电视,一路开着,车子的后座没有人坐。
穷人喜欢消费,富人关注投资。我們对钱的观念还太陌生。
不提暴发户,作为任何一个普通人。
你的第一个月工资,是买了点闪亮亮的东西得瑟?一台 iPhone?几本书籍?一份保险?还是攒下作为了你投资组合的第一笔钱?
都说第一桶金很重要,事实上是我们对钱的观念还太陌生。
不论是几千万,几万,还是几百,哪怕就是一块钱。这些都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对钱的观念才是决定它们价值的关键。
想起几句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的话也一并分享过来:
西方人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时间。中国人说,富不过三代。
粗暴是软弱者对力量的模仿。 — 哲学家霍弗。(对力量的观念还太陌生)
Rudeness is the weak man’s imitation of strength. ─ Eric Hoffer
最后,还有一篇文章也推荐给大家阅读《》,或许会有些收获。
Brown people 通指除了白黄黑人种之外,主要指中南美以及中东地-区,最喜欢以 Brown people 自居的是印度人。Brown people 的称谓是这些人群自己取的,因为没人在乎他们的存-在。就像说亚洲人白人印象里就是中日韩,问绝大多数白人他们都不-知道印度是亚洲的。
July 1, 2012&|& by
&|& , , , , ,
13 寸 Retina Macbook Pro
还记不记得上次 WWDC 之前很早的时候
苹果对 13 寸 Macbook Pro 的定量要大于 15 寸型号机器,显然苹果对于 13 寸机器也更加重视。不过 4 月份将首先开始大批量生产 15 寸机器,然后直到 6 月 13 寸 Macbook Pro 才能开始大规模生产。
也就是说 10 月真的很有可能要出 13 寸 rMBP 。
@ 在 Twitter 上回复我说:
不及时推出 13 寸的新 rMBP 怎么抢占圣诞季市场啊。
确实如此。10 月后 11 月到 12 月圣诞前后各种节日,通常 Amazon 等都会抢这个时间前发布新产品然后猛赚一把。
不过,和我一样在等待 13 寸 rMBP 的朋友。不知道你的计划是什么,我想等 13 寸 rMBP 就两点理由:
新款 15 寸 rMBP 对我来说,有点大。还是觉得 13 寸日常用起来会便捷一些。
15 寸的 rMBP 价格不是贵,而只是超出了心中预期的价位(因为预期是想一款 13 寸机器)
实事上 15 寸 Retina 的 MBP 价格也就和 2011 年或之前的 MBP 15 寸中配一个价格,也等于 2012 年款 MBP 15 寸高配一个价(目前只有低、高、Retina 三款)。但同样,一台高配的 15 Retina MBP 价钱($2799)也已经贵过一台 Quad-Core 的 Mac Pro 台式机了($2499)。后者搭载 3.2GHz 四核 Xeon 处理器,6 GB 内存和 1T 硬盘,显卡 ATI Radeon HD 5770 1GB GDDR5。
一个伤心的消息是:或许 Retina 屏幕的 Macbook Pro 体验并不一定很满意。
我的意思是,它的屏幕的确无比的震撼。
正如我在 @中说:「 if you go retina, you won&#8217;t switch back??」
非常明显,当我用了差不多 15 分钟的 Retina MBP 后,拿起一台 13 寸的新款 Macbook Air,看到的屏幕上的图标和网页文字显示都是虚的。
但也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糟糕体验:
在浏览网页时,Retina 显示的 MBP 机器总是出现延迟和反应一钝一钝的现象。
用了 6 台 Retina 屏幕的 MBP 后发现都是这样,不确定是不是支持上有问题,还是其他因素。但是目前用的几台新款 MBA 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前几天 @ 对新款 15 寸 rMBP 非常详细的测评里,也确认了我遇到的问题:
( 对这段 Retina 屏幕显示做了一段编译,引用如下)
rMBP 在默认设置下,无论是 Intel HD 4000 还是 NVIDIA GeForce GT 650M 两款显卡都超出它们的设计能力去显示画面。
AnandTech 对 rMBP 显示性能进行评估,表示这款机器有时是在「挣扎」着维持着它一贯的流畅体验。
「在 2880 x 1800 的分辨率下,整体视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缩放窗口和在某些网页上滚动的时候,它的每秒显示帧数是低于 30的。在它最高的分辨率下,GPU 需要显示大约 920 万像素,那个时候甚至连桌面显示都很卡顿。在那个时候,什么都干不了。(这一点在我体验 rMBP 时深有体会,整个屏幕会卡在那里,直到处理完所有像素)」
我们来重点看一下浏览网页的情况,因为这也涉及大量的 CPU 负载,AnandTech 发现在 2011 版 MacBook Pro 上哪怕是信息量巨大的Facebook 的新闻提要页 屏幕也能保证在每秒 50 帧以上。但是放在 rMBP 上,因为要显示那么多的像素,所以它只能徘徊在 20 帧数上下。
这样看来,目前最值得购买的日常使用机器还应该属 13 寸的低配 Macbook Air。
或者对性能有要求,一款 Macbook Pro,也应该可以满足所有需求了。
今年内不知道新的 Retina MBP 体验上会不会有什么大的改进。
iPhone 5(The new iPhone)
我感觉现在除了名字不知道是 The next generation iPhone 还是 The new iPhone,估计不会叫 iPhone 5 吧。其他的都已经泄漏差不多了……
样子应该就是上次 那样长条 4 寸屏,背面丑的分三块。前几天又放出来的,也基本没差别。
我倒是越来越挺想弄一台 Android Phone 体验体验,看到 Jelly Beans 的操作里,有不少手势和操作与 Web OS 一致,非常情切。另外,在 Youtube 上看了几个视频,事实上还是蛮想拿一台作为日常用机使用一段时间。
另外,在 Twitter 上分享了一组关于 iPhone 对手机领域影响的数据,很有意思:
iPhone 发布这 5 年来,都对哪些公司的市值有着巨大的影响呢?
苹果 +376%、谷歌 +9%、RIM -85%、诺基亚 -89% 、微软 +0.6%、三星 ( A005930 ) +36% 。
其中 6 月 30 号,$RIM 由周四发布的财报远不及市场预期,宣布裁员 5000 人,又推迟黑莓 10 智能手机的的发布时间到明年第一季度。股价继续跌了 19% 市值在 4 年时间里已经缩水了 790 亿美元。
期待一下吧,10 月份发布下一代新款 iPhone 看看会是怎样吧。
估计一如既往,惊喜没有,但大家还是期待万分。
7 寸 iPad mini
早就已经从 苹果实验室里有一款 7.85 寸的 iPad smaller。
虽然也有着充足的理论支持,说明。但眼看着 Google 也要卖 Nexus 7 平板了,直接针对的就是这块空白(虽然已经有不少家在这个市场了。)不提 Amazon 的 Kindle Fire,还有其他的 7 寸平板卖的怎样,至少有很多朋友就已经期待有 7 寸的 iPad 了。
我觉得道理还是很简单,不说 7 寸平板单手握的体验。
最重要的还是价格,还是有大批的用户群,$200~$300 的价格可以完全抵消掉
7 寸和 9 寸之间体验的差异。
而且即便是 $299 美元一台 iPad mini,苹果还可以有 31% 的毛利润。[]
这样的群体不会很小。人们只是想可以再低 $100 美金的价格,或者换句话说比其他平板贵 $100 美元而不是 $200 美元的价格,可以去体验一部 iPad。这绝对是一个好 Deal。
最善于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策略的苹果绝对不会不清楚这一点,通过 iPhone、iPod 的定价,苹果应该可以对不同层次消费者作出一个准确的价位判断。
只是,还有一点我想不通。
就是真的有必要,再有一台比 iPod 大,比 iPad 小的 Tablet 吗?
10 月份揭晓吧。
June 26, 2012&|& by
The Verge 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科技博客团队。在我也提到过,Verge 有一股自己的气质。
这个团队的组成是前 Engadget 的 Joshua Topolsky 一些人。
从之前的 Engadget 继承下来的基因,你可以看到 The Verge 关注的是产品(Products),硬件为主。从这点出发,所以你看到它报道的中心也是围绕相关产品公司,就没有 Google。
不论什么新产品发布会,总会带来最全面的现场报道和最棒的产品测评(图片和视频)。图片就不用说了,苹果发布会不知道多少国内媒体都是用的都是 Verge 的图。
然后其他的新闻资讯方面报道,或者评论性的就很少,许多都是非常简短的 summary。
这是一个非常 Cool 的团队,做着非常 Cool 的事情。
不光很有 Geek 味,比如 The Verge 有
记录网站的改进历程,也有一份
必定和很多产品打交道,为了保持报道的中立性,很有必要。
同时他们也让科技报道变得很有味道。非常喜欢 Verge 的 Monthly Show「」。
每期节目会邀请一些非常值得了解的人物,做访谈聊天。非常有料。
除此以外,如果你常常关注,你也许知道 The Verge 还有一个 Label:「」。
这是一个文字的访谈,采访的人物通常是与科技互联网相关。
不可否认,@ ()在这些方面从 The Verge 得到了许多启发。
今天,The Verge 作出了一个新的尝试。也是我最期待的一个尝试。
我在 @新工具 ,我在 Youtube 上订阅了超过 1oo 个频道。实事上
的 Jon Rettinger 早在去年转型专门从事科技产品报道后,就已经推出许多期「新闻整合性」的报道(包括点评 Rumours 等)。
只可惜…… Technobufflo 还是非常业余,抓不住最中心,最吸引人的点。毕竟 Jon 最初是 Marketing 工作者,能把 Technobufflo 在 4 年时间做的如此规模已经很厉害,几个之前不错的测评频道也分别加入 Technobufflo。但内容基本上我已经很少再看鸟。
终于,The Verge 也推出了这个期待依旧的「」
说是这个名字,还要在考究一下……(yes, we&#8217;re going to milk this name just a little bit more)
确实,都说 a picture says one thousand words.
The Verge 原本在图片报道上就非常的出色。现在终于利用好 Youtube 的平台 [] ,做出这么多好的视频科技报道。
他们有一个算是强大的视频编辑制作团队(合作),前段时间还在 Twitter 上宣传招人做视频编辑。
这么看,是不是说视频年代要来啦?!
虽然就是 90 秒,信息量可从来不少啊。同时可以把文字报道整合到视频中(链接呈现)。
哦,对了,The Verge 还有不错的 。同步到 iPod,跑步时候听不错的(有点长了……)。
另外,前两天刚刚上线的
,有着非常深入的各种报道。
你说怎能让你不喜欢这个团队和他们做的事情?
June 26, 2012&|& by
今天在 Amazon 半价!原价 $699.99 现价 $349.99!
如果你不是通过运转公司,直接在海外购买(比如澳洲),在这个列表里可以看到。
WWDC 2012 之前都想着苹果能有新的 MBP 带 SSD 的,结果只有 Retina MBP 才有。现在各位木有入 Retina MBP 的可以考虑买它了!
这里有一个 ,M4 绝对是很棒的选择。
另外,2011 年和 2012 年款的 Macbook Pro 在接口上需要注意,已达到 6Gb/s SSD 的最佳速度。。
June 26, 2012&|& by
这两年,在科技互联网行业里,Google 就是个寂寞的理科生。其他大公司、小创业者盯着的都是社会化、电商、社会化电商,关心的是商业模式和盈利前景。
这几年,Google 逐渐失去在互联网界一贯的引领地位,什么都怒被动。但同样在日渐窘迫里,Google 往天上发射了Google map 卫星,推动神秘的 Google X 实验室抛出无人驾驶汽车、Google 眼镜,推出了数字艺术博物馆,拯救全世界的濒危语言。推崇开放、探索、求知,它代表的无疑是种旧时代的骑士精神。
推荐大家阅读一篇文章,同人与野的《》。
你仿佛才感觉到 Google 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是一个着眼未来许多年后的公司,是一个要改变世界的公司。只是真的,请不要倒下。
另外,很也推荐一下「」,有许多值得阅读的内容。而且很喜欢这样一个风格,和 NYTimes 一样,清晰的版面:左边观点(Opinions),右边新闻(News)。
June 21, 2012&|& by
早就想买一款类似的产品,之前一直还在犹豫是买
还是这款 Fitbit Ultra。
在网上也没有查看太多资料,唯一就看了一个 CNET 在 Youtube 上的一个视频「」(需翻墙)。然后感觉 Nike Fuelband 很酷的样子,而且防水,很 Tough。后来想想也很少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Twitter 上有几个朋友都使用的 Fitbit,就决定买它了。一蓝一紫两个。主要是看好 Fitbit 未来在数据分析上会更强大,提早积累些数据,以后应该很受益。
点击这里「」查看素有开箱的照片吧!
June 18, 2012&|& by
谷歌(中国)移动开发部总经理、Android高级工程师贾彦斌在 Google 总部戴着
体验了Self-Driving-Car(Google无人驾驶汽车),以下是他的一些分享:
无人驾驶汽车并非由 Google 独立开发,有几个技术强大的重要伙伴也参与了计划,其中便包括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从航天飞机发动机喷口材料,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DARPA 的业务覆盖范围极广。而在无人驾驶汽车计划中,他们主要负责Google不太熟悉的硬件工程整合,Google 则负责软件部分。
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启动时的提示音非常性感,就像好莱坞大片里面那种科技感十足的人工智能音。启动后,只需在笔记本电脑上搜索并设置目的地,系统便会自动给出最佳线路。当然,线路是可以人工调整的,以避开一些突发情况,如道路临时施工。
无人驾驶汽车在路口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当交通灯变绿,它开始左转,这时如有行人过马路,它将会停下等待,行人过完马路后它再继续完成转弯。在经过十字路口时,它也会根据规则让其它车辆先通行,如果其它车辆没有反应,它将往前行进一点,以表明自己的意图。
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车顶上的激光测距仪(Velodyne 64-beam)。该设备在高速旋转时向周围发射 64 束激光,激光碰到周围的物体并返回,便可计算出车体与周边物体的距离。计算机系统再根据这些距离数据描绘出精细的 3D 地形图,然后跟高分辨率地图相结合,生成不同的数据模型供车载计算机系统使用。在汽车的前后保险杠上有四个雷达,用于探测周边情况。后视镜附近有一个摄像机,以检测红绿灯情况。还有一个 GPS、一个惯性测试单元、一个车轮编码器,用来确定车辆位置,跟踪其运动情况。车身内部也有一系列的感应器。通过感应器,车辆可以清晰&#8221;看到&#8221;周围物体,清楚掌握它们的大小、距离,时刻对周围环境保持 360 度无死角关注。它绝不会因为疲劳、醉酒而分散注意力。
腾讯的报道里有许多照片,很有意思。其中车内的照片是由
那个神器的眼镜拍摄。
June 16, 2012&|& by
Wakoopa 已经在博客里不止一次提到了。
第一次我记得很清楚,是在这篇《》里提到的…… 当时 Steve 还没有去世。
然后最近一次是在《》里提到。
我从 2009 年 1 月到现在一直用 Wakoopa 在后台跟踪记录我的应用(Mac 桌面和 Web 端)使用习惯。至今,我已经使用了571 个不同应用,其中浏览器的使用占去了我一大半的份额。
不幸的是,今天读到 Wakoopa 在官方博客前几天的一篇更新「」。
Wakoopa 在 2010 年转型将产品重点放到了两款企业研究产品:Trailspot 和 QD。
两个项目都发展的非常好,也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则使得 Wakoopa 团队无法继续投入大量时间在 Wakoopa Social 上……
他们决定在
6 月 23 日为最后一天跟踪记录我们的应用数据
6 月 30 日 Wakoopa Social 将确定关闭
7 月 1 日,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资料数据导出,这个时间将持续 3 个月。之后所有数据都会被摧毁。
只能一声叹息了……
给自己。(Wakoopa @)大家不用在互加 Contacts 了……
好吧。做一则广告:
你可以加入 新工具 () 参与讨论、分享、探索你使用的设备、应用,和生活中的各类工具。
虽然现在还没有 Wakoopa 那样 Social,也算可以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可以让工具变得有味道。
June 15, 2012&|& by
1. 我都已经记不清是去年还是今年的几月份,大家都在 Twitter 上讨论 Readability app 要上线了,而且是免费!因为一直都在使用 Read It Later(现在叫 Pocket)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在意。后来逐渐 Readability 取代了我的几个服务,我在 iPhone 和网页端阅读文章,特别喜欢它可以把多分页内容抓取到一个页面(虽然其他的服务也可以),Chrome 上原本推送 Kindle,也被 Readability 插件取代。
作为用户,内容的消费者。我逐渐更多使用 Readability 没有其他的原因,主要就是阅读界面舒服,至于许多朋友说抓取速度慢,很多时候都是在路上等车坐车阅读,我倒没有特别在意。集合的各个分享和推送服务也是免费,所以体验很好。(虽然 Read It Later 我也用的付费版,而且后来改 Pocket 后丫也免费了……)
2. 再后来 Twitter 上又有一轮关于 Readability 的话题。
这次是一群博客的作者,其中包括几个代表性的科技博客 John Gruber、Ben Brooks,还有 Instapaper 的作者 Marco Arment。John Gruber 甚至直接在
Readability 背后的运营者是「人渣」(scumbags)。
John Gruber 的理由是:
一、Readability 对内容消费者收费(自愿),然而 Readability 和内容的创造者一点关系都没有。
二、Readability 不但「替内容创造者」收取费用,更可耻的是它们连 Pageviews 也一并偷走了。
因为用户使用 Readability 标记一篇网络文章后,会生成一个链接类似于:/articles/xxx 。也就是把原本应该导向文章原作者的流量送去了 Readability。
John Gruber 提到「互联网的使用者,每个人都知道当你分享一篇文章时都应该将链接给出,指向原作者的地方。」Everyone knows shared links should point to the original resource.
3. 后来 Readability ,提出将文章链接直接指向原作者链接,并且收到的费用将按照相应比例分给内容创造者。
4. 知乎当时有一篇对此事件的讨论,其中先来看看 的一段文字阐述。可以方便我们理解 Readability 的定位和模式。
传统媒体的支付流和内容流是这样:
内容的消费者通过媒体这个中介向内容的生产者支付费用。生产者不需要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收费,而是将内容卖给中介媒体获取稿酬、版税等回报;消费者也不需要向内容的最终生产者付费,而是通过订阅、购买等行为支付给中介媒体。
但在互联网上,几乎零成本的传播使得消费者随时可以在多处免费获得同样或同类的内容,中介媒体无法向内容消费者收费,也就无从向内容生产者付费。而数量庞大的生产者直接向数量庞大的消费者收费并不现实,因为支付关系的总量太大,支付又并非零成本,如图所示:
但内容生产者最终还是要吃饭的,所以互联网的内容生产消费循环中插入了广告商这个角色:
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并不直接给生产者付费,而是通过点击广告连接在广告商或别处进行消费,其中的一部分利润由广告商再支付给生产者,从而完成内容的价值化。由于消费者并未直接为内容支付费用,生产者能通过内容获取多少收入就完全取决于广告实现多少的转化量。转化量 = 访问量 × 转化率,而转化率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低值,所以生产者特别在意访问量。在这个模式下,Gruber 这样的内容生产者,也对分享内容而不链接回原始出处并注明原始作者的行为特别在意。
但广告终究不是好的用户体验,始终是干扰内容消费的因素。Readability 要做的则是将广告商从内容生产消费循环中移除,让消费者能够方便的向生产者付费,回归到类似媒体的支付中介模式上去。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Readability 并不对内容进行二次加工(筛选、过滤、审查、编辑等),而只是做为一个展示、收藏平台方便消费者快速、有效、舒适的消费内容。此种模式下,内容生产者并不需要担心 PV 转换率的问题,因为一旦生产者接入了 Readability 的平台,生产者获取的收入多少直接取决于其生产的内容有多少人实际消费。换句话说,生产者只需要关心自己的内容是否足够好、足够吸引人,而不需要关心自己的内容是在自己的网站还是别处被人看到。
5. 所以 John Gruber 这么在意 Readability 的模式,是因为 Readability 阻断 Daring Fireball 的 PV 和流量,也就是阻断了他的收入来源。要知道自从 2006 年 4 月开始,Daring Fireball 这个博客就是 John Gruber 的全职工作了(除了维护 Markdown 和其他一些服务)。目前 Daring Fireball 的博客收入来源已知的有两个:RSS 订阅的 Sponsor 展示(),另外就是网页端通过 The Deck Network 提供的 Ad 展示(收入不祥)。
6. 说到引用指向源链接,Marco Arment 在今年 3 月份的对 Curator 尝试编码并标准化互联网上「via」这个链接词符号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里面做了大篇幅对于「Source Links」的阐述。
提到:Aggregation, over-quoting, and rewriting
现在网上的文章很多,有的完全是信息整合,有的一篇文章有许多引用,但文内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给了原文初出,还有就是把原文用语言重新组合写一篇。
比如大家都很敬重的 The Verge,你随便点一篇新闻类文章,你就可以看到报道底部有 3 行标签式的内容,分别其实是「来源」「相关标签」,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去点击来源,很多人可能都觉得是标签。看起来确实像标签。
先是 VIA ,然后是 SOURCE,最后是 TAGS。
这条「苹果将要在 10 月初推出 13 寸 Retina 屏幕 Macbook Pro」的消息网上最早的来源就是 Apple Insider。
其实这个信息是很明显的,但 Verge 还是先要放 Via,就好像:「嗯,我们是在 Verge 的讨论区看到 Verge 的社区用户提到此新闻。然后更新的这篇报道,这篇报道的最初来源是 Apple Insider。」
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是单纯的新闻站点,以上三个形式的报道都没有任何价值添加(No value added)。它不像是写一篇分析,或者写一篇观点,可以在引述实事资料的情况下有自己的看法。单纯的同样信息,转来转去,就只有一个目的:把流量留在自己的站点。当然这些新闻站许多受众群体是不一样的,相互报道同一个新闻也是算是常见的。
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还让各个媒体普及使用 Curator 的符号「?」? 为得就是让读者不轻易找到原文链接,就算找到也让你已经在自己的网站吸收了资讯也不必要再点去原文。
Marco 还专门提了 John Gruber Daring Fireball 的,直接点击标题就会带读者去原文链接。
链接性文章内容则是一部分引用,加上一些观点和看法。
这个问题到哪里都是一团糟。
7. Readability 的 CEO Richard Ziade
这个月 13 号在,废弃现有的向内容创造者支付的系统。
We’re passionate about building tools to help great content flourish online. That goes beyond tinkering with layouts and time-shifting text. That means figuring out alternatives to broken business models that no longer adequately support most writers and publishers.
我们热衷于建造工具可以促进在线内容最好的发展(在线数字内容分销)。这就不仅仅只是排版和稍后阅读如此简单,我们需要找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修补已经坏掉的,已经不可以充分支持大多数内容创造者和发布者的商业模式。
可为和我们试图的 Publisher Payment 计划行不通呢?
因为要这个模式成功我们:[]
需要大量的读者通过 Readability 来支持内容的产出;
需要大量的内容出版方(内容创造者)来接受这种支持。
由于 Readability 的付费用户不在少数,因此这种商业模式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因为缺乏读者的支持,而是因为与 Readability 签约的线上内容出版方数量不足——但追究起来,却和人们如今的阅读习惯有关。现在没有人在一个月内只从 15 到 20 个网站浏览信息。人们每个月浏览成百个网站,创造了一个由出版方组成的巨大的长尾。
Readability 的签约出版方的数量大约为 2000,这个数字只是线上出版方数量的沧海一粟,有
90% 出版方没有与它签约,因此有 90% 从读者收取的本应归属于出版方的费用无法支付出去。时至今日,这笔费用的数字已经达到 15 万美元。
也纷纷撰文,并且直言不讳:「Readability Scraps Failed Payment System」(Readability 废弃了「失败」的付费系统)。Marco 还将他做为内容的创造者通过 Readability 的付费用户分成拿到的收入列了出来。可以看出是少的可怜(每个月不到 $50 的收入)。
8. 我也照着 Readability 官方博客的指示,去,验证了对
的拥有权后看到,原来从 3 月到现在一共有一篇文章被付费用户列入 Readability 阅读。产生的收入是:$0.03 美元。
而且那篇文章还是转载文章《》……
9. 现在 Readability 回到了完全免费。 Richard Ziade 说 Stay Tuned,不惯怎样,我是期待可以把这些事情做的更好。
至于链接,至于 PV,说句实话。我是已经无从顾及了。
这篇文章里可以说几乎观点只有 20% 不到,其余均为引述。但总比一个署名都舍不得放出来的要好。算不算「五十步笑百步?」
Sponsored by
新工具()是一个共同讨论工作生活中设备、应用、小工具的社区,帮助大家寻找最好的工具组合完成工作!
Promot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音说话别人听不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