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帮忙计算GDP用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法

关于GDP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能否给详细解释一下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三者之间不同分类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希望能用简单的例子说明。
10-03-09 &
问题:假设一国一年内的消费C=$100,投资I=$100,进口M=$50,出口X=$100,按支出法,GDP=C+I+X-M=¥250。考虑收入法,GDP=C+I+X=300。为什么两种方法不等?这里收入法的计算是错误的。我们在计算GDP的时候,C 和 I 中既包含了国内的产品,也包含了国外的产品。实际上 C=Cd+Cf,I= Id+If,d 和 f 分别代表国内生产的和国外生产的。在本题中,设Cd=Id=$75,Cf=If=$25,因此,进口 M=Cf+If=$50。照这样的意思,收入法应该这样算 GDP = Cd + Id + X = $75 + $75 + $100= $250。这里实际上也可以看做生产法,本国的最终产品被用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和出口。 附上收入法的计算方式。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谓的“收入法”等于“支出法”其实是一个很牵强很人为的概念,纯粹是为了计算GDP。真正符合经济意义的应该是收入=支出(对一个没有外贸的经济体而言),这里面的收入与支出和GDP里的收入与支出很不相同,即为广义的收入与支出,包括二手货市场的交易等等都算进去了。而为了计算GDP所说的收入与支出我认为准确的说应该是“伴随着劳务或物品产出的收入或支出”,而且我觉得这一对收入与支出对一个没有外贸的经济体而言也是相等的。但是即便是“伴随着劳务或物品产出的收入或支出”也不完全涵盖GDP的全部,因为还有些劳务或物品没有拿来交易,即没有相应的收入与支出,例如存货投资,当然你可以说企业自己买存货,既是企业的收入也是企业的支出,但的确很牵强,还有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按常理应该不能算收入吧,但它的确进了收入法,为什么呢?因为国民收入加固定资产折旧就等于GDP,所以它进了收入法,就是这么人为。所以固定资产折旧我觉得不应该被当做资本的收入,它压根就不是收入,我们没必要为了符合“收入法”的名称去人为地缝上这个口子。生产税净额我觉得可以当做政府的收入,相应的劳动者报酬是个人或家庭的收入,营业盈余是企业的收入,经济生活中不就政府、企业、家庭三个基本角色吗?而这三者之和就是狭义的国民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之和(即前者是按经济主体分类的,后者是按生产要素分类的,其实都一样)。总之一句话,不管什么法,最重要的还是GDP的根本定义,生产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经典]GDP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1】
&&&&【提要】综合文库信息 : 《[经典]GDP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1】》由66test综合文库频道友情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一、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1.生产法:&&&&增加值
= 总产出 - 中间消耗&&&&GDP
= 各行业增加值总和&&&&2.收入法:&&&&GDP
=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3.支出法:&&&&GDP
=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变化&&&&净出口=出口-进口&&&&消费贡献率=最终消费/GDP&&&&投资贡献率=资本形成总额/GDP&&&&净出口贡献率=净出口/GDP&&&&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二、案例计算分析&&&&1.数据来源:&&&&中国投入产出表有GDP三种核算的较详细资料,因此,本案例使用200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中国投入产出表资料可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网站获得,网址:(http://www./touruchanchubiao.htm)。&&&&根据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网站上公布的我国2000年17个部门投入产出表的流量表,我们将其归并为三个产业的投入产出简表:&&&&2000年中国投入产出简表
单位:亿元&&&&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投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间使用合计&&&&总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其他&&&&合计&&&&第一产业&&&&4036&&&&8799&&&&1149&&&&13984&&&&10956&&&&1109&&&&42&&&&358&&&&12464&&&&26448&&&&第二产业&&&&5473&&&&97931&&&&16508&&&&119911&&&&21186&&&&30445&&&&1131&&&&296&&&&53058&&&&172970&&&&第三产业&&&&1644&&&&17786&&&&11880&&&&31311&&&&23935&&&&946&&&&2345&&&&-401&&&&26824&&&&58135&&&&中间投入合计&&&&11152&&&&124517&&&&29537&&&&165206&&&&56077&&&&32500&&&&3517&&&&253&&&&92347&&&&257553&&&&固定资产折旧&&&&597&&&&8598&&&&5411&&&&14606&&&&劳动者报酬&&&&13443&&&&20863&&&&15614&&&&49920&&&&生产税净额&&&&415&&&&8889&&&&4108&&&&13412&&&&营业盈余&&&&841&&&&10103&&&&3465&&&&14409&&&&增加值合计&&&&15296&&&&48453&&&&28598&&&&92347&&&&总投入&&&&26448&&&&172970&&&&58135&&&&257553&&&&2.生产法GDP&&&&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2000年新创造的价值。2000年,我国按生产法计算的GDP为92347亿元(+28598)。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第一产业增加值152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453亿元(517);第三产业增加值28598亿元()。从各产业贡献程度看,2000年我国第二产业对全国GDP的贡献最大,达52%,其次是第三产业为31%,第一产业的贡献为17%。可见,第二产业在我国仍占据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与其人口比重不相配,此外,与社会发展要求比,第三产业还需大大加快发展。&&&&3.收入法GDP&&&&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分配额看,2000年,我国按收入法计算的GDP为92347亿元(+)。在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中,由劳动者个人获得的劳动者报酬为49920亿元、政府以生产税形式得到的收入为13412亿元,余下的为企业的营业盈余14409亿元和固定资产折旧14606亿元。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需在生产过程中对消耗的生产资料进行补偿,因此,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净增加值进行分配,其分配结构是劳动者个人得到净增加值的64%;企业获得19%的净增加值收入;政府获得17%的净增加值收入。由此可见,我国生产过程创造的净增加值分配中,劳动者个人得到的份额最多。&&&&4.支出法GDP&&&&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2000年,我国按支出法计算的GDP为92347亿元(+)。在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中,其流向是用于消费56077亿元、用于资本形成32500亿元、净出口为253,此外,由于统计口径、误差等原因为253亿元。分析最终使用结构,2000年,我国最终使用流向中60.7%为消费、35.2%为资本形成、3.8%净出口国外及0.3%为统计口径等其他原
特别声明:[单选]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正确的是( )。
[单选题]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正确的是( )。网上课程学习请电话咨询:010-,团课专线400-622-5005!
  【单选题】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正确的是( )。
  A.GDP=C+I+G+(X-M)
  B.GDP=C+I+G+(X+M)
  C.GDP=C+I-G+(X-M)
  D.GDP=C+I+G+(X+M)
  【参考答案】A。
  【考点解析】参考教材P13.
  【我要咨询】更多习题训练请登陆课堂练习,购课流程可点击页面右下角&&免费咨询&&
审计师网络课程
我猜这些文章对您也有帮助
审计师考试导航
保留登录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