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化工原料价格查询几年可以洗肺吗?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湛江空气可以“洗肺”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持续领鲜
来源: 湛江日报作者: 肖胤 邓耀瑞 郎树臣 陈煜
近日,省环保厅对外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广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被赞誉为“洗肺之城”的湛江再次拔得头筹,连续三个季度在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中排名第一,实现了“三连冠”。
图片说明 从坡头海东新区隔海遥望美丽的湛江,蓝天碧海,绿树成荫。
图片说明 被蓝天碧海包裹着的赤坎金沙湾令人心旷神怡。
  在雾霾天气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湛江PM2.5值长年保持在20左右的“生态福利”,让很多外地网友大呼“羡慕嫉妒恨”。而近日,省环保厅对外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广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被赞誉为“洗肺之城”的湛江再次拔得头筹,连续三个季度在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中排名第一,实现了“三连冠”。
  根据省环保厅公布的情况,今年第三季度,湛江的细颗粒物(PM2.5)季度平均浓度仅为16微克/立方米(第一季度为35微克/立方米,第二季度为20微克/立方米),湛江第三季度PM2.5的最大日均浓度仅为63微克/立方米,湛江第三季度PM2.5的日均浓度达标率为100%。
  对于湛江人来说,这样清新洁净的空气,既是天赐福利,更是努力保护得来的。“三连冠”的取得,生动呈现了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湛江人依然恪守“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发展理念。后发崛起的湛江,正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姿态,点亮生态经济,打造名副其实的“最适合洗肺”海滨之城。
  1 全天候监控整治扬尘
  呼吸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本能,但不同的空气会带来迥异的体验。湛江的“呼吸感”如何?在随机采访的12位市民中,记者收集到了“新鲜”、“干净”、“湿润”等高频词汇。
  如果把湛江的空气置于监测仪器前,能否经得起科学考验?设立在湛江影剧院、市环境监测站等处的6个监测站对此能给出答案。
  环境专业博士、市环保局副局长关卉表示,按照最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湛江市区布设了6个空气自动监测站,主要监测分析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等6种污染物,并综合测算得出空气质量指数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监测数据实时直传至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公众可以通过各级环保公众网了解。
  以最近的11月为例,来自国家环保部的监测数据显示,前半个月,湛江PM2.5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基本停留在40至70之间,前15天中,空气质量等级达到“优”的有7天,约占总天数的一半,空气质量持续“保鲜”。
  空气质量持续“保鲜”的成果离不开湛江人不遗余力保护环境的决心。上月下旬,在市区道路“白改黑”过程中,针对部分道路出现不文明、不规范施工现象,市主要领导提出了严厉批评,责令有关部门立即整改。经过短短几天的整治,道路工地的脏乱差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工地围蔽整洁规范,建筑材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淤泥基本消失。
  关卉说,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整治扬尘工作,通过各部门联合执法,严查严处,加强管理工地和建筑垃圾专业运输公司,PM2.5浓度得以大幅下降。
  目前,环保部门着手在市区主要公园和路口设立告示牌,专门发布湛江环境质量信息,包括空气质量、海水质量、噪声环境、PM2.5等,接受全社会监督。关卉还表示,环保部门正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环保评估和监管,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全天候在线监控。
  2 地平海阔生态良好
  湛江拥有绵长旖旎的海岸线和全国领“鲜”的空气质量,当国内不少城市正遭受雾霾侵袭之扰时,湛江人却能享受这片湛蓝的海、湛蓝的天。
  为什么湛江空气能常年领“鲜”全国?关卉分析说,这是工业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生态保护和环境执法等多方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我市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推进节能减排,关掉了很多能耗大的小厂,并提高环保门槛,如湛江电厂等在脱硫、脱硝装置方面的投入总额近10亿元,中科炼化项目的环保投入达总投资的8%。工业污染物的总体排放水平不升反降,保护了蓝天白云。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院副院长徐峰教授认为,从地理环境来看,湛江三面环海,地势平坦,且地处热带亚热带,空气对流旺盛,风速较快,降水丰沛,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净化。
  以当前公众尤为关注的PM2.5为例,工地扬尘、汽车尾气、海风刮过海滩吹起的浮尘、海上蒸发输送的盐分,都可能带来这一数据的飙升。而植物表面能吸尘、绿化带可阻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湛江多年来的绿化建设,对空气净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湛江,良好空气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负离子”。漫步海边、森林抑或在雷雨天气过后,我们感觉空气清新的奥妙之处就在于负离子浓度高。湛江植被丰富,雷州半岛作为我国著名雷区,每年近90天打雷,雷雨过后带来的负离子,是大自然送给人们的一份生态厚礼。
  3 投资上亿期望重现热带雨林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全国许多城市早已周密计划地铸造着自己的“绿色之梦”。历来以环境优美著称,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港城市湛江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湛江正在整合各方资源,投资上亿元重现半个世纪前热带雨林的原始景象。
  据统计,目前我市有林地550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就占350万亩,生态林面积仅有70万亩。据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虽然湛江林地面积广阔,但面临着林种结构单一的问题。
  为了增加生态林的比重,我市提出生态修复工程,在雷州半岛上逐渐恢复生态公益林,每个县(市)至少建一万亩以上生态林。以徐闻县为例,去年以来,该县计划投资1亿元在曲界镇龙门村周边一带再造万亩热带雨林,从而期望再现密林层叠的原始热带雨林奇观。
  徐闻的热带雨林计划,正是生态林建设的一次大胆探索。由湛江农垦与徐闻县签约,退耕还林,合作开发。目前,上述造林计划已经启动,2015年开始配套相关旅游设施和景观设施。
  除了徐闻,造林计划还将在南三岛、鹤地水库库区大规模推进。广东海洋大学李润唐教授认为,生态林不光在改善空气质量、水土保持、调节气候、防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发展湛江旅游业、提升湛江生态吸引力的一项有益举措。
  4 “一盘棋”推进生态文明创建
  环境质量持续“领鲜”,得益于科学的发展思路。
  过去几年,湛江在市区开展创卫之时,一场以建设美丽镇村为目的的城镇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市镇村全面铺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市在做出五年经济崛起计划的同时,也勾勒出了未来五年生态文明之路,不仅要打造美丽乡村,还要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区、城、镇。在去年初,湛江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湛江市创建生态文明区城镇村五年行动计划》,“一盘棋”推进生态文明创建。
  根据《行动计划》方案,我市生态文明区城镇村创建分为三期进行:2013年至2014年,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区、城、镇、村创建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2013年,力争建成生态文明区1个,生态文明城1个,生态文明镇13个,生态文明村1178个;到2017年,全市所有区、城、镇全部达到生态文明标准,建成生态文明村5893个。
  副市长罗锡平介绍,以建设生态文明村来说,2013年的创建目标是建成生态文明村1178条,现已完成验收考核,今年的目标是建成生态文明村590条,并在农村推开规范生活垃圾管理、治理生活污水、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治理河沟池塘、推进地方特色新民居建设、绿化美化村庄、加快中心村建设、改善村风民风等八大项工作,打造生态文明的新农村。
  罗锡平说,目前,各生态文明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各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幅提升。他同时坦言,创建工作还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六乱”整治力度不够大、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抓住重点,加大资金投入,规范管理制度,真正形成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管理、自觉维护环境秩序的良好局面。
  5 做好海洋生态环境“监护人”
  据统计,我市红树林占全国三分之一,是全国红树林最多的地级市,红树林形成了大片湿地,让整个雷州半岛的“肺”可以得到呼吸。在海洋生态资源的保护上,我市对红树林进行科学规划,红树林以每年3.7%的面积增长。
  今年初,在接受“生态文明·美丽城市”中国城市访谈时,市长王中丙表示,在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个矛盾上,可通过正确的发展理念、科学的工作措施进行协调融合。他说,目前湛江所做的工作,就是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有效监督,履行好政府作为大海“监护人”的重要职责。
  近几年来,湛江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打造以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引进技术、项目时非常注重环保项目引进,注重环保措施的应用。在做大做优经济总量这块“蛋糕”的同时,我市科学划定主体功能区,科学选择主导产业,设立环保准入门槛,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并依法整治违法违规的排放行为和污染环境的行为。
  在治水方面,湛江实行港湾清障,清掉了近7万个鱼排等海水养殖设施,使湛江湾成为一片广阔的海面,达到了“不见鱼排塞港湾,但见一片海蓝蓝”的整治效果。
  现在,“湛蓝的天,湛蓝的海”已成为湛江对外宣传的闪亮口号,其清新空气也成为湛江旅游开发的新产品,无论是市领导接受媒体采访还是官方的线上平台,均对此进行了推介。
  最佳“洗肺”城市被网友炒热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从中嗅到了机遇。我市主推的“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就是湛江“洗肺”区域的核心,这意味着市民走出家门就可“洗肺”,这也是其它城市望尘莫及的地方。
  “当前,空气质量好的城市已成稀缺资源,湛江应抓住机遇,把空气质量转变成经济载体,把资源转化为财富。”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郭晋杰表示,湛江可打响“洗肺之城”城市品牌,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打造养生、养老度假的天堂。
编辑: 刘稳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经贸】清远市长邀请韩国企业到清远投资兴业
新闻关键词
评选推介一批代表岭南特色、受广东百姓信赖赞誉的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石油会枯竭吗?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
石油枯竭是不是骗局?
按投票排序
221 个回答
的答案排前面那么多,我只能想到House of Cards里面说的一句话:the public opinion doesn't have a law degree (law, finance, economics, engineering...whatever)野合同学的论点不是每一点都完全正确,但至少是在用数据说话用行业事实说话来分析问题,南同学这篇里面以偏盖全,用popular economics的观点一棒子扫倒了全球那么多经济学家和实业家工程师,我这种金融二道贩子都看不过去了。。。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是因为世界上多少优秀的政治家和学者,几十万上百万能源行业的工程师和实业工人天天在努力工作,保证加油站泵里有油,打开电灯房间被照亮,寒冷时候能够供暖,出行时候有完备的交通系统,还要保证减少碳排放避免全球性灾难。你看一本畅销经济科普读物,查点百度资料乱用一气,大笔一挥就把问题解决了?纸上谈兵也得有点限度。既然你觉得这个问题是个屁,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我就在我本来答案下面给你讲点知识。-------------------------------------------------------------------------------------------------------------------------------------------------石油枯竭是个伪命题,正确的问题是peak oil米国教授Hubbert在50年代提出的peak oil theory是所有关于石油枯竭的话题的起始,老人家通过历史数据和统计算法成功预测了美国本土石油在70-80年代产量冒顶,之后进入产量下滑。推到全球老人家预测大概2000年全球石油产出到达顶峰,之后走上痛苦的下坡曲线,2050年以后成为长尾巴。这个理论的大批粉之后一直在继续宣扬和完善这个理论,过几年就会更新一次预测,实际情况是忽略一些年份小波动,世界石油储量和产量过去30年都在增长。当然不能说Hubbert错了,只能说技术进步和一个行业人的勘探生产努力让人类仍在爬这个钟型曲线的上坡,各家预测也都把peak oil推到了几十年以后。为什么油好像越采越多?引入几个概念先:储量(reserve) / 资源量(resources) / OOIP (Original-Oil-In-Place):地里有多少油,这些都是地质模型计算出来,结合各国证券监管和行业惯例制定的分类(别问我地质模型怎么回事儿知乎那么多工程师大牛呢)。简单来讲,一个油田底下有的油不可能全采出来(同理不懂),100桶OOIP,有开采潜力的resource可能有40bbl,能计作reserve的可能只有20bbl,能计作美国SEC承认的1P Reserve可能只有10bbl。产量(production):简单,bbl/dR/P ratio:reserve to production ratio,小明家油田有储量100桶,去年生产了10桶,按去年产量他家R/P ratio = 10,也就是粗略计算还能采10年。上游石油行业就是找油,采油,卖油,再找,再采。。。现在全球的R/P ratio大概是50几年,就是说如果现在所有公司都不勘探了,只采已发现的,且全球需求量不变,全球的油大概还能用50年。过去30年的情况就是每年都能找到比采出更多的油,通过技术进步(远洋开采,重油,页岩等等)把以前找不到采不出的地方翻出来,又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已知储量的提取效率,从OOIP里采出更多油。所以没啥可担心的洗洗睡吧?错,值得担心的问题是边际成本的激增。石油产业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把树上挂下来最低的果子都摘了,现在只能不断增加梯子的长度。中东为什么这么富,不单因为储量大,更重要的是极端易于开采,单位成本甚至低到每桶个位数美元。中东最大的巨无霸油田大多在60-70年代开始开采,到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中老年。传统油田衰竭是事实和大趋势,包括中东,包括英国北海,包括天朝。近些年全球石油巨头都在努力的发展深海、页岩、重油,甚至开始勘探极地,都是因为好挖的油在快速枯竭。新型油田边际成本$80-120/bbl,知道为什么国际油价在这个水平晃了这么多年了吧。国际石油巨头们现有储量确实可观,但每年的产出里便宜的油越来越少,成本高的油越来越多,新型地质条件的勘探是非常昂贵的游戏,新型油田的开采建设是周期长投资巨大的差事,加上这些公司的股东多年习惯的高额股息,和油价波动影响新项目的投资决策,大石油巨头过去10年光维持产量就已经身心俱疲了,提高产量是越来越昂贵和越来越遥远的目标。从全球维度来说,勘探努力+技术进步在和需求增长/老油田枯竭赛跑,peak oil确实还没来到,但真的是越来越近了。石油是刚需阿刚需说“我们用新能源就好了”和“石油没了找个别的油用不就得了”的同学们:全球原油需求大概2/3是运输,运输中大概2/3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天开车坐车上班。这不是刚需什么是?地球人民每天醒来上班,一年要用掉4个沙特的产量,除非人类一夜长翅膀会飞,短期到中期石油是必须的。另一点是世界工业的布局和基础架构,从煤为主燃料到石油制品为主燃料,人类大概用了70-100年。世界上所有的炼油厂,输油管道,加油站,内燃发动机,汽车行业,一夜之间换一种基础资源是不现实的。即使明天小明发明了无污染永动燃料,推广到代替现有的工业系统也是一代人以上的工程。天朝的石油需求增长是所有能源经济学家都爱谈的话题,本土产量有限且快速衰竭是促使三大油不断在海外大手笔收购的唯一动因,这是朝廷的国家战略选择。中海油 $15bn收购加拿大Nexen,够大手笔了吧,Nexen的产量如果全进口到中国(which won't happen),不到全年需求的0.5%。(战略选择不是唯一可选项,取决于对未来国际形势的估计,比如二战美国断了日本的油让战争机器直接熄火,但战后这么多年日本靠进口也没影响本国经济,不展开了头疼)。杂七杂八深海勘探有多贵?最先进的深海平台一天租用费大概$800k,勘探一口井6个月起根据地质情况各异,知道的某个南美洲井延期了几个月,总花费 $200m+,干的,一分钱回报都没有。这种井每年全球会挖几百,虽然现在地层扫描技术先进如阿凡达,也基本是买彩票的干活。野合同学那个新发现储量的图2000年左右那有个大柱子是Kashagan,哈萨克斯坦人民曾经欢欣鼓舞的发现,浅海巨型油田。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个巨大的总让我觉得自己输错单位的财务模型。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世界上现行最大的人类工程项目,世界石油巨头基本都有一股,哈国政府千不该万不该把operatorship给了意大利人(ENI),最早预计的2005开始产油,前几天说大概还需要再两年。。。现在的operator是Shell和Exxon,中石油也入了股的。最近行业讨论最多的就是北美的页岩革命,很多评论家预测美国和加拿大会成为下一个中东,美国这帮傻呵呵的货在地理和自然资源上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啊。。。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如果到那一天美国不需要中东石油了,也就不需要中东驻军和那么多航空母舰编队了,中东的治安空白谁来填补?天朝印度日本这些现在占着美国军事力量的和平红利玩命进口中东油的货们,谁打算造几个航母编队维持一下国际秩序去?-------------------------------------------------------------------------------------------------------------------------------------------------下面开始以我有限的知识反驳一下南同学的诸多荒唐论点论据,时间有限不会每一点都列出来,只把最刺眼的几个列出来。很多东西只要大家google下或者在wiki都可以找到。"罗素认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成就最终会毁灭英国"连Bertrand Russell都黑,下面是罗素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来自&Education and a Good Life&"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it is now possible, owing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its byproducts, to create a world where everybody shall have a reasonable chance of happiness.""得益于工业革命和它的副产品,在历史上(人类)第一次有可能创造一个每个人都有合理的机会获得幸福的世界"烦请引一下另一句的原出处。“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基于几十年前的知识作出的预测怎么可能正确“Club of Rome发布于1972年的&Limits of Growth&可以说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开山祖师,它的主旨不是说世界资源“马上就要完蛋了”,而是用科学模型推算,根据已知的人口增长率和地球自然资源限度,指导人类尽快思考自身行为和发展模式,形成全球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人口资源压力造成的大规模工业化滑坡和国家解体。原书预言的“维持现状”情景世界出现资源危机的时间是21世纪中叶到后半叶。很不幸他们不是扯淡,年的多篇研究证实过去30年世界发展的工业产量,粮食产量和污染都和原本预测高度吻合,人类确实在沿着不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前进。这本书影响了一代政治家和国际社会,联合国的诸多可持续发展政策匀来源于此。当时罗马俱乐部的成员都是享有盛誉的学者科学家,已逝者安息。现在这个俱乐部的一些有名气的成员罗列如下:阿尔戈尔,安南,大卫洛克菲勒,克林顿,比尔盖茨,吉米卡特,索罗斯,布莱尔,基辛格等等。中东对美国石油禁运正确的说法是70年代能源危机。首先这和全球石油枯竭根本是两个概念,只是部分中东国家对美国禁运,世界石油供应在全球层面上离”枯竭“还差得远。即使这样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导致了1973-75的美国经济萧条期,全美GDP萎缩3.2%,高通胀高失业率的萧条给美国人的生活带来巨大打击,国债利息达到两位数,失业率在历史上只低于08年的金融危机。同时美国经济衰退造成世界性的经济波动,如英国GDP衰减3.9%。“之后美国的石油消耗大大减少”80年代石油危机中美国最低的石油消耗是一天1.5亿桶,1995年是1.8,2005年是2.1,金融危机后现在稳定在1.9左右。石油危机对人类社会世界格局没影响?那美国大队长过去50年在中东的军事布局,两场伊拉克战争,世界最大的航母编队,和与自己民主精神差距那么大的邪恶沙特结盟,都是玩呢?朝鲜如果你认为朝鲜是幸福的理想社会,我没什么可辩驳的。石油发电?笑死了我了。。。石油不能用来发电,石油经提炼和石油化工后生产出塑料、沥青、汽油、柴油、航空燃油、润滑油等等产品,燃油发电只是电力系统里比例极小的一种调峰技术。石油和煤一贵马上转风能/新能源关于新能源现有技术为何暂时难堪大用我在另两处答过简单来说你把全国插满风电机也不能解决一小部分电力需求。风能太阳能是间歇性资源,不是随用随有你知道么?煤滚出英国/欧洲,国内煤价便宜所以没有能源问题英国今天一天煤电提供了全国35%的供电需求,德国关停了核电站能顶上来的不是新能源而是褐煤发电。煤是欧洲现在单位成本最低的电力来源,能占到全欧发电1/3强,算上东欧这个比例更高。欧洲的煤电确实在退出历史舞台,预计在2023年会基本关停,但注意这是欧盟领先于世界的排放监管标准硬性规定下线的,从经济角度来说不是一个合理的决策,但固执的欧洲人希望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政策中占一席之地,通过今天的努力保证后代的环境。你知道为什么国内煤价便宜么?因为世界煤价便宜。为什么世界煤价便宜?因为美国发电中煤的比例近年锐减,多余产能分摊到世界市场所致。为什么美国用的煤少了?页岩气革命,页岩中产出的天然气价格更低,碳排放也更低,美国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和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行业因为页岩革命将享有未来十几二十年对欧洲和亚洲的成本优势。运输啊,储存啊这些问题,都已经被技术解决了:直流输电与压缩空气储能空气储能是科幻么?工业规模的电力储存是世界性课题,现有和目前在发展的技术没有可能在工业级规模上经济地储存电力的可能。别把一个两个实验性技术和全球庞大的产业现状划等号。你以为电网建特高压全国联网是打个响指的事儿?乐高积木么?无知才是真正的威胁Right back at you工作繁重打字不易,谢谢点赞的大家,希望对你们有一点帮助。能源是一个复杂而伟大的行业,实业者们一路加油,我们多多努力为你们融资,让灯一直亮着吧。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Martin Luther King, Jr.
知乎一到涉及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就会跳出一大群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的人来夸夸其谈,这还真是见鬼的事情。油气问题跟能源有关吗?看起来有关,其实没什么关系。前面几位偏题到火星去了,应该回到问题本身看看:石油会枯竭吗?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石油枯竭是骗局吗?1.油气会不会枯竭?从油气资源作为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一部分的角度,永不会枯竭,哪怕明天开始地球生命全部灭绝也不会枯竭——只有连内核都冷成火星那样的时候我们才需要严肃考虑这个话题。2.从人类还能不能开采出更多油气的角度,会不会枯竭?会,但这个时间长到很难预估。3.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勘探技术的发展,石油地质理论的突破,直接后果就是扩大人们对油气认识的外延。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油气开采格局,勘探领域其实一直是在逐渐扩大的:【以下内容给地质狗和油鬼子准备】从最早最简单的背斜储油,到后来的地层/岩性油气圈闭,继续发展到深水浊流沉积、非沉积岩储层,进一步扩展到现在的页岩气,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到页岩油。这里还没算上天然气水合物。从常规到非常规,从构造到地层再到岩性,从大型富油气构造到小型含油气甜区;从一次生排烃到幕式生排烃,从针对常规油气的生油窗理论到现在针对非常规的连续排烃理论;从层序地层学带来岩性油气藏认识的突破,到“连续油气藏”理论带来的非常规油气藏认识的跨越发展——总结一下,20年前的人们是无法预料到焦石坝页岩气的巨大突破的。作为行业内工作者,油气行业虽然不是朝阳产业,但还远远不算夕阳产业。【以下内容给非专业人士准备】peak oil的理论具有它的重要价值,这一理论也为很多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铺下第一块砖。但在不断快速进步的石油地质学理论的指导下,当今时代的石油工作者面前的勘探领域比起“石油峰”理论提出的那个年代早已大大扩展。如果是那时的石油工作者眼中只盯着一些有限度的有利部位的话,今天石油工作者眼中的油气勘探是“无禁区,无止尽,无节操,无下限”。更宽的眼界可以让人们找到更多的油气,从而让石油峰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即便在国内,老油田也在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而在国外,陆相油气盆地的勘探程度还很低。这还是没有算上正在蔓延到全世界的第三次油气勘探领域的革命:页岩气。国内第一个商用页岩气区块才刚刚宣告取得初步成功,而这只是一场新征程的开始。比页岩气更有玩头的,是目前还在研究阶段的页岩油。未来会有多少变数?我们不得而知,但石油人心里依然充满斗志。甚至可以乐观的说,只要地球上的生物没有灭绝,人们都能开采出油气资源。当然,这里必然涉及到开采量和成本的问题==========================4.石油枯竭是骗局吗?总的来说,油气的开采成本是在逐渐升高的。所以油气资源退出历史舞台基本上只会是因为使用成本高于各种形式的替代品。那么油气资源的可替代性如何?作为能源,随着高效率电池的发展,它唯一值得留恋的“能量的廉价物质化载体形式”也很快就要退出历史舞台,而作为发电几乎没有油气什么事情。但作为化工原料,目前来看它是成本最低、规模最大的不可替代物。有机合成业是现代社会的几个根基之一,塑料制品的前身几乎都来自石油——廉价的、数量巨大的有机混合物。在石油“枯竭”以后,只能通过对植物纤维的发酵、淀粉及糖类物质的发酵获取小分子有机质,然后使之进入有机合成产业链去替代油气,基本等同于制造沼气和造酒,人类社会数千年的酿酒经验表示,这种效率低下且占用土地的有机质生产方式的成本似乎不会比用油气更低。这还没考虑大规模种植这些作物在运输、化肥、农药、收割、预处理等环节消耗的油气资源。或者就通过二氧化碳来合成有机工业原材料,这件事的成本比种芦苇的成本更高。于是,才有了这样一句话——“引用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 Tesla Motors )董事长兼CEO艾伦·马斯克( Elon Musk )的一句话:石油这么珍贵的化工原料你们居然用来烧?”——via 换句话说,之前的讨论全部纠结在其实无关紧要的能源问题上,而没有真正找到要命的核心所在:有机化工业。油气资源与能源的直接等同,是建立在内燃机的基础之上的落后认识。这种以燃烧汽油、柴油、煤油,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东西带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车轮,但也造成了油气资源的巨大消耗——消耗在可以用高效能电池取代的地方,好钢没有被用在刀刃上。感谢时代,这种把油气浪费在交通、军事和做饭上的局面现在已经可以逐步去改变了:1.加快高效能电池的研究,让电动汽车全面取代汽油、柴油在城市交通上的使用——强制增加油价气价,对电动汽车大量补贴甚至禁止生产内燃机式民用交通工具、对内燃机式民用交通工具收取高额惩罚性税收等措施都是可以列入考量的。2.原油炼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生成一些汽油、柴油、沥青等等,可将其列入军用物资加以管制。3.化工业需要给力,让汽油、柴油这类裂解废物越来越少,尽可能多的让原油进入有机合成领域,延缓只能靠玉米和树皮造手机外壳那一天的到来。4.加快清洁能源的建设,核电站造的太少了~
看了排名第一的答案,的确不错,但是作为一名学石油专业的学生,我想从专业的角度阐释一下这个问题,或者补充几点。一.石油资源现状与需求
全球石油可利用量,无论以储量或资源量的形式估计,一直都很多,并且从第一次报道开始就不断增加。虽然新的大型油田发现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下跌,但事实的确如此。
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储量非常大。
天然气和煤炭充足。天然气可以作为运输材料。天然气和煤炭都能转化为柴油和电能,两者都能代替石油资源作为运输燃料。
汽车燃油效率的不断提高使得石油消耗率长期大幅减少。
全球石油消耗量与人口的增长正相关。
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增长不断提高。二.哈伯特曲线与石油顶峰论
美国地质学家与石油公司研究科学家和能源资源分析家金·哈伯特()认为地球有限的资源与人口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能源开采需求迅速增加之间的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为此,他提出了数学模型来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和枯竭时间之间的关系,即著名的哈伯特曲线,它类似于一条钟形曲线,被称为一种逻辑曲线,也用正态分布进行数理分析。根据戴明年在事后的审查并补充数据延伸哈伯特曲线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两方面事实。其一,哈伯特的追随者们通过选择性的采用适应数据和石油储量估计值的方法证明其观点,从而夸大哈伯特方法的优点和精确性,明显是错误的。其二,利用哈伯特方法预测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可以看出,其结果与未经预测的实际产量相符,但是在预测峰值时却失败了,至少在将该预测结果与已经成为历史数据的实际数据相比较是错误的。采用哈伯特方法的分析家常常习惯于忽略对于石油峰值产量时间的早期预测结果,总是在不断加大的石油储量估计值的基础上一次又一次将该日期延后。
事实上,采用哈伯特方法的分析家很难估计全球石油石油产量,其变量总是远远低于今天的最佳估计值,从而导致悲观主义的观点成为其今后的主流。 三.石油会用完吗?
某种特定商品的全球可利用数量可以用“资源金字塔”来概念化地表示出来。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一小部分包括了那些利用简单技术便可以轻易开采的资源储量,同时接近底部的大部分代表了那些需要很高的技术手段才能开采的资源储量。比如黄金,和现在我们在谈论的石油。
长期的石油开采已经将概念化的石油资源金字塔一层一层地划分的越来越深。能够像液体一样流动的常规石油位于石油资源金字塔的顶端。当石油刚刚开始被开采出来时,一口油井被打出,石油或被廉价地开采出来,或由于自然压力涌出地面。在最早开发的油田中,油井钻探深度很浅,液体状的石油利用当时的技术被轻易的开采出来。随着钻探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石油不断被发现,不过钻探深度并不是考虑石油资源金字塔的关键因素。更确切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利用最新的技术将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并在石油金字塔不断向下移动的时候,必须面临更具挑战性的环境。首先,新技术非常昂贵,但是成本会随时间下降,“老”新技术将最终被更加先进和开始时更昂贵的“新”新技术所取代,技术创新降低了发现和开发某一资源的成本。
全球石油枯竭的争论不仅仅是一端乐观一端悲观的。对实际情况的了解超越了持有的态度。事实和逻辑分析一方面被用来支持石油即将耗竭的观点,另一方面又支持石油持续可用的观点。那些仔细考虑这一问题的人利用关键假设来帮助他们得到关于石油未来的结论一个被接受的方法是以有限石油为起始条件的,而石油潜在储量寿命的计算是根据过去的石油生产率。基于这种方法,石油耗竭的时间和轨迹就完全变成估算全球石油资源量,分析产量数据,画出拟合曲线,然后预测产量。这种方法假设全球石油资源量是已知的,并且人们能够得到任何种类的石油,因为产量是控制供给的限制条件。基于全球石油质量平衡建立方程预测生产趋势是很简单的。但是当两个假设被推翻是这个逻辑方法就失去了基础。首先,不考虑精确地质量平衡方程的可能性,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估算预测的全球石油储量越来越多。第二,忽略石油消耗受产量限制这一观点。大多数情况下,产量不会限制消费;而且,消费者在某个特定价格对石油的需求决定石油的生产。
大量证据显示了石油探明储量大量减少的趋势。发现石油似乎越来越难。然而全球石油的储量(众所周知得高利润资源)仍然在继续增大,石油探测的成功率也在提高。随着近期相对高的油价,以及与过去相比石油供应的慢节奏,这种争论还在继续。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的低油价抑制了石油的勘探,这种趋势在新世纪的头十年油价上涨时发生了逆转。一直以来,当世界发生重大事件,如工人罢工、飓风,限制了石油的产量时,OPEC一直试图控制石油的生产并允许石油的价格随着需求的上升而上升。在如此对开发和生产的限制下,在特定时期缺乏高价格的石油并不能缺乏石油资源。这在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的汽油价格的长期低迷的趋势中尤为明显。
与上面所讨论的质量平衡和曲线拟合的方法相比,预测石油的生产方法是不是那么科学?该方法(1)基于不明确石油资源量,(2)允许石油资源来源于非传统资源中,(3)考虑了石油需求的变化以及石油服务的目的,以及(4)期望能够提高发现、开采、使用效率以及替代品角色的技术。那么,我们看看这种方法是什么。
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趋势取决于发现资源的新技术、资源的开发以及资源的使用效率。依靠未来的技术来获取资源的困难在于进步不会随着时间出现或者根本不会发生。毕竟,人们如何才能预测能源的发现、生产以及使用效率上所取得的商业可行的突破的比率和显著性。一个方法是统计专利活动。两种方法都可以在给创新率提出观点,但是有些匮乏,因为不是所有的支出会带来新机器和方法形式上的创新,而且,概念的提出与实施之间往往间隔几十年。汽油工业的技术的研究试图通过直接估算历史上付诸实践创新技术的数量来克服这些弱点。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具备一种能力,及从全部的数据中剔除掉失败的并且记录下实施的数据。在两个研究中,研究者查阅了贸易期刊、咨询了产业专家在1947年到1966年以及1966年到1990年间分别出现的石油勘探和开发的进步。两个研究都发现了平均每年四或五起创新。这说明创新不是稀有事件。预测任何新技术的影响仍然是一种挑战,但是现在似乎有股强烈的创新热潮。石油勘探、开发和提炼过程总被技术的进步所推动。从石油纪元的开始,新的方法被用来寻找陆地下面和海洋中的石油,以及提高钻井的性能,最佳的生产石油,并且更有效率的炼制石油。今天的石油产业是一个高技术的行业,拥有用于发现石油和改善石油业等领域的吸纳进技术。计算机辅助可视化、三维浏览和新的地球物理方法被用于水平井和高精度定向钻井的主要过程中。用泵抽完后,并不是留下多数的石油,当前的生产方法可以转移一个地方大多数的石油。抛开技术进步一贯的角色而不可避免的预测全球消耗量就等于忽视历史数据和过程,这些应该成为有效的科学分析的一部分。世界在很多行业依靠技术进步,而且人们认为停止是没有意义的。预测全球的石油消耗不应该依靠对全球资源量的估计,那没用。预测应该主要依据历史发现和生产数据简单描绘出的投影图。
值得一提的是,逐渐增长的交通燃油效率对降低未来石油需求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一种可行的能够改进效率的技术被引入之后,该技术被广泛采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再去使旧的低效率的技术。新技术在全球的承接会影响原油采收率和消费。油价急剧上升会对石油消费路径的技术和方向产生积极影响。高油价推动效率并促使人们引入替代品。创新的一个结果是,价格上涨最后导致长期的低油价。然而,该进程可能包括要应对石油供应链中断以及油价的波动。或者,一个新的模式将是积极推动石油价格保持稳定,并允许向可行的运输燃料替代品进行有秩序的过渡。
如果在以后和20年后出现全球石油产量的峰值和下跌的话,这更有可能会反映全球石油需求量的减少,而不是因批判性的全球石油供应不足使得生产受阻。全球石油资源的现状表明,技术和效率的提高允许人们继续使用传统的石油资源。随着更多的非传统资源大量生产,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资源的界限将会变得更加模糊。然而,除了可获得性以外的其他问题对未来是有的使用来说越来越重要,出于安全、稳定以及环境的考虑,主要的石油消费国会改变传统的交通燃油方式。从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历史来看,人类会在全球资源量消耗完之前停止使用石油。太累了,就先写这些吧。谢谢!
(附:以上内容主要观点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史蒂文·M·格雷利克教授,本人整理。对原文有删改。)
巧了。最近新开了一门“石油经济学”,然后看到了这个问题……答:不会枯竭。注意,这个“不会枯竭”不是由石油本身决定的,而是人为决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快乐的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一、R/P ratio首先明确一个概念——“石油储采比”,即“R/P ratio”。R/P ratio=探明储量R/年产量Q;这个年产量是由国家每一年根据投入产出表预估的,比如说GDP要保八,我们需要在这一年生产多少石油啊,然后这些石油生产任务分配到每个油田,这个油田大概今年要产多少呀~(这就是计划经济的好处……)探明储量可以简单理解为油田的总储油量,也就是油田的最大产出,答案最后我会具体说明的;然后你就知道了,R/P ratio其实就是估计一个油田按照现在的年产量最多能采多少年。国际惯例,当某一个油田的R/P ratio值小于某一个临界值的时候,就不能再采了。准确地说是不能再用原来的年产量去开采了。于是,我们要调整年产量,把年产量调小,然后保证R/P ratio值大于这个临界值。国际经验,这个临界值取10,也就是10年。即:R/P ratio<10时,油矿遭到破坏;R/P ratio低于或接近于10时,油田处于“超负荷”状态。按照这种方式,对一个油田不断缩小年产量Q,总有一天,产量Q的价值不足以弥补开采和销售的边际成本,自然就不会开采了。所以,油田不会枯竭。——————我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为了更形象,这里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块油田,蕴藏着225单位的石油,每年要提取15单位。由于15单位小于油田储量的十分之一,所以我们可以连续5年(计到第5年年末)每年开采15单位,而不违反上述标准。在这段时间内,R/P ratio从14降到10(这可以用一个序列210/15,195/15,……,150/15来表示)。在第5年之后,如果我们继续每年开采15单位,每年的开采量就超过剩余储量的十分之o(╯□╰)o(注意我们将等于10的R/P ratio作为临界值的话,那么每年提取量不应超过剩余储量的五分之一。第5年之后,R/P ratio值将决定产量,为了使其不低于10,第6年的产量不能大于13.64单位。(R5-Q6)/Q6=10,R5=150,解得Q6=13.64。同理我们计算Q7: R6=150-13.64=133.36,那么由(R6-Q7)/Q7=10解得Q7=12.4单位。对应的R7=133.36-12.4=120.96。依次类推,你可以自己计算年产量Q8、Q9、Q10……Qn及其对应的Rn。你发现,Q(年产量)越来越小。把每年的Q累加,图像理论上是这个样子:每年的Q是这个样子:but,第n年,Q产量不不足以弥补开采和销售的成本,自然就不会开采了,这个时候的Rn不会是0。______________有了这个例子,是不是理解更容易~\(≧▽≦)/~啦?所以你知道是因为受到临界值的限制,油田不会枯竭。弗劳尔(Flower)曾在其一篇有影响力的重要论文命宣称,考虑到不同规模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在产油田,全球的计量标准应该使用数值为15的临界R/P ratio比率。既然如此。那为什么R/P ratio国际上通用的要取10?为什么不是15、16或者其他的数?下面就用King·Hubbert的“石油峰值理论”解释这个问题。二、King·Hubbert的“石油峰值理论”Hubbert是个美国地质学家,1949年他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Energy from fossil fuels”的文章,提出了矿物资源的“钟型bell-shaped曲线”(就是类似于正太分布的那个线)。然后,然后…没有人鸟他。他真正被人鸟到,是因为人们发现,这货拟合的曲线很符合当时美国的实际情况。于是1956年,Hubbert创造了一个石油枯竭的数学模用来描述这种现象,其模型是个logistic方程(这个方程的导函数就是我上面说的类似于正态分布的那个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常著名的Hubbert模型。Hubbert预测的对象是美国48个州(除飞地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结论是:当R/Q比率接近10时,石油产量开始下滑。该结论适用于一些非OPEC国家,或这些国家的某些地区(例如美国(50个州)的石油产量下滑出现在1985年,其R/Q比率≥10)。非OPEC国家的R/P ratio值大约在l7~18之间。许多观察家正关注着R/P ratio值触及10这个神秘的数字或者比10更大的个值所需的时间。然而,事实上大多数的油田在已知储量耗竭一半之前就已经出现产量下降的迹象。例如上面的那个例子里面,产量下降出现在5年之后,远早于储量能竭一半所需的时间(即5小于15/2。15是225除以第一年产量15得来的)。另外,Hubbert是这样解释油田变化规则的:当一个油田被发现之初,由于所需的基础设施尚未配理好,因此起初的产量是很小。当更多的钻井和更好的设备配置起来后,石油产量不断增加。在某些点上,就会达到一个峰值产量,即使技术进步或钻探更多的油井也不会逾越这一峰值。峰值后石油产量缓慢变小。峰值点至油田枯竭之前,还有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点,在这一点上,我们开采、运输和加工一桶石油所消耗的能量与此桶石油所蕴含的能量相等。此时,不管油价如何,石油都是不值得开采的,油田将会被废弃。平均而言,能在符合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抽取的石油,仅为油田总储存量的30%至45%。大概是这样的:后人对Hubbert的模型进行改进,什么单循环、多循环和泊松回旋啊。具体参见冯连勇、赵林的(国内研究这一块儿较出名的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冯连勇教授和翁文波)什么?你问我它有什么用?这模型其实就是用来预测油田的产量、累积产量和可采储量。对于非专业人士的咱们来说,知道它存在就够了。三、坎贝尔(Campbell)Hubbert的继承人里面,有个叫坎贝尔的,是所谓“石油高峰”(peak-oil)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兴趣可以去读他的《即将来临的石油危机》(The Coming Oil Crisis)。坎贝尔是地质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加入石油工业。1989年他在挪威政府的资助下进行一项蛋疼的研究一一找出全球的石油总存量。坎贝尔详细分析过各产油国的石油资料后,发现结果都与Hubbert的理论相符。1991年他发表了自己研究成果:全球石油高峰将在1995年左右来临。此后他通过来源不同的资料,多次重复计算,修正了自己的预测。他发现官方公布的数字与私人机构数据库的石油存量资料存在着很大差异。官方所公布的,特别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的资料,通常只有总存量;但是私人企业数据库却把各油田的资料分列出来。从而可以知道总存量的增加,是由于新油田的发现,还是旧油田估计储存量的修正。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由官方公布的数字仰的全球石油储存量不断增长的结论,大部分是出于在旧油田储量上所作的数字处理,而新油田发现带来的增长只是少数。以上是坎贝尔的事迹。但他真正对石油枯竭理论做的贡献,是对Hubbert的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它的适用范围更广泛,甚至我国也可以适用。   Hubbert曲线的第一个不足就是“严格对称”。虽然美国的石油生产的确在1970年开始走下坡路,应验了Hubbert理论模型的预测,但是该模型并未准确预测到峰值后的石油生产路径。事实证明,由于科技的进步,石油生产在峰值前后呈现非严格对称的现象。随着开来成本的降低、来收率的提高,以及燃料效率的增加,都使得峰值点后石油产量的下降速率不是非常陡峭,石汹的枯竭速度呈现出减缓的现象。Hubbert曲线另一个不足就是它太过于依赖一系列的假设。第一个假设是,人类所在星球的地质结构已经为人类所知晓,并被全面勘探,因此,几乎不可能再发现新油田了。第二个假设是,为了解决与油田不规律的分布、生产及未来发现的不确定性相关的问题,假定生产服从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该定理说明,许多随机变量之和倾向于服从正态分布,从图像上看,它表现为一条“钟”形曲线。从零开始,生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当可开采资源的开来量达到一半(中点消耗量)的时候,生产达到最大值,随后,生产以同原来增长时相同的速度不可逆转地下降。曲线下面的面识表明,一个油田或者它所容纳的最终可开采资源(URR)的累计生产量和它们的生产跨度。but,Hubbert曲线并没有描绘出世界石油生产和储备的动态特征,因为它是一个静态模型!它依赖于一些未被确认的地质学假设,井且没有考虑技术和成本价格函数。最致命的是它在预测最大石油产量方面的成功仅适用于美国这一世界上石汹勘探和开发最密集区域的特性,而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模式并不是一条“钟”形曲线,而是具有大量不连续特征。Hubbert模型的后继者修改了该模型,使Hubbert“钟”形曲线适合于世界不同地区。如在北海、前苏lian和探水地区,也发现了即将来临的峰值。因此,我们按照前人的研究把R/P ratio取10是有一定依据的。——————————————————————————好啦,问题答完了。下面是很有趣的科普知识:首先说一下“探明储量”,全称是“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经济的意思就是说你采它是不需要大耗成本的。可采就是现有的技术可以开采。为什么要这么分?下面上一个资源储量的分类框架,你就明白了。非常规石油资源:就是通过常规开采手段不能得到经济产量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重油、油砂、油页岩。我天朝最多的是油!砂!和油!页!岩!全球4大油田加瓦尔油田,石油储量750-830亿桶,高峰产油为2005年,石油产量为500万桶/日,目前产量每年以8%的速度下降; 科威特的大布尔甘油田,石油储量660-720亿桶,高峰产油为2005年,石油产量为170万桶/日,目前产量每年以14%的速度下降;位于科威特东南部,探明储量99.1亿吨,年产7000万吨左右。原油特点与加瓦尔油田相似,多由米纳艾哈迈迪油港外运。博利瓦尔油田,位于委内瑞拉东部,奥里诺科平原上。多为重质油,探明储量52亿吨,年产达100万桶。萨法尼亚油田,位于沙特阿拉伯的东北部海域,探明储量33.2亿吨。原油部分通过输油管运往利比亚的黎波里、西顿,叙利亚的巴尼亚斯港装船。一部分输往腊斯塔努拉外运。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十个国家(注意:储量多不一定产量多)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国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然后是分布然后是分布
人类为何要互相伤害?看了排名最高的三个答案,唉,我只能说相互理解最重要,何苦演化成互喷的局面。实际上你们谁也没错不是么,只是对前景的预测不一样而已。。野合菌是彻底悲观主义,,南希亚是彻底乐观,,philippes则是专门针对南希亚的悲观。。。其实对未来有无信心也不是数据能决定的吧,完全是主观的,人的个性导致的,所以他们三人难道不是在比谁的个性比较符合大众审美么?就我而言,我觉得石油采不完,但是会采到成本无法接受的地步,当石油公司赚不到钱他们也不会再开采,,结果就是地球上还有石油,但对于人类来说,石油已经完全“枯竭”了。但人类会不会遇到能源荒就见仁见智了,世界太大,对于未来的可能性太多,就算统合全部的数据得出一个结论,也不见得能服众人。
因为主流观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下无需担忧能源(以及我的回答或许有误),所以我被喷很多= =。所以事先说明:此楼代表悲观主义,通过数据估算和推理说明石油为啥会枯竭。作为悲观主义我否认乐观主义”彻底无需担心能源问题,自有出路“的观点。我都说了是邪教,我只信数据没考虑人文因素,大家不要相信我!后面给出主要问题的答复,从此弃楼不做更多补充,到此为止。石油会枯竭么?肯定会。。。而且遗憾的告诉你。。真的快了。。而且说不定有生之年就能等到那一天当然有生之年油还是会有的,不过说不定我老了就用不起了此为后来补充内容:
楼下有很多人指出石油不会真正的枯竭,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也知道。因为本人不从事石油行业,很多观点是根据数据进行的主观推测和预测,仅供参考。
个人认为,恐怕化石燃料在没用完之前,价格的飙升就已经抑制了现代工业的发展。或许石油行业可以把更少的石油卖出更贵的价格,但那时的,当越来越少的人可以支付得起化石燃料的时候,昂贵的能源开支与匮乏的自然资源必将成为人类工业史上的噩梦。燃料价格上涨会导致整体上工业成本的提高,而工业成本的提高也会导致燃料成本的提高,这是非常可怕的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我不认为新能源在哪一天来临之前可以平稳的过渡人们对化石燃料的的需求,相反,高昂的燃料费用反而会阻碍新能源的发展。
顺便更正一下说法:当石油变得再也无法支付的一天,就是当今我们眼中”石油“枯竭的一天。是骗局么?绝对不是。用屁股想也知道,石油是史前生物残骸演变的。史前生物就那么多,而且大多数都直接腐烂进入了碳循环,所以石油。嗯,不信的你就当我是个骗局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以十几年前的勘探和开采技术 现在是已经枯竭了。。现在勘探采油技术提高许多,所以又能多支持几年。当然,可采的油没剩很多了,人住的地方基本都采光了,现在几家石油公司已经逐渐开始在高纬度采油和海上采油了。换句话说,石油公司都在各种挣扎来获取最后的利益。例如石油巨头壳牌就已经在阿拉斯加开发新的油田了。这是目前的客观状况,产油量已经达到峰值当今情况?对 IEA的预测质疑的请拿出实际证据来。你听老师说,看报纸上说的,以及自己想的不算。下面是2007年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预测(经典图):深蓝是2007正在运行的油井的产油预测深蓝是2007正在运行的油井的产油预测淡蓝是勘探发现还未开采的油田的产油预测红色是当时未发现油田的产油预测黑色是精加工可以额外获得的石油橘黄是非油田开采的油料,例如通过煤炭制造的汽油绿色是液化天然气,包括美国在欢乐的页岩气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个图总体上还是蛮准的(可参考IEA近6年的报告)。可以明显的看出,两种蓝色+红色现在已经达到了峰值。从今往后需求一边上坡,产量一边下坡,你说石油还够用不?会不会枯竭?(而且红色区域是这里最不靠谱的估计,能不能发现那么多新的油田很值得怀疑)再补一个找到的近期(2011)的预测汇总,趋势还是相对较为乐观的,不过也都显示出未来下跌的趋势什么推动了石油的枯竭?补充说明,除了石油快枯竭了,一些矿产也快要枯竭了,常见的比如铜铅,不常见的比如Re,Os。这些矿场枯竭的直接后果就是未来矿产质量降低,从而需要更多的能源来冶炼。这直接提高了能源的需求。比如铜矿,现有高质量的铜矿已经完全枯竭了,只能通过回收或者通过使用更多能源的代价从低质量的矿石中获取(纯度越低能源成本越高)。有趣的是(好吧其实很可悲),有些低质量的铜矿的含铜量甚至不及以往矿渣的含铜量,所以旧的矿渣又被拿来再冶炼以节约成本。这些额外的能源需求或多或少都是通过化石燃料获得的。补个图说明下价格走势(别和我说通胀,这增幅明显高于通胀率)人类对石油的需求?以下是钢铁的产量预测以下是塑料的产量预测,代表石油化工的一个部分以下是塑料的产量预测,代表石油化工的一个部分撇开电力不谈,这两大产业主要消耗化石燃料。反正钢铁是可怕的线性增长没有平缓的趋势,代表了整体工业和infrastructure的相对增长趋势。直观估算(不考虑人的因素),想用已经处于峰值边缘的石油来满足未来工业的发展是肯定不够的。撇开电力不谈,这两大产业主要消耗化石燃料。反正钢铁是可怕的线性增长没有平缓的趋势,代表了整体工业和infrastructure的相对增长趋势。直观估算(不考虑人的因素),想用已经处于峰值边缘的石油来满足未来工业的发展是肯定不够的。题外话,为啥有人会觉得这是骗局?吵不过只看过报纸和网页新闻的人,我一个破学生能和主流舆论比个屁啊我来举几个例子:1. 为啥有人怀疑全球变暖是骗局?1. 不希望面和接受对这个灾难性的事实。2. 干预全球变暖直接影响了某些人的利益(炭排放税收影响到的哪些公司)。3. 错误的舆论推动。2. 为啥很多人质疑转基因的安全性? 1. 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的情况下缺乏知识导致缺乏理智。2. 转基因产品直接影响了某些人的利益(控制全球种子的几家公司)。3. 非理性的舆论推动。3. 为啥吃粗粮可以治疗糖尿病?1. 画猫成虎,好处被无限放大。2. 粗粮的好处可以和利益挂钩(为啥这种信息一阵又一阵的流行?期货知道不?粮食可以是期货)3. 弱智的舆论传播。所以,你觉得石油枯竭这是骗局,那是因为:1. 观察的样本过小,没有宏观的分析。2. 各大利益集团努力控制能源的稳定性(安全性?英文反正就是security)。3. 过少的舆论重视如果大家节约能源可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瞬间进步20年,当前能源公司的盈利肯定会受到影响(貌似反驳我最多的都是能源行业的。。。好可怕)简单的总结:tmd石油快用完了脑残的各国势力还在解决那点领土问题,作死。内陆造个核电站就被整个社会槽成世这样真的没问题?比油好些,但是煤也快不够烧了,有种断你电别歪歪。北极都化的能开船了,还特么说全球变暖是逗你玩的,无语。一群逗比。。。世界快点毁灭吧,不然看着真好笑。本来只是答着玩的= =说的有点过了见谅。。。你听说过顺便帮楼上来定义一下“每年都有很大的新发现的储量”。。。柱状图是新储量,曲线是产量。其实从2007年开始产量以及下滑了。而“很大”的“新发现”真是大得很啊。。。那条黄线有些过时了,请就看深蓝部分,我相信趋势还是明显的呵呵 就算以现在的趋势有可再生能源 下坡路还是会在美好的明天Source:IEA补充说明一下关于 的反驳(为啥关注才能发评论= =):个人十分赞成新能源在未来会替代石油,以上也没有提到任何新能源的内容。对于涨价导致需求减少我是非常赞同的。个人认为使用新能源本质上是必须的,不过你的这个想法有些过于乐观,原因主要有几点,简单的说就是电能不能涵盖一切需求:1. 隐含能源embodied energy,和单位发电的价格是挂钩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各种其他可再生能源)所依靠的各种原材料都需要能源。因为化石燃料在目前成本低廉,所以这些设备的成本相对较低。而电能在重工业上并不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冶金需求更大的是热能,运输需要的是动能。古人(科比)打个铁用的是煤炭,而现在造万吨巨轮用的铁也是靠煤炭。未来没有了化石能源,用风电来冶铝姑且靠谱,冶铁的话那需求估计远跟不上。除了冶金,水泥制造啊,运输安装的机械啊,都是需要能源成本的。失去了化石能源,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飞涨,到时候,单位发电价格肯定就不是六毛钱那么简单了。2. 地区限制。化石燃料因为运输方便点了就能用,所以被人类广泛运用。而相比之下,风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对地理位置的要求相比石油都非常高,而长距离输电成本也高。具体可参考我的回答。你举得弃风的例子非常棒,可是其中也指出风电作为第三大电力来源只占了2.6%。仅仅是电力来源,也才2.6%。而前面提到,化石燃料不仅仅是用在电能上的,还用在交通工具的动能,以及工业和民用的热能。我们有足够的空间把这2.6%的风电能拓展到十位数,并且同时提供足够动能和热能么?我看够呛啊。3. 关于蒸馏水冲马桶:钱多的话黄金马桶都不是问题。不是所有人都在乎能源危机的,很多人在乎的只是眼前的利益,以后怎么样才不管呢。再补个图:2011美国的能源使用和需求的比重,电能只占40%(中国工业发达,估计更少)可见石油为何为工业的血液可见石油为何为工业的血液想用可再生电能快速代替这个庞大的工业产业,可能么?而想逐渐替换,时间够么?坑太深了= =这难道是300人委员的阴谋?最后一次补充一下反驳 然后弃楼了,顺便回答一下各种反驳的问题然后弃楼了: 首先对于会不会耗尽,当然有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种看法啦。。。虽然作为悲观主义立场我要坚持反驳乐观主义的看法,可能我举得例子不够完善以偏概全,但是我得承认把知识作为前进的动力是彻底正确的。但是说资源是姿势(知识)的转化真的没问题么= =进一步说,给的论据非常主观。用在作文上肯定可以(好吧。。其实用在这也可以),但是过于主观,而主要证据就是历史上有人错了。历史什么的参考可以,不能作为科学论证的证据啊。首先纠正一些小的错误,例如美国用煤虽然09以后跌一些,但是离滚蛋还早,在上图在2011年占20%,近年用量平稳(这数据来源实在是。。。):顺带看下中国的煤,以及关于煤的生产。。。呵呵呵呵。。这样真的没问题么 顺带看下中国的煤,以及关于煤的生产。。。呵呵呵呵。。这样真的没问题么 求解释看到的再顺便看下英国的,虽然产量降低,用量进10年一直平稳。。。怎么个滚蛋法了= =中国煤多不代表全世界煤都多撒= =关于弃风都弃风了干嘛要限电呢。能源不足和支配混乱已经在这方面明显体现了出来。懒得打字了关于风能成本增长问题先从最简单的出发,燃料涨价,风电也会涨价(是不是该新开一个楼= =):来源: (Life cycle energy and greenhouse emissions analysis of wind turbines and the effect of size on energy yield)”Past studies have shown embodied energy values ranging from 3948 GJ for a 500 kW system
to 70,152 GJ for a 4.5 MW system “(500千瓦的系统4000GJ的能量来生产,4.5mW的系统需要70000GJ能源生产)以上为建造风电机组为主要成本,而相对的能源成本为500千瓦的系统4000GJ,简单算了下大约一年可以回收(我很震惊,不过呵呵呵)。如上表可知,风电机组的主要材料为水泥,钢铁,铜,铝,以及少量塑料。头两大原材料都是靠化石燃料生产的(有人提到电炉炼钢,污染小没话说,效率高我只能呵呵了)。铜未来涨价无限可能。(目前最新发现的优质铜矿 在阿拉斯加被当地居民反对而无限延迟,未来如果开发可能会导致国际铜价下跌一阵。)希望你不要反对能源涨价会导致水泥和钢的涨价,不然我会会非常困扰的。而原材料涨价(按你的六毛钱数据,能源开支起码翻倍)直接导致风电成本上涨。所以你认为风机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就光凭空认为没有用啊= =水泥,钢材和铜可以用什么代替?虽然技术可以进步,可是再某些方面是很难再超越的。这里还不得不说稀土元素。中国目前是不愁的,可是储量毕竟是有限的,中国这方面管理又不到位造成大量的稀土元素浪费,而稀土元素是制造永磁体和电热设备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未来用电炉冶金的材料成本也会提高,同时风机的电机成本也会提高。你所谓的知识变资源,当前短期的技术快速进步和市场竞争可能暂时减少风机的成本,可是未来当风机普及之后,技术成本将被最大的压缩。说了这么多估计也没人看= =好无聊啊我关于Peak Oil的延后码字好累懒得说了。提到Hubbert在50年代提出的peak oil theory用 的类比(可能不准确),采油就像挤海绵里的水。正常情况下挤出来的水肯定是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而现阶段有限的储量和峰值推后的最可怕后果就是,这块海绵越来越难挤可是人们偏要挤的比以前更多。。。。”技术进步和一个行业人的勘探生产努力让人类仍在爬这个钟型曲线的上坡“这就是我最担心的,因为这并不代表我们拥有更多的能源。当然这是主观理解,大致如下图:看你举证那么多也不容易= =不忍心不回复一下。。虽然不能动摇你的对风能拯救世界的强力信心。我完全不否认风电对未来能源的重要性,而且因为增长较快我也有考虑在风能领域进行投资,但是我来客观评价一下你举证的例子以及你的误读:你的论点1:风电成本低,而火电更低,所以人们不用风电。以后火电涨了风电还是那么低,大家就改用风电了。你的漏洞:当火电涨价的时候,工业制造成本升高直接会导致风电的成本的增高(你别告诉我工业生产可以全面用电= =可也是可以不过那就不是现在的用电量增长速度那么简单了)你如果想当然认为当火电1块钱一度的时候风电还6毛钱一度,那我也没法和你争了。
举得石油的例子非常客观。。你不理解也只能拉倒。 你的举例:《》“风电的单位成本较高,与风电的节能减排效应抵消,产生了系统供电成本增加的结果,制约了风电的发展。”文章是不错的,不过你通过加黑歪了人家的的结论是非常糟糕的,人家整篇文章做出的计算导出的真正结论是“引入风力发电后,电力系统的供电成本发生了变化。风电投资、运行费用与系统备用容量补偿成本导致了系统供电成本的增加,当不考虑火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时,引入风力发电会增加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成本,当考虑火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时,风电替代煤电所产生的资源节约与环保效益则促进了系统供电成本的降低。”你这样歪真的没问题么?而且这个例子看似和你的论点有关,其实毫无关联。论点二:只要有一天石油够贵了,煤也够贵了,我们马上就可以上风电漏洞:谁告诉你风电马上就能换的,不考虑建造周期。风力发电不但有季节的选择性还有昼夜交替的选择性,而交流供电是不具备大规模存储性的。你引用的文章:《》是非常好的文章,有用的信息很大可以慢慢读,但是你引述的只是背景介绍里的一个类比= =文章根本不是在说这个“相当于我国06年发电量2.83万亿千瓦时的81%。”这是假设在把所有能建发电站的地方都建上发电站的情况下,这是连50%都不可能实现的(虽然集权说不定可以)= =而且你知道去年用电量已经超过这个数字两倍了么= =你还觉得煤太多了么(中国矿业管理混乱导致开采速度快,煤老板都急着把煤换成钱,但是这并不代表储量变多了。。作为下层劳动力是要承担风险的)论点三:火电外部成本高。。。明显错误:谁告诉你风电没有外部成本了。。原材料用量比火电高那么多寿命才20年。。外部成本不低,只是运行中产生的外部成本小而已虽然不怪你,不过这么烂的文章怎么写出来还拿来发表= =随便找3篇文章加一下也不说明逻辑,而且本身也毫无理论基础。。会计谈工程么= =而你加粗的:人家只提到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降低, 我也提到了。。“当前短期的技术快速进步和市场竞争可能暂时减少风机的成本”。。。可是原料成本才是大头,特别在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建设维护成本在未来几乎可以无视= =论点4:成本越来越低漏洞:。。。。同一文章:《》不说你的例子= =250W的机连明勇照明都不够能用来当论据?论点5:越来越多风能可能被开发漏洞:能被开发的都不可能全部开发,考虑潜在的有意义?论点6:运输存储。。。。汽车运输可以用电我不吐槽。万吨巨轮用电可以么?全改核动力?你压缩空气用来发电?搞笑么?关于说我瞎扯淡的求随便拿点正儿八经的证据撒,门户网站和报纸上看到了我不想听= =感谢的答案,质量太高,相当可观,让人动摇,了真心想点100个赞。
石油从量上看是有限的,但不会用光(枯竭)。赞同 的数据。这个也是引发次贷危机前石油价格高企的一个原因之一。具体请搜索中航油前总裁陈久霖的过山车业绩的心路历程。简单的逻辑是: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足够高时候,就会有它的替代品来弥补市场。不知道考虑过没有,为什么当今世界用石油作为主要能源资料呢?因为它成本相对低啊!假如说石油某一天成了500美元/桶。大家都会屁颠屁颠用其他替代品。比如生物酒精啊、核能啊(我只是举例子,等价格上去了需求到了也会推动替代品的技术发展的)。谁还愿意用高额的最后阶段的开采成本开采石油啊?所以用不光的。楼歪下,也不用担心生物酒精什么的要以饥饿为代价。没有它也要饿死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优胜劣汰。不全球计划生育,总有人要饿死的。可以参考马尔萨斯陷阱。引用个例子,关于资源价格和替代品的影响。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朱利安·L·西蒙和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家保罗·R·埃利希有一个赌局,关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会不会上涨。埃利希精心挑选了五种金属:铬、铜、镍、锡、钨。然而在1990年剔除通货膨胀后,价格竟然下降了。埃利希所选的五种金属无疑是不可再生性资源,但也同任何其它资源一样由价格调节。当这五种金属越来越短缺时,其价格必定上升。但为什么现实中这五种金属越来越少,而价格反而下降,西蒙赢得了这场赌博呢?秘密就在于价格上升刺激供给的作用。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曾写过《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这是一部以小说形式介绍经济学的书。这本书的主人公爱德华学校的经济学教师山姆·戈登在第一天给学生上经济学课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五千三百一十亿桶,每天石油消耗为一百六十五万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将用完这些石油?他要求学生一分钟做出回答。许多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最后山姆·戈登告诉他们,答案是永远用不完。因为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上升过高时,人们就不会用石油,而用其替代品做燃料了。只要石油价格上升到足够高,一定会有替代品出现,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石油自然不会用完。
工程狗来答枯竭的只是cheap oil, 国际油价暂时再也回不到90以下了作为求市场上商品,就是要通过市场推动科技的发展 现在918synder北环7分油耗3L/100km,无奈油价太便宜神不了1mill 的fix cost其实油好便宜的 100一桶 就和可乐差不多 应该再高点世界那些没探过的地区超过你的想象,西伯利亚冰原啦,北极啦,南美,非洲只要价格够高,老的油田现在都生机勃勃,储量绝对源源不断 预警上市公司里的预测储量就娱乐一下,地里有多少,抽出来多少,如果你知道,野模可以干到死技术发展在高油价的支撑sagd frac 深海等新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大资源的利用率 ,美国都要2020成为最大产油国,中东潜力很多没释放以后如果能直接cook source rock 储量翻个20倍没问题,听着好比杀鸡取卵人类一天原油需要几百万年积累当然常规sweet oil 会越来越少更多低质量 高风险的资源被利用放心吧现在开车的不会回去骑自行车的so work harder get a carI will take care the rest
同学的这个引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09年对压缩空气储能(CAES)的平准化电力成本的计算结果” 是PSU,EME 580上课的project。基本上是一堆小硕瞎起哄混学分的,学院的这门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处理现实能源问题的能力,所作结果可信度比较低了....如果您要是不信的话可以查找这几个作者,没有一个是学校教授哦。我跟这个Alisha在同一个办公室呆过我会乱说? 的答案比较中肯。帮大家澄清一下,现在可以折叠我了。。。
首先回答问题吧作为一种化石能源,石油和煤炭都会枯竭。拿所谓的逻辑思维和经济学理论讨论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排名第一的
的答案拿煤炭枯竭论来类比石油枯竭论同样不合适的。煤炭和石油最重要的一点区别是,煤炭只是近乎单纯的能源载体,石油除了是一种能源资料,更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工业生产原料。你现在所拿的手机,所敲的键盘,所穿的衣服,都离不开石油和石油提取物。相对于能源提供者的角色,我更觉得作为化学原料的角色更加的不可替代。因此,即便人类找到了这些化石碳氢能源的替代品(肯定会是核能,不会是什么风能、太阳能)石油还是会一直被消耗,被开采,终有枯竭之日。另一方面,技术在进步,对煤炭和石油这类的资源的利用只会越来越多,就像现在的煤制气,煤制油等等,工业革命以后的这么多年,煤炭的需求并没有因为石油的开采利用而减少。当前煤炭的低价格只不过是短期的市场行为。最后,补充点行业内容:国内的这些油田,除了长庆因为破坏性开采导致的增产,其他油田产量要么一直在递减,要么一直在艰难的维持稳产,有些老区块为了完成产量指标都不计经济成本的上措施。大家可以想想多产一吨油是有多难。与此同时的却是国内持续增长的石油进口和石油消费。石油枯竭问题肯定是不会出现我们这代人身上,我们没必要悲观,但是也不能读了本书就盲目的乐观。(去睡觉,給赞继续更)
贴一个我原来在水木上发的帖子的一部分。人类的进步速度总是远大于人类消耗的增长速度,过去几百年里这个结论不断的被证明。 什么全世界石油撑不了几年?这些人脑子都是静止的,就和支持计划生育的人一样,把人看作分母而不是创造生产力的分子。 一。很多能源的新勘探的可开发储量甚至比消耗速率更高。以石油为例,1980年探明储量是639bb,而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450bb。这还不计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本来不能开发的石油能被开发出来。而即使现在全球石油消耗每年也才32bb。数据链接见最后。 二。新能源会不断被开发出来。包括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 去年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就是最好的例子,随着开采技术的大幅提高,预计到2035年美国的天然气消耗将站到本国天然气消耗的一半,现在是百分之十几。 别忘了,页岩气储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只是品味低于美国和开采难度高于美国,可是谁说以后技术进步不能开采出来呢? 清洁能源就不必说了,风核太阳能潮汐能。 三。 有人会说,什么化石能源毕竟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消耗光的。好吧,如果有消耗光的那天,那人类一定已经掌握别的能源了。 为什么现在没有发展出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因为现在化石能源大大地够用,如果以后化石能源枯竭,随着油价上升,对新能源的资金激励就越来越大,新能源一定会被开发出来的。 怎么样,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成了能源乐观主义者了? 世界石油储量变化:世界石油消耗:世界总和生育率排行: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之所以感觉越采越多是采油速度和可采储量变大了。世界总体储量是一定的,肯定有采完的一天啊。这怎么会是骗局,只是不愿意相信吧。补充其实采完的说法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油藏有一个可采储量的概念,是指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能采出的那部分油气储量,所以说不会实际的采完,只是有一部分因为技术和经济因素限制而采不出来。我好认真的说。
(1)理论上石油会枯竭,加减法么。(2)枯竭之前,石油的开采成本逐渐上升,直至高于收益,被其他更合算的能源替代,逐渐减少乃至停止开采。从这个角度说,不会枯竭。
以上各位都解释的差不多了,不过我还想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一下这个问题:石油作为一种商品是不会枯竭的。因为当以市场自由配置资源的时候,价格占主导因素。那么一旦石油稀缺到一定程度,供不应求价格应声而涨,当价格高得离谱之时,人们自然转向其他能源了。相比于转向其他能源所需的设备升级更换等投资,我相信即使再过五十年石油仍然是极具吸引力的。而且以各大石油公司现在的储量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无油可用的。对于我国来说,石油唯一枯竭的可能是,无法从产油国进口!这样的情况将会是在石油极度稀缺或即将极度稀缺,故而已经成为战备资源之时。唱衰石油是有道理的,替代能源的发展是有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如果你作为石油公司的高管,试问如果你手头发现了一个超大储量的油田,短期内我想你未必会宣布这个消息。这实际上是一个多寡头垄断的博弈模型,新增储量的消息会给大众一个我们还有很多油的假想,势必会压低油价,我想这是OPEC不想看到的结果。那么——瞒着不报或者少报一些是极好的选择。(个人推测,无实证)而且,我个人十分赞成唱衰石油,这样宣传造成的表面稀缺将促使油价上涨,这对于石油从业人员来说是喜讯啊!那些做新能源的人这样造势也仅仅是为了推广新能源。真相,往往不是你看到的样子。
石油专业出来冒个泡从理论上来说,石油是有限资源但从事实上来说,我们现在每年新发现的石油储量是大于当年全球的消耗量的再者,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的开采技术是在不断提升的,有的人会说技术成本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石油行业任然是暴利行业之一还有我们最近页岩气,国内有人唱喜,有人唱悲,但在我看来,国内目前的技术开采页岩气还是有困难的,但我们技术肯定会跟上,页岩气如果能开发利用的话,在目前人类的利用水平上,中国的页岩气储量够中国人用几百年是没有问题所以说,在目前情况看来,石油储量是用不完的,因为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在100年内肯定会有替代能源的出现,说不定还是清洁且廉价的
终于看到一个和我所学搭边的问题了π_π
先抛观点,不是骗局。
原因技术在进步。经常可以看到某书说石油可供开采不足多少年,石油资源将在什么时候枯竭,这些数据都没有错误。但是这些数据都是基于当时的油井开采率所计算得出结果。开采率提高基本百分点,乖乖,那可都不得了。记忆中十多年前开采率大概百分之三十四十就不得了,现今有的油田开采率可达到近百分之八十。还有一些开采难度大没有经济效益的油田随着技术进步也可以开采了,如一些高温井神马的。
还有油田是可以被发现的有木有,大庆胜利没油了,塔里木不是还依旧给力么?据说我家乡下面就有油,日本侵略时就发现了现在还没开采。
手机回答,没有具体数据见谅,写上的也是记忆中的,如有错误,还请轻喷。
初次回答,各种求赞。^O^
石油资源未来肯定是会枯竭的,因为石油的总储量是不变的。但是未来50年内不需要担心石油枯竭,因为每年都有很大的新发现的储量。至于100年后怎么样,那就不是我们担心的事情了,到那一天,新能源说不定早已经取代了石油。
幸亏我是学这个的要不我还真分不清 和 谁对谁错。目前最主流的观点是石油还能用50多年,煤炭还能用120多年,天然气还能用60多年。从目前到2040年石油的用量还会增加,增加的国家主要是non-OECD.但是石油和煤炭占的比例会下降.同时价格也会升高。2052 energy forecast
引用是EIA合适吗?不是只预测到2040年吗?不要乱用啊,会给别人造成困扰的。知乎的质量以前看别的还不觉得,但是一到自己知道的就。。。。。。。。我要认真审视一下我的筛选答案的能力了,知乎有真大神。
石油会枯竭吗?答:会。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答:广义上讲是石油价格上升导致原来没有开采价值的矿区具有了开采价值。狭义上讲是人类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导致的,许多不能开采的矿区,由于技术提升,现在可以开采了。能源,不仅仅是能源,还是政治,烧锅炉的交不起供暖费这就是地球村的事实。残酷的事实。我给你们分析一下情况,据我所知中石油目前大部分炼化厂都是赔本在生产,为什么?答:因为中石油在搞政治。能源市场结构无非就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中石油唯一能控制的只有石油,对于他而言,筹码无非就是涨或者跌。假如涨,势必拉仇恨和关注度,这个不可以。那维持基本的不赔不赚怎么样?中石油不是这样想的,他要用这个行业的轻微亏损,换取改革的主动权。前面我讲过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导致美国大量清洁能源的使用,这个时候煤炭对于美国而言就属于次级能源,开采都开采出来了,怎么办?当然出口倾销第一大煤炭进口国了。到站含运费价30美元,中国发改委惊了,臣妾做不到啊!假如反倾销就会贸易战,假如放开,那中国100%的煤炭企业都会倒闭,而中国山西的煤企刚刚完成公私合营,资金链紧张,已经撑不住了。然皇帝不急急太监,澳大利亚、印尼无语了,美国的这个价格,不要说卖,就是开采都做不到。于是发改委想了一个烂招,那就是配额制,把美货挡在门外,号召电企爱国用国产煤。其实最后电企用的还是进口印尼、澳大利亚的高价(100刀)煤炭,美国人心想中国人智商是硬伤啊,为什么不放开美国煤炭,等印尼、澳大利亚煤企垮了以后,收购印尼、澳大利亚的煤炭呢?一定要当上帝?当秃鹫才有肉吃啊。对于中石油而言,他们可以挟洋自重,所以油价连跌,就可以把压力全部传导给发改委,印度已经解散发改委了,为了兄弟中石油,发改委你就牺牲一会吧。发改委乐呵呵的看着油价十一连跌,突然感觉不对劲,中石油这是在阴我啊,命只有一条,怎么能舍身取油呢。于是发改委印度能不能走中国模式的道路?答:不行。这个问题需要从三方面讲,一个地缘政治,大国不需要强大的印度。一个是印度的国民性,不脱亚入欧,不剪辫子,就不要扯现代化的蛋。一个是能源,我们看发达国家,德国、英国、法国、美国、中国、日本都有一个资源,这个资源就是煤炭,这种廉价的能源能使一个国家迈脚跨上一个叫现代化的台阶。我们再来看印度,印度煤炭资源稀缺,想靠污染环境发展经济都难。我们今天都说雾霾不好,雾霾真的不好?应该确切的说是,有钱以后雾霾就不好了,我们有钱了,所以希望用新的、干净的能源。能源背后都是政治。
可燃冰在探索频道随便美国的一个矿块都说足够美国使用100年,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变汽油,天然气什么变油绝对足够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工品原料进口报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