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余额宝控制贡献率

||||||||||
最新播报:
201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
3月7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商务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为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陈竞超摄
  3月7日上午9时,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商务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高虎城]:过去的一年当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之下,我们在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首先,在国内贸易和流通领域方面。大家知道,去年我们实现了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万亿人民币,增长13.1%,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1%多。这个增速看来并不很高,但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即201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责任编辑:
6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作客新华网,就如何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广大网友进行讨论和交流。
6日,全国人大代表、开山集团董事长曹克坚做客新华网2014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就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议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6日,齐齐哈尔市委书记与市委副书记、市长,国奥集团总裁做客新华网,就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广大网友分享和讨论。“政信合作”余额不降反升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日 22:24【导读】报告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能保持在13%左右,但消费结构更优化,增长模式会更健康。今年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0.9%,与上年持平,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仅为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热点  今年中国消费增速或将回落  5月16日,商务部研究院在京发布《2013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称,随着政策因素对消费影响的减弱以及公款消费和奢侈消费泡沫被挤出,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  报告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能保持在13%左右,但消费结构更优化,增长模式会更健康。  今年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0.9%,与上年持平,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仅为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占中国总消费80%以上的城镇消费增长仍将继续低于农村。同时,官方此前已明确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今年的投资增长冲动大于消费,可能导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反超消费的局面。  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  5月15日,银监会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6%,略高于去年年末值;不良贷款余额为5265亿元。从机构类型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略有下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上升。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未来仍将呈现温和上升趋势,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正面临着较大考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量规模虽然可控,但仍需监控潜在风险。
相关新闻->  本报讯
热钱已经对我国的金融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4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3月末,我国外债总规模继续上升,其中短期外债余额占外债余额达60.30%,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业内专家认为,短期外债占比的持续上升,与短期投机资本涌入境内有密切关联。这预示,热钱已经通过贸易项下进入,应引起关注。  截至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925.89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189.71亿美元,上升5.08%。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558.6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3.30亿美元,增长1.52%,占外债余额的39.70%;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2367.2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66.41亿美元,增长7.56%,占外债余额的60.30%。  外债余额中,登记外债余额为2486.89亿美元,其中,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为348.20亿美元,占14.00%;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832.39亿美元,占33.47%;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789.70亿美元,占31.76%;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466.79亿美元,占18.77%;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46.54亿美元,占1.87%;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3.27亿美元,占0.13%。  记者注意到,在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被削减的情况下,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占登记外债比例近一年来一直下降,但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占比一直在上升。与去年末相比,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增长约6.7%,占比提高约1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张明日前发布的《当前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与渠道》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以短期融资为主的借债行为,具有较强的投机性,因此热钱有可能通过此渠道流入。上海证券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因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没有担保限制,加上对国际商业贷款的指标控制不严,热钱可以通过外债形式流入国内。而从去年6月1日起,外汇局已经停止办理经批准并向商务部备案的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的外债登记和外债结汇。  外债余额中,贸易信贷余额为1439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比去年末的1331亿美元增加108亿美元,增长约8%,尽管增速有所减缓,但其对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5%。外汇局于6月初公布的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将短期外债余额增加主要来自贸易信贷增长。数据也显示,2007年末的贸易信贷余额比上年末增加291亿美元,增长28%,对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为80%。业内专家认为,短期投机资本通过贸易信贷的途径进入国内风险正在上升。  对热钱的监管已经进入政府的视野。为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完善出口与收结汇的真实性及其一致性审核,外汇局、商务部、海关总署于本月2日联合颁布实施《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自本月14日起对出口收结汇实行联网核查管理。外汇局同时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对企业出口预收货款和进口延期付款实行登记管理。外汇局表示,加强预收货款与未来实际出口的跟踪监管,可防止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资金借用贸易渠道流入境内投机获利;改进对进口延期付款的监督管理,可防止潜在的债务风险,防止未来资金集中大规模流出。相信这一政策的威慑力,会给通过贸易项下方式进入的热钱敲个警钟。
&&相关稿件您的位置:&&&&
银行业不良贷款降近1600亿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6.86%
  新快报讯 (记者 申兴)根据银监会昨天公布的信息,200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风险监管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出现大幅度的“双下降”。
  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按照一逾两呆口径,截至200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下同)不良贷款余额2.4万亿元,比年初下降1574亿元;不良贷款率15.19%,比年初减少4.69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比例和不良贷款余额“双下降”的目标。经测算,不良贷款余额下降对不良贷款比例下降的贡献率提高到21%。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比年初下降131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86%,比年初减少4.71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540亿元,比年初下降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50%,比年初减少3.03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93亿元,比年初下降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85%,比年初减少4.87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5049亿元,比年初下降8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9.72%,比年初减少7.5个百分点。
  据悉,2004年银监会将重点抓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及推广工作,加快银行监管机制创新,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考核,全面实施和加强贷款风险分类监管系统,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密切关注风险集中度和新的风险点,确保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的持续“双下降”。
(夏天/编制)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新快报 ”。
相关新闻:
广东金羊网络传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粤ICP证020010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金羊网络传讯有限公司& 2001
GuangDong JinYang Network &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良资产余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