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能做大宗商品价格 大豆大豆吗

> 国内大宗商品9日近全跌 黄大豆二号期货领跌
国内大宗商品9日近全跌 黄大豆二号期货领跌
核心提示:截至收盘,粳稻期货领涨,主力合约收于每吨3452元,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88元,涨幅2.62%;成交清淡的黄大豆二号期货领跌,主力合约收于每吨3400元,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下跌200元,跌幅5.56%。
新华社记者陈爱平
上海( / )--9日,国内大宗商品近全线收跌,推动跟踪大宗商品综合表现的文华商品指数收跌。
截至收盘,粳稻期货领涨,主力合约收于每吨3452元,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88元,涨幅2.62%;成交清淡的黄大豆二号期货领跌,主力合约收于每吨3400元,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下跌200元,跌幅5.56%。
具体品种方面,有色金属全线收跌:铜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4.93万元,跌幅0.86%;铝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48万元,跌幅0.91%;铅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42万元,跌幅1.86%;锌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67万元,跌幅2.71%。
石化类商品亦近全线收跌:PVC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010元,跌幅0.25%;PTA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594元,跌幅0.93%;PE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07万元,跌幅1.57%;焦煤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773元,跌幅2.03%;焦炭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064元,跌幅2.47%;橡胶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35万元,跌幅4.62%。
农产品方面,油脂类部分商品跌幅明显:豆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5954元,跌幅1.26%;油菜籽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4283元,跌幅3.73%;菜籽粕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2217元,跌幅0.27%;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3144元,跌幅0.44%;大豆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4538元,跌幅0.66%。
软商品弱势盘整:白糖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4481元,涨幅0.4%;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36万元,跌幅0.51%。(完)
[责任编辑:山晓倩]日今日全国玉米价格行情饲料电视网分享:东北地..
日饲料电视网分析今日豆粕跌涨价格行情:今日行情..
全国猪肉价格止降回稳,近几日微幅上涨,全国猪后臀尖肉、猪..
重新认识美元与大宗商品关系
发布时间:
  美元指数和大宗商品受到不同的宏观背景驱动,如果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出现分化的时候,两类资产将按照各自的逻辑演绎,两者相关性也在不断变动。从历史数据来看,这种时刻并不少见。因此,在分析美元指数和大宗商品相关性时,需要同时考虑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两个维度。  美元与大宗商品并非只有负相关  从历史数据来看,绝大部分时间美元和大宗商品之间都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负相关性。对此一个常用的解释是大宗商品用美元计价,所以美元指数上涨会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反之亦然。  对这一逻辑,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为了抹平美元指数涨跌对于大宗商品定价的影响,我们用CRB指数和美元指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指数。如果仅仅是因为货币计价的原因,新的指数和美元之间的负相关性应该显著减弱。但实际的结果可以看出,新的指数更多的跟随CRB指数走,而跟美元指数仍在大部分时间呈现负相关。这表明美元计价或许有部分影响,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我们进一步考察CRB指数以及新合成的指数与美元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抹平美元定价影响过后的新指数和美元之间的相关性并没有明显的弱化。  如果美元定价不是主要影响,那么两者的负相关性也并非是一定的。从相关系数上来看,尽管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负值区间,但是历史上我们仍然可以识别出两个非常明显的正相关时点。一个是在1985年左右,另一个是在1991年左右。  我们认为宏观情景转变是驱动大类资产轮动的主要因素。我们重新审视决定美元指数和大宗商品的宏观因素。大宗商品受到全球需求影响,美国需求只是其中一部分。以原油为例,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原油消费占比最高为30%,一直低于欧洲消费量。且由于新兴市场的崛起,占比逐年下降,当前仅为19%。因此,不能简单的将美国需求和全球需求等同。大宗商品价格更多的是受到全球需求的影响。而美元指数则是美国经济和非美国经济相对强弱的一个标志,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弱,美元指数不一定弱,只有美国经济比其他国家更弱的时候,美元才会走弱。同样美国经济只有比其他国家更强的时候,美元才会走强。  美元指数和大宗商品受到不同的宏观背景驱动,如果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出现分化的时候,两类资产将按照各自的逻辑演绎,两者相关性也在不断变动。从历史数据来看,这种时刻并不少见。因此在分析美元指数和大宗商品相关性时,需要同时考虑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两个维度。存在以下不同宏观情景,我们接下来会通过具体历史情景分析。  美国经济强,全球经济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此时美元取决于相对情况,如果美国经济更强,那么美元上行,两者正相关,如果美国经济弱于全球经济,美元下行,两者负相关;美国经济强,全球经济弱,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美元强,两者负相关;美国经济弱,全球经济强;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美元弱,两者负相关;美国经济弱,全球经济弱,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美元取决于相对强弱。  年历史情景分析  我们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元指数和大宗商品价格分成十个阶段,分别印证上面的框架。  第一,1982年底到1984年5月左右。上世纪80年代初全球石油危机过后,美国里根改革经济复苏。1982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开始上行,增速远超其他发达国家,带动全球经济回升。这段时间表现为:美国经济强,全球经济强,但是美国强于全球,美元和大宗商品同涨。  第二,1984年6月至1985年2月左右。美国经济开始见顶回落,也带动全球经济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但是此时美国经济增速仍然强于其他国家,所以美元指数继续上涨。这段时间表现为:美国经济弱,全球经济弱,但是相对来说美国增速仍较高,所以表现为美元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第三,1985年3月至1986年8月。全球经济在美国带动下继续下滑,但当时日本和德国经济开始表现强劲,对全球经济形成一定支撑。1985年一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增速先后回落到日本和德国经济增速以下,美元见顶回落。这段时间表现为:美国经济弱,全球经济弱,美国经济增速更低,美元下跌,大宗商品下跌。  第四,1986年8月至1989年2月。美国经济在1987年初开始见底,对于全球经济的拖累开始减退。随后变成日本和德国引领全球经济上行,美国经济表现要落后于当时主要发达国家。这段时间表现为:美国经济强,全球经济强,但是全球更强,因此是美元跌,大宗商品价格涨。  第五,1989年3月至1991年底。1989年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加速下滑,但当时日本和德国经济仍然强势,因此全球经济缓慢下行。直到1991年初,美国经济触底,同时日本和德国危机先后爆发,强弱趋势开始部分扭转。这段时间表现为:美国经济弱,全球经济弱,但是美国经济更弱,因此表现为美元和大宗商品一起下跌。  第六,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借助信息技术革命影响,美国经济从1994年开始步入强劲复苏通道。但是美联储连续加息后却在1997年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受到新兴市场拖累,全球经济大幅下滑,直到1999年才得以走出危机。而同一时间美国经济表现平稳,形成巨大反差。这段时间表现为:美国经济强,全球经济弱,美元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NextPage]
  第七,1999年底至2002年初。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后,全球均陷入经济衰退。从数据上看,美国经济比全球经济更弱。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小幅下降,几乎达到1977年以来的历史低点。但是美元却出现逆势上涨,这和我们的框架并不一致。主要原因在于这种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在快速大幅衰退时刻,风险溢价会大幅攀升,而美元作为避险货币会逆势上涨。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刻,美国经济拖累全球增速,但是美元逆势上涨。这段时间表现为:美国经济弱,全球经济弱,美国经济更弱,但是避险情绪推动美元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第八,2002年至2007年。2002年全球经济复苏,新兴市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期间美国经济复苏至2004年后出现下滑,全程美国经济增速都要弱于全球增长。这段时间从经济表现上应该分为两段:年,美国经济强,全球经济更强;年,美国经济弱,全球经济强,但是大类资产都表现为美元指数下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第九,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次贷危机发展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美国拖累全球走向经济衰退,然后在全球刺激政策配合下双双出现反弹,美国经济始终弱于全球增速。这一时期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经济走势一致,先下后上。美元在避险需求下出现一波小反弹,但总体弱势。这段时间总体表现为:大宗商品跟随全球经济先下后上,而美国经济弱于全球经济,美元弱势,但是避险情绪下美元会出现小幅反弹,类似2001年。  第十,2012年底至2014年。这段时间美国经济一直表现较弱,全球经济由于新兴市场动力衰竭也逐步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在2011年见顶后下滑。由于新兴市场增速仍然要强于美国,美元这段时间表现总体较为疲软,期间因为欧债危机等风险事件会有局部反弹,但未出现趋势性上行或者下行。这段时间表现为:美国经济弱,全球经济弱,美国经济更弱,美元价格维持低位,大宗商品价格下降。
文章来源: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畜牧饲料电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改正并删除相关内容。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要闻.分析.交易
美联储风暴来袭,大宗商品还能站起来么?
09:06:39&&&
外盘期货通日:
5月21日凌晨2:00,美联储将公布4月28日-4月29日美联储F0MC会议纪要,近日因美元上涨而集体&跌倒&的大宗商品能趁机站起来么?
在4月底结束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表示将开始执行在每次政策会议上酌情考虑是否升息的做法,具体决策完全视经济数据情况而定。而对于美国经济,其除了再次调降对美国就业市场和总体经济的评价之外,还承认,经济成长在冬季的几个月放缓,这个评价要比3月时的看法黯淡。虽然美联储表示经济疲弱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一些临时性因素的影响,但它同时指出经济存在一些疲弱领域,显示其可能必须要至少等到9月才开始升息。
对于美联储拋储的这枚重磅利好,商品市场做出了积极回应。当日,两市油价升至年内高点,伦铜亦在美元下滑的带动下收高5尽管鉴于美国经济的不佳表现,美联储可能延迟升息对于大宗商品来说是一大支撑,但隨后接二连三出炉的疲弱美国经济数据却令投资者开始忧心最大经济体成长脚步的放缓将打压大宗商品需求前景。
5月初,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美国就业成长开始反弹,失业率降至七年低位,表明美国经济成长重拾动能。但悲观的投资者隨即发现,薪资增幅并不大,且3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幅被下修,市场再度押后升息时机预期。此后,从疲弱的零售销售和生产者物价指数,到连续第五个月下降的4月工业生产,再到骤降的消费者信心,糟糕的数据遍布美国经济各个领域。
而这一切终于在近日出现了转机,周二出炉的美国4月房屋开工跳升至近七年半最高,建筑许可急增,美国经济在首季滑入低谷后强劲反弹的希望再度重燃。美元指数也因此连续两日大幅走高。在这关键时刻,投资者愈发想了解美联储官员如何看待目前美国经济走势,他们又如何看待二季度经济前景。此外,对于是否该在今年6月加息,美联储官员持何种态度,也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这些都有望在4月美联储会议纪要中寻得答案。
而近期举步不前的大宗商品也终于得以突出重围。美国原油期货在60美元附近己经盘横了半个多月,期间也不乏地缘政治和库存创纪录这样曾经足以推动行情走势的因素,但期价是否未作出方向性的抉择,直到周二才因美元大幅上扬而打破僵局。伦铜也在6400美元附近纠缠了两周时间,尽管库存不断下滑表明旺季需求己经启动,但面对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多空双方都不敢冒然进攻。
那么,近期谁最有可能给予大宗商品方向性的指引呢?首当其冲的就是周四凌晨出炉的美联储会议纪要。一旦该纪要显示,FED官员对美国经济的看法并未像会议声明显现的那么悲观,市场对美联储可能于9月开启升息的预期将空前高涨,甚至重新燃起其可能在6月就开始升息的预期。美元将借此重回95点上方,结束长达一个月的回调。
而对于大宗商品来说,短暂的下跌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油市当前更为关注主产国的供应、库存以及需求情况,且OPEC产出政策会议在即,因此,在因美元暴涨而下挫后,投资者将重新将目光转向60美元价位对美国页岩油产出的影响,以及也门冲突等问题。除非美元重拾强烈涨势,否则油价能否做出方向性的抉择依然要看OPEC。
相对于油价,铜市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更为敏感。但由于FED升息引而不发己经良久,铜市投资者早己消化升息预期,除非美联储明确指出升息时间点,或者美元指数再度攀升至100点,否则在短暂回调之后,伦铜将继续在6400美元附近鏖战。未来能否突破这一关键点位,还要看最大消费国一中国经济和货币的表现。
而如果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对美国经济前景的看法比会议声明中提到的更为悲观,且指出美国经济的疲弱并非完全是因为寒冷天气。亦或者会议纪要显示,FED内部认为应该晚于第三季度升息,美元将再度迎来拋售浪潮,美元指数可能顷刻间便将本周以来的涨势回吐。美元的大幅走软,有望令身处需求旺季的铜价打破震荡僵局,加之近日LME铜库存持续下滑,铜价有望向6500美元进发。而鉴于国际油价前面有更大的风险事件一6月初召开的OPEC产出政策会议,油市投资者表现的将较为谨慎,多空双方不太可能在这一会议结束钱大举押注。
[本文结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