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冮近段近代史时间轴可以玩不

神州行【漓冮风光卡】 里面有9张卡
开&&&&&&本:12开页&&&&&&数:字&&&&&&数:I&&S&&B&&N:售&&&&&&价:18.00元 品&&&&&&相:运&&&&&&费:广西桂林
至挂号印刷品:6.00元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1件)
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详细描述:暂无详细描述。
配送说明发书后·
请放心购买店主推荐3.00元6.00元10.00元300.00元200.00元&明天开始北京正常发货咯&&150.00元8.00元10.00元2.00元40.00元5.00元5.00元5.00元1.00元5.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成功加入购物车来自:恐龙书社您可以贺州古道对接潇水与漓水(桂江)探释
【提&要】 本文以综述的形式,以思勤江流域文化遗存为佐证,从汉置富川县在思勤江上游的设置到明清时期思勤江对该流域的商业航运,阐述思勤江这条水路在历史上的作用,结合相关史料,论证贺州古道对接潇水与漓水。
【关键词】 贺州古道 汉置富川县 思勤江
【作&者】 陈晓林 广西钟山县文物管理所馆员 钟山 542600
秦始王&谪戎五方,南守五岭&,统一岭南,修筑&秦所通越道&&&&新道&,从而奠定了从湖南道州之江永经广西富川的麦岭到古城这条通道的基础,而汉武帝分兵五路平定南越,开拓九郡,且进一步拓展了这条从中原入岭南的&新道&,揭开了潇水与富江、贺江的通商联运的历史,使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相连,成为一条连接海内外,海陆联运的&丝绸之路&。所有这些经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如鱼浮水面,已日臻明朗了。
然贺州自古为中原进入南越之门户,正如《读史方舆记》所述:&从道州而风驰于富川、临贺之郊,则两粤之藩篱尽决矣&,从江永进入富川麦岭到古城即可顺富江而南下经今钟山到今八步、贺街而顺流到西江,也可以经富川柳家越过枫树坳西出,通过思勤江入桂江到西江。本文主要阐述和探讨的就是这后一线路,看了几位专家、学者关于贺州古道的文章,似乎没有提到贺州古道对潇水与桂江的连接作用问题,其实贺州古道即是潇水与贺江的对接线,也是潇水与桂江(漓水)的对接线,即从湖南江永穿过都庞岭与萌诸岭,进入富川麦岭到富川柳家,再越过今富川与钟山交界的枫树坳到钟山两安,而通过思勤江水道进入桂江(漓水),这段古道是否是秦汉以来从中原进入南越的主要通道之一,得从富川柳家到钟山两安这段古道和思勤江上游流域的文化遗存及其有关史料寻找依据,思勤江上游流域文化遗存十分丰厚,在其不到四十公里的河岸上,目前已发现汉&&六朝古墓群就有七个,(其中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个),有以汉墓为主的封土堆近800座;汉唐故城遗址两处,有宋朝窑址一处;汉至明清道观遗址一处,明建巡检司故址一处,有明清古镇一个,有明清古建筑多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所置富川县治就有设于该河道上游的河岸上。
我们知道,治所的设置是古道文明的佐证,汉所置郡、县治所都设于主要河道上,要论证贺州古道是潇水与漓水(桂江)的对接线,是两汉开始的南北经济往来的主要通道的一个分支,还是从富川县治所的设立谈起。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原秦置三郡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岭南行政区的划分,设置九郡,其中在苍梧郡即设十个县,在今贺州境内就有谢沐(今富川恭城境)、封阳、临贺、富川、冯乘五个县。汉武帝在苍梧郡设置的富川县,治所设在钟山县内是没有争议的,但具体方位在哪里,仍各有说法,很多史书文献都认为,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富川县治所从钟山迁富阳之前,一直就设在今钟山县的钟山镇,但也有许多史料证明汉置富川县之治所不在今钟山镇,而是在思勤江边的牛庙村西岭尾自然村西,&丝绸之路&起于汉,而盛于唐、宋,倘若唐、宋以前,或唐以前富川县治确设于思勤江边上,这就成为本文所提出潇水与思勤江与桂江(漓水)的对接重要理由之一。
北宋的《太平寰宇记》记载:&富水在富川县西四十里,源出浮盖山下,南流入富川、思勤废县,其水灌注田畴,居民丰赡,故名&,可见当时富川之地方为一处富庶之地。据昭平、钟山旧县志记载,思勤废县在思勤江岸的陶唐村,这说明历史上的富水就是现在的思勤江,且富川、思勤废县同在这条流域上。思勤江河床较浅,百姓利用这有利条件,拦河筑坝、引水灌溉田畴,旱涝保收而丰赡。《广西通志》记载:&县西百里,地名沙平百槁出焉水俱南流入于漓,亦谓之沙江,南流经白霞寨,又南至思勤废县与韦洞浊水汇合,又西南亦百二十里至昭平县东北入于漓江,盖富江也&,这里所说到的白霞寨,即今钟山县公安镇的白霞村(位于思勤江东岸),韦洞即今钟山县清塘镇新村一带,浊水江即今钟山的珊瑚河,其合口正是今大爽电站处,这说明古时思勤县治就在今公安镇白霞村到今大爽电站之间。《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评述乾隆年修《富川县志》云:&汉置富川县,属苍梧郡&&富川河在县西,即古灵溪水也&,乾隆时期富川县治已在今富川县城,而在其西边只有思勤江。而《通考》记载:&富江在富川县西,又南经昭平县东北,谓之思勤江,源出灵亭乡桃母岩,一名灵溪水。&很清楚的说明了今天的思勤江就是古时的富江,富水,富川。当然关于今思勤江是否是古时的富江、富川,最有权威的应该是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为东汉时期专门叙述我国河流的《水经》一书作注的《水经注》了,《水经注》记载:&灵溪水,出临贺富川县,北符灵冈,南流经其县东,又南注漓水&,我们知道在今天的钟山、富川两县,能南注漓水(桂江),也只有思勤江了。而《元和志》:&灵溪水今富水,去富川县西二里。又富川水在思勤县东五十步,南流经龙平县,南入漓水。&,也还是说明今思勤江就是古时的灵溪水,富水(富江),古思勤县、龙平县都在其江岸旁,而清谢启琨《广西通志》卷10记载:富川汉朝以&富川水为名&,综合上述,富川县是因富川水而得名,而富川水就是今思勤江,这就是说古富川县就在今思勤江岸,光绪十六年版《富川县志》一卷&古迹&记载&龙平县一六都牛庙寨后,明嘉靖间,里民钟秉釜掘地得龙平县印送府贮库,梁之静州及龙平郡,唐之富川皆治此&,牛庙寨即今公安镇牛庙村,位于思勤江上游西岸,说明唐朝时富川县治仍设于思勤江畔。据钟山县文物管理所普查,在今牛庙村西岭尾自然村确有一故城址,该故城呈正方形,面积约25000平方米,有残存板筑夯土城垣,残垣上采集有方格印纹等陶片。在清塘古燕塘(古县堂)已很难寻到思勤古县城址,仅留大片瓦砾田地。
古思勤县建于唐天宝后期(约755年),宋开宝五年(972年)省入龙平县,古龙平县建于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省入平乐县。富川县建于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沿至今。经过一、两千的历史变迁,思勤县、龙平县已成为历史,但在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唐朝,思勤县、龙平县、富川县都同时存在着,而且都紧靠着思勤江,与贺州古道紧紧联系着,说明思勤江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贺州古道对接潇水与漓水是可能的。如果说仅凭这些仍不足说明贺州古道对接潇水与漓水的关系,且看看从富川柳家到钟山两安这段古道及思勤江上游流域的古墓群和古窑址、古遗址、古镇街市情况。
在富川柳家到钟山两安的古道上,现仍保存着一段数公里的卵石和板石古道,这条古道虽宽窄不一,但镶嵌得特别精细。较完整的路段约有三至四公里,主要镶嵌的地段为山坳、坡地段,以枫树坳最为完整。枫树坳又名城南关,现为钟山县与富川县的分水岭,枫树坳古道富川县段全为卵石所镶,路宽不到一米,卵石细小均匀,整体路面为中间稍高,两边稍低,成弧形,路两边的卵石分两排横着镶,中间的卵石顺道直镶,卵石镶嵌的路道,在泥土、杂草的相嵌下显得更为结实;枫树坳古道的钟山段,上段为块石镶嵌,路宽约一米至一米五左右,石块镶嵌路段为阶梯式,阶梯宽窄因山坡缓陡而定。下段为卵石镶嵌,镶嵌方法与富川段相同,只是卵石较富川段大。在该段的山坳脚的大竹坪冲有一座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的石拱桥,该桥全长26米,宽3.10米,高6.20米,花岗岩石砌成,单拱,净跨9.7米,桥面为平台式,两侧铺有石栏,两端有坡式石级,有引桥,保存较完整。据了解这是贺州一座比较古老的石拱桥。根据枫树坳石碑记载,该段古道在清同治年间曾做过修筑,目前这座古石桥仍比较完整、坚固,与保存完整的卵石古道紧紧连接着。
富川柳家至钟山两安的古道从柳家到枫树坳经两安的竹梅村到莲花再经古楼到红花镇约25公里,除枫树坳有用卵石或板石镶嵌外,其他地方还保留着一些断断续续的卵石道和板石道。红花镇红花街距古龙平县约十余里,其河道因汇聚多条小溪,河水比两安段大,应该是古时海陆对接最佳地点。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冀王石达开受洪氏集团排挤后,回师广西,设府于贵县后,指派部将陶金汤率万余人自桂林南下联络湘、粤、桂各地天地会,陶金汤在永安(蒙山)被天地会一首领张高友谋害后,余部数千人不服归顺张高友,而出走湘、粤,曾借道该古道,在红花古楼,受该村绅士阻挠,导致该村村民700余人惨遭不幸。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日本侵略军山本师团三万余人,从贺州古道由湘入桂,分兵三路窜入钟山,其中一路就是经枫树坳窜入两安、红花、公安往平乐,红花、两安、三江、公安联乡民众自卫队在枫树坳进行阻击,激战數时。
这些史实从一定角度说明这段古道在历史上是一条很便捷的通道。
在思勤江流域的钟山段,古墓葬也非常之多,特别是汉晋南北朝古墓之多在广西也算是排在前列的,思勤江流域现发现有古墓葬群九处,其中四处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四处自治区保和三处县保单位就在思勤江两岸,这些古墓以东汉墓为主,有土坑墓、砖室墓,也有石室墓,其封土堆小的直径有8米左右,大的直径长达36米,一般封土堆高在1~4米,80年代普查时,九处墓群共有封土堆900余座,大部分为东汉墓。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广西人口只有24万多,而《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永和时期广西人口也不过是67万多,这是说经过近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的变化,许多坡地、坟场变成良田、沃土情况下,在一个小小范围仍保留了如此之多汉墓,这说明汉时这里的人气是很旺的。近三十年来,在思勤江流域发掘古墓数十座,出土铜、铁、瓷、陶等器物700多件,其中1994年在燕塘张屋配合基建发掘东汉墓23座,是最多的一次发掘,其中土坑墓21座,石室墓两座,出土铜器7件,铁器15件,陶瓷等器物141件,从其器造型墓葬形式看大多都带着厚重的中原文化色彩,而部分土坑墓设有腰坑,且带着浓厚的中原殷周时期墓葬遗俗。
这众多的古墓为我们揭示汉朝时期这一区域的人气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思勤江这条古道在历史上的作用,秦始皇的&以谪徙民,与越人杂处&的&掺沙&,汉武帝的&力征留戍&的&戍边&,使思勤江流域得到较早的开发,由于秦汉、唐宋时期为民族融合时期,中原迁入的汉人主动融入越人之中,越人也积极接受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汉越杂处,相互融化,因此在今天思勤江流域已无法辨别出哪些是原越土著人的后裔,如从江西迁入的廖姓汉人和从湖南、山东迁入的钟姓汉人与江西、江苏等董姓潘姓其他区域迁进的中原汉人基本与本地民族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地方土语群体,而明末后从粤东沿江而上的粤语和客家语的汉人仍保持自己独立的语言。因此在今天的思勤江流域,即有讲瑶语的从湖南迁入的瑶民族,有部分从广东广宁迁入讲壮语和从广西东兰迁入改讲西南官话的壮民族,也有江西、山东等地迁入的讲客家、粤语和讲地方土语的汉民族,构成该流域多元文化的交汇。当然思勤江流域的古墓群,即说明这一流域历史上人类活动频繁,同时也说明思勤江古道在人类迁徙上的作用。
瓷窑遗址是反映通商古道另一有力佐证。宋代是广西对外出口窑瓷重要历史时期,宋以前广西很少瓷窑,由于宋朝廷奖励对外贸易,且南亚次大陆及西亚地区都非常喜欢中国的瓷器,特别是耀州的印花青瓷是很受外商欢迎的。因此靠近广州的广西各地就出现了仿烧耀瓷、远销海外的现象。经专家普查,宋代瓷窑址在广西有二十余处,思勤江畔的红花宋瓷窑就是其中一处。
红花瓷窑为宋代所建的坡式龙窑,该窑依岭坡而筑,长13?7米,宽7米,在窑址周围发现大量瓷片及泥质灰黄陶片、夹钵和垫圈,烧制产品有碗、碟、罐、壶等器物,施青釉。
龙窑主要特点是宽、短、矮,广西宋代瓷窑虽分布较广,但不是很多,在贺州、梧州目前仅发现红花一处,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认为&宋代瓷器江南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江西等沿海地区,这一地区窑瓷的大量出现与宋代瓷器的大量外销有直接联系&。红花瓷窑选地思勤江畔,其主要目的是考虑窑瓷的外销,从这角度讲,思勤江是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一部分是可能的。
在距离古富川县城遗址不远的思勤江西岸,有一处重要古遗址&&丹霞观遗址,相传该遗址为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炼丹之遗址,该遗址占地约有千余平方米,从河水冲塌的部分剖面看,多个文化层中有汉晋时期鱼骨纹等青砖和红砖,有唐代的莲花瓦当,有宋代小青砖和春瓶、瓷碗碎片,且在近河道上埋藏着一对约10吨重的大贔屃(石龟),1986年当地群众在重修该观时,且出土了明洪武二十五年刻&平蛮封地碑&一通,该碑记载了钟山县花山瑶、壮民起义,钟益奉调抵花山征剿,历三年,于洪武二十五年平息,而受封千户及子孙世袭花山等境内屯田、山岭之史实,对于我们研究广西民族史和明朝广西瑶壮民起义历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作用,可见丹霞观文化内涵之非常丰厚。
丹霞观因传说张道陵曾在这里炼丹收徒、修炼成仙而又名天师观,该观建于东汉永寿元年(155年),历史上屡毀屡建,为历史上有名的道观,相传在该观鼎盛时期,许多外域香客信徒穿越蕭贺古道,千里迢迢经枫树坳沿思勤江而下,前来朝拜,特别是盛唐时期,由于张道陵推崇老子李耳为道教鼻祖,而李渊自持为李耳的子孙,从而使道教得到李唐的广泛崇奉,各地香客更是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据光绪十六年版的《富川县志》记载:&张道陵,字辅汉,汉留侯八世孙,生会稽天目山,善以符水治病,隐于富之白霞修炼,至桓帝永寿元年往云台峰白日飞升,人即其地而祠之&,又&宋范纯仁谪贺州,东坡与书云:丹霞观张道陵遗迹果有良药异事乎,盖自昔传之矣&,而《广舆记》作:&张陵在富川丹龟山炼丹修道,晋永和九年九月九日登白霞山飞升云&。且在钟山县城东南的碧云岩有两首宋、明诗刻,也都是专为张道陵而写的,从这些史料看,撇开张道陵是否在丹霞观炼过丹,修过道不说,但可以说历史上道教在这一带传播是很广的。有关丹霞观的遗迹和史料对于我们研究地方史和宗教史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这道观盛衰看到这地方的盛衰,透过这道观的盛衰,看到思勤江这条航道盛衰,当然也可以透过丹霞观的遗存所提供的信息,看到该观的神圣,看到贺州古道川流不息的人群。
古镇英家是思勤江这条古代航运商道比较有说服力的又一依据。在古镇里,现遗存有新石器时期人类遗址一处,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古墓葬群一处,明朝万历年间的《百蛮遵道》摩崖石刻一处,明清时期商业古街两条,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建三届庙一座,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的粤东会馆一座,清道光年间建街道门楼两座,古戏台一座。古迹众多,说明历史上人类在这里活动相当频繁,同时也从一定的角度揭示了思勤江这条古道的历史作用,也是我们今天探索思勤江作为丝绸之路一道重要内容。
20世纪60年代初,自治区文物队在钟山普查时,发现了英家&一洞天&这一新石器人类遗址,该遗址背山面水,坐北朝南,洞高5米,宽10米左右,深约50米,分内外洞,洞口距地面约7米,文化堆积层主要在外洞,厚为0?2~1米,含螺、蚌壳、兽骨、烧土、石器、陶片等遗物,采集有磨制鹿牙、兽骨等,此外在英家的尖山厂村和覆船岭等地都发现和采集过磨制石器。
英家古墓群有封土堆多座,是钟山四个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之一,主要为土坑墓和石室墓,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较多,曾发掘过数座古墓,出过陶瓷器、青铜器、铁器等文物数十件。
这些古遗和古墓葬说明很早以前,英家就有人类频繁活动,且在汉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中原汉人长期在这里居住。汉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播。
&百蛮遵道&石刻位于英家街尾思勤江河道旁的观音角石崖上,为万历二十五年(1595年)刻,刻面高90厘米,宽50厘米。
明代,广西瑶、壮、苗等民族人民以桂平县大藤峡为中心,发动了遍及全省,持续两百余年,波及湘、粤的瑶、壮、苗民起义,明朝廷在进行军事镇压的同时,极力推行以夷制夷制度,运用水路航道,在用武力迫使瑶、壮民归顺的同时,广作宣传,劝诫各地瑶、壮民服从明朝廷统治,遵守明朝法度,这一碑刻反映了这一时期广西社会的民族矛盾的史实,同时也反映思勤江河道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据了解,同样的碑刻在桂江昭平段也有一通。
英家古街是思勤江作为商业航道最有力的见证,而英家粤东会馆的建立则是古时英家商业兴盛的证明,古镇英家有两条商业长街,一条叫螺山街,一条为七甲街,两条街长约千米,约有200多间店铺,以七甲街为主街,该街以门楼水巷为段共分七甲,街面呈缓坡,全用青石铺成,有100多家店铺式人家,看得出这曾经是一条非常繁荣的商业古街市,这条街市何时建立无考,但其鼎盛时期应该是康乾时期,在这100多家商业店铺中,有数间大当铺,其中一家最大的当铺占地数百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目前此当铺已于80年代被大火烧毁。
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三届庙,是一座较早由当地百姓集资兴建的公共建筑,该建筑楼高两层,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该建筑门前走廊置麻石狮子一对,门内为回形走廊,中间为天井,后为正殿,正殿宽约100余平方米,走廊两旁有一门进入两旁厢房,建筑造型美观,内部结构清雅、幽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祠庙古建筑,该建筑于文革年间被拆除改建成学校,目前仅留下门楼部分。
英家粤东会馆为广东客商出于经商之需而建,该会馆建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并建造戏台。会馆为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顶式砖、石、木结构,占地面积近四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九百多平方米,会馆门前檐柱梁枋斗拱间浮雕、壁画,琳琅满目,两侧额枋为浅浮雕双龙戏珠,其上为通体透雕的瑞兽石麒麟,枋下两端雀替为两两相伴的石雕八仙人,其叠梁、雀替为戏剧故事人物百尊木浮雕、瓦檐下斗拱间则蜷曲着木雕龙,大门上阳刻&粤东会馆&花岗岩匾额,额上为画工精细大幅山水人物彩绘画作,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大门两旁石刻楹联&近俯澄潭涌宝燕,远环峻岭拥灵狮&,天后宫前檐柱阴刻&水德配天镇西粤无殊南海,母仪称后对螺岭如在羊城&,两幅楹联淡淡道尽了英家的魅力所在和广东人对英家的由衷称颂和视异乡如故土之情怀。
粤东会馆以麻石琉璃为主要装饰构件,用料厚实,雕刻精美,气势大方,富丽堂皇,会馆所用粗大精美的麻石构件和雕梁均为广东统一定做,而用船通过思勤江运至。通过这些粗大的构件,不难想象出当年思勤江这条河道的畅达。
古镇英家所留下的古迹、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市这些物化的史料,可以使我们看到早期人类在英家、在思勤江流域的踪迹,看到作为商运航道的思勤江的繁忙景象,看到英家渡船码头那食盐、布匹、日用杂货、粮食、土产、山货的大进大出现象,也看到英家商业街市的繁荣。
从思勤江流域这些历史痕迹看,历史上思勤江河道作为一条航道是无疑的,作为一条商业运输的通道也是成立的,而从柳家到两安这段古道的修筑情况和思勤江流域的这些文献史料、物化史料和历史现象看,賀州古道与思勤江、桂江对接也是无疑的,作为汉时开发的一条海陆丝绸之路是有依据的。同时也揭示了賀州古道的延伸,揭示了賀州古道即潇水与贺江的对接线,也是另一条潇水与桂江的对接线。为我们研究賀州古道作为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主干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
杜佑:《通典》卷一八四。
《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及其&索隐&。
《史记&南越尉佗列传》及其&索隐&。
光绪十六年版《富川县志》卷一。
《史记&南越尉佗列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近油价调整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