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信用卡本月额度没用完的流量包,如果退订了,没用完的流量,还能累积到下个月使用吗?只是退订了一个套餐而已,手机上

如何解释三大运营商关于“月末流量不清零”的说法?
我觉得总有一些正当理由支持他们早先不改革。我不是托
-老板流量多少钱1M?-3块。-好贵啊,能不能便宜一点?-我们有一个优惠套餐,每个月1G流量,只要50块,平均下来,只要0.05元/M。但是流量当月有效,到下个月就重新计算了。-这个便宜好多啊,那我就参加这个吧。-好的。-老板,你这个套餐不合理啊,我买了你的流量凭什么每个月给我清零?这是霸王条款。-我们也有用多少算多少的,你不用加入套餐,3块/M,谢谢。国人契约精神的问题就不多说了,运营商的套餐比标准资费便宜这么多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需要用户承诺消费,这样可以锁定收入。另外就是从平均角度来说套餐的量不可能被用完,在设计套餐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结果了,考虑到了这个因素才会把平均价打下来。这是一个交叉补贴的过程,套餐使用量少的人补贴用量多的人,总体上能够符合运营商的利润要求。-------------------------------------------------------------------------------------------------------没想到当时一时抖机灵有这么多赞,更负责任的来补充一下吧。正如我之前回答中提到的,关于套餐的问题是根本不容质疑的,那么值得讨论的是运营商的基础计费是否应该大幅下降,甚至完全取消套餐,而是将标准资费降到足够低,直接按使用量来计费。首先是资费下降的问题,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资费的逐步下降是一个合理的预期,但是对于流量问题我想强调一下,之前3G时代为了等TD-SCDMA的产业成熟而延误了,而4G时代移动耗不起了因此积极地态势带动了整个4G网络在中国的快速发展,3G-4G之间的时间很短,甚至可以说3G的投资根本还没有能收回来就要硬着头皮继续上4G。移动有钱,而且不愿意耗在3G上当然没有问题,电信凭着固网的稳定输血算是能勉强追赶;但是联通目前的情况实际上已经很不容乐观了,这么多的负债的同时,晓初总上任后又不得不明确大力建设4G,如果仍然没有较好的市场发展,联通的会很危险。以中国的面积,布一张全国性的移动网,加上承载网、骨干网的扩容,投资是以千亿计的,从纯商业的投入产出比来说,资费暂时没有大幅下降的客观条件,除非国家层面的不合理政策,比如上次李总理不是很负责任的公开表态,这样激进的发展实际上未必会对产业有利,但是中国特色的运营商就是既要做符合商业规律的事情,又要做符合国家发展的事情,这也造成了企业发展的进一步扭曲。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说平均流量成本应该是逐渐下降的,事实上目前的情况也正是这样,即便没有李总理出来喊话,这么多年难道运营商没有降资费?三家运营商的而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合理程度内的降价他们自己就会完成。至于取消套餐,同样的使用量,从商业角度当然更希望能够锁定最低消费,确保收入的稳定,因此以套餐的方式给予一定的优惠,而换取用户的最低使用消费承诺是比较合理的一种优惠措施。对企业来说这是直接的确保收入的方法,用户如果完全按用量来计费的话,那么在使用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想到我用多了费用就会高,那就尽量少用一点,除非这个资费下降到足够便宜,几乎没有明显的感知,但是目前来说下降到这个程度是运营商不可能接受的。所以总体来说套餐因为提前锁定收入的因素,决定了资费一定会更优惠一些。举个例子,我一个月50块的套餐,如果根据正常的使用习惯是不会超流量的,那么我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去顾忌,但是如果使用多少算多少,我可能会考虑用多了我这个月就要多花10 20块的,那还是省着点用吧。
健身年卡,我没去满365次,要求保留使用权,到我用满为止!流量套餐是优惠价格。运营商就是算过有一部分流量是用不完的,并以此作为盈利。合同约定,用不完作废,双方都是真实意思表达。怎么能强逼运营商把优惠延续下去呢。在这种强制不清零的政策下,最坏的结果是运营商取消大部分,甚至所有流量优惠套餐,就按实际流量收费。这会造成用户更大的支出。市场的交给市场,有人总觉得自己比所有人聪明,比所有人更平等。
为什么大家要求流量永久不清零?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流量是没有成本可以无限使用的,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就拿中国移动来说,网络的最大承载力是有限的,所以一个号码你出再多的钱,一个月最大也只有50G,50G这个数字是通过所有用户评论的包月流量算出的,因为你包了500M,为了保证体验,我就要给你留出500M的网络承载力。如果所有人都可以无限不清零,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大家都提升包月量,因为包的越多越便宜,但使用量却不会变化太大。这就会使得运营商无法计算预留承载力,造成从数据上说网络承载力永远不足,而现实使用中网络总是处于空载的矛盾,那么如何优化网络保证使用呢。运营商虽然是国营但成本毕竟有限,到时候肯定会造成网络质量差,然后又有一堆人跳出来说国有运营商垃圾。
广东移动老总钟天华曾经打过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在肯德基吃套餐,没吃完总不能把剩下的薯条退回去吧?没想到不合适的比方被网友吐槽之外被肯德基顺势营销了一把鸡腿是鸡腿,流量是流量啊钟老总!其实要找个恰当的比方很简单,楼上有
说过吃面送醋和
举了健身年卡的例子,都挺到位的,明眼人都能看明白。我不怕麻烦再废话几句:运营商的流量打包做一个套餐买给用户,价格本身是优惠的。用户花钱买的不是多少M多少G的流量,而是这么多流量的一定时间内使用权(不过多少人都搞不清这点,离开适用期限说商品数量是耍流氓啊)。用户以优惠的价格享受了服务,再想占多余的便宜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有人说我买了2GB的流量,就是我的,为什么你要拿走我给我用?首先,这是一个订立好的契约,开这个套餐的时候你是有签字的。运营商有按流量计费的方案,那个就不会有清零的担忧,只是你选择了便宜实惠的方案,却不愿意遵守只能限期使用的约定。这本身就是没有契约精神的体现。不仅没有道理,而且是流氓逻辑。我举个例子,我去吃自助餐,我花钱买了营业时间内品尝所有菜品的权利。但是到点下班了,我说还有个三文鱼没吃到,留着等爷下次来再吃。你猜饭店的人会咋说?再列一下国外的运营商的做法应该说,以全世界的基本情况来说,流量按月清零,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世界上大部分电信运营商套餐流量都是按月清零的,目前据调查全世界只有美国、日本、韩国5家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流量不清零的服务,这是一种电信运营商主动选择的市场竞争手段,不是大家都认可的通行原则。而这些运营商采用的流量不清零的办法也是运营商目前采用的办法,就是当月不清零,流量可以转到下一月使用。但是如果下一个月没有用完,就必须清零。不存在永远的累积下去。其实这本质上也只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缓冲期。并不是用户们期望的,我买的流量就一直是我的,我想什么时候用都可以。而且这些运营商对于流量转存还会有一些限制,比如你剩下的流量,不到1GB,对不起,不能转存,必须要有较多的流量才能够转存。事实上,绝大部分国外运营商,包括美国的Verizon、英国的Vodafone、澳大利亚的Telstra,他们的月流量套餐也都是当月用不完自动作废的。在英国,电信运营商包括O2、沃达丰、Orange等,每月15镑(约合150元人民币)的套餐,在沃达丰能获得200分钟的英国国内通话时间、600条短信和100兆的上网流量,但是,流量套餐无法累计。而在澳大利亚,手机的网络流量费是不会滚动到下个月的,如果用户使用话费和网络流量费未超过合约计划标准,月结算日后所有的套餐内剩余通话时间、网络流量等都会清零,月计划重新开始结算。只有少部分国家的运营商,例如新西兰,推出了流量可转移到下个月的套餐。但是这些套餐,也限定未使用的流量只能转移1~2个月,而不能多次转移。因此,这些可以转移流量的套餐实际上只是把时间限制由一个月放宽到2~3个月,但这也是一种附期限的合同。该服务并非国际主流,从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国际主流标杆运营商来看,只有5家运营商(还有一种说法是仅有4个国家的4家运营商面向部分用户提供流量延期服务)从2015年开始逐渐推出“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且设有限定大流量套餐、4G套餐、需要长周期合约捆绑、设定滚存流量门槛等前提条件。  日本NTTdocomo仅针对5GB以上大流量包客户进行流量次月滚存,剩余流量不足1GB时不可滚存, 优先扣减套餐内流量,然后再扣减滚存流量;美国AT&T限制分享流量包的剩余流量可滚存,优先扣减套餐内流量,然后再扣减滚存流量。  三大运营商实行的月套餐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可为所有月套餐客户提供服务,消费者无需申请,默认开通,且次月优先扣减上月结转的剩余流量,与国际运营商相比力度更大。相比较,国内运营商对剩余流量滚存没有限制,优先使用滚存流量,已经挺良心了好嘛~~~进行辩解用不着强行,咱们依法来就行了!最后,运营商很萌的,又工信部监管和提技术要求,有国资委和发改委提发展指标盈利要求,又被互联网公司打压地不行了,面临管道化的危险,大家黑的时候就轻一点吧。以上。
非要说流量是商品,也可以。然而买来的商品几乎都是有保质期的。谁听说过消费者拿着自己没用完过了期的商品找商家要求延长保质期或者退款的?有人非要拿实物商品做对比。好吧,那我再举一个例子。流量,语音,短信的使用其实本质上相当于一个租用关系,运营商建设了基础设施,然后把使用权限和相应的服务打包租给用户。这就好比你租房子,约定的三千一个月,租客没有权利直接要求房东只收取一个月的房租但是把一个月租期延长到三个月。但是作为消费者你是有选择权的,你觉得按月租不合适,你也可以按年租或者按天租。你觉得这一家贵你还可以去别人家租。有些人特别喜欢指责国企垄断。而事实是三大运营商在一个地区推出的各种流量促销五花八门。说别人垄断的人最好自己先研究一下垄断行为的定义。同样作为消费者自然也有讨价还价的权利。那么回到运营商这里。有些人指责别人垄断,高价,这都有相应的法律程序和手段可以追究,只是手段会更加特殊一些。我举例的听证和要求信息公开只是可能的手段之一。而舆论绑架和指责从来都无法解决问题。
请先找找世界上哪家家主干网运营商用的是永久不清零的流量政策
马前卒前辈的比喻很多人说不恰当,私以为群众还是没有搞清楚流量的本质是什么。首先要明白,电信运营商是卖的是什么?卖的是服务,是覆盖,是客户可以语音,数据通信的权利。这个权利是你花了月基本费的所等筹换来的,它只决定你能不能上网,而不是你能上多久。流量是什么?是比特流,是你上网所需信息的一种衡量标准。而流量套餐的多少,100M,500M,1G,它代表的是你所选择服务的类型。(重要的再说一次,电信是服务商,卖的产品是你可以通信和上网的权利)运营商提供了很多套餐,很多流量包供你选择(这里面的操蛋猫腻和本题无关就不多说了),而你的选择是你根据你以往的使用习惯而做出的慎重决定。所以,你选择的是,你所需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并且这样的选择是明码标价的。没有强迫,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一锤子买卖,一个月锤一锤子,具有实效性。如果你对自己下个月的生活无法准确预估的话,运营商也提供了半年包和全年包,将你你流量剩余的风险平分在了6个月和12个月当中,你完全可以选择啊,怎么就老盯这当月流量!如果一定要类比的话,马前卒前辈的例子众人言辞颇多,那小弟再斗胆举一例子,我们坐火车,卖的是你从A地到B地的服务,而你选什么座是根据你的经济基础和需要选择的,你不能因为你上趟车你半路下车了,就要求下躺车免费乘坐。100M的硬座,500M的卧铺,1G的软卧都是你的选择啊,虽然一个是实物座位,一个是虚拟流量,但都是你这趟车/这个月所选择的服务啊。票都买了,你要下车还给你退票么。你不在有限时间内使用你的权利,违背了市场规律,绝对不利于通信行业的发展。本来国有垄断就够霍霍了,民众还要插一脚,真是醉醉的。你们怎么不想想,当月不清零是合理的话,为什么再下个月我就不能用了呢?用的完全可以要求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啊?(这里不考虑网速低而费用贵的问题,毕竟谁叫我们人多地广聚居经济落后!-主要矛盾)其实,腹黑一点,无论降费啊清零啊,都是鸡同鸭讲的一件事,我D需要收复民心,自然而然要做一些姿态来牺牲自己,来来来,三个干儿子,你们这把出点血,叫我们社会主义的旗帜继续飘扬。不信?运营商要完成国家指标,自己吃什么,如何降价?民众一看你垄断!你免费我还嫌你网速慢信号不好!所以,这件事就是国家和人民的博弈。党需要你出来做些牺牲,自然而且不需要考虑什么市场规律,民众也不要因为政策调整而说谁对谁错,于市场来说都是大家都是大输家。李克强总理出来说要降费,结果一会夜间流量,一会不清零,但是实质的东西没有变,这些不痛不痒的羊毛照样出在羊身上。
嫌贵,首先先自身找找原因,是不是你的收入太低了(实在不行通讯费就和美国接轨,至于用户收入有没和美国人接轨这肯定不是运营商的问题,你的薪资不是运营商发的,用户应该自己去找自己的老板去)。第二在工信部坑爹的信号覆盖率考核标准下大家都要被迫的在很多人员活动低密度区域去架设基站,组网成本被迫提高。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部分成本还是要摊到用户头上。第三网络流量是信息服务,不是商品。服务就是量大从优,过期不补,如果你硬要认为服务就是商品,那么请自备存储工具。第四套餐合约已经标注了是单位时间内提供多少流量的价格标准了,人家的服务就是这么卖的,客户要是不愿意可以不买啊,别人没卖的东西你也不能强行要求人家卖啊。第五觉得外资运营商的资费更便宜可以自己买张外国的卡在中国漫游用啊。第六你流量用不完完全可以换资费更便宜的套餐啊。不满意去工信部投诉,只要有理有据CMCC、ChinaTelecom、China Unicom分分钟舔你。监管部门要求信号覆盖率考核, 大股东要求利润率还要拿走大把的分红,国家要求进行全网进行升级改造,三大SP没涨价为保利润率选择降薪已经很给面子了。在信号覆盖率要求考核不变的情况下,换私营的运营商会怎么做。————————————————老娘前医疗人员。大伯前铁路人。我前通信人。老子真不想直接去评价那些无良软骨媒体以及那些低智商loser。
中国和外国先进国家的对比呢,总体而言肯定是不如的。但有几个,是强过国外发达国家平均水准,至少各有千秋的:医疗,铁路交通,基础教育,以及移动通讯。但是这几个在国内总被“没有言论自由”的舆论喷得非常惨。这里面第一个领域,医疗,已经半市场化了。期待来自莆田的民营医院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是觉得流量不清零,叫嚣得厉害,但其实能有多少用户需要这个服务?!从移动来看,用户基本套餐饱和度在40%左右,可选包饱和度在30%左右,每个月流量用不完,累积到下个月有什么意义?无限期不清零,可行性基本为零。说到底,用户就是觉得运营商是垄断企业,资费贵,这种贵,不是具体的感知,而是相对的。移动做外呼套餐迁移的过程中,根据用户的月均消费金额匹配具体档次套餐,发现,用户每月感知的的消费金额和实际,有20元左右的偏差,即感知每月都会比实际少用20元。牵扯到心理账户这种因素,用户就开始骂娘了,运营商都是吸血鬼。。。反正媒体引导下,也是各种指责。好了,那么流量为什么这么贵?!基站建设成本是一个,国资委考核指标是另一个。你来告诉我,在语音收入下降,自有内容业务起不来的情况下,基站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幅增长的条件下,如何满足国资委每年的利润考核?比如,降工资。。。这个可以有,然后成本压降,这个也可以有,君不见,原来开会可以喝百岁山,现在只有饮水机,20多号人排着队,接水喝;开会都是视频会议了。。。反正怎么别扭怎么来吧。好了,不吐槽,说说怎么做。用户对于运营商的不满,很多在于信息的不对称,用户只有在收到欠费短信的时候才明白自己欠费了,丝毫没有主动查询流量和话费余额的习惯。据统计,有自主查询行为的用户满意度较大众客户,高30%左右。将各种查询代码集合成一个app吧,比如移动手机营业厅。流量使用呈现28法则,即20%的用户贡献80%的流量,流量越便宜,越会呈现这样的特点。从整体用户来看,从营销角度来看,一刀切,降流量,似乎有些欠妥,而已分群体进行。恨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于移动这头大象,看不到快跑的希望(空有大数据,不会用;为了KPI,短视而粗暴经营;县市公司,支撑手段特别薄弱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虚拟运营商加油,改天我就跳槽过去。作为运营商的一员,我只希望,只要不降工资,一切都好说。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查看: 896|回复: 12
移动积分商城积分兑换直充话费。如客户有未交的已出账费用,兑换的话费将自动冲抵。2、兑换的话费只能本手机号码使用,有效期与客户归属地话费充值业务的手机话费有效期规则相同。直充话费没有用完可以延续(累计)下月和移动充值卡充值一样。。...
落叶红遍天
不能啊,你还在梦里吧
不可以的,用不完也会被清零,一号开始重新计算。
你想多了,移动有那么好?
裸奔的蚂蚁一家
移动流量叠加包开通立即生效,次月失效,本月用不完的流量无法累积到下个月.
炊烟的味道
不能累计到下个月。
您好,需要具体看您在掌上营业厅参与活动所赠送的gprs流量有无有效期,建议您咨询当地10086为您核查,谢谢。
之前已经开通过流量的看你几时月结 。如果是月结之前开通没事(例如8月28日月结,你在8月22办理不会扣费.) 如果之前没有开同流量包的话 在任何时间开通都是当月生效。 以前是在24小时之内取消是不会扣费的,不知道想在是不是。
等——待——
设置流量里包月流量设置,是手机功能不需要钱!每个月送话费流量的手机卡,由于送的话费可定少于你的套餐费,所以你每月都还是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的!只要你冲花费,当月有剩余花费,肯定会累积到下月的!
天堂里的佳酿
你好,这个月可以继续使用.因为套餐只会在下月开始生效,请放心使用.流量加油包下个月还可以使用吗
上个月办理10元流量加油包下个月还用开通么
来源:网络
关键字: 流量 可以使用
更新时间:
延伸:本文除了聚合《流量加油包下个月还可以使用吗》,免费提供的有关流量 可以使用和上个月办理10元流量加油包下个月还用开通么的内容之一,已有不少的网友认为此答案对自己有帮助!
网友1的回答
  加油包流量是即开即用流量,当月开通当月有效,月底自动失效也不在扣费,所以上个月办理的加油包流量已网友2的回答
目前中国移动的流量加油包不支持延续到下个月,也不支持转赠他人,但是未来这个会发生变化,目前是不能。网友3的回答
可以的,流量不清零指基础资费套餐内流量或流量月包当月没有使用完流量结转次月,限次月前用完,于次次月清网友4的回答
中国移动流量加油包:1、一次性收取:10元。2、套餐内包含100M国内数据流量,超出套餐流量按照原流网友5的回答
不可以了!其实是你自己忍不住,是不是刚买卡然后开了一个上网套餐,但是流量包选小了,流量不够用,然后又网友6的回答
不可以,加油包只是当月有效网友7的回答
亲!加油包是月底自动清零的!第二个月就会失效的网友8的回答
网友7的回答
猜你感兴趣
相关关键词本月流量包没用完下月可用吗_百度知道运营商:上月剩余流量不能累计到下个月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从日开始推出当月流量不清零的举措。实行当月流量不清零后,用户当月剩余流量可转到下个月继续使用,下个月优先使用上月没有用完的流量,但剩余流量不能累计到第三个月。
流量是否清零,有人欢喜有人忧
11月1日,知名女艺人韩雪通过新浪微博发文称,由于自己修改了本月手机资费套餐,上月流量便被清零。而她认为,从10月1日开始,三大运营商正式启动“当月流量不清零”,自己更改本月套餐与上月并无关系,这种无故清零的做法属于霸王条款。
  演员韩雪微博截图
随后她又转发该微博,用吃饭打包来比喻运营商的不合理条款:“午餐点了5个菜,吃不完,要打包3个。寻思晚餐怕浪费少点两个。结果说,晚餐不点满5个就不让打包中午的3个菜。神一样的逻辑。”该微博发出后受到不少网民的支持。
对此,本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用户,了解首月流量不清零的体验及感受。
用户体验一:不清零反倒感觉用得更快
王女士使用的是中国移动,10月包的套餐含700MB流量。王女士说:“9月份包的套餐含500MB,因为觉得10月份可以流量不清零,所以提升了套餐,包了700MB,没想到最后还是一点没剩,又补了流量包,而且我觉得月初的时候用的特别快,今天才11月5日,我已经用234MB了。”
  用户体验二:增开的加油包流量没用完被清零
黄先生是一名企业员工,时常会有出差,“平时在上海的时候,流量基本用不到,办公室和家里都有WiFi,所以我用的是40元包月套餐700M,一般来说基本够用了。”
但上个月正值国庆节,黄先生与朋友趁假期外出旅游了一个星期,流量用掉不少,后又被公司安排出差接近半个月,“之前的700M套餐流量用完后,我又开通了50元流量加油包500M,想着反正流量不清零了,即使用不完也不会浪费。到月底的时候还剩余两百多兆没用完,但是并没有延续到这个月,都被清零了。”
用户体验三:流量不清零 积少成多感觉特别好
小裴用的是联通500M包月的流量,“以前我都计划着用,尽量每天用到平均数,因为攒到最后也是被清掉,挺浪费的。”11月1日,小裴收到联通信息显示,10月份流量结余27M,可转到11月继续使用,“尽管剩的不多,但这个月初看着总流量比之前多了,挺开心的,起码用不完的不再白白浪费掉了。”
张女士使用的中国联通,上月结余374.45MB,11月剩余流量为862.06MB。张女士说:“因为我有两个手机,这个手机用的不多,流量就结余下来了,可以累积计入下个月特别好,这样我就可以多使用含流量多的手机了。”
运营商:流量不清零是有条件的
针对韩雪及其他用户提出的“流量依然清零”的质疑,记者分别致电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客服热线,均表示“流量不清零是有条件的”。
而以下几种情况,都不在流量不清零的范围内:流量加油包(流量叠加包)、流量快餐、流量特惠包、非按月计费的流量年包/半年包/季度包、假日套餐、定向流量套餐、4G随心王套餐、数据卡套餐、无限量套餐、流量共享业务、流量转赠业务、万花筒业务和其他优惠、赠送流量等。
除此之外,若客户主动进行过户、携号转网、变更套餐等,原套餐剩余流量就不能享受当月流量不清零的服务。
照此说法,演员韩雪遭遇的就是变更套餐后流量被清零的情况,而黄先生则属于流量加油包被清零的情况。
编辑:蒙枫涛
对《运营商:上月剩余流量不能累计到下个月》表态
对《运营商:上月剩余流量不能累计到下个月》发表评论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卡本月额度没用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