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掌柜春节2016春节提现到账时间间

  黄岡是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鄂豫皖贛四省交界處,背靠大别山、面臨長江。京九鐵路縱貫全市,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距武漢僅一小時車程,是武漢城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現轄有一區(黄州區)、二市(武穴、麻城)、七縣(紅安、羅田、英山、浠水、蘄春、黄梅、團風)和一個縣級龍感湖農場,版圖面積1.7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30.98萬(據2007年統計數字)城市概況行政區劃  黄岡市現轄黄州區,代管紅安、英山、羅田、浠水、蘄春、團風、黄梅等縣和麻城、武穴2市。人口  2007年末全市總人口730.98萬人,比上年末淨增2.04萬人,常住人口666.7萬人。人口出生率7.86‰,人口死亡率4.18‰,人口自然增長率3.68‰。本域民族以漢族爲主,散居有回、壯、滿、土家、蒙古、苗、藏等38個少數民族。全市有宗教活動場所三百多處(含臨時登記場所)。自然地理地理位置黄岡中學  黄岡位於東南部,北岸,南麓。東臨,北接,南對。地形大部分爲丘陵,長江沿岸散布平原,湖泊塘堰眾多。屬副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以長江爲主幹構成的龐大水網保證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態環境。具有相當好的農業生產基礎。地理方位爲:東經114°25′至116°8′、北緯29°45′至31°35′ 。北接河南、東連安徽、南與、、隔江相望。黄岡市黨、政、軍機關駐地黄州,是中外聞名的文化古城,西距省會78公里。  全市國土面積17446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總面積9.4%。全市總面積中平原占 12.2%,崗地占10.3%,丘陵占43.3%,山地占34.2%。東西最長距離爲168公里,南北最寬跨度爲208公里。  本市自北向南逐漸傾斜、東北部與豫皖交界爲大别山脈,主脊呈西北—東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96座。位於羅田、英山的天堂寨主峰海拔 1729米,爲全市最高點。中部爲丘陵區,海拔多在300米以下,高低起伏,穀寬丘廣、沖、垅、塝、畈交錯。南部爲狹長的平原湖區,海拔高度在10-30米之間,河港、湖泊交織,500畝以上湖泊38個。發源於大别山脈的擧水、倒水、巴水、浠水、蘄水和華陽河六大水系,均自北向南流經市域匯入長江。長江流經本市215.5公里,素有 “黄金水道”之稱。氣候特征  黄岡市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江淮小氣候區。四季光熱界線分明。2008年度全市年平均氣溫偏高,年降水量北多南少,年日照數接近常年。對農業來說總體是風調雨顺,但階段性、局域性災害時有發生,夏季北部出現較大範圍暴雨洪澇。  2008年黄岡市日照時數爲小時,英山、蘄春偏多1~2成,羅田偏少1成,其他縣接近常年。黄岡市年降水量毫米,最大值出現在紅安,比常年偏多4成。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北部紅安梅雨期雨量達576毫米,比常年偏多近4成。中南部蘄春、黄州梅雨量僅327毫米和367毫米,較常年偏少近3成。2008年,全市平均氣溫爲16.3℃~17.7℃,比常年偏高0.1℃~0.9℃。年極端最高氣溫爲麻城的38.5℃,出現在7月28日;年極端最低氣溫爲紅安的-9.2℃,出現在1月1日。全市年日照時數小時。英山、蘄春分别偏多1~2成,羅田偏少1成,其他縣市區接近常年。 水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市水資源總量爲114.86億立方米,水能資源蘊藏量46.4萬千瓦,其中可開發的水能資源37.8萬千瓦,年發電量10億度。長江過境客水量7200億立方米,可供沿江利用。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庫 1005座,總庫容50.17億立方米,塘堰32.88萬口,蓄水9.96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45.34公頃。地熱資源豐富,已發現12處,英山湯河、羅田三里畈、蘄春桐梓等處溫泉已開發利用。森林資源  全市有木本植物575種,其中用材林樹種128種、經濟林樹種84種、園林綠化樹種116種。珍稀樹種有垂枝杉、金錢松、黄山松、華山松、銀杏、紅山茶、肉桂、楠木、香果樹等41種。全市有林地518506公頃,森林覆蓋率爲32.4%。 礦產資源  全市已探明礦種50餘種、多種礦床點230餘處。其中非金屬礦23種,主要有螢石、石英石、磷礦石、花崗石、大理石等。磷礦石儲量5000萬噸,主要分布在黄梅、武穴。紅安螢石礦是全國三大螢石礦之一,儲量在200萬噸以上。蘄春等地的硅石礦儲量在500萬噸以上,含硅量達98%以上。花崗石、大理石遍布團風、浠水、羅田、麻城、武穴,分布面積3000平方公里。巴水、浠水、蘄水、倒水、擧水5條河流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黄砂基地,僅浠水境内儲量即在5億噸以上。金屬礦有鐵、錳、鉻、金紅石、銅、鉛、鋅、鉬、金以及稀有金屬鈮、鉭、鋯等。其中鐵、金紅石、鉛、鋅及金的儲量較豐富。境内有金礦5處,分布在蘄春、羅田、浠水、團風、黄州等縣區。巴水、浠水、蘄水等河流中有豐富的鐵砂,其中以巴河的質量最好。物種資源  黄岡市有木本植物575種,其中用材林樹種128種,經濟林樹種84種,園林綠化樹種116種。珍稀樹種有垂枝杉、金錢松、黄山松、華山松、銀杏、紅山茶、肉桂、楠木、香果樹等41種。全市有林地65.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爲43.2%。  主要野生動物有綠毛龜、穿山甲、水獺、靈貓、麝、金錢豹、白頭鶴、綠頭鴨、白冠長尾雉等40餘種,野生植物1112種,其中可開發109種,計纖維類 17種,油脂類15種,澱粉類17種,芳香類12種,栲膠類14種,藥材類34種。其中,蘄春的蘄龜、蘄蛇、蘄竹、蘄艾,黄梅的晉梅,英山的桔梗,羅田的茯苓、團風的苦荆茶,以及山區的豹、麝、靈貓、大猊、穿山甲、豪豬、白冠長尾雉等,皆屬珍稀動、植物或名貴中藥材。專家考證認爲,羅田還是野梅的原始產地。 土地資源  2008年全市耕地總資源350.92千公頃,其中常用耕地面積328.34千公頃,臨時性耕地面積22.58千公頃;常用耕地面積中水田面積249.37千公頃,旱地面積78.97千公頃,2008年人均耕地面積0.92畝。地理經濟  改革開放尤其是1995年撤地建市以來,黄岡社會經濟得到長足發展。  農業方面保持並發颺了傳統的魚米之鄉的優勢,建成全國重要的優質糧油基地,蠶繭、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農產品產量居湖北之冠,中草藥及淡水養殖業也已形成規模。  工業方面初步形成食品飲料、醫藥化工、紡織服裝、建築建材、機械電子等五大支柱產業。並吸引了一批沿海企業到黄岡設立生產基地。&建置沿革簡史  黄岡歷史悠久,早在舊古器時代,本區域即有人類居住。  黄岡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舊石器時代,本區域即有人類居住。夏商時代,即有行政建置。秦漢之際,爲郡國之屬。自東晉以後,形成大體完整的郡州。隋唐五代直至明初,黄岡基本處於黄州、蘄州兩郡(府、路)並治狀況。明代以後,蘄州歸屬黄州府管轄,黄州成爲本區域唯一的政治中心。從鹹和四年(公元329年) 在本域建置西陽郡起,黄岡作爲省縣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己有1670餘年的歷史。  東晉以前  夏商時代,禹“封皋陶之後於英、六”《史記??夏本紀》),本地域即爲皋陶後人的封地(英六即英山、六安一帶)。春秋戰國時,本地屬楚國。秦統一六國推行郡縣制,本地先分屬南郡和九江郡,後屬衡山郡。楚漢之際,楚項羽以衡山郡立衡山國,國都邾城(今黄州禹王城)。漢高祖四年 (公元前203年),恢複爲衡山郡,屬淮南國。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十四縣置江夏郡,駐西陵 (今新洲縣城附近),本域黄州、蘄春等地屬江夏郡,黄梅、武穴等地屬廬江郡。東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立蘄春侯國,傳三世,複爲蘄春縣。建安十三年 (公元 208年),分江夏郡置蘄春郡,駐地蘄春,轄今蘄春、黄梅、黄州等地。三國時,本地域分屬魏弋陽郡和吳蘄春郡。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撤銷蘄春郡,轄地劃入武昌郡,第二年,尋陽(今黄梅)縣劃屬廬江郡,西陵、邾縣、蘄春縣改屬弋陽郡。永嘉三年(公元306年),晉惠帝恢複司馬& 西陽王爵位,先後將西陵、邾、蘄春等縣劃屬西陽國(都址系今河南光山)。  東晉至中華民國  晉朝永嘉年間發生内亂,北方人渡淮南移。鹹和四年(公元329年),西陽國司馬穫罪被誅,西陽國改置爲西陽郡,郡址在邾城附近,轄西陽、邾、西陵、蘄春等縣。鹹康四年 (公元338年),在邾縣僑置豫州,五年,豫州僑遷蕪湖,西陽郡沿屬豫州。孝武帝太元三年 (公元378年), 在九江王英布舊城置南新蔡郡 (今黄梅西南),轄蘄陽 (即蘄春更名)及僑置4縣,屬南豫州,本區域始爲兩郡並治。   南北朝時武裝割據,域内建置更疊頻繁。南朝宋分西陽郡置建寧左郡 (今麻城西南)。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西陽郡劃屬郢州,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南新蔡郡改屬江州。南朝齊時,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又置齊安郡,駐齊安 (麻城西南),置安蠻左郡,駐木蘭 (今紅安西南),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又置齊昌郡,駐齊昌(今蘄春)。南朝梁時,西陽郡仍屬郢州,並分西陽縣置信安縣。又在蒙籠城(今麻城東北)置定州,在白沙關城 (今麻城西北)置沙州,在大活關 (今大悟東)置湘州,在鹿城關 (今紅安)署北江州。北朝占領江北時沿襲南朝舊制,北齊天保年間,曾在域内置巴州 (今黄州地)、衡州 (今麻城地)、羅州 (今蘄春地)等,北周廢巴州置弋州,改羅州爲蘄州,置永寧縣 (今武穴市),並將置於黄城鎮 (今黄陂東)的南司州改名爲黄州。  統一全國,撤銷原置州郡,實行州縣兩級制。開皇五年 (公元585年),移置黄州於衡州,分設黄州、蘄州總管府,本域分屬兩府。開皇九年 (公元589年)改兩府爲兩州,將永興改爲新蔡縣,永寧並入齊昌縣,西陽並入南安縣,在義城置羅田縣。開皇十八年 (公元598年)改南安爲黄岡、齊昌爲蘄春、新蔡爲黄梅、梁安爲木蘭、信安爲麻城縣。大業三年 (公元 607年),又將兩州改爲兩郡,黄州改爲永安郡,治所移駐黄岡(今新洲屬地),轄黄岡、黄陂、木蘭、麻城4縣;蘄州改爲蘄春郡,治所駐蘄春,轄蘄春、浠水、蘄水、黄梅、羅田5縣。本區域仍爲兩郡並治。  武德三年 (公元620年)永安郡改爲黄州,且置總管府 (武德七年改爲都督府)轄黄岡、堡城 (由黄岡分置)、陽城(由麻城分置)。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 改蘄春郡爲蘄州,轄蘄春(含蘄水)、蘭溪(由浠水更名,含羅田)、永寧(由蘄春分置)縣。並在麻城置亭州;在黄陂複置南司州;在黄梅置南晉州。武德八年 (公元625年),撤銷南晉州、亭州、南司州,屬地分屬黄州、蘄州。貞觀元年 (公元627年),撤銷都督府,天寶元年(公元724年) 改黄州爲齊安郡,蘄州爲蘄春郡,兩郡並治。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複改兩郡爲兩州,均屬淮南道。時黄州仍駐黄岡,轄黄岡、黄陂、麻城3縣;蘄州駐蘄春,轄蘄春、蘄水、廣濟、黄梅4縣。兩州並治。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黄州治所遷今駐地長江邊。五代時,黄蘄二州先後屬楊吳、南唐和後周,其州縣隸屬仍沿襲後朝舊制。   仍爲黄州、蘄州共治,先屬淮南路,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屬淮南西路。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曾分蘄水縣置羅田縣,後廢。景定三年(公元 1262年),蘄州治所遷至今蘄州,轄蘄春、蘄水、廣濟、黄梅4縣。鹹淳六年 (公元1270年),分蘄水縣置英山縣。黄州轄黄岡,黄陂、麻城3縣。後曆經元、明、清代,黄、蘄二州治所駐地不變。  改兩州爲兩路,各設總管府,兩路並治。至元十二年 (公元1275年)複置羅田縣;十五年 (公元1278年)英山劃屬安徽六安州。至元十八年 (公元1281年)在黄州設黄蘄州宣慰司,轄黄州、蘄州、光州3路。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撤銷宣慰司,黄州、蘄州直屬湖廣行省。二十九年(公元 1292年)均改屬淮西道,第二年又改屬河南江北行省。黄州路轄黄岡、黄陂、麻城3縣,蘄州路轄蘄春、蘄水、廣濟、黄梅、羅田5縣。  洪武元年 (公元1368年),改黄州路、蘄州路爲黄州府、蘄州府,兩府並治,同屬湖廣行省,並在黄州修築城池。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蘄州府爲州,撤銷蘄春縣,政歸蘄州直理,蘄州仍轄其他各縣,與黄州府同屬湖廣布政司,不久改屬河南。洪武十一年 (公元1378年),蘄州僅代轄廣濟、黄梅兩縣,屬黄州府管轄,自此以後蘄州與黄州合二爲一。洪武二十四年 (公元1391年),黄州府仍劃屬湖廣布政司。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置 黄安縣。到此,黄州府轄有黄岡、麻城、黄陂、黄安、蘄水、羅田、廣濟、黄梅8縣和蘄州。  基本沿襲明制。三年 (公元1664年)蘄州不再轄縣,黄州府屬湖北布政司,七年(公元1729年)黄陂縣劃屬漢陽府,黄州府轄黄岡、黄安、麻城、羅田、蘄水、廣濟、黄梅7縣和蘄州(此即所謂 黄州八屬 )。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黄州府,改蘄州爲蘄春縣。各縣屬湖北省武漢黄德道 (後又改名爲鄂東道、江漢道),十五年 (公元1926年)廢道,各縣直屬湖北省政府。二十一年 (公元1932年),本域劃爲省三、四行政督察區,各設專署,爲湖北省政府輔助機關。三專署駐蘄州,轄蘄春、廣濟、黄梅、蘄水、羅田和本年從安徽劃入的英山縣;四專署駐黄安,轄黄安、黄岡、麻城和劃入的黄陂縣,又於第二年初分置禮山縣,亦屬四專署管轄。二十二年 (公元1935年)六月,改蘄水縣爲浠水縣。二十五年 (公元1936年)三月,第三、四行政督察區在蘄州合並爲第二行政督察區,第二年元月治所遷黄州。抗日戰爭時期,民國二十九年 (公元1940年)元月,第二行政區署在黄岡縣北部的黄土嶺改組爲鄂東行署,代行省政府職權,並先後增轄孝感縣和第三行政區。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 抗戰勝利,鄂東行署遷回黄州,恢複爲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近代建制設置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本域1922年開始建立黨組織,1927年黄麻暴動,成立黄安縣農民政府,1931年,紅四方面軍攻克黄安,改黄安縣爲紅安縣。相繼成立紅安、麻城、黄岡、蘄春、廣濟、黄梅等縣蘇維埃政府。抗戰時期,1941年成立黄岡(中心)縣抗日民主政府及豫鄂邊區行政公署鄂東辦事處,後改爲鄂東行政專員公署。 1943年成立長江行政專員公署。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别山,成立鄂豫行署第四、五專署,各縣也先後成立人民民主政府。四專署轄黄岡、新洲、麻西、麻東、浠水、羅田等縣,五專署轄蘄南、蘄北、廣濟、黄梅、英山等縣。1949年3月至5月中旬,本域各縣相繼解放。5月初,第四、五專署在浠水合並爲黄岡行政區專員公署,6月更名爲黄岡區行政公署,7月遷黄州。轄黄岡、麻城 (麻東、麻西合並)、羅田、英山、浠水、蘄春(蘄南、蘄北合並)、廣濟、黄梅8縣。黄岡縣治所駐團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5月,黄岡區行政公署更名爲黄岡區專員公署,爲湖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6月,分黄岡縣置新洲縣。1952年6月,大冶、陽新、鄂城、黄安4縣劃歸黄岡專署管轄。8月,分置兵堡縣,9月更名爲勝利縣,黄安縣複名爲紅安縣。1955年5月,專署更名爲黄岡專員公署,8月,撤銷勝利縣,10月,黄岡縣駐地由團風遷黄州。1959年元月,大冶劃屬黄石市,1965年9月,鄂城、陽新兩縣劃屬鹹寧專區。“文化大革命”期間,以黄岡專區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作爲專區領導機關。1968年元月,成立黄岡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11月撤銷,設黄岡地區行政公署,爲省政府派出機構。 1979年12月,鄂城縣劃歸黄岡地區,並建置鄂城市,亦駐鄂城。1983年10月,劃鄂城縣、市及黄岡縣的黄州鎮,建地區級鄂州市,直屬省政府管轄,同時,劃新洲縣屬武漢市。 1986年7月撤銷麻城縣,設麻城市。1987年5月,撤銷鄂州市黄州區,恢複爲黄州鎮,複歸黄岡縣。12月,撤銷廣濟縣,設武穴市。1990年12月,撤銷黄岡縣,設黄州市。黄岡地區行署轄黄州、麻城、武穴 3市和紅安、羅田、英山、浠水、蘄春、黄梅6縣。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黄岡地區和黄州市,設立地級黄岡市,治所駐黄州。並建置團風縣和黄州區。人文教育人物風流  由於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機緣,中國歷史上許多風流人物都曾在黄岡留下行蹟,不少重要事件也發生在這里。  ,中國化的重要派别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均著錫於黄岡之屬地,六祖得法於黄梅東山五祖寺。  的奠基者,的創始人、兄弟出生於黄岡屬地。()在黄州達到其文學創作的最高峰。其中在黄岡赤壁寫下千古傳誦的兩賦(前後赤壁賦),一詞(《》),使黄岡赤壁成爲中國文化史上具有獨特地位的人文勝地。  ,(卓吾)在麻城形成其獨具個性的哲學思想,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蘄州,曆時27年著成《》。  清代,黄州知府於成龍政績卓著,居官清苦,百姓擁戴,被帝嘉譽爲“天下廉吏第一”。  20世紀黄岡人文蔚起,名聞全國。其中聲名卓著者如,國學大師、、湯用彤、、徐複觀;著名文學家,學者、胡風、葉君健、秦兆陽;著名科學家、彭桓武、湯佩松;著名經濟學家王亞南、張培剛、邢慕寰;邏輯學家、自由主義開山人物殷海光;中國文化學者,漢字基因工程倡導者,電腦與人工智能專家朱邦複等。  黄岡人民素有革命傳統。末年,等擁眾百萬,建立天完國政權。明朝末年,、率領農民起義軍入境,轉戰9年。清朝初年,羅田王火鼎、麻城周承謨等聚眾抗清,建立“蘄黄四十八寨”,堅持鬥爭8年。  爆發,黄岡人民積極響應,黄岡200多人直接參加武昌起義,王漢、張振武、詹大悲、田桐、居正等爲辛亥革命作出突出貢獻。  黄岡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及早期發展的重要根據地,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即有,,等三人來自黄岡。第一次國内革命戰爭時期,境内中共地方組織迅速發展,農民運動蓬勃興起,在全國有重要的影響。土地革命時期,爆發了著名的黄麻起義,建立了紅色政權,成爲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紅一軍、紅十五軍、紅四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七軍、紅二十八軍先後在此組建、重建或改編。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在此組建了抗日游擊第五大隊、第八大隊。解放戰爭時期,黄岡人民積極支援劉鄧大軍轉戰大别山和第二、四野戰軍渡江戰役。  在20世紀中國從戰亂到安定的變革過程中,黄岡人民爲國家民族作出了巨大犧牲,40多萬黄岡人獻出生命,湧現出了一批傑出人物。 年國家授銜的將帥中,黄岡籍有103人(不包括行政區劃變動劃出的15人),其中元帥1人,大將1人,上將8人,中將17人,少將76人。紅安,麻城等縣市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中共中央軍委1989年確定的33位軍事家中,黄岡就有李先念、王樹聲、林彪等3人。黄岡還出了兩位國家主席:、。  在國民黨方面,則有夏鬥寅、陶希聖、萬耀煌、朱鼎卿、朱懷冰、徐源泉等高級官員和將領,少將以上軍銜者達200多人。教育  北宋慶曆四年(1044),蘄州、黄州始有教授,辦學訓導生徒。  明、清兩代,府、州、縣均建有學宮,並建有書院50多所。在黄安、麻城兩地講學、著書達18年。  明代276年中,黄州府中進士328名,擧人1465名。  清代黄州知府於成龍政績卓著,居官清苦,百姓擁戴,被朝廷嘉譽“清官第一”。劉子壯、陳沆中狀元,帥承瀛、陳鑾中探花,金德嘉中會元。僅嘉慶至鹹豐3朝65年中,黄州府即考中進士86名,擧人466名。  廢科擧後,黄岡新學興起,黄州府設有中學堂1所,高等、兩等、初等小學堂593所,師範傳習所(初師簡易科)2所,實業學堂8所。民國時期,戰亂頻仍,民生艱難,教育事業仍有緩慢發展。  建國後,黄岡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很快,形成了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相互銜接,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並行的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現有各級各類學校 5978所,其中大中專學校22所,普通中學366所,小學3800所。一批骨幹學校富有特色。是湖北省重點中學,形成了“嚴謹求實,團結奮進” 的優良校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國際數、理、化奧賽中累計穫6金、4銀、1銅共計11枚獎牌。  ·中等教育英山灌腸豆腐  &&&&& o 黄岡中學  &&&&& o 黄州中學  &&&&& o 黄岡市外國語學校  &&&&& o 黄州西湖中學  &&&&& o 黄州區第一中學      高等教育:  &&&&& o 黄岡師範學院 民俗風情&  各種習俗雖然從宏觀上看基本相近,但因地理自然條件不盡相同和人口先入後入等因素,風俗仍有小異。所以有“一處一鄉風”、“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規矩”之說。差異不僅有縣别,還有區鄉之别。概括說來,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其一,生產習慣存在差異。北部山區地瘠石多,林密路險,氣溫稍低;南部水鄉土厚田肥,地平樹少,霜薄回陽早。耕種,前者多冬泡田,主種一稻一麥,兼及桑蠶、藥、果、雜。春慣於“桐子開花浸穀種”;秋慣於“寒露豌豆霜降麥”。後者田少荒白,主種稻、麥、棉,兼及油菜、苧麻、豆、藕。春慣於“清明浸穀種,穀雨下齊秧”;秋慣於“處暑蘿蔔白露菜”。後者較前者早一個節令。  其二,生活習尚南北差别較大。舊時,南部相對殷實,人們衣着花色較爲講究,男女服式,四時皆短裝。冬季着棉襖棉褲。北部貧家原着土衣布,自染青、藍、皂三色。冬季男穿長袍(有棉衣者甚少),出外籠下禦寒,入室向火取暖。因其柴薪較豐,喜用弔鍋煮菜;早、中餐皆煮粥搭幹飯,貧家婦女食粥爲主。南部人家早、中、晚餐一次煮之。早吃幹飯搭鍋巴粥,中、晚吃剩飯或湯飯。居住,濱江原多簡易撑架屋,今多建兩層樓房,常單門獨處。山區、丘陵常共脊連扉,一門數家出入,聚族而居習慣較濃。  其三,四時節俗各有所重。山區人特重立夏、半年;水鄉特重端午、中秋。花朝“出會”、端午劃龍船、中秋節擂鼓吹螺“放兵”,於浠水巴河、蘄春蘄州、武穴城關、黄梅小池最爲隆重。  其四,婚喪喜慶禮儀不一,有的獨標一幟。嫁女“坐穀鬥”,獨行“兩蘄”;“哭嫁”坐簸箕,獨行英山;喝圓房酒“搶雞胯子”,獨行羅田北;“盤”上門女婿之尖刻,莫過於紅安、麻城;“求門禮”之刁難,莫過於黄州;出喪請道士唱“十二月對花詞”,常見羅田、麻城;死後三朝“叫茶”,常見武穴、黄梅;祈子請“龍珠”,多行團風;做“九朝”、“十歲”多行沿江幾縣及紅安。喜慶的筵宴山鄉多用“肉糕席”、“三丸席”;水鄉多用“海參席”、“魚翅席”。  其五,信仰習俗各有偏重。英山、羅田、紅安、麻城崇玉皇道教;黄梅、武穴尚釋家佛教;浠水、蘄春、團風所重情況不一。蠶鄉祀嫘祖“蠶神”,水鄉祀“楊泗將軍”;麻城供奉“麻姑”;羅田供奉“張家姊妹”。還有供奉雜神的,曰“唐明皇”,曰“太尉”,曰“金花小娘社婆”,曰“社公”,曰“馬二郎”等等。  域内民俗的融合性和變異性往往同時存在。諸種風俗一般不爲某個地方所專有。如春節待客“把湯”、結婚喝“圓房酒”行於羅田、英山、浠水、麻城和金寨部分地區,是皖人融合鄂俗,或鄂人融合皖俗的結果。紅安、麻城通行的婚禮(如盤上門女婿),蘄春、黄梅、武穴通行的葬禮(如搶丸子酒),浠水、羅田、英山通行的建房禮(如偷梁),皆與移民經濟、文化交往有關。  民俗是民族意識、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積澱物,有惰性亦有活力。弘颺優良的民俗文化,對增進藉人的地域感情乃至民族感情,對進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生產習俗  耕種&  一、租佃習俗  土地面積單位稱鬥、石、升、合。鬥與石的大小各地不一。有從收—挑稻穀(兩籮筐,約150市斤)爲一石;也有以栽一鬥穀種的秧稱一鬥田的。前者四石合一鬥,後者或十鬥(一鬥相當於一畝)合一石。今統爲60平方丈爲一標准畝。  土地改革前,農民種田或自耕,或租佃。租佃又有“黑莊”、“紅莊”、“典當”之别。黑莊主爲中等以上富戶。將成片莊田、山場、園地、塘堰、房屋租給親友,取一定押金,租期頗長。租穀或二八、或三七分成,附豬、羊、雞、鴨、鮮魚、雜什若幹。田糧由租戶交納。逢年過節及主家婚喪喜慶事,佃戶須送錢物,並行幫工。值秋熟,佃戶請主家“視田看課”,亦須設宴招待。如退佃,得退押金。這些都在契約上寫明。  紅莊田,田不一定成片,租期短。期滿押金不退。租課或三七,或四六,雜課免交,田糧由業主承擔。這亦以契約爲證。  份田常爲小業主。業主分田一份給客戶耕種,不取押金,亦不書契約,或由中人說合,或雙方面議。收穫分配“田四”、“佃六”,主家隻收稻穀,不收雜糧。也有“倒四六”(田六佃四)的。此種須由業主出耕牛、種子。新穀登場,業主親臨驗收。  某些破落地主,將田暫時典當給人家,估價低於賣價的20~30%,俗謂“賣活契”。如逾規定期限不能贖取,可以加價“斷續”,俗謂“立死契”。典當期内客方不交租課,但納田糧。以上在立約時,均由客方辦酒,主、客、中三方及有關親友到場商談、議定。契約寫成,主、客、中要簽名畫押。  二、農事習慣  每年春節前,家家戶戶買本農曆(俗稱“皇曆”)掛在堂屋神龕下,不時翻閱,查看節令。人們把節令與農事聯繫起來,編出諺語,指導耕種,例如:“二月半,葫蘆南瓜都下畈”;“清明浸穀種,穀雨下齊秧”;“穀雨前,好種棉;穀雨後,好種豆”;“頭伏芝麻二伏豆”(綠豆、泥豆);“處暑蕎麥白露菜”(白菜、蘿蔔);“寒露豌豆霜降麥,立冬牛歇人不歇,積肥修塘帶補缺(指田埂被水沖垮處)”,等等。今行科學種田,種“雙季稻”,頭季不插“五??一秧”,二季不插 “八??一秧”,各個農事環節套得更緊。  各地常於一二月備耕,清明前“起板”(犁冬季空田),清明後盤秧田。秧田盤平、土盤活,同時浸穀種。浸種之時,農人抓穀一把置於盤中,放在神龕前或竈頭上,祈神保佑苗壯穀豐。穀種撒到秧田里,以淺水淹之,並紮草人嚇麻雀。今行溫湯種、溫室育秧、尼龍薄膜育秧,所用功夫更細。下了秧,隨之造營業缽育棉苗,辟花生、芝麻地,養蠶興菜,割草壓田。收割豌豆、油菜、麥子,即灌水盤田插秧,山區、丘陵人一邊搭田埂,一邊在埂邊點播黄豆。接着曬場打麥、鋤地,雨天插紅苕、編織草鞋、畚箕。蠶鄉無分晴雨,不舍晝夜。值稻秧返青,馬上薅草、施肥,防蟲除害;稻分蘖、定形後又搭溝、曬田、割塹。爾後,秋收、秋播,辦秋肥。本區不僅使用工業化肥(氮肥、磷肥等),還喜歡使用保持地力的農家肥,主要有:家院肥、土糞肥、綠肥、餅肥等等。  三、耕種俗語  “芋頭上腳要壅深,白菜移栽密打溝”;“芝麻不要糞,對着太陽釘”;“寧栽隔夜苗,不栽露水苗”;“油菜栽心,白菜栽根”;“豌豆能肥田,隻能種一年”; “若要玉米大,不要葉打架”;“黄土耕三寸,等於上遍糞”;“莊稼要好,犁深肥飽”、“冬耕深,出黄金”;“秋耕深,冬耕淺”;“深耕細耙,雜草不發”; “田地成年摸,不愁沒吃喝”……  四、氣候農諺  域内流傳的氣候農諺甚多。如“太陽當頂現,還有三天變”;“月亮長毛,大水淹橋”;“三日星星閃,三日天要變”;“星星眨眼,大雨不遠”;“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東虹日頭西虹雨”;“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雷打頭頂,有雨不狠;雷打天邊,大雨連天”;“雪關門(指黄昏時下雪),三尺深”; “雨夾雪,半個月”……  從動物、植物變異及其他生態、物態變異反映方面取兆,也有一些諺語。如:“瘡皰癢,腰背酸,三天之内雨連天”;“痱子癢,大雨響”;“老人腰痛腿酸,有雨不過三天”;“雞進塒早,明天天氣好”;“群雞上樹主地震”;“雁過天晴,鴉叫雨淋”;“豬銜草,風雪到”;“狗打噴嚏要下雨”;“蜻蜓飛屋檐,有雨在眼前”;“蜘蛛張網晴,蜘蛛收網雨”;“蚊子叮人緊,有雨不用問”;“螞蟻搬家,大雨必下”;“蜈蚣出巡,大雨傾盆”;“蚓蛇出洞,有雨有風”;“魚浮頭,鰍翻肚,人窒息,雨聲吼”;“烏龜曬殼,大雨淹人腳”;“大水蛤蟆叫,來日晴天兆”;“牆根冒汗,雷雨閃電”;“菜罐起水泡,馬上風雨到”;“水缸潮,大雨嚎”;“鹽罐水汪汪,屋上水淌淌”;“火笑天晴”;“炊煙往下埋,不久即雨來”;“煙不出屋,必有大雨”;“竈灰成塊,大雨來得快”。  從節令方面取兆氣候,也形成許多農諺。一年二十四節,節節都有征候,即如:“立春天氣晴,當年好收成”;“雨水不雨,夏季幹苦”;“雷打驚蜇前,高山好種田(兆雨水充足);雷打驚蜇後,湖田成大路(兆旱)”;“春分有雨病人稀,處處棉花豆麥宜”;“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立夏要下(下雨),小滿要滿(下大雨),小滿不滿,無雨洗碗”;“芒種現青天,夏至雨綿綿”;“夏至滿塘穀滿倉”;“小暑有雨十八場雨”;“大暑無雨一年空(指旱災)”;“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一半丟(指秋旱)”;“白露天晴,稻米白如銀”;“寒露有霜,明年穀遭殃”;“霜降不降,無霜可降”;“霜降雨,雨綿綿”;“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小雪見青天,有雨在年邊”;“小雪不見雪,大雪雪滿天”;“冬至一日晴,來年兩均勻(豐年)”;“小寒、大寒、滴水成團”;“大寒不寒,沒有豐年”等等。  五、俗規俗套  農家俗規俗套頗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春祈冬報& 農業合作化前,風行大的農事活動,農家當家人要到土地廟、社廟前禱告一番。春天祈禱,冬天報告,已成農夫之常規。土地廟内供土地公、土地母;社廟内供社公、社母、判官、小鬼。人爲分工:土地公管村政、農田;土地母管生育;社公管五穀、水利;社母管牲畜。判官、小鬼一爲“傳票”,一爲聽差。  土地廟、社廟多於1958年拆毁,近些年有重修現象。  “接天方”和“糊天埂”& 除夕夜,紅安、麻城一帶農家男子以飯托托出祭品,出大門,面向東方跪告,表示迎接神農、伏羲。次日早,家家煮糍粑吃,借糍粑的粘性,寓意田埂牢固,名曰“糊田埂”。  鞭“春牛”&& 立春日清晨,英山、浠水、蘄春興“鞭牛打春”。“春牛”竹紮紙糊,人抬着行游田間。“春官”戴草帽,執鞭子,作鞭“牛”之狀,口念:“一打春牛好,風顺雨水足;二打春牛好,禾壯綠油油;三打春牛好,吃穿定不愁……”事畢,將其燒化,表示春天已到,農耕在即。扮“春官”&& 立春日或春節時,紅安、麻城一些地方興扮春官,挨門“說春”。扮春官的爲叫花頭兒。他着紅袍,戴高冠,到各家各戶“說春”勸耕。各家略備香案果饌“接春”,給“送春”人回報大米一升。  趕“毛狗”與“趕菜蟲”&& 此俗行於羅田、英山、團風、浠水等地。春分節上午,灣里的細伢三五成群,敲鑼打鼓,行於田地間,作驅趕之勢,不斷呼吼,表示將毛狗(即狐狸)、野獸逐出境外,家禽和莊稼免受其害。山區於元宵早上在菜園里燒一堆火,放一串鞭炮,名曰“驅晦氣”、“趕菜蟲”。蘄、黄、武於此日夜晚在菜園和油菜田地里送煙把,放鞭炮,用意同前。  祭“蠶姑”& 清明節,蠶鄉婦女以香紙、供品拜祭“蠶姑”,祈求免疫消災,保佑蠶旺繭豐。搶頭茶& 茶鄉婦女穀雨節清晨采取帶露的茶尖,名曰“穀雨茶”。用以待客、饋送,是爲上敬。浸穀種& 各家抓把種穀浸於碟内,放在神龕上,一求神管好種子,二看出苗情況。  “開秧門”& 扯秧時,主人先下田扯個缺口,名曰“開秧門”。開秧門是農事之盛日。是日五更用餐,天亮下田。因要求一天插完,故須“叫工”(請幫工)。叫工以工換工,不給報酬。主家招待較好的飯菜,另備發粑、油餅、綠豆糯米稀飯,送到田間“過晏”、“過下”。插完喝酒,名曰“插秧酒”。  生產禁忌。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忌說:清晨出工忌說“蛇”、“虎”(改稱“長蟲”、“爬山子”)、“刀殺”、“鬼打”。種麻、種豆忌說“雀啄”、“不生”;插秧忌說“幹、淹”、“不發”;打穀颺場忌說“冇風”、“冇打頭”;盤塘剅、圍堰忌說“穿”、“漏”;砌塘岸、田岸忌說“崩”、“垮”。二是忌做:鬥笠、帽子、沖擔、扁擔忌人横跨;犁、耙、耖、石滾、風篩忌人晾曬下身衣服。忌往田里、塘里丟石頭;忌在田塹、塘塹上挖樹兜。扯稗花不能往周圍田里扔;塘剅樁不能搖;山區田埂不能讓牛走,田缺不能讓人踏。&  飼養&  一、飼養習慣  養豬& 豬一日喂三餐。食物以糠麩、溲水、野菜拌之。多散放,很少圈養。肉豬多在春節前屠宰,宰時套豬的繩子拿回,在竈門口絆一絆,喚幾聲,意爲不空槽。  養牛& 牛自暮春到初冬都在野外散放,農忙季節割草少補。冬季過後,除飲水、曬太陽外,不出欄。長日喂稻草、豆衣、幹苕藤,間或調配大麥、黄豆和棉、麻餅末,用以保膘、追膘。還灌菜油、麻油,清火解毒。  母牛自行配種。小牛養至一歲半穿鼻栓。兩歲半教犁。教犁用黑布蒙住牛眼,始由人牽着走,後漸脱手,去蒙布。公牛至三歲,請獸醫去“勢”,俗稱“閹牛”(騸牛)。爾後或老或不中意則與人調換。掉牛於秋季在集鎮或大垸子邊進行,由“打牛鞭”的人從中說合。  養雞鴨& 子雞用母雞(俗稱“抱雞婆”)孵化。孵種蛋或自選,或與人換。換種蛋不過河,俗謂過河會成“寡雞蛋”。雞塒置門角落處,白天將雞逐出室外覓食,天晚自回。養鴨見於水鄉、平原。爲專戶群養,家庭兼養的少。  養蜂& 養者置蜂籠於房檐下,任其采花、釀蜜,並不常管。分籠時有自行離去的,原主不予理睬。流動采花蜜的養蜂專業戶見於近二十年。  養蠶& 此業羅、英、麻盛行。羅田有“蠶鄉”之譽。婦女主養,男子輔之,原養一季夏蠶,暮春孵化,喂養一日,經過“三眠”,至落大“眠”時,用燈“照蠶”(看成絲情況)。將成熟的(老蠶)送上蠶箔。蠶箔以齊稻草、麥草把、油菜熟秸、松樹枝等爲之。原無繅絲廠,自繭、自繅、自織、自賣。今一年養兩三度。培桑、喂養、繅絲方式更爲科學。  養魚& 養魚遍及各地,公塘放養者多。魚種以鰱、鱅、鯖、鯿爲家魚,白、鱖、鯰、魚敢爲野魚,野魚任人釣取。魚塘中置樹杈,防人偷竊。魚苗原以陽邏,下巴河、蘭溪、茅山、蘄州、武穴江邊撈取,販苗人用油紙桶挑往各地市賣。近些年多爲人工育苗,車運出售。  二、飼養俗語  舊俗,人視“兒孫滿堂、六畜興旺”爲美滿家庭。豬、牛、雞家家必養;羊、鴨、魚、蠶、蜂、貓、狗的飼養因地制宜。改革開放前的經濟拮據時期,雞被譽爲“雞屁股銀行”。有關諺語不少:“喂豬能賺錢,外肥幾畝田”;“魚長三伏豬長秋”;“朝中無人莫做官,家中無牛莫種田”;“黄牛怕進九,水牛怕出九”;“牛欄通風,幹活能沖”;“牛要喂得好,圈幹飽食露水草”;“春牛要冷,冬牛要暖”;“渴不急飲,餓不急喂”。  三、飼養禁忌  殺雞多在早晨,忌在黄昏前殺雞,動刀前先念幾句:“雞呀雞呀你莫怪,你本陽家一刀菜。今年送你去,明年接你來”。家養的牛都不宰殺,到沒用前去調換或賣掉。農家忌養“五爪豬”(5個腳趾)、“八卦腦”(腦生八卦斑)、“白花豬”、“自來豬”(人說豬來窮,狗來富)。亦忌母雞夜啼、牝雞司晨。有則放生,或宰後埋掉。民間多不養種豬,認爲“傷俗”。養蠶的蠶室不放牲畜,不置便桶,不讓產婦及生瘡的人擅入。以防“瘟蠶”、“倒筐”、“倒箔”(染上病毒者)。&  加& 工&  一、農產品加工  糧食加工& 通常獨作,所用工(器)具有礱、碓、碾、磨、篩、簸、甑、錫鍋之類,工序繁簡不一。把稻穀加工成米,須經曬穀、礱穀、簸殼、脱内皮、篩稃去雜幾道工序。去殼用礱,脱皮或碓或碾。今用機械加工米、面,礱、碓、碾幾近絕蹟。  礱,用黄泥、木齒做成,篾作外套。兩層,下層固定,上層活動,似磨而大。碓,由石臼、碓嘴、碓身、木架、扶手組成,形似蚱蜢。舂者踏擊碓尾,脱去臼内穀物内皮或舂成米粉。碾有兩種,均作碾米用,一種由環形石槽、鐵餅形碾滾和丁字形木架組成。另一種碾盤爲整體,石工鑿成,狀若茶盤,直徑約2米,厚0.6米。中鑿孔的裝木樁或鐵作碾心。磨有腰磨、手磨兩種。其主件是磨盤,附件是磨架或磨手。甑與錫鍋是起酒的工具,民間有用此釀造土酒的習慣。  油料加工& 原無榨油機,農家榨菜油、麻油、棉油、桐油、茶油、花生油一律用木榨。木榨坊有榨身、撞杠、碓、碾、磨、炒竈、蒸竈、風簸、弔篩、大小油桶等。生產近似流水線,分工合作,前呼後應。進行步驟因原料不同而有别,篩、舂、碾、炒、蒸、風簸次序不一。榨麻油、菜油先篩後炒;榨桐油、梓油先碾、舂,後蒸、炒。榨梓油第一步風篩去雜,上竈蒸軟,入碓脱白,過篩分離,取白蒸熟,套模踩餅,裝榨加楔,推撞猛擊。油進木桶,冷卻凝固,出爲“皮油”;第二步將子實炒爆,進磨破殼,風篩分離,碾碎内仁,入鍋蒸熟,套模踩餅,裝榨撞擊。油出入桶,是爲“梓油”。榨爲兩人合圍大楓樹鑿成,榨膛形如木魚口,長兩米許。撞杠用檀木爲之,長三米左右,粗若品碗,其中上方鑿孔並系鐵索於梁上。擊撞者2~3人,且擊且哼唱。按俗規,餅幹油淨停撞後,即撤油桶,換小缽,餘滴歸榨主。  人視榨爲“禿尾龍”。年初開榨,燒化紙祭之;夜間歇工,松開榨楔;恐其太“飽”,會乘水“離去”。  七十年代後,老榨被榨油機代替。  二、編織印染  五十年代前,繅絲織絹,軋花紡紗,績麻織布(土布),印花染色,農戶自理。蠶鄉繅絲,各自在家設竈煮繭,獨架繅車。得絲後又是自織綢織絹。織綾、絹用交花足踏法,依節拍且織且歌。境内所織的縐紗、土綢、燈籠紗、籮籮紗在宋代就有名氣。  棉鄉紡織比較普遍。小紡線車家家都有,婆婆日間移車堂前,邊帶孫兒邊紡線;夜里移車油燈下,邊轉車把邊與人拉家常。團風縣的婦女善織。“景莊”織品聞名遐邇。織布情形亦有謎歌曰:“天上有鵝飛,地下有鵝叫,兩邊攔絲草,中間鯉魚跳。”  絲棉織品染色印花原用土法。綢絹以稻草灰浸水漂白。取蕎麥花漚綠布,烏桕葉漚青布,梔子果汁漚黄布,橡碗、楓球搗汁漚楮、灰、皂布。這些到50年代初消失。團風、紅安、麻城、黄梅、武穴等縣市的“柳條花”、“格子花”、“米篩花”布行銷各地。  線、索、篾、藤、葦、麻、棕、柳編就地取材,時有新品,至今不衰。草鞋、草扇、蓑衣、鬥笠、畚箕、席簟、掃帚、拾筐、囤條、撈網等生產、生活用具農家自制。其中尤以打草鞋最爲普遍。在塑料泡沫涼鞋未興之前,農人多穿自編的草鞋上工、旅行,草編、藤編、麻編、布編草鞋隨處可見。英山張家嘴是最負盛名的“草鞋鄉”,因此有“草鞋出在張家嘴”之說。  三、女紅刺繡   長於編織剪裁、挑花繡朵、飛針走線的婦女人皆稱讚。農家女兒入學讀書的少,十三歲即跟母親或嫂嫂習針線活。至十七八歲女紅嫻熟。臨嫁前做嫁鞋少則十多雙,多則數十雙。及至婆家,嚐以精細的針線活顯耀於鄰人妯娌間,取信於夫婿翁姑。做了主婦不時飛針走線。納的鞋底、襪底;編的帽絆、腰帶;繡的襪底、帽花、枕花、鞋花可謂“跳出金雞、飛出金鳳凰”。&&& 黄梅挑花工藝最精。棉區姑娘皆會。新挑的枕套、帳檐、被面、鞋墊是訂親的信物。婦女挑的錢袋、褡褳、肚兜、圍裙是美化生活的常用品。  做鞋功夫深,保留傳統工藝亦最多。鞋底針腳有“破五針”、“梅花點”、“疙瘩點”、“荷包格”、“核桃花”、“人字路”諸式。一一横豎交針,左右成行,美觀結實。鞋幫中間是舊碎布“備的殼”,里外置新布。男鞋面或青或藍。女孩鞋面多繡花。花色視年齡而定。中青年多繡荷花、牡丹,老年或梅花、或蘭花。新婚女着軟底紅緞繡鞋,上繡“鳳戲牡丹”、“喜鵲啄梅”花式,寓意喜悦美麗。兒童流行“虎頭鞋”、“貓頭鞋”,並在虎頭上繡一“王”字,寓意雄猛矯健,聰敏活潑。  今商品鞋普及,送鞋之俗淡然,鞋面繡花少見。&  百& 工&  一、拜師與收徒  百工七十二行,行行都有譽祖的習慣。一入師門,恪守師承,聽從師訓,遵守行規,維護本行榮譽,誇耀祖師技藝。木、石、砌匠皆言其祖師爲魯班;金、銀、銅、鐵、錫、窯、補匠言其祖師爲李老君;裁縫說他的祖師是始制衣的軒轅氏;打鼓說書者昭耀藍彩和……。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行規、行語、禁忌及拜師儀式、傳授技藝方法。雙方關係一經確定,就得恪守“一日爲師,終身爲父”之約。收徒方式:先由人介紹,如師傅同意,再回複家長。家長沽酒割肉,擕帶子弟登門拜師,或在家中設宴待師。學木匠的先拜魯班,再拜師傅,後訂師約,宣布師規。學徒期間師傅隻供夥食,不開工錢。外出做工,徒幹粗活,打下手,挑工具箱,侍奉師傅起居。學藝,多看少問,與僱主謀事,由師作主。討取工錢,徒弟勞步。徒往師家,幹農活,充腳力,做家務,帶小伢,什麼都做。若犯師規,任師打罵。師傅的高着、絕招一般不輕傳、要留一手,以防徒超過自己,“搶了飯碗”。有的保守終身,直到病老咽氣前才傳給親人或得意門生。通常傳子不傳女。學徒期滿,徒家辦過 “出師酒”,師傅贈工具一套,以示“衣缽相傳”,並且讓出一塊立足之地,讓徒獨立尋主。爾後,徒弟如對師不敬,必遭同行譴責。  二、行規俗禁  手藝人講求手腳穩當(指無偷撈爬拿惡行),言語誠實,態度良好,品行端正,不挑嘴弄舌,不惹是生非,能尊重主家,取信於人。年初做“開張活”,主匠一道 “開張大發”,一道“恭喜發財”。主家“把湯”,匠人推謝而後食之。年終做“辭歲活”,要求幹淨利落。臨行,主家送紅紙包(内包工錢)以示謝意。  匠人規矩各異,也有小同。相同的是,一般離家十數里的不在主家留宿,需要留宿的自帶行李。木工早去晚歸,斧頭不離身,行走夾肋下,晚間用以防身或曰避 “邪”。石匠晚歸隻帶“五尺”,用意同前。木匠幹完活將斧頭放工作凳腳邊,口朝凳里。挑工具用矮身籃子或以繩子串之,不用箱,不上鎖。理發匠或挑擔,或提籃。吃飯派零餐,隻用中餐,無須特别招待。惟年初剃“開張頭”和爲嬰兒剃毛頭才“把湯”,並封“利市”。剃頭規矩:下刀處男左女右;光頭,上午從左,下午從右;和尚下刀於前,道士下刀於後。給新郎剃頭要講恭維話,給老人剃開張頭亦取兆頭,對生意人亦然。木匠打嫁奩、裁縫做嫁衣要討“喜頭”。  工匠各有各的禁忌。裁縫做壽衣用絲、棉、麻布,不用皮毛料;衣扣不打連環扣,亦不用硬質扣。木匠的工作凳自己不坐更不讓他人坐。做屋,桁條、桷子隻准單、不准雙。木匠做梯子“踏七不踏八,踏九不踏十”。&  商肆&  一、交易方式  “七十二行,各走各的路”。方式多種多樣。  擺攤設棚& 此類在市鎮街道的空隙處,早設晚收。買賣雙方討價還價。原都雜亂無章,今見條理化,縣以上市鎮有貨攤專賣“一條街”(如成衣街、小百貨街之類)。  集市交易& 此類交易多見於鄉級以上市鎮。沿江幾縣及人煙稠密的地方集點最多,清末、民國期間黄岡縣就有五十多個集點。交易之物主要是魚、肉、禽蛋、蔬菜、水果、雜糧、柴炭、雞、鴨、豆制品、土特產品等。市民提籃小賣往來於此。集時大多在早晨。農民踏露趕集,稱“露水集”。  集會交易& 此類包括民國以前的廟會、以後的物資交流會、產品展銷會、看樣訂貨會幾種。廟會興起甚早。宋代前的史籍就有記載,民國盛行,後不複見。作會主的地方紳士,會期在寺觀主神生日間,三至十數天不等。交易的有土特產品、日用雜貨、布疋藥材,趕會人擕老扶幼,絡繹不絕。物資交流、產品展銷、看樣訂貨會見於當代,交易地點在城鎮。  挑擔游鄉& 貨郎布販肩挑“櫃台”走四方,不用算盤不計帳。主賣婦女兒童用品。凡針、線、手帕、剪刀、面鏡、胭脂、水粉、花線、染料、糖什、玩具應有盡有,面向姑娘、婆婆,生意靈活。可收現錢可賒帳,賒欠雙方縱無表記亦結算清清楚楚。他們搖着鈴鐺鼓兒來來去去,與村民關係融洽。布販也挑擔,也推車,也背包,絲綢面料捆在一起。僱主買多買少,挑挑揀揀,討價還價,不厭其煩。  二、鋪面門牌  老式店鋪均爲上棟下宇的木架屋、木板樓,活動式門板門窗。鋪面或四開八扇,或六開十二扇。門檐較寬,下裝半截“鼓皮”。看梁上雕繪“二龍戲珠”、“雙鳳朝陽”、“獅子滾球”諸式圖案,以示興旺吉祥。鋪面小,進身窄,呈現古樸之狀。樓房、寬門、闊堂及玻璃門、合金門興於改革開放後。  老式門牌通常不制,少數石刻,或用琉璃瓦爲之,皆由當地名人書寫,黑底紅字或金字。人從字面可知其規模和特點。聯營商號稱標“同仁”、“同德”、“恒利”、“齊昌”;中等商號常標“複興”、“益泰”、“永昌”;較小商號常標“某記”(某代姓氏)、“某家”、“某鋪”或“某名”;一家幾房經營的則標“大記”、“二記”、“三記”(如民國時黄州“陶生茂大記”、“陶生茂二記”即是)。若某家某行業出了名,則以某家某行業稱(如清末黄安“董家醬園”即是)。如爲雜貨鋪就冠以“京廣”、“萬寶”;如爲藥店就冠以“康複”、“春生”、“永寧”等。  三、度量標價  舊時商店商品不標價,價在店員心中。店員看貨源走俏情況隨行就市,自行標價。某些資金雄厚的大商號雖也標“一言堂”(即不討價還價),但那並非真實的。另外,還標暗價。暗價數目用謎語式字樣代之。如民國時,團風“福生昌雜貨店”的暗碼是“由中人工大,王主並羊非”。以上兩組漢字各分别代表“1、2、3、 4、5、6、7、8、9、10”。若顧客問一隻瓷碗的價格,二掌櫃答“五角六分”,客還價“四角五分”。二掌櫃倘不能作主,便暗視大掌櫃,大掌櫃即用暗碼指示:“顺(或大)賣。”那麼這隻碗乃用五角成交。  四、店員風紀  老板、店員大都講究行業道德,坐店掌櫃須經歷三年學徒階段,學習行規店紀、經營本領和接待顧客、網羅“鄉腳”(主顧)的能耐以及商品知識,即通常所說的 “生意經”。坐在店堂内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擧止規規矩矩,穿着整整齊齊,絕無箕踞、孟浪之態。顧客進門,或欠身、點頭,笑臉相迎;或奉茶、裝煙(水煙袋)、拂凳看坐。交談和顏悦色,輕言細語,有問必答,絕無厭煩情緒。  店中分工明確,概分兩類:一類管事、管帳、經手、水客(采購聯絡);一類主師(大掌櫃)、客師(二掌櫃)、跑堂、打雜。他們各司其職,互不越位。薪水按職分等,老板決定大政,不管具體事務。老板娘(或某親信)專管錢櫃。錢櫃上有一魚口,店員收取的現鈔隨手丟進魚口。  店中地位最低的是小夥計。幹粗活,做雜事,侍奉老板,且休班出店需有“淨身”表示。或掏出荷包抖一抖,或脱下外衣在櫃台上撻一撻,作個未帶走錢物的“亮相”。犯了這些規矩,輕則扣發薪水,重則開除店籍。開除方式是於年終,老板置酒一桌,讓犯規人坐上席。食畢包個紅包附上當年的薪水,老板一言不發,即避席而去。  店中還有以下規矩:櫃台不能坐;門坎不能蹲;挑擔不能横門前;條凳不能騎在門檻上。包裹忌壓桌上的筷子筒;度量衡器忌人絆拉;其他器具隻能平放,不可翻撲。言談中忌諱“翻”、“倒”、“虧”、“蝕”、“刧”、“摔”、“淹”、“燒”等字眼。見“舌頭”稱“賺頭”;見“老鼠”說“財喜”;見“牙齒”說“財條”,老板才高興。  五、商風行語  重門面& “寧丟生意,莫丟門面”;“經商信爲本,買賣禮當先”;“生意三件寶:人緣、門面、信譽好”;“一客失了信,眾客不登門”。  講和氣& “顧客進門,笑臉相迎”;“生意不成人情在,這回不來下回來”;“棉線是紡成的,生意是談成的”;“閻王開飯店,鬼也不上門”;“公平交易,和氣生財”。  探行市& “不知風雨莫行船,不通行市莫經商”;“客大壓行,行大壓客”;“生行莫入,熟行莫出”。  講訣竅& “江湖一點訣,莫對妻兒說”;“逢俏莫趕,逢滯莫丟”;“隔季辦貨,薄利銷多”;“留得千年貨,自有賺錢時”;“有了原貨在,不怕人打賴”;“不怕不賺錢,就怕貨不全”;“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本大利小還是小,本小利大還是大”;“財不露白,貨不離身”;“多進樣,少進量”;“賣屋不賣門,讓秤不讓砣”;“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多,人多我早”;“薄利多銷招遠客,貨不停留利自增”;“三分(利)吃飽飯,五分(利)餓死人”;“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腳勤不怕家鄉遠,酒好不怕巷子深”;“秤平鬥滿,錢憑心賺”;“帳越做越清,生意越做越活”。生活習俗  衣着&  一、服裝樣式&&   趨同性大,地域界限不大。  行業服& 軍服、警服、學生服、運動服、工作服、道袍、禪衣等。道袍禪衣均無領,右衽,布帶綰之,藍灰二色,或黄、皂色。二者中還有八卦衣、百納衣爲民間仿制,是爲童裝,表示安泰吉祥。民國男式學生服裝類似中山服。  官禮服& 長袍、馬褂、繡飾服、將軍服、藍衫等。長袍長過腳肚,兩胯下開叉,矮領,大襟右衽,袖齊手腕,綴領,肩、肋、側扣5~7對。清代民國時的胥吏、紳士套上馬褂作爲禮服。貧家男子冬春穿之可擋膝寒,勞動時撩起下擺,系在腰帶上。馬褂半身,袖掩肘部。清代馬褂長袍(爲馬蹄袖)是官服,與暖帽、涼帽配套。民國至今,官民服裝無别。&&& 便服時裝& 民間各式便裝及新婚、新潮流服裝款式頗多。清朝至民國流行服式主要有:滿大襟褂,形似春秋衫而長大,大襟右衽,綴布扣5~7對。婦女常穿此種。今山區農村老婦還有着者。短褂、短襖,短褂俗稱“熱褂”,分對襟、大襟二式,領高三公分許,袖齊手腕,綴布扣5對。短襖三層,中行絮。男子常穿此種。旗袍,初爲滿族婦女便裝,後廣泛流行,學生及富家女子多穿。有長、短、緊、寬、聯、裝六種袖式。開襟處嵌、鑲裝飾。琵琶襟馬甲,襟似琵琶,故名。亦稱鐵襟馬甲、坎肩。形制短小,男穿在里面,女與旗袍配搭。接腰褲,其腰其筒分兩截,腰寬大無系,可反操兩摺,用線褲帶紮之,腿粗,有束腳、不束腳之分,不綴口袋。農民下田勞動時,將褲筒卷起。束腳式今老人中有着者。領褂、汗衫,對襟、無領、無袖。領褂兩層,套在衣外。汗衫單層,農家男子貼身穿。百褶裙,裙擺褶多,故名。此種多爲富家女子享用,貧家少數新婚婦女亦有。中山裝,它由孫中山於二十年代初支持創制,故名。各界人士喜穿,流行廣泛。圍裙,中置長方擺,無口袋,工匠及平原一帶的中老年男子常用。抹衣,棱形,綴領帶、胸帶。胸部繡花。富家女子還配銀鏈飾玉朵。兒童服裝,樣式極多,鄉里常行抱裙、抹肚、鬥蓬、“百納衣”、“開襠褲”等。  二、冠巾鞋襪  冠履& 清代官吏戴翎花紅纓涼帽;監生、擧人戴頂子帽、絹子帽;商賈紳士戴燉缽帽、氈帽;貧家男子冬纏頭巾,夏戴草帽,雨戴鬥笠;貧家女子罩繡“勒兒”,蒙包頭。民國官紳冠戴無别,涼帽、氈帽、禮帽、瓜皮帽、博士帽皆行。貧家男子在過年、走人家作客時也戴瓜皮帽、呂宋帽(俗稱“缸蓋帽”)、青藍色頭巾用以禦寒。貧家中青婦人罩黑絨發網,纏黑皺紋包頭,老嫗也圍包頭,也戴黑白花邊無檐帽。兒童不論貧家男女,戴獅頭、貓頭、兔耳、繡球及簡易鳳冠、冠梳、鈴鐺帽。新婚男戴禮帽、瓜皮帽,女戴鳳冠、披披風。學生背箬笠(俗呼“鬥笠殼”),沿江及紅麻幾縣農民戴尖頂篾編、葦編帽。  鞋襪& 粉底靴、朝靴在民國後消失;皮鞋、力士鞋、膠鞋、球鞋、穿眼帶鐵扣布鞋興於民國;涼鞋、拖鞋、帆布鞋、毛皮鞋、晴雨鞋、運動鞋、登山鞋、長筒馬靴、水田作業鞋、塑料軟底鞋行於當代;布鞋、棉鞋長行不衰。草鞋、油面布鞋幾盡絕蹟。木屐原各縣都行,今唯黄梅尚存。上幫爲桐油浸制數層棉布殼面。穿上能走各種泥路。布襪、裹腳、綁腿止於民國中。棉線襪、毛線襪、混紡襪、晴綸襪漸興。線襪原喜上底。襪底原爲手工納成,且繡上花。現山區仍留此風。  佩飾& 清入關後,多種首飾被禁止。晚清至民國,鄉紳拄“文明棍”,戴鑲金邊眼鏡,圍長圍巾。士商揣懷表,搖白紙扇,戴金戒指,也披長圍巾。一般中年男子或腰系寬線帶,身右側墜小半截;或腰纏長“板帶”,兩端皆綴“八股絛”。青年或在單帽帽碗上綰根綠絲帶,飄於胸前;或在扇頭上系個綴子,别於腰間。有的鑲兩顆“金牙”,穿雙系帶白底竹布鞋,荷包里裝個小鏡子。老人在旱煙口袋上綴朵花,出門將它搭在肩頭上。兒童或戴銀項圈,或佩香袋。中青婦女發上綰金釵(銀質或銅質),插根簪,墜耳環,掛“欠匙”(銀質牙扦、耳匙等,系以玉片、銀鏈),戴手鐲,匡戒指(俗呼“斑子”),披以銀鏈、玉勾裝飾而成的披肩。趕戲、走人家將花手帕塞在肋間口袋里,留一角於外。鄉間姑娘愛戴花,無錢買花便插野花。  三、鬚眉發型   民國至今留長須者少,蓄上唇胡、八字胡、山羊胡見於部分紳士。清入關後,成年男子蓄長辮。辛亥革命起,行剪發,二十年代在教師、學生中行短發後攏的和分披一邊倒的“東洋頭”、“西裝頭”及平頭。婦女原有畫眉習慣。新婚期、走人家、看戲、趕會皆畫眉、搽粉、打胭脂、塗口紅。胭脂抹面頰上,眉間用竹筷塗一紅點。五十至七十年代,城鄉皆停止打扮,八十年代後,婦女講究妝扮,描眉、美容、美發之風盛行城鄉。婦女發型近百年來變化不小。二十年代前流行“剪子頭”,梳頭時將頭髮平分兩把,又在後腦勺垂發一綹,修成兩個尖角,名曰“燕尾”。後城鎮和知識界倡行剪發,農村婦女乃行直發後梳,挽成“鬏(jīu)巴”,狀如包子,外套紗網,並綰簪子、插花兒。五十年代這種發型隻限於農村老嫗。“文化革命”初興學生頭、游泳頭、“杈杈辮”。八十年代風行燙發、長披發、短披發和單長辮的。部分地方農村兒童們仍行“護門發”(頂部留一方塊)、鍋剷發(腦後留一方塊,俗稱“狗尾巴”)。  衣着上主要禁忌有:男忌戴綠色帽,忌歪戴帽,男帽禁女人跨,女忌袒胸露腿,忌少服老穿,非孝不穿白鞋,服孝期間不穿白鞋拜年等。&  飲& 食&  一、飲食習慣  郡人口味偏鹹好辣,喜熱飲食,好喝茶,男子多嗜煙酒,城鎮及山區老嫗嗜煙者不少。飲茶& 茶爲各家四時必備之物。“東家到西家,進門一杯茶”。紅安麻城尤盛。待穀雨茶、釅細茶是爲上敬。老人喝釅細茶、紅糖水、抽葉子煙以爲“享清福”。羅田鄉民重鹽茶和薑茶。沏茶,常人用泥壺;殷實人家用白瓷壺與細瓷蓋碗。用水講究一泉水、二井水、三河水,並用開水急沖。茶壺以不着地、不着桌面(提在手上)爲好。  喝酒& 喝酒、造酒歷史悠久。宋代至民國,屢禁未止。每值春節,農村凡溫飽之家至少造穀酒一甑,做糯米酒一壇。麻城宋埠“騎龍弔酒”、東木“老米酒”(俗呼“擺頭酒”,因略有酸味,喝一口擺擺頭),武穴“西貢酒”,黄梅“糯米堆花酒”,是爲傳統佳釀。  老農日常飲酒時間或早或晚。羅田諺雲:早酒三盅,一天英雄。節日、筵宴、待客必置酒,通常無酒不設宴、“無酒不成禮義”,故俗呼設宴曰“辦酒”。酒尚釅醇,好小杯慢飲,雖無“猜拳”之習,但好勸酒、鬥酒。勸者一而再之,鬥者氣壯如牛。勸者雲:“怪酒不怪菜,多喝一點”。喝者雲:“主不飲,客不歡”。幹了再斟,客不讓,主人曰:“喝酒不酌酒,等於沒喝酒”。喝了一杯後要求“好事成雙”,喝了兩杯後說:“酒過三巡”……  吸煙& 吸煙俗稱“吃煙”。起於近古時期。原吸旱煙,黄岡、浠水、紅安人亦喜種葉子煙。民國時,黄岡“名曬煙”品味特佳。來客敬煙,結婚敬煙,送禮備煙,乃成俗禮。  主食& 主食以大米爲主,小麥、雜糧(按本區習慣,統稱大麥、蕎麥、高梁、玉米、黍子、豌豆、飯豆、綠豆、紅豆、紅苕爲雜糧)輔之。稻米中又喜秈不喜粘。北部山區貧家原在稻米青黄不接時用大麥煮粥飯、蕎麥烙餅、豌豆煎羹,麵粉摻南瓜作糊糊(俗名“搞粑”)。紅苕一清蒸,一置鍋底層,上蓋大米與之同燜。今面制品爲城鎮人早餐主食。  稻米、雜糧經煮、蒸、燜、燒、炸、烙、炒、膾幾種方法弄成幹飯、稀飯、面條、糊糊、發饃、烙餅、油餅、燒餅……配上蔬菜下咽,間或食些魚、肉、禽蛋、果品。肉食原隻過節才可享,殷實農家嚐於春節宰豬一頭,賣半留半。留的部分腌作臘肉,一直吃到來年插秧時候。  蔬菜四季吃鮮,春夏秋最旺。秋末腌制的豇豆、扁豆、辣椒、蘿蔔、白菜及豇豆幹、蘿蔔幹、南瓜、筍是淡季的常備菜。另有野生地菜、苦菜、荆芥、椿苗、小蒜、白花菜、馬齒莧、小竹筍是農家的輔助菜。  二、食制禮數  城鄉居民常年一日三餐。城鎮比農村早食一個小時。農人有出早工的習慣,婦女看太陽、聽雞鳴炊飯時間。  飲食烹制地域、季節有别。平時、節日、待客及不同客人亦見以下差異。  平時& 北部多燒柴的地方一日三餐現煮飯吃。沿江貧家一年四季都是早中餐煮幹飯,用米湯沖鍋粑粥(按,此粥極香,俗言“一行服一行,鍋粑泡米湯”)。晚上用剩飯、剩菜合煮,名曰“湯飯”。八十年代後,平時飲食習慣多有改變。豌豆、高梁等雜糧多作商品,較少食用;南瓜、紅苕除調劑口味外,多作養豬飼料。  節日& 節日菜餚多含寓意。春節前夕團年飯有燒全魚習慣,象征年年有餘;春節期間拜年“食雞湯糍粑”,寓意生活美滿;正月十五吃“元宵”,寓意逍遙自在;二月花朝節,棉區吃“棉花砣”(即糯米湯圓),祝願棉花豐收;寒食節全日吃剩飯、不擧火表示對歷史名人的尊敬;三月三掐薺菜花煮蛋吃,說是可以祛病;立夏,山區人殺雞沽酒,挖筍燒肉“打牙祭”、“壯腳肚子”;端午,沿江各縣人包粽子,以示對屈原的弔唁;中秋,各地人家或買月餅,或打糍粑,或煮紅蛋,或嚐瓜果,食品都是圓的,表示“團團圓圓”;臘八,家家戶戶皆合五穀瓜豆煮“臘八粥”,品味一年的勞動成果,又說是對朱元璋的紀念。  待客& 域人普遍殷勤好客,待客奉其最好之飲食。昔時待客不過荷包蛋、心肺湯、蓮子湯等,最重敬者莫過於殺雞。清燉雞塊是招待貴客、稀客、女婿的上品。最隆重的宴是海參、魚翅席。一般置肉糕席、三圓席(肉圓、魚圓、豆腐圓或藕圓)。宴席菜餚碗數,喜酒成雙,喪酒成單。出喪酒肉塊特大,俗稱“吃大肉”。民間宴席菜餚制作人大都是男性,且講實惠不大講工藝。  諸席名稱由開席菜、主餚饌及其規模形式而定。肉糕席則肉糕當先,魚翅席用魚翅點綴頭道菜。三道面飯得名於進面饌三巡,大圍席得名於幾大圍盤。凡葷席的壓席菜皆爲大塊、大碗豬肉。每種席都於出正肉菜後上小菜(腌豇豆、醬幹子等)。  其他& 老人、小孩、產婦、病人的飲食一般多稀淡、酥軟,講求營養。較有規律性的是產婦飲食。糯米甜酒、紅糖剝殼雞蛋、荷包蛋掛面、燉豬肚片、煨母雞塊產婦必食。多由婆婆、丈夫制作伺候。食在内屋,至滿月方可自己操廚,與家人同堂共餐。  三、農家風味  菜點餚饌原料就地取材,各地都有名點名吃。  紅安綠豆粑& 它用糯米粉面作皮,煮綠豆泥作餡,並用香油炸成,是傳統待客佳品。  紅安煨葫蘆燉肉& 先取鮮嫩的葫蘆掛在嘬口缸壁間,中生炭火烘烤。至呈黄色時乃止。出缸,從豎向鑽孔兩個,用木板緩壓至扁。複入缸烘幹,捶平,懸掛晾好。吃時,置溫水里泡漲,刮皮、切塊,放入肉中慢火煨燉,其味醇香。  麻城泡米粑& 糯米洗淨,浸泡一小時,濾幹,蒸熟,拌白糖,攤至溫熱,捏成圓子,裝入印模,按作餅,曬幹,投入花生油鍋炸熟即成。此餅潔白焦脆。  麻城肉糕& 原料有豆粉、豬肉、鰱魚、雞蛋清、香菇、木耳、蔥花末及薑米、精鹽等。肉、魚剁茸,與豆粉、雞蛋清等加清水一起攪拌,弄成方塊形,上籠,加旺火蒸熟。吃時切片裝盤。其狀水晶體,且軟滑鮮嫩。  黄岡糍粑雞湯& 糯米糍粑以現打的爲上,幹糍粑切作方塊煮熟亦可。老母雞肉剁塊用瓦罐文火煨之,並加薑米、料酒、胡椒粉,煨至湯汁濃稠,香氣外溢,即泡糍粑。  黄州(團風)炸湯圓& 湯圓用糯米粉佐以核桃仁、瓜仁、杏仁、桂花、芝麻、白糖、麵粉制成。其制法是:將糯米粉攤在簸箕内。佐料加水拌勻,捏餡,入篩,輕輕篩在糯米粉上,再灑水滾成湯圓,投入芝麻油鍋中慢炸,至色澤金黄時出鍋。它外酥内軟,味美不膩人。  羅田印子粑(亦名“破粉粑”)& 用糯米、秈米各半,分别浸脹、晾幹、舂粉。糯米粉揉好煮一煮,名曰“打芡”。芡團同秈米粉一起揉作面團,揪成小砣,一一投入有雕花(或福、喜等字)的梓木印模,反過來拍兩下,即爲印子粑。是爲民間喜慶、送禮的工藝食品。  羅田板栗燒雞& 板栗用豬油炒過。雞肉塊烹炒至六成熟加水、鹽、醬油同板栗一起燒熟。此菜栗米味長,肉香酥軟,爲羅田傳統待客佳餚。  英山雪花糕& 其狀若雪花堆積而成,故名。主料秈米粉、糯米粉各半。拌以芝麻粉末、白砂糖。粉以適量冷水拌勻,使之捏得攏,散得開。芝麻炒熟碾細,拌上白砂糖,待用。蒸籠屉上墊稀布,置明火、開水鍋里。篩入拌好的濕粉,一層粉,一層芝麻糖,反複四次,厚約兩毫米。操作快,火旺(蒸半小時即成)。此糕松軟爽口,爲中秋風味名點。  英山灌腸豆腐& 此用水豆腐、豬血、生薑、蔥花、五香粉、五花肉、精鹽調制而成。豆腐合豬血、佐料揉成生粑狀,五花肉切丁與之攪拌,灌進刮淨晾幹的豬大腸内,縫好口,裝入竹籃晾幹或熏幹。吃時切片,用油煎之。此爲佐酒、下飯的佳品,農家春節皆制。  浠水藕粉圓(以巴河藕爲上)& 藕粉用水拌勻,捏作團子,塞進豬板油、桂花、冰糖、白糖、芝麻。爲佐料制的餡子,封好口,搓圓,清蒸而成。此圓晶瑩透明,軟糯清潤。  浠水肉圓& 圓子主料是苕粉,配料有豬肉丁、去皮孛薺、紅白蘿蔔丁及豬油、雞蛋、蔥花、醬油、精鹽等。苕粉與配料兑清水拌勻,調作漿糊狀。升旺火,加豬油,燒熱,倒入漿糊,不斷攪動,使之成砣。然後沾水捏圓子,放油鍋内,翻幾下,澆水少許,加蓋燜至水幹,再澆水,反複三次乃成。  蘄春泥鰍鑽豆腐& 此菜兩鮮兼及,清馨味足,特具農家風味。其作法分三步。一以小指粗的黄色活泥鰍,置清水養一天,讓其排出腹内髒物,沖洗幹淨。二用鮮嫩熱豆腐,整塊放在溫熱鍋里(鍋里先放香油,蔥花、薑米),再放泥鰍,就文火慢燒。泥鰍受熱,往豆腐里鑽,直把豆腐搗亂。三待泥鰍不鑽不動時,加大火力,投進適量豬油、醬油、精鹽、蒜泥、白醋、五香粉、翻身燜一會,起鍋、放點蔥花即可。  蘄春蘿蔔鯽魚& 鍋内放豬肉,燒化,投進薑米、辣椒米、精鹽氽一下,置水、投味精白醋、料酒、燒開。取活鯽(兩湖產者最佳)活淨,置鍋里,隨用新鮮蘿蔔絲蒙之,加鹽和醬油燜片刻,再以文火煮二十分鍾。此菜湯汁爲乳,魚味鮮甜。  武穴子薑燜子鴨& 子鴨治淨、剁塊。子薑去皮切片。鍋置旺火上,下豬油與木耳、子薑拌炒一下盛起。再下豬油,投入鴨塊爆炒。至變色,再加料酒、高湯、醬油、精鹽、味精、白糖、蔥段,倒進木耳、子薑、燜十五分鍾,用濕澱粉“勾芡”,撒點胡椒粉即成。  武穴山藥煨肉& 豬腿膀肉洗淨切塊,山藥刮皮切長方條。肉入鍋,加清水,煨開,去浮沫,放生薑、蔥、料酒、煨至六成熟,倒進山藥,加鹽同煨一刻鍾即成。  黄梅豆油皮春卷& 此點由豆油皮、五香幹子、鮮地菜、花生米、芝麻油等主料制成。制法是,豆油皮切成方塊(每張六塊),花生米炒熟、搗亂,幹子切丁,地菜燙過、切碎。炒鍋置旺火上,加油燒熟,放下花生米、幹子丁、地菜末、精鹽、蔥花、胡椒粉、炒拌成餡,包卷在豆油皮里,以漿糊封口,投入芝麻油鍋中炸制顏色金黄即可。   黄梅野鴨燒鹹菜& 野鴨治淨剁塊,燙一下,撈起,瀝幹。酸菜(腌白菜杆)切段。鍋里下豬油,燒熱,倒進野鴨塊,加薑米、蔥段、精鹽、醬油、爆炒片刻,再加高湯、料酒燜之。然後放進酸鹹菜、大蒜、冬筍片與之同炒同燒至熟,以濕澱粉“勾芡”,並撒胡椒粉。此菜鴨肉肥滿,酸菜脆香,野味、家常風味並具。&  住& 行&  一、村落特點  村落系於田園、道路。田園成片、道路交錯的地方村落稠密,規模也較大。村落分布從南到北漸稀而小。大别山腹地“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雞鳴人不見,犬吠隔山凹”;南部和中部“嫁女隔田畈,豬牛錯認家。棉荷花相映,網罟掛魚叉”。  濱江圍堤建圩,村落建在湖沼、田原的高處。山區、丘陵、村莊伏於河穀、壋凹、垅夾、坳口、掛塝間及三山環抱、彎彎相繞地。村名第一個字常冠姓氏(也有冠别的意思),尾字常冠個地域。如李家垸、居仁墩、中埠、夾溝凹、祠堂口,等等。  二、建房風習  民間建房重視擇宅基。舊時建房,擇基要看風水,定座落,圖所謂藏風、得水、吉利發福;今多圖生活方便,求避風、防水、向陽、美觀、衛生、利於端柴、擔水、出行、活動。建房日期多在秋後動工,鄰里親戚自動幫工。奠基多有擇日子者。建造時要考慮鄰舍關係,前屋不要高於後屋,不能堵塞左右的屋檐排水及過路,不欺鄰家門向,窗戶也不與之正對等等。有“立柱(指房柱、門柱)取黄道,上梁取紫微之說”。  蓋房很重上梁。一些地方還有偷梁之俗。偷梁是造屋者事先物色他人山場的樹木,選定大梁主木。屆時約青壯年星夜上山,偷砍、偷運。運到場,隻要不是仇家,即使被發現亦無妨。上梁選吉日與吉時。梁中掛張紅紙,上書“紫微高照”,另綁米篩、剪刀、鏡子,以示魁星並集,明鏡高懸,諸邪回避。兩邊系紅布袋,内裝茶葉綠豆米。上梁開始,燒紙錢,放鞭炮。大師傅上屋脊,口誦“上梁、上梁,福祿滿堂……”手撒餅子、包子、糖果。主婦撩起大襟接包子,謂之“接福”。其他人接餅子、糖果,意謂“沾光”。上梁、上瓦之後,主家辦酒,叫做“喝出水酒”,亦叫“吃神福”。當天若下雨,稱爲“連塵雨”,以爲吉祥。屋成,再擇日遷居。親友送中堂、字畫和錢物,往視“喬遷之喜”。  今城鄉做樓房多僱請建築隊施工,采取包工形式。俗套一般不行,然上梁、送禮之俗未免。&  三、房屋樣式  封閉式& 此種一棟兩至五幢,爲舊式房屋。富戶獨處,貧家多戶共居。共居着一個大門進出,有側門、後門,但不常開。一進三幢的,常沿中央軸線建上中下三堂(讀 táo)。中堂寬大,或爲羅漢肚,或爲單、雙十字廳。其中立木柱四根或六根。上中下有穿堂屋連接。連接處鑲“鼓皮”(木板)造台階。兩廂上開天井,下鑿坍池,就天井采光,不開窗戶。用途:上堂供家神,下堂過路,中堂議事、集會、停棺、設筵,放置大型公用物。沿中央縱軸線建若幹個小廳:客房、臥室、廚房、雜屋、貯藏室。大屋套小屋,過道接過道。過道兩端或一側再開天井、坍池,下開暗溝,就此出水。臥室不與天井通,室内獨開小窗,光線很暗。祠堂也是這個樣子。所不同者它三堂方正,殿宇宏麗;廂房另開大門,臥室不通正殿。此式多見山區、丘陵。  小庭院式& 屋宇類似前種而規模小,其内住一至三家。  街房式& 它一字形排列,一脊壓兩檐。鄰舍山頭搭山頭,羅檐並羅檐。前檐下小窗對稱,方塊形,有格無扇。大門有木柱、石柱兩種,門坎亦然。此種多見於城鎮及平原區。  木架式& 富戶作青磚牆,布瓦頂;貧家竹葦編觔,糊泥作牆,上蓋稻草。此種見於水鄉。  明暗式& “明三暗五”、“明三暗六”、“明四暗七”、“明四暗八”(即明爲三大間、四大間,實爲五、六小間、七、八小間)式。五十年代後建的平房大都是這種樣式。  這五種樣式房屋廁所都在室外另建。人民公社化至80年代初期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生產隊曾以垸集中建公共廁所。二十世紀後二十年,隨着鄉村逐步富裕,農戶普遍建造鋼觔水泥結構的兩層或多層樓式樓房,取代舊的土木結構平房。  三、内外列飾  房屋多爲大體對稱,分堂屋、臥室、廚房、雜屋、禽畜飼養地幾個部分。堂屋居前,其左右爲臥房、雜屋、廚房横於堂後。大部分地方大門内一側置雞塒,豬圈常在屋側屋後,牛欄離住房較遠。土磚瓦屋及茅屋、木板屋無繪飾。青磚瓦屋飾頂、繪檐、繪外牆。屋脊用磚瓦、灰沙做雀形、牙形、U形、品字形穿花,四角翹起,雕制“獸頭”,既爲美觀又爲“鎮邪”。富家屋後檐繪花鳥及人物畫,漆朱紅大門,嵌龜蛇門環,門楣上書“福”、“祿”字樣。門前左右置石獅,窗欄雕花,堂上繪壁,亦掛畫。新蓋樓房裝飾不斷出新,講究裝飾陽台、門窗,做木地板或地磚。  民國以前,普通家庭隻有鐵、木、陶制器具,無擺設。堂屋正面牆上原擱神龕(香案),掛中堂。通常用厚紙中書“天地君(辛亥革命後有的改“君”爲“國”)親師位”,左書“東廚司令”,右書“列祖列宗”(今貼中堂畫)。其下放明式條台及香鑪、鼓馨、“宗譜箱”或“皇曆”。有的上擺根雕、盆景。堂屋擺桌椅。  臥房主體是床鋪、衣箱、立櫃或睡櫃、梳妝台桌及面架、澡盆。舊式木床爲“架子床”。式樣有:“一滴水”,八柱一層檐;“二滴水”,十六柱兩層檐;“三滴水”,二十柱三層檐。床踏板與床、床頭櫃構成整體,床檐柱雕花繪彩。床上,棉區原行藍底白花家制被面。山鄉除用這種被面外,亦有用無花的。湘繡、杭繡緞子被面惟見少數富家。大紅細布印花被面盛行數十年。被單(俗呼“臥單”)棉區人家都用。英、羅、麻北部人四季墊篾簟、鋪稻草。枕頭長圓筒形,内裝糯穀草、糠皮、蕎麥殼、黄荆子等。兩端縫枕扇,繡花朵。蚊帳爲棉紗織成,少數爲夏布。貧家一床新婚蚊帳用數十年,山鄉多被煙火熏爲黑色。  廚房木器以碗櫃爲主,小桌、小凳、面盆、水桶輔之。  家具的樣式顏色近三十年大變。初興圓桌、靠背椅。尚國漆、樹脂漆,作茶色、鵝黄色。現行組合式及中西合璧式套裝式家具,講究工藝、裝飾。  四、取暖納涼   山區人冬天多烤火,在堂屋一側壘一坑塘,里面燒木蔸。坑塘上掛一弔鍋(或水壺),可煮飯、燒水、熱酒,邊烤火邊吃邊喝邊唱:“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山區人冬天離火便提烘鑪。烘鑪有陶制,有篾籃裝瓦罐的,有鐵皮制者。平原、城鎮也用烘鑪、火盆,今多用電器取暖。農人日間納涼一在堂屋里,一在樹蔭下。夏天扇子不離身。柿油皮紙摺叠扇 、篾扇、草扇、蒲扇均有。夜里習慣聚眾納涼。村民吃罷飯、洗過澡,各端張凳子,捏把扇子聚集大門口、稻場、塘埂上,並燒個麥草煙把,燃煙堆,驅蚊子。瞌睡來了,男人搬張竹床,或拿塊木板,鋪張涼席,露天而臥。麻城村民納涼男女不混。此習直到電扇、電視下鄉方才消失。  五、出門旅行  人們出行慎重,喜歡“邀伴”、“等伴”。邀到好伴,好夥計各自欣慰。出行途中還愛取“兆頭”。做生意的怕遇提空籃、扛光扁擔的;讀書人怕遇殺豬、挑木炭的,若遇討飯、挑大糞、賣柴火的則認爲是“好兆頭”。旅行經驗有六:一看天氣,“早望東,晚望西”、“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二挑擔,“擔不加斤”、 “扁擔兩頭翹,不怕重,就怕拗”(指輕重不勻)。三步行,“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要誤二里半”,“徒步唱支歌,有坡不是坡”。四乘車船,“搶上不搶下”、“六臘少登舟(六月防洪,臘月防凍)”。五問路,“劈柴劈小頭,走路問老頭”。六行態,“男忌扭捏走,女忌大擺頭”、“女行莫仰下巴,男行莫把腰哈(弓腰)”。&  醫藥&  一、醫療習慣  民國以前,境内無醫療機構,隻有幾家教會辦的診所,往求者甚少(在觀念上一惡洋人,二惡開刀、打針)。後來興起一些藥鋪和診所,但往求者多爲富人。窮人患病“一抗二熬”。&&& 民間篤信中醫。境内醫生頗重醫德,講究認病不認人。藥鋪有醫生開的,也有藥商開的。二者都重世主。醫生開的藥鋪可賒帳。推痧、正骨、扳火罐之類的獨門醫巡游各地,信譽亦高。五十年代末,農村實行合作醫療,醫院、診所設置區鄉,藥品由國家統管統售,醫療習慣有些變化。但民間對靈芝、人參、何首烏等藥的神祕感至今猶存,認爲靈芝可起死回生,亦認爲人參能益壽延年,何首烏令人長生不老。服用中藥還講究老規矩。煎藥仍用藥包潤濕蒙藥罐;喝藥不坐(站)門檻;藥渣須倒在路上,不與垃圾相混,讓人踩。  二、常用土方  村民患病,用土方自治。傷風感冒,找蔥、薑、紫蘇、薄荷煎湯發汗;腸胃不適,打餿嗝,炒糊米煎水喝;大便困難,喝兩勺芝麻油;小便不利,用車前草煎湯飲之;小便熱淋,用馬齒莧煎水吞之;燒灼燙傷,搗生蘿蔔汁敷患處,或用刺猬皮燒灰調香油敷之;患惡瘡,取冬瓜研汁塗抹;氣痛,研碎蘿蔔子拌羊奶或人奶吞服;脱發,用松汁煎水洗頭;蛇咬,先用絲帶捆紮傷口上部,再含燒酒吸之,且吸且吐,至不腫即止;傷口潰爛,則煎紅莧菜湯擦洗;蜂蜇,立揉絲瓜汁抹患處。燒頭髮灰吹鼻孔,止鼻出血;煎辣椒水洗凍傷,不致凍後生瘡(若成凍瘡,則燒蘿蔔汁敷患處周圍);用椿樹根白煎湯加紅糖服之,治婦女多白帶;殺倒毛雞,用盤雞水洗澡,並食其肉,主治小兒丘疹;取芹菜合大米煮粥吃,主去伏熱;取菜子油浸香草,擦頭髮,令發長黑;百合花合油菜子油搗亂,敷小兒天皰濕疹,數敷即效;風濕、疼痛發熱,也有不用藥的,以火罐拔之,俗稱“扳火罐”。如此等等,方法極多。  三、保健諺語  “人閑生病,石閑生苔”;“疤是摳的,病是嬌的”;“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手舞足蹈,九十不老”;“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說說笑笑通七竅”;“旺火煙少,心寬氣少”;“色多傷神,酒多傷身,嘴多傷情,氣多傷心”;“夏不睡石,秋不睡板,冬不蒙頭,春不露背”;“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睡前燙燙腳,勝吃安眠藥”;“出汗不迎風,走路不凹胸”;“寒從腳下起,病從口中來”;“兩腳不能移,要吃五加皮”;“有人認得半邊蓮,可跟毒蛇一起眠”;“識得‘血見愁’,手腳破皮血不流”;“有人認得蒲公英,不怕奶爛四條觔”;“七葉一枝花,百病一手拿”。文化風俗  教& 育&  一、幼兒教育  幼兒多在祖母和母親的身邊度過。從前,祖母常告誡孫兒勿指月亮,否則會被“割耳朵”;牙齒掉了莫亂扔,上面的要扔到床底下,下面的要扔到屋頂上,這樣才可以長出新牙;不要踩字紙,否則要“瞎眼睛”;不要傷害幼小(小蟲小鳥等)性命,否則要短陽壽;某某人被雷電擊死,是因爲他做了壞事,雷公劈他。母親一邊做針線,一邊給孩子講嶽母刺字、牛郎織女等故事,並教一些氣象、自然方面的知識。這些教育雖有許多迷信成份,但灌注了善良正直的品性。  二、啟蒙拜師  民國以前,民辦啟蒙教育盛行,常見四種形式:族學、村學、家塾、門館。蒙童通常七歲入學,每年初春開館。開館日集資辦啟蒙酒,擧行儀式,家長、鄉紳到場。晌午時分,焚香擊鼓、放鞭。先生向孔聖人行禮畢,家長領子弟接拜禮聖。隨後,學生拜先生;家長送上禮金,贈長(打屁股用)、短(打手掌用)竹板,以助威嚴。禮成,進餐。次日,先生宣布教程,開始上課。  三、私塾常規  蒙童吃罷早飯上學,向孔聖牌位作揖畢再向先生行禮,然後回位自讀。上午、下午不分課時。課間出廁,到先生位上取“恭牌”(小竹簽)作憑證。“恭牌”僅一塊,前者未回,後者不出。除背書、點讀時間外,先生都靠在椅上審視學生坐態。發現不規行爲,即動擊木(與驚堂木無異)、戒尺警告。警告不止,乃行體罰,體罰方式有打手板、揪耳朵、打屁股、跪石板、夾眼皮幾種。學生受到重罰,家長不得說閑話。先生短期外出,乃囑“大相公”(年紀大讀書多者)代司其職。  一年三節——端午、半年、中秋,家長備酒食饋送先生。學生家平時有婚喪喜慶事,請先生作應酬文字。大戶人家給“潤筆”費,一般待酒即已。  塾師在受聘期内不得無故“辭館”。受聘期滿,如家長挽留,可通過學東商定。每年正月下旬開館,臘月中旬閉館。閉館日開發“學俸”。  四、教學俗套  點、讀、背、習爲私塾常行的教學方式。上午到校,次第捧書到先生位邊,先背誦前日點授之書,再由先生執朱筆逐句點教,至無生字乃止。初教《三字經》、《百家姓》、《集韻增廣賢文》、《幼學故事瓊林》、繼教《四書》、《五經》、《綱鑒》。日授一段,各自回席高聲誦讀。授完新課,轉入習字。下午教讀《千家詩》、《古文觀止》、《四言雜字》。太陽落山前再面壁背書一次後放學。  一本書授完,要全背一次,名曰“徹本”。另外,還在五、八、臘月分三段“溫書”、背書。以背得爛熟爲佳,並不要求了解文意。讀到經館,先生才開講,並讓作八股文、寫應用文,兼賦詩、填詞。  上述習俗今早已不存,惟集資辦學、尊師重道未嚐大變。節會及娛樂  一、廟會文化  廟會名目繁多,曾經流行境内的青苗會、觀音會、佛祖會、大神會、孔聖會、武聖會、五猖會、東嶽會、藥王會、娘娘會、楊泗將軍會等,地點於香火旺盛的廟堂和人口集中處。集中一方的文藝精華,常鬧三、五天、上十天。  廟會期間,請出菩薩“看戲”。若離廟遠,則在台前建“行宮”,供菩薩“下榻”用。許了兒女願、壽星願、功名願、消災願、太平願、豐收願的亦或於其間率領 “朝山”隊伍,帶着“百戲”來“還願”。其間,可謂五光十色,目亂睛迷。鄉民積“百日之勞”,享“一日之樂”,“不趨睹者甚少”。凡於此際,四方商賈群趨,百貨俱集,土貨列萃,香客願客合一。青年男女相成相悦,顧盼野合,不一而足。附近村民,接待親友,流連宴樂,並不厭煩。  今興健康文明之節會,如東坡赤壁文化旅游節、李時珍醫藥節、大别山農民科技節等,昔時廟會已斂蹟。  二、節日文化  節日既是祭奠、慶祝的日子,又富極濃的文化味。  小年& 農曆(下同)臘月十三、二十四謂之“小年”。從此日起,開始殺年豬、辦年貨、打豆腐、扯掛面、掃颺塵、洗衣被、操辦年事。是日夜,備酒菜、香燭,“送竈神”、“接祖宗回家過年”。人稱竈神爲“司命菩薩”,俗傳它是天宮的使者,對人間體察民情善惡。是夜返回天宮回報,人們設祭送行。祭品中特置糕粑、米糖。用意在以粘竈王爺的嘴和牙,好讓他隻講好話不講壞話。祭畢,揭去竈神的舊紙像,換上新像,又擬聯曰:“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從此夜起,竈頭上點盞麻油燈至正月十五。  接祖宗回家過年的方式,置一桌酒菜,擺酒杯十隻,筷子十雙,家長斟酒、燃香囑曰:“某祖、某祖回來過年”。  春節& 又稱“大年”。過大年尤其隆重。慶賀之度貧富大殊,但年勝年的希望相同。歡慶方式——吃年飯(也叫“還福”、“吃團圓飯”)& 時間一般在臘月二十八至三十日晚。三十早晨吃年飯的人愛“比早”,許多家吃完時天還未亮。還福時家中菜餚,盡其所有。富家過年大魚大肉,貧家蘿蔔、豆腐和幾塊豬肉而已。不管菜餚如何,一家人最好一個不缺。吃前燃放鞭炮、祭供祖人,並關閉大門,吃過再開門。這一天盡說吉利話(如把雞蛋叫“元寶”,不得說 “鬼”、“病”、“大肉”等)。爲避免兒童哭鬧,盡量滿足其要求。且在此之前於門、牆上貼“百無禁忌、萬事如意”、“不忌童言”的紙條,有的甚至用鞋底把孩子的嘴揩一下。做年飯的鑪竈柴火任其燒完,不能退出,否則有“退財”之忌。  年飯前後,打掃庭衢,備足食用水,並放鞭封井。此後一兩日不擔水、不掃垃圾、不潑水室外。此習俗今多有改變。  貼春聯 多數地方有貼春聯、門神、年畫的風俗。春聯貼門柱上,門神貼大門板上。門神摹擬秦叔寶、尉遲恭像。黄梅縣至今尤盛行貼春聯,被譽爲“楹聯之鄉”。  守歲 是晚,各家燒炭火或樹蔸子火“守歲”。在堂屋里燒旺火、表示生活越來越“紅火”。家長給小伢“壓歲錢”。大人小孩圍在火邊,邊吃瓜子、花生,邊“談年”。年長者起碼要在轉點“接到新年”後才上床“納福”(睡覺)。轉點時要放鞭炮、喝肉湯。當家人常守歲到天亮,謂之“年待我一年,我守年一夜”,祈盼 “年”保佑新年全家平安。今城鎮人看罷“春節大聯歡”電視節目,不約而同地放鞭炮焰火迎年,喧鬧一陣後“封門”(亦曰“封財門”)歇息,至天亮開門時又放鞭“出行”。  拜年 正月初一日一般不拜年,早上隻在鄰里鄉親中串門走動;初二後幾天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先至親後遠親、朋友。舊時一般提“糖包”,今有送煙、酒、糖、糕點,多爲晚輩孝敬長輩之意。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玩花燈、龍燈。民謠曰:“三十火,十五燈,過了十五沒洋經(沒趣味)”。玩燈很有文氣。它從邀燈到紮燈、祭燈、發燈、接燈、窩燈,一一顯示村民的聰明才智。玩燈在十三“試燈”,十五“游燈”,十六“落燈”。所到之處皆擺香案、列果品、陳花樹,放鞭接送。今城鎮擧行燈展、燈會和燈謎游戲。   舊時有“盪十五”習俗,常與趕燈戲並行。十五清晨,人們吃罷元宵,更換衣裳,扶老擕幼,慢慢“盪”到戲場。看罷戲再“盪”回,至晚男人給祖先墳台插支蠟燭,曰“送亮”。  花朝& 二月十五,民間說是“百花生日”。農婦采嫩蒿(俗呼“軟曲”)舂爛和粉做“軟曲粑”,作爲節日食品贈送親友。舊時各地都接戲班鬧花朝,有的與二月十九日的“觀音會”結合歡慶數天。  清明& 清明是農事節會,又是祭祀上墳節日。清??光緒《黄州府志》載:“清明簪柳、踏青、掃墓。兒童爲紙鳶戲(放風箏)……”掃墓之習今仍盛行。人們多在墳上培土,壓紙錢。有的作五色紙花於竹竿、“標墳”。機關、廠礦青年及學校師生則祭掃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獻花圈,寄托哀思。清明前日爲寒食節,境内有禁煙火一日習。  端午節& 五月初五俗稱“小端陽”,五月十五日俗稱“大端陽”。境内最重小端陽。是日年輕女婿皆擕禮上嶽父母家吃飯,俗稱“送節”。北部家家皆吃油炸粑;南部興包粽子、賽劃龍船。過端午節的習俗還有以下幾種:一是采艾和昌蒲數枝,紮把掛門上,用以辟瘴氣。一爲作“香囊”,即用五彩絲線作袋若貓頭狀,内裝蒲艾等藥物,給小伢佩戴,爲驅蛇、蠍、蜂、蚊、蠅瘟疫五毒。一爲“送情”。青年男子買蒲扇、布傘給未婚妻;青年女子編制帽絆、褲帶給未婚夫,表示愛情。一爲蘸雄黄酒寫“毛娘貼”貼牆上避蟲。  半年節& 半年“吃新”,全境通行。時間不盡同。浠、羅、英定六月六;蘄、黄、武定六月二日;紅、團、麻定六月半或夏至後第三個卯日(六月二十日左右)。“吃新”是以新米炊飯,打鮮魚、宰雞鴨爲菜,改善生活。同時插幾刁穀穗置土地、社廟前以示對上天的回報。農人烹飪早熟果實“品新”,親人外出趕回“試新”,初嫁女回娘家“分新”,親友鄰里間互相“贈新”,無不鄭重其事。  乞巧& 七月七日夜,民間相傳牛、女二星例會於鵲橋。沿至民國時,境内尚有富家搭彩樓庭院,貧家設茶果案於月下。年輕女子拜祭牛女,乃就月光引線穿針,名曰“乞巧”。若顺利通過,便雲織女“賜巧”,引以爲幸事。爾後,人們對月講牛女故事,剪牛女紙像貼房門。  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民間重視程度僅此次於春節。人們把圓月作爲美滿生活的象征。是夜陳列圓圓果品、月餅於月下,配以團圓菜、團圓酒、賞月、食果品、飲茶酒、講嫦娥奔月故事,有慶祝豐收、家人團聚之意。其間還以果品饋送親友、師長。送月餅、果品、紅酒之類的習俗,今城鄉仍很盛行。  重陽& 九月九日重陽節,舊行登高、飲菊酒。今爲老年人節,常有活動。  三、戲風戲俗  鄉民喜歡看戲,某些戲風戲俗在鄉間沿襲至今。突出的風習有:&&& “寫戲”& 鄉民接大小戲班子,俗稱“寫戲”,類似簽訂合同。先由一村或幾村較有名望的熱心人議定戲資來源、演唱時間地點和招待藝人的方案,後推一二人與戲班子洽談。將有關事宜寫在大紅紙上,雙方簽字爲約。  搬“行頭”(戲裝、道具)& 開鑼的前一日,主方派人去搬“行頭”。爲防有鬥氣的大戶搶,所派的搬運工都是健漢,有的還善武功。  唱“對台戲”& 地方官紳好倚勢逞能,常在同時、同地各接戲班,各搭台、台口相對,各唱各的,誰吸引的觀眾多,誰引以爲勝。  “點戲”& “寫戲”約定的主題戲由唱戲的名目而定,演一兩出則已。餘則由地方名人及紳士“點戲”。點戲雖有目的又須照顧觀眾情緒。  群眾喜看的小戲有《花亭會》、《站花牆》、《梁山伯訪友、送友》等;喜看的大戲摺子有《樊梨花》、《三岔口》、《打漁殺家》等以及連台戲《包公案》、《薛仁貴征東》……對這些,“點戲”者心中有數,還得考慮鄉情。比如,黄梅於氏忌演《於老四倒瓦》,黄州張氏忌演《蔡鳴鳳辭店》(店老板爲張二女),李姓望族忌演《李自成兵敗九宮山》,陳姓大戶忌演《陳世美》,王姓闊佬忌演《王莽》。倘若疏忽,會挑起矛盾,導致“砸台”。  唱“應節戲”& 在會日、節日期間演戲多與會日吻合,這叫“應節戲”。民國時,“應節戲”頗多。諸如正月初一唱《甘露寺》,正月十五唱《鬧花燈》,三月三唱《活捉三郎》,五月端陽唱《白蛇傳》,七月七唱《牛郎織女》,八月十王唱《嫦娥》等。  唱會戲& 出會必唱戲。唱戲地點一在萬年台處,一在祠堂、廟宇前。後者以土作墩,邊栽木樁、搭板作台,不設圍幕、不收票。觀者或坐,或站,引領攢頭,摩肩擦背。小伢騎在大人肩上,扒在樹丫上,竄到台角上,各擇各的觀劇優勢。場中商品、小吃、糖什、瓜果雜陳、油煙香氣繚繞,叫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钱大掌柜赎回到账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