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个问题,日本过去奉行超低利率,那为什么金融机构每年银行利息调整时间都能得到利息收入,这个利息是怎么回事啊

您浏览的页面暂时不能显示哦!
您正在浏览的网页可能已经被删除或转移
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直接访问。
10秒后返回频道首页。为什么我国未来要保持低利率水平_百度知道日本实行负利率政策一个月·实际效果如何?
日本实行负利率政策一个月·实际效果如何?日本央行日宣布要对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闲钱中超过法律规定的那部分实施负利率政策。按日本法律规定的规模只应该有20万亿日元存在央行(相当于中国对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实际上却存有260万亿日元,就是要对超过的240万亿日元实行负利率政策(相当于12万多亿人民币)。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中国只要对商业银行降低这个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对商业银行减负。日本的商业银行却那么主动地吧巨款丢在日本央行不管,懒得贷出去,还要日本央行出台负利率政策往外撵这些钱,这是一个什么道理?日本的商业银行长期满足于将收来的民间存款买国债度日,没有那么多国债买,就把钱放在央行弄塞牙缝那么一丁点利息混着。这既是日本银行的奇葩经营手法,也是日本长期经济死气沉沉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民间有钱,但这些钱都躺在银行和国债那里睡大觉,并不在日本的经济领域里流动,致使日本经济成了死水一潭。于是日本央行终于不能再忍受这种状况的继续,便拿出了负利率政策,告诉日本的商业银行:“对不起,再把那么多闲钱放在我这里就要收管理费了”!日本央行的苦衷是拉低市场利率的同时,把这240万亿日元超额存款撵到市场去投资,去置产,去搞活经济。日期是从日起执行。一个月来,实行的效果如何呢?日本长期利率的风向标——新发行10年期国债的利息创出了历史上第一次的负利率记录!买国债不是要想得到些利息收入么?咋滴,日本买国债要倒贴钱?这岂不怪事?不怪,就是如此!既然倒贴钱,那就还不如把钱压箱底?是的,日本央行统计今年2月份实行负利率以来的现金流通量(月内平均余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7%,创下13年来的高增长记录。注意是说的‘现金流通量’,而不是‘资金流通量’,是‘资金流通量’中的现金流增加了。这意味着日本人不通过银行通道花钱,通过’压箱底‘式存款的趋势正在增强。这一个月以来,日本面向企业及住宅的贷款利率的确按照日本央行的思路下降了。日本向企业放贷的利息基准——大银行间的长期贷款最优惠年利率降至0.95%-1.0%,创下过去的历史低位。住宅贷款中的主要品种10年期固定型贷款的优惠利率降至了0.5%-0.8%。于是日本百姓便纷纷涌到银行要求了解原房贷,另签新的房贷。上面这些影响都会对银行收益造成负面效果。与此相对的是一个月的负利率实行以来对日本的实体经济影响甚微。了结原贷款,重新借贷低利息的贷款,企业和百姓会得到一笔节约下来的利息。但是如果不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消费,用于买新的住宅,负利率的影响就无法波及到实体经济。日本6000多万套住宅中的820万套有待市场消化,但这在人口减少和加在房屋上各种税赋沉重的日本社会很难。日本每人愿意买房,就像佐藤未生小姐在’非诚勿扰‘上所说那样:“我们日本不需要买房,租房住就可以了“。同时,日本的个人消费还是没有起色。日本原来的银行利息是多少呢?日本主要银行的普通存款年息是0.001%,即存款1000万日元一年的年息是100日元,一个硬币,10万分之1的利息。让中国人存10万人民币,每年有一块钱利息收入,这恐怕每人干。在已经如此超低利率的环境下,日本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就足以撬动巨资流入投资领域或引发消费热潮?本来就没有啥利息,那个负0.1%的负利率虽然是负的,也与0.001%的原存款利率没有太大的差别。长期国债也变成了负利率,要想在那里盈利也变得艰难,所以现在日本的各个生命保险公司就开始提高储蓄性质保险品种的保费,或者干脆停止销售此类保险业务。面对这一个月实施负利率的惨淡效果,昨天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在日本央行的金融政策决策会议上说:”有必要花些时间看透负利率政策的效果和副作用,给企业的贷款和住房贷款利息已经明显下降,已经显现出负利率方面的政策效果。相信时间会让负利率政策的作用显现出来,现状下维持现行金融政策不变“。在日本央行宣布和实行负利率后,日本股市不升反降,希望的日元贬值也是反向而行, 内有达到央行的预期目的。尽管市场的反映不佳,看来日本央行对这个负利率政策还是信心满满的,还要坚持或者加码更大的负利率措施。一项金融政策究竟效果如何,最后还是要在市场中来检验的。日本负利率政策至少目前不咋样。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格里沙1号
03:04:57-----------------------------你这个笑有意思!
@格里沙1号
03:04:57-----------------------------@何必不爱国
08:26:22你这个笑有意思!-----------------------------股市退出后买点儿美元,现在感觉很好,要是留在股市里那可惨了
@格里沙1号
03:04:57-----------------------------@何必不爱国
08:26:22你这个笑有意思!-----------------------------@格里沙1号
13:51:05股市退出后买点儿美元,现在感觉很好,要是留在股市里那可惨了-----------------------------据日本央行行长最新表态,负利率还有空间,那意思还要加大负利率的力度。
大家还在看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货币金融学案例分析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货币金融学案例分析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目前可用积分:305098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原创]●美国通过“低利率陷阱”,遏制日本、中国的崛起
5097 次点击
15:12:09 发布在
&&&&●美国通过“低利率陷阱”,成功遏制了日本经济、中国经济的崛起。 &&&&文/李光明&&&& &&&&当年日本、今天中国,借N多钱美国,美国搞低利率目的是降低债务的还款利息量。 &&&&由于美国利率低,迫使美元流向当年较高利率的日元和今天较高利率的人民币。由于专制的亚洲民族的封闭性,亚洲民族不能接受美元的流入,也被迫跟着实施“低利率”政策。 &&&&而美国正是通过“低利率陷阱”,遏制了日本经济、中国经济的崛起。 &&&&另一方面,其时的日本、中国领导人为迎合国内闭关保守的民族主义,低利率也正好迎合了低效的国有企业的需要,这样一来,国家领导人成了国内官僚资本主义(即国企)和国际帝国主义(即美国)的忠实走狗!损害的却是本国的国家崛起和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年的日本政府(签订了“广场协议”)和今天的中国“胡温政府”,即使这样的政府。胡温十年,实行了十年的低利率经济,完全陷入了美国人设计的“低利率陷阱”,使今天的中国经济陷入被动局面。 &&&&&&&&&&&&------------------------------------------------------------------------------ &&&&低利率陷阱 &&&& &&&&里根实行高利率政策刺激投资取得了成功,而小布什实行低利率政策刺激消费取得了失败,笔者认为低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 &&&&首先,低利率导致人们存款兴趣降低,这样银行的储蓄规模就会减小,银行储蓄规模减小,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投资,因此低利率政策会导致用于企业投资的资金减少; &&&& &&&&其次,低利率导致消费资金挤占企业的投资资金 &&&& &&&&当实行低利率政策时,企业的投资和居民的消费信贷同时受益,但银行更偏好于具有稳定收益的居民消费信贷,因为消费信贷比投资信贷安全的多,这必然导致本来就不多的银行储蓄又被消费信贷分去了一大部分,这样能够用于企业投资的信贷就更少了。因此实行低利率的结果一般都是刺激了消费,而对投资刺激并不大。 &&&& &&&&第三,低利率也造成短期投机行为,在银行低利率下,富人会将将自己的资本投向风险更高的资产领域,比如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这样会将造成资产泡沫,间接伤害到实体经济。 &&&& &&&&可见低利率政策会从多方面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实行低利率政策的结果就是信贷消费和资产泡沫严重,而政府所期待的刺激投资效果不但达不到,反而由于储蓄资金被用于了消费和资产投机,导致用于企业投资的资金更少,因此从实质上不是刺激了企业投资,而是伤害了企业投资。&&&&&&------------- 翰啸《中国大形势》 &&&&------------------------------------------------------------------------------ &&&&&&&&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CLAS3749]
[henanyanling]
[artmartial]
[李光明103]
[桃之11mn]
[无名怪兽]
[JustaTest]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3:24 &&
&&&&分析:国际货币超低利率政策的危害 &&&&来源:华夏时报&&&& 10:15:49 &&&&超低利率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是将国际货币体系送上悬崖的重要推手之一,超低利率的长期存在也意味着世界经济始终走在危局之中,这是因为超低利率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货币体系 外汇市场 金融衍生品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馨月 &&&&1985年9月,美国、日本、前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条款,达成美元对世界主要国家货币贬值的协议,这就是著名的 “广场协议”。在协议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日本资产泡沫破灭,经济遭受到严重打击。自此,日本奉行超低利率政策,长期利率为零或者接近零,中间虽然略有波折,但是超低利率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从一般性的角度来分析,日本为了振兴经济,维持超低利率政策,以长期宽松政策来支持其外向型经济,这本无可厚非,但深入研究超低利率问题,就会发现这一政策的内涵非常丰富,譬如:超低利率可以保障日本银行家的最大利益,便于资本输出,还可以积极防范外部的金融攻击等。因此深入研究超低利率或者零利率政策,会让我们的视角更宽阔,能够透视银行业到金融体系的安全问题,并对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看得更加清晰。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遭受到了美国的金融攻击,所以对日本政府来说,在提振经济的同时,还要有效防范金融安全,而实行金融攻击的首要媒介是货币,所以稳定日元汇率是日本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元是国际性货币,要想占领国际市场份额,无疑低利率政策支持了这一主体战略,而日元在成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储备货币之后,由于超低利率政策的存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日元储备就无法在日本银行间存款获利,那么日元储备的主要作用就是汇率市场兑换、投资日本或者购买日本产品等,所以深入研究日本的货币政策以后,会发现日本的超低利率政策是非常具有攻击性的,不仅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防护网,还可以在全世界套利,并引导其他国家的日元储备购买日本国债及其产品,所以超低利率政策有多种利己功能。 &&&&日元的低息政策使美国常常想利用日元分担债务的做法有些无计可施,并且美元还存在被日元套利的隐患,美联储在深入研究日元的低息政策以后,显然洞悉了其中的奥妙,所以美联储借所谓的经济危机一路降息,将银行利率降至零利率附近,将美元与日元之间的息差空间压缩掉,同时变本加厉地向市场释放基础货币,既可以在全世界大肆套利,还可以防范其他经济体在美国套利。由此,世界看到了一个扭曲的货币现象,就是全世界的重要主权货币都因美元的大幅贬值而大幅升值,由于汇率大幅升值限制了出口增长,于是这些国家也不断地释放基础货币来稀释汇率,以阻止本币快速升值,结果导致国际货币体系整体处于钞票滥溢的恶性循环之中,世界性的货币泛滥趋势就在所难免。 &&&&在日本长期的低利率周期中,美国很难通过套利等金融手段向日本转嫁债务,但是美国在采用超低利率政策之后,使转嫁债务的手段再次成为可能,因为美元的大幅贬值必然促使日元大幅升值,而日元为了避免大幅升值就只有不断抛出本币买入美元,这就迫使日本在国际汇率市场不断买入“劣币”,而过多的“劣币”美元储备也只能是在国际汇率市场间兑换、投资美国或者购买美国产品等。虽然日本拥有大量的美元储备,却不能充分利用这些美元储备投资全世界,理由很简单,日本不会让日元的国际占有率不断下降,从而退出国际货币地位,所以日本手中的巨额美元储备成为了烫手的山芋,不得已,只有投资到美债市场上。美联储不断QE,不断释放基础货币,日元也只有跟着水涨船高,这使日本的金融风险也就越来越大,这一过程发生在日本,同样也发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身上。 &&&&目前,三大国际性货币美元、欧元、日元或接近零利率或利率超低,而这三大经济体的共性都是财政长期赤字。超低利率货币政策与长期的财政赤字相结合,势必导致债务不断膨胀,这使信贷透支在时间轴上不断累积而最终走向破产,维系发达国家债务的主体正慢慢变为经济趋势不断上升的发展中国家,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因此很多学者对中国购买的巨额美债表示担心,这是很正常的。 &&&&超低利率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是将国际货币体系送上悬崖的重要推手之一,超低利率的长期存在也意味着世界经济始终走在危局之中,这是因为超低利率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下面我略举一些例子简单说明下: &&&&1、超低利率政策损害了储户的基本利益。超低利率政策使银行家利益最大化,中短期虽然具有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但长期来看恰恰增加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储户几乎免费出资为银行业创收的同时,还承担着银行业各种潜在的风险,所以超低的利率政策是一种掠夺性政策,加剧了存贷关系的扭曲,激化了借贷关系的矛盾,形成一系列复杂的经济问题,包括信贷膨胀、信用降低、货币投机、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 &&&&2、超低利率政策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超低利率会主动引导汇率贬值,导致国家、地区间利差失衡或汇率失衡,这会严重破坏世界货币体系的均衡性,推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严格来讲,美元、欧元、日元这些国际性货币采用超低利率政策,是具有鲜明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这使其具有极不公平的国际寻租权,是明确的经济战、金融战、货币战行为。 &&&&3、超低利率政策导致基础货币高速膨胀。财政长期赤字,再加上利率过低,使欧美过往所擅长的财政与货币两线调节经济的手段全部失效,既没有财政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又无法通过利率手段进一步调控市场,超低利率的最后结果就只有不断释放基础货币来挽救经济困境,因此超低利率政策是造成货币泛滥的主因之一,是推动货币泛滥的重要引擎。 &&&&4、超低利率政策使世界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缺乏信心。从目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上来说,欧美已无法再次承受像2008年那样的经济危机,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没有谁敢断言说2008年那样的经济危机不再重演,欧美债务不断膨胀与基础货币不断放大,就像一个双生肿瘤,这让人们对世界经济的未来抱有悲观的态度。假设世界再次爆发经济危机,三大经济体在货币手段上几乎毫无办法,这就是超低利率的重大弊端,在无法通过货币与财政手段调节的前提下,欧美日三大经济体还有什么方法去维护经济稳定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一条路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任由经济彻底崩溃,另一条路就是不断印钞,结局同样也是经济崩溃。 &&&&5、超低利率政策是银行业乃至银行家道德信用崩塌的结果。银行业通过超低利率的霸王条款,将本身的风险尽可能都推到社会群体上,但是社会的反弹又逼迫欧美政府一面口中喊着防止“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一面还要积极维护“大而不能倒”的银行,但是“大而不能倒”的银行又不断推动超前消费,超前消费的结果依然是造成社会负债不断增加与信用不断贬值,欧洲许多国家信用等级被不断调降就是明确的例证,负债过重又导致国债高速膨胀与有毒金融衍生的快速增加,欧美国债与金融衍生品当前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而是竭尽所能地兜售内部风险,所以从以上这个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出,欧美日银行业当前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推卸责任,不断地传导风险,成为了世界经济风险的原点,于是这个世界逐渐被债务雪球所包裹,且雪球越滚越大。因此超低利率问题意味着银行业道德的不断崩塌,最终的恶果也是社会信用的整体崩塌。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欧美日重要经济体的银行业不能修复利率问题上的错误,国际货币体系就会出现大问题,超低利率政策与经济持续发展不是必然的联系,有的阶段甚至是反向关系,而国际性货币采取长期超低利率政策并不仅仅是提振内部经济,现实告诉市场,这些政策确实在主导世界货币战、金融战的深化,所以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的利率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如果三大国际货币长期坚持超低利率,世界经济的远景会变得更加暗淡。 &&&&(作者系资深财经媒体人士)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5:46 &&
&&&&评:中国经济波动因在多年过低利率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10:20:56 &&&&关键词: 利率 经济 GDP &&&&近几年以来,以GDP增速表征的中国宏观经济似乎整体较为稳定,但以股票价格为代表的,则大起大落。2010年中国股票价格持续走低,25%的跌幅居世界主要市场之首。从宏观经济来说,2009年中国经济在强烈刺激下迅速反弹,当前却面临增速下降、价格上涨、资产泡沫、转型艰难等挑战,计划体制下的“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痼疾魅影再现。 &&&&怎样探究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除了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缓慢等非经济因素外,实际上,利率水平过低是经济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实际利率水平历史最低 &&&&2003年以来中国利率水平过低,从国内历史看处于最低阶段,从国际比较看属于最低群体。目前,中国以银行存贷款间接融资为主渠道,存贷款利率是金融体系的主导价格,可以代表利率总体水平情况。 &&&&2003年以来的近八年,是中国利率水平最低阶段。这期间只有2003年、2005年、2006年和2009年四年的1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为正,其余四年为负,最低年份里达到-2.4%。八年期间1年期实际存款利率平均为-0.15%。其中年GDP增速连续超过10%的五年里,1年期实际存款利率平均为-0.7%。 &&&&低利率在中国是个老问题。1980年以来的31年中,1年期名义存款利率年均为5.8%,而年均CPI涨幅为6%,实际存款利率为-0.2%。分年份来看,31年中有14年实际存款利率水平为负、17年为正。然而,在1997年以前中国实行储蓄存款保值政策,当存款利率低于通胀率时,商业银行要对储户贴补存款利率低于CPI涨幅的差额部分,即实际存款利率至少为0而不会是负数。年存款利率高于通胀率,2003年再次出现负利率后,储蓄存款保值政策没有恢复实施。从这一点来看,最近八年中国利率水平为历史最低,储户遭受了负利率损失。 &&&&中国利率国际比较属于低水平。从可以获得的数据比较来看,中国贷款利率明显比美国低。1980年以来,中国1年期名义贷款基准利率年均为7.6%,实际贷款利率为1.6%。同期间美国1年期名义最优贷款利率年均为8.3%,实际贷款利率为4.8%(年均CPI涨幅为3.5%)。 &&&&年,中国1年期名义贷款基准利率年均为5.9%,下浮10%的优惠利率为5.3%,实际贷款利率为2.6%(年均CPI涨幅为2.7%)。在此期间,1年期实际最优贷款年均利率美国为2.9%、印度为5.7%、新加坡为3.5%、印尼为8.3%,日本为1.6%比中国低。国际比较中国利率属于最低类水平,而中国GDP增速却是最高的。 &&&&经济波动重要原因 &&&&利率调节经济至少有三种渠道:一是利率总水平高低影响资金供求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二是利率档次和结构变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三是作为分配手段调节存款人、金融机构、贷款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利率水平过低是利率政策过于宽松的体现。 &&&&中国改革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全面而且深入,货币信贷政策主要靠贷款额度分配调节经济,利率水平低体现了居民补贴银行、银行补贴企业(银行还通过核销不良贷款更多地补贴企业)的一种经济方式。随着改革开放推进,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和国有银行开始全面改制,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货币政策进一步从直接的信贷调控向间接的货币总量和利率调控转变,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既不刺激经济扩张也不造成经济紧缩)是维护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 &&&&中性利率水平相当于名义GDP增长率,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基本都是如此,比如过去十年美国为5%、欧元区为3%、英国为5%、日本为1.5%。发展中国家为实现追赶,存在压低利率形成居民补贴企业增加投资提高增长率的现象,但是这种金融抑制利弊共存,需要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而逐步实现融资方式和利率市场化。 &&&&中国2003年以来年均GDP增长11%,中性真实利率水平中1年期存款利率至少为3%~5%,1年期贷款利率至少为5%~8%。然而2003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立场偏松,利率水平过低,促使经济运行基础不稳固,经济波动过大,表现如下: &&&&一是年在低利率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透支式地高增长。此五年中国GDP平均增速为11.7%,超过近30年GDP平均增速两个百分点,年GDP增速平均更是达12.8%。与此同时,通胀压力加大,CPI迅速上升到8%,房地产价格年均上涨20%,上证指数从1500点暴涨到6000多点。同期中国利率水平极低,即使参照最低的通货膨胀指标CPI涨幅计算,存款真实利率平均也仅为0.3%,贷款真实利率平均为3%。年中国经济透支增长带来巨大后患,资产泡沫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恶劣、贫富分化加剧,经济未来增长空间受到严重压缩。 &&&&二是2009年到2010年第一季度,低利率加剧房地产泡沫膨胀。在2009年信贷激增10万亿元的同时,存贷款利率也大幅度下降,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30%,按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5.94%打7折计算仅为4.1%。 &&&&三是低利率加剧通胀、资产泡沫后,政府被动仓促进行行政调控加大了经济波动。年经济透支增长,2008年上半年通胀压力爆发,CPI涨幅一度超过8%,金融当局被迫实施严格的信贷额度管制遏制经济扩张,造成企业资金骤紧,加上意外的美国次贷危机,经济增速坠落。201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近乎失控,政府被迫出台类似停止房贷、禁止购房式的手段冻结市场,经济增速再次下滑。 &&&&保持低位没有充分理由 &&&&利率水平过低是经济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利率低位徘徊难以提高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其实都是似是而非。 &&&&第一,中国产能过剩,通缩压力大于通胀压力,加息易加剧通缩。此理由并不成立。 &&&&首先,年中国CPI涨幅平均为2.7%,加上资产价格高涨,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十分明显。并且,不是利率越低越能预防通缩。一方面,利率过低减少了居民储蓄资产收入,从而不利于消费增长。目前居民储蓄存款29万亿元,利率低于中性水平至少3个百分点,相当于居民每年收入少增约9000亿元。另一方面,利率过低刺激企业进行低成本融资,增加投资形成过多产能。还有,低利率促使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泡沫最终会崩溃形成通缩。美国年大危机和2008年次贷危机以及日本1991年后的萧条都是如此。中性利率水平是维护经济平稳、既不形成通胀也不形成通缩的基础。 &&&&第二,为缓解汇率升值压力,尽可能不提高利率。这是近年来货币政策的系统性失误。 &&&&首先,事实证明“汇率为纲”观点不成立。此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应以汇率升值为主线,如果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升值,就要通过价格上涨实现实际汇率升值,即人民币不升值或升值幅度不够是中国经济过热以及房地产业出现泡沫的主要原因。现实证明其谬。年日元升值近50%,但正是在升值时期日本房地产价格暴涨了100%。2009年中国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5%,超过年三年合计升值10%的幅度,但是房地产价格跳涨40%,为历年最高涨幅。实际上,利率而非汇率才是中日这样大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正是利率过低促成了泡沫经济。 &&&&其次,加息与热钱流入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没有直接关系,中美利差变化与NDF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相关性不显著。不加息致使利率太低反而会刺激企业扩张加大出口。2003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出口占比由20%下降到15%,而资本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由50%上升到65%,低利率促使资本密集型行业如钢铁行业扩大产能并加大出口。 &&&&还有,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高估的风险。在通胀和资产价格膨胀下,中国的衣、食、房、车都不比美国便宜。从购买力平价看,人民币已基本不存在升值空间。汇率问题政治色彩浓厚,在经济调控工具选择上,利率比汇率更有理论和现实效力。 &&&&第三,信贷控制可以替代“杀伤力太大”的加息手段。信贷控制与加息的紧缩取向一致,但是不可替代。 &&&&利率是市场资金定价的基准,存款、贷款、购房、投融资等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利率来预期成本收益和定价。从总量方面看,低利率刺激投资扩张和资产价格膨胀,在不加息背景下政府调控不得不过多依靠信贷管制、房产交易管制等行政措施,加大了经济波动。从结构方面看,低利率帮助企业和政府剥夺了居民储蓄资产收益,恶化居民收入在GDP占比过低问题,加大了消费、投资比例失衡。 &&&&利率过低导致投资短期化 &&&&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两难局面,政策取向对于经济走势至关重要。一种情景是维持利率低水平,第二季度推行的节能减排、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限制政策,从第三季度略微放松逐步过渡到第四季度大幅放松以刺激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重启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政策,只不过程度和提法有所不同。另一种情景是放松行政管制、大力推行政府减税、减少垄断,同时提高利率趋于中性水平,即用市场化的中性政策(改变其偏松状态)替代行政化的紧缩政策。 &&&&从历史上看,利率水平趋于中性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渠道:主动渠道是指金融当局主动将目标利率调整至中性水平,如1年期实际存款利率在3%~5%;被动渠道是指利率水平长期偏低,只有在经济周期性地处于调整或者萧条时期,由于价格水平涨幅迅速下降甚至通货紧缩,实际利率被动地显示处于中性水平,在年、年和2009年曾经出现过。 &&&&当前如果通过主动渠道实现利率中性或接近中性,同时政府减税、减少垄断,这将给中国经济转型和持续增长铺垫良好的宏观基础。金融市场投资将处于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下,投资者主要考虑投资标的的价值因素,减少对时紧时松、反复多变的政府调控政策的猜疑。 &&&&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带有“博傻”色彩,判断最终谜底并不困难,大家都看得出来2007年的股市泡沫和2010年的房市泡沫,关键是既要参与泡沫,又要抢先在泡沫破裂前出逃,重点要把握波段操作,抛弃长线投资。在判断买卖时机上,分析经济自主周期的确必要,但是由于政府行政干预频率高、手段多、影响大,判断政府行为比判断经济内生趋势更要及时、密切。 &&&&中国股票市场缺少长期投资安排,低利率和宏观政策促其使然。展望“十二五”时期,如果利率问题一拖再拖而长期处于过低水平,人民币汇率由于外部压力难以应对而持续升值,经济冷热时多用行政手段来刺激和压制,那么对于投资策略安排来说,更需要摒弃长线投资而坚持短线操作,此外还要考虑的就是在某个时机大量兑换美元到海外进行房产、股权投资。我们都期盼中国经济能平稳持续发展而长期买入做多,然而在利率过低等重大隐患下却不得不无奈地去进行随时做空的准备。 &&&&(作者系泰康资产公司首席分析师) &&&&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6:34 &&
&&&&赖平耀:低利率、负利率之祸 &&&&来源:《财经》杂志&&&& 12:00:03 &&&&关键词: 银行信贷 贸易顺差 货币政策 GDP 存贷款利率 &&&&当前,在外部经济环境不利、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也有所缓解之际,自2010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政策面临新的考验,2012年货币政策取向尤其引人注目。 &&&&有人主张降低利率,放松货币政策,以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我们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面临调整之际,货币政策应该保持偏紧状态。若从中国市场经济长远健康发展考虑,要改善失衡的资金供需状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适时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 &&&&自2001年底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开始了新一轮高速增长,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经济失衡。中国的投资率从2002年的37.8%上升到2009年的47.8%,处于全球最高水平,而中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则从2002年的44.1%下降到2009年的35.6%,在全世界处于极低水平。 &&&&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带动外汇储备至2011年累积接近3.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 &&&&上述宏观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种种现象背后,是中国货币供给的持续扩大和长期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003年至2009年期间,货币供给年增长率高达近20%,比同期名义GDP年增长率高出约8个百分点。按照宏观经济学的一般规律,货币供给增长与名义GDP增长间的差距将一对一地转化为通胀。 &&&&在名义利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条件下,持续高通胀导致实际利率为负。2009年为刺激经济采取的货币超发更导致严重的通胀,与此同时负利率成为一个持续的现象。负利率与通胀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房价的大幅上升,2009年全国房价上升25%。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于2010年下半年推出货币紧缩政策。然而,央行采取的不是提高利率的方式,而是在维持负利率的情况下大幅收缩银行信贷。在房地产市场,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性限购政策,抑制居民旺盛的住房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 &&&&自2010年下半年,中国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开始大量亏损、停产或倒闭,住房销售下降,经济呈现下滑趋势。事实证明,在保持利率扭曲的情况下,采取行政性调控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过度投资,一旦放松管制,投资又将重新进入快速扩张的轨道。 &&&&负利率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导致投资回报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短期内,投资率上升可以暂时抵消投资低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但在中长期内,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将超过投资率上升的作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下降。在维持负利率的条件下放松银行信贷,不能解决中国经济严重失衡的问题,只会加剧投资回报扭曲。 &&&&持续的低利率、负利率,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严重失衡的一个重要根源。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法则的作用下,低效率的过度投资迟早会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负,经济增长将进入持续下滑轨道。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如长期不加以改正,将拖垮中国经济。 &&&&正确的解决方案应当是实行利率市场化,从源头上消除投资配置扭曲,推动不同部门投资的社会实际回报率与名义回报率趋于一致,实现投资资源的有效配置。 &&&&中国总体上储蓄丰裕,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成熟。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高投资,转向主要依靠效率和技术进步,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机制保障。 &&&&低利率、负利率之祸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引入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作为刺激经济的一个主导政策,以扩大政府支出为主导的积极财政政策成为一个主要的政策手段。 &&&&进入2003年后,货币政策进入持续宽松的阶段,作为保持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另一个重要的政策手段。不论是积极财政政策还是积极货币政策,都是以扩大投资作为主导的目标。 &&&&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投资率居高不下和房价持续、迅速上升。2003年至2009年,中国的房价年增长率达17%。在经济持续高增长推动下,2007年后工资水平开始迅速上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全面放松货币政策,在保增长的同时,也导致2009年通胀急剧上升。这与2010年后经济恢复增长结合在一起,推动制造业的劳动和原材料成本均大幅上升,进一步推高了通胀。由此,持续的通胀与长期低利率共存,导致严重的负利率。 &&&&经济实证研究表明,在货币供给增长与通胀之间存在一个简单的长期关系,即物价增长率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减GDP实际增长率,这是因为货币供给的增加在满足实际交易需求后最终都要转化为物价的增长。 &&&&中国的货币供给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年均近20%,比GDP实际增长率高出约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潜在年通胀率在10%以上。2009年以来的货币超发,则加剧了通胀压力。 &&&&这同我们在消费品市场与劳动市场上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过去三年,食品、住房(房租)、家庭与个人服务价格上涨了50%以上,住房销售价格上涨也达到30%以上。与此同时,制造业与服务业内普通劳动者名义工资上升了50%以上。这表明:在劳动力短缺消除后,短期内的通胀将一对一地转化为名义工资的上升。 &&&&关于通胀的源头,除为刺激增长的货币超发外,另一个受到忽视的因素是贸易顺差、外国直接投资及热钱带来的货币发行,即所谓的外汇占款。从2003年后,中国贸易顺差急剧增加,2010年近2000亿美元。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居民一般都会倾向于将手头的外汇尽快售出,因此上述流入的外汇很大程度上转化为货币供给的增加。然而,在通胀趋势性上升时,中国的利率水平却仍然较低。 &&&&长期的低利率导致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几乎不受约束,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融资平台从银行获取大量贷款。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地方政府债务从不到1000亿元增加到超过1万亿元。在过去九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基础设施投资的急剧扩张,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制造业的资金供给相对减少。基础设施领域内的过度投资不是来自过高的名义投资回报,而是因为在现行体制下,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是政府主导,可以不计成本,唯一的约束就是可获得资金。 &&&&低利率、负利率则极大地削弱了政府面临的财政约束,导致近乎无限的投资需求。负利率带来的过度投资还产生了一种道德风险,一旦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积累了大量债务,中央政府提高利率便会投鼠忌器,使得利率难以在政府债务已经大量积累时及时上调。 &&&&在房地产领域内,低利率、负利率同时产生两个后果:在生产领域减少了银行系统对制造业的资金供给,在消费领域又直接、间接导致了私人消费的下降。负利率与零房产税结合在一起,极大地鼓励了投机与投资需求,导致房价持续高增长,反过来又推动了投资需求的扩张。 &&&&投资房地产的回报主要来自于房价增长,在利率保持在低水平而房价大幅上升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的名义回报率急剧上升,而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却始终保持在低水平。正是这种投资回报的扭曲,导致了资金流向的扭曲。 &&&&与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不同,房地产投资主要是一种企业行为,驱动房地产投资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是负利率造成的投资回报扭曲,后者同样导致近乎无限的过度投资(短期投机和囤积)需求,反过来助推房价上升。房地产过度投资损害长期增长的两个主要渠道是:第一,它直接抑制了国内消费增长;第二,高房价造成的投资回报扭曲严重削弱了实体经济投资与创新的动机。 &&&&在短期内,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领域内投资率的上升,可以暂时抵消低效率投资对增长的不利影响,但在长期内,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将迟早抵消投资率上升的影响,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趋势性下降。 &&&&如今,由低利率、负利率衍生的中国宏观经济失衡,已经发展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若再延误推进重大改革,中国经济增长将陷入难以维持的困境。 &&&&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领域长期过度投资,导致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债务大量积累,扭曲的投资回报,极大损害了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 &&&&而在2007年之后,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进入随物价上升而迅速攀升的过程。出口企业还面临汇率上升带来的利润下降。在国内通胀、工资上升和汇率上升多重压力下,制造业中小企业投资回报率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趋于停滞。从长远来看,任由这种趋势延续,中国经济可能被带进滞胀的泥潭。 &&&&日本低利率教训 &&&&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特别是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加大的阶段,持续低利率将带来严重后果。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日本经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破灭的一个根本原因,不是日元强劲升值,而是在日元升值的同时,日本货币当局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大幅度升值,出于对日元升值导致出口下降影响经济增长等的担忧,日本央行于1986年连续四次降低贴现率,到1987年2月已经降至2.5%。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下,日本经济开始强劲复苏,但1987年秋开始,日本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迹象,资产价格急剧攀升。 &&&&当时,日本政府试图收缩货币和财政政策,但日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一”破坏了日本货币紧缩计划,日本商业银行贷款,特别是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继续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2%。一系列的宽松政策,导致日本土地价格与股票价格高涨,日经225种指数一度升到38000点以上(目前在10000点上下徘徊),日本东京都的土地价值竟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值。 &&&&日本货币当局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又采取了“鲁莽”的做法:1989年3月到1990年8月,连续五次提高贴现率,急剧的货币紧缩加快了资产市场崩溃: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先后在1990年和1991年崩盘,日本经济终于“大出血”。直到今天,日本平均房地产价格腰斩一半,股票价格跌去三分之二后,日本经济仍不能恢复常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有识之士就在一份名为“前川报告”的政策提案中,建议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重视内需,重视民生,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等富有远见的政策主张,但至今仍未完全落实。 &&&&日本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日本又是庆幸的,因为日本制造业依然强大,出口依然强劲,不少大企业、甚至中小企业都拥有世界领先技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经济缓慢增长20年之后,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并未严重下降,基本上仍能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 &&&&以利率市场化消除经济失衡 &&&&不难看出,宏观经济失衡背后一个最重要的根源在于长期实行的低利率、负利率,导致严重的投资回报扭曲和资源配置扭曲。 &&&&这种扭曲在一段时间内带来的投资率上升,会掩盖它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但当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抵消投资率上升的影响时,经济增长就会放缓。在中国,这一增长的“拐点”正在出现。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可以有两种解决宏观经济失衡的政策选择:一是继续保持低利率,逐步放松银行信贷,特别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另一种选择是以利率市场化为方向,逐步提高利率,同时适当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决定利率是否提高的两个基本标准是:实际利率必须是显著为正;地下高利贷市场的利率同官方利率非常接近。 &&&&第一种政策选择,短期内可以暂时缓和宏观经济失衡的加深,但实际上只是推迟深层次危机爆发的时间,增加未来经济调整的成本。第二种方案可能带来暂时增长下降,但通过消除市场失衡,会促使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增长的道路,也完全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调整路线。 &&&&第一种方案有一定合理性,但它完全忽略了中国目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局面。 &&&&首先,由于利率仍然保持在负的水平上,过度投资无法消除,潜在投资需求可以近乎无限。在房地产领域,目前是依靠限购来抑制巨大的潜在投资需求。在基础设施领域,也是依靠类似行政手段来控制政府投资。 &&&&由于长期过度投资,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积累的债务已经达到危险水平。在利率不动的情况下,一旦放松银行信贷,新的一轮房地产与基础设施的投资扩张,将吸收掉大部分资金,从事制造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则很难从中获取足够的资金。 &&&&其次,即使制造业企业获得充分资金,由于低利率造成的投资回报率扭曲,它们也缺乏继续投资制造业的动机。只要银行信贷松绑,房地产泡沫就会继续膨胀,地下高利贷市场利率也会保持在较高水平,企业存在充分的理由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和地下高利贷市场,而不是投向制造业。 &&&&有人或许会提出,由于通胀得到一定缓和,正如目前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经开始走低,即使名义利率仍然保持在低水平,由于实际利率提高,投资回报率扭曲和过度投资的现象有可能得到纠正。 &&&&但问题在于,当名义利率保持在低水平,而投资需求保持在高水平,通胀很难真正得到抑制。 &&&&我们因此面临的基本局面是:第一,在目前外汇管制体制下,贸易盈余的增长直接转化为国内货币供给的增加,持续增加的贸易顺差,只会持续转化为国内货币供给的增加,对通胀的推动压力仍然存在;第二,始自1997年的国内制造业劳动者实际工资长期停滞的局面,从2007年开始结束,中国进入了一个工资持续上升的通道。这意味着在短期内,通胀将一对一地转化为名义工资的上升,从而引发新的一轮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局面。 &&&&应对前一种通胀,要求降低国内投资,扩大国内消费,以减少出口压力,而进行这一调整的一个必要条件恰恰是提高利率。应对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胀,首先必须降低实际通胀,并降低通胀预期,这也要求提高利率,抑制过度投资。 &&&&因此,只要利率保持在低水平上,通胀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大幅放松银行信贷,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引发新一轮投资过热,使得失衡现象更加严重。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居民储蓄充裕,商业银行赢利能力提高,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应择机推出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实现利率市场化。 &&&&毋庸置疑,存贷款利率水平都有可能提高,但这将抑制过度投资,促使通胀回到正常水平,从而消除资产泡沫,减少投资回报扭曲。 &&&&这一调整可以同时产生三个有利的结果:第一,减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对银行信贷的过度需求,增加对制造业的资金供给;第二,地下高利贷市场的利率将接近正规市场利率水平;第三,促进国内私人消费的扩大。 &&&&赖平耀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主任,袁跃东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全球调研主管 &&&&中国资金管理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7:46 &&
&&&&●人民币低利率制度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崛起! &&&&文/李光明&&() &&&&(一)利率与政府层面的关系 &&&&要谈经济崛起,具体的,我认为目前中国的人民币利率制度存在严重问题,太低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十年前,人民币利率较高,那时大家普遍感到生意好做,个个笑逐颜开,洋溢在改革开放的喜悦之中。后来呢,利率逐年降低,及至收取利息税,大家也普遍觉得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里边有个很重要的原因:由于利率降低,利息负担小,政府、官员大肆动用资金来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以工程建设为名,层层落入腐败官员的腰包。国企又是另一个无底洞,占了很大的贷款份额,低利率便宜了国企。假设十年前的利率水平一直延续至今不变,则国企早就要因为背负高额利息而倒闭。由上原因造成了资金的低效率使用,也由此造成了中国的银行、证券等金融系统的巨额坏帐和巨大亏空。终至今日,银行资金被掏空,资金短链,青黄不接。引发民工欠薪,小户股民血本无归的畸形社会现象。大家都喊无钱,民间生意相对一落千丈。而教育、医疗、电信等行业的垄断高额收费,更使民众叫苦不迭。如此这般,中国经济如何再度崛起? &&&&强烈要求提高人民币利率,以此为杠杆,限制政府对资金的低效使用、盲目乱用、和腐败浪费占用。以减少银行亏空,恢复股市正常,充盈国库,维护中国经济的健康和正常发展。 &&&&(二)利率与企业层面的关系 &&&&有一种言论认为:在我国要是利率高了的话,会有更多的人把钱存进银行。钱进了银行,人就不买东西了,所以生意就更难做了,严重的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事实是这样吗?下面让我来作一些基本的定性和定量说明。 &&&&百姓钱进银行不是坏事,而是好事。银行把社会闲散资金储积起来,然后以稍高于存款利率的贷款利率,贷款给社会民间企业而获利,这正是银行的基本工作。银行也以此服务社会而获利生存,要不,整个社会还要银行做什么? &&&&中国的银行不爱风险小的蓬勃发展的社会民间企业,这说明了什么?我们的经济,计划的成分是较多了。银行本身服务方向不对,怎能通过社会获利?怎能通过市场获利?银行应企业化、社会化。各层银行行长应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企业、面向市场,而不是面向各基层支部书记。银行的钱源之于民,用之于民,用之于社会生产。时至今日民间企业有多少能从银行渠道融资发展生产? &&&&大量蓬勃发展,急需资金的社会民间企业,如能不被轻视,正常地从银行得到融资,将如渔得水。设想a厂购买了b厂材料物资,必将引起b厂购买c厂材料物资,如此引起产业链的循环激活、市场扩大,生意哪有不好做之理? &&&&在a、b、c、……工厂的原料\产品转换过程中,必定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参与,如此带动就业市场。接下来,失业减少了,社会大众的工资收入提高了,消费也跟着提高,产品又丰富,进而形成消费与生产的良好循环。如此这般,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殷实,哪有不国富民强之理?百姓忙于劳动生产,又有良好消费生活,社会治安问题必定减少,国家哪有不稳之理?古人云:“仓实禀而知礼节”,社会哪有不文明之理? &&&&较高的利率会提高市场化的程度,加快淘汰劣等企业、不良企业(如有些国企)、和产品不适合市场不符合市场资源自动配置的企业。经营良好的企业能抵抗较高的资金利息。 &&&&举个例:假定活期存款月利率是5%(已经很高),利息率为6%,又假定实业资本周转一次利润率10%(不高),现在甲、乙、丙三人都各有一万元,甲资金自有,甲将一万元存入银行,那么一个月后甲的资金变为X5%=10500元。而乙将一万元投入良性工厂生产产品,在一个月内周转了十次,那么一个月后乙的资金变为X10%X10次-付出利息400元。丙将资金投入一个不良国企,该国企无利润,刚好够发工人工资,则丙的资金一个月后变为X6%=9400元,丙的资金三年后变为X6%X12月X3年=-11600元,丙原先资金不但荡然无存还负债11600元,丙因负债而倒闭。从中可以看出:利息率越高,丙倒闭得越早越快,而淘汰效率越高,市场机制越灵。当然,这是取大致简单正确的宏观分析,实际的情况不是呈简单的线性,而是复杂的非线性。 &&&&利息较高,并不一定就引起人们为获取利息而将款存入银行,也并不影响公司的真正贷款意向(如果说会,倒是有利于贷款的有效使用,减少盲目使用),大家都知道,生意实业好做时,因周转速度快,带来的利润远比银行的利息多,中国人不是傻瓜,纯粹食利阶层除外。 &&&&(三)利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相比于制造业,房地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国眼下的另一个经济异常现象是:由于利率低,融资成本低,承担利息少,在中国大地上,不论个人还是集体,蜂拥而上,很多资金倾泻在房地产业,而一定时期社会拥有的资金有个总量,房地产业占用资金份量多了,其它产业占用的资金份量就少了。这就好象一个家庭,钱都用于建房了,其他支出就会减少。制造业缺乏资金,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人们普遍感到生意难做。制造业不断萎缩,失业率升高,大学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工作,毕业即失业,却肥了一个个搞职业介绍的职介所。制造业不断萎缩又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历史形成的大量个体私营业主破产及其原先聘用的工人失业,一并加入失业大军队伍,隐藏着严重的社会失业问题。差不多是民不聊生了。 &&&&产业结构己严重失衡,己明显影响到整个经济环境。政府天天喊给房地产业降温,为什么就不提高利率?利率一高,融资成本升高,房地产业就自然而然降温下来。 &&&&(四)利率与个人消费的关系 &&&&有人说,利率低可以促进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看似有道理,其实是一叶障目,利率低不等于物价低,今天的中国,利率已经很低,而象住房、汽车一样的东西,相对于大家的收入,价格却很高。中国人不象美国人,在消费终端,中国百姓没有借债消费的习惯,就象现在利率上调了一点点就很多人排队提前还按揭款一样。利率低倒是便宜了房地产炒作者,而房地产业与“权力”有较大的联系。对于目前的中国,只有将资金用于生产方向而非用于消费方向,大量地生产出象住房、汽车一类的紧缺物资,造成充分的竞争而使其价格滑落。从而引发大众化的现实消费,而非那种不被百姓理性接受的少量人群的“虚拟消费”。即使中国人要学美国人的“虚拟消费”,也要学象一点,学真一点,而非不切实际地照套。 &&&&当前的实际情况是:不是百姓不存款,而是无款可存。据闻中国的银行,现有的存款集中于少数人群。中国的银行非但没有从个人、社会民间企业获得正常的贷款利息,反而因为腐败工程、形象工程、国企不良贷款(有故意情况)而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漏勺。如此经营方式的国有银行,焉能没有不债台高筑而倒闭之理? &&&&中国今天的“经济过热”,实质是计划经济的过热,而远非市场经济的过热。正是因为目前中国经济领域特别是资金面(银行贷款)和市场面(集中招标)计划成分的加重,导致了大多数人的收入减少。 &&&&(五)结束语 &&&&提高银行利率,根除国企和政府部门对资金的随意、低效或无效使用,根除腐败。 &&&&提高银行利率,给房地产降温,调整产业结构,激活发展制造业,扩大就业,财富主要是由制造业创造的。 &&&&提高银行利率,还百姓以正常的存款利息收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8:05 &&
低利率使中国套牢在房地产业文章提交者:李光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13:30:00&&  低利率使中国套牢在房地产业&&&&&&&&&&&&&&&&&&&&&&&&   文/李光明&&()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相比于制造业,房地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国眼下的另一个经济异常现象是:由于利率低,融资成本低,承担利息少,在中国大地上,不论个人还是集体,蜂拥而上,很多资金倾泻在房地产业,而一定时期社会拥有的资金有个总量,房地产业占用资金份量多了,其它产业占用的资金份量就少了。这就好象一个家庭,钱都用于建房了,其他支出就会减少。制造业缺乏资金,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人们普遍感到生意难做。制造业不断萎缩,失业率升高,大学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工作,毕业即失业,却肥了一个个搞职业介绍的职介所。制造业不断萎缩又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历史形成的大量个体私营业主破产及其原先聘用的工人失业,一并加入失业大军队伍,隐藏着严重的社会失业问题。差不多是民不聊生了。   产业结构己严重失衡,己明显影响到整个经济环境。政府天天喊给房地产业降温,为什么就不提高利率?利率一高,融资成本升高,房地产业就自然而然降温下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8:35 &&
&&&&●低利率政策对东/西方国家的不同影响&&&&&&&&●低利率政策对市场经济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的不同影响&&&&文/李光明&&&&&&&&低利率政策对市场经济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产生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社会管理工作者必须明白。&&&&在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低利率政策可能拉动经济,产生一时的刺激作用。&&&&&&&&在计划经济国家,低利率政策却会补帖国企,形成国企垄断,进而排斥民企,使计划经济国家复又走向权力经济。比如让房地产权力经济产生泡沫。&&&&不管什么类型国家,实施低利率政策的最终结果是经济低效率,这一点是不用置疑的。因为:利息是资本的报酬,实施低利息政策就是无偿霸占资本家/企业家的成果!进而影响企业家的动力/积极性。又,利息政策,属于金融领域。金融关乎资本的再投资问题。当资本报酬低时,资本家/企业家就会干预生产的再投资环节,进而影响生产的有效进行。&&&&&&&&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化),中国低利率制度,也会影响全球资本活力。&&&&所以,中国简单学习西方的低利率政策,可有不良后果。&&&&不同国家之间可存在利率差,这一点可能被精明的国际投机家利用。比如,现在受西方制裁的伊朗为避免引发通货膨胀,年利率己升至20%&&&&(原创文章,保留著作权。作者邮箱)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9:01 &&
&&&&●十年低利率,炒房的发了,办厂的砸了。&&&&文/李光明&&&&&&&&经过广角的和深入的观察,发现十年来,中国在错误的金融经济政策上越走越远。突出现象是:十年低利率,炒房的发了,办厂的砸了。&&&&十0八0大换届即将到来,旧政即将过去,人们是否将再一次迎来一个改革开放的春天?并且能理性检讨前政的错误和吸取教训?大家拭目以待。回顾十年,各阶层利益的改变比邓0小0平时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进民退,体制倒退。国企重回垄断地位,体制内外人员收入差距两重天。权力经济横行,在房地产业表现最为突出。&&&&中国仍然没有改变毛时代“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格局。不过改变了形式而己:“十三亿人口、十亿农民工”。中国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小撮权力垄断阶层,依靠权力成为暴发户。中国离形成民主的公民社会还远着。。。。。。&&&&截至今天,中国房地产业,仍然酝藏着巨大的泡沫,只要政府不提高利率,这种泡沫始终无法有效消除。中国目前正在使用计划经济式的而非市场经济式的低劣的“限购令”政策来抑制人们炒房投机和正当的投资,但是,对商铺写字楼的投资以及每年年龄进入有购房法律资格的青年人群的形成,将使“限购令”失效。如果中国目前错误的金融、经济政策没有改变,房地产泡沫将强力反弹。&&&&&&&&&&&&&&&&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9:22 &&
&&&&●2012年,中国的失业率会上升吗?&&&&文/李光明&&&&&&&&由于中国政府一直执行低利率政策,贷款成本低,加上存款利息少,使很多资金流入房地产业,造成房地产泡沫。今天,中国房地产的价格水平己达至很高,远远脱离百姓收入水平。&&&&房地产泡沫导致房租上升,工人生活成本上升,工人要索取较高的工资才能生存下去。&&&&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成本低,负债经营泛滥,导致人工紧缺,进一步推高了工人的工资。&&&&高工资的结果将使很多没有贷款资源优势的企业如个体私企经营者失去利润,进而倒闭。&&&&相反,占贷款资源优势的国企却不断低效率地扩涨,不断取得垄断地位,出现国企排挤民企的经济现象。可见,低利率政策,导致了国企排挤民企。低利率导致经济低效率。&&&&由于中国一度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体制外人口占大比例数,大批个体私企的倒闭便伴随大量失业。而取得垄断地位的国企员工却取得很高的收入。体制内外二重天。大有倒退至毛时代的景象。&&&&我认为,2012年,中国的失业率将会上升很多。这是近十年当政领导执行错误的左倾经济政策的结果。&&&&百姓期待,中国换届后能有所改变。&&&&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9:52 &&
利率是炒房的风向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30:35 &&
&&&&●央行降低利率,中国经济后果将更加严峻&&&&文/李光明&&&&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控,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开始有所滑落,物价亦有回落趋势,无奈,好景不长,6月8日,央行突然宣布降息0.25个百分点,重新颠覆之前的政策。&&&&由于中国的资金资源特别是贷款资源主要由国企撑控,降息的得益方显然在国企,此次降息突现本届政府即使到了换届末期,仍在维护腐败、腐朽的国企利益,全然不顾中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情。&&&&最近几年,西方国家也在实施低利率政策,但是,这个经济政策不能盲目移植到中国,就象很多政策在西方起了很好作用,但移植到中国就会变味,起坏作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西方国家藏富于民,近年经历长时间的痿糜不振的发展,民间己积累了大量过剩资金,降息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降低创业门槛,有激发经济复苏的作用,由于西方市场的充分竞争,降息产生的副作用也会被近乎接近完全的市场经济机制所吸收消化掉。&&&&而反观中国,中国的资金资源主要由国企撑控,中国远远还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虽然,中国政府似乎放开了实体经济层面,任由民间私企去经营,风险自担,但在金融层面,中国政府却牢牢撑控着,时刻干预着中国经济。在这样一个由腐败、腐朽的国企撑控着经济命脉的实际上仍是计划经济的国家,市场是被国企和“红顶商人”所垄断的。在这样一个经济由国企高度垄断的国家,实施低利率政策恶果不言而喻。&&&&房地产业是个资金门槛较高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也与权力有较大的关系,实施低利率政策无疑会引发房地产业泡沫。长久的房地产业泡沫对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会有较大影响。尽管,降息后政府可能会在政策层面限制国企进一步争相投资房地产业,但在中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所共知。 &&&&我在2005年即撰写了一篇文章《人民币低利率制度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崛起》,感兴趣的读者可在网上搜索阅读。 &&&&(原创文章,保留著作权。作者邮箱)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33:11 &&
  低利率加剧了中国贫富两极分化  文/李光明&&&&  引用:---------------------------------------------------------------  《中国经济时报》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中国富豪如何诞生以及中国的贫富差距如何拉大的原因。文章说:  “从中国富豪排行榜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中国富豪并不是通过勤劳致富或者资本经营而成为富豪,他们大多通过“发现”国有资产的价值,并且用低廉的价格购买国有资产,从而在一夜之间获得巨额收益。  “比如,中国的土地国家所有,在实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之前,并不能给土地的使用者带来任何直接收益,只是在实行土地出让制度之后,少数人通过协议的方式获取大片土地,或者通过国有企业的改制,变相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然后再进行房地产开发,最终成为了中国富豪。  “这些富豪的出现,使得中国的市场经济呈现出泡沫化的现象,一方面他们通过炒作土地,制造虚假繁荣;而另一方面,在他们的收入倍增之下,掩盖了整个社会的贫困。那些沉睡千年的土地,正是在这些所谓富豪们的“发现”之下,成为了造成社会失衡的财富转移工具。”  ---------------------------------------------------------------------  搞房地产需要大量贷款,当今中国,贷款利率很低,这从两方面方便了房地产富商。1.少付出贷款利息。2.低利率个人购房贷款,放大了需求市场,利率这么低,付出利息这么少,大家都借。放大需求市场,更利于房地产富商。而真正的购房长线自住者却成了“房奴”。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40:39 &&
钱太便宜,还成坏事了 ?把利率提高,就是好事 ?让房奴们的负担更重些,对国家更有利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44:20 &&
利率是炒房的风向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45:59 &&
15:40:39&&的原帖:钱太便宜,还成坏事了 ?把利率提高,就是好事 ?让房奴们的负担更重些,对国家更有利 ?房奴借通胀和低利率,不当得益,应回吐!
共 5097 次点击,37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182614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2894 / 昨日发帖:27465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美国通过“低利率陷阱”,遏制日本、中国的崛起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过去每年什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