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独立朝鲜自由独立勋章勋章啥意思

铁血聚合阅读 &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介绍
关于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的介绍,暂时空缺。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新闻
这枚勋章也没有证书,但是整体品相很好,勋章很精致,个人认为独立自由勋章的造型是55年勋章中最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是授与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著有功勋人员的一种证章。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布主席命令,颁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1955年,这一年,人民解放军实行了军衔制、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史称三大制度),同时,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大规模地给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之臣颁授勋章、奖章。1955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
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同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国民党老战士林上元,以及两名少年儿童一起,为雕塑揭幕。雕塑长4米、宽3.2米,基座正面是一枚巨大的独立自由勋章。整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为追求和平正义、捍卫民族独立自由而不畏强暴...
一级八一勋章授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日~日)的师级以上干部;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的支队级和相当于支队级以上干部,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中...
独立自由勋章
[face=宋体][size=16]在同时得到三大一级勋章(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开国军事家当中,有5位却没有被授予军衔,因为他们当时都已经离开部队,回到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他们是:李延禄、周保中、冯仲云、冯白驹、赵寿山。
是在东京的古董店里拍到的,标价:1657万日元,而且不得出国境,不售给外国人。
此章出自日本陆军大将,本庄繁。
本庄繁(45.11.20),日本兵库县人,陆军大将(1933.4),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罪魁。
出生于日本兵库县。...
自己画的尺寸不是很准确,只图一乐
一级八一勋章
二级八一勋章
三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二级解放勋章
三级解放勋章
独立自由奖章
一级八一勋章
二级八一勋章
三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二级解放勋章
三级解放勋章
饶子健,人称神奇将军,他经历了对国民党的五次反“围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其指挥的无数次战役中,从未打过败仗;他一人荣获四枚一级勋章: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在我军军事史上实属凤毛麟角。
说起丈夫饶子...
吕仁礼同志逝世
本报讯 陕西省军区西安兴庆公园干休所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原炮兵第十五师师长吕仁礼同志,因病于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6岁。
吕仁礼同志系安徽省六安县人,1916年2月出生,1930年7月参加革命,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荣誉证章包括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同时,中国政府首次决定对我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人员授予勋章和奖章。是年2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经中央军委胡主席批准,总政统一设计制作的军队新式一、二级英雄模范勋章,一、二、三等功奖章和国防服役、卫国戍边、献身国防、和平使命、执行作战和重大任务等五类纪念章,从今年“八一”建军节起正式启用。
这次设计制作新式奖励证章,突出政治性和荣誉性,体现军队特点和时代特色,使...
925银制(含银92.5%) ,黄色五角星是镀金的。章体净重:27克(925银)。毛重:40克(带钢制勋章背轮)。
表面镀金为一级,旁边为二级。
一级编号为:2596078带下划线,很多人不太明白下划线的含义。
二级编号为2723726 ,带下划线。...
这是我见过的一些军功章,如果有缺的,大家补充下~呵呵
有位未曾领兵打仗的将军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为52为有功将军授衔时,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个“神秘将军”,就是长期从事党的情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李克农。毛泽东曾说,李克农对党是立了汗马功劳。
1930年9月,钱壮飞收到来自陈立...
爷爷留下的各种勋章奖章什么的传给我了。勋章的主人1919年出生,1933年参加红军,1934年入党,40多年的戎马生涯,三落三起,颇似《亮剑》中的李云龙,极富传奇经历。 上世纪七十年代职级为地师级,级别为七级、月薪金250.9元,1980年勋章主人转业到地方担任领导职务...
去年在维也纳收到的原品一级铁十字勋章,磁性铁芯,德国银框架,无厂标,但从勋章特征看:方射边角、外框内圆角、珠串壮螺纹和低3这些典型特征可以判断是制造商是维也纳的Rudolf Souval。
热点图文信息帖子主题:你知道建国后我国进行了几次授勋,奖章、勋章代表什么含义吗?
共&0&个阅读者&
军号:6598718 工分:684326
/ 排名:50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你知道建国后我国进行了几次授勋,奖章、勋章代表什么含义吗?
文章提交者:铁蛋少年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我军上影响最大的三次颁授勋章奖章,第1次是1933年红军时期颁发的中华共和国红星奖章,在1949年建国后我军又曾两次大规模地为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功臣颁发勋章奖章。第一次是1955年,这一年,我军首次实行,还第一次大规模地给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之臣颁授勋章、奖章,将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分别授予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有功的人员。勋章每种分一、二、三级,奖章不分级。勋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奖章由国务院批准,国防部长授予。第二次是1988年。这一年,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同时,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功勋荣誉章是中央军委授予在革命战争时期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的军队离职休养干部的荣誉证章,分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1955年颁发的是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1988年颁发了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八一勋章:国家主席授予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参加战争有功人员的勋章。共分三级:一级授予当时师以上干部;二级授予团级和营级干部;三级授予连以下人员。八一奖章:国防部长授予在工农红军时期后期参加革命战争的连级以下人员的奖章。独立自由勋章:国家主席授予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战争有功人员的奖章。共分三级:一级授予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中旅、支队及相当于旅、支队以上干部;二级授予当时的旅级和团级其相当的干部;三级授予当时营级和连级及其相当的干部。独立自由奖章:国防部长授予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或脱产参加抗日游击队两年以上或不满两年但作战负伤残废的排级以下人员的奖章。解放勋章:国家主席授予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有功人的勋章。共分三级:一级授予军级以上及其相当的干部;二级授予师级其相当的干部;三级授予团级和营级及其相当的干部。解放奖章:国防部长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解放军两年以上、或虽不满两年但因作战负伤残废的连级以下人员。功勋荣誉章:由中央军委授予战争时期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的军队离休干部。功勋荣誉章设:一级红军功勋荣誉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你知道建国后我国进行了几次授勋,奖章、勋章代表什么含义吗?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你知道建国后我国进行了几次授勋,奖章、勋章代表什么含义吗?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当前位置: >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刘平题字 】李志民
国画一副尺寸99------50厘米【保真&&&拍品编号:&
领 先 者:
大漠中的风铃
起 拍 价:10元最小加价幅度: 10元
运&&&&&&费:
快递:12.00
开始时间: 21:00:31
结束时间:
浏览次数:253次 出价次数:15次
线上收款方式:中介保护,即时到账
线下收款方式:
工商银行(3839253)
书店区在售的相关商品
题名:李志民年代:不详类别:设色(彩色)材质:纸本装裱形式:软片尺寸:长99*宽50(cm).品相:九品
品相描述:无
最新20条出价记录
大漠中的风铃
领先(代理)
出局(代理)
大漠中的风铃
出局(代理)
出局(代理)
出局(代理)
出局(代理)
出局(代理)
出局(代理)
大漠中的风铃
大漠中的风铃
敬告: 您的出价表明已认同本站的 , 根据本网所售商品的特殊性及古旧书行业的具体情况,网站不支持7天内无理由退货。
最新20条留言
暂无留言记录。
您不是注册用户或您还没有登录,不能进行拍卖留言! &&&
您最近浏览的拍品记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孔夫子拍卖网  , All
Reserved 京ICP证110332号 京ICP备号-1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955年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
我的图书馆
1955年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
1955年至1957年我军共为178人授予一级八一勋章,313人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991人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其中周保中,冯仲云,冯白驹三人作为东北抗日联军和海南琼崖纵队的代表,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授勋而未授衔的无衔将军,周文龙被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内定授予中将军衔,因转业到地方工作而未授军衔。尹先炳被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受降职处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以后也未晋升将军军衔。另有张维翰被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8年转业到地方工作,未晋升将军军衔。另有17位无衔将军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他们都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而由于种种原因未晋升将军军衔。但他们在1950年3月以前都按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的标准,任准军级以上职务,所以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无衔将军。他们是王子光任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华东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兼联络部部长。王长江任平津卫戍司令部副参谋长,华北军区直属党委副书记。王建中任中南军区航空处政委。冯鼎三任第20军参谋长。冯文华任华东海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朱佩瑄任第14军政治部主任。张孤梅任第23军政治部代主任。杨叶澎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吴建初任华北军区防空军政治部主任。郑亦胜任西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政委。南静之任第13军政治部主任。俞炳辉任第20军参谋长。高鹏任东北军区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高文然任鲁中军区参谋长。谢唯进任空军工程部政委兼副部长。葛燕璋任第四野战军直属政治部主任。甄华任宁夏军区副政委。他们应当被后人铭记。其简历如下:
王子光(1906一&&&&)&&原名王有章。陕西省户县人,1926年在甘肃省立一中上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9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选欻科科长,1941年3月任新四军第4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2年5月任部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任解放第2军(由伪军第18师改编)政治部主任,1946年5月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6月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青年部部长,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华东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兼联络部部长,1954年7月—1957年2月任安徽军区政治部主任,1957年2月转业。1957年9月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王长江()&&河北博野县人,早年就读于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1923年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中校教官,国民革命军第7军作战参谋,旅参谋主任,国民党32军营长,团长,天津水上警察局局长,山西晋绥教导团步兵主任,河北民军副总指挥。1938年12月率部起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2月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民众自卫军司令员,1939年12月任冀中军区警备旅旅长,1940年8月兼冀中第6军分区司令员,1943年9月任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1943年11月任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校长,1946年10月任绥蒙军区副司令员,1948年7月任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第8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49年5月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6月任平津卫戍司令部副参谋长。建国后,1950年任华北军区直属党委副书记,1951年3月任解放军第六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兼教育长,后任山东省军区荷泽军分区司令员。50年代年离职休息。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王建中()
辽宁新民县人,1936年参加东北军学兵队,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参加平西抗日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战士,连长,指导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5支队营长兼教导员,晋中游击队第3支队政委,1938年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3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12月任第5支队副政委,1941年12月任第3团政委,1943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任哈尔滨市保安总队总队长兼政委,1946年2月任松江军区第3(哈西)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吉江省委民运部部长兼中心县委书记,1946年6月任嫩江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1947年2月任西满军区第4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1947年6月任西满军区独立第4师政委,1948年2月任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36师政委,1948年11月任第4野战军第49军147师政委。建国后,1950年1月兼任广西军区桂林军分区政委,1950年5月任中南军区航空处政委,1950年9月任中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军委空军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空军修建部副政委,空军后勤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军管会主任,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成员,空军后勤部顾问(副兵团级)。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尹先炳()
又名尹建堂,湖北省汉川县羊占口村人。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冬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2军团4师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参谋长、代团长,1938年7月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冀西游击区副司令员,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11旅旅长兼太行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参加了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和百团大战。1941年起先后在延安军政学院、军事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延安整风期间调军政学院学习,并任4队队长、特支书记。1945年6月任冀鲁豫军区第11(湖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第2旅旅长,1948年5月任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6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副司令员,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1952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军长。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8年回国后,任政治学院物质保证部副部长,政治学院院务部副部长。日在北京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冯鼎三(1914—&& )&&&江西省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三边军分区兼警备第3旅骑兵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8月任渤海军区第7师参谋长,1947年4月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参谋长,1949年3月任第三野战军第28军84师师长,建国后,1950年1月任第20军参谋长,1950年任志愿军第26军参谋长,回国后任第26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第26军第一副军长,内长山要塞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冯文华 ()&&&安徽省巢县人。早年曾在西北军军官学校学习,在西北军担任过排长,后任抗日同盟军警卫营营长,冯玉祥将军的随从副官。193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先后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1大队大队长,新四军第4支队8团参谋长,新四军第5支队副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教育长,副校长兼教育长,新四军第4师参谋处处长、第9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任解放第2军(伪军第18师改编)参谋长,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6师参谋长,1947年8月任山东兵团第7纵队参谋长,1949年 2月任第三野战军教导师师长。建国后历任,华东海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军训处处长,海军司令部训练部副部长,1956年任国防体育协会航海运动部部长。1952年被定为准军级。1956年2月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任国家体委航海运动司司长。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
朱佩瑄(1918一&&&&)&&山西省芮城县人。1936年12月在运城做牺盟会村政协助员工作。1937年4月回太原后受牺盟特派员训练3个月;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后,任猗氏县牺盟特派员、中共猗氏县委书记、猗氏抗日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1938年12月后,任牺盟乡宁中心区汾南办事处主任兼政卫1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任八路军决死第1纵队212旅政治部主任,1942年2月任太岳军区第四分区副政治委员。1943年3月任太岳军区政治部巡视团主任,1944年10月任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第57团政治委员,1945年任太岳军区独立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月任太岳军区24旅(独立旅)副政治委员,1947年2月任太岳军区第22旅政治委员,1947年11月任陈谢兵团第4纵队22旅政治委员,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14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1952年12月任四川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党委和军区党委常委、中共云南省委滇西工委常委、川西北和昌都剿匪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955年3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3年夏任北京军事科学院战史部二室主任。1965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副师长。1975年任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顾问。1983年10月离职休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张孤梅()&曾用名张梅生、江之,广东省梅县三乡小都宋公坑人。193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2月参加新四军,1939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政治教员兼队长,新四军第1支队特务营政治教导员,日至1941年5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联抗司令部(即联合抗日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离开“联抗”部队后,先后任新四军第1师1旅3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1师1一旅教导队政治委员,苏中军区泰兴独立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中共泰州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团、县警卫团政治委员,新四军苏浙军区第4纵队11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第1纵队1旅2团政治委员,1旅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杭州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23军69师政治委员,后兼代师长,第23军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1952年9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9兵团第23军政治部代主任、主任。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1955年任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57年转业地方工作,1957年10月至1959年1月任福建师范学院院长,任福州大学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日含冤去世。1978年平反昭雪。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杨叶澎()&&内蒙古归绥市人,1932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被捕入狱,未暴露身份。刑满出狱后,1936年任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牺盟会游击总队政治部主任,西新军决死队第4纵队14总队政委,1940年5月任第19团政治处主任,第19团政委,中共绥西地委书记兼专员,塞北行政专员公署专员。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5月任绥远军区副政委。建国后,1950年1月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1952年5月任华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54年4月任华北军区后勤部政委,1955年4月任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1959年1月转业到地方工作,任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委员,1965年1月至1970年6月任国务院化学工业部副部长,1978年3月任化工部党组副书记兼纪检组组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
吴建初()&&四川成都市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在国民党28军搞兵运工作,1935年参加剑阁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4方面军参谋,政治干事,西路军政治部民运部白军工作科长,甘肃甘州中心县委书记,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6月任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5支队政委,1940年6月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1942年任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地委书记,1948年3月任晋冀鲁豫(童年5月改为华北)野战军第14纵队41旅政治部主任,1949年1月任华北军区第70军209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70军政治部副主任,建国后,1950年10月任华北军区防空军政治部主任,1951年2月兼干部管理部部长,1953年4月任军委防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5月兼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62年11月至1966年3月任铁道兵学院院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逝世,享年88岁。
郑亦胜()
江西省铜鼓县人,1925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黎川苏维埃闽赣省政府财政部长,延安中央财政部统收局局长,中财部驻三边统收局特派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西安办事处招待所主任,新疆省政府财政厅财委秘书,新疆叶城县税务局局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副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财政部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兰州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兰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宁夏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按副兵团职待遇离休。日在南昌病逝,终年86岁。
南静之(1916一 1986)&原名南汝冈。河北省交河县(现泊头市)人。早年投身革命,1932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交河县党组织的组建者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共交县委第一任书记。1937年入伍,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1940年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42团政委,决死队第212旅兼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57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4纵队第13旅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第二野战军第13军38师政委,第13军政治部副主任,第13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云南军区干部管理部部长,西南军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云南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炮兵政委,云南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等职。因病于日在昆明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炮兵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俞炳辉()
曾化名张德标,福建省连城县人。192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第7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中共福建省汀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福建军区第2军分区特派员,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第2大队政治委员,支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第1支队政治部统战科科长。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官处处长、苏北指挥部司令部副官处处长,新四军第1师2旅4团参谋长,任新四军第1师3旅8团参谋长,新四军第1师3旅7团参谋长,新四军第1师苏中军区特务第1团团长,新四军苏浙军区第3纵队第9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68团团长,华中野战军第1师3旅参谋长,1947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0师副师长,1949年8月任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20军60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20军参谋长,1950年11月任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参谋长。1952年7月任浙江军区副参谋长,南京军区文化学校副校长,1962年10月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2004年夏天逝世,终年93岁。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高&&鹏()
辽宁省辽阳市铧子乡唐家堡子人。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东北学生组织的学生军。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六一三”学生运动时,任总指挥。同年毕业于北平东北大学政治经济系。1937年参与组织成立“东北救亡会”,9月在北平西郊参与组织国民抗日军,担任政治部部长兼副司令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国民抗日军编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任支队司令员。后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副司令员。1944年10月,到晋察冀党校参加整风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参谋处处长、辽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辽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沈阳军区防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59年12月逝世,终年48岁。
曾用名高云霄,山东昌乐县人。1937年10月参与发动、组建了“山东省第八区抗日别动队第17大队”,1938年1月正式成立后任中队长。1938年2月参加了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7支队第2大队,任中队长,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随队合编于山东纵队,任8支队11大队队长。1940年3月任山东鲁中军区1团2营营长,10月调任山东纵队1旅1团团参谋长。1945年8月任山东鲁中军区4师10团团长。1948年7月任第三野战军26军76师师长。1949年11月任鲁中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参加的重要战役有: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开封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1951年8月任鲁中军区参谋长。1952年8月任海军军械学校副校长,1964年任校长。1973年10月任浙江省军区副参谋长。后晋升为正军级。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原籍重庆璧山人, 1919年10月赴法勤工俭学, 1920年,转赴美国学习军事,1923年到西欧,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1925年2月,在朱德同志的寓所里,谢唯进开始参加党小组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从此踏上他革命生涯的漫漫征程。192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为哥廷根党小组的成员,随后担任了旅欧中国共青团书记、中共旅欧支部书记等职,同时,还兼任共产国际《中国通讯社》社长。1927年春,在德国柏林体育宫,德国共产党组织召开了援助中国大革命和抗议帝国主义干涉中国的群众大会。在会上,谢唯进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大会致词,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期间担任国际纵队中国支队指挥,又兼任西班牙共和国民军第35师重炮队指挥部副官和国际纵队反坦克炮队政委。1940年3月,返回祖国继续参加抗日战争。组织上决定让他留在重庆工作。谢唯进的妻子卡佩拉是一名医生,他们夫妇以开诊所作掩护,开展情报调查工作。1945年9月抗战胜利,谢唯进参加了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的和谈工作。次年5月,随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赴南京。1947年3月,内战全面爆发,国共和谈破裂,中共代表团撤离南京,谢唯进到达解放区,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长。建国后,任空军工程部政委兼副部长。1963年离职休息,享受军级待遇。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葛燕璋()
江西于都人。193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春任儿童团团长,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1军团3军7师政治部勤务员,1军团1师1团9连通讯员。红1军团教导大队学员,1军团1师直属队青年干事,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115师司令部2科参谋、115师政治部敌工部股长及科长、115师教导第2旅6团教导员、山东抗敌自卫军团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抚顺市警备旅副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第4纵队10师政委、东北野战军第4纵后勤部政委、第四野战军直属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直属政治部主任。 1950年5月奉命调任军委民航局上海办事处为首任处长,兼任党委书记。同年9月,任军委民航局机务处处长, 1952年12月调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系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是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政治系学习。1958年12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声学研究所副所长。1967年4月病故于北京。
甄&&华()
又名甄梦华,笔名甄乃力,山西省平定县(今阳泉市)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山西大学第一任党支部委员,1927年4月任三晋中学党支部书记。1928年8月考入中国大学、1930年又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后改专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第一批南下抗日请愿团活动。1933年北平大学毕业后,由县津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学习,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太原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干事、主任,部长,军政干部四分校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政治部科长、副部长、代理部长。1940年起,曾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科长、副部长、部长,冀中区党委敌工部长、晋察冀野战军政治部联络副部长、部长,华北第2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部长,19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部长,西北独立第2军政委,宁夏军区副政委。全国解放后,曾任西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政委,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中科院兰州分院副院长,兰州大学副校长。1980年任山西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56年国防部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2年离休,1994年元月10日去世,享年86岁。
张维翰()
河北馆陶县南彦寺村人,毕业于北平国民大学政治系。1936年11月任国民党山东第六专员公署兼保安司令范筑先的秘书,1937年5月经同窗好友彭雪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至1938年12月,先后担任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政训处处长、政治部主任、第19支队司令员兼冠县抗日政府县长、第二纵队司令。在中共鲁西北、鲁西特委的领导下,对贯彻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扩大抗日武装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聊城失守、范筑先殉国后,一度代理山东省第六区专员。1939年1月任八路军第129师筑先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同年9月兼任鲁西北行政委员会主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民政厅秘书主任,1940年6月任129师新编第8旅旅长,同年兼任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6月任冀南军区第9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赴延安学习。学习期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委会委员。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任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3月,任中共冀南三地委武装部长。1949年8月,任中共邯郸地委常委、邯郸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1953年任解放军军事体育学校副校长,国防体育协会陆上运动部部长,1958年11月国防体协并入国家体委,转业地方工作,任国家体委陆上运动司司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在北京。
张宜友:(),男,汉族,1914年生,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镇两河人。1929年10月参加革命,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36团通信班班长,红4军第11师政治部通信排排长、保卫队长,红5军团骑兵连连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和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及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调到新四军工作,先后任新四军军部通信连连长,新四军第1支队6团3营营长,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5团作战参谋、团参谋长。参加了著名的黄桥决战。1941年“皖南事变”后,历任新四军第1师1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新四军第1师1旅2团团长,新四军第1师教导团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任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33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3师副师长。1948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9军86师师长。1949年5月率部参加解放上海的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军委装甲兵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天津市公安总队总队长,辽宁省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政治委员,公安内卫第4师师长。1972年10月至1978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1981年6月离职休养,享受正军职待遇。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57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在大连逝世。
李志明()&原名李顺就。曾用名李亚光、李治民、李治明。广西田东县思林镇人,壮族,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2月参加百色起义, 193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田东县苏维埃政府特务营排长,红7军军部特务营第2连排长,红7军第58团第5连排长、红军特务连排长。红军学校政治营学员,红军彭杨步兵学校政治教员。1933年夏秋任红3军团教导团政委。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初调任红军总政治部敌工部干事。同年夏调任红军大学骑兵科政委。到达陕北后,1936年冬任红军大学步兵营第1连政委,红军步兵学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军学校步兵营代理营政委。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冬12月调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处主任,政委。此期间曾调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担任了两期队长兼政治教员。1939年11月调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1940年2月任八路军总部巡视团政工组副组长。1941年春任鲁西军区教导第3旅政治部副主任。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6月任八路军南下第3支队大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至1946年4月任冀热辽纵队混成旅政委。1946年4月至11月任张家口卫戍部队政治部主任。10月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7年2月至1948年5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2旅政委。1949年1月调华北军政大学高级干部大队学习,任大队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7月任华东军区海军第10舰队政委。1951年12月至1954年12月任华东军区海军基地兼舰队政委。1954年12月组织指挥解放一江山岛海陆军登陆作战。1955年5月起任海军岸防部副部长。1957年转业到地方工作。1958年8月任浙江省富春江水电工程局副局长。1960年3月任杭州工业学院第一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61年1月任浙江省水电工程局副处长。8月任浙江省交通厅办事处负责人。1982年离休。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1957年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92岁。
王树君(.1.18)
河南省淅川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建国后历任: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3师政治委员,第38军政治部副主任。1950年任志愿军第38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回国后任第38军政治部主任兼干部部部长,第三兵团政治部副主任,旅大防卫区政治部主任,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研究员、副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阮 平(. 5.13),原名阮金廷,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思林镇坛乐村平乐人。1926年冬参加农会,1927年参加思林县农运和农军。日参加百色起义,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华北军区第65 军第195 师师长,第19兵团第65军参谋长。1951年任志愿军第65军参谋长,1952年11月任志愿军第63军副军长。1953年9月回国,任第63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石家庄警备区司令员,第65军副军长。1956年因病离休,享受正军待遇。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李学先(.3.15)安徽省阜南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1949年6月任东北军区第169师副师长,湖北荆州军分区司令员,1952年毕业于南京高级军事学校。1952年7月-1956年任粤北军区代司令员,粤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粤北区委第二书记,粤北行署主任,中共广东省委监委副书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共广东省委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逝世,享年88岁。
发表评论:
馆藏&2209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自由勋章纪念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