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小米4c有什么缺点点?除了外观

经验946 米
在线时间93 小时
积分 12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6 积分
积分 12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6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3
签到次数31
MIUI版本4.2.7
本帖最后由 xi-向天 于
20:27 编辑
& & 米4的一切都是我预料之中的。也许这种预感,用过米3的人都有吧。跟米3一样,看似漂亮的外观设计却隐含着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感,但又很难描述是哪里的问题导致的这种不舒服。
& & 在手机领域,我比较看重的是外观和工艺,外观加工艺,决定了一款手机在第一审美领域的水准。
& & 很久以前,第一次接触miui,让我改变了对安卓丑陋的看法,燃起了对安卓喜爱,可以说miui弥补了安卓最大的缺点——丑陋(当然除了miui依然丑陋的信号、电池、wifi等图标)。其实大家不要小看美观的作用,任何事物的美观程度,都是潜在的决定层面因素,它的效应,是你想象不到的。
& & 小米1,没有设计的设计,的确是没有设计,很丑很难看。小米2,并不很刻意的设计,算不上丑,其实也并不好看。红米直接不值得说。小米3,想创新,但只是个工艺设计的半成品。小米4,延续和提升了小米3的效果,依然没有成熟的多半成品。
& & 小米1当时没考虑。小米2刚上市的时候,我帮朋友抢了一台,也玩过一段时间,第一印象是,外观不是很好看的手机,我才不会买呢。红米什么的那外观我根本就不考虑。小米3我用过一段时间,后来转手卖掉了,因为太丑携带不便和续航短和发热等问题。小米3卖掉后,我一直在寻找替代产品,这时我关注的更多的是手机外观、便携性以及电池了,对于硬件配置要要求已经退而求其次了。于是我开始重新关注小米2s,还有一个悬念就是小米4。在距小米4发布还有4天的时候,我网购了一台诺基亚lumia820,当时想的是,如果好用就这台了,不再换手机了。我也不知道我当时对小米4的预感为什么那么准确,以至于我准确的相信它肯定不会是我心仪的手机。对于一个忠实米粉来说,在小米新手机发布前4天购买其它意向手机,这是对即将发布的新手机怎么的一种确信的不认可!但lumia820的试用体验并未使我满意,于收货一天后果断退货了,至此,在玩过ios、wp8系统的基础上,我坚信,安卓才是当前最适合的系统。
& & 小米4的给我的不舒服,虽然不太好分析,但我还是梳理了一下。首先雷军向我们详细介绍的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不锈钢边框,看似很漂亮,其实如果拿在手里使用时,会很不舒服的,原因在于,在5寸屏的尺寸上,跟在4寸屏尺寸上,同样金属边框的手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次,摄像头和后盖的样子真是让人汗颜,一个字丑!而且后盖竟然能更换!更奇葩的是电池不能更换!苹果不能更换电池是因为追求外观美而采用机身一体化设计没有可以开启的后盖,魅族mx2能开后盖不能换电池被誉为史上最脑残的变态设计,请问小米4这样的不能更换电池设计是处于什么心态呢?
& & 苹果手机最大的成功其实不在于系统,而在于它的外观设计和工艺,这次大家明白外观设计和工艺的作用了吧,它可以将一个企业推向世界巅峰!苹果为什么迟迟没有推出大屏手机,原因是当手机屏幕尺寸足够大时,便携性和握持操控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问什么要把4寸屏的iphone5加长,正是基于便携和握持操控的考虑。刚开始我也为苹果不做大屏手机和iphone5做的太长很是疑惑,直到用过5寸屏的小米3后,我才不得不被苹果这种准确的洞察力和精准精湛的设计工艺所深深折服!可以说,在外观设计和工艺方面,苹果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但是苹果也有缺点,就是不可更换电池设计,它为了一体成型的外观,放弃了这种其实非常实用的电池更换,它虽然把外观设计发挥到了极致,但不得不说用电池不可更换设计来换取外观的漂亮,这个牺牲的确是太大了!这无疑将像未来的大屏iphone一样,迫于人们对于并非正确的大屏追崇的压力,无奈推出大屏手机,但是牺牲了手机的便携性和握持操控体验,这个牺牲无疑也是巨大的!是对是错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当数亿人选择你的时候,其实并非说明你是完美的,但是人们只能把你的缺点忍受着,因为用户无法改变产品,所以他们接受你但带着一种必须要包含缺点的无奈,而对于这种用户无奈的部分,恰恰是一个企业最需要考虑的,我认为这点是苹果所缺乏的。
& & 任何一个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工艺,其实都是这个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就如人的性格一样是很难改变的。我们看到一个顶级的企业,它说制造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高水准的,比如苹果、魅族。而一个水准不高的企业,它所生产的绝大多数产品总会给人带来一种粗糙、低劣的感觉,比如中兴、华为、联想等。当然这样说可能有人会骂我崇洋媚外,但我仅仅是站在设计和欣赏的角度来说的,我们国产的太多太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外观丑陋、质感粗糙,如果我们没有一个严谨和高水准的审美和设计,如果我们连国产这个最基本的缺点都不敢承认,国产还有什么希望呢?别的不说,就说汽车吧,先别说汽车的样子,就国产汽车logo,有一个有品位点好看点的吗?
& & 创新很难,但其实设计很简单,简单到不用动用大脑。但是小米,让人又爱又恨的小米,难道就设计不出来一款好看点的手机吗?创新不说,你就仿还不会吗?但是你说小米4你仿iphone了,可是大哥,你把4寸屏的设计搬到5寸屏上来,这不叫仿这叫脑残,哥告诉你会铬手的,不信你买台试试!要仿哥告诉怎么仿,你仿iphone6就对了,虽然iphone6还未上市,但你从曝光的不管是真是假的外观设计中难道得不到灵感吗?水滴设计,为什么要把边缘做成圆弧状呢,因为屏幕加大了,要保持良好的握持感,这是很明智的设计。
& & 上面说到简单的设计甚至不用动大脑,其实就是拿来主义,把别人好的设计借鉴过来,再去掉其中的缺点就是接近完美的设计了。如果你没有苹果的外观设计能力,如果你没有htc one的外观设计能力,如果你没有lumia的外观设计能力,或者说你自行设计出来的外观没有它们的好看,那没关系哥告诉你就去仿吧。设计本来就是在不断仿别人的过程中衍生的,工业水平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了。在手机领域,你可以去仿苹果的外观,在小的方面,苹果的扬声器机身侧面设计很好很漂亮很实用呀,手机正反面放置都不会挡住它。苹果的摄像头和闪光灯设计也很漂亮。三星i9000的usb挡板设计很漂亮很实用。moto defy的锁扣式后盖设计很方便很实用。iphone5s的指纹功能很先进。lumia的双击亮屏很漂亮很实用。魅族mx2的双击主页键亮屏很漂亮很实用。苹果的机身正面实体主页键唤醒很方便,为什么不考虑把安卓的电源键移到机身正面呢?安卓的虚拟按键很酷很漂亮很实用。lumia的无线充电很好。n9和苹果的充电器都很漂亮。三星的盒式座充也很漂亮。小米4的红外遥控功能就很好。。。。。。等等举不胜举,难道就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吗?这些优秀的设计不但可以拿来借鉴,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如果把每一个细节都选择已有的最优秀的设计,何愁设计不出一款漂亮的产品呢?
& & 下一步我打算入手一部小米2s,不是说小米2s有多漂亮,而是包括米4在内的小米机型比较而言,小米2s更好看一些,当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即便是只有一个人这样说,难道这不值得反思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经验1661 米
在线时间64 小时
版本4.10.18
积分 21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7 积分
积分 21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7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2/2S 特别版
签到次数16
MIUI版本4.10.18
通过手机发布
经验1248 米
在线时间127 小时
版本5.11.1
积分 14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8 积分
积分 14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8 积分
机型Samsung Galaxy Note 3
签到次数29
MIUI版本5.11.1
说的有道理,哥帮你顶一个!
经验1624 米
在线时间103 小时
版本JHCCNBL49.0
积分 1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2 积分
积分 17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2 积分
机型红米手机1S WCDMA 3G版
签到次数106
MIUI版本JHCCNBL49.0
除了工艺设计,我还是比较注重功能。连NFC、4G都没有,谈工艺设计好像都有点多余了。就好像坦克没好炮弹一样。
我愿把春天的绿竹化作秋天的箫声;或许我不能再延续我的绿,但我依旧要继续我的美……
经验18048 米
在线时间1856 小时
版本6.2.18
MIUI V6内测粉丝组
机型小米手机4 电信4G版
签到次数97
MIUI版本6.2.18
已关注微信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1000万用户纪念勋章
MIUI1000万用户纪念勋章
MIUI 7纪念勋章
已关注极客秀微信
Copyright (C) 2016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5号 | 京ICP证110507号网友还叫它:
小米4c米4c小米手机4c小米4c标准版小米4i国行版安卓小王子小米4i升级版
价格范围:
手机类型:
操作系统:
摄像像素:
&1999&2699&799&2299&999&699&899&1699
&yen1299&yen1499
输入手机号码,立刻获取最低优惠详情,已有78201人询价
请选择城市/区
小米手机4c(标准版)网友点评
(满分10分)
6分 09:29优点:外观还行吧缺点:用着太卡,还没用几天就卡的要死总结:感觉就像被坑了……不知道怎么说,太卡是硬伤,其他的都可以忽略||@
4分 14:23优点:真正意义上的全网通,未来手机的发展方向,开创国内中低档手机之先河,大赞!缺点:塑料材质、无指纹模块、外观设计陈旧、无光学防抖、无hifi、无曲线屏、屏幕小、报价虚高总结:中档机主流配置均不具备!奇酷,大神note3,乐视1的功能体验,价格均秒杀小米4C,更别提魅族mx5,更不是一个档次的。如果低配价格在799以下,高配在999可以考虑,也只能说可以考虑||@
2分 21:59优点:外观不是很好看电池一般,不是很耐用!无指纹,塑料机身,外观丑,体验一般
5.0屏幕合适,再小点4.3更喜欢,红外加808缺点:没有光学防抖,不能换电池不支持存储卡扩展,特色功能——边缘触控体验一般,还需要进步一优化。总结:工艺以及性能,与红米Note 2接近,但价格却高出500元以上;价格与老款机型小米4相当,但是其工艺水准却又不及小米4,处境尴尬。不管怎么说,是小米开创了国产手机时代我觉得小米手机不怎么样,...||@
8分 20:15优点:手感不错,速度很快,缺点:才刚买三星期,就彻底完蛋了。到小米授权那,一检测妈的,主板故障要换主板,考,啃爹的。总结:还不如华为的质量好,小米就这样了。||@
4分 09:34优点:外观不错,机身小巧,在目前大屏时代算是不错缺点:发热,死机,卡顿,没有4G开关流量如流水,刚买一个月已经死机彻底开不开了总结: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第一次买小米就这样,很失望||@
4分 10:54优点:操作手感好缺点:容易死机,太卡,发热,电池不咋的总结:失望,被坑了,以后再也不买小米的东西了||@
10分 16:53优点:超漂亮!手感特别棒! 性能好! 外观好看!表现出色!缺点:还么有发现。总结:系统MIUI.很棒!就是很棒的国产机!||@
10分 06:03优点:5英寸屏幕里你再找不出配置性能比它好的了,这就是它的卖点,当你同时拿一部5寸和5.5寸机时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手感什么叫做便携性,中国手机业现在的风气不好,谁规定了高端手机就不能用5寸屏?缺点:没有光学防抖,不能换电池总结:外观确实看起来廉价,但是依然是5寸屏的性能之王||@
&上一页1...
登录后发表产品点评,能够获得积分享受更多服务哦
用其他账号登录
Hi,手机中国网友
小米手机4c(标准版)整体外观
参考价格:&1299
上市时间:2015年09月
屏幕尺寸:5.0英寸
屏幕分辨率:(1080p
操作系统:MIUI V7
手机品牌大全
1价格:曝光2价格:即将上市3价格:&19994价格:即将上市5价格:即将上市6价格:&25997价格:&24998价格:&24889价格:&199910价格:&4488
竞争机型推荐
同品牌同系列同价位同系统
1价格:&19992价格:&26993价格:&7994价格:&22995价格:&9996价格:&6997价格:&8998价格:&16999价格:&149910价格:&2499
看过该产品的用户还看过小米4有什么缺点?_百度知道
小米4有什么缺点?
结果实际顶多一半就不错了,联通卡插上就不能4G,明明说话16G的。不支持外置tf卡,很不要脸的坑爹手段)只能选择指定版本的机型的才能使用4G(比如你用移动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一体机,普遍的发热
信号差,机身厚,系统不稳定,屌丝专用
不是双卡双待,其他没什么
像暖手宝一样
太热 玩时间长了会卡
信号不太好 坐地铁的话会经常断网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依旧流着性价比的血 1299元小米4C评测
 作者: 纪伟 编辑:
  【IT168 评测】纵观今年国产市场,各大品牌基本上分为两个阵营。线上渠道走量的走量、线下渠道溢价的溢价。而所倡导的新国货运动(雷军于15年7月份在电视2S发布会上提出)更像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意思,一方面通过高性价比产品走量普惠消费者,另一方面则通过更加严格的质量管控、更多的领域创新功能增加产品溢价,让中国品牌真正成为一个受业界和消费者尊重的品牌。前者的重任落在了红米系列上,而红米Note2单月销量突破200万台的成绩也圆满的完成了这项任务。而如何让小米这个品牌更受业界和消费者尊重的重任理所当然的落在了小米系列产品上。而今天我们评测的新机则是小米系列历经9个月在国内市场推出的首款全新产品——小米4C,通过产品的评测我们来看看小米在这场新国货运动中究竟走了多远。  写在前面:之前小米曾经针对印度等国际市场推出了小米4i,而之前小米4C也曝光了外观设计,基本和小米4i相同,很多消费者都说小米4C是在小米4i的基础上小幅修改在买到国内的,属于出口转内销的产品。但其实小米4C搭载了骁龙808 SOC平台和小米4i搭载的骁龙615 SOC平台并不能采用相同软件包,在针脚方面也不能通用。单从SOC层面上就能看出虽然外观工业设计大致相同,但小米4C仍然是一款全新设计的产品。  硬件参数一览  按照惯例,我们在评测文章最开始还是先用硬件参数表格来给大家对小米4C来一个初步的量化,在硬件参数方面,笔者还是想说一些题外话。时下很多厂商都在主打用户体验,甚至在淡化硬件方面走了极端,也有消费者认为相比于安卓手机硬件“孱弱”很多,但体验却大幅领先,所以智能手机的好坏仅仅取决于最终的软件优化,像雷总整天“不服跑个分”的言论要坚决抵制。这里笔者想说其实每一代iPhone在关键硬件方面都是领先整个业界的,包括处理器自主研发、GPU显示能力和创新性硬件功能的加入等等。而硬件也是软件用户体验的基础,虽然有了好硬件就等于好手机是绝对不对的,但没有好硬件软件体验就得不到保证确实一个真理。小米4C&主要参数MIUI 6(小米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网络制式移动联通电信4G全网通 双卡双待机身尺寸138.1*69.6*7.8 mm重量132g(轻盈)屏幕5寸分辨率 IPS屏幕 友达三家供应商定制摄像头1300万像素 F/2.0光圈 相位对焦 /提供感光元件处理器高通骁龙808 六核处理器 主频1.8GHz机身RAM:2GB/3GB & & &ROM:16/32GB(不支持扩展)特色功能全网通2.0 屏幕边缘触控3080mAh(不可换)机身颜色白/灰/粉/蓝/黄/绿上市价格1299元(行货)  通过硬件参数表格,我们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没有打在指纹识别:作为小米最新产品,小米4C仍然没有搭载指纹识别,这一点虽然我们早已知晓,但仍然还是小失望的。目前小米手机包括红米手机在内的所有产品均没有搭载指纹识别的原因笔者猜测有几个,1.对于TrustZone技术的安全性没有把握,毕竟这是一个ARM近10年前推出的解决方案,小米还在是否采用TrustZone技术和自主研发方面抉择。2.和更多的国产厂商不同,小米不仅仅想做硬件的提供者,还想提供例如Apple Pay、Pay等一整套金融解决方案,毕竟小米已经推出了小米金融等相关服务,如何打通硬件和软件,是小米现阶段在考虑的事情。不过笔者猜测搭载指纹识别的小米手机离我们已经不远了,相信在接下来推出的最新小米手机上就可以看到。  2.全网通2.0:之前在微博上,雷军就应经透露了小米4C支持全网通2.0,所谓全网通2.0相比于之前全网通双卡双待手机电信卡只能做主卡,做副卡无信号的情况作了改进,能够采用单一基带模块实现移动联通4G/3G/2G+电信2G的网络搭配,之前7通过双基带解决过这个问题,但待机续航方面大幅降低。  3.IMX258:此次小米4C首次搭载了IMX258感光元件主摄像头,目前IMX258仍然在索尼全球网站上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而从命名规则上来看IMX258和IMX278有些渊源。两者同为1300万像素,IMX258取消了RGBW四色,但加入了相位对焦功能,具体拍照实力,我们评测的相机部分见分晓。(摄像头感光元件由索尼三星两家厂商供应,此次评测机为索尼IMX258)。  4.Type-C USB2.0规格数据接口:此次小米4C也搭载了Type-C USB2.0规格的数据接口,目前业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采用这一接口。相比于microUSB接口,Type-C接口在理论传输速度、理论充电电流等方面都有巨大优势。但由于USB3.0规格对于2.4GHz WiFi信号和LTE信号有较大干扰,所以目前基本所有厂商都采用USB2.0规格。而充电电流方面则受限于钴酸锂离子聚合物本身物理特性的原因很难保持持续大电流大电压充电。所以目前来说Typc-C对于智能手机来讲的作用几乎仅有双面正反插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小米4C虽然官方并不标配转换接头,但官网会以5元售价销售,目前淘宝售价普遍在10元左右,小米的售价还是相当的实惠的。  总体来说,小米4C在硬件方面仍然主打性价比,目前骁龙808手机售价最低为1999元,在售价方面小米4C存在巨大优势。但前面我们提及的创新性硬件功能方面小米并没有过多搭载。  外观工业设计和红米系列区分度不大  外观工业设计方面,前面我们也说了小米4C基本沿袭了之前为印度等市场推出小米4i的外观设计。其实时下很多智能手机厂商都开始主打产品“颜值”。其实时下能做出让人惊艳的外观工业设计比登天都难,但想要让自己的产品有个卖相还是有迹可循的。高屏占比+圆角矩形整体设计+简介线条设计满足这三点就可以能够保证产品不丑,这样的设计理念也被很多厂商所遵守着,整体来看小米4C也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在外观工业设计这部分,我们就对小米4C上的一些设计细节为大家进行一下解读,而整体外观方面,大家也可以通过浏览下方的开箱图赏一探究竟。  此次小米4C仍然采用了更加适合单手操控的5寸分辨率IPS屏幕(由等三家厂商共同供应)。以笔者为例(大手型选手,平时蝰蛇/RIVAL/MX518),小米4C屏幕能够轻松控制65%以上,而小米Note则能够单手控制40%屏幕。时下坚持推出以单手操控为卖点机型的厂商小米算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  屏幕边缘部分,小米4C也在屏幕和后壳之间加入了注塑层,这种设计一直被、等厂商坚持使用,这种设计对于采用金属机身的手机来讲能够大幅减少手机跌落带来的碎屏风险,而之前小米Note上并没有采用这样的设计,相反,此次小米4C采用了聚碳酸酯后盖反而采用了这样的设计,总而言之这样的设计师做工更加严谨的一种体现。  机身顶部方面,除了3.5mm接口之外,还搭载了红外发射器,配合小米MIUI系统内置的小米万能遥控机能够模拟理论上任何家中的红外遥控器。而之前小米4上也搭载过红外发射器,而在小米Note上则将这项功能取消。如此反复在小米历史上尚属首次。  关于机身底部Type-C USB2.0接口之前我们也已经简单介绍了为何采用USB2.0规格,在这里笔者详细为大家解读下:我们都知道Type-C理论带宽5Gbps,运行在5GHz上,由于USB3.0采用2*2双工双向设计,每条线路运行在2.5GHz上,与2.4GHz WiFi和目前国内移动联通电信4G网络运行频率相近,互相干扰。数值方面也有intel测试数据表明会给4G网络带来-60dB的信号干扰,这一数值已经相当之大。总体来说干扰来自数据线,并且在智能手机上应用USB3.0的场景并不典型,所以很多厂商都放弃了这样的设计。  背部设计方面,小米4C共有白色、灰色、蓝色、粉色、黄色等5种颜色。并且采用了不可拆卸后盖设计,后盖底部也贴心的设计了小突起,以免扬声器放置在桌面上被挡。  如果说非要给外观工业设计找一个瑕疵的话,笔者认为是按键设计,小米4C采用了和红米系列基本相同的设计风格,并且按键手感方面偏硬。当然此次小米4C边框方面还有一个隐藏的特殊功能,笔者在后面会为大家详细介绍。  总体来讲,小米4C仍然属于在外观方面能拿60分的产品。但使用的聚碳酸酯机身材质和很多类似的设计风格(例如背部扬声器设计、按键设计等)都很难和时下的红米手机区分开来。当然,小米4C的外观工业设计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例如超薄机身和3080mAh高密度里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搭配、单手握持的舒适度方面,都是红米系列手机无法比拟的。  骁龙808芯片组性能解读  前面我们提到了小米4C相比于小米4i虽然在外观工业设计方面大致相同,但在内部芯片选择方面却大幅升级。此次小米4C选用了高通骁龙808 SOC芯片组。这款芯片在很多手机玩家中拥有良好的口碑。骁龙808采用了2*1.8GHz A57+4*1.5GHz A53大小核架构,并且也集成了高通X10基带模块和Adreno418 GPU显示核心,并且内置了双核ISP核心等。在骁龙810被发热困扰而采用温度过高关闭大核的热管控机制后,骁龙808则凭借其均衡的设计在性能表现良好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过热的现象。并且在采购价格方面骁龙808也较骁龙810有很大优势。评测的这一部分,我们就来看看搭载在小米4C上的这颗1.8GHz骁龙808 SOC芯片性能如何?  热管理机制探秘  测试方法:拷机10分钟  测试工具:PerfMon/AID64/ Burn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环境  测试机型:小米Note顶配版(骁龙810)/三星Galaxy S6(Exynos 7420)/P8(麒麟935)/MX5(MT6795T)/小米4C(骁龙808),均为100%电量。  测试第一个环节,先来为大家揭秘一下骁龙808 SOC的热管理机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发热降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测试过程:通过 Burn瞬间将各款SOC负载拉到最大,运行10分钟的过程中,通过PerfMon检测各款SOC各核心运行状态,通过AID64调用CPU温度实时检测各款SOC芯片的CPU核心温度,注意:我们这里测试的是CPU核心温度,而不是通常我们使用热传感仪测试的整机温度。  图注:图一表示五款处理器全负荷运转10分钟,CPU性能随时间变化。CPU性能100代表处于CPU100%性能状态。图二表示处理器全负荷运算10分钟,CPU核心温度随时间变化。温度单位摄氏度。  通过数据表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满负荷运转状态下,发热量由高到底依次为麒麟935&三星Exynos7420&联发科MT6795&高通骁龙808&高通骁龙810。  2.在满负荷压力测试状态下,性能下滑由高到底为联发科MT6795&骁龙810&骁龙808&麒麟935&三星Exynos7420。  3.在整个10分钟的高压测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需要大家注意:1.运行前一分钟6颗核心均能够满负荷运转,温度也在开始测试的几秒钟内爬升至90度左右,后迅速回落。而搭载骁龙810的小米Note仅能够维持8核心全开20秒钟所有时间,继而关闭两个核心转为6核心运转。2.运行第六分钟时,骁龙808也出现两颗大核全部离线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骁龙810机型上则来的更早。3.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四颗A53小核始终处于1.4GHz的高主频上。  4.两个参数表格中并没有体现的数据就是功耗。骁龙808六核全开瞬间工作电流飙升至1584mA,而骁龙810则更为震撼,八核全开工作电流瞬间飙升至2953mA。也就是说骁龙810的瞬间功耗已经达到最新Macbook上Core-M的3倍!这样的功耗是绝对不能够长时间运行的。相比之下虽然骁龙808的瞬时功耗下降一半左右,但仍然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所以与其说各大厂商为了避免机身发热而将处理器主频做降频处理,不如说是功耗难以接受。总体来看功耗方面骁龙808已经比810有了长足的进步。  CPU+GPU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运行大型游戏测试FPS  测试工具:真实赛车3/侠盗猎车手圣安德列斯/浴火银河2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环境  测试机型:小米Note顶配版(骁龙810)/三星Galaxy S6(Exynos 7420)/华为P8(麒麟935)/MX5(MT6795T)/小米4C(骁龙808),均为100%电量。  测试第二个环节,我们主要测试CPU+GPU综合性能。之前在我们的常规产品评测中主要通过多款常用跑分软件来进行测试,而目前业界产品针对常规跑分软件进行系统白名单优化也成为“公开”的秘密,所以此次也选用了检测软件+游戏来测试帧数的形式来进行CPU+GPU性能的解读。  真实赛车3/侠盗猎车手圣安德列斯/浴火银河2分别出自三家不同游戏公司。通过测试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骁龙808、骁龙810和三星Exynos7420在三款游戏上取得的成绩大致相同。而MT6795和麒麟935则略有起伏。所以在运行大型游戏性能方面,市面上现有的游戏还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骁龙808。  存储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测试连续读取写入,随机读取写入  测试工具:AndroBench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环境  测试机型:小米Note顶配版(骁龙810)/三星Galaxy S6(Exynos 7420)/华为P8(麒麟935)/魅族MX5(MT6795T)/小米4C(骁龙808),均为100%电量。  存储性能也是SOC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储性能一方面取决于RAM、ROM颗粒的性能,另一方面就取决于SOC存储器管理模块。举个简单的例子,时下越来越多的高清视频体积越来越大,SOC存储器能否支撑这么高速的持续数据传输?在运行时,间歇性的小文件传输能否保证稳定性?很多时候消费者认为手机卡顿,并不是因为CPU、GPU性能不足,而是存储性能成为了SOC的短板。  通过测试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骁龙808在连续读取、随机读取方面都拥有巨大优势,也基本上和骁龙810在各项数据上保持持平。这也是骁龙808主打多媒体性的必备因素。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存储性能方面麒麟935的性能全面处于下风,在存储方面较差的表现也直接体现在超高清视频播放方面。目前能够较好支持4K视频播放和录制的仅有骁龙808/骁龙810和三星Exynos7420等少数SOC。  待机续航测试  测试方法:屏幕自动最高亮度常亮情况下待机状态功耗测试  测试工具:AID64/ PerfMon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环境  测试机型:小米Note顶配版(骁龙810)/小米4C(骁龙808),均为100%电量。  其实看一款SOC芯片优化是否到位更多的不是看其能够发挥多高的性能,而是如何能够在待机状态下保持更低的功耗。就和骑车一样,骑得快并不能算是本事,骑得慢才需要技巧。性能测试的这个部分我们就通过AID64和PerfMon配合测试待机功耗。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看到,在屏幕自动最高亮度并且常亮空置情况下,小米4C和小米Note顶配版待机电流基本都保持在240mA左右,考虑到小米Note顶配版采用了2K分辨率屏幕,所以待机方面小米4C理应低于小米Note顶配版。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同SOC的Moto X Style在同样待机过程中会关闭一个大核,而采用5颗核心负责待机工作。相比之下小米4C则采用6颗核心同时开启维持主频0.3GHz待机,由此可见在待机功耗方面,小米4C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优化空间。  性能测试的最后,我们也按照惯例为大家带来安兔兔的跑分成绩。总体来讲,目前几乎所有日常应用场景都不能对骁龙808造成威胁。所以从软件体验上来看,骁龙808基本和骁龙810持平。而功耗方面,虽然骁龙808相比骁龙810有着大幅的优化,但仍然存在着优化空间。而决定功耗的恰恰是制程、工艺和对架构的优化,在高通即将推出的骁龙820上,采用了更小的制程、漏电率更低的工艺和自主架构优化,相信骁龙820又将会是一款制霸级别的SOC芯片。  MIUI 7开发版体验  此次小米4C上市将搭载稳定版的MIUI 6系统,虽然MIUI 7已经发布,但目前仍然处于开发版迭代升级中,所以消费者手中拿到的依然为MIUI 6版本。之前我们已经在多款小米、红米机型上体验了MIUI 6系统,其轻量化、本地化和高集成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此次笔者手中的小米4C也刷入了最新的MIUI 7,在评测文章的这一部分,也通过小米4C体验一下小米最新的开发版MIUI 7。  4套系统UI:女神般、女生版、男生版、轻奢版  在MIUI 7的发布会上,雷军对小米主题商店做了重点介绍,介绍了小米主题这几年以来的发展。 并对新增的这四套系统UI的设计灵感以及细节做了详细介绍。新增的这四套主题的确设计得非常精致,例如女神版中的应用商店图标加入了格纹包的设计元素,与女神这一主题非常契合。但就升级的体量而言,新增四套系统UI并不能算得上什么。  新增字体巨无霸模式,支持全局放大  在MIUI 7中,字体设置的相关选项被提到设置界面的第一层级,并加入了“巨无霸”字体,支持全局放大。全局放大指的就是所有系统自带应用中的字体均会被放大。这一功能看似简单,但实则背后开发团队还是付出了不小努力的。“巨无霸”模式并非将系统字体放大这么简单,在字体变大尤其是变成“巨无霸”字体之后,应用界面的布局很难说不会受到影响,因而开发团队需对系统应用的每一个界面都重新设计。才没有出现文字错行、重叠等情况。以下为放大前后效果对比。  对于这一功能,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然并卵”,但对于上了岁数的我们父母这一辈的人却着实是意义重大。上了岁数的人很多在视力上已经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问题,他们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是怎样的我们很难感同身受。但在手机这么小的屏幕上,之前的“超大”字体也仍是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的。而MIUI 7系统中“巨无霸”字体的出现使这一问题最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新增宝宝相册功能  MIUI 7运用面部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设备中的被拍摄人的面部并进行分组。只需在面孔相册中轻轻一点即可为某一人创建专属相册,此功能也适用于宠物。这一功能虽然称不上多么高大上,但实用指数还是蛮高的。MIUI官方称该功能为“宝宝相册”,设计这一功能的初衷是希望用户可以更方便德记录整理宝宝的成长历程。  更深度优化,应用打开、切换更快,系统更流畅  除了新增4套UI和加入了几大实用功能外,MIUI 7还针对系统响应速度和耗电做了比较深的优化,官方称经过优化之后的MIUI 7在系统响应上提速30%,并能能让手机每天多用3小时。我们先来说一说MIUI 7在改善系统响应速度方面都是怎样做的。一般情况下,用户在打开一个时分为桌面响应+加载数据+窗口动画三个步骤。在MIUI 7中加载数据和窗口动画两个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再通过基于用户使用场景智能调度CPU,让CPU在需要高性能时立刻极速运转。双管齐下,令应用加载速度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  在实际使用中,系统响应速度的提升确实是真实可感的。无论动画的流畅性性还是应用程序的加载速度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善。MIUI 7在系统优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的确值得称道。另外,MIUI 7针对最热门的500款逐一设定专门的省电策略、强化对齐唤醒机制、缩短数据网络连接链路时长降低手机与基站的连接功耗。在省电优化方面,我们后续会做专门测试,MIUI 7到底是不是比之前更省电,这一点还有待检验。  新增小米漫游服务  众所周知,当国内用户出国使用数据流量时,如果没有购买数据包或是当地的SIM卡,那么所产生的费用是非常高的。小米特意为国人定制了小米漫游服务,来方便经常出差的用户。当你来到国外,小米会采用“空中发卡”的技术,系统将直接下发当地的虚拟SIM卡,无需换卡,就可以使用当地的数据流量。  同时,小米漫游还同时拥有流量限制功能,当系统检测到出境时,即自动进入漫游模式,关闭数据网络,防止流量消耗。不过客观来讲,小米漫游的资费确实不算便宜,如果只是在国外逗留1、2天的话还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如果是出国一周以上的话,我们还是更推荐购买当地的SIM卡。  总体来说,MIUI 7并没有上一代MIUI 6出现时给人以“改头换面”的感觉,但MIUI 7加入了几个比较好玩、实用的新功能并确实在系统层面上做了很多更为细致、和用户体验紧密相关的底层优化,并且效果明显。可以说,从MIUI V5升级到MIUI 6之后是变得更好看,而从MIUI 6升级到MIUI 7之后是变得更好用了。  并且其实小米在MIUI 7上将更多的功夫下在了“内容”方面,例如小米视频、新闻、、音乐、电台、游戏等。由此可见小米已经不甘于为别人做嫁衣,而逐渐转型为一个整合者的角色,所谓设计是UI的骨架,内容才是灵魂,才是真正能提升用户粘性,提升用户活跃时间的法宝,小米也深谙此道。而小米金融、小米钱包、智能家庭等软件也能让小米未来的战略逐渐明朗,总体来说小米“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对于小米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能在专注手机、平板、电视、盒子、路由这5条产品线的同时逐步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生活生态链,小米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是否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1300万像素相位对焦相机拍照体验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此次小米4C采用了由索尼、三星两家厂商共同供货的1300万像CMOS感光元件主摄像头,并且笔者手中这台评测机搭载的索尼IMX258也是该型号感光元件的首次商用。无论是三星还是索尼感光元件均支持相位对焦技术,并且此次小米4C在拍照方面还引入了一项神秘功能,评测文章的这一部分,我们就来为大家对小米4C的拍照实力做一个详细解读。  相位对焦  相位对焦是近两年来在智能手机拍照领域炒得比较火热的名词,之前我们也对此进行过多次解释,在小米4C的拍照体验之前,笔者还是想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相位对焦的基本原理:相位对焦是通过在传感器上加入距离感应像素,直接感知对焦物体光量,从而直接对焦到准确位置。虽然速度更快,但从原理中我们也能发现相位对焦的缺点:在弱光环境下很难区分对焦物体和非对焦物体的光量导致对焦困难。所以即使是目前采用了相位对焦的苹果、华为等产品也采用了相位对焦+反差对焦的双重对焦方式保证对焦的快速和准确。  屏幕边缘触控  此次小米4C上也搭载了屏幕边缘触控技术,即手指触控屏幕边缘部分能够实现单次触控拍照快门、双击返回的操作。这项功能其实是基于更新的屏幕触控芯片能够更好的识别屏幕边缘区域的硬件特性孕育而生,之前Z9等手机也开始采用这项功能。虽然目前小米4C上的屏幕边缘触控仅能实现上述两项功能,但后续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形式支持更多的软件功能。当然在实际操作体验中,笔者也会遇到误操作而返回上级菜单的情况,不过几率并不大,相信在适应屏幕边缘触控后,你一定会爱上这项功能的。  所谓软件优化再好,最终拍照好不好还是需要用样张说话。此次我们使用三款同为1300万像素手机同时对比,三款手机分别为小米4C、小米Note顶配版和二代手机:▲小米4C样张 点击查看原图▲小米4C样张 点击查看原图▲小米4C样张 点击查看原图▲小米4C样张 点击查看原图▲小米4C样张 点击查看原图▲小米4C样张 点击查看原图▲小米4C样张 点击查看原图▲小米4C样张 点击查看原图  虽然三款手机均同为1300万像素,但我们通过画面的整体色彩和细节100%放大还是能够看出三者之间的区别。整体画面色彩还原准确度方面,小米4C和小米Note均强过2代手机,一加2代手机画面整体会出现稍微过亮的情况。而细节方面,小米Note的涂抹过重,使得细节100%放大后会有所丢失,这方面小米4C和一加2代手机就做的更好。并且在实际体验中,我们发现小米4C的相位对焦速度的确快过一加2代和小米Note顶配版的普通反差对焦。但对焦速度略逊于同样搭载相位对焦的Moto X Style。总体来讲,小米4C的这颗1300万像素摄像头表现不俗。在和上代产品小米Note的比拼过程中不落下风。  新特性解读+系统BUG+评测总结  此次小米4C上也加了很多全新功能,前面我们已经陆续介绍了全网通2.0、边缘触控等全新的软硬件体验。而在文章最后我们也集中为大家解读一下小米4C上搭载的其他软硬件创新功能。  高铁模式  随着4G网络的到来,由于4G网络运行在更高频率上,对应就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这样一来每个基站之间距离就会随之下降,这对于高铁这种移动速度较快的场景如何在各个基站间完美切换就成为目前业界的一个难题。举个例子,如果在高铁乘车过程中持续通话或上网1分钟,就可能经历了3个基站的切换,虽然目前基站单次切换成功率已经大幅提升,但三个基站的叠加切换就会大幅降低单次切换成功率。此次小米4C由于搭载了骁龙808 SOC芯片组针对这一快速切换基带场景进行优化,大大提升切换成功率。在高铁等环境中也能够保持通话的稳定性和网络的畅通性。  智能选网模式  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出差国外飞机落地,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却出现手机无法找到网络的情况,甚至很多时候都需要手动选择注册网络。针对这一点,小米4C也通过预设目前几乎全球所有主流的网络设置,能够最快时间内找到漫游网络。回国后也能够自动切换为原有网络。  使用中遇到的小BUG  由于笔者手中的小米4C为评测样机,并且还搭载了开发版的MIUI 7系统,所以在实际体验中遇到小BUG也是无可避免的。在体验过程中笔者遇到过例如顶部状态栏信号无法正常显示等细微BUG,都通过重启或者清理等形式解决。但同时也遇到了多点触控时屏幕边缘失灵的情况。当手触控屏幕一点时,屏幕较边缘位置的区域就无法实现触控,这一问题在一些双手操控的大型游戏中会有不小的影响,但经过和小米相关人员的沟通,该问题属于MIUI 7开发版的软件BUG,即将被迅速修复。  评测总结  总的来说,小米4C仍然是目前智能手机中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产品,骁龙808 SOC芯片组的售价+全网通的专利费用+大密度电池+定制化屏幕+首发的摄像头感光元件等等的这些BOM总价不菲。可以看出小米出品的产品仍然秉承着将利润压到最低的理念,用这一理念回馈消费者也的确引领者目前国内手机厂商的整体发展。但如果说单纯性价比、单纯让每个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科技给人带来的方便之处就是雷总口中所说的“新国货”运动的话,未免太片面一些。  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单一的性价比永远无法长时间作为一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性价比终将被超越,不管是以牺牲质量还是牺牲非关键参数的形式。届时主打性价比的品牌还剩下什么呢?对于小米来讲剩下的是生态圈,是庞大的用户基数。小米自去年开始就在主打智能生活生态圈,经过两年时间的打造笔者身边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拥有小米生态链的设备,可以说这部分用户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小米的存在了,从这一点上来看小米是生态链这条道路上走的最远的也是最成功的一个。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的是,小米目前还并没有像苹果三星那样,拥有创造购买需求的能力,今年的苹果推出了ForceTouch,再次凭空“捏造”出一个购买需求,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够提升产品溢价,才能够真正在业界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笔者猜想雷总的新国货运动最终也是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品牌吧。  产品层面,小米4C手感不错,拍照实力不俗,硬件性能完全达到目前旗舰手机的水平。外观工业设计方面虽然仍然很“青春”,但缺乏和红米系列手机的辨识差异度。总体来讲,小米4C又是一款能买到绝对不亏的产品。最后提醒大家的是,小米4C将在9月23日上午10点正式在小米官网和天猫旗舰店开放购买。
屏幕尺寸:5英寸
CPU核心数:六核
操作系统:Android 5.0
后置摄像头:1300万像素
运行内存(RAM):2GB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屏幕尺寸:5英寸
CPU核心数:六核
操作系统:Android 5.0
后置摄像头:1300万像素
运行内存(RAM):2GB
电池容量:3080毫安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4c缺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