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置换手术置换的护理记录单到底记录什么内容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总结46例62~95岁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过程。结果 4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且康复良好,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根据高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熟悉手术护理要点,掌握术中配合步骤和特殊器械的应用,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评估,加强术中护理和准确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正确转运和搬动病人等护理措施,就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确保手术安全。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手术配合&&无菌操作 护理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关节的不断改进,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改善总体的生存质量。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实施该手术4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男17例,女29例,年龄62~95岁,平均77.5岁。全是股骨颈骨折,其中合并糖尿病4例,心功能不全5例,高血压7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
1.2手术方法
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下接受手术。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外侧切口,切开皮肤至阔筋膜,显露并切开后侧髋关节囊。用电锯切除股骨头、颈。用髓腔扩大器扩大股骨上段髓腔,将人工股骨头打入髓腔中,把人工股骨头送入髋臼。放置引流管,清点物品,依次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 在术前1&d到病房阅读病历,了解患者术前准备情况。访视病人,了解病情,&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讲解手术的主要步骤,手术体位,麻醉的相关准备及手术的安全性。此类患者多为老人,对手术知识缺乏,存在恐惧心理,对病情预后缺乏信心,存在顾虑。因此笔者除满足病人合理要求外,还要向病人耐心讲解配合手术治疗的意义,讲解手术方法,介绍以往的手术先例,让病人了解手术的必要性,解除恐惧心理,使病人配合手术治疗[1]。
2.1.&2 物品准备 常规骨科手术器械,电钻,电锯,冲洗球,骨水泥,高频电刀,中心吸引装置,髋关节置换专用器械。髋关节置换专用器械是器械公司配送,手术室接收器械后认真检查、清洗后打包,全部手术器械高压蒸汽灭菌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 ①保持手术间适宜温度,一般为22~24℃,检查手术所用仪器,如高频电刀、中心吸引装置等功能是否良好,确保手术中的正常使用。②协助麻醉师麻醉,病人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患者入室后护士应用静脉留置针在患者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必要时建立中心静脉通道,麻醉时护士应守护在患者身旁,防止患者坠床,并用温和的语言鼓励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应注意患者的保暖,翻身时及时为患者遮盖,注意保护患者隐私。③麻醉后,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腋下放一软垫(可通过一拳头)&;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易形成压疮,故对其皮肤易受压部位进行特别的护理[2],&安置手术侧卧位时,在患者的骶尾部和前方耻骨联合部位用软枕垫好,再用骨盆固定器固定,使骨盆在手术中不发生任何摇动,保持身体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手术床保持90&,双上肢应自然放于架手板上,并用约束带固定。⑤贴电极板处的皮肤保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注意保护会阴消毒时不让碘酊烧伤病人。⑥术中禁止谈论任何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尿量,随时检查静脉输液管及尿管是否通畅,确保手术安全。⑦此手术术野深,创面大,为减少失血,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医生每一步操作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全程良好的照明是关键。
2.&2.&2 器械护士配合 ①器械护士提前30min上台准备术中用物、清点器械。由于关节置换类手术器械种类繁多,术中台面易混乱影响手术配合,术中应设两个器械台面,分别放置普通常规器械和髋关节置换专用器械,所用器械按顺序有规律的分开放置,以方便拿取。②手术中所用电动工具较多,如电钻、电锯等,应提前安装,检查功能是否良好,电量是否充足,保证术中正常使用。③在清理髋臼周围软组织时,器械护士应及时用纱垫接取切下的组织,并放入固定的器皿内,保持术野周围的整洁。④及时收回术野周围的器械,防止术中活动髋关节器械坠落,影响手术进程。⑤严格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手术中器械护士除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外,还要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暂不用的器械应用无菌手术单遮盖。术中冲洗伤口时,应注意保持周围辅料的清洁干燥。如有浸湿应及时加盖无菌敷料单,防止污染[3]。⑥洗手护士打开假体内包装,避免用手套直接接触假体表面。表面有氧化铬防护层的假体,传递时不要碰触其它金属等坚硬物体,避免防护层破坏,使假体在体液弱氧化环境中发生腐蚀,导致手术再次失败。⑦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快速、及时、准确地传递器械,协助手术医生顺利地完成手术。
2.2.3手术结束后&&擦净切口周围血迹包扎切口,排空尿袋,将尿袋、引流袋暂时关闭并固定低于身体位置,搬动病人时注意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由于患肢旋转而引起脱位,检查身体皮肤受压情况,及时保暖,固定好输液针头,护送患者回病房
2.2.4&术后访视&&术后2~3天巡回护士携访视记录单到患者床前进行回访,了解患者切口愈合及恢复情况,对患者在麻醉及手术期间的积极配合给予认可,以诚恳的态度接受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 护理体会
3.1全面而又有针对性进行护理&&掌握高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术前了解病史和病情,认真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配合默契,术后正确搬动、转运等护理措施,能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
3.2严格无菌管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无菌要求极为严格。手术皆安排在白级净化手术间实施,术中严格控制人员流动,手术人员尽可能保持固定,减少进出,以尽量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4]。手术区铺防水手术巾,为术者提供足够无菌活动区域。术中备用器械用无菌单遮盖,确保每一个环节无污染。
3.3提高配合质量 术前物品、器械要准备齐全,各种仪器准备到位,保证性能良好。术中器械护士要积极配合手术医生,加快手术的速度。器械护士要熟悉解剖位置、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配套器械的性能及用途,对于手术步骤和配合程序要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准备好下一步所需的器械、物品,尽量做到主动、敏捷、及时、准确地传递器械。与医生密切合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 萍,张 颖.经股骨头颈交界开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的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943.
[2] 李艳芳,王枚.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46
[3] 田 蓓,张述萍.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5.
[4]马冬婴.边远地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20.
文章标题:
作者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上传Word文档稿件:当前位置:& &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体会
摘要: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体会
  于静脉输液治疗手段直接,且见效比较快,而成为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操作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以免发生各种不良输液反应,引起护患纠纷。笔者采取以下措施,效果满意,既方便患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1.临床资料
  准备3个记事本,依次给予编号。1~60号为其他药物,60~90号是青霉素,90~120号是先锋类药物。这样,随时记录,防止了错用和误用。
  对于需要输液患者将从药局取出药物,交给输液护士,由护士清点,验收药物无误后,根据患者所输药物分类告诉患者编号,患者第2天来输液时只要告诉护士编号,护士通过编号找到患者处置卡及药物,查对无误并在处置单上方写上护士姓名及日期,即给予输液。
  2.护理方法
  2.1制订出静脉输液服务质量标准(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用后做到严格处理毁形浸泡。(2)处置前,应仔细检查药品的批号、外包装、有效期、使用要求和副作用,严格遵循药物配伍禁忌。注意药物保存,如避光等。(3)采用紫外线定时器,分别对治疗室处置室及病室消毒,调节到每日早6∶00~7∶00时固定时间进行紫外线消毒,对紫外线灯定期进行检测。(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七对,避免差错发生,保证门诊输液安全,例如患者说输液编号是61号必须是静滴青霉素。护士必须查对清楚方可处置。(5)加药过程中,注意药物是否完全溶解,不要把药物的结晶、未溶颗粒以及药物安瓿胶塞碎屑带入输液瓶内。(6)严格执行医嘱,工作中要求护士接到静脉输液医嘱后,要对其正确进行判断,对医嘱进行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1]。(7)注意输液过程中的反应,调节输液速度,静脉输液后每30min巡视患者1次,注意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局部反应:肿胀、疼痛;全身反应:发冷、心悸、皮疹、头晕恶心),尤其对小儿及老人更应多加巡视。
  2.2建立患者告知制度(1)静脉输液前,对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告知患者试敏的意义,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过敏以后有何症状。(2)护士必须熟悉药品性质,清楚用药目的,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事先告知患者,增加与患者沟通,避免产生护患纠纷。(3)根据病情、年龄药物的作用,决定输液滴数对于甘露醇等药物输液应严格根据医嘱要求调整滴速,告知患者与家属不要随意调节滴速。(4)输液过程中,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不要随意调节滴速,如发现药物不滴或局部有肿胀、疼痛及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与护士沟通。(5)输液结束后,告知患者拔针后按压2~5min,以免发生局部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
  2.3加强门诊输液过程中的心理护理(1)注意护士本身形象,要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患者,减轻其静脉穿刺时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2)说话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避免不良暗示。如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时,可告知患者:如果感觉哪不舒服就及时说出来;而不要说:如果感觉头晕、恶心就及时告知我们。因为这样可引起患者的不良暗示。(3)静脉输液时,增加与患者的沟通,通过多介绍、多巡视等手段,及时发现患者情绪的变化,避免各种纠纷的发生。尽量安排患者早处置,减少中间环节,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4)处置室采用玻璃隔断,使患者在等候过程中可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加药的全过程,增加护患沟通,避免了护患纠纷。
  3.小结
  门诊输液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反映了医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人们多元化的医疗需求,给门诊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应该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保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明确操作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患者的监督,给予门诊输液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护理差错发生,保证门诊输液安全、快捷、有效,使患者早日康复。
上一篇:下一篇:论文发表期刊
职称论文范文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服务号:dolunwen
医学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医学论文范文热门文章
步步高论文发表网,10年专业级职称论文发表机构,最受欢迎的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169; 版权所有
备案号:津ICP备号-1.
【合作】站长QQ:145177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关节活动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病人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国内常用为改进的Moore型人工股骨头,柄部已改为直柄,柄的远端较Moore型增粗。国内已生产组装式人工股骨头。后有5%~20%需改用全髋,组装式的优点是便于更换全髋,且可调节颈的长度。随着柄固定方法的改进,柄部可用内锁型、骨水泥固定及多孔表面、紧压配合固定等。由于人工股骨头有术后、髋臼磨损、髋臼中心位等问题,因此已逐步为全髋关节或双动人工关节置换代替。由于病人多系老年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较短,出血少,故仍有一定的适应证及应用价值。...[][]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应症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股头颈头下型,移位明显,愈合有困难。
&2.股骨颈头下型。
&3.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股骨颈已被吸收。
&4.不能配合治疗的病人,如,氏病或精神病人。
&5.成人特发性或性股骨头范围大,而髋臼损伤不重,用其它手术又不能修复。
&6.不应行刮除植骨术的股骨颈良性肿瘤。
&7.股骨颈原发性或转移的恶性肿瘤或致,为减轻病人痛苦,可以手术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不适宜人群
  1.年老体弱,有严重心、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  2.严重病人。  3.髋关节或。  4.。  5.髋臼破坏严重或髋臼明显退变者。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注意事项:  1.假体的选择  临床上较常应用的有Austine-Moore型和Thompson型。前者可保留充足的股骨距,有利于防止术后假体下沉和松动;而后者因其颈长,股骨距不能利用,适用于无法保留股骨距的病人。人工股骨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应与原股骨头等大。其直径可以稍小但不能超过2mm.过大易致关节间隙狭窄和骨皮质而发生;过小则会产生髋臼不均匀地承受压力,并容易磨损髋臼而突入盆腔。故术前、术中应仔细测定股骨头的直径,一般应用游标卡尺测量,也可以在术前于患髋同一平面放置假体头摄X线片测量。如选择合适,在术中将股骨头放入髋臼内试验时,应可以自由活动,而在拔除时有一定的负压。对人工股骨头的颈长选择也很重要,不论用何种假体,都必须使小转子上缘至髋臼之间的距离恢复正常。过长易致和中心型位,过短则易发生跛行,同样容易损害髋臼。  2.防止感染  是假体置换术的首要大事假体置换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多数将被迫取出而后遗严重跛行。因此,手术室的无菌条件和医护人员的无菌技术十分重要。术前要按要求有良好的准备,包括准备,全身情况的改善,并应在术前2日给予足量抗生素;手术人员体表不得有感染灶;手术室房间最好要有空气净化装置,如无此设备则要求彻底消毒并保持地面潮湿;手术室内人员要限制,尽量少走动;术中需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彻底止血;创口闭合前要用新洁尔灭或洗必泰液浸泡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正确安放负压吸引,充分有效的引出积液;术后大量抗生素应用。这都是预防感染的必要措施。  3.修正股骨颈  直达基底部。如此,人工股骨头可放在适度外翻位,内侧可充分填充骨水泥以持重力。轻度外翻位可减少假体的弯曲应力,避免柄的折断。保留股骨距也极重要。股骨距位于小转子上1.5cm处,此处为负重线应力集中外,皮质厚而坚固,足以承受人工股骨头颈领的压力,是防止股骨头下沉的主要结构。如选用Moore型人工股骨头可充分保留股骨距,安放较稳定,有利于防止术后假体塌陷、松动等并发症。但保留股骨距也不能过长,否则复位困难。  4.扩大髓腔  仔细观察与测量所选用人工股骨头的颈柄角及弯度、长度。并与X线片对照剪影研究髓腔扩大要求。首先扩大入口,外侧须靠近大转子。入口尚需足够容纳假体柄,过少易发生股骨上端披裂。用与假体柄形态一致的髓腔锉逐渐扩大,锉的尖端指向股骨内髁,以保证外翻位和15°左右的前倾角;扩大时避免皮质穿孔,尤其对二次手术或的病人更需注意。同时应将髓腔内侧的松质骨全部刮除,使假体或骨水泥直接与皮质骨接触,可以增加牢固性。  5.正确应用骨水泥的意义  骨水泥(骨粘固剂)由单体和聚合体合成。单体主要成份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简称MMA),为无色液体。聚合体成份主要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是粉末状。两者分别包装,应用时将两者混合搅拌而成。骨水泥聚合过程要经过半流期、粘糊期、面团期、固化期。固化期骨水泥已硬固,无法充填。应掌握在面团期(即分开面团,可拔出许多丝)时,迅速充填使用。故在制备骨水泥前应将术野一切准备妥当,包括止血,以免骨水泥聚合超越面团期而失效。室温高时各期历时短,更需妥当配合。再者,骨水泥的单体有一定的毒性,如大量迅速进入血循环可致,严重者会导致、、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使用骨水泥前必须做好抗休克的急救准备;术中要保持足够的血容量;应用前也可输入也塞米松10~20mg以减少反应;对有或老年病人应用时更应慎重。在植入骨水泥前于假体柄端处的股骨干上应钻一小孔,经孔置入一根细塑胶管,这样可使髓腔内的液体和气体随时排出,以减少毒性反应。单体和聚合体混合后可产生高温,可骨与邻近组织,甚至在术后导致假体周边骨质、大块溶骨而导致。故应用时应予预防,局部可用冰水降温。为了使骨髓腔内全部充填。最好先在柄的远端髓腔内填入一小团骨水泥栓,然后清除骨屑与止血,再用骨水泥枪自基底部一面注入一面拔出,务必整块均匀充填。若在股骨距处或假体柄远端充填不够或有缺损,术后假体更易发生松动及柄的折断。还应注意使髓腔内保持干燥,切忌与血块混合,会降低骨水泥的强度。为了预防感染可在骨水泥内混合抗生素将有一定作用。为在术后能观察骨水泥的充填情况,可用混合钡剂的骨水泥。  6.安放股骨头应注意  必须保持人工股骨头于130°~140°的轻度外翻和前倾15°位,假体颈基座要与股骨颈切面平行而紧贴;击进股骨头时不可用力过猛。如遇有阻力应注意检查方向是否有误,以免穿出皮质骨。有一点必须指出,人工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要松紧适宜(具正常张力),过紧易磨损髋臼,过松则不稳,也易损毁髋臼。这也与假体颈长度的选择、安放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准备:  1.全面体格检查,了解心、、肝、肾功能,并适当治疗以适应手术。  人工股骨头手术  2.股骨颈者应于术前皮牵引或牵引,先纠正骨折远端的向上移位和解除髋关节周围肌群挛缩,以便术中复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3.术前1~3日常规给抗生素,禁忌在患处注射,以防感染。  4.常规备皮3日;术前当夜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  5.选择大小相近的人工股骨头,放在患髋同一平面摄X线片,据此选择、准备合适的人工股骨头及较之大、小各一号的备用。  6.备特殊器械髓腔锉、人工股骨头锤入器、股骨头取出器、股骨头把持器、骨水泥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过程
第1步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由髋后上棘下方5cm处,沿臀大肌纤维方向平行向外下至大转子顶部转向下,沿其后缘向远端延伸约5cm。整个切口呈弧形。
第2步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沿臀大肌上缘向深层分离。
第3步将臀大肌与髋胫束的连接部纵行切断,患肢外展,由臀肌粗隆1cm处切断臀大肌深层附着于股骨干的纤维,将臀大肌向后牵开,自上而下显露利状肌、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
第4步向内侧旋转髋关节,将附着于大转子的外旋肌距止点1cm处切断,向内侧牵开,一定要保护好坐骨神经。显露关节囊,作“十”或“T”形切开。
第5步切开关节囊后,显露骨折部,用股骨头拔出器完整取出股骨头。
第6步清除髋臼内积血及破碎的骨块,用纱布堵塞止血。然后在小转子上缘1.5cm处用钢丝锯或截骨刀截除股骨颈的残端。
第7步将患肢内旋,修整股骨颈残端,使其呈斜坡形,向前倾斜15&#176;角,然后用粗细不等的髓腔扩大器扩大髓腕。
第8步将选择好的人工股骨假体柄插入扩大的髋腔内,使人工股骨头保持在颈干角127&#176;、前倾角10&#176;~15&#176;的位置。插入假体后如有松动用松质骨块嵌入假体柄圆孔或用骨水泥粘固,并用衔接器将其徐徐打入。锤击时不可用力过大,以免发生股骨上端劈裂。
第9步冲洗关节腔,纵向牵引患肢并外旋,使假体复位。试行屈髋、外旋、内收活动,观察有无脱位现象。冲洗切口,仔细止血,间断缝合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创面安放引流管并引出固定,逐层缝合切口。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  1、。如果置换的人工股骨头比较长,特别是头颈处,就会造成髋臼与股骨头的间隙变窄,术后下地负重时感疼痛;另一原因为选择的人工股骨头过大,使髋臼与股骨头造成不正常摩擦引起疼痛;预防人工股骨头置换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假体,操作规范;如果发生疼痛应及时恰当治疗;如效果不好,可重新换头。  2、人工股骨头下沉。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这与手术过多的切除股骨颈有关,因股骨颈为坚硬的皮质骨,是防止人工股骨头下沉的重要结构;其他原因为股骨上端,假体接触的股骨内侧骨质吸收等。预防下沉的关键在于术中保留股骨颈截面距小转子至少1.0cm;如患者有明显骨质疏松,最好加用骨水泥,以增加牢固性,避免下沉。  3、骨质疏松。患者长期卧床会造成假体松动,出现骨质疏松,明显的可考虑翻修手术;预防骨质疏松、假体松动,关键是避免患者长期卧床,术后早期活动。  4、。股骨头置换手术以后如果过早使髋关节受力,例如过早大幅度屈髋动作等,会造成股骨头偏小,关节囊缝合不牢。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  1.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1~2周,防止内收、外旋以免位。以后改用矫正鞋于同样2~3周。  2.术后应用二联或三联足量抗生素,肌肉及联合用至体温平稳,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负压吸引极为重要,主要为防止感染,又可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颜色的改变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应超过72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ml后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规拍x线片,检查人工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也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5.术后应即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作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按摩,以防深。2~3日后可起坐,逐渐增大主动和被动范围;术后10日拆线;术后3~4周可持拐下地。半年内应在持拐保护下行走,锻炼过程可辅以理疗。弃拐后仍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如有、局部炎症等出现应及时随诊治疗。用生物学固定的病人,在术后6周内宜在床上锻炼,以便骨组织长入表面微孔。然后再持拐由不负重而逐渐加大负重行走。总之,节制负重要时刻注意。  6.严格定期随诊 每2~3个月1次,以便指导锻炼。定期摄x线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如有疼痛、炎症,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x线片检查应注意观察有无骨与骨水泥、与柄间透亮带,柄折断,骨水泥折断,柄端与髓腔内侧的关系,假体下沉,股骨距吸收,股骨上端内侧骨水泥裂开,骨质吸收等[图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关疾病
优惠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截止时间:
您最近浏览的手术1 手术前1.1 恐惧、焦虑:担心自身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和护理;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恢复健康感到厌烦。  护理目标:消除老年人对陌生环境、对疾病和离开家人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  护理措施:  a) 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尊重老年病人,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并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b) 重视病人及家属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早治疗的重要性。  c) 向病人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的成功率,讲解麻醉效果,保证术中不会有明显的疼痛,与家属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1.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造成手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低下,致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  护理目标:增强病人抵抗力,按预期进行手术,并能很好地耐受手术。  护理措施:  a) 护士应指导病人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嘱病人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病人可加服助消化药物,如酵母片。  b)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提高病人的食欲,以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2 手术后2.1 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麻醉、手术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有关。  护理目标:保持生命体征平稳,使其处于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a)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本组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给予平卧位,每日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4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b)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补充血容量。  c) 注意全身及局部伤口出血情况,伤口加压包扎,如渗出液多,应告知医生。2.2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病人活动受限,加之疼痛,不便更换体位,易引起骶尾部褥疮。  护理目标:无褥疮发生。  护理措施:  a) 翻身时要在患肢制动的前提下,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 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部压迫,对骶尾部及受压处进行按摩,每2h按摩1次。  b) 保持床铺平坦、干燥、清洁,随时更换敷料及潮湿床单。  c)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进食少者,输注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剂。  d) 若皮肤发红破溃时,用2%碘酊每2h涂擦1次,至皮肤表皮老化脱落为止。2.3 有发生肺炎的可能:长期卧床病人活动少,痰液不易咳出,易患坠积性肺炎。  护理目标:无肺炎发生。  护理措施:  a) 严密观察肌张力恢复情况,防止肌松药残余作用导致的继发性呼吸困难。  b) 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术后呕吐造成误吸。  c) 指导病人做有效的咳痰,鼓励其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2.4 排尿困难:与切口疼痛、卧位不习惯有关,个别前列腺肥大者,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剂或受凉均可导致前列腺水肿、充血,造成尿潴留。  护理目标:使病人自解小便。  护理措施:  a) 术后8h未排尿时,可采用流水声诱导。  b) 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尿管,并保持引流通畅,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尿道口两次,恢复自主排尿后拔除尿管。2.5 便秘:与老年病人活动少、术后饮食量减少及长期卧床影响大便排出有关。  护理目标:术后3d正常排便,每天或隔天大便1次。  护理措施:  a) 术前训练病人床上排便。  b) 术后第3天开始鼓励病人进食少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c) 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床上活动。  d) 必要时可用肥皂水灌肠。2.6 人工股骨头有失效的可能: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其周围的软组织尚未修复,对关节的固定作用差有关。  护理目标:指导病人做有效的功能锻炼,患肢早日恢复功能。  护理措施:  a) 卧床两周左右可开始下地行走,扶拐负重。  b) 嘱病人不要将两腿在膝部交叉放置,不要坐小矮凳,不要蹲,不要爬陡坡,以免髋关节过度内收或前屈。  效果评价:1例因锻炼方法不当致人工股骨头脱出,其余均能做到有效功能锻炼。2.7 知识缺乏:与不适应角色的转换、惧怕出院后出现并发症、对出院后活动知识模糊有关。  护理目标:出院时基本了解本病有关知识,出院后能自我护理。  护理措施:  a) 在护理和治疗中向病人宣教康复知识,包括合理饮食、手术肢体的功能锻炼。  b) 嘱家属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和病情变化。  效果评价:45例病人均能了解自身疾病的有关知识,出院后做到有效的功能锻炼和自我护理。
女神的手擦伤了,哪件事最好别让她做?A.继续吃酱油炒青菜B.用酒精消毒伤口C.用碘伏消毒伤口关注微信公众号health39net回复答案选项,答对即可抢现金红包!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骨头置换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