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看下cpu风扇插头的电原线插在哪里。

cpu风扇的电源线怎么拨出来啊?_百度知道
cpu风扇的电源线怎么拨出来啊?
拽着白色的插头硬拔没事,就是注意不要把线拉断了。一般不会有插得这么紧的,不用费劲都能拔下来的;如果太难拔的话,用尖嘴钳夹着拔。介绍下拆CPU风扇的步骤:用平口螺丝刀或手劲松开CPU风扇四角的涨紧固定栓。向上拔起风扇四角涨紧栓栓柱。再拔掉风扇与主板的电源线。这时就可以用手直接拿掉风扇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着白色的插头硬拔没事。一般不会有插得这么紧的,不用费劲都能拔下来的,就是注意不要把线拉断了
cpu风扇的相关知识
其他7条回答
当然可以,掐住白色插头,垂直往上拔,谢谢
别拉线,捏住白色卡子拔 很容易的!
掐住头拔。别拉线就没事。
行,看来你是不敢用力。
掐住白色插头
使点力即可`
可以,放心
白头那里有个盲点,不需要硬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风扇接品线,前USB延长线,网线
风扇接口线前USB延长线输入网线
ID文件名称文件格式文件大小(KB)操作
正在加载...请等待或重新刷新本页面!
此图为标准线材设计图,其中具体到用多大的线,什么规格,胶头,扎带,标签,磁环,插头等。在图面上所有的线材排列以及生产流程都有,详见2D图,完全失量,可同时更改既用于生产。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下载地址 (所需点数:10沐风币)
图纸发布者
本人从事第一线的工程设计,制作和生产。上传产品大部份都是已经实际运用到各行业生产中的
作者热门图纸
作者其他图纸
当前分类本月下载排行
购买之前,如有问题,请CPU散热器风扇电源线接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CPU散热器风扇电源线接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微机组装与维护
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微 机 组 装 与
检测电脑故障几法
  现在,自己动手组装一台价廉物美的个人电脑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不过,组装电脑虽然比较简单,但如果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故障),很多初级DIY朋友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究竟是电脑的哪一部分出了毛病。为了让朋友们的DIY技巧更上一层楼,笔者特将多年来装机及排除故障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直接观察法。该方法就是通过看、听、摸、闻等方式检查比较典型或比较明显的故障。如观察机器是否有火花、异常声音、插头松动、电缆损坏、断线或碰线、插件板上元件发烫烧焦、元件损坏或管脚断裂、接触不良、虚焊等现象。对于一些时隐时现的瞬时性故障,除直接观察外,也可以用橡皮榔头轻敲有关元件,看故障现象有何变化,以确定故障位置。
  二、高级诊断软件检查法。用高级诊断软件对电脑进行测试,即是使用电脑公司专门为检查、诊断电脑而编制的软件来帮助查找故障原因,现在比较流行的有SisoftSANDRA’99、BurnInTest、Norton
2000等。诊断软件在对电脑检测时要尽量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能较严格地检查正在运行的机器的工作情况,考虑各种可能的变化,造成“最坏”环境条件。这样,不但能够检查整个电脑系统内部各个部件(如CPU、内存、主板、显示器、硬盘、键盘等)的状况,而且也能检查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系统工作能力。第二,如果发现问题所在,要尽量了解故障范围,并且范围越小越好,这样才便于寻找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高级诊断软件检查法实际上是系统原理和逻辑的集合,这种软件为电脑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三、交换法。“交换法”是把相同的插件或器件互相交换,观察故障变化的情况,帮助判断、寻找故障原因的一种方法。在电脑的内部有不少功能相同的部分,它们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插件或器件组成。例如内存条由相同的插件组成;在外部设备接口中,串行口也是相同的,其它逻辑组件相同的就更多了。如果在电脑内部没有相同的,那么也可以找一台工作正常的电脑,将怀疑有问题的部件交换。如故障发生在这些部分,用“交换法”就能十分准确、迅速地查找到。
  四、插拔法。“插拔法”是通过将插件或芯片“插入”或“拔出”来寻找故障原因的方法。此法虽然简单,但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常用方法。如电脑在某时刻出现了“死机”现象,很难确定故障原因。从理论上分析故障的原因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采用“插拔法”就有可能迅速查找到故障原因。依次拔出插件,每拔一块,测试一次电脑当前状态。一旦拔出某块插件后,机器工作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在这块插件板上。
简单任务不简单:电脑接线DIY
电脑的DIY时代已经来临,灵活的配置、较低的价格,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此行列。的确,DIY并非许多人想象得那么复杂,只要你抓住了接线这个关键,不说稳操胜券,也敢说八九不离十。然而,就是这个接线,却伤透了不少人的脑筋,尤其是一些初学者,面对花花绿绿、纵横交错、形状各异的线路和接头,常常是茫然四顾、无从下手。其实,电脑接线是有章可循的,关键是掌握规律和技巧。
  首先,DIYer应该了解接线的种类,以便分类处置、各个击破。电脑内部尽管五颜六色的导线、缆线有很多,但归根结底,主要的只有三类,即电源线、信号线和控制线,而控制线又常和信号线合并在带状电缆内。对于接口而言,一般说来,各种线头只能插入对应的插口,错了则插不进或有空余部分;有的方向反了也插不进,但也有例外(如较老的硬盘信号线),且看下面详细的分析。
  电源线,即主机箱内从电源接出的线头,作用是为主机内各种大大小小的设备提供电源,这些线头的大小及导线的根数有所不同。电源线接头通常有6组,其中有两个较大的、截面为长方形的插头,分别标记为P8、P9(有的没有标记),这是主板电源插头,各有6根线,关键要盯住每个接头都有两根黑颜色导线,正确的接法是,使两个插头的黑色导线靠在一起插入主板电源接口,否则,就接反了。其余四个接头中,较小的一个(4线)为3.5英寸软驱电源插头,插在软驱后面对应位置上即可。剩下三个较大的D型插头(4线)是硬盘、光驱、CPU风扇及5.25英寸软驱(现在已少用)电源插头,这三者可以任意交换使用,而且反了则插不进去,我们可以在此少费点心思。
  信号线,主要分布在串口、并口、软驱、硬盘(包括光驱),一般为白色或灰白色带状缆线。注意观察,这些带状缆线的一侧通常有根是红色的或有花纹的,再看看主板上的插口,往往有一端标有“1”字,正确插接这些信号线的技巧在于:把红线或花线一侧对准主板插口“1”字一端插入,也有的主板接口旁边没有标识,这时只需按照与邻近插口相同的方向插入插头就可以了。需要说明的是,34芯软驱电缆可连接两个软驱,接在电缆末端的为A驱,接在中间的为B驱。注意,在3.5英寸软驱上信号电缆容易接反,与插接到主板上一样,应将红线或花线一端接在软驱接口标有1、2脚的那一方,但也有的软驱上并无这个标识,只好试着接,这里有个小诀窍,如果软驱信号线接反了,那么一开机,其指示灯会常亮不熄,这时只需关机反接即可。至于5.25英寸软驱,现在已很少用,其信号电缆接口内有一隔板,它配合软驱接口上的缺口,一般不会接反。40芯的硬盘信号电缆可以同时接一台光驱和一只硬盘(或两个硬盘),至于哪个接在末端,哪个接在中间,并无多大关系,只是同样要注意,标记红线或花线的一端要接在硬盘或光驱的接口标记有1、2脚的那一端,如遇硬盘接口无此标识,试接一下吧,如果开机屏幕显示到“Wait……”便无反应,且硬盘灯常亮不熄,说明此线接反了,关机改接一下即可,不会造成什么损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接线,如喇叭线、指示灯线、光驱、声卡以及调制解调器音频线等等。要作一个成功的DIYer,这些接线方法也是应该掌握的。好在这些线头要么有标记(如有的指示灯线),要么有文字(如声卡、MODEM),而且一般没有插接方向要求,可以任意试接,不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为防止体内静电毁坏电脑配件,注意在接线前手应先触摸自来水管等,将身体静电释放掉,再进行操作。插接插头时,还要注意严禁错位,否则可能给电脑配件带来致命伤害。
  自己组装好电脑后,从外面看往往是很漂亮的,可打开机箱就不敢恭维了:连线太乱!而打开原装机一看,里面的线路整整齐齐。将机箱内的各种连线整理好,有利于电脑正常、稳定地工作。
  内部连线的整理工作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不要使线靠近或压在一些运动的部件上,比如CPU的风扇,如果CPU风扇被卡死,散热不畅,死机就不可避免了,因为现在的高速CPU都会产生很大热量。
  其次,某些芯片在工作时散热较多,各种连线不要妨碍它们散热。软驱线、硬盘线(光驱线)都较宽,当它们紧贴在某个芯片上时,往往会将芯片覆盖得严严实实,使芯片散热不好,同时高温也对线缆本身造成损坏,因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第三,各种信号线和电源线不要相互搅在一起,减少线与线之间的电磁干扰有利于机器工作。   第四,信号线不要太长,刚好即可。过长的信号线既是一个噪声“接收塔”,也是一个噪声“发射塔”(注:这里的噪声指信号干扰)。有人买线时喜欢买长的,认为用起来方便,怎么插也不会够不着。实际上,太长的信号线不但影响系统的稳定工作,还可能影响高速硬盘和光驱的速度!当噪声干扰太大时,这些设备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来识别信号和噪声。若信号线太长,建议剪掉部分重压后再用。IDE硬盘和光驱信号线是40Pin(线)的,一根IDE信号线一般有三个插头,其中一个接主板IDE口,另两个可以分别连接主、从IDE设备。如果只有一个硬盘和一个光驱的话,建议将它们分别接到主板的两个IDE口上,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并可以解决某些似乎莫名其妙的问题。
  信号线插头上有两排插孔,仔细观察插头,可以发现某个地方有一个三角符号或标着1,这就是1号插针,它对应于排线上有标记的线,如红线或有色点的线。
  下面简单说说如何利用平口螺丝刀压线(市场上有专门的压线工具出售)。买两个40Pin的插头和适当长度的40线排线,然后小心地将插头上面两层护套取下(有些插头没有第二层护套),就可以看见两排平行插针,每排有20个,排与排之间相互错开少许,两排插针中间有数毫米的空隙槽,这是以后用平口螺丝刀压线时要对准的地方。将排线的1号线(有标记的线)对准一号插针中间的空隙,摆正排线和插头的位置,使其它线和插针也一一对应。然后,用手轻轻按压,使排线稍稍固定在插针上,再用一把刀口较宽的平口螺丝刀,压在排线上,对准两排插针中间的空隙轻轻按压,直到所有的线被压入对应插针中的空隙。排线被按进去后,绝缘皮被插针边缘割破,露出的金属线正好卡在插针里面,和插针导通。一般说来,只要没有放歪,用不着一根根去检验插针和排线是否已经接上。压好后只要再将护套装上即可使用。护套的安装方法可以参考原来的硬盘或软驱线。
  软驱信号线的压制方法同硬盘线类似,不过它是34Pin的。因为软驱通过信号线来选择A驱和B驱,因此压线稍有讲究。对于A驱,应撕开第9根和第10根之间少许,再撕开第16根和第17根之间少许,然后将第10~16这一排线扭转180度再和其它线一起接软驱端的插头(接主板或多功能卡的软驱口那一端不要扭转),接B驱动器的线也不需要扭转。5英寸软驱和3英寸软驱的信号线插头不同,但压线方法相似。经过这样整理后,相信你的电脑会工作得更加可靠。
DIY经验:这样玩转双声卡
  我装双声卡的动机很特别,并不是为了DOS兼容性或其它什么原因。起初我用的是S90,音质是没说的。可是,由于周末常有朋友来家里玩,家里没有音响,想跳跳舞什么的只有用我的电脑放MP3。但由于S90卡上没有功放,音频输出只有Line
Out,没有Speaker Out。尽管我的音箱是润宝M 4.2,可还是不能满足我们“要把天花板震塌”的要求!
  那天我逛电脑城时碰巧在一家二手店看见了几块从原装机上拆下的创新SB16 PnP
Pro!这是创新的第一代产品,以前在朋友那里见识过这个东东,卡上的功放输出质量相当好!经过一番砍价后,把它买下了。
  安装双声卡在硬件连接方面没什么太大的讲究。正确地把声卡安装在合适的插槽中就可以了。硬件连接好以后,就可以开机进行驱动程序的安装和必要的设置了。重新启动Windows98后,系统会自动识别、自动安装。但是,以下的设置有些技巧。理论上讲,1ISA+1PCI的组合方式一般都不会产生设备冲突,但是我们知道S90具有DOS仿真能力,会模拟出I/O、IRQ和DMA的位置,这时就会与SB16
PnP Pro声卡上的I/O地址、IRQ、DMA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必须禁用其中一块声卡的DOS能力。在SB16 PnP
Pro和S90的组合中我们自然禁用S90声卡上的声霸卡兼容模式(Sound Blaster Pro
Emulation),具体方法为:到Windows控制面板下“系统”设置的“设备管理器”,找到要禁用的S90声卡的Sound Blaster
Emulation,右击该设备,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属性”一项。随后在对话框最下端找到“在此硬件配置文件中禁用”这一项,并在此选项框中把这一项选中。另外需要注意,两块声卡同时拥有两个游戏杆接口,这也是冲突的来源,因此我就把SB16
PnP Pro上的Gameport Interface设为禁用。调整好之后就开始连接音箱。
  连接音箱有两种选择:如果你的音箱具有两组音频输入端子,就可以分别用两条音频线将两块声卡同时与音箱连接,音箱会自动选择有信号输入的那一端;如果音箱上只有一组输入口,那么就选择两块声卡中音质较好的一块直接与音箱相连。然后用一条双头3.5mm插头的音频线把另一块声卡的LINE
OUT与已经连上音箱声卡的LINE IN连接。我使用的是第一种方法,把音频线连在Speaker
Out上。到此,软硬件安装全部结束。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方便地玩转这两个家伙!
  先把“控制面板”中的“多媒体”建一个快捷方式在桌面上。双击它,选择“仅使用首选设备”,当我们玩游戏时,将音频设备选为S90;听摇滚时选SB16
PnP Pro。我认为S90的录音比SB16 PnP
Pro的要好,麦克风便连在S90上。录音设备自然选S90的。MIDI我也选的是S90。把音频设备选为SB16 PnP
Pro,这样就可以享受到双声卡带来的快感了。
DIY小技巧:热插拔的正确操作
所谓热插拔是指带电插拔计算机的硬件。由于热插拔可以节省时间,减少操作步骤,同时还可以降低开关机时启动电流过大对计算机硬件的冲击,所以在计算机“高手”中倍受青睐。理论上热插拔各种计算机的硬件都是允许的,但是操作不当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操作热插拔呢?
  一般原则是,不带电源的硬件可以随时热插拔,带电源的硬件不能同时热插拔。例如,键盘、鼠标本身不带电源,允许随时进行热插拔。而显示器、打印机带有电源,不能同时进行热插拔,但是如果有一方不带电,也允许热插拔。计算机各种板卡,如显示卡、声卡、网卡、解压卡等,因为其数据线和电源线是做在一起的,所以不能进行热插拔。软盘、光驱等因其数据线和电源线是分开的,所以允许热插拔,但光驱,软驱进行热插拔后有可能会导致死机。注:拔下驱动器后,不能再点击该驱动器图标,否则也会造成死机。而硬盘的“热插拔”比较危险,所以最好不要热插拔,并且绝对不能在未关闭计算机的情况下对主硬盘进行热插拔,否则,笔者可是不负责的哟。
  虽然原则上允许热插拔,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热插拔太频繁,肯定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更大的损失。
  此外,什么时候进行热插拔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时机掌握不好也会出现意外情况。对于硬盘、光驱和各类板卡最好在系统进行设置时进行热插拔,这样有利于搜索新硬件,不容易造成系统冲突。其它不带电源的硬件则可以随时进行热插拔,否则需要重新启动后再加以识别。总之,热插拔是允许的,但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保证。
免费升级你的电脑:系统优化硬件篇(上)
  我们讨论的最佳化并不是教读者如何如何将自己的电脑超频到破记录的阶段,而是在一般的正常使用状况下,尝试组合一些设备的最佳化状态,使电脑能更稳定并同时发挥电脑的最高潜能。在这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不知算不算超频的小技巧。
  微幅提高外频
  其实这个问题很早以前曾引起过争论,有一些厂商的主板在测试性能时,就是比同样芯片组的其它主板的性能要高一点,后来深入探讨其原因,发现原来是这些厂商在频率方面稍微提高了一些。举例来说,当你把外频调成100MHz的时候,事实上主板可能是使系统工作在101MHz、102MHz或更高的外频之下,这样就使得其测试性能比起其它板子略高一些。这种由厂商将出厂的主板微幅超频的动作,之所以会引起争议是因为性能提高固然很好,但会不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事实上,这样的动作相对于大幅度的超频而言,并不会造成不稳定。如今,许多的主板都已经把这样的“功能”设计上去了,不过厂商为了避免争议,通常会用Jumper(跳线)或在BIOS内让使用者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这样的微幅超频动作。如果你在BIOS内的外频调整选项中,除了看见一般以数字表示的频率以外,还有诸如“Turbo”的字眼,这个“Turbo”项指的就是我们上述的“微幅超频”选项。你如果觉得自己的系统提高外频确实不稳定,或觉得没有这么大幅度的超频的需要的话,那么这个“微幅超频”的小技巧你尽可不管!
  优化显卡
  因为现在市场主流显卡是以nVIDIA公司的TNT以及TNT2为主流,所以下面我就以TNT和TNT2显卡为例来介绍一下优化显卡的步骤。
  BIOS设置
  在启动计算机时,按Del(也可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进入你的BIOS设置菜单。如果你以前从未进入过BIOS,建议你仔细查看主板说明书关于显卡设置方面的部分,然后再进入BIOS修改。有一些BIOS可能不允许你修改一些选项,但假如你一定要更改它,那么请使用Tweak-BIOS这个程序。不过这个程序在注册前,是不允许用户保存已经修改好的设置,这样就会让你每次启动后,都不得不重新修改一遍BIOS(这真是太痛苦了!)。所以平时我们就只是修改一些厂商允许修改的设置就足够了,我建议你一次只调节少许设置,而不是全部更改(并同时注意记录修改之前的原始设置,以便以后恢复)。
  驱动程序
  通常,nVIDIA公司会在网站上及时的发布最新的显卡驱动程序,这种驱动程序适用于任何一种牌子的TNT和TNT2显卡。不论是华硕、丽台、还是艾尔莎生产的TNT和TNT2显卡,这种驱动程序都可以通用。当然如果你的显卡有一些附加的功能,比如TV输入/输出等,那么我建议你还是采用其显卡自身厂商研发的驱动程序,大多数情况下该驱动程序都可以发挥出各自显卡的性能。针对一些比较大的显卡厂商生产的显卡而言这是可行的,那么一些小的、杂牌的TNT和TNT2显卡如何优化它的性能呢?我推荐大家选用一些大型厂商为同类显卡芯片研发的驱动程序来替换原来的驱动程序,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杂牌的6326显卡如果换用华硕或丽台的6326的显卡的驱动程序就可以顺利实现OpenGL了,不过这样做也可能会造成冲突。所以我提醒大家换用驱动程序时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芯片与要换的驱动程序所支持的芯片是否相同。
  VIA(MVP3)主板与TNT显卡兼容问题和建议
  过去的MVP3芯片组与TNT系列显卡存在严重的兼容性问题,但在为VIA
MVP3芯片组加装了最新的补丁和驱动程序后,情况有所改观。如果你使用的是MVP3芯片组的主板,我建议你访问VIA驱动程序主页,下载其补丁,就可以还你一个新的稳定平台。
     画质和速度优化
  因为下面提到的部分优化会涉及到修改系统的注册表,所以在改动前请做好注册表的备份。备份的具体操作(见图1)是在“开始”的“运行”项中输入“Regedit”,然后运行,在注册表编辑器中的“注册表”选项中选择“导出注册表”,此时会生成一个注册表文件,那么你就需要妥善保管该文件以便以后恢复注册表时使用。
  首先启动一个支持OpenGL的游戏(比如Quake3),以便让OpenGL初始化,再退出游戏。进入nVIDIA显示属性,访问Direct3D部分,将Anti-Aliasing(边缘修饰或反锯齿)滑杆拖到一个不同的位置,然后按“Restore
Defaults”按钮,关闭该属性。这两项操作的目的是在注册表里创建必要的文件夹和键,以便进行注册表优化。
  显卡的超频
  因为我们在此是希望将自己的显卡进行优化,而不是通过超频提高系统性能,这样做性能上有一定提高,不过也会有引起系统不稳定的隐患存在,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对显卡进行超频,以免系统不稳定。如果一定需要进行超频,那么首先请你确定自己对于显卡的超频有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只有心中有数,才会避免问题出现。
  警告:TNT/TNT2显卡超频使用,可能造成硬件报废,以及使用寿命缩短。对任何硬件设备的超频来讲,尽管可能会使你“觉得”非常超值,但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险!另外即使你的TNT显卡不超频使用,也会散发出大量热量。请务必注意保持良好的散热。
  经过以上的叙述,相信大家已经对显卡的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平时如果大家需要对自己显卡优化,那么我还是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显卡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再按照我上面说的几个方面去思考和操作,那么你的显卡才会“好马加鞭”。
  硬盘优化
  FAT32分区格式
  硬盘中资料储存的最小单位是Cluster,一般翻译为“簇”。在Windows
98之前,簇的大小为32KB,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写入磁盘的资料有多小,都将至少占据32KB,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我们磁盘中的小档案很多,那么没有用完从而形同浪费的空间将非常可观,这就是FAT16的主要缺点。FAT16这个分区格式由来已久,它其实是伴随DOS而生的,不过过去的硬盘容量并不很大,可能的浪费空间也有限,所以这个缺点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如今硬盘容量直线飙升,动辄以GB计算,FAT16这种古董级的分区格式已经不合时宜了,于是微软决定重新定义FAT分区格式,这时新的FAT32格式出现了,其簇大小缩减为4KB,虽然这样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空间的浪费,但在一定程度上已获得相当大的改善。
  如果大家是新买的硬盘,如果没有特殊需要,则可以在第一次Fdisk的时候将这个硬盘规划成FAT32的分区格式,事实上,如果你想将2GB以上的空间分成一个区的话,那么一定要选择FAT32格式才可以。
  但是如果你想将原来使用中的硬盘改为FAT32格式的话,可以利用Windows内建的系统工具“驱动器转换器”来转换,过程会由转换引导来完成。
  硬盘常规优化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存取)是快速的传输模式,开启后能增加硬盘或光驱的读取速度,如果我们的硬盘和光驱支持DMA模式,那么我们有必要打开DMA模式。设置DMA的具体操作如下: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系统”图标,随后进入“设备管理器”选项。在“磁盘驱动器”一栏,双击欲优化的硬盘驱动器。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内,进入“设置”选项,确定DMA一项已经打勾。
  警告:型号较老的硬盘(通常是4GB以下的硬盘),选择这项设置可能产生问题,请事先确定自己的硬盘是否支持DMA传输模式(无论UDMA/33还是UDMA/66)。
  如确实支持DMA传输模式,但想进一步保证选择DMA项后,Windows内部不会出现任何的冲突,请在\Windows\inf目录下找到Mshdc.inf文件,在其[ESDI_AddReg]小节的最底部加入以下两行:
  HKR,IDEDMADrive0,3,01
  HKR,IDEDMADrive1,3,01
  接下来,仍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性能”选项,点击其中的“文件系统”按钮,随后会打开“文件系统属性”对话框。在“硬盘”对话框中,将“此计算机的主要用途”设为“网络服务器”(见图3),再将“预读式优化”的滑块拖到最右侧。重新启动系统,进入BIOS设置菜单,确定已打开了对DMA的支持(务必确定硬盘是否支持DMA传输模式),这样就打开了DMA传输模式。
  磁盘碎片整理(Defragment)
  事实上,硬盘中的资料并不一定是按数据写入的顺序来储存的,也就是说同一个文件的数据有可能储存在硬盘中的数个不同位置,这是因为当我们删除文件的时候,会在硬盘中留下一块大小不等的空白区域,而将来再有资料写入时,则是优先填满这些空白区域。如此循环下去,久而久之就会让硬盘中的文件看起来相当的“破碎”,时间愈久,则数据的分布状况就愈凌乱,进而影响磁盘存取效率,这种情形我们称为碎片。
  而要消除这种碎片,则必须想办法让硬盘中的数据进行重组,让储存空间不要留下空白间隙,甚至让同一个文件都连续存在一起。以前,要完成这样的工作,必须依靠一些工具软体来辅助,如Norton
Uti-Kities,而现在Windows也已将这样的工具内建在系统中了,它就是“系统工具”下的“磁盘碎片整理”。大家别忘了善用这个工具程序,每隔一段时间,就让硬盘进行一次重组的工作噢!
  预留交换文件空间
  首先大家要知道,Windows在载入图形化界面和若干的应用程式之后会花费相当大的内存,即使现在电脑使用者普遍安装的系统内存都已经相当的大(64MB或128MB或更高),但站在Widnows应用的立场,其实这仍是相当有限的,尤其随着使用者执行的进程愈多,系统内存很快就会消耗殆尽。这时在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上,就有了一种变通的方法,那就是利用在容量上比内存大很多的硬盘来充当内存使用,不过这样虽然解决了容量上的问题,但也不是全没有缺点,硬盘的存取速度比起内存来讲,不知慢了多少倍。在Windows的“控制面板”/“系统”/“性能”/“虚拟内存”的设定页面中,可以让使用者自己来调整一些
虚拟内存的设定值,在这里,我们可以决定虚拟内存(也就是所谓的交换文件——Swap
File)的位置在哪一个区,以及它的容量上下限,不过一般建议你让Windows自行来管理这方面的设定值比较好。这时,交换文件将位于启动盘(常是C:),且其大小是变动的,Windows会根据当时内存的耗费情形来动态地改变交换文件的大小。
  那么不管大家是选择自己设定交换文件状态或交由Windows来管理的,我都要提醒大家有以下几项注意:
  1.要预留空间给交换文件区使用,不要将交换文件区所在的空间塞满,这样相当容易造成Windows出现内存不足的错误。而需预留的空间大小则视大家可能执行的程序多少及内存占用情形而定,通常需要至少200MB左右的硬盘空间。
  2.经常整理交换文件所在的分区。如果交换文件所在的分区有太多的Fragment(碎片)并且置之不理的话,会使得交换文件必须储存在许多不连续且大小不一的位置中,进而影响到Windows存取虚拟内存的速
  3.将交换文件设定在性能较佳的硬盘上(如7200转),这样做当然是为了能更进一步地增加虚拟内存的存取效率,如果大家选择让Windows自行管理虚拟内存的话,那么系统一般都是使用性能较高的硬盘来作为启动盘。
  使用VCache软件
  Outer技术公司推出了一个免费软件:Cacheman(下载网址/software/item/0,2157,
981_24,00.html),大家可使用它来设置硬盘缓存。针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该程序提供了几套标准设定(无论是内存较少的系统,还是经常需要刻录光盘的系统)。
免费升级你的电脑:系统优化硬件篇(下)
  CD-ROM/DVD光驱优化
  也许你会问:光驱的最大速度不是有限的吗?还能怎么优化吗?其实,优化一种计算机配件,并不只是片面的提高它的物理极限,而是让它运行得更顺畅,尽力发挥其原有性能。
  光驱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软件,它是硬件与操作系统的接口。如果有优秀驱动程序的配合,不更换硬件也能加快机器运算速度。因此,升级驱动程序是一项很必要的工作。
  警告:不要在启动区(通常为C:)的根目录的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中加入任何光驱驱动程序,因为实模式的16位驱动程序会大大减低光驱在Win98中的性能。
  除了驱动程序之外,光驱还有一些固件(Firm-ware,与显卡的BIOS类似),升级固件当然能提高硬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不过,升级固件也是比较危险的,在升级过程中不能强行中断,否则会造成固件信息丢失,再也不能启动硬件了。
  在设备管理器中优化
  进入设备管理器后,双击CDROM的图标,就能打开一个子选项,那里标识的是光驱的型号和速度。双击子选项,可以打开光驱的属性,进入“设置”。
  1.先确定你的光驱是否支持DMA模式,如果支持,则需要把“DMA”选项勾上,反之,如果你的光驱不支持DMA,就应该把它关闭,避免造成不兼容现象。
  2.把“同步数据传输”选项勾上,它可以增加并行传输的信息量,减少数据读取时间。但是如果在使用光驱的过程中,你遇到任何存取问题,不妨把它关掉。
  3.在设置中退出后,进入“性能”,选择“文件系统”的“CD-ROM”,把“追加的高速缓存大小”设为最大,并把“最佳的访问方式”设为四倍速或更高速。
  软件优化
  1. CD-Quick Cache
  也许你曾听说过100X的光驱,实际上,它只是用一种特殊的软件模拟光驱存取,用内存或硬盘空间代替了光盘介质,而并不是将物理速度达到100X。CD-Quick
/homepages/circuitsys/CDQ95.HTM)能用64MB内存或512MB硬盘空间来模拟光盘的内容。
  建议:如果需要达到最佳性能,那么你最少准备128MB以上内存,否则很快会因内存不足而影响系统整体性能。
  2. DVD Genie
  现在大多数人购买DVD都是为了看影碟,DVD版软件的缺少使DVD-ROM驱动器成了电影播放机。DVD
Genie(/files/dvdgenie_
download.html)可以提高WinDVD、Xing、PowerDVD等软解压程序的性能。
  在“Decode Setting(解压设置)”中,选取Katmai enhanced full
quality(CPU)能够大大提高图像质量,条件是有奔腾Ⅲ以上的处理器。
  在“Sample
Rate(采样率)”中,选取48000KHz可以获得最佳的声音质量,条件是拥有好的声卡和高速CPU。反之,不选取48000KHz这么高的采样率就能够提高影片播放速度。
  在“Deinterlacing(交错扫描)”中,选取Force
Weave(强行编排,即非交错模式,俗称不抽线影像)能够获得最好的图像质量,否则,选择Smart Detect(自动侦察)。
  把“Hardware Optimization”的勾选上,能够用DVD
Genie的内部优化功能,加速DVD解压。当然还有其它的优化功能,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Modem的优化
  在“控制面板”的“调制解调器”的“属性”选项中,把“最快速度”设置为115200,提高端口与Modem间的数据存取速度。
  在“连接”选项中,进入“端口设置”,开启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先入先出队列)缓冲区,并把接收和传输缓冲区的值调到最高,以获得更快的性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项优化不适合电话线路欠佳的地区,增加缓冲区有可能导致断线。
  在“连接”选项中,进入“高级”选项,打开“使用差错控制”,并开启“压缩数据”,压缩传送能够增加数据流量;接着,再打开“使用流控制”,选择“硬件(RTS/CTS)”,这主要是因为RTS(Request
To Send,需求发送)和CTS(Clear to Send,清除发送)的速度比软件模拟更快。
  音效最佳化
  音效也可做最佳化的调校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经过适当的调校之后,绝对会比原先的效果改善很多。如何做最佳化的设定呢?可在音卡上输出接口是否正确的连接、喇叭的摆设位置是否正确,更换音源线改善音质等几点做调校。
  声卡的输出
  一般的声卡都具有Line Out(信号输出)、Line In(信号输入),Mic
In(麦克风输入)等三种输入与输出接口,而最近流行的PC家庭剧院系统,带动声卡向多声道输出的方面迈进。所以在千元以上的声卡,几乎都有四声道以上的音效输出功能。这时候我们必须确定每一个声道输出都接至正确的喇叭上面,否则音效就会不正确!
  而配合声卡的软件,有的厂商设计了可调整环绕喇叭的输出打开与否,这时大家也需要将所有连接好的喇叭打开,否则就不能显出效果。有的软件也可以测试每个声道是否能正确发出声音,你也务必测试一下,以免喇叭放错位置,造成音场错误!
  喇叭的摆设
  喇叭的摆设位置是很重要的!这对你所聆听到的声音正确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设计Dolby Digital
5.1声道的杜比公司所说的正确5.1声道喇叭放置应为,前置的左右声道需和聆听者形成45度的三角形比例,高音喇叭需和左右声道喇叭成水平面,而且邻近电视画面。
  后置环绕喇叭需座落在聆听者后方左右墙壁两侧,或是后方墙壁左右方(与前至喇叭形成平行)。至于重低音喇叭,由于重低音不具有方向性,放置在聆听者前方无阻碍物的位置即可。
  一般我们所购买的电子喇叭,由于成本与设计上的考虑,并不具备良好的音效输出水准,不过我们可以将喇叭内部放置适当的吸音棉或是在每个喇叭底座上放置四个铜板,来改善它的音质。
  市面出售的电子喇叭高度多半没有电脑荧幕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加垫几本厚重的书(最好的是加空心砖),来改善前置喇叭所发出的声音。让它能够和我们的耳朵平行,并且让喇叭更加的稳固。而在喇叭的四周,不要放置一些不必要或是不稳固的东西,以免造成共振的杂音,或是阻挡了喇叭的音场。另外也建议大家将重低音喇叭放在稳固的地面上,这样效果才会良好。
  更换音源线
  更换不同等级的音源线,确实能够产生不同的音质,有时只要多花几百元,却能让你听到比过去好一倍以上的音质!虽然一般的PC喇叭设计较为简陋,更换音源线的效果也并不比原来增加多少效果。不过如果大家的PC喇叭售价在五百元以上时,这时不妨也试着更换音源线,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噢!一般的音响器材行都有这种发烧线,大家只要事先算好你所需要的线材长度,再依你的预算去购买音源线即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种音源线是有方向性的,而且喇叭的正负极也千万不要接反!
  如果你经常使用CD机聆听音乐,请看看你的CD机是否具备S/P DIF的数位输出功能,再看看你的声卡是否也具有S/P
DIF输入的功能,如果两者都有的话,强烈建议你使用S/P
DIF的连接线,将CD机与声卡连接上,这样在聆听CD音乐时可以得到较佳的音质。另外购买有镀金处理的转接线,这样可以防止因为接头氧化所造成音质渐渐降低。
  以上的音效最佳化运用方式,有的根本不用花钱,有的只要花些小钱,但是却能让大家的PC音效有很大的改善。至于到底有没有改善,改善了多少,这都得让你亲自去了解和实做以及体验一番。
  升级BIOS和硬件
  上面我们已经对硬件进行了一些比较简单的优化,现在我们需要再做一个动作——升级BIOS,那我们为什么要升级BIOS呢?
  BIOS是干嘛用的
  BIOS全名为“基本输出输入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tem),也就是电脑里最基础的部分,而我们将这个最基础的“软件”,放在一个可以长久不需更换电源的内存中,也就是一般所称的BIOS。BIOS是电脑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非常重要的桥梁,BIOS负责开机时硬件的初始值设定和测试,以确保硬件可以正常的工作,若硬件不正常时,则会立即停止其动作,并将问题报告给使用者。所以电脑中最原始的动作,都是依照BIOS内容来实现,而BIOS除了在荧幕上显示错误讯息之外,还会利用喇叭的声音来告之是什么地方出问题,响声的长短音各家各有不同的定义,参考各家的BIOS响声对照表就可以找出问题所在。另外,BIOS也提供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桥梁,当系统需要使用到一些硬件设备时即会通过BIOS来处理。
  除了主板上的BIOS之外,像CD-RW刻录机上面的快闪内存或是显卡上的BIOS等,都是控制各自硬件工作的
“管理者”。它与驱动程序不同,驱动程序主要是负责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沟通工作,所以驱动程序的好坏,往往会影响硬件性能的表现。如果你还有点搞不太清楚,那我可以这样说,同样一份“BIOS”,不论碰上Linux或是Windows,都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如果你拿Windows的驱动程序装到Linux系统中,相信你的硬件要么是无法正常工作,要么就是性能奇差无比,这就是BIOS和驱动程序功能上的不同点。
  BIOS的封装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DIF包装”,这种为传统IC长方形包装,通常会插在主板的插座上(可抽换);另一种为“PLCC包装”,为四边都有折弯的接脚(呈正方形),多半用于笔记型电脑或SCSI卡等方面,而BIOS以种类又可以分为Flash
ROM、EEPROM(这两种均可用电流来擦除及写入)、EPROM(紫外线照射可更改内容)、PROM(可编程一次)、MARK PROM(无法抹除)。
  至于其它硬件的BIOS(如光驱等等),则是储存在硬件内,供硬件使用的设定程序,目前这种BIOS储存于快闪内存里(Flash
Memory),通过各自的BIOS程序可以把原BIOS程序更换以达到更新的目的,这样就更能发挥硬件配件的功能!
  主板BIOS主要是位于主板上面的一颗芯片里面,它在电脑系统中是一套相当重要的程序,负责对主板作调校的动作,而偏偏主板也是整台电脑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没有声卡电脑还能运行,如果没有主板,那就不可想象了),所以BIOS的设定是否正确,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而显卡上的BIOS,多半是记录“核心工作频率”或是“显存工作频率”等相关的数值,所以有些厂商,为了要在众多竞争中取得优势,往往会在两个地方下手,第一个就是BIOS,好比一个原本工作在166MHz的显示芯片,厂商将BIOS改写,让此显示芯片强制运作在170MHz,大家可别小看这小小的变化,当所有的厂商都是以166MHZ为设定时,有这4MHz就会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噢!这种现象不只是发生在显卡身上,主板的BIOS也可以对CPU外频做小幅度的“修改”,好比虽然在开机画面显示外频是100MHz,但是用WCPUID等程序去测试时,许多厂商的主板都会出现像是100.6MHz或是100.9MHz,这些不到1MHz的微幅改变,就能影响到这块主板在市场的竞争性,你说如果你是主板厂商,会不会对主板做“最佳化”呢?:-)
  还有一个小问题,为什么CD-RW刻录机也要做BIOS软件更新呢?其实有刻录经验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刻录机最怕出现的就是对一些刻录盘无法刻录,更新刻录机的BIOS软件就有可能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BIOS软件会让刻录机可以对不同的刻录盘选择光照射的强弱度,减少刻录机挑刻录盘的问题)!但是有一个观念我希望大家能建立起来,那就是“最新的不见得是最好的”。因为往往有使用者更新过刻录机的软件后,每次刻盘必定失败!所以在更新BIOS软件前请切记要备份原来的软件。有些刻录机可能会因为更新过新的软件之后,反而会产生刻录机不支持或是时常刻坏等事情,这是需要注意的。
  不论是BIOS软件或是驱动程序,必定有一个版本,如果你从来没更新过的话,一般都是以此硬件出货时的最新(或最稳)的软件来搭配,之后若有更新的软件,大多数的厂商都会在其网页上公布,供使用者下载使用。
  更新主板BIOS
  先来看主板!主板的BIOS版本会出现在每次开机的Memory
Test的时候,可以按下键盘右上角的“Pause/Break”按键,让电脑暂停,你就可以仔细看看现在主板BIOS的各项信息,接下来就可以按下“Enter”键,继续完成开机动作。
  目前我所使用的范例是技嘉的GA-6WMM7(810芯片)主板,下载最新的BIOS,另外在网站上下载一个BIOS更新程序,目前主板的BIOS有许多家厂商在编写,比较常见的是Award、AMI等,而每家所需要的更新程序也不同,所以你在下载更新程序时一定要注意!更新程序是一个执行文件,它的主要的功能是读取更新资料来更新BIOS。
  下载完以后,启动到“干净”DOS模式中(就是完全不加载任何程序,最好使用启动盘开机),直接输入“awdflash
6wmm7.f3”(其中awdflash是Award的BIOS更新程序,6wmm7.f3为更新数据),之后便会进入更新画面,首先会问你是否要备份原来的BIOS(每一家写的BIOS更新程序都不同,但是多半不会省略备份这一个步骤),我强烈建议大家将旧的BIOS备份一份,万一新的BIOS出现任何问题,那么还可以将旧的BIOS还原(还原方法相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备份完之后,程序便会问你是否确定要执行更新程序,在执行之前,请先有心理准备,万一更新失败(如果出现突然断电、死机的情况等),那主板可就报销噢(这也是我将这部分内容放在后面介绍的原因),必须送回原厂重新刻录方可使用!更新过程中可以看到其更新的过程图,更新过程相当的快速(绝大多数都是如此),完毕之后就请你重新启动你的电脑,这时可以在Memory
Test的画面中看到BIOS的名字更改成“6wmm7.f3”,这样就算更新完毕!接下来看看显卡的部分。
  显卡BIOS更新
  不知曾几何时,显卡变成整部电脑中更新频率相当频繁的一份子,以往只需要更新驱动程序即可。但是现在连显卡也需要作BIOS的升级了。我这次拿技嘉的GA-660(RIVA
TNT2)来作显卡更新的范例。
  不论是要更新什么硬件设备,你都得先到这个硬件配件厂商的网站上,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及BIOS。在下载资料的时候你要特别注意,因为这里要分别抓一个显卡BIOS专用的数据资料及驱动程序专用的数据资料,这两个文件是不一样的,不过厂商会在网站上面把他们标示清楚,而显卡的BIOS版本会在一开机的前两秒显示在银幕上,之后才会进入Memory
Test画面,所以你得“眼明手快”才可以看到显卡的BIOS版本。
  OK!数据下载下来以后,由于BIOS的更新必须在DOS模式下面,所以将下载下来的文件(通常会有两个,一为更新文件,一为执行文件)改成比较容易记住的名字,且不要超过“83”限制(文件名不要超过8个英文字母,文件后缀名不要超过3个英文字母),接下来进入DOS模式,以下以GA-660为范例。
  GA-660中有两个文件,一为更新文件ga66010. rom,一为执行文件fa6flash,在DOS模式中,你只需要输入“ga6flash
ga66010.rom”的指令,此时银幕漆黑一片,大约2秒钟,之后银幕就会出现更新成功等字样,重新开机,便可以看到屏幕显出不同版本的BIOS型号。
  CD-RW刻录机也可以更新
  刻录机越来越流行,目前刻录机更新软件的风气也越来越盛,前面已经谈到更新软件的好处以及坏处,这里我就拿手上的Acer 8432
IDE接口刻录机做示范,教大家刻录机软件的更新技巧(需要说明一点:前面已经谈到ROM的种类,大家已经知道并非所有的刻录机皆可进行更新的动作)。
  和前面的主板及显示卡是一样的,你得先到宏基的网站上下载最新的刻录机软件,原刻录机软件的版本号可以到设备管理器中的光驱选项中找到,更新过程一样是要到DOS模式下来执行。Acer
8432的软件更新只有一个自动执行文件,进入DOS模式之后,只需输入该执行文件名,刻录机便会作自动更新软件的动作,此时请不要对刻录机作任何操作,更新完成后重新开机即可。
谈谈微机故障的预防
  本文将讲述使你的家庭电脑在夜间避免意外故障、溢出以及DLL安全问题的干扰。
  你的家庭PC也许比高速飞行的子弹还要快,并可能在瞬间就能处理一张数据量庞大的表单,但是它却对一系列的危险因素表现得十分的脆弱,使得这台高速机看起来有点呆傻无用。又是令人厌恶的病毒,又是笨手笨脚的顽童,使得你在维护计算机时不免忧虑重重。
  在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下,我们为你提供了这样一本有关计算机故障的手册,它包含了所有可能引起计算机故障的因素,以及应当如何处理这些故障的方法——无论是在故障前还是在故障产生之后。按照我们提出的简单的、常识性的推荐方法,你可以避免大多数Windows或MAC机所出的故障,并能够轻松进行处理。你将在计算机上浪费更少的时间的情况下使其为你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不会面对问题而束手无策:你将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工具战胜在计算机上遇到的故障。
  如何避免磁盘崩溃
  当你打开Windows时,会得到一条信息提示不能找到启动设备,并通知你:
  A.你不再拥有计算机的足球游戏
  B.你的硬盘已经烧毁
  类似这样的信息就说明你的计算机已经遇到麻烦了,你很有可能猜测正确的答案是B。(对于Mac计算机,这样的故障信息在启动时出现的是闪烁的问号而不是笑脸)当然,硬盘的崩溃并不是一件值得好笑的事情,你可能会失去成年累月的工作成果。
  尽管有可能挽救你崩溃的硬盘——或者至少挽救你的文件——然而最好的方法还是去预防它的发生。最好的预防工具应该能够扫描你的硬盘、检测并修复错误。无论是Windows还是Mac计算机都随机带有这种使硬盘不出故障的工具(分别为磁盘扫描程序和磁盘急救助手)。也可以购买商业磁盘工具,例如诺顿和硬盘设备机修,这些工具不但可以扫描硬盘,而且能够提供强大的修复功能。不要由于对硬盘的忽视而丧失宝贵的数据。
  加速你的硬盘
  如果程序和文件不能像以前那样被快速加载,那么你就需要对硬盘进行碎片整理了。计算机是以模块的形式在硬盘上存储文件的。如果你建立和删除了许多文件,这些文件模块就可能在你的硬盘上形成各自独立的、不连续的文件。如果存在许多以这种方式分散储存的文件,硬盘就会明显地降低性能。
  清碎——硬盘碎片整理的简称——是一个在硬盘上寻找分散的文件模块,并将其按顺序排列起来的过程。当清碎完成后,读取装置只需加载这个文件,因而大大减少了加载的时间,结果就是加快了系统的性能。要对Windows系统进行清碎工作,可以在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的文件夹中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Mac计算机并没有内建的清碎工具;你需要一个商业程序,例如诺顿中附带的磁盘加速程序。
  选择需要扫描的磁盘。磁盘扫描程序可以检查系统中所有的可写磁盘,甚至是可移动介质的磁盘。
  使用标准测试程序检查磁盘文件系统错误,应该每周或者是每次系统崩溃之后运行此程序。
  一次彻底的测试可以检查磁盘的表面介质硬件错误——那些硬盘上有可能不再有效保存数据点。这种检查方式可能需要一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与系统速度及硬盘容量都紧密相关。
  如果你选中了这一选项,磁盘扫描程序则根据高级选项中的设定,扫描磁盘并修复它所找到的任何错误,否则,程序在找到错误时中止并进行询问。
  高级选项允许你指明磁盘扫描程序如何处理错误。磁盘报错后,在交叉链接文件选项下选择备份,并在丢失文件碎片选项下选择转成文件。检查最后生成的文件,查看是否是你所需的数据。相应地对每周的清除工作选择删除以释放空间。
维修经验:主板维修新方法
  我用电脑的时间才一年多,对DIY是情有独钟。常把那台花了我好几年积蓄才买的电脑拆开来,东看看,西摸摸。也把DURON600超到了900。
  一日在家,一死党说他那台别人送他的电脑。昨天不知怎么的,点不亮了。他怀疑是硬件出问题,于是就把机子拆开,把那些东西拿去检测,可是都没有问题,就怀疑CPU的问题。就要把CPU也拿去检测,可那风扇就是拆不下来,找来起子帮忙,最后风扇是拆下来了。可那主板却给划了一道痕。CPU检测也是好的,就又把所有的东西插好,开机。亮了,可是自检就是过不了,一到检测内存时就停了。他没办法了,只好来找我了。
  找来放大镜,在灯下找了很久,才找到发现。有几根走向内存的连线给划断了。原因是找到了,可是要用电烙铁来焊接。但是我的焊接技术不行,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忽然眼前一亮,想起了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DURON的另类超频方法的文章。他可以用氯化铁,把铜导线给溶断;我就可以用硝酸银,把断点给接上。
  现在知道怎么做了,那就开始吧。先用美工刀把断线处的漆刮干净,在露出的导线处涂上蜡,再用针顺着走线把蜡划去,接下来就是在上面滴上硝酸银溶液。这东西不要很多,有几滴就可以了。要是买不到,你可以去找你以前教你化学的老师,让他帮你搞一点,我的就是这样来的。接着就要用万用表来确认是否把断点连接好。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把断点接好就可以了。注意要一个一个的连,切不要心急,象主板上有的地方的走线间的距离很小,弄不好就会短路了。千万小心。有另外一种方法能把短路的危险降到最低,就是在连好一个断点后涂上蜡,再连下一个。全部连接好后,再涂上蜡,就一切OK了。一定要这样做,不然的话,嘿嘿!可别怪我哦。
  一切都搞定了,现在来看看。把所有的东西都插好,开机。点亮了,而且自检也顺利通过了。不是太难吧!只要你细心一点,有动手能力,你一样可以搞定的。
相信很多读者对于“BIOS刷新”并不陌生,因为通过“刷新BIOS”不但可以增加新功能,而且可以解决一些兼容上的问题。但是我们在刷新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使刷新失败。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刷新失败呢?其实如果你了解一下BIOS的刷新过程,将解开这些疑问。要将BIOS文件写入到BIOS芯片中,要涉及到:BIOS文件、BIOS芯片以及BIOS刷新程序。因此我们就从这三方面做一下详细介绍。(主要介绍BIOS芯片,因为了解了BIOS芯片,也就明白了刷新的过程)
  BIOS从类型上可分为:AWARD BIOS、AMI BIOS、Phoenix BIOS。三种BIOS各有各的特点(我们这里不详细说明),但是无论是那一类型的BIOS,都是给系统硬件提供最低层、最直接的驱动。BIOS文件是一个压缩的二进制文件(以AWARD
BIOS为例,AMIBIOS的原理与其是一致的,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一致。如其两种BIOS文件的BOOT块起始地址,1M文件都从1E000H处开始,2M文件从3E000H处开始)(图一),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称为SYSTEM
BIOS,是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文件名一般为Original.tmp,所有的BIOS都有这一部分(图二),其中包含有基本的BIOS程序、提示信息及指令等;其实这一部分同时也是解压缩程序,在这以后的各模块主要是靠此部分来解压缩的;同时在其中定义了文件的寻址空间。我们用MODBIN程序打开一个BIOS文件时,其临时文件即为SYSTEM
BIOS模块,大小为128K(平时,我们修改BIOS中的内容,主要是修改这部分)。第二部分为扩展BIOS程序,是各个厂商自己定制的不同于标准Award
BIOS的功能,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厂商都会增加这一部分内容;然后是CPU微代码、ACPI等模块,我们可以在这其间加入其它模块(如捷波恢复精灵);第三部分为BOOT
BLOCK块,这也是BIOS文件中唯一没有被压缩的模块,因其支持ISA显卡和软驱,因此当BIOS被破坏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来启动机器并重新恢复。BIOS文件一般有1M(128KB*8)、2M(256KB*8)、4M(512K*8)之分。1Mbit=8*128Kbyte(1Byte=8bit)
 BIOS芯片,其实就是BIOS文件的载体。BIOS文件存储在芯片中,通过芯片的外部接口可对芯片中的程序进行擦除和读写。BIOS芯片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有多个单元的楼房(芯片的存储单元),每一个单元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0或1)。二进制的BIOS文件,就是这样一一按顺序排列存储在芯片中的。BIOS芯片根据存储原理和工艺,可以分为EPROM、EEPROM、FLASHROM等。EPROM是非易失型存储器(图三)(图四),
具有掉电不丢失的特性;其存储单元由浮栅型场效应管构成,利用高压使浮栅带电实现对芯片的写入,擦除内部数据靠紫外线消除浮栅上的电荷,使其不带电。EPROM工作电压为5V,在写入时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并且写入时必须要加一定的编程电压(VPP=12-24V,随不同的芯片型号而定),EPROM的型号是以27开头(如ATMEL27C020)。
  EEPROM是电擦除非易失型存储器(图五)(图六),其存储单元也是由浮栅型场效应管构成,写入时,利用高压下的隧道效应,令浮栅带电;擦除时,仍是利用高压下的隧道效应,不过电压极性相反,因此令浮栅不带电。EEPROM工作电压为5V,在写入时,需要加上一定的编程电压(VPP=12V),EERPROM的型号以28开头(如AM28F020)。
FLASH ROM也是电擦除非易失型存储器(快擦写存储芯片)(图七)(图八),其也是浮栅型场效应管构成,写入时,利用热电子注入,使浮栅带电;擦除时,则利用高压下的隧道效应,使浮栅失去电子。FLASH
ROM的工作和刷新电压都是5V,其型号一般为29、39、49开头(如SST 39SF020)。目前主板上的BIOS芯片,基本上都属于FLASH
ROM。 BIOS芯片有三种基本操作:读取、擦除、编程。要了解以上操作过程,首先了解一下芯片的结构。芯片(存储器)外部接口(引脚)可分为: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电源线(图九)。地址线用来确定数据所在的地址,数据线用来输入和输出数据。控制线包括CE、OE、WE;CE是片选信号,当CE为低电平时,芯片被选中(也就是可以对芯片进行任何操作,对于多BIOS芯片串联使用时,可以用CE来选择要操作的芯片是那一片,如RD2000双BIOS系统即为用CE来切换两个BIOS芯片的,通常主板上为单BIOS芯片,因此CE始终为低电平,也就是一直为选中);OE是输出允许,也是低电平时有效,当OE为低电平时,允许数据输出,也就是可以读取芯片中的内容,当OE是高电平时,输出被禁止,无法读取内容;WE为编程允许,也是低电平有效,当WE为低电平时可以对芯片进行编程(写入),当WE为高电平时不能对芯片进行编程(我们可将此脚接为高电平,那么芯片就无法写入,无敌锁即是将此脚升为高电平,来保护芯片的)。对于EEPROM不需要擦除,可以直接进行编程操作,对于FLASH
ROM,需要先擦除芯片内的内容,然后才可以写入新的内容。电原线包括VCC、VPP、PR.。VCC为5V工作电源,VPP为28系列写入时12V电源(29系列此脚为NC,即为空脚),PR则是28系列分块式BIOS,对BOOT
BLOCK块进行编写的12V电源。芯片无论是读取、擦除还是编程,都需要各种信号按一定的时序、一定的电平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控制信号时序是由编程程序来完成的。完成这段时序的过程,也称为刷新流程(其也是一段程序码,由生产厂家提供,同型号的芯片,虽然生产厂家不同,但是其刷新流程是一致的);不同的芯片,其控制时序也是不同的,因此编程程序也会根据芯片的型号进行相应的控制。
  不同芯片,其控制时序不同,编程程序会根据芯片的型号进行相应的控制,刷新程序是如何识别芯片的型号呢?其实,每一种芯片,都有自己的标识,这就是芯片ID(也称为芯片的身份证),由于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ID,因此刷新程序就是通过读取芯片的ID,来分辨不同的芯片,同时根据其芯片ID来调用不同的刷新流程代码(控制程序),来完成对芯片的编程的。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大致明白了刷新是如何进行的。接着我们继续了解刷新程序是如何对芯片进行刷写的。
  当我们运行刷新程序时(以AWDFLASH为例),刷新程序启动后,直接检测BIOS ID(此为BIOS文件的ID);此时在程序顶端显示BIOS的ID以及BIOS日期,但芯片类型没有显示(由于此时刷新程序是调入内存中的BIOS映象,并没有对BIOS芯片进行操作)(图十);同时提示让你输入即将刷新的BIOS文件名(在这里强调一下,不少网友询问,下载的BIOS文件扩展名不是bin等规则扩展名,如123等。
其实BIOS文件只是一个二进制文件,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扩展名,只要按其文件的文件名和扩展名完整输入即可),当我们输入BIOS文件的路径及文件名回车后,此时刷新程序检测BIOS芯片的CE脚是否为低电平,如是低电平,则为芯片被选中,接着检测芯片的ID,然后根据BIOS
ID在程序的上端(Flash Type)显示对应的BIOS芯片的型号(图十一),同时调用其对应的刷新流程代码(这时即可对BIOS芯片进行读写编程了)。如果刷新程序无法读取芯片的ID,由在(Flash
Type)显示Unknown Flash,这时我们是无法对BIOS芯片进行读写编程的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BIOS芯片已经损坏,同时如刷新程序无法调入相应的刷新流程代码,则系统会没有任何提示,而退出,这主要是由于刷新程序版本太高或太低的缘故,此时你可更换其它版本的刷新程序)(图十二)。
如果正常系统将继续进行,提示是否保存原BIOS,如按保存,则系统根据上步检测到的BIOS ID,调入其对应芯片的刷新流程代码,检测OE脚是否为低电平,如是低电平,则处理器按芯片的刷新流程通过A0~A17地址线确定芯片存储单元的读出地址,然后再通过D0~D7数据线将指定地址的数据从芯片中读出(一次读取8位二进制代码),并按你输入的文件名,保存为文件。如果我们不保存文件,而直接选择写入,首先,系统要将我们即将写入的BIOS文件与内存中的映象文件进行ID对比(此为BIOS文件ID,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用普通修改工具无法修改ID的原因),如不一致,则提示The
Program Files Part Number doesn't match with your system(图十三),
如出现这种提示,我们不应强制写入;如一致则处理器按芯片的刷新流程通过A0~A17地址线确定芯片存储单元的写入地址,然后再通过D0~D7数据线将更新的BIOS文件写入到芯片的存储单元中。正常写入后,系统将提示重启或回到操作系统,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至此刷新过程完成。现在我们了解了BIOS芯片的刷新过程,以后在刷新过程中再有什么错误出现,我们就可以清楚知道问题及原因所在了吧!
  注:虽然BIOS芯片的控制线CE、OE、WE有高低电平之分,但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低电平,也就是可以随时对芯片进行编程操作。上面我们所说的,刷新程序编程时对芯片的控制脚进行检测,只是让大家明白刷新程序是依据芯片的刷新流程来进行读、写操作。这就是为什么CIH病毒可以对芯片中的内容进行破坏的原因。不过,我们可以人为的将WE脚拉到高电平,就是先切断31脚(WE)与主板的连接,然后和32脚(VCC)之间焊接一个1K的电阻,这样就将WE升为高电平,不能再对芯片写入。
更改BIOS设置发挥显卡最佳性能
--------------------------------------------------------------------------------
  确定显卡是否发挥出了最佳的性能,主板BIOS中与AGP相关的设置不容忽视,下面做一简单说明。
  AGP Mode(AGP模式)
  AGP模式决定了AGP的频率,其值为66MHz的倍数,1×最慢,8×最快。目前能够真正支 持AGP 8×的显卡只有SiS的Xabre。一些主板具有自动侦测功能,可以根据AGP槽中的显卡决定最适合的速率。部分显卡的高级属性中可能有一项“AGP
4×Mode”Enable/Disable设置选项,Enable将设置为4×,Disable将设置为2×。老的Intel BX和VIA
Apollo主板由于采用的芯片组不支持AGP 4×,故没有4×选项,对这些主板就选择其最高的值吧。
  AGP Fast Writes(AGP快写)
  决定显存是否允许直接写入,而不通过系统内存中转。该设置设为“Enable”时可以减少图像数据传送到显卡待处理的时间,因为它跳过了系统内存控制器。将该选项设为“Enable”可以提高性能,但是以牺牲系统稳定性为代价的。有些主板没有此选项,但一般来说具有超频功能的主板提供了此选项。
  AGP Sideband Addressing(AGP边带寻址)
  允许边带寻址后,显卡可以处理更多的AGP请求而不降低主要的地址/数据传输速度。具NVIDIA表示,“Enable”这项设定可以提高显卡的性能,但也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特别是系统外频超频后。
  AGP Aperture Size(AGP孔径尺寸)
  该项的具体功能是设定AGP卡分享系统内存的大小,其可选取的参数有4MB、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七种,默认和预设64MB,建议选取默认值即64M。
  叮当点评:以上几项设置有利于显卡性能的发挥,但“AGP边带寻址”一项可能会引起系统不稳定,建议大家尝试使用,如果不存在不稳定现象,再将此设置作为优化的一种方式。
CMOS和BIOS的区别联系
--------------------------------------------------------------------------------
  CMOS(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嚣,是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操作人员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
RAM芯片由系统通过一块后备电池供电,因此在关机状态后信息也不会丢失。由于CMOS RAM芯片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具有保存数据的功能,所以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早期的CMOS设置程序驻留在软盘上的(比如我最早用的AST/286,现在也有个别品牌机如康柏将CMOS设置程序驻留在硬盘上),使用很不方便。目前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按下某个特定键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而非常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CMOS设置又通常被叫做BIOS设置。
  所谓BIOS,实际上就是微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其内容集成在微机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上,主要保存着有关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信息设置、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
   BIOS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BIOS中断服务程序,即微机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一个可编程接口,主要用于程序软件功能与微机硬件之间实现衔接。操作系统对软盘、硬盘、光驱、键盘、显示器等外围设备的管理,都是直接建立在BIOS系统中断服务程序的基础上,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访问INT
5、INT 13等中断点而直接调用BIOS中断服务程序。二是BIOS系统设置程序,前面谈到微机部件配置记录是放在一块可读写的CMOS
RAM芯片中的,主要保存着系统基本情况、CPU特性、软硬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等部件的信息。在BIOS ROM芯片中装有“系统设置程序”,主要用来设置CMOS
RAM中的各项参数。这个程序在开机时按下某个特定键即可进入设置状态,并提供了良好的界面供操作人员使用。事实上,这个设置CMOS参数的过程,习惯上也称为“BIOS设置”。第三是POST上电自检程序,微机按通电源后,系统首先由POST(Power
On Self Test,上电自检)程序来对内部各个设备进行检查。通常完整的POST自检将包括对CPU、640K基本内存、1M以上的扩展内存、ROM、主板、CMOS存贮器、串并口、显示卡、软硬盘子系统及键盘进行测试,一旦在自检中发现问题,系统将给出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第四为BIOS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系统在完成POST自检后,ROM
BIOS就首先按照系统CMOS设置中保存的启动顺序搜寻软硬盘驱动器及CD—ROM、网络服务器等有效地启动驱动器,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然后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并由引导记录来完成系统的顺利启动。
  从上面的论述,大家不难看出BIOS和CMOS的区别与联系:
  BIOS是主板上的一块EPROM或EEPROM芯片,里面装有系统的重要信息和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程序(BIOS Setup程序);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里面装的是关于系统配置的具体参数,其内容可通过设置程序进行读写。CMOS
RAM芯片靠后备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后信息也不会丢失。BIOS与CMOS既相关又不同: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手段;CMOS
RAM既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存放场所,又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结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fan1插完风扇不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