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器设计与控制需要控制温度都是什么原因

化学反应速率及温度的选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化学反应速率及温度的选择
上传于||文档简介
&&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沉淀池中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温度溶解度盐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NH4HCO311.915.821.027.0-①---NaHCO36.98.19.611.112.714.516.4-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377.3①>35℃NH4HCO3会有分解请回答:(1)沉淀池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____,若低于30℃,则____;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____.(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3)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4)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____.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____.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____杂质(以化学式表示).(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乐乐课堂
& 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知识点 & “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沉淀池中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温度溶解度盐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NH4HCO311.915.821.027.0-①---NaHCO36.98.19.611.112.714.516.4-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377.3①>35℃NH4HCO3会有分解请回答:(1)沉淀池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若低于30℃,则 &;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4)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 &.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 &杂质(以化学式表示).(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广东省梅州中学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分析与解答
习题“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沉淀池中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温度溶解度盐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题中所给信息“35℃NH4HCO3会有分解”分析解答;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要控制恒温,一般用水浴加热;(2)根据联合制碱法的原料为氨气、二氧化碳和饱和氯化钠,反应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3)主要的副产物为氯化铵,可以做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联合制碱法中二氧化碳是反应的原料同时也是反应的副产物,可以循环利用;(4)分析溶解度数据,对比各物质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越小越容易析出来分析.根据溶解平衡的知识分析剩余物的成分;(5)检验氯离子的方法为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来检验,若出现氯化银沉淀则说明有氯离子存在等知识点来解题.(1)根据题意“35℃NH4HCO3会有分解”,所以温度不能超过35℃;同时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太慢,所以温度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使温度保持一个恒定,因为控制的温度在100℃以下,所以常用水浴加热来控制,故答案为:NH4HCO3分解;反应速率降低;水浴加热;(2)目前工业制碱方法有二: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题中方法由我们侯德邦所创,称为侯氏制碱法,也称为联合制碱法,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故答案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3)得到碳酸氢钠同时得到氯化铵,故副产物为氯化铵,氯化铵可用来制作化肥,也可用作焊药或电解液;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所以X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CO2;(4)因为反应不是瞬间完成的,所以要保持一段时间,以使反应充分;由溶解度表可看出在30℃~35℃之间,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的只能是碳酸氢钠;因为未反应完的氯化钠、碳酸氢铵及生成的氯化铵会附着在碳酸氢钠晶体表面,所以要用蒸馏水进行洗涤,以便除去杂质;故答案为:使反应充分进行;NaHCO3的溶解度最小;NaCl、NH4Cl、NH4HCO3;&&&&(5)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即检验是否含氯离子,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观察到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存在,故答案为: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沉淀池中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温度溶解度盐0℃10℃20℃30℃40℃50℃60℃100℃NaCl35.7...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沉淀池中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温度溶解度盐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主要考察你对“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
与“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沉淀池中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温度溶解度盐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相似的题目:
Ⅰ(5分)⑴用14.2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⑵若从上述溶液中取出10 ml,则这1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含溶质的质量为&&&&g。⑶若将上述10 ml 溶液用水稀释到100 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若将稀释后溶液中的SO42-全部沉淀下来,至少需要加入0.1 mol/L的BaCL2溶液&&&&ml 。Ⅱ(6分)现有36%的醋酸(CH3COOH),密度为1.04g/ml.,欲配制0.1 mol/L的醋酸250 ml,需要取用36%的醋酸&&&&ml。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有烧杯、&&&&、&&&&、&&&&、&&&&,若配制时仅有其中一步操作(如图所示)有错误,其他操作全部正确,则所配醋酸的浓度&&&&(填“正确”、“偏大”或“偏小”)。&&&&
(每空各2 分,共16分) (1)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SO2和SO3,两种物质中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20.6g NaR 含有Na+0.2mol,则NaR的摩尔质量为&&&&g/mol,则含R 8.0g 的NaR的物质的量为&&&&mol (3)在标准状况下,4.8g甲烷(CH4)所占的体积为&&&&L,它与标准状况下&&&&L硫化氢(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4)中和浓度为4mol/L,体积为25mLH2SO4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为&&&&g。(5)已知8gA能与3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一定量D,现将16gA与70gB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D和一定量C,则D的摩尔质量为&&&&_ g/mol.&&&&
(14分)布洛芬、非诺洛芬、酮洛芬是一类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作用强、毒副作用低的药效特点。其中酮洛芬可由芳香族含氧衍生物A经以下路线合成得到:请根据合成酮洛芬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有机物A可以与NaHCO3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2)上述合成酮洛芬的路线中共有5步反应,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共有几步?&&&&。其中有一步反应中用到有机物&&&&&&&&&&&&&&&&&& ,请写出实验室保存该有机物方法:&&&&。&(3) 布洛芬、非诺洛芬、酮洛芬都可视作2-苯基丙酸的衍生物,则芳香族含氧衍生物A与2-苯基丙酸的关系是&&&&;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2-苯基丙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②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光亮的银境;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4)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中的有关信息,写出由对二甲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线路图示例如下:
“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NH4Cl都小的性质,运用CO2+NH3+H2O+NaCl=NaHCO3↓+NH4Cl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气体A的饱和溶液加入食盐ⅠA和食盐的饱和溶液通入足量气体BⅡ悬浊液过滤Ⅲ晶体Ⅳ纯碱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符合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2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A&&&&&&B&&&&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沉淀、&&&&、&&&&、冷却结晶、&&&&、烘干.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NH4Cl都小的性质,运用CO2+NH3+H2O+NaCl=NaHCO3↓+NH4Cl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气体A的饱和溶液加入食盐ⅠA和食盐的饱和溶液通入足量气体BⅡ悬浊液过滤Ⅲ晶体Ⅳ纯碱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沉淀池中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温度溶解度盐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NH4HCO311.915.821.027.0-①---NaHCO36.98.19.611.112.714.516.4-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377.3①>35℃NH4HCO3会有分解请回答:(1)沉淀池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____,若低于30℃,则____;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____.(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3)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4)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____.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____.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____杂质(以化学式表示).(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我国化学侯德榜(如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沉淀池中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温度溶解度盐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NH4HCO311.915.821.027.0-①---NaHCO36.98.19.611.112.714.516.4-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377.3①>35℃NH4HCO3会有分解请回答:(1)沉淀池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____,若低于30℃,则____;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____.(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3)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4)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____.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____.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____杂质(以化学式表示).(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相似的习题。您的位置: &
化学反应的加热与反应温度的控制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C.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水扑灭D.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地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黄浦区一模
A、爆炸是气体在有限的空间急剧膨胀引起的,气体膨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燃烧放热引起的,属于化学变化;二是单纯受热可受压迫引起的,属于物理变化;故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所以正确.B、燃烧有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错误.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果可燃物与水反应,则不能用水灭火,如金属钠,所以错误.D、着火点是使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所以错误.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主要考查你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爆炸、自燃&&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爆炸、自燃
概念: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对燃烧概念的理解:&&&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一种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实际上燃烧并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可称之为“燃烧”。如2Mg+CO22MgO+C;2Na+Cl22NaCl燃烧与发光,放热,火焰之间的关系:(1)燃烧与发光,放热的关系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因而不一定是燃烧,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2)燃烧与火焰的关系&&&& 火焰是气体物质燃烧所特有的现象、液体物质的燃烧主要是其蒸气的燃烧,因而产生火馅。若固体物质的沸点较高.燃烧时无蒸气逸出,则无火焰,如铁勺燃烧:若固体物质的沸点较低,燃烧时有蒸气逸出,就有火馅,如钠、硫的燃烧。 (3)发光与放热的关系化学反应瞬间放出热量较多时.就以光的形式出现,反之则不发光,因此,发光一定收热,放热不一定发光。燃烧反应是既发光又放热的反应,单一的发光或放热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影响物质着火点的因素:&&& 着火点不是同定不变的。对同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材料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系。颗粒越细,表而积越大.导热系数越小,着火点越低,所以块状的木材难点燃,向木材的刨花很好点燃。对于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来说,火焰接触它们的情况和外界压强的大小有关系,所以测定物质的着火点对外界条件有一定标准。 (1)内在因素可燃物的性质,不同种物质燃烧的现象不同。例如,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监色火焰,细铁丝在空气中却不能燃烧。 (2)外部因素 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如煤的燃烧经历了煤块→煤球→蜂窝煤的过程,蜂窝煤能使煤更充分燃烧的原因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如俗语说“人要实,火要虚”。②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如硫在空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可燃物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会更剧烈。燃烧的利与弊燃烧会放出入量,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人类利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做饭、取暖、发电、冶烁金属等,但燃蛲也有不利的地方,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产生的热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CO等物质,污染环境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 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原理的实验探究:
&灭火方法:①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如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扑灭森林火灾,可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可燃烧区隔离②将燃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如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能火火的原因之一是灭火器喷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在燃烧物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碳气体层,使燃烧物与在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③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干冰等)冷却可燃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建筑物起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等。易错点:灭火时降低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1.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现象:当把吸滤瓶倒置后,浓HCl与Na2CO3溶液剧烈反应,产生大量CO2气体夹带着水从导管喷出。方程式:Na2CO3+HCl==2NaCl+H2O+CO2↑(泡沫灭火原理)2. 实际使用的泡沫灭火器,常用硫酸铝来代替盐酸(或硫酸),用碳酸氢钠来代替碳酸钠,为了产生泡沫,常放入甘草或皂角等原来制取液体。把泡沫灭火器倒转时,两种药液相互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l2(SO4)2+6NaHCO3==3Na2SO4+2Al(OH)3↓+6CO2↑大量的二氧化碳跟发泡剂形成泡沫,从喷嘴中喷射出来,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因为泡沫中含有水分,不宜用于扑救遇水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电石等)引起的火灾;对于电器火灾,要在切断电源后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自燃:1. 概念: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如果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当温度升高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如果再遇到氧气就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这就是自燃。爆炸:1. 概念:通常说的爆炸指可燃物拒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量,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的爆炸。 自燃:&&& 露在地表的煤层,由于气候炎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导致自燃。贮存棉花、饲草的仓库,沾满机器油的破布、棉丝等堆积时间长了,通风不好有时就会自燃。在干燥的季节,森林也会自燃。 在坟地里出现“磷火”也是一种自燃现象。人和动物机体里含磷的有机物腐败分解能生成磷化氢气体。这种气体着火点很低,接触空气就会自燃。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时代,常把这种自燃现象说成是“鬼火”。 平时将白磷浸泡在冷水里,防止自燃。白磷的着火点低(40℃),可用它做自燃实验。取出少许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然后把溶液倒在滤纸上,待二硫化碳挥发后,白磷在滤纸上与空气中氧气充分接触就会自燃。爆炸:&&&& 爆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观象,但有的爆炸仅仅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如轮胎爆炸;有螳爆炸则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火药爆炸,汽油、液化气等燃料的爆炸等。其中,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是学习的重点,这种类型的爆炸主要是由于:①在有限的空间 (如炸弹)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问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②氧气的浓度高,或者可燃物 (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防止这类爆炸的方法:通风,禁止烟火等。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比较: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易燃物: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常见的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乙炔、沼气、石油产品、面粉、棉絮等。(2)易爆物:指的是那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4)再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 ①对厂房和仓库的要求:与周围建筑物间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车间,仓库要有防火、防爆、通风、静电除尘、消防等器材设备,严禁烟火,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容器要求:要牢固、密封、警示标志明显且要注明物品名称、化学性质、注意事项。③存放要求:单存、单放、远离火种:注意通风。④运输要求:轻拿轻放、勿撞击。⑤工作人员要求:严禁烟火、人走电断。火灾自救及逃生策略:(1)可燃性气体泄漏时的注意事项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中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开关,可能产生电火花,造成爆炸、所以应先关闭总阀、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露的原因。(2)火灾自救策略 ①迅速找到安全通道;②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以要匍匐前进:③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时开门开窗,开门开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④火灾时,会产生大量浓烟,使人窒息,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⑤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因为顺着风更容易被烧伤或发生危险。爆炸极限:(1)概念: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①当可燃性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含量高于爆炸极限的上限时,可燃性气体可以安静地燃烧;而低于爆炸极限的下限时,则无法燃烧。②我们通常所说额可燃性气体检验纯度,其实就是检验可燃性气体有没有达到爆炸极限,只要超过爆炸极限的上限,可燃性气体就可以安静的燃烧。(2)几种常见物质的爆炸极限
粉尘爆炸实验:(1)实验装置及步骤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2)现象:砰的一声响,伴随着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3)分析:面粉被吹起,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空间内发生急剧地燃烧,并让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物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5641223947258195152869291828241288一个关于化学仪器问题,用什么设备可以控制反应温度?都有哪些?_百度作业帮
一个关于化学仪器问题,用什么设备可以控制反应温度?都有哪些?
水浴可控制0-100摄氏度,假如换成其他物质,不是水,就可控制更高的温度.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反应器设计与控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