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线损分析报告率偏高主要从哪些方面分析

仙游供电公司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1.13%-
|&当前位置: >>
>> &仙游供电公司综合线损率同比下降1.13%[ 本站] [ ] [
]   11月21日,国家电网仙游供电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线损分析,并就进一步降低线损率、提高电网效益征求意见。今年以来,该公司将降损增效作为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机制,细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线损率达8.44%,同比下降1.13%。  该公司充分利用农网改造升级的有利契机,合理选择导线截面,更改导线半径过小的线路,改造卡脖子线路;增加台区变压器容量,将变压器迁移到负荷中心,缩短线路供电半径,避免近电远送现象。加强线路巡视力度,及时停运空载变压器,减少空载损耗;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完善部门、班组、供电所降损管理体制,实行月度考核制度,科学测算,明确总指标,细化小指标,形成指标体系,以线损标准化促进精益化管理,推动线损管理再上新台阶。  该公司切实加强营销用检稽查力度,大力开展高损台区整治、农业排灌用电普查、“春雷”行动等营销用检稽查行动,通过主动跟踪分析线损较高的线路和台区,把临时用电、高耗能、月电量突增陡减、有违约窃电史等客户作为重点检查对象,积极开展反窃电突击和交叉检查;充分运用台区终端采集系统等信息科技手段,及时掌握台区用电数据,通过电量对比、线损分析、数据换算等,排查客户电量异常、失流失压情况,大大提高了用电稽查的准确率。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充分开展反窃电宣传,借助县电视台、县门户网站和移动广告车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反窃电活动,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立有奖举报制度,调动群众参与到反窃电工作中来,延伸反窃电触角,扩大社会覆盖面,形成打击涉电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截止11月21日,该公司共查获窃电户120户,违约用电210户和768户计量异常,挽回经济损失390余万元,追补电量400余万千瓦时。(林昊悦)&[]线损率计算方法探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线损率计算方法探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综合线损率,高压线损率,低压线损率三者有何区别_百度知道
综合线损率,高压线损率,低压线损率三者有何区别
高压线损率,指10KV线损, 低压线损率,指380/220V线损, 综合线损率,指区域内总线损.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如何解决综合线损异常问题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线损率的构成,然后多方面分析了10kV线路、0.4kV台区的线损异常率过高的原因,最后提出降低线损异常率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以达到应有的降损效果。中国论文网 /8/view-3802179.htm  【关键词】线损异常率;线损管理;原因分析;降损措施  引言  电力网电能损耗(线损率)是指电力网络中损耗的电能(线路损失负荷)与向电力网络供应电能(供电负荷)的百分比,用来考核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即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作为电网经营企业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线损率的高低反映出电网输送和分配电能的效率,体现了供电企业的技术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然而,对于10kV线路、0.4kV台区来说,由于集中于民用电,电网结构不合理、运行方式不经济、设备老化、管理不善乃至偷电窃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线损异常率居高不下,还存在一定数量线损率超过20%的高损线路和台区。因此,致力于节能降损是提高线损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1.产生线损的原因和线损构成  在电能的产生、输送、变电、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中,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必然都要消耗电能并产生一定损失。按照产生损耗的原因,线损可分为固定线损、可变线损、不明线损三种。  固定线损是指当设备带有电压时,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的能量损失,又叫铁损或空载损失[2]。  可变线损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又叫铜损或短路损失。  不明线损无规律可循,也不易测算,又称管理损失。包括计量误差、绝缘泄露、偷电漏电等造成的损失。  2.10kV线路0.4kV台区线损管理现状  近年来电力改革不断深化,城乡电网改造、“一户一表”等措施的实施使电网架构、公用变配置、线路供电半径的设计和选择都趋于合理,但低压线路的线损管理水平仍然参差不齐,10kV及以下系统产生的线损率在全电网中占有很大部分。对线损率超过10%的10kV线路数量的统计中,农网线路的数量占全部高损线路的80%以上。  现时普遍存在的0.4kV台区线损异常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  2.1 台区线损异常率高技术原因分析  2.1.1 电网结构不合理  对0.4kV台区线损异常率高线路的分类统计显示,高损线路多为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例如为偏远地区居民用电而架设的长距离线路。还有一些线路布局不合理的高损线路,存在近电远供、供电半径过长、线路迂回过多等情况。  2.1.2 运行方式不经济  主变运行方式不科学,变压器本身有铁损和铜损,一般变压器的损耗占全电力系统总损耗率的30%以上。如果变压器不能按照其经济运行曲线运行,所供负荷过大或过小都将带来设备的损耗。同时,在0.4kV台区的变压器运行中,经常存在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不仅影响供电质量,还会使线损成倍增加。  线路导线供电半径选择不合适,导致线路一直在轻载或过载方式下运行,不能达到最优运行状态,从而引起线路高损。同时,线路的老化也会导致绝缘等级降低,损耗增加。  此外,大部分0.4kV配变无功补偿设备很少,很多用户侧的小工业用户(抽水、排灌等)都不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导致线路无功损耗严重。  2.1.3 设备及仪表原因  主要表现为:线损理论计算手段较为落后、高损耗型变压器未能及时更新改造、计量电能表老化或损坏、电流互感器精度不够等。  2.2 台区线损异常率高管理原因分析  2.2.1 管理自动化程度不高  0.4kV台区配电系统点多面广,考虑到普及范围和资金投入等因素,很难在短时间能对电量和功率等实现自动采集和远程抄表,这些都为线损分析和线损核算带来困难。  2.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抄、核、收监管不到位,使漏抄、估抄、漏计、错计现象时有发生。  2.2.3计量装置失准  由于计量设备残旧破损,计量的运行环境不断改进劣,严重影响计量的准确度。  2.2.3 其它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为:窃电技术不断提高而用电检查手段相对落后,导致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个别抄收人员责任心不强,存在“人情电”的现象。  3.10kV线路0.4kV台区线损管理措施探索  3.1 加强技术降低线损  3.1.1 调整不合理的网架结构  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电网架构是降低线损异常率的前提。加强对电网架构的升级改造,以经济供电半径设置电源点。在城区可采用大容量、短半径的方式,但是在农村地区适宜采用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的配置方式。  3.1.2 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合理调整变压器达到经济运行。配电变压器数量的且范围广,是节能降损的关键环节。台区变压器坚持“小容量、多布点”原则,且使变压器负载率处于维持在额定容量70%左右的经济运行状态。  调整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率,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率低于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路始端的三相不平衡率低于20%。  合理选择线路导线供电半径,按照要求,10kV线路导线供电半径不大于15km,0.4kV不大于0.5km,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供电半径越短越好,要结合计算路载流量和电流密度合理选择导线供电半径。  加强无功管理,提高电压质量。安装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来提高功率因数。无功补偿应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功率因数应保持在0.85以上。  3.1.3推广应用新设备和新技术  用节能高效变压器替代高损耗型变压器。以用一台S9100KVA高效节能变压器来替换一台SJ100KVA高损耗变压器为例,能够节能达50%。  推广使用高精度、节能型电子式电能表,并合理选择客户电能表的安装位置,尽量降低架空线路与接入用户线路之间的距离。  3.2 注重管理降低线损  3.2.1 实行精细化的“四分管理”  “四分管理”是指线损分线管理、线损分台区管理、线损分片管理、线损分压管理。通过分工明确和分级管理来落实降损工作。“四分管理”具体含义如下:  线损分线管理是指对所辖电网中各电压等级主设备(线路、变压器)的损耗进行单元件统计分析。目的主要是弄清每条供给末端计费用户的线损情况。  线损分台区管理是指对所辖电网中各个公用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区域线路损耗进行统计分析。分台区管理将责任分解到班组或个人,是弄清每个0.4kV台区的损耗并杜绝0.4kV台区小用户电量的跑、冒、滴、漏等现象的最佳方法。  线损分片管理是指按供电所进行线损统计考核,方便线损分级管理。  线损分压管理是指对所辖电网按不同电压等级来统计考核,对于低压线路如0.4kV台区要求综合线损一般不大于10%。  3.2.2 完善计量管理工作  加大对用电计量仪表装置更新换代的资金投入,保证计量仪表的精确性。严格抄表例日管理、定期核查表计精度、开展计量集中管理、建设远程集中抄表系统。  3.2.3 加强用电检查和稽查力度  搞好用电普查,开展反窃电行动。推广使用新型防窃电低压计量箱,采取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台区间互查等方法堵塞管理漏洞。对于线损高的10kV线路重点检查专变计量的准确度,防止计量失准现象和窃电行为。  3.2.4 提升营业人员素质  加强电力营销管理,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定期对营业人员展开岗位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宣扬爱岗敬业精神,杜绝“人情电”“权力电”现象。  3.2.5重视线损分析工作  对相关人员展开降损知识培训,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并展开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  4.结束语  总之,降损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系统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来综合把握。技术降损是基础,管理降损是关键。只有二者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影响配网线损率及综合线损率波动的偏导数分析
作者单位:
重庆江津供电局,重庆,402260
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场营销部,重庆,400014
重庆沙坪坝供电局,重庆,400030
安徽省电力公司调度通信中心,安徽,230022
母体文献:
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名称:
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主办单位:
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
在线出版日期: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电所线损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